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2024-06-22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共9篇)

篇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翻译要符合下面三字原则:

1、信。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2、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3、雅。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高考对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和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㈠、找准和译准句中的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那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式的词语,即考试中的“给分点”。

1、落实实词

① 确定词性

② 确定词义

A、语法结构分析法

如: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转 》)

“乃令以物色反之”是一个祈使句,承前省去主语“帝”,“令”后省略兼语“人”。翻译难点是“物色”。如果“物色”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寻求”含义的话,它用在介词“以”之后就说不通——介词之后只能跟宾语。由此可见,“物色”应是个名词。它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上下文“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和“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分析,光武帝可能在让人凭着长相寻找严光,所以“物色”作“形体相貌”讲最合适。

B、句式结构分析法

古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这就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

如:“追亡逐北”中,“追”和“逐”同为动词,动词后只能跟名词作宾语,因而,“亡”和“北”为名词,译为败北、溃败的军队。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宜《过秦论》),是个“正对”对偶句,根据对偶句特点可知,处于同一位置的“固”与“地”词性相同(名词),意思也接近,据此推知,“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坚固的地方”讲。

C、成语联想法

现代汉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故而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得到了保留;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联系成语来推断其意义。

如:2004年江苏高考卷,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此句关键词“曲意”,成语中有“曲意逢迎”,意思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可以推断“曲意”为违心的迎合、奉承。再联系上下文,可知是蔡京为了讨好 1 徐绩和何执中而巴结奉承他们,所以在翻译时需补充主语。

整句译为:(蔡京)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2、落实虚词

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是无法分开的,因为虚词的意义是它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所以虚词翻译不能脱离语境。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2003年《考试说明》圈定了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课文中几乎有每个常见虚词的例句,在学习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并整理出来。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代替,如果硬译反而别扭,因而不译。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以及词中虚设成分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中“之”作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可以不译。“也”表停顿,“矣”为语气词也不需要译,只要把句子的语气译出就可以了。

3、关注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等,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在翻译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些标志,严格按照现代汉语规范来翻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师说》)

②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侍坐》)

不吾知也(《侍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惟利是图(以上为宾语前置句)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介宾结构后置句)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定语后置句)

㈡、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

① 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要译为“秦汉 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②比喻。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如保留比喻,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不保留比喻,可译为“坚固的城防”。

③借代。如“布衣”代未做官之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④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㈢、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如下六种翻译方法:

1、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2、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3、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上午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节词的词义去翻译。

4、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①句子中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

②词类发生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5、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6、调。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笔者将文言翻译编成了顺口溜:

文言翻译重直译,联系全文斟词句。名字称谓不必译,单音词语双音替。倒装语句调语序,其他特殊一般译。碰见虚词因句译,能删能替看语气。

篇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信即原文内容含义要忠实

2达文意明确

3雅简明优美富有文采

方法8字法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物名地名职称器具 补省略句补全

删删去不翻译的词

换古词换成现代词

调特殊句式

造一次多义活用

固固定句式

篇3: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本人结合多年高三备考指导的经验, 总结出文言文备考的“四原则”和“三注意”, 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四原则

1. 以“本”为本的原则

即在备考中, 要以课本为本。理由有: (1) 因为高考所考查的文言知识基本涵盖在课本知识的范围之内; (2) 因为课本知识是基础、是前提, 只有熟透了课本知识, 才不会使我们的备考工作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中, 一定要回归课本, 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使课本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中120个实词、18个虚词和4种句式 (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 是重点。

2. 以“读”为先的原则

即首先要细读文本, 要求读出文本大意, 读出疑难点, 读出考查点。读出文本大意是一个前提。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一般选用的是人物传记, 所以, 我们首先要了解材料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人, 写了他的哪几件事, 其任职的变迁过程以及个性特征怎么样等。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所选文本主要讲了李揆自幼聪明好学、入仕后有远见卓识、与吕某交恶、遭元载报复等几件事, 其任职由右拾遗直升至宰相, 因吕某事而一再贬官, 后又再次升迁, 直至“以疾卒”。李揆的性格特点主要有:聪明敏捷, 好学上进, 有远见卓识, 但又汲汲于名利、嫉妒他人、傲慢自恃等。了解了这些基本内容, 就可以把握住文本大意, 解答试题也就容易多了。

3. 以“词”为重的原则

即以理解文中实词为重点。这不仅是做试卷中第四小题的需要, 也是翻译的需要。其方法主要有:代入法、推测法。“代入法”就是将选项中的解释代入句子中, 联系上下文, 看是否说得通。“推测法”就是联系上下文来推测这个词应该怎样解释, 再联系课本中所学知识加以印证。如《清史稿·列传第十一》中“夜薄其城, 率骁卒先登”中的“薄”字, 根据句意可推测为“接近、临近”之意, 再联系《陈情表》中“日薄西山”一词, 可断定其应解释为“迫近”。再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第4小题判断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与否, 其中B项对“少聪明好学, 善属文”中的“属”字解释为“撰写”, 这就更简单了, 只要我们回想起课本中《张衡传》中的“衡少善属文, 游于三辅……”的句子就可以作出判断了。

4. 以“达”为主的原则

即在文言翻译时, 要做到语言通顺明白, 合乎事理和情理。严复先生在《天演论》中曾提出过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原则, 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考纲》中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是“能译出句子的大意”。因此, 文言句子的翻译只要能做到“达”就可以了。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翻译第2小题“其牧守稍薄, 则又移居, 故其迁徙者, 盖十余州焉”, 只要译作“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 就又迁居, 所以他搬迁的地方, 大约有十多个州”就可以了。

二三注意

1. 注意字字落实

文言翻译, 首先要求字字落实。一般的方法是将句子以词为单位切分开来, 然后逐词翻译、串连成句。要防止出现漏译的现象。如“若子才, 无施不用, 焉用赠?” (《新唐书·张文瓘传》) 一句, 有的学生译为:你很有才能, 不用馈赠, 哪里用赠送礼物呢?其中将“若”漏译, 导致将“施”错译。应译为:至于你的才华, 没有什么干不好的, 哪里需要用赠物 (的方式来警策) ?

2. 注意省略成分

文言中有许多省略的现象, 如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量词等, 如果在翻译时不能将其补充进去, 句子就说不通, 前后文就难以衔接。上文所举就是一例。再如“上医医国, 其次 (医) 疾人”、“大夫规诲, 士传言, 庶人谤, 商旅 (议论) 于市”、“0以 (之) 为轮”、“然力足以至焉 (而不至) ,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沛公军 (于) 霸上”、“轩凡四 (次) 遭火”……

3. 注意第6小题的内容

高考试卷中的第6小题 (即文言文阅读第3小题) 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其选项内容对我们理解文本大意, 甚至解释字词都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有效信息, 准确解释词句、理解大意。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 第6小题D项中有“元登相位后, 对他报复, 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 在各州漂泊十多年”的话, 就可以作为翻译第2小题时的参考。这一点已成广大师生的共识, 此就不赘言了。

篇4:浅谈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技巧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文言翻译中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历次阅卷积累,笔者发现学生在解答这类题型时往往忽视了一些原则和方法。学生只有时刻记住并按照原则和方法去做,才能在高考中拿到很高的分数。

一、文言翻译的一大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

另外,文言翻译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信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雅则是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是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中学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学生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这些原则是不能丢的,要时刻牢记于心。当然,光靠原则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还需借助于相关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把文言句子翻译的很好。

二、文言翻译的六字秘诀:“留、删、调、补、换、贯”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来分别介绍下这六种技巧。

(一)留

例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分析:在这一句中,“赵惠文王十六年”是年号,“廉颇”是人名,“阳晋”是地名,“上卿”是官名,“勇气”则是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这些词语都可保留下来,不需要翻译。

例2.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分析:该句中“五代、宋”为朝代名,不需要译出。

小结:据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知在文言翻译中,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与现代汉语通用的词,皆可保留不动。

(二)删

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分析:此句中“之”字乃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应删去;“也”字是语气助词,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也应删去。

例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分析:该句中“盖”字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翻译时应删去。

小结:据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知在文言翻译中,那些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应删去。

(三)调

例1.拜送书于廷

分析:此句中“于廷”二字是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应调整它的顺序。

例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分析:句中“身之察察”,“物之汶汶”乃是定语后置结构,翻译时应调整语序。

例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分析:句中“安在”一词是宾语前置,翻译时应调整语序。

小结:据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知在文言翻译中,句中的特殊句式,如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其它特殊句式,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顺序调整过来。

(四)补

例1.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

分析:句中在“不肯受”前省略了主语“侯嬴”,故翻译时应补出。

例2.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分析:句中在“厚币”后省略谓语“赂”,翻译时要译出。

小结:据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知在文言翻译中,省略的成分要补出。

(五)换

例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分析:该句中“短”字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应换成活用后的词语。

例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分析:该句中“剔”字是通假字,通“剃”字,翻译时应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小结:据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知在文言翻译中,词类活用的词应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六)贯

例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分析:句中“藩篱”一词是借喻,喻指边疆。

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例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分析:句中“杯杓”一词是借代,代指“酒”,可翻译为“酒力”。

借代的翻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

例4.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分析:句中“嗟来之食”是用典,指“侮辱性的施舍”。

例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分析:句中“一夫作难”是用典,指陈涉起义事;“七庙”是借代,代指秦王朝。

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例6.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分析:句中“有事”一词是委婉的表达,指发动战争。

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小结: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篇5: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既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通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不难看出,无论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能文从字顺地翻译文言文,无论是对文言文的理解,还是对文言文的背诵都是大有帮助的。可是现在的初中学生,由于和古人相去的时代甚远,再加上古今词义、句式的变化,使他们大多不能理解古人的心情和写作的背景,也就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了。因此,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教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文言文的翻译,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意译就是翻译文意的大体意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因此,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有人总结出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这两句既是对偶,又是互文: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合指兼顾。在译时,上下句的意思都要互相兼顾。应该译成“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胜利归来。”如果译成“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多年以后,壮士回到故乡”就不是原文的意思了。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例:“吾义固不杀人”(《公输》)中的“义”是名词用作动词,作“遵循道义”。“固”是“本来”,引申为“坚决”。译作“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这就把公输盘所标榜的所谓“正义”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良田美池”可以直说良田美池,但如果译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就有形象生动得多,把桃花源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给人展现了出来,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但是在古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而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结构等。如:“如„„何”“孰„„与”“不亦„„乎”等。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光掌握原则是不够的,还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六字法”即“对”、“换”、“留”、“调”、“补”、“删”等。

对,就是一对一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居多这一特点,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虚词应将其用法在译文中表现出来。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这句就可以译成:“四季的风景不同,其中的乐趣也无穷啊。”

换,即针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句中“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可有些词,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词的意义却发生了根本的演变。体现在: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泛指一切大河流。“山”古专指华山,现可指一般的山脉。例:“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2)词义缩小。如:“祖父”现指爷爷,而古汉语中的“祖父”为一个并列词组,指爷爷和爸爸。此类词还有“妻子”、“所以”、“可以”等。

(3)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另外,古汉语中有一类字,如果按原字去理解,则无论如何都讲不通,这是通假字。遇到通假字就需要用音同、音近或相应的字去替换。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句中“距”就通“拒”,意为“抵挡、挡住”,而不是“距离”或者“离开”。整句就应该译成“公输盘多次设下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挡住了他的进攻。”还有就是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不是确数,如上句中的“九”并非确指“九次”,而是“多次”。

留,即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帝号、年号、朝代名、官职名、政区名、典 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直接保留,不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宋仁宗赵桢的年号,直接说“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了。

调,即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序予以调整。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如:“何以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 “凭什么打这一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定语后置,“高”为“庙堂”的定语,译时应放在“庙堂”的前面。“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太过分了)”,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补,即将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中承前省略主语“蛇”,译时应加上。又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恒公》)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治好病),翻译时要补出来,应该译成“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再有,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有一条原则: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分别加上量词“个”、“张”、“把”、“把”、“块”。

删,即将无实义的词,如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句中“夫”作句首发语词可删去不译,就译成“打仗,靠的是勇气”。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助词在句中起的表达作用应以相应的句式反映出来。如:“乎”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成:“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当然,以上介绍的翻译文言文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同学们千万不要片面的去理解,而要综合地运用。在运用中不断体会、总结、归纳。以求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中学文言文教学既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特别是文言句法,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翻译、理解,因此,文言句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和一些固定的格式:

1、判断句式

2、倒装句式

3、省略句式

4、疑问句式

5、否定句式

6、被动句式。通过与现代汉语句式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每一种文言句式的特点及多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的看法,并选择了中学课本中有代表性的文言句子来作例证,最后提出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特别是新教材实施以后,文言文教学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初中阶段古诗文作品约占了课文总数30%,《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进而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文言文教学也是一个难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掌握了这些句法,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了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加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下面就常见文言文中碰到的一些句法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了。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这些句式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虽然在新大纲中没有对学生要求掌握它们,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这些句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文言文中的这几个特殊句式做一个简略的分析。2.1 判断句式

何为判断句?《辞海》中这样注释:“用来判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认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所以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也。”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的。“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它可以判断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或作用;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间一般是同一关系或类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样简单,有的则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判断句的活用。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以相当成熟了。2.2、被动句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字”。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而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形式的标志又可以分成两类:1.只在语义上表示被动而无被动形式标志的句子,其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2.被动句式,这种句子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

在中国的语言的发展长河中,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历史悠久,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在古代的文献中已经大量的存在了。要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 “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2.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索表示动作的发生者,但是谓语动词后面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为被动句。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当然这三点并不绝对,但掌握这几点标准就可以识别出大部分概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了。明白了语义上的被动,那么有特殊标示的被动句就更好区分了。常见的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类型。1.“于”字句。句子中“及物动词”加上介词“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在九年级的《陈涉世家》“为坛而盟”是说小土堆被当做坛并且宣誓。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当作的主动者“坛”,它决定了句子的被动的性质。

3.“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被动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标志被动的“所”字,构成为名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其中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洗”的主动者“雪”,表示被动的句式。在这里面,“所”原本是一个特殊的代词,在被动句中虚化了,已经没有指代作用了,只是帮助动词被动用法的词头。此种句式在东汉以后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被动句式,出现的频率高于前面的几种句式。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动成分,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当然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种类还很多,但是在初中阶段(新课标)出现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上几种类型。2.3、省略句

省略是今人对古代汉语的一种分析认识,其实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法成分是完全可以不出现的,不一定是省略了什么,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精密,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就会觉得古代汉语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古 代汉语里省略句法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它一方面使古文精炼简介,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含混,使今人阅读古文感到困难。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需对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中学语文教学词典上对省略的解释为:省略句是古书中的异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语言成分。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补出。由于古代汉语的特点,比如缺少第三人称代词等等,省略现象比现代汉语为多。省略不仅是语法问题,还是修辞问题。因此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由于人们研究省略句的角度的差异,对省略句的分类也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掌握成分的省略就可以了。成分的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 “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 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的介词 “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记》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2.4、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句法成分的存在,而且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些句法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却不同与现代汉语。还有一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在古代汉语的句子中,某些词序颠倒的句子被我们称为倒装句。这种词序颠倒主要是由于突出强调或者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倒装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代汉语中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已。倒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现过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2.4.1、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其中的何放在动词 “有”之前倒装。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如: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2.4.2、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这种情况在新课标中比较常见,尤其在《核舟记》中最突出。

2.4.3、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4.4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2.4.5、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反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表陈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这类句子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之中比较多。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耶?”《愚公移山》中的“吾与汝毕力平险,何如?”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岳阳楼记》中的“渔歌互答,此乐何及!”表达了强烈的感叹之情。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岳阳楼记》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论语》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句子都是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强调和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的文明,我们不应该让她老去,应当发挥她应有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化的文明的发展。应当加强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当今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篇6: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即忠实原文、语句通顺、文辞优美,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要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具体来说,“信”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要做到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指译文 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现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真,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原文进行逐字逐淳,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使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在原文中都有根据,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保持-致。

例如:原句:不赂者以賂者丧。(苏洵《六国论》)译文:不 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

所谓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根据原文的句子特点灵活处理。

例如:原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季氏将要对颛吏国发动战争。

文言文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需要意译的地方往往涉及典故、特殊说法、修辞格等,对于这些语句,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今人可能不理解其内在含意,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方式去表达。如下面几种情况就需要意译:

(1)借喻。要译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将喻体还原成本体。

原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

译文:误入浑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

(2)借代。如果把借代直译出来,往往让人感到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因此,对那些运用了借代手法的地方应意译. 译出它所指代的人或物。

原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译文:做官的人见识浅薄,不能做长远打算,

(3)互文。互文乂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互相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意思相同的部分合而为一。

原句:枝枝相度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译文:树木的枝条和叶子互相後盖,交又掩映。

(4)合叙。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分开叙述。

原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

(5)委婉。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接说出其事.而是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原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

译文:到职办理公事三年,给皇上上书,请求皇上让自己告老还乡。

(6)用典。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成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原句: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篇7: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歪曲原意。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用法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一~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一般都能理解,不需再译,否则反而显得不通顺。

篇8:文言文翻译方法与技巧

1. 首先了解一下文言文文段的特点:

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从选文内容上说,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越的才能。从考试内容看,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翻译时古今异义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如筛选主人公品行的句子。

2.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要求:

信、达、雅。要求字字落实、语句通顺、译出语气、合乎事理。

3.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原则:

(1)直译为主—对应性

对文句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2)意译为辅—灵活性

文言文中带修辞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都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4. 文言文具体的翻译方法很多,也很活,通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有下面五种方法:留、换、删、补、调。

(1)保留法:

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政区名、典章制度、器物名,以及度量衡单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某日,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天,临川王安石记。

(2)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生变化,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该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今异意、词类活用、通假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例:先帝不以臣,猥自枉屈。《出师表》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通假字: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

(3)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例:“顷之,炎烟张天。”“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应删去。例:兵者,凶器也(者表提顿语气)

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字相当于“而”,译出来,反而不通顺,也可删去不译。例:盖目眶尽肿,不可。

译文:由于眼睛全肿了,不能。“合”虚设成分省略。

(4)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包括: (1) 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2) 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3) 省略句中应补充的各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若,若,则何如?

译文:你的,你的,那么怎么样呢?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文:项脊轩总共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译文:()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回答说:“不如同别人()。”

例: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译文:然而体力足以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悔恨的。

(5)位移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定语后置例:蚓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宾语前置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大王来时拿着什么(东西)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主谓倒装句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不聪明,真是太厉害了。

状语后置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在匣子里被毁坏。

5. 补充:

篇9: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应试方法

笔者认为针对这一变化,单纯做大量练习并不可取。翻译大量的文言文,若不加以方法的指导,费时费工,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际能力究竟有多少帮助,实在很难说。以笔者愚见,今年高考的文言文翻译不会太难,因为高考的命题规律是“新题不难”,不管采用何种形式考查,只要掌握翻译的原则与方法,再辅以适当的强化练习,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翻译应遵循的两条原则。

1.译文“信、达、雅”。

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误解、不遗漏、不增添内容;达,就是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雅,就是译文的用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能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我国的古今语言十分熟悉,并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较高的文学修养。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因此,考生只要有朝此目标努力的意识,在翻译时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有些同学翻译文言文,不像对待作文那样重视现代汉语的运用,以为大意差不多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应加以纠正。也有些同学平时翻译时以教学参考用书上的译文作为标准,这实际上也存在误区,因为专家指出,教参中的参考译文不完全作为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之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因此,高考中应尽可能用直译去翻译文言文。

二、文言文翻译的十字法。

1.留。即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必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加点的词语都不必翻译。

2.补。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例如: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崤之战》)

3.加。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可以译为: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办法来(诱惑敌人)。

4.选。即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翻译时选用恰当的词义已成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有七条:a.回头看;b.看;c.探问;d.拜访;e.顾惜、顾念;f.但、只是;g.反而、却。在这个句子中用f项最恰当。

5.改。即将文言文中的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如:又使学使俾入(邑庠)(县学)。再如《张衡传》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等习用语,这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为“下车子…‘看事情’,“乞求骸骨”之类,因为表达不出原意,甚至无法理解。所以只能按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找一个相应的说法来译。

6.调。即把文言文的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译成非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再如:“何施之为?”(《崤之战》)可译为“算是什么恩惠呢?”

7.换。即把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换成用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如:大阉之乱,缙绅(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而不能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再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原意为篱笆墙,译起来就难保留比喻了,可译为“边防”。

8.扩。即对言简意丰的句子加以扩展。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可译为:自从丈夫离家外出经商后,我便独自一人守着空船在江口盼等,船儿常在明月照耀下的清澈的江上漂来泊去,可哪有丈夫的踪影!

9.缩。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10.固。即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可译为:这(莫非)是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类似的还有“如……何”“奈……何”“孰与”“有以”“无以”等固定句式。

三、强化练习。

估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形式有两种:或是一文两考,即从第1卷的文言文中选取其中一段或句子放在第Ⅱ卷;或是两文两考,即另外再选一段文言文让考生翻译。高考选择第二种形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历年高考的选文都是人物传记,而古代作品中不乏唐宋八大家那样的精品,因此平时训练选文的文体不必拘泥于人物传记,如浅显优美的散文,意蕴含蓄的小品,生动传神的小说,都可以列入选择范围。藉此,多领略一下古代的山川之美、人情之美、艺术之美,做题的同时,也来点“精神享受”,多好!

(一)将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之善否。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①(夫人朝夕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熔行之:其所恶者,吾将改之,是吾师也,如之何毁之?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②譬之若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能救也,不如小决之使导,吾闻而药之也。)

(选自《新序》)

(二)将下面的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日矣,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天地万物)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选自《兰亭集序》)

参考译文:(一)①百姓早晚在那里游玩,而且议论当权者的好坏,那些(百姓认为)好的,我将(继续)实行它;那些(百姓认为)不好的,我将改正它,这是我的老师啊,怎么能毁掉乡校呢?②譬如像防止河水(决口),大规模决口所造成的灾害,被伤害的人必定很多,我没有办法挽救,不如让它有个小决口并且使它疏通,我听取(这些议论)并且把它当作治病的药石。

上一篇:煤矿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山东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于丹现象"何时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