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控制执行情况

2024-05-14

三公经费控制执行情况(精选8篇)

篇1:三公经费控制执行情况

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三公经费等相关规定执行情况报告

清理整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三公经费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客观要求。我单位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决杜绝管理和工作上的漏洞。

办公用房方面: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中办发„2013‟17号)、《贯彻落实中办发„2013‟17号文件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4‟64号)以及省、市配套文件精神,全面自查,我单位办公用房无超标使用现象,符合标准。在长效机制方面,对办公用房全部进行动态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对房屋进行管理和维护。

公务用车方面: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中办、国办发„2011‟2号)和中办发„2014‟57号、国管发„2014‟582号文件要求,严守纪律、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强化公车使用责任意识,规范有序使用管理 公务用车,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经自查自纠,我单位无超编车、超标车、违规借车、换车等情况。购车审批文件、购车发票、车辆行驶证等资料完整。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节假日集中封存的原则。不存在公务用车运行、维修、保养费用超出正常范围或者借车辆运维费用名义套取、挪用资金。无私车公养。以私车公用为名,将本应由个人承担的车辆运维费用,转嫁由单位承担。无公车入私户。购车以个人或企业名义开据发票,变换发票内容在单位财务中列支,或将购车费用在下属单位、相关企业或“小金库”中支出,以及采取其他方式逃避监管的公款购车行为。无公车私用参加婚丧嫁娶、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旅游、接送子女亲属和个人迎来往送等与私人活动;无车辆出租、出借给他人驾驶的违规行为。

三公经费方面:我单位按照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厉行节约、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等有关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压减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中不馈赠纪念品,不存在公款送礼现象。召开各类会议,力求精简高效,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严格管理各类因公差旅费支出。****年我单位“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合计***万元,比上年减少***万元,减少***。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党风廉政教育。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及时自查自改,切实树立起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研究、规范管理、统筹协调、抓好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三公经费等相关规定落实。

篇2:三公经费控制执行情况

1、因公出国(境)费

1-11月份未产生费用,与上年同期5.4万元相比下降100%.

2、公务接待费

公务接待费截至11月份累计支出311.5万元与上年同期465.8万元相比下降33.1%.

3、公务用车费

公务用车费截至11月份累计支出2368.9万元,与上年同期2293.2万元相比增加3.3%,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85.5万元,与上年同期2199.6万元相比下降5.2%;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283.4万元与上年同期93.6万元相比增加202.8%,其增长原因是公安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废了一部分老旧执法执勤用车,重新购置的车辆都是严格按照公务用车购置审批手续进行购置。

涡阳县财政局

篇3:学校“三公经费”与内部控制

一、前言

2011年11月21日,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 明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资产配置和服务保障标准的原则, 但如何来控制“三公经费”, 《意见稿》中的超豪华、超标准、无实质规定并没有明确界限, 那么如何真正来实施, 就得依靠学校自身来解决, 怎么利用内部控制来控制“三公经费”, 就是文章初衷, 与大家一起探讨。

“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 (境) 、公务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招待产生的经费。社会俗称“三公消费”, 即公费出国、公车私用、公款吃喝。温家宝总理说:从表面上似乎不如贪污受贿、贪赃枉法那么危害深重, 但是, “三公消费”却更普遍, 无论是对干部, 还是对社会、对人民所造成的影响都很坏, 败坏党风政风民风, 必须下大力气治理。其实“三公经费”是单位运行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实行初衷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恰当、合理地使用是关键。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三公经费”演变成了“三公消费”, 时至今日, “三公消费”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成了“三公消费”滋生的一场所, 要想抑制“三公经费”就得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监督与控制。

二、“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严格控制其经费预算额度

要想从源头上控制“三公经费”, 必须首要地将“三公经费”纳入年初预算。按照《征求意见稿》要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制定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 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 参考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组织制定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按照预算布置, 下一年度的预算会在上一年度的9月份完成, 学校执行的是零基数预算, 对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或决算数, 并不影响下一年度的预算, 但根据国务院相关精神, “三公经费”实行零增长, 既然是零增长, 势必要有比较, 但在进行下一年度的预算时, 上一年度并未结束, 无决算数, 则无参考数, 要想达到零增长, 只能依据上一年度的预算数而非决算数, 那么上一年度的决算数是否严格按预算数执行, 则关系到下一年度的经费指标。再则“三公经费”在预算时并未完全独立核算, 执行预算时, 并没有严格作为标准依据, 也就无法真正按预算执行了。根据市相关要求, 2012年度预算, “公务接待费”按2008、2009、2010年的三年平均数结合相关数据进行预算, 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就是前几年消费越多, 下年度预算也越多, 这是极不合理的现象。“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2010、2011年度均按3万元/辆/年, 2012年度按3.5万元/辆/年, 但该科目包含在“商品及服务支出”中核算, 并未单独核算, 造成了有预算依据, 但无执行限制。那么如何让预算控制真正实施起来呢?总而言之, 将“三公经费”从基本支出预算中剥离出来, 独立预算, 按当地实际消费水平, 结合当地物价和服务市场情况, 在不超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制定合理的预算标准, 就能有效地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三、“三公经费”纳入项目管理, 限额支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实行的政府支出分类科目主要分为两层, 一是按支出功能划分, 按细化程度分为类、款、项三级, 主要反映各项政府职能等, 例如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安全等;二是按经济分类划分, 按细化程度分为类、款两级, 反映经费的具体用途, 例如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等。“三公经费”反映的是经费的具体用途, 故应属按经济分类划分。学校“三公经费”均在“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中列支, 并未单独核算, 在年初预算时只按“商品和服务支出”一级科目进行定额预算, 具体并没有细化到明细科目 (公务用车维护费虽预算到明细科目, 但核算并未以此为依据) , 所以“三公经费”只能从按支出功能划分的科目中整理出来, 然后单列进行项目管理, 这样才能真正限额, 真正控制。2012年起, “公务接待费”从基本支出预算经费中剥离, 进行项目管理, 凡涉及到公务接待的经费, 一律从该项目经费中列支, 这样一来, 就真正将公务接待经费控制起来, 杜绝了乱消费, 无限制状态。但“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及“公费出国”还未进行项目管理, 那对这方面的控制就比较薄弱了。因此应该将“三公经费”纳入项目管理, 再根据工作需要和运行经费预算, 制定支出计划, 纳入项目管理后, 凡涉及“三公经费”的一律纳入, 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 不得转嫁相关费用, 这样才能真正控制住“三公经费”。

四、“三公经费”纳入学校内部控制, 控制支出

(一) “三公经费”纳入学校审批制度

“三公经费”使用需纳入学校财务审批制度, 应成立专门的审批小组, 由指定人员经办, 分管领导审批。学校三年来公务接待费情况如下:

单位:元

三年来, 学校公务接待费占事业支出比例不大, 应属合理范畴, 但也呈上升趋势, 占事业支出比例也逐年上升, 特别是2011年较2010年有较大的增加, 当然其中也有物价上涨等因素, 但根据中央零增长的要求, 显然一切理由都站不住脚, 这就需要学校有一个完善的审批制度来控制。如在需公务接待就餐时, 无论是哪个部门, 必须由审批小组的指定人员进行定餐、定标准、定地点, 不能擅自进行消费, 不经指定人员办理, 不经分管人员审批, 一律不能报销。如此一来, 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务接待就餐消费, 也限制了公务接待就餐标准, 有效地抑制了公务接待就餐消费经费的随意使用, 超标准使用, 杜绝“大手大脚”, 真正管住“超标接待”。

(二) “三公经费”纳入学校监管制度

“三公经费”使用需纳入学校监管制度, 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首先, 监管小组应对“三公经费”进行使用监管。如在校车使用过程中, 监管小组可以随时抽查校车的使用情况, 要求校车必须登记好每次出车记录, 明确使用时间, 使用人, 使用范围, 严格控制, 不得随意使用。抽查校车消耗油量与行驶公里数之间的配比情况, 严格控制乱使用, 预防“车轮腐败”。大家都知道, 公车在出车时, 往往会出现, 驾驶员在等车时, 一个人在车内开着空调, 开着CD或视频;在保养、修理过程中盲目消费, 因为公费, 所以就高不就低, 或公车私用, 造成公车使用严重超标。从学校三年来的公车使用情况来看:

单位:元

2009-2011年预算公车使用经费3万元/辆/年, 但实际使用经费均超预算, 特别是2010年超支173%, 应属严重超标。学校监管小组要进行不定期地检查, 进行强有力地控制, 严格杜绝乱使用情况, 保证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次, 应对已公开的“三公经费”进行审查, 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与合理性, 从中发现问题, 并发布分析报告。再次, 还应建立“三公经费”的监督问责制度, 对不依法定要求和规定, 对不合理、不合法的经费使用, 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还要对相应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主管负责人问责。没有严格的问责制, “三公经费”控制制度就可能流于形式。

(三) “三公经费”纳入公开公布制度

“三公”消费因缺乏透明度, 常常引发公众质疑。2011年4月14日, 科技部成为2011年第一个公布“三公预算”的中央部委。根据国务院的部署, 公布“三公预算”仅仅是一个开始, 各类预算执行和决算的审计报告也要向社会公开, 明确了推进“三公”经费的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将是以后一项长期的工作。其实, 公开的目的不仅仅限于公开本身, 更注重的是通过公开, 接受监督, 因此学校也要与时俱进, 通过制定专门制度、规章, 将“三公经费”公开公布制度建立健全起来, 行之有效地实行从预算到公布, 透明化, 公开化, 定期通过学校公告栏, 校教职工大会等形式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公布。没有整个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孤军深入是难以取得全面和持久的成效的。

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支出为94.7亿元, 而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预算支出为94.28亿元, 比上年决算数减少了4200万元。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出政府对压缩“三公经费”的决心, 要遏制“三公经费”, 对其性质就要有一个认识, 特权腐败是由权利所带来的, 这种状况反映了一种社会不平等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景天魁说的好:人们恼的其实不是茅台酒, 而是政府乱花钱的手。一个人如果认为只要是获得了权利, 就同时也获得了衣食住行方面的便利和随意使用公共资源的权利, 这样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就会背离人民群众对权利的愿望和要求, 必须下决心遏制“三公经费”现象。

摘要:“三公经费”是现在社会热点, 如何控制“三公经费”也是学校经费使用中的注重点, 通过学校经费预算、项目管理、审批制度、监管制度、公开制度的实施来控制“三公经费”。

关键词:学校,三公经费,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篇4:“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探讨

【关键词】“三公”经费;控制;审计

“三公”经费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行政单位的人员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进行经费取用和报销,以避免因为缺少经费而延误相应的工作。但是,很多单位在“三公”经费使用和报销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规使用和滥用的情况,使得“三公”经费成为个别人的私人金库,严重地影响了“三公”经费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影响了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因此,我们需要对“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进行探讨,从而研究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三公”经费能够在合理监管的状况下发挥出其最大的用途。“三公”经费的控制主要是指对“三公”经费有管理和使用权限的行政部门对“三公”经费进行的内部控制,而“三公”经费的审计则是指审计部门对“三公”经费进行的审计与监督行为。

一、“三公”经费的控制策略

1.建立完善的“三公”经费使用制度来对“三公”经费进行管理

“三公”经费遭到滥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使用制度来对“三公”经费的使用进行控制。虽然我们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个行政单位都有关于“三公”经费使用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缺乏相应的监管以及审批措施,甚至有的经费报用人跟审批人是同一人或者审批人是报用人的下级等,完全起不到相应的监管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三公”经费使用制度来对“三公”经费的使用行为进行控制。首先,完善“三公”经费的报用批准制度。“三公”经费的审批一定要有权力与职位相当的人来进行审批,确保“三公”经费的审批是基于制度而产生的行政行为而非是基于压力的人情行为。其次,完善“三公”经费的监管制度。“三公”经费遭到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监管制度的缺乏。因此,我们一定要建立完善的“三公”经费监管制度。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定期对“三公”经费进行审核,这样就能够确保“三公”经费的使用始终处于监控之下,不会遭到过多的滥用。最后,建立“三公”经费预算制度。在每年年初,各政府部门对自己的“三公”经费进行预算申报,主管部门对这些预算进行审核,对于符合规定的经费申报予以审批,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申报责令其进行修改等,这样,就能够从源头上实现对“三公”经费的控制。同时,对可能的公费项目建立预算标准,将每项“三公”经费开支都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最终实现对“三公”经费的整体控制。

2.建立“三公”经费的财政公开机制

“三公”经费遭到严重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三公”经费的去向不透明,这种不透明的“三公”经费使用机制变相鼓励了一些人对对“三公”经费的滥用。首先,建立“三公”经费公开使用制度。对于三公经费的去向、使用者、使用途径以及审批者等进行网络公开,这样,人们就能够对“三公”经费的去向进行监督。同时,一些滥用“三公”经费的行政人员也会在政务公开的压力下选择合理使用“三公”经费。其次,细化“三公”经费的公开内容。“三公”经费公开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化,避免公开过程走向形式化。例如,在因公出国一项经费的公开过程中,一定要写明因何种具体原因出国、出国者是谁、出国的路费花销是多少、食宿花销是多少等,每一个人的花销是多少等,这样,能够方便公众实施监督,也能够使每个人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搭公车现象的产生。

3.完善“三公”经费的责任追究机制

责任追求机制的不完善也是“三公”经费遭到严重滥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完善“三公”经费的责任追究机制。首先,建立严格的“三公”经费滥用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建立严格的制度,能够使行政人员在公务行为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同时能够对自己违章的行为进行后果预期,这样能够防止行政人员因为无知而造成的“三公”经费滥用。其次,对违反“三公”经费使用规章的人进行处罚,避免有章不依行为的产生。对于任何违反“三公”经费使用规则的人都要照章进行处罚,树立规章的威信,避免违章行为的产生。

二、“三公”经费的审计策略探讨

完善国家审计部门对于“三公”经费使用各个环节的监控。国家审计部门并不只是对“三公”经费的使用结果进行控制,还对“三公”经费的预算和使用过程进行控制,因此,应该完善国家审计部门对“三公”经费使用各个环节的监控行为。

首先,完善国家审计部门对于“三公”经费预算的监控。相对于行政部门内容的预算监控来讲,国家审计部门属于一种外部的监控行为,其与被审计部门的利益相关较少,所以其对预算的审计也相对较为严格和理性,因此,国家审计部门一定要参与到预算审计当中,对不合理的预算行为进行修正或者撤销。

其次,完善国家审计部门对于“三公”经费使用过程的监控。国家审计部门对于“三公”经费使用过程进行监控的意义在于,只有对其使用过程进行监控,才能够对其经费使用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严格的滥用,同时也能够防止出现大的差池。

最后,完善国家审计部门对于“三公”经费使用结果的监控。对使用结果进行监控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综合评估,将经费的滥用行为降到最低,因此,一定要完善对于“三公”经费使用结果的监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对于三公经费的合理使用以及人民对于政府信任程度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我們一定要通过各种突进对“三公”经费进行控制和审计,确保“三公”经费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红霞.让政府预算在阳光下运行:预算公开透明的思考[J].财政研究,(1)

篇5:“三公”经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根据市公司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我公司2013年公务接待费、公款出境费用、公车购置及运行费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专项检查机制

根据市有关规定,我公司成立了以***为组长、副局长***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公”经费工作领导小组,从制度上对我公司“三公”经费支出进行规范。并多次召开公司专题会议,要求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三公”经费专项检查工作的开展。

二、狠抓落实,严控各种预算外支出

1、公务接待费用

我公司严格按程序和规定标准控制支出,按八项规定,坚持派单制度,严禁铺张浪费,来人统一在我公司职工食堂就餐,严禁在营业场所接待。

2、公款出国(境)费用

我公司没有出国(境)事项发生,此项费用不存在。

3、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用

我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对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实行记账,对于车辆维修坚持维修申请制度,实行定点维修、定

点加油、统一保险制度,每季度对燃修费用进行公示,接受监督。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封存制度。

三、完善监管,防控共建长效机制

我公司对严格“三公”支出管理,提出了十项强化措施。

一是提高工作效能。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努力提高执行力,超前谋划,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控制会议时间、会议规模,尽量利用机关会议室,能够简化会议形式的一定要简化。

三是加强对考察及差旅费的管理。控制出市、公司参加会议、考察的人数,不安排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务考察活动。

四是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等行为,最大限度提高单车使用效率。

五是加强用电管理。对空调、照明等进行统一管理,提倡节约用电。

六是全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

七是控制公务接待费用。严格按照各项制度,控制接待标准。八是规范激励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奖励与工作业绩挂钩,以精神鼓励为主。

九是规范购置及办公用品管理。

十是规范财务管理。公务费用支出实行计划管理,规范批报

篇6: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公示制度

一、我单位“三公”经费开支实行公示制。“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和决算要结合各单位预、决算向社会公开,并附详细说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公开明细到具体项目、部门、车辆和个人。

二、“三公”经费公开内容包括“三公”经费总额,以及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和公务用车费等分项数额。

三、“三公”经费公开口径是“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即当年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预计追加预算安排的一般预算数,不包括政府性基金和专户管理的事业资金和其他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数。

四、公开的时限和形式

(一)各单位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公开的时限,按照省财政规定,在省财政批复部门预算后20个工作日内,由各单位上报主管部门汇总后,集中统一公开。各单位日常支出“三公”经费,由各单位通过我单位财务股,由财务股汇总后,每季度公开,公开时限为下季度初十天内。

篇7: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自查自纠报告

榆树市环城乡福安中学

2013-12-09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自查自纠报告

我校按照榆纪发[2013]7号文件要求,对本校2012、2013两“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报告如下:

一、学习文件,吃透精神

召开领导班子及财务人员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榆树市纪委《关于对“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学习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通过学习能够更好的掌握财经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作用。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自查自纠,是我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基础工作。即是维护学校的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要求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细致讨论,严格查摆“三公”经费支出存在问题。努力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节约理财。

学校成立了“三公”经费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志吉,副组长:张庆会、王玉宝,组员:高玉宝、肖哲、史庚申、孙钦生、马德新。校长负总责,后勤校长具体负责,切实加强对“三公”经费自查自纠工作的领导。

三、实事求是,查摆问题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针对查摆的三个方面问题,领导集体查摆情况如下:

1、公费出国出境方面:

没有出国出境考察或者培训费用等问题。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方面:

没有公车,也不存在公务用车车费,公差坐公交车。

3、公款接待方面:

公务实行对口接待,减少人数、次数及降低标准,不存在会议费、培训费列支公务接待费。

四、落实制度,重视实效

篇8:三公经费控制执行情况

一、加强各事业机关单位的制度建设

控制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的关键点首先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事业单位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 科学合理的设置“三公经费”内容, 预算支出应该具体到项目和岗位, 从而更加控制各岗位“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然后是要明确法律责任, 加大惩罚力度, 加大对“三公经费”违反制度的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最后是要建立公开制度, 严格做到预算必须公开、透明, 必须接受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花钱必须严格按照预算, 没有预算, 一分钱都不能花。

严格控制外出学习考察机会。干部职工外出学习要实行提前审批、事后报告和相应的经费报销制度。因工作要出国的, 要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 (境) 旅游的通知》要求。严格出国 (境) 报批制度、财务部门加强因公出国 (境) 经费的核算和管理, 严格执行因公出国 (境) 经费报销规定;二是严格公务接待管理。各单位公务接待坚持本着热情、必要、周到, 坚持节约简朴、严格奢侈浪费的原则, 加强对本单位公务接待费用列支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公务接待审批制度, 明确公务接待范围、严格遵守接待事前审批制度和接待标准;三是严格公车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和配备标准规定。公务用车的配备和更新严格按规定的程度审批。公务用车的配备更新列入年度预算且不得超编, 未纳入当年度预算的或超编的, 原则上不予安排公务用车的配备更新。公务车辆平时的维护保养, 遵循安全、经济的原则。

要有一套完整的“三公经费”管理控制制度。“三公经费”的开支重在日常管理, 因此, 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各单位应以“三公经费”预算为依据, 讲费用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按时间和工作进度对费用的支出进行控制, 确保经费支付在“三公经费”的预算中。

二、增加节俭意识, 简化单位规模和人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代中国, 节俭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增强节俭意识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改革, 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 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要想有效的降低“三公经费”的成本, 必须从工作人员节约意识上面入手, 因为任何的监督和控制都是被动的约束, 要想从根本解决此问题, 应该加强人们节俭意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树立了节约意识, 就能遵守各项制度, 不会感到制度是一种约束。此外, 单位规模庞大臃肿, 再好的措施也难以奏效。事业单位要注意控制在编人数, 整合职能、明确责任, 精简机构、完善机制, 下决心清理超编人员, 切实清理“吃空饷”现象。将单位的编制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只有这样才能缩减财政支出, 使压缩“三公经费”成为可能。

三、加强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监督考核机制

“三公经费”支出预算的监督考核机制应相互配合。制度是否有效, 关键在于落实。多年来, 社会公众对控制“三公经费”的呼声不断, 但效果甚微,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完整的监督考核机制。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三公经费”支出监督考核标准, 各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是否超预算、是否缺乏监督与奖惩手段, 导致“三公经费”支出和公开方面弄虚作假的现象屡有发生。2012年国家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及定期公开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管理、控制和公开统一的规范应参照国家机关的管理规定及时跟上不能缺失。建立问责制, 明确责任人, 对不依据法定要求和规定范围、规定途径、规定范围公布“三公经费”, 在“三公经费”公开中弄虚作假的行为, 严肃追究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此外, 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 对于“三公经费”公开的公众信息反馈体系和公众信息评价体系的建设也应作为“三公经费”监督考核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考核机制主要是在财务方面和审计方面展开监督的。财务监督, 五部门在“通知”中要求, 须细化会计科目列报, 加强财务监督。如, 市级部门、单位须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有关要求, 分科目在本单位如实核算“三公经费”, 并结合实际情况下设明细科目, 真实全面反映具体的支出用途及方向。年终决算时, 应做到决算报表数据与会计账簿完全一致。同时, 市级部门、单位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对机关及下属单位“三公”经费的财务监督, 定期向职工公开“三公”经费支出详细情况, 包括因公出国 (境) 人员名单、出访路线、人均费用, 公务接待人数、次数、人均费用、公务车辆数量、运行里程、耗油修配费用等指标。审计监督, 配套监管是措施执行效果的关键。首先, 加强“三公经费”绩效评价。市级部门 (单位) 每年应开展“三公经费”绩效自评, 并将评价结果在本单位公示。财政部门选择部分单位开展绩效评价, 评价结果将运用于次年的预算安排, 对违反规定和标准以及“三公经费”支出水平高的单位, 将按程序采取措施核减单位预算;其次是加强“三公经费”审计监督。对“三公经费”支出水平高和社会反映强烈的市级部门 (单位) , 将实行重点审计或专项审计;第三, 加强党风廉政监督。“通知”要求, 对在“三公经费”管理中骗取财政资金、假公济私、奢侈浪费等行为, 将追究相关直接责任人员的纪律责任, 涉及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依据有关规定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实施问责。

参考文献

[1]周阳阳.关于“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 2014 (9) :40.

[2]李年学.群众路线教育与“三公”经费控制[J].财政监督, 2014 (28) :47-48.

[3]张远成.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 (12) :4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公经费控制执行情况】相关文章:

市扶贫办“三公”经费自查自纠情况报告04-09

三公经费07-01

三公经费制度05-25

三公经费预算04-13

三公经费总结04-23

三公经费培训06-08

三公经费案例06-27

三公经费自查08-09

三公经费审计论文04-16

三公经费预算标准07-14

上一篇:橘子宝宝教案下一篇:校社联关于本学期社团巡礼月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