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生活

2024-07-26

思想汇报生活(通用9篇)

篇1:思想汇报生活

生活思想汇报

(一)2010年10月24日,我开始第一次的党课学习。课上老师毫无保留的传授他们的经验和心得,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在党校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同学们和老师对党的热爱与关注。

这次党课,老师主要向同学们讲述了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篇2:思想汇报生活

敬爱的党组织:

在这近一年的时光里,“优秀共青团干部”这一光荣称号不断激励着我,成为我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在这个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集体中,我不断成长。在这段时间里,经过对党的学习,我更加深刻体会到我们党的先进性、先进性和代表性,感觉个人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视野开阔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也增强开了。现将我近段时间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向党组织汇报:

在思想政治上,在这段时间里,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更加关注时事,认真学习西进品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力争做到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弥补自己以往对党认识的不足,改变自己思想上的先进性。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我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和自身政治素质,增强了党性的修养。

在学习工作中,我始终以高度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及时地、保质保量地完全每一项任务。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认真地学习每一门功课,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国际政治这个专业的学习,让我更能从容应对新形势,紧跟时代。在工作上,我始终以党的先进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尽心尽力为同学服务,克服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并且不断完善自我。暑假期间,我先后前往贵州、普宁、肇庆和河源进行学术调研和“当会伴我行,暨南大学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项目。在一个暑假的奔忙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让自己的信念有了进一步加深。

在生活中,我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作为团支部书记,我一直致力于起带头表率作用。同时,与人为善,和班级同学相处融洽,谦虚听取他人批评与建议并快速改进。另外,我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平时的一些细节处理上,我更应该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我坚信:只有从身边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此外,单有一腔热血和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我要更加的充实自己,在学习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近一年里,我努力做好自己的各方面事情,按照党章要求自己,努力向党靠近。但我深知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我要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在发现中改进,在改进中进步,在进步中完善。

以上是我的思想汇报,恳请党组织给予批评帮助。此致 敬礼!

汇报人:

篇3:思想汇报生活

调查的结果是:

从问卷的情况看, 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社会参加实践活动, 于是本人采用以下的教学环节, 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力争将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目标落到实处。

一、链接生活联想发散

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 将抽象的说教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等学习方式, 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和我们头脑中的个种问题的探讨, 辨别正确与错误, 低下与高尚, 寻求做人、待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

1. 以生活实践为素材

生活是课堂教学源泉, 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生活实践发出更大的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出发, 从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 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构建各种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

譬如在八年级 (上) “我们怎样面对流行?”一节的教学中, 首先以“我看流行”为话题开展专题演讲活动, 然后展开讨论, 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 (1) 、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流行事物? (2) 这些事物为什么会吸引我们? (3) 这些流行事物的价值何在? (4) 追求流行事物有什么利弊?你打算怎样做?通过生活情景的分析, 辨别正确与错误, 低下与高尚, 把知识和生活捆绑在一起, 通过对问题的整合, 对社会问题的探索,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么做。离开了生活, 课堂教学会是无源之水, 无异于闭门造车, 即生活——教学——生活。让课堂教学从课本中走出来,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

2. 以联想发散为路径

教师帮助学生发挥联想发散思维空间, 融入学生当中去, 和他们建立友谊, 和他们进行思维对话和情感交往, 给学生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空间, 同时也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同学之间的交流,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师——生”, “生——生”的交流与互动, 让学生思维走出课本, 融入社会, 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 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从而成为真正意义的教育

3. 以真情实感为桥梁

链接生活必须注意课堂形式多样化, 教师必须逐步提高自己专业素养,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要形式多样, 不能出现模式化和单一化。选择材料生活化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选择学生耳闻目睹的材料, 使学生真正地从自己所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感知生活, 用心去感受真实的生活, 而非虚假的生活。在教学中, 教师结合本地区实际补充相关资料, 或替换教材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材料, 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通向生活或生活通向教材的中介或桥梁。

二、以情优教感悟内化

1. 在生活中感悟

社会生活可以活化了课堂教学, 同时课堂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社会生活的品位。一方面, 把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 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评判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应该选择学生容易感知的材料, 让学生体验生活, 感悟内化。

八年级 (上) 自我负责“班级风景”“这与我无关吗”?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 全面展开讨论, 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 (1) 、这些事情真的与他们无关吗? (2) 、他们这种态度存在什么问题? (3)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况? (4)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类似的情况?通过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通过道德问题的评析, 使学生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崇高, 社会生活的责任, 珍惜自己得到的, 懂得感恩, 感恩社会, 感恩父母,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将来如何回报, 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 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2. 在感悟中内化

情感是道德内化的一种催化剂, 将学习和领悟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行动, 教师充分运用情感教育组织合理、自主、科学的教学活动, 学生汲取了真情实感, 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提升了学生的感悟水平, 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并把它内化为一种个人情感和素质, 规范了一定的审美标准, 积淀了自己的道德情感体验, 逐步形成了学生自己的道德标准。

三、拓展延伸指导生活

1. 确定拓展方向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文本的拓展, 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外延, 最主要的拓展是学生的课外实践。沟通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的联系, 沟通本学科教学同其他学科和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 沟通课堂教学同生活的联系, 活化教学资源, 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生活学习, 培养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让学生对真善美、假丑恶等是非评价标准认识更清楚、更准确, 内化为学生活的习惯。

曾经一度在街头巷尾出现一批流浪儿童, 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热门话题。于是我们因势利导, 设计调查问卷, 并想好让流浪儿童配合接受学生调查的办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策划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分析这些流浪儿童的来源、成因、现状、喜好、打算以及理想等。调查结果表明:流浪儿童最向往自己有汽车、长大当警察、父母开饭店等。因为流浪儿童风餐露宿、到处行走疲惫不堪、偶尔只有警察会管他们。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感触颇深:对流浪儿童的态度从鄙视、厌恶、恐惧到同情、援助和关爱, 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2. 选择拓展形式

要将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意目标落到实处, 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择适当的拓展延伸形式。拓展的形式多种多样, 除了课内教学内容拓展是外可以是课前五分钟的演讲, 课后开放性作业、双休日一周要闻摘录、节假日社会调查、主题活动展示方式。切忌过于追求形式, 华而不实。

3. 注重拓展实效

教师在课堂上拓展延伸要做好度的把握, 注重拓展实效。不能一味追求从表面上看来富有新意的不求实效的教学形式, 避免进入以下几个误区: (1) 拓展脱离了“文本”。由于对拓展的片面理解, 学生未曾领略文本, 就大谈课外, 造成了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 (2) 在教学中过于追求认知因素, 而忽视了情感因素,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最根本的任务不是使学生获得多少文化知识, 而是获得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分析

本人对课堂教学采用“生活—教学—生活”的模式研究, 从形式来看, 学生非常喜欢思想品德课,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活动的效果来看, 对原来的1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的内容是:

你是否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A.非常喜欢B.喜欢

C.一般D.不喜欢

有哪些方面有感受?

A.培养了观察能力B.学会了如何关心别人C.提高了材料分析处理能力D.提高了合作能力E.很浪费时间F.太累了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 除少数学生因身体健康状况、性格不合群、求知欲等心理健康问题外, 大多数同学表现良好, 上学期末考试成绩和同年段相比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都有明显提高, 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将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落到实处。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把握好教学各个环节, 尽量给学生空间, 尽量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紧住教育的契机,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指导生活,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如何将新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是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共同价值取向。本人对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讨论等,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让小课堂向大社会延伸,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通过“生活—教学--生活”的教学模式, 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链接生活,感悟内化,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篇4:思想汇报生活

1.为“生活化”的课程目标而虚设情境的唯心主义倾向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较多的做法是选择成人的社会生活和虚构的学生生活,很少涉及学生亲历的真实生活,有些即使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也多半是过时的而非现实的生活事件。出现了“脱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极端以及简单沉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庸俗化’极端”[1]。不可否认,为了达到课程和教学的“生活化”目标,教学中借助一定的生活情境来表达、证明或者衍射某种观点实属必要,但一味为了追求“生活化”目标而虚设情境的唯心主义倾向则是值得广大政治理论课教师重视和反思的。

2.为“生活化”的形式课堂而滥设活动的机械主义情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没有固定的范式和程式,然而众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却不约而同地达成了某种共识,认为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表面热热闹闹的讨论活动,形成貌似轰轰烈烈的辩论场面,通过“生活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轻松达成“生活化”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于是,“生活化”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上去告别了沉闷,学生的手、脑、嘴皆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师生思维空前活跃。然而,就教育教学效果而论,一味为“生活化”的形式课堂而滥设活动的机械主义情结可以而且应该休矣!因为这样的教学除了收获形式上的热烈吵闹之外,着实难以形成冷却后的沉思和积淀。

3.为“生活化”的教育效果而急功近利的形而上学旨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本是一个动态的育人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师生在生动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感知多彩生活,丰富情感体验,锻造多样技能。然而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往往着眼于学生的现在生活或者说眼下生活,常用虚拟的现在生活情境来解释现在生活现象,用虚拟的“理想化”生活情境来指导学生不远的生活,于是近视地认为这就是教学生活化的最大化效果。那种为“生活化”的教育效果而急功近利的形而上学旨趣,带来的只能是目光短浅和脆弱的“理想化”的生活态度,殊不知,“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二、杜威回归生活教育思想内核之当代审视

教育究竟是什么?为了谁?关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最早的清晰的论述见诸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的生活的准备。”基于这种认识,杜威借助于批判传统和对儿童生活乃至生命的关照,系统阐述了教育思想和功能,教育本质和目的以及教育原则和手段。

1.关于教育思想和功能

杜威从批判传统的教师观出发,重新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和自由,注重儿童现在的生活。教育为了谁?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工作是为儿童而不是为教师,在学校生活中,视儿童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起点、中心和目的。”[2]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在看来,“以儿童为中心”并非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这又一主体的作用,并非意味着只需单纯着眼儿童个体的生长和发展。杜威同时强调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以儿童为中心”强调从个体出发,但最终指向的并不是有生有死的个体“一生”的质量,而是社会生活的保存,因此,教育作为社会生活和价值传递的手段功能才能得以显现。

2.关于教育本质和目的

关于教育本质,杜威有过一些精辟的论述: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他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生活”既包括个人生活,也包括社会生活。基于此,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应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杜威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智慧训练”,是养成人生行为的“智慧”和“对自然和社会的基本倾向”,其中包括“智慧态度”和“道德态度”、“智慧能力”和“智慧行为”。归根结底,教育的价值就是要使人获得和增长有益于人类社会进步的经验,即养成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这些“智慧”的态度、能力和行为。基于此,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过程本身,不应当有外界强加的终极目的。“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有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杜威将其视为“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

3.关于教育原则和手段

杜威在教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是确立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总原则,他认为,“从做中学”体现了知与行的结合。从学校角度而言,“从做中学”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学校这个“雏形的社会”应该为儿童提供生活化的环境;对个体来说,儿童能在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将学校中的活动和生活中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依据“从做中学”的原则,杜威在教学中把思维看作从疑难情境趋向于确定情境的过程,并称之为“科学方法”或“实验方法”,即“思维五步”:一是面对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问题所在,三是对疑难进行假设,四是对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假设。他将这种思维方法应用到教学方法上去,设计出“教学五步”:第一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第二步,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步,让学生占有知识资料,对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思考和假设;第四步,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假设进行整理和排列;第五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

三、杜威回归生活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之当代启示

1.科学界定、正确把握生活世界

何谓“生活世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关照、所依托、所瞄准的“生活世界”既区别于科学认识所建构的科学世界,也不同于教学论反思建构的观念世界或理想世界,更不能等同于独立于职业生活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是一个人自在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以自主的地位、自主的意识和自主的选择,同其他具有同样自主性的人们交往的教学世界。“生活世界”所展开的基本关系是人与人、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生活世界”出发,就必然要从人与人直接交往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教学现象,也必然使用主体间关系的思维方式,在寻找教学客观规律性的同时注重对教学根本意义的探寻。因此,那种类似“确定结论,然后证明过程”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设计和呈现需要认真反思并谨慎使用。

2.理性回归、合理超越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理性,应当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作为根基和依据,关注学生的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的过去生活、现在生活与可能生活,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并在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把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作为终极价值取向。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成为一种具有教育性、主体性的特殊生活过程。教学与生活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教学活动植根于人的生活,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人的生活要求和需要;但它是一种改造了的、超越了的生活,应该对人的生活保持一种批判和超越的态度,创造一种高于人的现实生活而更加美好的生活,引导人从当下的现实生活逐渐走向一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符合人性的可能生活。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成为一种同时强调学生能力、权利和发展机会的具有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总体上看,人的生活涉及两大领域: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教学应关照人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并促进人从中发展出相关能力;引导人进行主体间交往与合作,并赋予人作为主体的资格和地位,即权利,使人获得社会交往与活动的能力。在主观世界中,教学应关照人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使人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因此,教学应引入“自我”范畴,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能动与主体作用[3]。

再次,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实践模式基础上提升价值理性的教学。价值理性的确立从根本上转变了我们看待教学的视角,在这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主要对象,教师赋予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自由发展的社会生活主体,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所采取的教学行为符合思维生发、教学自身以及学生学习的逻辑,是最为有效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向,要在其目标的引领下渐行渐远,需要在时间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只有当我们用理性的目光去打量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时,我们才可能更为深刻地认识课堂的实质,从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学习、成就自身。

参考文献

[1] 宗序亚.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内涵、特点与课程资源开发.教学与管理,2011(1).

[2] 田继中,支爱玲.谈杜威德教育思想及启示.宁夏教育科研,2006(2).

[3] 袭普良.把能力交给学生: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篇5:学习生活思想汇报

转眼间,已经在武汉学习生活了一年了。

当初选择这所学校我还是比较犹豫的。第一,武汉是一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我怕在这生活不习惯。第二,虽说如果当上了地铁司机,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了保障,但还是有点不甘心,自己是可以上本三或是可以上大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中专学校,初中毕业就能上的学校。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生活,我的忧虑是多余的,武汉其实是一个大城市,这里的人很多,地方也大,历史事件也很多,我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武汉的人也很热情。和我一起来的一百五十多名同学都是无锡人,有些是高中同学,还有些是小学、初中同学,我顿时感到不是那么孤独了。对于第二个顾虑,如果能顺利被地铁公司录用,工作前景完全比那些专科毕业的好很多。

在这里学习虽然没在无锡那么舒服, 但作为一个男人,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虽然在这有些知识已经学过了,但还是不能马虎,论语中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个社会充满了竞争,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对于那些没学过的知识,更加要用心学,正所谓:不进则退。其他同学都在学,我没有特权不用学,而且要比别人认真。我知道,司机的岗位有限,家里也没什么关系,只能希望学习上不落后别人。

在武汉除了学习还有业余生活,业余生活我觉得玩电脑真是有点浪费时间,浪费青春。对于我们来说,武汉是个陌生的城市,我们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武汉的风景,了解武汉的习俗。也可以多看看书,看书可以增长知识,也能陶冶情操,不一定要看名著,喜欢什么都可以看点。当然,总不能老在宿舍窝着,也要出来运动运动,打打篮球,踢踢足球。有次我们在操场踢球,还认识了几个湖北工业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踢球的同时还顺便练习了英语。我个人喜欢在业余时间打桌球,这对场地地的要求不高,打桌球还能锻炼思维和定力,要考虑如果自己打不进,也不能留给对手好机会,在关键时候不能紧张,稳稳的打进每个球,就像在工作时处理好每件事。在寒暑假时可以找一份兼职,早点了解社会,多和人沟通,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能有所用处。

篇6:学习生活思想汇报

——成长的我

09南京检修班 陈x

两年前,我依照我父亲的要求来到了这里,虽然当初有些不情愿,但我还是答应了,毕竟,那次高考后的我似乎已经没有了什么更好的选择。而此时的我每每想起这些,便会突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嫌弃时间是不是不够之类的。两年多了,我也已经从当初一个何事不思,不懂担负的毛孩儿成长为了一名对生活和将来充满信心,饱含热情的准职业人了。而今天的我,也能够毫不犹豫的大声对家人说:“谢谢你们,我一点也不后悔”。

其实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是很乏味的,就像当初他们说的一样,“我们又回到了高中”。每天的课程都是满满的,可能根本不像我们当初如愿的一样,每天会有很多的课余时间,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怕老师发现我们睡得很晚,不担心会因为晚去一会而被批评之类的。对,当初我似乎就是这样想的,也就因为这,那个时候的我便根本没把学习和所谓的成绩放在心里,很随便的应付起学习来了。可想而知,那半年我的学习成绩成为了全班的倒数。后来,我的父亲向老师打来了电话,[其实他便不知道我在学校会这样]之后他没有向我说什么,其实我是明白的。而那时我在生活上也如意不到哪儿去,没有自己的追求,成天的游走,可能能说得出口的也就是无聊的时候我会很随意的抽出一两本书过来看看,而这就是那时我的学习和生活,似乎看不出什么起色。

之间我又经历了好多,但最后我终于明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后来我便努力的把成绩拔了起来,也很幸运的参加了面试,成为了南京检修班的一员。在这之前,我积极的向班主任推荐自己,成为了一名班干部,在思想上也很积极的向党组织在靠拢。来到新的班级后,我便如愿的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在学习和生活上也丰富了许多,特别是在担任了班级纪律委员后,我为人处事也清醒了很多,懂得了什么是工作,什么叫责任。而我在生活中更是尝试了更多的东西,我不断的给自己派发工作任务,到社会上去补偿自己的不足,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去品味生活的艰难和乐趣。在假期里我会拿出一半的时间去外面给自己充电学习,然后利用其余的时间总结我在外面学到的东西,便给自己下学期一个做出一个学期计划。在学校里,周末的时间我也会去尝试着做一份兼职,因为我本身就觉得,外面世界的东西是我们永远学习不完的。

篇7:生活思想汇报3

生活思想汇报

(三)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参加了第三周党课的学习,这堂精彩的党课和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篇8:思想汇报生活

一、“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阐述

1.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约翰·杜威(Jhon Dwey)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1896年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1897年发表其教育观念的纲领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条》。他的教育生活理论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而此时正是美国社会变革的分水岭,美国经历着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文化、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极度失衡,学校教育腐旧呆板,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的生长需要,使儿童在学校颇受压抑。

杜威作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代表,首次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倡导“教育即生活”,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必须。”[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从一开始就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并以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必须依赖于生活并改善现实生活,通过教育来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具备构建美好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杜威教育生活思想中的另一命题“学校即社会”,所关注的主要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关系。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论述“什么是学校”时指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2]儿童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他的生活过程,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内容,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做中学。

“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有两方面内涵:一是学校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特别是儿童生活,是儿童在活动中,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满足和乐趣。二是通过教育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使社会生活更加完善,美好。[3]杜威所倡导的就是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既合乎儿童需要亦合乎社会需要,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2.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在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探索中继承了杜威的“教育生活理论”并对其进行了革新和创造。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农业国家,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教育程度低下,广大人民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在意识到中美之间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生活理论”“翻了半个跟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教育理论在他所创办的晓庄乡村师范学校中得以实践。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真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想要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1927年起,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学校中先后做了《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演讲,形成了系统的生活教育理论。[4]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5]”因而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推陈出新,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主张真正把学校纳入社会之中,打通学校和社会并把二者融为一体。[6]陶行知说,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要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要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7]

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与生活打成一片。[8]他强调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指出: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救出来,[9]并强调人的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二、两种观点的异同点

1.“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相似点。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对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吸取和改造,二者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试图解决实际问题。

(1)强调生活与教育必须联系起来。杜威与陶行知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都试图解决学校与社会脱节,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教育弊端。在杜威看来,一个生命从它降临之时,教育就伴随了他的一生,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教育的身影,教育中也处处体现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教育创造物质精神财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美好,使我们的辛劳和精神得到满足的同时,进行学校教育时也要注意关注生活,使儿童能够适应生活,更新生活。在陶行知看来,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人的一生应在不断的教育中延续和发展,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独自存在,同时他认为教育是人生活所必须的,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2)两种思想都注重儿童个性发展。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要充实人的生活,使儿童能够去适应生活,更新生活,不合乎时代精神的生活是压抑儿童天性的生活。他认为学校生活应该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校园成为儿童的乐园而不是牢笼,使儿童能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杜威所要做的是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更富有活力更益于儿童个性发展。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主张通过生活来教育,他强烈批评以书本和文字为中心的“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认为书本和文字不过是生活的工具,学校不能把学生当成笼中鸟,应把学生从牢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成为适应生活并融于民众的有用的人。

(3)二者都身体力行创办实验学校践行其教育观点。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对教育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对杜威教育理论的形成影响甚大,同时1897年杜威发表《我的教育信条》,是杜威关于教育的纲领性著作,展示了杜威对教育问题的基本看法,另外还有《教育与社会》、《儿童与课程》及《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观点。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作为其教育理论的实验学校,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

2.“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差异性。

(1)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解决不同问题。杜威的教育理论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的美国已经是一个独立统一的民主国家,在资本主义取得巨大的物质进步的基础上,精神文化逐渐滞后,对杜威来说,教育的任务是解决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脱节,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失衡以及教育与生活的相背离,因此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然而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教育程度低下,人民生活贫困,对陶行知来说,他的目标是用科学和教育来挽救中国,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进一步通过发展教育与科学来使中国变得强大起来。陶行知作为第一个发展杜威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中国学者,他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更强调生活对教育的重要性,他的理论批判地吸收了杜威的学说,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他曾说:“假如杜威先生是在晓庄,我想他也必主张“生活即教育”的。[7]他对杜威的教育理论的运用是一个分析、批判和革新的过程。

(2)两种思想的侧重点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改良方法,他的侧重点放在国家教育体系的改良上。[11]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在教育程度低下、人民生活贫困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站在人民大众尤其是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是他思想和实践的一大特点。他希望每个人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侧重于广大劳苦大众接受教育,以教育来唤醒民众的爱国意识并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实现富民强国。可以说,杜威所讲的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实际上只是在学校范围之内扩大儿童的生活经验,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12]“生活即教育”在内涵上要比“教育即生活”丰富很多,但“教育即生活”更具实践操作性。

(3)二者有本质的差异。杜威的教育生活思想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不仅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决定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也是根本不同的。两人都倡导生活教育,但是同一词语却包含着迥然不同的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以社会生活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的实践的教育论,而杜威的教育生活思想是以个人生活为主体,以主观经验为基础的唯心的经验的教育论。杜威主张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把生活从属于教育,把社会缩小进学校,是显而易见的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它是垄断经济和政治发展在美国思想领域的反映,同时又是为了解决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其教育原则是建立在经验论哲学观和生物化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则是在中国人民的教育实践中土生土长起来的,正如陶行知所说:“我的生活教育的思想,大半都是从资产阶级、大地主以及老百姓中启发而来的。”[13]他的整个教育思想,是从中国整个社会着眼的,是特别着重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而且无论讲社会或学校的教育,都是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为依皈。就其思想来说,它是建立在“实践第一”的唯物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的。[5]

三、两种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当今社会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现象日趋彰显,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脱节,已有的课程目标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际,因此教育回归生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 生活中有教育,寓教育于生活。

在当今时代,应试教育无形中成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大家追求的目标,学校的教育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隔离。要使教育回归生活,对于我们教育者首先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一个全面全新的认识,既要认识到当前我们教育存在的缺陷,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把社会主要因素纳入教育的环节中,使学生感受社会生活。正如“生活即教育”及“学校即生活”的思想所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化,在生活中去汲取知识并实施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寓教育于生活。

2. 注重学生主体,注重个性发展。

杜威认为学校生活应当与儿童生活相契合,以儿童为中心,充分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自由发展。而陶行知在提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时也强调要注重儿童个性发展,主张通过生活来教育,让儿童解除束缚,自由翱翔于蓝天白云中,从自由的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教育,成为对社会对民众有用的人才。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也要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己去选择判断并解决问题。改变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在生活中实施教育,尊重学生独特个性的自由发展。充实学生的经验,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从做中学”,体验生活,体验成长。[15]

3. 让课堂教学生活化。

篇9:改变思想,改变生活

《道德经》的第三章关键是告诉我们“为无为,则无不治”,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给我们的建议。为了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而建议我们首先要以“无为”的心态去“为”。如果我们老是把眼睛盯在获得更多的“有”上,就一定会使外部因素过多地控制我们。我们追逐地位,追逐金钱,或者追逐掌控权力,这些都会妨碍我们与恒道的会通,为外力控制而内心不得自由,自身不得动员,这自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生活。过分重视财产、过分迷恋权力或者类似的东西,会导致偷盗、引起非议,甚至会使正常的生活杂乱无章。“道”建议我们要克制,应该以“无为”的心态把那种强烈的“有欲”尽量地化掉,不去追求更多,也就是“不争”更多的“有”,无欲无求,自然而然,这样我们就会走向满意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以道为中心还是以个人的欲望为中心,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我该以何种心态而为?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心态的调整,我们将开始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为”的方式与“为”的结果已经悄然改变了。

崇尚“无为”,并且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会完美地各得其所。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懒惰、消极、无所事事甚至颓隳的表述,但我认为这不是老子在这儿要说的本意。他的这个“无为”不是说要懒散和不动,这个“无为”是说不要背离“道”去胡为,他是建议我们要相信“道”是一种比你的自我欲望驱动更为高级的原则,能够直截了当地指引你的创造力。

自我固定的需求(有欲)会阻碍神的本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去除“自我”的遮蔽和障碍,在你做的所有事情中都要尽量无碍地听从“道”的指引。这是不是有些怪异?这是不是有点儿虚无缥缈啊?试一试吧,相信“道”的力量吧。任它推你向前,从“自我”束缚中挣脱,顺应自然,你将有更多的创造。先放下世俗的决断力,使那些内在的本然的东西萌生出来。这样,你的生命就不是被某种世俗设计的,而是原初的、无污染的、自如的。

第三章的内容大部分好像是对如何进行统治所提出的建议。但是我认为,这不只是政治上或者管理上的建议,而是直接指向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的亲属、我们的家庭,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必须与之打交道的人们。

鼓励你的亲属摒弃那些追名逐利的欲望,多想想如何更好地为他人服务,做有益于众人的健康、给予人力量的事情。倡导这种和谐的理念,毕竟,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因被激励而被唤起。“道”的创造力对物质财富和地位不感兴趣。它将提供所需之物——它将引导、激励和影响你以及所有人。“自我”的需要应该被弱化,从而“道”的美丽能够被感知。通过做一个领导式的人物,排除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够产生嫉妒、愤怒和竞争的诱惑,从而把“道性”彰显于世人。

如果老子能够从2500年前透视我们当代的世界,我相信他愿意基于《道德经》第三章的内涵给出如下建议:每天提醒你自己,正在过程中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一张长长的欲望目录表,你认为这些计划内的需求都实现的时候,你就会感到满足了吗?然而当你审视你此时的幸福状态时,却发现先前立下雄心壮志、排除千辛万难取得的成功,并没有给你带来愉悦感觉和幸福心情。“有欲”更多的是产生出焦虑、压力和竞争这些东西,你所关注的结果的满足,被过程的艰难完全湮没了,竟毫无愉悦幸福可言。其实做任何事,不必过多地关注结果,而应注意体验过程。正所谓“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你需要体味那些过程中所带来的东西。让生命体验中的“每一次遇见”带来欢喜,而不是期望只有“自我”欲望的满足这种外在的因素能够制造快乐。“为”的过程,也应该当做是体“道”的过程,在这体“道”的过程中与自然保持和谐,这样所有你曾经梦想过的心满意足都会在你的生命体验中翩然而至——在你前行的路上,恰好能够帮助你的人以及所有你需要的东西都会来到你的面前。“要放松,不要逼迫你自己”,老子会这样说,带着感激和敬畏之心去感受“道”究竟为何物,你的生命是被一些更伟大更恢弘的存在所掌控,而不是在你的那些所谓“雄心壮志”中实现“欲望清单”的精美计划。

相信恒道的完美,因为它是万物的源泉。大道一直作用于你并且伴你始终,所以你不必提醒它你有什么渴望,或者不要认为它忘记了你的利益所在。请相信“道”的“善解人意”。它关注着你创造时所需要的一切,就像你在母腹中的十个月,你无法从自身得到任何帮助,你只能完全依赖于你所拥有的母体。“道”就像一个“始祖母”,她规约、滋养着万物,她也规约、滋养着我们每个人,从一开始,她就这样,她是恒常的,只要你信任她,并且矢志不渝,你就一定会在她的泽被之中。

列出你的“有”然后把它們归于无名,也就是把那些“有欲”用“无为”的心态化掉,就像是无所谓,就像是无可无不可。是的,把那些“可欲”交出去而不是去竞争追逐,不刻意地谋求,一切听任自然。同时,聆听和关注“道”的指引,然后把你自身本然的力量和这种“道”的超能相结合,融人你的生命。你(指你的“自我”)不要做任何事情,而是让“恒道”完整地作用于你。我认为这就是老子留给今天世界的讯息。

19世纪中期,亨利·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写作时有如下发现,我觉得它清楚地表达了《道德经》第三章的精神:让我们有意识地和大自然一样度过一天,不要扔掉每一个坚果的外壳,或者不让蚊子落下……如果发动机在轰鸣,就让它一直鸣响直到它疲惫不堪。如果铃响了,为什么我们应该奔跑?我总是充满遗憾,我再也不可能像我出生的那天一样的睿智了。

相信你的本质的善良。不要让“有”模糊了你和“道”的恒久关联。

现在行道今天,你可以利用打算去买东西的机会做一点观察。首先你要进人到体“道”的状态,并且聆听它的指引。应该感激你有购买的选择,然后试着聆听你自己的心声而先不急于作为。通过你的感受,“道”在那一刻将展现它的路径。信任它吧。你可能被指引带着感激去购买物品并且细细体味。

在每天不同的情形下如果都能行“道”,你就会对“满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知。满意不是刻意追求来的,就像这一章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就是我对“满意”的定义。

上一篇:儿子结婚邀请函范文下一篇:保护水资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