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读书笔记

2024-07-08

荀子《劝学》读书笔记(精选9篇)

篇1:荀子《劝学》读书笔记

荀子的《劝学》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文章运生动的运用各种比喻告诉我们: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学无止境,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并坚持自我反省,用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不可不知天高地厚,贪图安逸,才能学有所成。

文章教导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行善积德,使我们变得聪明机智,心境明畅,这样自然处事得体,进退有度。

本文还告诉我们,天地万物各有其长处和用途,我们要学会善于借助这些事物(的长处)为我们所用。沧海能纳细流故能成其大,我们只有通过各种不同途径,用心专一,并持之以恒的学习、积累各种知识,才能积少成多,令终身受益。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提倡终生学习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荀子的论述极具现实教育意义。

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竞争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例如: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机器、新设备等等一切新的事物,都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乃至提高生活素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令我们的社会整体水平得以提升的工具和硬件设施,但是,面对这些新的工具,新的设施、新事物,我们首先要熟悉它,了解它,懂得操作它,应用它,才能够使它产生效益,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服务。为了了解它们、应用它们,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想要在各行各业中保持你的竞争力,在优胜弱汰的现实社会中永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不断的努力学习、吸收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在竞争对手面前,你的能力强一些,比你的对手懂得多一些,那你的机会自然就多一些。

另外,社会每天都在进步,原本所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我们只有通过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培养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的习惯,为我们的进步和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接受新事物、认识新科技,提升自身价值;使我们时刻保持与时代同步。

再者,学习没有捷径,只有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坚持不断的努力和不断的积累,才能达至成功。

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和谨慎的态度;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的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懂得尊师重道,礼贤下士。对人处事,要合乎礼仪,不怠慢,不浮躁。“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只有不耻下问,广纳细流,才能积少成多,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最终成为德行完美,学识渊博的人,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回报国家和社会。

篇2:荀子《劝学》读书笔记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除恶向善则须靠礼仪矫正,因而特别重视后天的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其著作开篇即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自称是孔子传人,其著作也以劝学张目,表面上看只是继承儒家劝学传统,其实着眼点明显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仪道德和知识智慧.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这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让他站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懦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人性本恶,就要像木材一样“受绳”而变得通直,像刀剑一样“就砺”而变得锋利,性恶之人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方可成为“智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学习对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远非“生而知之”者的“悦”乎其中可以比拟的。

基于人性本恶的前提,荀子十分看中学习中“功”。为使就学之功有所依凭,首倡“善假于物”练外功。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向有一技之长者学习。在荀子看来,整天苦思忧虑不如“须臾”所学,善学者必须“善假于物”。借助外物之长,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轻而易举可收登高博见、呼风彰闻之效果。借他人之“舆马”.来补己“非利足”之短而达“致千里”之目标;借外界之“舟揖”,可弥己“非能水”而收“绝江河”之功效。即使资质、禀赋平常之人,如能博取众长,聚万善于一身,能不除“恶”务尽成高尚君子乃至后天圣人吗?

这种“功”’,不能仅仅凭借外因。为使就学之功效待久稳定,还必须讲究方法,苦练内功。

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凭借后天的学习才能跻身圣人之列。此别无他途。积土成山可兴风雨,积水成渊可生蛟龙,积跬步可致千里,积小流可成江海,这功夫要先练积累内功,积末技可成大艺,积散识可成大智,积小善可成大德。练好积累内功,就能“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其二,要持之以恒.练好刚韧内功。不学骐骥一跃而止步,要学驽马十驾而不舍,凭这韧功,就不会半途而废,行百里者半九十,就不会遇坚而折.遇挫而馁。其三,要咬住不放.练好专一内功。不学六跪二螯、“用心躁也”的螃蟹,乃至落得个“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的可悲下场;要学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用心一也”的蚯蚓,充分享受“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愉悦。学成圣人之身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就要远离急于事功的浮躁,练就专心致志的定力。如此外功内功兼具,练就金刚之身的功夫,就不怕再经“槁暴”反复“涂(通“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其实,人生下来犹如一张白纸,性恶性善都是主观先验之说。但荀子基于性恶而劝学,不仅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积极作用,而且在劝学的力度和深度上超过了其先师孔子,这不能不说是不幸中之大幸。

荀子的文章文采斐然,这和他善用比喻、形象说理分不开。其设喻技巧高妙,精警动人,乃至使篇中章句或演化沿用为成语,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或击节援引作格言,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本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等等。其技巧高妙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就近取譬。那“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靛青,那“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冰块,那受绳而变通直的木材,那因?而其曲中规的车轮,那就砺变锋利的刀剑,不正是司空见惯吗?那登高而招见者远,那顺风而呼闻者彰;那假舆马而至千里,那假舟揖而绝江河,不正是有目共睹吗?《劝学》中那些精妙的比喻,哪一个不是人们熟知的普通常识?但正是这些通俗明白的常识,却收到了“称名也小,取类也大”(《文心雕龙·比兴》)的效果。

多方设喻。有的单独设喻:如以中绳的直木因而成“其曲中规”的车轮、虽有槁暴不复挺的`自然现象,比喻人可以凭借后天的学习改变人的资质,禀赋。有的连续设喻:如以积土成山可兴风雨、积水成渊可生蛟龙.比喻积善成德可成君子,积累散识可成大智。有的正面设喻:如以虽无锋利爪牙、强健身骨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蚯蚓,比喻资质虽差却用心专一,乃至取得超乎想像成绩的求学者。有的反面设喻:如用虽有六跪二螯、貌似强大却不得不借蛇蟮之穴寄身托体的螃蟹,比喻资质优秀却居心浮躁、最终一无所成的学子。这二者又构成了正反设喻,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揭示了用心专一和居心浮嗓的天壤相别的功效。有的综合设喻:如以一跃而不能十步的骐骥、十驾而功在不舍的连续比喻,再以锲而舍之不折朽本、锲而不舍可镂金石的匠人对比设喻,这又构成由马而人的连续比喻。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能超水平地发挥作用,以“取类不常”达到”惊听回视”(《文心雕龙·比兴》)的绩效。

篇3:《荀子·劝学篇》异文略考

一、登与升

《荀子集解·劝学篇》:“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在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大戴礼记·劝学篇》:“是故不升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道, 不知学问之大也。”“吾尝跂而望之, 不如升高而博见也;升高而招, 非臂之长也, 而见者远。”

从字音上, 二者同为上古阳声韵蒸韵。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将“登”拟为“端母蒸韵”, “升”拟为“书母蒸韵”。因此, 二者具备了音近关系。从声母上讲, 根据钱大昕“照三归端”说, “升”的“书母”在上古也当读为“端组”一类音。如此, 音近关系更加明确。

从字义上, “登”的本义是上车, 《说文解字·癶部》:“登, 上车也。从癶豆。象登车形。”引申为“升;上”见《汉语大字典》“登”字释义第二条。“升”的本义为容器名, 一斗的十分之一。《说文解字·斗部》:“升, 十龠也。从斗, 亦象形。”由此, “升”表示上升、升高义与本义无关。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升假借为‘登’。字亦作升, 作升。”按:《说文解字·日部》:“升, 日上也。从日升声。古只用升。”《正字通》:“升, 平也。”《类篇》:“升, 或作陹。”《集韵》:“陹, 书蒸切, 音升。本作升。日之升也。”《玉篇》:“升, 上也, 进也。”《广韵》:“升, 登也, 跻也。”《尔雅·释天》:“素升龙于縿。”在“上升、升高”义上, 升、升、陹为异体字, 分别是在声符“升”添加形符构成的形声字。而“升、升、陹”为“升”的后起本字。

从考察结果看, 登和升具备了替用的可能性:音近义通。至于其必要性, 可以作如下推断:字形上误写的可能性极小。其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之字形 (限于篇幅, 不再赘述) , 差异极大。因此, 可以断定登和升是音近而替换的结果。

二、柱与折

《荀子集解·劝学篇》:“物类之起, 必有所始。荣辱之来, 必象其德。肉腐出虫, 鱼枯生蠹。怠慢忘身, 祸灾乃作。强自取柱, 柔自取束。”《大戴礼记·劝学篇》:“物类之从, 必有所由;荣辱之来, 各象其德。肉腐出虫, 鱼枯生蠹;殆教亡身, 祸灾乃作。强自取折, 柔自取束。”

上文“强自取柱, 柔自取束”一句中, “柱”和“折”的争论至今未休。清代王引之云:“柱, 当读为‘祝’;祝、断也。强自取柱, 谓太刚其折也。”钟泰曰:“祝, 即‘拄’。强者可以拄物, 如竹木是也。柔者可以束物, 如皮韦是也。而自竹木与皮韦言之, 皆所自取也。”王先谦《集解》引王引之曰:“柱当读为祝……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 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 是其明证矣。”按:大戴记之“折”, 据刘师培考证, 亦“拄”字之讹。前辈的解释同中有异, 即都认为“柱”是断的意思。按照这种解释, 这两句话应该解释为“坚硬的东西自己招致折断, 柔软的东西自己招致约束。”细细品味, 似有可商榷之处。

《汉语大字典》中, “柱”的前两个义项为:1.支撑房屋的柱子。2.泛指柱状之物。“拄”的前三个义项为:1.支撑;顶着。2.谓手持棍棒等顶住地面以支持身体。3.泛指支持。“祝”的本义是“祭祀时司礼仪的人”, 引申为祝祷、祝颂之意。并无折断之意。王引之认为“柱”当读为“祝”, 取折断之意, 似有不妥。按:柱, 名词, 指支撑之物, 引申为动词, 指支撑的动作, 是完全可以的。故钟泰曰:“祝, 即‘拄’。强者可以拄物, 如竹木是也。”后半句问题不大。关键是, 训“柱”先假借为“祝”, 然后再说“祝”即“拄”, 恐无必要。至此, 可以这样推测, 从义项上看, “柱”并没有假借, 而是取自本义的自然引申。

从篇章学上看, 释义还需照顾文本语境, 即上下文。笔者认为, 从文本上进行解读, “强自取柱, 柔自取束。”可以解释为“强硬的东西自然可以拿来做支撑之物, 柔软的东西自然可以拿来做捆束之用。”顺乎上文, 并无牵强。至于《大戴记》作“强自取折”, 本文采用刘师培的考证, 只不过可以推测为先把“柱”写为“拄” (后起本字) , 然后讹为“折”字, 这与其考证是一致的。

三、沈与流

《荀子集解·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 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 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 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 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 安有不闻者乎!”《大戴礼记·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 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 而六马仰秣, 夫声无细而不闻, 行无隐而不行;玉居山而木润, 渊生珠而岸不枯;为善而不积乎?岂有不至哉?”诸多异文, 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流鱼”和“沈鱼”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流鱼, 应从大戴记作“沈鱼”。查《汉语大词典》“流鱼”条, 解释如下:“流鱼, 沉鱼。流, 用同‘沈’。《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王先谦集解:‘《大戴礼记》作‘沈鱼’是也……作‘流’者, 借字耳。’”再查“沈鱼”条, 解释如下:‘沈鱼, 潜藏水底的鱼。《大戴礼记·劝学》:‘昔者, 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大略看来, 前辈之论自有道理, 整个文意也很畅通。但疑点是, 既然《荀子》出书在前, 而《大戴礼记》成书于后, 为何却是后者正确呢?其次, “流”既是“沈”的假借字, 就必须符合假借的条件:语音相同或相近。经查, “流”在上古是“来母幽部”, “沈”为“定母侵部”, 除声母不同之外, 韵部也没有旁转或对转的关系, 语音上相去甚远。因此, 笔者对上述前人之说提出质疑。根据笔者的意见, 当以《荀子集解·劝学篇》中的“流鱼”为确, 理由如下。

从字形分析, 《说文解字》云“流”的本义为“水行也”, 《汉语大词典》则解释为“1.水或其他液体移动。”, 引申为“流动, 变换位置”等义项, 见《汉语大词典》以下几条:“2.泛指物体移动, 变换位置。3.顺水漂流。5.移动不定;流浪。”。这样的辐射引申方式完全合理。其次,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 鱼是有生命的个体, 水上活动是很频繁的, 游来游去非常正常。瓠巴的瑟音非常优美, 吸引了正在游水嬉戏的鱼儿从水里探出头倾听, 顺乎文意, 并无不妥 (流鱼出听) 。再看“沈”字, 其有“没入水中, 潜隐”之意, (见《汉语大词典》第十条:“10.没入水中;沉没。”) , 放在文中亦无不当。关键在于, 如前所述, 《荀子》成书早于《大戴礼记》, 且内容上明显后者继承前者, 则应以原书为基准。并且, “流”和“沈”在语音上不满足通假的要件。综上所述, 当以《荀子集解·劝学篇》中的“流鱼”更为准确。

历代典籍, 异文众多。通过以上分析, 其繁杂程度, 可见一斑。在鉴别和处理异文时, 必须在继承和鉴别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等知识, 以版本学、校勘学和目录学为指导, 仔细斟酌。

参考文献

[1][清]王先谦《荀子集解》, 沈啸寰、王星贤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2][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 王文锦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 1983;

[3]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 (增订本)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4]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 (上、下册) , 岳麓书社, 1997年第一版;

篇4:《荀子·劝学》“参省”释义

关键词:《荀子》 参省 三省

《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这句话中的“参”字的解释,向来见仁见智,争论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理解:其一,以唐代的杨倞注为代表,解“参”为“三”。其二,以清代俞樾为代表,他在《诸子平议》中释“参”为“参验”。唐代杨氏的注是《荀子》一书现存最早的注解,价值很高。而第二种解释也影响广泛,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就采纳了这种观点,把“参省”注为:“参,验、检查。省,省察,反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注释为:“参,检验。省,检查。”然据笔者分析,俞樾的说法值得商榷。

首先,上古汉语(特别在先秦)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释“参”为“检查”,与下文“省”字在意义上就显得复沓累赘了。而如果把“参省”作为同义复词或固定组合来处理,笔者检索了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发现在《荀子》之前的其它古籍中未见“参”“省”联用,之后也仅见两例:(汉)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臣忝自参省,资非哲人藩屏之用,器非殿邦佐君之才。”《魏书·景先传》:“晨昏参省,侧立移时。”而且,后一例的“晨昏参省”在其它典籍中或作“晓夕三省”,如司空图《观音忏文》:“且自叨窃一名,晓夕三省。”显然,“晨昏”与“晓夕”同义,“参省”是“三省”之义。可见,仅就孤例我们很难把“参省”看作同义连用的固定组合。再说,古汉语中很多单音节词同义连用,后来凝结成为固定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变成联合式的双音词,但是现代汉语中没有“参省”一词。

其次,我们来仔细审读俞樾在《诸子平议》中的解释:“‘省乎二字,后人所加也。《荀子》原文盖作‘君子博学而日参己。参者,验也。《史记·礼书》曰:‘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索隐》曰:‘参者,验也。《管子·君臣篇》曰:‘若望参表。尹注曰:‘参表,谓立表所以参验曲直。是‘参有参验之义。君子博学而日参验之于己,故知明而行无过也。后人不得‘参字之义,妄据《论语》‘三省吾身之文,增‘省乎二字,陋矣。《大戴记·劝学篇》作‘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如‘而古通用,无‘省乎二字,可据以订正。”[1]

可见,俞樾释“参”为“参验”的证据主要有两条:其一,古籍中“参”有“参验”义,并举《史记》《管子》中的实例为证。在古汉语中,“参”的确有“参验”义,《荀子》本书中,也有这样的用例,如《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但是,对于像“参”这样有多个义项的词,我们不能在考察了诸个不同结构的辞例后,就武断认为这些用例中的“参”用的是同一个义项,我们一定要考察具体的语境。

其二,俞樾的另一关键证据是他看到在《大戴礼记·劝学》中有“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这一异文,于是断定《荀子·劝学》的原文应该是“日参己”,今本《荀子》有“省乎”二字,是后人据《论语》“三省吾身”所妄加。考异文是训诂方法之一,不失为有用,但是,构成异文的原因非常复杂,对异文我们要仔细审辨。赵振铎先生在《训诂学纲要》中就说:“古书里面异文的情况非常复杂,有些对辨析词义有一定的作用,它为确定词义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有的异文是师承关系,或传抄讹错,对于辨析词义的作用就小一些,甚至完全没有作用。使用异文的时候应该特别留意,注意选择。”[2]笔者又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仅找到一个在字面上有“参己”的用例:(汉)王符《潜夫论·潜叹》:“故尧参乡党以得舜,文王参己以得吕尚。”细究文意,此处“参己”是“由己参、以己参”的意思,犹参以己见、参以己意,与俞樾所认为的“参验检查自己”不同。其余,未见有第二例“参己”或“日参己”的用例;而“省己”的用例却很多,如:(南朝·梁)萧衍《移京邑檄》:“功出桓、文,勋超伊、吕,而劳谦省己,事昭心迹。”(唐)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预参详于诏狱,叨奖渥于宸阶,省己循躬,实知非分。”《旧唐书·德宗上》:“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古书中不再见“参己”的用例而“省己”用例极常见,这说明《大戴礼记》“日参己”这一异文不大可靠,很可能有脱误。

清末的著名学者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一书中针对俞说也提出异议,他发现《大戴礼记》有的版本确如俞樾所说作“如日参己”,但也有版本和今本《荀子》相同作“而日参省乎己”,有“省乎”二字。这一证据可谓釜底抽薪,说明俞樾这条异文证据本身是有疑问的。因此,俞樾据此释“参”为“参验”,也就值得商榷了。同时,王先谦还指出,唐代的《群书治要》作“而日三省乎己”。笔者在检索时也发现另一异文,宋代潘自牧的《记纂渊海》卷六十二引作“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这一方面说明唐宋时《荀子》的写本有“省乎”二字;另一方面,易“参”为“三”,这和唐代的杨倞注是相合的。

既然俞说不可靠,我们再来考察杨说。杨倞在注释时说:“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3]根据杨注,我们可追溯到《劝学》此句的出处是《论语·学而》,原文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劝学》中的“日参省乎己”与《学而》篇中的“日三省吾身”的句式基本相当,“己”与“吾身”意义相同,《劝学》中只是多了介词“乎”。而介词“乎”相当于“于”,在甲骨卜辞中,由介词“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词组作补语和由这名词作宾语两种句法并存,介词“于”省略后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这一句法现象在春秋及其以后的典籍中也较常见。因此,两句话句式相似,只是在用词上稍有变化而已。其实,类似“三省吾身”的句子在《论语》以后的典籍中多见,如:董仲舒《士不遇赋》:“虽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怀进退之惟谷。”《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晋书·蔡谟传》:“是以叩心自忖,三省愚身。”可见,《论语》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在这些句子中,“吾身”换作“己”“自”或“愚身”;有介词“乎”,或改作“于”,或省略,而我们讨论的核心词汇“三省”,除了《荀子》作“参省”外,仅在我们一开始所举的蔡邕《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中有“臣忝自参省”一句,其余均作“三省”,笔者暂且认为蔡邕很可能也是袭用《劝学》中的“参省”。

那么,是否真如杨倞所言,荀子是袭《论语》“三省”之成说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荀子是孔子和孟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虽然他对儒家学说有所修正和发展,但他的学说毕竟源于孔门,《论语》是儒家经典,荀子有功于“明儒术”,他对《论语》的熟谙程度自不待言,尤其在治学和修身方面,与孔孟更是一脉相承。于是,荀子在写作《劝学》时将《论语》中的精辟语句信手拈来,化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足为奇。例如《劝学》中另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们不难看出两句话的渊源关系。

而且,综观整部《荀子》,我们能看到荀子引用曾子之语的例子也很多见。如:《荀子·法行》:“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此句在《韩诗外传》中作“无内疏而外亲”。这是在行文中直接点明引用曾子之言,也有暗引、化用曾子的例子,如:《荀子·大略》:“流言灭之,货色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杨注指出:“此语亦出曾子。”这句话在《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中作:“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绝之。”这种情况就与《劝学》“日参省乎己”非常相似。如果我们从这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既然荀子是袭曾子之说,那笔者就更倾向于把“参”读为“三”了,也就从侧面证明此处“参”非“参验”义。

的确,古汉语中,“参”与“三”可相通,而且例子很多。众所周知,“三”的义项可分两类,一表确数,一表概数。而从大量的用例中可知,“参”与“三”相通时,都是指确数,而非概数。“参”作“三”讲表确数,一种情况是,指“三”的集体。如: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注:“志言信三者具,而后身安存。”)

《战国策·齐二》:“因与之参坐于卫君之前,犀首跪行,为仪千金之祝。”(鲍彪注:“三人合坐。”指张仪与卫君、犀首同坐)

《商君书·赏刑》:“此臣所谓参教也。”(参教指赏、刑、教三事)

《新序·杂事》第二:“不知公子王孙,左把弹,右摄丸,定操持,审参连。”(《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疏:“参连者,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也。”)

《说苑·修文》:“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参舆指驾三匹马的车)

《淮南子·修务》:“禹耳参漏,是谓大通。”(禹有三个耳孔)

《汉书·刑法志》:“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参夷,诛灭三族的酷刑)

另一种情况是,表示三分。如: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伍其鄙。”(三分国都)

《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参分即三分)

《文选》(汉)班固《典引》:“至于参五华 夏,京迁镐 亳。”(参五即三五分之也)

上述例子,其中的“参”作“三”讲,不管是指三的集体,还是指三分,均属于确数。如杨倞所言:参,三也。《劝学》中“参省”即“三省”。不过,既然此“三”是确数,不是概数,那么就不能解作“多次”,否则就不符合“参”与“三”相通时的一般规律。“三”当确数讲,可指第三、三次、三个,等等。那么,此处“三”具体作何解呢?

我们先来看《论语》中“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此“三”历来也有两种理解:一,解释为“多次”,如影响广泛的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此句即译为“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4](P3)。其二,认为此处“三”乃确数,可解释为“三方面”或“三件事”,以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为代表,其注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5]似乎这两种解释都能说得通,但是,我们知道,大凡人们写文章,遣词造句,总是要准确表达某一确定的意思,绝不会模棱两可。对于以上两种解释,笔者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虽然,我们看到在《论语》中有很多以数记文的例子,如一言、三友、三乐、三戒、三畏、三愆、三疾、三变、四恶、五美、六言、六蔽、九思之类,这些例子中的数字联系《论语》上下文均为确数。用数字来概括,简明扼要,方便记诵,这是符合《论语》这部经典语录的性质的。但是,这里讨论的“三省”与此类以数记文者不同,“三省”在句中是个谓词性结构,而上述以数记文的例子在上下文中皆为体词性结构。杨伯峻先生更是在通观《论语》整体行文习惯的基础上精准地分析说:“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4](P4)所以“‘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4](P3-4)

然而,或许正因为有这一“巧合”,荀子在化用《论语》的语句时,改“三”为“参”,这说明他在理解《论语》中“三省”时正是把“三”当确数来讲的,这才符合“参”通“三”皆表确数的一般规律。而这种“误解”还不止荀子一人,上述朱熹的解释也是这样。总之,《劝学》中“参省”乃袭用《论语》的“三省”,不过,荀子以为“三省”是指在“为人谋是否忠、与朋友交是否信、传是否习”这三个方面省察自己,数字“三”是对具体反省内容的概括。如果君子能够广博地学习,又能每天在这三个方面省察自己,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就说明了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即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荀子》疑难词语考释”,项目编号:[2014SJB558]。)

注释:

[1][清]俞樾:《诸子平议》(续修四库全书11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赵振铎:《训诂学纲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144页。

[3][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篇5:荀子《劝学》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荀子(中华国学经典)读书笔记3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忙于应付研二的学业,都没什么空微信读书了。这两周的一篇作业,写成了文学方向,就贴上来做读书笔记吧。

《劝学》出自《荀子》,是书中的首篇文章,又名《劝学篇》,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的赵国人。他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当时被尊称为“荀卿”。《荀子》是他的代表作品。与此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和李斯,汉代初期的政治家、科学家张苍,都是荀子的门下高足,其中,李斯和张苍分别担任秦朝丞相和汉朝丞相。荀子老师的教育水准由此可见一斑!

所谓“劝学”,顾名思义,就是“劝人学习”的意思,这是一篇集中论述“关于学习的重要意义”的议论文。

一般的议论文章,都比较地艰涩难读,或是大段说理,或是正襟危坐,难以让人“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但是《劝学》篇,融说理于“缓行游荡”之间,给你描绘一幅又一幅的情景,感觉在翻阅风景的时候,就顺便把道理给听进去了。与此同时,在下笔之时,完全看得出“浓墨重彩”的写作功力,文章“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文章开篇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宗明义,挑明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一上来就跟你们讲清楚,我今天是来讲大道理的。只是,这道理怎么讲?真是一门艺术了。

擅用实景比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它却比蓝草看着更蓝啊,冰是水凝结的,可它显然比水更冷啊。再加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些都是为什么呢?因为君子要多不断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身,那么他就能明事理且没有什么过错了。这个道理其实挺浅显的,就是说要借助外界养分,滋养自身,任何人只要通过发愤学习,都是能进步的。

因为作者多用日常的事物来做比,读者在脑海中就会首先构建起这些事物的模样或场景,从感性认识递进到理性认识,快速融入,难怪说这样讲理是“先声夺人”了。并且,大道理只讲了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马上180度大掉头,跟你讲一些好玩的、易懂的东西,强力吸引你往下读。

这些浅白、通俗的实物实景比喻,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又比如“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无需翻译,也能即刻明白,说得很对呀!所以,由此得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是说君子天生就有用的,是善于借助外力,外力是什么?外力怎么得到?就要不断得学习。

正反对比递进

在文章前四段的正面循循善诱后,作者开始讲“蒙鸠和射干、蓬草和白沙、兰槐”的故事了,这些都是反面的例子,要说明的是它们长错了地方或找错了环境,告诉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后文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大段使用了强烈的正反对比的举例,都引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说不刻苦钻研,不会有显著成绩,不埋头苦干,不会有巨大成就。

大量运用排比

文章之所以读来无刻板之感,反而觉得活泼,除了众多的比喻、类比,创作形式上非常多得采用了变化多样的短句排比,也是一大原因。

除了开头抓人眼球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文中的排比句不胜枚举,又如“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等等,寓说理于实景,文学色彩强烈,“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不难看到,较为连续、整齐排比句式,同时较为多变,读来因此感觉新鲜、生动。

从理论到实践

文章的前半部门,说“学不可以已”,论说了学习的重要性。既然重要了,该怎么学呢?从“学恶乎始?恶乎终?”开始,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具体方法。

关于学习的途径,“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从诵读《诗》、《书》等经典书籍开始,到读《礼记》结束,这样的意义在于,从做书生开始,一直到成为圣人。“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这一段短短几句话,有一种让人肃然起敬之感,不仅饱读诗书,并且能高度集纳概括,向人进行推荐,名师水准的体现。

关于学习的方法,“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不要浮躁,不要啰嗦。“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要亲近良师;“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学习还要崇尚礼仪,“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君子要“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不要浮躁,不要怠慢,不要盲目,谨慎对待每一位前来求教的人。

关于学习的态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学习要专心致志,学得全面彻底。

“在作品集中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一般大都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来论述,这是《劝学》非常突出的创作特点。”

荀子讲的“大道理”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结构严谨、质朴,却又不是华丽,一个能言善辩、满腹经纶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篇6:《劝学》读书笔记

学不可以已。在我们周围需要学习的东西不计其数,可有的人只是稍稍有所有就,便觉得什么事都了然于胸,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正的学者是有着“为解一惑求学百余里”的精神的。

现如今,许多我都“耻学于师”,明明名师在旁,却碍于面子,让困惑一直遗留下去。有的人竞还要嘲笑那些勤问问题怕人。试问连向老师请教问题都会觉得羞耻,又怎能做到“不耻不问”呢?

孔子,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我们与相比,当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人物。可是像孔子这样有学问有道德的学者都要“三省吾身”更何况我们呢?圣人越学习就越愿意向别人请教,遇人越耻师就变得越遇蠢。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你坚持不懈的学习,并能做到善假于物也,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已不轻言放弃,成功又怎么会轻易的放弃你呢?俗话说:“无为才无位。”没有努力,当然就不会有回报。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我们不能只求形式上的学习,只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要寻其根渊,把问题弄透彻,这样才能品出学习的真谛!

篇7:《劝学》读书笔记

《劝学》的开篇第一句就是“学不可以已。”现代社会也提出了要终生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不单单是自身内在的要求,无奈的是它也是日新月异的社会要求我们达到的一种最基本的生存状态。无论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有一点我们必须要谨记的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儿行无过矣。”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会使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庄子的学习观与荀子的学习观似乎有矛盾之处,但是,细想,它们两者能达到一种奇异的和谐。如果我们既要“学不可以已”又要做到在“有涯随无涯”时“无殆”,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可扛起两者的支点,或者说联系两者的桥梁。支点会是什么?我认为是在终生学习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它可以是你谋生的手段,你兴趣之源,也可以是一种让人修身养性的学问,总之,它能让人“逍遥天地间,行走人群中”。这或许是荀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最终的目的。

知道要学习,但是如何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吾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学习要行动,更要善于借助外物的帮助,牛顿说:“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善于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学到我们想要的知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懂得要在古圣先贤中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古圣先贤与古籍就是要多加利用的物。“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行走游历中为什么能学到如此多的知识呢?一是能接触到不同的风俗,不同的文化,拓展了视野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文化积淀的广度。二是能与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交流这种方式是极好的学习方法。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或者更多的思想。”这是交流的魅力所在。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极其幸福,我们不仅可以利用书籍、报刊、杂志、电视,还可以利用把地球缩成一个村庄的网络。“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是智者的治学之道。

学习要勤奋,专心。“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得好不好,要看态度好不好。“笨人用聪明的方法治学,聪明人用笨方法治学。”笨的人,要用各种方法不落人后,聪明的人要脚踏实地,发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精神。古有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的精神需要我们学习,今有华罗庚的满房演算稿的勤奋需要我们借鉴。勤奋了,努力了可能没有收获,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用心一也”。“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董仲舒能成为汉朝的儒学大家了,因为他能做到目不窥园。

篇8:劝学的读书笔记

普通读书人需要什么?无非是吃饱穿暖,无非是有和睦之家,无非是出人头地,此乃人之大欲也,无可厚非。(千钟粟是地,黄金屋是财,颜如玉是妻,车马是官位,除了国君帝王,除了圣人,谁还能不把这些看在眼里?除了国君帝王,谁还擅长用这些来鼓励读书人?)

“这首诗,仿佛是在说:‘读书吧,至于良田豪宅、妻子权位,皆可向朕换取。’越想,越有这种感觉。”

其实,首诗的本意是,读书人不要去追求良田豪宅,也不要去苦苦求着媒人,更不用羡慕别人位高权重,只要读书,一切都可以得到,这些,只是读书的附带品而已!最后才是点睛之笔,既然这些都不用追求,那好男儿应该追求什么?志向!

劝导读书人,不要为那些身外之物劳神费力,只要读书,自然可得。遇利不避,坦然受之,方是真君子!(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 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篇9:劝学翻译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于】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或表递进 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一】 骐骥一跃:数词,一

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利】 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

上一篇:法国面前问题如何攻克下一篇:离职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