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__蜗牛(二)教案_教科版

2024-07-13

三年级科学上册__蜗牛(二)教案_教科版(精选5篇)

篇1:三年级科学上册__蜗牛(二)教案_教科版

7.空气有重量吗

一、教材分析:

《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是教科版三(上)“水和空气” 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共分三个板块,包括四项活动:

第一板块:用简易小天平进行实验,感知空气有重量,包括两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设计实验并制作小天平来测量空气的重量。活动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第二板块:用托盘天平进行测量,证明空气有重量。教材表现为活动三:托盘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第三板块:单元小结。

教材表现为活动四:对固体.液体.气体基本特征进行对比,填写对照表。

可以看出,教材是按照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由现象向量化本质的脉络进行编写的,层次分明清晰,符合科学学习的认知规律。

二、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是空气有重量吗,请学生对空气是否有重量展开讨论,以了解他们原有想法。活动二是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改进。活动三是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空气有重量,同时也会加深对天平这种工具的认识。活动四是整理我们的观察结果,让学生填写石头、水和空气三种物质的对比表,其实是进行固体、液体、气体基本属性的对比。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难点:能设计实验来验证空气有重量。

五、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两个气球,透明胶,一根杠杆尺,记录表。

演示实验材料:一瓶沙.一瓶水.一瓶空气,一个托盘天平,一盒砝码,一个皮球,放气针,两枚回形针。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空气有重量吗。

1.(出示一个空瓶)这个瓶里有什么?

2.那空气有没有重量呢?(板书课题:空气有重量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怎样才能知道空气有没有重量?请大家思考几分钟。

4.怎样称空气?用什么称空气?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小天平(出示小天平)。能用这个小天平

来实验吗?该怎样做?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能用小天平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有没有重量。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方案,相互质疑,完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排除气球 的重量?开始时要使小天平平衡。)

6.实验时我们要注意观察什么?请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吹气球时要注意安全。

7.学生实验.记录。(把学生的记录贴出来:开始时 充气后)8.说说你们组的实验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9.原本平衡的小天平,挂上了充气的气球后,小天平发生了什么情况?这说明了什么?(擦去“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空气是否有重量展开讨论,以了解他们的原有想法,并想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想法,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在单元中有多次出现,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活动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1.(出示两组小天平)这两个小天平倾斜度一样吗?为什么这个倾斜度比较大,那个倾斜度比 较小呢?

2.在实验中要使空气的重量能明显的看出来,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次实验时会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改进。)

活动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1.(出示充满气的皮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那么这个球里的空气有多重呢? 你有办法知道吗?

2.(出示天平)这个工具叫做天平(板书: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重量,这里有刻度可以

读出物体有多重,它的单位是克。

3.那怎样使用天平来称球里面的空气?

4.演示实验:称量充满气的皮球重量(记录在黑板上)。这个重量是什么的重量?

板书:球+空气。接下来怎样做?请两个学生放气,再称量球的重量(记录在黑板上)。这又

是什么的重量?板书:球。那球里的空气有多重呢?

5.用小天平能称出空气的重量吗?用小天平称和用天平称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用天平称皮球的重量,会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有重量,同时也会加深对天平这种工具的认识。)

6.这节课大家都很棒,用小天平来实验知道了空气有重量,并且用天平精确测量出了空气的重

量。(出示一瓶沙、一瓶水、一瓶空气)那这瓶空气的重量和沙、水比较怎样?(板书:空气的重量很轻)

7.拓展:球里少量的空气并不重,所以我们感觉不明显,但一个像我们课桌那么大的箱子里装 的空气约有500克,差不多跟两个苹果一样重。而弥漫在天空和地球周围的空气有多重呢?请大家回去查找一下资料。

活动四.单元小结,完成作业

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

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2.根据对比表分析: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3.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4.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

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

七、板书设计:

空气有重量吗? 开始时 充气后 天平

球 球+空气 空气的重量很轻

八、教学反思:

新修订的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深度加大了。在《空气有重量吗》这一课中我感到如果跟着教材走,学生学得很辛苦。因为学生的思维深度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偏要拉着学生走,不仅学生学得苦,老师也教得苦。下面就两个环节来谈谈一些所思所想。

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处理用小天平来设计实验这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的实验要考虑到排除气球本身的重量,还要考虑到首先要让小天平平衡。学生的思路就卡在了没有想到要让小天平平衡。而我出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气球,本想刺激学生思路能想到要使小天平平衡,但是课堂上这样的处理使学生的思路僵化了。

这个问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他们的思路根本没有朝这个方向去,要从此岸到达彼岸就很困难了。老师要朝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当学生想到要在小天平两侧挂上两个气球时,作这样的引导:挂两个气球大小一样还是不一样?为什么?(出示两个气球平衡的小天平)这样行吗?这样学生自然就意识到要使小天平平衡才能排出气球本身的重量,这样的话不需要学生说出来,能有这样的意识就已达到目标了。并且这样的引导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他们的思维能跟上来。

二.让学生轻松的从此岸到彼岸

在处理用天平称量皮球内空气的重量这个环节,原来的设计是要让学生在演示前能把完整的测量过程说出来,当学生说完要称充满气的球后,我追问那接下来怎样做?学生一片茫然。但学生数学上已学过已知两样物体的重量,再知道其中一样物体的重量,求剩下物体的重量。为什么应用到求球里空气的重量,学生就变得不知所措呢?

这个问题,要让学生一步从此岸跳到彼岸难度高了点。首先皮球不是透明,学生看不到里面的空气,称量充满气的球,学生会把这个数据当成是球的净重量。所以接下来怎样做学生就搞不懂了。一步跨不了,就分开一步一步来。学生说到要称充满气的球,按照学生的做法来做,把数字记录下来,然后问这个重量是什么的重量?记在黑板:球+空气。问学生下一步怎样做?有了清晰的数字和说明,学生自然就知道怎样测量出皮球内空气的重量。

九、引用资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

篇2:三年级科学上册__蜗牛(二)教案_教科版

2013-2014-2 罗光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过程与方法: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情感、度价、观:

1.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2.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教学重点】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指南针。

教师准备:有关指南针历史的影像资料(课件),不同样式的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

1.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

2.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朋友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下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

4.生阅读讨论。

5.流汇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6.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就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放课件、课件的内容是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介绍书本知识。)

三、用指南针定方向:

1.过刚才的阅读资料和观看影片,我们对指南针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学生回答。

2.察教学用的指南针。

(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主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

(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3.用指南针定方向。

(1)大家会使用指南针吗?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四、总结延伸:

在本课第一个活动“指南针的历史”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下列问题:

1、从“指南针从我国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航海的事业的发展”这一实例中,我们能说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吗?

篇3:三年级科学上册__蜗牛(二)教案_教科版

一、内容分析 :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蜗牛”这节课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吃食和饲养方面的情况,虽然小学生年龄尚小,但他们自从学爬、学走、学讲时起,就已经可以自己学习,通过模仿和自己反馈的机智学会了不少东西。因此,在观察蜗牛时,我们也不能把他们看作一张白纸。活动时应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智力结构,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实践和一系列思维过程去认识事物,主动探究事物。这样,获取的知识必然是生动、具体、深刻、鲜明、丰富的,也是终生难忘的。

《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学习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因此,开好这个头,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常大。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我重在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去观察的过程,不要求学生获得知识的完整,只要是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只要没有错误,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就行让学生通过活动建构自己的关于蜗牛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科学概念: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蜗牛的身体结构、外形特征,食物等方面的直接认识。过程与方法:经历初步的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细节观察的过程,培养在观察中不断生成一些新的问题的能力,进行一些猜测和推测的能力;学会表达交流自己观察的情况,学习如何整理事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蜗牛以及身边的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对小动物的亲近感。

三、活动准备

每个小组课外捕捉若干蜗牛,每人准备好放大镜,一组一张白纸,一张记录纸;食盐、苹果、面包、菜叶、萝卜、葱头等

四、活动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布置教室:(1)大屏幕显示一个画有蜗牛的像框。(2)每组桌上的水槽中都放着几只蜗牛。)老师:同学们,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个水槽,大家刚才一定看到了,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种小动物,一起告诉老师是什么?

学生:蜗牛。

老师:你们喜欢蜗牛吗?

老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蜗牛的知识。

[创设良好的科学教学环境,让学生看到蜗牛这一实物,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创设直观情境,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其兴趣

老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关于蜗牛的动画故事。

学生看动画片(动画片中介绍了蜗牛的种类、生活习性、颜色等特点。)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从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哪些关于蜗牛的知识?

学生:回答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

老师:你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了这么多的知识。

[放关于蜗牛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对蜗牛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接受,从而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记忆能力与观察能力。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设置疑问,启发探究

老师:接下来,我请同学们思考,除了刚才画面中了解的蜗牛的知识,还想了解蜗牛的哪些知识?同学们提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鼓励他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进行探究,并把他们最关

心的问题列到黑板上。如:外形、运动、饲养。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兴趣的激励下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从而使学生

由被动转向主体,主体地位充分得到充分体现。]

(四)深入探究,学生解疑

(1)首先观察蜗牛的外形,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些提示,如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然后采用四人小组的形式,让学生用手中的放大镜进行观察。观察完后,四人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代表全班进行交流。

[在这一环节,我创设自主探究的条件,采用四人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观察分析,互相交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同学们观察到了蜗牛的壳、眼睛、触角外,还有很多新的发现。

接下来是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式,观察前,我提出问题并出示观察

要求。如:

(1)蜗牛靠身体的哪个部位来爬的?

(2)怎样爬?

(3)爬的快慢怎样?

并要求学生放声读一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明白主要观察什么,从哪些方面观察,观察时我引导了一句:“观察时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把蜗牛放在刀刃上、尺子上、铅笔上、文具盒上等。

[这一环节的特点是,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在自由、有趣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应不断地给予引导、点拨,使学生的观察具有目的性。]

接下来是研究蜗牛的吃食和饲养,我只是给学生们进行引导,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到下课铃响的时候,我们的研究还没有进行完。我向同学们征求意见,怎样弥补这个缺憾呢?有的说接着上、接着研究;有的说下节课研究;有的说回家自己研究。因为下节课是别的学科的课,最后我们统一了意见,带着疑问回家后进行研究。下节课带着研究成果再共同进行交流。

篇4:三年级科学上册__蜗牛(二)教案_教科版

二马场学校 李小霞

【教学内容】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本课的教学将为后几课的教学打下基础,是本单元的一项重要学习探究活动。本课内容分为“混合沙和豆子”、“观察白糖的变化”两部分,继上节课观察了一些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沙与豆子的混合和加热白糖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即是不是产生了新物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混合、分离沙和豆子,加热白糖的实验使学生懂得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②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简单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学习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和用蜡烛给白糖加热。②体验小组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并及时记录的习惯。

②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教学重难点】

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不是产生了新物质。【教法学法】

依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索为主的学习活动”这一课改方向,本课以教师引导启发为主,讲解示范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则以合作探究,小组实际操作、交流、讨论等为主的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沙、豆子、筛网、搅拌棒、记录纸、白纸、火柴、蜡烛、小铁勺、白糖、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

有些变化只是物质形态的、大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没有变化。

有些变化则是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物质),且有快有慢。例如:

生活中常见的易拉罐压瘪、水结冰以及火柴燃烧、铁定生锈的现象?它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回答)这节课老师与你们一块儿探究探究我们身边的物质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物质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生活中,经常要混合一些物质,如炒菜的时候,把调味品和蔬菜混合。物质之间相互混合,会发生变化吗?

二、混合沙和豆子 1.观察沙子和豆子

先安排学生自行做好小组分工(注意提醒的分工:由谁主要负责实验、谁主要负责观察、谁主要负责记录,谁来向大家汇报),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观察沙和豆子,摸一摸手感,闻一闻味道,看一看形状、颜色、大小之后把各小组观察到的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小组充分观察交流后选派一名同学汇报观察到的特点。

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实验前观察到的沙和豆子的情况。

2.猜测:如果我们把杯里的沙和豆子混合,沙和豆子会发生变化吗?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会或不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进行实验。3.实验一:混合沙和豆子:

让我们把用于观察的沙和豆子继续留在白纸上,将杯子中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中进行混合,用自己的方法搅拌。(学生分组实验)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沙发生变化了吗?(没有)豆子呢?(也没有变化)

4.实验二:分离混合物:

既然大家都发现了沙和豆子没有什么变化,那么为了更进一步的观察清楚现在的豆子和沙子与没有实验前的豆子和沙子是否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豆子和沙的混合物。现在大家用分离开的豆子和沙子与原来的豆子和沙子进行一下比较,看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5.小组交流观察到的情况并汇报。

小结:沙和豆子的特征和性质都没有改变,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它们的混合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三、观察白糖的变化 是不是其它物质的变化也和混合沙和豆子的变化类似呢?下边我们在来做个白糖变化的实验吧!1.观察白糖:每组用药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白纸上,从白糖的状态、颜色、气味等方面仔细观察白糖的特点并记录在表格中。

2.预测:现在我们要用金属汤匙给白糖加热,大家预测白糖会发生哪些变 化,填写老师发给的记录表中。

3.教师讲解给白糖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A.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预测白糖会发生什么变化。当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把汤匙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冷却,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B.实验要求:

1、操作同学手握铁勺把儿顶端部分;

2、将铁勺放在外焰加热;

3、观察时不要离铁勺太近;

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糖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状态、颜色、气味等)

5、加热结束后,将铁勺放在盘子里,不能用手 触摸加热部分,并熄灭蜡烛。

4.分组实验:学生分工进行加热白糖的活动,并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5.学生分组交流、整理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先请学生将实验得出的记录展示给大家看看,学生汇报:白糖加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颗粒状---液体状---糊状---固体状;颜色变化:白色---褐色---深褐色---黑色;气味变化:白糖香味---焦味(学生在汇报中可能有不相同的地方,教师给予必要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提到: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泡,如果放在内焰或焰心加热,勺子底部会产生黑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教师不做过深解释,引导学生课外查资料先研究研究。)6.集体交流:对比加热前后白糖的状态、颜色、气味的情况,我们发现白糖在加热后有没有变化?(有明显变化)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物体还是白糖吗?(引导对比状态、颜色、气味的不同得出结论:不是)也就是说加热后的白糖产生了新的物质。

四、对比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总结概念:我们发现前一个实验中混合后的沙和豆子并没有变化。而后一个实验中我们发现加热后的白糖变成了新物质;所以我们说两个实验的变化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把混合沙和豆子的实验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因为它们的变化仅仅是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并没有产生新的不同物质。

像加热白糖那样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因为它们的变化有新物质的生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由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来先谈,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两实验的不同之处,然后教师做适当的概括总结。)2.找区别:大家说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有没有 新物质的产生。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的产生是化学变化)

五、拓展与应用

1.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你能说说下列物质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吗?(玻璃打破,铁器生锈,木柴燃烧,湿衣服晾干)为什么这样判断?

2.说说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一些物质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由学生举例进行说明)3.巩固、升华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4.拓展:通过蜡烛燃烧的实验,知道有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篇5:三年级科学上册__蜗牛(二)教案_教科版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轻音乐磁带。课时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学校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你喜欢哪一项,说给同学们听听。今天这一课里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学校活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2、看图:学生边看边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哪一项活动是自己喜欢的?

自读

1、借助图画读本课词语,画出要求不认识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记。

3、同座互读互听,相互正音,点评。

4、同座利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指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准“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2、小组内采用喜欢的方式练读。

3、赛读:(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下面的字你会认了吗?看谁反应快。

4、读字交流。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和注意的地方:如“棋”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戏”字用熟字“鸡”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特别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朗读

1、读图画中能找到的词语。先找一找,再读一读。(注意“观天气”一词是学生不易明白的,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白图意)

2、开火车读图画中找不到的词语。

3、表演读。喜欢哪一个词读后做了相应的动作。

4、汇报展示:喜欢哪一行词语就读哪一行。

5、挑战读:看谁读得最好。引导学生敢于挑战任何人,包括老师。写字

1、出示“胡、戏、棋、钢”四个字,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书写难点字。如“棋”左边的木字旁捺变点,右边的“其”,中间是两横。“钢”金字旁的竖钩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4、同座展示临写的字,评议。

板书设计: 识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读词语,引入新课)诵读

1、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感情。

2、师配乐范读,学生评说。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引导学生要边读边想 像,读出韵律来。

3、指名读,全班点评。

4、自主练读。

5、汇报读。喜欢读哪行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哪行。

6、整体诵读。练习

出示课后的“读读说说”

1、指名读课后的“读读说说”的第一行。

2、说说题目的意思。

3、小组内比一比谁说得多,说得好。

4、汇报。共同理解字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写字

1、出示“观、弹、琴、养”生字,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观察范字,了解字的写法。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临写。提示难点处如: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写扁一些,中间的撇、捺要舒展。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不要中间写个“王”,下面写成“介”。

4、同座互相欣赏写字成果,进行点评提出建议。拓展

1、想想我们学校课内外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小组内先说说。

2、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识

字 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教学准备

1、课文范读录音带,生字卡片,图片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

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

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朗读 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板书设计:

1、一株紫丁香

紫丁香是一种植物,是白色或紫色,有香味。

大多长在北方。

第二课时

导入

“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精读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

4、学生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品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背诵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观看插图出示画面自己练习背诵。

3、小组表演背诵。

4、全班汇报。练习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1、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正确。

2、全班开火车读。

3、学习伙伴说这些词语会写的她都要写一写,你们会写哪些也写一写吧。写后同桌展示一下。

写字

1、出示“甜、歌、牵、困”四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学生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拓展

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板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我选我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选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宁是怎样当上劳动委员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选我》来了解。(板书课题)

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不明白的地方研究一下。识字

1、用小黑板出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2、同桌利用生字卡片进行互相读互相正音。

3、开展“一字之师”游戏。自己选择一个字,上台领读、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4、齐读生字词。朗读

1、学生练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2、分段朗读展示,读后点评。

3、通读全篇。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6、我选我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导入

1、通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2、复习生字,选择喜欢的生字说一句话。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抽读,师生点评,加以指导。

3、小组分角色朗读。

3、表演。小组内进行后,选出代表汇报展示。品读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从“静悄悄的”“突然”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2、齐读最后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全文。(引导学生可通过多方式的朗读或看插图、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体会。)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的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2、提问: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说法不同,意思相同)

3、照样子说一说。李强是我的好朋友。

是我的好朋友。

是。

拓展

假如你是王宁,当选劳动委员后会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看图: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看出了什么。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板书)

2、游戏: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板书课题。

自读。

1、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再次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识字。

1、出示生字。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

2、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

3、交流识字方法。选择喜欢的一个字,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组词,说话。

4、多种方式读生字词。朗读。

1、分自然段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汇报读。指名读全文。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欠、元、包、钟”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4、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7、一分钟

能做很多事情

一分钟

短 一分钟能做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精读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进行练读,注意体会元元的心情。再进行汇报展示。

2、全文通读,小组内互相读,并进行评价。

3、挑战读。想和谁比比,看谁读得好,就勇敢地向他(她)挑战吧!

4、全班齐读。讨论

1、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练习

1、出示课后“找找说说”和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读一读,弄清意思。

2、同桌比一比,互相练习组字、组词。

3、全班交流。拓展

以“我帮元元改毛病”主题,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叹、哈、迟、闹”,认读字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交流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师重点示范,指出关键笔画,如“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4、学生练习,对照欣赏与检查。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天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体会邓爷爷的话语,感悟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观察引入。

出示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相片,小朋友们,你还记得这张相片吗?上面的爷爷是谁?还记得,他说过的话吗?(学生自由答)今天,我们又将见到邓小平爷爷,他仍旧是那么亲切,今天他要去参观一位小朋友的计算机表演,那位小朋友兴奋极了,这真是他难忘的一天。板书:《难忘的一天》

2、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文,板书:难忘的一天。齐读课题,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问)学习了课文这些问题都会弄明白。

感知

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字

1、出示生字,小组内认读。

2、请小老师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组词,造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加字、错字、漏字。

2、请六个同学各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同学听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多种方式练读全文。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及、身、仔、细、次”,学生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结构,分析写字应注意的地方并交流。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及”的笔顺,“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等。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点评。

板书设计:

8、难忘的一天 十-------计

目---冒

平----怦 屋----握

田-----奋 山----灿 兰---烂

第二课时

复习

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造句。精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变化。

2、学生选读。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要表现出“我”当时的心情。练读后汇报。

3、合作朗读。喜欢相同部分的同学为一组,共同有感情地朗读全篇。

4、积累展示。将喜欢的句子背一背,再进行交流。讨论

1、为什么“我”开始的时候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

2、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记不了这一天?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引导学生多方式练读。

2、出示学习伙伴说的话,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进行造句练习。拓展

1、出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爷爷说过话,象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话还有很多,把你收集到的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2、利用班会时间把你了解的有关邓小平爷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树立大语文观,强化课外延伸,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外、计、怦、礼、加”,学生认读。

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重点。如“礼”左边是示字旁,不要写成衣字旁。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

4、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2、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初步掌握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4、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与人交流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学准备 字典、彩笔。课时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这次活动安排了八对汉字,前一个为熟字,后一个为新字,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形声字中表音的部分。这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在探索和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激发识字的兴趣,并学会应用。“我会认”用来进行巩固生字,并适当进行拓展;“我会读”进一步发现和巩固这种汉字的构字特点。

我会认。

1、出示课文插图(两组汉字错落排列)引导学生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2、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

4、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5、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我会读。

1、读读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多种形成读词语,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3、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白---------柏(柏树)

尤---------优(优美)

己--------纪(纪念)

生----------胜(胜利)

方---------纺(纺线)

立--------粒(一粒米)

弯---------湾(台湾)只---------织(织毛衣)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比比”、“读读记记”、“学习查字典”。“读读比比”安排了五组词语,目的让学生通过认读,进行比较,来巩固读音相同的形近字。“读读记记”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清姓氏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学习查字典”是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确部首的含义,再进行举例,然后学生尝试加以练习。过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读读比比。

1、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用喜欢的方式读。

4、你能为加点字再组词吗?汇报交流。姓氏歌。

1、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2、回忆这是我学过的哪种识字方法,谁能举其他的例子?

3、多种形式反复读。学习查字典。

1、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最快。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来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教师举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几个组,各请一名会部首查字的小老师引导组员查以下生字:悟

5、引导学生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确定部首 找部首页码 数剩下笔画 查找生字)

6、比赛进行书中练习。评出“查字典小能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陆 锣 箭 阔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在学习《我选我》一课的基础上,谈“我的想法”。目的是为让学生对王宁的做法有正确的认识,做事对自己有信心,懂得正确的表现自己,和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教学时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交际准备:

课文插图。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文插图(《我选我》课文插图)观看,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怎样的画面。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谈)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谁来说说原因。

2、设定岗位,组织竞选。

(1)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2)设立岗位,启发竞选。(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可以假设岗位。)

(3)小组内选定岗位,进行练习。

3、竞选展示。

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代表,上台“演说”,台下同学进行评议。

展示台

上一篇:表示大海的词语下一篇:黄河的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