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2024-08-05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选8篇)

篇1: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菜名英译策略研究 ——以《舌尖上的中国Ⅰ》为例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中西方文化传播日益密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菜名英译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 经过直译、音译和意译翻译方法研究菜名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 菜名英译; 英译策略;

一、引言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世代传播, 源远流长。单从菜系来说, 就有著名的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而从命名方式来说, 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佛跳墙、金屋藏娇、八仙过海。。。。。。能够说,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一样地区间尚有不一样的饮食文化, 国与国之间的饮食文化更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 菜名的英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留本国的文化特色, 又要融合当地的饮食文化。一个英译不当的菜名, 会使人一头雾水, 甚至丧失食欲。而一个英译得当的菜名, 不仅仅能够弘扬中华美食, 更能够传播美食背后的中国文化。

本文就《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 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菜名英译的策略。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受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原因的影响, 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显著差异。从古至今, 中国人就以农耕为主, 吃的大多是五谷杂粮。而西方很多国家以狩猎为主, 所以饮食以肉类为主。[1]林语堂在其著作《生活的艺术》中说道,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一样于中国, 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 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坚持身体健康、结实, 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 其他皆在不足道中。”[2]所以, 中国的“吃文化”相比西方国家, 有更深的内涵。

从吃的方式来说, 西方主张分餐制[3], 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 能够合理控制食用量, 避免铺张浪费。且容易调节个人口味。中餐提倡合餐制[3], 过年过节, 三五好友围坐在大圆桌前, 气氛好不融洽!

从吃的资料来说, 西餐大多“中规中矩”, 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 而中国人的餐桌上,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 应有尽有。中餐的搭配形式也常常会有大胆的突破, 从不拘泥于固定搭配。

最值得一提的差异在于其命名方式上。西餐命名大多俭朴、直截了当, 虽然缺乏艺术性, 可是十分实用, 让人一目了然。如煎牛排、蔬菜沙拉、香煎鳕鱼。而中餐讲究音韵、形美[1], 有的菜名温柔婉约, 有的菜名气势滂礡。如梅开二度、青龙过江、大鹏展翅、娇莺戏蝶。运用修辞手法、神话传说、历史典故[4]的菜名也不在少数, 如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鲤鱼跳龙门。还有一些常出此刻喜宴中的菜名, 朗朗上口、吉祥喜庆。如红抱喜临门、情深双高飞、喜鹊报佳音。

三、菜名英译方式

(一) 直译法

中餐菜名虽有不少讲究, 但简单的家常小炒的命名也极为简单, 有些菜肴甚至直接以主要材料命名。当菜名中出现菜肴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时, 直译法不失为一种妥当的处理方法。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菜肴原料, 一方面又能最大化地保留该菜肴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舌尖上的中国I》中就很多运用了此种方法。

1。 直接以原料命名

直接以原材料命名的菜名简单易懂, 使人一目了然, 所以在翻译时, 直接将其进行英译即可。如“虾膏”译为shrimp paste。当出现多种原料时, 常以with连接。如“黄豆酸笋小黄鱼”译为braised yellow croaker with soybean and sour bamboo shoot。

2。 制作方式炊具+原料

要说中餐和西餐最大的不一样之处, 就不得不说到中国菜肴五花八门的制作方式了。煎、炸、炒、爆、熘, 光是中餐厨师在厨房里摆弄炊具、颠颠锅就能拍成一部“大片”。以往还有过不少外国留学生因为思念家乡的味道, 在寝室炒菜而弄响了烟雾警报器的窘境。由此可见, 中式菜肴的制作方式之繁杂, 于西方人来说确实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所以, 以制作方式加原料的命名方式在中餐中十分常见, 是一条传播中餐独特的制作手法的捷径。在对此类菜名进行翻译时, 常以方法+食材。如“红焖虾”译为stewed?shrimp、“熏鸭”译为smoked duck。

而中餐的炊具之讲究, 也令人叹为观止。说到最常见的米饭, 就有铁板饭、煲仔饭、木桶饭、竹筒饭。。。。。。而对于一些“资深吃货”来说, 光是听到铁板两个字, 就能想象一顿热气腾腾、冒着白气、发出呲呲啦啦的声音的美食了。所以, 一些中式菜肴的命名常会在前面加上炊具名, 留以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类菜名的翻译较为简单, 直接炊具+材料即可。如“汽锅鸡”译为steam pot chicken。

3。 辅料+原料、辅料+制作方式+原料

中餐讲究搭配, 如荤素搭配、色彩搭配, 所以一道菜往往会出现多种材料。有时候, 有些辅料也能够成为一道菜的点睛之笔。所以, 在菜肴的命名上, 常常也会加上这类辅料, 使菜名读起来朗朗上口, 也会增加食客的食欲。如“小葱拌豆腐”, 小葱虽不起眼, 但如果直接称为“拌豆腐”或“豆腐”, 就会变得平淡无奇。辅料加原料以及辅料加制作方式加原料的菜名通常直接将两者进行翻译, 或者辅料+with+原料。如“菠菜面”译为spinach noodles、“火腿炒饭”译为fried rice with ham。值得一提的是, 《舌尖上的中国I》在对火腿炒饭进行英译的时候, 改变了“火腿”和“饭”的位置, 将其译为“炒饭和火腿”, 这是译者的灵活之处。翻译菜名时, 能够适当改变位置, 将主材料放于前面, 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

(二) 音译法

中国人讲究什么节日吃什么食物。比如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西方人对许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食物“一无所知”, 更不可能为它们配备专门的“英文名”。所以, 音译法成了翻译此类事物的重要方式。如今, 音译法慢慢被西方国家所理解。许多经过音译的词语在西方也渐渐变得耳熟能详。在《舌尖上的中国I》中, 也出现了许多音译名称, 必要时候, 可在后面加以注释。如“馕”译为Naan、“泡馍”译为Paomo (originated from the bakes buns) 。

(三) 直译+音译法

《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运用了音译加直译的翻译方法, 究其根本, 大部分是由于菜肴运用了地名+菜名的命名方式。如“镇江香醋”译为Zhenjiang vinegar、“岐山臊子面”译为Qishan noodles。

(四) 意译法

在以上几种英译方式中, 意译法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中式菜肴不仅仅能够使人大饱口福, 同时也能让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其原因就在于菜名所传递出来的一系列信息。从古至今, 中国人讲究喜庆、吉利。所以, 在菜名中常将“鱼”比做“龙”, 将“鸭”比做“凤”, 将“肉丸”比做“狮子头”。所以译者不仅仅要了解菜肴所使用的原材料, 也需要了解该菜肴的历史故事。但往往此类菜肴最能体现文化底蕴。

1。 象形手法命名

中餐中有许多菜肴利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命名, 以增加神秘性或象征完美寓意。如“刀板香”, 将腌制的咸肉在焖蒸过程中将之置于上等香樟木板上, 所有油腻皆被木板吸走, 既坚持了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翻译时将其译为sliced salted pork, 使人能够一目了然。“狮子头”在中餐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可是其翻译也颇有难度。若使用直译法, 将其译为“lion head”, 未免使人丧失食欲。《舌尖上的中国I》中, 狮子头译为Braised Meatball, 既解释了制作方法, 又加入了原材料, 同时对其形状加以描述, 短短两个单词, 传递出如此多的信息,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 借用典故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菜肴由来各式各样, 其中不少借用了历史典故。如鉴真素鸭, 是一道大明寺的素宴, 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作。鉴真和尚为唐代佛教分律学高僧, 因其将盛唐的饮食之道传入日本, 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 同时也使大明寺素宴声名远播。《舌尖上的中国I》将其译为Monk Jianzhen′s Soy?“Duck”?, 对鉴真进行了简单解释, 对其原料也加以说明, 同时为Duck加上了双引号, 最大程度保留了中文名字的韵味, 又不会使人误解, 是一个十分恰当的翻译。

3。 省略语

中式菜肴中, 将几种原料各取一字组合而成的菜肴并不少见。即有神秘感, 又留以想象空间, 这类菜肴翻译时应尽量将其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原材料逐一翻译, 使听者更易理解。如腌笃鲜, “腌”指腌过的咸肉, “笃”指的是用小火炖, “鲜”指的是新鲜的肉。短短三个字, 既包含了制作材料, 又包含了烹调方式。《舌尖上的中国I》中将这道菜译为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

四、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菜名翻译大有学问。翻译时应力求简洁又不失韵味, 使人一目了然。无论是直译、音译还是意译, 都需要译者进行适当取舍、适当变动。一个好的菜名, 传递出来的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信息, 而是能留以听者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若菜名翻译得当, 不仅仅能传播中华美食, 更能传播菜肴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M]。四川: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4。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3]顾晓晶。图示理论在中式菜名英译中的应用[M]。河北: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4]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策略[M]。安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5]孔辰。目的论视角下菜名的英译策略[M]。北京:外语论坛, 2011。

篇2: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与网络信息的全面发展慢慢将世界联成一体, 该趋势必然会导致世界文化的发展在彼此碰撞与融合下构成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跨国界、跨文化交际, 已不仅仅是一些涉外部门人员的专属。各国各族人民均陆续加入到和异域文化交流的行列中, 体会着其中的新奇和乐趣。可是, 在跨文化交际机会增加的同时, 不一样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增加,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也更突出, 这对跨文化交际有效性带来不一样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五个方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与阐述, 并简单论述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提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语言; 观念; 思维;

引言

跨文化交际特指针对不一样文化与语言背景, 依靠一种通用语言开展的交往行为, 其本质与内涵为强化整合语言与文化间的差异, 目的在于进一步增进交际双方间深入交流和协作[1]。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和协作日益深入, 跨文化交际变成社会大众关注与讨论的热门话题。所以, 务必要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里的具体表现给予探究, 站在科学合理的视角与立场, 吸纳中西方社会文化中的独特优势, 摒弃和更正不足, 到达取长补短, 自我完善, 以更好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下头就主要对此展开论述。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宏观表现主要就是语言文化的差异。语言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语言表述与交流方面的差异, 是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关键因素。例如, 早期燕窝蜜炼枇杷膏的英语说明书里, 陈皮的译文是Chen’s Skin, 干姜的译文是Fuck The Ginger[2]。俗语翻译里也不时出现中国式英语, 较典型的有:“If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 I have one”, 翻译成汉语则为要钱没有, 要命一条。语言习惯方面, 中西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在英语国家里, 时常都直呼他人名字, 除了年龄相近的人士这样, 即便是年龄差异大也照样用名字来相互称呼, 可是这要是在中国, 直呼长辈或教师或领导的名字, 则会被视为缺乏礼貌与修养的行为。语用含义方面也存在极大差异, 如狗在汉语中, 一般是被用以表达贬义的词语, 如“狼心狗肺”、“走狗”等, 但西方国家则正好相反, 主要是用狗来表述善意的褒义词, 如“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即你真是一个幸运的人。若依照中国式英语的方式来理解该句子, 则会闹出不少笑话。所以,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里, 语言是无法孤立存在的, 若脱离其文化内涵, 则变得面目全非。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所谓价值观念, 即基于某种世界观念之上, 对各种事物和行为以及可能的选择等实施评价的标准, 包括以此为基础采取的某种行为态度或是倾向。价值观念包含很多资料, 本文仅以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为例展开分析。中国人通常都有很强的家庭观念, 亲情伦理、血缘关系、尊重长辈等观念在脑海里根深蒂固, 父母和子女始终都是一家人, 即便子女成家立业后仍然要承担起侍奉父母和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也是作为子女应尽的职责。但在西方就不一样, 如在美国子女成年后就会离巢而飞, 父母不会再抚养他们, 同样的, 子女独立后也不会再管父母家里的事, 不存在赡养父母一说, 更难以看到如中国几代同堂的画面。又如, 中国人在购物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一大家人一齐购物的现象, 并且大人给小孩买东西是很正常的, 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应当的, 常常还会有成年子女和父母抢着付钱的。但在西方却不一样, 父母和成年子女的经济是独立开来的, 购物时都是各自付账, 甚至有的家庭里小孩子买东西也要自我付钱, 用自我帮父母做家务赚来的钱支付。由此就可看出, 中西方在对待家庭方面几乎是两种截然不一样的观念, 故在交际过程中需要充分研究对方的价值观念。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人比较委婉含蓄, 在思维过程中注重意会性;西方人思维则比较直接, 有什么就直接说什么。就以写信来说, 在通信不发达的过去, 很多信息都是依靠写信的方式传达, 中国人在写信的时候前半段资料基本上都是比较委婉含蓄的客套话, 通常在信的末尾才会道明真正意图;而西方人表达意思就很直接, 通常在写信的开端就直接阐明意图, 之后再寒暄一些客套话。经过写信的方式就能反衬出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又如, 中国人通常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收入等情景, 以示对对方的关心。但在西方人看来, 这些问题都属于个人保密, 其他人是没有权利过问的, 第一次见面就问显得很不礼貌, 会让被询问者产生反感。若问西方女士“How old are you?”, 对方很可能会回答说“It is a secret!”西方人期望自我在别人眼里永远都是充满朝气的, 以此警示自我要时刻坚持一颗年轻的心态, 故不喜欢提到年龄。在中国人的日常交流中也常常会问对方“你在哪里?”“你去哪里?”“你在做什么?”等, 但在西方人眼里这就有刺探别人保密的嫌疑, 是很不受欢迎的。可见,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避免询问上述问题, 以天气、心境等为话题开端会收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四、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长历史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之一, 主要指该国家或是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包括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 所以风俗习惯是一个综合了各个方面的较为全面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集合体。中西方在风俗习惯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在此以颜色为例加以分析。在中国人眼中, 红色, 一种如同鲜血的颜色, 代表着喜庆、成功、平安、顺利等, 传达着一种吉祥。但在英语中, “red”往往代表着愤怒、危险、犯罪、极端等, 如red alert表示红色警报, red flag表示危险的信号灯等。以往中方某品牌的榨菜在包装上印制了“红旗”, 其销售就受到了阻碍。中国著名戏剧《红灯记》如果直接翻译成英文The Red Lantern, 那么西方人就会很疑惑, 因为在西方上述翻译则表示妓院。又如, 中国人乃龙的传人, 很尊敬龙, 认为龙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古时候, 仅有皇帝这种至高无上的人才能穿“龙袍”。但在西方则刚好相反, 西方有“打龙节”的习俗, 认为龙就是恶魔, 被传说中的保护神杀掉, 借此节日感激保护神, 避免了恶魔侵害人间的灾难。所以, 当要表示一个人生龙活虎的时候, 不能翻译成“HeShe is as lively as a dragon and tiger。”, 而应翻译成“HeShe is full of vim an

d vigor。”再如lion, 狮子。在中国人思想意识中对狮子没有异常含义和好感, 相应的词汇中也大多以贬义出现, 如狮子大开口;但在西方人眼里狮子就是百兽之王, 代表着威严和勇敢, 其中英国就将狮子作为了国家的象征[3]。

五、时光取向的差异

中国人认为“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昼夜更迭、季节交替”属于环形运动状态, 整体而言时光感充足, 做事也不用很着急, 故常常向后看, 回顾历史, 以历史为鉴。表此刻语言方面就如慢用、慢走、慢慢品尝、慢慢欣赏等习惯说法。并且中国人往往认为过去的老朋友是自我的历史人脉, 故会倾向于长期与过去老朋友坚持联系。中国人奕相信轮回, 认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善事者逝后可入天堂、做恶事者逝后应下地狱”, 认为长辈行善可为后辈积福。但在西方, 认为时光会“吞噬”掉所有事物, 属于线性单项持续运动, 就如犹太基督教的传说:认为任何事件都是有始有终的, 并不是在做周而复始的运动。这种线性单项持续运动的观念让西方人认为时光流逝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故西方人紧缺意识很强。受紧缺意识的影响, 西方人对任何事情都是向前看, 放眼未来、展望未来, 并不一味执着于对过去所做或是此刻所做的不断争执、争论, 在他们看来, 这样的人生就不会有未来了。综合来看, 在时光取向上中方更注重过去, 做事情也注重以史为鉴、追溯根源, 强调过去的经验教训是当前的重要参考;西方人更注重“向前看”, 强调对未来的规划, 用自我的努力去驾驭未来、改变命运, 过去的

已然成为过去, 没必要用过去的事情束缚当下和未来。

六、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上文主要对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展开了论述, 在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时光取向等方面均各有不一样, 这些已然成为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照指标, 同时这种融合正在以更广泛更深入层面上得到进一步的实现。故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 缩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有效提高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与本事。

本文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不断探索各种差异文化的契合点, 尤其应注重培养非语言交际本事。因为很多时候在交际过程中眼神、肢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交流方式更能传达意愿, 也更需要借助这些方式传达意愿。如在交流过程中西方人就比较注重用眼神传递信息, 有“眼神交流法”之称[4];但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 很少长时光直视对方, 自然也就无法用眼神传递信息了。若能培养中国人对眼神交流的重视和运用, 也就能在必须程度上提升交际效果了。二是强化语言综合本事的培养力度。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不能说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本事就一味地去迎合对方的文化, 而应当在坚持自我国家文化的同时, 不断学习、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 在语言方面就表现为基础知识和口语本事的结合训练。仅有这样, 才能在与对方交流的过程中尊重对方的国家文化和个人保密, 而不是冒昧的用自我国家的文化去评价或衡量对方国家的文化。

七、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推动了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融合日益频繁和深化, 跨文化交际备受关注和重视, 各个领域的跨文化交际也越发频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要提高跨文化交际成效, 并不是去影响或同化对方, 而应当认清双方国家的文化差异, 不断学习和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 在交际过程中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这样才能避免很多交际过程中的突兀和尴尬。本文从语言、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时光取向五个方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展开论述,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对中西方文化加以融合的提议。由以上也看出, 对待交际过程中所涉及文化的两种极端作风:源于外部的强加和主动从内部的叛离, 均对双方正常交往和各自的文化传承不利。跨文化交际双方需共同维护各自文化的安全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彼此促进, 相互学习, 唯有如此, 人类文化历程才可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宗媛。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 (10) :185-185。

[2]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04) :169-171。

[3]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92-95。

[4]孙东锐。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分析[J]。北方文学, 2017, (06) :170-170。

[5]王宁, 原源, 原一川。二语习得中的文化认同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4。

[6]吴为善, 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7]宋朋。在华留学生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 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有哪些

★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

★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 中西方餐桌礼仪

篇3:中西方文化差异浅析

关键词:餐饮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悠久历史5000年, 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社会历程。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饮食文化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 过分注重饭菜的意、色、形, 基本追求色、香、味, 具有粗放型思维特征的中国人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却很少考虑饭菜的营养性。西方人在烹饪时自始至终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基本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食物对人的健康, 他们不讲究花样、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2、通常, 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 大家共享一席, 共享桌上的菜肴。这大概源于“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 强调一个“合”字。西方人请客吃饭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 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上菜后, 人各一盘。各吃各的, 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付账也往往采取AA制, 各人自付各人账。

3、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在饮食餐具上的选择也不同, 中国人使用筷子而西方人使用刀叉。中国人在用餐时喜欢用圆桌, 用筷子吃饭, 体现了一团和气;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使用刀叉则给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

4、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 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 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 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 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要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 更要悦目、悦耳。首先, 不但要衣着整齐, 往往还要求穿礼服, 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 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 不能高声喧哗。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 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 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笔者从思维方式、思想文化、价值观差异等方面简要分析:

1、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文化由于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 故生存意识异常发达, 形象思维非常突出, 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西方文化由于倡导“人定胜天”, 科技意识发达, 抽象思维突出, 注重逻辑推论和实证研究。也正如傅雷先生所阐述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 细微曲折, 挖掘惟恐不尽, 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2、思想文化的差异

中国一直受儒家思想所左右, 它对于中国从古到今的影响都是极其深刻而广泛的, 儒家宣传“万般皆下品思想, 唯有读书高”。中国人向来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 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 接人待物, 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 以谦虚为荣, 以虚心为本, 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在西方却不太一样, 他们崇尚个人为中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讲究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因此, 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 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3、价值观的差异

东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提倡集体价值至上的文化, 也被称为“我们”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 儒家经典《礼记》中就对儒家的大同社会做过典型的描述, 称为“礼运大同”。集体价值至上论者从不愿意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也不愿意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正如Young (1994:51) 在描述中国文化社会模式时指出的:“对抗、威胁社会的安定, 发表相反的意见会使双方都丢面子。”在这种文化社会里, “个人的事就是集体的事, 朋友之间是没有隐私的” (young, 1994:139) 。

西方的个人价值至上文化也被描述成“我”文化, 一切个人从道义上讲都是平等的, 整个社会极力推崇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即个人价值至上。个人价值至上论者保护个人隐私, 强调在公开世界中个人的隐私需求, 并主张个人不受任何他人的干涉, 选择自己的思路和行为。需要指出的是, 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是复杂的, 不能断言某个社会是完全的个人价值至上或集体价值至上, 只能说某个社会更多地接受个人价值至上论或集体价值至上论, 大多数说英语国家倾向个人价值至上论, 而中国倾向集体价值至上论。

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今天, 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日趋重要。要使交际顺利进行, 相互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在交际中我们应该相互尊重, 承认差异并允许差异共存。以对方的价值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容忍、尊重并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同, 提高跨文化平等交际的功效, 使交际双方能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 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 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参考文献

[1]Sapir, Edward,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New York:Harcourt, Brace&Co.1921.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年。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篇4: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研究

关键词:面子;文化差异;价值取向;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电影经常反映的素材,电影《刮痧》和《喜宴》生动形象的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面子”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本文以电影片段为切入点,分析“面子观”影响下的言语行为和文化根源,从而让交际者提高对社会文化和语言差异的敏感度,减少因“面子”引发的文化冲突。

一、中西方对“面子”的理解差异

(一)西方人的“面子论”

英国学家Brown和Levison将“面子”定义为“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公众中的社会形象”,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即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期望受到认可或赞许。西方的“赞美文化”就是典型,如“You look good today”;消极面子,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让对方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和决定权。凡有违交际者自由愿望的行为就是对交际者消极面子的侵犯。因此,既要维护积极面子,又要照顾消极面子,才能在交际中给彼此留足面子。

(二)中国人的“面子观”

在中国文化和社会关系中,“面子”往往代表个人荣誉、地位和尊严,是调节和支配中国人社会行为的重要准则。在人际交往中,最关键的是如何保住面子,例如鲁迅笔下的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一种为保住面子而进行的心理上的自我防御行为。中国人注重“赏脸”,避免“丢脸”,极力要“给面子”和“顾全面子”,因此只有注意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知道如何维护他人的面子,又能施行相应的言语行为,才能给自己保住面子。

二、中西方“面子观”影响下的言语行为差异

(一)“避免冲突”和“就事论事”

电影《刮痧》中,有这样一幕:

保罗父亲:“我只相信事实,你不应该打丹尼斯!”

许大同:“我为什么打我自己的儿子?还不是因为尊重你,为了给你面子!”

保罗父亲:“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是给我面子!”

中国有很多“许大同”们,他们会因为自家孩子欺负了别人,主动负荆请罪,甚至当场打骂孩子,借己之手替对方家长出气,贬己尊人,给足对方宽宏大量的“面子”。同时表明绝不纵容孩子犯错,保住自己家教严格的“面子”。然而,西方也有很多“保罗父亲”,认为“打孩子”是一种虐待儿童的行为,与道歉无关。他们倾向于就事论事,不留情面地将施虐者告上法庭。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违反了社会准则或信条,就不应该“给面子”。

美国学者Hall曾提出强弱语境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强语境文化,寻求和谐共处,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发生冲突。而一旦发生冲突,人们倾向维护双方的面子,避免矛盾升级。西方文化则是弱语境文化,强调个人意见和差异。在西方人眼里贬低自己是愚蠢的行为,更不能说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他们要求建立“平等性”的关系。他们主张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适度的冲突是一种积极行为。

(二)强调“面子”和尊重“自由”

电影《喜宴》中身在美国的高伟同为了应付父母催婚压力,决定和朋友假结婚并简单办理登记了事。母亲得知孩子的计划之后,表示坚决不赞成。原因是婚姻大事,草草了事无法给亲朋好友交代。

中国人十分看重婚嫁丧娶这类大事。如果主人不邀请宾客,亲朋好友会认为主人瞧不起自己;宾客越多,越说明主人受人尊敬。婚礼的盛大程度直接说明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财富实力。作为退伍高官,高父高母不能接受到公证处办理手续就算结婚的想法,认为如此草率寒酸的做法,让他们把东方人的面子丢失殆尽。但是对于伟同,他的内心已经基本西化,认为结婚是个人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他没有必要为炫耀或者迎合而违背自己的意愿。

这个例子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面子”问题上的差异。中国人更看重积极面子,更重视自己被他人的认可以及对他人的肯定,以确保自己或他人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相反,西方文化更注重对消极面子的维护。人们希望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不会在主观上迁就他人而使自己的自由权受到影响。如果被迫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者被迫做某事,他就是丢了面子。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因为中西方的这种差异,对彼此造成“面子威胁”,引发矛盾冲突。

三、中西方面子差异的文化根源

回顾历史,中华文明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和人们聚族而居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就是更注重和谐共赢。另外,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仁爱”和“中庸”要求人们做到“泛爱众而亲仁”,在言行中,为对方留面子,尽量避免矛盾。因此,人们在决定言行时,往往在考虑自己的意愿之外,很大程度上会顾忌言行是否与外部期待相一致,是否符合社会群体的愿望。

相反,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强调民主和自由。“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使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强调个人奋斗,重视个人价值。同时宗教对西方人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基督教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们突出自我,重视自我。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的确立,人口频繁流动,不易形成稳定的群体关系,西方人的群体意识较低。因此,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指引下,个人的情绪、愿望、目的和隐私会得到尊重。只要言行举止、处事风格不妨碍他人,一切由个人自主并为之负责。

四、结语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中国的面子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更加强调积极面子;西方的面子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更加强调消极面子。我们通过比较找出其中文化根源,从而得知:面子观影响下的言语行为差异是特定文化价值的反映,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理解其本质特征并习得相应语言策略,才能创造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Edward T.Hall.Beyond Culture[M].New York:Anchor Press,1976

[2]Brown,P.& 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顾曰国.礼貌、用语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04)

[5]鲁瑜.面子:中西方文化冲撞与解读[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6]郭峥嵘.中西方文化中“面子”的比较和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篇5: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文字内涵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能够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我;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我,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英民族重理性和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到达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

三、色彩喜好的差异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它直接反映价值观的差异。比如,对某些有褒贬色彩的单词,中西方就有不一样看法。例如:每个人都有自我喜欢的颜色,国家和民族也一样。对不一样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能够反映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汉语中,红色代表热情、喜庆、吉祥,一向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和**,还有“愤怒、敌意、亏空”等含义。如“be red with anger”(愤怒),“red hands”(沾满鲜血的手),“red card”(红牌警告),“be in the red”(亏空、负债)。再比如,在中国,白色是丧服的主要颜色,而在西式婚礼上,西方人选择白色作为婚纱的颜色,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了纯洁与神圣。

四、日常交流的差异

1。 称呼及问候

在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最常用的就是“Hi。”“Hello!” “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MissMr Li! ”而在中国,学生见到教师,常常会说“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Teacher Li! ”这是一种纯粹中国式英语, 是不贴合西方人的语言习惯的。在中国,相识的人见了面,最常说的话就是“你吃饭了吗?”或是“你上哪儿去呀? ”如果按中国的方式来问候西方国家的人,“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对方必须会以为你在询问并干涉他她的私事。显然,这种问候是要不得的。和西方人打招呼,只要说声“Hello ”“Hi ”就能够了。

2。称赞致谢

中国人习惯于“自贬”,把自谦当成一种美德,如果谁直截了当地理解赞扬,会被认为是骄傲自满或是缺乏教养。当西方人夸你的物品漂亮时,若你同样用“It just so so”等来以示谦逊的话,对方会感到你认为他她的赞赏或恭维不是诚心的,或是不值得的。对别人善意的称赞,你完全应当微笑着理解并回答“Thank you! ”表示理解对方的称赞。在中国,亲戚、熟人之间一般不说“多谢”,你要这样讲,对方会觉得被当作了外人。而西方人则从早到晚谢不离口。

五、风俗习惯的差异

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 一词,能够对应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英语中的称谓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常用外, 其他的几乎不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不礼貌,没教养。其次,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 就是you,I 就是I,不用像汉语那样用“您、局长、工程师” 等敬语。另外,中、西方人们理解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很不一样。中国人听此类话语后会说一些谦虚的话语,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又如学术刊物上的文献或论文的标题:汉语文章的标题除说明文章资料外,多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浅谈……”“试论……”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多是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如Science and Linguistics (《科学与语言》)。再次,多数西方人对初次见面或不熟悉的人从不问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有关保密方面的问题,西方人寒暄最多的话题是天气状况。

篇6: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文化观念上,我们的东方文化一向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此刻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当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则比较注重理性,主张从本源出发,要从根本上认识世界,要善于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进取的改变,所以,西方的思维更多着重在改造世界并使其适应人类方面。所以,在这种观念下,人们也更加注重物质生活。

在保密方面,西方人比较尊重人权和个人自由,所以不会窥视和传播别人的保密和秘密,对此,他们认为,热衷于别人保密的人事不道德和令人厌恶的。而东方的人们对这个没有那么敏感,相反,很多人对别人的保密还会有一些莫名的兴趣,总喜欢打听和讨论,甚至有的还会把别人的保密当做一种娱乐工具,用以寻找话题和娱乐消遣,其实这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愚昧。

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受封建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所以虽然看重学习,可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并且很多单位在人才的取向上也对文凭有着要求。在求知上也比较死板,习惯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而西方在这方面则截然不一样,他们注重的是个人本事,所以对于文凭也没有很多硬性要求。在求知上西方人提倡的是创新和批判本事,要求学生善于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本事,这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来自西方的国家的原因。

在竞争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所以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也十分深入人心,尽管此刻很多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可是从观念来看,儒家所表达的竞争是不道德的说法,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必须地位。而自古以来的小农意识,也使得中国式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对手打倒,这种观念必须程度上也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与提高。

篇7: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人:

1、普遍性格独立、外向、强悍、富于进取性。

2、文化就崇尚个人意志,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无论亲疏)都作为个人应对的、需要征服的对象。他们期望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欢,认为那是一种“征服”。

3、突出个人、不那么重视利益友情、尊重真理而非权威等等表现,都是这种民族性造成的。

东方人:

1、性格依群、内向、温和、趋向平稳安定,

篇8: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随着中国入世后与国际的接轨, 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势必大增, 因此, 时代迫切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学外文要听、说、读、写、译五会, 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交际双方除了所用的语言相同外, 还必须对世界及其运动方法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 也就是说他们应具有一些共有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 渗透文化教育, 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二、文化、人的思想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体现文化, 是文化的编码手段之一, 语言的使用受到社会的制约。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 要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和规范。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 而且包括社会的宗教, 风俗习惯、传统及生活方式。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文化的不同, 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 社会价值标准的差异以及语言风格与习惯的差异等等。

早在柏拉图时代语言便被看作是思想的外衣。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思想决定语言的内容;思维方式影响表达方式。没有思想, 语言便没有意义;没有语言, 思想便无法传达。学习英语, 我们可以从英语的特点认识到西方人的一些思维特征。当然人的语言对人的思维又具有反作用, 它会不断的加深人的某种固有的思维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化教学

1、中西思想观念差异及在语言中的体现

(1) 个人主义取向与集体主义取向

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萨姆瓦和理查德波特说: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 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是主导一切的。在英文的书面语中, “我”字永远是大写, 而“我们”、“你们”、“他们”和“你”、“他”、“她”则不然。从这小小的侧面也可以看到, 在英美文化中, “我”的地位最重要。英美人的个人主义还体现在他们把个人看作是组成社会的单个元素, 因此他们做自我介绍时只说姓名而不提所在的公司和家庭。美国的个人主义强调的个人包括个人的身份、个人的作用、个人独立性、自主选择。他们的个人主义与我们传统观念上的个人主义有所区别, 不是与“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等同。

中国传统强调群体意识。儒家经典《礼记》中就有对儒家思想的大同社会作过典型的描述, 称为“礼运大同”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 从“仁”这个字的结构由“二”和“人”组成可以看出, 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有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自我介绍时往往用“鄙人, 敝人, 不才”等谦辞。当被问及身份时, 我们甚至只说所处的单位, 集体等而省略姓名。

(2) 崇尚竞争与追求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持征服态度而东方文化持顺从态度。西方人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任, 要驾驭和征服大自然。东方人则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朋友, 人应与自然合作, 与自然和谐的共存。这一世界观上的分歧反映在人际问题关系上, 西方人崇尚竞争, 竞争从美国人的孩提时代就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比赛或是玩游戏, 他们懂得“being number one”的重要性。而中国人讲求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和气生财, 以和为贵”等。了解了这一点, 我们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就不会把他们的坦率, 直截了当看作是鲁莽无理的表现。

(3) 将来取向与过去取向

西方人把时间看作是一条直线, 是不可浪费的东西, 他们欣赏决策果断, 办事有效率的人。准时对西方人来说非常重要。中国人则把时间看作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无起始点, 我们更看重人和事, 并不把预约看成是铁定的不可改变的东西。中国人做事强调谨慎稳重, 考虑周全。

西方人在时间取向上也不同于东方人。大多数西方人是将来取向。他们不停的为将来做打算, 因此, 他们对拖延或推迟缺乏耐心。这种文化的人喜欢改变与创新, 却很少注意过去的传统习惯。中国人则是过去时间取向。他们强调传统, 为自己文化的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而自豪。

在文章布局上的差异也反映出东西方人在时间取向上的不同。 西方人的文章多开门见山, 并且段首有主题句。这样的文章利于浏览, 节约时间。中国人的文章则讲究曲折, 欲说还羞。

(4) 对沉默的使用

有人说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谈话中的沉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同时也表示了听者的反映, 如同意, 反对, 缺乏兴趣等。东西方人对这种“无声的语言”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沉默在西方主流文化中不是重要部分。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很少沉默。中国人则不同。他们认为“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沉默是金”。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只有通过反思获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对沉默的 不同态度, 有利于在跨文化交流中减少误会。

(5) 问候方式

人们日常交往无不是从打招呼开始的。东西方人打招呼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在西方人眼里, 中国人见面常用的招呼语“去哪儿呀”“吃了吗”“回来啦”等要么是废话, 要么是干涉隐私。用这些语言打招呼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甚至还会产生误会。西方人见面则常用“Hello!”, “Hi!” , “How are you”等打招呼。由于中国是一个礼仪之帮, 说话做事要符合一定的礼节。晚辈对长辈, 下级对上级一般不能直呼其名, 要加上称谓, 官衔等以示尊重。而西方人则不同, 不熟悉的人之间或在正式场合使用“先生, 小姐”等以示尊称, 熟悉的人之间则很随便, 甚至儿子可以直呼其父母大名。

总之,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 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 还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才能更好的交流, 合作, 不至于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来。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 包括学习者个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 教学是环境因素中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努力书利用文化语言观来指导教学, 培养学习这的跨文化意识, 适时、适量、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文化教学, 提高学习这的社会文化能力。

摘要:学习外语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交际双方除了所用的语言相同外, 还必须对世界及其运动方法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 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 还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才能更好的交流, 合作, 不至于惹出意想不到的麻烦来。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 渗透文化教育, 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上一篇:中国神话与抗争精神下一篇:新疆美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