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个案跟踪观察记录

2024-06-28

中班个案跟踪观察记录(通用11篇)

篇1:中班个案跟踪观察记录

幼儿个案跟踪观察记录

苏州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刘倩2014-06

观察对象:

姓名:袁晨昀

年龄:6岁

性别:女

家庭状况:昀昀和哥哥、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她的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所以常常很早就送到幼儿园。昀昀有个哥哥,在读小学一年级。昀昀的爸爸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常常做事的时候有些马虎;妈妈是个体经营户,平时因为要做生意的原因,所以比较忙碌。

观察背景:昀昀是个活泼可爱的女生,常常扑闪着大眼睛吐吐舌头,样子可爱极了。她的开心的事,就是画画和好朋友游戏,每当快乐的时候,昀昀总会忍不住咯咯笑出声。可是,昀昀也有苦恼的地方,学习习惯比较松散,做事的专注力比较差;加上先天口齿不清(平翘舌部分、清晰度低),虽然昀昀也会和小朋友进行交往,但是好朋友往往仅限在小组中固定的几个小朋友,昀昀存在着与人交流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当听到别的小朋友说‘我听不懂你说什么’的时候。昀昀的家长是如何看待昀昀的缺点?如何提高昀昀的专注力和自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选择了昀昀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目的:

1.改善交往的数量:提高同伴交往的频率,扩大同伴交往的范围。

2.从喜好的绘画入手,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自信,同时改善自身做事不专心的学习习惯。

3.及时了解昀昀的语言发展状况,并在日常生活中矫正错误的发音。

观察记录一:

观察时间:3月1日

观察地点:晨间区域

观察内容:

在区域活动开始后,如果没有老师跟随指导的话,昀昀比较喜欢各个区转悠,由于不太喜欢与别人交流,加上老师常常在一个组指导,昀昀似乎不太喜欢从同伴的交流中了解这一组的要求,所以基本不能定定心心的坐下来玩一样区域。在老师的陪同下,比较喜欢玩美工区和美术区,因为昀昀在绘画涂色和美工方面还是不错的,之前有一次美工区是用各种种子来贴画,她比较喜欢,区域一开始,自己就坐在位子上,先探索了一下应该怎么玩,然后望望我,想得到提示,在我告诉她怎么制作之后,是能够按照要求来贴画,贴画的水平与正常儿童持平,在贴画的过程中也会努力的进行字节的发音,但讲的还是比较的模糊,听不太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老师时刻陪在旁边,贴完一条之后也在尝试与同伴进行交流,还想教其他小朋友该怎么贴,边喊边指图“这里”“这里”!这次区域昀昀坚持到了最后,保持了较长的时间。

分析与措施:

从开学以来这段时间来看,昀昀在玩区域和其他游戏时一定需要有老师在旁边陪同,而且她有与小朋友共同交流的欲望,但是还讲的不太清楚,还是要在日常生活的中请她多讲讲,每一句话要讲清楚,并且,还需要训练她的常规意识,在活动中集中注意力,美工区和美术区对于她的动手操作是有益的,但是对她的语言与交流并不促进,在老师多同她交流的同时,也要多发挥小朋友和“爱心使者”的作用。

观察记录二:

观察时间:3月30日

观察地点:晨间区域、日常人际交往

观察内容:

本月,昀昀的常规意识不太好,常常自己分心,举手明显没有中班上学期那么积极,所以其它小朋友都不太愿意和昀昀一起玩,从昀昀的角度出发,可能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由于表达不清,又不知道用什么方式。通过观察我发现,昀昀很喜欢当图书管理员,只是每次都会很凶,小朋友稍微说了一些话就马上把书收掉了。

在区域活动中,昀昀还是没有很明显的选择意识,区域开始后,就到每一个地方转转看看,看看其它小朋友是怎么玩的,如果有兴趣会坐下来玩一玩,或者继续转转看看,在老师的指导下比较喜欢去美术区,这次美术区正好是画大马路上的东西,在给她讲清楚要求后,能够定心的坐下来画一画。昀昀妈妈也很重视孩子口齿不清的问题,因此在园外报名了语言培训课。语训课的主题正好是汽车,所以她画起来也相对熟练,画完以后还涂色,边涂还讲

“汽车”“汽车”,还给我介绍说这是“消防车”“119”发音很清楚,画完的汽车要求要剪下来,固定到马路的模板上,跟她讲了几遍,都没有效果,她很执着的指着她的画要放到衣帽柜里去,表情严肃的说:“我想要带回家”。整个美术区的时间都能坚持坐定,画完后还有很快乐的满足感

在有一次的晨间桌面游戏中,由于下雨,所以可以多搭一会,还可以请小朋友介绍,几个小朋友拿了自己搭的玩具到前面来介绍后,昀昀也举手了,很难得,我就请她来介绍,她拿着自己的玩具,不太清楚的说是“月饼”,听了几次才听清楚,在我的带领下,小朋友拍拍手表扬了她,并且请她和其它介绍玩具的小朋友一样,把玩具放到自然角上展示,那天早上,昀昀开心了好久!

分析与措施:

由于喜欢画画,所以昀昀对于美术区很感兴趣,没有老师的指导也会去漫无目的的画一画,如果以后区域中,有意识的引导她去参加一些阅读区,看图讲述,让她有机会说,也锻炼锻炼她其它的能力。

尽管,昀昀是个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小朋友,但是从日常观察中发现昀昀还是很渴望和大家一样需要交流和鼓励,只是昀昀在交往的过程中似乎没有注意到方法,我也将观察内容及时与昀昀妈妈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对于她有进步的地方就应该及时的表扬鼓励!

观察记录三:

观察时间:4月25日

观察地点:教学活动、晨间区域

观察内容:

相对于2月、3月的‘太凶’行为,在老师的不断纠正下,家长配合,她也在慢慢的改正这些坏习惯,积极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依照昀昀的一贯兴趣爱好,很喜欢去美术区,但是由于一直来的晚,所以美术区的小朋友都满了,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她去一些不常去的区域,在《老虎拔牙》活动中,我请她去“拼老虎区”试一试,我先示范拼了老虎,她开始兴奋的念“老虎、老虎”还指着图片下面的红色彩纸说“红色的、红色的”,我朝昀昀竖起大拇指说“真棒”她也开心的跟着说“真棒!”看到她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我顺势给昀昀介绍了拼图的玩法,告诉她要“找一找”拼出完整的一幅“老虎”。接着我请昀昀自己来试一试,开始时,她很认真的按要求寻找着拼图,那幅拼图需要4块小图。昀昀找到了3块,就指着

说“老虎、老虎”我提醒她还缺一块,她又在篮筐里找了一番,没找到,就自己跑走了。分析与措施:

根据昀昀的这个情况,我也思考,昀昀经常性的选择美术区、画画区,能在美术区坚持很长的时间,是因为画画是昀昀的特长,在画画中,她可以体验到成就感、提升自己的自信,越画越好!而很少、不太愿意去选择其它区域,是因为她不敢尝试,怕出错,所以昀昀尝试其它区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可能对其它的小朋友的要求是拼完整,但是对昀昀的要求可以稍微的放低一些,比如说拼了3块也可以对她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她下次继续参加该区域的兴趣,以此类推,让昀昀去积极尝试各种区域,让她有全面的发展。另外,也应积极的与家长沟通,请昀昀按时来园,保证游戏时间的充足!

观察记录四:

观察时间:5月25日

观察地点:角色游戏

观察内容:

在创游开始时,昀昀选择了幼儿园当小朋友,因为今天在幼儿园投放的材料是平时多余的手工操作纸!昀昀对动手操作十分的感兴趣!拿到纸后就开始剪,不时的还会看看其它小朋友做的怎么样!提醒小朋友把剪下来的废纸放进纸篮!她做的手工操作纸是信封!不一会她就做好了!很开心的拿给我看,告诉我这是“信封、信封”!在游戏结束时,能把废纸收拾干净!

这个月,昀昀的妈妈准备了一本‘表现本’,针对上课发言、专注,愿意表达、交往等情况,每天与家长进行交流。

分析与措施:

相比较上个月,昀昀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有主动的社会交往意识!能有意识的提醒其它小朋友该怎么做!除了在创游中,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会经常性的告诉其它小朋友这样做是不对的!很有小主人的意识!看到昀昀的变化,我想,在平时也应多给昀昀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其它小朋友能够更加了解昀昀!更关心昀昀!这样也能创造一个更好的融合环境!

跟踪总述:

通过对昀昀一阶段的观察、引导和干预后,我们欣喜的发现昀昀的规则意识增强了,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中。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每当这个时候,老师的表扬也带动了更多的小朋友愿意和昀昀做朋友。教室、活动场所里的昀昀再也不是孤单的,性格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了。这与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分不开,正是昀昀妈妈的‘表现本’使得昀昀了解到在幼儿园的表现会及时被家人关注,会有相应的奖惩,所以昀昀更加乐于用好的表现来赢得关心和奖励。接下来我们继续要做的是:是保证干预有效和长效。

篇2:中班个案跟踪观察记录

观察教师: 幼儿姓名:彤彤 幼儿情况:

彤彤小朋友极其好动,上课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个案观察记录:

2013年5月10日 上课

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彤彤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总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打扰其他小朋友,当我提醒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2013年5月15日----2013年5月18日 就餐

彤彤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旁边陈卓立的头发,有时把不爱吃的东西放在别人的碗里,他还是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

2013年6月9日----2013年6月12日 游戏

彤彤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站着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分析研究:

1.小动作多,为手脚不停让其安静下来难度较大。

2.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举止行为缺乏思考和判断,意识不到到处乱跑的危险性。

3.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还有语言障碍—-口吃,讲话少。教育对策:

1.对父母的指导方案:

孩子多动不是有意的顽皮而是对自己的行为难以控制,因此要对孩子有耐心,对缺点要反复帮助改正,对优点要及时表扬巩固。不管工作多忙都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平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也要关心孩子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方面。要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心理产生安全感。同时及时的与老师联系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

2.对教师的指导方案:

老师的教育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的帮助他,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心,这样会让他慢慢与老师和小朋友接触,也会逐渐知道做任何事都要顾及到周围人,而不会孤僻行事,任自己乱**跑,最后在老师的监督下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教育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机会,多鼓励他去自由的交谈,这样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对策实施: 1.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彤彤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很喜欢老师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会主动与我讲话了,慢慢我发现他有时也能讲出几 句完整流利的话,这是我成功的第一步。后来当我在开展活动时发现他开小差乱动时,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与他讲,他还是能够尊重我,马上不乱动了。

2、细心发现亮点:

每个孩子都有好的方面,都有“闪光点”。在每日的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彤彤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东西时总是亲热的叫:“老师,我想„„”而我们班其他的小朋友几乎都没有叫“老师”的习惯,而且每次我给他发水果他都要回答一声“谢谢!”而其他大多数孩子都做不到这一点,每当这时我总是很感动,我也会利用这个教育机智,表扬他同时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礼貌,经过多次以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越来越有礼貌了。

3.用耐心期待蜕变:

好动的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经常会出现反复动摇现象,因此幼儿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彤彤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园双向对他进行教育。

(2)教育目标要切合实际,适度。对好动孩子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而是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3)加强自制力的训练。在一日活动中,我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其自制力。彤彤经常把书本和玩具乱丢,不懂得归位放好,我就带他捡起来并整理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扔东西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

(4)加强注意力的训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时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活动,因此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他的注意力,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个案转化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家园配合训练,彤彤各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开始知道去习惯集体生活,上课坐姿有所改善,动作协调性有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当然对一般幼儿来说,这些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对好动幼儿的改变是需要一个很长时期的,短短一个学期是不够的。我想,只要家园继续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相信彤彤会成为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幼儿个案跟踪观察记录二

一、幼儿基本情况

贝贝:女,4岁半,幼儿园中班幼儿,该幼儿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奶奶抚养,一直到入园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领回家中,该幼儿文静、内向、胆小、性情孤僻、不合群。

二、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3、9 行为表现:每天来幼儿园总是哭哭啼啼,拉着妈妈的手不愿放开,到班上后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坐,不和小朋友一起玩

问题的分析:该幼儿由于幼儿是插班生,因此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时,想加入到他们的游戏行列,但是没有人主动地请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游戏,比较被动,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戏。据调查,该幼儿自小到大,一直由奶奶带着呆在家里,极少出去玩,更难与其他幼儿交朋友。

教育措施:加强爱心教育通过谈心和故事,启发引导幼儿,使幼儿能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勇敢、主动地和小朋友一起玩,在此基础上,教师时刻和她保持亲密的关系,并让其他幼儿感觉到,从而使其他幼儿自内心发出想和该幼儿交朋友的愿望,私下里,教师发动几位能力强的幼儿和该幼儿做好朋友,带好做游戏,经过三周的努力,该幼儿变得活泼多了,也开口说话了,能和别人一起做游戏。

观察时间:2013年10月

行为表现:上课时,小朋友齐声唱着歌,我发现她边唱歌边表演着可当她发现我在注意她时,马上害羞地低下头,我装成没看见,过了一会她又跟着唱了起来,她的声音好听且节奏感强。

问题的分析:父母关系不和,母亲经常在外玩,父亲较孤僻,不太爱讲话,只要该幼儿不顺她母亲的意,她妈妈就又打又骂,造成幼儿心理紧张,这就造成了家庭气氛沉闷,缺少轻松、愉快的氛围,幼儿缺乏鼓励,没有自信心。

教育措施:

通过游戏活动等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愿望,充分发挥该幼儿的语言、音乐才能,增强她的自信心,经过多次活动,该幼儿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也能主动来幼儿园了,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我通过家庭将矫治计划、方案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并积极支持配合教师进行矫治。和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协同教育。

观察时间:2013年11月

行为表现:在绘画活动中,只见她一会功夫就换了好几张纸,然后开始四处张望,见没人理会她,开始把椅子弄得“吱吱”响,我走了过去,她赶紧捂住画纸,我摸了摸她的头说:“你为什么不画?”她从嗓眼里发出了蚊子大的声音:“我不会。”说着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问题的分析:虽然该幼儿对能力较强的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信,但她碰困难的时候对自己还是缺乏自信,没有足够的信心克服困难

教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请该幼儿多做一些工作,诸如:小组长、检查员、值日生等,多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在幼儿唱歌比赛中,该幼儿声情并茂的演唱获得大家的赞赏,从而奠定了她在其他幼儿心目中的地位。

观察时间:2013年12月

行为表现:体育活动前,小朋友照例自告奋勇地表示要帮助拿活动器械,她也举起了小手,并悄悄走上前使自己靠的更前,让老师看到她,我请到她,她很兴奋,去拿了器械,并主动帮助分发器械,活动结束后,她还这招呼伙伴们把器械放到篮子里,带回班上。

问题的分析:该幼儿主动帮助班级做事,做事情有始有终,能指导他人把物品放到指定的地方,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要逐渐巩固其良好行为。

教育措施:

逐渐巩固良好的行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渐渐减弱强化行为,使幼儿在自然情境中自由和幼儿交往,并教育家长努力克制自己,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并乐于和同伴交往。

三、矫正结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矫正,贝贝小朋友基本上改变了孤僻的性格。现在这个孩子情绪稳定,乐观积极,能主动来幼儿园,上课积极,乐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长反映,现在我的孩子活泼可爱多了,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为此他们多次感谢老师的关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个案跟踪观察记录一

2014年

涵涵很聪明,记忆力非常好。老师讲过的故事,他只要听一遍就能复述;上课回答问题都能答到要点;他情感丰富,会时不时地过来亲一亲老师,表示对老师的喜欢„„

镜头一:小朋友一起坐好等爸爸妈妈来接,可涵涵一会儿摸摸玩具架子,一会儿看看衣柜里的东西,一会摸摸小朋友的头发,一刻都闲不着。

镜头二:老师请他帮助扔一张废纸,涵涵嘴里说着“好吧”,然后像小鸟一样飞着在教室里绕个大圈跑到垃圾桶前,慢慢地把那张废纸撕扯一番,直到集体活动的音乐响了很久,才把废纸放进垃圾桶。

镜头三:户外活动时,涵涵跑到我身边,说有悄悄话要和我说。当我低下身子听他说悄悄话时,他却亲了我一下说:“我喜欢你。”然后就跑走了。

涵涵调皮的原因

1.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然特征。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多运动,涵涵的很多调皮现象都是运动的外部表现。从这个意义讲,调皮是涵涵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然特征。

2.想得到老师的关注。调皮的孩子有时更想得到老师的爱和关注。为此,他就用调皮捣蛋或者恶作剧式的淘气行为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

3.好奇心驱使的淘气行为。涵涵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爱到处乱跑,看见什么都想摸一摸;爱问为什么;看到同伴有些新奇的举动,也爱模仿。

对策一:平等地对待

普林格尔探讨了个体在儿童期的需要,第一种就是爱及安全感的需要——需要感觉到自己是在被他人关心、爱护着,感到自己处在一种安全有保障的物质环境与人际关系中。因此,在平等地把表扬和关注送给涵涵的基础上,每天集体晨谈后我都和他个别交谈几分钟,告诉他自己长大了,应该如何自己管好自己,让他感受到老师给予他的特殊的爱。

对策二:发现闪光点

涵涵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我们班的一灿因为身患白血病.不得不暂时离开我们去治疗。当我们向小朋友讲述了一灿的事情后,第二天涵涵就带着自己的压岁钱要我们转交给一灿.并告诉一灿希望他能坚强勇敢。马卡连柯说过:每一个儿童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及时发现涵涵的优点,放大他的优点,希望能打开他的心灵之门,与他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让他成为和谐集体中的一员。

对策三:呵护好奇心

从涵涵的故事中我们看出,涵涵的调皮行为在很多时候是因为他有探索新事物的欲望。涵涵妈妈经常说一架漂亮的玩具车到了他的手中,不到半小时,就变成一堆支离破碎的小零件。其实,这只是他因为好奇心的驱使,他希望知道玩具的“真相”罢了。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在平时的活动中,我有意让他多参与探索性比较强的活动,如自主游戏中的“探索屋”。在那里,他总是能发挥他的奇思妙想,成为大家追捧的“领袖”人物。

对策四:家园共携手

篇3: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

观察背景:小宇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能力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老师下一步该干什么,缺乏一定自主能力。

观察目的: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

观察策略: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小宇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取“反问”。

观察记录:

小宇:(来到幼儿园,看到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小宇:“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还要吃点心。”

小宇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小宇:“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小宇:“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小宇:“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

师:“小宇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小宇:“是不是应该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衣服、鞋子脱掉,对吗?”

师:“是的,真棒!小宇宝宝真聪明!”

分析与反思:

篇4: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梁骏乐

四岁半

家庭成员

爸爸、妈妈

评估方法

观察记录法

观察目的帮助幼儿改掉乱扔东西的习惯,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常规意识。

观察者

罗翊丹

观察主题

喜欢扔东西的乐乐

观察时间

四周解决方案

鼓励和奖励、转移注意力、家园沟通

【观察与记录】

时间段

观察情况

情况分析

采取措施

2019

9.4

9:15—10:15

(区域活动)

今天,小朋友们正进行着区域活动,突然有个小朋友从教室外面跑进来说:“老师,梁骏乐把玩具扔下去了。”

梁骏乐是这学期刚转过来的新生,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而且和小朋友不熟悉,大家游戏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觉得不好玩。

1.重新跟乐乐讲了一遍班级活动的流程以及介绍教室周围的环境,着重强调了在走廊活动的注意事项,尤其不能扔东西下楼。

2.向全班重新介绍了乐乐,加深幼儿对乐乐的了解;集体活动的时候注意引导他与其他幼儿的交往。

3.班主任通过微信向家长反映乐乐的情况,引起家长的注意。

2019.9.9

12:10-12:20

(午检时间)

午饭后散完步回来,孩子们都陆陆续续换拖鞋准备上床了,我正帮孩子午检的时候,有孩子又跑来跟我说乐乐把拖鞋扔下去了。我赶紧走出去,乐乐看到我迅速就举起手上的另一只鞋子抛了出去,完了还很高兴地说:“老师,你看,我可以把鞋子抛这么高。”我把他拉到身边,问他:“上次老师已经告诉你一楼下面有弟弟妹妹,扔东西下去会怎样?”“弟弟妹妹会受伤,会流血”。“那要怎么了?”“要去看医生,要打针。”我继续问到:“那你为什么还要扔下去呢?”“因为我就是想扔东西咯。”

1.通过与乐乐的问答,发现他对老师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感知阶段。理解认知水平相较于其他同龄幼儿稍有落后。

2.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到乐乐转学前所在的幼儿园只是一个早教机构,人数少,氛围放松,老师较少对幼儿的常规意识进行培养。家长觉得乐乐有这种行为发生是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

1.密切关注他的行为,尽量让他留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对他的常规严格进行要求。

2.在班上专门进行了一次《高空抛物的危害》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和照片,让乐乐更加直观深入地知道该行为的危害,加强安全意识。

3.放学前找乐乐谈话,针对当天表现好的行为进行表扬,指出继续需要改正的地方,强调“不能扔东西”的要求。

4.家长在家配合教育,2019

9.16

11:15—11:30

(户外活动结束后)

户外活动回来,其他小朋友都放好水壶进教室换衣服了,而乐乐还站在栏杆上迟迟不进来。突然,趁老师转身的时候他就把手上的水壶给扔了下楼。他看到老师发现后,没有像之前那样还表现得很兴奋,而是赶紧跑回了教室坐好。我把他叫到身边问他怎么又扔东西了。他吞吞吐吐地说:“我不记得了。我下次不扔了。”

乐乐事后的行为表现(从之前的兴奋到现在的害怕以及主动认错)可以看到乐乐的意识是有了转变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对他的要求和行为培养需要继续坚持和强化。

1.针对他喜欢扔东西的兴趣,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让他进行扔沙包的活动。

2.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午饭后当值日生、帮忙其他小朋友脱衣服、帮忙摆鞋子,尽量让他有事可做。

3.批评与鼓励相结合。对其犯错行为及时指出,并采取惩罚措施,比如停止他喜欢的游戏五分钟;放学前的谈话除了语言肯定,还增加了实物奖励,每天奖励不同的折纸。

篇5:幼儿个案跟踪记录.1

2012年2月----2012年6月

幼儿姓名:冯海金;班级:小班教师:顾艾莉

情况分析:

冯海金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不爱学习,常搞破坏,等等。尽管他母亲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冯海金在一岁时,被开水烫伤,光医药费就用了将进十万。他的父亲没有什么工作,整天在社会上混,三天两头不回家,即使偶尔回来也是从不管孩子。孩子基本上由母亲一人抚养,由于妈妈也没有工作,再加上身体不好,孩子因此就缺少管教,逐渐使他养成了“没有人能管我、惟我独尊”的性格。

学期总目标:

通过创设“小老师”“小帮手”等机会,逐步增强俊俊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在活动中,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积极发挥他的长处、肯定他的优点,使俊俊成为小伙伴都喜爱的好朋友、好榜样;通过家长交流、取得家园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第一阶段目标、措施:

1、通过老师对孩子的观察、正确对待俊俊的攻击性行为。

2、逐步增强他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

第二阶段目标、措施:

1、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2、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树立俊俊在集体中的威信,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幼儿个案追踪记录

第一阶段:(3月17日)

冯海金是我班的淘气鬼,也是全园闻名的“皮大王”,手脚一刻不闲,屁股坐不住小椅子。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一会儿碰碰积木,一会儿又惹惹小朋友;活动时,更是横冲直撞,蛮无约束。一天之内,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老

师,他打我”,“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推我”„„只要有他在,教室便不得安宁。这一天吃点心时冯海金又管不住自己,用喝剩的牛奶将别的小朋友洒得满头满脸。被洒的小朋友委屈得大声哭泣,他却瞧着自己的“杰作”,直乐得大笑。我又气大恼,真想狠狠训他一顿,然而理智迫使我按捺住心中怒火,耐心地说服教育:“牛奶是营养品,是工人叔叔,阿姨饲养奶牛挤出牛奶,经过辛辛苦苦劳动才得到的,能浪费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友爱„„”他默默地低下头,看似有所触动,我也暗喜这一次终于收到成效„„

4月3日

俊俊非常敏感,他往往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过度反应。他的攻击性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引人注意,一方面似乎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饭菜太烫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抠别人;散步时,他会突然去撞前面的同伴;画画时,他会冷不丁地到别人脸上画一条线;高兴时,他会突然打别人一拳„„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不知道。问他对不对,他会承认不对。

第一阶段小结:

看到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另外,我认为

冯海金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特征可能与成人的过多关注有关。他已习惯于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一旦别人注意他,他就会感觉被忽视,就会作出一些过激反应(包括侵犯行为)以引人注意。所以,我常常“故意”不去关注他的举动,逐渐使他也“忽视”自己。

第二阶段:(5月9日)

今天户外活动时,冯海金站在台阶上挥动着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我走过去对他说:“你做的真好,真象一个小警察。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他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鼓励他说:“你看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他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地投入了游戏。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以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他都始终坚守岗位。对他的表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6日5日

冯海金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如当他带来蜘蛛侠玩具时,我就专门请他介绍、演示玩法并指导同伴玩;当他把散了好久的拼图整理好时,我便夸他手巧,让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当他从家中带来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时,我就立即把它装饰在教室里。通过种种办法,使他逐渐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学期小结

篇6:留守儿童个案跟踪辅导记录表

时间:2011-10-14 地点:办公室 辅导学生:丁忠

1、辅导目的 接受速度比一般学生慢,注意力不够集中,易受外界影响。希望通过辅导提高学习主动性,自律性。作业能按时按质完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过程与对策

从第2周起,他的表现如下:(1)上课容易走神,不能集中精神;(2)做事比较慢,爱搞小动作;(3)有心事不原与人沟通。从家庭环境中分析,该生因为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希望从幻想中得到对母爱的满足。从现在的情况分析,该生特别的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尤其是母亲经常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渴望得到母亲随时随地的呵护。我多次打电话跟家长联系、沟通,让家长再怎么忙都要找时间多陪小孩,让他感到亲人的温情,她母亲答应以后多配合教育小孩。

3、效果反馈 通过几个星期的耐心指导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该生的性格开朗了一点,也有经常和同学沟通,学习也较前自觉了,计算速度快了很多,准确性也较高。

留守儿童个案跟踪辅导记录表

篇7: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

纪佳晖基本情况分析:纪佳晖男孩子,三岁半,家住邮政宿舍楼,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由外公外婆带。他是本学期刚入幼儿园的新生,年龄小,可能是长期由外公外婆带的缘故,刚入园时老师就感觉他脾气犟,是个不受约束、有个性的孩子,因此特对他做了个案跟踪,现记录如下。

表现:刚入园的几天,可能是对新环境的好奇,纪佳晖很高兴地来园,可他从不安静的坐在坐位上玩,而是忙于玩班上的各种玩具。一个星期后再上幼儿园时有点情绪不稳定,有时有哭闹的现象,可有玩具玩了又很快地投入到游戏之中而忘了和外公外婆分开的伤心事。在班级稳定情绪之后开始进行教学活动时,纪佳晖的独特之处就显露无疑了。在他的坐位上常不见他的身影,他要不忙着自顾自的玩积木,要不就游离到教室外拍皮球什么的,你把他抓回来了,没过几分钟又不见了踪影,没办法老师有时只能边上课边留意他的行踪,在确保他的安全的基础上让他先自由一下。由于是新生,他刚入园时和孩子们不熟悉,所以他常常是一个人自己班,好像他也很乐意自己班,每次都玩得很投入。

策略:每次来园时都热情地迎接他,使他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区角活动时多留意观察他,并和他一起游戏,在和他的交往中发现他是个爱表达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周围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给老师。对于这些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在表扬的同时给他提要求,如上课时要安静地坐在自己坐位上上课。在老师的反复引导教育及鼓励下,月底他的表现明显好多了。

表现:来园时不再哭闹,并乐意上幼儿园,每天早早地就催着爷爷送他来幼儿园,所以他常是来园最早的孩子。在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后,他的自由不受约束的性格就更加表露无遗了,常常是孩子们跟着老师在上课,他就游离在教室四周自己玩。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孩子们穿上了秋装也穿上了鞋袜,纪佳晖最乐意做的事就是把鞋子脱下,继而把袜子也脱下,把自己的袜子随意丢,好像和自己的袜子有仇似的。每天老师都要帮他找几次袜子,有时回家时还是没穿袜子回家。在游戏活动时他对什么都感兴趣,这摸摸,那摸摸,有时嘴里还自言自语,不喜欢和伙伴们一起玩。

篇8:中班幼儿个案记录

洋洋是我们班比较典型的孩子,他的独占欲非常强,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合作,缺乏合作意识,更缺乏合作能力,如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会通过攻击性行为以及哭闹、耍赖来解决。

二、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6年

行为表现:在晨间活动时,积木、洞洞板等玩具数量有限,要求幼儿能相互协商轮流玩,但洋洋总是一个人霸占全部。

观察时间:2016年

行为表现:有一次分享阅读时,我让幼儿两个人合看一本书,可是书则永远是摆在他的一边,还不允许另外一个人碰,而且对于活动中一些需要合作的游戏,他则是从来不愿意主动去参加。

观察时间:2016年

行为表现:在每次进餐活动前洗手的环节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排好队伍一个接一个有秩序的等待着洗手,然而洋洋小朋友每次都很迟排队却总喜欢插队排第一个,我见状,叫他接到后面队伍中去,他无动于衷,于是我把他拉到最后一个位置去,然后紧接着他又插到前面位置上了,这让其他已经站好的幼儿都十分讨厌他这样的行为。

三、原因分析:

针对洋洋这一情况,我进行了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

(1)家庭教育的原因,由于家长宠爱倍至,尽其所能满足其需要。

(2)缺少玩伴,由于家长怕他受到其他孩子的欺侮,总是阻止他与其他孩子玩耍,而只将他一个人关在家里,使他难以体会到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四、教育措施

鉴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首先,由于洋洋妈妈工作非常忙,我便和洋洋的妈妈进行了一次电访,向她反应了洋洋在园的这些情况,并向他宣传“合作”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对他平时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支持孩子与他人交往,在其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要过多干涉,平时可以和孩子共同游戏,让孩子慢慢体会到合作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当孩子有了点进步时能给予鼓励。在和我的谈话中,洋洋妈妈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似乎有点紧张,几次问“那怎么办,那怎么办?”我告诉他,只要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重视它,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这方面的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什么问题可以经常和老师交流,相信洋洋会有所转变,听我这么一说,她慢慢平静下来。

其次,在我们日常生活、游戏过程中,我注意教给洋洋合作的方法,指导他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游戏前,就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他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第三,为洋洋创造合作的机会,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椅子、互拉拉链等都成为训练他合作能力的机会。原来班上的一些事情,如请两个小朋友合作分玩具,请小朋友收拾玩具,并合作抬到相应的地方等都是由能力强的孩子来完成。当我请洋洋完成时,他的积极性很高。吃点心时,我让他和一个孩子一起分汤匙,让他端着餐具箱,另一个人分,他特别兴高采烈,他也想抢着分,然后我告诉他,今天你的任务是端,你只要端好了,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下一次再请你分,他听了高高兴兴地完成了任务。

第四,鼓励、引导。当洋洋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

四、矫正结果:

篇9: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姓名:李薪慧

日期:2015年10月27日下午 地点:大三班教室阅读区 名称:我的名字 观察实录:

经常听到本班幼儿互相探讨自己的名字,说自己的名字是谁起的,是什么意思,有时还因为名字小朋友之间出现不愉快的事。

今天我们开展幼小衔接的活动就是《我的名字》,你大方地站起来告诉小伙伴你的名字是爸爸起的,还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引得大家哈哈笑。

区域活动开始了,今天的建构区不再看到你熟悉的身影,只见你悄悄从自己的小抽屉拿了铅笔盒和本子,安静地坐在桌子边上,一笔一划地写着,老师走进看,原来你在写自己的名字。写完后,你举着本子很骄傲地说:“老师,这就是我的名字!”接着到处找小伙伴展览。这是老师第一次看到你完整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虽然有点歪歪扭扭,这就是你呀!很棒!活动反思:

1.活动通过谈一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胆交流表达,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他们会显得兴奋和好奇,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篇10: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教师:XXX 幼儿姓名:林萱

幼儿情况:娇气任性,容易发脾气。个案观察记录:

一、2017年9月14日

生活活动

午餐前,小朋友分两圈倒U形坐在教室中间,为了避免造成盥洗室内拥挤,小朋友卷好袖子后由老师轮流请去洗手,你坐在里圈的线上,这时候老师先请外圈的小朋友去洗手,你突然大叫着“我不要!我不要!”接着你便躺到地板上打起滚来,哭声越来越大,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被你吓到了,老师越安慰她,她哭得更凶。

二、2017年9月20日

集中活动

老师播放集中活动的音乐,请小朋友搬椅子坐下来,当其他小朋友都坐下来以后,你还在玩你感兴趣的玩具,老师请你把玩具收起来,你拒绝收玩具并开始哭,用力咳着喉咙,使得满脸通红。

三、2017 年9月28日

午餐

午餐时间,大部分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尝试自己拿勺子吃饭,你却迟迟不动手,想要等老师喂饭,老师喂你吃了几口后,手把手教你自己拿勺子,然后便去看看隔壁桌小朋友吃得怎么样了,你看到老师走开于是又大叫起来:我不要!我不要!然后开始故意用力咳着喉咙,使得满脸通红。

分析研究:

林萱小朋友娇气、任性、不讲道理,没有集体的规则意识。和家长沟通了林萱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这些表现后,从家长那得知,原来林萱小朋友是家里的独生女,而且是家族里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所以家里人都十分宠爱她,有一次她发脾气大声哭,用力咳,使得满脸发紫,家人看到后吓到了,从此只要林萱想干什么,家人都顺从她,讨好她,免得她发脾气。了解了林萱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后,我们得知了林萱性格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教育对策:

一、家园共育,努力达成教育观念一致。

和家长沟通林萱在幼儿园的表现,希望家长引起重视,配合老师在幼儿的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时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家长们也要以榜样示范、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和孩子讲道理,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困难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人相处时要和气、讲道理、有礼貌。

二、实行短时间冷处理。

当孩子任性发脾气时,老师有必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故意忽略,必要时可以实行短时间的“冷处理”。例如:当她发脾气满地打滚时,老师不要去制止她,而是让她继续哭,当她发现哭并没有用时,她自然就不哭了,这时候再开始和她讲道理。

三、多开展集中活动进行行为矫正。

虽然孩子的感受可以理解,但是不代表他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一个人不能一不顺心就耍赖。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以合理的方法疏导、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1.倾诉心声

倾诉能化解烦恼。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象、体验孩子的感受,并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加以分析。有研究表明,描述情绪对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有舒缓作用。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应多问一问:“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讲给我听一听吧?”这样,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倾诉过程中不但锻炼和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释放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从中获得自我调整的力量与方法。

2.转移注意

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特别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不愉快的事情上转移到新奇、有趣的事情上。如,孩子走到玩具柜台前要求买玩具,你拒绝了,他很生气。你可以立即转移他的注意力:“看,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去看一看!”这样,边走边看边讲故事,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孩子往往会破涕为笑。但同时家长也应该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告诉他,当他控制不了自己的坏情绪时,就在心里说:“不能打人。”“不能摔东西。”或者想想能让自己高兴的事。

3.适度宣泄

有时候,我们不妨给孩子一点空间、一段时间,让他适度地宣泄一下,情绪自然就会好转。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宽松的心态让孩子“闹就闹吧”。比如孩子非常生气时,塞给他一个枕头供他泄愤;随他在自己房间里吼一吼,叫一叫……但这之后,一定要向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分清是非,明辨事理。

篇11:小班个案观察记录

原因分析

⒈铭铭从小由爷爷带大的,爷爷对他疼爱有加,每一天来接送都是抱着他的。

⒉铭铭在家里十分的自由,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喜欢走出去玩。

采取措施

⒈个别教育,给予铭铭“异常的爱”,午睡陪伴着他,在一日生活中进取发现他的兴趣爱好。

上一篇:小学校本教材友善篇下一篇:写母亲节的日记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