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发展

2024-07-13

高校体育文化发展(通用9篇)

篇1:高校体育文化发展

1.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1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出现了很久,所以受到它的制约,人民更加重视自身的价值思想,却忽视了性格的表现,另外已经得到了其他人对自身的肯定,所以潜意识中就非常的不喜欢体育。所以,高等院校里面各自不同的环境差距,就使很多的体育思想开始萌发出来。因为学校之间的基础,办学水平,办学的文化,设定的目的都是不尽相同的,还有所在的地区,环境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的不同,都让高等院校里面的文化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1.2受教学能力的影响

教育的思想和使用的办法都非常的落后。现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是运动,然后根据“三基”要求,盲目的增加课程和活动量来使学生们的身体得到强制,没有重视新世纪提出的“欢快体育,健康体育”的内涵,还在愚昧的教授“竞技”模式的思想。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仅仅是把老师当成关键点,运用“强行灌溉”等落后的教学方式的话,就会极大的削减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觉得体育课不过是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的观念。因此这种不科学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阻碍着高等院校体育的进步。

1.3受课外体育活动传统指导思想的影响

高等院校除了进行正常的教课活动之外,把其他的精力都放在了校级体育运动队上了。因为想要在重大的体育比赛中获得奖项,所以学校只重视对优秀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财力,没有把以人为本当成核心,也不可能促进整体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和国家倡导的观念是不相符合的。

1.4受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高等院校里面的老师数量要非常的充足,主要就是确保有足够的年轻体育老师。现在,我们国家普通高等学校里面的老师正在处于空缺状态,年轻老师的数量很少,年龄大的老师又要退休。1970年左右毕业的老师们现在大多数都到了要退休的年龄,然而1990年毕业的老师们的人数非常的多,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核心组成。根据有关信息表明,现在这些中青年老师们的状况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受到了从前破旧思想的侵袭,学校里面缺乏优秀的老师,年龄在35岁以上的全方位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年轻老师考虑到工作生活等一些因素,还有经济的影响等等,使他们的观念发生偏差,所以他们玩忽职守,不热爱工作,因此也就变成了规模小,基础差的高等院校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1.5受场馆设施建设落后的影响

受到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社会对体育的整体认识不够深人,所以学校对体育活动的投人资金就很少。学校里面的体育操场建立的时间很长,场地也比较破。特别是西部一些院校,很多都没有足够的体育场所,所以高等院校的体育发展就一直得不到提高。

1.6受社会价值观冲击的影响

社会价值思想的变化导致了以前的教育形式开始转变成专业技术形式,不再是对每个人进行培养,而是对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加以重点培育。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变的时候,因此这种转变也给高等院校里面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学生身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利益,从而没有重视高等院校体育活动的真正价值。

2.高校体育文化体系模式的构建

2.1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形成各具特色、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时代特点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是归属为学校里面的社会文化中的,但是每个学校的产生背景,整体架构,制定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带有各自的特点。学校的体育文化在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追随主流方向还要有自己的特点,特点是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让它蓬勃发展的动力,并且会有更大的号召力。找到学习体育文化独有的特点,培养“体育精神”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它未来进行规划。在学习历史文化所有的根基上,按照每个学校的真实状况,完善的进行规划。第一就是建设学校体育文化的时候,要考虑到办学的目标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学校只有充分把握住这个需求,才可以使学生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进步。第二在创建学校体育文化的时候,要和学校里面的设施设备,老师资源和课程的开设进行统一,不可以忽视实际性的作用,另外还要重视地方的需求要符合学生的个性。高水平的建立,高规格的创建,高水准的管制,顺应时代的发展来追求体育文化的最高品格,是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这是创建校园体育文化永远追求的方向。用先进的文化来指导文化的创建活动,也就是说最大力度的使学校里面的凝结,创新,培养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文化动力中得到飞跃的进步。

2.2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突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体育文化进人新世纪以后,我们国家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创建工作的核心应该放在软硬件的和谐问题上:一是学校里面科学文化和人文思想的和谐;二是体育运动的展开和优良的校园风气之间的关系要很好;三是体育思想要符合整体观念;四是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和普通体育文化要统一起来;五是每个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六是课余的体育活动和课堂上课内容的和谐;最后一个是积极向上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彼此间的和谐。

2.3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集中体现了大学校园的群体关系属性,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使彼此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有更多的共同点与更大的相容性。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开展生动而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反映学校的物质文明,也能反映学校的精神文明,体现出校园精神和校园风貌。凡是校园的体育实践活动,教职员工的积极参加是此项活动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职员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师生们在体育活动的碰撞、交融中,容易使认同感和心理相容性增强,使师生关系保持一种和谐的稳定状态。这种体育实践活动就可能导致产生某种群体关系属性的高校体育文化现象。反之,教职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差,群体关系处于混乱和离散状态,则不可能形成固定的高校体育文化现象。

2.4适度接纳外来或地方文化

一是将外来或地方文化的部分设施引进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的设施融人一起,使之成为地方体育文化最重要、也是最好的体育设施。例如那些学术沟通场所和体育馆等等,最好都是和这个地区的开发商们一起建立,一块使用,让它成为一个地方的特别之处。第二个是重视高等院校体育文件涉及到的各种设施设备,把它当成核心,变成这个地方开展体育活动,发扬体育文化的基地,来让其他省份或者全中国的体育社团和文化社团到大学里面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地方经济水平,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最后是要成立一个高等院校体育文化资料导向体制。把具备高尚品德,行为优雅,鼓励人心,可以提高学生们能力和有着丰富知识的外来体育文化都给吸收进来,增加它的号召力。例如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起举办的划艇比。

篇2:高校体育文化发展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分析

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而言,传统体育文化是强大的内源因素。传统体育文化强调身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把人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发展有机,构建人与自然共生的体育文化环境,这在当下和谐社会理念下,显得相当重要。

1时代性与动态性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反映本时代的特征,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校园体育文化亦是如此,从早期学校体育的兵式体操,到当下的休闲运动,无不散发着时代的气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共同构筑的背景,具有典型的时空特征。动态性是校园体育受众者所表现出的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进行体育活动,为校园带来了新的气象与动力,而社会流行时尚体育在校园里很快风行,使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

2人本性与多元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人文形态,纵观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理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融合是直接而迅速的。在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的思潮影响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日趋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

3导向性与身体表征性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体制的确立,给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顺应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宗旨。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导向,能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大学校园倡导什么,大学生就关注什么,进而追求什么[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参与者用身体活动表征的文化形式。身体活动的节奏,身体运动的动作、技巧、姿态,动作、技巧等的衔接规律有机结合组成体育文化的交际功能。大学生在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进行着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分析

1健身与娱乐功能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活动形式,而健身功能又是所有身体练习的通用特征。高校体育大体可分为体育课、课余训练与课外锻炼三种主要形式。高校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使者,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差异,适当地分层次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体育课堂完成练习的数量、质量上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各个层次的目标应存在差异性,使得各类学生能体验到体育参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体育层面,高校应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对校园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手要抓,积极开展、组织各类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竞赛所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展现自我体育才能的需要,也为他们创造一种气氛和谐舒畅的环境,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途径。

2教育与创新功能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健康,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育思维、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使得大学生学会处理运动中所打来的损伤,减少伤害程度,懂得营养保健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体育的竞技性,无时无刻在体现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将创造与超越合二为一,而创造的过程又是超越的过程。在多样化的校园体育竞赛中,例如体育节、校运会等大型比赛中,大学生运动员打破一项学院记录的过程,既是对原有记录的超越,同时又是一次新记录的创新,只有在这种不断的超越与创新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方能得到全面发展。

3学生主体性表现功能

体育活动是一种主体参与性非常强的社会现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大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这一参与的过程则是大学生主体性从潜能到实现的最快途径之一。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点。体育运动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不仅要求有参与各方运动技术的相对比较,还要根据不同个体在体育方面的素质和优势,以发挥所长,取得竞争中的胜利,这种特长的发挥就是主体性的表现。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地位分析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

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素质教育又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完美情操等才能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承担着使得大学生身体发展、体育思维、体育意识培养重任。增强体质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终极目标。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连接校园与社会体育文化的纽带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引导大学生去实现人生价值,并且在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去完成价值观的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体育文化息息相通,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主体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很多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和管理手段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传播的;另方面,高校校园体育也会作用于社会体育,例如牛津与剑桥、北大与清华的赛艇对抗赛等均在迎合社会文化的同时大大超越了体育本身,它们的影响是社会性的、世界性的。

四、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措施

1重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充分体现人本精神和个性解放,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体育,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超越,校园体育文化就会没有生命力。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首先,学校可以利用校报、墙报、广播等媒体;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比赛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参与意识[4]。其次,健全学校体育制度和管理机制,制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纲要;制定量化考评制度;加强督导和体育评估;加大体育投资力度;改善体育教学、科研环境,都是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文化多元化教育,可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课是大学体育文化最主要的渠道之一,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大学生能较全面地了解体育基本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损伤处理以及体育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切实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

2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提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层次与品味

发展特色体育项目,以体育为媒介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交流,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这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并且已被广泛采用[5]。课余训练是高校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高水平运动队,不但可以代表学校参与各类比赛,而且还能作为校内体育运动的技术导向,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打造特色项目(特别是高水平运动队),选拔体育特长生代表参加各类比赛,在宣传学校的特色的同时,也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发展特色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突出地方性、区域性。

3平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与制度建设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建设与制度层面建设[6],两者各有其特点。物质层面的保障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基础,没有物质的保障,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失去依托,成为空谈;制度层面的建设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保障系统,完善的制度、措施可以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法令依据,保证校园体育工作的规范化与正常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发挥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积极因素,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推向可持续发展。

4树立校园体育工作先进人物与组织

篇3:高校体育文化发展

文化是人的文明化, 即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体育文化就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鉴赏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或者说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动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范围里, 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指所有的大学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则指大学师生员工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社区体育文化是指社会共同体所反映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心理习惯, 隶属社会文化范畴, 是共同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的物质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表现 (体育活动、文化活动、爱国精神等) , 以及意识形式形态组织机构、制度的总和。

2 分析对比

2.1 高校体育文化与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特点的比较

2.1.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2.1.1. 1 高校体育参与对象的校园性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这两种文化体系交汇而产生的一种横跨两种文化体系!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立形态的亚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主要表现是校园的特殊性, 是发生在校园内的体育文化具有校园性, 才是校园体育文化特殊性的核心所在它广泛地散播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每一个人当中, 形成一种特有的体育文化现象

2.1.1. 2 高校体育参与对象的目的性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这就决定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因此, 高校体育必须按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去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提倡科学的、健康的、文明的、体育活动, 开展高品位的校园体育文化, 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出发, 大胆地开展校园体育活动。

2.1.1. 3 高校体育参与对象的时尚性和竞争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当代大学生, 而大学生是领导社会潮流的特殊群体。在社会进人21世纪的今天, 健身在大学生中成为时尚。“去健身了吗?”成为普遍流行的校园语言。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 不仅能够接受传统的体育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 而且还能够吸收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创造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身操等健身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茶, 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网球、游泳等也悄然在学校兴起, 并以其新颖性、刺激性、挑战性而普遍受到欢迎。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大大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 为校园体育文化注人了生机和活力。

2.1.2 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

2.1.2. 1 社区体育参与对象的广泛性

社区体育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 一定条件下, 竞技体育运动员和学校学生也可以成为社区体育的参与者。因此, 它的对象囊括了所有的社区居民, 具有参与对象的广泛性特点。

2.1.2. 2 社区体育参与对象的自愿性

由于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兴趣爱好, 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所处的地位、社会环境等均存在差异, 社区体育的实践活动, 是人们在其业余时间, 自愿自觉, 主动坚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践当中, 每个人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形式, 在一定的时间与环境条件下的自我调控。

2.1.2. 3 社区体育健身性与娱乐性

社区体育以增强人民体质、增进社会健康、延长人的寿命, 满足人民群众的健美、消遣、娱乐、休闲、保健、医疗、康复、社交等多方面的需要为目的。与竞技体育的锦标性和学校体育的教育性特点相比, 社区体育的参与者更倾向健身和娱乐。

2.2 高校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

2.2.1 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组织形式

2.2.1. 1 体育教学:

以强制必修课为主 (一、二年级) , 包括有普通必修、选项必修和体育选修课为辅, 选修课分二种, 一是带有学分的专项选修 (一、二、三、四年级) , 二是不带学分的自由选修 (三、四年级及研究生) 。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时数, 参加人数和项目设置, 随年级的升高减少。

2.2.1. 2 课余体育锻炼:

其组织形式首先是必修课规定课余活动的次数, 要求学生必须参加, 以锻炼次数多少作学期学习评价的一部分;其次是以单项体育协会和单项俱乐部的组织形式, 会员和团委、学生会体委共同管理, 学生自愿参加, 参加人员是有专项特长及兴趣爱好的普通学生, 通常一人参加一项, 会费与活动次数无规定。

2.2.1. 3 课余训练与竞赛:

参与主体是体育特长生, 进行系统的长年训练 (为校代表队成员) , 参加全校、省、全国的大型竞赛。单项体育协会和单项俱乐部会员参加季节性的短期集训, 主要参加全校或协会与俱乐部组织的、以班级、系为单位的季节性比赛, 大型比赛由学校全部资助加企业赞助, 校内的班级、系为单位参加竞赛的经费来源, 以协会、俱乐部与班、系共同资助, 个人不投资。

2.2.2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内容及组织形式

2.2.2. 1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内容

目前社区居民参加的活动项目主要有球类 (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 , 跑步、气功、各类舞蹈、健身操。球类项目具有明显的竞技性、健身性、表演性, 深受中青年居民的喜爱, 也是不少居委会组织居民参加比赛首选的活动项目。而跑步、气功、舞蹈、健身操等体育项目具有良好的保健性, 而且竞技性不强, 活动强度小, 对场地、器械的要求也不高, 适合社区老年居民和女性居民健身、保健的需求。

2.2.2. 2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组织形式

城市社区的体育组织形式是自发的、白愿形成的, 其独立性较强, 与体育行政部门无直接隶属关系, 仅在业务上接受“体委会”和各级教育部行政机关的专责体育机构辅导其组织的增减、撤立都由“内务部”决定, 而与“体委会”无关因此单项协会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条件。一般有街道体协;晨、晚练辅导站、点;体育俱乐部;其他形式。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比较, 高校体育文化与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表现在:高校体育有明显的目的任务, 高校体育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保证, 有专职的师资队伍, 但高校体育的不足之处是学校体育与社会是相对隔离的, 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照顾不足, 不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社区体育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延伸, 在空间纬度上, 社区体育将体育活动由学校延伸到了生活区。活动时间进一步扩大与学校体育相比, 社区体育将体育活动的期限由学生的学习期扩大到了余暇时间。社区体育更重视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满足, 形式多样, 没有强制性。

参考文献

[1]唐立成.体育文化的特点及功能初挥[J].湖北体育科技, 2002 (3) .

[2]陈昱.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反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3]胡鸿保.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学术论坛 (南宁) , 2002 (5) .

篇4:时尚体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时尚体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入手,重点阐述了时尚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建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尚体育不仅能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崇尚新颖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点,而且极大的丰富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时尚体育 高校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主体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而时尚体育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健身、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功能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人们在历经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从广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指学校体育教学、健身活动、体育意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狭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则指学校的体育概念、健身意识、健康理念和体育意识等。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1.教育性,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目标都是为实现育人,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增长学生体育才干、增进其身心健康,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共产主义精神。2.校园性,校园体育文化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文化,它相对于社会文化和其他校园文化具有独立性,它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校园为活动空间,以一定的體育活动形式和娱乐手段对学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针对性。3.娱乐性,大学生都有强烈的文化娱乐的需求,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一定的娱乐活动来缓解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大学生不仅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快乐,而且能够在运动中得到自我价值的是体现。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功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自信心,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体育文化承载着教育、培养学生的任务和功能,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表现自我,管理自我的能力,加快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激发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吃苦、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和满足学生校园娱乐功能。大学生精力充沛,闲暇时间相对较多,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都具有竞争性、娱乐性,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发展自己竞争能力的需求和充分施展自己体育才能的愿望,同时为大学校园创造出和谐、娱乐、放松的学习环境。

二、时尚体育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时尚体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形态,既保留了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也具有新颖性、流行性、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教育性,竞技性、开放性的时代特征,更注重融合人文哲学、注重参与、交流、休闲和表演的效果,具有社会各个方面多方位的综合服务功能。

三、时尚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尚体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健康需要,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时尚体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时尚是适应社会的方式,是一种从众行为,会刺激个体与周围人进行同样活动的意愿,从而使一些人产生从众心理,追随时代潮流,同时时尚也是一种个性追求,试图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自然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对新鲜事物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较强的接受能力,涌现出张扬、叛逆、强调个性的校园新新人类。时尚体育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二)时尚体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大学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时尚体育本身包含了丰富文化的文化内涵,它在大学校园中的开展可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和氛围。因此要充分利用时尚体育文化资源,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时尚体育运动所创造出的轻松、愉悦的环节恰好适应了大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锻炼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向健康、活泼、高雅的方向发展。

(三)时尚体育的特性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与教育发展紧密相关,是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享受运动快乐为目的的时尚体育运动,必然是一种良好的实施手段,它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的复合型人才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篇5:高校体育文化论文

关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有不少学者从体育学、教育学、文化学等角度对文化、高校校园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的定义、结构、内涵、特征与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与阐述。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外显的,是看得见、摸得着、使人一目了然的,表现为校园的容貌,体育建筑及环境,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用品等。王爱华(20xx)认为:要将高校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到高校整体物质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于校园其他文化建设来讲,场馆设施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崔学臣(20xx)指出:高校在修建或筹建体育场馆设施之初应充分考虑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和高校所处的地域特点、立足综合利用和开发,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为体育设施的长期使用、功能的更新改造奠定基础,节约后续资金;李辉(20xx)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汪美芳(20xx)强调: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形态。卢聚贤(20xx)点明: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首先是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体育建筑、场地、设施是师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构建中,物质文化是重要的基础。刘吉峰(20xx)指出:高校完善的体育建筑、运动场等物质设施,也会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设施的美感,从而促进大学体完美统一。以上所述:都是对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研究,都强调了物质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又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可见,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既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篇6: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探析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探析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和高校体育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学区体育”模式,使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共同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

作 者:张浦强 赵雪敏 马治云 作者单位:江西,九江学院体育学院,33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G80关键词:高校体育 社区体育

篇7:高校创新体育文化论文

只有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建设高校体育文化,实现高校体育文化的创新。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发展与建设的重心定位于如何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一层面,开展与广大师生兴趣爱好相符、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特色体育文化活动。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所面临的是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持,因此,高校必须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培养人才。对于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注重充实内容、提升文化品味,要依据高校所在地的区域文化状况和高校自身建设情况,重点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帮助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建设与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不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3.2加大重视力度,构建体育文化机制

作为高校管理者,必须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实施长远的战略规划,在制度层面确保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计划。高校管理者与体育文化主管部门一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建设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做到领导重视,才能确保顺利实施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体育文化的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的力度。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体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要,因此要重点宣传高校体育文化,加大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3.3依据地方实际,打造特色体育文化

当前,已经有许多高校认识到举办和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在校园营造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性。高校要依据地方实际,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文化。例如,在我国的东北,高校在建设和发展体育文化过程中,将冰雪项目进行开发和利用,可以营造特色明显的体育文化氛围,更好地发展体育文化。此外,为丰富本校的特色体育文化,还要采取相应的实施措施。高校依据本身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根据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对特色体育项目进行有目的的开发和建设,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各高校之间要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特色体育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逐步提高影响力,在不断增多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者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4完善体育设施,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建设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必须完善高校体育设施设备。体育设施设备的先进可以确保体育项目的顺利开展和体育项目的创新与发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完善的设施设备、丰富充足的体育器材,是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实现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物质基础,影响着其发展速度和创新水平。因此,高校要加大体育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文化设施设备,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兴趣,培养体育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4结语

篇8: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弱势群体

1 文化的概念

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KLucK-hohn)曾专门撰写了《关于文化与定义之述评》,文中述及文化的160种定义[1]。不过尽管文化的定义很多,但其内涵却大致相同,对“文化”一词的理解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一般大众所理解的狭义文化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得见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活动,而作为文化研究领域里所指的文化则是广泛意义上的大文化。对于文化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写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长短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件、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由此可见,文化的结构分为3个层面:物质文化、行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2]。

2 体育文化

袁旦教授认为:体育是人们在自觉意识支配下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对自己的身心进行改造使之臻于完善的实践。体育既是人对自身改造的认识过程,又是人按照自身需要改造自身的实践过程。它是人自觉意识支配下的产物,从体育的本质出发,体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毫无疑问。1974年,由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主席尼克·阿莱克塞博士带头编写出版了用六种文字写成的《体育运动词汇》一书,在此书中,对“体育文化”做了如下定义:“体育文化是个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3]。”我们按照“文化”的一般定义把“体育文化”可概括为三个层次:表层是运动形式(包括身体运动形式及所用的场地、器材等物质形态);中层是体育体制(包括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教学训练体制等);深层是体育观念(包括身体观、运动观、价值观、方法观等)。从体育文化的总体性分析在精神文化层面中,体育思想、体育价值等占据主导的位置。

3 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既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要素,是一个由学校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所搞成的完整体系[4]。体育精神文化由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风尚、体育知识、体育宣传等要素构成。体育精神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折射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观念。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学生主体的价值观,属于体育精神文化的范畴。学生主体价值观的取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师生的文化程度、自体素养、兴趣、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管理制度等。其中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高度重视决定了体育在学校中的位置,体育经费的投入等,再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体育制度的实现。如校工会、团委学生会,以及俱乐部等。按照一定的体育管理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举行各类体育竞争。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协会、体育交流、体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属于体育制度文化。它既是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也是高校体育意识的体现。以体育制度文化为基础,包括体育建筑、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雕塑、体育用品和师资队伍等内容。不仅有利于营造高校体育文化的氛围,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的体育价值观的确立。体育精神文化是中心,体育制度文化是保障,体育物质文化是基础,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4 高校中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表现

4.1 弱势群体的界定

“弱势群体”就一般意义来讲,是指社会的弱者,既需要人们给予特殊关爱或援助的人群共同体[5]。高校“弱势群体”是指在高等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这里的弱势是一个比较和相对的概念,包括能力弱势、心理弱势、经济弱势等。体育弱势群体的界定:体育弱势群体不是单纯指有病身残的学生,而是指身体肥胖者、身体瘦弱者、体质差多病者、运动能力低下者及先天性疾病者和不喜爱体育健身懒散者。这些类型均属于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弱势群体”[6]的界定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充分条件是疾病、残障人群。基本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在59分(包括59分)以下的人群;基本标准是体质指数(MBI)测试结果在以下范围的人群:MBI<20或MBI≥26.5。达到以上条件或两个基本标准的学生群体基本可被确定为“体质弱势群体”范围。体重指数(MBI)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衡量人的体重是否超重或肥胖的指标。其体重公式为:体重指数(MBI):实际体重(Kg)/身高(m 2)。我国学者研究认为:MBI<20为偏瘦,20≤MBI<24为正常,24≤MBI<26.5为肥胖[7]。因此,本标准的选择有较好的可靠性。

4.2 表现

“弱势群体”心理过程惰性较强、灵活性差,完成动作的协调性差、运动技能形成慢,行动笨拙或动作迟缓或体力不足,一运动就感到疲倦以及不愿参加运动等。“弱势群体”运动可塑性差、运动能力低。“弱势群体”的气质特点大多表现为沉静和怯懦,遇到困难或是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往往知难而退,既有自卑感,自尊心又很强,对于运动不感兴趣,甚至把体育当成一种负担,信心不足,热情不高,对运动缺乏积极性和自信心。

5 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

5.1 导向功能[8]

高校体育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朝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努力,朝有着健康、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坚持开展高品位的多种形式的校园群众性教育健康活动,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体育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5.2 教育功能[9]

高校体育文化所创造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身体锻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学生思想品质教育,加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等各种能力,从而获取满足感和他人共同参加体育运动的集体感、荣誉感、运动后的轻松愉快感、自我实现目标的成就感等等。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全面地持久地影响着学生。

5.3 健康与娱乐功能[10]

从主体上看,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包括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教育方式;从内容上看,既包括精神文化培养、实践能力锻炼,又包括良好品质的养成、思想品质的提高等。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课余活动,都有浓厚的娱乐色彩,满足大学生生理心理需求,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文化活动,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终生受益。

5.4 审美功能

体育运动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美:形体美、运动美、音乐美等。让人欣赏到美,尽可能发掘体育运动本身的美,充实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6 结论

高校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心理素质;促进审美能力培养;促进劳动能力的提高作用[11]。高校体育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高校体育形成的文化环境,能培养坚强意志,对弱势群体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更好地融入到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从CUBA引发的中国高校体育文化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7,(2):77-78.

[2]童昭岗.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3]白莉.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与构成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62-164.

[4]丁冬胜.对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5,(12):100-102.

[5]张明.高校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教学浅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8):71—73.

[6]刘成,等.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5,(9).

[7]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79.

[8]于溪海.高校体育文化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4,(2):84—86.

[9]林娟.对高校体育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0):88—89.

[10]王焕波.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2006,(2):52—53.

篇9:高校体育社团发展概述

【关键词】高校体育 ; 社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150-01

1.前言

学生社团是以共同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的,由学生志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体育社团是以体育为共同特征的人相聚形成的互益组织。近年来,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异军突起,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掌握运动技术、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运动习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就对高校社团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各高校积极响应文件精神加强了对高校社团的管理工作。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最近几年,大学生体育社团迅速发展,具有时代高校新的教育特色,是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组成的部分之一,是丰富校园业余生活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

2.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

2.1社团种类

高校体育社团的种类趋向于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运动项目,如健身(美)操社团、武术社团、球类(篮、排、足、羽毛球、网球)社团等,近年来也出现了跆拳道、空手道、街舞、轮滑、瑜伽等新兴项目社团,小众化的项目如登山、冰上运动、高尔夫等则因参与人数较少或其它原因而没有建立起来。可以看出,运动的项目的群众普适性直接性的影响着高校体育社团的建立与否。

2.2社团年度活动开展情况

各类体育社团在年度内均在开展活动,活动次数以3至5次,为主。社团活动内容及形式较为单一,且活动计划较为松散,通常以竞技比赛的形式进行。体育社团的其他活动,如联欢晚会、讲座、社会参与等形式的活动开展较少。从而导致会员在本来就较少的活动次数中,并没有活动到社团真正的内容。另以方面,高校体育社团的经费方面,除个别有参加大型比赛的社团由学校出资外,其他社团主要都是靠会费来维持。会费收入的单一收入来源自然导致社团资金匮乏,无力举办其他类型的活动。

2.3体育社团的管理现状

社团成绩的取得与学院职能部门重视、具体负责的组织和人员努力、学生积极参与等分不开的。众所周知,“管理出效益”。那么,要想提升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质量和影响规模,不仅仅是学院团委,或者学生会、个别社团的事情,而是应该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团委、社管会、学生会的积极协同扶持下,在学院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目前却存在社团会员对组织管理及培训等因素评价不高的普遍现象。

3.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社团发展不平衡,项目设置不合理

少数体育社团规模比较大,活动次数多,影响面广,而大多数体育社团只凭成员的三分钟热度,成立之初大家蜂拥而至,经过一段时间或开展几个活动后便处于停滞不前,兴趣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体育社团设置的项目大多数不是女生衷爱项目,在设置具体的项目时没考虑女生的实际情况,即使是部分女生对某项目很感兴趣但也很难参与其中。因此体育社团的主体大多是男生,大部分体育社团得不到女生的青睐,这直接导致了体育社团成员男女比例失调,有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活动时间太短,活动内容复杂,会员无法很好的掌握该项目的技术要领,这些都是影响社团发展的因素之一。

3.2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虽然所有体育社团均制定了社团建设管理制度,但有的制度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也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和执行。部分学生体育社团由于起初成立的比较仓促,加上自身管理制度没有跟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完善、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3.3缺乏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力度不够

一些社团是在追求时尚、赶时髦中应运而生的,学校对社团的成立缺乏有效的指导。有的社团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教师,但是大部分指导老师都只是挂名而以,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社团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还需加强和指导。一些技术性强的项目,学校很难配备专业的体育指导教师,导致社团活动没有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技术和理论指导,社团成员单纯的为了娱乐而活动,社团成员无法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更谈不上掌握体育专业技能。

3.4缺乏得力的社团干部

体育社团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是该社团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有的社团在进行换届后,社团的活动明显减少,活动的质量也明显下降,同时会员人数也迅速减少,以至于社团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绝大多数会员在进入大学之前对体育运动和大学里组织的活动很有兴趣,但是由于协会的整体凝聚力较差,社团的领导者没有很强的组织起有意义的活动,使得会员们对体育社团都没有兴趣。有些社团领导者缺乏远见,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抓不住重点,甚至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使得社团管理更加困难。

3.5学校层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体育社团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但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学校口头上重视体育社团,而实际却应付了事。有些体育社团项目,学校甚至不配备专门的场地,从而使正常活动难以开展。最重要的是开展活动的经费,几乎所有社团开展活动都没有得到过学校的经费,都是自己去拉赞助或一些表演获得的经费,有点社团没有拉到赞助,那么开展的活动自然就少了,社团的运营也相对较差。

4.结语

在肯定高校体育社团发挥作用的同时,更需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团发展失衡、组织管理无序、核心力量匮乏、活动开展无资金等问题进行关注与整理。建议高校体育社团尝试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借助社会的力量,把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刑云妹.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2:216-217.

[2]曹运华.北京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S4:303-304.

[3]尹克峰.浅谈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对策[J].内肛科技,2010,7:74.

[4]倪铭.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3):127-129.

上一篇:钢筋直螺纹连接规范下一篇:新学校,新同学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