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一形象设计

2024-04-21

企业统一形象设计(精选8篇)

篇1:企业统一形象设计

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统一战略

CI又名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MI(mind identity)BI(behavior identity)VI(visual identity)

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MI即Mind Identity,是由企业家积极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责企业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和行为规范。企业理念系统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层,包括各种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往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二是企业精神文化层,包括企业及员工的概念、心理和意识形态等。

理念识别,是指资讯时代,企业为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而构建,经广泛传播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反映企业经营观念的价值观体系。显然,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点:

1.构建企业理念识别的目的是增强企业发展的实力,提升企业形象,参与市场竞争并赢得胜利。

2.企业理念识别的基本特点,一是体现自身特征,以区别于其他企业;二是广为传播,以使社会公众普遍认同。

3.企业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宗旨、精神等一整套观念性因素的综合,构成企业价值观体系。

企业经营理念方针的完善与坚定,是企业识别系统基本精神之所在,也是整修企业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通过这股内在的动力,影响企业内部的动态、活动与制度,组织的管理与教育,并扩及对社会公益活动、消费者的参与行为规划,最后,经由组织化、系统化、统一化的视觉识别计划传达企业经营的讯息,塑造企业的独特的形象,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与BI VI构成CIS

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fy)行为识别系统,直接反映企业理念的个性和特殊性,是企业实践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对企业运作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系统。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bi包括以下内容

对内: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行为规范,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工作环境,生产设备,福利制度等等;

对外:市场调查,公共关系,营销活动,流通对策,产品研发,公益性、文化性活动等等。

企业之“手”

BI 是指行为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是它的基础和原动力,它规划着企业内部的管理、教育以及企业对社会的一切活动。对内的活动包括:干部教育、员工教育(这里又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巧、礼貌用语和工作态度等)、工作环境等项目。对外活动包括: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公共关系、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各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事件和公益文化活动,也属于活动识别的范畴,其目的主要在于赢得参与活动的社会公众的认同。一切B1S活动,应该是从人出发,再回到人本位,使活动充满人情味,有关心人的亲和感。这对包括公关、促销等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当让企业的宗旨、企业精神及形象设计渗入到生活领域中去,因为生活领域比销售领域更宽广,更有潜在影响力。CI 渗入到生活领域应当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默默地体味到企业的关怀,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例如福特汽车的关怀是这样向世人传达的:在汽车的斑马线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准备过马路,但车水马龙,谁也不肯停下一会儿,这时画外音:“人人都有老时”。这是一则成功的广告,虽未直接推销自己的产品,却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并留下了关心他人的福特汽车的企业形象。

而在行为识别系统中对内部员工进行的教育训练等活动一定要通过媒体传达出去,才能起到双重效果。例如,某商场为适应商品市场的竞争,在本商场员工中,推出了主要内容包括有:

①店史及未来发展规划教育;

②商店仪容、仪表和道德规范教育;

③销售技术(迎接顾客,提示、介绍商品,包装、捆扎商品,商品结帐,欢送顾客)教育;

④收付款方法;

⑤商品知识;

⑥商品管理,商品分类,商品补充,商品整理,盘点等;

⑦商品陈列;

⑧采购业务;

⑨票据的使用和填写等的“岗前教育计划”,然后通过广播报刊的宣传。

VI全称Visual Identity, 即企业VI视觉设计,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设计到位、实施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的快速便捷之途。企业通过VI设计,对内可以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VI为企业CIS中的一部分,企业CI包含三个方面。分别为BI、MI、VI,三方面为行为识别,企业理念识别和视觉识别。它具有统一性、差异性、有效性三大原则。

补充终端建设之SI全国连锁店品牌识别系统

SI(store identity system)专卖店形象识别系统

专卖店理念、文化及行为识别专卖店展示系统专卖店宣传规范

SI系统的规范设计包含几具最基本的原则:

1、要与品牌的理念识别(MI及BI相吻合)

2、要充分考虑市场定位的适应性。

3、要兼顾客空间及美学,消费心理等多维层面。

4、要在品牌视觉识别(VI)的基础上延伸应用。

SI系统必须与VI系统协调呼应,店内装饰、门头、主色调都应严格延续VI系统的规范,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品牌讯息,让消费者多角度而统一地了解品牌。从而推动产品的销售,如LOGO的应用,要严格执行VI规范,门头和形象墙需要具备统一性和延续性,辅助图形也要店内装饰中渗透应用等等。

篇2:企业统一形象设计

对统一企业外联的策划

对统一的认了解: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于1998年4月成立,位于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182号。合肥统一严格遵守统一企业“三好一公道”的经营理念和“诚实苦干、创新求进”的企业文化,坚持人性本位的企业关怀和提升品质的承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不少突出的成就,获得了省市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好评。

统一企业与高校的联系:统一的产品,如:好劲道、上汤大骨面系列、好劲道鸡蛋面、统一多果汁、统一绿茶、统一冰系列 等在合肥各大高校深受欢迎,为我们大学生的日常饮食生活添加了特别的色彩。我们学校超市的同一产品也是丰富多样,我们学校的一万三千多名学生都是同一的忠实消费者。统一冰饮也曾经在我们学校的运动会期间为广大运动员提供鼓励,我们学校和统一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统一注重对社会的反馈:贵企业在发展经营的同时不忘对社会各界的回报,而且一直都保留着这些美好的企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前不久台湾统一企业还为北京博物馆捐赠了一些公共设施。这些回报一直在消费者心中保留着,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更加关注统一企业的发展,更多的人对统一产品保持不变的热情。

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的关注热度持续高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科教文卫方面的发展十分突出,这与社会各界对教育文化的关注和投入关系密切。作为公益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人才培养基地,尤其需要各界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合肥师范学院的概况:肥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的安徽教育学院,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合肥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高等本科院校,10年学院在校生一万三千多人,学院坐落在安徽省会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统一企业距离很近,共用道路等一些基础设施,也共同为了合肥的经济的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在培养教师的道路上我们学校任重道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元旦晚会的重要作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元旦晚会在各大高校收到高度青睐,大学生们在每一年的晚会期间都投入巨大的热情和努力。在这个文化活动中,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可以让大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外界消息,因为在整个晚会的环境和节目中我们的外界信息由很多途径去传达,而且根据以往经验这种法师传达的信息被接受效果十分明显。

篇3:企业BPM统一流程平台的设计

关键词:BPM,统一流程平台,共享流程

1 问题提出

信息时代, 现代企业管理通常都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表明, 常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往往存在对需求表达不清晰、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作流引擎能力重复建设

大多数企业都有各类型业务应用系统, 例如ERP、办公系统、电子报帐系统、知识管理平台、HR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等, 这些系统都有各自的流程业务、相对独立、无法自动衔接等问题。功能强大的系统一般都具有独立流程引擎功能, 每个引擎都是相互独立和无法交互, 以人机交互为例, 各个应用系统中都具有审批流程的能力, 也都具有人员待办的活动节点, 这样大量的人机交互能力散落在各应用系统内, 导致各应用系统对用户角色的配置和同步要求不统一。

1.2 跨系统流程平台产品集成能力较差

有些大公司内部建立了BPM系统, 但未承载跨系统的流程无法实现系统间的异构、交互, 造成跨应用流程衔接不畅的主要原因是各应用系统的建设均是从自身立场和角度出发, 未从企业级流程的角度审视业务流程在IT系统中的承载, 造成流程以系统边界分裂;另外系统往往只关注其对部门职能的支撑, 而对企业流程和部门协作较为忽视。

1.3 端到端流程无法贯通监控

从管理和运维角度看, 因系统无法统揽大局, 会造成不同的业务管理人员只能监控到端到端流程中的某一子段的运行情况, 如“谈判审批”子段的运行情况, 而无法监控到全流程的执行情况和相关绩效。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精细化管理和业务流程流程持续优化”的业务目标实现, 导致业务管理人员无法从全景视图监控业务, 导致业务管理人员无法掌控全流程的执行情况。

1.4 繁多的流程引擎采用的技术标准不一

国内外工作流引擎通常有多种, 其中有SOA/BPEL流程标准、Wf MC/XPDL流程标准、Wf MC/XPDL流程标准等, 还有自设计未使用技术规范标准或满足部分技术范标准。这些工作流引擎互相间较难实现衔接、结合和集成, 即使是都是使用Wf MC/XPDl规范实现的引擎, 由于各自对引擎能力的建设程度也不一, 局限在满足自身应用需求, 使用方式和API也各不相同, 因此也没有很好的办法直接进行流程集成。

2 平台实现目标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在对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后, 规划了一套规范的、高效的“企业BPM统一流程管理平台”。该平台旨在整合现有企业数据、软硬件设备等多方资源, 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信息化效率和价值。企业BPM统一流程平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立统一业务流程的技术体系, 支持业务融合发展 (图1)

基于对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的需求, 遵循WFMC工作流参考模型中各功能部分的技术要求, 以及SOA体系下业务流程管理要求框架的核心部分, 建立统一业务流程的技术框架, 去实现企业的信息流不仅可以在一个应用系统内部流动, 更可以穿透各个应用系统进行流动, 推动计划、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战略与决策等核心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 支撑企业的业务融合战略。

2.2 实现统一部署、能力复用的BPM平台

建立物理上统一部署的, 可以被多个应用所共享使用的“共享式”业务流程平台, 如图2所示:

在这种“共享式”BPM平台使用过程中, 为了支撑不同应用的特定需求, 还需要特别考虑到不同应用的要求, 如数据物理隔离要求、服务运行质量保障要求、组织机构模型差异化要求等, 可以通过流程服务器“单引擎实例模式”和“多引擎实例模式”来进行部署, 从而实现不同要求。

2.3 集中任务处理, 提升用户操作体验

集中任务处理中心是对BPM平台及各业务应用中的任务通过其中注册的“任务代理”推送到集中任务中心, 其中几个关键点是支持多种流程应用中的任务接入、支持任务推送的可靠性、支持任务的转历史机制。如图3所示:

2.4 统一流程监控、流程服务和审计

流程运行期的管理和监控也是实现BPM统一平台的关键, 要实现端到端流程贯通的统一监控, 甚至是基于多个流程产品实现的流程, 可以做到对基于异构BPM产品所实现的子段流程的钻取监控, 以及实现对其的人工干预, 如挂起/恢复/终止等。

在BPM平台中, 基于跨系统的流程服务调用和应用服务调用的审计和监控能力, 可以通过逐点排查和分析统计的方式快速定位流程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 提供强大的运维支撑能力。基于调用栈的流程/服务调用审计日志, 并且提供图形化的审计日志查看工具, 迅速找到可能故障点, 在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email或短信进行通知。

3 平台设计框架与实施

3.1 平台功能框架

BPM平台业务流程管理分为基本功能部分和扩展功能部分。其中, 基本功能部分包括基础支撑 (业务流程引擎, 业务规则引擎以及系统管理与维护) , 运行时环境 (系统/组件的连接、用户/客户端应用的交互以及业务活动监控和业务事件管理) , 以及设计时环境 (业务流程的建模和设计、业务规则管理部分内容以及功能组件的注册、发布与管理) ;扩展功能部分则包含一些扩展接口、业务流程引擎扩展能力、业务流程的仿真与优化, 以及多租户服务能力。

统一流程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实现BPM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包括建模与设计、部署与执行、监控与分析、优化与调整等环节。其功能框架图如图4所示:

3.2 系统部署模式

BPM统一流程平台的部署最好不与现有业务应用混杂, 即使投资限制无法提供满足高性能的设备, 也争取利用现有设备将统一流程平台独立部署。部署模式采用如图5所示:

BPM统一流程平台部署的特点主要有:

(1) 平台应用部署与不同应用系统部署的逻辑服务器分离, 可在新服务器Web应用中; (2) 平台数据库与流程业务数据库系统分离; (3) 平台流程引擎与业务系统之间通过远程服务方式调用, 事务一致性处理方式需要通过业务补偿的方式进行; (4) 平台与应用之间引入企业服务总线, 实现对多系统的流程整合。

4 BPM平台的创新

经过规划设计与论证, BPM平台将实现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 能够较大地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竞争力和管理效率。

4.1 理论创新

将BPM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业务流程梳理、业务流程建模、业务流程执行、业务流程监控、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优化等。通过构建统一的需求引擎、构造引擎和流程运行控制引擎, 来适应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的流程穿越, 灵活提取公共流程和子流程, 从而对流程集中管理、统一监控和处理, 同时能让计算机自动根据用户需求来安排工作, 自动化地将管理流程业务工作结合在一起。

4.2 应用创新

建立统一流程平台, 能有效地对战略与决策支持管理域、计划与预算管理域、供应链管理域、财务管理域、人力资源管理域和企业综合管理域等多个管理域的流程进行集成, 对平台中的应用服务和流程服务进行抽取, 并注册到企业服务总线中, 达到了充分复用用户已有的流程资源的目的:

(1) 实现跨应用系统的工作任务的集中处理, 实现统一待办;实现统一业务流程的统一建模、统一监控分析, 实现端到端的流程管理监控; (2) 基于LDAP目录服务技术完成的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对现有系统资源进行了很好的整合, 实现了对企业中用户身份的统一管理, 有效解决用户权限管理和身份认证的问题, 减少多系统、多权限的繁琐; (3) 实现跨系统流程/服务调用的审计和故障排查, 能在系统运维期间使用户更全面的掌握流程轨迹、执行时间、异常环节等关键点。

4.3 技术创新

4.3.1 采用成熟技术的集成, 使平台稳定

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 (SOA) 体系架构+企业服务总线 (ESB) 实现各个业务服务的集成, 能灵活的编排并转换协议, 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基于LDAP的统一用户认证, 提供了快速响应大容量访问和广泛复制的能力, 充分提高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

4.3.2 建立流程开发和整合的技术体系和规范标准

建立一套统一流程规范来指导设计与实施。通过流程技术规范, 一方面明确建立流程梳理、建模、设计、开发、部署、管控的一体化过程规范与方法, 以及各个活动的执行原则与指导;另一方面, 明确定义各应用子段流程的衔接规范、服务梳理和抽取的规范、服务及UI改造的规范等。

4.3.3 构建不同的引擎对流程的生命周期进行分解和设计

通过构建需求引擎、构造引擎和流程运行控制引擎, 构建一个统一的智能流程平台, 来适应不同的业务系统, 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流程穿越, 能提取公共流程和子流程, 从而对流程集中管理、统一监控和处理, 同时能让计算机自动根据用户需求来安排工作, 自动化地将管理流程业务工作结合在一起。

5 结束语

企业BPM统一流程平台的设计是针对企业信息化的实际需求, 根据一年多现实环境的运用分析, 能够为企业的流程从调研、开发、测试、上线运行、调优等整个生命环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规范, 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为企业今后与第三方的流程开发商合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平台不仅发挥了统一用户、统一待办、统一建模、统一监控等具体功能, 更重要的还建立了一个多个应用系统集成的统一流程共享平台, 改善企业的流程复杂度,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BPM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不仅能适用于有跨多个应用系统的流程业务的大型企业, 例如电信企业、保险公司、银行、医疗和政府机构等, 还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来完成企业内部的采购、销售、项目管理、公文审批等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晓, 吕爽, 马新强.基于SOA的企业应用集成研究[J].信息技术, 2007 (4) .

[2]喻俨.基于Web服务的业务流程建模研究与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 2007.

[3]乔毅弘.基于BPM的需求建模研究与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8.

[4]周晓艳.企业服务总线 (ESB) 在SOA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09.

[5]周艺琼.基于BPEL的业务流程研究及在学校迎新系统中的应用[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6]陈国津.基于BPM的自定义行政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7]崔佳佳.基于SharePoint的企业BPM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篇4: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设计

关键词:无线网络架构;无线控制器;轻量级无线接入点;LWAPP

中图分类号:TN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2

Enterprise Unified Wirel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Design

Liu Xinjun,Yang Junwei,Chen Xiaoyun,Pan Weiping

(Shanghai Television Station,Shanghai200041,China)

Abstract: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enterprise wireless network,including its system manageability,security and roaming flexibility,and analyses the existing defects structure,then highlights the competitive edges of unified wireless network structure.That new network structure is equipped with lightweight wireless LAP,WLC and LWAPP,thus strengthening the availability and security of wireless network.

Keywords:WLAN;WLC;LAP;LWAPP

一、引言

隨着无线技术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迅速成为了企业园区网中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线网络的可扩展性、易获取性等特点让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效率大大得以提升。然而,无线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难题和安全隐患。

目前,企业所普遍采用的无线网络架构均属于传统方式。在该方式中,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下简称AP)相互独立,缺乏统一部署和管理,无线数据流缺少汇聚点,安全策略得不到有效部署。针对上述这些缺点,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做出了诸多方面改进,包括AP的管理模式、无线数据流控制等。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在延续了无线网络优势的同时,更是完善了无线网络的可管理性、安全性和可用性,使其更高效、安全地为企业的各类业务应用提供服务。

二、企业传统无线网络架构

企业传统无线网络架构由四大板块组成,分别是:无线终端层、无线接入层、有线传输层和网络控制层。在该架构中,AP相互独立部署于整个企业的园区内,用户的无线数据终端可通过加密信道将数据发送至AP,由AP再将数据转发至有线传输层,继而访问企业内部资源或是互联网资源,详情可参考图一。

图一:企业传统无线网络架构

(一)企业无线网络传统架构数据流

传统无线网络架构的确扩展了企业园区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企业的各类无线业务,使得用户对于应用的获取更为灵活和方便。在传统无线网络架构中,其无线应用的数据流主要以下几个步骤:

1.用户的无线终端设备通过加密信道连接至离自己最近的AP,这也是该架构中唯一可以实施安全性的环节。

2.无线加密数据传输到AP后,由AP负责数据的解密,然后将数据桥接到企业的有线交换网络。

3.桥接至有线交换网络后,无线应用数据流与企业中的有线数据流完全一致。

(二)企业无线网络传统架构缺点

通过上述图一所示以及无线数据流模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知道,在传统无线网络架构中无线数据流缺少统一的汇聚节点,存在着诸多缺点:

1.AP缺乏统一部署和管理。

在企业传统无线网络架构中,各个AP独立运行,企业管理员必须对每个AP进行单独配置,如此分散式的AP部署模式给管理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性。同时,在网络规划中,一般会将无线用户归入同一个网段,以便在网络中做简单的安全控制。然而,由于AP将部署在企业园区中不同的交换设备,为了满足之前的要求,就不得不将无线网段在所有交换机上互相连通,这样的部署容易造成地址在整个园区网中泛洪,显然这并不符合最佳的网络设计实践的要求。

2.网络安全难以保证。

在企业园区网中,无线网络的出现一方面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由于每个AP独立运行,因此管理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变得十分困难,每个独立的AP处理其各自的安全策略。无线数据流缺少统一的汇集点,这意味着无法对无线数据流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以实现入侵检测和防范、服务质量、带宽控制等。同时,用户无线终端虽然可以与AP之间通过加密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但由于无线通信环境的易获取性和复杂性,黑客可以比较方便地对无线数据进行截取、分析和解密,从而窃取到数据内容。

3.AP间信号重叠,漫游功能欠灵活。

在传统的无线网络架构中,各个AP独立运行,相互之间没有通信机制,因此每个AP都会将功率信号放到最大,这便会使得AP之间的信号重叠区域可能超过20%,而一般合理的信号重叠区域应维持在10%左右。然而在重叠区域的用户无线终端会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此外,由于AP之间相互独立,当用户在从AP1的信号范围移动到AP2时,无线终端需离开AP1范围即造成信号中断后再连接AP2的信号,在整个漫游过程中将造成数据包的大量丢失。

通过上述章节,我们简单回顾了企业传统无线网络架构及数据流,指出该架构的诸多不足之处。那么在接下来的论述中,针对安全和管理的问题,文章引入一种新的架构方式,即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该架构不但可为企业获取灵活的无线业务应用,同时还能保证其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三、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

与传统无线网络架构一样,统一无线网络架构也可分为四大区域。其中,无线接入层和网络控制层的设备部署与传统架构相比存在较大不同:

1.在网络控制层中,该架构增加了无线控制器(Wireless Lan Controller,下简称WLC)和无线控制系统(Wireless Control System,下简称WCS)。WLC主要对AP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以实现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的灵活性,是无线网络统一架构的关键设备之一。WCS属于配套管理系统,在该架构中可查看整个无线网络覆盖的信号强度和范围,并能管理连接无线的用户,查看其身份,IP地址和具体的位置等功能,为统一无线架构的更是增加了灵活方便的元素。

2.在无线接入层中,该架构部署的AP为轻量级AP(LAP),俗称“瘦AP”,其意义在于LAP并不需要单独配置,其配置通过WLC处自动下发获取,LAP与WLC之间实现基于LWAPP隧道封装的通信机制,以确保无线网络系统的统一性和安全性,详情可参考图二。

图二: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

(一)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数据流

统一无线网络架构针对传统无线网络架构中的诸多缺点,有了各方面的改进。在论述该架构之前,我们先对该架构中的无线数据流进行必要的描述:

1.用户无线终端设备通过加密的无线信道接入至附近的LAP。

2.LAP接收到用户无线终端的数据,以LWAPP协议在二层通道对数据进行隧道封装(可参考图二中的数据流描述),并通过证书方式對WLC进行认证。合法的WLC在通过认证后,LAP才会将封装后的用户数据发送至WLC。此时,LAP不负责对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解密过程由远端WLC完成。

3.WLC接收到LAP发送的数据,先对LWAPP隧道进行解封装,如果数据加密则进行解密,完成后根据原数据包目标地址按路由转发,同时将原数据包源地址更改为自身设备的出口地址。

4.由于WLC在转发数据前将原数据包的源地址更改成自身设备的接口地址,因此回包数据将先被统一转发至WLC,再由WLC进行LWAPP隧道封装发送给相应的LAP,LAP收到数据进行解封装后发送至用户的无线终端设备。其中,加密解密过程分别由WLC和用户无线终端分别进行,LAP并不参与。

(二)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优点

根据对该架构数据流的描述,不难发现企业统一无线网络架构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统一的AP管理和控制。

在该架构中,LAP并非独立部署于企业园区中,它们的配置策略和运行情况由WLC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接入的LAP会自动同步WLC上的配置文件。在WLC中也能够管理所有已注册的合法LAP,当某个LAP发生故障时,WLC能够及时针对指定LAP进行排障。这使得管理员对于LAP的部署和管理非常的灵活便捷。

于此同时,由于用户无线终端与目标应用间的通信被LAP和WLC用LWAPP协议进行隧道封装传送,因此无线用户可以被设计在同一个网段中而并不需要对整个网络进行二层的贯通,LAP本身的地址可以与归属的二层交换机同一网段。这样的设计并不会对企业园区网造成地址泛洪的影响,是比较优化的网络设计实践。

2.网络安全性有保障。

在传统无线网络架构中,无线数据流缺少集中的汇聚点,这导致安全策略难以集中统一部署。然而在该架构中的无线数据流在WLC处有统一的汇聚点。在该汇聚点上,管理员可统一实施相应的安全策略,如认证授权、防入侵检测、服务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功能,这将大大提升无线网络的自身的安全性。同时,在此架构中,无线数据的加密解密分别由用户的无线终端与WLC之相互交替进行,并且在整个传输过程中都是被隧道封装在LWAPP隧道中,这使得黑客比较难以从中通过对数据包的监听到而实施破解,也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无线数据的安全性。

3.支持灵活漫游机制。

篇5:漫谈企业财务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是指对集团公司的资金实行统一管理,通过母公司审批制度、资金集中运营和人员统一委派等方法,达到控制和减少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支持主业发展、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财务费用等目的。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打破了集团公司内部各独立法人财务分块管理的旧模式,形成了统一的现金流、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及适合集团公司特点的现金运营思想和财务管理模式。

实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基本标准是:现金的集中统一管理要达到非受控(除公积金、保证金、质保金等)现金流的90%以上;集中统一授信和信贷应占总额的70%以上;对外投资和担保全部集中审批;逐级委派财务主管:资金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统一的财务和资金管理制度。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才能真正做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但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并不是集权管理,集中统一管理的根本宗旨是通过对财务运作过程的管理,提高集团整体财务管理效率,而不是子公司财务最终决策权力的转移和消失;其目的是提高集团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协调能力,而不是取消子公司风险决策和承担后果的权力,最终还是要由子公司代表集团的股东行使决策权,来体现和执行集团的决策。因此,资金所有权不变、子公司资金存取自由和存款有利贷款付息是资金集中管理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同时,统一授信和信贷也应遵守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授信和信贷的主体是最终使用者(子公司),即授信由集团统一运作,但申办和使用的最终决策权在使用者手中。二是授信和信贷的合法使用和归还责任由使用者(子公司)承担,其法律责任不得免除。

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最终实现集中统一管理,要经过很艰难的过程,绝不是集团领导讲几次话、集团公司发几个文件推行就能解决的。因此,在具体实施中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1、选择和确定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集团公司可选择建立资金中心或结算中心,不须经其他政府部门审批,但在资金运作上不能吸收存款,支付利息与税法也有一定抵触;也可选择组建财务公司这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其资金运作受法律保护,但与子公司同级很难行使行政权力,且获得政府审批很难。企业应权衡利弊,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平台。

2、明确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主要业务流程,并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流程和制度应根据建立的不同平台来定,主要应包括资金集中管理办法、内部结算办法、授信管理办法、信贷管理办法、资金预算管理办法、风险管理办法、网络结算办法、会计核算办法、稽核和审计办法等。

3、建立先进、安全的资金结算管理网络。集团公司一般下属单位较多、分布较广、业务量大,资金运行速度快,没有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支持根本无法完成资金集中管理的任务。

4、具有财务预算和资金预算编制和执行能力。可以说没有准确的预算,就没有资金的准确运营和管理,就无法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高效率。

5、配备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集团公司应配备一批忠诚、敬业、熟悉业务并具有创新能力的财会人才,这是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具体可采取

篇6:企业管理论文统一格式

期末考查科目,采取小论文形式考查的,请按照以下格式要求执行。

1、以小论文考查的科目,必须打印,首页用统一的卷头。

2、纸张用16K,页边距左边用默认设置,右边设置为2厘米。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写,居右侧。

3、论文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代写、雷同等作弊行为,则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2009-2010年第二学期《 》科目考查卷

专业:班级:

篇7:企业文化四统一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从XX年9月份开始到年底,利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作出的重要决策,有利于增强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推进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公司科学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两个转变”,推进“四化”工作,推动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实现“小而强”奋斗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提高“国家电网”品牌价值,提升公司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公司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深化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的“四化”工作,加强人财物的集约化管理、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的延伸,是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次重要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公司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建设。

二、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在全体员工中强化“一个国家电网”观念,树立“我是国家电网人”意识,推进以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体系为核心、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强化目标管理,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公司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全面应用国家电网公司标识系统,规范使用公司VI手册,统一策划品牌建设活动,提升品牌价值;全面完善公司管理标准,优化公司管理和业务工作流程,提高公司管理效率效益,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1.价值观统一。公司基本价值理念体系是全公司统一的价值观。用统一的价值观指导全公司工作,贯彻到公司各单位,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到公司工作的各个方面。

2.发展目标统一。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全公司上下统 一的目标。各部门、各单位在各项工作中围绕公司统一的目标开展工作,全面推行目标管理,上下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责任同担。

3.品牌战略统一。全公司上下实施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战略,开展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建设,塑造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4.管理标准统一。全面推进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公司统一的管理标准体系,实现公司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管理。

三、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和主要任务

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从XX年9月开始至12月结束。

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抓好学习培训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工作贯穿主题实践活动始终。要充分发挥宣传载体在企业文化宣传方面的重要作用。《**电力报》、公司门户网站要开辟“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专栏,广泛宣传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宣传公司推进企业文化“四统一”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准确把握“四统一”的基本内涵和目标要求,明确“什么是企业文化‘四统一’”、“为什么要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怎么建设以‘四统一’ 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谈认识、谈体会、写心得。在活动期间,本部副职领导干部以上,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提交一篇论文,字数在1000——1500字内,并于10月31日前报活动办公室,为员工作学习辅导,引导员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把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省公司将通过举办企业文化“四统一”研讨会、企业文化建设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培训骨干,明确工作要求,指导活动开展。各部门、各单位要细化企业文化“四统一”基本要求,及时提出落实企业文化“四统一”的工作措施。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公司媒体专栏和自办媒体搞好宣传教育,结合实际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深入分析查找问题,全面落实企业文化“四统一”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企业文化“四统一”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企业文化自查活动,认真查找在企业文化塑造、传播和落地过程中,是否存在与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要求不一致的问题。对照企业文化“四统一”要求,明确本部门本单位在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任务。对照公司党委 《关于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的要求,检查本部门、本单位的任务落实情况,并写出书面总结,于12月10日前报活动办公室。

坚持边查边改的原则,认真落实责任,明确工作标准,能改的马上改,能统一的马上统一。对于不能马上完成整改的工作,要在理清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应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明确具体措施。

公司本部各部门要结合业务管理工作提出落实企业文化“四统一”要求的具体措施,并落实到具体业务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要在XX年年底前,完成清理不符合企业文化“四统一”要求的文件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与企业文化“四统一”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以贯彻落实公司统一的价值观为基础,以价值观的统一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四、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开展活动,活动办公室设在思想政治工作部,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

抓好示范,典型引路。按照典型示范、分类指导的原则,省公司将选择部分单位开展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引导各单位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四统一”的有效做法,总结经验,抓好示范,通过现场交流、信息交流、工作交流等形式,不断强化活动实效,促进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化。本部各部门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要根据业务范畴、职责分工对各单位的相关整改工作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促进企业文化“四统一”目标的实现。

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边学边建、边查边改贯穿活动始终,厉行节约,注重实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要把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进行管理优化的有效载体,与加强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及加快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与本部门、本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使主题实践活动成为推动公司工作的强大动力,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衡量和检验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效。

篇8:企业统一形象设计

对于IT来说, 目录服务是现代IT技术的基础架构技术。目录服务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搜索和定位、身份验证和授权、网络资源的支配和管理等功能。目录涵盖了网络内的用户、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存储设备等等资源的总和。目录服务是目录中所有的信息和资源发挥作用的服务, 企业建设统一目录服务就是要将网络中的用户和资源管理组合起来, 实现统一的基于目录的网络服务、基于网络的应用管理等, 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2 大中型企业目录服务的现状和需求

2.1 信息系统现状

现状一:根据调查发现, 企业一般都有OA、ERP、PDM、财务、质量、安全等业务系统, 每个系统都有一套单独的用户体系, 导致每个用户都需要记住很多个用户名和密码。

现状二:由于缺乏统一的IT资源管理工具, 企业IT部门无法对如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权限控制。

2.2 对目录服务的强烈需求

一般的大型企业由总部和分支机构组成, 而且都在近10年内开始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 由于起步时间、技术和子企业自身状态和规划的差异, 目录服务建设和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企业往往以地域或管理特点为边界提供及管理目录服务, 往往在企业内部跨越这些边界就难上加难, 更不要提统一的目录服务了。因此, 这些企业的内部IT管理大多是“散兵游勇, 各自为政”的状态。对于高速发展的企业来说, 没有信息化的支撑, 理想成为国际型的、世界级的企业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而高效便捷的管理信息化和技术信息化没有坚固、灵活、高效的IT基础架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设计建设统一、高效的目录服务成为现代大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的重点。

3 企业统一目录服务方案的设计

3.1 活动目录模型的介绍

活动目录一般有以下四种部署模型。

(1) 单森林单域

(2) 单森林一个树多个域

(3) 单森林多个树多个域

(4) 多个森林多个域

目前企业南车集团及下属17个成员企业中, 大约有10个以上的企业使用活动目录 (包括总部)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 大家都是各建各的, 所以, 形成了“多森林多个域”的模型。子企业之间或总部与子企业之间资源无法统一管理和使用。

3.2 大型企业统一活动目录的选择

在大型企业的活动目录模型选择上, 我们一般都考虑如下的因素:

(1) 帐户及配置数据的集中

(2) 高效、简单和灵活分配的管理

(3) 设计上不要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

4) 对外部和分支机构加入可以扩展

(5) 简单易记的域名, 便于雇员和合作伙伴使用, 同时提高品牌效应

(6) 根据管理政策需要, 可以实施管理委派, 减轻管理员的工作

(7) 降低总体维护成本

从活动目录的重新规划设计角度来说, 只有2种模型可以考虑:单森林单域和单森林一个树多个域两种模型。下面分别就以下两个模型进行估缺点的分析。

单森林单域模型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集中管理整个集团总部的安全策略;可通过委派方式实现管理权 (如用户帐号、邮箱添加等) 的适当下放;数据信息的集中提升了系统运行性能;完全利用组织单元反映集团的管理结构;当集团机构重组时可以非常灵活的进行调整, 比如加入新的域;当资源和用户需要在组织机构内迁移时可以非常灵活的调整;相对其它几种方案, 可以使用较少的域控制器;简单的名字空间设计–只需要一个DNS名字后缀;用户在查找AD内的信息时相对简单;单一的组策略更容易实施。同时该模型也存在以下缺点:其一, 如果各地分支机构系统管理相对独立, 提供不了广阔的操作空间;其二, 对总部的系统管理工作要求及工作量相对提高。

单森林多域模型适合于集团控制程度不一的大中型企业选择和使用, 它具有以下优点:子域管理的客户端可以灵活的设置发布自己的策略;总部的系统维护工作量相对降低;当集团迅速扩张时, 可随时建立子域。缺点是:不利于集中管理整个集团总部的安全策略;服务器的开销增大, 加大客户的硬件及软件投入;需要多个DNS名字后缀。

从当前成功的国际企业的经验来看, 一般是能不做多域尽量做单域, 跨国企业多数选择单森林多域模型来建设统一的目录服务。

结合本企业对IT资源管理要求和以上两个模型优缺点的分析及成功的经验来看, 为了保留子企业在IT管理上的自主性, 同时又不脱离总部的顶层管理力度, 大中型企业选择单森林多域 (父子) 模型建设统一目录服务最为合适。总部为父域、子企业为子域的父子域模型, 一方面总部可以实现对子企业的目录整合, 另一方面子企业具有较大的自主管理空间, 实现了架构统一、管理高度灵活的目标。

4 统一目录服务规划与方案

4.1 规划设计和原则

(1) 完整性原则

要求设计必须根据大中型企业的实际情况, 满足企业级应用的完整规划。

(2) 安全性原则

要求设计必须考虑基本的安全需求以及未来的安全发展规划。

(3) 灵活性原则

要求设计必须满足大中型企业不断发展的业务模式, 提供灵活的站点扩充方案。

4.2 活动目录服务规划内容

活动目录规划主要包括逻辑架构、物理架构、基础网络服务、编码规划、活动目录结构规划等五方面的内容。详细内容见下图所示:

由于规划内容较多, 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只重点对父子域架构规划和用户账号规划进行说明。

4.3 活动目录域架构规划

注:因涉及企业内部信息, 以下有关公司名称及域名信息均为示例性描述。

(1) 按照单森林父子域模型进行规划和设计, 见以下目录模型示意图:

(2) 父域以ABC.com为顶级域名, 各子域名规划示例如下:

(3) 活动目录服务器部署规划见下图

4.4 用户账号规划

(1) 用户账号名的规划

为保证用户名的唯一性和增强编码的统一性, 采用与人力资源系统一致的员工编码作为域用户的帐户名称, 长度为12位。

(2) 用户账号信息的数据来源设计

目录服务系统中的用户账号集是企业所有需求账号的全集, 这个集合应大于或等于人力资源系统的用户信息集。其来源一是人力资源系统, 二是流程审批后的临时用户。其逻辑关系见下图。

4.5 DHCP 规划

各子域目录服务单独建立DHCP服务, 以规范各子企业对IP地址的使用。私有地址A类和B类的分配方案为:

IP地址的合理规划是网络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IP地址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路由协议算法的效率和网络的性能, 也影响到网络的扩展和网络的管理, 严重的话也必将直接影响到网络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南车在子网划分方面, 为不至于过多的浪费IP地址, 不仅考虑到各个子公司目前和将来的需要, 也同时要统一整个集团的IP地址区域分片, 于是用了VLSM (可变长子网掩码) 机制, 来给每个分公司划分需要的IP范围。

因涉及企业内部信息, 在此不列表地址规划表。

5 企业统一目录服务的应用

5.1 用户身份同步和认证架构要求

(1) 应用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要求

为保障安全、简化和规范各应用系统的用户设置, 要求使用统一的活动目录资源:各应用系统的用户登陆时, 应在活动目录中完成身份验证后方可登录应用系统。

(2) 同步用户身份信息的数据源

各应用系统依托的用户账号、组织机构信息应按照企业规范要求的数据源提供同步服务, 同步用户身份的数据源包括如下两个系统:

其一、e-HR人力资源系统:用户的身份信息及企业的组织机构信息均取自此。

其二、所在公司内部构建的活动目录 (以下简称“AD”) :活动目录中的用户组约束了各应用系统的访问用户群体, 不在该用户组的用户不允许访问相应的应用系统。此数据源仅提供了约束信息。

5.2 用户身份同步的应用设计

为保证活动目录的完整性, 必须建立活动目录与人力资源系统 (HR) 一定的同步关系。为此, 构建了如下数据同步解决方案, 其数据原理图如下:

各应用系统关于同步程序的原理如下:

第一步、自AD中获取“指定组织单元”下“指定名称的安全组”的成员集, 并根据成员的账户获取账户的唯一ID。

第二步、使用上述的一组成员集的每一个唯一ID集到HR系统内取出每一个ID的身份信息 (包括汇报关系) 及组织机构信息。

第三步、将上述结果集数据写入应用系统中。应用系统自行处理系统内用户权限、编辑用户信息、删除用户等业务逻辑。

5.3 用户账号同步的实施规范

5.3.1 活动目录关于身份同步需要做的工作

负责AD的系统管理员在身份同步的实施工作上应完成如下任务:

(1) 同步程序会将HR系统的所有用户同步到AD活动目录, 管理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定时同步策略。

(2) 在域控制器的“AD用户和计算机”内建立一个“组织单元” (OU) , 命名规范见下章的描述。

(3) 在上述“组织单元”下建立多个“全局安全组”, 每一个“全局安全组”对应一个需要进行同步的应用系统, 命名规范见下章的描述。

(4) 将各应用系统可以访问的用户 (AD帐号) 加入到相应的“全局安全组”内作为组成员。

(5) 告知应用系统的厂商上述相关信息。

(6) 维护工作内容:根据企业相关管理程序维护上述“全局安全组”成员的正确性。

5.3.2 活动目录关于身份同步的命名规范

本规范下涉及2个命名规范:

(1) “组织单元”命名规范

“组织单元”命名为固定名称:App Usr Grp。含义如下:

App:代表英文“Application”, 中文的“应用系统”。

Usr:代表英文“User”, 中文的“用户”。

Grp:代表英文“Group”, 中文的“组”。

(2) “全局安全组”命名规范

“全局安全组”命名规则参考下表:

5.3.3 e-HR 数据获取规范

人力资源系统根据SOA架构提供标准的Web Service接口规范, 应用系统根据提供接口标准进行数据信息的读取。

6 结束语

企业通过统一目录服务的统一规划实施, 并对公司信息系统用户账号同步和认证集成架构进行统一规范, 达到了公司信息化建立和使用统一信息系统基础架构的规划目标, 实现各应用系统组织机构、人员等基础信息的统一管理, 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运维质量, 为企业信息化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IT资源越来越多, 如何统一、高效、方便地利用这些资源, 成为大中型企业IT基础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活动目录 (Active Directory) 服务是微软提供的资源管理工具, 它为管理用户和IT资源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本文从大中型企业目前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 明确了企业新的业务信息系统对活动目录的需求, 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设计、建设目录服务来实现IT资源的合理有序管理和实现信息系统对目录服务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目录服务,同步管理,身份认证

参考文献

[1]微软公司.规划Active Directory和管理模型[OL].http://technet.microsoft.com, 2007-01-29.

上一篇: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下一篇:股份赠与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