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日制度

2024-06-07

浅谈党日制度(通用6篇)

篇1:浅谈党日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整体。马克思、恩格思在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共产国际时,就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作为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列宁在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他指出:“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的强调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

邓小平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江泽民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这些精辟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建树,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基于这样的根本组织原则,我们党建立和完善了特有的纪律系统。

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不是党员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纲领、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这也是党的性质和任务所要求的。

1.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民主集中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

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正确的领导。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肯定和坚持了这一精神。这说明,民主集中制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改变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通过加强民主集中制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通过加强民主集中制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便发挥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通过加强民主集中制来建立并完善各项立法和司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通过加强民主集中制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保证自身的活力,更进一步地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巩固。

1.2全面理解和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坚持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严格要求自己,做遵守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要求自己,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遵守民主集中制的模范。第一,要加强对民主集中制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我们坚持和维护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

第二,以实际行动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就能集思广益,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二、党的纪律

2.1党的纪律的内容和特点

所谓纪律,是指一定社会和组织中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党的纪律,是按照党的政治纲领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革命斗争和建设的需要确立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和决定的总和,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行规范。无产阶级严格的纪律性,是导致共产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党的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党的纪律是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要条件。党的纪律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法宝。党的纪律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有力武器。

党的各方面的纪律,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党的纪律具有以下特点:鲜明的阶级性;纪律的强制性和严肃性;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2.2党的纪律对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纪律对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和自觉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应当成为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

首先,要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党章明确要求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入党誓词中也有“严守党的纪律”的内容。因此,每个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必须增强党的纪律的观念。其次,要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要明确党的纪律的内容和要求,知道什么是党的纪律允许的,什么是党的纪律不允许的,在党的纪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活动。同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这对于处在执政地位的党及其党员来讲,是特别重要的。第三,要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的现象和人进行斗争,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可见,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是共产党员的基本党性所在。

篇2:浅谈党家村民居建筑文化

一、党家村的发展历史

党家村始建于元代,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朝邑(现大荔县境内)人党恕轩逃难来到东阳湾,在被现在称为“恕轩窑洞”的地方打了几个窑洞,居住在半塬之上。据《韩城县志》与《韩城市志》的记载,党恕轩租用寺庙里的土地进行耕种,后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后来此地因党家人居住而改称为“党家湾”。党恕轩生有四个儿子,除了老四去甘肃屯田外,其余三人均在家务农,兼营部分商业贸易。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党恕轩的长孙考中举人,开始拟定村落的建设规划,并划分了长门、二门、三门建房区域,村名也最终更名为“党家村”。因为地势低洼的缘故,当地人俗称为“党圪崂”。[1]

早在元末明初,一位叫做贾伯通的商人从山西洪洞迁居到韩城,后与党姓联姻,在嘉靖年间也住进了党家村。因为党家村土地数量有限,一部分人就外出去做生意,清顺治年间,党家村人生意越来越大,成立了“恒兴桂”、“合兴发” 等商号,并在商号里采用了类似于今天股份制的经营模式, 极大地调动了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后来又在河南、湖北、 湖南、广东等许多省份都设立了商号,从事转口贸易,将北方的小麦、芝麻以及特产等运往南方,又把南方的大米、药材运往北方。有了钱,党家村人喜欢读书和盖房子,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座文化气息浓郁的民居建筑村落。

党家村的四合院建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修建,第一次是在明正统到景泰年间,建了十四座院落。第二次是在明崇祯年间到清康熙年间,建了二十五座院落。第三次是清乾隆到咸丰年间,建了六十九座院落,并修建了泌阳堡,重修了文星塔,是党家村建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党家村人的生意正处于鼎盛时期,大量金银的运回加速了村落建设的发展。经过将近六百年的风雨,党家村现今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有125院,按照等级划分为三级,一级26院,二级42院, 三级57院,形成了集中紧凑、错落有致、保存完整的人文景观。

二、党家村的民居建筑格局

党家村建在一个凹形地带,三面环塬,只有东南方向是一个缺口——泌水河的出口,风水上讲很合理,后来党家村人在村东南方建了一个文星阁,文星阁的面向塬的三个方向都开了窗户,在东南方却没有,目的是不让村中的风水外流出去。

党家村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六百多年的古村落,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屋顶如新,一尘不染。据传说慈禧太后把一颗避尘珠赐给了一位党家村的进士,他将这颗珠子放在了文星阁上。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韩城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多西北风和东北风,党家村背靠北原,南邻河谷, 不论是刮西北风还是东北风,凤从原上顺一定的角度刮下, 遇到河谷中的顺河风,灰尘等物便顺河谷刮去,这样就使村中房顶永无积尘,形成了党家村的一道奇观。[2]

党家村不但整体布局特色鲜明,引人入胜,就单个建筑而言,也是各有千秋。党家村内大大小小各种样式的建筑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其中以四合院、分银院、文星阁、泌阳堡、 党家祠堂的特色最为明显。

1. 四合院

党家村是由外观大体相同,内里布置多样的一百二十多座四合院构成的,这些院落集中紧凑而又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处罕见的人文景观。

四合院也叫四合房,辞典的注解为:一种旧式房子,四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按此解释,北方不少地方的四合院早有变化。达官贵人们住的不说,但凡富有些的,在院中常添建一个狭窄的前院,且多带偏院,穿过“垂花门”才进入内院。内院又添建甬道,种上花草树木。两相比较,党家村四合院可谓是本来意义上的四合院了。

每个四合院大多建在一块面积约270平方米的地面上, 长约22米,宽12米。有三分院子四分场的说法。房要沿着四面端端正正的盖,上首厅房,下首门房,两者间相向盖着厢房,中间狭窄的一块青砖铺地就是内院。四合院中厅房建的最高,是宴请宾客和祭祀祖先的地方,两边的厢房是儿女的居室,兄东弟西,以长为尊,门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目的是为了好照看门户,并且可以监督规范子女的行为。各房的背墙山墙连为一体,构成整个院子的界墙。这是定规。即使谁得了上千平方米的地皮,也不得盖成地皮面积那么大的院子,只能两院三院并排而建。

2. 泌阳堡

党家村不但村子出名,寨子也有它的特色。中日专家共同编写出版的《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一书中认为,韩城最具特色的村落形式莫过于村寨分离型村落,即在村子之外专门修建防御性寨堡。[4]根据《韩城市文物志》载,韩城共建古寨191座,时间大致从宋元到民国初年,其中以明清时期最多,至今仍有42座有人居住生活。[3]

沿着党家村中用河石铺成的中间凹两边高的石头古道, 可以登上“泌阳堡”,它是上寨子的唯一通道,它建于泌水河之北而得名。始建于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建成,距今有150多年的历史,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局动荡,清政府号召民间筑寨自保。 党家村在举人党遵圣、拨贡党之学的倡导下,选定村东北 “半岛型”的高崖作为寨基,采取预付银两,购买宅基的方式筹集18600多两白银,修筑了城堡,最初在寨子建房的有二十七家,占地约三十六亩。

在泌阳堡的城门原来是装有两道门的,外面一道用铁皮包裹,里面的门用顶门杆拦腰横档,起到双层保护的作用, 进入暗道,可以看到东边的一些小屋,以前是供看护城门的人居住的。在古寨里有个涝池,下雨时全寨的都会汇入其中。 涝池有三大作用:一是,它能蓄水防洪减轻雨水的冲刷里; 二是,蓄存的水能供村民洗衣及家畜用水;三是,可以调节古寨空气湿度作用。

傲然屹立的“城门楼”,相当于一个哨所,又具有神庙的功能。内面供奉有关公和观音菩萨的画像,其作用是鼓励党家村人英勇搏敌、坚守城堡和保佑群村人平平安安、人丁兴旺。

3. 文星阁

文星阁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用时八年。 此时,科举制度早已废除,村中人修建此阁,表现了党家村人崇尚读书的文化传统。

文星阁高40米,周长约13米,两层。文星阁的塔身颇像《封神演义》中的托塔天王李靖手中之镇妖宝塔。登梯而上, 仿佛“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 如画重累人矣”。一层门额题“文星阁”三字, 门外也悬挂一副木制对联: “配地配天洋洋圣道超千古;在左在右耀耀神灵保万民。”阁内供奉着圣人孔子以及其十位高徒的牌位。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参、子思以及孟轲的牌位。五层供奉文昌帝的牌位。顶层供的则是一手拿笔, 一手执卷, 正在点元的魁星爷——文曲星的塑像。 在阁的每层窗口都有砖雕的四个大字。分别是“大观在上”、“直步青云”、“文光射斗”、“云霞仙露”和“笔参造化”。[3]

4. 分银院

党家村赫赫有名的“分银院”,是党家村人分配银子的地方,门楣写的是“庆有余”,是吉庆有余的意思。分银院过去曾经是党家村的财务中心。像这样的“分银院”,党家村有二座。在明朝、清朝年间,党家村人在河南做生意赚了大钱,运回的银子就在这儿分,这儿像是“乡村银行”。据统计,党家村收进的白银有几千万两,在当时足以购买一支北洋舰队!也就是在这期间,才有党家村一座座气势宏伟, 文明高雅的四合院。[6]

除此之外,党家祠堂、村中大巷、节孝碑、看家楼、马院房、老院、古井、银炉院、私塾院、平台院等也是党家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正因为有这些建筑的存在,党家村才能够称得上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三、党家村民居建筑的文化底蕴

党家村民居建筑最具文化特色的就是组成四合院的门楼、照壁和门楣题字,党家村人生活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这也是韩城这座古城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之一。

1. 门楼与外形装饰

党家村的门楼有它独特的建筑风格,走马门楼、拴马环和砖木石雕刻(三雕)组成了党家村独具一格的门楼艺术。 门楼设计得十分威武高大,上面有一到两块的上马石提供给人方便上下马,所以叫做走马门楼;墙壁上有用金属打制的拴马环,不同的拴马环样式各异,横向分布在走马门楼的两侧;门楼上方的木雕和地面上的石雕交相辉映,木雕上面有喜鹊、莲花等分别寓意着吉祥和平安,石雕有石狮子,一为了看家护院之意,二也可作为拴马桩来使用。还有石墩子, 上面大多雕刻有香炉等物品,象征香火不断之意。

四合院的外形是清一色的青瓦盖顶,“五脊六兽”。起墙是一砖到顶,各院虽有高低大小之分,却少有形态装饰之异。 这种形制是其他地方,尤其是北京的民居所不敢采用的。因有“僭越”之嫌,即超越封建社会对不同等级身份者建房的礼制规定。党家村的四合院,无分富裕、清贫、做官、为民, 其形制规格颇一致,无人提及“僭越”之疑。

2. 照壁

进入门楼正对面的墙壁便是照壁,目的是为了避免妖魔邪岁直接冲入院内而建造的。照壁上面往往画有一些吉祥的动物,如梅花鹿,寿星等,这就是“砖墙照壁”;还有就是题字, 党家村内有一个“福”字照壁,据说是慈禧太后赐于党姓先人。照壁这一建筑文化不但在党家村内十分流行,而且影响到了整个的韩城乡村的建筑布局风格,现在的韩城老城区以及周边的乡村建筑,都保留有照壁这一传统风格,对周边影响十分深远。

3. 门楣题字

进入院中,最高的厅堂上方悬挂的就是各家的门楣题字。党家村中一位老学者党丕经先生搜集整理了韩城500多例民居的门楣题字,并将其分为五类。第一类:显耀,如“太史第”、“世科第”、“文魁”、“登科第”等;第二类:箴铭, 如“忠信第”、“谦益第”、“裕德第”等;第三类:祝颂,如“长发其祥”等;第四类:标榜,如“耕读第”、“外翰第”、“明经第”、“树德第”、“光裕第”等。第五类是将其他归为一类, 以大实话为多。

门楣题字的作用有三种,既是家族的标志和权贵的标志,对普通百姓而言,也是他们信仰的标志。传统的门楣题字多为名家所题,或楷或行,苍劲刚健,流美飘逸,村巷成了展示书法艺术的长廊。党家村“安祥恭敬”的题字为清状元王杰所书,而张家巷“十马高轩”则为其女婿书法家梁元所题。这些保存完好、或木刻或砖雕的门楣题字已成为韩城光辉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建筑学会农村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工学博士青木正夫对党家村评价说道:“我虽然到过欧亚美等数十个国家, 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典雅, 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民居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6]

篇3:浅谈党日制度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54-02

重视并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我党学习建设的历史上“毛泽东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邓小平提出,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总是要学”[1],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重视和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并提出把我党建设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政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制度化也就孕育而出,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延承。

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时代要求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大环境的要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也逐渐进入了成熟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面深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中国,以往旧有模式的发展中体现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在这个中国发展改革的转折点上,抓住这次历史机遇,接受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中央领导人必须要面对的。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但是就经济来讲,“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呼声较大。政治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但是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文化方面,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尤其重要。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主要内容

2002年至今十年间,在中南海讲课的学者近140多名,中央政治局前后也进行了70多次集体学习,从每次集体学习的内容来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1.经济方面

经济问题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从2002年第一次集体学习至今,学习内容涉及经济问题的多达15次之多。例如2003年1月28日第二次集体学习,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2008年2月23日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

2.政治方面

政治建设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要任务,其主要包括政党的建设、政府建设,社会发展等。政治学习的内容自然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分量较重了。例如,2003年9月30日的第八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5年2月21日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7年2月15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国外区域发展情况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3.文化方面

文化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高层更是对其学习较重视。例如,2003年8月2日第七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2006年8月29日,第三十四次领导集体学习中,主要学习内容是世界教育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4.法律方面

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开端,而且是因为法律建设事关我国各方面建设发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法律内容也较多。

(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运行方式

1.学习的具体时间地点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每一个月举行一次,地点是中南海。

2.准备工作

第一,讲师选拔。授课名单上的老师都是各领域的泰斗。集体学习是由中央办公厅主办,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负责选定题目,每次题目确定后,就会挑选较合适的老师人选。曾进中南海讲课的老师表示,“通常约4个月前接获通知,然后开始备课。正式到中南海授课前,基本要经过3轮试讲,课题组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会到场听讲。从讲课内容到语言表达,包括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等都有专人提供指导意见,老师须练习到各方面都满意为止”[2]。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主讲人中8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长时间做访问学者的海外教育背景”[2]。

第二,集体备课。中央领导集体学习中,执笔人和讲解人主持的课题组共同负责课题报告的起草和讲解,课题组集思广益,通过各自之间的竞标,来确定最后的讲稿。初稿完成后,经过课题组的审批,不断地找出问题并反复修改,直到达成共识为止。

第三,组织过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组织过程是三级负责。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中央政策研究室选题,其他相关部委配合完成相关工作。组织成立相关课题组后,上报讲座的讲稿起草人和授课人,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后,最后讲稿提交至中央办公厅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定稿。

3.讲课形式

第一,座谈。讲座举办的地点是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个小会议室里。所用的“课桌”是同心椭圆形的会议桌。参加学习的人员座位安排是以中央各部委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顺序,按从外向里、由后到前的顺序依次落座,总书记坐在讲课专家的正对面。等所有学习人员陆续进入会议室后,由中央办公厅和当次课题分管部委领导给总书记介绍讲课专家,随着总书记的一声宣布“开始吧”,此次学习正式开始。

第二,具体学习过程。领导集体学习的时间一般在120分钟左右。正常来说,“在两位讲师按照既定计划讲解两个部分的内容(约80钟左右)后,再进行提问和讨论(约30分钟左右),最后总书记进行总结发言并宣布学习结束。”[3]

(三)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主要特点

1.从学习形式来看

第一,集体学习是具有民主性的开放式学习。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并不是单纯的注入式教学或一言堂教学,在授课结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们要进行积极的思考,不时地提问,并和专家进行讨论,不是简单地听取教授们的讲解。

第二,集体学习是制度化的规范学习形式。每次换届后,新一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都会进行集体学习,这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胡锦涛同志也强调了这种制度的重要性,要求长期执行。领导集体学习制度,这在我党历史上也是一个重大创新,为我们建党强国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

2.从学习内容来看

第一,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从集体学习的内容看来,每次学习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第二,是一种关注中长期问题的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并非仅限于国内现存问题,也涉及现存问题可能产生的问题的研讨。第三,是咨询式、研究性学习。领导集体学习后,中央领导集体可以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咨询请教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解决。

三、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现实意义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对其本身和对全国人民两个方面来能讲。

1.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提高领导自身的执政能力

第一,全面提高了党的战略决策能力。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进行集体学习,显著地提高了党驾驭全局的本领,对于打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提高了党中央领导处理社会经济事务的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

第二,有效地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集体的探讨式学习,为大家提供了聚集在一起沟通学习的机会。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大家就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学习,最后达成共识,能够大大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加速民主化进程。集体学习制度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创造了条件,使治国理政的方式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对我国实现民主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示范作用

第一,对各级地方政府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的建立。在各大新闻媒体的积极报道下,各级地方政府也借鉴了领导集体学习的制度,先后建立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学习制度。

第二,对民众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制度的建立,社会各阶层的民众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中央领导对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了社会大众。通过良好的引导,社会整体也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启示

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现实意义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首先,加强和完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势在必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虽然已经基本完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次,还需继续扩大学员范围,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虽然近几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学员范围,已经较为广,但是也是相对。第三,继续加强在党内的学习。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制度不仅树立了全党新的学习观,而且在加快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也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春锐.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考察——从“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到“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

[2]秦风.谁在给胡锦涛上课[J].兰台内外,2011,(5)

篇4:浅谈党的干部如何做好人民公仆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列主义 领导干部 人民公仆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把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写入党章,并在党章第三十三条明确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 这里的人民公仆,应做广义的理解,即不仅包括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党的干部,也应包括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党的干部。这一重大举措和定义适应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我们党要经受住上述考验,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动员和聚集一切正能量。尤其是党的干部因所处的位置更加重要,更应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切实履行好人民公仆的职责,充分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党的干部如何在新时期做好人民公仆,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个始终”。

一、始终强化人民公仆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党的干部要做好人民公仆,首要的就是强化人民公仆思想。

1.要持续加强马列主义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共产党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根源是马列主义。马列主义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是人民公仆。要深刻领会这一观点,就必须不断加强对马列主义的学习。一是注重对马列主义原著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原著,才能对马列主义形成全面、系统、整体的概念,构筑完整的马列主义思想体系,建造防御各种不良思潮的坚固堡垒,提升做好人民公仆的自觉性。二要注重对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思想体系的学习。全面准确掌握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思想体系,能更有效的提高党的干部结合中国实际做好人民公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三要认真学习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亡党亡国和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正能量,不断增强做好人民公仆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要广泛涉猎中外思想理论,明辨是非。要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思想理论,并同马列主义进行比较,明确每一种代表性理论产生的背景、适应的范围、发展的趋势以及与马列主义的本质区别,明辨是非,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与此同时,应积极吸取其他思想理论的精华,在微观层面裨益于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3.要深入学习古今中外历史,拓展视野。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历史,尤其是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有利于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行为和党的追求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借鉴古往今来富民强国的经验,指导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理预期,进一步强化做好人民公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始终践行人民公仆要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党的干部做好人民公仆的根本途径和考察是否达到要求的客观依据。

1.要权为民所用。这是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应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要用“权”。党的干部要用“权”,就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这就要求在用权的过程中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方面要避免消极作为,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不作为和渎职;另一方面要反对滥用职权,即超越职权乱作为。三是要权责对等。党的干部掌握一份权力,就相应承担一份责任,不存在没有责任的权力,更不应该存在特权。对于履行职责出色或不到位的应相应给予奖惩,不能让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吃亏,更不能放任自流。

2.要情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系是党的干部做好人民公仆的感情基础。具体要做到两点:一是不忘出身,一本初衷;二是关注民情民生。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去对待,把群众的问题当作家事去处理,落实好党的政策,具体体现在为群众办小事、办实事、办好事上,用实际行动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3.要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党的干部要为民谋利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努力创造利益。二是利益分配要体现公平正义。三是不得为自己和小团体谋求特殊利益。

三、始终保持人民公仆形象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发展的攻坚期,党肩负的工作任务更为艰巨,保持好党的干部人民公仆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进程和社会大局的稳定,进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务必认真对待。

1.要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人民群众可亲、可近、值得依赖的形象。首先,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其次,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坚持执政为民、真抓实干。再次,加强生活作风建设,坚持健康质朴的生活方式。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多培养提升涵养的健康志趣,多与群众打成一片,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 要加强纪律建设,打造作风严谨、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形象。首先,有效提升纪律意识。可以结合典型案例、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党纪培训,让党的干部牢记党纪内容,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养成自觉执行纪律的习惯。其次,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纪律、严格遵守纪律、自觉维护纪律方面发挥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尤其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上下一体,形成工作合力。再次,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加强党内民主监督,重点是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查找问题,督促改进。二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的职能作用,突出违纪的重点领域和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再次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创新监督方式,畅通监督渠道。三要建立健全纪律执行问责机制,对执行纪律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高度维护党纪的严肃性。

3.要加强制度建设,打造严于律己、恪尽职守、胸怀坦荡的形象。首先,建立健全党的制度体系,持续提升制度的系统性、配套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水平,通过减少制度的弹性来有效堵塞制度漏洞,力求做到严丝合缝,让“老虎苍蝇”无可乘之机,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加强监督。一方面要扩大监督范围,让每个党的干部都处于监督之下。另一方面要构筑完备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结合起来,把纪委等专职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目前迫切需要扩大群众对党的干部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创新群众实现有效监督的方式方法,比如推行党的干部财产公示等做法,把党的干部有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党的干部在阳光下行走。

再次,把监督结果同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功过分明,不得以功抵过,大力倡导遵纪守法的行为;同时要提高考核兑现的工作效率,使奖惩能够立竿见影。确保考核能够起到警醒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始终强化人民公仆思想是党的干部做好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始终践行人民公仆要求是党的干部做好人民公仆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主要途径;始终保持人民公仆形象是党的干部做好人民公仆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降低人民群众不满的主要手段。三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确保达到党的干部长期有效做好人民公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版.第225页.

篇5:浅谈党日制度

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内涵

党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长期地、坚定地保持党的纯洁性,我们首先要明确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内涵,也就是需要明确党的纯洁性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党的纯洁性包涵的内容极其广泛,但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思想上要纯洁。保持思想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首要任务。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要在思想上保持纯洁。要坚定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事业观。

二是政治上要纯洁。如果说思想纯洁是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灵魂和统帅,那么政治纯洁是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党员干部必须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三是作风上要纯洁。作风纯洁是衡量和检验党的纯洁性最直接最现实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90多年的基本经验表明,作风纯洁才能得民心,聚民力。要保持作风纯洁,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必须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四是行动上要纯洁。党的纯洁性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要保持行动纯洁,必须要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在实践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胸怀对事业、对人民的大爱,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清正廉洁,从行动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纯洁视域下的高校党建科学化

党的纯洁性建设和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之间相互关联,又互促共进:一方面,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有助于党的纯洁性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另一方面,党的纯洁性建设有助于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特别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有助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纯洁视域下的高校党建科学化主要体现为“五个建设”,即思想理论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思想理论建设。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最根本的就是保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进而推动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持续提高。具体措施是以深入学习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为目标,以实践为主要辅助手段,组织开展思想理论学习活动,以期达到党员干部——尤其是教师党员“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想理论学习活动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与网络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采取以骨干党员带动普通党员、以教师带动学生的方式,实现思想理论学习的长效化,去除表面化、形式化和空洞化,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扎根基层、直面群众,是人民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为人服务宗旨的体现和着力点,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党建工作意义重大,是保持党的组织纯洁的重要工作内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应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围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精神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有效形式,创新党员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其次,创造性建立高效合理的工作方法,对于成功的工作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最后,建立完善的基层党组织评估制度,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进行测评,使基层党组织有效地开展工作,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对于高等教育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一流的学者、教授、科学家,而没有一流的干部队伍,是办不好一流的教育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求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强化修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二是要重视对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要深入教学管理服务一线明察暗访,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从群众中选用干部,将一些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青年调整到艰苦岗位、关键岗位去锻炼。同时,要注重对干部的培养,充分提供学习进修和锻炼的机会,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与提高。

工作作风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首先,认真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及学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和解决教职员工的各种实际问题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其次,要厉行勤俭节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形成“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最后,必须进一步加强校风建设,摒弃和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应对挑战,攻坚克难。

反腐倡廉建设。党的纯洁性同一切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保持党的纯洁的基本保障。为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从思想源头上遏制腐败滋生;三是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风险防控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和田地委党校)

篇6:浅谈党日制度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 批评与自我批评 教育工作

一、概述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

虽然党的路线思想历史悠久,但第一次明确提出是周恩来同志在1929年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接下来我党围绕着党的群众路线展开了一系列党风建设活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领导方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 。这一次阐述对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完善和系统化奠定了基础。1954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必须联系群众,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思想,也成为了日后我党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指导思想。不难看出,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在延安革命时期得到了发展完善[2]。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强调指出了群众路线与实践教育的相结合。党中央第三代领导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面临的形式,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出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继续传承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以胡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精神,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着力深化发展改革的历史时期,我党更没有忘记继续巩固取得的历史成果,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执法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纵观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从延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我党在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但在执政领导过程中不免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挑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面对目前出现的我党作风建设的问题,我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坚持党的作风建设,保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这对我党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整治地位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1.开展实际研究调查,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形式主义。要做好教育工作凭借的不单单是书本里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要深入到同学中去,和同学们谈心,实地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习中有什么疑惑,生活中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切实感受学生的感受,耐心地指导帮助学生,细心观察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变化,关注同学们思想潮流,切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凭空想。要懂得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摸索方法。运用好理论知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2.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如今我国正经历着全面改革的锐变,许多社会思潮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伴随着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不正确的价值观和理论导向。我们生活的时代互联网非常发达,网络微博、博客各种论坛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都非常流行,这种发展有利有弊。因此,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防微杜渐,保持时代感和前瞻性,政治敏感性,了解学生的思想潮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教育学生成为高素质,讲文明的新时代接班人。

如何教育学生树立坚定信念,远大理想,不是光凭空洞的说教。实践出真理,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勤俭节约、环境保护意识,工作中戒骄戒躁,踏实勤奋。学习上实事求是,虚心接受批评。履行教师的职责,不单是要教书育人,更要以身作则,当学生看见老师用自己的实践行动履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的时候,才是教师事业的精神真正升华的时候。

3.正确认识自己,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做工作时难免会犯错误,但不能因为害怕犯错就放弃尝试探索,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充分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法宝。批评与自我批评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批评,即同志与同志之间的批评。有些同志在思想上,工作中,生活作风中,有时会忘记党的性质,产生错误的观念,甚至不端的行为。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抛开面子,直言不讳的指出他人的不足,批评是一个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的过程,要求我们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唯物主义辩证思想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批评便成为了一个共同进步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自我批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够及时剖析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多从自身找原因,从主观上查问题,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找根源,从细微入手,不遮掩,不回避。

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同样,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群众路线,是学生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坚持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育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充分体现,是保证党正确领导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稳固发展教育事业的力量之源。

[1] 韩振峰,纪叔云.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3-07-03(5).

[2] 高斌博.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探析[C].延安:《延安大学》.2012:25-26.

[3] 陈大士.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意义[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87).

上一篇:出国介绍信怎么写下一篇:保洁绿化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