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2024-08-30

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通用18篇)

篇1: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教学之道,有你导航

音乐课以歌唱教学为主,胡蓉老师的歌唱教学经验分年级,以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向我们介绍了她多年的经验。音乐教学很容易走入专业化的误区,忽略孩子阶段性的特点,低年级的孩子应该以兴趣为主,注重趣味性,多结合游戏、律动来教学,而中高年级的孩子则不同,胡老师告诉我们两个关键字:“实”与“美”。实,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要扎实,培养学生识读曲谱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情感出发处理演唱的作品;美,训练学生学会倾听音乐欣赏音乐的美,并且懂得用轻声高位的发声方法唱出动听的声音。

除了歌唱教学,音乐听赏也是音乐教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王玮老师接着向我们介绍了听赏教学的经验。一二年级孩子主要培养随音乐节奏律动,三四年级的孩子则锻炼他们体会音乐的情绪与速度,五六年级则要培养孩子分析音乐表达内容,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王老师还提醒我们要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她向我们介绍了可情境创建的方式,将音乐课堂化身为高雅的音乐厅,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又或是运用自身良好的聆听状态引导并影响学生,言传身教。

看着几位老师倾囊相授的神情,我肃然起敬。初来乍到的我开始思考,除了从这些老师身上吸取这些教学法,更应该是学习他们对于教育的态度。初出茅庐的我应该拼命汲取营养,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向各位老师请教,并且把握机会,把每一项任务认真完成,不管困难多大,做事一样务实求真,坚信“方法永远比困难多”。

通过这次交流我总结出当一个好的音乐老师,上好一节好的音乐课,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是啊,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有一桶水,才能灌给学生一杯水: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我们老师要适应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现新课程的价值目标,特别在情感价值上教育学生,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就提升了一个档次,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突显出音乐课的重要性,突显出我们音乐老师的重要性,提高我们音乐学科的地位.每一位老师体会的东西都不同,但是每一个人的收获却都是很大的,此次活动让我的教学思维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用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和同学们一起快乐的成长。

说到底,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能够让人受益,能够引人反思,能够启迪智慧,能够锻炼能力。

我羡慕他们经过这场磨砺后,脸上绽放的光彩。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和自我突破才能像他们一样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强烈得期待着自己的蜕变。我要在今后不断的学习中慢慢得去努力、再努力……

篇2: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2011年的9月,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砂子塘天华寄宿学校的新教师,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天华,一座美丽的校园。转眼已经开学一周,面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同时在方法上也缺少经验,所幸的是,校领导安排了多次的培训,使我们面对这陌生的校园多了一份亲切。

2011年9月8日,在音乐组组长陈善冰老师的精心安排、音乐组组长杨芝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音乐组的教研活动。此次培训主要是由几位组内优秀且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我们教学经验的指导。这更是让我们不安的心得到了安抚。看着各位老师滔滔不绝又毫无保留的向我们叙述着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细心的聆听着每一位老师的讲话,也记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回想起这一次的教研活动,自我感觉收获颇大。杨芝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对于常规教学的经验,她告诉我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匆匆的完成教学计划重要”。是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日后学习与生活的明灯,唯有培养了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助于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啊!杨老师细致的谈到了管理学生的路队、坐姿、课本摆放的经验„„这些细节正是形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并不易,吸取了这些经验,我豁然开朗。

音乐课以歌唱教学为主,胡蓉老师的歌唱教学经验分年级,以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向我们介绍了她多年的经验。音乐教学很容易走入专业化的误区,忽略孩子阶段性的特点,低年级的孩子应该以兴趣为主,注重趣味性,多结合游戏、律动来教学,而中高年级的孩子则不同,胡老师告诉我们两个关键字:“实”与“美”。实,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要扎实,培养学生识读曲谱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情感出发处理演唱的作品;美,训练学生学会倾听音乐欣赏音乐的美,并且懂得用轻声高位的发声方法唱出动听的声音。

除了歌唱教学,音乐听赏也是音乐教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王玮老师接着向我们介绍了听赏教学的经验。一二年级孩子主要培养随音乐节奏律动,三四年级的孩子则锻炼他们体会音乐的情绪与速度,五六年级则要培养孩子分析音乐表达内容,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王老师还提醒我们要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她向我们介绍了可情境创建的方式,将音乐课堂化身为高雅的音乐厅,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又或是运用自身良好的聆听状态引导并影响学生,言传身教。

看着几位老师倾囊相授的神情,我肃然起敬。初来乍到的我开始思考,除了从这些老师身上吸取这些教学法,更应该是学习他们对于教育的态度。初出茅庐的我应该拼命汲取营养,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向各位老师请教,并且把握机会,把每一项任务认真完成,不管困难多大,做事一样务实求真,坚信“方法永远比困难多”。

篇3: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一、以人为本,实施自主性实践活动

结合新课改相关理念和要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实践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实施自主合作、互助探究的学习模式。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系列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效引导,鼓励创造和拓展,促进学生感悟艺术魅力,发展健康的身心。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中有关于“我的朋友”这一单元知识,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感知音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旋律游戏,探索自主学习方式。跟随“七个小兄弟”的录音,结合带有七个音符标记的彩色画板,分小组进行游戏活动,当一方指出一种音符,另一方就唱出来,感受音符的高低和长短在音乐表险中的作用;也可以结合“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创编歌曲表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和实践,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也在组织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二、合作互助,展开合作性实践活动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合作交流技能,促进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更好的与他人交流,融入到社会生活过程中。人才的形成,首先,需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需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感悟与欣赏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合作互助能力。结合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合理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互助合作能力,拓展思维宽度与广度,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在学习“生肖乐园”这一单元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十二生肖歌”、“小花猫与小老鼠”等关于动物的音乐歌曲。分小组创编“生肖乐园”主题游戏活动。在小组互助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从旁引导,辅助生动活泼的多媒体画面和歌曲,引导每个小组自主创编舞蹈。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生肖角色,配上相应动作,边唱边跳,更好的展开自主合作实践探究过程。通过合作互助模式,加上竞赛式激励方案,促进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在合作过程中强化合作交流能力。

三、自主探究,落实探究性实践活动

音乐是一门艺术,对于音乐的学习,教师要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同时,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释放孩童天真,挖掘学生潜力,在快乐的音乐教学氛围下,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应该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音乐教学和引导的过程中,逐渐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升。

例如:学习“田野的召唤”歌曲时,分析其教学目标,感受意大利的民歌风格与特点,欣赏歌曲“美丽的村庄”,感受音乐舞蹈欢快的节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创编舞蹈活动。通过分组协作,将学生分为唱歌组、打击乐器组、舞蹈组,各小组协作展开歌舞表演。小组内部自主探究和实践,与教师商量,创编出和谐的舞蹈、音乐演唱、打击乐器演奏等。由学生自主创编和探究的一系列过程学习之后,展开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结合小组自评、互评与教师总评等方式,进行学习方法和过程的反思。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机会,促进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篇4:关于小学音乐教研活动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教研活动;现状;教学启示

一、小学音乐教研活动的现状

小学音乐教研活动是指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科研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先进的理论、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实践促进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对自身工作反思、总结和提升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解决音乐教学主体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在小学音乐教师科研方面有了很好的成效。表现在:(1)音乐教育课题由无到有;(2)音乐教育课题所占的比例上升;(3)音乐教师论文获奖比率高;(4)在全国性的音乐教师科研活动蓬勃发展起来的同时,还形成了专门的音乐教师科研团体。但在小学音乐教研活动积极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小学音乐教师主持的规划课题少、音乐教师论文质量不高、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小学音乐教研活动,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

二、小学教研活动的教学启示

1.音乐游戏化促进成长,提升兴趣

音乐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将音乐教研活动游戏化还可以提升音乐教研活动的档次,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小学音乐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游戏化可以为以后小学音乐教学游戏化做铺垫,提供经验、教训和方法,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借用教研活动中游戏化的经验和教训,将学生“要我学”的小学教育模式转变为“我要学”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性、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同时对于教师来说,音乐科研活动游戏化还能够让教师快乐地学习,在学习和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从而提高自身能力,为小学音乐教育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小学音乐教研游戏化也可帮助小学音乐教师释放自身的压力,让教师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教学的美,更好地了解音乐教学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小学音乐教育。另外,小学音乐教研不应只是单一的进行报告和学习,还应该积极感受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美,要注重教研内容游戏化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改革,增加游戏的方式和内容,以此来丰富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教学活动,另外,还可通过游戏来激发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热情,减轻自身的压力,从而促使教师对教研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其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和了解,为以后开展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2.自主研究,打破常规

从小学音乐教研中得到的教学启示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只是学习音乐的过程,更是一种感受美的过程,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表面上是在学习音乐,实质上是在感受美的存在、感受美的创造、感受美的可贵,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提示,自主地探索自己想要弄清楚的问题,打破“太阳为什么就一定要是红的,草为什么一定要是绿色”的常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的仅仅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些许线索,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和探究问题。

3.去伪存真,创设真实的音乐课堂

在教研活动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评课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改革,音乐评课是音乐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实践,这样才能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研活动要求教师摆正角色,树立新的评课思维方式,创设一个和谐的评课环境,还音乐教研一个真评课。与音乐教研活动真评课相得益彰的是去浮华,留真实,创设原生态课堂。此外,在教学中,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形式,就是公开课。对于公开课来说,真实是其生命,课堂要着力于学生对真实的需求,着眼于生活实际、学科特点、知识要素和对知识的思考,而不是仅仅拘泥于课堂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智慧和素质,积极摸索创设原生态课堂的办法和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才裕.艺术实践应成为音乐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J].中国音乐教育,2010.

[2]鲁明华.音乐教研呼唤“真”评课[J].中国音乐教育,2009(01).

篇5: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本次活动通过两位老师的常态课让大家从中吸取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及经验,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我们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师课堂上一些巧妙的语言,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要上好一堂低年级的课更要注重细节,注重语言的艺术,当然对于课堂上的生成,老师的处理更为重要。下面我就三点谈谈收获。

一、巧妙语言规范课堂习惯

孙老师的课给了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而这些好的方法就在于课堂上的不经意间的语言。如:“老师找举手最端正的.同学回答”用这样巧妙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端正举手的好习惯。“同意他答案的请坐直”而在我的课堂上可能会说“同意她答案的请举手”但这样对孩子养成习惯没有任何帮助,孙老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规范学生的课堂常规,既不生硬也收到了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也十分的丰富,在我的教学中往往都忽略了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而对于低年级教学是很重要的。

二、旋律线、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低年级音乐学习中有太多时候学生不能正确把握音高变化,这时用小手划旋律线的方法是最好用的,可以给学生一个暗示、一个提醒,对孩子们准确演唱歌曲很有帮助。孙老师在一些手势、动作上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如:当学生唱到“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时,音高节奏不够准确时,巧妙的用动作让学生感受到高高的、一片大森林的感觉,配合动作,学生演唱的很不错。所以说旋律线、手势在音乐教学中是很有效的。

三、充分的聆听歌曲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学生学习歌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听,但我往往为每一遍给学生提什么要求而纠结。而在李老师的课堂上让我看到了让学生听歌曲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李老师运用律动的方法、男生拍手女生表演、女生加油男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不断的沉浸在歌曲当中,既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的聆听了歌曲,为后面的演唱奠定了基础,所以在学生第一遍开口唱时,给了再坐老师一个小小的“震惊”,让我们看到了多听的效果。

篇6: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首先由xx、xx两位老师提供了两节教学研讨公开课。xx老师执教了一节一年级的《你早》。虽然小朋友入学还不到一个月,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课堂常规执行到位。顾老师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灵动的教学机智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教法活泼,通过律动,学生对音乐速度的变化有了初步的感知;她关注学生歌唱的声音,让孩子们在聆听、模仿中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她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xx老师是一位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音乐老师,动听的声音吸引着她的孩子们。她执教的是三年级教材中的《木瓜恰恰恰》,新颖的导入环节一下子把孩子和听课老师带入了她的课堂。她非常重视细节,特别是对学生歌唱声音的训练展开得充分,发挥得淋漓尽致。

课后,教研组老师结合这两节课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紧紧围绕“关于音乐学科关键能力的思考”的活动主题进行了无私交流。大家肯定了课堂上的亮点特色,也提出了值得探讨、思考的问题:如何在关注学生演唱声音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唱准音高?歌词朗读与歌谱教唱环节如何安排?如何处理歌曲演唱与表达情感之间的关系?整个研讨氛围非常热烈,思维的碰撞,问题的争论,对策的提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让大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篇7:小班音乐活动心得体会

3月30日我上了一节小班音乐课《打电话》,我首先运用了故事和简单的情景表演的方式导入,故事主要以妹妹给哥哥打电话的情节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我请了小班的两个小朋友表演打电话的情景,表演哥哥和妹妹互相打电话问候的场景,接着问其他孩子刚才看了两位小朋友的表演他们在干什么呀?其次,我范唱歌曲,请幼儿欣赏,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也很好的为下一个表演的环节做铺垫。于是我以肢体动作表演的方式来进行,接着幼儿初步完整学习歌曲,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紧接着幼儿完整学完整首歌曲后就开始边放音乐,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进行跟音乐表演游戏,我请了几组幼儿上来表演,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演唱,孩子们唱得很开心。总的来说,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好,也基本到达了活动目标,但是在某些方面上还是显示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我却忽略了多让孩子上来表演的机会了,不然孩子的学习兴趣可能会更投入些了,其次在请个别孩子上来进行演唱的时候,虽然请上来的孩子表现都不错,但是这也是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够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因此课后觉得或许可以让孩子自由结伴进行边表演边演唱,这样才不会造成上面的孩子在表演,下面的孩子无事可做。

总之,我很感谢有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成长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向好的老师学习,不断努力,在教学上有所进步。

篇8:浅探小学音乐课堂的创编活动

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 是学生进行音乐创造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音乐课堂中, 有效地开展创编活动, 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 在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环节非常有必要。

笔者尝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巧妙地创设创编活动, 探索在音乐课堂上各种创编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创编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快乐、满足、成功感等各种愉悦的收获。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音乐课堂的创造活动:

一、律动创编, 让音乐课堂更活跃

动, 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的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让学生动静结合, 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同时, 也能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对于学生来说, 让他们毕恭毕敬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听课, 是在剥夺他们活泼可爱的天性, 只会让他们疲于课堂。而在合适的时机加入律动, 或者让学生在一定基础上创编律动, 课堂立刻就会活跃起来。

例如, 在学完歌曲《在农场里》时, 小朋友们都有一点按捺不住了, 我原本想让学生创编歌词, 但是看到小朋友们坐不住的样子, 我就顺势而为, 让学生站起来跟着音乐编一个自己喜欢的律动, 表达农场里的动物, 然后让同学们猜。这一环节瞬间点燃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 各种对动物的理解以及创编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课堂的拓展环节, 孩子们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又如在《小列兵》的歌唱课上, 播放律动的音乐, 让学生跟随音乐做自己想要表达的动作, 他们会随着音乐的强弱以及速度的不同, 时而昂首挺胸甩开双臂大踏步前进, 时而弯腰收手蹑手蹑脚地踏步, 眼前俨然一个列兵表演阵营, 不得不让老师感叹小小年纪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竟然如此生动。因此, 笔者认为律动的创编是对音乐基础知识不多的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最生动有效的创编活动。

二、节奏创编, 让音乐的骨架更结实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学生对节奏的掌握和运用, 对以后的创编歌曲有着基础的意义。同时,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把生活中的感悟融入课堂的创编活动中来, 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让学生感知节拍时值的概念, 并由他们自己编创出简单的节奏, 通过这个过程, 让他们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创新思维得到更好锻炼;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试听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创编活动, 让学生学习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节奏的创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创编动物叫声

在低年级, 根据生活经验运用已经学过的节奏即兴创编动物的叫声。例如在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里, 可以试着运用学过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创编动物的叫声。如:

小鸡的叫声:

小狗的叫声:X X| X X||汪汪|汪汪||

小猫的叫声:X —| X —|| 喵 —|喵 —||

2. 补充节奏

节奏的补充可以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节奏创编活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进行不同难度的节奏补充活动。例如, 在小学低年级, 老师从慢走到快走再进行到跑的动作, 老师给出一到两个小节的节奏或者给出一两个节奏让学生补充完整:。而到了小学中高年级, 由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素养, 在有更多节奏素材的基础上, 除了以上简单的节奏补充, 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风格情绪等要求学生补充符合音乐风格特点的节奏。例如, 学生利用附点节奏和切分以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创编出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节奏, 利用切分节奏创编出拉美风格的节奏, 等等。

3. 改编节奏

学生有了一定的节奏基础时, 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节奏, 让学生加深节奏的创作内容,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及创作能力。例如, 在中高年级的学生学过切分节奏 (XXX) 以及附点节奏后, 教师出示一段不成形的音符, 2/4 X X X|X X X|XXX|X X X X|X X|| , 要学生加以变化和改编, 让其成为一段新的合理节奏谱。学生的改编节奏:。

三、发挥想象, 创编歌词

音乐课堂上的任何创编活动都必须在课堂进行行之有效的渗透与铺垫才能得以实施。歌词的创编更应该在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 并且能较熟练演唱的基础上进行。

例如, 在四年级歌唱课《对鲜花》这一课当中, 在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并且了解押韵后, 我设计了一个“天南地北对鲜花”的歌词创编活动。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老师在课件中放一些花儿的图片, 对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提示, 进行小组合作创编歌词。经过小组合作后, 其中一个小组唱出了“我说一个五, 你说一个五, 什么尼开花像喇叭?这朵花儿难不住我, 呀格哟……”老师提醒, “五和喇叭的叭押韵吗?一到十哪个数字更跟喇叭的叭押韵啊?”同学们答道“八”。于是, 小组的创编歌词就成为“我说一个八, 你说一个八, 什么尼开花像喇叭……”非常完美的歌词创编, 还有小组创编成“我说一个九, 你说一个九, 什么尼开花像绒球……”还有学生把歌词中的“呀格呀格哟”改成了“八不隆冬呛”, 完全变成了东北风格的“对鲜花”。这节课的歌词创编异彩纷呈, 歌词创编经过课堂中“润物细无声”的学习铺垫和引导, 经过学生们创编活动中的“枝头春意闹”, 最后呈现了创编后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

又如在四年级音乐课《快乐的铁匠》这一课的拓展创编活动中, 学生们创编出了一首《快乐的农夫》:“村中有个老农夫……啦啦啦啦啦。”

四、画音结合, 创作画面, 唤起学生的创造潜能

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艺术是相通的, 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大胆地尝试将音乐和美术进行有效融合, 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听到的音乐, 让学生从声音和图像两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 最重要的是创造美。这与当今社会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例如, 在四年级的学唱歌曲《红叶》前, 让学生描述一幅秋天的景象, 让其听完歌曲后再描述一次感知到的画面, 并且在歌曲的拓展环节中, 学生边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边将想象中的秋天画下来。孩子们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 并发挥自己的想象, 作出的画非常美好。

五、展开想象, 为音乐创编故事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在音乐欣赏课上, 必须让学生放松心情, 用心聆听, 并且展开想象的翅膀为音乐编创故事。

例如, 在《狮王进行曲》学习中, 学生就会创编一些拟人化的故事, 又如听《胡桃夹子》之《进行曲》, 主题出现一次代表一个人物出场, 听完全曲后算算有几个人参加克拉拉的圣诞节晚会, 他们都是怎样出场的,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来听听。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一个创编故事大赛, 在拓展环节听音乐表演故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的故事也编创得栩栩如生。

六、探索音响, 即兴创编

1. 利用课堂乐器或者其他的声音材料即兴配合音乐故事或者音乐游戏

如歌曲《落雨大》, 让学生用报纸、书本等来模仿下雨的声音。又如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时, 让学生自由地用身边的任何物体包括身体来表现乐曲的一些音响, 学生有的踏脚, 有的拍桌子, 有的挪动椅子……来获取他们想要的音响效果。

2. 利用身边的物体自制小乐器, 给歌曲伴奏

开展“人人动手制作小乐器”的活动, 学生观察和利用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子、饮料罐、盆子等制作沙锤, “康佳鼓”运用非洲典型的节奏型和基本舞步表现歌曲的意境等。比如:用一双筷子敲击瓷碗的边缘, 会发出泉水般叮咚的响声。在《大海啊, 故乡》当中, 我让学生提前自制能模仿海浪声音的乐器, 有的用瓶子装水来回晃动来模仿海浪的声音, 有的用瓶子装石子和水来模仿……

3. 利用课堂小乐器为歌曲、乐曲编排伴奏

利用课堂小乐器编排伴奏的活动是基于学生在对课堂小乐器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节奏的基础上进行, 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学生;也是课堂上学生最喜闻乐见、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 自己协调选择伴奏乐器, 自己商量设计伴奏音型为歌曲伴奏。然后, 让伴奏的学生说说自己设计的音型的想法, 其他学生和老师对伴奏进行点评, 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七、创编应该遵循的原则

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创编活动的方式方法有很多, 上述的活动只是笔者浅探的一些收获。欲将音乐课堂的创编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有效, 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的原则:

1. 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 由浅及深, 因材施教。如低年级的学生适合律动及音响的创编。而对于比较复杂的节奏的补充和创编则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

2. 保护创作兴趣

保护学生的创作兴趣, 在创编的过程中, 教师要多鼓励、多启发、多诱导;少批评, 少强制、少代替。

3. 重视创作过程

不过分追求结果, 重视创作的过程。也许学生的创作成果很粗糙, 但它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能力, 这也是我们要的成果。

4.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 鼓励学生不同的思维和创作。对于学生出乎意料的创作, 要给予肯定。

5. 实施生成教学

开放教学过程, 实施生成教学。宽容对待学生在课堂上不合时宜的即兴创作与发挥。用巧妙的方法化解和引导, 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 并且肯定和放大学生的闪光点。

6. 提供学生表演的舞台

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只要我们给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创造有利的机会, 让他们自由地发现、创造, 他们一定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音乐, 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指出:“鼓励音乐创造这一课程基本理念的提出与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的。改革开放的实践, 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发掘出创新的价值,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教育应当尽可能为培养下一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做出贡献。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是对创新时代的回应和调试。”

音乐课堂上的创编活动则是音乐创造最重要的部分。创编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将知识、能力、情意在课堂上进行吸收、糅合、创造并且通过课堂上的互动, 主动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式。笔者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出发, 在音乐课堂上尝试探索创编活动的开展实施。创编活动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在快乐、愉快的心境中进行创编, 发挥想象, 挖掘出自己对音乐独特的创作潜能。课堂的创编活动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活动, 在开展过程中也有过失败的案例, 过程中需要老师更多地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才能得以实施。但更多时候创编带来的是喜悦, 就犹如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为此, 笔者会继续努力探索音乐课堂的创编活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新课程:音乐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张娟.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王定铜.素质教育的真谛在课堂——“六要素”教学方式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篇9: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活动

一、在情境中感知音乐

美的素质是情感教育。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一句话:“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正是触及了儿童的情绪领域。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内容创设一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场景,通过这种场景把学生带入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容的氛围中。如上课前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以故事引入(亲切随和),借助于音乐形象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律动起来,在激情的驱使下,融入音乐活动中,体会到自己所表现的爱与憎、满意与讨厌的态度,为音乐教学作情感上的铺垫。

如,在上三年级的《老师,您早》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先用熟悉的乐曲《放学歌》引入,再用背景音乐加上抑扬顿挫的语速、语调、激动的情绪再加以幸福、快乐、期盼的眼神把歌词深情地朗读一遍,学生很快感受到歌词内容里所传达的老师与学生之间那份浓浓的师生情,直接就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这样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产生联想,想到自己所尊敬、爱戴的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激发自己对老师强烈的情感,又为最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作了极佳的铺垫。教学后还有一个小花絮,晨读课时学生齐声自发地把这首歌献给了自己最亲爱的老师,教学的成果显而易见。再如欣赏《二泉映月》时,从情感切入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地语速描绘一幅画面:“月光似水,静影沉璧,阿炳独自一人坐在二泉边,晚风吹拂,藤萝摇弋,饱尝人间辛酸的他禁不住拉起二胡,琴声委婉连绵,升腾跌宕,好像他在思索坎坷的人生,又像在与命运抗争……”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让学生进入到阿炳坐在泉水旁悲惨地拉着二胡的情景,就这样通过艺术化的渲染,让学生内心深处受到无穷的艺术美的感染,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理性地从情境中感知音乐。

二、在情感中创造音乐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情感艺术,它给人的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的多,音乐教育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并不是指科学家、发明者、艺术家等特殊人才的创造力,而是人人都可以具有的,虽然在社会上不一定能获得多高的评价,然而对其本人来讲是创造了新的价值的创造力。特别是儿童的小学阶段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把握机会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那么学生就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才能。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在教学中让学生给熟悉的歌曲改变歌词,他们就会非常投入。如教学二年级学生唱《丁丁说他是小画家》时抓住契机,告诉孩子们丁丁是个小马虎虫,让学生模仿歌中的歌词,进一步创造出丁丁还画了哪些奇怪的小动物,通过孩子们的努力,歌词又增添了“画只小猪尖鼻子呀”“画条小鱼没尾巴呀”“画只小猫没胡子呀”“画只小鸡四条腿呀”“画只小鸟没翅膀呀”“画只小羊大耳朵呀”等等,再让学生画画小动物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孩子们唱着自己所编的歌,画着画,别提多开心了。老师再适时地让小朋友根据每种小动物的特点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大家一起做一做,于是,千姿百态的小动物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些方式让孩子们的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在带给孩子无穷乐趣的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学习中要养成踏踏实实、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一位音乐教育的学者曾经说过:“孩子们的创造发明富含自然性、幼稚性、奇怪性和兴奋性,当给孩子一个机会和权利去选择时,他们有一种真正的满足感。通过不断地探索、选择、改善的过程,孩子─艺术家,便有权利去发掘、创作、进步。当然,他们必须从最简单的音乐元素开始。”他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显现出了优势,例如,让孩子把对音乐的理解编成故事,就是他们所能做到的并且喜欢的一种形式。

总之,音乐教育并不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唱曲子,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领悟、表现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应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在音乐氛围中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篇10:小学音乐教研计划

(2011年)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紧紧围绕音乐课程新标准,努力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音乐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切实抓好学校的各项音乐排练工作,争取在市、区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浓学校的艺术氛围,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一)课堂教学目标:

1、积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并做好课后反思。

2、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二)课外辅导目标:

1、艺术辅导工作要认真负责,有目标,有计划,做好学生勤记录,学期结束每位教师要有成果展示。

2、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一次:周五下午第二三节课。

三、具体措施:

1、本学期音乐组全体教师要继续保持良好教学作风,更加重视自身的业务学习,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专业和教学技能。

篇11:小学音乐教研总结

1、常规教学:半期以来,音乐组的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实行,适时进行调整。

一年级:重点在于抓组织教学,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以及正确的歌唱习惯,将丰富的律动、音乐游戏贯穿课堂,学生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教学仍以歌舞律动、音乐游戏为主,在律动、游戏中逐步地增加音乐技能的训练:辨别1、2、3、4、5、五个音的音高,模唱简短旋律,能对音的上行、下行、渐强、渐弱作出及时准确的反映。

三年级:唱游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知识技能的训练方面,开始进行科学的发声及简单的读谱知识的训练,学生能将学过的歌曲用简谱的方式演唱出来,并能掌握四粉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

四、五年级:学生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科学的发声方法、准确的情感演绎歌曲是这两个年级的教学重点,两位男老师将合唱教学贯穿始终,同时注重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的演唱水平及知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六年级:在合唱教学的同时,尤其注重欣赏教学的学习,通过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体裁、音乐形式,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2、训练队:各个队按时、高效的进行训练,承担了学校各个级别的演出活动,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二、校本课程:

小提琴:一年级:半期以来学生的学习重点是五线谱读谱能力训练,正确的持琴姿势,空弦演奏。

三年级:掌握了提琴的各种把位,学生能演奏A调、F调、D调的简单歌曲。

二胡:二年级琴班的学生本期分成两个小班上课。

一小班:学生是一年级学琴较好的同学,本期重点是一把位的学习,能演奏D调音阶及简单的歌曲,已学习了四首歌曲。

二小班:学生基本从头学习。半期以来进步很大,基本每个学生能正确演奏1、2、5、6、四个音,尤其可喜的是大部分同学有了学习二胡的兴趣。

三、小课题研究:

本学年的研究课题是“通过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重点在二年级和五、六年级进行。

二年级: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从演唱或演奏的力度方面进行评价,如上行应渐强、下行应减弱。

五、六年级: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如音色、速度、力度,对演唱及演奏作出正确的评价。

四、校内教研:第三周——讨论研究课题

第八周——郑琳子老师为组内老师做“如何加强组织教学”的培训。

第十一周——龚轶老师为组内老师做合唱指挥培训《二声部歌曲的训练方法》

第十三周——组内听课、评课。方向云老师试讲《军民大生产》。

五、下期规划:

篇12:小学音乐活动总结

总体上,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符合新课标修订之后的精神,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思路清晰,情景创设比较实用,课堂教学结构严谨,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

1、教学理念有所提高:

本次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审美为核心,有效实施双基教学,将其融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所体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2.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准确到位: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层次感强,教学思路清晰,知识间的过渡和衔接自然巧妙,问题设置层次分明,设计合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能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如聆听、律动、表演、创编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3.教学手段和方法先进:

参赛教师能够密切联系教材,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操作熟练,切换流畅,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使抽象的、在小学阶段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借助直观的教学课件,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轻松学习教学内容,而且教学效果持久有效。

教学方法有了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运用演唱示范、精讲点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情景设置等等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中进行学习,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和拓宽了学生感知艺术的渠道,艺术教学效果明显。

4.新教师成长快,教师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从本届教师的综合素质来看,大部分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清晰,精当简练,富有感染力。教态上亲切自然,能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5.所有的评委认真负责,坚持听评每一节课,给每位参赛教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当然,在本次表赛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景式教学不够重视。这次上送的录像课,有很多教师都是在录播室上的,也有的在班级课室上,作为一节比赛课,在录播室和班级课室上音乐课难以突出效果。新课标要求我们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情景式教学,音乐课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录播室、课室没有音乐文化的布置,没有钢琴的运用,突出不了教学气氛。

比如说:课室的空间小,活动范围少,不利于课堂上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完全放不开来;有些课室实在太旧了,一打开录像,感觉回到了七八十年代;有些课录得声音吵杂;有些活动的开展,录播室录播的镜头刚好切换了,没有录到精彩处;有些课正在播放的视频,录像只播出声音,没有录到视频的镜头,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因为评委只听到,不能看到。

公开课、竞赛课是一节供大家观摩、评比的课,因此,它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有时需把听课者也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

2.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在部分老师的歌唱教学中,还看到直接的一句一句清唱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显得陈旧,体现不出学生的自学环节。

比如说,新歌教学中,老师在导入新歌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歌曲,边思考问题便轻声跟唱,在老师引导下拍打歌曲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等。

这些环节,不但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了歌曲的内容、音乐要素等,而且一般听过跟唱过几遍歌曲之后,学生基本上是已经学会歌曲了,还需要老师一句句教已经学会歌曲的学生吗?老师只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歌曲的难点部分就可以了。把时间多放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教学效果会更加好!

3.教学设计不规范。比赛上送的教学设计不规范,规范的教学设计需要有以下环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使用、教学过程及过程中的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小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何烨老师的教学设计)

4.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表情感染力不强。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表情过于严肃,不够生动自然,课堂感染力不强,整节课没有钢伴的现象,突出不了音乐学科特点。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要有激情,还要注重手势等形体语言的运用。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整节课没有灵性和亮点。课上完了,要自己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哪个环节给人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有没有给听课老师留下一点值得回味的地方?哪个环节会给老师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成为老师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如果没有,说明这节课准备的不够好,没有亮点。

篇1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能更好地将授课教师课程的导入与学生的注意力密切结合起来,为学生更好地深入课程学习做了保障。同时这种以音乐为主旋律的课堂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更好地展现出来。

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授课过程中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最高效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而言,难点在于音乐节奏的控制和学生对于旋律的把握,需要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基础知识点,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一、转变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式的导学

在知识时代与信息化时代并行的社会,教师需要通过多样性、实践性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克服“音乐恐惧症”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学着引入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式,并结合互动教学模式,生动地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自然地歌唱,熟悉音乐的旋律。

如教师在课外音乐《数鸭子》换快节奏教学中,学生自由跟唱,教师不知道学生的唱功怎么样,那么授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一起进行合唱,这样,学生就能将这首儿歌在合唱中逐步去掌握旋律的变化,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多,互动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展开。

还有其他的教学模式的开展,如学生接龙方式、分组歌唱式开场、授课教师自主歌唱等方式,这些都是在保证多样性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对音乐的热爱。

二、设置领唱,发挥音乐课上的带头作用

学生中的领唱并不一定是唱得最好的,但他是需要起带头作用的。因此,授课教师设置领唱的方式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在歌唱中的动态及课堂上的表现,能够不断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快乐宝贝》等歌曲的学习中,有的学生不能独自唱好这些歌,或者说是不容易学会,那么可以推选出领唱,由教师教领唱打节拍,这样的话,学生往往都愿意跟唱,学生的整体节奏就能跟上课堂的整体节奏。教师的这种课堂教学策略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互动教学模式

生活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哲学,需要学生拥有的是不断开拓和创新的大脑,将生活这部百科全书与音乐联系起来,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更好地展现音乐的奥妙,创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条件,提供更好的授课环境或者大舞台。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能使得教师更好地利用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以突出表现小学音乐的实践性。比如,当教师教学《小黄鹂鸟》一课时,通过实际生活中美妙事物的举例,就可以巧妙地将生活中的实物引入课程中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以便更好地掌握歌唱中的感情。

再比如,在三年级《快乐的do re mi》的教学中,音乐音符do re mi等的教学是个很大的难题,教师可以讲述钢琴上的键所代表的音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记忆性与节奏性结合的教授,因此,学生也能逐步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音乐。

所以说,音乐的教学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生活,把生活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事物结合教学中的旋律共同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这样的真实互动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音乐灵感。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保持良好的教学心理素质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将学生带到教学中来,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更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以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希望这种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及教师教学的多样性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成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提供更好的模式。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音乐,并能通过音乐提升自身的情操修养。在素质教育不断实施与普及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的模式不断更新,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音乐并能更好地接受音乐这种新鲜事物,且能愉快享受这一过程。而学校在教改的过程中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方面进行合理的改革,更希望的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而新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行,包括导学、演示、巩固等方面,都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课堂活动,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强霞.小学音乐课堂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18).

篇14: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一、以人为本,实施自主性实践活动

结合新课改相关理念和要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实践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实施自主合作、互助探究的学习模式。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系列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效引导,鼓励创造和拓展,促进学生感悟艺术魅力,发展健康的身心。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中有关于“我的朋友”这一单元知识,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和感知音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旋律游戏,探索自主学习方式。跟随“七个小兄弟”的录音,结合带有七个音符标记的彩色画板,分小组进行游戏活动,当一方指出一种音符,另一方就唱出来,感受音符的高低和长短在音乐表险中的作用;也可以结合“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创编歌曲表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和实践,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也在组织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二、合作互助,展开合作性实践活动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合作交流技能,促进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更好的与他人交流,融入到社会生活过程中。人才的形成,首先,需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需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感悟与欣赏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合作互助能力。结合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合理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互助合作能力,拓展思维宽度与广度,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在学习“生肖乐园”这一单元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十二生肖歌”、“小花猫与小老鼠”等关于动物的音乐歌曲。分小组创编“生肖乐园”主题游戏活动。在小组互助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从旁引导,辅助生动活泼的多媒体画面和歌曲,引导每个小组自主创编舞蹈。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生肖角色,配上相应动作,边唱边跳,更好的展开自主合作实践探究过程。通过合作互助模式,加上竞赛式激励方案,促进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在合作过程中强化合作交流能力。

三、自主探究,落实探究性实践活动

音乐是一门艺术,对于音乐的学习,教师要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同时,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释放孩童天真,挖掘学生潜力,在快乐的音乐教学氛围下,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应该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音乐教学和引导的过程中,逐渐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升。

例如:学习“田野的召唤”歌曲时,分析其教学目标,感受意大利的民歌风格与特点,欣赏歌曲“美丽的村庄”,感受音乐舞蹈欢快的节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创编舞蹈活动。通过分组协作,将学生分为唱歌组、打击乐器组、舞蹈组,各小组协作展开歌舞表演。小组内部自主探究和实践,与教师商量,创编出和谐的舞蹈、音乐演唱、打击乐器演奏等。由学生自主创编和探究的一系列过程学习之后,展开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结合小组自评、互评与教师总评等方式,进行学习方法和过程的反思。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机会,促进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小学音乐综合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实践、合作互助、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回归本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音乐学习过程。音乐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也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互助、创造游戏教学情境、展开多学科综合素质教育、打造多媒体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基于自身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展开音乐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实施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篇15: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将音乐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才华技艺的机会,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全校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办出具有特色的音乐活动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8日~6月1日

三、人员安排

负责人:xx

成员:xx各班班主任

摄像:xx

宣传:xx(横幅2块、站牌2块)

四、器材

音响、电子琴、多功能收录机等

五、活动安排

1、5月28日启动仪式:宣布活动周开始。(负责人:xx)

2、5月28日~5月30日组织评选实施阶段:

(1)下午第三节课各班班主任组织开展唱红歌、儿歌活动,学生个人才艺展示(负责人:一、四xx,二、三吴天乐,五、六xx)。

(2)各班推选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参加校“十佳小才子(女)”的评选活动。同时上报校“十佳少先队员”候选人名单。(负责人:xx)

3、6月1日成果展示阶段:(负责人:xx、xx)

6月1日开展庆六一文艺汇演,表彰“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小才子(女)”并进行才艺展示。

篇16: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垦区艺术教育的发展,整体提升我区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加强校际间音乐教研活动的交流,使教研活动更具影响力和广泛性,,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

二、工作策略

加大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落实力度;开展“观课、议课”“有效课堂”等开放式教研活动。以提高我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教师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主题,提升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帮组教师走专业自主发展的道路,从而带动学科的整体发展。

三、活动要求

1、教研活动中心组(由常务理事、兼职教研员,名师,教学能手,学科骨干组成)负责研究确定主题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发言人等相关内容。

2、教研活动要突出《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教研特色。

3、每次教研活动要突出一个主题,由活动承办单位的音乐教师承担。

四、活动形式

讲座培训、研讨课、评析、讨论、座谈和交流等。

五、活动过程呈现

承担主题教研活动的单位,要完成主题教研活动报告书,报告书包括以下内容:

1、活动的思路框架(主题、主办单位、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呈现形式、活动具体分工安排)

2、活动的策划设计(人员分工、主要素材、主要环节)

3、活动流程及展示(主要活动过程、精彩片断记录、评议和发言、争议的问题、最后的共识和结论)

4、活动的评议反馈(活动的收获、困惑、评议)

篇17: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篇18: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一、对传统音乐教研活动的反思

传统的音乐教研活动过分强调活动的规范,有序地运作,而忽视了学校、音乐教师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致使教研活动陷入封闭、僵化和一统的指令性范式而难以摆脱。审视旧有的音乐教研工作方式和思路,存在着诸多弊端,已与新课程的推进与实施难以调和。

1.教研主体的错位

旧的教研方式忽视了音乐教师—“人”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发展性。在具体的教研活动安排上,忽视了教师个体作为研究主体的实践经验和研究个性,不把音乐教师作为教研主体来对待。而作为组织者的教研员却充当着真理的拥有者、学术的代言人,有时还成为教师公开课教学的总导演、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权威。这使得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难以实施平等的对话与沟通。由于教研角色主体上的错位,导致教研员与教师间相互割裂,彼此隔阂,极大地阻碍了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成长。

2.教研方式的单一

听课,评课,考试,竟赛,一度成为音乐教研员工作的主旋律,而对一些比之更为有效的教研形式如教研沙龙,教学评论,课堂研究等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开发。由于以注重教师外在的教学技巧取代了激发教师内在素养的提升,导致教学研究中对教师情感的淡漠、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在生成机制的忽视。

二、师本教研的内涵与特征

音乐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在音乐课程改革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学校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教师则是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因而,在教师教研领域内,要从“以校为本”转移到更为本位的“以师为本”上来。师本教研即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

1.师本教研以音乐教师为主体

传统的音乐教研模式不把音乐教师作为教研主体来对待,一味要求教师服从于一统化的教研指标和游离于其实践活动的浮泛课题,使得教师不得不被动地跟着文件走、跟着任务走的所谓“科研”,本应鲜活生动、根植实践的教学研究沦为一种“教研时尚”,其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目前泛滥的“教研泡沫化”;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局外人”,把教研任务当作额外负担,毫无主动性可言。师本教研则强调以音乐教师为研究主体,体现了音乐教研活动的“全员性”:教师人人策划,个个参与,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同时,在师本教研中,教师把教研当作是自己的“第一需要”,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人。

2.师本教研以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为基地

与专门从事教育的理论者和课程论专家所进行的教育研究不同,以“师”为本的教学研究以个人实践为指向,以自身课堂为基地,以所教学生为主要对象,从音乐教师身边的教学生涯出发,面对当下的教育情境。师本教研的内容来源于音乐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依然是依托于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最终的目的是教学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达到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的目的。

三、音乐教研活动中“师本教研”的策略

在“师本教研”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音乐学科中进行了一系列教研活动,经过不断实践反复修改,探索出了适合不同层面教研的具体操作方式,总结出了五种切实可行的师本教研策略。

1.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师本教研策略

【案例】以一次区级小学“音乐审美与双基之间关系”的主题式教研活动为例

主题式师本教研是以一个阶段内教师比较关注的来自于教学实际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或研究专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其基本流程:

(1)前期准备:召开各校音乐备课组长会议,专题布置任务。以备课组长为主,各校进行专题的校本教研。

(2)集体备课、公开教学。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步是区级层面上的集体备课。主要是交流前期各校校本教研的经验与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在交流中评出音乐教学中审美与双基相对较好的学校,由这个学校推荐一位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第二步是现场的课堂观察;第三步是集体评议、反思教学。

(3)后续研究与展示交流:第一,继续学习思考主题“如何处理音乐教学中审美与双基的关系?”,写一篇论文或随笔。第二,设计一堂体现自己音乐观的家常课。面向本校同行公开做课,并陈述自己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分析】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是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关键。从组织者层面来说,要认真做好活动设计。要设计好教师的参与点,参与方式要多样化,参与程度要体现递进,要让不同层次教师都有参与的可能。让教师融入真正的研究与行动中,同时,主题式师本教研要关注行为的跟进,要将教研活动变成一个“长作业”,从准备到后续研究,历时数月,使教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2.以课例为载体的追踪磨课式师本教研策略

【案例】以钱清镇小音乐教研组磨课《田野在召唤》为例

上学期,钱清镇小音乐组接受区级集体备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的《田野在召唤》一课。为此,针对这一课,教研组讨论决定由李楠老师上课,团队集体磨课。操作过程是:“一课二链三磨”。

“一课”是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结合自己特长,先自己进行教学设计。

“二链”是课堂链接名师优课,先求“形似”,再求“神似”;链接乡土文化,从民间热度、文化厚度、技能巧度三个方面来选择音乐作品,活化教材。

“三磨”是教师对教材中的“一课”经历三次磨课过程。“一磨”是师徒磨课,师傅领路,徒弟跟进,磨“教什么”,对教学内容注重解构、关联和重组。“二磨”是小组磨课,以集体备课的形式研讨,磨“怎么教”,借外力、设悬疑、造“气场”,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与对话。“三磨”是团队磨课,同课异构,以学区为单位,两个学区的青年音乐教师团队经历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写课五个环节,让被追踪的教师全方位感悟,磨“怎么学”。

【分析】

以教研组为主进行追踪磨课式的教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团体力量,在活动中团队的所有成员都从研究教材开始,经过校级、街道级、学区级、学区间级的层层磨课,经历了说课、备课、上课、写课的过程。每位教师都在成长,特别是作为上课的教师成长更为明显。在每一次磨课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不是旁观者,而是一个主体参与者;每一次点评都不是走过场,而是真心实意的建议;每一次听课与研讨不是蜻蜓点水,而是用心地思考。所以教师们的分析更加理性,反思更加成熟。

3.整体互动的立体培训式师本教研策略

【案例】以区“地方戏曲进课堂”研训活动为例

柯桥区开展“绍兴地方戏曲进校园”一段时间以来,针对老师们不会唱绍兴本地戏的现状,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了一次培训活动。这次培训活动打破了传统专家讲座、教师聆听的模式,实行了全员参与、整体互动,立体相融的培训模式。

观摩课堂,角色互换:培训的第一环节是让老师们观摩一节越剧课。在这节课中的“越剧知识抢答”环节中,上课老师让一位学生来主持,这位“小老师”把全体学生和听课教师随意分成两组,进行抢答比赛。听课的老师们这时已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教师,真正融入了课堂,积极地和学生一起竞相回答。而后的环节中,上课老师还邀请了一位听课的老师和她一起即兴表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专家引领,全场互动:培训的第二环节是请绍兴艺校的张可平老师作讲座。张老师除了讲,更多地是带领每个听讲座的老师一起参与,体验,模仿,学唱,老师们津津有味、兴致勃勃地跟着张老师唱了一曲又一曲,活动结束了还感觉意犹未尽。

台上台下,立体相融:培训的第三环节是教师们即兴表演,专家指点。在教研员首当其冲的鼓舞下,很多老师纷纷上台表演,张老师现场指导。歌声、笑声、鼓掌声充满了整个会场。

【分析】

立体式培训的师本教研旨在改变过去专家是主角、教师是听众,专家在台上、教师在台下的现象,让全体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体。立体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多样化。有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现场问答、与会老师临时表演等,多样化的内容使参与老师得到全面的“教研”,让老师们更愿意参与这样的培训。2.空间扩大化。鼓励所有的教师都参与,所有的教师都是主体,实行台上台下,立体相融,避免了专家唱戏,教师当观众的现象。3.参与立体式。在培训的每个环节,教师都有参与的可能,与学生的角色可以互换,与专家可以在台下互动,也可以上台表现自己。活动中教师真正把自己当成教研的主体。

4.以案例为载体的“会诊式”师本教研策略

【案例】以区初中音乐学科的“会诊式“教研为例

一段时间来,柯桥区初中音乐学科开展了以案例为载体的“会诊式”教研活动。“会诊”的对象是典型的教学案例,“会诊”的“医生”是参加教研活动的全体教师。具体的做法:

确定案例:在“会诊型”的案例教研中,首先要提供一篇教学案例,案例应该来自真实的教学情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有思考、分析的价值。例如在一次教研中探讨的是这样的一个案例:一节课题是《鼓浪屿之波》的欣赏课。上课时,教师先检查了学生是否在课前收集了有关台湾的资料,然后师生一起介绍讨论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台湾的历史,历任“总统”及现在海峡两岸的关系等。整节课把这些作为讨论的主题,只在课结束前欣赏了一下乐曲。

集体会诊、分析病情: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案例,教师们集体分析、研讨存在的问题,在以上案例中,大家就音乐课程目标、音乐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的综合性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会诊的结果是认为这个案例中教师不能恰当处理音乐性与综合性的关系。

寻找药方,对症下药:分析病情找出病因后,接下去就是对症下药,也就是每位教师积极反思,对存在问题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最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提出详细完整的“诊疗方案”。

教学实践,形成新的案例:把集体会诊后形成的诊疗方案在课堂内进行实施,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老问题等再次进行反思,形成新的教学案例,进行二次、三次会诊。在不断的反思、研讨中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评价能力都得到一个“质”的飞越,获得共同的成长。

【分析】

以案例为载体的“会诊式”师本教研,注重自我反省和集体协作反思,强调研究与行动结合,更强调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注重剖析自己,更注重集体参与和全员培训,所以在专业成长方面受益的不仅是几个个体,而且是一个教研组甚至更多参与者的整体提高。

5.基于博客的网络式师本教研策略

【案例】以区音乐教师基于博客的网络式教研为例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博客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机,运用博客技术,建构音乐教研活动新的平台,进行交流互动,更有效地组织、深入地开展好音乐教研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建设完善音乐教育BLOG平台。(1)在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网站音乐学科建立一个栏目“博客之家”,下设七个学区,每个学区分别链接了音乐教师的个人博客网址,形成一个博客交流平台。(2)把老师的个人博客链接到“博客之家”栏目上,要求老师至少要开设三个栏目:集体备课、课例研讨、教学叙事,其余栏目自定。(3)设定学区组长,组织、督促、引领教师在博客上交流、研讨。

其次,组织开展博客教研。(1)以blog为平台的教师集体备课。建立能“即时”参加的网上备课组,每位组员能按备课要求充分发表自己的备课意见。(2)以blog为平台的课例研讨。我们在网站上提出某一教学理念,然后由教师提供并上传符合这一理念的教学案例(成功失败的都可以),集中起来,然后开展网上大讨论;(3)以blog为平台的教师业务学习。各学区组成员把自己的教育随笔和经验交流文章发表到自己的博客上,使得资源能够共享,并且可以互相交流、探讨,达到互学互帮的效果。

【分析】

(1)突破时空限制,实行全新互动

通过博客平台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探讨,不受时空限制,大家可以进行校内、区域内或跨区域的教研活动,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信息多、接收快、效果好、经费省,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互动系统,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达到群研聚合,共享集体智慧

通过网络教研,群策群力,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和教学经验,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促进更多人的反思和成长。

教师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也正是我们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在音乐教研活动中实行以师为本的教研方式立足于教师个体的智慧、经验和思想,积极主动地释放和发挥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创造力。实践证明,通过教研促进教学———这是一种最本质、最有活力的教师教研方式!

摘要:师本教研即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师本教研包括基于解决重难点的主题式教研、基于探讨会诊的案例式教研、基于引领提高的培训式教研、基于教育研究的课题式教研等内容及方式。

上一篇:《物体的弹性》大班科学教案下一篇:家庭**作文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