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2024-07-13

完善成本控制制度(精选6篇)

篇1: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信息时代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管理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带来风险,现今中小企业是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存在是否合理的重要发展因素,如何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在信息时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进行探讨,文中首先对信息化、内部控制、信息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进行论述,其次,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下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然后分析了信息化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其次根据信息化下内部控制的具体案例分析,最后,得出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措施。

关键词:信息时代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措施 信息化管理

引言: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在全球进入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时代下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一.企业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经济单位和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的内部组织形式和权责分配制度。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企业为了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企业竞争力而采取的组织计划以及各种措施和方法。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起初人们并没有重视会计内部控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管理理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人们对企业会计的作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方式,是使企业能够实现最大利益的核心。要将整个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管理者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就必须设计一套有效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能够进行实施。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就是微观经济单位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加强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仅让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更加方便快捷,与此同时,也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环境。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所涉及到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所以要进行防范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换言之,在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着技术与制度创新的重大改革,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内控制度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管理高效率的管理工具的同时,也对企业管理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企业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与机遇并存,要正确处理好机遇与风险的关系,积极地运用有利的一面,改善不利的一面,以更大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息时代下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办公信息化的起步较晚,在最近几年虽然有所发展改进,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仍存在缺陷。

首先,中小企业自身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督还不到位。对外而言,依我国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社会人群对企业的监督与约束作用很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针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很有挑战,难以产生一个促使企业进行高效自我约束的局面。对企业本身来说,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内部控制会对企业运作产生不好的影响。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构建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其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贪污、作弊现象,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更甚篡改贮存的相关信息,因此,在企业内形成强有力的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十分必要。其中,内部牵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集合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制度、计量验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的缺失或不健全,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企业真实成本得不到有效反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这是需要我们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其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技术水平不强,有待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一。随着我国经济与信息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数量急速增多,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急剧上升,导致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重量而不重质,加上与急速增加的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以及其他配套服务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这就使得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相关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我国企业本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自身职业素养薄弱,专业素质达不到管理要求,就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小企业会计管理涉及到成本核算,技术项目的预决算,人力资源运用等方面。在会计管理过程中,成本、人员的限制使企业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要全方位地管理,要求财会人员具有专业的财会技能,还要具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会计从业人员虚报假报,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因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企业监督不到位或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在次,信息时代下,企业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既是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并且相关制度的适应能力弱。我国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划设计相比国外起步较晚,而且制度的适应能力也相对不高,由于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较为复杂,但是企业内控制制度却不能跟上步伐,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适应能力较弱,不能形成整体的系统,甚至有些制度得制定不合时宜,问题较多。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静止不动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本身情况、管理特点以及外部环境来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其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找出问题,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大范围内的使用,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相关信息很容易被篡改或者删除,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增加,因此,我国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信息化挑战。

四:信息时代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为促进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信息时代,需要建立信息化的财务决策和资金运作,在网络化、虚拟化明显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及时的进行监控和预测,对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防范。同时,要做好中小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必须对企业内部审计施以恰当的监督,进而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企业中最主要的监督方式就是内部审计,所以切实提高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职能向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转变,使其监督具有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并将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协助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加强考核、监督、制约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时,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增加内部审计的投入;扩大内审范围,加大内审工作宣传。

第二,提高相关从业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技术。中小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除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外,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提高也很重要,因为企业的一系列内控措施最终是靠企业员工履行,从业人员履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正常运行。所以,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及职业技能势在必行。

首先,企业应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员工。其次,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改进员工的管理控制方法。制定企业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计划,业务与业绩的考评标准等,借此改善企业现有陈旧的经营管理观念、风格。培养企业内部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策水平。最后,注重公司文化普及,让员工认同公司文化。将公司文化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第三,

篇2: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关键词: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控制环境薄弱

(1)大多数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无法以身作则带头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逾越控制、滥用职权等现象严重;对职工培训只重形式不重实质,企业文化建设薄弱;管理者自身素质还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2)没有设立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或是虽设立了董事会但董事会没有全面行使其应有的职权,履行其应有职责,无法真正起到约束经营者日常行为、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团体利益的作用。

(3)企业组织结构尚未达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组织与组织之间各自为政、互相推诿、人浮于事等现象,企业内部权责分派体系不清晰,贯彻执行不到位。

2.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会面对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管制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等风险。在诸多风险中,大多数企业最主要的风险是营运风险。但不管是什么风险,企业都应该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往往出现盲目扩张的现象。

3.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

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造成了大量的造假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例如在银广夏事件中,我们发现银广夏控制环境失败,企业的管理高层任意行事,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致使银广夏的造假行为长期得以隐匿。如果在银广夏内部中存在实质的适当的控制活动,那么持续6年之久,如此骇人听闻的造假行为将不可能会发生。

4.信息沟通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在我国企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企业的信息不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沟通都十分不畅,许多有关企业的信息被管理当局控制,而企业的员工对此一无所知。还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缺失,员工对企业信息了解微乎其微,往往局限于自身所处的部门。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务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自己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员工对此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就像个机器人,一切以企业管理当局要求为准,管理当局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问其行为是否合理合法。

5.内部监督缺乏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且单位负责人必须带头执行。目前,我国有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花架子,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1)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我国企业的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严重缺位,这对改善内控环境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善此种状况,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其次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以期对内部人员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再次是明确董事会内部分工,设立专门委员会,从而加强内部管理控制。(2)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更有实效。更何况,在新经济下,伦理道德具有极高的价值。企业内部控制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修己安人”,“修己”就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是未来企业内部控制的总纲。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3)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建立起有利于录用和培养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德才兼备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管理机制;二是制定恰当的员工工作标准和道德标准,作为考核员工的依据;三是建立富有良好激励机制的职务晋升和工资晋级制度,防止以貌取人、随意用人、任人唯亲、排斥异己行为的发生;四是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过程中,对于偏离既定政策和程序的情况,要建立补救措施,发现问题,有及时行动进行纠正的机制。

(4)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沟通和感情的交流,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膜,这才更有利于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群体,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而且,从西方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离不开一个完善成熟的经理人市场。经理层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与执行情况的反馈者,他们对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应注意协调激励与监督机制,保持经理层的稳定性与公司政策的稳定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

2.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严谨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并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要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率。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根据其经济活动关键绩效领域确定其关键控制活动,包括对人的素质、任职资格以及业绩考核的控制;企业运营的控制,包括计划决策管理、销售收款、采购付款、财产物资管理、质量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资金管理控制等,以及对内部信息系统的构建、内部监督机构运作等方面的控制。

3.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强化风险意识

面临企业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风险不断地提高。因此,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防患于未然。首先应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建立一系列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及时识别存在的财务风险;其次,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降低风险和转嫁

风险的方法;最后,对已确认为高风险的区域进行经常性监控,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总之,企业风险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并始终贯穿渗透于企业控制的全过程。

4.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一是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等制度,以杜绝厂长、经理独断专行,胡作非为;二是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徇私舞弊;三是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以杜绝企业中层干部和供销、会计等重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并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为确保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促进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独立权限,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五是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

5.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为了加强信息的流动与沟通,企业应设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而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要求能够对信息及时予以识别、获取和加工,并采用便于有关组织及其员工在履行其职责时使用这些信息的形式,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有效传递。要让每位员工清楚地知道控制制度的有关方面,自己承担的职责及扮演的角色,与他人工作的关系,哪些行为被接受,哪些不被接受以及他人沟通的方式和渠道等。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方针、政策,防范和纠正出现的错误或不当,促使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信息与沟通:第一,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应内容明确、表述清晰、便于理解;第二,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不仅要便于由上而下的沟通,还要保证信息由下而上的反馈;第三,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由“要我控制”变成“我要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从一种约束变为员工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篇3:如何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 不少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薄弱, 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制度并不能有效执行, 致使我国经济活动中出现了经济舞弊、提供虚假信息、隐瞒重大事实以及违法乱纪等问题。有鉴于此, 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会计控制领域的研究日益关注;但由于起步较晚, 直至80年代才开始这一领域的探索。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领域内最具权威的标准, 是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虽然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已有相当进展, 但对其认识尚不成熟。因此, 对如何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展开研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是单位管理者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单位的特点, 为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而实施的控制, 其控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方面的业务。会计控制一般主要采用会计处理程序及其它会计手段, 对那些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控制, 它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财产物资和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有关的记录、方法、程序的控制措施等构成。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

1、加强会计系统控制

依据国家颁布的会计法, 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 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 建立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人员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 并通过财务报告与账簿记录的核对, 形成财务报告与总账、有关明细账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具体而言, 会计人员利用会计凭证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控制如下:

(1)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严格审查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 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手续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2) 凭证格式符合统一核算和控制的要求, 应能完整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全貌, 为单位管理及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完备的原始资料;

(3) 会计人员对记载经济业务的所有会计凭证进行连续编号, 不得缺号、重号;

(4) 规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装订、保管手续。

2、加强货币资金控制

货币资金是单位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 是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大多数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都与货币资金有关,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确保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和有效。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 执行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规范货币资金业务的处理流程。建立现金管理责任制, 配备专职出纳人员, 负责办理库存现金的收支和保管业务。一切现金收支事项均必须以审核签字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办理, 及时登账, 定期清点, 做到收付正确、手续完备、账存与实存相符。

3、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控制

单位应明确预算项目, 对预算项目的财务收支纳入统一的预算管理。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对单位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控制:

(1) 通过预算编制对年度工作计划进行财务论证, 为未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财务保证。

(2) 对月度、季度、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 达到对前阶段经济工作事后控制的目的, 同时采取改进措施, 确保下阶段预算的执行。

(3) 财务部门分析和总结预算执行情况, 进行有效的经济活动实时控制, 对单位各部门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 达到预算执行者责权利的统一。

单位各部门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 须充分考虑影响上年度预算执行的各种因素, 不断提高预算的准确率。

4、实施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控制

所有会计人员均应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 未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 不得从事会计工作。担任财务负责人、会计主管的, 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外, 还应当具备大专以上文凭、会计师职称和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经历。会计人员应参加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举办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没有参加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同时, 单位应设立财务例会制度。财务机构的会计主管以及相关人员定期参加, 总结工作经验, 学习相关法规和业务知识。

5、引进计算机信息化财务系统

由于各单位的职能和定位不同, 帐务处理的工作量也不尽相同, 但引进计算机信息化财务系统后, 不仅可以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劳动中解放出来, 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还能更好的实现财务的监督控制功能。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研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在回顾内部会计控制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办法。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

[3]、李凤鸣著:《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郭晓梅、唐予华:《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 载《上海会计》2002年第11期

篇4:如何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前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必须根据市场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分离、管理科学、政企分开,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度化。

在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以保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有效贯彻执行为前提;其次再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等情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政企分离,即产权分离。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性,这便要求政府、管理当局把权利下放,为企业经营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会计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体现的。以《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基本依据和准线,强化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把制度设计好,要注意四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会计内控制度必须覆盖会计、生产、供应、销售等所有部门的全过程各个操作环节,不得留有死角。二是可行性原则。内容必须清晰、明确,便于执行实施,并尽可能量化。三是制约原则。对单位所有的会计人员和所有岗位,都必须严格实施相互制约和互相监督。四是灵活原则。内控会计制度一般为原有的、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而设计,其内容以已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根据,如果发生异常或难以预测到的经济业务,则往往就有失控或原有的控制制度不适用的可能,从而降低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为此,要预测到未来的经济活动,灵活机动设计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核心

当前会计市场尚未规范化,会计监督乏力,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会计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因此,建立或完善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迫在眉睫。

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今后应加大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建立“产权清晰,代理关系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者的监督效力;并通过立法使各种外部监督运作起来,使政府审计、社会监督实至名归。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监督机制,例如:现在试行的会计委派制。

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督促企业内部监督到位——保证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行之有效,使其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

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要发挥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各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也应是落实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第一责任人,除了自身要遵纪守法外,还应积极支持和保障《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履行监督本企业经济活动的职权。

强化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职能依附于会计核算职能而存在,会计核算职能作用则以会计监督职能存在并作为会计之灵魂为前提。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反映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所以对会计核算严格地、合理有限地管理,便能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能正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完整。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控制作用。企业内部会计具有监督的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的特点,是外部监督无法代替的。只有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控制作用,强化对经济活动的事前分析与过程控制,才能把可能出现的财经违纪和财务违规事项消灭在萌芽状态。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重点。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现状不尽人意。高级会计人员奇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计人员的素质如何将决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败。

建立会计人才市场,实现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机制。在建立会计人才市场的基础上,引进竞争机制,既可激励会计人员在竞争中完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又可约束会计人员的机会主义动机和行为。

建立或完善对会计人员的奖罚机制。对工作尽心尽力负责的会计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对不负责任、渎职、贪污舞弊、开虚作假等违法乱纪或造成严重损失浪费及不经济行为的会计人员,必须给予行政或刑事处罚。

对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从内部控制组织上看,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总体控制;从内部审计的作用看,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形式,即是对内部的控制。审计组织或人员通过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审核检查,监督和鉴证,揭发贪污舞弊、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或严重损失浪费及不经济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执行经济裁决或提请给予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从而维护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以此来降低企业营运的风险,提高企业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进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企业对外出具的财务报告及其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增加证券市场及其他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保证

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尚未完善,在执行新《会计法》的过程中,某些问题没有法律的支持,加上人员的法律观念淡薄,遵纪守法的气候不浓,因此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供法律保证。

尽快出台新《会计法》实施条例。在新《会计法》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充实、完善;对其它相关的经济法,进一步细化。否则,将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

加快法律法规的筹备、完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便要求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企业的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关键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个人、各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看法不尽相同,执行的情况也不同:有的认为对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有的片面地理解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成本控制、会计控制或内部牵制制度等,未能全面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含义。更有甚者,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为应付上级的需要或股东的要求而制定几条做做样子。所以说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实施,是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关键。

统一思想认识。一是大力宣传施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作用;二是广泛学习,提高认识,在学习新《会计法》的基础上,从理论、实务方面,介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让广大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篇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规范论文

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管理和内部控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虽然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相当一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以下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

许多企业也错误地认为制定各种各样的制度和手册就是在实行内部控制,而没有实质性地改变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模式、过程和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部门设置不合理、治理结构不合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差等等,想要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水平,就必须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帮助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企业施行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活动的有效性,切实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方针和现实目标;确保企业资产运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防止无谓的资产流失及浪费问题;各项企业决策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的意义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首先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控制,发现和杜绝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行为,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篇6: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摘 要:近年来,党和国家强化社会廉洁建设,将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国家新时期建设的重要工作章程中,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国有企业进行廉洁建设,强化廉洁风险防控提供了推动力。本文将以国有企业为例,通过认识国有企业当前的廉洁风险防控现状,提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廉洁;风险;防控;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积累,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廉政建设的必要性,相关的廉政建设设想不断出现在国家各项重大会议中。近年来,国有企业腐败现象频有发生,国有企业成为反腐败斗争不容忽视的领域。在中央纪委的重视和推动下,国有企业普遍深入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廉洁风险防控与内部控制紧密相关,国有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内部控制的平台来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曾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因而国有企业采取措施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是大势所趋。为响应国家“国有资金投向哪里,党风廉政建设就要延伸到哪里”的号召,国有企业发展要从内部的管理、组织、人员、运营和一系列兼并重组活动着手,以健全完善内控机制为载体,深入推进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融入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各个环节,从源头和机制上防范廉洁风险。

一、廉洁风险的具体内涵

“廉洁风险”是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的,是对党员干部发生贪污腐败行为的一种预测,这种风险预测是综合分析了党员干部自身廉洁信念和其所处的环境中的监督、教育水平做出的评估,因此廉洁风险是在相关行为发生之前的一种可能风险,是具有潜伏期的一种可能性隐患。

对“廉洁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则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客观实在性。廉洁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指的是在涉及到权力、金钱的相关岗位中都可能存在权钱交易的不廉洁行为。第二,潜伏性。廉洁风险作为一种风险的可能性预测,并不是必然发生事件,它是潜伏在权力操作的过程之中,是相对隐秘的。第三,危害性。廉洁风险的存在相当于为国家的廉政建设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爆发的“炸弹”,从小处来说,个人的不廉洁行为直接影响个人前途的发展,同时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信誉上的损害,从大处来说,不廉洁的行为会被放大到社会范围内,此类事件发生过多就会腐蚀社会基础,对社会稳定性造成威胁,不利于党和国家廉政建设的进展。

二、廉洁风险的具体分类

(一)思想道德风险

“廉洁风险”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思想道德风险,个人的廉洁思想坚定,坚决抵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才能够不被其他因素所动摇,而思想道德风险中的个人表现恰恰与此相反。具有思想道德风险的人,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较为缺乏,政治素养不高,在实际工作中脱离群众、自视甚高,只考虑到个人利益而忽视群众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获得,欺上瞒下,不思进取,在岗位上空占职位不做事,阳奉阴违,不仅不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还损害企业发展利益。

(二)外部环境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是由除主观个人以外的因素诱发而产生的廉洁风险。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受到外部环境的施压或权钱利诱等异常干扰,将接触到与企业经营有关的信息进行出卖或损坏,由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一系列企业经营损失风险。

(三)业务流程和制度机制风险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作为一个服务组织集体,也具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而业务流程和制度机制风险指的就是企业在业务流程中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执行制度规定,对既行制度没有认真落实,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效应,流程设置不能灵活变通,墨守成规,控制力和操作力降低,工作部门和环节之间无法相互制约与监督,导致工作完成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形成落差。

(四)岗位职责风险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岗位,就应当遵守岗位要求,尽心尽力的做好工作,岗位职业风险的具体表现为员工以权谋私,对于企业内部的相关决策规定或是不闻不问,或是独断专行,将“不作为”等奉为工作标准,严重违反企业的相关廉洁规定。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廉洁风险防控

(一)强化内部员工廉洁思想道德教育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其财产具有全民性,因而在国有企业中工作的员工都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企业内部,廉洁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主要引发思想道德风险,在国有企业中,企业对于员工的思想教育不关注,过多的关注整个公司的运营情况,忽视了优化局部来完善整体,在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熏陶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思想极容易受到金钱和权力的干扰,一些思想意志不够坚定的员工,就会由不正确的思想演化为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举动。

为此,国有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廉洁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正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廉洁文化教育、党纪条规学习教育等活动,使其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坚定思想意志,提高整体的政治素养,不断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的发生,使全体干部员工自觉坚持廉洁从政,规范执行党纪政纪和各项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实事、做好事,积极维护企业利益。

(二)强化部门权力的监督、约束和工作执行力度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耳熟能详的一种权力理念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这句话强调了在权力使用过程中,监督环节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内部涉及到了众多的金钱和权力,却没有形成固定的、专门的监督机构,部门工作之间没有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权利,使企业内部的监督不能落实到位。而权力过于集中,就会造成一个部门独大的现象,引发权力的滥用,在实际工作中给企业利益带来损失。

因此企业要制定、完善与廉洁建设相关的制度与流程。要定期对系统内干部进行交流使用,防止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上长期工作容易发生腐败的弊端;要根据工作的风险环节和业务特点,将决策与执行、审核与审批、执行与监督等工作流程和职责进行分离,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分权制衡和流程制约,防范廉洁风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管理岗位,建立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组织工作制度、党政议事规则、党风廉政制度等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和各项业务工作制度,制度内容要贴合企业廉洁建设的实际,富有可操作性,流程工作要严格遵守制度的规定,将制度落实到位。同时要根据制度管理的发展变化强化更新,优化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制度效应;要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在权力划分时形成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的模式,减少单独部门开展工作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工作要求和权力行使。

(三)实行企业内部信息公开

企业运行中的权钱交易是隐秘进行的,对于腐败事件单纯依靠监督部门还不够,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整个企业的力量能够共同为廉洁监督做贡献。为了尽量强化企业发展的廉洁风险防控建设,可以采取信息公示的方式进行改善,主要通过党务厂务公开栏、网络、会议、通报等形式,对掌握相关权力的部门实行流程事务公开,对企业重大事项、重要决策等信息进行公开,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进行重大事项报告。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公开,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接受职工群众监督,真正起到“以公开促民主、以公开促管理、以公开促清廉”的作用,使贪污腐败事件无处可藏。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廉洁风险防控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对企业内部的防控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就要从思想教育、权力监督与制约、流程规范等层面作出改进,将廉洁风险防控与业务和管理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使企业在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磊.关于强化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2]李锋皋.浅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2(12)

上一篇:博士研究生-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下一篇:改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