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世界下

2024-07-19

走进化学世界下(精选6篇)

篇1:走进化学世界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实验室(1)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掌握药品的取用等基本实验操作。

学习要点

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难点: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

课堂探究

一、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①要注意做到“手不摸、口不尝、味扇闻”;②注意节约:严格按要求取用,一般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 ml即可;③用剩的药品要遵守“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容器内。

固体药品的取用: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地步,以免打破容器。口决:块状,大颗粒,金属;一横二放三慢立。

粉末药品的取用: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口诀:小颗粒,粉末状;一斜二送三直立。

液体药品的取用:打开细口瓶的瓶塞,然后倒放在桌面上,把试管倾斜,细口瓶的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细口瓶的贴标签的一面朝向手心,然后缓慢的倒药品。如下图:

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滴管。取液体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为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晰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液体的量取 量筒的正确读数方式 滴管的试用

讨论与反思

一: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二: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 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手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5、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而是采用俯视或者仰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mL A.9 B.大于9 C.小于9 D.无法判断

篇2:走进化学世界下

1.(2013•重庆A)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萝卜风干B.凉水冻冰C.葡萄酿酒D.辣椒剁碎

2.(2013•重庆B)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

3.(2013•天津)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石蜡熔化C.纸张燃烧D.湿衣晾干

4.(2013•北京)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纸张燃烧C.水分蒸发D.矿石粉碎

5.(2013年徐州市)“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徐州”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D.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6.(2013•重庆A)2013年1月1日起重庆市正式发布主城区PM2.5监测数据,其中的“2.5”是指()

A.雨水的酸碱度B.噪音的大小C.空气中颗粒的直径D.有害气体的浓度

7.(2013•上海)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B.加料C.加热D.熄灭

8.(2013•北京)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D.熄灭酒精灯

9.(2013年十堰市).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时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C.水结冰D.海水晒盐

10.(2013年荆州市)产生下列现象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B.瓷碗破碎C.木材燃烧D.石蜡融化

11.(2013年德阳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12.(2013年内江市)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13.(2013年鄂州市)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瓷碗破碎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14.(2013年河北省)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往右盘增加砝码B.从右盘减少砝码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15.(2013年河北省)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6.(2013年烟台市)“人间仙境,醉美烟台”下列与烟台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莱阳梨榨汁B.蓬莱海市蜃楼C.张裕葡萄酿酒D.招远沙里淘金

17.(2013年德阳市)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B.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

C.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古吸烟对人体无害

D.西瓜榨成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18.(2013年鄂州市)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瓷碗破碎

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19.(2013年徐州市)(6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从A.干冰B.食醋C.小苏打D.氢气E.蛋白质F.塑料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教育部规定学生的“营养餐”以肉蛋奶为主,为人体补充 _________ .

(2)旱情较为严重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_________ .

(3)人体出现胃酸过多时,可用作治疗的药物是 _________ .

(4)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被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_________ .

(5)厨房中有多种调味品,其中pH小于7的是 _________ .

(6)材料种类繁多,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__ .

20.(2013东营)(7分)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篇3:实验帮助学生轻松走进化学世界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教师要突出“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 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师演示实验时,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去描述有关现象,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标准的描述。对于有些实验,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 如“氧气的检验”, 通过这种方法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印象。最后, 教师再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学习内容, 归纳化合反应的概念, 学生易于接受。

一、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助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起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 实验能培养并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实验中科学探究的方法能解决学生学习的谜团

在生活、学习中, 学生有不少谜团需要解决, 如钢铁生锈、工业污染、瓦斯爆炸、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等。这些谜团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开。其主要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查阅资料、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推理、交流讨论等。科学探究不仅是解开谜团的方法, 更是一种学习方法, 是学习时经常会用到的手段、方式和途径。

三、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步骤等, 由最初简单的实验设计, 到最后的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 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不仅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通过让学生尝试着改进教材中的实验, 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实验——燃烧的条件, 原实验是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盖一薄铜片, 把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铜片的两端。制约这个实验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有:热水温度、外界气温。如果热水温度稍低或铜片与水面接触距离稍大, 将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或时间较长。针对这种情况, 我把学生分成小组, 在我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改进, 很快有的组就会想出:可用两个塑料盖代替铜片, 放在热水面上, 一只瓶盖里放红磷, 一只瓶盖里放白磷, 白磷就能马上燃烧。但是很快又会有学生发现:这样虽然比以前好, 但会产生大气污染。同学间通过讨论交流, 最后得出:可以把红磷、白磷放在试管里并盖上胶塞放在热水里。在教学中, 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最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内涵,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形成了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同时也有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探究能力。

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九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 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局限, 同时又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化学实验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不能包办代替, 这样学生就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观察是智力的眼睛。”观察是主动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开始, 是增长各种能力的基础和条件。从现在开始, 让我们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学好化学的的座右铭。

五、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启发, 思维得到锻炼

思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先导, 学生只有通过思考, 才能对知识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熟练运用,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如学生看到物质变化时, 就应该自然地问自己:这种物质为什么会变色?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还有哪些物质会有类似的变化?等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所谓想象, 既不是随心所欲地想, 也不是凭空想象, 而是将已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造或重新组合。

加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 又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讲“中和反应”时, 我做了如下实验: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经分析酚酞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然后另取一支试管, 将上述溶液倒入少许, 再逐滴滴加稀盐酸,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最后消失。这时我提问: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 判断试管中什么物质不存在了?学生思考讨论, 有的认为酚酞不存在了, 有的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存在了。这时, 我又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试管中溶液立刻变成红色, 这时大多数学生明白了红色消失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存在了。我又接着问:为什么?学生积极思考, 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 从而可以主动地理解化学知识。

以上说明,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了学生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显而易见, 这些实验活动, 不仅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训练作用, 而且为学生聪明才智提供了很好的施展机会, 他们的独创精神得到了发挥。

摘要:认真做好每个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得力助手, 实验中科学探究的方法能解决学生学习的谜团,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启发, 思维得到锻炼。让实验成为学生前进的舵手, 一起驶向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实验,新课程,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篇4:实验帮助学生轻松走进化学世界

关键词:实验 新课程 探究能力

九年级会有一门新的课程——化学,学生都期待学好,都想知道什么是化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化学有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神奇的变化,给化学这门学科蒙上了魔幻般的色彩,学生都瞪大双眼,想知道为什么。所以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激发兴趣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记得每年刚开学的时候,学生都会从后面紧追着教师问:“什么时候去实验室?”这说明学生非常喜欢化学实验。所以,教师要以实验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去帮助学生学好化学。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要突出“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去描述有关现象,教师通过投影展示标准的描述。对于有些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如“氧气的检验”,通过这种方法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印象。最后,教师再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学习内容,归纳化合反应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

一、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助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起到增强记忆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实验能培养并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实验中科学探究的方法能解决学生学习的谜团

在生活、学习中,学生有不少谜团需要解决,如钢铁生锈、工业污染、瓦斯爆炸、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等。这些谜团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开。其主要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查阅资料、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推理、交流讨论等。科学探究不仅是解开谜团的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学习时经常会用到的手段、方式和途径。

三、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步骤等,由最初简单的实验设计,到最后的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不仅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通过让学生尝试着改进教材中的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实验——燃烧的条件,原实验是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盖一薄铜片,把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铜片的两端。制约这个实验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有:热水温度、外界气温。如果热水温度稍低或铜片与水面接触距离稍大,将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或时间较长。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我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改进,很快有的组就会想出:可用两个塑料盖代替铜片,放在热水面上,一只瓶盖里放红磷,一只瓶盖里放白磷,白磷就能马上燃烧。但是很快又会有学生发现:这样虽然比以前好,但会产生大气污染。同学间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可以把红磷、白磷放在试管里并盖上胶塞放在热水里。在教学中,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有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探究能力。

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九年级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同时又有一定的可塑性。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不能包办代替,这样学生就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观察是智力的眼睛。”观察是主动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开始,是增长各种能力的基础和条件。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学好化学的的座右铭。

五、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启发,思维得到锻炼

思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先导,学生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对知识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熟练运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如学生看到物质变化时,就应该自然地问自己:这种物质为什么会变色?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还有哪些物质会有类似的变化?等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所谓想象,既不是随心所欲地想,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将已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造或重新组合。

加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讲“中和反应”时,我做了如下实验: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经分析酚酞遇碱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另取一支试管,将上述溶液倒入少许,再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这时我提问: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试管中什么物质不存在了?学生思考讨论,有的认为酚酞不存在了,有的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存在了。这时,我又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溶液立刻变成红色,这时大多数学生明白了红色消失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存在了。我又接着问:为什么?学生积极思考,很快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主动地理解化学知识。

以上说明,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学生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显而易见,这些实验活动,不仅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训练作用,而且为学生聪明才智提供了很好的施展机会,他们的独创精神得到了发挥。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篇5:走进化学世界下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准确区别物质的性质。

3、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学习难点

重点

1、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课堂探讨

合作探究一: 物质的物理性质

上述提到的水变成冰、酒精挥发以及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电性、延展性和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合作探究二:物质的化学性质

木材燃烧、菜刀生绣、铜丝生锈,这种性质在什么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

原性、酸碱性等。

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D.用铜制造导线

2、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A.空气和天然气B.铁和铜

C.水和植物油D.酒精和食盐

3、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咸味

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二下列属于物质的什么性质

1、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3、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

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因为该过程中有生成。

2、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性质。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性质。

学习与反思

篇6: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A.研发氢能源

C.合成新材料

2.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

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

D.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 D.编写电脑程序

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对着干冷玻璃片呼气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将鸡蛋壳放入白醋中

4.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

5.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

C.沸点为-42.1℃,易液化

6.以下有关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B.易燃烧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A.熄灭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

D.

C. 称量氯化钠固体

加热液体

7.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A.烧杯 B.量筒 C.集气瓶 D.试管 8.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向老师请教

9.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C.使用天平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0.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1/

3A. B. C. D.

二、填空题(共8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0分)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12.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用托盘天平称出石块的(2)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石块的(3)用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13.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按序号分别写出各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④

(2)可用于过滤的仪器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填序号)

14.指出右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

(1)(2)(3)

15.指出下列错误的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对着手心,后果是:

(3)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后果是:

(4)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另的试剂,后果是:

(5)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6)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1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序号)

①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⑤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⑩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

17.据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护士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有按医疗规程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做葡萄糖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以此为鉴,我们做化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否则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18.究一食品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可能是氮气,可能是二氧化碳)

(1)提出假设:

(2)实验方法:

(3)实验现象:

上一篇:描写光的优美句子下一篇:2022春晚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