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2024-08-25

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精选6篇)

篇1: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作者:孙亚麒2012级临床三大班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造就时代新人,事关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更是关系到了社会主义所要培养的“四有”新人,如此在世纪交替,千年嬗变洗礼后,我们才能共筑“中国梦”,共建“美丽中国”。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就应通过“三化”,一是教化,即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法律素养;二是默化,即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健康的网络等各种环境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提高他们的道德法律意识;三是内化,即通过加强实践环节使大学生所学的道德法律知识能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转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法律能力。

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来看,他们有许多优点:思维活跃,富有朝气,进取心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高,总体上讲是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的。但是,有些大学生也存在着许多弱点:第一,有些大学生忽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存在消极,倦怠的心理,民族自尊心不强。第二,有些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物质利益的获取和享受,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民族自强心不足。第三,有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能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的现状,提出以下具体对策:

(一)确立科学培养观念,提高对道德法律意识的认识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经济的竞争和合作日益加深,知识经济的端倪已经凸显,这对新世纪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但要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

有道德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等综合素质。因此,应继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思想。

(二)课堂教学是道德法律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

在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生获取道德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通过教学 , 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道德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学习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基本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通过对民法、刑法、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 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以德处事的思想意识。

(三)营造校园环境氛围,增强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高校要使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就感觉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体验到依规章制度办事的氛围,体会到校园师生关系的融洽。从而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守法,礼让的热潮,形成浓厚的道德法律教育氛围。

(四)建构社会认同机制和氛围改善

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所学的道德法律知识转化为道德法律意识与信仰,离不开直接经验的支持,更需要到实践过程中去感悟和体验。而实践的培养有赖于社会的普遍认同度和氛围。

当我们的学生面对道德和法律冲突的时候,能够不再因此迷茫时;当我们的学子满怀一颗热忱之心帮扶老人的时候,能够不再被其勒索时;当我们的青年为了国家的荣誉,社会出现的弊病,敢于慷慨陈词,能够不再诟其无知时。我们的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难道不会更为团结友善吗?我们的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难道不会增进的更快吗?

相信只要学校和社会都认识到道德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携起手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法律素质定会“香气满乾坤”。

参考文献:孙阳《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探析》;2010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篇2: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有效实施是以全体公民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为前提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充分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较为模糊。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确立科学培养观念,提高对法律意识的认识 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观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是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是全体人民意志的反映,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在我国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应当强化宪法和法律的这种权威。只有使大学生学会了运用法律知识的方法并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好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也才能真正使法律知识教育取得更好的实效性。

(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这其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善我国的法治环境,将依法治国的国策贯彻到底,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落实到实处。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对我国的法治发展有信心,能够从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进而了解法律的内

涵,尊重法律的权威,能够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自觉维护法律的执行,做到知法、守法、护法和爱法。

(三)建构有效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法律能力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所学的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与信仰,离不开直接经验的支持,更需要到实践过程中去感悟和体验。实践培养能有效解决“说的多,做的少,且多有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因此,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篇3: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 在近些年已经受到了高校中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各个学校以及地区已经进行了很多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这样的尝试是有其实际意义的。

(一) 从法律知识的层面上来看, 有这样的一些统计

2006年, 对重庆地区五所高校851名三年级大学生的调查表明, 对问卷所列的14个法律法规的认识情况, 58%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 但对其内容不甚了解”, 57%的学生对法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 只对民法刑法等实体法感兴趣。[2]

2009年, 北京某研究人员对北京市四所高校的学生进行法律意识问卷调查时发现, 宪法的基本问题也不甚了解, 如在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上, 只有41.9%的人回答是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 而48%的人回答是国家权力产生公民权利。[3]

从这些统计中可以看到, 多数的大学生对于一些法律常识还缺乏基本的掌握, 这样他们在面对法律纠纷的时候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他们也很难对自己的正当权益加以保护。

(二) 从法律信仰的层面上来看

从2009年河北省某高校进行的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代大学生对待法律的态度问题。当问及“当自己的介法权益受到侵害, 选择何种途径解决”时, 有近31%的学生认为“私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有10%的学生选择“自认倒霉”, 有6%的大学生选择“以牙还牙”, 采用报复式的乎段讨回“公道”。在被问及“在平时的生活中, 能否做到依法办事”时, 38%的人选择“能走捷径就不依法办事”。[4]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 很多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无法采取正确的态度去处理。也就是说, 即使具有法律知识, 他们也会考虑采取非法律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这从侧面体现出了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 法律所占有的位置是较为低下的, 甚至只是其他解决问题途径的备选, 这更加反映出了大学生法律意识之薄弱。那么, 造成这样较为混乱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

显然这是由诸多综合性的因素共同导致的, 其中重要的因素有以下一些:

(一) 流行的多元化的思维所导致的思想混乱

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 很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混乱。讲求实用主义, 金钱至上, 特权思想, 使得大学生很难不受影响。在考级、拿证、期末考试的压力之下, 他们无暇顾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因为这些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金钱利益, 而且和他们大多数人的工作也不相关, 他们也就不会把很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个方面去。所以大学生普遍性的法律知识的匮乏并不稀奇, 甚至有些“理所应当”, 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应当予以反思的。

(二) 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

我们国家从传统上就是讲求人治的, 极度缺乏法治的土壤和社会环境。即使从历史上来看, 那些重视法律的人们所采取的也是典型的法律工具论, 即只把法律当做治国治民的手段, 而对法律本身缺乏基本的尊重和信仰。换句话说, 这样的大学生即使掌握法律知识, 很多也只是为了知道如何钻法律的空子, 而不是去遵守它。因此, 这些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 社会法律环境影响

很多成年人在法律的环境建设上给大学生甚至未成年人都做出了不好的榜样。以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个事件为例。笔者在XX市, 一次在一个繁华路口过一个红绿灯时, 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孩子过马路。当时显示红灯, 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没有在路口等候, 而是冒险在车流中穿行。当时这个母亲指着人流对那个小孩子说:“宝贝,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法不责众。”具有这样观念的公众肯定不在少数, 而这样情况的形成也不是偶然的, 它是整个社会的法律执行力度不足, 而使很多人有空子可钻, 而且在短期内得以获益而形成的“示范”效应。特别是, 如果许多的大学生都是在这样类似的环境当中长大, 那么将难免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 希望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简直就是奢求。

(四) 法律基础课程的不足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 将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教育基本上依托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 而这是不够现实的。法律基础类的课程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在很多的场合中, 这门课程也被赋予重望, 认为它是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一个环节。[5]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 这门课程仅仅是他们要完成的诸多课程之一, 仅仅是可以量化的1个学分而已。从目前的课程设置上看, 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大约占10—20个学时。[6]希望通过这样有限的课程学习, 就使得大学生们能够获得充分的知识是不现实的。

笔者当然同意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尽量将这门课程教学进行得生动、灵活一些, 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笔者始终认为, 这个课堂的效果始终是有限的, 因为受到太多外部条件的限制。有些研究者所提出的目标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例如, 有人建议在讲授刑法、刑诉部分时带学生去监狱参观。[7]估计任何一个高校中, 学生的人数都要达到几千人以上, 甚至达到万人, 这么多的学生怎么可能都去监狱参观。而且这样的做法即使实现了, 与其说是教学教育, 还不如说是人生观的教育。所以, 与课程本身的关系反而并不算密切。

三、我们应当采取的对策, 即规则意识的培养

笔者认为,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法律是与道德息息相关的, 法律的要求是在道德层面上最低的一个部分。从消极的层面上看, 不违法, 不犯罪, 从积极的层面上来看, 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些就足够了, 否则更多的就是非法律层面上的问题了。而从构成正确法律意识的要求上也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个较低层次的是基本的法律常识, 这个一方面在课堂上讲授, 另一方面是使得学生明确法律的重要, 与生活的关联, 而主动去学习, 这才是更主要的途径;第二个较高的层次是对法律的信念, 或者拔高一些, 是对法律的信仰。没有信仰, 大学生不可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和遵守法律, 而只会将法律作为工具去使用, 这是非常可悲的。具有这样想法的学生, 他的法律知识即使再多, 也只会成为他规避法律的手段而已。所以, 具有对于法律的尊重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那么, 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大学校园当中如何去做就是关键的问题。

因为就现实的状况而言, 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这也不是个人之力可以做到的。但是在校园当中, 我们却可以从小环境入手去强化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因为规则意识就是法律的雏形, 当大学生真正能够做到认真的遵守校园中的各种规则, 将对他们的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强化起到重要作用。

校园中的规则其实也是多个层面的, 从学校的总体上有校规、校纪;从学生的学习上有学习管理办法;从教师的授课上也有要遵守的准则等, 还有许多的方面。从具体的做法上, 要求事无巨细, 校园中的各个角色都要求其扮演好自己的本分, 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师者,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应该让大学生们看到学校及老师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校规和法律的教育, 当学生有违背它们的时候, 务必严厉惩处, 不要在这样较低的层面上就故意的去损害规则的公信力, 否则想要让学生真正去尊重和遵守它们是很难实现的。更重要的是, 在校园里一些涉及到奖励和惩罚的规则时, 一定要力求做到公正、公平。只有将这些方面都完成的周全, 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规则的作用。这样, 推而广之, 国家的法律本质上也是规则, 那么要求学生去认真遵守贯彻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而且, 由于规则意识的培养, 也会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具有对法律的发自内心的信仰, 这才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精要所在。

摘要: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堪忧, 这是与大学生所面对的多元化的思维、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法律环境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的。只有从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塑造入手, 才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法律环境,规则意识

参考文献

[1]余立.大学生法律意识及其培养.理工高教研究, 2009 (5) .

[2]杨莉, 叶文明.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统计教育, 2006 (9) .

[3]余立.大学生法律意识及其培养.理工高教研究, 2009 (5) .

[4]王长征.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学理论, 2010 (3) .

[5]席小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思想教育研究, 2007 (12) .

[6]范忠烽.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路径探略.民主与法制, 2010 (8) .

篇4: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培养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前途和希望,法律素质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加强,它们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完善市场经济建设,加强两大文明,保证学生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所需要的人才要能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员。”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首先,我们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已经取得的实际成效。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法律意识不强

一些大学生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能知道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根据法律遵守纪律,并愿意牺牲个人的利益,从而推动我国法制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大多数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宗法思想、特权观念,在头脑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地位。

2.法律认知偏离

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的前提是法律认知,它对法律信仰和情感有这一定的影响甚至起决定作用。而大学生对规律的认知的基础时大学生要首先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由于缺乏法律认识,高校大学生经常表现出一些我们常说的话不理解或理解法律不准确,即使我们总是常说的话,如“依法治国”这样的词都不能被理解。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指导思想

对于法律意识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导向,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需要,在继承和改革中使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实现现代化。

1.坚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建立完善的现代法律意识并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内容体系,使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现代化,体现人民的意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全新的服务[2]。

2.坚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构建现代化而且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在思想上,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要以社会、现实的法律制度以及当代大学生实际法律意识为基础,服务于我国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具体途径

1.积极发挥作为主要通道的课堂教学

对法律知识的正确理解需要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这就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讲明白、讲透彻,要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从而把正确地行使公民的权利作为教学的关键点。

作为高校教师教法律课程,应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自己在教法、守法、用法、护法过程中要树立榜样,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和感化学生;法律教师要紧抓教学关键点,重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拓宽教学范围,拓展教学内容,重视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取一些能激发大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将死板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的教学模式。

2.充分发挥作为基础作用的社会实践

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制度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教学内容上要紧密联系实际外,而且还要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大力开展社会实践的教学活动,把法律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是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必要途径。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在做中学,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亲自体验的重要性[3]。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有关教学要点布置学生亲自进行社会调查,或者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 选择对当前社会有影响度、学生关注度高的案例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就灌输乐法律意识。有条件的大学,可以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还能模拟法庭审判进行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做出一個合理的分析、判断,在娱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创新教育形式,利用网络开展法律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了解时事,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娱乐聊天的主要方式。所以,高校应扩大网络教育的影响,积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对法律制度的传播,培养法律意识,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以前任一种传播方式。通过上网,大学生既方便又快捷地获得大量有关法律的信息,而且又可以随便与距离多么远的人随意地交流,不要走出家门就能知道真实情况。网络好于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在一个活泼、轻松的教育环境下,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参与和积极主动、独立工作能力,使大学生们得到或者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更深刻。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它具有深远、巨大的意义。然而,这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只有集全社会之力量,才能完成“依法治国” 这一工程。

参考文献:

[1] 时丕生.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

[2] 陈大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5.

篇5: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

大学,是继续求知的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到真正确立的阶段,在不断的求知与探索中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由于法律意识,照着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目标进军。思想道德修养是以科学的人生观知道个体实践,是人生自觉的自我修养、自我塑造,自我规范。“修养”不是脱离社会现象的修身养性,不是排斥教育的自我封闭,也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的自我锻炼,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

从大学生自我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大学生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便获求知识边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做到执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作为一名以学生,医德的培养更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好的医生,医术高明是根本,医德高尚师是保障,行医治病,救死扶伤乃古之良训,我们在学习好专业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医德的培养,人格品质的升华。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师生群体是全体公民中应该具备更好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部分,学校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地位,充分发挥在全社会思想道德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和窗口作用。

大学期间,我们的一只脚已经迈进社会,正处于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并慢慢走向社会的阶段,然而社会上总重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这就要求大学生洁身自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不良事件,并以自身端正的品行感化示人,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不断的锤炼塑造自身的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同事也要注意法律意识的提高,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担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高校应营造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学校环境,学校管理应做到“依法治校”“依法育人”。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给学生树立依法办事的榜样,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从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就大学生自身而言,法律意识的提高离不开自身的不断学习与进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法律方面的内容也不容忽视,所谓书籍是粮食、是益友,博览群书既可提高素养又可增长见识,可谓一举双的,所以不能忽视书籍的巨大作用,这是大学生自觉提高法律一时的另一方面。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政治与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主体多元的历史背景中,要从那个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篇6: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学号:10509107姓名:刘荣轩 班级:计算机4班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我们的历史使命也在不断地催促着我们成长!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是个重要必要的一环!只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我们才能有能力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法律观点、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它们与法律知识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的法制观念,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不是光嘴上说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把它重视起来,放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培养我们的法律意识和思修道德水平。大学生已经到了成年的年龄了,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为了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我们可以自发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同时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通过组织学生去校外分听法庭审理,能开拓视野,也能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某方面,从而使我们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用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对于现今社会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诸如“胡长青受贿案”、“远华特大走私案”等一些重大复杂案例,可组织学生看录像,或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大于权”的论点,从另一层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老师课上的讲解和我们课下的实践,相信会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使我们知法守法!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提高我们思想道德水平的知识,课下我们也要靠实践来使我们的思想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只有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素质才会上升,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要学思并重,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探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还要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独慎自律,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积善成德,即通过积累善行霍美德,市值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行知统一,把提高思想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在平时的实践中,很多小的细节都能体现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比如不随地热垃圾,不随地吐痰,在公交车上为有需要的人让座,这些都能体现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做到这些,这也为我们的道德水平提高做贡献!

上一篇:我的长征路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下一篇:居家防盗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