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

2024-07-02

历史发展(通用6篇)

篇1:历史发展

围棋的历史典故和发展历史

(七)2007-09-25 09:41

濑越宪作、吴清源访问中国

1942年10月,日本濑越宪作(当时八段)、吴清源(当时八段)、桥本字太郎(当时七段)、井上一郎(当时四段)等一行六人访问上海、南京。10月11日,濑越等日本棋手连同当时已在上海的上田一郎四段、仲田见三段,与中国

棋手顾水如、陈藻藩、王幼宸、董文渊、朱郇膏、吴浣(吴清源之兄)等6人分别对局,双方鏖战近六个小时,仅有2局结束,可见双方棋手对这场比赛都极为重视,全力以赴。其中有一些趣闻,后来被棋界传为佳话。如濑越让陈藻藩二子局中,陈利用先占两个空角的优势,一连走了近30步模仿棋。陈藻藩这盘棋也就成为让子棋中的「奇局」。再如吴清源让王幼宸二子局中,双方弈了6小时仅下了70手,这倒不是双方都比较谨慎,实际上吴清源思路敏捷,下子较快,而王幼宸则苦思焦虑,踌躇再三,故耗时较长。他的善于长考,也因此大大出名。

16日,日本棋手到达南京。此时在南京的北京棋手金亚贤、邵继廉、王德深与当地棋手联合应战。在两场11局比赛中,除金亚贤受二子战和濑越以外,其余十局均告失利(打挂二局)。其中年方17岁的青年棋手邵继濂以出色的棋艺而引人注意。邵乃北京求实中学学生,与吴清源、桥本宇太郎对弈均受二子。日本棋界评论他的棋有天赋,也有俗着,倘能精心磨砺,将来可成大器,因此建议他赴日留学深造。但邵继濂最终还是放弃了围棋,而选择专攻学业的道路。

10月下旬,日本棋手返回上海。29日,中日12名棋手欢聚上海魏家花园,举行联棋友谊比赛,盛况空前。

11月4日,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在上海青年会作公开快棋表演,入场券立刻被抢购一空。比赛时,会场气氛异常热烈,两位围棋艺术家的高超技能,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直到10年以后,濑越先生回忆当时的情景,仍感叹不已;「听讲者来临,拥挤一堂,几无插足之余地。」这次濑越宪作、吴清源等人来访意义不比寻常。吴清源巳成长为日本举世瞩目的第一高手,以他是中国人和他所得的成就,在日本侵占的沦陷地区,激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因此所到之处,倍受热烈欢迎。此外,凡在这次访问中正式上场的我国棋手,都被日本棋院授予段位证书。1916年本因坊秀哉访华时,曾授予顾水如、段骏良等人段位。1926年日本棋院也曾授予张澹如、王子晏、陶审安三段证书。但这次访问被授予的人数最多。统计如下:

四段:顾水如、刘棣怀、张澹如、魏海鸿、王子晏、雷溥华。

三段:王幼宸、金亚贤、陈藻藩、吴浣、邵继濂。

初段:董文渊、朱郇膏、范德民、王德深、陆曙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段6人,是在日本棋手来中国之 前已被内定要授予四段。其它棋手则根据这次访向时的战绩分别授予段位的。

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后,长城内外战火连天,各地的围棋组织纷纷瓦解,棋手们各散东西。后来在沦陷区上海、汉口、青岛、开封等地又相继建立了一些零星的围棋组织。此外还有两个以汉奸政权名义建立的棋院:

1941年,东北满洲国推出「满洲棋院」,又称「日本棋院满洲别院」,棋院的理事长等均由日人出任,曾举办过「全满围棋选手权战」。1943年,伪华北临时政府又搞了个「华北棋道院」,由王克敏挂名总裁。

大致可以说,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我国一流棋手尚无一人达到日本专业五段的水平。这次日本棋院对我国棋手授予段位,潜在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内仍以这次段位获得者的棋力水准,作为比较棋力的,「尺度」,用以衡量其它棋手所达到的棋艺等级。濑越、吴清源这次访问以后,由于抗日战争接近最后的关头,日本棋手不再访问中国。据记载,11943年间魏海鸿、王幼宸曾战胜居住上海的日本上田一郎四段。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两国在经济、文化方面都遭受严重破坏:日本面临着重建国家的向题,而在中国,又开始新的内战。由于这种种因素,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暂告中断,从1945年至1949年间,中日围棋界基本没有什么交往。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围棋这门古老的思维竞技艺术再度备受重视。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特别围棋予以高度的评价,并积极倡导。

50年代初,各级围棋比赛开始列入各级体委的工作议事日程,1957年开始定期举行比赛。

早在1950年,陈毅就说过:「围棋是中国创始的。现在日本的水平比我们高,我们一定要赶上和超过日本。」可以说,自1949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国围棋事业的每一个发展,都和陈毅的推动分不开。

1957年底,中国举行了一次全国围棋比赛,前三名为:刘棣怀(上海)、王幼宸(上海)、过惕生(北京)。

1960年《体育报》发表了《提倡下棋》、《积极组织棋类活动》等社论;第一个专门的围棋刊物《围棋》在上海问世;多次举行中日围棋比赛;老一辈围棋运动员(如刘棣怀、过惕生等)又重出江湖了。各主要大城市相继成立了棋社。

1961年成立了国家围棋集训队。1962年,成立了全国围棋协会,国家体委副主任李梦华担任主席,陈毅担任名誉主席。围棋事业走上了正轨。

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我国的围棋水平仍以「南刘北过」为最高代表。1960年,中国和日本举行了第一次围棋比赛,日本的阵容是:

名誉九段濑越宪作

九段 田荣男

九段桥本宇太郎

七段濑川良雄

六段铃木五良

在日本棋手对中国棋手让先的三十局中,中国棋手二胜一和二十七负。1961年,日本女棋手伊藤友惠五段在分先对局中,对王幼宸、崔云趾、魏海鸿、过惕生、刘棣怀五名老棋手,八战八胜。可见双方水平仍有很大距离。

「长江后浪推前浪」,60年代开始,以青年选手陈祖德为代表的一批新生力量迅猛崛起,成为中坚和主流,取代了「南刘北过」的时代。陈祖德的棋风刚烈中有绵柔,宏博中寓精微,着棋大刀阔斧而又严谨慎密。

1963年9月,陈祖德与日本围棋代表团团长杉内雅南九段在北海公园悦心殿下了一局很有名的棋。这一局棋下了足足十小时,局势极其细微。当走到最后几手单官时,陈祖德发觉自己左上角黑棋还未活净,但补一手就要损二目,怎么办?幸好陈祖德以点目快著称,他能在一分钟的读秒时间内用十多秒点算双方地盘,再用余时考虑着法。他很快地就算出黑盘面多三目,于是在角上补了一手,结果当真是一目胜。

1964年全国比赛中,首六名是陈祖德、吴淞笙、沉果荪、黄永吉、王汝南、罗建文,其中五人都是在新中国成长的青年。

与陈祖德同时成长起来的还有思维清晰、算路精深的吴淞笙,风格简洁明快、善用逻辑推理的罗建文及着法周到的沉果荪等人。这批优秀青年选手继往开来,取代了「南刘(棣怀)、北过(惕生)」数十年分掌天下的局面,开一代清新慎密的现代棋风,为中国围棋的突飞猛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这批青年选手大都在二十左右,精力充沛,勤奋好学,前途无可限量。

1964年,陈祖德终于在分先贴目比赛条件下第一次战胜了日本九段棋手岩田达明,破了纪录。

日本的 原武雄八段(当时)也是陈祖德的老对手。1965年,原率团来访,与陈祖德比赛了5局,2胜2负1和平手,第6局,也是最后一局,在杭州比赛。本来二人在棋盘上是针锋相对的,此局 原却一改常态,下得迂回曲折,有时还送吃两三子。等到中盘时,陈祖德才恍然大悟,中计了。对方的阵地己深沟高垒,牢不可破了,终于败了给 原。事后陈祖德才知道,在日本有两个最高纪录:吃子最多的是伊藤友惠,而弃子最多的,恰恰就是 原武雄。

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6年4至5月,举行了全国棋艺锦标赛的围棋赛,结果前六名为陈祖德(上海)、吴淞笙(上海)、罗建文(福建)、王汝南(安徽)、黄良玉(福建)、张福田(北京);少年组前六名为:马宗存(四川)、张成华(四川)、杨晋华(山西)、侯世明(四川)、张少明(河南)、雷贞倜(四川)。

正当我国棋坛欣欣向荣,大有起色之际,十年**开始了,茫茫浩劫,围棋自然劫数难逃。项目被取消,比赛被停止,专业队伍被解散,棋手下放到农村工厂。除少数人在业余坚持孤军奋战、独立研究之外,大多数人忍痛改行,棋艺荒废,棋坛一片荒芜。

粉碎「四人帮」之后,百废俱兴。1972年陈毅逝世,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继陈毅之后担任了围棋协会名誉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的第三十四章中,明确提出围棋要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把围棋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之内,历史上可算是第一次。

1973年,中国和日本恢复了中断了六、七年的围棋交往,并将每年一来一往的访问比赛改为每两年一来一往,虽然竞赛的气氛浓烈了,但日本方面似乎没有将中国放在眼内。这一年,日本派来的棋手中只有两个九段,但结果却取得了40胜2和14负的成绩!无形中加强了日本棋手的傲气。不过,无论如何,自此年起,中国的黄德勋、沉果荪、吴淞笙、聂卫平、华以刚、曹志林、王汝南、陈嘉锐、孔祥明、江鸣久、马晓春、曹大元、程晓流、王群等一批青年棋手陆续都有战胜日本九段棋手的纪录了。

一面倒的情况持续到1982年。当年中国棋手访日比赛,突然间爆发出43胜13败的「反常」纪录,令日本人不得不对中国围棋界的进步刮目相看。1983年,日本罕见地组成强大的访华围棋代表团,以「人肉计算机」石田芳夫为首、超一流九段小林光一为副,声言要在五十六盘比赛中拿下四十盘。结果是日方以三十一胜二十五败的成绩小胜。

1985年,中日围棋擂台赛(China-Japan Super

Match)终于诞生了。该赛由日本棋院、中国围棋协会、《新体育》、《朝日新闻》、NEC等协办。

聂卫平以其沉雄、博大的棋风,炉火纯青的棋艺,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多次夺魁。就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力挽狂澜,一举击败了日本三位高水平的棋手,为中国队取得最后胜利,鼓舞了围棋界人士及广大爱好者们。

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8:7中方胜(84.10.16-85.11.20)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汪见虹依田纪基9钱宇平小林光一

2江铸久依田纪基10曹大元小林光一

3江铸久小林觉11刘小光小林光一

4江铸久淡路修三12马晓春小林光一

5江铸久片冈聪13聂卫平小林光一

6江铸久石田章14聂卫平加藤正夫

7江铸久小林光一15聂卫平藤泽秀行

8邵震中小林光一

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9:8中方胜(86.3.21-87.4.30)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芮乃伟楠光子10刘小光小林觉

2芮乃伟森田道博11马晓春小林觉

3芮乃伟今村俊也12马晓春片冈聪

4张璇今村俊也13聂卫平片冈聪

5钱宇平今村俊也14聂卫平山城宏

6钱宇平小林觉15聂卫平酒井猛

7卲震中小林觉16聂卫平武宫正树

8曹大元小林觉17聂卫平大竹英雄

9江铸久小林觉

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9:8中方胜(87.5.2-88.3.14)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杨晖小川诚子10钱宇平山城宏

2杨晖宫泽吾朗11芮乃伟山城宏

3刘小光宫泽吾朗12江铸久山城宏

4刘小光石井邦生13曹大元山城宏

5刘小光小林觉14马晓春山城宏

6刘小光工藤纪夫15马晓春武宫正树

7刘小光大平修三16马晓春加藤正夫

8王群大平修三17聂卫平加藤正夫

9王群山城宏

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7:2日方胜(88.3.17-88.12.18)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俞斌依田纪基6马晓春依田纪基

2陈临新依田纪基7聂卫平依田纪基

3王群依田纪基8聂卫平淡路修三

4刘小光依田纪基9聂卫平羽根泰正

5江铸久依田纪基

第五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8:3中方胜(89.5.16-90.7.1)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杨士海依田纪基7俞斌山城宏

2杨士海苑田勇一8俞斌石田芳夫

3张文东苑田勇一9俞斌 田荣男

4张文东羽根泰正10钱宇平田荣男

5张文东大平修三11钱宇平武宫正树

6张文东山城宏

第六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8:7日方胜(90)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郑弘小松英树9陈临新淡路修三

2郑弘小县真树10俞斌淡路修三

3郑弘依田纪基11俞斌小林觉

4郑弘片冈聪12刘小光小林觉

5廖桂永片冈聪13聂卫平小林觉

6梁伟棠片冈聪14聂卫平羽根泰正

7张文东片冈聪15聂卫平加藤正夫

8张文东淡路修三

第七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7:5日方胜(92.4.1-93.6.10)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刘菁小松英树7俞斌小林觉

2吴肇毅小松英树8马晓春小林觉

3郑弘小松英树9马晓春山城宏

4郑弘依田纪基10马晓春片冈聪

5张文东依田纪基11马晓春淡路修三

6俞斌依田纪基12聂卫平淡路修三

第八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7:3日方胜(93.5.31-93.12.6)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周鹤洋加藤充志6陈临新结城聪

2邵炜刚加藤充志7陈临新小松英树

3汪见虹加藤充志8马晓春小松英树

4张文东加藤充志9聂卫平小松英树

5陈临新加藤充志10聂卫平依田纪基

第九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6:3中方胜(94)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常昊山田规三生6陈临新山城宏

2刘小光山田规三生7曹大元山城宏

3刘小光小松英树8曹大元片冈聪

4刘小光依田纪基9曹大元加藤正夫

5刘小光山城宏

第十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7:3中方胜(95.4.17-96.3.30)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华学明加藤朋子6常昊小林觉

2华学明三村智保7常昊林海峰

3常昊三村智保8常昊大竹英雄

4常昊森田道博9俞斌大竹英雄

5常昊柳时熏10马晓春大竹英雄

第十一届(最后,第十二届开始改名)中日围棋擂台赛战绩:7:2中方胜(96)

场次中方日方场次中方日方

1丰云西田荣美6常昊柳时熏

2丰云羽根直树7常昊依田纪基

3王磊羽根直树8常昊小林觉

4常昊羽根直树9常昊大竹英雄

5常昊王立诚

十一场总成绩是中国七胜四败(中中中日中日日日中中中)。

1978年,中国第一次举行女子个人赛,四川姑娘孔祥明以全胜的成绩取得冠军。同年,孔访问日本,和日本女子围棋冠军小林千寿五段对垒,三局全胜,成为轰动日本的新闻。孔被誉为「实际上的世界女子第一」。

八十年代后期,「天元战」、「名人战」等新闻棋赛先后诞生,后来都发展成为中、日头衔获得者之间的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5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七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陈嘉锐代表香港取得了亚军(冠军是中国汪见虹)。

1992年北京成立了中国棋院,设施一流,成为中国棋手活动的中心。

目前,除国家举为专业性的比赛外,还由地方和社会各界举办如「新体育杯赛」、「国手赛」、「陈毅杯赛」等各种形式的比赛。大学生围棋赛、少年儿童围棋赛也相继举办。不少高等院校还开设了围棋选修课。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不少以围棋为主要项目。青年不仅把围棋当作一种业余爱好,更把它当作一种训练思维,提高智力的运动。近年来举办的青少年围棋赛,像罗洗河、常昊等年轻棋手表现出令人赞叹的棋艺,成为我国围棋事业后继之人。

篇2:历史发展

夏商周: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阴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冬季十月为正月。(阴历)

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曾有几名皇帝进行过改历改岁首。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睿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一日为岁首。

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直至今。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阴历,又称阴阳合历))。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属阳历的一种,又称格里高利历)。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的“立春”节气前后,因此便把夏历(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197月(民国二年),当时北京(民国)政府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中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因当时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春节由来传说故事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篇3:将军衙署历史发展浅析

关键词:绥远城,将军衙署,屏藩朔漠,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一、将军衙署的由来

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34个民族聚居的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是由归化城 (今旧城) 、绥远城 (今新城) 两城合并演变而来的。

1、历史背景

绥远城始建于乾隆二年 (1737年) 三月, 竣工于乾隆四年 (1739年) 六月, 历时两年零四个月, 这在中外建城史上是罕见的。它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 其原因可以从我国著名女真学、满学专家金启孮先生在佟靖仁教授校点注的《绥远城驻防志》所写的序中找到答案。首先, 清初八旗驻防点, 一般来说, 是设在沿海、沿江、沿河、沿长城的几条线上, 因此北方的驻防城最初设在山西右玉, 右玉后改称右卫, 设在右卫的驻防将军称作右卫将军, 右卫将军后又改称绥远将军, 那时, 还没有绥远城。等到乾隆四年 (1739年) 修筑呼和浩特新城竣工后, 右卫的绥远将军移驻这座城, 这座新城就因“绥远将军”之号, 称作“绥远城”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历时124年, 而此时正值鼎盛时期, 财力雄厚, 国富民强, 为建城提供了充裕的物质保障。其次, 清初中国北方的强部是准噶尔部, 清廷为了防御准噶尔曾在内蒙古西部修筑了很多屯兵的城镇, 雍正末年清廷与准部议和后, 所撤的官兵无处屯驻, 于是在内、外蒙各修筑了一座和平时期屯兵的城, 外蒙的叫鄂尔昆城, 内蒙的则是绥远城。建城需要大量的人力, 这时, 闲置的八旗兵便有了用武之地, 为建城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于是, 由八旗官兵充当主力, 以军事化的速度修建, 加上山西省建筑能工巧匠的配合, 世界建城史上的一个奇迹便由此诞生了。

清太祖努尔哈赤曾说:“满洲苟无城郭, 蒙古岂令我等安居哉!因我等诸国所恃, 惟城池也。” (《满洲实录》卷八, 天命十年八月初九) 。城池, 在战略上自古以来就受到各朝政府的重视, 清朝也不例外。据《绥远城驻防志》记载, 清朝在全国范围内共修筑了十三座防御城, 并设立了将军衙门, 分别驻守在:盛京 (沈阳) 、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 (南京) 、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和广州。现今, 除了新疆伊犁将军衙门尚存半部外, 清绥远将军衙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地方政权 (军事) 古建遗存。

绥远城将军衙门用满语来说是“高勒克浩特章京衙门”。它是清代绥远城内最大的建筑。整个格局是严格按照清朝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标准营建的。绥远城将军衙门作为清代绥远城将军的办公衙署和生活府邸, 是清廷对内蒙古地区执行政治、军事统治的最高机构, 起到了“屏藩朔漠”即保卫北疆的重要作用。将军衙门是当时漠南蒙古族地区最大的建筑, 是长城以北的第一道屏障的中枢, 故被誉为“漠南第一府”。

2、绥远将军权力大

在清朝乾隆年间, 绥远城作为塞北第一军事重镇, 当时第一任将军王昌有其他将军所不能比肩的实权。他与驻守西宁的抚远将军都是全国常设的两大将军。据《大清会典》记载:“绥远城驻防将军一人, 兼辖右卫 (今山西省右玉县) 及归化城。乾隆二年, 裁右卫将军, 改驻。三十一年, 以绥远城将军兼管右卫、归化事务。”他除了统率绥远城驻防的八旗官兵、管理内蒙古西二盟 (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 各旗的蒙古王公、民众外, 遇有战事, 还具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总兵, 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力。此外, 连杀虎口驿站和土默特卡伦的官兵都要听从他的调遣。由此可以看出清廷对当时绥远城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3、三族八旗联合驻防城

清时, 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满城, 例如宁夏、西安、成都等地都有, 此外, 还有广州和杭州等地的满营, 这些地方都是驻防重地。而绥远城则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座由满、蒙、汉三族八旗官兵联合驻防的城池。这一特点对于我们研究清代边疆驻防制度以及民族政策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4、绥远城的客观作用与政治意义

绥远城建城后, 在客观上对推动呼和浩特地区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其主要体现为:第一, 促进了呼和浩特地区的农业发展。为了就近解决军需粮饷, 召集大量汉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 带动了当地的农业发展。第二, 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由于建城汇集了大量的技术工人, 建城完工后, 便留下来适应军队需要, 这些工人的移入推动手工业发展。第三, 促进了宗教事业的发展。清朝为了巩固统治地位, 延续了明朝的做法, 大力提倡推广喇嘛教。第四, 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为了使青少年接受良好地教育, 在城内开设了许多教育机构, 并设考场选拔教师。第五, 促进了各民族团结。随着不同民族的迁入, 加速了多民族文化融合, 使呼和浩特逐渐成为一座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城市。

最重要的是, 绥远城的建城更具有其深远的政治意义。自清代起, 至解放后初期, 历经三个世纪, 将军衙署一直作为内蒙古地区政治、军事指挥中心, 也是呼和浩特及内蒙古地区历史的直接见证者, 更是呼和浩特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写照。国外的反华势力鼓吹“长城以北不是中国领土”, 而它的存在, 充分的表明了广袤的内蒙古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因为它是我国历代中央政权在草原上延续的铁证。

二、将军衙署的建筑特点

将军衙署是一座六进四院庑殿式砖木结构的建筑群。它位于城区中轴线偏西北处, 东、西距城墙外基均为785米, 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 约合33.8亩。 (佟靖仁、岳文瑞合著《满吉洪耕耘记》, 92页) 门前立青石狮一对, 左雄右雌, 威风凛凛, 雄狮右爪下踏一绣球, 象征着统一环宇和皇权无上;雌狮左爪下踏一只幼狮, 象征子嗣昌盛和既往开来。正门对面有一座大照壁, 满语称“达里当嘎”, 是清代建筑区别性的标志。照壁两旁矗立着一对高大的旗杆, 史称“大纛旗”, 那是将军权力的象征。照壁的上方正中镶嵌着一块白石碑, 碑上清晰可见四个大字——“屏藩朔漠”。“屏藩朔漠”用满语来说是“费言吉兰毕阿玛勒其戈壁”。

谈及此碑需向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爱国将军, 他就是在任时间最长 (十一年) 的第58任绥远城将军克蒙额 (字盛齐, 汉军正白旗人) 。他任职期间, 沙皇俄国对我北疆领土虎视眈眈, 图谋不轨。他便在照壁正中上方处刻下“屏藩朔漠”四个大字, 表达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气概。“屏藩”也称“藩翰”、“屏翰”, 就是遮蔽和卫护的意思。后来用以比喻镇守一方的长官, “因以称为国家藩卫之重臣” (《辞海》450页)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指戈壁沙漠以北贝加尔湖地区。用佟教授的话来讲“屏藩朔漠”就是“保卫北疆”的意思。这块碑将绥远城的兴建目的彰显于世人, 延续至今成为永久的纪念。

将军衙署两旁是扇形屏障, 临近照壁的地方是栅栏 (又称辕门) 。如今, 除了照壁与石狮子还保存着, 其他的已不复存在。

将军衙门院内厅堂五进。前为大厅, 两侧为东西庑堂, 中为公廨, 后为将军私邸, 共有房屋132间, 各院由月亮门相通。

将军衙署门两侧, 设有左右二司衙门。左司衙门为承宣布政史司的办公处, 分管八旗官兵的军需事务;右司衙门是提刑按察使司的办公处, 主要管理八旗官兵的军需供给。

将军衙署正门为三开门歇山式建筑, 坐北朝南, 门上方正中悬挂着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题写的蓝底金字匾额。步入正门为第一院落, 恰似一座小四合院, 两旁的东西厢房皆为青砖青瓦屋舍。仪门两侧各有白色大理石碑一通, 下面有龟趺基座。石碑上面有将军衙署简介, 东侧汉文, 西侧蒙文。步行约十米即是二重门——仪门, 取“有仪之象”之意。据说在清朝“仪门”是用来接待贵宾的。普通官员想要拜见将军只能走两边的小门, 文官走东, 武官走西。

跨进仪门, 正对的就是将军大堂。从仪门至大堂为青砖甬道, 大道两旁依照清代仪规左翼插着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面龙旗, 右翼插着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面龙旗。这就是著名的八旗旗色。错落有致的草坪上安放着清代铁炮等文物。大堂是将军衙署的主体建筑, 建在高约2尺的青石平台上。堂前有用石条砌成的露台, 是官员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再现了清朝衙署公堂的布置样貌, 并设有栩栩如生的四尊蜡像, 将民间传说“将军气死一巡抚”展演的惟妙惟肖。触景生情, 让人忍俊不禁。

顺着通道步入东朝房。清时为折房是“笔贴士” (今文秘) 的办公室。北墙上配有绥远城四座城门:“迎旭”、“承熏”、“阜安”、“镇宁”和钟鼓楼的巨照。南墙上是一幅绥远城历任将军名讳表, 据《绥远城驻防志》、《绥远通志稿》记载, 绥远城将军轮换频繁, 从首任将军王昌于乾隆二年三月到任, 至末任将军坤岫于宣统三年三月初三日上任, 共计有67位将军在这里执政。从民国元年到民国二十年八月, 在这二十年中就有两任将军, 十四任都统 (其中两任是暂代) , 一任区政府主席, 三任省政府主席入住了这座官邸。

绕过花坛便来到西朝房, 相当于今天的小型会议室, 地中摆着一座木制的“将军衙署全景”模型。墙上有绥远将军管辖地域图, 顺墙陈列着清代九品红缨帽和文武官员朝服标志“补子”, 以及八旗兵器及盔甲等。西墙的一列玻璃橱窗内展示有腰刀、铁锏、火铳、弓箭等。

大堂与二堂之间亦为青砖甬道, 二堂门前有铁锅 (蒙语:套高) 一口, 原为寺院祭祀煮牺牲之用, 肉汤下米煮粥为信徒食用。

过月亮门北行便是四进院落。正面的三堂建于高约三尺的平台上, 也是歇山式建筑。这里原为将军内室, 左右厢房带廊。庭院错落有致, 主次分明。九棵古榆 (满语:海蓝) 傲然挺立在院内, 好似在为游人们诉说着将军府近300年的沧桑变迁。

三、将军衙署的现状

从乾隆二年 (1737年) 至宣统三年 (1911年) , 在这174年间, 将军衙署一直是绥远城将军的办公住所。民国期间, 这里是省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 又有绥远省人民政府、内蒙古高等法院、内蒙古文化厅等单位在此办公。民国时期, 因将军衙署曾多次为当任的将军、主席所改建、修葺, 与原貌已大不相同。解放后, 随着绥远省及后来的内蒙古自治区 (1954年6月19日绥远省与原内蒙古自治区合并) 政府的迁移, 将军衙署曾一度为人们所淡忘。1985年, 在国家对文物保护政策的指引下, 将军衙署交由内蒙古文化厅管理, 同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继由内蒙古考古所、内蒙古书画院、内蒙古博物院管理。1992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关——将军衙署博物院。

经过修葺陈列展览后的将军衙署已成为呼和浩特的重要窗口、独特的景点,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的进程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03年6月将军衙署正式对外开放。在近三个世纪的春秋更替中, 这座承载着青城厚重历史的古建筑已成为传播内蒙古历史文化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2006年6月10日, 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将军衙署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据将军衙署博物院现任副院长盖之庸先生介绍, 将军衙署自2003年6月30日正式全面对外开放以来, 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余万人, 每年的门票收入约为300万元左右。旺季有时每月接待游客约为2000—3000人 (次) 。这样的成绩是可喜的, 也是令人瞩目的, 但美中不足的是现在的将军衙署仍无法将它“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价值完全展现出来, 主要体现为第一, 在遗址的保护范围内, 部分土地仍被不同单位所占用, 回收困难, 使得展示空间不足;第二, 周边现代建筑与商业气息浓重, 无法形成对将军衙署历史氛围的烘托;第三, 相关文物展品比较匮乏, 展示方式、设备相对陈旧、落后;第四, 有关将军衙署的文献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不足, 不能为文物展示及开发利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清代遗留的大型官式衙署建筑群。它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代表着“康乾盛世”这一历史阶段的官方建筑制度和技术水平。其规模之大、保存现状之好, 为清代同类衙署仅存的实例, 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将军衙署的开发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传承意义, 还能够为旅游产业增添特色, 推动呼和浩特的文化建设。而目前存在的不足制约了将军衙署遗址的保护、规划, 以及景区的发展进程, 使将军衙署的传承作用苍白无力。据悉, 这一现状也引起了自治区和呼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12年, 内蒙古文化厅决定把将军衙署下放给呼和浩特市文化局管理, 呼和浩特市政府将拨专款近3亿元的巨资加以修复。这次大规模的整修将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 力争恢复原貌, 深入挖掘遗址主体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在此基础上打造出一种满族文化氛围。在短时间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八旗制度为题材的博物馆, 在提升知名度的同时, 更好地带动呼和浩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四、将军衙署的规划远景

据将军衙署博物院盖副院长介绍, 未来的将军衙署要朝着景区化发展, 首先要从景区形象策划着手, 对旅游景区形象进行文化包装, 利用人工强化旅游景区的文化符号, 采取各种合理的措施把将军衙署的“原生态”价值有效的展现出来, 充分揭示将军衙署的历史信息。笔者认为, 旅游的本质其实就是游客寻找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 而景区特有的清代八旗文化魅力对游客的吸引是巨大而持久的。

1、设计展示陈列体系。

院内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 一为专题陈列区:主要围绕清代八旗驻防制度、边疆民族政策、绥远城将军、绥远城与将军衙署的历史沿革等重要史实加以系统介绍。东跨院展区以绥远省民国时期为主要内容, 西跨院展区以将军衙署博物院馆藏精品为主要内容。二为塞外少数民族文化展区: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生计方式及传统服饰等文化内容, 配合图片、资料、图表、模型加以生动说明。三为办公科研区:成立文物研究管理中心, 持续开展文物搜集和历史研究工作。

2、利用将军衙署在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势, 结合绥远城周边的

社会文化元素和民族文化元素, 提供具有特色的服务和旅游纪念品销售。这样才能与衙署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营造其特有的文化氛围, 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纵观近几年国内旅游业发展, 我们能够发现遗产旅游越来越成为我国旅游的新热点。实践证明, 适度的旅游开发和科学的旅游管理是能够促进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的。遗产旅游是一种体验旅游, 是旅游者在接触大自然或参观游玩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感悟历史的自我教育。它的核心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水平, 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历史知识水平。我们旅游业发展中应将旅游资源、社区景观资源、街区商贸资源等与文化遗产主体进行科学的整合, 让文化遗产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绥远通志馆.绥远通志稿[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7 (8) .

[2]佟靖仁, 点校.绥远城驻防志[M].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地方志编写小组, 1984.

篇4:壳牌发展历史

大约200年前,一位伦敦古董商开始从远东进口海贝,从此带来了一种具有异域风情的时尚装饰品。

他的创业为他的儿子日后所经营的进出口公司奠定了基础。

当时,石油主要用于照明和润滑,石油行业集中在俄罗斯的巴库,那里有丰富的优质石油矿藏和富有战略意义的天然海港。

革新石油运输行业

内燃机于1886年问世,对燃料运输的需求急剧增加。凭借自身的运输经验,塞缪尔兄弟承包了一支蒸汽船队,用于大量运输石油。他们通过自己的首艘油轮革新了石油运输方式。1892年,他们的油轮成为有史以来首艘穿越苏伊士运河的油轮。1897年,两兄弟的公司被命名为壳牌运输贸易公司,采用贻贝壳作为公司标志。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的成立

壳牌运输在东方开展业务活动,同时希望开发新的石油资源,减少对俄国的依赖,在此过程中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开始接触。1903年,这两家公司开始联手,抵抗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市场霸主地位。1907年,两家公司并为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壳牌公司将自己的标识变为扇贝,并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20年代末,壳牌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石油公司,石油产量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11%,并拥有10% 的油轮吨位。20世纪30年代是他们的困难时期:壳牌在墨西哥的资产被没收,并在委内瑞拉政府对其油田进行国有化时,被迫做出大幅让步。

战后扩张

二战后,和平年代使汽车使用量急速增加,壳牌集团将业务迅速扩展至非洲和南美洲。运输业务和运输能力愈加庞大。1947年,壳牌集团在墨西哥湾钻取了第一眼具有商业效益的海上油井。到1955年时,壳牌集团已拥有300眼油井。1958年,壳牌集团开始在尼日利亚生产石油。

石油危机

1969年,Ghaddafi获取利比亚政权,开始减少石油产量并抬高价格。其它生产商也威胁采取同样的举措,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将该次石油危机推向白热化境地。数周内,欧佩克国家就将石油价格翻了四倍,并实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禁运。这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带来了灾难。

开发新资源

20世纪70年代,壳牌在北海和南美开发油田。尽管困难重重而又成本高昂,但由于来自中东的石油供应减少,这些开发业务至关重要。1978年,壳牌集团完成了墨西哥湾的Cognac钻井和生产平台,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钻井平台,高达35米。

扩张

篇5:印刷发展历史

唐朝初期,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用梨木或枣木作版材,用刀把图文刻出来,然后在版面上涂上墨,然后将纸张覆盖在着墨的印版上,再用刷子在纸上施加压力刷拭,完成图文的转印。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每一新的图文信息都需要一重新雕刻一块新的木版,而木版的雕刻过程是很费力费时的,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最早也是出现在我国。

宋代,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活字由单个字符组成,可以组合在一起印刷出相关图文信息,用完拆开后又可以重复使用。

随着雕版技术和活字印刷的发展,公元1340年,我国发明了彩色雕刻套印版,即将同一版面的内容,按色彩要求雕刻成几块同样大小的印版,各用一色,逐次加印在同一张纸上,颜色从最初的两色到后来的五色和七色。到17世纪20年代,发明了木版水印版,其印刷品刻工精细、颜色妍丽、浅深适度、鲜丽如生。

活字发展到14世纪,德国人谷登堡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当时印刷技术成果,发展出了铅、锑、锡合金活字,使文字印刷的成本大大降低、质量和速度大大提高,为世界印刷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谷登堡是首先使用活字印刷的欧洲人,历史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不丰,目前还不能确定他是否借鉴了东方国家的活字工艺而发展出铅活字还是其独立研究的结果,应该说,谷登堡最重要的贡献不是在使用了活字印刷而是在发展活字的铸造工艺方面。谷登堡并不是最早使用金属活字印刷的人,11世纪初期我国首先发明了胶泥活字,但耐硬度还不十分理想,中国的活字技术发明后较早地传播到今天的朝鲜地区,13世纪中叶朝鲜人使用青铜铸造活字,约一百年后,谷登堡发展出铅合金活字工艺,更容易铸造,印刷效果更加精良,但铅是一种公认具有较高毒性的金属,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害。

1845年英国人制成了由重铬酸盐与胶组成的感光液,从而实现了用照相的方法制作铜锌版,这是印刷历史上又一重要发展,结果是由于将摄影的图象引入到印刷,人类复制现实的能力向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对于历史资料的记录来说,意义重大。

早期的印刷是在手工操作的木制印刷机器上完成的,古登堡的时代就是这一类型,当时要完成200页的印刷品往往需要一整天的繁忙工作,如图:

17世纪中叶,同样是一天的工作时间,则可以印刷出2000个页面的印刷品,效率提高了10倍。今天,海德堡的SpeedMaster(速霸)系列平版胶印机则可以每小时印刷超过1万份单张印品,如果以天计算,效率则又提高了至少百倍以上,如图: 二战后,电子计算机给印前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化的变革;文字排版由手动照排机发展到全自动激光扫描式照排机,使文字排版从铅与火时代跃进到电与光时代。70年代,电子分色机的发明使用,使图像处理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90年代,随着专业领域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高速发展,在印刷产业技术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商业印刷的作业流程逐步实现更加完善的数字化。尤其在印前领域,而彩色桌面出版系统(DTP)的出现给当代印刷业带来了又一次革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扫描、数码照相机、直接制版、数码打样、数字印刷机等设备实现了数字式联合作业,如图:

篇6:汽车发展历史

1766 英国发明家瓦特(1736--1819)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 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1725--1804)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 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1794 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制成混合气体以供燃烧的构想。

1796 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1801 法国人勒本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 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1771-1833)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km,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27 英国嘉内公爵(1793--1873)制造的蒸汽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正式运营的蒸汽公共汽车。可载客18人,平均时速19km。

1838 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1842 美国人古德发明了硬橡胶轮胎,该轮胎是实心的,行驶中颠簸很厉害。1858 法国工程师洛纳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用陶瓷绝缘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

1859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了铅酸蓄电池,为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被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1860 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制成了第一部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的煤气机。

1862 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研制出二冲程内燃机。其他人开始研究四冲程发动机。

1867 德国工程师奥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发动机。1876 奥托制成了单缸卧式、压缩比为2.5的3千瓦煤气机。

1886 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奥托宣布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887 卡尔·本茨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1888 法国标致公司成立.英国人邓禄普发明充气轮胎。

1889 戴姆勒在他的汽车上采用装有滑动小齿轮的4速齿轮传动装置。6月9日,戴姆勒的V型发动机在德国获得专利,后来卡尔·奔驰在自己的汽车上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发动机,并付给戴姆勒3.7万马克专利费。法国人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和差速装置。

1890 戴姆勒成立公司。美国人奥兹成立汽油发动机生产厂。

1891 美国芝加哥研制出第一辆电动汽车。法国人潘赫德和莱瓦索尔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并设计了专用底盘。这一结构奠定了汽车传动的基本型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广泛仿效。1892 美国人杜里埃发明喉管型喷雾化油器。

1893 法国巴黎开始实行车辆登记、使用车牌并发放驾驶证。杜里埃研制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894 狄塞尔展出他的第一台商品型柴油发动机。法国人米其林兄弟发明充气式橡胶轮胎。

1895 世界上第一本汽车杂志《无马时代》在美国出版发行。法国人莱瓦索尔研制出用手操纵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美国首次举行汽车比赛,获得冠军者用9小时跑完50英里(80.45千米)的路程。

1896 亨利·福特研制成功2缸4轮汽车。美国出版物中首次使用“汽车”(Automobile)单词。德国首次使用汽车计程表。伦敦首次举办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了小轿车、客货两用车和电动汽车。标致公司成立。德国人杜茨成为经营出租汽车的鼻祖。

1897 奥兹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兰辛市创办了“奥兹汽车厂”。英国兰切斯特牌汽车采用了高压润滑系统,发明人由此而获得专利。美国首次实行汽车保险,鲁密斯对其生产的单缸汽车按0.75%的费率进行了财产保险。英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协会——皇家汽车俱乐部,即现在的R.A.C前身。狄塞尔制成压缩点火式1.1千瓦柴油发动机,热效率高达26%。英国人乔治·史密斯成为第一个酒后开车被判有罪的人。

1898 美国人富兰克林研制出顶置气门4缸风冷式发动机。第一辆公共汽车问世。转子发动机问世。法国人雷诺将万向节首先用于汽车传动,并发明伞齿轮式主减速器传动装置,取代了链条传动。雷诺公司成立。英国人制成柴油发动机汽车。

1899 第一辆菲亚特汽车问世。带有整体水箱的的蜂窝式散热器、分档变速器和脚踏式加速器首先由戴姆勒应用。纽约成立全美第一家汽车修理厂。德国人西韦尔成为第一位死于车祸的汽车司机。

1900 美国奥兹牌汽车投产。德国制造出第一辆装甲车。全金属车身问世。德国人保时捷研制出带曲面挡风板的汽车。奔驰公司以钢材代替木材制作车架。倾斜式圆形方向盘首次在德国使用。纽约颁发第一份汽车驾驶执照,称“工程师证书”。

1901 位于底特律的奥兹汽车厂发生火灾,恢复生产后采用由各分散车间转包零件加工和装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后来这些车间相继独立,使底特律发展成为了汽车城。纽约开始发放汽车牌照(带号码的铝制圆盘)。德国波许公司发明高压磁电机点火装置。奥兹莫比尔汽车首先使用转速表。低压磁电机点火系统被戴姆勒公司采用。中国进口第一辆汽车。

1902 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盘式制动器专利被英国人获得。鼓式制动器专利由法国人雷诺获得。后桥独立式悬架被法国人装于赛车。磨擦式减震器在英国使用。用两个前轮的转动代替轴的转动的艾利奥特转向原理开始应用。美国汽车协会在芝加哥成立。

1903 福特汽车公司成立。法国研制出第一台V型发动机。伦敦出现出租汽车。美国古德伊尔轮胎公司获无内胎轮胎专利。英国生产全钢车身的轿车。“交通安全之父”伊诺出版《驾车的规则》一书。美国波士顿警察最先购买汽车执行警务。

1904 气压制动系统开始采用。卡迪拉克汽车装用防盗点火系统。美国研制出防刺漏式轮胎。英国希思发明液压制动系统。

1905 法国研制出封闭式驱动桥。法国研制出轮胎压力计。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成立。

1906 带弹簧的保险杠问世。前轮制动器在德国问世。别克公司将蓄电池作为轿车的标准配备。法国勒芒举办首次汽车大奖赛。扭力杆式减震器问世。

1907 劳斯莱斯公司开始生产“幻影”牌旅行车。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汽车功率计算公式,该公式后来被一些国家作为汽车征税的依据。法国采用乙炔车灯。日本制造出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1908 卡迪拉克公司因生产可互换零件的汽车而获得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颁发的杜瓦奖。福特“T”型车问世,福特流水式生产线建成,开始了崭新的汽车生产方式。杜兰特创办通用汽车公司。轮胎刻纹机在美国问世。电喇叭被美国人在汽车上应用。

1909 美国印第纳州建成第一条高速赛车道,这是印地赛车的起源。卡迪拉克公司并于通用。1910 美国出现消防车。

1911 美国底特律市的公路上首次标出中心线。美国举行500英里汽车赛,获胜者的汽车上首次安装了后视镜。德车卡门提出流线型概念。法国人标致设计出4轮制动器。电灯被美国人用于汽车照明。汽车股票在纽约上市。

1912 自动起动器在卡迪拉克汽车上被首次装用。双凸轮顶置式发动机在瑞士问世。别克V12型发动机采用了铝制活塞。轮胎材料中加炭黑可以提高耐磨性的实验获得成功。

1913 四门桥车问世。曲面风挡玻璃问世。汽车前大灯被置于挡泥板上。汽车销售首次采用分期付款。第一个加油站建成。

1914 全钢车身的道奇牌客车问世。底特律出现第一个管理交通的停止信号灯。云母质绝缘体的火花塞在英国问世。英国生产双层客车。

1915 可拆卸式轮辋代替了嵌入式轮辋。箱型车身的“T”型车问世。

1916 倾斜式挡风玻璃流行,手动刮水器被装于汽车。美国人开始使用停车灯。英国最后一批“皮尔逊-考克斯”牌蒸汽汽车停产。1917 林肯汽车公司成立。

1918 美国登记客车数超过500万辆。美国人麦克姆·罗西德制成四轮液压制动器并获专利。雪佛兰与通用公司合并。英籍德国人阿克曼申请平行连杆式转向机构专利,后来法国人琼特将其改为梯形连杆式。1919 福特公司客车产量达75万辆,超过美国客车产量的1/3。高效制动器装车使用。

1920 日本成立东洋汽车工业公司。美国修筑了全长为191千米的高速公路。雪铁龙和蓝旗公司开始采用钢板冲压盘式车轮。通用公司在车内安装顶灯。林肯牌汽车问世。

1921 林肯汽车将转向信号装置列为标准配备。福特汽车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55.45%。镀镍技术被应用于散热器和车灯。四乙基铅在汽油中具有抗爆作用被发现。底特律设计出同步交通信号灯和高出地面的安全平台。第一家汽车饭店开张。可调式汽车座椅问世。1922 空气滤清器、油量指示器被应用于汽车。蓝旗汽车采用了V6型发动机和四轮独立悬挂装置。橡胶悬挂装置在美国问世。专门研究交通工程、车辆管理等问题的“伊诺交通基金会”成立。

1923 戴姆勒公司发明自动喷漆装置。奔驰公司生产出第一辆柴油载货车。福特公司年产汽车200万辆。菲亚特公司推出调式方向盘。法国勒芒首次举行24小时汽车车赛。

1924 杜邦公司推出新型快干漆。美国每7人拥有一辆汽车。富兰克林研制出离合器中的减震装置。莫来石瓷质绝缘体的火花塞在美国问世。波许公司开始生产电动刮水器。第一条收费公路在意大利通车。双丝式前大灯问世。

1925 奥兹莫比尔5座汽车问世。本供给用户的汽车附属装置有:千斤顶、停车信号灯、水箱锁盖、行李架、反光镜、烟灰盒、点烟器和温度计等。克莱斯勒公司成立。

1926 奔驰与戴姆勒公司合并,开始生产梅塞德斯——奔驰牌汽车。美国研制出汽油辛烷值测定表,使汽油的抗爆性有了衡量标准。驱动桥高度降低及双曲线齿轮的采用使汽车重心得以降低。通用公司将汽车大灯变光开关由方向盘移到了地板上,改用脚操纵。通用公司成立车身外形画室。卡迪拉克公司使用防碎玻璃。1927 真空自动增压器问世。通过采用在钢制部件中充填毛织物和射流消声的方法使汽车得以消音。第27届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的汽车表明了轿车发展的趋势: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曲轴箱换气装置和后视镜被纷纷采用。“T”型车停产,累计生产15007033辆,它为美国汽车的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液力制动器问世。

1928 福特“A”型车取代了风糜全球的“T”型车。通用公司推出带有各种豪华饰物的雪佛兰6缸发动机汽车,得到用户好评。同步变速器用于卡迪拉克汽车。“宝马”牌汽车问世。

1929 亨利·福特汽车博物馆对外开放。汽车尾灯开始安装。美国将收音机作为汽

1930 超低压轮胎问世,提高了汽车在松软路面行驶的性能。镀锡活塞问世。戴姆勒公司将液力耦合器用于汽车,改变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

1931 采用独立悬架的汽车问世。通用公司确立第一大汽车生产公司地位。离心式、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由克莱斯勒公司研制成功。1932 圆环形挡泥板被采用。

1933 丰田自动织布机厂成立汽车部,该部后来独立为丰田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的前身塞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非贯通式汽车通风系统研制成功。汽车停放收费计数器问世。

1934 克莱斯勒“气流”牌客车问世,该车率先采用了流线型车身,属于甲壳虫车身的一类。雪铁龙前轮驱动汽车问世。半自动变速器问世。

1935 全球汽车保有量达3500万辆。手动按扭式齿轮变速器问世。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始生产氧化铝瓷质绝缘体火花塞。美洲虎高级轿车问世。

1936 由刚制扭力杆和双管路紧急制动系统组成的新型安全装置问世。日本三菱公司开始生产汽车。最先装用柴油发动机的奔驰260D型小汽车问世。

1937 丰田汽车公司在立。五十铃汽车公司成立。“普利茅斯”牌汽车开始采用安全玻璃。福特推出V8型汽车。大众公司成立,甲虫型汽车问世。

1938 空调装置被美国人用于汽车。人们对汽车升力现象开始注意。

1939 美国汽车产量达到750万辆。奥兹莫比尔汽车采用了液压-机械联合传动系统。

1940 克莱斯勒公司研制出安全轮辋,它可保证轮胎被刺穿后不脱离轮辋。封闭式汽车前大灯问世。1941 四速半自动变速器及液压联轴器由克莱斯勒公司研制成功。四轮吉普车在美国问世。1942 因“二战”需要,美国军车产量超过民用车。水陆两用坦克问世。1943 通用公司大量生产航空发动机。

1944 通用公司生产水陆两用汽车。美国向前苏联提供34.5万辆汽车,以支援其抗击德国法西斯。1945 通用公司工人大罢工。

1946 后置发动机客车问世。全钢客货两用车问世。米西林公司研制出子午线轮胎。轿车首次装用无线电话。1947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去世。日本生产战后第一批“达特桑”牌汽车。法拉利牌汽车问世。1948 本田公司成立。曲面挡风玻璃问世。无内胎式轮胎问世。奔驰轿车首次装用电动车窗。1949 克莱斯勒汽车采用点火钥匙起动。福特公司推出V8船型轿车。

1950 英国人获蝶式制动器专利。英国陆虎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采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汽车。本汽车产量为1057万辆,首次超过1000万辆。第一台直喷式柴油机问世。国际汽车联合会成立,规范的汽车比赛自此开始。

1951 克莱斯勒公司推出具有半球形燃烧室的V8S发动机。1952 美国通用公司推出“别克”牌小轿车,该车成为鱼型车身的代表。转向助力器装车使用。美国人开始采用座椅安全带。

1953 玻璃纤维薄板加钢筋构成的车身问世。福特公司第4000万辆汽车下线。美国人戴纳·富勒创造了264千米/小时的地面行驶记录,该记录一直保持了18年。通用公司累计生产5000多万辆汽车。美洲虎汽车装用蝶式制动器。晶体管被应用于汽车点火系。

1954 三角转子式发动机问世。燃油喷射式发动机问世。

1955 福特“雷鸟”牌两座位汽车问世,这是最能代表美国个人用车的第一种车型。福特公司创造了日产汽车10877辆的世界记录。丰田公司推出“皇冠”牌汽车。电控门锁问世。

1956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解放”牌汽车问世。四大灯照明系统被采用。1957 林肯-大陆汽车采用组合车身。带冷却片的制动毂问世。

1958 日本富士公司研制出“速波360”型汽车。无级变速器问世。日本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汽车。1959 英国推出的“迷你”牌小型汽车,该车采用前轮驱动和横置式发动机。丰田公司在美国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奔驰公司首次进行汽车碰撞和翻滚试验。控制污染的曲轴箱通气阀研制成功。

1960 卡迪拉克推出“一次性底盘润滑油”。“雷鸟”牌轿车采用外摆式转向轮。克莱斯勒公司制成实用型汽车交流发电机。

1961 奔驰汽车采用了带前后司服——助推装置的盘式制动器。合成橡胶轮胎问世,其寿命比普通橡胶轮胎提高一倍以上。

1962 聚酯树酯轮胎线研制成功。丰田公司推广“看板”作业方式,后被世界各国企业界所仿效。法国研制出碘钨汽车前灯。

1963 内部带有备胎的轮胎问世,该轮胎能在外胎爆裂以后,利用备胎继续行驶160千米以上。全球汽车年产量超过2000万辆,达到2038万辆。本田汽车问世。楔型汽车问世。

1964 旁蒂克“强力”牌轿车开创了采用涡轮发动机的新时代。福特公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新车型。自动变速箱上的选择按扭按照“倒车-空档-驱动-低速-高速”的顺序实现了标准化。福特公司开始采用电控喷漆新工艺。半球形燃烧室问世。

1965 美国颁布《机动车辆安全法规》、《净化空气法案》。美国汽车厂商仍傲视群雄。美、日、德三国汽车年产量分别为1112万辆、187万辆、298万辆。

1966 美国采用可折叠式方向盘。英国人设计出车内空气排出系统,该方式后来被普遍采用。

1967 通用公司推出使点火钥匙与报警器相配合的防盗装置。隐蔽式挡风玻璃刮水器开始流行。通用公司累计生产了1亿辆汽车。韩国成立现代汽车公司。

1968 废气排出控制系统成为各种汽车上的标准设备。美国累计生产了2.5亿辆汽车。丰田公司年产量达到100万辆。

1969 奥迪轿车获瓦尔德汽车外形奖。

1970 奔驰公司研制出模拟防抱死制动系统。丰田公司建成多用汽车风洞。艾柯卡出任福特公司总经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1971 德国保时捷公司生产的“月球漫游者”被美国“阿波罗1号”宇宙飞船送往月球执行任务,创造了汽车在外星行驶的奇迹。雪佛兰公司推出全铝发动机。日本本田公司研制出复合涡流控制燃烧式发动机(CVCC),该机装有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其排气净化水平达到美国1975年开始实施的《净化空气法案》标准。世界汽车年产量突破3000万辆大关,达到3343万辆。奥迪公司被大众公司兼并。

1972 甲壳虫汽车累计产量超过1500多万辆,打破了福特“T”型车所保持的单一型累计产量最高的世界记录。韩国成立大宇公司。

1973 美国政府规定:所有在美销售的新型客车都必须安装前后保险杠,并能经受得住9千米/小时的碰撞。石油危机爆发,燃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克莱斯勒公司制成电子点火器。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在全日本推广,继而引起全世界注意。

1974 美国规定新型客车都必须装备座椅安全带和点火装置联锁系统。大众公司本部停产甲壳虫。

1975 美国开始实施1970年修订的《净化空气法案》,对汽车的废气排放进行极其严格的控制。美国汽车开始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依维柯公司成立。

1976 奔驰公司改建成全尺寸现代化汽车风洞,气流速度高达270千米/小时。标致公司与雪铁龙公司合并。本田“雅阁”牌轿车问世。

1977 第一次国际电动汽车会议在美国举行,公上展出了100多辆电动汽车。世界汽车年产量突破4000万辆,达到4095万辆。1978 日本研制出复合燃料的汽车,即内燃机-电动汽车。首次汽车足球赛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

1979 艾柯卡被福特公司解职,后出任克莱斯勒公司总经理、总裁。雪佛兰公司第一亿辆汽车下线。巴西生产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高尔夫车被推向市场。

1980 日本汽车年产量(1104万辆)首次超过美国(801万辆),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王国。西班牙试制出太阳能汽车。

1981 前轮驱动型汽车开始在美国流行。日本研制出可原地转向的汽车。福特公司研制出以甲烷为燃料的汽车,每升甲烷可行驶11.5千米。第2000万辆甲虫型汽车下线。1982 福特公司的双涡轮V8型高速发动机获得普利克斯大奖。美国汽车年产量降低到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510万辆。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已成为汽车的重要设计指标。批量生产的轿车风阻系数首次达到0.3(奥迪100型)。

1983 福特公司推出符合空气动力学概念的新型“雷鸟”牌轿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被广泛使用。铜芯火花塞问世。

1984 林肯公司的“大陆”和“马克Ⅱ”型轿车采用了可调整的空气悬架系统,成为美国市场上的一流轿车。克莱斯勒公司与中国北京合资生产切诺基牌吉普车。美国研制出全塑料发动机,自重84千克。通用、丰田公司合营的“新联合汽车公司”投产。美国纽约规定:十人以下乘用车的司机、前排乘客和儿童必须使用安全带。

1985 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汽车达到300万辆,为日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磨擦埋下了导火索。美国出产的豪华型轿车普遍采用了防抱死制动系统。世界第一届太阳能汽车竞赛在瑞士举行,有68辆汽车参赛,获得第一名的奔驰牌汽车时速达71千米。日本日产公司和马自达公司开发出后轮转向汽车丰田公司试制出一种车身、底盘和轴距都可伸长、缩短的小客车。通用公司累计生产汽车2.53亿辆。中德合营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1986 通用公司收购莲花公司。丰田公司累计生产5000万辆汽车。1987 福特公司投资350万英镑建立汽车驾驶性能检测室。克莱斯勒公司向中国“一汽”供应发动机技术与设备。克莱斯勒公司收购美国汽车公司。

1988 中国“一汽”引进奥迪公司在南非厂的“奥迪100”车身旧模具生产线。高尔夫车累计产量达到1000万辆。法拉利去世。

1989 本田可变气门控制系统问世。

1990 本田导航系统问世。无人驾驶汽车问世,激光、超声波、电视摄像机取代了人眼。1992 法拉利跑车第500次参加F1赛。1993 麦克拉仑碳纤维车身F1赛车推出。

1994 中国政府公布“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确定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赛纳在F1意大利分站比赛中身亡。1997 安迪·格林驾驶“推力SSC”号喷气式汽车,创下超音速的1221公里/时陆地最高车速世界纪录。

1998 大众和宝马公司分别购得本特利及劳斯莱斯汽车公司。1999 中美合资在上海生产别克汽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历史发展】相关文章:

历史和发展07-04

英国历史发展07-27

历史发展机遇09-04

历史发展论文范文05-09

英国历史发展论文05-12

旅游历史发展范文05-29

中国印刷历史发展04-28

汉口发展历史04-28

苏宁发展历史06-21

网络发展的历史09-06

上一篇:见习期总结-材料员下一篇:沪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