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事求是

2024-08-21

论实事求是(精选6篇)

篇1:论实事求是

11级语教《3》班

甘权

学号:1105010349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语某些时候会让我感到世界的些许无奈。

从呱呱坠地,我们便开始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它的缤纷多彩,它的无穷趣味。我们看到蓝色的天,白色的云,墨绿的草…这便是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最初的呈现。然后,吮吸着它的养分,我们一点点长大,就在这期间,人与人发生了区别。

或许是在孩提时代,或许是在少年时期,总之心灵的差距逐渐增大。有些人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成熟,知道对自己而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有些人却越来越漂浮不定,越来越迷茫,甚至堕落。于他们而言,似乎一切都有刻好了的模子,自己只须临摹。殊不知,照搬来的模板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外表可以相同,但心灵绝对不能复制。就像赝品与真迹,就像成功人士的历程。一味的模仿,忽略实际的生搬硬套都会引火自焚。

由此我想到国际上的发展。

一个国家就像拥有特定灵魂的人,这个灵魂就是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是复制不来的。它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线,向远处延伸着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轨迹。脱离了这个轨迹,可能立刻察觉不到,但随着偏离的越来越远,会感到极度的不适,会感到寸步难行,会迷茫于整个国家的未来。

在课本学习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

上个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多灾多难的世纪。帝国的侵略使本已经济滑坡的中国彻底跌入了深渊。战火分飞的年代想发展经济是何等困难。于

全国人民都投身到反侵略,保卫国家的战争中去。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的一封信中针对党内存在着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他指出了本本主义是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主义。也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照抄照搬,而应具有创造性。他否定了当时共产党中出现的严重的教条主义: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走了数不清的弯路,代价惨重。因此他得出了“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开创了一条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

刚刚结束战争的中国已是千疮百孔,一片狼籍。而过急、过于浮躁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却又将中国带入了另一片火海。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领导开始寻求一条使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而处于被西方资本主义排斥的境地,中国唯一到的方法就是跟随苏联通过集体农庄,通过集中管理迅速攀升为一大工业强国。而对于刚刚成立的中国,过高的目标以及过于急切都是不切实际的。后来出现的大跃进中严重的“浮夸风”便是最好的证明。它脱离了该阶段中国自身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状况,单方面的去照搬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带给中国的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和教训。

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并且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

但是,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以至于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书本上说,十年文革,中国的经济不仅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了几十年。文革期间,是非被严重扭曲。人民不敢说真话,而敢说真话的人有被无镇压。我难以想象那是怎样一个黑色的年代,人性最卑劣的一面在那样一个是非颠倒的无所谓真理的社会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仅从书本上那寥寥数笔的描绘,我并不能想象。“文革期间没有文化”这句发自内心的悲痛的呼喊似乎是对十年文革的最深刻的概括。的确,没有文化,没有经济的十年是恐怖的。它是被扭曲了的十年,被一群走资派所利用,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它一同被扭曲。

文革,严重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忽略了中国最基本的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带来的仍然是血的教训。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及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因此,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他批评了“两个凡是”,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并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的发展,使开始走向新生。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便是切实遵从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它深刻地揭示了当前中国的国情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大力发展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所有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一个国家想要谋发展,就必须根据本国最基本的国情,特定的环境,制定出切实符合自身发展的具有发展性的方案。照抄照搬是行不通的,只注重眼前,同样会阻塞迅速发展的道路。

正如人的发展一样,我们必须首先认清自己,不要自夸自大,也不能望洋兴叹。找到自己的优势,劣势,这便是所谓的风格。没有哪两个人拥有相同的风格,也没有哪两个人会走相同的路。国家的发展也应如此,认清国情,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兴旺的唯一方法。

篇2:论实事求是

摘要: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条思想路线不仅得到了重新确立,而且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我们正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我们肩负着重任,然而,许多大学生依旧荒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更应在生活和成长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关键词:实事求是,特点问题,大学生成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确立发展,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借用“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的领导工作不同程度地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条思想路线不仅得到了重新确立,而且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做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

①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

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实质和核心,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指出:“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

②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方法来。”(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我们在每一个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一定要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江泽民把这个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全面、发展地看待问题,把现象当做入门的向导,逐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指出: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3)理论联

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理论对实践的基础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群众与尊重实践有内在的统一性,尊重群众必须以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

⑤真理标准的思想,他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邓小平也明确指

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地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饿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五、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具备特别力量的群体,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从大学生的数量和未来的重要作用看,在大学生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出现了不同深度的问题,另外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影响:

1、诚信度降低。目前的大学校园里,诚信即被看得很神圣,同时也有可能被遗弃。考试作弊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度降低的一个很好的见证,无论是国家级的考

试还是学校的结业考试,都存在着作弊的现象,因为考试成绩都是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了眼前的利益,诚信悄悄地被遗弃在角落里;

2、道德目标自我化、取向功利化和行为庸俗化;

3、尊师的气氛在高校校园里慢慢的淡化;

4、在理想与信念方面,对奋斗目标不甚确定,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者走向思想空虚、人云亦云、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在生活态度方面,羡慕或者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者崇洋媚外、铺张浪费、情趣低俗、追求享乐。

现代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各种道德标准相互交错,再加上各种犯罪活动和腐败现象,社会繁荣的同时社会亦日趋复杂化。而作为新生力量与后备军的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也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社会的发展。

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大学生的成长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就为大学生改正偏移的观念,为大学生今后的成长指明了道路。而实事求是做人就是我们大学生的根本。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用“事实求是”为标准来约束与纠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都要清清楚楚。同时,要在明确自身的前提下,为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追求,做好职业规划,并为了这个目标理想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上、生活上、道德上,事事求真;与时俱进,放眼未来,走出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我们也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少一些虚荣,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妄想,多一些理性,我们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主攻专业。针对自己的专业,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自己需要掌握好哪些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分析选择确定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在学校事情的分析处理中怎样做出更正确的决定,这些都需要我们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当今的热门话题就业问题上,我们大学生尤其应该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看问题。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得到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关于读书无用论也越来越猖獗。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眼高手低,好高务远的话,这些问题也不会如此严重。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原因不是不能就业,而是他们自己不愿就业,一直被当作娇娇子的我们,毕业后难免希望有一番大作为,然而我们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在没有办法得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有些大学生相信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些都是不注重实际,没有看清现实造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在就业上,就要权衡自身实力和社会状况,实事求是,寻找就业出路,觉得有发展前途就不妨去尝试,不要为旧的思路所禁锢,不妨另辟蹊径。我们面对着残酷的社会现实,只有拓宽思路,放开视野才能抓住更多成功机会。

结束语:做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深刻认识实事求是的本质。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只有做到实事求是,我们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排除我们的主观随意性,解放思想,适应时代的新变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献出一份力量。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84页 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参考文献:

篇3:论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源于《汉书》“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一语, 其意是根据实证求索真理。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实践中深化了对它的理解, 并对其做出了一个经典的注释: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可见,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 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统一, 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

从概念上讲“实事求是”一词不难理解, 在自然科学的实践中也容易坚持, 但在社会科学的实践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则并非一件易事, 原因在于实事求是的背后隐藏着异乎寻常的复杂性。如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主体 (不同的个体或利益集团) 特别是利益主体的多元性, 必然导致的对客体认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利”与“弊”、“优”与“劣”等做出的判断是依据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价值事实的, 对于同一个客体的性状及其变化, 由于不同的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同, 因而他们所获得的对价值事实的判断和取向也一定是不同的。正如列宁所说“几何公理一旦违背了资本家的利益, 也会被资本家当作敌人而打倒”。由此可见, 要“实事求是”就必须正视客观现实, 而客观现实又常常是复杂多变, 捉摸不定, 有时甚至是十分残酷的。这就使我们不仅在认识客观事实和真理时需要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 而在对客观事实和真理的坚持上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亦即坚持真理, 从某种程度上讲, 比认识、了解真理难度更大。所以只有充分认识“实事求是”的根源及其复杂性, 才能使我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清醒正确地坚持和运用这一精神。

二、“实事求是”在实际工作中偏离与弱化的表现形式

由于其认识主体的多元性和价值判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实事求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就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偏离与弱化的表现形式。

(一) 表现为否认历史观的虚无主义。

否认历史的规律性, 用支流否定主流, 以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 孤立的分析现实中的个别现象或历史上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发展过程。如一些主张全盘西化的造势者, 无视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而是对发展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错误和个别现象以偏盖全地否定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表观为不按客观律办事的主观主义。

不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凭主观意志办事, 盲目蛮干, 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 脱离实际、好大喜功, 将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标新立异认为是创新。

(三) 表现为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

把理论绝对化, 迷信本本, 迷信教条, 思想僵化, 不以时间、地点的时空变换为条件, 一切照抄照搬, 缺乏与时俱进精神。

(四) 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大局的本位主义。

一切从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利益出发, 以是否符合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为评判是非、好坏、得失、美丑的依据。尤其是本位主义在一些企业和团体中的表现还具有极大的隐藏性, 它不像社会上明显的本位主义, 表现出不顾国家利益、甚至损害社会利益, 因为在一些企业和团体中的本位主义往往是以企业利益为幌子来强调部门的利益。

(五) 表现为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准则功利主义。

官本位思想严重, 只唯上, 不唯实, 唯唯诺诺, 盲从权威。不能客观公正地看人看事。如在干部使用上心胸狭隘, 以人划线, 拉帮结派, 甚至导致道德上的缺失。

(六) 表现为有用即是真理的实用主义。

只关心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利益和报酬, 不管这行动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合符原则, 有用即是真理, 无用就是谬误, 缺少坚持真理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勇气。甚至表现为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低下, 理想信念动摇, 不讲党性原则, 无视党纪国法。

总之, 在现实工作中“实事求是”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偏离与弱化的表现形式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三、“实事求是”在实际工作中的坚持与运用

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坚持“实事求是”, 能否始终做到“实事求是”。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 它不是满足或拘泥于旧有的思想观念, 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新的理论。在现实中做到“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因而我们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

(一) 坚持思想上的“实事求是”。

1.坚持思想上的“实事求是”就是要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 “实事求是,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 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 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凝聚民心的根本条件, 也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历史新阶段的重要前提。

2.坚持思想上的“实事求是”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思想基础, 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 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 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自觉地同弄虚作假、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作斗争。人生观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根本取向。错误的的人生观, 必然是个人利益至上, 一旦感到坚持实事求是会危及个人利益、影响自己的升迁提拔、或不利于为自己捞取好处时, 自然就会放弃。价值观是一个人评价事物好与坏、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尺度。如果把吹牛拍马、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视为时尚或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就不可能坚持实事求是;如果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清清白白做官, 就会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 也敢于坚持实事求是。

(二) 坚持行动上的“实事求是”。

1.坚持行动上的“实事求是”就是要讲真话。

讲真话、往往要担风险, 花代价, 甚至付出牺牲。比如, 对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 群众切齿痛恨, 纠正起来却困难重重, 原因之一就是有的同志不敢讲真话, 怕得罪人, 怕个人担风险。说老实话的人吃亏, 讲假话的人占了便宜。这种不利于我们的事业和社会进步的不健康氛围和环境, 是弄虚作假、浮夸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实事求是”精神难以得到真正贯彻的一个症结所在。现实工作中, 评价一项工作、评价一个人、评价一件事, 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领导者, 应该讲真话、讲公道话, 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 那么, 在利益面前和遇到生死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2.坚持行动上的“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办实事。

办实事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现党的宗旨,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 按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 不盲目攀比;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不急功近利” 坚决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不良现象。还要建立完善监督奖惩机制, 通过制度保证, 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 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

3.坚持行动上的“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

理论的活力来自于实践, 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客观过程的推移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新事物层出不穷, 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难免遇到传统的观念、习惯势力的抵制和反对, 要承受别人的误解和各种压力, 这比因循守旧, 按部就班要艰难得多, 风险要大得多。因此, 坚持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 要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追求的高尚情怀, 有勇于牺牲自己的勇气。因此, 坚持实事求是, 也必然是研究新矛盾、概括新经验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开拓前进的过程。

综上所述, “实事求是”看上去简单易懂, 做起来复杂纷繁, 它深受实践主体的认识根源、价值观根源的影响。因此, 实事求是既具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实事求是的复杂性及其根源, 才能使我们能够更清醒地、更正确地贯彻这一精神。忽视或看不到这些复杂性及其根源, 实事求是就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或变成一些人“为我所用”的一个工具, 把任何行为都冠以实事求是的美名, 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篇4:论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方法论 发展 意义

一、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提出来的,1941年9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指出:“实事求是的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现象,对怎样做到“实事求是”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同年12月,毛泽东还未中共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作为校训,经过延安整风思想解放运动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最集中的中国化表述,得到全党的确认和拥护贯彻,并在中国人民中得到广泛的实行。为了做到“实事求是”,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三点一起构成了“实事求是”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精髓。

实事求是方法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 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从发展和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这就首先从思想方法上与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划清了界限。所以,实事求是首先要求我们端正思想方法,做一个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把实事求是建立在事物发展的本质、主流以及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立足于社会历史规律,抓住实际的要害。这一要求反映到工作上,就是要提倡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使一切工作都立足现实,落到实处。所以,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有的品格。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同时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和战略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轨道。然而,它的一系列战略设想、科学论断和决策原则,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这一根本原则上的,都体现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走自己的路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实事求是即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结合实际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不断“符合”和“结合”的过程。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始终要以实事求是为根本的方法依据,扎根于社会生活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路,然而这仅仅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的试验和实验,有些事情不可能一次完成,甚至有时还可能出现差错,我们必须在每一个重大问题上,“反复实践,反复认识”,才能不断深化对中国实际的认识,不断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避免陷入“新的思想僵化”。另一方面,当前的国际国内,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存在着许多新问题,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临着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可以说,机会存在,挑战严峻。我国的经济建设如何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在世界上取得自己应有的经济地位;我国的社会主义如何打开一条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在世界上争得自己应有的政治地位,这不仅是一番全新的事业,而且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巩因和发展的大事。所以,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认真解决好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走好未来的路,这是我们面临的唯一选择。

三、实事求是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要时刻地牢记实事求是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前进,也不能自卑,更不能骄傲,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遇到问题要结合自身的能力条件,用事实求是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决定。比如,许多大学生遇到“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的认清自己,从实际出发。他们总想得到社会的认可,想毕业就有一番大作为,但却没有权衡自己自身的实力和社会的状况,所以屡屡碰壁。而有的大学生盲目的效仿他人的成功之路,效果却也是适得其反。因为每条成功之路都有其特定的条件,适合他人走的,却不一定适合自己。我们可以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但是不能盲目的效仿。要抓住实事求是的方法,根据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走下去。

实践证明,实事求是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大到国家建设,小到个人的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实事求是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法宝。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是由于脱离了实事求是的路线,才会有官员腐败、豆腐渣工程、食品安全问题等的出现。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一定要牢牢的抓住实事求是的方法,强调思想与实际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篇5:论实事求是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研究学习和坚持实事求是对我们更好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无论是新民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直至后面的改革开放的成功,都与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我们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推进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实事求是中的“是科学”有真理与理想的三重内涵。我们探索、研究、追求的“是”,一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这是科学的范畴。二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应该是什么,公平、正义、合理指的究竟是什么。这是真理的范畴。三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可能是什么,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什么。这是理想的范畴。司法实践中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积极预防犯罪”,体现的就是这三重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借用“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的领导工作不同程度地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条思想路线不仅得到了重新确立,而且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做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①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指出:“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方法来。”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我们在每一个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一定要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江泽民把这个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全面、发展地看待问题,把现象当做入门的向导,逐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指出: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

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理论对实践的基础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群众与尊重实践有内在的统一性,尊重群众必须以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他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地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解放思想是事先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⑦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我们在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工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创新的先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借鉴外国文化以适应中国的国情,而不应该不顾自身的条件和需要一味地生吞活剥,否则会“食古不化”或“食洋不化”,而非真正的创新。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实与实践创新。离开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⑧⑤④③

况、新问题的研究,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或对实事求是的深化,从本质上讲,三者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者的核心还是实事求是。

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饿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五、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些统一性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

结束语:做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深刻认识实事求是的本质。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只有做到实事求是,我们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排除我们的主观随意性,解放思想,适应时代的新变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献出一份力量。

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篇6:论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

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

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实事求

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它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思想路线不仅挽救了落后的旧

中国,同时,对现代社会政治、文化、商业乃至生活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意义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始了全新的中国革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

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

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

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实事求是的初步确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验证了中国社会

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以深刻的教训。使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对毛泽东思想

进行了完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

想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是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并第一次实

验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认为那些错误的思绪,“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阵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救助主观主义”的问

题。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

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时间的依赖关心,以及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

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借用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指出“中国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同时,极大程度上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巩固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地位,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的重新确立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但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虽然毛泽东曾在方向“大跃进”的错误并 加以纠正,但党在时间工作中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心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此后,在江泽民,胡锦涛的领导下,依旧贯彻实施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其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体现了其重要性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实事求是的意义

(一)实事求是的革命意义

回顾党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阶段,从根本上说,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制定出并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推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党本身的成熟。而所遭受的一切挫折,或者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或者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将原来制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坚持贯彻实施下去的结果。

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作风。在这三大作风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是最根本的,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地深入人群,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而不会浮在上空,脱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而不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我们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的现代意义

实事求是寓于万物之中,它是一种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质,是一种人人得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种端正严谨的学习态度,是一种诚实正直的人格操守。

在政治方面。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的路线,才能走出一条正确的政治道路。如此,才能使国家繁荣发展。反之,如果国家干部一味的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实行家长制,那么,国家只会渐渐走向衰落。

在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以诚为本,如此,经济发展也会相对加快。如果为图私利而弄虚作假,那么,轻者将会出现经济滞后,重者会出现国家混乱的情况。

在道德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不说信口开河,不无中生有的谎话,不办知行不一的违心事,做到言行统一。如此,才能提高社会素质,使社会更加和谐。反之,如果人们没有对‘实事求是’的认识,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事将时有发生,言行不一也将成为家常便饭。那么,所谓的道德也将不复存在,国家也将置于一片混乱之中。

在文化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求学,求甚解,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不懂装懂,这样才能做到学历与能力统一,使国家文化程度得到真正的提高。如果不懂装懂,于你,在毕业时很难找到工作;于国家,文化直接影响经济,会使得国家经济也会相对滞后。为什么拿诺贝尔奖多为西方国家?难道我们比他们差吗?我想,坚持实事求是与否就是其中的部分原因。

所以,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提出,不仅对当时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是是一项伟大的成果,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依旧具有不朽的意义。我相信,对于国家以后的发展,依旧会依照这一思想路线继续实施下去!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年级:2010级 经济系

上一篇:方案编制情况说明下一篇:医联体医师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