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收筹划论文

2024-08-03

房地产税收筹划论文(共6篇)

篇1:房地产税收筹划论文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从万科与雅居乐赈灾捐赠谈起

作者:李明俊 程龙贵 深圳市智慧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税务咨询顾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级地震,灾情及救灾抗震工作牵动举国人心,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款、捐物,累计已超300亿人民币。其中:有两家地产上市公司的捐赠行为值得研究,一是万科公告将在未来的3-5年以参与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等形式捐献1亿元(资料来源:万科公司公告);二是雅居乐公司宣布直接捐赠5000万货币资产以及大股东陈卓林兄弟以个人名义捐赠5000万货币资金。(资料来源:网易财经新闻)。两家公司虽然都是捐款1亿元,但由于捐赠的方式和时间不同,在税务上会产生较大差异,笔者在对上述两家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捐赠行为表示敬佩之余,主要想从税务角度谈一谈捐赠方式不同在税务上产生的差异性。

捐赠作为企业一种特殊的经营行为,在税务上可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捐赠方式和时点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差异,笔者结合上述两家公司之捐赠行为,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捐赠主体的选择

万科捐赠主体是公司本身,雅居乐捐赠主体分别是公司和陈氏兄弟个人,按规定,万科有可能被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一亿元(假定万科是通过政府部门或公益性团体捐赠而非直接捐赠),而雅居乐公司被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最大捐赠额是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个人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只能在其个人所得税前抵扣。两者相比,雅居乐后者将为此有可能少抵扣企业所得税1250万元(5000万X25%)

二、捐赠资产的选择

捐赠资产不同,其中的税收负担也有可能不同。万科公司捐赠的是未来的开发产品,其捐赠额是以开发成本计算还是市场价格计算,在公告中未予明确。在企业实物捐赠中通常都存在这样的捐赠额度计量的问题,对于捐赠企业而言,无疑留有一定的空间,无论是经营宣传角度还是税务角度,都有回旋空间。而直接捐赠货币资产,捐赠金额已经确定,也就不存在税务筹划的空间。

另一方面,税法规定,捐赠的开发产品需视同销售缴纳相应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三项合计税负率有可能达12%以上。以1亿元为例,则万科有可能为此多支出税负1200万元。而雅居乐捐赠现金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两者有较大差异。

三、捐赠额度和的选择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公益性捐赠在当年会计利润的12%以内可以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则不允许。万科公告中宣布1亿元捐赠将在未来3到5年内,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支出。那么,万科就可以根据当年的会计利润来确定当年捐赠额度,给企业留下了一定的税务筹划空间,而雅居乐公司一次性在2008年捐赠,如果在会计利润12%以外,则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如果捐赠当亏损或者盈利不足于冲减捐赠额度,则该部分捐赠扣除额不能在税前扣除,会增加未来的企业所得税负担,当然,上述两家地产公司都是业绩非常优秀的公司,不会存在上述情况,但是,我们这里只是举例而已,换到其他捐赠企业就不一定了。故而,捐赠额度与捐赠的选择很重要,企业在捐赠时如能考虑自己当年会计利润的多少,无疑会给自己留下更多的筹划空间。

四、捐赠途径的选择

税法规定:企业如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或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行捐赠,可以在企业会计利润的12%以内扣除,超过部分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须做纳税调整,换句话说,只能在企业所得税后列支。但如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时则可以100%税前列支,不受此比例限制。而如果企业自行捐赠,则100%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必须做纳税调整。

我们根据报道资料推测,雅居乐的1亿元捐赠应该是通过政府部门或慈善机构来完成的,其支出如能取得相关票据,可以在税前直接列支,但存在的问题是,款项有可能被中途截留或抽取管理费,真正能到受灾群众手中的不知道会有多少。而万科通过直接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可以让灾区人民直接受惠,享受到100%的捐赠,但也存在着由于拿不到合法入帐的票据而无法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问题。现实中,有很多企业和个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通过政府部门或慈善机构,而采取直接捐赠方式,导致其公益善举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增加了捐赠企业的税收负担。

笔者在此建议,类似万科这样的善举,可以自行建设,待房屋建好后再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或慈善机构“定向捐赠”,中间有专人负责落实与监督,则有可能解决信息不透明所带来的其他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税前入帐问题,降低企业税负,提高捐款的热情和积极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赠行为无疑应大力提倡。但不同的捐赠行为与方式给企业带来的税负影响会不同,值得广大纳税人思考。

备注:可以100%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机构主要包括: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世博会、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1.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第一条的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 除。根据相关的规定,间接捐赠准予限额扣除,而直接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篇2:房地产税收筹划论文

企业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合理合法的进行税收筹划,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已成为企业的一种迫切需要。

一、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税收筹划和偷税、漏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企业的税收筹划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会避免得不偿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一是对国家税收政策及地方性政策的充分了解,完全合法有效的用足政策,并且充分了解政策规定的处罚条例和执行力度情况,从而避免税务风险;二是经营活动开始前的详细测算,从而将税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三是一定的税务关系。两二项属企业内部因素,是税收筹划强有力的保证,后一项为外部环境,是税收筹划工作的一个支持,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合适的税务关系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二、针对目前房地产项目税务清算企业应采取的措施。2006年,国家相继出台三个重要税收文件(即国税发[2006]31号、财税[2006]21号、国税发[2006]187号),分别提高了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預征率和要求对已完工项目进行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进行税务清算,企图通过税收手段控制近年来房地产的高额利润,06年下半年已在各地开展此项工作,并会对近几年来所有已完工项目进行完全的税务清算。[实例分析]:某市一楼盘原于03年完工,完工后,只缴纳了营业税及附加和适当缴了部分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该楼盘销售2亿左右,2005年,市局对该项目进行税收检查,追缴了不到20万的税款,2006年,31号文出台后,该项目又被区级税务机关列为清算对象,清算的税款包括该项目的各项税费,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核,第一次初步审核后,该项目应补各项目税费4000多万元,经进一步的查证,该项目应补各项目税费5500万元。该公司在从收到税务检查通知到最后连续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一是收到税务检查通知时,没有及时的请专人进行账务整理和税务测算,该公司一直只是低价聘请了一个老会计进行账务处理,整个账务处理过于完全真实;二是对该次检查的认识程度不够,该次检查是该区级税务局重点的对象,关系到该区税务局下一步长期工作开展的问题,企业要想应对该次检查,必须先从内部自身资料着手后再寻找外部支持;三是第一次初审后,该公司仍然未向税务专家进行房地产税收政策方面的咨询,在该公司内部,无一人对房地产的整个税收有个清楚的认识,在初审结果出来后的后期审核过程中,该企业仍自行暴露了很多问题,从而导致应补税款再行上升1000多万。连续几次的错误从而使得该次检查让企业付出了血的教训。针对目前税务机关开展的此项税务清算工作,企业应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迎接检查:

第一步:自行检查已完工项目的财务资料及其他文本资料(主要指工程合同、销售合同等文本资料),测算按现行账面数计算出的各项目税款的应交数和已交数,从而推出应补数。根据测算出的结果和整体税负情况考虑是否有必要进行账务调整;

第二步:若企业账面处理和其他资料(税务检查不仅仅针对财务资料,也会针对其他资料,如与工程相关的资料进行延伸审核,必要时还会向其他有关单位或企业函证)存在一定的税务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调整的实务方法见下述所举例子;

[举例]:某房地产公司以5000万元的价格取得土地后进行项目开发,建造70000平方米的住宅房进行销售,相关的契税的其他报建费等费用为600万元,建安及绿化、设计费开发成本为6000万元,另有灰色支出300万元无法入账,期间费用为2000万元,其中广告费为300万元,销售收入为24000万元(收入中含有100套精装房,每套住房装修费用为2万),项目会计利润为10400万元,项目完成后,股东分红3000万元,A方案按正常账务处理核算,应交各项税费见下表,B方案:收入方面:精装房的200万收入由房产公司、装修公司、购房者签订三方合同,并从购房合同外单列,房产公司在收取该款时做为代收代付款处理,从而有效减少账面收入,进而减少计算营业税的税基;成本及期间费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着手;第一是期间费用中只要和开发成本有挂构的就记入到开发成本的间接费用下,通过从期间费用转化到开发成本从而加大计算土地增值税时的扣除荐,第二是300万元的灰色支出通过找其他合理票据的方式入到开发成本里,B方案虚增的成本费用转出款项时直接转入到股东名下,若公司需要该笔资金周转时,再以借款的形式借进,股东分红时则以还款的名义分红,通过上述几方面的操作后,A方案与B方案的具体税费应缴数及比较情况见下表(不考虑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副调基金):(略)通过上述两个方案税费比较表可以看出,B方案有效节税**元,而且B方案经过税收筹划后,整体项目税负仍可达到16%,符合整个行业的平均税负,不会出现异常情况,若企业原采取积进式方针,同时在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税负控制在13%左右(大于预征2个百分点),则还可避税**万元。该步骤是整个环节的重点,须操作人员对财务、税收政策、税务机关的检查手段有一定的了解方可有效进行。

第三步:若第二步无法得到有效的运行的情况下,且企业账面正常核算欠税额较大时,方可采用此方式,即销毁账务资料,可以做成被盗等非正常状况,并在相应公安部门备案,使得税务机关无法正常实施检查程序,但该种方法并不适合正常发展中的企业,是企业应对税务的最后一种手段,按现行政策规定,在企业无法提供财务资料的情况下,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核定征收率为收入的1.5-2.5%,企业所得税一般是按20%左右的毛利进行核定,按照该种核定方式,则税负会在12-14%左右。若企业真到了必须走这步的时候,则还需注意转移资金,避免税务机关采取高核定方式,转移资金从而达到加大税务机关执行难度,税务机关在核定企业应补税款时,一般都会关注企业的实际纳税能力,因为税务机关查税的目的并不是想把企业逼进死胡同,他的最关健目的只是想在合理范围内收取税款,企业的存续才是税款的来源。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一点,虽然目前税务总局及地方税务局对开发项目的清算工作势头较猛,但由于房地产的税收大多是在地税局,而我国的税收是实行计划经济,即上级部门给税务局下税收任务指标,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递增20%左右,税收任务的完成情况也是地方政府和税务局的重点考核指标,牵涉到政府的具体绩效考核,在这种体制下,税务局会把每年的征收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税款更是税务局的一个蓄水池,所以房地产项目的税务清算应是一个逐惭、缓慢的过程,地方税务局会故意把这个清算适当延缓,这就给了我们更多的企业一个充裕的时间进行相应调整。

在建的项目以及拟建的项目:在建的项目以及拟建的项目的税收筹划思路与上所举例子一致,只不过是事后筹划与提前筹划的问题,一般来说,提前筹划比事后筹划更为合理,更能有效的节约税款,风险相对而言也会小得多。

三、房地产公司自留商业房用于出租的税务筹划。房地产公司自留房屋转作固定资产的相关政策:企业所得税,按国税发[2006]31号文件规定,应视同为销售缴纳所得税;营业税,按《营业税暂行条例》解释,应不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按国税发[2006]187号文件规定,应不计算缴纳土地值税。房屋出租税收重点在于按租金收入缴纳12%的房产税,其他租赁收入无房产税,因此,税收筹划应从分解收入着手,具体实务操作见下例,[举例]:某房地产公司将建造的20000个平方的商业用房转作固定资产并用于出租,每平方米平均月租金收入40元,物业管理费每平方米每月2元,全年租金收入960万元,全年物业管理费收入48万元,A方案按一般核算方式进行核算,B方案进行一定的税收筹划,第一个分解收入的方法是将每月每平方40元的租金收入转6元到物业管理费收入中,全年可分解144万到物业管理费收入中,第二个分解是将租金收入其中的200万分摊到设备租赁中,比如空调及其他各种设备,分解后全年租金收入616万元,物业管理费收入为192万元,设备租凭收入为200万元,总收入不会有所影响,仍旧是1008万元。A方案与B方案应交税费比较表

项目A方案 A方案计算过程 B方案 B方案计算过程差异=A-B

应交营业税及附加 55.94 =1008*5.55%55.94 =1008*5.55%0.00

应交房产税 115.2 =960*12% 73.92 =616*12%41.28

合计171.14129.8641.28

篇3: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

所谓税收筹划就是指企业在合法前提下, 通过一系列税收政策运用从而达到最优纳税解决方案。也就是进行纳税筹划是房地产企业老总解决税收问题的最优策略。例如, 某别墅项目拟进行一项促销活动, 买一套价值1, 000万元的别墅, 送一张价值50万元的会员卡。如果改变一下销售方案, 和高尔夫公司捆绑在一起, 办一张高尔夫球会员卡, 凭卡购别墅可以打9.5折。尽管对购房者来说仍然支付1, 000万元, 但是对房产商来说结果却大大不同。如果有200套别墅, 房地产公司就会减少一个亿的收入, 这个收入到了高尔夫会员公司, 一个亿则不需缴纳土地增值税, 至少节税3, 000万元。所以, 房地产企业必须关注用什么策略把税收问题处理好。税收问题处理不好, 意味着企业利润缩水, 甚至为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一、纳税筹划的存在有两大前提

一是税法的多样性、税负的加重是企业进行税收优化的第一前提。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要交纳的税种有, 营业税, 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等, 税法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越来越复杂;税负较以前加重, 内蒙古自治区自2010年7月1日起, 按商品房销售价格确定预征率进行土地增值税预征。销售价格不超过3, 000元/m2的, 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为1%;销售价格超过3, 000元/m2至4, 000元/m2的, 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为1.5%;销售价格超过4, 000元/m2至6, 000 元/m2的, 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为2.5%;销售价格超过6, 000元/m2至8, 000元/m2的, 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为4%;销售价格超过8000元/m2以上的, 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为6%。二是企业业务不同, 适用税收政策必然不同, 税收结果也必然不同, 对同一业务处理不同, 带来的结果不一样, 这是企业进行税收优化的另一前提。

二、影响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因素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一是企业家税收战略误区制约了税收筹划的进行。税收筹划应当贯穿房地产开发的任何阶段, 而不是发现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 那有可能结果已经形成, 收效已经不大;二是企业对税法精通程度影响了税收筹划的实施。以专业机构为主导参与绘制税收图纸, 让税收方案设计成为企业必经的重要机制, 建立一种有效机制, 让总裁随时参与进来, 成为税收筹划的主角;三是企业财务角色缺失影响了税收筹划的效果。企业财务人员税法与财务知识的结合不好, 财务处理存在问题, 也为筹划带来一定难度, 影响筹划效果。不仅是房地产企业, 一般企业也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 制约着企业家的思维。随着税收负担的增加, 税收政策和征税环境的复杂, 企业应当树立税收筹划意识, 建立税收筹划的机制。

三、房地产公司涉及的税种

(一) 前期准备阶段的税种。

房地产公司在前期准备阶段需要缴纳的税种较少, 主要是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在房地产开发中如果占用了耕地, 就必须在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占用耕地之日起 30 日内按每平方米税1元~15 元不等的金额一次性缴纳耕地占用税。购买土地时要按 3%~5%的税率缴纳契税。

(二) 房地产开发阶段涉及的税种。

在开发阶段对营业额按 3%税率征收的建筑业营业税;签订建设施工合同时, 对合同金额按万分之三的税率交印花税;同时还要就拥有的土地面积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 房地产销售阶段涉及的税种。

1.营业税。

对房地产出售方适用“销售不动产”税目的规定, 以房屋售价的 5%税率缴纳的营业税;针对房产租赁而言的, 房产租赁业适用营业税中“服务业”税目, 统一执行 5%的比例税率。

2.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实行超率累进税率, 增值多的多征, 增值少的少征, 无增值的不征, 最低税率为 30%, 最高税率为 60%。

3.印花税。

房地产销售阶段的印花税, 是在房地产交易中, 针对房地产交易金额, 适用“产权转移书据”税目, 按照 0.05%税率征收。

4.企业所得税。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 如果其转让或出租房地产产生了净收益, 就要将其收益并入企业利润总额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采用25%的比例税率。

5.房产税。

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 在出售前, 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出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 依据房产计税余值计征的, 税率为1.2%;依据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 税率为 12%。

四、房地产公司的税收筹划策略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 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是房地产企业的主要税负, 因此也是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重点税种。例如, 某企业建造了一栋高档写字楼, 因位置极好, 极具有升值空间。所以, 该企业打算采取只租不售的方式运营, 每年租金2个亿, 但面临极高税负, 交易环节要按5.5%缴纳营业税及附加, 还有高达12%的房产税, 如何处理才能交税最少?企业最常用的方法是, 和租户商量给些优惠条件不开票或少开票, 这样收入少计就能达到少交税的目的。但是这样做是税法规定的偷税行为, 风险巨大, 这属于没有技术含量的“筹划”。我们可以这样处理:一是将租金和物业费分开收, 这样物业费就不用交房产税;二是将建好的房子整体租赁给自己下属专业租赁公司, 由专业租赁公司去承担后期分割租赁和物业, 转租环节就不用交房产税, 而新办租赁公司属于服务业, 这一环节的营业税也可以解决, 服务业享受安置30%退役士官免征三年营业税及附加的税收政策。该公司可以安置30%的退役士官, 即帮助政府解决了退役士官工作问题, 又解决了公司税负问题。

(一) 土地增值税的筹划。

整体转让、分解定价、拆分收入。房地产企业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 减少收入就能降低增值额。在超率累进税率下, 也可以选择较低的税率, 从节税的角度来说尤为重要。例如, 对精装修房屋可以成立附属独立的装修公司, 与买方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房屋销售合同, 一份装修装饰合同, 买房者付出的款项总和不变, 但对于房产开发公司而言, 收入减少, 少交了营业税, 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减少数为收入× (5%-3%) , 对客户来说少交了印花税, 契税。

(二) 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1.迟延纳税的筹划。

企业可以通过推迟完工时间的方式来推延纳税时间, 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考虑上货币时间价值, 这其实也达到了税收筹划的效果。根据国税发[2009]31 号《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业务如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的则视同已完工:一是开发产品竣工证明材料已报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二是开发产品已开始投入使用;三是开发产品已取得了初始产权证明。已完工的开发产品不能按照计税毛利率的方式来交企业所得税, 而必须按预售或者实际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来计算企业所得税。 如上述三个条件一个都不满足者, 可按计税毛利率的方式来预缴企业所得税。由于国税发[2009] 31 号里规定的计税毛利率较低, 扣除完营业税及附加后基本没有所得可预缴所得税。所以企业应注意文件规定的完工条件, 尽量拖延完工时间, 达到合法延迟纳税的目的。

2.充分利用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项目。

篇4: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

【摘要】 税务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利润。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税费负担较重的行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筹划,企业经营者都很重视。主要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的制度基础及如何在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税务筹划等若干问题作了试探性的讨论。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调高,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运筹。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其中税收成本是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家建设部房地产业司的资料统计,各种税费占商品房成本的30%~40%,通过安排自己的涉税活动来规避或减轻自身税负,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一)合法性。税法是处理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税务筹划是在完全符合税法、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在纳税义务没有确定、存在多种纳税方法可供选择时,企业作出缴纳低税负的决策,依法行政的税务机关对此不应反对,这一特点使税务筹划与偷税具有本质的不同。

(二)可筹划性。经营行为的发生是企业纳税义务产生的前提,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税务筹划不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想办法减轻税负,是在前期通过充分了解现行税法和财务知识,结合企业全方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规划、设计、安排来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预先筹划,具有超前性特点。

(三)目的性。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一组目标:直接减轻税收负担是纳税筹划产生的最初原因,是税务筹划最本质、最核心的目标;还包括有:延缓纳税、保证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税及时足额,不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名誉损失,实现涉税零风险;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无理、非法侵犯以维护主体合法权益。

(四)筹划过程的多维性。首先,从时间上看,税务筹划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税金的环节,均应进行税务筹划。不仅生产经营过程中规模的大小、会计方法的选择、购销活动的安排需要税务筹划,而且在设立之前、生产经营活动之前、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都应进行税务筹划,选择具有节税效应的注册地点、组织类型和产品类型。其次,从空间上看,税务筹划活动不仅限于本企业,应同其他单位联合,共同寻求节税的途径。

二、税务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首先,企业在进行各项财务决策之前,进行细致合理的税收筹划有利于规范其行为,制定出正确的决策,使整个企业的经营、投资行为合理、合法,财务活动健康有序运行,经营活动实现良性循环。

其次,筹划活动有利于促使企业精打细算、节约支出、减少浪费,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再次,税收筹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税收的法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有其一定的适用性、相对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企业要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必须依靠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只有如此,才能使筹划的方案得到最好实现。开展税务筹划也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加强财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二)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企业增加利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高效益;二是减轻税负。前者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虽有所作为,但潜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企业税务筹划正是在减轻税负、追求税后利润的动机下产生,通过企业成功的税务筹划,可以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为企业带来不少“节税”效果,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节税筹划,有助于企业在资金调度上受益,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使企业资金调度更加灵活。

(三)现行税制为企业税务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在现行税收政策中涉及房地产行业的税种有十几种,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各经营环节税负分布不合理;各税种交叉重叠,如土地增值税与营业税的重复---由于土地增值税是在房地产的转让环节征收,每转让一次就征收一次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除了具有所得税的特征外,还存在着流转税的特点。这就使得在房地产品转让过程中,既要以销售收入、转让收入、租金收入和服务费为计税依据征收营业税,又要以因转让房地产而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土地增值税,造成了重复征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优惠标准模糊,不利于执行等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为企业避税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由于税法除了组织稳定的财政收入职能外,还拥有宏观调控等效应,政府就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房地产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税收政策,使得无论多么健全严密的税制,税负在不同纳税人、不同纳税期和不同地区之间总是存在差别。对某一业务往往有多个纳税方案,这就给纳税人寻找降低税收成本、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和众多的机会。

三、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

(一)考虑经济环境配套性

当地的房地产经济越发达,竞争就越激烈,企业就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对纳税筹划的需求就越大,从而对当地政府的影响就越大。政府对纳税筹划的政策就要决定如何引导和是否鼓励,这牵涉到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真正决定企业是否符合一定优惠政策的所规定标准的,往往不是税务部门,企业还要充分利用其他职能部门的审批权,以获得减免税的资格。税务机关执法能力水平也对企业税收筹划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

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企业在获取部分减轻税负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的方案。一项成功的纳税筹划必然是多种方案的优化选择。不能简单的认为税负最轻的方案就是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

(三)正确理解税法和会计制度分离原则

由于会计与税法目的不同、基本前提和遵循的原则有所差别,在税务筹划上必须考虑到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适度分离的必然性。

1.目的不同。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根本点在于让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的可能性。税法的目的主要是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目的不同,二者有时在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做出不同的规范性要求。

2.基本前提不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等都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而使得二者的基本前提不尽相同。

会计主体是根据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也可以是一个经济主体。 纳税主体,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基本纳税单位(或自然人),也就是税法规定的独立纳税人。会计分期,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有时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企业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3.遵循的原则不同。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所服务的目的不同,导致二者为实现不同的目的所遵循的原则存在较大差异。税法也遵循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但基于税法坚持的法定原则、收入均衡原则、公平原则、反避税原则和便于征收管理原则等,在诸如稳健性或谨慎性原则等许多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使用中又有所背离。上述的这些区别都需要在税收筹划方案中加以考虑。

四、新形势下税收筹划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38项具体准则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均做出了新的规定。中国税制改革也进入到了全面实施的阶段,国家在2006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消费税改革的基础上,2007年年又稳步推进增值税转型、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个人所得税制、资源税计税方法、土地使用税标准的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及国际反避税政策的出台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改革。特别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它的改革进程影响到每一个企业。如何把握新的税制改革形势,掌握最新政策,规避税制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抓住契机推动企业的经济增长,在顺利地做好新旧准则(制度)的衔接和新准则的执行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是每一个财务人员都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房地产企业应设置专门的税务会计,除具备财务、会计知识外、尤其是要精通税法,这样才能在企业税务筹划中发挥显著作用。税务会计的职责:一是根据税收法规对应税收入、可扣除项目、应税利润和应税财产进行确认和计量,计算和缴纳应交税金,编制纳税申报表来满足税务机关对税务信息的要求。二是根据税法和企业的发展计划对税金支出进行预测,对税务活动进行合理筹划,发挥税务会计的融资作用,尽可能使企业税收负担降到最低。

税务筹划作为一种综合的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环节上看,包括预测方法、决策方法、规划方法等;从学科上看,包括统计学方法、数学方法、运筹学方法以及会计学方法等,税务筹划在方法上的综合性特点使筹划活动是一项高智力的活动,需要周密的规划、广博的知识。近年来,税务筹划活动领域的专业化现象越来越明显,随着房地产税制的日趋复杂和完善,仅靠企业自身进行税务筹划已显得力不从心,企业应当有选择的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税务代理、咨询机构为企业做量身服务,依靠专业化的税务筹划人员为企业经济活动出谋划策。

税务筹划的概念出现的时间很短,整体上系统地对税务筹划的理论和务实的探讨还比较缺乏,加之房地产行业发展变化很快,税收制度还不完善,房地产税务筹划的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梁云凤.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篇5:房地产税收筹划论文

第一部分 税收筹划的含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对纳税人的收益有着重大影响,谋取最轻税负始终是纳税人孜孜以求的目标。税收筹划就是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规的前提下,纳税人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等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先周密筹划和合理安排,尽可能地减轻税负,为纳税人带来税收利益,并最终为纳税人带来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它同纳税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一致;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利于节约税收成本。

税收筹划完全合法、符合国家立法意图,国家鼓励税收筹划。《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税收筹划是注册税务师的业务内容之一”,从规章的层面肯定了税收筹划存在的必要。随着税收筹划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税收筹划将进一步提升法律级次,更加有法可依。

房地产企业主要有以下四种运营方式:一是通过国土局挂牌交易;二是合作建房;三是收购一块土地进行项目开发;四是收购公司或者股权转让。下面,从企业经营过程中金额最大、最为重要的两个税种(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阐述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

第二部分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国家税务法规是税务部门征税的法律依据,企业进行税务筹划,首先应立足于国家税务法规,立足于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房地产税费中,土地增值税引人关注,原因一是税率较高,税负重,二是筹划余地较大,可以节省较多税金支出。

土地增值税税法规定,有下列5种情形之一的,可以享受免征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1、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

2、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因城市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经税务机关审核,免征土地增值税。

3、房地产入股免税。以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联营的,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的房地产,暂免征土地增值税。

4、合作建自用房免税。对于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双方合作建房,建成后按比例分房自用的,暂免征土地增值税。

5、在企业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暂免征土地增值税。

根据以上的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我们分别策划以下方案:

(一)“临界点”筹划方案:

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一个项目,总要获得一定的利润,而利润高低又涉及土地增值税的多少,利润越大缴税越多,导致房价越高。因此,如何在行业中做到房价最低、应缴土地增值税最少、所获利润最多是房地产公司应认真考虑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增值税的“临界点”。

“临界点”:税法规定,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转让收入减除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这里的“20%的增值额”就是“临界点”。

基本思路:根据土地增值税的税率特点及有关优惠政策,控制增值额,从而适用低税率或享受免税待遇。土地增值税税率实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30%到60%,增值越多、税率越高。因此,增值额成为税率的决定因素,土地增值税筹划的关键点就是合理合法地控制、降低增值额。

控制增值额,必须从税法规定的五个扣除项目入手: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房地产开发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主要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允许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金额和开发成本之和的20%)。必须主意到,税法允许扣除的项目比企业自己实际核算中涉及的项目要少,计算增值额时必须以税法的规定为准。

税法规定,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如果增值额没有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20%,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纳税人既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又进行其他房地产开发的,应分别核算增值额;不分别核算增值额或不能准确核算增值额的,其建造的普通标准住宅不享受免税优惠。房地产企业如果既建造普通住宅,又进行其他房地产开发,分开核算与不分开核算税负会有差异,这取决于两种住宅的销售额和可扣除项目金额。在分开核算的情况下,如果能把普通标准住宅的增值额控制在扣除项目金额的20%以内,从而免缴土地增值税,则可以减轻税负。

例如: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收入为1.5亿元,其中普通住宅为1亿元、豪华住宅销售额为5000万元。税法规定的可扣除项目金额为1.1亿元,其中普通住宅为8000万元,豪华住宅为3000万元。

1、不分开核算应缴纳土地增值税:

增值率:(15000-10000)÷11000×100%=36%

适用税率:30%

应纳税:(15000-11000)×30%=1200万元

2、分开核算应缴纳土地增值税:

普通住宅

增值率:(10000-8000)÷8000×100%=25%

适用税率:30%

应纳税:(10000-8000)×30%=600万元;

豪华住宅

增值率:(5000-3000)÷3000×100%=67%

适用税率:40%

应纳税:(5000-3000)×40%-3000×5%=650万元

二者合计:600万元+650万元=1250万元

如上所述,分开核算比不分开核算多支出税金50万元。原因在于普通标准住宅的增值率为25%,已经超过20%,仍须缴纳土地增值税。因此,必须通过进一步筹划,适当减少销售收入使普通住宅的增值率控制在20%以内,从而实现免缴土地增值税、降低房价(或提高房屋质量、改善房屋配套设施等)的效果,在激烈的销售战中取得优势。我们对上例给出的条件做一点改动,然后来计算土地增值税的税负和企业的收益情况。

3、进一步筹划后分开核算应缴纳土地增值税:

进一步筹划的重点是将普通住宅增值率限制在20%,有以下两种方法:

(1)增加可扣除项目金额

假定上例中其他条件不变,只是普通住宅的可扣除项目金额发生变化,使普通住宅的增值率限制在20%,那么可扣除项目金额从(10000-y)÷y×100%=20%等式中可计算出,y=8333万元。此时,普通住宅免税、豪华住宅应缴纳650万元,实际总共免税550万元;扣除为增加可扣除项目金额多支出的333万元,企业可增加收入217万元。增加可扣除项目金额的途径很多,比如增加房地产开发成本、房地产开发费用等,使商品房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但是,在增加房地产开发费用时,应注意税法规定的比例限制。税法规定,开发费用的扣除比例不得超过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总和的10%,而各省市在10%之内确定了不同的比例,要注意把握。这是,可以应用第二种方法。

(2)降低房屋价格

降低房屋销售价格导致销售收入减少了,在可扣除项目金额不变的前提下,增值率自然会降低。这一方法是否适当,关键在于比较减少的销售收入和控制增值率减少的税金支出的大小,从而作出选择。假定上例中普通住宅的可扣除项目金额不变,仍为8000万元,要使增值率为20%,则销售收入从(X-8000÷8000×100%=20%中可求出,X=9600万元。此时该企业应缴纳的豪华土地增值税为650万元,节省税金600万元,与减少的收入400万元相比节省了200万元,比第一种方法少节省17万元。(因为土地增值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扣除,对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的税后利润会产生影响,因篇幅有限,此处不再分析)

(二)合作建房营业税的筹划方案:

土地入股合作建房筹划是较常用的一种筹划方法,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开发土地是首要条件,操作空间主要是土地入股节约土地转让这一环节营业税,合作建房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纯粹的“以物易物”:双方以各自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一方发生了销售不动产的应税行为,另一方发生了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应税行为。对这种以房换地行为,双方应分别按其销售房屋的价值和转让土地使用权价值缴纳营业税。合作建房双方将分得房屋出售时,还应按房屋销售额交纳营业税。第二种方式是甲方以土地使用权、乙方以货币资金合股,成立合营企业或合作项目的合作建房。我们主要谈一下合作项目的合作建房,合作建房最关键是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注明分配形式。对此,又存在两种利润分配方式:一是合作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税后分成的分配方式;二是房屋建成后双方按一定比例分配房屋。在第一种分配方式下,向合作企业提供的土地使用权视为投资入股,根据财税字(1995)48号和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税目注释》第九条第二款“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的规定,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在第二种分配方式下,向合作企业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按转让无形资产缴税,合作企业房屋分配后销售时各自按销售不动产缴纳营业税。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经营会受新公司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时间条件的限制,可变通为收购“干净”的壳公司后重新注资来实现;或由乙方直接投资到甲企业,换取甲企业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实现。

(三)企业兼并转让房地产筹划方案:

假设A公司收购B公司。A公司收购前净资产的公允价面值为1000万元,B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收购价500万元(增值部分主要为房地产),合并前有尚未弥补的亏损700万元(未超过税法规定的5年弥补期限)。企业合并过程中的非股权支付额为低于20%,预计合并后A公司每年应纳税所得额约为100万元。

根据国税发[2000]119号文件规定,A公司吸收合并B公司有两种税务处理方案:

方案一:免税合并。因为本例中非股权支付比例低于20%,所以B公司可不确认资产的转让所得,其亏损可由合并后的A公司继续用以后实现的与B公司净资产相关的所得弥补,A公司接受B公司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须以B公司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

方案二:应税合并。当非投权支付比例低于20%时,国税发[2000]119号文件规定为“可选择”免税合并,因此A公司和B公司有权选择应税合并。B公司可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B公司以前的亏损,不得结转合并后的A公司弥补,A公司接受B公司的有关资产,计税时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

方案比较:

1、方案一中B公司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不缴纳企业所得税。方案二中B公司须确认资产转让所得税600万元[500-(-100)],但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可全部用于弥补以前亏损(600<700),不需要负担企业所得税;

2、方案一中B公司亏损可结转到合并后的A公司进行弥补,但B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仅占合并后A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37.5%[600÷(1000+600)×100%],合并后每年大约只能约补亏损37.5万元(100×37.5%),考虑税前弥补亏损年限,合并前B公司的700万元亏损,合并后大约只能在税前弥补187.5万元。方案二中B公司亏损不得结转到A公司弥补;

3、方案一中A公司接受B公司的有关资产只能按B公司原帐面净值提取折旧(或摊销,下同)在税前扣除。方案二中A公司接受B公司的有关资产可按评估价值提取折旧在税前扣除。

由此可见,在本例中,无论采取哪种合并方案,B公司均不需要负担企业所得税。方案一的优势在于合并后A公司可以税前弥补B公司的亏损约187.5万元,方案二在优势在于合并后A公司可以税前多列支取折旧60万元,可见,方案二显然优于方案一。

在企业收购过程中,按公允价面值考虑到对资产(房地产)进行评估增值税务处理。这样加大多房地产成本。选择应税合并,从而在税前列支更多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

(四)将房地销售改为股权转让筹划方案:

例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某酒店投资公司签订协议,建造一座五星级酒店。工程由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该酒店投资公司的要求进行施工、建造。工程决算后,该酒店投资公司购买该酒店,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20?000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70?000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4500万元,利息支出5000万元,城建税为7%,教育费附加为3%,销售价格为140,000万元。当地政府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照取得土地使用权和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

该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转让收入为140?000万元。应当缴纳营业税:140,000×5%=7000(万元)。应当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7000×(1%+3%)=280(万元)。

该企业取得土地使用仅支付成本20?000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70,000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合计为:(20,000+70,000)×5%+5000=9500(万元)。房地产加计扣除费用为:(20,000+70,000)×20%=18?000(万元)。允许扣除项目合计为:20?000+70?000+9500+18?000+7000+280=124?780(万元)。增值额为:140?000-124?780=15?220(万元)。增值率为:15?220÷124?780×100%=12.19%,应当缴纳土地增值税:

15?220×30%=4566(万元)。

该企业实际利润为:140,000-(20,000+70,000)-9500-(7000+280+4566)=28?654(万元)。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28?654×15%=4298(万元)。该企业的税后利润为:

28?654-4298=24?356(万元)。

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根据该酒店投资企业的要求自行开发建设该五星级酒店,该酒店投资企业可以将本来应当按期支付的工程款以借款的方式借给该房地产开发企业。酒店建成以后,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与该酒店投资企业合资成立一家酒店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该酒店投资入股,占相应的股份。酒店公司成立以后,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再将其所拥有的股东全部转让给该酒店投资企业。假设该酒店的各项建设成本不变,为了与酒店开发企业共享纳税筹划的收益,该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让股分所得为125,000万元。这样,酒店投资企业少支付价款15?000万元。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的规定,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该房地产开发企将酒店投资入股的行为不需要缴纳营业税,转让股权的行为也不需要缴纳营业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48号)的规定,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投资、联营企业将上述房地产再转让的,应征收土地增值税。该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入股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而其转让股权的行为也不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该房地产开发企建造该酒店的总成本为:20?000+70?000+4500+5000=99,500(万元)。转让股权所得为:125?000-99,500=26?000(万元)。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26?000×15%=3900(万元)。该企业的税后利润为:26?000-3900=22?100(万元)。多获得税后利润:22?100+24?356=46?456(万元)。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该酒店投资企业总共减轻税收负担:

15?000+46?456=61?456(万元)。

(五)以契约方式约定甲方应得的前期工作补偿和合作利益:

如果一个中外合作企业,双方成立中外合作项目公司,甲方是中方,负责项目土地的三通一平,拆迁工作及办理立项审批手续,部分前期工作已在项目公司之前基本完成,项目完全后甲方取得利润。乙方投入注册资本,其他资金由成立后的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的名义筹集,项目完全后乙方获得项目利润。我们在设计这个概念的时候在设计当中我们可以看,在每个环节当中的筹划方式,筹划点以及风险控制,我就不再具体的说了。在公司的组建阶段筹划方式,以契约方式的约定前期费用归属问题,筹划目地;对于中外合作企业项目公司,通过约定甲方负担的前期限费用的归属,将甲方应得利润分为前期限工作补偿费和合作利益两部分,使前期费用流入合作项目的开发成本,这样可以增加开发成本,可在税前扣除。

注意几下方面:

1、前期补偿方式费用归属,合作双方合作利益的分配方式如何约定;

2、支付甲方的补偿。

第三部分 房地产企业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中差异最大、最能体现其自身特点的是所得税优惠政策。本文把所得税优惠政策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追加投资项目的优惠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资者,在原合同以外追加投资项目取得的所得,可单独计算并享受两免三减半定期减免优惠:

(1)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6000万美元的;

(2)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1500万美元,且达到或超过企业原注册资本50%的。

3、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股权的优惠

(1)国投资者按照规定并购境内企业股东的股权,或者认购境内企业增资使境内企业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凡变更设立企业的外国投资者的股权比例超过25%的,可以依照外商投资企业所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缴纳各项税收,并享受各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2)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后,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应该符合“新办企业”认定标准,从而享受新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根据2006年1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的通知》,新办企业的权益性出资人(股东或其他权益投资方)实际出资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的累计出资额占新办企业注册资金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5%,而外资并购过程中,不管是股权并购还是资产并购,一般均用现金进行交易,非货币性交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该通知不 对外资并购后“新办企业”认定产生实质性影响。

4、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税后利润,再投资于中国境内企业时,对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给予全部或部分退还。按再投资方式不同,退税分两种优惠处理办法:

(1)部分退税(40%)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税款的40%。

(2)全部退税(100%)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直接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者先进技术企业,以及外国投资者将从海南经济特区内的企业获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海南经济特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业开发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5、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

篇6:房地产行业税收检查

房地产行业税收检查[转贴]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核算特点

一、概述

房地产行业涉及的地方税种多,税收征管的难度大。在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主体税源的控管上还存在较多漏洞。

内资企业要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企业所得税等。

外资企业要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契税、外资企业所得税等。

房地产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企业员工不多,资金需求大,产品生产周期长(经常跨年),涉及政府管理部门较多,经营风险高,利润也大。

我国税法越来越复杂,为发挥税收职能,国家财税部门每年都会以文件形式对有关税种作出解释和规定。这些文件有的是对条例法规精神的强调,有的是对条例法规内容的增减,有的甚至是对条例法规条款的变更。我们若不能全面深入研究,就无法对税收业务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处理,造成对同一类业务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甚至作出错误的处理,从而影响了税务机关的形象,侵害了纳税人的权益。发生类似问题,有税法立法不够严谨,立法思想对市场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变化的前檐性不够等因素,但更多的是税务人员对税法缺乏系统掌握,以及对个别行业会计核算不熟,进而把握不住业务实质等原因造成的。

作为税务稽查人员,如果对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熟练掌握了报表项目、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业务税收政策。那么,通过审查企业的财会资料和其他经营资料,就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税收检查任务。下面,我们通过对房地产业财务会计和税收政策的梳理、归纳,以及对房地产行业经营特点的初步探讨,希望能总结出房地产行业税务稽查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二、房地产开发一般过程

一个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的限制和政策上的风险,在同一时间一般只能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也有同时开发两个以上项目的大型公司),更多的大型公司对现金流量的预测和把握采取滚动开发的形式经营房地产业务。

一般来讲,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要经过以下过程(见图表1)。

三、房地产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探索

第一阶段:文革后的制度恢复以及新制度的探索 1980年财政部修订《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1981年1月至10月财政部先后制定发布了《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198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 1985年和1988年财政部对《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两次重大的修订;

198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

1985年3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1985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国营工业、交通企业、建设业、商业、金融业的成本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配合国务院《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实施;

1986年12月财政部制定发布了《成本核算办法》,对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

1988年5月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实施细则》,以配合国务院《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的实施。(注:上述制度均已废止。)第二阶段:形成体系

引进西方先进的会计核算办法,废弃原采用的苏联模式的会计报表核算体系。用《资产负债表》代替《资金平衡表》,逐步从《财务状况变动表》过渡到《现金流量表》,重新设计了科目名称和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1992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废);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

1993年1月财政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联合印发《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

1993年7月财政部印发《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 1997年,财政部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1998年1月财政部在《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1999年5月财政部制定《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

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2000年12月财政部制定发布《企业会计制度》,以保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落实。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制度发布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会计准则,涉及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所得税、员工薪酬、收入、合并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等具体的核算业务。实现了会计核算准则体系与国际惯例趋同。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执行。

在 2006-07-27 08:18:12 发表: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现行主要税收政策及分析 第一、营业税及附加

[政策一] 《条例》及实施细则

纳税人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向土地房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单位赠与不动产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当天。转让不动产有限产权或永久使用权,以及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视同销售不动产。

价外费用包括基金、集资费、手续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费用。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以及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按下列顺序核定其营业额:

(一)按纳税人当月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二)按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三)按公式核定,计税价格=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成本利润率由省级税务局确定。

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营业税。

在销售不动产时连同不动产所占土地的使用权一并转让的行为,比照销售不动产征税。

[政策二] 国税函发(1995)156号《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 合作建房如何征收营业税。

(一)如果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双方应分别按照销售不动产和转让土地使用权征收营业税,由于双方没有进行货币结算,应核定征税。

(二)以出租土地使用权为代价换取房屋所有权的,出地方按租赁业征收营业税;出资方在将不动产交还给出地方时,按销售不动产征税,双方均需核定营业税。

(三)双方成立新公司的:第一、双方共担风险的,只对公司征收“销售不动产” 营业税。第二、如果出地方取得固定利润,应按“转让无形资产”征税;对合营企业按全部房屋的销售收入依“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第三、双方分配房屋的,出地方没有承担经营风险,应该按“转让无形资产”征收营业税,营业额需核定。对合营企业的房屋,在分配给双方后,如果各自销售再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征收营业税的预收账款包括预收定金。

“还本”销售的,应按向购买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征收营业税,不得减除所谓的“还本”支出。[政策三] 国税函发(1995)549号 对拆迁还房部分,按成本价计征营业税。

[政策四] 川地税发(1997)057号《四川省房地产业营业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其计征营业税的营业额不得扣除附属设备(如电梯、供暖、供电、供水等设备)的价值。连同动产一并销售的,不得扣除其动产的价值。

房地产企业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委托代建房屋,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就其实际收取的管理费按“服务业——代理业”税目依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1、建房单位自行立项、自行征地并提供基建计划,双方签订代建合同,房地产企业按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

2、房地产企业按国家规定办理工程清结算,不代垫工程款。房地产企业按经济合同法有关规定收取定金,且定金金额不超过销售总额5%的,可暂不征收营业税;超过5%的部分,以及将定金转为预收款的,均应按全额征收营业税。对一方提供土地,另一方投资建设不动产,不动产建成后,一定时间内使用权归投资者(即资金提供者)所有,规定的时间到期后,投资者将使用权归还给提供土地使用权者的行为,应视其具体情况分别按所属税目征收营业税。

1、双方在合同中如明确不动产建成投入使用之日起,产权即属于提供土地使用权者,仅允许投资者使用若干时间的,其性质属于提供土地使用权者收取投资者租金,建成不动产租给投资者使用。应对提供土地使用权者依据投资者建设不动产的投资额,按“服务业”税目中的租赁业征收营业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不动产产权确定日,(营业额为投资额)。

2、双方商定,不动产建成之后产权暂归投资者所有,使用一定时间后再还给提供土地使用权者,则在产权变更时,应对投资者按当期该不动产评估值征收销售不动产的营业税,纳税业务发生时间为产权变更之日。对提供土地使用权者应看其不动产的产权归投资者所有时是否包括土地使用权,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则应在投资者取得不动产产权时依据不动产的工程造价按转让土地使用权征收营业税;不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则对提供土地使用权按场地租赁业务征收营业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均为产权或土地权属变更之日。[政策五] 川地税发(1999)031号

五、关于“集资建房”的认定问题:

(一)经过县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房改部门批准;

(二)房产证、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归属必须与集资合同(协议)方案的签订人一致;

(三)本单位职工以职工花名册、工资表及同级人事或劳动部门的审核为准。

十、关于公房出租征收营业税问题:对公房租金收入1999年1月1日起恢复征收营业税。[政策六] 财税(2000)125号

对按政府(县级以上)规定价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包括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向职工出租的单位自有住房;房管部门向居民出租的公有住房;落实私房政策中带户发还产权并以政府规定租金标准向居民出租的私有住房等,暂免征收房产税、营业税。

本通知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凡与本通知规定不符的税收政策,一律改按本通知的规定执行。[政策七] 财税字(2000)7号

对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以下简称统借方)向金融机构借款后,将所借资金分拔给下属单位,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营业税。本通知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政策八] 川地税函(2001)262号

拆迁还房的,对偿还面积与拆迁面积相等的部分,按成本价核定计征营业税。自2001年9月1日起执行。[政策九] 财税(2002)191号

废止《营业税税目注释》第八、九条中部分内容。即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政策十] 国税函(2002)165号

转让企业产权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应征收营业税。

[政策十一] 川地税函(2002)226号

纳税人因客户逾期付款而取得的罚息(或称违约金)应当并入营业额计征营业税。

[政策十二] 国税发(2004)69号

对房地产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发企业以及物业管理单位代收的“住房专项维修基金”不计征营业税。

[政策十三] 财税(2003)16号

(七)单位和个人转让在建项目时,不管是否办理立项人和土地使用人的更名手续,其实质是发生了转让不动产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对转让已完成土地前期开发或正在进行土地前期开发,但尚未进入施工阶段的在建项目,按“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征收营业税;对转让已进入建筑物施工阶段的在建项目,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在建项目是指立项建设但尚未完工的建设项目。

(八)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包括土地交易中心)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按“转让土地使用权”征收营业税。违约赔偿金收入应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或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的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抵债所的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政策十四] 财税(2004)206号

财税(2003)16号文件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2003年1月1日之前有关涉税事宜仍按原政策规定执行。[政策十五] 川地税函(2004)327号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商品房转作本企业自用的固定资产,若该资产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实收资本金范围内,可暂不征收营业税。(答复省直分局)[政策十六] 国税函(1999)144号

售房回购业务双方均按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售房回租业务分别按照各自适用税目征收营业税。第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政策一] 《条例》及实施细则

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国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

房屋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作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政策二](86)财税地字第008号 开征房产税的建制镇、工矿区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征税范围包括市区、郊区、县城、镇政府所在地。

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帐簿“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的房屋原价。对纳税人未按会计制度规定记载的,在计征房产税时,应按规定调整房产原值,对房产原值明显不合理的,应重新予以评估。

纳税人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委托施工单位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的,从当月征收房产税。承租人使用房屋,以支付修理费抵交房产租金,仍应由房产的产权所有人依照规定交纳房产税。[政策三](87)财税地字第003号 关于“房产”的解释

“房产”是以房屋形态表现的财产。房屋是指有屋面和维护结构(有墙或两边有柱),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关于房屋附属设备的解释

房产原值应包括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政策四] 国税函发(1993)368号

用房产投资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联营风险的,视同租赁,按租金收入征收房产税。融资租赁房产的,按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不按租赁收入征收房产税。

[政策五] 川地税函发(1996)109号

同国税函发(1993)368号。融资租赁期内房产税的纳税人,原则上为承租使用房屋的单位或个人。[政策六] 川地税函发(1996)110号

我省外商投资企业的房地产税,依照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以及我省对房产税的补充规定执行。

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税有关优惠政策,依照《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即生产性企业10年免征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税;非生产性企业3年免征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税。

[政策七] 国税函(2002)284号

凡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使用商品房,且购销双方均未取得房屋产权证书期间,应确定房屋的实际使用人为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缴纳房产税。[政策八] 国税函(1997)39号

《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第五条(新建房屋免三年房地产税,翻修房屋免二年房地产税)不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政策九] 财税(2000)125号

对按政府(县级以上)规定价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包括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向职工出租的单位自有住房;房管部门向居民出租的公有住房;落实私房政策中带户发还产权并以政府规定租金标准向居民出租的私有住房等,暂免征收房产税、营业税。

本通知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凡与本通知规定不符的税收政策,一律改按本通知的规定执行。[政策十] 川地税函(2000)130号

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房产税,经批准后可按房产余值计算征收问题,按以下规定办理: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商品交易市场、逐级上报省地税局审批。[政策十一] 国税发(2000)44号

对外资企业,人防工程暂不征收城市房地产税。

外资企业出租房屋以优先从租计征城市房地产税为原则。外资企业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搭建的临时铺面出租经营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给确认产权、“固定资产”账上也不反映的,暂不征收城市房地产税。商品房交付使用后依旧保留的出租经营用临时铺面,无论是否入账、是否确定产权,均照章征收城市房地产税。

[政策十二] 川府函(2004)47号

《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废止,对其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享受优惠政策期限未满的外资企业继续享受至期满,新登记注册成立的外资企业一律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中与《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有关内容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废止。另,川府发(1999)50号及川办发(1996)148号两次颁布的《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已于2002年6月25日在《四川日报》公告废止。

川地税发(2004)33号:《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废止后,新老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间统一以《四川日报》向社会公布的日期即2003年12月2日为准,凡在12月2日前(不含)办理完毕工商登记的外资企业可允许其继续享受优惠政策直至期满(但需依法审批);凡在12月2日以后(含)新办理工商登记的外资企业一律不再享受优惠政策。

[政策十三] 国税发(2003)89号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征房产税;对售出前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借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政策十四] 川地税函(2004)96号 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售出前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第三、城镇土地使用税 [政策一] 《条例》及实施细则

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纳税义务人。[政策二](89)国税地字第140号

房地产开发公司建造商品房的用地,原则上应按规定计征土地使用税。但在商品房出售之前纳税确有困难的,其用地是否给予缓征或减征、免征照顾,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根据从严的原则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政策三] 国税发[2003] 89号

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计征城镇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售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四] 国税发[2004] 100号

要严格按照减免税的管理权限和减免税审批程序办理。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和清理整顿工作重点,认真清理、从控制各类开发区、各类园区用地和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行业用地的减免税。本通知下发后各地要全面清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规定,属于越权减免的要立即纠正并恢复征税;除经批准开发建设经济使用房的用地外,对各类房地产开发用地一律不得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1994年1月1日前签订开发及转让合同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已经到期,对仍未按规定恢复征税的要立即纠正。[政策五] 川地税函(2004)96号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商品房用地在商品房未售出前应按有关规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六](88)国税地字第015号

关于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的确定。以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尚未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应由纳税人据实申报土地面积。

关于纳税人的确定。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带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政策七](88)国土【籍】字第189号

各级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实际占用土地面积的确定,应根据《条例》规定的精神,以省级人民政府组织测量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尚未组织测量的,以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的土地使用权属资料所确认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或土地管理部门尚未提供土地权属资料的,暂以纳税人(土地使用者)据实申报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今后随着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发证和地籍测量工作的进展,再作相应调整。[政策八](89)国税地字第140号

纳税单位与免税单位共同使用共有使用权土地上的多层建筑,对纳税单位可按其占用的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计征土地使用税。

基建项目在建期间占用土地以及商品房开发用地,原则上应按规定计征土地使用税。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可免。[政策九](88)财税字第260号

国务院1988年9月2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不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华机构的用地。各地制定的土地使用费对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华机构仍然有效。

[政策十]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1989年7号《四川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

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一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的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政策十一] 川府函(2004)47号

《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废止,对其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享受优惠政策期限未满的外资企业继续享受至期满,新登记注册成立的外资企业一律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中与《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有关内容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废止。另,川府发(1999)50号及川办发(1996)148号两次颁布的《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已于2002年6月25日在《四川日报》公告废止。[政策十二] 川地税发(2004)33号

《四川省鼓励外商投资条例》废止后,新老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间统一以《四川日报》向社会公布的日期即2003年12月2日为准,凡在12月2日前(不含)办理完毕工商登记的外资企业可允许其继续享受优惠政策直至期满(但需依法审批);凡在12月2日以后(含)新办理工商登记的外资企业一律不再享受优惠政策。第四、印花税

[政策一] 《条例》及实施细则

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

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用。[政策二](88)国税地字第025号 不兑现或不按期兑现的合同也要贴花。[政策三](91)国税发155号

对办理借款展期业务使用借款展期合同或其他凭证,按信贷制度规定,仅载明延期还款事项的,可暂不贴花。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不贴花。

“产权转移书据”税目中的财产所有权的范围是: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书立的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

(川地税函(2004)96号重申:房地产转让合同属于“产权转移书据”)

[政策四](88)国税地字第030号 融资租赁合同按“借款合同”计税贴花。[政策五] 川地税函(2001)215号

商品房购销合同适用“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税率征收印花税。

[政策六] 川地税发(2004)48号 印发《四川省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

对以下情形,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其印花税的计税依据(略)。

产权转移业务,依照转移实际金额100%核定;建筑安装100%;建筑工程勘察设计80%。第五、契税 [政策一] 《条例》及实施细则(1997)

契税的征收范围: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以转让方式(买入、受赠、交换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买卖、赠与和交换。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税率3~5%,契税的计税依据为“成交价格”,即“取得成本”。

契税的纳税义务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土地房屋权属以下列方式转移的,视同买卖或赠与,计征契税:

(一)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

(二)以土地房屋权属抵债;

(三)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四)以预购方式或者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土地与房屋交换的,交换价格相等的,免征契税;交换价格不等的,由多支付一方缴纳契税。

[政策二] 川财明电(1997)17号

在我省《关于实施办法》未出台之前,全省契税税率按4%执行。[政策三]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09号令《契税实施办法》 契税税率为4%,可下浮到3%。[政策四] 川财税(1998)16号

我省契税的适用税率按4%执行。各地需下浮3%的,必须报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批准,各地无权自定税率。[政策五] 财税字(1998)96号

契税的计税价格: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中包含的所有价款都属于计税依据范围,纳税人应该按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全额计算缴纳契税。

对购买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应该照章征收契税。[政策六] 川财税函(1997)7号

同意成都市契税的适用税率为3%,从1999年7月1日起执行。

[政策七] 川财税(2001)22号 同意泸州市契税的适用税率为3%。[政策八] 国税函(1998)829号

居民赵某与房屋开发商签订“双包代建”合同,由开发商承办规划许可证、准建证、土地使用证等手续,并由委托方按地价与房价之和向开发商付款的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权,实质上是一种以预付款方式购买商品房的行为,应照章征收契税。[政策九] 财税字(1999)210号

2000年底前对1998年6月30日前建成尚未售出的空置的商品住房予以免税(对房地产公司免营业税、对购买者免契税)优惠。

[政策十] 财税(2001)44号

对财税(1999)210号免税政策延长两年(限于商业用房、写字间和商品住房,不包括别墅、度假村等高档商品房)。[政策十一] 财税(2000)14号

甲乙单位合作建房,提供资金的乙方获得了甲方的部分土地使用权,应缴纳契税。其计税依据为乙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成交价格。

[政策十二] 财税(2001)161号 关于企业改革中有关契税政策:

公司制改造,是指非公司制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经批准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成公司不变更原企业投资主体和投资比例的,不征契税。独家发起募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免征契税。国有集体企业经批准改制成全体职工持股的公司,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的,免征契税。

企业合并,投资主体不发生变化的,新设方或存续方承受被解散方土地房屋权属不征契税。

企业分立(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的,不征契税。破产清算期间,债权人(包括破产企业职工)承受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政策十三] 川地税函(2002)83号

成交价格是指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价格,包括煤气安装费、光纤费、厨卫装修、铝钢门窗安装等款项(此处包括的部分可理解为“使房屋能够正常使用不可分割的配套设施的价格”)。

高档住宅是指单位面积造价较高的高级公寓、别墅、度假村等豪华住房。四门临空、独门独院的住宅是别墅。虽相互连接但户户顶天立地,独门进出,下有私家花园及独立车库的联排(或连体)住宅,也是别墅。[政策十四] 财税(2003)184号

参阅[政策十二] 财税(2001)161号文。

非公司制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其部分资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占股超过50%的,新设公司承受该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国有、集体企业实施“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由职工买断企业产权,或向其职工转让部分产权,或者通过其职工投资增资扩股,将原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对改造后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承受原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注意:此处未强调“全体职工”)。

国有、集体企业出售,被出售企业法人注销,买受人妥善安置原企业30%以上职工的,对其承受所购买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的,免征契税。企业破产、关闭的,非债权人妥善安置原企业30%以上职工的,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的,免征契税。

妥善安置原企业职工、是指国有、集体企业买受人或关闭、破产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承受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原企业职工进行合理补偿,并与被安置职工签订服务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用工合同,以及按照《劳动法》落实相关政策。企业合并、企业分立政策同161号文。[政策十五] 川地税函(1999)412号

经请示总局,批复(绵阳地税):居民在自己已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修建住房,房屋建成后并未发生权属转移行为。因此,不征收房屋契税。[政策十六] 财税(2004)126号

对于承受与房屋相关的附属设施(包括停车位、汽车库、自行车库、顶层阁楼以及储藏室,下同)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按照规定征收契税。[政策十七] 川地税函(2004)208号 关于契税纳税期限。

上一篇: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鲁南经济带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下一篇:2023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