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基础课(701)真题

2024-07-17

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基础课(701)真题(共5篇)

篇1: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基础课(701)真题

浙江大学(2012年)法学专业基础课(701)真题

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1、法律部门

2、立法体制

3、目的解释4、4、法律职业

二、简答题(30分)

1、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2、法治的体制性要求。

三、论述题(25分)

1、伯尔曼认为,“我们的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是在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获得其主要意蕴的,而宗教在此进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民法

一、名词解释(9分)

1、有因行为

2、居间合同

3、转继承

二、简答题

1、社员权有哪些特点?(8分)

2、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在占有效果上有什么不同?(10分)

3、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效力。(8分)

三、案例分析题(40分)

1、2008年甲作为农户代表人,把家里的农田和山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乙,并签订了《农田和山地承包转让合同》。2009年甲去世,其妻子丙和儿子丁要求乙返还经营权,乙拒绝。

(1)该《农田和山地承包转让合同》是否有效?(10分)

(2)其家人丙丁主张甲未经家庭成员同意转让的行为损害了家庭成员的利益,故主张合同无效,乙应当返还农田及山地。请问丙丁的依据是否合理?为什么?(10分)

2、甲与乙1月1日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于次日交付乙占有,约定该月15日登记转移户口;而甲又与丙1月10日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于11日登记转移户口。

(1)甲乙、甲丙签订的合同有效吗?何者的效力优先?(10分)

(2)后乙要求甲交付房屋。甲主张根据《合同法》的第五十一条规定,11日以后房屋的所有权归丙所有,因此甲属于无权处分的行为或者效力待定,乙拒绝追认后,甲乙之间的合同是无效的;因此甲不负有交付房屋的责任。请问甲的依据是否合理?为什么?(10分)

篇2: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基础课(701)真题

02年

名词解释:

1、自然法学派

2、法律规则分类中的权益符合规则

3、督促程序

4、证明责任倒置

简答题

1、简述法治的形式要件

2、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03年

名词解释

1、法律行为

2、法的溯及力

3、法的历史类型

4、权利能力

5、事先审查

6、职业代表制

7、单一制

8、民族区域的自治制度

9、宗教制度(宗法制度)

10、重罪十条

11、《唐律疏议》

12、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学说

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2、现代法学一般怎样划分公法和私法

3、简析宪法修改的无限制说和有限制说

4、简述清末变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判断分析题

1、法的编纂是规范性法律文化系统化的一种主要方法,而不是一项立法活动

2、在奴隶社会里,奴隶是物,他(她)们不是法律关系的主题,而是法律关系的课题,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身不能法律关系的客体的。

论述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试以法学理论阐明其理由。04年

名词解释

1、法的规范性

2、法对象效力上的折中原则

3、调整性法律关系

4、责任相当原则

5、权力

6、诉讼结构

判断分析题

1、法律和道德都是通过思想来控制和调整社会关系

2、我国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组成3、法律行为仅指合法行为

4、法律体系即法学体系

5、法律程序就是诉讼程序

简答题

1、简述法律行为的主观要件

2、根据法律规则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有哪些种类

3、现代法治社会中构成法治精神的要素

4、发的实效和法的效力的比较分析

5、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论述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论断

2、论述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05年

名词解释

1、特别法

2、调整型法律关系

3、法治的实体要件

4、当然解释

判断分析题

1、法学是“价值中立”之学

2、我国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组成3、中国法制化应是内发型现代化模式

4、分析古罗马西塞罗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才是法律的臣仆”

简答题

1、法律编纂的含义及特征

2、法律规范与氏族习惯的区别

3、权力和权利最重要的区别

4、简述知识经济与法治文明的相互作用

论述题

1、分析马克思“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论断

2、试评洗发法律形式主义

06年

名词解释

1、社会法

2、法律自由

3、事实构成4、诉讼经济原则

判断分析题

1、一国立法体系即该国法律体系

2、认识错误是免责的一个前提条件

3、法律移植与法的本土化互不相容

4、有人说:“法律规定科技成果为相关权利,就像“使智慧的火焰上加上利益的燃料”试分

简答题

1、法产生的条件

2、判别公民行为能力的标准

3、法怎样维护社会秩序

4、诉讼结构及其特点

论述题

1、试述现代法律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2、如何正确认识法律发展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

07年

名词解释

1、第一性权利

2、公平责任

3、立法体制

4、法律文化

分析题

1、法理学对“法是什么?”的研究也就是对“法应当是什么?”的研究

2、法的效力即法的实效

3、法人与公民有着完全相同的行为能力

4、法律原则也是一种法律规范

简答题

1、简述原始习惯与法的区别

2、简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3、简述中国传统法系的特征

4、简述正当程序的特征

论述题

1、为什么说在这种正义的分类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和法学家庞德提出的社会正义即社会

基本结构(社会体制)的正义具有决定意义

2、在当代我国法律发展中,如何看待西方法律形式主义和传统中国法律伦理主义 08年

名词解释:

1衡平法2系统解释3对世权利4司法公正原则

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法定权利是应有权利。

2立法体系即立法体制。

3守法就是履行法律义务。

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是解决不同种类法之间冲突的普遍适用原则。

简答题:

1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具有怎样的功能?

2简述法律体系的特点。

3简述法律行为中“认识错误”。

4为什么说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四论述题:

1试述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

2如何理解“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这一格言。

09年

填空题:

1------------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机制。

2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3一般而言,人们都把1215年《英国大宪章》作为-----------原则的源头。

4从世界各国来看,法治国家的根本政治基础是--------------。

5法推进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的作用属于法的---------作用。

6在法的渊源三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要素。

7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其要素包括三方面的能力,其中,--------------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

8根据权利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第一性权利与第二性权利。

9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主要包括动机,----------和认知能力。

10立法应遵循----------原则,是当今各国立法最基本的的准则。

二 判断分析:

1法律人的职业思维的主要特点是运用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其与大众思维差别不大。

219世纪的历史法学派将法律视为民族的精神,具有专属性,因此,认为法律不能被移植。

3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分别代表法的形成过程中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有各自的价值。司法历来都公正作为自己的理想。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简答题:

1法定代表人的条件。

2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3抵押权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4继承权平等原则。

四论述题:试述特殊侵权行为及其种类。试论物权的种类及其结构体系。

10年

名词解释:法的形式2 立法3 社会法4第一性法律关系5 反对解释6 道义责任论

判断对错:国家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题。法与道德调整的对象都只是人们的外部行为。一国的立法体制即是该国的立法体系。在我国司法判例也是法的一种渊源。

简答 :1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2 法的构成要素。3 法律关系的特征。4 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

篇3: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基础课(701)真题

所谓的工作过程就是指“为了完成某一件工作任务同时能够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是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主流观点。但是在课程改革初期, 我们遗憾地发现:无论是与理工科类课程相比, 还是与文科类核心技能课程相比, 这些基础课程普遍重知识的讲授和理论的传播, 轻应用技能和动手操作。长期以来, 这些专科基础课程只是缩小版本科基础课, 除了知识范围有所不同, 其余都严格秉承传统。因此注重基础知识和理念素养培养的这些基础课程, 并不能适应姜大源教授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及任务和流程等为导向的课程重新开发思路。既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工作过程”为任务和导向的方法, 也不能停滞不前继续保留原有的课程模式, 否则课程建设将很难适应整个法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在高职教育中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一时间文科类基础课程的改革在整个高职课程改革大好前景之下遭遇到瓶颈, 陷入了困境。

二、走出困境:非工作流程导向的创新, 以法律现象的认知规律为流程, 创造课程设计新理念

带着课程改革中的困惑, 课程组成员多人多次听取了姜大源教授的特色讲座, 认真分析研究其所提倡的“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改革思路与基础课程理念培养目标的不同点和关联点, 积极探索基础课程改革的新途径、寻求新思路。几经努力, 终于找到了突破点。我们发现, 虽然法学的基础知识中没有工作流程和任务, 但认识这些法学基本知识的过程 (从简单的社会现象和行为的认识到复杂的法律现象和法律行为的认识过程) , 也体现出行动的先后顺序性。我们暂且将这种对知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 称之为“非工作”流程。每一个知识的认知作为一项任务, 刚好与“以工作过程为任务导向”的设计思路相吻合。同理文科类基础课程都担负着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任务, 将这种传播任务转换成学生认知专业基础知识的过程, 将对专业基础现象的认识过程当成一种工作任务, 将获得职业素养当成工作成果, 完全符合姜大源教授“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概念, 也与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相统一。因此在基础课程体系中, 将“工作过程为导向”进一步转化为“认知过程为导向”, 是对“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路的创新, 它解决了认知知识类基础课程的设计思路, 是对非操作性工作过程的延伸解释。

三、《法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 课程组重新梳理了《法学基础》的改革设计思路, 将“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转化和提升, 同时也吸取了法律类其他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改革的方法, 提炼出了以“认知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为导向的基础课程改革思路。并在此基础上, 重新挑选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排列组合, 同时以“认知某一现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创新和摸索出了一套法律类专业基础课程从纯理论知识教学到注重能力技能传授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1. 完成特色教材的编写。

在教学知识点的选取上, 《法学基础》以法理学与宪法学为蓝本进行选择, 开创了高职法律类专业法学基础课程的先河。以此为基础, 我们组织了多年从事高职法律课程教学的教师和行业资深专家共同编写了《法学基础与宪法》教材, 已于2009年6月正式出版。在这本教材中, 我们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遵循高职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 紧密结合近年来有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法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对法学基础理论和宪法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整合, 并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人的活动、国家形态和法律关系四个基本要素, 尽量按照其内在逻辑联系和客观现实关系来重新构建学习内容单元和设计教学进程, 着力培养学生基本法律素养。目前该教材在法律类高职高专学生中的适用面十分广泛。

2. 以学习情境为载体, 从学科型教学向行动型教学转变。

在《法学基础》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我们选择了12个不同的知识点为不同的学习情境, 并以此为载体设计学习单元, 已经完全摒弃了法学学科传统复杂的纯理论知识体系, 基本实现了知识点从学科型向行动型的转变。从课程大纲看, 这12个学习情境的编排顺序, 均以学生对现象的认知规律为导向, 从简单到复杂, 从一般到特殊, 从社会到法律, 从一般法律认识到专业法律思维养成的规律设置课程的整体内容体系, 可以说完全符合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趋势。同时这12个学习情境的设立, 也与不同的认知法律的行动领域相适应, 符合培养学生法律基本素养技能的要求, 因此我们认为, 《法律基础》课程以学习情境为载体的设计, 开拓了文科类专业基础课程“认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新思路, 完全适应并创新了高职课程改革以行动领域和认知规律为导向的改革思路。虽然说从细节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但从整体而言, 其行动领域和认知规律为导向的前瞻性还是非常突出。

3. 摒弃纯理论的单一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传统的法学基础课教学, 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技能的培养, 高职法学基础课程的讲授必须彻底摒除这一陋病。因此我们在这门法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时, 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 制订了实训方案,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通过实地考察, 增加感性认识, 通过观摩实务部门的工作, 学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行理解、消化, 扩大知识面, 学习理清思路, 掌握法律人的逻辑推演、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在课堂上开设专题讨论课和模拟实训课, 要求学生设身处地的扮演角色, 进入情景, 通过有参照物的法律实践掌握知识与理论。

四、对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通过这几年在法学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摸索, 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如今的思路清晰, 课程建设组在对高职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方面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 以供分享。

1. 定位要准确。

无论哪个专业, 都离不开专业基础课程, 这是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基石。但同时也必须要看到, 高职教学与本科教学目标的不同, 专业基础课程在高职各个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也必然不同于本科专业。如果开拓和转变思维, 将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建设中进行重新的定位, 是在进行课程建设之前必须要理清的思路。首先必须摒弃专业基础课程的纯理论课程地位, 树立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基本分析能力等培养功能的认识。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 “基础”不能少, 但必须从“基础知识”向“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定位进行转变。

2. 目标要明确。

课程改革的目标, 必须要明确, 要有的放矢, 这是在“定位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实际的明确, 就是必须要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所属专业的改革发展及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 都离不开专业的建设目标, 每一个专业对其整个专业框架下的课程设置均具有其现实的目标性, 所以每一个课程的建设必然不能离开专业的建设总目标。以《法学基础》为例, 在法律系三个专业中, 其均为专业基础课, 但三个专业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对法律事务专业而言, 法学基础课程要实现其分析法律关系等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而对司法警务和法律文秘专业而言, 则更侧重于认识法律现象等基础能力的培养。因此同为专业基础课程, 必须要针对和结合不同专业的建设目标, 明确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3. 内容要适当。

作为高职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当避免深奥, 而应当选择浅显易懂。那么在高职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是动手的能力, 以此为出发点, 简单、浅显的基础知识够用即可, 而基本技能操作的知识点则需要提前进入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为将来学生继续学习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4. 方法要灵活这是指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付诸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 即使是实践教学方法, 也要根据教学对象、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灵活的处理。

以《法学基础》为例, 同为专题讨论分析法, 不同的老师就创造出了不同的实施方法, 如学生参与式教学法、话题讨论法、案例模拟法等等, 都是针对不同学生采取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此, 不拘一格的灵活教学手段是将所有的上述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产生实际效果的良方。

摘要:高职文科类基础课程专注于职业基础知识的获取, 将“认知专业理论的过程”归纳等同为“工作任务”, 是以“非工作过程”对“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创新。以《法学基础》为例, 以“认识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的认知过程为导向创新课程改革思路, 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实践, 为高职文科类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基础课程,非工作过程,认知规律,改革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姜大源.案例与范例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 .

篇4: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基础课(701)真题

【关键词】蓝色大学    法学专业    定位     特色发展     创新

一、发展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背景

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人们对依法治国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如此,必然要求有大量各行各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来满足社会期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法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640余所,在校生的总人数约为35万人。不同水平的院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招收大量法学本科生。就辽宁省而言,具有法学专业的院校共計20所,在校生总量为1万余人。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非常注重对法律课程的学习,以掌握法学知识作为求职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据2010年的全国硕士招生报名统计,法律硕士仍居报考人数最多的十个招生专业之列,位居第二。全国具有法律硕士授权点的院校有115所,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在众多设置法学专业的学校中,我校要突出蓝色大学的特色,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同时,为服务辽宁沿海经济,实现海洋强国梦,依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培养高素质的涉海涉渔法律人才迫在眉睫。而“法学教育的正确定位和创新发展决定了法律人才的培养的效果”,因此,明确我校法学专业的定位及特色发展是重中之重。

二、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特色发展的理念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与特色发展与一般综合类学校的发展有所不同,要在“蓝色海洋”学科背景下谋求自己最大化的发展,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因此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凝练大连海洋大学法学专业教育的特色须遵循以下理念:

1.科学定位

罗伯特· 赫钦斯曾指出,“大学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就导致大学的极端混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项事业必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为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对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进行科学定位。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所谓科学定位是指:以科学的方法明确目标、制定方案、优化资源、彰显特色。结合涉海涉渔法律事务所需要的人才,制定法学教学计划,将涉海涉渔教育贯穿到培养计划中,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法律学是一门现实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各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涉海高校,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我校自身办学的内在条件,我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特色体现在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

2.特色发展

我校明确指出,要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带动相关学科,坚持学科渗透,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突出学科中的海洋特色。因此,建设蓝色大学法学专业既符合我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也适应了国家发展海洋战略的整体要求。

3.全面提升

“法之立也,为民造福耳。”我校刚刚起步的法律硕士教育正在探讨以法学基础教育为依托,结合我校建设“蓝色海洋大学”的目标,进行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法律硕士教育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诉讼型法律人才及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治国人才,更重要的是作为具为法律硕士授予权的涉海高校,要着眼于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涉海涉渔的法律专才。全面提升我校法学教育的质量。

三、蓝色大学法学特色发展的途径探究

1.夯基础——巩固法学本科教育,将已经取得的专业建设成绩为法律硕士教育奠定基础

“学术是支配大学的核心与根本,大学正是在学术这一本质特点上确定着自己存在的根据。”社会的发展使法学广泛渗透到生活的各行业、各领域,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政府执法者,尽管很难掌握各行业全部的知识和技能,但作为法科毕业生,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是“应有的共同规格和最基本的要求”。法律的基本原理及价值理念仍是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基础。

法学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分为三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其中,基础理论课程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和铺垫,专业基础课程是法学专业课程的核心和重点,专业技能课程是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巧。

近年来,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积累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强化法学基础专题课,使学生在具备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专业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的研究能力,事实调查能力,交流沟通、谈判、诉讼、非诉讼争端解决、接待、组织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等;通过扮演角色来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2.抓机遇——以法律硕士授权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实践,实现法学本科、硕士教育特色一体化

大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组织,若自我封闭将会导致发展的落后与停滞。

对外界环境的辩证吸收是保持其活力发展和优化进化的必要途径,在强化涉海涉渔特色课程、加强法律教育的同时,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与全国指导性培养方案相适应不可缺少。要增加涉海涉渔法律实践性课程,如海事案件活用校内模拟法庭,增加校外海洋管理体验等环节。

3.筑特色——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坚持特色办学,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我校法学专业突出了大连海洋大学“蓝色”学科优势,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蓝色海洋经济相关的国际海洋法、海洋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涉海诉讼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向。本专业特色突出,突破了一般高校法学通识教育的模式,更专注于海洋管理、海洋环境等法律教育,开设了国际海洋法、渔业法规、海商法、海洋管理等特色课程。

理论方面,构建涉海涉渔特色课群体系,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突出“蓝色大学”法学理论教育特色;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最终为国家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为涉海涉漁管理机关培养管理人才,为涉海涉渔诉讼培养专业律师。

实践方面,邀请大连海事法院、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毕业生代表共同研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讨论,特别是针对学生专业基本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养方面。随后,借鉴其他法学专业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制订我校人才培养方案。

(1)结合海洋渔业法理论及实务,做好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

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宪法专题、民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行政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法专题等。选修课按我校专业特色,设置海洋法专题、渔业法专题、海事诉讼等专题。实践教学包括法律文书、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谈判。实务实习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海洋渔业管理等实务单位或政府法制部门、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部门进行。在职业能力上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等方面的法律职业从业技能。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事务、结合法学理论展开,重在反映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成立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设立开展法律涉海实践教育的平台

首先,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

其次,“法庭进校园”就是把人民法院的真实审判活动搬移到学校进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与人民法院协商沟通,选取人民法院在审的案件到学校的模拟法庭开庭审理,在校学生参加全程旁听,观摩庭审现场,以达到使学生切实了解人民法院真实审判活动目的。法学专家工作站和交叉任职是经学院与大连海事法院协商推出的双方合作的新方式,即法学专业优秀的师资受聘大连海事法院人民调解员,同时,海事法院的法官经学校聘任担任在校学生教学指导教师。这种方式不仅为学校的优秀师资提供了接触实务,提供了实践教学能力的有力支持,也使得审判机关共享学校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共赢。

4.谋发展——突出蓝色大学法学教育的特色,全面提升我校法学专业办学层次和社会知名度

强化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成员来自政府、司法实务部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大胆尝试“法庭进校园”、模拟示范庭、法学专家工作站、交叉任职等多种方式,保障法学教育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不仅方便了在校学生直接学习法庭审判,而且对于人民法院和主审法官也是一种督促和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与审判机关之间的合作双赢。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1.解决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特色

传统法学人才的培养,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局限于狭隘的法学专业范围内,是标准化与同质化的。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实际措施凝练“蓝色大学”具有涉海涉渔的法学特色教育,特别强调和注重法学学生解决涉海涉渔法律事务的综合能力,解决了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的特色。

2.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

本项目研究法学专业定位,不仅强化扎实的法学理论教育,还认真安排涉海涉渔法律职业教育内容,并与司法部门联合实施开放式办学,增强了法学专业教育的适应性,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

3.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接地气”

本课题法学专业教育必须先参加法学专业专题教育阶段的学习,再有所侧重参加其他平台的某些特定涉海涉渔法律课程和实务环节,这样保证重点突出,能使掌握法律知识和具有解决涉海涉渔法律问题能力相互促进。

五、结语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建设途径一定要依托海洋背景,坚持特色办学的原则,避免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要科学确立法学专业建设目标,走特色发展的途径,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法学专业一定会成为理工类高校中一个独特的、优势的专业。要坚持学科渗透,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连海洋大学不仅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且会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而且我校的法学专业也会成为蓝色海洋大学中的特色学科。

【参考文献】

[1]霍宪丹.关于我国创立JM的宏观背景与基本要求[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李林.中国法治发展报告 (2008年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8-31.

[3]霍宪丹.不解之缘:二十年法学教育之见征[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4.

[4]吴家玮.世界一流大学要找准自己的定位[N].中国青年报,2001.

[5]胡玉鸿.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模式的接执[J].法学,2001(9).

[6]霍宪丹.法学教育重新定位的再思考[J].法学,2005(2).

[7]张俊宗.学术与大学的逻辑构成田[J].高等教育研,2004(l):11.

[8]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急常解决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2002(7).

篇5:浙江大学法学专业基础课(701)真题

考研专业课复习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华东政法大学615民商法学2011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供大家下载使用,并且提供华东政法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更多真题敬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华东政法大学615民商法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简述形成诉权的概念,并我国现行法上的形成诉权(请至少答出四种)。

2、简述双务合同与有偿合同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简述我国法律规定的合同一般法定解除事由(原因)(请至少答出五种)。

4、甲为打扫其新居的卫生,经家政公司介绍,请乙为其打扫卫生,约定报酬为每小时30元,打扫时间、范围与方式等均应听从甲的要求。后乙在甲家擦窗玻璃时,不慎将玻璃打碎,导致楼下行人丙受伤,共支出医药费等若干;乙自己的手也因此割伤,支出医药费等若干。试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等的规定,简要回答:

(1)丙的损失,应由何人负责赔偿?为什么?(2)乙的损失,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3)在这一方面,《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与以前的法律或司法解释有何不同?

5、简述遗赠与死因赠与的区别。

6、简述我国《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设立与运行中的特别规定(请至少答出五点)。

7、试述我国企业破产制度中哪些债权不属于破产债权(请至少答出五种)。

8、简述票据背书的效力。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

【案情概要】甲(12岁)以其自有的压岁钱12000元,向其忘年交乙(25岁)购买二手电脑一台;乙要求甲征求其父母之意见,甲谎称其父母同意,乙即将电脑出卖给甲并交付,也收取了价款(假设没有发生金钱混合)。甲父丙得知后,找到乙,要求退还电脑,取回价款。

1、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回答以下问题(1)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

(2)丙可以代甲向乙行使何种请求权?请求内容是什么?

2、假设我国立法采纳了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的模式,试就本案之处理,应用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理论回答如下问题

(1)本案中有哪些物权行为?

(2)本案中的物权行为效力如何?为什么?

(3)金钱和电脑的所有权现分别属于何人?为什么?(4)丙可以代甲向乙行使何种请求权?请求内容是什么?(5)乙可以向甲行使何种请求权?请求内容是什么?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及其表现。

2、请仔细阅读我国《物权法》的下列规定,并结合民法基本理论回答所附问题: “第三十三条 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第三十四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五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第三十六条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十七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1)其中哪些条文规定的哪些请求权属于物权请求权?为什么?(2)条文中规定的其他各种请求权(请一一指明条文与名称),分别是何种性质的请求权?

(3)物权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有何区别?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4.6.1 华东政法大学615民商法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简述形成诉权的概念,并我国现行法上的形成诉权(请至少答出四种)。

形成诉权,又称为间接形成权,与单纯形成权互为相对关系,指必须通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的形成权。包括:

(一)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3)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4)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上述4类合同的撤销权,必须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属于形成诉权。

(二)可撤销婚姻中的撤销权;

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婚姻,或者当事人成立的婚姻在结婚的要件上有欠缺,法律赋予一定的当事人以撤销婚姻的请求权,该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使撤销婚姻的请求权,而使该婚姻无效的婚姻。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失去法律效力。

(三)情势变更中的合同变更权和解除权。《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

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2、简述双务合同与有偿合同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见教材高富平《民法学》第二十四章

合同概述

3、简述我国法律规定的合同一般法定解除事由(原因)(请至少答出五种)。(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4、甲为打扫其新居的卫生,经家政公司介绍,请乙为其打扫卫生,约定报酬为每小时30元,打扫时间、范围与方式等均应听从甲的要求。后乙在甲家擦窗玻璃时,不慎将玻璃打碎,导致楼下行人丙受伤,共支出医药费等若干;乙自己的手也因此割伤,支出医药费等若干。试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等的规定,简要回答:

(1)丙的损失,应由何人负责赔偿?为什么?

丙的损失由甲负责赔偿。甲乙之间是劳务派遣关系,被派遣的乙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甲承担侵权责任。

(2)乙的损失,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乙的损失根据甲、乙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乙打扫的时间、范围与方式等均听从甲的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要求,甲在某种程度上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在这一方面,《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与以前的法律或司法解释有何不同?

更强调风险自担。乙对自己的损失,也存在过错,应与甲分担损失。

5、简述遗赠与死因赠与的区别。

见许莉主编的教材《婚姻家庭继承法》P205页。

6、简述我国《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设立与运行中的特别规定(请至少答出五点)。

与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相比,《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的规定更为严格,也多为强制性规范:

(1)对股东身份的限制。只有自然人或法人可以单独出资设立一人公司,而对于非法人组织不能设立一人公司。

(2)对注册资本的限制。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为10万元,比起一般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额3万元),其门槛要高一些,并且一人公司的注册资本实行实缴资本制。

(3)对工商登记的限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工商登记尤其是营业执照中载明“自然人独资”或“法人独资”字样。

(4)对财务制度的限制。为了保持公司财务和资产的独立性,防止与股东个人财产混同,《公司法》规定一人公司必须于每一会计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5)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严格适用。《公司法》第64条规定可以看出两点:一是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条件比较宽泛,即只要股东不能证明其财产独立于公司财产的,便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二是关于举证责任问题。立法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设计,即并非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分配举证责任。

7、试述我国企业破产制度中哪些债权不属于破产债权(请至少答出五种)。下列请求权不属于破产债权:

(1)行政、司法机关对破产企业的罚款、罚金以及其他有关费用;(2)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债务人未支付应付款项的滞纳金;(3)破产宣告后的债务利息;

(4)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所支出的费用;

(5)破产企业的股权、股票持有人在股权、股票上的权利;(6)破产财产分配开始后向清算组申报的债权;(7)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

(8)债务人开办单位对债务人未收取的管理费、承包费。

8、简述票据背书的效力。

票据背书是票据转让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持票人为了转让票据权利或者为了将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在票据的背面或粘单上记载法律要求的事项并签章,然后把票据交付给被背书人的票据行为。不同种类的背书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但无论那一种背书,只要在形式上具有连续性,都能产生权利证明效力。

1、转让背书的法律效力。转让背书是指持票人为了转让票据权利而为的背书。关于这种背书的法律效力,票据法规定了三个方面,即权利转移效力、权利担保效力、权利证明效力。

2、委托收款背书的法律效力。委托收款背书是指持票人为授予他人代其行使票据权利的权利而为的背书。

3、质押背书的法律效力。质押背书是指持票人为了在票据上设定质权,以担保其所负债务而为的背书。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案情概要】甲(12岁)以其自有的压岁钱12000元,向其忘年交乙(25岁)购买二手电脑一台;乙要求甲征求其父母之意见,甲谎称其父母同意,乙即将电脑出卖给甲并交付,也收取了价款(假设没有发生金钱混合)。甲父丙得知后,找到乙,要求退还电脑,取回价款。

1、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

效力待定。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其行为能力的法律行为须取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丙可以代甲向乙行使何种请求权?请求内容是什么? 返还原物请求权。请求内容是返还甲购买电脑的价款。

2、假设我国立法采纳了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的模式,试就本案之处理,应用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理论回答如下问题

(1)本案中有哪些物权行为?

支付价款的行为,交付电脑的行为。

(2)本案中的物权行为效力如何?为什么?

支付价款的行为效力待定,交付电脑的行为有效。前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后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金钱和电脑的所有权现分别属于何人?为什么?

金钱的所有权属于甲,电脑的所有权也属于甲。前者交付金钱的法律行为未生效,而后者转移电脑的行为有效。

(4)丙可以代甲向乙行使何种请求权?请求内容是什么?

返还原物请求权。请求内容是返还甲购买电脑的价款。(5)乙可以向甲行使何种请求权?请求内容是什么?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请求返还电脑。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及其表现。

英国衡平法创设了具有历史性和世界性的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体系使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财产之外,为了避免给传统民法带来冲击,我国《信托法》没有移植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构造,而是效仿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规定了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以保障信托财产的独立地位。但是,这种独立性会限缩信托财产和信托当事人债权人的担保财产的范围。因此,这种由法律强制性规定确立的信托财产独立性,如果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加以支撑,对于上述债权人会造成不公正的印象。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不是由信托法理学者和信托立法权的执掌者主观臆断的产物,也不是信托关系纠纷的裁判者——法官运用裁判权的结果,信托财产之所以具有独立性是由信托财产的本质决定的。信托财产的本质是一项目的财产

为防止受托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如债权人)对信托财产不当行使权利,解决信托财产名义上归受托人所有、实质上归委托人所有的所谓“双重所有权”冲突,立法确立了信托财产独立制度,即信托财产独立于受托人自己所有的财产(即固有财产)。信托财产独立性具体表现在:(1)信托财产与委托人的非信托财产相区别。(2)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相区别,不能归入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或者作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受托人因法定事由终止时,如受托人死亡或者受托人被依法解散、撤销、宣告破产,信托财产不属于受托人遗产或者清算财产。(3)信托财产非因法定事由,不得强制执行。(4)信托财产困受托人管理、处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查看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分产生的债权,不得与受托人固有财产产生的债务相互抵销。(5)受托人管理、处分的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产生的债权债务,相互之间不得抵销。

2、请仔细阅读我国《物权法》的下列规定,并结合民法基本理论回答所附问题:

“第三十三条 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第三十四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五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第三十六条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十七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1)其中哪些条文规定的哪些请求权属于物权请求权?为什么? 第三十四条规定的返还原物请求权、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排除妨害请求权和消除危险请求权、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恢复原状请求权属于物权请求权。以物权为基础而产生的权利。其产生根据在于物权是对客体进行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当物权人的支配权受到他人侵害时,为恢复权利人对客体的圆满支配状态,物权人行使此项请求权。

(2)条文中规定的其他各种请求权(请一一指明条文与名称),分别是何种性质的请求权?

第三十三条规定了确认之诉请求权,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债权请求权和因侵权行为而生的请求权。

(3)物权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有何区别?

债权请求权是指在物权受到侵害并发生财产损害时,物权人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的权利,它是一种索求性、进取性的请求权。其典型的民事责任形式即是赔偿损失责任。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是保护物权的两种不同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物权请求权的实现或物权性民事责任的承担,权利人无需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因为,权利人仅仅要求将受到妨害的物权恢复到其完满状态。而受害人欲请求行为人损害赔偿者,则应证明其实施侵权行为时主观有过错。

(2)物权请求权的实现不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为前提。而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现有财产或非财产性损害。

(3)债权请求权的行使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而物权请求权很难适用诉讼时效。

(4)物权请求权的行使主体并不局限于物权人本身,因为物权请求权是与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对物的占有构成侵害或妨碍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行使此项请求权。如租赁物的承租人对他人侵害租赁物的行为可以提起诉讼行使上述权利。因此,这是一种对物诉讼。而债权性请求权的行使是以相对人为对象,且以权利人受到实际损害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损害者才可以侵害方为被告提起诉讼,故这是一种对人诉讼。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辅导专家提醒您一定要把考研专业课真题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祝您备考顺利,金榜题名!

上一篇:清明思先人作文下一篇:宁波卷中考满分作文赏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