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024-06-30

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精选6篇)

篇1: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一场社会变革,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无论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改革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产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标志着中国改革正在走向深入。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三大,一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内容和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从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

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的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段历程,从实践上看,是整顿调整时期,从理论上看,是总结改革经验时期,以便确立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够顺利稳妥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到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要思想理论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新一轮改革潮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也为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准备,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新阶段的宣言书。

第五阶段: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标志中

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要注重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2007年10月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认真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系统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以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概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2008年2月,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一)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二)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上。(四)改革的实施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五)以开放带动改革,改革促进开放。(六)要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七)要把破除旧体制与创建新体制结合起来,即改制与建制相结合,运用法律手段巩固改革成果。(八)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篇2: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摘要: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现代化作为一股世界潮流,是中华民族确立的奋斗目标,早在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和寻求中华民族现代化的道路。在洋枪洋炮的震撼下,有识之士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治夷”和 “ 学习西方,拯救中华 ” 的口号。“戊戌变法”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其实质都是寻找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关键词:改革开放 强国 现代化建设

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一场社会变革,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无论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

关于实践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改革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产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标志着中国改革正在走向深入。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三大,一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是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内容和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从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

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的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段历程,从实践上看,是整顿调整时期,从理论上看,是总结改革经验时期,以便确立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够顺利稳妥地向前推进。

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到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要思想理论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新一轮改革潮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也为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准备,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新阶段的宣言书。

第五阶段: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要注重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2007年10月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认真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系统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以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概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2008年2月,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 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上。 改革的实施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以开放带动改革,改革促进开放。

 要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 要把破除旧体制与创建新体制结合起来,即改制与建制相结合,运用法律手段巩固改革成果。

 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篇3: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前后, 人口持续大规模地向城市集中, 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20世纪60年代以后,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所谓市郊化、超市郊化现象, 即大批居民从城市的中心区域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这一阶段, 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 卫星城式的居民区发展迅速。近来也有学者提出第三个阶段, 即所谓“绅士阶级回流”的说法, 指中产阶级又从郊区迁回到市中心。

我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复杂的道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 由于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 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新中国成立后, 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自50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 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我国的城市化缺少一个渐进的过程, 现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阶段;城市体系的宏观布局、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缺乏在全球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大都市;城镇密集地区各类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 结构趋同;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不足, 现有城镇的要素聚集、辐射和带动能力弱;城镇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高, 小城镇数量偏多、规模偏小。

我国巨大的城乡差异使城市化的进程不同于其他国家。一般说来, 城市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 都是农村所无法比拟的。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 导致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也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发达地区,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 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 也就是说进入到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然而, 绝大多数地区仍处在第一阶段, 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不同发展阶段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 给制定城市化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国城市化的压力非常大。根据现代化的标准, 城市人口至少要达到60%, 才称得上是现代化国家。即使按照这样的低标准, 我国也面临着将几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任务。如此众多人口的城市化, 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我国的城市不仅面临着多方面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任务, 而且需要付出使数亿人口改变生活方式的艰巨努力。同时, 由于人均土地面积少等原因, 未来我国的城市化不会是人均有较大空间的城市化, 而会是人口高密度居住的城市化。

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可供选择, 这就是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和小城镇模式。长期的实践证明, 只有把三种不同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道路。

第一, 小城镇模式。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 中国城市化道路有其独特性,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高达2亿多人, 靠大城市解决不了这样多的人口失业压力。解决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小城镇, 使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 小城镇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 它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将城市中的高科技、文化、经济联系推向农村, 协调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80年代中期以来, 小城镇在我国, 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 全国有小城镇5万多个, 吸纳人口一亿以上。当然, 小城镇模式显然有其局限性, 它更多地是适合于江南地区, 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北部和中西部地区, 小城镇模式显然是不适用的。近来, 人们也常常批评, 小城镇的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下、能源耗费指标高, 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另外, 小城镇城市化程度较低, 它实际上可能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另外, 也有批评认为, 小城镇的战略使得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速度变得更为迟缓。

第二, 中等城市模式。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 无论是小城镇还是小城市都不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小城市或小城镇投资效益低下, 土地浪费严重。目前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或小城市布局分散, 城市功能不明显, 城市建设无序、管理混乱, 类似于一种扩大了的农村, 换言之, 出现了城市建设中的“农村病”。因此, 与其“撒胡椒面”似地投资于5万多个小城镇或小城市, 不如将有限的资金投放于适当数量的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人口大约在50万~100万, 它既可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聚集效应, 又可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弊端。

第三, 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对于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发展, 过去, 人们多持批评态度, 认为这种模式造成交通拥挤、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等等。然而, 近年来, 一些专家学者指出, 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超大城市是经济活动、商业交往的中心, 商业、服务业的需求和消费数量巨大, 聚集效应造成了经济的高度繁荣。经济繁荣和人口密集也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在超大城市的发展中, 周边卫星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卫星城与中心城市相呼应, 形成了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 往往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将密集型的居住模式与分散型的居住模式相比较, 我们会发现, 前者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与能源、控制环境污染。超大城市的优越性在亚洲的模式下表现得更为突出。亚洲国家人口密度大、资源有限, 因此, 超大城市的

下转第285页主创新的整个过程中, 要尊重市场规律和科学规律, 找准定位, 从机制上保证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真正建立起创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学习型公务员队伍。要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效能型、服务型、责任型、阳光型的现代政府。

(1) 率先建立起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机制, 为全国提供示范和经验。

(2) 要加强政府外脑和思想库的建设,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思想支持, 探索在市科技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创新战略研究机构的可行性, 解决珠海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和思想支持乏力的状况。

(3) 要强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公共事业单位承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载体作用, 为创新型创业活动提供公平、高效和低成本、专业化的公益性支撑服务。

3.4做好两个整合和优化

目前, 珠海与创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有关的政策法规体系有待优化和调整, 各类政策由于政出多门以及出台的时间、背景不同, 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 必然存在重叠、过时和执行效率低的问题。要保障政策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必须适时加以优化, 使政策体系简明、清晰、便于操作。

同时, 还要现有的园区资源和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明确各园区产业指导目录, 避免园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减少政府在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复投资和浪费。

参考文献

[1]刘长涛, 刘长军.湖南民营企业创业环境与机制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8 Vol.7

[2]李乾文.创业环境变局应对[J].中国中小企业.2008 No.2

[3]葛宝山, 李虹霖.我国典型地区创业环境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2006 No.7

作者简介

罗山珠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政协珠海市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珠海市委委员) 研究方向:科技发展战略。

摘要:现阶段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的城市化不会是人均有较大空间的城市化, 而只能是人口高密度居住的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是要坚持小城镇模式、中等城市模式、大城市模式三种模式协调发展。

篇4: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关键词:美国;师德建设;历史进程;评价标准;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104)01-0011-05

唐爱民,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副院长;方蕾蕾,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生。山东济宁,273165。

众所周知,美国既是一个经济强国,亦是一个教育强国,其经济发展、文明进程多受教育发展的裨益。而其教育的稳步发展及其公认的教育成效,与其一贯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息息相关。美国的师德建设有何特色、有何历史规定性,其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对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何借鉴价值,这些问题值得人们予以认真关注。

一、师德建设的内在意蕴及价值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及民众对素质教育的广泛诉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不断受到人们的问询与批评,而教师职业道德更成为人们指责教育无力的主要焦点所在。这既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不力之时代征候相关,也与教师自身职业道德意识的淡化、虚化密不可分。无论是社会层面、政府管理层面、学校目标诉求层面,还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层面,师德建设都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软肋”。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技能,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则以简单的形式化的倡导、行政性的规约或干脆采取自行其是、自我觉悟的方略,致使师德建设进展不卓,教师的师德素养未能有较大提高,出现了“经师不易得,人师更难求”[1]的现象。教师这一职业承载着不同寻常的使命与意义,有着自身职业所特有的德性要求,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他人”的作用。师德水平往往决定着班级学生的思想水平、学校的教学环境乃至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业者在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2]。需要强调的是,职业道德“除了反映社会宏观发展及其要求之外,主要反映社会对于职业的要求以及职业本身的特殊利益和要求”[3],这就说明职业道德是一个双向的、多方共同促成的职业品质、职业追求。与其他职业不同,师德的内在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其内涵因地域、文化风俗、文明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的规模不断扩张,教师职位因其工作岗位与收入的稳定及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而成为人们就业选择的“香饽饽”,谋取一份教师编制成为诸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选择。然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低门槛、教师职业的终身性、教师行业的潜规则等一系列现实因素,造成教师职业风气不正、职业道德良莠不齐、教师队伍鱼目混珠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师德建设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准、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师德修养,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基本保证。师德建设的有效、有序推进,既需要立足我国的传统文化及社会转型期教育发展的师资需求,又需要放眼世界,吸取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做法。美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色、经验,就是我们的重要参照之一。

二、美国师德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经验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明确制定并推行师德规范的国家之一。经过几个世纪特别是当代对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伦理的探索,美国渐次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成熟规范的师德建设体系。可以说,美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规定性。根据其历史发展的线条,可以将美国的师德建设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正是通过不同发展阶段的积累、改革,其师德建设才逐步走向系统、完善。

(一)师德建设的萌芽阶段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就对教师的任职资格、从业素质有明确的规定。牧师虽是教师的主要人群,但由“政府审核教学人员和发给任职许可证”[4],却是教师准入的基本条件。教师负责传播教义及文化知识,且必须熟读《圣经》及教义问答,有专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评价和惩罚。随着各州的逐步建立,对教师的要求也渐趋严格。以最早兴起公立教育的马萨诸塞州为例,该州当局于1642年颁布法律,规定了教师教学(当时的教学多为学徒制)所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帝信仰、读写技能、刑法知识等,对违反此规定者则予以罚金直至开除等处罚。此后,殖民地时期也一直注重对教师的职业品质、道德品行的硬性约束与要求,一些学校在聘请教师时,“不仅重视学识造诣,教师的宗教信仰和道德品质尤受重视”[5]。1654年,马萨诸塞州法院专门颁发条文,强调“不要聘用信仰不笃、行为不检和违反教规的人来承担学院教师职务和教导青少年的任务,遇有不适合上述要求的教学人员,应予解聘”[6]。其他各州也都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作出了规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一时期可视为美国师德建设的萌芽期,为以后的师德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师德建设的探索阶段

18世纪后期,美国的教师发展步入了职业发展的快速轨道,教师的社会需求、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教师的专业水平也随之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日趋兴盛。不少综合性大学和学院纷纷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和教师培训学校,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专业水平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理论素养。教师培训被初步纳入系统的学校制度中,基本的教师管理体制开始形成,建立了“教育部—州—校”分级自治的教师发展模式。到19世纪后期,美国的师德建设正式迈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就,其标志就是《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与实行。1875年,美国在费城成立了全国教师协会,此后,又把1870年成立的美国师范学校协会及全国学校督导协会合并为全国教育协会,[7]旨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1896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颁布了具有法令性质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这可视为世界上最早制定并实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乔治亚州教师协会颁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之后,其他各州也纷纷效仿,出台了相关的师德规范。在各州推行师德建设的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着手为全美教师制定统一的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nlc202309040823

(三)师德建设的完善阶段

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了对教师专业品质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开发,许多成果纷纷问世。其中,关于教师应具备的人格品质方面的成果最为显著,如卡他斯和韦伯斯共同研发的“教师应具备的25项品质”[8]成果引发了人们对教师职业伦理的广泛讨论与思考。1929年,美国专业伦理委员会颁布了历经四年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全国教育协会伦理规范》,详略有序地规定了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强调了教师伦理、人格、品行之于教师职业的不可或缺性,引发了全美各界的普遍关注。随后,关于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各项利益关系及伦理道德的专门研究在美国各州展开,一批学术性、专业性、科学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纷纷发表,为全美师德建设的推进提供了理论基础。1941年,《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更名为《教学专业伦理规范》,进一步强调了对教师具体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1948年,全美教师协会推出了《我们时代的教师》宣言,其中明确列举了教师应遵循的13项职业道德;1952年,又对《教学专业伦理规范》进行了二次修订,细化了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以求目标明晰,切实可行;1963年,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全美教育协会再次对该规范进行修订,师德规范的语言描述由“禁令”形式改为“约束”形式,师德规范变得更为具体、可行,获得了美国各界的一致认可,美国全国范围的师德规范正式得以确立。1968年,美国教育协会颁布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即NEA准则),该准则从“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一般态度”两个维度,详细厘定了教师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师德规范,获得了基层教师、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普遍赞同和认可。“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协会明确提出教师应该掌握关于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要求。”[9]1986年,《教育职业伦理准则》又得到全面修订,突出强调了教师恪守职业伦理以及承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价值引导的责任与义务。

至此,历经殖民地时期、独立探索时期、改革完善时期,全美范围内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得以建立。从美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变迁轨迹中,可以发现其师德建设的几个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抑或称之为美国师德建设的经验。

首先,美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已经从模糊、粗放的要求转变为明确、具体、专业性较强的伦理与道德规定,如把教师劳动的个性化、工作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心等品质上升到师德规范的层次;其次,许多教师行会、学术团体或组织立足专业优势推出了更为细致、可操作、符合不同层次教师需求的职业道德标准,师德建设开始发展为教师群体的自觉、自律行为;第三,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终身性、持续性观念得以确立,教师职前、职中、职后职业道德教育的体系渐趋成熟、完善;第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等措施到位,成效显著。

三、美国师德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各种基于教师生活状况的实证研究、师德规范的制定以及各种监督与评价体系的建立,美国师德建设逐步走向完善,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关注。辩证分析美国师德建设的某些成果经验与做法,从中寻找借鉴与启示,使之洋为中用,当有利于我们加强和改进中国的师德建设,推动师德建设的科学化、常态化。

(一)革新师德建设的观念

一切改革与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观念的变革,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改革亦不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性更多是内隐的、不言自明的要求,师德是教师天经地义的德性,是贯穿于教师教育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表现,无需借助外在的规约、监督,也不需要通过专门规定的约束与专题培训,需要的仅是教师的自我觉悟与自发生成,所谓“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10]。师生关系的此种表现,既是教师权威主义观念的自然流露,也反映了师德建设观念的狭隘、保守与落后。将教师德性发展简单地交付教师自身的自觉、自省、自为,而放弃了制度约束、舆论监督与实践生成,必然导致师德的平庸,其后果不堪设想。而美国十分注重教师教育的实践创新与动态生成,其师德建设的理念、认识、价值观随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因而确保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

加强教师的德性素养,提高师德建设的成效,必须改变传统师德建设的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师德观。首先,要使教师认识到,师德建设并非只是教师个体的闭门修炼,而是一项涵括制度约束、实践养成、专题研修及自我努力的综合活动。而且,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教师的师德要求、目标追求也不尽相同。应通过职前、职中、职后的教师教育或研修活动,使教师或即将进入教师职业的人员熟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并引导其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内化师德规范,逐步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其次,师德建设的对象应面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而非仅针对德育学科教师;应对所有教师提出统一的师德要求,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以增强学校生活、教育生活的道德氛围。第三,树立师德建设的多元主体观。有效的师德建设绝非教师群体独善其身、自为自足的结果,而是社会、政府、家庭、学校、教师及学生相互配合、合力而成的结果,社会的舆论导向、政府的制度约束、家庭的联动、学校的管理、学生的促动,都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生成与优化。另外,优良的师德建设也不是自上而下单一线性模式的结果,而是上施下效与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综合运作的结果。第四,师德建设的领域应是多元的,教师的德性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专业品质与实践精神”[11],也包含着教师在整个教学环境中流溢出来的人文情怀及处理与学校、家长、同事、学生以及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能力。教师的德性发展是教师自觉地体悟教育的幸福感、创造性地践行教育理想的实践活动。第五,师德建设的内容应不断深化,既包括诸如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等基础性德目,也应包括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内容。第六,师德建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德性修养,也要关注教师基本权益的满足,将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唯有将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合法权利的满足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在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上增强师德建设的成效。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当教师的生存境遇、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改善,教师职业的尊严得以基本保障时,其师德发展的动力才能得以激发。

nlc202309040823

(二)制定完善的师德标准

美国师德建设最为突出的标志就是师德标准的建立,其标准历经多次修订,不仅条目、要求更为细致、明确,便于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操作执行,而且也为相关部门、群体的监督、评价提供了便利。师德标准的建构,不仅要体现社会对教师德性的基本要求,也应有利于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理解,其规定应当简单明了、具体可行。可以说,制定一种相对公允、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职业道德标准,是师德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德性修养活动的依据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极大冲击,教师自身的师德认识与行为也在发生着复杂而微妙的变化。因而,必须建立一套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行为、师生交往行为的师德标准,以保证师德建设的有序、有效推进。在我国,只有简约、抽象、倡导性的教师行为准则,缺乏具体、细致、明确、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德建设的实效。在此方面,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优良的师德标准不仅对教师有约束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某种激励作用。“教师的职业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师生关系所凝结的情感、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12]教师的德性涵养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着重大影响,师德建设应当使教师的德行成为学生道德发展的正能量。

师德标准的制定要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将教师的实践经验、不同地区的试点经验、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防止自上而下的硬性推行。此外,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多元、教育差异明显的实际,防止一刀切、一张图、一言堂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自我约束与外在监管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推进,既离不开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修养与自我发展,也需要外在的制度约束与监督管理。教师的自我约束与外在监管相得益彰。前者体现教师个体德性发展的动机与欲望,是教师自主维护师德规范、达成师德目标、获得精神愉悦、体现职业幸福感的内源动力;后者则是从外部对教师的德性发展进行监督、管理、评价,通过师德培训、社会舆论媒体、法律规范、管理机关、督导机构等途径对教师的德性状况予以外在规约。唯有建构教师德性发展的自律与他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制度体系,方能实现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首先,要对师德建设进行合理分层。教师职业劳动的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决定了师德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它绝非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教师终身职业生涯、丰富多彩的教育过程和生活过程中的。这就需要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予以合理的分层、分类。美国将师德专业伦理规范区分为师德规范、师德原则、师德理想三个层次,照顾到了不同教师群体及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德性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师德体系的层次性、可行性与有效性。我国的师德建设也应合理划分不同的层次、阶段、序列,师德规范与标准的制定既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教师的教育实际,也要考虑到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德性需求,构建一个由基本要求到基本原则再到理想目标的规范体系。合理、分层的师德规范要求,能够有效地使教师在职前学习、职后研修及教育实践中明确不同的德性要求,从而成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德性担保。分层的师德建设计划需要分门别类的师德培训体系。因此,需要构建师德培训与师德养成相统一的模式,将师德建设的场域拓宽到职前和职后,将师德培养的过程延伸到课堂与课外,以有助于教师在不脱离教育实践与教育生活的前提下,实现职业道德涵养与境界的提升。

其次,应对师德建设予以合理监管。美国十分注重师德的监督和管理,采用多管齐下的监管方式进行师德建设。不仅国家和教育部门设立了重重关卡和考核机制,而且很多教师职业行会及其分会也都制定了对教师不端行为的监督和处理办法,各学校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师德激励、管理、处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相比而言,我国师德监管的制度、措施较为薄弱,柔性的措施多,刚性的制度少,存在较为普遍的执行乏力现象。因而,亟需建立一种高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改正“教师中的失范行为,主要诉诸管理,而这方面的管理又该以请诉本单位舆论监督辅以行政处置最为有效”[13]。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以考核和约束教师的行为。对德性优良的教师予以褒奖,对德性败坏的教师则按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最后,要引导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的自律意识。职业自律是师德建设的关键。在美国,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不高,但教师普遍有一种较高的幸福感,这与美国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专业素养、德性修养密不可分。美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之所以较高,除了源于全国性的教师协会及各州的职业行会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教师道德规范、师德标准以外,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教师自身道德自律意识较高。在美国,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准确、清晰,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水平较高,其职业道德通常与专业伦理密不可分。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师德发展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只有教师正确理解了自身职业的性质与角色功能,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使自身的师德素养获得永不枯竭的动力和生命活力。而这恰恰是我国师德建设需要着力加强的。

参考文献

[1][3]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7,16-17.

[2][10][12]朱小蔓,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30,5.

[4][5][6]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63,63.

[7]宋振加.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128-131.

[8]王正平.美国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的研究、制定与演进[J].思想·理论·教育,2001(6):9-11.

[9][11]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3,151.

[13]陈桂生."师德"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8-1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篇5: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新中国的民生建设进程尽管发生过曲折,但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将更加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民生建设。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新民主革命时期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1921年—1956年)

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组织中国同盟会时,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纲,史称“三民主义”。之后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遵照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去确定其基本政策和策略,发展了民生思想。

(二)曲折受挫阶段(1957年—1978年)

这一阶段在“怎样发展生产力、怎样进行民生建设”的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左”的思想路线和“文革”等政治**的影响,党领导民生建设的工作处于徘徊的局面。

(三)恢复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

恢复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实践是围绕着结束把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建设视为保持和维护社会主义稳定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社会发展模式而展开,这一时期民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突破“先生产、后生活”的民生思维方式和民生建设模式,解决“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初步发展时期(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四大)

初步发展时期的民生建设不是单方面的发展,得到了因改革开放而带来的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支撑和推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中国人民带上了一条崭新的生存型民生发展之路:

(五)进一步深入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新的环境和条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进行了丰富与完善,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出发,把对民生重要性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六)开拓创新时期(党的十六大至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生建设,并把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机地统一起来,及时地提出了“和谐社会构建”的民生发展蓝图,把中国人民带上了一条创新性的和谐型民生发展之路。

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民生问题首先是一个物质需求问题,即人们的生存问题。不管是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还是解决人们的发展问题,都需要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生状况就能得到大大的改善;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这个中心,民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民不聊生。

(二)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群众、领导与服务的关系

正确处理党与群众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党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作为和建树来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三)坚持把民生与民主问题统筹解决

民生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民生的高级发展形态,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尤其是政治意识觉醒的必然要求。表达和满足民生需求,需要民主的制度和机制;民主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也需要民生的有力支撑。如果只注重改善民生,而不发展民主,民生就会陷入困境;反过来,如果只注重发展民主,而不致力于改善民生,到头来民主的进程也会大打折扣。

(四)坚持以人为本

要做到以人为本,除了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外,还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任何时候我们尊重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我们党的事业就无往不胜。不仅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是一部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关注民生的历史。无论是在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思想体系,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考察和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共产党服务民生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6: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内容提要】本文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历史性转变为线索,从光辉历程出发,阐述了党领导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

一、第一次转变,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近代以来,在历史上曾经十分辉煌的中华民族跌入谷底,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侵略过我们。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豆剖瓜分的境遇。在那段漫长的黑暗时期,作为中国人曾经是个耻辱。多少仁人志士,各种党派、学说,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寻求着救国图存的道路,但无一能够成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彻底结束了这一状况。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一步。所谓“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就是说,以这一时间点为标志,不但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同时也结束了自明朝中叶以来几百年中华民族衰落的历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把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主权在近代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首都更是三次被侵略者占领中国的领土完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我们可以采取和应当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提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战争政策。新中国政府在建国前后一段比较短的时间内,采取了一系列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的措施。周总理曾经说清朝的西 2 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都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新中国则确立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以及“一边倒”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夙愿,“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中国的地理版图在清朝中叶基本上确定了,但1949年以前的近代中国是一个分散而虚弱的国家,被人称为“一盘散沙”,从晚清到民国,国家的行政体制始终未能一致,中央政府始终不能有效地号令全国。“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人民解放军横扫全国,摧毁各地的国民党和军阀政权,建立人民政权机构,形成了省、民族自治区、直辖市这样一种行政体制,中央政府政令能够雷厉风行的落实到全国各地,大大加强和提高了国家的统一性和行政效率。孙中山先生曾热切盼望统一:“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统一起来才能“真民族”,才能“与列强共跻于平等之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全国大陆全部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奋进,从贫弱走向崛起的基础。

旧中国的落后、衰败,不但来自外患,而且源于内忧。长期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在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偏离了世界文明大道,与欧洲强国逐渐拉开了距离。曾经有过的康乾盛世,也只是落日的辉煌。这种衰落的趋势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埋葬了落后的封建制度,才有了根本扭转。正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实现了由衰至兴的历史转折。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第二次转变。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就不停顿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在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现这一转变,把一个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引导到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意义重大。当初,社会主义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进步的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的丑恶和残酷,希望寻求一种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使这一人类理想的实现有了科学的依据。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能不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马上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呢?曾经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人民当然不愿意经历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但毕竟还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搞的。而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是 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尽管历经曲折,但毕竟让我们党搞成了,坚持住了,而且越搞越好。这确实是个伟大的创举。

中国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在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领导下实现的,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实现的。这充分说明,我们党伟大,毛泽东同志伟大。尽管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从他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点上讲,他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民掌握了自己的政治命运。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就提出:“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中,在旧中国毫无政治地位的广大工农大众成为各级人民代表构成中的主要成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我们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民掌握了自己的经济命运。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 5 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实施没收官僚资本为人民的国家所有,1949年年底基本完成,新中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人民共和国的物质基础,成为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三、第三次转变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突出地表现在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发生的革命性变革。

过去我们搞的是计划经济,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条件的变化,这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了改革开放最为关键的一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是我们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关键所在。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信息不通,陷入孤立,发展受到限制。我们抓住机遇,毅然决然地打开国门,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格局。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走向世界,这不但对中国本身,而且对全人类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的突破,之所以是历史性的,之所以意义重大,就在于它们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转变。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全面开放,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破除了过去对社会主义的很多错误理解,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正是在这样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创新发展,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这条道路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和发展的。找到这样一条道路,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是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必然结果。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一)经济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毛泽东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从1952年到1978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1.4%。这个发展速度,居于同期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也为中国与外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平等原则下发展经济往来创造了 前提。

(二)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力图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指出:“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18]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理论原则,阐明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观点。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指出这些矛盾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些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形成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源泉。

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中共十六大明确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破除了过去对社会主义 的很多错误理解,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长期探索的结果。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照搬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局限性日益暴露,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20]在邓小平这一思路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逐渐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靠拢: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1]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跨世纪的两个根本转变,其中一个转变就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具体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我们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09-09-28?(01)

[2] 江泽民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 [10] 江泽民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8、267.[4][5][11]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4、1516、1438.[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7][8]孙中山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21、51.[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6.[12][17]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9、329.[1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1

[1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01.[15] [16] [20] 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2、167、236.[1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13.[19][22][25]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01)

上一篇:四年级下数学简算下一篇: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