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必考

2024-07-28

考研政治必考(通用8篇)

篇1:考研政治必考

2013考研政治 必考热点问题预测

1.胡锦涛中共“十八大”报告——绝对命题点,必定会命制题目。“十八大”将于2012年10月召开。“十七大”后,考研政治的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创新,毛中特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第十一章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重点。

3.中宣部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年这本书叫《七个怎么看》2011年叫《八个怎么办》,今年书名为《辩证看 务实办》。从09年开始有两年的材料来自本书,最近三年的分析题都有出自本书的题目。

4.《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这个考点也是必考考点,最少考两分,可结合毛中特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考。还有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会结合思修来考。

5.春天的故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市场经济确立20年,有可能命制分析题,结合毛中特第八章中的“两个宣言书”“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6.神九飞天蛟龙探海——中国首次实现载人手控交会对接。考时政或者考背景。背景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势在必“考”!

7.香港回归15周年——两岸关系:“九二共识”“一国两制”,可结合毛中特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构想来考。2013考研政治精选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传统文化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性质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和方向的是()

3.在当代中国,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

A.中国传统文化

B.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C.共产主义道德要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在当前,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理想否定现实一切

B.理想不会自发的成为现实,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C.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D.现实是现实,理想是理想,二者没有统一性

2.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杨善洲同志之所以能够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关键是在于他坚持、坚守,对认准了的奋斗目标能够咬定青山、不离不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终生践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杨善洲老人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有()

A.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B.追求理想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理想、信念和信仰可以转化为一种力量

C.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D.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关键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3.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吴菊萍事迹告诉我们()

A.“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B.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基本要求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初见成效

D.一人有难,众人相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供电公司电缆班普通工人刘跃青,3次跳入满是污水的电缆沟进行抢修,前后折腾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排除故障,恢复供电。7月21日,热心网友发出《彪悍“抢修哥”裸身跳臭水沟修电缆,有图有真相》的帖子,“抢修哥”不怕脏、不怕累的举动感动众多网友。“抢修哥”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三、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伟大时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伟大事业需要榜样力量的引领。道德模范是群众推选出来的身边榜样,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他们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的鲜活教材。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泛传播、让他们的崇高精神广为弘扬,转化成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共同财富和形成良好文明风尚的自觉行动。

——摘编自李长春在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讲话

材料2

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杨善洲同志之所以能够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关键是在于他坚持、坚守,对认准了的奋斗目标能够咬定青山、不离不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终生践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深入学习宣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加强自身修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杨善洲同志就是最现实、最生动、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杨善洲同志就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科书。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他可贵的思想品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他的公仆本色、百姓情怀。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当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生追求,矢志不渝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应当像他那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无限忠诚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应当像他那样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为父母、待百姓为亲人,心系百姓、心忧百姓;应当像他那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永不褪色、永葆先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来源:人民网2011年03月30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谈谈加强道德修养,为什么要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参考答案

单选题:1.D2.B3.D4.A5.D

多选题:1.BC2.ABCD3.ABCD4.ACD

分析题:

(1)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与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在实践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向导、一种追求。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给人以鲜活、直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道德模范事迹不同,但都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以对亲人的爱,对国家的忠、对事业的诚来践行和见证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伟大中华文明,印证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范。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目标需要有执著的信念。信念决定理想的内容与方向。对于一个伟大理想的实现。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为之保证,使其方向始终正确,内容不断更新与发展,遇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是能架起越过障碍的桥梁而又不偏离方向。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了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篇2:考研政治必考

十七届五中全会今日开幕 定调“十二五”规划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举行。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定调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培育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等问题可能被涉及。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举行,主要议程之一是讨论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定调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向。

专家认为,市场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培育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等三大热点,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的主基调。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发展的落脚点。有专家认为,中国目前有实力富民,而解决发展中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全球一体化环境下,外来的压力和挑战不断考验着中国的耐力和承接力。流动性泛滥充斥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扬、通胀预期增强、人民币升值压力明显„„中国将如何化解风险,寻找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发展更有效率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立是关键点。这个五年节能减排硬约束指标如何在下一个五年得到延续,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增长”,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增长,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节流更要开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市场热捧的土壤。参与起草“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导意见”的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财政金融支持将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相关企业上市进程;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兴产业。

据了解,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发展主要将两大路线,一是培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大型集团发展来带动中小企业,这一路线主要用于技术密集、规模效应高,风险大等三网融合、航空航天领域;二是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来发展规模形成一个大的产业。

发展需要纵深。除了条条行业外,块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将成为关注焦点。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告诉记者,“十二五”规划至少会涉及区域经济的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构建经济圈和经济带,二是培育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城市群。随着五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号角即将吹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今起在京召开,为期四天的会议将审议未来五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即十二五规划,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等事关民生的议题将有望成为焦点。自1953年以来,中国每个五年计划与规划都规制着五年内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政策的路径轨迹。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新概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表示,这是中国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最新举动,它也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涵之一。要实现包容性发展,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认为,参与和共享的发展才有意义。应该使人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享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广阔空间,以求在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重建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认知,使每一个个体都能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俞宪忠也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更关注民权民生,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十二五:从“生存型”到“发展型”

中国发展方式面临第二次转型,专家称十二五将加重改革分量 十七届五中全会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研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在中国改革历史中将处于什么地位?转型中的中国,有哪些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解决?昨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接受了本报的采访,以专家的视角,透视十二五规划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新阶段从国富到民强

新京报:十二五规划将会如何承前启后?

迟福林:要突出强调的是,十二五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十一五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外部环境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外部市场的变化,二是全球气候的变化,三是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同时,国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趋势性的变化比十一五增多了。过去30年是“生存型”阶段,十一五时期“发展型”的阶段性问题突出了。我们以经济总量为目标的增长方式,同“发展型”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不适应。新京报:如何理解?

迟福林:从个人消费而言,“生存型”消费明显减弱,以自身发展为主的“发展型”消费明显加大,这种基本特征会在十二五时全面凸显出来。在这个背景下,为什么内需不足,就是发展导向有问题。

也就是说,要由经济总量导向转向国民收入导向。第一,国民收入导向是适合现在阶段的;第二,只有这样才能释放和扩大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以内需为主的发展道路,逐步走向消费大国。

所以,内外环境的明显变化,使得十二五处在重大选择关头,处在以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的阶段。十二五这个事情选择对了,做好了,对中国后20年、后30年的国富民强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更强调增长方式改革

新京报:“转型”是十二五的关键词,其中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转变发展方式已讲了很多年。你认为十二五要怎么走这一步?

迟福林:转变的大趋势我想已经明确,一个是投资主导逐步转向消费主导,二是工业主导逐步转向城市主导,最后由中高碳经济转变为低碳经济。其实这不仅是趋势,现实性也很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涉及一系列结构性的改革,比如财税体制改革、政绩考核,以及和政绩考核相关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另外还有资源环境税的问题等。所以,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靠自主创新,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要靠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新京报:如何克服这些因体制改革而遇到的阻力? 迟福林:不是说十二五完成所有改革,但是我想,十二五会加重改革的分量。十二五规划中,会更强调改革对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

今年9月份,胡锦涛提到了“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在十二五中会如何体现? 迟福林:“包容性增长”其实是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前提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另外这种增长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结合的;第三,这个增长必须在利益协调中满足多数人利益。所以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出发点,就要转变现在以总量为目标的基本发展方式。包容性增长要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这就要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梅新育:这个“包容性增长”是希望调整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尊重现实、维持大局稳定的情况下渐进改善,所以才有“包容”一词。我想,应该在国内收入分配调整、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协调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关键词:政府转型

政府应保有强大行动能力

体制的改革,势必会涉及政府的“转型”。政府转型在十二五期间的难点在哪里?

迟福林:政府转型现在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我们到底是实行市场主导下的政府作用,还是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作用。另外,政府的理念转变,也是难点。一个转型的政府,需要在理念上有四大转变——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从做大蛋糕向分好蛋糕的转变,国有资本从盈利型向公益型的转变。但是政府转型会遇到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阻力。

梅新育:我想难点在于以下几条,一是如何保证政府的强大行动能力,同时又防止其遭遇滥用。后一点媒体讲得很多,前一点很多媒体忽视了。

(政府)不仅能够提出简洁、鲜明、有力的目标口号鼓动全社会干劲,而且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实现目标,这一点正是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关键区别。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没有强大的政府行动能力是万万不能的。

另一个是要如何保持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强大能力,同时又避免被资本收买。就总体而言,政府应该有能力在必要时强力调整利益格局。关键词:农民工问题 十二五助推农民工市民化

对于农民工以及新近被关注的“穷二代”,十二五规划将如何保障他们的发展?

迟福林:我想,在十二五规划中,将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一是基于目前的历史阶段,强调公平发展,如果连农民工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是说不过去的;第二,现在农民工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80后农民工的比例现在占了一半以上;第三,农民工实际上已经融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最后,在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在未来几年做出了相应规划,这也是一种局部突破。所以,从多方面看实现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应当作为十二五的约束性的目标。

梅新育:第一应该是在规范工资收入增长方面取得进展,让劳动者取得体面收入。二是保持土地制度基本框架稳定,避免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的终极保障遭到剥夺。同时为农民工群体平稳融入城市创造更多条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吸收了最多农民工的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不可能让他们全部就地融入,这个问题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化解。产业转移不仅能延长众多产业的生命周期,还能够让劳动者在家乡就能找到体面收入的就业机会。

篇3:2010中考必考题强训

《文理导航》邀请名校名师对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进行调研后发现, 中考试题的命题背景及设问角度虽然千变万化, 考查的重点、难点及基本题型却相对稳定, 解题的基本思路、方法也有规律可循。为此, 我们精心策划了“必考题强训”这一专题, 以期帮助同学们把握五大学科的中考脉搏, 达到练习的目的。

当然, 有了“必考题强训”, 我们的复习更应该讲方法、讲效率。“必考题强训”并不是说来年的中考题都包含在里面, 必考的是这些知识点和题型。同学们只有夯实基础, 认真理解各学科的内容, 才能真正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复习时, 除了认真阅读本专题, 这里也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上课时要注意理解老师是怎样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注意老师是怎样处理综合问题的。课后还需多想, 从自己易于理解的角度把知识梳理一下, 从而将课堂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二、复习重在理解知识,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较好地掌握它、运用它。否则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 学习效果就差。

篇4:高考必考题型突破

关键词:原电池;电解池;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

G633.8

随着全球能源逐渐枯竭,研发、推广新型能源迫在眉睫,因此,化学中的新型电源,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也成为了高考的必考考点。由于该类试题题材广、信息新、陌生度大,所以,大多数考生会感到试题难度大;而实际上,这类试题一般落点较低,主要考查新型电池“充放电”时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离子移动的方向等内容。其核心是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因此,只要熟悉此类试题的考查角度,细心分析,就能顺利得分。

一、必备知识: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

新型化学电源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充电时电池正极连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连接电源负极。

二、常考题型:

1.新型电池的正负极判断

该类电池一般会告诉相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方程式,只要根据元素的常规价态去判断即可:

例如: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

电池的电解液为____碱__性溶液,正极为__ Ni2O3__、负极为___Fe ___。

解析:铁化合价由0升高到+3,为负极;镍化合价由+3降低到0,为正极;Fe(OH)2、Ni(OH)2存在

于碱性环境中。

2.书写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第一步:分析物质得失电子情况,据此确定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

第二步:分析电极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否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

第三步:写出比较容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

第四步:若有总反应式,可用总反应式减去第三步中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例如: 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的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N2H4+4OH--4e-= 4H2O + N2

解析:肼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氮化合价由-2升高到0,碱性环境用水和氢氧根调平。

3.新型电池充电时的判断

电池充电的实质是把放电时发生的变化再复原的过程,即放电是原电池、充电是电解池的过程。充电时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变成阴极,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变成阳极。阳极失电子,被氧化;阴极得电子被还原。

例如: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充电时的阳极为 __Ni(OH)2被_氧化___.

解析:已知放电时H2失电子为负极,则充电时变成阴极;放电时NiO(OH)得电子为正极,则充电时为阳极。

4.新型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充电时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例如: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

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

可表示为:2H2+O2===2H2O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_a_极流向_b_极

H+由_a_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_b_极

解析:

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氢气失电子在负极区反应

氧气得电子在正极区反应。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入正极。

三、试练真题

(2016课标III,11,6分)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 + O2 +4OH- +2H2O ==== 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2Zn +4OH- - 2e- ==== 2Zn(OH)42-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準状况)

答案 C

充电时为电解池,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的反应为

2Zn(OH)42-====2Zn + O2 +4OH- +2H2O,电解质溶液中c(OH-)增大,故A、B均错误;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Zn +4OH- - 2e- ==== 2Zn(OH)42- ,故C正确;

篇5:中考政治必考热点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国策、战略、理念(4个考点)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4.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4个考点)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2.社会: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之路、之本、根本、基础等(35个考点)

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四.任务、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五.之最、最终、第一、主体等(20个考点)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六.特点、特征(5个考点)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5.我国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有何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七.、含义、定义(12个考点)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0.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八.机关、机构(7个考点)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九.制度、原则(7个考点)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一、列举成就方面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1)表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战胜洪水、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等。

2.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

(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请例举出三个这样的事例。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

二、分析原因方面

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⑤实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

⑥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

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

⑧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和决策。

原因归类:

经济上: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等。

政治上: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文化上: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①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②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正确性。

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的战略、国策及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是完全正确的。

7.制定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经验总结

8.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

9.改革开放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篇6:考研数学必考题型

第一:求极限。

无论数学

一、数学二还是数学三,求极限是高等数学的基本要求,所以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区别在于有时以4分小题形式出现,题目简单;有时以大题出现,需要使用的方法综合性强。比如大题可能需要用到等价无穷小代换、泰勒展开式、洛比达法则、分离因子、重要极限等中的几种方法,有时考生需要选择其中简单易行的组合完成题目。另外,分段函数个别点处的导数,函数图形的渐近线,以极限形式定义的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的研究等也需要使用极限手段达到目的,须引起注意!

第二:利用中值定理证明等式或不等式,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证明题虽不能说每年一定考,但也基本上十年有九年都会涉及。等式的证明包括使用4个微分中值定理,1个积分中值定理;

不等式的证明有时既可使用中值定理,也可使用函数单调性。这里泰勒中值定理的使用是一个难点,但考查的概率不大。第三:一元函数求导数,多元函数求偏导数。

求导数问题主要考查基本公式及运算能力,当然也包括对函数关系的处理能力。一元函数求导可能会以参数方程求导、变限积分求导或应用问题中涉及求导,甚或高阶导数;多元函数(主要为二元函数)的偏导数基本上每年都会考查,给出的函数可能是较为复杂的显函数,也可能是隐函数(包括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另外,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条件极值与实际问题联系极其紧密,是一个考查重点。极值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均涉及二元函数的偏导数。

第四:级数问题。

常数项级数(特别是正项级数、交错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条件收敛与绝对收敛的本质含义均是考查的重点,但常常以小题形式出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对数一来说还有傅里叶级数,但考查的频率不高)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收敛域、和函数等及函数在一点的幂级数展开在考试中常占有较高的分值。第五:积分的计算。

积分的计算包括不定积分、定积分、反常积分的计算,以及二重积分的计算,对数学考生来说常主要是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的计算。这是以考查运算能力与处理问题的技巧能力为主,以对公式的熟悉及空间想像能力的考查为辅的。需要注意在复习中对一些问题的灵活处理,例如定积分几何意义的使用,重心、形心公式的反用,对称性的使用等。

第六:微分方程问题。

解常微分方程方法固定,无论是一阶线性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还是高阶常系数齐次与非齐次方程,只要记住常用形式,注意运算准确性,在考场上正确运算都没有问题。但这里需要注意:研究生考试对微分方程的考查常有一种反向方式,即平常给出方程求通解或特解,现在给出通解或特解求方程。这需要考生对方程与其通解、特解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

篇7:初中必考政治知识重点

(2)学会调控青春期心理矛盾。处理好这些矛盾,促进自身成长。

2、情绪

(1)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2)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情绪犹如双刃剑,既可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又可能对人产生消极影响。

(3)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3、挫折

(1)人生难免有挫折。

(2)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会使我们前进步伐受到阻碍,产生消极心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3)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向困难发起挑战,战胜挫折。

4、自强不息、自尊

(1)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青少年要自强。

(2)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3)我们要做到尊重别人,我们要做到自尊。

5、正确认识自己

(1)要正确认识自己,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3)发展地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6、与父母交往

(1)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

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要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7、逆反心理

(1)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的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同时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2)我们应该与父母积极沟通,亲近父母,消除矛盾和代沟。

8、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爱护,鞭策,也是期待。批评和表扬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篇8:英语考研5500必考词汇

headlinen.大字标题,新闻标题

headmastern.校长

headquartersn.司令部,指挥部;总部,总局

healv.治愈,愈合

healthn.健康,健康状况;卫生

healthya.健康的,健壮的;有益健康的,卫生的

heapn.(一)堆,大量,许多 v.(up)堆,堆起

hearv.听见;审讯;(from)收到..的信/电话;听说

hearingn.听,倾听;听力;审讯

heartn.心(脏);内心,感情;热忱;中心,要点

heatn.热,热度;热烈,激烈 v.(给)加热,(使)变热

heavev.(用力)举,提,拉;扔;拖;呕吐n.举起

heavenn.天,天空,天堂;(Heaven)上帝,神

heavya.重的,重型的;沉重的,大量的,猛烈的

hedgen.篱笆,树篱,障碍物 v.用树篱围住

heeln.脚后跟,踵,鞋跟

heightn.高,高度;(常pl.)高地,高处

heightenv.提高,升高

happya.快乐的,幸福的;乐意的;令人满意的

harassmentn.骚扰,扰乱;烦恼,烦乱

harborn.(harbour)海港;避难所 v.隐匿,窝藏

harda.坚硬的;结实的;困难的;难忍的;严厉的

hardenv.(使)变硬

hardlyad.几乎不,简直不;仅仅

hardshipn.艰难,困苦

hardwaren.五金,金属制品;硬件

harmn./v.伤害,损害,危害

harmonyn.协调,和谐;融洽

harnessv.治理,利用 n.马具,挽具

heirn.继承人

helicoptern.直升(飞)机

helln.地狱,阴间;苦境,极大痛苦

helloint.英(美)喂,你好(用来打招呼或引起注意)

helmetn.头盔,钢盔

helpv.帮(援)助;有助于;[呼救]救命n.帮助(手)

helpfula.(to)有帮助的,有益的,有用的

hemispheren.半球

henn.母鸡

上一篇:河北宝信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介下一篇: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