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行业标准

2024-07-31

林业行业标准(共8篇)

篇1:林业行业标准

所有林业项目优先贫困户实施 所有林业劳务优先贫困户承担

全县林业扶贫工作汇报

我县是全省国土面积较大的深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核桃种植面积全省名列前茅。长期以来,省林业厅大力支持我县林业工作,我县林业项目和资金,在县直单位中历来名列前茅,数额较大。林业在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中,位置重要,地位特殊,“五个一批”脱贫中,林业承担两项,即“产业发展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自2016年以来,我县林业局以脱贫攻坚统揽林业各项工作,所有项目围绕脱贫攻坚谋划,所有工作围绕脱贫攻坚开展,所有林业工程贫困户优先实施,所有林业劳务贫困户优先承担,所有林业资金优先贫困户享受。由于林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扶贫开展,林业整合资金从之前的难以用于林业,到现在的全面用于林业,目前我县林业工作和林业扶贫工作走上了协调同步、相互促进、共赢共生的大好时期,之前的林业整合资金都已经回归林业,有力促进了林业工作和扶贫工作的开展。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开发护林抚育工这一林业扶贫公益岗位,做实森林抚育劳务带贫项目,林业助力扶贫工作在全县一炮打响。

2018年,我们把省林业厅下达我县的23.38万亩森林抚育项目做成劳务带贫项目,把森林抚育资金、生态护林员资金和部分天保公益林护林补助费捆绑使用,开发护林抚育工这一林业扶贫公益岗位,选聘3000多名贫困户担任护林抚育工,让这3000多名贫困户,既当生态护林员,又当森林抚育工,抚育同时护林,让他们在取得森林抚育劳务收入的同时,再补助部分护林费,9月份前抚育劳务收入和护林补助收入各3000元以上,两项合计达到6000—10000元以上,带动本户稳定脱贫。

针对搬迁到县城的贫困户,林业局又新增护林抚育工岗位50-100个,在县城附近护林和务工,9月份前同样增收6000-10000元以上,与老家贫困户同步脱贫。

目前,3000多名护林抚育工正在上岗抚育和护林,护林抚育工直接发钱、快速增收、当年脱贫的效果,县乡领导都很满意。

为确保护林抚育工顺利开展,我们在汇报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主管县长、扶贫办主任、财政局长并取得支持的前提下,推动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林业局联合下发文件,规定森林抚育项目所需劳务必须优先由贫困户和护林抚育工承担,否则,森林抚育项目不准开工、不予验收、不给办款。改变以前每年给生态护林员发1万元护林补助的做法,让生态护林员同时兼任森林抚育工,政府每年给每个护林抚育工提供森林抚育劳务工日30—100个以上,工价不低于100元,确保抚育劳务增收3000—10000元以上;每参加森林抚育劳务一天,政府再补贴护林补助费20—50元,两项合计每天收入120-200元以上。不参加森林抚育劳动的,不补贴护林补助费,取消生态护林员资格,改变贫困户等要靠思想,鼓励贫困户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护林抚育工不服从指挥或管理、不参加护林抚育技术培训、不护林、不劳动、出工不出力屡教不改的,随时解聘或辞退。

对家庭住址距离劳务地点较远的护林抚育工,要求施工单位在劳务地点搭设帐篷、修灶做饭,工人自带被褥、吃住工地,对贫困户参加劳动提供一切便利。

现在,我们正在谋划开发更多林业扶贫公益岗位,把所有林业项目都做成扶贫项目,让所有林业整合资金继续用于林业和林业扶贫,让所有林业劳务让贫困户承担。初步计划再开发以下岗位: 造林扶贫工3000个,人均工日40-90个,人均年收入4000-9000元以上,每年助贫总金额1200-2700万元,主要承担国储林造林、生态造林、天保造林、外资造林、核桃造林等造林劳务;

修剪治虫工500个,人均40-90个工日,人均年收入4000-9000元以上,每年助贫总额200-450万元,主要承担核桃产业发展和国储林项目的核桃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低效林改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劳务;

贫困护林员500个,护林关键期11月至次年4月共6个月,每月发放护林补助费500元,每人年收入3000元,助贫总额150万元,主要承担天然林和公益林管护劳务。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做好林业和林业扶贫各项工作,给省厅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2:林业行业标准

林工通字〔1992〕80号(1992年6月16日)

各省、自治区林业(农林)厅(局),西藏自治区农牧林委,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大兴安岭林业公司,中国林业机械公司,中国林产工业公司,林业部机电设备安装公司:

随着林业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林业企业中从事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高空、高温、有毒有害作业的工种逐渐增多。从事上述作业的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职业危害因素多,威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减少和消除不良作业条件对劳动者造成的职业危害,保护其身体健康,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原劳动人事部劳人护〔1985〕6号《关于改由各主管部门审批提前退休工种的通知》精神,经我部研究,决定将造林(更新)工等40个工种(见附件)列为提前退休工种试行。

无论现在或过去直接从事这类工作的工人,当他们年老退休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办理:

一、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的;

二、从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的;

三、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累计满8年的。

此次列入提前退休范围的工种,是根据目前林业企业生产实际并经调查研究和综合平衡后从严审定的。一部分有条件通过工艺改革或技术改造可使劳动条件得以改善而目前尚未改善的,暂未列为提前退休工种。

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在试行提前退休的工作中,要认真调查,弄清情况,掌握政策,严格控制。要注意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并随时总结经验。试行中反映的意见和发现的问题,请及时报我部。附:林业行业提前退休工种范围

林业行业提前退休工种范围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营造林:造林(更新)工,抚育间伐工。

木材采运:集材工,索道工,编放排工,单漂流送工,木材收储工,集材拖拉机司机,汽车运材司机,公路养路工,森铁养路工。制材:木材搬运工。

有毒有害作业 制材:带锯工,圆、截锯工。

人造板:人造板制胶工,木材削片工,合板组坯工。

木材水解:蒸煮工,装料工,供液工,放料工,中和工,蒸发工,蒸馏工。活性炭:木素干燥工,炭化工,活化工,酸洗工。机械修造:电镀工。

高温作业

木材采运:蒸汽机车司机,蒸汽机车副司机,蒸汽机车司炉。胶合板:木材蒸煮工,单板干燥工。机械修造:浇铸工,翻砂工,锻工。

高空作业

电业;送配线路架设工,线路检修工。建筑:专业架子工。附注:

一、原劳动部1962年8月18日中劳薪字第203号批复林业部的提前退休工种: 木材人力装卸工,水上人力搬运作业工。

篇3:林业行业标准

一、统一思想、统筹安排,加强行业决算工作的组织领导

行业决算是全面反映林业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状况的年度综合财务报告,既是林业部门制定财政政策、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参考,又是各级主管部门和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做出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衡量财政资金绩效的重要信息渠道。

我区高度重视行业决算工作,2013年林业行业决算汇总户数436户,全口径地反映了林业资金收入支出结余情况。近年来我们着力抓了决算布置、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等关键环节。从国家林业局安排布置决算到决算情况专报,主要领导都进行专门批示,并召开由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参加的行业决算编制会议,要求各单位按照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实事求是,全面及时准确地编报决算,切实做好相关工作。除正常的行业决算业务培训外,还邀请相关业务部门对现行林业政策进行专题培训,向领导和财务人员传递更多的现行林业财政政策,加强各级领导对于决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财务人员的决算编制能力,使思想统一到准确把握行业决算编制准备工作上来。

同时要求各单位在决算前根据《预算法》的相关要求进行各类项目清理及往来款项的清理,与国家林业局下发对账单核对无误后,下发所属各级林业单位综合对账单 ( 包括林业行业内及林业行业外的各项投入数) ,下发级次为县一级,进一步规范资金的款项以及项目名称,在单位拨款、项目账务核对无误后,再进行决算编制工作,确保了各单位决算数据的账实、账证、账账相符。同时厅计资处每年均使用“上年数据提取”的功能对全新疆年初数据进行提取并下发,保证了各单位年初数据连贯性,进一步提高了会计报表的编制质量。

二、明确重点,稳步推进专项资金预算与决算的衔接工作

随着近年来财政国库收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不断加强预算与决算的衔接工作,切实做到了将预算的编制、执行、绩效评价与决算的编制紧密地联系结合起来,确保预算整个过程的完整反映。

1. 对编制预算到编制行业决算整个财务管理核算过程及工作任务的完成及上报情况进行指标量化,进行全面综合考评,每年年初行业决算汇总后评选出林业财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通过这项工作的实施,提高了各单位财务人员从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以及其他相应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了整个财务管理核算过程的真实完整。

2. 从行业决算上报工作前就建立了监督审核机制。将林业行业决算纳入我区林业资金的年度稽查范围,对账表一致性进行核查,将核查结果进行全区通报,以便各单位在预算执行以及决算编报前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加强行业决算分析制度。行业决算分析是我厅历年来行业决算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厅要求各单位拓展决算分析的广度和深度,认真撰写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和数据分析报告,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从林业行业的大局着眼,发现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向单位领导和主管部门反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在下年度的预算、决算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杜绝类似现象发生,努力建立、完善预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机制。

充分利用行业决算数据,盘活现有资金存量,对于年度中有结余结转资金的项目,下年度在安排资金预算时一律统筹考虑。例如我区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的社会保险补助资金的分配,已连续4年采用先报预算需求总数,统筹考虑上年度结余后再下达预算实际需求数的办法,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从源头上避免了项目资金相互串用。

三、建章立制,开拓创新,形成合力,寻求财务管理新模式

财务决算工作综合性强、政策性强、技术性强,涉及面广,没有相关单位、相关处室的支持与配合,单位财务人员不可能独自完成好这项工作。我区林业厅计资处及时与相关业务处室联动沟通,根据林业资金性质不同,先后出台了多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预算单位项目的申报、执行以及绩效评价工作。

四、几点建议

1. 进一步提高林业行业财务会计决算的数据利用率,加大对林业行业决算的重视程度。对于年初资金申请中的附表如石油价格补贴申请表,可否作为会计决算中的附表直接在决算填报后予以提取,进一步加大对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数据的利用率。

2. 明确林业资源数据的审核填报口径。财务报表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源数据,但资源数据往往各业务部门达成不了共识,造成汇总数据五花八门。建议计财司统一审核口径,明确审核依据,进一步保证资源数据的准确性。

3. 我厅采取厅本级结转年初数后下发数据至各预算单位,但在传出数据方面,软件应效仿部门预算软件设置批量传出所有单位数据,而无需逐户传出数据,从而减少工作量。

4. 生成汇总封面后再装入数据,数据往往有时在汇总单位目录树下,有时在目录树之外。建议生成汇总封面再装入数据时应提示装入目录树名称,而无需再通过树型结构维护功能去实现。

篇4:林业行业标准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2016年第19号公告,批准发布《自然资源(森林)资产评价技术规范》等33项行业标准,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这33项行业标准包括:《自然资源(森林)资产评价技术规范》《经济林名词术语》《古树名木鉴定规范》《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罗汉松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红豆杉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油桐)》《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油茶)》《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指南》《碳汇造林项目监测报告编制指南》《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抚育技术要求第3部分:长白山林区》《仁用杏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 分子标记法》《果岭式绿地草坪建植与养护技术规程》《芍药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楸树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桉树速丰林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油茶施肥技术规程》《金花茶育苗技术规程》《林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规程》《白蜡造林技术规程》《无花果硬枝扦插技术规程》《果桑栽培技术规程》《白蜡品种分子鉴定方法SRAP分子标记法》《山茶扦插苗生产技术规程》《皂荚栽培技术规程》《枳椇栽培技术规程》《牛心柿栽培技术规程》《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毛竹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技术规程》《无核君迁子培育技术规程》《西南亚高山退化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碳增汇减排经营技术规程》《银杏核用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摘自《中国绿色时报》)

葡萄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葡萄性平,味甘酸,无毒,中医认为,葡萄可以“补血强智利筋骨,健胃生津除烦渴,益气逐水利小便,滋肾宜肝好脸色”。葡萄的功效和作用:

1.抗毒杀菌,葡萄中含有天然的聚合苯酚,能与病毒或细菌中的蛋白质化合,使之失去传染疾病的能力,常食葡萄对于脊髓灰白质病毒及其它一些病毒有良好杀灭作用,而使人体产生抗体;

2.抗贫血,葡萄中还具有抗恶性贫血作用的维生素B12,常饮红葡萄酒,有益于治疗恶性贫血;

3.调养肠胃、利胆,葡萄含多量果酸能帮助消化,清理肠胃垃圾,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葡萄中还含有维生素P,可降低胃酸毒性,治疗胃炎、肠炎及呕吐等;

4.利尿消肿,安胎。据李时珍记载,葡萄的根、藤、叶等有很好的利尿、消肿、安胎作用,可治疗妊娠恶阻、呕吐、浮肿等病症;

5.美容养颜,葡萄籽中含有独一无二的前花青素,这种物质具有超强的抗酸化和抗氧化的功用,能在自由基伤害细胞前将它除去,从而达到紧致肌肤、延缓衰老的作用。常吃葡萄可使肤色红润,秀发乌黑亮丽。(摘自《健康知识》)

煮粥放鸡蛋血糖升得慢

鸡蛋,不仅是补充优质雅白质的最好来源,还可以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

建议糖友平时在家里做粥,可以把鸡蛋揉碎,或者蒸一个清淡少油的鸡蛋糕,然后一起和到粥里,做成“蛋粥”,这样粥的生糖指数就会相对下降。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保证适当杂粮比例,尽量避免喝生糖指数较高的粳米粥。

此外,面条的生糖指数是81.6,而用鸡蛋和面的小麦面条生糖指数则降为49。我们做面条、饺子、面包等时,可用鸡蛋和面,降低这餐面食的生糖指数,降低血糖升高的风险,一般0.5公斤面和1~2个鸡蛋即可。(摘自《健康之友》)

枸杞子泡酒治肩周炎

很多人到了五六十岁,肩关节就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如肩膀活动不利或关节疼痛,这些都是肩周炎的症状。在这里推荐一个用枸杞子泡酒的小方:取干燥枸杞子50克,浸入高粱酒0.5公斤中,浸泡10天后饮用。每天2次,每次饮20~30毫升,或随酒量,但最多每次不能超过70毫升。口服的同时,也可蘸少许枸杞子酒外搽疼痛部位,每日2次。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多种药理成分,具有保护心、肝、肾、大脑,调节神经,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动脉硬化,延缓细胞衰老进度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作用。枸杞子滋阴补血,使人体气血充足,加之高粱酒之体湿而性热,通络走窜,一补一通,故能收效。(摘自《保健养生》)

吃甘蔗的小常识

甘蔗有着“天然复脉汤”“脾果”等美誉。它能生津止渴、润喉去燥,最适合寒冷干燥的冬季。甘蔗含有许多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其铁含量高达1.3毫克/100克,在各种水果中雄踞冠军,具有“补血果”的美称。生饮甘蔗汁能清热、助消化,口干舌燥、反胃呕吐、消化不良和发热退烧皆可饮用。甘蔗汁加热后饮用,能益脾胃。若是把甘蔗烤一烤再吃,不但更甜,而且润喉效果卓越,是保护嗓子的食疗佳品。

甘蔗还是口腔清洁工。咀嚼甘蔗,能提高牙齿的自洁和抗龋能力,锻炼面部肌肉。有口臭或口腔发炎的人,含漱甘蔗汁后吞下,有助于清除异味、缓解疼痛。甘蔗外皮颜色不同,食疗功效有所差别。皮色青黄的甘蔗,有清热之效,尤其擅长解肺热和肠胃热,但脾胃虚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性质温和滋补,能充饥、止咳、健胃,补充体力,但喉痛热盛者不要吃。此外,甘蔗糖分高,糖尿病患者、代谢异常及血脂高的人,要谨慎食用。(摘自《生活常识》)

一直被误解的食盐

我们总是听说,盐吃多了会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其实,我们对盐有不少的误解。

只要吃得不咸,就不会摄入太多钠 我们往往会把盐和咸等同起来,认为不咸的食品就不会有盐,也不会含钠,其实错了。在一些常见的不大咸的食物中,比如面包、三明汉、奶酪等,也可能会含有大量的钠。

食盐摄入越少越健康 虽说吃盐太多会使钠摄入过量而不利于健康,但是如果完全避食钠盐,也会对健康不利。摄入适量的钠,有助于维持体液的平衡,益于神经及肌肉的健康,如果摄入过少,易导致低钠血症。

炒菜不放盐,钠就不会过量 很多家庭生怕钠过量,不敢随意在菜里面放盐,而用一些现成的汤料包、酱汁等来替代。殊不知,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从加工食品中摄取的钠的量,要远远高于从食盐中摄取的量,那些打着“低钠”“无钠”标签的调料也未必可信。(摘自《生活与健康》)

使用面膜需注意事项

面膜的使用频率一定要视功能而定,每天使用清洁面膜会引起肌肤敏感,甚至红肿,令还未成熟的角质失去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

滋润型面膜每天使用则容易引起暗疮。

补水面膜,可以在干燥的季节里每天使用,晚上睡前敷用最佳。

敏感型的肌肤不能频繁使用去角质面膜,否则有伤害皮肤组织的危险。油性肤质也并不意味着肌肤不会“口渴”,定期使肌肤得到适度的保湿护理一样有必要。

篇5:生物林业产业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发展环境.........................2

1.行业政策......................2

2.宏观经济环境.....................2(二)

(三)(四)行业发展概况........................2 行业未来的增长空间...................3 行业重点企业分析....................3

永安林业.....................3

(五)云南省生物农业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资源

...............................4行业定义

林业生物产业是以森林生物资源为基础,建立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创新与突破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加快发展林业生物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经济,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一. 发展环境

1行业政策

林业在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新能源战略、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十二五”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林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对更好地完善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凸显林业四大地位、履行林业四大使命、发挥林业五大功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指明了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前进的方向。

2.宏观经济政策

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规划》提出,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刻。前沿技术迅猛发展,林木遗传学研究已进入基因组时代,杉木、马尾松育种跨入第三代良种培育新阶段,利用生物质资源代替石油化工原料制备生物基材料已成为国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发展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催化、定向合成、多元重组、循环综合高效利用等技术将为林业产业绿色增长提供更多可能,林业碳汇技术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广泛应用,多功能林业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林业生物产业技术日新月异,林业以其资源优势已成为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孕育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林业生物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及产品,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二.行业发展概况

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是解决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原料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资源具备土地资源丰富、林业能源植物培育技术发展成熟、转化利用工艺与设备研发取得一定突破以及政策环境良好等

条件。现阶段我国林业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障碍有:收集、运输较困难,能源林经营粗放,林业能源资源开发融资渠道单一,产业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能源资源的相关建议:重视林业能源资源的规模化培育、加强科技支撑和培育管理,加大财税与金融扶持以及政策配套的机制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并通过利用CDM机制吸引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等。

三.行业未来增长空间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保持强劲势头,2010年全国林业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林业一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林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 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干鲜果品和花卉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由“十五”期末的400多亿美元增加到9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未来5年,我国将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富民产业,着力提升林业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十大主导产业,即:木材及其他原料林培育产业、林产工业、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旅游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林业生物产业、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和沙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林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可由现在的5%提高到2015年的6.36%。其中,林业产业的第二产业规模比例要达到60%,森林旅游等第三产业达到16%,从而形成林业产业在国家规模产业上的体现。而这一目标一旦实现,就将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林业产业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四.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永安林业:

公司是集林木培育、木材生产、木材加工和人造板为主力源型企业,最大经营特点就是:林经营面积越大、资源越优、管理越先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也就越能抵御市场的风险,经过的努力,公司的森林经营面积从上市初的82万亩扩张到190万亩,林地面积是是上市初的2.31倍,在国内大多数木业公司将眼睛放在大量新建人造板和木材加工项目而忘记森林资源在未来木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时候,公司以不菲的资源扩张业绩保障了下一轮快速发展的资源

保障。

五.云南省生物林业的发展状况和资源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北半球除沙漠和海洋外的各类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物种高富集区和世界级的基因库,野生近缘种和民族遗传资源丰富,享有“生物资源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之称,具有雄厚的以生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发展状况:六个产业片区:滇中片区(昆明、玉溪、楚雄、曲靖大部),重点发展花卉、蔬菜、生物医药、畜牧、野生食用菌、绿色食品、干果、生物化工等产业,在此基础上,以昆明为中心、玉溪、曲靖、楚雄等滇中城市群为依托,构建云南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滇东北片区(昭通、曲靖宣威、富源和会泽),重点发展畜牧、天然药物、绿色食品、蚕桑;滇东南片区(文山、红河),重点发展以三

七、灯盏花等为主的天然药物、优质水果及加工、畜牧、蔗糖、茶、麻等特色产业;滇西南片区(版纳、思茅、临沧),重点发展林(竹)纸、茶、糖、胶、麻、热带亚热带花卉和果品及加工、南药、傣药、林化工;滇西北片区(大理、丽江、迪庆、怒江),重点发展绿色和保健食品、草食畜及乳业、野生食用菌、特色花卉、民族药、蚕桑、干果;滇西片区(保山、德宏),重点发展蔗糖、香料、绿色食品、非木浆纸、蚕桑、麻、畜牧、天然药。

一个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在滇南、滇西等重点产糖区和薯类适宜种植区集中布局燃料乙醇原料基地和酒精生产线,在成品油消费量大的地区集中进行脱水、变性生产燃料乙醇;在澜沧江、金沙江、南盘江、红河等四大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区布局以小桐子为重点的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及油料初加工,在滇中布点精深加工。按照“建成中国种质资源、基因资源保存与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建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成中国西部地区生物产业发展的示范园区”的三大功能定位,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和生物服务等领域,依托昆明高新区及其周边的智密区,建设“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结合生物优势资源的地域分布,有选择地建设几个重点扩展区,形成“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和扩展区相结合的布局。到2010年,重点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家和与之配套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现代生物

篇6: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参考标准

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建设参考标准

一、花卉苗木类示范区

(一)建设规模

1.自治区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1000亩以上,拓展区面积30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5000亩以上。

2.县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300亩以上,拓展区面积5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1000亩以上。

3.乡级示范区:面积200亩以上。

(二)硬件设施建设

推广使用先进的温室、大棚、遮荫棚和滴喷灌等设施和现代种植技术;有储藏、包装和加工等采后处理场地和设施。具备建设集中连片的标准温室和连栋大棚,安装温控、水控、湿控、冷藏设施以及具备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条件。

(三)科技研发与推广

各级示范区以高等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并成为其实验基地,形成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注重特色花卉品牌培育,成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技术研发小组或合作机构。生产档案齐全规范,主导产品制定有栽培技术规范,并按技术规程和有关要求组织生产。运用生态、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

—1—

1.自治区级示范区:研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个(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生产标准化普及率达到90%以上。

2.县、乡级示范区:研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个(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生产标准化普及率达到50%以上。

(四)建设、运营

以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为主体。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顺畅,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高效的经营机制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五)产业功能拓展

主导产品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示范区的休闲、观光、文化、生态、科教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珍贵树种与优势用材林类示范区

(一)建设规模:相对集中连片。

1.自治区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2000亩以上,拓展区面积50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10000亩以上。

2.县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500亩以上,拓展区面积10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3000亩以上。

3.乡级示范区:面积300亩以上。

(二)主要品种

广泛适宜广西生长的松、杉、桉、竹子等乡土树种和列入 —2—

广西重点发展珍贵树种参考名录的红椎、西南桦、秃杉、沉香、降香黄檀、格木、柚木等。

(三)硬件设施建设

林区道路、防火、管护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较为齐全,林道按照林区道路标准建设;防火林道和防护林带合理规范设置。

(四)科技研发与推广

充分利用现代先进适用高产栽培技术,营林措施得当、管理水平先进,采种规范,种源清晰。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密度调控、生态复合经营等先进实用技术,运用生态、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有相应的科研支撑单位、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

(五)产业示范

活立木年生长量比其他同类品种高10%以上,林分总生长量比其他同类林分高20%以上;生态效益显著,能有效改善林分结构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实施产业化经营,形成较完整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链,以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把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技术推广、试验示范。

(六)产业功能拓展

强化产业联动,带动周边地区开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发展,一、二、三产联动,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经济林类示范区

(一)建设规模:相对集中连片。

—3—

1.自治区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2000亩以上,拓展区面积50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10000亩以上。

2.县级示范区:核心区面积500亩以上,拓展区面积1000亩以上,辐射区面积3000亩以上。

3.乡级示范区:面积300亩以上。

(二)主要品种

油茶、核桃、八角、板栗、肉桂、油桐、坚果等特色经济林。

(三)硬件设施建设

道路、防火、管护等林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较为齐全;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高效节水灌溉等抗旱防涝先进设施;有储藏、包装和加工等采后处理场地和设施。

(四)科技研发与推广

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密度调控、矮化早实、节水灌溉、生态复合经营等高效先进实用技术,严格控制使用化肥和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有机生物肥料、专用配方复合肥,运用生态、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

(五)示范效益

进入盛产期后,新造林茶油年均产量稳定在40公斤/亩以上,低产林改造后茶油产量达20公斤/亩以上;核桃(干)产量150公斤/亩以上,抚育和低产林改造基地增产100公斤/亩以上;八角林鲜果产量300公斤/亩以上;板栗产量150公斤/亩以上;肉桂乔林5年生桂皮鲜重100公斤/亩以上,矮林五 —4—

年生桂皮鲜重650公斤/亩以上;三年桐成林桐油产量20公斤/亩以上,千年桐成林桐油产量30公斤/亩以上;澳洲坚果产量350公斤/亩以上。其他种类的经济林产品产量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或处于全区前列。

(六)建设、运营

基本形成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和林农紧密相连的产业化格局。

(七)产业功能拓展

加强产业联动,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林下种养类示范区

(一)建设规模:核心区相对集中连片。

1.自治区级示范区:经营面积2000亩以上或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2.县级示范区:经营面积500亩以上或产值达500万元以上。

3.乡级示范区:经营面积300亩以上或产值达200万元以上。

(二)产品要求

品种特色明显,发展优势突出,产品100%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示范区主导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

(三)硬件设施建设

建设集贮藏、冷链、运输于一体的林下经济产品物流配送

—5—

中心,开展互联网+林下经济产品专业市场、林下经济产品展销实体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实体展示和网络营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四)科技研发与推广

1.自治区级示范区:种植类片区,主导品种覆盖率90%以上,主推技术覆盖率100%,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100%,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100%。

2.县、乡级示范区:种植类片区,主导品种覆盖率70%以上,主推技术覆盖率80%,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80%,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80%。

(五)建设、运营

各级示范区养殖类片区普遍采用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饲养品种统一,各级示范区广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基本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以及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培训制度。食用菌等原料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有种养管理、动物防疫、产品质量监测、投入品监管等为主体的追溯体系。

1.自治区级示范区:标准化生产比例达到90%以上。2.县、乡级示范区:标准化生产比例达到80%以上。

(六)环境保护

各级示范区林下种植、养殖模式符合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 —6—

于改善周边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各级示范区动物疫病监测设施及粪污、病死畜禽无害化设施完备。示范区内不能消纳的畜禽排泄物,通过有机肥加工、槽罐车等设施实现异地消纳,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林下旅游类园区有完善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

1.自治区级示范区:畜禽养殖的粪污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县、乡级示范区:畜禽养殖的粪污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七)产业功能拓展

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明显。

五、林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

(一)建设规模

1.自治区级示范区:已建成面积1000亩以上,木(竹)材年综合加工能力50万立方米以上或林产化工年综合加工能力2万吨以上或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或重点龙头企业不少于3家。

2.县级示范区:已建成面积500亩以上,木(竹)材年综合加工能力30万立方米以上,林产化工年综合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或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或重点龙头企业1家以上。

3.乡级示范区:已建成面积200亩以上,木(竹)材年综合加工能力10万立方米以上或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7—

规模以上企业或重点龙头企业1家以上。

(二)科技研发与推广

各级示范区产品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在区内处于领先水平。示范区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相互利用和再造利用。

1.自治区级示范区: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精深加工率(二次以上加工)达到70%以上。

2.县级示范区: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精深加工率(二次以上加工)达到50%以上。

(三)硬件设施建设

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经销展示、交易流通等设施布局合理,技术、信息、法律、金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备,满足园区企业发展需要。

(四)建设、运营

建立完善高效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机制,运行顺畅,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到位,服务优良。

(五)环境保护

废水、废弃物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六)产业功能拓展

产业上下游互补关联的营造林、林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类等企业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

—8—

六、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一)建设规模

1.自治区级示范区:以1家自治区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生态文化村屯或1处以森林旅游为主要特色的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主体;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消费3000万元以上。

2.县级示范区:以1家市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生态文化村屯或1处以森林旅游为主要特色的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主体;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消费1500万元以上。

3.乡级示范区:以1处生态文化村屯或森林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景区为主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消费600万元以上。

(二)硬件设施建设

示范区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景观特色明显。

(三)建设、运营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旅游景区的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有效。

(四)产业功能拓展

旅游品牌特色突出,森林旅游文化氛围浓厚,集旅游、观赏、休闲、体验、养生、科普等功能于一体。

篇7:林业行业标准

摘要: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是林业部门结合行业的特点专门制定的综合性报表,是林业行业各单位须完成的常规性报表汇编工作。目前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不够、报表体系不够优化、软件功能设置不够完善、分析应用不够等方面。现结合编审林业行业决算的工作实践,对完善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林业行业;决算报表;问题;对策

一、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现状

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是全面反映林业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状况的年度综合财务报告,包括林业财政资金、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和国有苗圃4套会计决算报表和报表说明。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要求从基层单位逐级上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层层汇总,涵盖了所有国有林场、森工企业、苗圃等基层林业单位经营情况、财政资金收支情况、重点工程实施情况、林业资源、机构人员、育林基金和森林植被恢复收支情况收支等信息,是一套集政策性、综合性、技术性为一体的决算套表,这套报表对于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工作得到较大发展,报表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尤其是2012年四套报表整合在一个任务平台,会计决算报表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会计决算报表数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为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林业发展)政策、分配资金等提供了大量的会计信息资料,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是,目前林业 行业会计决算报表在思想认识、报表体系、公式设置、软件应用和开发、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会计决算报表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现结合编审行业决算工作实践,分析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以期提高林业行业会计决算的质量和信息披露的价值。

二、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从系统外部看,证照年检、社保缴费等都不需提供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只需提供财政部门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各地财政等部门对林业行业决算报表不够重视。从系统内部看,有的单位领导重预算、轻决算,认为这套报表类似统计报表,仅是林业部门要求填报的,习惯于抓任务完成,对行业决算工作不够重视;有的财务人员认为行业报表只是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对帐单核对了资金计划,无论资金是否到位和使用,全部列收列支,未按帐上实际发生数如实填报,直接影响了报表的质量。

2、报表指标体系不够优化

一是部分指标设置重复,实用性不强。现行的报表体系过分追求信息的“大而全”,一些统计指标过于繁琐,有的指标则明显存在重复设置现象。如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财政资金收支表,和林业财政资金投入总表的指标相同;国有森工企业财政资金收支表30行“其他”和29行“其他”、国有林场财政资金收支表31行“其他”和30行“其他”、国有苗圃29行“其他”和28行“其他”,这几个指标意思相近,重复设置。二是新增的项目指标未在决算报表中得到具体体现。近年来,报表指标体系虽进行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但在指标设计上与工作需求的矛盾仍较大,新增项目指标在报表中没有具体体现。如2014年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 林工程,新增退耕还林任务,并安排了现金补助及工作经费1.9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较大,但在财政资金投入总表没有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现金补助及工作经费指标。三是指标解释不够详细。林业行业报表只对主要指标进行了解释,还有一些指标没有详细的解释,填报时有的指标按自己理解填列,造成填报的口径不一致。如天保工程国有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中94行至108行林业资源,在说明文档中没有指标解释,据调查,有的单位按2011年天保实施方案中的林业资源面积填列,有的单位按最新森林资源清查的面积填列,从而造成汇总数据不统一。

3、软件功能设置不够完善

一是公式设置不够完善。因行业报表指标体系繁杂,涉及面广,部门决算报表审核大多依靠软件功能审核发现问题,而林业行业报表大多依靠人工审核,公式设置还不够完善。目前,这套报表软件只能发现逻辑性错误,报表审核很容易通过,核实性审核和合理性审核公式设置较少,数据真实性和合理性要依靠人工凭借掌握的政策和积累的经验判断,人工审核工作量大。比如,非天保工程实施单位,林资01表中央天然林保护资金不应有数据;国有林场基本情况表中109行林场个数不等于国有林场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36行汇编林场个数;国有林场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38行有亏损单位个数,但39行亏损单位亏损额无数据;国有职工年均工资1000元以下,木材单位销售价格每立方米一万多元或者几十元等等。二是查询和分析功能设置不够完善。部门决算报表设置很多横向过渡表和纵向过渡表查询,财政部的审核模板和每个省的审核模板,分析评价表中资产负债变动情况、机构人员增减变动情况、收入支出上下年对比分析等,对决算分析实用性相当大,而行业决算报表设置横向过渡表过于简单,审核模板也没有,分析表的设置也不直观和实用,基层财务人员对 查询和分析模块功能几乎没有使用。

4、分析应用不够。

林业行业财务分析报告是行业会计决算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每个单位对每套决算必须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对本单位当前预算执行、经营情况和财务管理上的重点、热点、难点、新生事物和变化大的数据,要认真说明有关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重编制,轻分析”的思想,认为此套报表利用率不高,将年终编制报表作为一项任务,财会人员按照相关口径和表间勾稽关系进行数据汇总编报,只要软件能审核通过就完事大吉,对单位财务状况、生产经营和预算执行等情况缺乏必要的文字分析,没有为今后预算编制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没有真正发挥林业行业决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三、完善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建议及对策

1、提高对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重要性的认识

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既是林业部门制定财政政策、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参考,又是各级主管部门和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做出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衡量财政资金绩效的重要信息渠道。国家林业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编审林业行业报表,对国家制定林业政策和资金分配等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会计法》也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各单位的领导是财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这就要求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对决算工作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和经济责任意识,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确保林业行业报表数据真实、合法和完整。

2、优化现行报表指标体系

现行报表指标过于繁琐,填报工作量大,实用性不强,为了 使行业报表更好服务当前林业工作,建议对现有报表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优化现行报表指标。一是充实和调整相关指标。目前,退耕还林项目已不存在粮食调运,将林业财政资金投入总表中“粮食调运和检查验收费等其他”改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现金补助”,在“退耕还林”指标下面增加“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工作经费”指标;增加国有苗圃主要指标分析表,方便国有苗圃对主要指标进行决算分析。二是简化指标体系。自2012年林业财政资金、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四套决算报表整合在一个任务平台以来,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既要编制森工企业、林场、苗圃决算套表,又要编制林业财政资金决算套表,实际上比2012年以前增加了编制工作量。为避免统计指标相互重复,减少填报人员工作量,建议取消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财政资金收支表;天保工程国有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大部分指标和天保工程信息年报表类同,政策性社会性收支情况61行至93行指标,在天保工程财政资金收支情况表中有反映,公益林面积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收支情况表中有反映,当年中央财政抚育补助面积在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支情况表中也有反映,为避免数出多门,重复劳动,建议取消此表。三是完善指标的解释。为真正发挥各项指标在行业报表中的作用,建议对现行指标进行详细解释,统一填报口径,明确审核依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进一步完善软件的功能

一是完善相同指标的自动取数功能。目前,四套报表相同的指标有的还不能自动运算取数,如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财政资金收支决算表和林业财政资金投入总表中相同项目指标,依靠手工填列,建议增设公式,四套报表相同的项目指标能实现自动运算取数。二是完善公式设置。为充分发挥报表软件功能,对报表中金额相等的指标,建议增设逻辑性审核公式,比如:若单位为天保实施单位,天保工程财政资金收支情况表中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社性社会性补助支出补助费和国有森工企业、林场和苗圃财政资金收支表中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社性社会性补助支出补助费相等;天保工程国有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97行1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表30行2列相等,98行1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表33行2列相等,99行1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表30行3列+4列+5列相等,100行1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表33行3列+4列+5列相等,104行中央财政抚育补助面积和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支情况表24行3列相等;国有森工企业税费缴纳表中17行1列和国有森工企业财政资金收支表13行2列相等,18行1列和国有森工企业财政资金收支表13行3列相等;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汇编单位个数应等于基本情况表中单位个数。对于报表中某些存在关联关系的指标,建议增设核实性审核公式,比如:天保财政资金收支情况表中本年支出数12行3列、12行5-19列有数据,本年实际开支人数21行3列、21行5-19列有数据;天保工程国有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中2行1列有数据,44行1列也应有数据;7行1列有数据,47行1列也应有数据;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收支情况中24行1列有数据,2行1列也应有数据;32行1列有数据,6行1列也应有数据;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支情况表中32行1列有数据,6行1列也应有数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收支情况表中33行1列有数据,5行1列和6行1列也应有数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有亏损单位有个数,亏损单位亏损额就有金额;基本情况表中有人数就应有工资。对报表中有不合理的数据,建议增设合 理性审核公式,比如:国有职工年均工资低于5000元或高于200000元,木材销售价格每立方米低于50元或高于5000元,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收支情况表中每日抚育工价小于50元或大于500元等。以上这些增设公式后,填报人员应根据软件提示进行操作核实,核实后确属事实,点右键在出错说明编辑原因,大大方便查询,减少人工审核工作量。

三是完善查询和分析功能。因人工审核存在很多缺陷,建议仿照财政部门决算报表,增设很多相关的横向过渡表查询和审核模板,如封面规范性查询,新增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上下不一致,亏损单位个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和资金对应,森林植被恢复费中央级征收,主要产品产销量经营利润负数,国有苗圃个数和经营面积对应等各种查询模板。对现有的分析表进行完善,增设收入支出预、决算对比分析评价表,收入支出结构分析评价表,收入支出上下年对比分析,机构人员增减变动情况等,使分析表设置更直观和更实用,方便基层财务人员查询和决算分析使用。

4、加强报表数据分析利用。林业行业财务分析是以行业会计决算报表的数据为基础对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各单位要加强报表数据分析,不能只局限于数字的统计汇总,充分利用决算报表数据,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为申报林业成品油用油补贴、森林抚育、国有林场扶贫资金项目、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等项目和安排资金提供重要依据,以提高林业行业财务会计决算的数据利用率,发挥林业行业报表应有的作用。

5、推进科技创新

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林业统计报表、部门决算报表软 件都是北京久其软件公司研发,林业行业决算报表中资产负债、机构人员、林业财政资金、林业资源等很多数据都可以从部门决算报表和全国林业统计报表中取数。为了及时全面准确提供报表数据,建议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研发从部门决算和林业统计报表相关数据直接引入林业行业决算数据的软件系统,从而保证数据真实、准确,进一步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6、加强林业财会人员培训

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深入,林业财务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也需不断更新,国家林业局每年都会组织各省开展林业行业会计决算培训,但有的省不重视此项工作,未组织各县、市财务人员开展行业会计决算培训。建议加大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行逐级培训,增进交流,让填报人员充分理解各项指标和统一口径,掌握软件的运用,以提高决算报表的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风瑞.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绿色财会,2011年第5期

[2]邹珂.改革国有林场财务核算报表的探讨[J].绿色财会,2006年第10期

[3]赖敏婷.将森林生态效益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10期

篇8:食用林产品林业行业标准现状

关键词:食用林产品,行业标准,对策

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始于1952年,50多年来,林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09年,制定了林业行业标准1 026项。目前,林业标准已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骨架,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补充,基本涵盖林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体系框架,为我国林产品生产、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1 研究进展

1.1 我国已制定的标准

我国已颁布实施的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林业行业标准有:森林食品系列标准,产品标准有干制红枣质量等级、黑木耳块、花椒质量等级、保鲜山野菜、保鲜黑木耳、食用菌、山野菜干制品压缩块、食品添加剂紫胶(虫胶)、油橄榄鲜果、餐用油橄榄、榛子坚果平榛、平欧杂种榛、姬松茸、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检验系列标准。栽培技术规程涉及香榧、八角、栀子、八角、樱桃李,贮藏标准有黄毛笋在地保鲜技术规程、甜樱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松口蘑采收及保鲜技术规程。加工标准有蕨菜采集与加工技术规程。

从我果食用林产品实际出发,制定了我国特有的标准如香榧栽培技术规程、保鲜山野菜标准、酸角果实质量、花椒质量等级。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森林食品系列标准填补了国际食用林产品标准体系的空白。

1.2 食用林产品安全林业行业标准类别

经初步统计,我国林业行业标准有关食用林产品标准已达51项。涉及食用菌、山野菜、果品、油料、药材6大类食用林产品和20多个具体种类林产品,目前标准体系覆盖林产品种类可达30多项(见表1)。其中5年以内的标准达26项,占食用林产品标准总数的约50%。

2 存在问题

2.1 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

我国食用林产品众多,但食用林产品有产品标准及林业行业标准的仅有14个品种、栽培规程仅涉及10个品种。这远远不能满足食用林产品发展的需要。

从表1可以看出产品标准14项,贮藏3项、加工标准1项,运输、贮藏、加工、包装标准较少。如柿子、核桃缺少产品贮藏、加工标准,红枣缺少干制技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质量标准中分级内容不完善,缺乏单独的分级标准,不能满足大规模果蔬贸易的需要。作为重要食用林产品茶油没有产品质量标准。但目前颁布的标准,不论国标还是行标,普遍缺乏对土壤、水、空气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没有对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使监测数据无法得到更好的应用,不利于林产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果蔬汁的检验方法标准太少,而欧盟针对果蔬汁的检验方法标准就有36个,所以在果蔬汁检验方法标准上应加强。

2.2 基础研究薄弱是食品标准工作的瓶颈

食用林产品标准的研究投入不足,科研力量薄弱,已成为食品标准工作的瓶颈。食品标准的制定离不开前期性基础研究,而前期性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科研、生产、管理经验的积累。由于林产品不是林业工作的重点,我国林产品检测机构由于缺乏运行经费,缺乏长期的基础性检测技术和标准等研发动力,以致目前我国从事林产品质量安全(包括检测技术)研发工作的专业机构少,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研发工作严重滞后。多项指标缺少长期积累的数据库,因而林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多数标准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利用风险评估作为基础。

目前,我国食品标准十分庞杂,但部分标准重要指标缺失,难以满足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如我国已批准使用的化学农药有600多种,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最大限量标准》中只规定了136种农药在30多种食品中的492个限量指标,其中13%的限量要求缺乏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

2.3 标准不够协调

我国多个部门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在多个部门参与下部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产品标准与卫生标准存在交叉、不协调、不配套、不统一。如GB 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规定铅、砷、汞、六六六、滴滴涕的限量指标,LY/T1207-1997黑木耳块的卫生指标中不含六六六、滴滴涕两项。GB/T 6192-2008黑木耳除规定铅、砷、汞、六六六、滴滴涕的限量指标外又在重金属指标中添加镉的限量。这种现象即影响标准的严肃性,又使检验工作者无所适从。

2.4 有些标准部分内容不够合理

LY/T 1780-2008干制红枣质量等级的安全卫生要求参照GB 18406.2规定,即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鲜食枣应参照GB 18406.2要求。干制红枣和鲜食枣安全卫生指标参照同一标准显然不合理。

2.5 一些指标设定过于笼统

LY/T 1777-2008森林食品质量安全通则规定水果、坚果木本粮油等有害限量,而在GB 2763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最大限量标准里将水果分类为核果、仁果、柑橘类水果等,每类水果的农药残留的最大限量不完全相同。制定药残留的最大限量应考虑水果食用方法、种植时常见的病虫害、膳食结构、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等因素,有的农药还需考虑急性参考剂量、暂时每日耐受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daily intakes,PTDI)、进出口贸易等因素。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过于笼统,削弱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对策

3.1 加大标准研究技术队伍的培育力度

由于多年来国家重视程度不够,资金等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标准研究专业人员缺乏,专业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现有的专业队伍存在专业培训不足,专业人员研究不够深入、不精等问题,对总体标准体系缺乏理解或思考,对国内外制定标准的现状缺乏较深入的动态研究,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是处于应急的状态。因此,国家亟待加大标准专业队伍培育的力度,为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技术贮备。

3.2 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涉及的要素多,标准值的确定须以多年科学研究的积累为基础。制定食品安全指标需要长期对食品安全污染物监测,建立食品污染物风险分析数据库,系统地对食品主要出口国进行风险分析的跟踪研究。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例,制定1项指标必须以全面、准确、翔实的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有效态)调查数据为基础,积极研究各类土壤中有害残留的有效态,特别是有效态的临界含量

3.3 积极引进和借鉴外国先进标准

与外国先进标准相比,中国在标准制定的创新性方面不足。许多情况下,外国提出某项安全限量标准、设定一个技术壁垒后,中国有关部门才开始被动地着手建立相关标准,这使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处于被动地位。我们在借鉴和引进欧盟、CAC等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相关标准的同时,必须结合中国现阶段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选择性地吸收,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自己林产品标准体系,改变在标准领域的被动地位。

3.4 标准的制订应征求多方面意见

我国由于相关法规及监督制度尚不完善,标准项目立项后,其制订过程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标准制修订过程不够透明,标准不能广泛吸收科研成果,标准可能脱离生产实际,标准化工作与市场需求脱节。与此对应,发达国家1项标准或技术法规的立项时,要经过行业、生产商、政府、利益团体的严格评审、投票,标准立项的目的要在媒体上广泛公布供公众评议。最终技术标准及技术法规的各阶段都要公布并答复所有公众评论。我国标准制定时需要科研、生产、外贸、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只有各行广泛参与,才能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吉国,胡继连.我国林业标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绿色中国,2004(8):25-26.

上一篇:个人军训阶段心得体会下一篇: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