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

2024-07-07

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共18篇)

篇1: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

设计意图:

幼儿园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从不肯来幼儿园哭哭闹闹,到现在喜欢来幼儿园,喜欢老师和小朋友。孩子们都在为自己的成长感到激动与兴奋,同时又对幼儿园的老师、同伴充满了浓浓的、依依不舍的情感。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天过得有意义,对幼儿园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们邀请每一位家长有孩子一起来进行一次毕业联欢会活动。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与家长、老师、同伴共同联欢,使幼儿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情谊,体验离园时的惜别之情。

2、教育幼儿珍惜友谊,培养他们爱幼儿园、爱老师、爱同伴的美好感情。

活动准备:

1、布置教室,准备各种小食品,每人一本通讯录(内有本班小朋友的合影)

2、选定一名老师和孩子做主持人。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辞

老师:亲爱的大班小朋友,

幼儿:亲爱的爸爸妈妈!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吧。请欣赏大班小朋友的《毕业献词》,放伴奏音乐,幼儿一起朗诵。

二、回忆幼儿园的.美好生活,学会感恩。

1、小朋友想一想三年前你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都有谁帮助了你?你应该怎样感谢他们?

请幼儿轮流表演节目,表达感激之情。

2、今天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来到了幼儿园,你们的成长更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咱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节目好吗?

亲子节目《盲人摸象》《同步走》并请幼儿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3、品尝小食品,增进亲子感情。

4、今天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老师心里真舍不得你们,老师送给小朋友一本通讯录,希望你们能通过他们保持永久的友谊,记得要回来看老师。播放歌曲《朋友祝福你》小朋友们互留通讯地址。

三、播放歌曲《老师再见了》幼儿与老师、家长一起拉手、转圈。

愿今天的联欢会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美好的回忆,希望你们永远记得幼儿园,记得老师。祝大家在小学里过得愉快,学习进步!小朋友们再见了。

篇2: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对自我有恰当、正确的认识,能够悦纳自己,尊重和肯定别人,学习同伴的长处。

2.通过实践、体验活动,获得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学习合理安排、计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

3.乐于在与老师、同伴的交往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表现自己。

4.有勇气挑战自我,感受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5.记住幼儿园三年与老师、小伙伴朝夕相处的日子,关心班级集体中的每个小伙伴,了解同伴的长相、喜好、脾气等,赞赏同伴的闪光点。

6.记住帮助过我们的人,了解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与我们成长的关系,学会感恩报答。

7.字到毕业分别就像玩一场游戏,不必过分难过,大家要珍惜这份情感。毕业前,参加制作纪念品,计划离园活动,准备毕业典礼。

活动内容:

我真棒

我会记住

环境创设:

主题区域:

1.投放《小黑鸭》故事中的角色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2提供白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幼儿设计自己的个性名片。

3主题墙换上全“家“福。

美工区:

1.增设“绳子创意坊,(搓绳子、绷绷线、编辫子)进一步丰富绳子的玩法

2.绘画《特别的我》。

布艺坊:

投放毛线和各色布块尝试绣边框。

语言区:

1.投放“高、矮、胖、瘦”,提供故事题目等生字卡片供幼儿认读。

2.提供报纸让孩子圈认识的字,剪贴自己认识的字。

数学区:

1.提供卷尺、直尺等,让孩子进行身高的测量。

2.提供身高测量表、条形统计图等。

家长工作:

1.请家长配合和孩子商量讨论后合理安排双休日的活动。

篇3:幼儿园里来了日本老师

我们的博客地址:

http://192.168.18.128 (幼儿园局域网)

推荐理由:

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开放的眼光和胸襟去接受不一样的教育观念, 并在不断的碰撞与整合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管理者则需要为教师具有广阔的视野提供条件, 而这样的条件不仅仅是走出去, 还有请进来。在重庆南坪实验幼儿园, 我们就看到了一位不多见的被请进来的日本教师, 这位教师深入到中国教育的一线, 用独特的方式演绎着中日合璧的教育, 孩子们和教师们最终也都爱上了这位教师。而两年后, 幼儿园里的老师们更惊喜地发现了自己不一样的成长……

本期我们推出重庆南坪实验幼儿园教师们的博客, 展现这位日本教师“不一样”的观念和做法。

这位日本教师的到来和一项日本政府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派遣志愿人员的计划———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有关。为此, 编辑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读者参考:

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的工作是日本国政府所实施的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无偿派遣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年轻志愿人员的事业, 目的是与接受国人民融为一体, 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青年海外协力队的座右铭是“三同主义”——同生活、同思考、同工作。

青年海外协力队员在中国期间, 接受单位将对其工作进行安排。接受协力队员的地区和单位需要提供下列方便:协力队员在工作期间的单人住房 (附设淋浴和卫生间) 及桌椅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工作中需要的仪器、设备、消耗品、资料等;因接受单位工作需要出差时的差旅费等。它的管理则由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及有关部委、各级地方科学技术委员会 (厅) 、接受单位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中国事务所共同负责。

青年海外协力队每年要受理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申请, 针对这些申请, 定期在日本国内各地公开招募各行各业中具有一技之长, 志愿到海外艰苦、贫困地区从事无偿技术援助工作的青年 (年龄在20岁~39岁之间) , 经过两次严格的考核 (第一次为笔试, 第二次为面试) , 从中选拔出优秀人员, 作为协力队员派遣到各国家和地区。由于提出申请后要经过日本国内的招募、选拔考试及培训, 所以从申请到派遣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我们得改变

李爽2007.11.19

中午, 有幸参加了日本老师的培训会, 我认真地聆听了林林老师所介绍的内容, 看了她为我们制作的幻灯片, 有好奇, 有疑惑, 有赞同, 有感动, 更有思考。

日本老师工作非常细致, 可她们并不感到累, 问其原因,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 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是被家长认同和配合的。例如:“在淋水的活动中, 我们在活动前就已经告诉家长会有这种活动, 如果家长担心孩子生病, 可以不参加活动。”

日本幼儿老师每天都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 方式是用一个小本子, 老师每天会把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表现等记录下来告诉家长, 家长会在家中配合, 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得到同样的要求 (这对家长的要求很高) 。同时, 家长也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情况写在本子上, 让老师了解, 便于老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或者是方式, 从而形成全面的“家园共育”。也许, 我们的老师会想, 如果我们采用这种方式会不会加重老师的负担?其实, 当真正形成这样的家园合作教育文化, 孩子的很多“问题”将不再存在, 可能在工作的初期, 会很艰难, 不过一旦家园教育之间的抵牾弱化或消失, 家园共育形成一种有效的规律, 对老师、家长和孩子来说都将是一种真正而彻底的解放, 解的是教育的结, 放的是教育的心。

看来, 我们得改变, 正如林林老师给我们的寄语中所说的:为了孩子和所有人的未来!

林林老师的“集体生日会”

周珊曹映娟2007.11.21

中一班的家长开放日有了林林老师的加盟, 大家都期待着从活动中看到些日本味儿。果不其然。

整个“过生日”活动有趣、简单、轻松。幽默的开场情景表演“蛋糕店的一天”, 直接将大家带入了愉快的气氛中。而整个过程, 亲子互动, 其乐融融。

最让我难忘的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当幼儿开始制作蛋糕时, 有一名孩子家长没有来参加活动, 他独自坐在一边发愁。林林老师发现后, 搂过孩子, 拍拍他的头。然后, 带孩子找到座位坐下, 准备做蛋糕。可是, 孩子仍然表现出很不高兴、不愿意做的样子。林林老师转身离开了一会儿, 回来时, 她拿着照相机对他示意拍张照片, 并不时地和他拥抱。看到其他的幼儿都有家长帮助, 孩子便提出要林林老师帮忙。林林老师伸出大拇指, 不停地点头, 并说:“你很棒!很好!”孩子终于开始动手了。

虽然, 这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但是, 当看到林林老师的种种行为, 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这样的活动设计, 也给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许多启发。我们时常会把家长开放日的活动设计得很复杂, 而林林老师选择“过生日”这个活动, 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 还能把复杂的教育变得简单化了。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关注孩子眼中的一切, 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多想想林林老师在光碟中写到的话:

“你班上的孩子在看什么?”

“孩子会看大人不会注意的东西。”

“孩子们希望…”

重复演示孩子的不正确行为到底对不对?

付娟2008.3.2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十一条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中明确提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 热爱幼儿, 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从我进入幼儿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开始, 就一直接受着这样的教育观念, 实习的时候, 指导老师也经常提醒我们:老师不能将小朋友的错误言行在全班重复, 以免产生负面强化, 加深幼儿的印象, 甚至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模仿和学习, 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可在与林林老师合作执教的过程中, 我的这一观念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林林老师组织活动的时候, 经常会边重复示范小朋友的错误行为或者预见性地演示一些孩子可能出现的不正确行为, 还边问小朋友:“这样可不可以?”“这样行不行?”“为什么不行?”这与我之前接受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好几次我都想上前提醒制止, 可是出于对日本老师的尊重, 我都忍住了。到底林林老师有没有考虑到重复孩子的不正确行为会产生负面强化效应?她的用意何在呢?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 我还是和林林老师一起谈论起了这个话题。

从林林老师那里得知, 日本的老师经常使用这样的方式, 提醒小朋友不要做一些危险的动作, 或是避免一些错误的做法, 而小朋友都会明白老师的意图, 在活动中引起注意, 不会模仿 (小班也是如此) 。林林老师还告诉我她在北京学习时观看过一个教育实验短片, 内容是一个资深教师为了转变当时学生们存在的种族歧视观念, 采用了一种以非对非、“大胆”的教育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感受到了被歧视者的难过滋味, 从中受到了非常深刻的教育。

我想, 不管是林林老师还是这位实验教师, 他们不回避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敢于大胆将其放大以提醒学生引以为戒, 甚至采用以非对非的方式进行教育, 目的是力求通过这样的教育增强孩子的是非感, 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转变他们的不正确观念和行为。

反思一下, 我们自己有的时候会不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太过于保守和小心翼翼了?过多的呵护照顾会使他们失去独立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过分的尊重儿童会使他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替他人着想的意识;过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他们不能经受挫折和失败;过急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会使他们缺乏等待、不懂得珍惜;过分的隐晦回避孩子的错误会使他们不能明辨是非、明确判断……

后来, 我一直在关注林林老师的教育行为, 关注在她的这种方式下, 我们的孩子们会是怎样的反应;在她的这种教育观念下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效应。我发现, 正面教育也好, 反面教育也好, 不能一概而论之好与坏、错与对, 它需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具体的事件情况和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来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 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教育孩子的工作责任重大, 它不仅需要老师有正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 还需要老师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度,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

任何细节都是培养习惯

朱燕妮2008.9.12

一日生活中, 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

“小朋友们要遵守规则, 要排队哟……”

“小朋友们要有礼貌, 要给帮助你的人说声谢谢哟……”

讲完故事后, 我们常会有这样的提问: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应该怎么做?”

社会活动中, 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会怎么做?”

“××做得不对, 因为他……我们应该……”

然而我们这样的一系列教育, 真正的效果是什么呢?

我们培养出了一批“语言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实际生活中, 孩子们依然表现出不讲秩序、不愿等待、不会合作等行为。我们希望传达的这些规则并没有在孩子们身上内化。

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也不断地付出艰辛的努力, 但总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

而林林老师设计的活动却总能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

她的秘诀在哪里呢?我们先来看看她的手工活动吧。

在手工活动的环节设计上, 以往我们通常会采取活动前半段老师示范讲解, 后半段幼儿操作的方式。我们认为这种模式是根据幼儿专注力时间的分布和长短安排的, 同时也显示了活动的整体性。

林林的手工活动则完全打破了这种所谓的整体性。教师讲解一步, 幼儿操作一步, 教师每次讲解时, 都要求孩子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因为这样孩子们能更清楚地学习制作的方法, 并且在这一步一步的学习中, 孩子们安静、专注倾听和耐心、坚持完成任务的意识和习惯得到了训练。同时, 操作时, 先完成任务的幼儿要安静等待没完成的同伴, 等待别人的习惯也得到了培养和实际的练习。

在手工材料的准备与发放上,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活动前将纸张等用品一应俱全地直接放在幼儿座位前。我们自认为这是减少消极等待和不必要的过渡环节, 并保证每个孩子拥有充足的操作材料。

而她的做法则颠覆了我们所谓的“消极等待原则”。因为她不是提前放好材料用品, 而是抓住发放材料的契机, 故意设计一些“刁难”的小问题。

比如, 请幼儿依次到前台领取, 目的是帮助幼儿学习如何排队, 培养耐心等待, 养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感。

比如, 将材料用品放在某个幼儿面前, 请他 (她) 依次传递给同组的伙伴。让孩子们在传递中学习关注同伴, 感受与同伴分享、合作的乐趣。

比如, 将材料用品放在某个幼儿面前, 请他 (她) 自己考虑并完成分配材料的任务。分配时, 要思考如何合理分配, 注意兼顾每个同伴的不同需要, 而这个过程正是关注同伴, 与同伴合作意识与行为的训练过程。

再比如, 一组小朋友各持制作所需的一种材料, 由小朋友自己分成四份后发给本组同伴。孩子们在为自己和同伴共同准备材料的过程中, 也在感受着与同伴分享与合作的需要与乐趣。

林林老师的美术课

张格娜2008.9.22

这学期很荣幸能与林林老师共事。之前, 我早就听说一些关于林林老师教学中的好方法、好经验, 但从来都是听的多见的少。现在, 能与她搭班, 真是一件期待已久, 令人欣喜的事情。

果不其然, 林林老师的第一堂美术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用卷筒纸芯做出一只硕大的水彩笔, 目的就是要教给孩子们使用水彩笔的好习惯。活动开始, 她边操作, 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孩子们演示着, 这一个环节差不多用了近10分钟。由于教具夸张, 语言生动, 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在制作手工《气球》的活动中, 因为要教孩子们使用剪刀, 林林老师同样为孩子们制作了一把大大的剪刀教具, 为孩子们编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儿歌《大家来帮忙》:“我有一双小巧手, 大拇指是爸爸, 他最大, 需要站在最上面;二拇指是妈妈, 妈妈力气不够大, 需要孩子们来帮助她。于是, 爸爸和妈妈钻进剪刀洞, 孩子们一起用力来帮忙!”让孩子们轻松掌握了剪刀的使用。为了让孩子们养成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 她还绘制了许多形象的图画, 如:不能将剪刀对着别人, 如何保护自己的小手, 怎样收捡, 等等, 让小朋友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了解剪刀的使用, 难怪孩子们记得那么牢。她的用心不得不让人敬佩!

体验“心情的能力”

李爽2010.3.18

“心情的能力”这个名词来自于林林老师, 我是第一次听到。日本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能体谅别人的心情”;从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来思考——“能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虽然林林老师也常常谈到“不用在意别人的评价”, 但是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给别人带去帮助, 而不是增添麻烦。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 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且从中自己可以获得自信和快乐!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日本“心情的能力”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

星期二, 为了欢迎英国客人, 我班的孩子制作了“老师饼干”。除送给客人外, 还剩下三十个, 我们就请孩子们将“老师饼干”送给幼儿园的老师们, 当然也送给了林林老师。

傍晚, 我到办公室收拾东西。刚走进办公室, 就发现在桌子上摆放着一张显眼的卡纸。再走近一些, 我看到了卡纸上一只浸染的蝴蝶, 触角特地用毛绒线卷曲起来, 显得很精致;旁边还有用彩色蜡笔写的文字。我仔细看了起来:“中一班的小朋友们, 谢谢你们给我的‘老师饼干’!很好吃!林林老师。”

篇4: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

与洋武同在朝阳幼儿园紫罗兰班的康娜从老师那里得知此事十分难过,出于思念,她和另外几个小朋友——拓实、美琴、俊佑和优衣决定偷偷溜出幼儿园去医院看望洋武。

另一边,发觉五个孩子不见了的幼儿园陷入了大混乱。紫罗兰班的老师被赶到的孩子家长们狠狠地责骂。幸好接到了高尾车站工作人员的电话,优衣已被找到了。

剩下的四个小伙伴饿极了,他们跟随一位烤玉米的流浪汉大叔来到河边,讨了玉米来吃,却被样子可怕的大叔吓得哭着逃跑。

最终成功到达医院的只有康娜一人,万里老师因为从优衣那里得知了消息,已经先一步到达医院看望洋武。

老师嘱咐即将见到洋武的康娜,你已经长大,就要从幼儿园毕业,别忘记和小伙伴的约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哭。

他们打探到洋武所在的医院,亲手绘制了线路图。一切准备就绪,五个小朋友偷偷搭上了从新宿开往高尾的中央线列车去寻找他们的好朋友。

五个小伙伴约定,这一路无论发生什么危险都要坚强,绝对不哭。他们自信满满地出发,却很快遭遇了磨难——在高尾站换车的时候,优衣和大家走散。

没过多久,四人又走散,美琴及时拨打电话向家人求救。拓实和俊佑迷路,幸好被警察发现,及时送回了家。

总之,这一路他们经历了快乐与艰险,他们纯真的友谊也经受住了考验。

病房里洋武是那样的虚弱,康娜铭记约定,忍住不哭。她用凳子搭了一个舞台,提前为洋武表演了毕业典礼的节目。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人们告诉你,不要轻易相信身边的人。老师们告诉你,要好好学习变成机器。大人们的小心翼翼,更多地变成了伤害孩子的元凶。老师们的任务观点,更多地变成了束缚孩子成长的起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改变了当初的模样,慢慢忘记了纯真的微笑,忘记了如何真诚。

重新翻开幼儿园的毕业照,找到那个已经不太认识的自己,找到当初小心保护的一块好看的石头,找到曾经认真收藏的一张同学给你画的画儿,找回纯真的自己吧。

篇5: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

教案范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老师再见了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能用较抒情、舒展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结合幼儿园的生活体验,为歌曲第一段中的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

3、表示对老师与幼儿园的留恋以及即将上小学的愿望。活动准备:

进行谈话活动,回顾三年来的进步,增进对幼儿园、老师的热爱之情。活动过程:

1、在《幸福拍手歌》音乐的伴奏下进教室。

2、自选复习内容。

说一说在幼儿园最爱唱的歌、最爱跳的舞或最喜欢的音乐活动,复习2—3个内容。

3、欣赏歌曲《老师再见了》的乐曲旋律,感受其抒情、舒展的音乐情绪。

4、学唱新歌。(1)教师范唱。

(2)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师生共同念歌词。(3)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地念歌词。(4)整首学唱。

5、学习有表情地歌唱。

根据歌词内容讨论用什么样的歌声唱毕业歌。

6、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

讨论:在幼儿园老师教的那些本领,让我们把这些事唱进歌里。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1)随乐每三拍敲击一下。

(2)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轮流演奏。

篇6: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回忆幼儿园生活,激发爱老师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参观小学,了解上操、上课、课外活动等情况,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入学教育。

2、录像、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价值取向:记住在幼儿园的每一天,记住自己的小伙伴,记住幼儿园的美好日子)

1、播放优美抒情的乐曲,师幼一起进入活动室。

共同回忆幼儿园的生活:说一说在幼儿园里都学到了什么本领?以后你会想起幼儿园的生活吗?会想起什么?

2、谈话进入主题,萌发幼儿的惜别之情:

你们即将上小学,要离开每天朝夕相处的小伙伴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有许多祝福的话要告诉老师或好朋友?请小朋友想想要对好朋友说些什么?

3、请幼儿观看录像,看后结伴讨论教师小结:你们在幼儿园的三年里,老师教你们学会了许多本领,我想你们一定会永远怀念上幼儿园的美好时光的!

二.欣赏(价值取向:感知歌曲内容,体会即将离开老师依依不舍的心情。)

1、欣赏乐曲:

1)听音乐,做三步舞动作,并用拍手、拍腿动作表现三拍子节奏。

2)这是一段几拍子的音乐,什么感觉?

2、欣赏歌曲:

1)、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2)、听了这首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学唱:

(价值取向:唱出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掌握好前奏和间奏,唱准附点音符。)

1、你觉得歌里哪句最好听?

2、我们唱附点时,应该注意哪些?

3、幼儿一起演唱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4、这首歌听上去感觉怎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唱才好听?

5、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1)老师轻声唱,及时发现幼儿薄弱之处,在下一环节加强。

2)完整跟琴学唱歌曲。

3)分组演唱歌曲,表达小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

五、创编:

(价值取向:自由创编动作,发展幼儿创造性)

1、那么好听的歌,我们边唱边跳吧,想想怎么做好看的动作?

2、幼儿自主创编,教师整理。

3、教师示范跳一遍,给幼儿以美的感受。

活动效果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所以在歌唱活动中,我们充分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是密不可分的,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是能动的角色和要素,互为主体、互相配合,因此,歌唱活动是教师与幼儿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从情感体验入手,由内向外,以情带声,身体自然参与体验和表达。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这学期我班着重于开展歌唱活动,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目的是为幼儿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力求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在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增强自信心。在学习《老师再见了》的时候,我们让幼儿回想三年幼儿园的生活,想想马上就要离开老师上小学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说:“老师,你一弹这首歌我就会流眼泪了。”有的小朋友说:“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从歌曲中,他们所表达的真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这种艺术的表达是“自由表达”,是“创造性表达。

教学反思:

《老师再见了》是一首好听和感动的歌曲。在学习歌曲前,我首先让你给幼儿回忆以前的的幼儿园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小朋友都激动的说着自己的历史。谈话的铺垫,我再进一步进行了提问,:“我们在这幼儿园是最后两周了,你们有什么感想吗?”幼儿都说舍不得幼儿园,舍不得老师,说着着说着枭潇居然哭了起来,说不想离开老师。因此学习《老师,再见了》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小朋友的心情。但是这首歌曲的难点是幼儿对于曲调上比较难掌握,时而高亢,时而柔美,因此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比较吃力。在有些音调上上不去,然后突然变换音调,让有的幼儿又转换不过来,因此导致了幼儿唱歌走调的现象。在《指南》艺术部分指出:“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我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因此只有让幼儿一句句的慢慢的学习,一节活动下来,大部分幼儿还是未能完全掌握歌曲。因此我只有在后面的空闲时间让幼儿多加练习,争取让幼儿唱的准确不跑调。

篇7:朗诵:再见了,幼儿园

剪下一行泪光,将成长之旅点亮。当花骨朵还没吐露芬芳,我还是婴孩模样,幼儿园,您已在我心中飘荡。我每天盼呀盼,想呀想,终于可以离开家,在您的天空里翱翔。

翘首回望,点点滴滴怎能忘?清晨,亲爱的老师驻足远望,小小的心从此不再慌。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同伴交往,学会了礼貌谦让。在这里,我们开始游向知识的海洋,迈进生活的殿堂,在这里,老师如园丁,辛勤浇灌,厨房叔叔阿姨让我们来把营养美味尝,清洁阿姨更使我们世界亮堂堂,默默如他们,甘心来把绿叶当,我们像红花美丽绽放!而今天过后,我将不能依偎在您身旁。我们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而老师会赠更多的弟弟妹妹以书香。大厨会提供他们营养饭汤,幼儿园还会留给他们快乐时光,来把更多更多的幼苗供养。

让我们怀着感恩之情,轻轻梵唱,祝愿幼儿园的明天更加辉煌。老师永远漂亮、安康,再见了,幼儿园,我成长的摇篮,梦开始的地方!

朗诵:《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

剪下一行泪光,将成长之旅点亮。当花骨朵还没吐露芬芳,我还是婴孩模样,幼儿园,您已在我心中飘荡。我每天盼呀盼,想呀想,终于可以离开家,在您的天空里翱翔。

翘首回望,点点滴滴怎能忘?清晨,亲爱的老师驻足远望,小小的心从此不再慌。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同伴交往,学会了礼貌谦让。在这里,我们开始游向知识的海洋,迈进生活的殿堂,在这里,老师如园丁,辛勤浇灌,厨房叔叔阿姨让我们来把营养美味尝,清洁阿姨更使我们世界亮堂堂,默默如他们,甘心来把绿叶当,我们像红花美丽绽放!而今天过后,我将不能依偎在您身旁。我们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而老师会赠更多的弟弟妹妹以书香。大厨会提供他们营养饭汤,幼儿园还会留给他们快乐时光,来把更多更多的幼苗供养。

篇8:再见了,老屋

那时候,年幼爱笑的我总爱围着门前的小木桌转圈,一边跑跳,一边冲着屋里的奶奶撒娇喊道:“奶奶,奶奶,我要吃苹果,吃奶奶削的苹果! ”在我看来,奶奶削的苹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这时候,坐在门槛上的爷爷就会拿着自卷的旱烟,眯着眼睛看着我,笑呵呵地叮嘱道:“慢点儿跑,小心摔着……”

太阳升了又落,落了又升,也不知这样循环往复了多少回。我长大了,长成了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不再绕着小木桌转圈了,坐在门槛上吸烟的爷爷不在了,我再也听不到那声苍老的“慢点儿跑”了。我开始喜欢坐在小木桌旁看书,文字里浅浅的哀愁撩拨着我羞涩的少女心弦。有时,看书看得乏了,我便回头去看坐在一旁的奶奶。她微微抬着头,望向天空里的几朵白云。那云朵不断变化着,就像捉摸不定的人生。一阵风吹来,扬起的发丝遮住了我的双眼,也模糊了奶奶的容颜。

槐花开了又败,败了又开。老屋经不住岁月的侵蚀,变成了危房。爸爸劝奶奶把老屋拆了,跟我们去城里住。我哭闹着不肯,奶奶也没答应。她对我说,她要陪着爷爷。于是,老屋留下来了,我陪着奶奶倚在门前,看槐花飞舞。我捡起一朵小小的槐花,别在奶奶花白的发丝上,笑着说:“奶奶,你真美! ”奶奶“呵呵”地笑起来,那笑声却打湿了她的脸庞。她说,爷爷也这样说过。我看着倚在门边的奶奶,眼里噙着泪,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在一个槐花败落的季节,奶奶也走了。我坐在门槛上,对身边的爸爸说:“爸,把老屋拆了吧。”爸爸却拒绝了,他说:“爷爷奶奶都在这里,老屋就留着吧。”夕阳在爸爸的身上镀了层金黄色的光晕,但不含温馨,只有落寞。

我站在时光中老屋的门前,封存已久的往事就如同老屋,经历了太多的纷纷扰扰,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打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

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只隔着一道门, 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人。但这又何必呢?人生总要面对别离,适时地说再见,将难忘的埋在心底,收拾一身轻便的行囊,踏上崭新的路途不是更好吗?

我轻声呢喃:“再见了,老屋。”时光中老屋那淡黄色的影像随细语消逝,我似乎听到了一声缥缈的呜咽,似是老屋不舍的告别。我转身,走出时光,面向未来。

篇9:《再见我们的幼儿园》

好朋友洋武因病退学,无法参加毕园典礼。与他同在朝阳幼儿园紫罗兰组的康娜、拓实、美琴、俊佑、优衣偷偷溜出幼儿园,从新宿搭上了开往高尾的中央线列车,去寻找他们的好朋友。他们在换乘站不慎和优衣失散,还遭遇了会把人变成玉米的流浪汉大叔。总之,漫漫的旅途中充满了快乐与艰险,他们纯真的友情也经受着考验。

与此同时,幼儿园和家长方面急作一团,担任紫罗兰组老师的万里从优衣那里得到线索,独自踏上了寻找的旅程。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很容易让人忘记是小孩的世界,明明和大人都一样的。孩子们小心翼翼买好票,计算路线,躲过列车员的拷问,面对车厢里怪阿姨的“调戏”。每个小孩的个性是那么鲜明,拓实早熟聪慧,却因母亲的离开总有点儿忧郁。俊佑和美琴、优衣是无忧无虑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有点好奇。

影片主打的显然不是卖萌逗趣,更谈不上励志。这一趟去见小伙伴的旅行是快乐惊险的,他们错过列车相互埋怨,却又齐心协力躲避师长的“追击”,甚至还和流浪汉大叔一起煮玉米吃。河岸边整齐晾着他们湿透的小鞋子,阳光洒下来带着远处青山白云的影子,他们都不知道这次“冒险”的尽头有可能是生离死别。

推荐理由

篇10:主题说明再见了幼儿园(大班)

主题说明

主题“再见了,幼儿园”从“珍惜友情” “到难忘幼儿园”再到“毕业典礼”,依次展开,主题脉络的推进基于幼儿的经验与学习特点,是幼儿在离别时刻复杂心情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露的展示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与表现活动,幼儿相互倾听感激的心声,充分展现成长的喜悦,这一切都将深深地印在他们心田。

第一层次“珍惜友情”,是幼儿通过多个内容初步体验“分别”的含义和感受。通过活动,幼儿将逐步理解:分别其实就像一个游戏,是大家今后也许不常见面,但时时还会记得对方的样子,常常会想起一起相处的时刻。在这里,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和音乐诠释着友情,幼儿在悦纳自我与同伴的过程中学会珍惜友情,铭记老师和朋友,表达内心的情感,这一切将成为他们离开幼儿园前珍贵的收获。

第二层次“难忘幼儿园”,是幼儿一起回忆在园时的难忘记忆与画面。在“我的幼儿园”中,说一说,画一画心目中的幼儿园,加深依恋之情,理解收藏品的含义,表达对幼儿园一草一木的留恋;在“最喜欢的游戏”中统计自己和同伴的最爱,为幼儿园留下最珍贵的礼物;在“我要感谢您”中,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说一说、唱一唱感谢的话,抒发感恩之情;在“勇敢者之夜”中挑战自己,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和勇气。幼儿将会一起记住这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记住幼儿园的滑滑梯,记住幼儿园的游戏,记住启蒙老师和一起游戏的小伙伴,铭记不起眼却意义深远的点点滴滴。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幼儿更是小演员、小主人,忙着准备属于自己的“人生第一次”毕业典礼。第三个层次“毕业典礼”,就是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角色、竞选角色,制订节目单、推荐主持人、装饰舞蹈服装、画邀请函等,参与毕业典礼的全过程。他们感受着“我能行,我真棒”,体验到自已是毕业的小主人。《幼儿园毕业歌》等歌曲,营造了幸福、温馨,又带着淡淡感伤的氛围,幼儿从中将体会到毕业证明了自己的成长,而分别是为了以后更美好的相聚。本着,“毕业典礼我做主”的理念,幼儿和教师、家长共同规划和筹备,举办一个让人回味的毕业典礼。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您好!

在过去的三年里,大家在幼儿园里亲亲热热、朝夕相处,一同度过了幸福而又美好的三年时光。现在,孩子们即将与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小伙伴们分别,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更广阔的小学天地,心中一定有许多的不舍和憧憬。

“再见了,幼儿园”主题从“珍惜友情”到“难忘幼儿园”,再到“毕业典礼”,三个层次依次展开,主题脉络的推进基于幼儿的经验与学习特点,是幼儿在离别时刻心情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露的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与表现活动,幼儿相互倾听感激的心声,充分展现成长的喜悦,这一切都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田。为了能让您的孩子愉快地度过幼儿园最后时期,请您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和孩子一起制订时间表,早睡早起,自已的事情自己独立做,养成做事专注认真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爱护玩具和学习用品,学会照顾自己。教孩子学说基本礼貌用语,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不舍与留恋。帮助孩子收集毕业所需的物品,并协助孩子把对幼儿园老师、同伴最想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妹下来,再到幼儿园进行交流和分享。

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大班

2016年6月

分开不分别 我们的个性毕业照 大脚板 童年 跳大绳

好朋友信息大调查 我要感谢您 最喜欢的游戏 羊角球碰碰车

豆豆收藏家 勇敢者之夜 我是小演员 我要做主持 幼儿园毕业歌 毕业诗 搭舞台 毕业典礼海报 我们的毕业典礼

篇11:《再见了我们幼儿园》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见了我们幼儿园》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近看到一部不错的日本电影《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听到这个名字,感觉有些伤感,但是看完整部片子之后,被影片清新的画面、童真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并为之震撼与感动。电影情节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但是却可以很轻易触动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电影中的主角是5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3个女生2个男生。电影讲述的是他们为了看望幼儿园生病的好朋友而勇敢长途跋涉、排除万难的故事。影片展现了日本国民教育的规范性,以及同伴互助的品质与合作精神,而这也是最触动我的地方。

触动一:真挚感人的友情。

影片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朝阳幼儿园大班的五个懂事的孩子,他们听说自己的伙伴洋武因病无法参加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了,出自对朋友的挂念使得五个孩子有了一种冲动,独自踏上了寻找朋友的快乐又艰难的冒险旅途。孩子们心里很清楚:不经过大人的同意独自离园外出会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爸爸妈妈会着急,老师会着急,会受到很多人的责备……但是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孩子内心对朋友、对友情的`珍视最重要,童真的他们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想到这里,我就有为孩子鼓掌的冲动。

触动二:随时随地的秩序感。

日本的国民教育是从小养成的,已经内化为孩子的自觉行为,这一点从影片的细节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孩子们独自来到火车站,车站随处可见指示牌和标牌,孩子们凭借自己对指示牌的认知,买到了从新宿站开往高尾的中央线列车票,其中有一个细节:孩子们排队买票时,第一个买过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依次传递到最后一个小朋友手中,体现了良好的秩序感和互助精神。路过一个乡村路口时,俊佑看到没有过往车辆,便独自闯了红灯,最乖巧的康娜便大喊:“不能闯红灯,这是不对的!”可见孩子平时的生活常规教育很到位。生活常规教育是每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的生活准则,主要是为进入社会学以致用的,5岁多的孩子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常规准则,是社会文明的集中展现。

触动三:诚实守信不离不弃。

篇12:《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观后感

(2012-04-21 09:25:22)

标签:杂谈

时光给了我们记忆的开始,却没有提醒它的结束。

——题记

一部清新的电影,童真的故事。一直都很喜欢清新系的电影,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但是却可以很轻易的就触动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很简单,很温馨,很感人。5个孩子,3个女生两个男生,为了幼稚园的好朋友而勇敢的长途跋涉,排除万难。

洋武,是孩子们要去寻找的好朋友。洋武得了绝症,他快要从幼儿毕业了,可是他只能住在医院,其实他很害怕他的朋友们忘记他,会问护士,你还记得幼儿园的朋友么?妈妈假装的很辛苦,小孩明亮的眼睛一眼即知,他早晚要去一个叫做梵高的地方。洋武很懂事。

优衣,长的最漂亮的小女孩,作为日本风俗业的千金,她拿捏怀揣一万日元的小骄傲,前一分钟还在因为被拓实嘲弄家人的小自尊而赌气,下一秒就淡定地劝慰对方。优衣很安静,很淡然,她因为去捡地图而错过了火车,但是她静静地看着好朋友离开,那份波澜不惊,惊艳了我。

俊君,他应该是剧中最符合幼儿园小男生性格的角色了吧。勇敢,冲动,爱捣蛋,孩子气,会因为一个好朋友的冷淡而大打出手,仗义,简单。没心没肺,怀揣着足球梦的傻小子。在被警察带走的时候冲着其他的孩子大喊“不要过来”,一副英勇就义的表情,可是回头就在警卫室里呼哧呼哧吃着面条,仿佛已经忘了前几秒时的害怕,那么可爱。

美琴,5个人中最守规矩最听话的好孩子。她很乖的看到红灯不闯马路,一直都认为自己这样离家的做法是不对的,会让大人担心。沿路看到在橱窗张贴的某个女生走失被绑架的海报而担惊受怕,但是为了要见到好朋友洋武,还是坚持了很久很久。小女生时期很爱美,梦想是有一天可以摘掉重重的眼镜框换上隐形眼镜,露出自己漂亮的大眼睛。

拓实,一个外表酷酷的小男生,他懂得很多知识,是5个孩子中经验最丰富的人。冷酷的外表下,其实隐藏了一颗受伤的心。妈妈的离开,让他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太多的痛苦。熟悉的背会妈妈制作蛋糕的方法,是因为对妈妈的想念吧。知道云是水蒸气,知道明星要整容,知道运动员要素质好,也是怕妈妈丢下自己吧。最后妈妈和姐姐都来到了毕业式,冷冷的外表终于绷不住而哇哇大哭,不论小孩子的外表是多么的与实际年龄格格不入,内心还是有着一份孩子的简单和童真。

康娜,剧中独一无二的女主角,芦田爱菜小小年纪就有了非常纯熟的演技,当之无愧的实力派。康娜,是唯一一个走到最后见到洋武的孩子。她很善良,也很胆小,但是为了救小猫,她还是鼓足勇气和流浪汉说话。她很守信,即便知道了洋武病的很严重,但是她答应了洋武不会哭,就一定忍住不哭。她很简单,以为偷吃草莓,听到警笛声会以为是抓他们来了。她很可爱,尤其是笑容,她笑的时候,我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一起扬起嘴角。她很细心,悉心收藏着洋武留下的蓝色蜡笔,死死记着洋武告诉过她的,那幅美好的《星月夜》里有一个多么迷人的地方,拿出包里的糖果,红的,黄的,绿的,分给每一个出走的同伴,唯独留下蓝色的一定要留给还在病床上的洋武。

最后,康娜给洋武举办了一个简单的毕业式,吊水瓶做麦架,两个人在病床上一起摇头晃脑唱着毕业歌,那么的认真,那么的可爱。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都努力的回忆自己的幼儿园,可是记忆好模糊好模糊,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只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很不喜欢去幼儿园,每次都会抱着妈妈大哭。虽然自己的幼儿园没有康娜她们那么勇敢和惊心动魄的一段经历,但是我尤记得那几个幼儿园的好朋友,那时候一个小小的玩具就可以让我开心好久的岁月。

我们渐渐的长大,渐渐的忘却了曾经童真的时光。我们不会再去收集每一张彩色的糖纸,不会再玩洋

娃娃,可是我们依然更喜欢有着彩色糖纸的糖果,即便是不再玩洋娃娃,也会让妈妈锁起来不许别人碰,因为那是我们最年轻最纯真的记忆。

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人们告诉你,不要轻易相信身边的友谊。老师们告诉你,要好好学习变成机器。大人们的小心翼翼,更多的变成了伤害孩子的元凶。老师们的任务观点,更多的变成了束缚成长的起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了当初的模样,慢慢忘了如何微笑,慢慢忘了如何真诚,慢慢忘了自己真正的情感。

曾经我们哭泣的时候声音很大,眼泪很少。曾经我们害怕的时候尖叫很响,办法很少。曾经我们约定的时候眼神很真,心思很少。曾经我们分别的时候无助很多,镇定很少。

就让我们回到一开始,回到当初自己的幼儿园门前。看一看故地,想一想最初。

篇13: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

上课开始,该教师对课文叙述事件的历史背景做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解,让学生对课文所叙述的事件有了初步的感知。忧伤的背景音乐响起,女教师用低沉而又伤感的语调开始朗读课文。“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整篇课文读完,全体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有力的感染,整个课堂仿佛进入了送别时的情境之中。纵观整堂课,该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每个细节教师都做了独具匠心的处理,上课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学生真正理解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伟大友谊。

快要下课的时候,教师问学生:“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大胆地讲出来。”沉默片刻之后,后排的一个男生举起了手。该教师微笑着请他起来,他问老师:“老师,课文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他先写的是大娘,然后写小金花,最后写大娘。为什么不按照他们的年龄大小来排,先写大娘,再写大嫂,最后再写小金花呢?这样写不是更有序吗?”这个问题可能是该教师备课时没有注意到的,她一时语塞了。停顿片刻后,该教师做了这样的回答:“其实,先写谁都没有关系,不管先写哪一个,文章叙述的事件都没有变化,也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个回答,笔者不敢苟同。

我们回到文章的历史背景: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悍然越过了“三八线”,一直打到了鸭绿江边,威胁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决定出兵增援朝鲜,所以,13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30万人出去了,14万人的生命就留在了朝鲜,常眠于这块土地之上,其中有黄继光、邱少云,还有许多许多……

课文中描述的情景,就是1958年10月的一天,我们的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在这个时候,他们喊道:再见了,亲人!同学们,你们听:火车已经快要离站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手拉着朝鲜人民的手:再见了,亲人!再见了……

如此看来,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在这段艰难而又特殊的岁月里,结下了深厚的国际友谊。志愿军战士要离开了,朝鲜人民是极其不舍的。但是,朝鲜人民深知这也是必须和必然的,所以他们来送别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假想一下当时送别车站的情境:来送别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大家扶老携幼,自发而来,来的大多数都是女性,因为很多朝鲜热血男儿都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牺牲了。时间是紧迫的,大家都争相把自己想对志愿军战士想说的话都说出来。整个车站都被送别的人群淹没了……

这个时候,作者用最快的镜头捕捉着每一个感人至深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是临时出现的,没有事先安排的。所以作者首先看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娘,紧接着看到了一个可爱的正在流泪的小女孩,最后捕捉到了一位拄着双拐的大嫂……因此,文章对人物顺序的安排极其符合当时送别的真实情景,而不是作者刻意安排。

其实,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文。我们在给学生分析课文让学生学到语文的文本知识的同时,当相应地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文贵写实,往往真实事件是抒发真实情感的源泉和载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作文第三阶段要求中也明确指出这两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篇14:道一声再见,我的幼儿园

曾经我们约定的时候眼神很真,心思很少。曾经我们分别的时候无助很多,镇定很少。

也许也有总是害怕着不敢违反规定的小女生,或者是小心翼翼保存你那支蜡笔的小女生。

某些总是一脸不屑却背诵妈妈说过的话时大哭起来的男生,那些总是恶作剧得没有心思的小男生。

那些人,都这样找不到了。

小时候,对于看得见的分别总是忍不住眼泪,毕业之前那么害怕分开。拉手钩着指头说我们要去同一个小学,同一所中学,那样天真的笃定会永远不分别。

然后就这样断掉联系。

渐渐,爸爸妈妈开始教导我们,不要相信,不要天真,满世界都是居心叵测的人们。

渐渐,我们学会保护自己,带着武装到牙齿的微笑,即使寂寞得窝在角落也会在有人推门进来的瞬间,笑得一脸灿烂。

我说过,我知道世界会坏,但是我以为只要我一个人还在相信美好,就会有希望。

现在我只敢说我承认我是中了漫画的毒,以为我生活的就是这个梦幻世界,所谓的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以为只要相信自己就真的能够成为世界的主角。

难过也不知道怎么表达,看着电影哭着骂这破电影怎么这么蛋疼,搞得老子眼泪哗啦啦。

小时候,真的是喜欢一个人会偷偷给他抽屉放块糖的,以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会把心字写成桃心。

到现在,嬉笑着说哎哟我暗恋你哦。

走调的青春再也唱不出纯正的音符,变质的人生只好在时光里面寻找或许存在过的阳光温暖。

那些关于我们友情,那样真实存在的年少不更事,总是能激起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个角落,然后沉默着掀起一场汹涌的大雨磅礴。

洋娃娃会渐渐变旧,即使我死撑着让妈妈不要丢掉它们,它们也都被锁在了阳台的那个角落。

不过没事,至少我现在夜里害怕的时候,会打开灯,而不是告诉自己,我的娃娃守护我。守护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再见啦,我们的幼儿园》,很感激有这样一部温暖的电影,童年终究会远去,就像高晓松在《达人秀》说过的:你们的一生的任何时期的压力,都会比正在念书的时期大。

我想念坐在教室忧心忡忡着下一场考试的我自己。

可是回不去了。

不去的路,那就继续前进。

篇15: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观后感

我只记得幼儿园那个小小的自己是一个大人面前是个听话的乖孩子,但是没有大人在的时候,就是一个和男孩子们疯玩的疯Y头。喜欢被注意,但又喜欢自由独自到处奔跑。那个小小的自己没有《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里的小萝莉和小正太们成熟思想,也没有他们那么懂得如何珍惜那纯真的友谊。三个小萝莉:康娜,优衣,美琴,还有两个小正太:拓实和俊。五个即将幼儿园毕业的小大人,为了遵守和在医院里即将做手术的好朋友洋武的约定:一起去到叫“梵高”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星空,没有黑暗可怕的世界。小小的他们看了梵高的《星空》以为,下面的署名“梵高”是一个充满星星和月亮的明亮世界,身患严重病的洋武以为去了这样的地方,自己就不会在害怕病魔,可以和小伙伴们永远在一起。

小萝莉和小正太的美丽约定,总是在那个充满阳光的`图书馆,幼儿园也不例外,日本的电影里也总是缺少不了:阳光的图书馆,美美的人儿许下凄美的约定。然后通过种种:电车,日剧跑,公交车来到洋武住的医院。一路上,五个小伙伴,兴奋过,害怕过,但是都没有说放弃过,虽然到最后之剩下康娜一个人到了医院看洋武,由此也产生了那幕康娜一人分好几个角色,把幼儿园的毕业仪式完整地给洋武表演了一遍,这个也是让不能参加毕业典礼的洋武完整了自己整个幼儿时光。

“今天是我们的卒园式,和最喜欢的老师和朋友说再见的时候,入园时小小的我们长得这么大了。老师们,谢谢您,留下了很多的回忆,爸爸妈妈谢谢你,为我们每天做了这么好吃的便当。我们被大家的爱包围着,快乐的上着幼儿园,今天就要和有很多美好回忆的幼儿园说再见了。经常玩耍的幼稚园的教室、滑梯、沙地,大家都玩得满身泥的郊游,一起使劲过的拔河,接力跑运动会,一起用心演奏过的鼓笛队,用活力声音演唱的音乐剧,有了很多回忆,交了很多朋友,虽然也打过架,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就算长大了,也不会忘怀。

平成23年3月18日,我们从装满回忆和梦想的这个幼儿园毕业了。

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

就是因为日本人这样从小的教育,才会让日本人对每件事情都认真无比,“仪式感”超级厚重的日本人总是给我一种刻板中的感动和细腻。就这样幼儿园毕业,都要这样精心准备和讲演,所以这些小朋友这么小就有这么深厚的友谊和成熟的人生观,和日本整个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这个影片除了看到几个小萝莉和小正太出色自然的演技,导演也是为了给大人们看的。洋武生了很严重的病,甚至可能会死,就这样的事实,在大人们眼里,为了保护小朋友们的幼小的心理,尽量去编制美好的谎言去让孩子们接受洋武为什么不能出现在幼儿园的故事,然后美好地希望孩子们可以在慢慢忘记这个好朋友,然后没有任何悲伤地度过彼此的童年。其实让孩子们坦然面对,给他们最后在一起快乐的时间,反而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或许有很多人,会觉得这部电影,那些孩子们身上小大人的模样是被过多修饰出来的,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童真也是被过分挤压出来,显得不够真实。但是却不妨碍我一直泪目到最后。

篇16: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

设计意图

近阶段,我园开展了集体舞教学的研究,大家发挥聪明才智,结合幼儿生活,原创了不少集体舞活动。而此时,正巧临近大班幼儿毕业离园,孩子们很快就要告别生活、学习了三年的幼儿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伙伴,那份依依不舍的情绪在老师和孩子们心中涌动。因此,我以幼儿离园为契机,以经典音乐《友谊天长地久》为素材,设计、组织了充满浓浓离别情的集体舞,既适合课堂学习,又适合大班毕业离园演出。

活动目标

1.初步学跳《再见舞》,学习有节奏地走交叉步。

2.能充满感情地与同伴进行目光、表情以及舞蹈动作的交流。

3.在集体舞蹈与自由结伴舞蹈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的惜别之情。

活动重点

渲染活动的情感氛围,引导幼儿带着留恋的感情完成集体舞的学习和表现。

活动难点

学习基本舞步——交叉步。

活动准备

1.黄色手腕花6朵,绿色手腕花1O朵。

2.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3.地面标记:黄色小圆、绿色大圆、粉色散点。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小朋友们很快就要跟伙伴分别,从幼儿园毕业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分别的音乐,这是一首好听、感人的曲子,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很优美;很感动;想到要和好朋友分开了,有点想哭。

师:今天我们要在这首歌曲的伴奏下跳一个集体舞,名字叫《再见舞》。这个舞蹈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大家一起跳,第二段是两个两个一起跳。”

学习第一段舞蹈

1.学习第一段第一部分动作:手拉手走交叉步。

师:“我们先来学一个新的舞步,叫交叉步。看看老师是从哪个脚开始起步的,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示范)

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交叉步的动作要点:右脚起步,左脚往前一步与右脚交叉,注意绷脚面。

里、外圈依次练习走交叉步:里圈小朋友手拉手背向圆心一起走交叉步,外圈小朋友手拉手面向圆心一起走交叉步。(提醒幼儿注意调整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2.学习、体验目光与表情的交流。

师:“现在里圈和外圈的小朋友都面对面站好了。走交叉步时,我们的眼睛要看着谁?”

幼:看着朋友。

师:是的。很快就要和好朋友说再见了,心里很舍不得。那么就用我们的眼睛和表情告诉朋友,我好舍不得你呀。来,我们听着音乐走一次。(播放第一段音乐的前奏加前两个乐句)

师:刚才,我看见××小朋友笑眯眯地看着每一个走过她眼前的朋友,好像在说,亲爱的朋友,我好喜欢你,虽然要跟你说再见了,但是,以后我还是会想你的!其他小朋友,你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和表情来说话吗?

3.学习第一段第二部分动作。

边示范边语言引导,带领幼儿学习第一段第二部分动作:里圈小朋友转身,大家一起面向圆心;里外圈一起往中间聚拢,接着往后退,退回来后,大家一起面向圆上。

幼儿听音乐练习两遍。

4.完整练习第一段动作。

师:我们跟着音乐来跳第一段舞蹈。(完整播放第一段音乐)

学习第二段舞蹈

1.自由结伴。

师:第二段要找个朋友一起跳了。我们先听着音乐找一个朋友,两人手拉手找一个粉色小点站好。(播放间奏,幼儿两两自由结伴)

2.学习第二段第一部分动作:爱心与拥抱。

教师示范:两位教师在音乐声中示范爱心与拥抱的动作。

幼:哇!好感动啊!

师:刚才我们做什么动作了?这些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幼:表示“我喜欢你”。

师:说得真好!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爱心先朝哪个方向?拥抱的时候伸出的是哪只手?

教师邀请一名幼儿再次示范。

幼儿与伙伴共同练习“爱心与拥抱”的`动作。

3.幼儿创编第二段第二部分动作:两两摆造型表示“合影”。

师:小朋友们在一起三年了,让我们再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吧。两个人一起摆个pose,一句音乐换一个造型。听一听,我们一共要摆几个造型?(播放第二段第二部分音乐)

幼:摆四个造型。

幼儿边听音乐边两两相对摆造型。

师:小朋友合作的造型不仅很美,而且还会用眼睛和表情跟朋友说话呢!

4.听音乐表演第二段舞蹈。

完整舞蹈

师:这个集体舞学完啦!让我们带着感情,带着对好朋友的爱,一起来跳这个优美的舞蹈。

幼儿完整舞蹈。

师:你们快要毕业了,幼儿园里的老师也舍不得你们走。我们请老师们一起来舞蹈吧!

师幼一起共同舞蹈。

活动评析

这是一个温馨感人、充满温情的集体舞教学活动。在教师语言、动作、表情的渲染下,孩子们渐入佳境,舞蹈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一场“离别分享”会。

浓郁的情感氛围是该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教师以“离别情”为主线贯穿了整个集体舞的教学过程。首先,教师以“分别”为话题导入教学,初步激发三年来的同伴之情、师幼之爱,让孩子们带着这种难舍难分的感情来投入活动。其次,在第一段集体学习环节中处处彰显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包括教师的动作示范、目光表情、语言提示、活动评价等等;再次,在第二段自由结伴环节中,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情感交流”与“合影留念”,更是把“离别情”推向了高潮,以至于孩子们真情流露,说出“好感人”的话语。最后,与在座的各位老师深情地表演,进一步升华了这浓浓的离别情。

另外,不管是音乐剪辑、动作编排、队形设计还是过程引导,都体现了教师细腻的教学风格。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利用腕花、地面标记帮助幼儿更加轻松地表现表达;舞步、动作与队形的设计别具匠心,教授过程中指令清晰、要求明确,幼儿在活动中活而不乱、

篇17:《毕业了》幼儿园教案

1、回顾幼儿园的生活,进一步了解同伴和老师,激发对同伴、老师和幼儿园的情感。

2、愿意和同伴合作为毕业典礼做准备。

活动准备

1、各种式样的通讯录、节目单,哥哥姐姐的毕业照。

2、收集两年来幼儿园生活中各种活动的照片。

3、制作毕业照和节目单的底板。

4、笔、纸。

活动重点

感受自己的长大,积极愉快地迎接毕业典礼。

过程与指导

1、毕业照。

幼儿:我们要拍博士照……我们要拍集体的毕业照。

老师:为什么要有毕业照?毕业照上应该有谁?

幼儿:我们班两位老师和所有的小朋友、园长等。

老师:平时毕业照是用照相机拍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用绘画制作一张毕业照。怎么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呢?(或议论:你的好朋友长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通讯录。

幼儿:我们要把朋友电话记下来。

老师:(出示通讯录)这是通讯录,里面可以记什么?为什么?

幼儿……

老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通讯录,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做一本我们自己的通讯录。

3、纪念册。

幼儿:有很多好玩的事情要记录下来,以后可以拿出来看看、想想,美好的事情就不会:忘记。

老师:那就做一本纪念册吧,专门记录难忘的事。那么,幼儿园有什么事情让你难忘呢?(指导时提升有趣、有感情、有竞争的事例。如;是啊,人是很需要朋友的)

4、节目单。

幼儿:我们要演节目。

老师:演什么呢?

幼儿:…幼儿园里学过的,都可以表演……

老师:你们说了那么多,到底演什么呢?应该有个安排。你见过节目单吗?旁边有许多节目单,如果要用,你可以去看看。表演这些节目,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你也可以另外用纸记下来。

5、请柬。

幼儿:我们要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做一张请柬吧。

——这是我原先没有意料到的。

老师:你们准备请谁?请柬上可以写些什么呢?

篇18:幼儿园教案再见了,幼儿园

关键词:挫折,基础,幼儿,情景,榜样

“养尊处优”,这个成语可以完美地展现当代幼儿的特点。目前,大多家庭都只生一个子女,因而对孩子宠爱有加,他们从小都习惯了养尊处优,因而受不了一丁点挫折。因此,一旦孩子遇到挫折,他们便不知所措。当然,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走进了一些误区,具体表现为:以批评为主,让孩子服输;运用一些不利于孩子发展的体罚形式;毫无目的的让孩子吃苦等。其实,这些方法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并不奏效。挫折教育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启发;挫折教育要从意识出发,注重后天培养;挫折教育要注重方法,并结合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展开等。

一、引导正确认识挫折,奠定教育基础

人生道路上,难免会磕磕碰碰,遇到不同的挫折。也就是说,挫折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不能避免挫折。而幼儿阶段是教师引导幼儿们正确认识挫折的黄金时期,为此,作为教师,要利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从而奠定挫折教育的基础。但传统挫折教育中,教师却走进教育误区,即避开挫折教育,怕幼儿幼小的心灵难以接受。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要走出误区,直面挫折才是正确的做法。

例如:有一次,教师开展“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玩得不亦说乎。在游戏活动中,有幼儿扮演“老鹰”;有幼儿扮演“小鸡”;有幼儿扮演“母鸡”,幼儿们在游戏中玩得非常开心。但是,由于这个游戏需要一定程度的跑动起来,一个挨着一个抓紧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因此,在“老鹰”尝试抓“小鸡”时,有一位小朋友摔倒了。教师观察了一下,这名幼儿只是轻微摔倒一下,并无大碍,但是这名幼儿却赖在地上不起来,并非常生气,同时好像等着教师过来扶起来,并安慰,要不然就是不起来,也不管游戏是否要继续进行。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扶起幼儿,而是走到这名幼儿身边,微笑着说着:“这是游戏中的一点点小挫折,轻微跌倒,要主动爬起来,和小朋友继续进行游戏哦,这样你会玩得更加开心。”通过教师的引导,这名幼儿开始尝试站起来,很快继续投入游戏中。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微笑打动幼儿,让幼儿直面挫折,认识挫折。此外,如果扮演“老鹰”角色的幼儿总是抓不到“小鸡”,也会感受到挫折,教师要趁势引导幼儿直面挫折。

二、科学设计现实情景,展开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幼儿遇到挫折时,才展开教育。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科学设计现实生活中幼儿们可能遇到的挫折情景,在情景中展开挫折教育。这样一来,当幼儿遇到挫折时,则会自主处理遇到的挫折,而不是等待、发怒、害怕等。

例如:在幼儿园中,穿鞋子,系鞋带是每天生活的必须。但是,对于小班的幼儿们,系鞋带对于他们并不是那么简单。一般出门前,都是由父母帮忙穿戴好,因而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弱。针对此,教师设计设计现实情景,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此次活动为“我会系鞋带,我很棒”。以往幼儿们不会系鞋带时,都是跑到教师面前请求帮忙,这样不利于孩子们发展。为此,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拿起自己的鞋子,看一看谁会系鞋带。这样一来,幼儿们主动开动脑筋,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为了达到效果,教师可以拿起自己的鞋子做示范,让幼儿模仿,以更快地掌握方法。在情景活动中,有个别幼儿总是不会系鞋带,于是想到放弃学的念头。教师观察到后,进行挫折教育:小朋友,你看,系鞋带多简单啊,老师再示范一遍,你跟着系鞋带好不好?这名幼儿产生了兴趣,于是跟着教师慢慢系鞋带,终于成功了。师:你好棒,你看,你战胜挫折了(竖起大拇指)。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指责幼儿笨、学不会等,而是再亲自指导,教会幼儿,让幼儿自主战胜挫折,从而走出挫折教育误区。

三、注重发挥榜样作用,增强抗挫能力

榜样对于幼儿具有感染性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人物,模仿他们的行为以及处理挫折的方法,从而增强幼儿的抗挫能力。在带领幼儿学习榜样人物时,教师要注重启发与引导。

例如:教师可以引进轮椅上的霍金、海伦.凯勒等著名的人残志坚的人物,带领幼儿们学习,让他们知道这些人物虽然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是都战胜了挫折,并取得卓越的成就。由于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在学习这些榜样人物时,教师要利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运用到幼儿园生活中,如在进行走平衡木时,有一些胆小的幼儿不敢走,教师则以身边的幼儿为榜样,激励幼儿。师:你看,这位小朋友多勇敢,一下子走过去。再想想我们学习的霍金,他双腿不便,但是仍然能够战胜很多困难。老师相信,你也可以的,大胆试一试。在榜样的影响下,一些幼儿开始克服自己的畏惧心理,大胆走上平衡木,顺利通过。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教师给幼儿贴上“胆小鬼”这个标签,那么幼儿永远无法战胜挫折。相反,发挥榜样作用,并利用语言激励,则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并增强幼儿的抗挫能力。

上一篇:师德培训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下一篇:七年级父爱语文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