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

2024-07-08

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通用15篇)

篇1: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实词1、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

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

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

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

虽与府吏要(要通邀)

槌床便大怒(槌通捶)

感吾区区怀(区区通拳拳)

2、 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

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

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 今:睡觉的地方)

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 今:常指奉承、拍马)

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 今:下一次)

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 今:书信)

渠会永无缘(渠:古:他 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孔雀东南飞 (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

手巾掩口啼 (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 (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晚成单罗衫 (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昼夜勤作息(昼夜:在白天黑夜里,名词作状语)

②名词作动词

仕宦于台阁 (名词“仕”作动词;任官)

头上玳瑁光 (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马,车:名作动,骑马,乘车)

事事四五通(事事:每试穿一件衣服,名词做动词)

③动词作名词

留待作遗施 ( 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

④形容词作动词

千万不复全 (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

兰芝惭阿母(惭,形容词做动词,惭愧地说)⑤使动、意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 (“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 以此下心意 (“下”名词使动;使—-委屈)

戒之慎勿忘 (“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逆以煎我怀(煎:使?煎熬,使动用法)

4、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

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作)

5、一词多义

①适: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适得府吏书:适,刚才

适彼乐土:适,往、到

②为

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③谢

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

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

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

④若

今若谴此妇( 如果;连词)

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⑤故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故作不良计:故,故意

知是故人来:故,旧的

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老交情

⑥得

幸复得此妇:得到

汝岂得自由:能够

⑦应

汝可去应之:答应

六合正相应:合适

零泪应声落:随着

以我应他人:应许

⑧举

举动自专由:动作

莫令事不举:成功

举手长劳劳:举起

举言谓新妇:开口,发言

举身赴清池:跃身,纵身

⑨区区

何乃太区区:愚蠢

感君区区怀:情意真挚

(10)相

誓不相隔卿(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动作)

叶叶相交通(副词,互相)

儿已薄禄相(名词,命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

二、虚词

1、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儿已薄缘相(xiang 相貌,名词)

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

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

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

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

2、 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3、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4、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汝是大家子 (判断句)

2、非为织作迟,君家难为妇

(2)被动句

今日被驱谴 (被动句) [以“被”为标记]

为仲卿母遣 (被动句) [以“为----所”为标记]

(3)倒装句

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

仕宦于台阁 (状语后置)

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

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

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

(4)省略句

省略主语

十三能织素(省略主语 吾)

相见常见日稀(省略主语 吾)

便可白公姥(省略主语 汝)

结发同枕席(省略主语 吾与汝)

嬉戏莫相忘(省略主语 汝辈)

还部白府君(省略主语 某人)

勿复怨神鬼(省略主语 汝)

摧藏马悲哀(省略主语 人)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省略主语 吾愿母) 愁思出门蹄(省略主语 兰芝)

转头向户里(省略主语 府吏)

省略介词

出置(于)南窗下

窈窕艳(于)城郭

长叹(于)空房中

严霜结(于)庭兰

我命绝(于)今日

徘徊(于)庭树下

自挂(于)东南枝《短歌行》

——曹操

1、 通假字

契阔谈讌(讌通宴)

2、词类活用、

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

3、特殊句式

何以解忧(宾语前置:“何以”为“以何”)

篇2: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

高二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1、文言实词题。词性法:解答此题,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除某一干扰项。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帮助解题。

2、文言虚词题。代入法: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3、信息筛选题。排除法: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选文中出现的人名不止一个,而我们在答题时需要熟悉的仅是题干中的这个人的行为举止,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主人公来做初步的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这个人”所说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4、分析概括题。对照法:此类题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照,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注意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是否准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方法

1、前后同则同。

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

如:者①求者肩背相望。②惟有饮者留其名。者的前面分别是求和饮,而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我们就可据此初步判定这两个虚词者的用法是相同的。如果你对此判定不放心,也可以再看看者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者的后面是肩背相望和留其名这两个动词属性的短语。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①②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2、前后异则异。

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

如:于⑤若季子不礼于其嫂。⑥师不必贤于弟子。于的前面分别是动词礼和形容词贤,其词性不相同,而虚词于的后面是其嫂和弟子这两个名词属性的短语。那么,该如何判定其用法是否相同呢?此时,我们就要联想到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教材上的句子,这一于是属于一词多义,在这里解释为比,而若季子不礼于其嫂若解释为比就句意不通了。因此,可以确定⑤⑥两句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不相同的。

3、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要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这就需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不要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式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

譬如:以⑨竞绐以他事辞去。⑩以小易大,彼恶知之。以的前面没有对应的词,这只有看以后面的词或短语的属性了,虚词以的后面分别是他事和小。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来其属性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性短语,一个是形容词,但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小在这一句中活用为名词。因此,我们可以确定⑨⑩中两个虚词的用法应是相同的。

这种避虚就实法只是用来解答高考文言虚词试题的一种偏方,不是一剂能治百病的药,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在考场上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谨慎。在此,我再重申一下这一偏方的用法:一般在解答这种考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使用这一偏方可能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这种偏方的禁忌是:对文言素养较好的考生要遵听师嘱,不能为了图方便就照方抓药,否则就会中毒或无效!

高二语文基础学习方法

1、拼音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中拼音是最容易被忽视和丢分的,想要学好它就要坚持每天都要看,可以买一个便利贴,每天抄十个左右的拼音,贴在课桌你习惯总能看到的位置,下课看看,有时间的时候看看。发现没记熟的就做上标记,等第二天再看。每天都换不同的拼音,这样坚持下去拼音就不会出错了。

2、成语

在平时的阅读中的积累是比较重要,但是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准备一本语文成语的复习资料,抽时间多看看,把不会的标上记号,弄懂之后要多看,最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将成语分类进行记忆,多在作文中运用,这样能加深记忆。

3、病句

篇3:中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谈

一、明白翻译三大标准———信、达、雅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就要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便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所谓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对中学生来说,做到“信”“达”即可,“雅”不做要求。

二、清楚翻译两大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

1. 直译。

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句子中的每一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落实到位,翻译时,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语序,把文言文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如: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分析本句可以直译,翻译为全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与王。

2. 意译。

意译是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即有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或直译后会改变原句意义,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如果直译就变成:如果五十步笑百步,那怎么样?不太符合原文的意思,只能采取意译:如果那些逃了五十步的人笑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

3. 需要意译的情形。

(1)使用比喻。如“金城千里”里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建筑的长城”,现代汉语没有这种说法,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2)使用借代。如“布衣”代百姓,“万钟”代高官厚禄等。(3)使用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要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4)委婉说法。如君王的死说成“崩殂”

三、掌握翻译技巧———读、留、删、补、换、调

1.“读”,就是通读。

文言文中要求翻译的文句一般是来自给定的一篇文章,如果不将全文通读一下就匆匆翻译,难免会断章取义,以致与原文大相径庭。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将全文通读一遍,在了解全貌的基础上再去翻译,这样不但准确,而且顺手。

2.“留”,就是保留。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名、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庆历四年春。可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

3.“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如文言文中常有一些这样的虚词,它们仅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这些词包括:发语词、音节组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加强语气的词、表恭敬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副词中虚设的成分等。尽管它们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这些词在翻译的时候,因为没有相应的词义可以来表示,因此必须删去。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4.“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充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了的成分和语句,要加括号。

5.“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汉语替代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又如“却看妻子愁何在”,分析“妻子”古文中的意义是“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的词义缩小了。所以,翻译的时候应该用“妻子和儿女”来替代。

6.“调”,就是调整。

把古代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该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何陋之有”这个句子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正常语序是“有何陋”,也就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一是特殊句

1. 抓关键词。

在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关键词语。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意词、常见虚词(尤其是多重意义用法的虚词)等。翻译的时候,考生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关键词语翻译错误,或不正确,那么分数就遗憾地丢掉了。

2. 抓特殊句。

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文言文设题的关键之一。要弄通文言文翻译,一定要做些专门训练。训练题目不在数量多而在质量高,训练题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取。因为这些课文已经反复诵读过,文意已经掌握。这样的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样比随便拿出一篇课外的文章让学生翻译要强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找到一些翻译的诀窍。凭借这些诀窍再去翻译生疏一些句子,就比较容易了。凡事贵在坚持嘛!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要相信自己能把它做好。最后,将翻译的要领总结为一首口诀,希望对广大学生做好“文言文翻译”有所帮助。

文言翻译重直译,联系全文酌字句。名字称谓不必译,单音词语双音替。倒装句式调语序,其他特殊一般译,能删能替看语序。

摘要:文言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而文言文的翻译教学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文言文翻译水平,需要做到:明白翻译三大标准——信、达、雅;清楚翻译两大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掌握翻译技巧——读、留、删、补、换、调;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一是特数句。

篇4: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浅谈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方法

文言文是我们祖国语言中的精华,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很多高中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甚至对文言文产生惧怕心理。由于文言文距今已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距,用语习惯和语言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文言文中出现的字、词、句式等让我们感到陌生,因此让我们普遍感觉到很难学。因此,怎样有效的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每个高中生都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

1、对文言文比较厌学。很多高中生不愿意学习文言文,想不通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对学习文言文的目的缺乏明确的认识,因而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这样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厌学。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文言文太枯燥无味,在现代社会中,不管是人们口头交谈还是书面交流,都用不上,大家认为文言文学不好也没关系,除了考试得分不高,并不影响正常交流。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较低。

2、学习效果不高,甚至弃学现象常见。因为文言文十分的难懂,所以很多同学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学会弄懂一篇文章,但是虽然不少同学能够很熟练背诵课标推荐的文言篇目,但并不完全理解文章的意思,没有参考书或者老师的讲解,要自己独立地读懂一篇文言文具有很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在课内课后都花了不少时间去记忆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去背诵课文,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由于大部分高中生都是将考试当成衡量的工具,一旦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考试成绩仍不理想,便干脆放弃对文言文的学习、文言知识的积累。

3、学习方式单一。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就是通过苦学这一方法,感觉学习文言文没有其他的方法,就是要在上课听老师讲、标出关键词句、背诵,熟记文言文当中的实词虚词等,有的甚至打题海战术,认为只要多做题就能得到提高。可见,大部分高中生学习文言文方面并没有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学好高中文言文可以掌握的方法

1、做好预先自学。“先学”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一直以来,我们的学习都习惯了老师的讲,我们的听。结果导致自己很多东西不会学,时间长了以后,就变成了恶性循环,越发的不爱学。所以,要想学好文言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先学”,要在老师讲授之前自己先进行预先自学,这是我们经历质疑——思考——探究的思维历程,能使让我们对学过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在积累、感悟和运用屮提高自己对文言文的欣赏品味。在先学上,要保证先学的时充足。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于文言文的预习来说,应该给自己留出两到三天的时间进行预习,确保学习的质量。这样不论自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还是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难度上都有所减低,能够确保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及时的督促自己。人都有惰性。给予了充足的时间不等于我们就会利用这段时间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高中生学习任务繁多,很多同学情愿把时间花在理科的学习上。对于语文的成绩,许多同学更多的是抱着一种望天收的态度。所以,及时的督促自己去预习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2、在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学习。所谓语境,就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外条件的总和。语境有内外之分,内部语境是字、词、句、段构成的语言符号环境,外部语境是非语言符号环境,即是交际双方和社会背景。语境蕴涵文化,并且对进入交际的字、词、句、段的语义起制约作用。高中文言文的语言学习,首先是在语境中积累字词句,并不是孤立的字词训练,更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这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脱离具体文本的孤立的字词训练,记住常用实词的几个义项、常用虚词的几个用法,并不能有效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死的知识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焕发出活力。因此,在语境中积累语言,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不二途径,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境。因为,作为一名高中生来说,我们应该把握基础语境——完整的句子。一篇文言文是一个整体组织,字、词、句、段是其中的个體成员,处于整体中而发挥应有功能作用。在构成一篇文言文的字、词、句、段中,句、段相对于字、词而言可以成为具体的语境。其中,句是文言文中最基础的语境。因此,文言文的语言学习,首先要抓住完整的句子。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语言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發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我们终身受益。所以,在我们文言文语言学习过程中,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语言障碍始终存在,语言学习成了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在语境中积累语言,就是对语言进行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文言文语言学习,强调在具体的语一言环境中积累语言,就要求我们可以自觉熟练地分析并运用语境,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

参考文献

[1] 车一心.高中文言文学习方式变革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彭亚莉.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困惑及教学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篇5:高二语文诗句文言文默写练习

2.零落成泥辗作尘, 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4.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5.三人行, 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6.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7.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

8.玉不琢,________________ ;人不学,_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

9.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篇6:高二语文精选文言文知识点

文学常识

《离骚》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_”。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字音字形

姱(kuā)謇(jiǎn)茝(chǎi)

诼(zhuó)偭(miǎn)忳(tún)

郁邑(yì)侘(chà)傺(chì)

溘(kè)鸷(zhì)圜(yuán)

皋(gāo)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好:崇尚;修姱:修洁美好;鞿羁:名作动,约束;謇:举首发语词;谇:进谏;替:罢黜)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因为)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固:本来;工巧:善于投机取巧;偭:违背;错:通“措”,措施)

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准则;追曲:追求歪曲;竞:争相)

6.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侘傺:失意的样子)

7.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溘:突然)

8.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圜:通“圆”)

9.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

10.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焉:于彼,在那里)

篇7:高二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篇8: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

一、培养学习兴趣

文言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培养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背诵这个环节上,就要引导学生由小学阶段机械记忆上升为中学阶段的理解记忆,通过降低难度来培养兴趣。如《与朱元思书》这篇骈文,它是由一组组的骈句构成的,如果单纯死记硬背难度会较大,而且容易忘记,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分析这篇课文的结构和内容。事实上这篇课文只有三段,第一段为总写,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第二、三段分别从水和山两个方面加以描绘。“水”就两个特点,清澈和疾速,其中用到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山”的内容多一些,主要是绘形绘声,其中还有人在景物中的感受。通过讲解,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好地掌握文章内容。文言文里面有许多生动的故事,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又如在学习《期行》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堂导入时讲述了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曾子杀彘”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外出办事,小儿子也哭着要去,妻子就哄他说回来给他杀猪吃。小儿子不再哭闹。妻子回来后看见曾子磨刀霍霍,正准备把家里的小猪杀掉,就大惊失色地问他为什么要把还没有长大的猪仔杀掉,曾子说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即使是小孩子也不能欺骗。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两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多阅读古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崇尚诵读的佳话。《礼记·文王世子》说:“春诵,夏弦,大师诏之。”孔夫子时代“诵《诗》三百”(《论语·子路》)蔚然成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课前预习一般来说是极差的,能自觉读一遍两遍者已属好学生。同时学生在朗读时常犯“口心分离”的毛病,比如高中学生要求背诵《诗经》中的《伐檀》、《硕鼠》,一般能背,但细查默写则错漏百出。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讲得好:“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所言至今仍切中时弊。语言的物质外壳见诸声音,提倡诵读是增强语感的前提,严防心口分离是真切感知的保证。具体做法,可先抽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正音,然后督促学生采用诵读与默写分步或同步结合进行,其效果较好。

三、注意古今比较

古今汉语差别较大,在学生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的疏导讲解必须及时跟上,变学生的机械性记忆为理解性记忆,严防笼统不落实处,误人子弟。“望天书”地背一百篇,不如理解性地背一篇,古文的背诵阅读尤其如此。疏讲的“疏”,就是疏导,重在“导”。《荀子·成相》曰:“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这里的疏是指开浚江河。疏讲文言的道理同此。疏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达,《礼记·经解》云:“疏通知远,《书》教也。”这就强调了通达能“知远”的好处。疏讲的要求,一是要解决词的问题,包括直录不译的词、不译不录的词、需要翻译的词、词的活用(使动、意动、为动等);二是解决句的问题,包括一般句、特殊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等)。疏讲提倡字句落实,但侧重点应当是讲好关键性词语,力求避免平均用力。具体做法,可先抽学生试译,“火线”侦察,针对疑难,重点疏导。提倡疏导,是促进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强化对字句深层蕴意感知理解的过程,而囫囵吞枣式的句句大概意译,则只能囿学生于“诵读”的低层次上,必须严防。常言说“举一反三”,教本上的名篇这个“一”,若马虎了事,寄希望于学生的“无师自通”,则“反三”恐怕是未知数。

四、注意简要分析

在学生朗读、教师疏讲的基础上进入对文章整体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鉴赏评析的理解阶段,也就是陶潜《移居》诗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道疏通义理、批判继承、效法技巧、积贮技能的工序。简析要求,一是要简明扼要、不枝不蔓,即古人所谓的“以纳言析理”(《晋书·乐广传》);二是要恰当画龙点睛、切忌空泛牵强。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巧借捕蛇者之口揭露了封建官府横征暴敛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其“文”其“道”堪称文质皆美。但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希望皇帝轻徭薄赋、巩固封建统治,这又是局限,而轻徭薄赋在客观上对人民又有好处。如果在肯定《捕蛇者说》的思想性时添盐加醋大肆渲染,则会流于空泛、牵强,以俊遮丑;同时在指出其局限性时也不能挞伐苛求于古人,应当如苏轼所说的“不泥于古,不牵于今”(《谢秋赋试官启》)。实事求是的简析,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空泛牵强则含说教怪味,并有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弊端。

五、灵活运用知识

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是知识的吸收储备期,练习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知识“迁移”和哲学上强调的“实践”运用阶段。活练,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活络熟练通达。对此,古人的理解很有道理,值得借鉴。《朱子全书·易讼》云:“要在看得活络,无所拘泥,则无不通耳。”这里的“活络”是指灵活通达、不拘泥。白居易在《李宗何可渭南令制》中说:“宗何学古修己已,练达道理。”这里的“练达”是指熟练通达。可见活练要求灵活、熟练、通达。欲达此境界,可循序渐练,比如,先做解决词的练习,然后做解决句的练习,再由段及篇地练习,灵活穿插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最终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教师在选择练习时,要注意采用与学生所学的文言课文层次相近的文句,由浅到深、渐进式练习,讲求实效;严防呆板繁难,呆板则收效甚微,繁难则脱离实际、事倍功半。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第155页)“感知—理解—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客观实在。

篇9: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方法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6-02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却成了当前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大部分教师采取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法,教学中片面追求应试对策、机械模式,只注重字、词、句式分析,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通过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经验,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深入调查研究,设计阅读方法

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初中生阅读特点,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分析、诊断,探索相应的策略,筛选出适合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的阅读模式,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二、加强阅读指导,培养阅读技巧

1.速读文本。读准字音:要注意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现象;读出节奏: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准确读出节奏,如《鱼我所欲也》中“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就是“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再如“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朗读停顿就可划分为“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读出语气:要根据人物的具体身份,具体环境来判断。如《晏子使楚》晏子和秦王的一段针锋相对的对话,要读出秦王的骄横、傲慢,晏子的不卑不亢。

2.品读文本。就是疏通文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对于文本中出现(注释中未出现)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也要学会适当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疏通文意,为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中心服务。字词的含义理解了,并不代表同学们能顺畅地疏通文意了,还要进行句子解释的指导。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子有固定的句式或句型,只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句意的疏通问题将迎刃而解。

首先,学生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标志。其次,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数量词后置等,让同学们学会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3.诵读文本。对文本中精彩的名言警句,优美的环境及细节描写要做到诵读。

三、善于积累,积少成多

阅读文言文,平日里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而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释义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

1.积累文言文中特殊字词的用法,即:通假字、多义词、古今词(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活用词。

2.特殊句式,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

3.积累比较经典句子,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返。”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应该不断的引进课外的活水,尽可能地拓展与之有关的课外阅读,如,《隆中对》与《出师表》,《石潭记》与《观月记》进行比较探究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向中考靠拢,真正将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

五、布置个性化的文言文作业。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并张扬自己的“禀性”,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有个性和有创造力的学生。作业的布臵亦要如此。比如:将蒲松龄的作品《狼》改写为现代文,并可加进去自己的想象,改编故事情节;再比如,根据?陋室铭‘,学写,教室铭‘、,卧室铭‘等,学生的作业质量非常好,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言文学习活动。

1.开展今天我讲文言文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把一篇经典的现代文转化为精练的文言文,这一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学生欢迎。

2.开展沙场秋点兵活动。讲文言文结束后,以学生自己命题,自己批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测学习效果,成效良好。

3.开展课本剧表演,古诗文吟诵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积累记诵文言文的目的。

七、注重课外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时,始终把评价贯穿于学生整个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实效。评价的内容及其方式都可以多种多样,如围绕文言文阅读开展的各类活动读书笔记记录情况以及阅读成长卡都可以纳入评价机制,并注重教师,学生自我及相互间评价相结合,课内、课外评价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当然我们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我们可以在测试中融入课外阅读,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学习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经典文学的审美意识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尽量符合学生对教学的期待,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能够古为今用,提升文言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格保永.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饶春荣浅议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现代阅读,2012(07)

[3]赵学海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谈文言文教学[J].成功,2010(02).

篇10: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精选总结

——诗经1、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孔棘(棘通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

维常之华(华通花)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2、古今异义

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 今:停止)

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 今:居住)

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 今:阳光、太阳等)

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 今:思考,想)

3、词类活用

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离骚》

——屈原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2、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 今:技艺巧妙)

3、词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动词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在???”)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加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

长余佩之陆离兮(长,使?..加长,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余虽好修姱以几羁兮(几羁:名作动,约束)

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动词)

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

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4、虚词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唯)

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

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在那里)

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5、句式

(1)倒装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

(2)被动句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6、一词多义

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以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虽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唯,只是) 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修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美好)

篇11:高二语文必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吴强与《养马的人》登上《堡垒》,观看东方的《红日》,在兴奋中,《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

2.徐迟是《我们这时代的人》,在《庆功宴》上,面对《地质之光》,提出了《哥德尼赫猜想》。

3.茅盾在《子夜》里到《林家铺子》去养《春蚕》,《春蚕》蛀《蚀》了白杨树,茅盾便写了篇《白杨礼赞》。

4.闻一多先生的手中擎着一支《红烛》,照亮了《死水》。

5.老舍与《骆驼祥子》是《四世同堂》,他俩一起到《龙须沟》的《茶馆》里喝茶。

6.赵树理到《三里湾》《登记》,去听《李有才板话》,板话说的是《李家庄变迁》。

7.艾青在《春天》完成了到《南美州的旅行》,在《海岬上》看见《宝石的红星》,他唱起了光的赞歌》,经过《大西洋》,《在浪尖上》捉住一条《黑鳗》,他高兴了,著《欢呼集》,唱起《归来的歌》,又写出《彩色的诗》。

8.郭小川在《团泊洼的秋天》,唱着《秋歌》,与《平原老人》一道《投入火热的斗争》,他们穿过了《甘蔗林——青纱帐》,《鹏程万里》,经过《昆仑行》到了《雪与山谷》的《月下集》,歌唱《将军三部曲》和《两都颂》。

9.杜鹏程与《年青的朋友》《在和平的日子里》,踏上《光辉的里程》,为了《保卫延安》,留下《历史的脚步声》。

10.曲波在《林海雪原》的《山呼海啸》中,奏响《狂飙曲》,树起《戎萼碑》。

11.冰心是个《超人》,她站在《春水边》上,面对满天的《繁星》,《笑》了。她把感想写了本《小说集》,《寄小读者》。

12.但丁经《地狱》、《炼狱》到《天堂》,一路上奏响《神曲》,歌唱《新生》。

13.伏尔泰是个《天真汉》,他介绍《老实人》《查第格》与《奥尔良少女》结了婚。

14.司汤达在《巴马修道院》讲《红与黑》和《红与白》。

篇12: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

一、请用“/”给下面的文言选段断句,解释加点的词,并把所给语句加上标点后翻译成现代文。

(一)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

文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选自韩愈《答刘正夫书》)

1.请用“/”给此文言选段断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也()②是()③为()④独()

3.把所给语句加上标点后翻译成现代文。

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二)孟子曰养生送死王道之本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故农者天下

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选自欧阳修《原弊》)

1.请用“/”给此文言选段断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然()②薄()③鄙()④原()

3.把所给语句加上标点后翻译成现代文。

故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

(三)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选自王安石《读孟尝君》)

1.请用“/”给此文言选段断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特()②雄()③擅()④宜()

3.把所给语句加上标点后翻译成现代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二、根据你阅读《高老头》的内容填空:

篇13: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

一、让学生多诵读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对于文言文教学, 语文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文言文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 让他们感受语言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学会正确朗诵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字正腔圆、停顿有张、语速适中等, 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摇头晃脑等。不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有很多误区,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得文言文中的字, 就能很好地进行朗读,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阅读,必须建立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 对其中描绘的事件和人物有清晰认识,这样才能有感情地诵读。读文言文,有滋有味,就会激发学生好奇心,自然提高对文言文的热爱。其实,通过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可以学到其中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要义,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文言文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自然有利于文言文教学。

二、与时俱进,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文言文教学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路技术发展,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优势,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如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人物的关系,这样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教学。

三、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学习任何知识,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凡是对文言文有兴趣的同学一般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端正,而学习兴趣较淡或者没有学习兴趣的同学,一般在课堂上都会消极怠工,提不起学习劲头。从这个角度分析, 要想在新课标下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千方百计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做到兴趣盎然。对于文言文原著来说,读写起来很枯燥,并且难度系数较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影视作品,如《聊斋》、《西游记》、《三国演义》、《于丹论语讲座》等,先用这些影视作品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兴趣激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精心导入、巧妙设疑,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美等。拿巧妙设疑来说,高中生好奇心较重,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创新教学模式,恢复学生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认为开展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和处理文言文相关试题的能力, 往往忽略文言基础知识学习,这是教学误区。有效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触类旁通、学以致用,通过知识消化和吸收解决相关问题。由于学情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灵活丰富,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 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开展相关问题探究,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至于“探究案”内容,学生可以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请教老师, 或者从课堂其他学习小组的展示成果中得到启发。如《鸿门宴》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可以分别让三个小组按照故事情节“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三部分整理,然后就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分别请优秀生点评和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学习小组,然后由优胜小组针对文言基础知识, 合理利用配套练习册, 命一套30分值的检测题目,当堂检测或下一堂课检测。通过小组之间激烈的竞争,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探究意识得到激发,寓教于乐,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五、重视积累,及时反思

文言文在高中阶段涉及的篇幅总量上算是不多的, 在有限的文章中个个堪称经典,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无论是学习内容,文章中的词汇应用、思想表达、实虚词使用、作者代表,还是其他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都有所涉 猎, 这些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就必然会促进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文言文学习重在积累,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整理笔记和梳理知识的习惯, 对于一些重点文言文知识、处理方法、具有代表性的词汇用法、表达方式都要做好规整,并且在学习中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做到举一反三,这些都会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和文言文学习能力。能力提高还有赖于迁移训练。 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国文化魁宝,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对学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语文教育教学中,文言文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各类考试还是考察中都占有一定比例。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文言文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线语文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重笔分析文言文教学方法,希望对文言文教学有所帮助。

篇14: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表达,现在学生所接触的先秦诸子以史传散文等都属于文言文的范畴。通过高中语文课本中经典文言文篇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但相比白话文文章来讲,文言文因其实词虚词的语法结构和一词多义等往往是高中较难掌握的知识。但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又占着比较大的比重。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做好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都是一线老师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际,针对文言文的讲授与学习方法进行探讨。

一、联系历史背景,增强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篇章大多是诸子散文与先秦散文,这些文章都折射着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很多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都有着关联关系。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如果将某篇文章孤立的进行讲解,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等。在进行这些文章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秦国崛起与出关灭六国的大背景给学生进行讲解,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大秦帝国》节选给学生放阅。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文言文授课之前,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给予讲解。

二、注重文言文背诵,增强句词理解

背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名篇名句学生熟记之后就很难忘记,所以加强对学生文言文背诵的指导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背诵的方法。把较长篇幅的文章进行有效划分,每次学生背诵小段,然后再继续背诵下一阶段,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增强了学生背诵的成就感。背诵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了解所背诵内容的意思,这样背诵起来就相对容易,所以老师在背诵之前要将文章大意给学生讲述清楚。文言文的背诵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首字提示方法,翻译还原法,即学生依据翻译回想文言文的内容进行背诵。当然还有边读边译法等。这些方法都不固定,可以依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在背诵中总结和发现适合自己的方法。文言文中字词句的语法相当复杂,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反复强调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词,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字词句要多加练习,进行专题测试。

三、增设名篇赏析,侧重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文言文很多名篇都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和学习的,但是因为篇幅问题,很多名篇没有纳入高中语文课本的范畴,老师可以广泛地涉猎一些名篇名作,挑选有代表性的文章来给学生赏析,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同时配合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将日常所学的语法运用到赏析文章的理解上来,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控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面对和掌握的基本能力,首先,老师应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即忠于原文,语言通畅,译文优美生动的原则。然后教会学生掌握翻译的技巧,对于专有名词,如人名可以不做翻译,对于省略的代词等则需要再翻译中进行补充,运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表达,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就应该按照现代汉语的“谁”进行翻译,最后还要注意在翻译中将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调整翻译,使翻译后的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文言文历来都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很多学生都对文言文有所畏惧,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大面积失分的情况。相比现代汉语来讲,文言文具有更为简洁直接的特点,只要准确把握,学好文言文并不难。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文言文兴趣的培养,通过介绍课文中文言文所讲述内容的历史背景,增加学生兴趣。同时要在文言文的背诵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加强学生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开设名篇赏析课堂,给予学生更多关于文言文的认知,通过与课文对比,提倡学生自主翻译。掌握良好的翻译技巧,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都是非常有效的增强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顾之川.守正出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介绍[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Z2).

[2]陈伟赛.从培养能力到传承文化——评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及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04(06).[3]陈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4]王春凤.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古代散文选文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11).

[5]钟婉.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14).

篇15:高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复习

第二、三单元 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仅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以为轮。 (?:通“?”,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威振四海。 (振:通“震”,震慑。)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赢粮而景从。 (景:古“影”,像影子一样。)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1、所守或匪亲。 (匪:通“非”,不是。)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或今义

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义:徒,空。 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 (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 (古义:树叶。 今义:树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了。 今义: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长子,长兄等。)

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叹息声。 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 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 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这样,却。 今义:转折连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 今义:没有罪过。)

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检查。 今义:参加、参见等。)

用心一也。 (古:用,使用;心,心力。 今义: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 (古:足,脚。 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安置,安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 高中英语 (古:把……作为。 今义:认为。)

赢粮而景从。 (古:背负,担负。 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 今义:没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尚。 今义:道路,道德。)

小学而大遗。 (古: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上一篇:技术监督会议记录下一篇:国学社文化交流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