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2024-07-29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精选8篇)

篇1:《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水调歌头》(苏轼)是中学语文教学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按照王荣生先生的选文类型鉴别方法,这属于“定篇”范畴。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浸入这些诗文,并按权威者的指示,对那些被阐释过的诗文加以内化(了解和欣赏)。张新慧老师的这节课便是依据这样的认识高度来设计实施的。

和很多成功的课例一样,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环节非常简明清晰,也就这么三个教学环节:

1.合作探究,读懂词意。

2.想象画面,读懂意境。

3.思考发现,读懂词心。

如果你对小学语文名师稍有了解,你肯定知道在王崧舟老师《长相思》一课中采用的也是这样的教学设计。由此可见,依据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并进而进行教学设计是一种多么普遍的专业技能,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也如此。一个初中语文老师要是能稍微涉猎一下小学语文和高中语文,那对自身的语文教学其实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张老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下面请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个环节“合作探究,读懂词意”,要让学生领悟词作的全部内涵,读懂词意是首要条件。自己以前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不是一句一句地翻译给学生听,就是让他们自己看注释,这两种方式其实都不可取。张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呢?他给学生屏显了学习要求,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屏幕上是一目了然的.。屏显的内容是这样的“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词的大意。遇到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拿到小组内相互质疑,研究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取得一致意见的在书上作批注,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小组提出来全班交流”。这个方法以后一定要用到文言诗文的教学中。

第二个环节“想象画面,读懂意境”,张老师在这个环节中做得很好的地方是他既尊重学生们的想象,又给学生的想象划定了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就是文本的内涵,使学生没有出现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的坏毛病。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透过_________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词人东坡_________。

第三个环节“思考发现,读懂词心”,引导学生相互质疑、答疑,让学生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深化对词作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之后,提出的问题都颇有难度,如“为什么诗人心中有愁绪问天却不问人”,“为什么词人欲乘风归去,最后又说何似在人间”,“与弟弟子由分别,苏轼为什么如此悲伤”,在这样的思考和发现中,学生对词作的理解也就愈发深刻了。最后学生都明白了苏轼虽然“身在诗意的仕途”,“心却系着全天下的人们”。

这堂课确定的教学内容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并不合适,但通过对该课例的品味与分析,还是感觉很有收获,尽管它不能立刻见效。

篇2:《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一、文本分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诗中,交织着各种矛盾的心态,表现了正处于外放的苏轼内心的纠结与不安。但最终,诗人豁达的胸怀化解了矛盾,让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明月相伴,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来一片明净。这是苏轼作品最大的特色,同样也是他的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

学习本诗,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诗本身。恰恰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词太熟悉,心中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认识,很难启发他们的思考。我主要采取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安排三组相关诗歌与这首词的不同词句比较,通过比较启发学生的思考,再结合写词的背景及苏轼的经历,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认识这首词的内涵及其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从而认识苏词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这首词的主题及精神。

2、结合背景材料,了解这首词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苏轼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我们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应当已经对苏轼这位大文人有了一定了解,在这里,我引用当代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其名著《美的历程》中对他的评价:“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请大家注意,不是“之一”,而是“最”,这个评价言过其实吗?

生:没有

师:的确,人们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李白、杜甫。但李泽厚先生又接着指出:“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不算多。”这个评价同样也是恰当的,苏轼的词现存三百首左右,这个数量与李杜是无法相比的。这里似乎有一个矛盾,既然文学成就不如上述几位,但人们对他的喜爱又超过了李杜,可见他的身上必定有独特的魅力。那么,苏轼这种魅力何在?我们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来感受。

2、初读,正音。(学生朗读序并词,老师归纳出读错的词)

师:从词的平仄来说,此处当读“高处不胜(shēng)寒”,平声,意思是“禁不住”。

3、细读,探情。

(1)比较阅读1:

“明月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这首词可谓千古写中秋的名篇,此后再写中秋,光芒皆被其掩盖。诗的前两句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可大家知道这两句词化自李白《把酒问月》一诗中的前两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在宋人的诗词中很常见,他们称为“偷胎换骨”“点铁成金”。不过,是否点出“金”,还要看个人。苏轼的化用就非常高明,这两句可谓家喻户晓,可知道李白诗句就少多了。这是因为他并非机械地照抄,而是进行了加工。比较一下两组诗句,看看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下:苏轼在词中突出了一个形象,一个动作。

什么形象?在开头就出现了。

生:明月。

师:“青天”“明月”,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再提示一下:李白的诗也是化自一首唐诗中的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的问题就化自“江畔何年初见月”这一句。“孤月轮”并非说月亮孤独,而是指此刻天空似乎只剩下一轮明月,浮云、星星都消失了。为什么?

生:因为月光太亮了。

师:“江天一色”,什么颜色?

生:银白色。

师:这两句诗在苏轼的词中就化成了一个形象,什么形象?

生:明月。

师: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同样也塑造了一个全白的世界,如何写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作者如何描写西湖?

生:“湖上影子了,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师:原本不大的西湖,此时成了什么样子?

生:一个广阔的世界。

师:在这首词中,苏轼也许也身处一个小小的院落,但他以“明月”“青天”印照,同样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广阔。

师:在如此广阔的世界中,个人自然就显得如何?

生:渺小

师:苏轼在诗中还突出了一个动作?

生:把酒。

师:与李白诗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朗诵两句诗,先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再读“把酒问青天”“我今停杯一问之”,注意突出诗句中的动作)

师:区别在哪里?

生:气势上有差异,苏轼的诗明显更加豪迈奔放。

师:作为渺小的个人,向如此广阔的世界发出疑问,去探寻宇宙最根本的隐秘,大家从中读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探索精神

(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注重突出词语,把握好快慢节奏)

(2)描绘天上的世界

师:既然青天可以相邀共饮,那么必然也有一个世界。在他的笔下,这个世界什么样?请大家自己小声读读下面的诗句,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这个世界。(学生自读诗句)

提示一下:这个世界与人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何处看出?

生:“今夕是何年?”

师:今夕不是“丙辰”年吗?

生:天上的时间与人间不一样。

师:非常好,可见天上的世界也不同于人间。这个世界什么样?

生:美仑美奂。

师:从何处看出?

生:“琼楼玉宇”

师:很好,还有呢?

提示一下:如此美好的世界,苏轼“归去”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高处不胜寒”

师:可见这个世界不仅美丽,还有什么特点?

生:寒冷

师:苏轼在这里化用了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明皇所见的月亮是“玉城嵯峨,如万顷琉璃之田”。“嵯峨”,高大,“万顷琉璃”,何等的眩目多彩,但苏轼却在这里加上了“寒冷”的情感。中秋正值盛夏,为何诗人会感到寒冷?

生:这是他的心情的表现。

师:他为何会感到寒冷?

生:孤独。

师:对,词的序言中有“兼怀子由”一句,中秋原本应当是团聚的时刻,但他却与他的弟弟分离了。自然感到孤独。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谁在“起舞弄清影”?

生:苏轼。

师:“何似”,应当解释为“怎么像”更符合原意。这句诗的意思当为“怎么像在人间呢”?此刻,他又在想象什么?

生:自己仿佛又来到了天上。

师:我们发现,此处苏轼忽而向往天宫,但却又担心“高处不胜寒”,身处人间,却又想象已经来到了天上,他此刻处于什么之中?

生:矛盾。

师:他的内心什么样?

生:纠结

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需要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补充材料:本词作于作者知密州之时,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京城政争的漩涡。当时他以激烈的言辞攻击王安石变法,受到了变法派的猛烈攻击,被迫离开京城。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际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苏轼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被迫与兄弟分散,并且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因此内心处于纠结之中。

请大家朗读这一部分,读出苏轼的想象,内心的纠结。节奏可以放慢一些,突出几个词语,哪几个?

生:“归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少儿朗诵水调歌头 苏轼

2.水调歌头中秋宋苏轼

3.水调歌头苏轼带拼音

4.《水调歌头》苏轼的赏析

5.《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6.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赏析

7.《水调歌头·游泳》赏析及写作背景

8.精选《水调歌头》赏析

9.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阅读答案以及原文赏析

篇3:《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一、教学思想与教学设计

(一) 知识目标

重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词的意境。

3.理解词的语言特色。

难点:理解词的语言特色。

(二) 能力目标

基础等级:

1.记忆:

生动的词句, 背诵全词。

2.理解:

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的意境;词的语言特色。

3.运用:

将本词改写成记叙文。

发展等级:

联系作品, 评价作者, 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 教学的成功始于学生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因此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教学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设计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形成而设计的。这五个层次不仅体现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技能形成的渐进性, 也体现了知识迁移、发展和知能的相互转化。上面教学目标的设计, 使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悟学目标一致, 导与悟融为一体, 教与学相生相长, 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被动局面, 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方法目标

1.解决重点的方法:

形象显示法、对比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2.突破难点的方法:

讨论法。

3.研究创新的方法:

技巧指导法。

设计这一目标, 主要是为了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现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想, 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 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才能为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 德育目标

1.态度:

学习苏轼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情感:

欣赏优美的画面, 受到美的熏陶。

3.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

设计这一德育目标,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首词的学习, 受到较深刻的思想教育, 培养努力进取, 乐观向上的个性品质, 有益于形成健全人格, 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学

1.教师引导, 让学生用多媒体介绍作者, 由此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出示配乐朗诵的多媒体画面, 让学生先听, 后跟着读, 从而使学生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3.通过以上环节, 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如有什么词语、句子不懂的请学生提出, 然后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 悟学

教师引导, 让学生自读自悟上阙, 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读后感觉怎样?

2.整首词所描绘的情景是怎样的?

3.上阙主要写什么?

(三) 研学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合作探究, 评价作家作品。

1.请全班同学诵读下阙, 合作探究如下问题:

(1) 下阙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上阙和下阙有什么联系?

(3) 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4) 指导诵读:通过对朗读的语调、语速、重音的把握, 加深对词的感情理解。

2.出示研究性问题讨论。

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 是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或有第三种观点, 请说说理由。

(四) 评学

1.请一同学就上述问题的讨论结果总结评价。

2.通过学习, 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篇4:苏轼《水调歌头》教学案例

古典诗词一向以精于炼字著称,辞约义丰,追求含义无穷或意在言外的效果。我们分析作品常常强调的是上下文的语境,但在古典诗词里,由于其辞约义丰的特点,语境就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上下文”的简单、线性的链条式结构,而是一个有形象体系互相渗透而成的饱和着情感的立体多维空间。要把握一首诗或词的情景意义(意境和诗情),必须启发学生多角度地伸展思维触角,把诗词中的某一语词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系的特定时空范围内去作综合考察、品位、体悟,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的深度和广度。而对诗情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程度,便是读者思想深浅度程度的反映,也是真正的鉴赏能力的反映。

本案例的设计旨在研究古诗词如何“美文美教”,探索“诵读——品读——体悟——拓展”的诗歌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情景讨论式的学习,学会从苏词呈现错出的具体形象(意象)里寻绎出其中“隐性”的意义,进而学会解读文学作品,把握诗情,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案例背景

1.案例的背景与课文的教学目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它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甚为明显即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洞彻。如何让学生透过诗歌表层的语言媒介,作情感的深透和体悟,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接受美学)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从而得出作品的意义,体会诗人暗寓的情感,这是赏析中要完成的一个主要目标。鉴于此,我觉得本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从学的角度来说,让学生通过对诗人所描摹和抒写的意象和诗歌凝练的语言的品味,去理解把握词作的意义,体悟诗人在词中所暗寓的情感(即诗情),以达到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从教的角度来说,探索诗词的教学方法,达到美文美教的目的。

2.课堂结构和设想

首先,诵读。初步把握该词的内容,同时,通过学生的涵泳诵读,感知词的神韵,逐渐品味词中独特的意境。

其二,品读。在诵读的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形式促使学生品味那些内涵丰富、意蕴深长并且值得“品”的词句,并指出其好在哪里。在学生品析、讨论后,还要求带着体会再读有关语句,让学生结合读加深理解。

在品读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诗句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这没关系。因为这一过程是激趣过程,目的是通过品读,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他们探究诗意,诗情的兴趣,引导他们入境。

其三,体悟。体悟是鉴赏的最高层面,也是本课授课重点。

“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蒋成《语文课读解学》)这首词的“诗情”——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望月问天、对月怀人,通过奇特的想象,与天地的对话,通过月、月宫、琼楼玉宇、人间等有丰富内涵的意象来抒写的。抒幻想而留恋人世,伤别离而处以达观,这就是这首词的“情感”。因此,体悟诗情的重点是让学生去体悟该词想象丰富,笔调奇逸,风格健朗的表现方式。在体悟这个环节,我主要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请回答:这是一首写__________诗。(用短语或句子补全横线)为了帮助学生读解,我也向学生具体介绍了古人用“月”这个意象表达的内涵——常被用来作为离别相思的象征物。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若虚“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同学们是怎样看好这首词的?说说理由。3.结合这首词的“序”和有关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让学生加深理解。

其四,拓展。为了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词的意境,了解苏词的概貌,在授课之后,我对教学内容作了拓展:课外学习苏轼的两首词,即《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查找有关“月亮”的古今诗词,进行对比阅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有的在课堂内由师生共同完成,有的放在课外通过查阅资料完成。

“诵读——品读——体悟——拓展”构成了《水调歌头》的教学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体悟”阶段的教学为中心,“诵读”、“品读”是基础,“拓展”是向外延伸。“诵读”、“品读”、“体悟”以课文知识为主,“拓展”则以课外知识为主。这样课文的教学便形成了立体式的教学框架。

三、案例实录(片段)

片段一

师:宋词与唐诗是古典文苑中的两朵奇葩,宋词能与唐诗并称两件瑰宝,自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词——《水调歌头》,作者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苏轼。谁来介绍一下苏轼?

生1: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

生2:苏轼还是著名的书画家,我摹仿过他的字帖。

生3: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苏轼是一个全才,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而且他在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至今还留有他的书画真迹。苏轼的词代表一种风格——豪放,他是豪放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谁愿意把这首词读一下?

生1朗读。

生2站起来说道:“老师,他有几个字读错了。‘琼’读qión g,‘绮’读qǐ。”

教师肯定了他,并请他再来读一遍。教师请学生来点评。然后让学生齐读。

教师稍作指导:读的时候要注意速度放慢些,要注意重音处理。

学生再齐读,并且思考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有感情地读之后,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生1:我喜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生2:我喜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因为这句话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令我感动。

师:还有理由吗?学生2思考着……

生3:老师,他又把“绮”字念错了。我觉得这句话好就好在通过月亮来写人,写出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深,竟然通宵无眠。

教师:说得很好。你能把这句话读一遍吗?(学生读)……同学们请继续我们的问题。

生4:喜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怨恨,月亮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是圆的,好像是捉弄人一样。

生5:我喜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因为他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生6:我不赞成他的看法,读这句话并没有给人悲凉的感觉。而且下阕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是个很乐观的人。

师:你们的意见针锋相对,那么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读这一句好吗?

两位学生都读这句诗句,再让其他学生评判。

生7:我喜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它是名句。

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句子进行朗读。

片段二

师:有位作家说过“读诗在于体悟把握作家的情感、诗情,而后才能进入他的内心”。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同学们请体会上下阕的意思和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师提问: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生1:这是一首写对弟弟思念的的词。

生2:这是一首写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我是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看出的。

生3:这是一首写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恐惧的词,诗人当时心理很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既写出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留恋,又写出他对朝廷生活的畏惧心理。

教师欣喜地说:说得很精彩。我们读诗要善于透过诗歌的语言去把握本质的东西——我们称它为言外之意。同学们再找找看,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生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中的“人间”既跟“天上”对,又与朝廷对,指不在朝廷,在民间。表达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厌恶,对民间生活的向往。

生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表面上写月亮,其实是写对亲人的思念。

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旁征博引进行提示:同学们,中国文人似乎对月亮情有独钟,比如节日就有“重阳节”(登高望月,以寄对亲人的思念。)关于月亮的诗也很多,而且其中很多都是与思念有关。月亮就是情思的象征物。刚才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借月亮来抒发对亲人的思念的诗句大家能否再举一些?学生思考片刻。其中一位说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好。还有吗?”学生一阵沉默。教师出示张若虚的“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

生6:我认为这首词上阕是写“望月问天”,抒发人生感慨,既对朝廷留恋,想为朝廷效力,又害怕朝廷的政治斗争,所以诗人很留恋民间的生活。下阕写诗人对月怀人,抒写离别之情,又表达了对弟弟的祝愿。

教师鼓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教师板书:望月问天对月怀人。教师结合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和词前面的“序”总结这首词的“诗情”,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

四、案例分析

宋陈善《扪虱新话》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诵读是熟习、感知课文;品读如鱼之游水,春雨之润花,是审美阅读,两者皆在“入书”,知作者之用心处,见得亲切。体悟是读者(学生)将自己置身其中,进入个人的情感体验;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的差异,体验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出书”,用得透脱。拓展是把个人的情感体验,化为理性的思考,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教学最出彩的地方。陈善的话给了我教这首词的灵感。“诵读——品读——体悟——拓展”构成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应有法;虽然教学是流动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诵读——品读——体悟——拓展”却是教学古典诗词最普遍适用的一种,因为它体现了“美文美教”的思想,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美文美教”也是我教这首词的灵魂和宗旨。

我觉得,学习古诗词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吸取丰富的语言营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接受美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观察、思维、想像、创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三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要达到这三种教学目的,只有对作品去“品”去“悟”,才能完成。因为鉴赏的过程本身就是鉴赏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的过程,这中间包含了鉴赏者的知识、经历、认识等因素,它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而“品”与“悟”是鉴赏者最能在读解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像力去体会作品、张扬个性的一种阅读思维方法。这里要注意的是:(1)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文学积累不足,思想认识肤浅,对词作的认识把握不够深,教师可用自己的认识去点拨,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认识去代替学生的认识,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新课标》)。(2)诗之道在于抒情言志——《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毛诗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因此,在对作品的“品”、“悟”阶段,教师要紧紧抓住“情意”这条线索,指导学生体味词作所表达的情感。

至于拓展,体现了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思想。因为“学好语文,工夫在课外”,“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且通过对苏轼其他几首词的学习和对有关“月亮”诗的学习,达到对苏轼较全面的认识和对《水调歌头》的进一步体悟。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哪个环节,都紧紧扣住“读”这条线。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读”就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总之,这节课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规律和诗歌教学的规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得到了完美体现。

篇5:水调歌头 课堂教学实录

下面请同学们将这首词齐读一遍:

读得很好,有一个字请大家注意,(高处不胜寒,按照此的平仄,此处应为第一声,我们之前还学过这个词,是在„„?杜甫,春望,“浑欲不胜簪”)

(师读小序——子由是谁?

千年以前,同在这一轮明月下.文学家苏轼被贬职,派往密州做官,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长年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的他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思念起自己的弟弟来。

(“兼”字是什么意思?(所涉及的内容不止一个方面。)

(那我们从“兼怀子由”四个字看,作者除了怀子由,还怀什么?

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揣摩这首词。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也有过相似的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苏轼为什么要问天?他真正想问的是“明月几时有”吗?(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师:你的阅读能力很强,知道上下贯通来理解诗词。

(“天上宫阙”指的是什么?(是月亮中的宫殿吗?

往后看 “我欲„„”中的“归”字该怎么理解?回去。

(苏轼想回到天上去吗?(生齐笑)

大家都笑了,从你们的笑,我看到了两个字:不是。那这个归去是回到哪儿去呢?(启发)实际上,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要与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大家可以联系一下作者的生平遭遇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是回到朝廷吧?对。

(“不知天上宫阙,”这一句,作者关心的是——朝廷。

(那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的“琼楼玉宇”又指什么?还是指朝廷。

(你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作者当时很想回到朝廷。“欲”字,(作者想回朝廷,能回吗?不能。

(从哪看出来?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中“恐”字说明苏轼害怕回去。

(他怕什么?“寒”。

(“寒”是指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冷吗?不是。

(那指什么?心理上的恐惧吧?具体好象是指朝廷中的诽谤、中伤。

你回答得太精彩了!时刻不忘作者生平。苏轼被贬,就是因为在朝中受小人的诽谤和中伤。虽然他想报效朝廷,但心生恐惧。

(那最后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什么意思?“人间”指什么? “人间”就是指“地方”,包括密州在内。

(在人间好还是在天上好?从书上注解何似看,作者认为在人间好——在“地方”作官好。

“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的《月下独酌》也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在地方,天高皇帝远,在地方,没有排挤、没有诽谤和中伤,所以他觉得留在地方为政好。

(作者在这里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变化?请用两个字概括。

“欲”和“恐”。作者在上阕中表达了想回朝廷但又恐惧害怕的心情。((大家回答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插入幻灯,显示上阕概括内容)

上片写望月饮酒,主要抒发词人对人生的感慨。苏轼经受过政治上的挫折,面对朝廷激烈的斗争,只能将满腹的疑问借助“把酒问青天”,引起对人生的思考,发问“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苦闷的情感并未延续下去,“我欲乘风归去”“起舞弄清影”两句又表露出作者对人生不懈的追求,尽管“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人世的思想战胜了。

(接下来我们齐读一遍上阕。读的时候,同学们都展开想象,你就是那天晚上的苏轼,你现在不是在念,而是在“吟”,所谓的吟,就是抑扬顿挫地读。从声音和语调上读出词的意境来。

(非常好!我看见有些同学摇头晃脑,很投入。×,老师感觉你刚才不仅神色投入,而且语速、语调也很到位,现在,能请你给大家示范朗读一遍吗?

现在我们来看下阕。请大家先朗读一遍。像×同学,带着情感去读。

(有进步。不过,还需逐字逐句地揣摩。“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作者因何而失眠?应和了序中哪一个句子?“兼怀子由”。

(太好了!这就是说,作者在下阕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怀子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书上注解说是月亮没有人世的愁和恨,月亮会有感情吗?

不正确。这里应该是作者恨月亮老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是作者在恨。

好,此时作者是感伤离别的。

(作者因什么而恨?因为与亲人别离,也因为被贬。

(好!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理解?难。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恰好也是苏轼的看法。所以他说“古难全”。既然认识到了人生的艰难,作者是不是就认命了?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的情感有没有什么变化?有变化。因为作者认识到自然和人生共有的规律,所以他不再悲观消极,而是充满期待和祝愿。

(你从哪里看出了期待和祝愿?但愿。

(“但愿”怎么解释?只希望。但,是副词,只。愿是动词,希望的意思。

(作者在下阕中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变化?用词中的两个字来概括。“恨”“愿”。表达的主要是对七年未见的弟弟子由的怀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到底是什么意思?】作者已经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因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虽然我们不想和亲人别离,但别离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作者只有提出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和弟弟子由能够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但可以共享美好月光。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我们把下阕再齐读一遍,注意感情把握。不错,这次朗读,同学们基本能注意到词意的感情色彩,很好!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回到小序中,还记得刚上课时给大家提的问题吗?现在有答案了吗?在这首词中究竟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作者在上阕主要抒发了自己想回朝廷而又心怀恐惧的矛盾思想;下阕主要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

(你真聪明,刚学完就归纳出来了。(师出示幻灯显示全词概括内容)下片抒怀,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感悟一下苏轼当年的情怀(齐读)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所谓“余词尽废。”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篇6:《水调歌头》课堂实录及反思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在朗诵和疏通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4、通过说读方式让学生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篇7: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学习它们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水调歌头》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有着极其丰富深广的意蕴,贯穿着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独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永恒魅力。

我个人非常喜欢古典诗词,所以选课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课,尽管有不少老师告诉我这一课很难讲,但我仍愿努力去尝试。对于这节课的成败之处,在此做一个反思:

初中学生文学素养还不高,赏析诗词是一个弱项,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快乐的领略诗词的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用诗化的语言导入,给学生创设一个古典情境; 2.反复诵读,激发学习兴趣;3.品析诗歌,读懂词情;

4、品词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首先,虽然多数学生很喜欢古典诗词,但由于文学素养不够,所以无法读出其中的美感。所以我用一段诗化的语言导入,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古典意境,营造一个氛围。接着我把课堂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大版块:

一、初读知词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初步感知词意 诗歌的学习重在朗读,所以这节课我把朗读作为了重点,贯穿整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了多种朗读形式相结合,有自由读、个人和小组展示、点评;其中小组读更是形式多样,有男女生合作,有唱读;最后又让学生闭上眼听名家朗读,感受诗歌意境。这一环节很好的把学生带进了课堂。

二、再读懂词情——以词前小序贯穿全文之情

这是理解词意及作者感情的基础,读小序可以得知词人写作时间及处境。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兼怀子由”上,“兼”字说明作者写这首词除 “怀子由”外,还有他意。这也许比“怀”更重要。我让学生紧扣这四个字,并提示结合作词背景理解作者的感情。学生的回答让我惊喜,他们不仅能根据“兼”字分析出有两种情,还能结合背景分析课文,很快从“欲”和“恐”这两个字上分析出作者在入仕与出仕之间的矛盾心理。三、三读品词心——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观

新课标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所以本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我先让学生讨论词人的感情变化过程,从而引出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接着选取苏轼的几篇代表作简要说明;最后,为了避免长篇说教的苍白和枯燥,我和学生一起排练了一幕短剧,把几个学生都熟悉的文人放在一起比较,重点突出词人的人生观,学生的表演幽默诙谐却又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这个环节把课堂推向高潮。最后,我让学生全体起立,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课程。本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悟和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有点轻视文本知识,对一些考点没有强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篇8:《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一、反复吟诵, 披情入文

“词者, 来于心, 用于歌;歌者, 源于声, 发于情。”诗词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而诵读应该是第一步, 也是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的一步。诗词的诵读美, 体现在韵律美、意境美、风格美。因此,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朗读的训练, 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这几方面的美。

第一遍诵读, 低吟浅唱,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处理每一句的停顿。不必声如洪钟、气贯长虹, 但应结合创作背景初步理解全诗的感情基调。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官密州之时, 而且与弟弟七年未曾相见, 因此, 全诗表达的是政治上的失意, 对亲人的思念和一种豁达的胸怀。

第二遍诵读, 情景再现,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在头脑中再现诗句的美境。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 我们不防设想:中秋之夜, 皓月当空, 望着苍茫夜色, 诗人悲从中来, 斟满酒杯, 想起多年未见的弟弟, 想起官场的失意, 一饮而尽。那么读这两句时就要读出“苍凉感”, 重音放在“几时”和“问”上, “几时”还要做拖音处理, 读出无奈之感。总之, 这一遍的诵读要有身临其境之感, 读出“皓月千里, 孤高旷远”的意境。

第三遍诵读, 应酣畅淋漓, 一气呵成, 读出作品的风格美。苏轼作品以豪放风格著称, 这首词也不例外。诗人经历了由迷茫苦闷到顿悟豁达的心路历程。对明月的向往, 对人间的眷恋, 对仕途不顺的释然, 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浑然天成。这遍诵读, 就是要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读出一个旷达洒脱的伟岸诗人形象来。

如此一唱三叹的朗诵, 一定能够使学生神清气爽, 将诗中的情意领会于心。

二、理解词意, 再现画面

古诗词文句的理解, 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但我们不能仅借助于课下注释、工具书、参考书了解表面意思, 还必须联想作品创作背景、社会实际以及自身经验, 仔细推敲, 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 真正理解其内容。如《水调歌头》上阕,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三句, 表面意思是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去, 但是又怕经不住天上的寒冷”, 联系写作背景及当时社会现实, 就能读出另一番含义:这句也是指作者的政治遭遇而言, 他想回到朝廷中去, 但又怕党派相争, 难以容身。

在理解了诗词内容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 完整地再现诗词的情景, 如能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 定能走进诗人的内心, 对学生的阅读、写作, 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极其有益的。我的一位学生就以第一人称的口吻, 将词的上阕改写为下面一段文字:

夜已经很深了, 只有一轮圆月还高高地挂在天空, 清冷的月光包围着孤独的我。又是中秋夜, 本应与亲人团聚, 而我却在这异乡独自飘零。端起酒杯, 仰望明月, 我不禁问道:“月亮啊, 你是何时诞生的呢?也不知道天上是哪一年了?”我这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是不是该回到天上去呢?

夜风飒飒吹来, 我忽然感到一丝寒意, 天上是不是会更加凄冷呢?

也许是吧, 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呢?在人间, 我还可以尽情起舞;在人间, 我还有子由;在人间, 我还能一醉解千愁!

三、凝视所至, 深入赏析

在诗词教学中, 赏析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 它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在赏析活动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赏修辞

古诗词中, 因为形象性和抒情性的需要, 常常要借助修辞来表现, 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等。修辞的使用, 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水调歌头》开篇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 把酒相问, 表现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我欲乘风归去”一句, 运用夸张的手法, 表现了诗人想要超脱世俗束缚的心理。

(二) 赏表现手法

诗人常用烘托、典故、虚实结合等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 以利于自己情感的表达。赏析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的效果。本词就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 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上片凌空而起, “琼楼玉宇”是虚, 下片波澜层叠, 返虚转实, 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三) 赏妙语

妙语是精美的词语,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词语的赏析主要是理解其含义并分析表达效果, 体会其妙处。如“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一句,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与亲人团圆而难以入睡的情景。

四、用心感悟, 体会诗人的独特情思和精妙理趣

这一个过程是古诗词阅读中的最高境界, 一个读者如果不能读出诗人的情趣, 诗歌的主旨, 即使能倒背如流, 也只是皮毛之读。当然, 经过了前述的诵读、理解、赏析, 感悟已不再话下, 苏轼的一曲《水调歌头》, 诉尽了词人彼时的多少愁肠, 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 当有壮志难酬之恨, 与兄弟相望而不能相唔, 当有不得团聚之若。但洞悉事理的东坡, 又能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闷, 该是多么得乐观、豁达!

古诗词名作能流传千古, 脍炙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在于简短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而这些哲理在今天还影响着我们。领会了诗中的哲理, 才是领会了诗词的精髓。“中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 之所以获得这样美赞, 是因为这首词仿佛是诗人与明月的对话, 却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这首词的上下阕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上阕结语“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与陶潜桃花源诗:“凡圣无异居, 清浊共此世”诸句同意, 也就是儒家的“无人不自得”的思想:有了对待事物的正确思想, 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 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 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阕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三句, 更不知抚慰了历朝历代多少失意人的情怀:世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人生有欢聚, 也必然有离合。万事万物之圆满, 欠缺, 总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轮转之中。联系今时今事, 何尝不是如此呢?

总之, 语文古诗词教学, 既是语文课标的要求, 也是让学生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的途径之一。阅读古诗词的方法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要灵活地、综合地运用, 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语文世界, 2011 (5) .

上一篇:秋季感言空间语录下一篇:孩子请你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