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故事线范文

2024-07-29

剧本故事线范文(共6篇)

篇1:剧本故事线范文

目录基本信息游戏介绍操作指南基本信息

游戏名称:古装美女 游戏类型:装扮小游戏 游戏大小:3618K

游戏介绍

古装美女一款非常有趣的游戏。你对她们的着装好奇吗?让我们打扮这位优雅的女孩吧!

操作指南

游戏目标

装扮人物

如何开始

游戏加载完毕点击PLAY 即可开始游戏

操作方法

游戏中使用鼠标操作,拖动服饰给人物换装打扮。

 

篇2:剧本故事线范文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到了尖的十三层,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十三副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头鱼子十三盏灯,十三个金钟,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啷。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往回数十二层,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十二副铙钹十二口磬,十二个木头鱼子十二盏灯,十二个金钟,四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啷。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十副铙钹十口磬,十个木头鱼子十盏灯。十个金钟,四十两,风儿一刮响哗啷。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八副铙钹八口磬,八个木头鱼子八盏灯,八个金钟,三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啷。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六副铙钹六口磬,六个木头鱼子六盏灯,六个金钟,二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啷。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四副铙钹四口磬,四个木头鱼子四盏灯。四个金钟,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啷。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二层,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两副铙钹两口磬,两个木头鱼子两盏灯,两个金钟整八两,风儿一刮响哗啷。

僧人数罢玲珑塔,抬起头来看分明:天上看,满天星。地上看,一个坑.坑里看,冻着冰。冰上看,立着松。松上看,落着鹰。山前看,一老僧。僧前看,一本经。屋里看,点着灯。墙上看,钉着钉。钉上看,挂着弓。看着看着花了眼,西北变天起了大风。说大风,好大的风,十个人见了九个人惊。刮散了,满天星。刮平了,地上坑。刮化了,坑中冰。刮倒了,冰上松。刮飞了,松上鹰。刮走了,一老僧。刮碎了,僧前经。刮灭了,屋里灯。刮掉了,墙上钉。刮翻了,钉上弓。直刮的: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经碎灯灭钉掉弓崩这么一段绕口令。

篇3:剧本故事线范文

关键词:晋中社火节,民俗文化,动画剧本改编

社火,亦称“射虎”,又称“耍社火”、“闹红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源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的宗教活动。(1)“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2)社火活动正是将火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逐步演化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一年生活诸事顺意的美好期盼。正是这种期盼,使社火活动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也使社火文化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晋中社火与社火中的民俗活动

山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却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它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亟待开发。晋中市正是抓住这一契机,将本地区的春节社火活动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品牌进行打造。它将各个县区村落、社区街道自发组织的社火展演活动,从时间、场地以及展现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形成时间周期固定化,视觉元素统一化,社火活动系列化的晋中社火节。晋中社火节作为晋中市的文化品牌形象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也使之走在全省诸多民俗文化品牌的前列。

在晋中一带的春节社火活动中,除了与中国传统春节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外,还有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活动。例如,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用煤块、土坯、干柴来“垒旺火”,又叫做“棒槌火”“绣球塔塔火”。有些地方还要让孩子拿着馒头到旺火上烤着吃,企盼一年不生病。又如,正月初五将家中的破旧杂物收集后拿到野外焚烧,并备以贡品烧香磕头,名曰“送穷”。又如到了正月十六这天,在南庄要摆设“架火”。架火要将十二张桌子逐次叠高,制作成塔式。垒十二层高代表着常年十二个月,如遇闰月则垒十三层高,寓意月月红火高升。整个架火用多种彩色的纸张进行装饰,离地高达十余米,其造型好似楼阁或古塔。塔基装饰人物山水,塔身花炮成串,塔顶则旌旗飘扬。还有很多社火节目与表演形式,更是不胜枚举。

正如前文所述,社火活动本身是一种源自于人们对于火的崇拜,进而延伸到对火的内涵意义以及对未来红火生活期盼的祈福活动。同时,社火的节目表演自由不羁、形式热情奔放,无论在何种场合进行表演,都突出了一个“闹”字。“闹”不仅代表着喧闹热烈的社火表演场面,在晋陕语系中,还有着主动参与的意思。而“红火”一词,代表着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就意味着“闹红火”活动本身不仅具有热闹、朝气蓬勃的活动特质,而且背后还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祈福的意义,并促使更多的人们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

二、晋中民俗故事剧本化改编的禁忌

这是一个民俗文化发生剧变的时代,现代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是多种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冲击,进而趋于同化。这使得民俗文化的保留显得更加急迫,同时,对民俗文化品牌传播的要求更加细化。它既要将民俗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基因保留下来,又不能简单死板地封闭起来,而是要利用它的优秀基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价值。结合晋中社火节文化品牌的核心理念,利用晋中社火活动中的民俗故事进行动画故事改编,正是将晋中社火节文化品牌进行有效丰富的很好契机。但是,民俗故事的动画剧本改编也有着必须注意的地方。

一是拿来主义,片面追求“原汁原味”。有观点认为,民俗故事通过改编后,破坏了故事的原貌,使民俗故事发生了变异,就是破坏传统。我国的传统节日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和气候、物候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其中的某些观念暗含着封建礼教、迷信与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原汁原味”的故事内容,既不能反映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又会将错误的观念传播出去,反而使社火节活动的核心理念带来危害。

二是肆意改编,“借壳上市”。有些剧本看似依托于民俗故事,它拥有着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意味的角色形象设计与场景设计,但架空的故事内容放到任何时空都可立足,也因此丧失了民俗故事的地域文化特质。如此这般的改编,如果只是一次独立的试验性习作倒也无妨,但如果将其作为晋中社火节整体传播推广规划中的一部分,就值得商榷了。失去地域文化背景的改编,也就失去了晋中社火故事的民俗特征,既让本地人很难接受又让外地人无法了解晋中社火的真正内涵。

三、晋中民俗故事剧本化改编的建议

导演万籁鸣在谈到剧本编排时说:美术片工作者在改编古典文学作品时当然应该忠于原著,忠于原著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忠于原著的主体,忠于原著的浪漫主义色彩。但这个“忠实”并不等于照抄照搬,不应该拘泥于原著。因此,在剧本故事的改编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立足社火民俗本身,提炼精神内涵。例如有些晋中社火民俗活动的故事背景,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是原始的民间信仰崇拜。这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知识体系与生活理念。但是社火活动中所蕴含的人们渴望生活红火向上的积极热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朴素情感,则是值得弘扬的主题。从这一方面入手,可以使社火民俗故事带来积极的立意,也与晋中社火节的主题相呼应。

二是利用民俗故事基底,进行有益改编。有些社火活动中的民俗故事,其本身源自于历史典故或民间野史。这些故事通过逐渐演化,往往会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需要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有机地保留和提取故事中地方特色的同时,再利用编剧手法将这些故事内容丰富起来,使其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不仅使晋中社火故事能够变得更加鲜活,而且便于晋中社火文化能够突破地方文化的藩篱,达到向外界传播推广晋中社火文化品牌的作用。

目前,山西省诸多地方都开始打造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也纷纷将民俗文化作为其中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在山西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推动下,晋中社火民俗文化品牌的树立与发展,也将带动当地经济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民俗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消长的。立足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晋中社火节的核心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将民俗故事用动画这种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使晋中社火节民俗品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为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马汉臣.春节社火[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篇4:剧本故事线范文

关键词:《水浒传》  昆曲  潘金莲  情节

自《水浒传》问世以来,对小说中人物进行改编的作品较多。20世纪以来,对这部小说进行改编的川剧、越剧以及电视剧中所呈现的潘金莲,使观众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形象,改编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而上海昆剧团将潘金莲高质量地呈现在舞台上,剧本对《水浒传》中有关潘金莲的情节进行保留、添加与删减,造就了“另一个”潘金莲。在传承经典、弘扬昆曲艺术的同时,也试图为潘金莲翻案。下面,我们对小说原著与昆曲剧本《潘金莲》有关的情节加以比较研究。

一、昆曲《潘金莲》保留《水浒传》潘金莲的有关情节

潘金莲是一个典型的淫妇形象,数百年来受尽人们的唾骂与指责,昆曲作品《潘金莲》的故事情节与《水浒传》情节大致相同,其保留的情节可从如下方面看出。

(一)潘金莲挑帘失手

“挑帘”是有关潘金莲的一个经典情节,她在引诱武松不成后,迷住了西门庆。无巧不成书,昆曲《潘金莲》写道:“我失手把竹儿歪”[1],(第四场,第393页)《水浒传》写道:“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2](第24回,第213页)学者余象斗对潘金莲叉杆失手打中西门庆一事这样评论道:“金莲失手打着西门庆,非失手,乃淫心动欲,有意如此。”[3]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潘金莲有意而为之,是她的淫心所动。其实抛开潘金莲已嫁给“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夫妻,潘金莲的这一做法也只是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用错了方法。不论是无意还是有意,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情节的设置,才有了西门庆与潘金莲情愫暗生,进而通奸,害死武大郎等一系列情节的展开。

(二)王婆贪贿说风情

王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从中牵线搭桥,才成就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奸情。她是一个极其贪财的人,昆曲中西门庆承诺到:“哈哈哈!我个好干娘,事成之后,谢倷白银十两。”(第四场,第397页)《水浒传》中也有类似的话:“干娘端的与我说得这件事成,便送十两银子与你做棺材本。”(第24回,第216页)在她的心中,金钱至上,没有道德法律意识。为了成全西门庆,她设计了一条计谋,借邀请潘金莲来家里帮她做寿衣来试探她,王婆确实是个说媒的高手。她与西门庆精心设计谋划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一个贪财,一个贪色,形象逼真,的确是妙绝!另外,在谋害武大郎这一件事情上,她算得上是主谋。这样看来潘金莲的罪恶可以减轻一些。这些描写与《水浒传》的情节是相同的。

(三)何九叔偷骨殖

何九叔看似与潘金莲没什么关系,却是西门庆与潘金莲获罪的重要人证。他发现武大中毒的真相,说道:“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做主,恶了西门庆,却不是撩蜂剔蝎?待要胡卢提入了棺殓,武大有个兄弟,便是前日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男子,倘或早晚归来,此事必然要发。”(第26回,第232页)他一方面害怕西门庆的权势,另一方面又畏惧武松的力量。最终,他偷藏了两块酥黑的骨头,这正是武大郎冤死的物证。昆曲剧本中,同样写他拿出了武大冤死的凭证。不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昆曲剧本中,何九叔这个人物没有什么改变,他都在祭灵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门庆惧怕武松知道真相,进而想收买何九叔。剧作者借九叔之口,揭露了西门庆通过贿赂来遮掩自己罪行的事实,没有这一人物的设置,就无法使武松杀嫂、祭灵雪恨的情节变得合理化。

二、昆曲《潘金莲》比《水浒传》增加的情节

比起《水浒传》,昆曲剧本是以潘金莲为中心的。剧本增加的情节对潘金莲的刻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事一幕幕上演,脉络十分清晰,情节简要紧凑,每场戏都很精彩、连贯而又完整地向观众展现了潘金莲曲折的一生。

(一)第一场:嫁夫惊丑

《水浒传》这一小说简单地叙述了潘金莲的背景:“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使女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却倒陪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第24回,第204页)一笔带过写了她拒绝大户之后,被惩罚性地嫁给了武大郎,也描写了她淫荡的生活:“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他倒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第24回,第204页)这样写似乎有些突兀、不合情理,否定了她自尊、贞烈的一面,未免对她不够公平。当然,《水浒传》的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塑造武松的英雄形象。

昆曲剧本《潘金莲》在第一场增加了“嫁夫惊丑”这一情节,展开了她的悲惨命运,众邻居纷纷道喜的喜庆场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当武大郎揭开红布的一瞬,就突出呈现了命运多舛的美娇娘与心地善良的丑夫之间的强烈对比,更是给观众以鲜明的视觉冲击,不禁发出命运不公的感慨。潘金莲说:“我——无家可归”“你要送我回张大户家,我宁愿一死”“我到柴房里去睡吧”(第一场,第380页)。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怜、贞烈、善良的良家妇女,她并没有想要红杏出墙。面对着命运的捉弄,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她却宁死也不肯屈从张大户。最初的她也是本分、无奈的,而非生来就淫荡、狠毒。作为剧本,昆曲添加的这一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个情节是《水浒传》所没有的。

(二)第二场:游街重逢

《水浒传》中,武松在阳谷县偶遇哥哥,两人聊起家常。小说以叙述的形式介绍了两人的关系:“原来武大与武二,是一母所生。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不恁地,如何打得那个猛虎?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第24回,第204页)昆曲剧本《潘金莲》单独设了一幕“游街重逢”,武大郎很自豪地对郓哥说:“武松是我个好兄弟!”二人外貌的巨大差异,使郓哥说到:“大郎哥哥,你想兄弟想疯啦?武松拳头这么大,胳膊粗,瞧你,像个绍兴酒坛子——你怎么会有武松这样的好兄弟!”(第二场,第381页)兄弟重逢,众街坊都出来迎接打虎英雄,场面十分热闹,武松出尽风头。从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出同一个结论:这兄弟之间感情深厚,武松视兄为父,武大郎视弟为子。武松这位勇猛的英雄,相貌堂堂,不免使潘金莲产生了倾慕之情。武松的出现,激发了她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为其出轨添上了一丝合理的色彩,这也是昆曲比小说多增加的情节。

(三)第七场:会邻杀嫂

《水浒传》中写武松逼潘金莲与王婆招供毒死武大郎的经过时,潘金莲一直推卸责任,被几番惊吓后,慌忙叫道:“叔叔,且饶我!你放我起来,我说便了。”(第26回,第241页)说出了具体过程,却直指是王婆的唆使,没有丝毫的忏悔之意。这样的潘金莲是可恨的,让人觉得不可饶恕,她的结局是咎由自取。昆曲《潘金莲》中,王婆招供了所有的事情,潘金莲以哀伤的语调唱出:“俺本是清白无瑕女儿家,张大户逼咱又瞒咱”“怨重重违心把大郎来嫁,恨迭迭只做了败柳残花”“你教俺春心动,又教俺春心伤。”(第七场,第414页)这一唱便道出了她所有的委屈,表达了悔恨之情以及对武松拒绝自己的怨恨,这些都是导致潘金莲出轨的原因。然而她准备坦然地面对武松给予的惩罚,慢慢地将观众带到她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潘金莲又是可悲的,让人不禁同情。这又与小说中的人物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昆曲和小说写了两个潘金莲。

三、昆曲《潘金莲》删减《水浒传》的情节

由于昆曲以舞台的形式塑造潘金莲的形象,受到了诸多限制,舞台上无法传达小说那种强烈复仇甚至场面血腥的效果,所以不得不对剧本进行适当的删减,这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

(一)郓哥闹茶肆与武大郎抓奸

在《水浒传》中郓哥还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正是他撞破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郓哥定下具体的计策:“若是见西门庆入去时,我便来叫你。你便挑著担儿,只在左近等我。我便先去惹那老狗。必然来打我,我便将篮儿丢出街来。你便抢来。我便一头顶住那婆子。你便只顾奔入房里去,叫起屈来。”(第25回,第226页)他是一个可爱而正直的孩子,因怨恨王婆,又替武大叫屈,便设下了捉奸的计策。这才引出了武大郎捉奸不成反被害以及后面武松祭灵杀嫂等情节,这个人物推动了小说故事的发展。而昆剧中省略了这些情节,以“捉奸哑剧”的形式来替代,这样的做法虽然不符合原著,但也情有可原,毕竟昆曲演出有时间的限制,要求剧情简练,从而完美地将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再者,昆曲没有小说里潘金莲这样的语言:“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也吓一交。”(第25回,第227页)她分明是教唆西门庆打武大郎,显得更加可恶,昆曲剧本这样一删,使这一女性形象不再显得那么狠毒了。

(二)淫妇药鸩武大郎

《水浒传》中潘金莲“将药抖在盏子里”,“将白汤冲在盏内”,“银牌调匀”,调药非常精细。“这婆娘就势只一灌,一盏药都灌下喉咙去了”,写出了喂毒之狠,还有武大惨死之状:“喘息了一回,肠胃迸断,呜呼哀哉,身体动弹不得了”,让人不禁毛骨悚然。潘金莲却不害怕,“揭起被来,见了武大咬牙切齿,七窍流血。”(第25回,第230页)这才叫来王婆帮忙处理,可见心肠歹毒。《水浒传》把潘金莲写得越狠毒,就越符合造反有理这一结论,为武松成为英雄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潘金莲的狠毒,凸显出武松的有情有义。而昆剧中删掉了小说中主动下毒的具体情节,而是写她本不愿下毒,心理充满矛盾,后来受王婆的教唆,下毒后的她十分内疚,惊恐万分:“王婆上,用汗巾勒杀大郎。”(第五场,第406页)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被动选择,真正的凶手应该是王婆。剧中,她显得那么无奈,令人同情。

此外,昆曲剧本中还删除了武松杀死潘金莲的残忍手段:“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咔嚓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第26回,第241页)如此血腥的场面,使人不忍猝读。而昆曲伴随着一声“天哪”,便拉下了帷幕。《水浒传》中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注重封建伦理道德,宣称“红颜祸水”。有学者这样分析道:“作者极力否定与批判的坏女人形象刻画较为成功,但描写她们也只是为了衬托男性英雄的侠肝义胆,豪气云天。”[4]小说里的西门庆的结局是,武松“只一刀,割下西门庆的头来。”这种写法贯彻作品始终,像是阎婆惜死于宋江刀下,裴如海死于石秀刀下,李固和贾氏死于卢俊义刀下……相比之下,昆曲剧本有男女平等的意识。潘金莲的出轨,西门庆和王婆要负大部分责任,她的结局相比小说并不那么悲惨。

总之,无论是明代小说还是现代昆曲,这两部作品中呈现的潘金莲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通过对不同时期潘金莲有关情节的比较,我们发现了她们之间性格的相似与不同。这启发我们不仅要弘扬经典、传承经典,赋予经典新的含义,同时还要传承昆曲这种戏曲形式,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王文章:《兰苑集萃——五十年昆剧演出剧本选》(第三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393页,文章有关昆曲《潘金莲》的文字均出于此书。

[2]施耐庵:《水浒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页,文章有关《水浒传》的文字均出于此书。

[3]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8页。

[4]宋琤:《论<水浒传>中潘金莲性格的二重性》,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篇5:场景剧剧本范文

2、姑妈、

3、医生、

4、小猴、

5、小鹿、

6、小猪、

7、小鸟、8、小马、9、旁白、10、汽车

开幕:伴随着一段(寂静山林)的音乐,一群小动物在森林里运动(练气功):(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调)我是狐狸小田田,聪明伶俐爱动脑,走南闯北我最爱,今天我把远门出。

齐问:田田,你去哪呀?

(白:)问我去哪呀?进城找姑妈。

场景一:进城。(旁白:小狐狸进城了)。

“吱”,汽车刹车声。

小狐狸吓了一跳,拍拍胸脯:好险啊!咦!这大铁盒还能走,能跑,真厉害!

小狐狸继续走(边走边哼我爱北京天安门的调)突然惊奇地叫:哇!这些房子好高啊!比我们家乡的大山还高呢!

小狐狸拿出纸条自言自语:前进花园8栋一单元1楼。

然后说:噢!我知道了(然后边走边找的样子,走一会儿)。

小狐狸说:啊!找到了。()(按门铃的样子)丁冬。

姑妈回应:来啦!来啦!,谁呀?

小狐狸:姑妈,是我,小狐狸田田啊。

姑妈开门,惊喜:哟,是田田呀!快进来,姑妈可想你了。

小狐狸进门,放下书包,拿出一包东西,递给姑妈:姑妈,这是我给您带来的新鲜蘑菇。

姑妈:田田真客气,在城里多住几天吧,姑妈带你四处走走。

小狐狸:太好了,太好了!

音乐响起,姑妈带着小狐狸在城市里边走边介绍(模拟样子)。

场景二:田田生病了。(音乐下)。

田田慢慢地走上舞台,一副生病的样子,边走边咳嗽。

姑妈走上来,关心地问:田田,你怎么啦?

小狐狸;今天身体很难受,又晕又咳嗽。

姑妈:走,带你到医院看看。

医生:小狐狸,你哪儿不舒服?

小狐狸:不知怎么了?我嗓子难受,还咳嗽(咳一声)。

医生:让我看看,(模拟张大嘴巴)这个现象多久了?

小狐狸:没多久,我在山里身体特别棒,来城里才几天,就这样了。

医生:噢,没关系,你得的是空气污染过敏症,回到山里呼吸几天新鲜空气就好了。

小狐狸:哦,原来是这样,谢谢你医生。

医生:不用谢。

姑妈:孩子,你回去休息几天,下次再来看姑妈。

场景三:森林里。

(旁白):就这样,小狐狸拖着病恹恹的身体回到了森林。

音乐响起,一群小动物正在做游戏,看见小狐狸回来,一拥而上,围着田田七嘴八舌地问。

小猴:小狐狸,城里好玩吗?

小鹿:小狐狸,城里有什么希奇的东西?

小猪:小狐狸,你走的时候好好的,回来怎么就成这样了?

大家齐说:是啊!发生什么事啦?

小狐狸:哎。

别提了,医生说我得的是空气污染过敏症。

小鸟:吱吱,我可从没听说过这个病。

小狐狸:你当然没听说过,你瞧,我们这里的空气多好啊,怎么会得这个病呢?城里啊!什么都好,就是空气不好!

小马:这样啊!你回来住几天准没事了,走,咱们一起做运动。

(健康歌响起),小动物们又唱又跳。

尾声:

音乐停。

小狐狸高兴地说:你们瞧!我的病好了!

小白兔:啊!真是太神奇了!

小猪:还是咱们山里好呀!

小鹿:是啊是啊,咱们山里空气多好啊!

小狐狸:这叫没有污染。

小马:还有我们能坚持运动。

众小动物齐说:保护环境,从你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爱护家园。

篇6:小剧本写作范文

咖啡厅进来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男子,手提密码箱,在前台点了一杯咖啡,坐在徐汉和代青的左后方。开始发信息。

徐汉和代青的桌面开始震动,两个人开始找震动的来源,原来是代青放在公文包里的手机在震动,代青看了一眼信息,脸色瞬间不正常,向徐汉示意去厕所。

左后方带鸭舌帽的男子在代青起身后,收起手机。向厕所走去。

徐汉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可能是因为咖啡厅空调温度过低,着了凉。等了两分钟见代青还没有回来,决定去上厕所,起身后觉得不妥,思考了一下,将文件夹中一份文件抽出(文件密封,有“绝密”封条),随身带上,去了厕所。

徐汉进厕所后找到一间进去,刚刚准备蹲下,突然听见门外有代青和其他人的交谈声,徐汉处于职业习惯,将耳朵贴在门上偷听。

“东西拿到手没有?”这是一个陌生人的声音

“没有,我桌对面那人盯得太紧............”由于两人说话声音太小,徐汉只听到了前半句,后半句没听太清,只听出了是代青的声音。

徐汉正准备将耳朵贴紧门听得更清楚的时候,手机叮的响了一下。门外两人停止了交谈,徐汉只好坐回马桶,掏出手机,原来是上面发来的信息,信息内容却让徐浩的额头渗出汗水:“情况有变,咖啡厅混入不明身份人物,疑似劫持此次交易文件。”

徐汉回到座位,对着代青尴尬的笑了一下,解释自己因为不舒服去了一下厕所,然后坐下向代青继续勾画文件上的图像,代青开始翻找起桌上的文件夹,徐汉询问代青需要哪份文件,代青笑一笑,说是刚刚在厕所突然记起来的一份小文件,找一下看看有没有忘记带来。一边寻找,一边转移话题,聊起双方关于各自国家风土人情的话题,徐汉见状坐下身,端起咖啡,低下头喝咖啡的瞬间开始观察起咖啡厅的环境。

两位警察制服的年轻人走入了咖啡厅,走向前台点了两杯咖啡,走向徐汉这个方向。

代青翻找文件的动作变得急躁,嘴里还嘟囔着怎么找不到了之类的话。

两位警察接近徐汉的桌子,在路过的那一瞬间,徐浩突然大喊一声:“有炸弹!”咖啡厅

两位警察瞬间扔下咖啡,拔出手枪,一位面对着徐汉,一位背对着队友一边搜索着咖啡厅,一边安抚人群:“请大家不要惊慌,我们已经在门外部署了部队来保证大家安全,请大家有序离开”

徐汉举起双手,大喊:“就在我左后方那张桌子上的密码箱里。”

警察迅速将徐汉掩护到背后,把手枪对着徐汉身后的鸭舌帽男子,侧过头询问:“刚刚是你报的警?”

徐浩应了一声,然后开始把桌面上的文件收进公文包,对着代青说:“对不起,事情太过于紧急,我下次再和你解释”说着一把夺过代青手里的文件,一股脑全部装进公文包。

收拾好之后,徐汉拉着代青走向门外,只剩下被警察控制的鸭舌帽男子和密码箱在咖啡厅内,出门时,与排爆人员擦肩而过的瞬间,徐汉长吁了一口气,走向门口设置的疏散通道。

终于离开咖啡厅,来到人行道,徐浩正转身准备向代青解释事情的经过,代青一个撩阴腿将徐汉踢倒在地上,一把夺过公文包转身就跑。路人却对此无动于衷。

徐汉在地上翻白眼翻了半天,见没有人搭理自己,慢慢坐了起来,从裆下掏出被踢碎了屏幕的手机,呲牙咧嘴得骂了一句:“还好防备了这小子这招。”然后慢慢站起来,撇着八字步返回咖啡厅。

此时咖啡厅的警察和人群已经散去,徐汉当然知道不会发生什么事。只不过是对不起那拿密码箱的哥们,谁让那哥们长得就像匪徒,还带着密码箱。事情紧急只能出此下策了。(镜头闪回到厕所那一幕,徐汉报警有炸弹)。

徐汉一边盘算着报假警要怎样解释才不会被拘留,一边撇着步伐走进已经准备关门的咖啡厅,向过来为关门原因道歉的服务员解释自己是来拿刚刚落下的东西之后,来到了厕所。

在厕所马桶与墙的隔缝里,徐汉抽出了之前带进厕所的文件。看了一下完整的封口,徐汉吹了一下口哨,为自己在紧急状况下的这份机智点了个赞。

正当徐浩吹着口哨出了厕所关门的时候,一转身,一把黑洞洞的枪口指在了自己额头上。

上一篇:高校群众路线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汇报会汇报下一篇:媒介营销渠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