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溧的实践教学的论文

2024-07-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溧的实践教学的论文(精选6篇)

篇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溧的实践教学的论文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报告

——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心

摘要:一个国家公民的社会公德心对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大学生更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大部分。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心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现状并总结原因找出其中的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心;培养

1.大学生应该具有社会公德心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而社会公德心则是一个人履行社会公德要求的意识和行动。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当遇到有关社会公德这方面问题时是否能按照社会公德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社会公德为自己的的行事准则。

具有一颗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不仅是当今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一个人个人素质和人格力量的体现。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2.大学生社会公德心现状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有关人士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以下是调查的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3.大学生公德心缺乏的原因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虽然看似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情况还算良好。但鉴于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情况是否是值得我们感到欣慰的。

我们也同样看到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德是知之甚少的。就此,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学生缺乏社会公德心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其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乏。如今已是社会比较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沉迷与金钱的世界,从而忽视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即使是在相对比较单纯的学生当中,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学生干部的评选,奖、助学金的评定,实习机会的争夺,都已经让我们感觉到了无比身心疲惫。有谁还来关注这些被认为是冠冕堂皇的社会公德呢?

其二,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80后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如今正处于工作或上大学的年龄。在家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或者是小公主的孩子,从来都是其他人围着他们在转,又怎么会培养好一种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品貌呢?

其三,学校教育力度还不够。学校应该多举办这方面的讲座,大力宣传这方面的知识。彻底的让社会公德心深入人心。让同学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心

一、知行统一。当代青年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道德失范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青年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知行统一。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皮亚杰强调道德认知对道德自律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道德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没有道德知识就不可能有道德行为。而这些知识不是个体先天所具有的,它们是不断学习和思考的结果,所以,道德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把握道德必然,形成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这个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才会使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致迷失方向,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二、自我磨练。荀子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行,圣心备焉。”⑦这说明,个体的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 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所谓自我磨练就是要通过善的积累,不断巩固强化,逐渐凝固成优良的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实际上就是强调对人的道德意志的磨炼,只有不断加强对自我的磨炼,人才能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

三、内省。所谓“内省”,指自己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扫除邪恶不好的东西,保留善的东西,就是要去恶存善。内省的修养方法,是一种自我锻炼的修养方法。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正确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断清洗、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严于解剖自己,对一切错误的道德观念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批评,坚决抛弃,才可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道德的人。

四、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是一种境界更高,自觉性更强的自我修养方法。它不仅要求人们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还要求人们从小处入手,防微杜渐。不因为是小的好事而不去做,也不因为是小的坏事而去做,即古语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慎独的修养方法同时又是 一种道德境界,品德高尚的人,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要自觉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若是在思想道德方面做到这些,那么他的社会公德心也就具备了。

总之,要想使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在提升一个档次的话,还有待社会和我们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不过,有一点是可以坚信的,那就是:我们都在一步步前进着〃〃〃〃〃〃

篇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溧的实践教学的论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该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遵循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绪论

珍惜大学生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6课时)。

(一)适应人生新阶段(2课时)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有浓厚的学习与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2.提高独立生活努力。

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二)肩负历史使命(1课时)1.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2.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德是成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3.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2课时)1.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人的素质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这个有机体中不可缺少的两钟基本素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体现了对每个公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为大学生加强修养,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

(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1课时)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的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

(五)实践课(4课时)

1.针对大学新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讲述校史,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一篇对大学生活打算的文章。如:我将怎样度过大学生活。2.组织讨论,主题:我看荣与辱。作业: 1.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思考题: 1.2.学科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题目: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授课教师:

教学对象:本科学生。学

时:3学时(理论)。

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主编 教育部。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本章的基本要求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持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三、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的概念

2、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4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四、教学难点

1.理想信念的概念及其与信仰的区别 2.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

五、教学手段: 系统讲述。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六、参考资料: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大学生应该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5月16日。

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

七、授课内容、学时、程序:

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1学时)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学时)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2.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1学时)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1.立志当高远。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2.坚定信念。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七、作业:

1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2如何认识志存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学科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题目: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授课教师:

教学对象:本科学生。学

时:3学时(理论)。

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主编 教育部。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上一章学习了“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信念。这章组织学生学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三、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一)、关于爱国主义的概念问题

这是本章第一节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这一章的一个亮点。这个概念与以往教材关于爱国主义的概念相比,有多方面的进步。

1.这个概念说明了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过去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大多没有提出调节对象问题。

2.这个概念对爱国主义的实质阐述得更加全面和科学。它从多个侧面、多个学科视角去阐述爱国主义的实质,将爱国主义的实质界定为“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过去的教材大都认为爱国主义的实质是道德规范,正确却不全面。因为爱国主义同时还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基础和衡量每个中国人政治态度的重要政治原则,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重要法律规范。这样的界定更加准确、全面和科学。

3.本教材对爱国主义的解释增加了一个质的规定: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克服万难,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精神支柱。而这个精神支柱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这个本质界定更加明确了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极其重要地位和价值。

4.本教材关于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说得更为具体和透彻。既说

明了人民对祖国深厚感情产生的基础——“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同时也进一步阐述了人民对祖国深厚感情的内涵——“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这样的概括比更深入、更全面、更完整,也更加符合实际。

深入理解爱国主义概念是深入理解本章全部内容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刻理解爱

国主义的调节对象、爱国主义的实质、爱国主义多包含的深刻丰富的感情,才能深刻理解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二)、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问题 这个问题是本章第二节第二目“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的核心问题。“为什

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怎样弘扬爱国主义?”这既是本章的一个重点问题,又是本章的一个难点问题。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依据主要有两点: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人 们所处的时代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并存的时代。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只有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才能使每个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获得共同发展。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部分职能也处于变革之中,但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未变,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唯一代表者地位和功能未变。在今天的世界,哪个民族削弱了国家的地位和能力,哪个民族就将面临毁灭性的生存危机。这已被当代世界历史所证明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独立主体。无论是区域性的经济联盟,还是跨国公司,都不具有民族国家的主体地位。无论与一个国家内的何种组织和个人做何种交往就互动,都必须首先与这个国家打交道,并征得它的认可,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事件却不可避免的受大国的影响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仍然是维护本民族权益,抗衡大国控制和掠夺的最具实力的权威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其他组织和个人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上述情况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世界和平、正义与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使中国强大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1、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3、要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

(三)、关于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问题

这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这个问题的阐述主要在第二节第三目。

1.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本质截然不同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指跨国经济活动、跨国经济组织、跨国经济规则普遍化的客观发展趋势。这对发展中国家既是一个发展机会,同时又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指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单一化、同一化和无差别化。其实质就是西方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其经济和军事优势,采用经济、政治、文化甚至军事的手段,阻挠世界各国政治和文化的多样性选择和发展,推行全球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盘西化。显然,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一体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2.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是一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

3.推行政治、文化一体化违背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必然不能得逞 4.坚决反对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阴谋

(四)、关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 这是第一个重点问题的延伸,也是一个理论创新。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的精神、爱好和平的精神、勤劳勇敢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都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并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在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中,爱国主义在观念和实践中,都发挥了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自觉维护国家民族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共同价值基础。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自觉认同和维护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根主线。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主张里,都蕴涵着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国家与国家关系的理念和态度,并且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基础。

这种价值基础直接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两个方面:对内表现为“团结统一”;对外表现为“爱好和平”。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这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行为原则。中华民族的制度和行为规范最终都表现为和指向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践行团结统一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和标准上。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这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崇高的自尊心、、荣誉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

对当代有为青年来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自身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和理想的重要保障。

要以宽阔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不断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

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为参照系,确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等。

要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创新,创新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也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批判地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五)、关于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问题

这个问题是本章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 1.弘扬时代精神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

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基础,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当代发展。爱国主义为时代精神提供了基础和源泉,而时代精神则通过解决时代性课题推动历史前进。没有时代精神就无法回应和解决时代课题,也就没有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必须大力弘扬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本质,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这一本质在当代的表现。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今天,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和最新体现。

2.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怎样理解呢?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实干兴邦的行动,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时代精神的本质,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灵魂,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我国特定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只有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迫切需要。创造性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典型特征。

3.认识和掌握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做到: 提倡理论创新。鼓励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塑造创新型人格。

四、本章教师备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备课的方向性

本章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都很强,要自觉坚持备课的正确方向,对所阐述的问题一定要吃透有关文件精神,坚持理论阐述、知识介绍和概念界定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二)、坚持备课的科学性

本章涉及问题重大,领域很宽,由于教材的篇幅所限,每个问题都用语简练。编写讲稿一定要掌握本章的基本精神,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充分论证,有强大的说服力。

本章的重点是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其中四个重点问题:“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和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这要求备课时,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从严密的逻辑论证、知识的补充和典型案例选择上下大功夫,创造充分的说服力,切忌泛泛而论,走过场。

(三)、采用主体性教学方法(即双主体或多主体教学法)

本章教学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是教师意志与学生意志相统一的过程。它包涵三个统一,即教学过程与学生特殊接受过程的统一、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教学过程和学生自我意识分化和同一的统一,因此,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教材为基础,采用师生互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电化教学、参观访问等灵活有效的科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实现教学的基本目的。

五、参考资料:

1.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5月5日。

2.《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六、教学组织设计:

主要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三节讲授,从第一节到第三节,内容层层展开并逐次深化,完成全章的教学任务。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深刻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主要讲清三个问题:“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讲清四个问题:“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立志“做忠诚的爱国者”,主要讲清四个问题:“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学科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题目: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授课教师:

教学对象:本科学生。

时:6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

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主编 教育部。

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大学生在人生关、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以科学而正确地理解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基本要求:

能结合自身和当代青年学生的一些具体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解决的办法。

三、教学内容提要:

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直接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切入,从理论上阐释究竟什么是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第二节提出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及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等;第三节谈人生环境,从身与心、个人与他人到个人与社会,最后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在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如何理解人生观、价值观与其关系。如何理解人生环境。

2、难点:关于“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掘弃错误的人生观。关于“实现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师主讲

2、案例教学

3、课堂讨论

4、运用多媒体。

七、教学组织与设计:

第一课时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内容: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讲清二者的关系。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2、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3、人生价值,辨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第二课时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2、端正人生态度。

3、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4、如何做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人生观。

第三课时

第二节

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内容: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什么是价值观?如何理解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2、人生价值的标准。

3、人生价值的评价:做到四个统一。

第四课时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社会条件

2、个人条件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必须也只能走的两条道路: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第五课时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教学内容: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保持心理健康的道理与方法。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诚信、宽容、互助、四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个统一关系如何认识?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六课时 讨论:

1、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现在的人都非常实际,思考人生目的的问题有针对性吗?

3、为什么要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和谐相处? 思考题:P63:1、2、3、4、5、6。第四章

学科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题目: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授课教师:

教学对象:本科学生。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学

时:6学时(理论)。

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主编 教育部

二、教学目的

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大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他们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促进他们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的养成,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和重大意义

2、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3、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

2、坚持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五、教学手段、方法

1、教师主讲

2、案例教学

3、课堂讨论

4、运用多媒体。

六、阅读文献1、2、年版。

3、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三部分,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教学重点

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七、授课内容、学时、程序: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学时)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1、道德的起源。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劳动实践,劳动是道德产生的历史前提和动因。

2、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1)道德的认识功能。(2)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等,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

2、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1)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1、原始社会的道德。

2、奴隶社会的道德。

3、封建社会的道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1学时)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1、2、3、4、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2、在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1)文化复古主义思潮。(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3、善于吸收其他国家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在对待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全盘否定。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2学时)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即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道德从根本上讲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要立足于、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重性,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又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实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道德体系。

(3)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一系列关系。

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现象。

(1)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的依据。第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第三,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集体主义是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正统一。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3)我国现阶段,集体主义具体要求的三个层次 第一,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第二,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第三,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这三个层次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的道德境界,它们的存在既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前的实际道德状况,也说明了集体主义是人人都可践行的,它能够引导人们沿着道德层次的阶梯循序渐进,不断到达道德的更高境界。

3、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的道德理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关系的需要,而且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学时)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大学生掌握并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锤炼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的意义。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在公民的道德实践中,各个公民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作用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

(2)大学生应在三个重要环节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第一,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

第二,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动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作出道德选择。

第三,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3、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第一,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第二,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第三,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1、诚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德素质。(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2、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建设。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1、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2、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思考题: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4、如何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5、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诚信品质?

6、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学科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题目: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授课教师:

教学对象:本科学生。

时:3学时(理论),8学时(实践)。

一、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主编 教育部。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本章的教学基本要求是帮助大学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使其充分认清公共生活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公德意识,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社会公德极其特点。3.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4.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四、教学难点:

1.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2.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

四、教学手段: 系统讲授。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五、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7《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六、实践环节:8学时。主题: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日。

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天的文明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讨论。

七、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意义(1学时)

一、二、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1.有序的公共生活的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

公共生活的到达规范(1学时)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含义:社会公德是指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2.特点: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2.在实践中增强社会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1学时)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1.《社会治安管理法》。2.《集会游行示威法》。3.《环境保护法》。4.《道路交通安全法》。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作业: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秩序?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题目: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授课对象:全院本科学生。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基础课。考核方式:考查。

教学总学时数:60;学分数: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20。本章课时:3(理论)。

一、教材版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编: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对于本章的学习,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正确认识和对待爱情,了解和掌握到的和法律对婚姻家庭的基本要求,为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系统讲授。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五、参考书目:1、2、3、4、5、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六、教学程序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教学时数:3个课时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1课时)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有职业就有相应的职业要求,职业要求是保证职业活动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这些职业要求既有属于道德层面的内容,也有属于法律层面的内容,职业与道德和法律是密不可分的。

(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 1.鲜明的职业性 2.明确的规范性 3.调解的有限性

(三)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除了有具体内涵、调控手段等方面的差别外,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对一定职业动活动的他律要求。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爱岗敬业

(二)诚市守信

(三)办事公道

(四)服务群众

(五)奉献社会

三、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一)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二)坚持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

(三)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

(四)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 1.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2.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1.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2.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2课时)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原因在于

1.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2.就业机制有待完善。3.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二)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既存在“人找岗位”的现象,也存在着“岗位找人”的现象。当前,比较突出的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问题。此外,失业类型中还包括发展性职业和周期性失业。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一)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从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二)正确的创业观 1.要求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一)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3课时)

一、爱情与人生

(一)爱情的本质

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爱情的有机统一整体。

(二)恋爱中的道德 1.尊重人格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结婚的条件和程序

(二)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 2.亲子关系

3.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三)离婚

(四)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讨论:怎样理解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学科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题目: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授课教师:

教学对象:本科学生。

时:6学时(理论),8学时(实践)。

一、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主编 教育部

二、基本要求:

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理解其本质,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三、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1、法律概念、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3、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五、教学方式和手段: 参考资料: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1.邓小平《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六、实践课:针对大学生自身和该课内容进行社会调查。(8课时)主题:自己确定。形式:分组或者个人调查。要求: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七、教学程序: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一)法律的一般含义(1课时)

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

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们这里仅讲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1)与其他规范相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与其他规范相比,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

简单相加。

(2)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

那部分意志。

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社会保障立法、环境立法的出现,法律是否还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最本质的属性,是它所体现的阶级意志性。这种意志是整体意志,即共同意志。通过法律

形式获得集中表达的统治阶级意志,就是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归根到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

件决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等方面,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国家意志即法

律的内容的主要因素。国家意志是统治阶级所希求的最大利益即社会关系方面的利益。

综合上述,一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

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1课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具有鲜

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他们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适用的是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到底还是否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0.5课时)

(一)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我国宪法规定了当代中国的根本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各种基本原则、方针、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最重要的方面,制定、修改程序极严格,其它均不得与之抵触。除了宪法外,还包括立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附属的较低层次的法律。

(二)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有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特别行政法有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三)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其它组织间财产人身关系的法律。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还有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商标法、专利法等。

(四)商法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破产法》等。

(五)经济法

调整国家在监督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四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即:①关于企业管理的法律;②财政金融和税务方面;③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④市场主体、秩的法律。

(六)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法律。

(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法律。例如: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八)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包括刑法、单行法律)。

(九)程序法

有关诉讼活动的程序方面的法律。如刑诉、民诉、行诉、律师法等。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0.5课时)

(一)法律制定

1、概念

法的创制可以称为“立法”,具体指一定国家相关依照法由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立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立法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既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常设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有权的地方权力相关制定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还包括国务院和有权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上的立法是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最高权力机关及常设相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

2、特点

(1)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项国家职能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专门的国家机关行使;

(2)立法是产生具有规范性、国家强制性的普遍行为规则的活动;(3)立法是以一定的客观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主观意志活动,且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4)立法是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专门活动。

3、立法体制

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制及立法权的行使等各方面的制度。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但同时又是多层次的。

(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2)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3)国务院各部委制定部门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及省会所在市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5)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较大市人民政府、地方规章。

4、立法程序

(1)法律议案的提出(立法程序的开始)依法享有法律议案提案权的机关,个人向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某项法律的正式提案。(2)法律案的审议(立法机关对法律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3)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4)法律的公布(主席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公布法律)。

(二)法律的遵守

1、概念

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属守法律规定,严格依法办事。

2、守法的主体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2)中国公民;

(3)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

3、守法内容

遵守法律;遵守劳动纪律,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尊重社会公德。

4、守法目标

所有的主体都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使法律的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5、守法的条件:

(1)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2)按照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模式认真行使权利、履行义务;(3)发生违反法律的行为或后果时,主动承担法律责任。

(三)法律执行

1、法律执行的含义

法律执行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法律执行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法律执行专指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在此讲狭义法律执行。

2、法律执行的特点

(1)法律执行是以国家名义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具有国家权威性。(2)法律执行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3)法律执行具有国家强制性。(4)法律执行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四)法律适用

1、概念

法律适用简称“司法”,通常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

2、特点

(1)法律适用是特定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具有国家权威性。

(2)法律适用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法律的活动,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律适用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

(4)法律适用必须有表明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书。

3、法律执行与法律适用的区别(1)主体不同;(2)内容不同;(3)程序性要求不同;(4)主动性不同;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课时)

(一)法治的涵义

法治包含两个部分,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二者的统一体。形式意义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二者缺一不可。

(二)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其内容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法制与法治是紧密联系的,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二者在含义上存在很大区别:第一,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而法治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二,法制是与国家政权相伴而生,而法治是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我国基本上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介绍从建国到目前为止的立法情况)。

(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1)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直接体现。

对于我们党来说,依法执政主要是指执政过程中权力运用的合法性,包括具体执政行为的合法性,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主要是指这方面的执政能力,以彻底解决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甚至权大于法的问题。

(2)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必须对依法执政能力有正确的理解。就能力而言,依法执政能力不是一般的执政能力,而是着重于执政主体能依法执政,其难点在依法之能力上。这种能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仅有完成某种事业或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智力、魄力、号召力和组织力是不够的,还要求上述力量必须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采行使。所谓规定的范围即法定的范围,任何对法定范围的超越或不及的行为都是对依法的背离。依法是执政行为的前提和基本底线,即使其他能力再强,离了依法的底线就属于有害的行为。

(3)依法执政的要求下:首先,领导干部要有知晓法、理解法的能力,如果不知法律法规,不懂法理精神,依法执政则从谈起。其次,领导干部要有依照法服从法的能力。知法懂法只是依法执政的一个前提条件,不一定导致依法执政的必然性,现实中有法不依的事例并不少见。所以,能不能依法行事也是一种能力。依法执政即要求根据宪法和法律执政,其实质是对执政者的权力及其行使的一种约束,在法的约束下,使权力的运用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再次,领导干部要有依法执政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主要体现为领导干部对依法执政的坚定信念。在这个层次上,依法执政不再是一种外在强制,一种无奈的服从,而是领导干部本身的需要和追求,是执政行为的自我约束。依法执政作为党的执政信念,来之于党对执政权力的正确认识,来之于党的为民执政的价值取向,以及党对民族与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但是,依法执政的自觉性不会自发地产生,作为一种内在深刻的信念力量,需要培育和磨练。因此,将依法执政的要求转化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信念,应是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的题中之义。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1)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

(2)提出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制度,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3)全面、正确实施法律、法规、规章,保障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及时纠正、制裁违法行为,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秩序。

(4)基本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制度,使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使政府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使制定的政策、发布、的决定想对稳定,使行真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成信。

(5)基本形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使社会矛盾得到有效范和化解。

(6)使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7)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发律、崇赏罚率、尊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物,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1)要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2)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3)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要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

(5)要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罚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5、完善全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1)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使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

(2)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切实保障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权。

(3)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

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继承中国优秀的法律

传统,又吸收外来有益的文化。

(2)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法律意识。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0.5课时)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在事实上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产生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社会主义法制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存在而存在的。民主的性质决定着法制的性质,社会主义民主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法制也必然遭到践踏。

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没有适合社会主义国家真正民主本质的政权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真正民主的本质就无从体现、没有保障。而社会主义政权组织、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必然要求有一定的法律表现。比如我国的宪法、选举法、各种组织法就是我国国家制度的体现。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观念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1、从来源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

2、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或者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者不作一定行为。

3、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1)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种类及范围,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政治文明程度以及文化发展水平制约,以社会承受能力为限。

(2)每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法定界限。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0.5课时)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一)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

国家安全法、刑法等规定了我国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

(二)国防安全法律制度

(三)经济安全法律制度

(四)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

(五)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六)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三)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四)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五)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六)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1课时)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1、讲法

(1)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2)其次要正确处理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

2、讲证据(1)概念

证据就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2)证据的特性 A合法性 B客观性 C关联性(3)意义

3、讲程序

(1)知程序,如程序法。(2)思考与处理问题要依程序。

4、讲法理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思考:1.依法治国的意义? 2.怎样提高法律意识和能力?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章节及题目: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授课对象:2006级本科学生 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基础课 考核方式:考查

教学总学时数:60;学分数:3;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20 本章课时:3(理论)

一、教材版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编,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对我国宪法,特别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主要的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的的介绍,重在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公民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学法、知法与护法;如何理解和区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点评、学生参与讨论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讲述、案例。

五、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中宣部、司法部编选组:《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本。

5、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胡锦涛:《在纪念全国人民大会堂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七、教学组织与设计: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1课时)

一、宪法的特征与原则(一)宪法的特征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的国体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本经济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宪法第37—40条)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宪法第42条—45条)

7、文化教育权(宪法第46—47条)

8、特定主体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二)国家主席

(三)国务院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七)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2课时)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

(二)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

(三)行政行为

(四)行政责任

(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二)民事主体制度

1、自然人——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2、法人

(三)民事行为制度

1、民事行为的概念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有:

3、代理

(四)民事权利制度

1、民事权利的概念

2、物权

(1)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2)用益物权——占有、使用、收益(土地使用权)

(3)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对标的物交换价值的支配)

3、债券

4、知识产权

5、继承权

6、人身权

(五)民事责任制度

1、民事责任的概念

2、民事责任的分类

3、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

(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1、民事诉讼时效的概念

2、民事诉讼时效的种类

(七)合同制度

1、合同的概念

2、合同的形式

3、合同的种类

4、合同订立方式(1)要约(2)承诺

5、合同的效力

6、违约责任

(八)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1、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2、著作权

3、专利权

4、商标权

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一)经济法的概念与原则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3、消费争议的解决

(三)税收法律制度

1、税收与税法的概念

2、税收征纳的实体法:商品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

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1、刑法的概念

2、刑法的基本原则

(二)犯罪概述

1、犯罪构成(1)犯罪的主体(2)犯罪的主观方面(3)犯罪客体(4)犯罪的客观方面

2、排除犯罪的事由

(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

3、故意犯罪形态——犯罪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1)犯罪预备(2)犯罪未遂(3)犯罪中止

(4)既遂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4、共同犯罪(1)概念:(2)种类及处罚

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教唆犯

(三)刑罚制度

1、刑罚的体系

(1)主刑

(2)附加刑

2、刑罚的裁量(1)刑罚的裁量概念:(1)量刑制度

A、累犯B、自首C、立功D、数罪并罚E、缓刑

(四)犯罪的种类

第三节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1课时)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受案范围和参加人

1、行政诉讼的概念

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

3、行政诉讼参加人(1)概念(2)范围

A、原告B、被告C、行政诉讼第三人D、行政诉讼代理人

(二)行政诉讼的程序

1、起诉与受理

2、第一审程序

3、第二审程序(1)概念(2)上诉期限:

4、审判监督程序(1)概念(2)启动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管辖与当事人

1、民事诉讼的概念

2、管辖——各级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1)级别管辖——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和分工——纵向分工(2)地域管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和分工——横向分工(3)专属管辖——某些特定的民事案件必须由特定的法院管辖(4)裁定管辖——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确定管辖

3、当事人(1)概念:(2)范围

A、原告B、被告C、共同诉讼人——共同原告、共同被告D、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E、、民事诉讼代理人

(二)民事诉讼的程序

1、审判程序

2、特别程序

三、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一)刑事诉讼法概述

1、刑事诉讼参与人(1)概念:(2)范围

A、当事人B、其他诉讼参与人

2、刑事诉讼的管辖、回避、辩护和代理(1)管辖:

A、立案管辖: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B、审判管辖审判机关在审理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2)回避:(3)辩护:(4)代理:

3、刑事诉讼证据、强制措施和附带民事诉讼(1)证据:(3)强制措施:

(二)刑事诉讼程序

1、立案和侦查

2、起诉——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

3、审判程序

4、执行程序

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一)仲裁概述

1、仲裁的概念与基本制度(1)概念:(2)基本制度

2、仲裁委员会

3、仲裁协议

(二)仲裁程序

1、仲裁庭的组成——3名仲裁员或1名仲裁员组成。

2、仲裁审理

3、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

(1)和解——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自行和解。(2)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进行调解。(3)裁决

3、作业与习题布置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3)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4)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的意义。

篇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溧的实践教学的论文

一、“基础”课开展实践教学遵循的原则

1. 坚持“三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1) 贴近实际。就是要从社会现实出发, 紧紧围绕社会上的热点、焦点等问题, 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公民道德素质、公民法律意识等, 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提高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能力以及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2) 贴近生活。就是指要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把自觉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创建文明宿舍、诚信考试、诚信还贷等纳入实践教学中, 引导学生思考, 把道德要求由外在的要求变成内在的追求, 不断完善人格。 (3) 贴近学生。就是要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心灵。如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婚恋观、感恩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纳入实践教学中。

2. 紧扣教材内容

“基础”课教材内容有其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因此, 在设计和组织实践教学时应紧扣教材的主要内容, 突出重点。 (1) 绪论部分, 可围绕“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明确成才目标”这一主题开展。如开展走近名师、参观校史陈列馆等活动。 (2) 人生观、价值观部分, 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三个方面开展:一个主题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二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是坚持为人民服务,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如参观当地的革命史纪念馆、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感动中国等录像、请本校的优秀毕业生返校作报告等。 (3) 道德观部分, 可以诚信教育为重点,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家庭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职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如开展校园文明调查、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等。 (4) 法制观部分, 则应重点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 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掌握正确的法律思维方法以及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开展法律在身边、法律知多少的宣传活动。

3. 具有现实可行性

在实践教学中, 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 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在实践计划的制定、实践时间、实践地点、实践内容、实践人员组织、实践指导教师等方面的操作和安排上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切实可行。

4. 注重实效性

实践教学切忌走过场, 流于形式, 必须结合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疑点和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有利于解决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教学, 使学生能自觉理解、认同、接受科学理论, 实现理论从“入耳入眼”到“入心入脑”的转变, 实现从外部的理论灌输到内化为他们自身品行的转变。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运行模式

1. 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学校小课堂主要是指课堂实践和校园实践

(1) 课堂讨论、演讲。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关于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中的热点、疑点等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 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 把一些看起来浅显、说起来空洞的内容通过讨论的形式, 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们不同的思想、观点产生碰撞, 然后再由老师加以引导, 得出一个为多数人认同的结论。如大学生理性爱国、大学生的诚信、社会公德、大学生婚恋等问题, 这些是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进行课堂讨论时, 课代表担任主持, 学生自由发言, 课堂讨论结束, 任课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识, 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还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还使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

(2) 观看电影、录像。结合“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和录像, 如《南京南京》、《我的191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道德观察》、《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等, 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 把书本上的抽象理论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以及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及现实人物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并把它内化成为自身的认知、情感和信念, 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

(3) 校园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调查主题, 如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校园不文明行为等, 拟定调查方案, 设计调查内容, 制作调查问卷。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指定一名小组长, 在校园里、教学楼、食堂、图书馆、宿舍等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然后由各小组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写出调查报告,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4) 走访。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拜访本校或本系的学科带头人、系主任等, 聆听名师做人做学问的心得体会、如何珍惜大学生活和规划大学生活的建议以及学好本专业的方法等, 使学生感受到大学的学术氛围和名师的人格魅力。

(5) 校内志愿者服务。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在组长的带领下到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参加义务劳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奉献、爱心、责任的真正含义, 提高加强自身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社会大课堂 (校外) 的实践教学

(1) 参观、访问。任课教师充分利用本地历史和现实的教育资源, 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与革命纪念地、农村、企业和街道等, 如瞿秋白纪念馆、常州革命史纪念馆、横山桥五一村等,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访问。通过实践教学,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加强了对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他们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2) 社会调研。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确定社会调研的主题, 如改革开放30年———我的家乡之变迁、公民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对学生提出要求, 讲清目的和意义, 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进行。通过实践教学, 一方面使学生对我国的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同时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还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综合运用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社区志愿者服务或公益劳动。组织全班同学分小组深入学校周边的社区, 结合课程内容, 开展义务宣传、服务。如到社区敬老院帮助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到儿童福利院与孤儿一起打球、做游戏, 给他们讲故事, 使学生在活动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道德传统, 培养责任心和爱心, 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深入社区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图片展, 向社区居民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社会公德、《消费者权益法》等宣传, 一方面使社区的居民深受教育, 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实现自身的价值。

3. 践行型实践与感知型实践相结合

(1) 践行型 (体验型) 实践教学。即学生亲身加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 直接通过看、听、行等体验来获得感受, 使学生从中提高认识, 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如在学习“绪论”时, 安排学生开展走访名师、拜访师兄师姐的活动;在学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这一章时, 安排学生参观常州革命史纪念馆或瞿秋白纪念馆, 开展改革开放30年家乡之变迁调查等;在学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这一章时, 安排学生开展“奉献爱心、关爱孤老”志愿者服务或在校园里做义工等;在学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这一章时, 安排学生进行公民道德状况调查和讨论;在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这一章时, 安排学生深入周边社区, 开展普法宣传等等。

(2) 感知型实践教学。即学生并非亲身置于现实社会生活中, 而是间接地通过听、说、看去感受现实,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如在学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这一章时, 组织学生观看《恰同学少年》影片相关片断或开展主题演讲, 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信念与成长成才的关系;在学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时,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并展开讨论或请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老师作讲座;在学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这一章时, 请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作报告或观看录像 (如《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 等;在学习“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这一章时, 组织学生观看《今日说法》、《法治中国》等相关录像。

三、“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安排

1. 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基础”课教学学分为3学分, 所以我院 (高职院校) 即在总学时为48学时的基础上, 安排课堂教学学时为32学时, 实践学时为16学时, 课堂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之比为2:1, 以保证实践教学的真正落实。

2. 组织安排

由于开展实践教学往往会遇到经费不足和学生人数较多等问题, 在安排过程中, 我们采用了分散实践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是由任课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指定一小组长, 利用双休日或国庆节、中秋节等进行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 。二是由任课教师统一组织班级学生参观访问、观看影视资料, 听讲座或报告、开展课堂讨论、演讲等。由于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实践教学, 因此,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焕初, 符惠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参考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篇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溧的实践教学的论文

关键词:思想道德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艺术

讲好一堂生动的政治理论课,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妙语连珠地精彩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地启发学生思维等等,这些固然很重要,但妙趣横生的开头与结尾,作用也是丝毫不能低估的,它将给学生留下终身的记忆,并对学生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笔者在湖北职教学会、年会上的公开课,成功地运用了妙趣横生的开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结尾,受到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好评,现将本人多年的教学体会归纳几种不同的开头与结尾,以求教同行。

一、妙趣横生的开头,增添课堂魅力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开头十分重要,既要注意到承上启下导入新课,又要容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还要紧紧扣住学生的思绪。

第一,用生动的描述开场,引人入胜。描述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使情景再现,吸引学生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讲绪论第二节“有关历史使命”时,我走上讲台,环视四周,当教室安静后,第一句话就说:昨天晚上我看电视里央视名嘴水均益作客艺术人生,他以自身的经历讲做人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讲了一段非常动情的话,他说:“做人首先要孝顺,不孝顺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不孝顺父母的人,是不可能爱祖国,不爱祖国的人,怎能完成肩头的历史使命?”继而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发问,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孝顺吗?用这种方法开头导入新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设问式的开头,发人深省。教师在选择上课内容时,可以不直接按章节入手,而是选择与教材的本章节有直接关联的问题,用设问方式入手,扣住学生心弦。如讲“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人生观”时,我设计一个学生很少思考的问题。——“你为什么活着,你打算怎样活着”。问题一经提出,教室一片寂静,沉寂了一分钟后,我请同学回答,有的同学说:“以前没有想过”,有的说:“为父母而活着”,“还有的说为活着而活着”等想法,千奇百怪,无奇不有。通过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诱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再导入新课,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用叙述式的开头,激发思考。教师在讲授时可结合教学内容,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开头,达到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如:在讲第二节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从古代的爱国者的爱国主义故事入手,继而分析历史人物爱国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教育学生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在讲第二章人生价值观时,讲感动中国人物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带着没有血缘关系小妹妹,靠自己勤工俭学求学的故事,来教育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讲第六章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时,列举学校校友在外创业的故事,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总之,用精彩的绘声绘色的语言叙述故事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人生,思考未来。

二、精彩的课堂小结,令人回味无穷

课堂小结是每位老师上完一堂课后必须进行的内容,是教学重要环节,笔者在“基础”课教学中通常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小结。

第一,悬念式的小结,为下节课埋下了伏笔,能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如:讲第四章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时用《楚天都市报》上刊登的四川某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利用自己高学历、高身材骗婚、骗情、骗财的不道德行为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崇高道德情操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告诉学生,同是一片蓝天下的社会主义大学里的学生,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通过对比,热情欧歌了社会主义道德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明确告诉大家,“有才无德是次品”。要想成才,必须有德有才,德才兼备。最后我说:“既然道德观如此重要,那么,我们青年学生应怎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呢?这正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我的话音一落,下课的铃声就响了。这种方式结束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很好,既避免了老师拖堂的尴尬,又激发了学生学习下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二,演讲式的课堂小结,令人回味无穷。当一堂课内容基本完成后,老师可根据当堂课的内容,用经典的语言、用富有激情演讲的方式进行小结。使课堂生机再现不断,同时也会赢得阵阵掌声。以此方式结束本节课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如讲“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时,当教学内容结束时,我用这样的几句话小结,我慷慨激昂地说:“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但阳关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有不畏艰险的勇气,有不折不挠的精神,我们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我的话音一落,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如讲第一章第二节课树立科学“理想信念”一节,讲“做忠诚爱国主义者”等,都可以用演讲的方式精炼的语言结束本节课。

总之,课堂上良好的开头与结尾是创新教学方法的要求,是“基础”课课程体系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只有不断地创新“基础”课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使用新教材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最终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基础”课的“规范”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厚刚.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谈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效果[J].成功(教育),2007,(11).

[2]颜廷华.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的提高[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周三庆.紧跟时代引领风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谈[J].成功(教育),2007,(12).

篇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溧的实践教学的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探析

本文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承担着道德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对其准确定位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 者:李娜 杨晓霞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刊 名:法制与社会 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年,卷(期): “”(5) 分类号:G521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课程定位   教学  

篇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溧的实践教学的论文

实践教学总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思政课程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法制观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法制观念。本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让学生从理论到理论,而是通过理论学习,让学生把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行为的标准,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安排了20——24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时间。并制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

针对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设计了“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什么”实践教学模块,教育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我们和就业指导中心相互配合,先后对1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针对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设计了大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的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合同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了劳动 1 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的社会调查的实践教学项目。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什么”实践教学模块中,我们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的关怀、国家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在家不能做孝子,在朝就不能做忠臣”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为父母分忧,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的自觉性。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利用假期做了实践模块。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家庭调查等方式,了解父母供子女上大学的艰辛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盼心情,了解社会、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反思自身的行为,树立感恩思想、自强精神、报国意识,学生通过调查才深深理解了父母的辛苦付出,从思想上对父母的一片苦心才有了初步的理解,开始懂得珍惜父母的爱,开始懂得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开始立志发奋读书,学习专业知识,学好各种技能,为今后适应岗位需要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电子信息化能力,把思想教育与教学内容改革、电子信息化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活动在学生中产生很大反响,广大学生踊跃参加,利用电子邮件和多媒体课件方式纷纷参加了这一活动。实践结果证明,实践教学部分效果很好,非常有必要。

在大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的社会调查实践模块中,学生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具有过硬的技能,更要有良 2 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职业素质,也就是企业更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是否具备奉献意识,是否能够做到爱岗敬业。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学生的观念有很大的转变,过去以为学习好、技术好,找一个好单位就没有问题,对自身整体素质培养有些忽视,特别是对学校的一些养成教育都不够重视,很多同学表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一定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锻炼的机会,要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通过平时的积累,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的调查实践模块,同学们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家庭调查、社区走访、深入工地工棚、走访邻里亲属,获得第一手资料,对典型案例进行评析,许多做兼职的学生自身就有实践经验,他们普遍感到求职要签书面合同,现在有些单位用人很不规范,不愿意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想以此逃避一些责任,也有的用工单位图省事。这是对劳动者极不负责的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了得到一份工作,许多人对不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不敢提出意见,只好委曲求全在合同上签了字。通过劳动合同法执行情况的社会调查,强化学生劳动者权益保护观念,同学感到一定要学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用劳动法保护自己,运用所学知识,理性地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确定自身平等地位,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实践教学模块,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课堂的理论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也更具有吸引力;通过社会调查,同学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了解决问题;在社会实践这种体验式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并将思想品德理论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正是新课改期待的良好效果。

德育法律教研室

上一篇:联盟合作协议范本下一篇:基础会计选择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