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理论基础总结

2024-07-11

信息理论基础总结(精选8篇)

篇1:信息理论基础总结

《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31305)课程名称:信息论基础

参考学时:48

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0 先修课及后续课:

先修课:概率论、信号与系统

后续课: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

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2.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控制和利用。特别是迈入21世纪――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信息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从事信息、通信、电子工程类专业的人才,而《信息论基础》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信息科学其它相关学科的选修课,掌握它,可以指导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

本课程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论述,并结合实例建立数学模型,给出推演过程,力求物理概念清晰、数学结构严谨和完整、逐步深入展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香农信息论的三个基本概念,与之相应的三个编码定理,以及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数字通信、信息处理、信息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编码工作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信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信息分析方法及主要结论,为今后从事信息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工作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为了适应数字通信、信息处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专业需要开设。该课程着重介绍信息论应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现代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提取、传输和处理的一般规律,提高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现信息系统的最优化。

信息论是现代通信与信息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定义和测度;各类离散信源和信息熵;剩余度;信道和互信息;平均互信息和信道容量;数据处理和信息测量理论;信息率失真函数和数据压缩原理;离散信源无失真和限失真信源编码理论和编码方法;离散有噪信道编码理论和编码原则。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通信系统各部分的主要组成以及作用、香农的三大编码定理;

掌握各类离散信源和信息熵、信道及其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和数据压缩原理、离常用的无失真信源编码方法、纠错码基本思想及常用的纠错编码方法。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信息以及失真的测度、信道及信道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方法以及有噪信道编码方法。教学难点:

典型序列以及由此推导出的香农三大编码定理即逆定理。

5.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讲学为主,习题讲解为辅。6.教学学材及主要参考书

1.傅祖芸编著,《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2.姜丹,《信息论与编码》,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曹雪虹,张宗橙,信息论与编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了解信息论研究对象、目的、发展简史与现状;

了解通信系统的模型以及通信系统各部分的主要组成以及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的概念

知识要点:信息的概念及自信息 第二节 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知识要点: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信息论发展简史 知识要点:信息论发展简史

三、本章学时数

2学时

第二章:离散信源及其测度

一、教学要求

了解信源的相关性和剩余度的概念,信息的概念,信息,信号,消息,数据的关系与联系。

掌握信源的数学模型、离散无记忆信源、离散平稳信源和马尔可夫信源基本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源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知识要点:信源的数学模型,离散无记忆信源及其扩展信源。第二节 信息熵及其基本性质

知识要点:自信息及信息熵离散无记忆扩展信源熵,熵的基本性质及最大离散熵定理。第三节 离散平稳信源

知识要点:离散平稳信源定义,联合熵,条件熵以及极限熵。

第四节 马尔可夫信源

知识要点:马尔可夫信源定义,马尔可夫信源熵 第五节 信息剩余度

知识要点:信息剩余度以及自然语言熵

三、本章学时数

10学时

第三章: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一、教学要求

了解一般信道容量计算。

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离散无记忆信道以及一些特殊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道数学模型及分类

知识要点:信道数学模型及不同的分类,信道矩阵。第二节平均互信息及特点

知识要点:信道疑义度,互信息和平均互信息及其特性,平均条件互信息。第三节 信道容量及一般计算方法

知识要点:离散无噪信道及信道容量,对称离散信道、准对称信道的容量计算。第四节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及其容量

知识要点: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及其容量,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三、本章学时数

8学时

第四章:无失真信源编码

一、教学要求

了解其它一些无失真信源编码方法。

理解渐近等分割性及典型序列,算术编码方法及具体实现方案;

掌握编码的定义,码的分类,定长编码定理,变长编码定理,最佳编码方法:香农编码方法,费诺编码方法,哈夫曼编码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等长码及等长信源编码定理

知识要点:编码器的概念,码的定义,等长码及等长信源编码定理,典型序列及其性质,编码效率。

第二节 变长码及变长信源编码定理

知识要点:唯一可译码定义及其判断方法,即时码的树图法构造,Kraft不等式,紧致码,变长信源编码定理。

第三节 编码方法

知识要点:香农编码,费诺编码,香农-费诺-埃利斯编码,哈夫曼编码,游程编码,算术编码和其它一些编码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

10学时

第五章:有噪信道编码

一、教学要求

了解检错码与纠错码的方法。理解渐近等分割性及典型序列。

掌握的重点内容有:有噪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差错控制与信道编译码的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卷积码,网格编码调制与级联码简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和编码方法

知识要点:最小错误概率译码准则,最大似然译码准则,最小距离译码准则及其之间相互关系,平均译码错误概率,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和编码方法关系,信道编码的编、译基本准则。

第二节 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知识要点:有噪信道编码定理及其逆定理,信源信道编码定理。第三节 纠错码

知识要点:纠错码分类,分组码的最小距离与检、纠错能力,分组码的码率,线性分组码的特性,生成矩阵和一致监督矩阵及其关系,线性分组码的编、译码方法,汉明码,卷积码及其构造方法。

三、本章学时数

14学时

第六章:总复习

一、教学要求

总结掌握信息论基础课程学所内容

二、本章学时数

2学时

总学时48学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绪论

2学时 离散信源及其测度

10学时 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8学时 无失真信源编码

12学时 有噪信道编码

14学时 复习

2学时

考核方案:

期末考试60%;考核形式:考试(闭卷笔试),教学环境:课堂 作业与提问10%; 学习笔记10%;平时测验20% 4

作业和提问10%:提问采用随堂随机形式,主要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由于本课程没有实验,如信道容量的计算,信源和信道编码等的程序实现,采取在课堂上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算法实现的步骤,然后在课堂上简述。

学习笔记10%:主要是考查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包括课后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与撰写简要的综述能力。

平时测验20%:随堂测验,不定期抽取重要知识点检测学生掌握情况,2~3次,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次数可以酌情变化,根据测试批改的结果,对典型错误进行详细讲解。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取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信源熵和信道容量的计算、具体的信源编码,信道的纠错编码和纠错能力的计算等,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期末考试60%:卷面100分,采取笔试闭卷形式,规定卷面55分以上,总评才可以合格。题型主要有,问答、填空、判断、作图、计算和证明等形式,其中基本难度题分值约为50%,中等难度题约40%,较难题量约为10%。

教研室:

电子信息教研室

执笔人:

系主任审核签名: 谭敏

编写时间2005.2

修改时间2014.1

篇2:信息理论基础总结

文章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基本概念与特点、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意义等几方面来阐述地学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最后对地学信息图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 者:陈燕 齐清文 杨桂山 CHEN Yan QI Qing-Wen YANG Gui-Shan 作者单位:陈燕,CHEN Ya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齐清文,QI Qing-We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杨桂山,YANG Gui-Sha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篇3: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理论基础

一、知情权理论

知情权, 又称知的权利, 是二战后出现的概念, 最早由美国记者肯特·库柏于1945年一次演讲中提到这一概念。当时美国的联邦政府内部有消极地对待政府信息公开化、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严重扩大倾向, 这时, 库柏呼吁公民应享有更加广泛的知情权, 公民的知情权应获得尊重。

广义上的知情权, 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获取、知悉官方和非官方信息的权利。狭义上的知情权, 仅指公民、法人等获取国家机关信息的权利, 不包括获取非官方信息及个体之间获取对方信息的情形。广义上的知情权和狭义上的知情权区别主要在于掌握信息的主体范围不同, 前者除了国家机关外, 还包括自然人和社会组织, 后者主要指国家机关。

知情权, 是一项基本人权, 是实现公民多项权利的前提, 是实现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确认公众是否享有知情权, 是始终影响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关键。一些国家将知情权明确写入宪法, 我国宪法虽然没有知情权的字眼, 但有很多关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表达自由权利的规定,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赋予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赋予公民言论的自由, 规定所赋予公民的这些权利都是以公民的知情为前提的, 因为首先得有知的权利, 才能参与管理, 才能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 才能充分行使言论自由权, 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发表自已的言论。这就要求政府有义务保持信息的公开性, 满足公民获取政府信息自由的权利。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 公众对知情权的认识逐步提高, 愈来愈多的公民认识到知情权是获得其他权力的前提和基础, 积极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 但是由于信息公开范围狭窄, 加之政府官员长期以来受官场保密文化的思想渗透, 致使民众在申请时容易遭遇“玻璃门”, 建立相应的信息分类和查询制度刻不容缓, 政府对公众诉求应及时做出回应, 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二、人民主权理论

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系统阐述“天赋人权”的思想, 他认为“人类天生是自由的, 历史的实证证明世界上凡是在和平中创建的政府, 都是以上述基础为开端, 并基于人民的同意建立的。”[2]“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 统治者都应该以正式公布的被接受的法律, 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民知道他的责任, 并在法律范围内得到安全和保障, 并将统治者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在洛克看来, 人类是自由的, 政府权力的产生基于人民的同意, 统治者的权力应被限制在已经公布并且被人民接受的法律范围内。卢梭继承洛克的思想, 并提出人民主权理论。他认为私有制产生以后, 公民为了保障人身、财富和自由不受侵犯而订立契约, 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称之为国家或主权者。主权是社会赋予政治体支配其成员的绝对权力。根据社会契约理论, 人们建立了国家, 国家意志是人民公意, 政府是主权的执行人, 人民之所以服从政府, 是基于一种委托, 政府以主权者的名义行使主权者托付给他们的权力, 其行为必须符合主权者的约定, 否则, 人民可以撤换它。西方国家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我国也在宪法中也规定一切权力是属于人民的。

我国信息公开范围是以人民主权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要求政府本身负有向人民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从政府权力来源看, 国家意志为人民的公意,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 人民有权了解国家及各个机构的运行情况, 参与到国家管理和决策,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 监督政府正当行使权力, 这就要求政府有义务公开政府信息, 只有政府公开信息, 人民才可以了解政府是否适当、完整地执行授权的目的。

三、透明政府理论

WTO是迄今为止规范国际贸易秩序最有效的制度和规则, 根据《WTO协定》规定, 每一个成员方应保证其法律、规章和行政程序与协定所规定的义务相一致, 该协定要求各成员国的法律、规章、行政程序必须符合WTO规则的要求, 与WTO规则相衔接, 各成员国的法律、规章、行政程序当然包括了行政法律制度, 虽然WTO规则是关于国际自由贸易的规则, 但由于其主要针对政府行为, 以政府管理活动为调整对象, 所以, 加入WTO对于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挑战伴随着机遇, 大量修订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 确保法律符合WTO规则的修律行为, 以及成员国政府机构都必须按WTO规则及本国国内法律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严格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行政法制的改革, 推动行政法制工作的全面建设。

WTO要求成员国政府遵循非歧视性交易原则、市场准入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这几个原则都贯穿着透明度原则这一重要原则, 要求成员国公正、合理地公布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措施, 如果成员国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实施的具体贸易措施有变化, 应及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 确保贸易的政策环境是可预见的, 是透明、公开、公平的, 因此, 建立透明政府, 将政府的职能、服务的方式、行政程序予以明示是WTO的必然要求, 公开政府拥有的信息,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履行透明度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159.

篇4:高校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研究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信息公开 理论基础

分类号 G258.6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全社会对高校办学公平透明需求的不断增长,作为政府信息公开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信息公开,日益成为学术界和相关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高校信息公开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关键事件均呈现出快速增长和多发的态势。然而,关于高校信息公开的理论研究、原理探索的文献尚十分匮乏,理论根基尚不扎实。本文研究的目标即在于分析并归纳高校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试图推进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理论体系的建设。我们认为,高校信息公开涉及到信息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政策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相关学科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为高校信息公开研究提供充实的理论基础。

1 高校信息公开的政治学理论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是实现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途径,需要依赖一定的政策、法律和制度的手段来实现,人民主权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为高校信息公开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学理论基础。

1.1 人民主权理论

人民主权观念最早萌芽于14世纪的意大利。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国家是根据人们订立的契约建立的,大家必须服从公意,公意即为最高权力,即主权,主权应当属于人民。我国也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学家列文斯丹教授把对人民主权和自由的保障定义为对政治权力的一种垂直制衡机制。美国《信息自由法》序言这样写道:“如果要实现民有、民治、民享,那么人民就必须能够详细地了解相关信息。”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比秘密更能损害民主[1]。

人民是主权的享有者。依照人民主权理论,政府机构既然从事的是公务活动,就负有向国家权力的主人公开其掌握的公共信息的义务,政府及相关公共企事业单位必须及时公开政府及事务信息,自觉、自愿接受授权者的监督。信息公开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益,增进公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信息公开能够有效地消除行政权力扩张所带来的危险性,有助于体现对人的自由尊重,从而使得国家和人民在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上达到利益的均衡。那么,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各类活动中必须将所获得的信息采取最低成本、最为便捷的方法,确认无误地公开给大众,维护公民权益。

1.2 政策工具理论

政策工具目前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和政策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在公共行政学还是政策科学领域,政策工具理论都以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广泛的应用性获得了普遍关注[2],政策工具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将政策意图转变为管理行为,将政策理想转变为政策现实”[3]。基于政策工具层次的宽泛性,政策工具有时候与政策本身难以泾渭分明:特定的政策工具从某一层面上看是一项政策,但从更高层面看又只是上层政策的一个工具;从另一角度看,政策(政府)工具既指政府用于改善内部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机制,又包括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制。对于高校信息公开而言,政策工具理论的引入一方面使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理念和战略能够落实到操作层面,另一方面使得高校管理与服务的多元化机制得以实现。

2 高校信息公开的法学理论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的法学理论基础涉及到公民受教育权、知情权、信息获取权等等。

2.1 公民受教育权

高校不同于政府,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个人权利性的双重属性。为保障高等教育公益目的和个人权利的全面实现,世界各国无论教育体制如何,均确认高等教育系具有公共性质的事业。高校资金来源渠道之一是公共财政投入,从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投入者的角度看,国民作为纳税人,享有公共信息的知情权。随着教育的普及,每个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但是公民高等教育权受保护的程度却存在降低的危险。从受教育者角度说,充分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受教育权。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无形性、非标准性、消费服务与参与生产的同时性等特点,消费者不仅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服务质量难以进行判断,还要由自己承担服务质量的风险责任[4]。要保证大学生现实及潜在的受教育权益顺利、充分地得以实现,教育信息的自由流通是先决条件。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领导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校信息公开有利于厘清政校关系,强化政府法律监督,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激发其参与权和表达权,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学校运行效能,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制度[5]。高校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相应办学自主权和行政管理权,其性质为公权力,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法律关系另一方主体——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建立高校信息公开机制,是铲除高校公权力异化现象的当务之急,更是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及依法治校的根本需要。在现代法治社会,高校信息公开制度被很多发达国家视为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的有效方式[6]。

2.2 公民知情权

知情权,又称为知悉权、了解权,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泊(Kent Copper)在1945年1月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社会公众有权知道他所应该知道的事情,保障公民获取信息的权利[7]。194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五十九号决议,知情权被列为最基本人权之一。随后,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阐述了知情权,其中第十九条规定:人人都有权享有发表意见的自由,包括持有主张并且不受干涉的自由,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8]。“知情自由”与“知情权利”是知情权的两个组成部分。知情自由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及其他团体不受妨害地获得信息的自由;知情权利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向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以及其他公民、组织请求公开信息的权利。

nlc202309042102

从性质上分析,知情权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的综合体,但更多地体现为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方面。作为民事权利,它主要体现在公民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方面,这是民事主体人格权的一部分。作为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和政府关于信息公开的权利分配方面,这里不仅仅是公民单方的个体,而且重要的是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他们之间的权利和权力的分配,已经带有了政治属性[9]。知情权还是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的题中应有之意。公民个人需要足够多的信息增长知识、形成和发展人格。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对人们时刻不可或缺,已成为人们活动的基础和动力,每个人都需要大量信息来判断自身的处境并做出选择。同时,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诸如自然环境、社会治安、政府决策等,直接影响甚至威胁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充分了解这些信息,公民才能采取各种手段予以应对[10]。

我们可以看出,知情权的实现不但要靠自己主动获取信息,还要依靠相关部门公开信息,这关系着知情权的顺利实现。高校信息关乎学生、家长、教师、公众等诸多相关主体的利益取得及生存发展空间拓展,高等学校主动公开信息以及提供依申请公开信息,目标就是为了保证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得以充分实现。

2.3 公众信息获取权

信息获取权是知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公开是知情权的基本保障,没有信息公开,知情权就流于形式和空谈,参与权和监督权更无从谈起。信息公开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利。只有承认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利,并以此为立法基础,信息公开才有其实质性的意义[11]。英国《信息公开法》(2002年第36章)第一部分的开篇语是“信息的权利”,第一条款名称为“获取公共当局拥有信息的一般权利”。加拿大的信息公开法名为《信息获取法》,该法直接提及“获取信息的权利”:“本法的目的是要扩大目前加拿大法律,以提供获取在政府机构控制下的已记录的信息的权利。”克罗地亚的信息公开法的法律名称中包含了“获取权利”一词,名为《信息获取权利法》。该法指出“获取信息的权利,对于执行和保护公众知情的利益与权利、确保一个自由和民主的社会、确保政府制度的透明和公开的目的是必要的”。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知情权的落实,更实质地体现在信息获取权的实施,因而高校信息公开政策与制度设计的核心,应当是保障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获取权。

3 高校信息公开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包括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中的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等等。

3.1 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本是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中的概念,随着现代大学治理理念的发展而延伸至高等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推翻了传统公司法理论中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公司是一种集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于一身的组织,如股东、员工、客户、消费者、分销商等,因而公司应当考虑这些主体参与公司治理及利益实现的途径。大学也是如此,大学治理涉及到众多利益主体,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心是完善大学与社会的联系环节,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大学管理机制[12];因而应通过信息公开等机制,实现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美国学者罗索夫斯基在其出版的《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一书中列举出大学的四类群体,即大学利益相关者,并按照重要程度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师、行政主管和学生,为大学最重要的群体;第二层次是董事、校友和捐赠者,为大学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第三层次是政府等“部分拥有者”的利益相关者;第四层次是大学利益相关者中的边缘部分,即市民、社区、媒体,是可以纳入次要层次的利益相关者[13]。不论这种划分的科学性如何,反映的本质是现代大学治理已经不仅是大学自己的事情,诸多利益相关者都参与着大学的治理并影响着大学的政策、规划、愿景及实施手段。高等教育作为一个领域,涉及学生和教职工等直接利益群体;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又具有很强的效用外溢性,涉及整个社会[14]。利益相关者只有掌握必要的信息才能介入大学治理,为此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及时地获取学校的教育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彰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特征[15]。制定并实施信息公开政策、构建信息公开制度、导入社会参与机制并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共同治理模式,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精髓。

3.2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公开不仅具有民主价值,同时还具有信息资源共享从而降低获得信息成本的经济价值,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管理方面的保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涉及各个职能部门,有利于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垄断,其运作实践需要建立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传统模式下,信息垄断是普遍现象,各部门极力维护自己对信息的独占权,一是信息意味着权力和利益,二是信息也意味着业绩,因此各个部门都不愿意将作为业绩的信息进行共享。只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能推进信息的有效利用,产生更大的信息价值;利用信息利用服从于收益递增规律(increasing return),即信息被利用得越充分,其产生的收益就越大[16]。信息公开是信息共享的基础,而信息共享是信息公开的结果与目的,高校信息公开本身就是要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因而高校信息公开运作机制设计中,应当重点关切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和途径。

4 高校信息公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

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概念来源于微观信息经济学,同时广泛地存在于社会政治、法律、管理等领域之中,是指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在其相对应的组织、个体之间呈现不对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即一方占有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优于另一方[17]。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假设市场交易双方具有对称的信息,即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拥有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必然影响市场交换、经营及决策,当这种负面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市场混乱。交易双方在交易前后分别发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将进一步降低市场运行效率。据此,Michael Spence设计出“信号传递模型”,提出在市场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个体可以将“信号”准确无误地公开给处于信息劣势的个体,以有效克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18]。

nlc202309042102

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如何在制度上进行适当的设计,减少拥有信息优势的人利用信息优势损害公共利益,就非常必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信息的公开机制[19]。高校信息具有较强的公共性,需要建立公开机制,打破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降低信息交易的成本。如果高校信息公开不完善,社会公众就难以获得高校活动的完全信息,无法有效地观测和监督高校的信息行为,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解决高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高校信息公开,高校是信息公开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拥有信息优势的行为主体,其实行面向利用相关者的有效信息公开,有利于信息流以高校为核心顺畅地辐射到政府、社会、个人信息受体,促进信息资源的扩散与有效利用。

4.2 信息交易及其成本理论

在经济学中,信息不只是对交易的一种支持(对经济交换的外部支持),而且信息本身也可作为交易(经济交换)的对象,信息在交易中实现其价值,而交易又构成了信息创造和信息应用的推动力。由高等学校记录保存的高校信息,也需要传播、需要交易,它只有在与利益相关者的分享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功效;在这种交易关系中,高校居于信息优势地位,是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传送者,而利益相关者从高校获得信息,基于信息做出工作、学习、生活的安排,高校和公民都可从这种信息交易中获得合法的交易好处。另一方面,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增加了政府处理和传送数据的认知能力,极大地降低了处理信息资源、进行信息交易的成本,但由于信息的提供总会存在着成本问题,因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是需要成本的;当然,在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中,如果利益相关者获取信息的过程过于繁琐,也会无形中增加获取高校信息的成本,这种情况实则是一种变相的信息不公开[20]。高校信息公开中的收费机制设计,需要考虑这种信息交易过程及其成本核算。

5 高校信息公开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在当代,大学已走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更多的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参与了争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主导权的博弈[21],大学的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更加复杂的价值关系。现代大学治理理论即是伴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而兴起发展,并在这种不断演化的利益博弈中日趋成熟的现代教育学思想,它为高校信息公开理论构建与实践运行奠定了重要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5.1 完善的大学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

大学治理可以理解为大学中包括两个体系,即基于法律权威的行政体系与基于专业权威的教师体系,大学治理就是为实现两个体系的微妙平衡而设计的结构和过程。完善的大学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信息公开则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大学治理实际是为实现大学目标而设计的一套制度安排,它给出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框架,为大学的目标、原则、决策方式、权力的分配确定规则,主要内容是设计效率实现的机制,通过大学各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目标的活动而实现整体的效率[22]。因此,大学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部门,应以其独特的学术性本质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通过适应、服务、引领社会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通过强化社会监督完善大学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质性地扩大高校信息公开度,高校只有充分保障公众对于高校发展状况的知情权,才能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高校应以承担的重要社会义务。

5.2 社会责任与公信力是现代大学治理理念的外在体现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的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和谐,高校信息公开则是现代大学治理理念中大学社会责任的一种承担和体现方式。所谓大学社会责任,是指大学作为探索与传播高深知识的学术组织,基于对大学使命的深切体认与大学职能的充分发挥,旨在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主要包括保证高等教育公平、质量与社会适切性,探索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理念与实践组成的内容体系[23]。大学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因是大学自身发展诉求,外因是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大学社会责任的存在源于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属性和使命使然,这是多样性发展的世界各国大学具有共性,使大学蕴含着重要而独特的社会责任,并因此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24]。另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设计,大学治理可以从信任的源头上把握和提升大学公信力。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不仅能使受教育者直接受益,也能产生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为公众认同高等教育建立公信力奠定了基础。良好的公信力不仅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能够给各个高校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增值;不仅能够有效保障社会公众的教育权益,而且可以积极推动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有序建构。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公信力提升的途径之一是增加办学的透明度,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并拓展信息公开机制,主动搭建多元化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消解各利益主体由于矛盾、认知偏见、价值偏差等所带来的不信任感[25]。

此外,高校信息公开还涉及到高等学校在新型社会结构中的形象塑造,涉及到新闻舆论的评价与监督,涉及到高校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利益博弈等,因而,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博弈论等学科理论,也都分别从不同角度为高校信息公开提供着理论基础上的支撑。

篇5:信息理论基础总结

答案:

第一部分 教材内容及结构

第一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1信息化教学设计涵义 1.2教学设计理论

第二章 信息化教学环境与系统 2.1信息化教学环境设计 2.2视听演示型教学系统 2.3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2.4虚拟仿真型教学系统 2.5E-Learning教学平台 2.6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

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过程与策略 3.1信息化教学过程概述 3.2信息化教学的策略运用 3.3信息化教学的交往分析 3.4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 4.1教学模式简介 4.2信息化教学模式

第五章 信息化教学资源及利用 5.1教学资源及学习资源 5.2视听媒体资源及利用 5.3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工具 5.4网络教学资源及利用

第六章 信息化教学评价及应用 6.1信息化教学评价概述 6.2信息化教学评价过程 6.3信息化教学评价方式 6.4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 第七章 网络课程与网络学习7.1网络课程内涵与功能 7.2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 7.3网络教学的应用模式 7.4教学网站的设计制作 7.5网络教学应用新技术 第八章 信息化教学实践 8.1网络教学实践 8.2多媒体教学实践 8.3信息与课程整合实践

第二部分 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PBL模式中的IT作用 基于IT的PBL模型设计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WebQuest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模式 情境化教学模式

基于概念地图的教学模式 基于电子学档的教学模式

基于多元智能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2.题目:请你针对百标学校内涵式发展设计行动研究方案。背景:

宁夏“百标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促进民族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工程。工程历时8年,比预期时间提前2年完成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百所标准化回民中小学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宁夏基础教育,特别是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步入快车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学校培养未来社会建设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百标”学校的硬件建设已经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还有部分“百标”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使“百标”学校建设这样的民生工程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来惠及民众,如何进一步提升“百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当前摆在“百标”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设计方案如下:

一、行动方案的目标

通过对本行动方案的研究,目的在于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本研究主要研究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开发,并且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目的在于有效推进教育在教学资源整合、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监控、教育科学管理、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加速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二、行动方案的基本内容 本行动方案的研究针对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方式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师专业素质、学生兴趣和情感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本行动方案研究,旨在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

(一)教学方式行动研究

研究目标:改变“一元”教学方式,转变“多元”教学策略,树立良好的教学机制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项目: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二)教学组织形式行动研究

研究目标:有效组织课堂及课外教学活动,并且开展多种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 研究项目: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策略研究

(三)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行动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有效开发教师专业能力的管理机制和培训机制,探索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方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研究项目: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策略研究

(四)教学内容行动研究

研究目标: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知识,拓宽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研究项目: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五)学习兴趣培养行动研究

研究目标:从多重角度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

研究项目: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研究

(六)创新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研究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研究项目: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策略研究

三、研究的程序与步骤

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论证动员阶段:告知研究意义,动员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二)理论学习与研讨阶段:研究该项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设计活动的研究方案

(三)实质性研究阶段:认真做好每一项研究,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调查学生学习的现状,据此研究改进教学的策略。

(四)经验总结与验收阶段:总结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研究方案,并把研究优秀的研究成果放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五、本方案实施有关安排

(一)组织机构

(二)经费保证

(三)研究方式

行动方案中所列研究项目,本着选题不重复、倡导本区域校际间的合作、致力于打造区域和学校的特色。方案中各研究项目均以行动研究为主,对所选定的项目应形成完整的行动研究方案,将研究项目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四)具体要求

1、加强对教育内涵发展有关文章的学习。

2、围绕教育内涵发展展开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教育内涵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3、切实开展教育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

篇6:信息理论基础总结

沟通(communication)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人们通过沟通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沟通的过程由六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1.信息沟通时的背景或情景  是指沟通发生时的场所或环境,它包括物理的场所、沟通的时间和每个参与者的个人特征等。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背景或情景下代表不同的意义,离开背景来理解沟通的内容往往会产生曲解。

2.信息发出者  是发出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

3.信息  信息是沟通时发出者所要传递的、并能被接受者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观点、思想、情感、意见等。信息是沟通的灵魂。

4.信息传递途径  是信息传递的手段或渠道。它必须是信息接受者所能感受到的,通常是与感官通路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相关。

5.信息接受者  是接受信息的主体。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判断、理解、接受同样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情绪、推断能力的影响。

6.反馈  是指沟通双方彼此的回应。信息接受者受到信息后,经过整理、判断,将对信息的反应返回到信息发出者。

(二)   沟通的方式

1.语言性沟通  使用语言或文字形式进行的沟通称语言性沟通。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工具。

医疗机构中的语言交流分为互通信息性交谈和治疗性交谈两种。

(1)互通信息性交谈:互通信息性交谈的目的是获取或提供信息,如患者入院时护士收集患者健康信息及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等过程,都属于此类交谈。

(2)治疗性交谈:又分为指导性交谈和非指导性交谈。①指导性交谈:由医护人员为患者提出问题的实质,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患者执行,其特点是交谈进程较快,效率较高,但患者主动参与少;②非指导性交谈:是一种商讨性的交谈,沟通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患者有较多的自主权参与决策,但比较费时。

为了确保语言性沟通的有效性,护士应评估患者的教育程度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尽量使沟通双方使用相同的语言系统,对系统的语言有系统的理解,避免使用患者不能理解的医学术语。

2.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是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接触、 姿态、手势、触摸、类语言等非语言形式进行的信息交流,它常常伴随者语言性沟通而发生。非语言性沟通更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感受,同样一句话可以由于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和效果。护士应特别注意自己的非语言性表达,同时要善于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息,提高护患双方的沟通效率。

篇7:教育理论基础简答题总结

2素质教育的意义: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措施: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3中长期规划中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有: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国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5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6教师的职业素养:A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B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教学组织管理;自我调控反思);

D职业心理健康(师德;情感;人际关系;人格)。

7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教师应该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风教育。

8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审查学生活动;开发实施条件;研究学生情况;鉴别利用校外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库。

9教学的基本任务: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能,调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11教学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量力性。

12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探索个别化教学;

13常用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14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问题:中小学教育当中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趋势: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坚持贴近实际生活学习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坚持知行统一;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15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问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性;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16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7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怎样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的相互联系。

18观察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母的与任务;充分的准备计划,提出观察方法;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写出观察报告等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培养观察兴趣;养成习惯。

19怎么复习: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多种感官的参与;注意复习的量。20提高复习效果的方法:明确记忆目的;理解记忆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加工;组块化学习策略;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21培养想象力的方法:丰富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有目的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的幻想。

22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23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教会学生树立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24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直接经验;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加强自我锻炼,从小事做起。

25学生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炎给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简历完善的知识结

构;

26良好性格的培养: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7中小学经常出现的侵犯行为应当如何控制?宣泄法;惩罚法;移情法;认知干预;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

28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9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培养: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激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30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31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32创造性的培养: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3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心理学策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34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35怎样维持课堂纪律: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36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松弛训练;体统脱敏训练;肯定性训练;合理情绪疗法。

37新手行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38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足迹有效的干预;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39预防教师违法行为的必要措施: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加强学校的贵方管理;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40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实现可成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

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4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43新的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坚持知行统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做到慎独;学习先进人物。

篇8:信息理论基础总结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微博理论,信息传播模式

1概述

近年来, 微博客作为WEB2.0的核心应用之一, 其对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与交往模式, 也无疑是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考察微博客的信息传播特点, 了解决定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微博客信息传播的未来趋势有助于合理利用微博平台, 使微博平台高效运转, 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文献中少有专门针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进行分析的, 特别是微博客信息传播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特点, 大多数文献都是以SNS网络结构为对象提出信息传播的路径模型, 再以微博为例来分析和研究。

本文首先总结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 然后对微博客信息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进行具体阐述, 最后指出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

2微博客信息传播的特点

2.1微博客信息沟通平台特点

微博沟通的平台是微博迅速流行的基础性条件。从微博服务平台的角度对微博进行分类, 早期微博一般是由独立运营的服务提供商和门户网站推出, 如欧美市场的专业性微博Twitter, 国内微博则是门户网站占据主导地位, 微博迅速流行后, 各个网站都推出了微博。Riemer K和Richter A指出公司微博的使用主要是提供新信息和协调内部成员关系, 个人微博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1]。国内微博客网站都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 李燕萍比较了新浪和腾讯微博网站的基本功能、娱乐功能等, 认为两大微博网站的界面整洁、功能多样, 操作简单, 且两大网站的微博的信息沟通与网站自身的特点有关, 人们在腾讯微博交流的多是情感、人生价值观, 而在新浪微博人们更多的是对热点话题、娱乐八卦发表评论[2]。此外, 微博客平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微博客发布的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阻碍了信息沟通的有效程度, 垃圾信息的增长, 将人们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中。梅泽勇和高舒认为微博的虚假信息使得微博沦为谣言的阵地, 需不断提高微博网站的监测和过滤技术[3]。

2.2微博信息内容特点

微博的与众不同在于一个“微”字, 在140字数的限制内或者附带图片以精简的风格展示用户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实现即时的信息分享。微博的即时性表明信息均是正在发生的。微博手机客户端的开发, 微博信息可以在任意地点分享, 不为地域网络所局限, 可以使用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处于微博客构建的社交网络中。微博实现了朋友间实时动态信息的共享。比较微博和其他媒体, 可将微博定义为:一种博客形式的广播媒体。网络安全公司Purewire的调查报告显示, 发表大量信息的用户占微博总体用户数量的20%, 表明多数用户只是信息的接受者, 而非信息的产生者。因而, 当今微博客更多的表现为从个体到群体的传播媒介, 微博信息的即时广播性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2.3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特点

微博社会网络关系特点是研究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出发点与核心, 微博信息的传播即是通过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传播。微博的社会关系网络, 也称为微博的人际关系网络, 指微博用户、他的关注对象和他的粉丝。微博信息在转发和评论的过程中, 通过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传播和扩散。王晓光、袁毅和滕思琪用核心-边缘分析、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微博社区用户交流网络的结构特点[4]。他们还研究了新浪微博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 分析了微博社区内信息传播的特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可以发现腾讯微博社区的网络关系具有小世界特征。一个关系网络是由多个节点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组成的集合, 处于每个节点的用户在节点中发布信息, 因此每个节点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由以上观点, 可以将微博社会网络分为微博用户自身的社会网络 (个人的社会关系) 和用户有关的节点网络 (关注对象和粉丝) 。按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 任何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某个路径, 通过节点之间的路径关系将节点之间的关系划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2.4微博信息传播路径特点

微博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指微博信息的传播模式或模型问题, 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描述了信息传播的方向与方式。现有文献认为微博信息的传播路径是裂变式传播和聚合式传播的结合。裂变模式是一条微博信息通过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一对多的传播 (1-N-N) , 聚合式传播是在微博网站的热帖、热词的排名中形成聚焦模式。谷岩认为微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是在嵌套交错的关系网络中以多个维度传播, 以病毒方式裂变扩散。以微博为例, SNS网络社区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多种, 如“中心式”传播、“关键点传播”、“链式传播”、“蒲公英”式传播、“综合式”传播, 微博信息的实际传播路径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 且各个传播模式会发生动态转换。

3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

3.1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

(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图1描述了拉斯韦尔的5W模式。该模式提出了信息传播的5个基本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效果;揭示了信息传播的普遍规律。

但该模式也存在缺陷。郭庆光指出:“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众者的反应 (效果) , 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或者说, 该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 没有体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2) 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图2描述了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该模式提出信息传播涉及的6个要素: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和噪音。相比5W模式, 该模式引入了噪音这一要素。

与5W模式类似, 该模式仅关注信息传播的单向过程, 而忽略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反馈与互动作用。

(3)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在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的基础上, 德弗勒提出了一个传播互动模式, 如图3所示。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有双向互动性;勾勒出反馈的环路, 在模式中融入了反馈机制;拓展了噪音的概念, 认为噪音对信息、传播和反馈整个过程都有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 该模式把信息传播过程看作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的系统, 却忽略了系统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4)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图4描述了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从社会心理学视角里研究信息传播过程, 认为信息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该模式阐释了“传播者-媒介-接受者”这样一种基本模式;涉及三种关系:传播者与信息的关系, 传播者与自身的关系, 以及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

3.2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针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 不少学者以经典的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 结合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进行过有益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例如, 邵培仁的“阳光模式”;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孟庆兰的“六度传播模式”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每个传播主体都具有双重身份:传播者C和接受者R。在传播过程中, 每个传播主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并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工具或应用来参与到与他人的信息交互中。

谢新洲提出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涉及的要素有传播者、信息、网络媒体 (媒介) 、受众以及反馈。其中网络媒体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多种技术或应用, 同时传播者和受众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4微博客信息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4.1微博用户关系网络的演化动力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

现有文献关于微博用户关系网络和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是分割开来的, 尤其是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 集中在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区分了节点的“强关系”和节点的“弱关系”, “强关系”与“弱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路径。目前, 已有学者开始关注从微博用户关系和行为规律的角度研究微博信息传播, 由于每个微博用户都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节点, 挖掘核心用户和普通用户的行为特征, 从他们之间的转发、评论等互动机制中发现信息的扩散流动路径与动态趋势已逐渐成为微博信息传播研究的热点。

4.2微博信息的价值含量影响微博信息传播能力的研究

微博信息的价值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微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广义上的微博信息价值可定义为信息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由于微博信息的简短、琐碎使得微博信息呈“碎片化”的表现形式, 因此信息的真伪难辨、信息的质量和价值无法保证, 在大量信息涌入时, 微博信息的传播具有深刻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微博信息的研究多数为微博热点话题和微博关系网络有影响力节点的挖掘研究, 少有文献对微博信息价值如何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速度、强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4.3微博网络社区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信息传播模型、交流模式的实证研究

微博社区实际上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 关于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大多是从微博的商业应用展开的。微博社区的信息传播理论模型和交流模式的实证分析将是未来舆情监控与信息安全的关注重点。根据现有文献对微博社区的分类, 微博社区主要有单一、主题和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群三种, 按相同应用平台微博社区的定义与特点, 它被认为是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广的社区模式, 但以上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理论分析缺乏相应的实证依据, 很多关于微博社区信息传播的文献都停留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实际上现有微博社区的挖掘研究是微博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深入扩展, 已有实证研究表明, 复杂网络的构成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由小的网络社区构成, 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都具有的普遍特性, 微博社区是微博社会关系复杂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社区结构发现的文献提出了大量的算法, 而基于微博社区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或者基于微博社区定义分类的网络结构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的实证研究还并未展开。

5结论

微博的兴起, 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空间与沟通模式。微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 正在广泛深入地影响到每一位社会行动者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 并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有微博环境下的信息沟通研究大都是以定性研究和理论分析为主, 整体上看, 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特别国内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 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 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当前微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微博信息传播的理论基础性研究还需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Riemer K, Richter A.Tweet inside Microblogging in a Corporate Context 23rd Bled e Conference e Trust:Implication for the individual,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June 20-23, 2010;Bled, Slovenia, 2010.

[2]李燕萍.微博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 2012, 31 (3) :77-83.

[3]梅泽勇, 高舒.基于微博的网络社群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2 (5) :2-4.

上一篇:发生在学校里的一件事小学作文下一篇:家是什么_教学设计_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