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

2024-07-26

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共11篇)

篇1: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

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图

总指挥:李钢 副总指挥:秦增明

执行小组组长 工程主管张永利

环境主管卫明贤

秩序带班李明毅

秩序带班王小波客服主管高原 警戒组

疏散组

义务消防队组成

灭火组

设备保障组

救护组

组长: 李明毅 组员: 王勇军 王建平张斌 组长: 王小波 组员:

张飞 王平安 刘宏生

组长:

骆强 组员: 郭大磊 王伟 李博

组长: 张永利 组员: 冯冰洁 刘建利 温书奎

组长:

高原 组员: 郭海涛 李超 赵兰

篇2: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

第一条、目的:

为了加强义务消防队的建设,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性质:

义务消防队是群众性的不脱产的消防队伍,由组建单位或本单位负责领导和管理,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公安消防部门、集团公司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本地段专职消防队的指导。

第三条、义务消防队的人员数量和消防器材装备配备,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经费由本单位承担。义务消防队的建立或撤销,由本单位报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备案。

第四条、方针:

义务消防队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好本单位的防火、灭火工作,并积极协同专职消防队和公安消防队扑救外单位火灾。

第五条、建立义务消防队范围:

企业、事业单位、城镇街道、林区居民点和易燃建筑密集的村寨,都应建立义务消防队。

本单位建立义务消防队范围:

各事业部、集团公司机关,都必须建立义务消防队。

第六条、义务消防队编队原则:

一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义务消防队员人数不少于本单位总人数的30%;

二、三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义务消防队员人数不少于本单位总人数的20%;其它单位,总人数千人以上的按10%的比例建队,总人数千人以下的,按15%的比例建队,做到单位有义务消防队,车间、班组有义务消防组,工作岗位有义务消防员。

第八条、义务消防队编制:

义务消防队设队长、副队长若干人,并编成防火、宣传、灭火、疏散、破拆、警戒等分队或小组。

第九条、义务消防队成员:

义务消防队员应是热爱消防工作,身体健康,年龄在18至45岁的公民。

第十条、义务消防队器材配备:

义务消防队建队后,应根据本单位消防工作实际需要,及时配备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车(泵)、器材、通讯设备和消防队员战斗装备等消防器材。

第十一条、义务消防队要协助本单位建立防火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单位进行防火检查,督促消除火险隐患,努力控制火灾的发生。第十二条、义务消防队要在本单位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普及消防知识,推动消防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

第十三条、在本单位改变生产储存物资性质、新设储存场地以及

需要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施工时,义务消防队应当向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消防安全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条、义务消防队的业务训练和执勤战备,应当执行公安部编印的《义务消防队员教材》,同时,也可参照执行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消防队执勤条令》和《消防技能训练规则》。

第十五条、义务消防队应当加强灭火技术、战术训练,熟悉灭火工具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协助公安消防队和专职消防队,对本单位的重点保卫部位制定灭火作战方案,参加实地演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第十六条、义务消防队要建立训练执勤制度,每季度集中学习消防知识和训练消防技能不少于1天。在节假日期间,义务消防队要坚持昼夜轮流值班执勤,执勤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七条、义务消防队要维护保养好消防器材装备,实行专人管理,定期保养随时保持完整好用。

第十八条、义务消防队发现本单位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并及时组织扑救火灾、抢救人员和物资。

第十九条、义务消防队发现邻近单位发生火灾时,也应立即报警,并主动参加扑救工作。

第二十条、义务消防队接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有关外出灭火的调令时,应当迅速出动,积极支援外单位扑救火灾。

第二十一条、义务消防队在扑救火灾时,应当执行《公安消防队灭火战斗条令》

第二十二条、义务消防队员参加消防业务学习训练或消防体育运动会期间,享受出勤待遇,并每人每天补助误餐费,有条件的单位应发给防护用品。

第二十三条、义务消防队员在业务训练或灭火战斗中受伤、致残、死亡,所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劳动保险或伤亡抚恤规定办理,并可视其在执行任务时的实际表现及本单位的经济条件,给予一次性补助。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规定的,按规定办理革命烈士审批手续。第二十四条、义务消防队的日常各种活动经费,由其所在单位在自有资金或预算外资金中列支;

支付给消防队员的奖金、福利应在单位奖励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中列支;

购置的消防器材属于固定资产的,企业单位在更新改造基金、生产发展基金中列支。

第二十五条、义务消防队为外单位扑救火灾损耗的燃料、灭火剂以及消防器材装备等费用,起火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实际消耗给予补偿。

第二十六条、对认真贯彻执行本办法,消防工作和义务消防队建设成绩显著的单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表彰与奖励;

对积极参加义务消防队的各项活动,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保卫作出突出贡献的义务消防队员,由本单位给予表彰与奖励。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或执行本办法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3: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

一、教育机构保护义务的法理依据

理论界对于教育机构应当对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承担一定的义务认识较为一致,但对于这种义务的性质有不同认识,主要有监护、合同和法定职责三种学说。[1]监护说认为教育机构应当对未成年学生承担类似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义务;合同说认为教育机构实施教育是在提供服务,学生缴费入学则是接受服务,双方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合同关系,教育机构基于这种合同关系对未成年学生承担义务;法定职责说则认为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承担的义务既不是监护义务,也不是合同义务,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法定义务。分析上述三种学说,监护说缺乏法律依据,我国法律从未规定教育机构应当对未成年学生承担监护义务;合同关系反映市场交易关系,我国教育机构绝大多数属于公立教育机构,合同说难以说明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比较而言,法定职责说能较好地反映教育机构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我国有关教育立法实际上采纳的也是这种学说。

对于教育机构法定义务的内涵,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一方面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同时规定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对于教育机构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的侵权责任,最高院2003年颁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38条、第39条规定教育机构未尽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分别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和限制民事行为学生承担推定过错责任和一般过错责任。第40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受到教育机构以外人员伤害的,教育机构未尽管理职责的,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在含义上,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管理的方式包括教育,因此《侵权责任法》第38、第39条规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第40条规定的管理职责,均应当理解为包含教育、管理、保护三种义务。[2]

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的保护义务既包括抑止其自身行为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也包括防止未成年学生相互之间的人身伤害,还包括预防校外第三人造成的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教育机构对于预防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的注意义务属于第三种情形。分析此类事故的特征,依据侵权法原理,教育机构的注意义务属于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安全保障义务由德国首创,是指开启或维持一定危险源的人对于防范相对人遭受第三人侵害应当承担的义务。[3]如银行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客户在其营业场所取款时遭受抢劫。安全保障义务制度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义务人的行为是引发第三人实施侵害的诱因,实质性增加了相对人遭受侵害的危险;二是义务人与相对人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相对人有权合理期待义务人提供一定的人身安全保护;三是安全保障义务是一种作为义务,即采取措施防范第三人侵害的义务。就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而言,教育机构组织的教育活动所导致的未成年人聚集,是犯罪分子选择在校园及周边实施犯罪的客观因素;基于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教育机构依法应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一定的保护义务;此种义务在内涵上是指教育机构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学生遭受校外第三人侵害,是一种作为义务。因此,教育机构对于预防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的义务完全符合安全保障义务的特征。

二、教育机构保护义务的标准与内涵

法理上,安全保障义务包括与物有关的安全保障义务和与人有关的安全保障义务两种类型。与物有关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指义务人应当确保处于其控制之下各类设施的安全性,防止这些设施造成相对人人身伤害;与人有关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指义务人应当配备一定人员、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相对人遭受第三人的侵害,具体又包括警告、指示说明、通知和保护义务。[2]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中教育机构的保护义务针对校外第三人侵害,属于第二类安全保障义务。在教育机构保护义务的范围和程度方面,英美法等国的“合理人”标准可资借鉴。“合理人”是一个通常谨慎的人,他在控制其行为、防止事故损害方面代表了一般社会主体的通常注意水平。[4]“合理人”标准是衡量行为人注意义务范围、程度和判断行为人有无过失的抽象标准。如果侵权案件当事人未能履行“合理人”在案件类似情形下通常会履行的注意义务,即为有过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合理人”之外,社会生活中一般还存在规定特定社会活动当事人注意义务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包括法律规定、技术性规范、合同约定、习惯和常理等。[5]它们可以看作是确定行为人注意义务的具体标准。就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而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全国性法律以及我国各地有关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的地方性法规中部分规范涉及此类事故中教育机构的保护义务。此外,2010年5月我国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集中爆发后,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下发通知,对教育机构防范此类事故提出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对教育机构具有约束力,可以作为确定教育机构注意义务的参考依据。

但从另一方面看,教育机构的保护义务作为一种法定义务也是有限度的。在侵权法中,“合理人”作为衡量行为人注意义务范围、程度的标准同时也意味着行为人无须履行超出同类社会主体通常水平的注意义务。在具体含义上,教育机构的保护义务要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第一,可预见性限制。法律是一种理性规则,只能要求人们对于可预见的损害采取防范措施。如果某种损害行为人事先确实难以预见,则不应苛求其承担预防其发生的注意义务。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本身具有较强的突发性,特定教育机构难以预见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具体细节,但近年来连续发生的此类事故又给校园安全一次次敲响警钟,说明此类事故在总体上是可以预见的。对此,教育机构应当认真总结此前已经发生的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的特征和规律,结合教育行政部门防范事故的具体要求,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第二,预防措施的合理性限制。即使社会主体能够预见事故损害的发生,法律也并不要求行为人做出所有可能采取的防范措施,而是要求行为人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即一般社会主体在案件类似情况下通常会履行的注意义务。这种合理性的内在根源,有学者总结为一种经济逻辑,即注意义务的有无和轻重取决于采取防范措施的成本和事故损害的严重性、损害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数量比较关系。[6]因此,不能要求教育机构采取超出合理限度的预防措施,比如取消所有学生室外活动、一律禁止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等,虽然这样做也许真的可以防止外来暴力伤害事故损害,学生家长也不能因为教育机构没有采取这些措施要求教育机构承担责任。法律上对教育机构履行保护义务的总体要求是,采取社会上同类教育机构通常会做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发生的类似预防措施。

根据上述侵权法原理和确定教育机构注意义务的标准,笔者认为,教育机构对于防范校园外来暴力伤害未成年学生事故主要应当承担以下注意义务。

1.警示义务

未成年学生特别是低龄学生天真烂漫,缺乏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教育机构有必要以适当的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警惕校园外来暴力伤害的安全教育,并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逃生、自救知识。教育机构还应当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家庭教育,做到亲自或委托亲友接送子女上下学。教育机构履行警示义务要注意保存必要的证据,如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试卷、《告家长书》签字、确认书等。

2.采取预防措施的义务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的特征,教育机构首先应当加强校园门卫值守人员的配备;严格门卫管理制度,杜绝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外访人员进入校园应当实行登记、许可、专人陪同制度,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其次,鉴于犯罪分子经常选择在校园出入口学生集中时实施犯罪行为,教育机构要安排人员维护校园出入口学生上下学秩序,与家长进行学生的“无缝交接”;出入口狭窄的要设置隔离栏,禁止其他人靠近;校园出入口外围应设置障碍物,防止车辆冲击校园。再次,教育机构应主动与公安机关联系协调,建立校警联动机制,设置明显标志,并在校园出入口、主要通道设置监控,震慑犯罪分子,同时使公安机关能在事故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最后,教育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暴器材,如长木棍、钢叉、催泪喷剂、防割手套、钢盔等,以增强教师和工作人员制止、抵御犯罪分子的能力。[7]

3.救助义务

教育机构的救助义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事故发生过程中采取合理措施阻止犯罪分子的侵害行为,保护学生免遭伤害,如及时报警、关闭校门、设置障碍物阻断犯罪分子的通路、组织学生躲避伤害等;二是将受到伤害的学生及时送医疗机构救治,并通知家长。

三、教育机构违反保护义务的责任

校园外来暴力伤害未成年学生事故属于校外第三人侵权,应当适用于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0条规则。该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对于这一规则,法律上可以有两方面的解读。一是在此类侵权事故中,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是第三人的侵权行为,第三人应对损害后果承担主要责任;教育机构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只是造成损害的间接原因,教育机构由此应承担的侵权责任属于间接侵权责任,一般而言在责任份额上应为次要责任。二是教育机构的责任份额要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一是是教教育育机机构构承承担担的的是是一一种种补补充充责责任任,,所所谓谓补补充充责责任任是是指指责责任任主主体体只只有有在在第第一一责责任任人人不不能能或或无无力力赔赔偿偿的范围内承担责任,也就是说,教育机构的赔偿范围以直接侵害人经判决和强制执行仍不能或无力赔偿的损失额为限;二是教育机构也不对直接侵害人不能或无力赔偿的所有损失承担责任,而只在其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对于造成损害后果的影响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于多因一果侵权案件中各单独行为人的责任份额问题,法学理论中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学说是原因力和过错学说,即应当通过考查其行为对造成损害后果的原因力大小或行为人的过错程度确定其责任份额。[8]由于安全保障义务是一种作为义务,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表现为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义务人的不作为行为对造成损害后果的原因力难以具体衡量,笔者认为,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责任份额应主要通过考查其过错程度予以确定。从过错的客观性角度看,注意义务的违反即为过错,注意义务又包含可预见性和合理性两项要素,据此,可以通过衡量行为人违反注意义务的特性认定其过错程度。就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中教育机构的责任而言,教育机构应当采取而未采取的某种预防措施与发生事故损害之间的可预见性联系越强、同类教育机构采取该类预防措施越普遍、采取该种预防措施的成本越低,教育机构越有义务采取该种预防措施,教育机构违反注意义务未采取该种预防措施的过错程度就越重,反之则较轻。教育机构违反及时将受伤害学生送医疗机构救治的救助义务导致学生伤情加重的,由于此时教育机构的不作为行为是导致损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教育机构应对加重的损害承担责任。基于上述分析,象严格校园门卫管理、配备人员维护学生上下学秩序、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将受伤害学生送医救治等义务应当成为教育机构履行注意义务的重中之重。

针对目前校园外来暴力伤害未成年学生事故的现状,教育机构应当积极履行注意义务,预防事故损害的发生。教育机构的注意义务除涉及机构本身行为外,更多的是涉及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行为,因此,教育机构也应当对其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有关教育培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以确保其成员切实履行有关注意义务。从另一方面看,校园外来暴力伤害事故主要根源于局部社会矛盾的激化,单靠教育机构无法完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教育机构的赔偿能力又十分有限,因此,很有必要通过保险机制分散风险保障受伤害学生获得赔偿的权利。2008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保监委联合发文,规定由国家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原则上都应投保校方责任保险,但目前各地落实情况不一。建议参照经济发达省份的做法,通过立法规定校方责任保险的强制保险性质,在以未成年人为教育对象的教育机构中普遍推行,保险费用公立学校由政府财政负担,私立学校由投资方承担。[9]校方责任保险的保险范围应当根据教育机构可能承担责任的范围相应确定,发生在校园周边、教育机构依法负有保护义务的事故应列入保险范围。

参考文献

[1]李敏.校园伤害事故的法理基础与学校责任的承担[J].河南社会科学,2011(9):68.

[2]奚晓明.《中华人们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271,287.

[3]王泽鉴.侵权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65.

[4]高建学.美国侵权法上判断过失的合理人标准[A].王军.侵权行为法比较研究[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15-253.

[5]屈茂辉.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J].北方法学,2007(1):28.

[6]文森特·R·约翰森.美国侵权法[M].赵秀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6.

[7]李辉.浅析校园遇袭事件现场防范及处置战术[J].公安教育,2010(9):41.

[8]王竹.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中最终责任份额的确定方式[J].法商研究,2010(6):21.

篇4:孙善英:农村义务消防员

2005年7月的一天下午,孙善英正在干活,弟弟孙善文打电话称家里的柴草垛起火,孙善英赶去一看,大火有三四米高,且借着风势越烧越旺,弟弟新盖的房子和邻近的七八个柴草垛面临危险。经过2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孙善英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猛然间他想到一个问题,要是自家有台消防车该多好。

后来他想到了在公主岭市开旧车市场的朋友,拨通电话一打听,那儿凑巧真有一台刚“退役”的消防车。

孙善英一听高兴得不得了,急忙回到家中,背着妻子拿了钱直奔公主岭市,花6.8万买了辆“退役”消防车。当晚,孙善英开着消防车回了家,下高速路时,收费站竟然没收费,这让孙善英感到很自豪:“啊,消防车还有特殊待遇。”

孙善英的妻子见他开辆消防车回来,便和他吵了起来。儿子上前劝说:“我爸已经把车开回来了,你就别生气了,再说我也挺喜欢的。”

消防车开回来不久,邻近村屯着了一场火,孙善英的妻子、儿子、外甥因为好奇,也都跟车去了。到了火场,孙善英除了自己拿着水枪冲在前之外,还分别给“随行人员”派活——扯水带的、踩水压油门的、组织村民救火的,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

许多村民围上孙善英和消防车,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赞美,让孙善英的妻子、儿子和外甥心里美滋滋的。打这以后,孙善英的家人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一有火情都跟着去,坚守各自的岗位。

经历一场场火灾扑救,孙善英总结了很多经验,也认识到消防器材的重要性。一天,他来到梅河口市一家经营消防器材的商店,准备买几样救火器材。由于消防器材的价格都很贵,孙善英犹豫半天,什么也没买。店老板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消防队问问。

孙善英来到消防队,接待他的是梅河口市消防大队政委李江,他说明了来意和一些情况后,李政委感到很惊讶:一位农民个人买消防车、消防器材,义务为老百姓救火。他感动地握着孙善英的手,一个劲儿地表示:“我们支持你,一会儿就给你找些旧的消防器材送给你。”

李江说办就办,安排人找来了4盘水带、2套战斗服、2双靴子、水枪、接头,还有许多最基本的消防器材。孙善英见到这些东西别提多高兴了。

这一年,孙善英共救大小火灾62场。

由于农村火灾频发,每场火都要去救,因此孙善英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木材厂和塑钢门窗厂的生意,为此,两个工厂都被迫关了门。

孙善英的执著感动了周围的人,也得到了镇政府和梅河口市消防大队的大力支持。2008年11月,当孙善英要盖车库时,镇政府拿出砖和钢筋,消防队又送来了水泥,经过19天的施工,140平方米的车库终于建好了。

5年来,数十次的救人和数百次的救火行动,孙善英从来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谈及家庭时,他表示:“对妻子、儿子和女儿,我心中有愧,我没有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家里的事我很少过问。”他的妻子既理解又委屈地说:“最受不了的是过年时,别人家都在乐呵呵地过年,孙善英却忙着救火。”

篇5: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为确保商场人员、财产安全,火灾情况下能快速、有序、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根据有关消防法规要求,成立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对商场防火领导小组负责,受商场防火领导小组指挥。队长由商场保安主管担任,负责义务消防队的全面工作,负责灭火预案的制作和消防演练的实施。副队长由商场消防主管担任,负责义务消防队的教育培训及日常训练工作。各组长由下列人员担任:保安公司主管、副主管、班长担任。分别组织商场灭火预案的实施、保证商场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义务消防队下设四个组:

(一)、灭火行动组:15人,队员由商场保安人员组成。组织指挥由保安公司值班负责人

担任,负责初期火灾的扑救。

(二)、通讯联络组:6人,队员由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客服人员组成,其中,消防控

制室值班人员为组长,负责对外的报警和火灾信号的发出及通知工程部启动各种消防设施。客服人员负责内部的通讯联络,确保通讯工具的畅通。

(三)、疏散引导组:20人,由保安人员,办公室行政人员组成。火灾情况下,负责疏散

通道的畅通,各种人员的疏散和防火卷帘的控制。组长由商场消防主管担任(打烊期间由保安值班人员担任)。负责疏散引导组的组织指挥。

(四)、安全防护救护组:10人,由外场值班保安与停车场值班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负

责伤员的救护,疏散出来的物质的管理。组长由外场值班组长担任。

各分队分工明确,但要注意协同配合,相互支援。在火灾情况下及灭火演练过程中必须绝对服从指挥,听从安排,不得擅离岗位和职守。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降级、罚款及开除处罚。

篇6: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1.义务消防队受酒店防火安全委员会的领导,由保安部负责日常管理和培训,并制定出必要的训练计划和学习制度;

2.义务消防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1)认真遵守和执行酒店关于消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经常开展防火宣传教育,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险隐患;

(3)经常检查、维护消防设施和器材,一旦发生火情,要积极扑救,并保护好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查明原因;

(4)制止酒店范围内违反规章条例的一切行为并及时报告;

(5)积极参加消防演习,接受保安部的消防培训。

3.各部门须将本部门义务消防员、值班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保安部;

4.义务消防队员如有辞职或离开本酒店所在部门应立即将情况报告保安部,保安部应做好补员工作;

5.各部门消防员如有请假,部门须以书面形式通知保安部;

6.义务消防队员无故不参加消防培训或者消防活动者,将给予相应处罚。

篇7:学校义务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1、学校成立义务消防队,在学校防火安全委员的领导下,开展义务消防工作。

2、义务消防队执行学校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定期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学习消防安全法规以及消防安全知识

3、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并能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得技能

4、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义务消防队员应迅速到位,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维护火场秩序,火灾扑灭后,应协助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

5、掌握本单位的防火情况,熟悉火灾易发部位的基本情况,并制定扑救火灾事故的方案

6、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7、每年举行一次防火、灭火知识考核,考核优秀给予表彰

篇8:义务消防队组织机构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作为一项人事管理制度, 组织特性是思考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学校组织特性的角度对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可行性、实践冲突和改进路径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所遭遇的困境

从理论角度看,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最早可追溯到科学管理时期的计件工资制度。当时,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为了调整劳资矛盾, 充分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提出绩效付酬的方式。毫无疑问, 在这里存在着几个预定的假设:一是人对经济的内在需求, 二是绩效与个人的努力程度直接相关, 三是比较轻易找到绩效的标准。显然, 这些假设无法推演到学校的组织环境中。因此, 绩效工资引发的矛盾不鲜见。

1. 绩效标准众口难调, 矛盾突出

从整体看,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具有较好的横向公平的调节作用, 即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师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但是, 从教师行业内部来看,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加剧教师收入的差距, 引发教师之间的利益冲突。

其实,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根本在于:制订出一个能够反映教师工作量和个人努力程度的指标体系, 从而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但由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 特别是影响教师工作的绩效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 所以很难找到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

在很多义务教育学校, 会把传统的五个方面——“德、能、勤、绩、廉”作为绩效考核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 这五个方面的弹性很大, 且难以把握和细化, 既无法反映不同岗位的教师需求, 又不能体现教师能力和贡献的大小。

此外, 义务教育学校简单地将绩效考核标准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这种划分过于宽泛, 不能准确体现教师个体之间的实际绩效差异, 无法满足教师的公平诉求, 引发教师对学校绩效评价的不满。

2. 强化了应试教育, 恶化了学生的成长环境

绩效考核本身就是一种注重结果和产出的评价方式, 工作过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从理论上说, 教师工作的产出或者说是结果理所当然应该是学生的道德、知识和能力的成长。但是, 由于道德和能力成长的时间很长且难以测量, 因而学生知识的增长就成为衡量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 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 知识的增长又被简化为考试分数的增长, 所以, 绩效考核最终演变为教师之间围绕学生分数的竞争, 无疑强化了应试教育, 恶化了学生的成长环境。

3. 瓦解了团队合作精神

众所周知, 一所学校办得好, 不是依靠一两个人的努力, 而是需要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导向的, 它更加关注和鼓励组织中的每个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不能有效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交流以及资源共享, 因而不利于组织内部的团结与合作。

从目前很多义务教育学校的实践来看, 围绕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而造成的内部矛盾已成为影响学校常规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不仅没有提高组织的效率, 反而因为内部的不团结降低了组织效率。

二、学校组织特性及其激励需求

学校到底属于什么样的组织、教师的工作动机究竟受哪些因素制约, 教师绩效工资能在制度的实施多大程度上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 这些问题是探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功能、价值及其合理性之前有必要澄清的。在某种程度上说, 正是学校的组织特性制约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于是, 学校的组织特性就成为研究的必然。

1. 学校首先是一个规范性组织

埃祖尼曾按照成员对组织的顺从程度将所有组织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强制权力型组织, 这类组织的管理手段主要是武力或武力威胁。第二类是功利型组织, 这类组织主要是依靠各种报酬、物质奖励等维持组织的存续。第三类是规范型组织。在这类组织里, 主要使用规范手段来保证组织成员对组织的顺从。例如, 学校、医院、司法部门和教会团体等都属于此类组织。[1]也就是说, 学校的组织和管理, 既不能依靠武力, 也不能依靠报酬, 而是依靠规范化手段。因此, 绩效工资只能对那些功利性组织具有比较好的作用, 而对于规范化的组织来说可能会存在局限。

2. 学校是一个松散结合的组织

尽管教学过程中需要合作, 但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位专业化的教师在其专业范围内从事着高度个性化的工作, 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不可能以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来考量教师的工作, 也不太容易从某一个方面来判断谁的贡献更大。如果以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来评价教师的工作, 无疑会扼杀教师教学的个性和创造性。

3. 学校是一个更需要人文关怀的组织

学校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技术系统, 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系统。在这样的组织中, 教师是否具有自主性、是否被信任和赏识、是否有发展机会、是否承担责任, 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工作的积极性。实际上, 赫茨伯格在他的激励理论中早就指出, 薪水、地位和安全只是工作满意的先决条件, 即他称之为的“保健因素”, 而不是引起工作满意的充分条件, 真正的激励因素是人们对于成就、赏识、责任、工作兴趣、个人发展和潜力提高需求的满足程度。[2]

4. 学校是一个多重需求交织的组织

尽管工作性质和任务相同, 但是由于每个教师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有别, 个人价值取向有异, 便使得每个教师的需求差异往往较大。正如马斯洛所言, 尽管人的需求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层级分布, 但需求的层级并不必然存在着依次递增的规律, 层级之间的界线既可能非常模糊, 也可能因人而异, 即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样。例如, 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的教师可能会对学校的福利水平比较关注, 自我成就感比较强的人可能更加关注成功的机会, 等等。教师个人的需求差异使得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变得十分复杂, 因而也使激励机制变成学校组织里比较棘手的问题。毫无疑问, 在学校组织内不能仅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待教师的工作, 只是通过增加工资的方式来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正如麦克米兰提出的, 金钱激励对那些成就动机相对较弱的人更有效, 因为他们需要某种外部的奖酬来促进自身的努力。而对于成功者而言, 额外增加收入的主要意义在于, 这是评价其成功的一种方式。[3]

三、在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过程中应做好的四件事

毋庸置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今天在全国的义务教育领域, 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普遍性问题, 而解决这样的问题, 仅仅依靠绩效工资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实际上, 从当前的学校管理实践来看, 由于操作不当, 绩效工资在许多地方制造的矛盾比解决的问题多, 在部分学校甚至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日常工作。基于此, 当前在继续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过程中, 要着力做好四件事。

1.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要充分考虑学校组织的特性

如前所述, 学校不是企业组织, 经济功能在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中本身就存在天然的局限。组织的松散性、目标的多重性、影响绩效考核标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组织成员需求的多元性都需要在学校激励机制建设中予以充分考虑。因此, 只能把绩效考核作为激励教师工作的基础性因素, 而不能作为主要手段, 更不能是唯一手段。

另外, 还需要使用更加多元化和人文化的, 更加符合教师需求的激励因素。例如, 不能以“冷冰冰”的绩效考核标准来考量教师的工作, 也不能完全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待教师, 激励措施要更多体现对教师工作的尊重, 满足教师对自我实现、组织归属感、自我发展、工作自主性和创新性等的需要。

总之, 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推行的过程中, 不能只关注“冷冰冰”的外在标准, 而要更多地关注教师在学校组织内的多重需要。

2. 在学校内部提高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民主性

在企业里容易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产出是外在的, 是技术导向的, 因而绩效容易衡量, 且绩效与员工的付出直接相关, 所以, 绩效工资制度不会产生太多的争论。而教师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特殊的专业工作, 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标准不仅难以做到统一性和科学化, 而且绩效与教师的劳动并不必然成正相关, 从某种程度上说, 教师教学效能带有很多偶然性和机遇性。这就使得无论怎么制订标准都难以满足科学性和公正性的要求, 这就往往使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 忽视绩效考核, 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组织效率必然受到影响;另一方面, 强化绩效考核又有可能鼓励教师教学的功利性, 从而使教育教学更多地偏离教育的本质, 违背人的发展规律, 制约组织效益的发挥。因此, 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推行的过程中, 学校不能按照行政的方式自上而下制订一套标准, 而要通过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讨论, 形成符合每个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在学校制订教师绩效考核标准的过程中, 过程和程序的公正比结果的公正更为重要, 用民主的方式来解决复杂且涉及个人利益的教师绩效工资问题可能是最佳途径。因为, 公开、透明的参与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激励手段。

3. 以增值评价代替结果评价

无论怎么说,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都是结果导向的, 即更加关注即时性和外显的行为。然而, 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度情境化下的职业, 其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全部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 教师工作的绩效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更与学校同行的努力分不开。因而, 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需要由关注教师的当下成绩向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转变, 以增值评价代替结果评价, 使绩效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个体的工作努力程度、贡献率及其难度差异。通过增值评价引导教师关注教学过程, 促进教师同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促进其分享各自独特的教育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68.

篇9:论医疗机构的保密义务

关键词:医疗机构;保密;义务

就医疗行业而言,由于医患之间关于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医疗资料占有程度的不平衡,决定了医院关系的不平等状态。大部分患者在就就医过程中对疾病的认识及诊治等均处于劣势地位,而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接触检查治疗或者对患者心理进行探询时,容易产生侵害患者的潜在危险。就此,文中针对如何通过法律来更好的维护患者的权利,促使医疗机构更好的履行保密义务展开探讨,为推动医疗行业的大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当前我国医疗结构泄露患者信息的现象

现在医疗机构泄露患者个人信息及医疗信息的案例频繁出现,将其总结、归纳为这几大点:

(一)医疗机构中患者的信息被人随意翻阅

据媒体及相关报道了解到:除了全国有名的医院外,如北京医院,协和医院等以外的医院,部分患者的病历几乎无人看管,只要有心人随意翻阅,便能得知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手机号,身份证,职业;住址等,这样极易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的发生,使得患者的隐私被外泄。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所生成的病历资料本由医疗机构妥善保管,一旦未履行义务,导致患者信息泄露现象发生,将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患者医疗信息被出售

患者就诊治疗期间,为医疗机构提供基本信息的原因是为了住院治疗的需求,但是医疗机构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出售,产生营利,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患者的权益,应当被认定为泄露患者信息的行为,理当受到法律的惩罚。如,医院倒卖孕妇信息,基本内容涉及月嫂、纪念写真、产后健身等方面。

(三)医疗机构私自使用医疗信息

医疗机构未经患者同意便私自使用医疗信息,将患者的信息作为广告对外宣传,例如:对前10名就诊的患者实行特价优惠等等广告形式,虽然在接受治疗前,医院称其有发出的通知,不会随意泄露患者的具体情况,但是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经常会接到亲朋好友的电话,由于大部分患者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病情,这样就带来了无形的精神压力。医疗机构的这种行为,依然被认定为恶意泄露患者信息,违法了保密的义务。

(四)患者诊治过程中信息被泄露

由于医院医疗设备紧张,患者数量多的原因,导致医生在询问患者病情时有很多“听众”在场,增加了患者医疗信息向外扩散的可能性,难以保证患者就诊的期间的权利。

二、医疗机构应尽保密义务

针对上述当前我国医疗结构泄露患者信息的现象得知,由于医疗机构没有履行好保密患者就诊信息的义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更严重的后果,这些都属于违反保密义务的行为。所以,就如何救济患者所受侵害的权利,是当前医疗行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医疗机构的范围是什么,医疗机构泄露了患者的信息应该承担哪些赔偿责任,其具体内容有:

医疗机构对于医务人员的行为所导致的侵权损害是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其中包括,义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检查、询问时,造成患者基本信息及病情泄露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违反了该义务所产生的侵权责任需要承担以下责任[1]。1、当医疗机构出现有违反保密义务的行为,患者及时发现时,可以及时提出阻止的要求,此外,在发现医疗机构未遵守规范要求管理病历档案时,患者可以及时提出要求医疗机构应尽到其注意义务,从而进一步完善管理行为。2、若患者接受医疗机构的赔礼道歉可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赔礼道歉予以解决,当然这种承担责任的方式要在患者接受的前提下使用。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当医疗机构违反保密义务后,患者有权要求医疗机构以适当的方式在其一般人权权益受到侵害的同等范围内,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恢复患者的名誉及尊严[2]。4、赔偿损失,通常情况下,医疗机构违反保密义务侵害患者的权益时,很难直接对患者的财产利益带来影响,所以,应当承担的是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在计算精神赔偿时,不仅要兼顾对患者的损失补偿,而且要兼顾到患者的权利。在此期间,双方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协商下处理好这一违反保密义务问题。

三、小结

综上,为了保证患者诊治期间的个人权利,要求医疗机构在承担保密义务的同时,需要对其保密范围做一大致规范,避免发生违反行为却无法合理解决。除上文探讨的内容外,提醒广大义医务人员,在提高诊治水平的同时,要严格履行保密义务,避免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媛媛.医疗损害责任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2011,10(02):112-113.

篇10:义务消防队职责

公司所有员工都是义务消防员,由公共事务部保安组织义务消防队,其职责是:

1、贯彻执行消防工作制度和防火安全要求,做好消防宣传工作。

2、进行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3、熟悉园区的消防重点部位和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以及灭火器 材的摆放位置和操作方法,维护好各种消防设备。

4、积极参加抢救和扑灭火灾或疏散人员。

篇11:2012义务消防队职责

1.学习有关消防知识,熟知公司消防设施、设备的功能和位置,熟悉灭火器具的摆放点,掌握消防灭火器、消防栓、手动报警、“119”报警的使用方法和程序等。

2.宣传贯彻消防规章制度,制止任何违反消防安全的行为,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报告。

3.各义务消防队员发现消防设施被破坏,应立即报告工序主管和安全专管员。

4.参加本公司、本部门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定期进行消防知识的学习以及灭火疏散演习,培训中认真落实各安全职责。

5.积极参加灭火战斗,抢救、疏散受灾人员及物资。

6.在灭火过程中一切服从命令,听从统一指挥,维护现场秩序,保护火灾事故现场。

7.积极参加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防火意识。

8.义务消防组织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协同公安消防队或专职消防队做好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的内部防火,灭火应急疏散及救援工作。

9.督促本单位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劝阻和制止违反消防安全的行为,协助消防负责人做好设备维护工作。

10.有义务参加本公司、本部门组织的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改善消防设施和条件,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11.义务消防队员违反消防法规,不履行职责,擅离职守以及在灭火中不服从指挥的,由本公司总指挥或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望各队员按自身分工职责严格要求自己。

12.义务消防队员必须做到“四懂四会”:懂消防基本常识、懂灭火器材性能、懂报警程序、懂消防安全及消防设施的检查巡查,会正确使用灭火设施、会扑救火灾、会疏散人群、会保护现场。在灭火过程中一切服从命令,听从统一指挥,维护火场秩序,保护火灾事故现场。

13.公司所有员工均属于义务消防队员,均有义务、有责任参与消防工作;发生火灾时紧急奔赴火灾现场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消防战斗。

湖北联合天诚安全委员会

上一篇:我的家乡温州作文300字下一篇:税收改革工作建议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