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简报

2024-08-02

职务犯罪简报(通用8篇)

篇1:职务犯罪简报

加强廉政预防教育 规范职务行政行为

——市xx委召开委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大会

为加强委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党纪国法教育,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9月29日市xx委召开委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大会,邀请xx区检察院党组成员、职务犯罪侦查局局长xx同志,为委系统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发人深省的廉政教育课。大会由市xx委xx同志主持,党组书记、主任xx同志在会上讲话,在家的委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和直管单位领导干部共170余人参加了大会。

“算好职务犯罪七笔成本帐!”这是xx同志在大会上语重心长的一句话:一算政治帐——自毁前程;二算经济帐——倾家荡产;三算名誉帐——身败名裂;四算自由帐——身陷牢笼;五算健康帐——身心憔悴;六算家庭帐——妻离子散;七算亲情帐——众叛亲离。仔细想一想,金钱在这些面前只不过是蝇头小利。生动深刻的讲解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和心灵震撼,在面临诱惑时,一定要做到“慎独”、“慎初”、“慎始”,不断警醒自己,算好廉洁“七笔账”,走好人生每一步。

讲课中,xx同志从职务犯罪的概念、我市查办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职务犯罪的原因、贪官自算的七笔帐及对策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认真讲解。通过典型的案例、精辟的评析,以案说纪、以案明法,向广大党员干部敲警钟、鸣警笛,教育党员干部遵纪守法,防微杜渐,提高预防职务犯罪的自觉性。最后,xx同志就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健全“不想犯”的自律机制,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建立健全“不能犯”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强化党内监督、财务监督、群众监督及舆论监督;三是建立健全“不敢犯”的惩治机制,以德倡廉、以法护廉,坚决打击职务犯罪,使公职人员不敢犯罪。

委党组书记、主任xx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委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做好委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要深刻认识经济越是高速发展,业务工作越繁忙,越是要注意廉政建设。从最近发生在我委的两起职务犯罪案件来看,机关不是“一池清水”,还蕴含着一些不廉洁的问题,不是只有权力岗位才出廉政问题,非权力岗位也有可能出廉政问题。因此,党员干部思想上要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一是对法律要有敬畏之心;二是注意勿以恶小而为之;三是做任何事都有“第三只眼”盯着你;四是履行职责要如履薄冰;五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第二,要严格制度管理,加强内部监督。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制度建设,如定期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制度;项目讨论、重大问题研究要建立异议制度;建立机关内审机制,对下属单位、机关内部加强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三,要积极探索廉政教育新方式、新途径,争取好的教育效果。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场合、多渠道开展廉政教育,在全委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今天的教育效果不错,从我带头做起,机关每个党员干部和委系统党员领导干部以“预防职务犯罪从我做起”为题,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自己接受教育后的感想,让每个同志都切实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道德防线,确保大家“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监察室)

篇2:职务犯罪简报

——我院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7月13日下午,我院特邀市检察院专家在三楼会议室作了《牢记宗旨,珍爱岗位》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黄峪生院长主持,全体中层干部到场聆听了讲座。

首先,市检察院米新玉处长以“宗旨和职务犯罪的关系”为题,针对当前社会反腐败形势,结合一个个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对职务犯罪的概念、基本特征、表现形势、产生原因、危害性后果及如何预防进行了充分阐述,为广大干部职工敲响警钟的同时,也筑牢了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米处长在讲座中指出,职务犯罪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淡忘宗旨;迷恋名誉,淡漠法律;领导干部用人不讲究德才兼备;个人不良嗜好等。它危害巨大,会导致党群、干群关系尖锐,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父辈蒙羞,孩子遭歧视,家庭支离破碎等。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敬畏法律,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是要率先垂范,筑牢反腐拒变的思想防线,远离职务犯罪。最后,米处长提出警言与大家共勉:牢记宗旨不贪利,珍爱人生守家园。

接着,市检察院库方东处长又从查办和预防的角度,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实际,从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主要环节以及造成的原因,对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党员干部如何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等进行了认真解析,并对我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三个建议:树立法律观念、树立纪律观念、树立自律观念。

讲座结束后,黄峪生院长作了总结讲话,号召全体中层干部认真反思,书写心得体会,树立法律法规意识,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

这次专题讲座理论联系实际、事例生动,让大家受到了一次触及心灵的法制教育,对我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具有很强的促进、指导作用,也使所有参会人员受益匪浅,举办此次讲座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此次讲座,希望全体医务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用理智驾驭情感,用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做到珍惜工作,学法、懂法、守法,认清潜在的职务犯罪危险,防微杜渐。

篇3:职务犯罪简报

(一) 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制定和生效, 不但在国际社会倡导了治理腐败的科学理念和策略, 更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指南和行动准则, 是国际社会治理腐败的法律基石。 (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的生效, 意味着我国在反腐败领域将采用最新的国际法律标准, 而这也对我国现有的刑事立法提出了挑战。所以, 如何来应对这一挑战就成为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为了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 履行缔约国的义务, 有必要对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立的反腐败法律原则和措施, 根据我国国情, 对我国刑事法律进行修改和补充。如对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修改和完善;扩大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犯罪对象的范围;调整贪污受贿犯罪的量刑刑格, 取消死刑;进一步扩大洗钱罪的适用范围;引入推定及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建立在犯罪人死亡、潜逃或者缺席的情况下的对没收资产的缺席审判制度等。以应对我国政府在墨西哥联合国高级别政治会议上所作出的国际承诺。

二、“条约必须遵守义务”———国际公约的内国化

(一) 党的反腐败政策的法律化

中央纪委法规室政策研究处处长蔡晓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 目前, 反腐败法规制度中存在政策、文件比较多, 国家立法偏少的现象。一方面, 法律规范真空太多, 让腐败分子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 对反腐败专门机关的授权不够和职责规定不够, 对公民反腐防腐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不够, 加大了当前反腐败的难度。中国要加快研究将党的反腐败政策逐步上升为法律的步伐。这既是因为中国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政, 因此, 党的活动应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同时, 也能将党反腐败斗争的宗旨、信念、价值在法律中体系出来。 (2)

将党的各项反腐败政策依照法定的立法程序, 转变为有关的法律法规, 不仅是为了确保对腐败行为的定性准确与处理结果的公正, 也能使反腐的相关制度安排与实际运行获得全体公民的理智认同, 时宜而激发起全体公民对反腐的信任、信心和尊重, 并愿意为这献身。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与基础上, 反腐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普遍社会感召力的神圣性, 反腐制度和反腐行动的深入、持久、有效的开展才能真正得以保证。

(二) 酝酿专门立法———《反贪污贿赂法》

从国外的立法经验看,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约束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行为, 防止腐败问题的滋生和蔓延。美国有《政府行为道德法》, 英国有《防腐化法》, 新加坡有《防止贪污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员惩戒规则》, 德国、韩国都有《反腐败法》。一些国家还建立了专门机构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美国设专有“政府道德办公室”, 意大利在政府之外设立“审计院”, 日本设有各界著名人士组成的“行政监理委员会”。

我国反腐败程序法方面面对的现状是, 贪污、贿赂的实施者是国家公职人员, 他们作案隐蔽, 给取证、查处带来很大难度。为此一些国家的反腐败的制度中规定了证据排除规则、证据推定规则、举证责任倒置等特殊规则。这些规则不宜作为一般规则在刑事诉讼法中加以规定。此外,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因腐败行为受到损害的实体或者个的赔偿, 境外追逃、追赃机制, 不经过刑事定罪对腐败犯罪所得资产的没收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些程序因涉及到多个执法主体和涉外事宜, 在各专业的程序法中均不便规定。因此, 在深刻认识到反腐败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的基础上, 要从根本上遏制和铲除腐败, 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反腐败的法律机制, 抓紧研究制定《反贪污贿赂法》。

三、国际预防职务犯罪的立法现状及趋势

(一) 世界各国预防职务犯罪的主要做法

为震慑和惩治腐败, 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律条例。如美国早在1921年就出台了《预算和会计法》、《政府行为道德法》, 1978年又颁布《监察长法》, 并通过《独立检察官法》;新加坡制定了《防止贪污法》;法国有《资产透明法》;韩国2002年制定了《反腐败法》;越南还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申诉控告法》。另一方面, 健全反腐败组织机构。世界各国为了惩治腐败, 遏制腐败的蔓延, 均设立了专门反腐败组织及机构, 其主要有:司法检察机构、立法机关、监察机关、专门的反腐败组织、反腐败协调组织。此外, 加强政党的组织纪律建设和纪检监察制度。政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执政党掌控着巨大的行政资源和权力, 因而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政党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纪律监察制度, 监督、检查、惩处违纪党员。

(二) 国际预防职务犯罪败主要趋势

世界各国在加强司法和行政部门反腐职能的同时, 借助媒体监督、民众举报、签订反腐公约等多种方式, 加大反腐斗争力度, 惩处高层腐败。反腐败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趋势愈来愈强, 打击腐败必须积极开展跨国合作, 调动各国的制度资源和国际社会的力量。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反腐斗争中影响越来越大, 作用越来越突出, 国际组织特别是以“透明国际”、世界经济论坛和商业国际组织为代表的一些非政府组织, 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并试图通过各种腐败评价指标对腐败进行有效分析和把握, 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开展声势浩大的反腐败运动, 许多国家为打击腐败行为曾集中力量和时间开展了大规模反腐败运动。国际间反腐败协作不断加强, 为了对付和治理贪污腐败的“世界瘟疫”, 许多国家要求联手合作, 共同探讨医治腐败的良方。

四、目前我国反腐败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一) 反腐败刑事司法机构的独立地位缺乏保障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要求各国设立专职的反腐败机构。在我国, 反腐败的机构主要是检察院 (具体是检察院内部的反贪局) 、行政监察机关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目前, 我国虽然存在分立的三个反腐败机构, 但三个机关分别行使的是不同性质的权力, 针对的是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腐败行为。其中, 真正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 称得上是反腐败中刑事司法机构的只有检察院。因此, 三机构并存设置的同时, 检察院应当处于主导地位, 行政监察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的展开, 应当以便于检察机关对腐败犯罪的侦查起诉为前提, 而不能反过来对反腐败犯罪中检察机关的刑事司法权构成入侵和干涉。在检察机关内部, 反腐败犯罪案件的具体承办, 主要是由反贪局负责的。然而,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 却无论是在《刑事诉讼法》, 还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 都找不到相应的法律根据, 这对于其独立地行使反腐败犯罪中的职权是极为不利的。

(二) 完善反腐败刑事司法中的证人制度

根据《公约》的规定, 腐败犯罪中建立了证人保护及污点证人不起诉制度。基于腐败犯罪隐蔽性高等特征, 证人出庭作证, 对于腐败犯罪的侦破与认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 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方式、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的规定都非常笼统, 使证人出庭指证犯罪顾虑重重。因此, 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 并参照《公约》的规定, 完善证人出庭作证方面的保护措施。

此外, 对于腐败犯罪中, 愿意与警方合作、主动充当污点证人的犯罪人, 国际社会一般都规定了酌定不起诉制度。我国刑法中虽然存在立功制度及行贿罪、介绍贿赂罪中“主动交待行贿、介绍贿赂行为的, 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 但刑事诉讼法中并无具体体现。当前, 应当将腐败犯罪中充当污点证人可视为酌定不起诉的情节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 以鼓励犯罪人迷途知返, 主动揭发犯罪, 配合国家打击腐败犯罪的司法活动。

(三) 健全涉外资产追回制度

资产追回机制是《公约》的核心部分, 但也是我国反腐败刑事司法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表现为:在犯罪人已潜逃国外的情况下, 如何在其未被最终定罪的情况下, 尽快地追回腐败资金, 以尽可能减少损失。根据我国现行刑诉法的规定, 在犯罪人在逃或失踪的情况下, 不能对其进行起诉, 即使已经起诉、开庭审理的, 也只能中止审理, 而不能进行缺席审判, 更不能作出有罪判决。然而, 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 缔约国执行另一国的没收令, 不以生效判决为前提, 但是, 要实现腐败资金的返还, 则必须存在请求缔约国的生效判决。这就使我们在追回涉外腐败犯罪资金中面临这样的难题:在犯罪人外逃的情况下, 即使法院发出了没收令并被他国执行, 也因缺乏生效判决而不能实现腐败资金的回收。

为解决这一困境, 可以建立缺席判决的审判制度, 结案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 根据证据依法判处其罪名成立, 从而外逃资金的追回。

(四) 加强国际反腐合作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 没有规定私营部门、跨国公司的雇员、外国公务员作为腐败行为的主体。虽然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规定》扩大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录入和查询范围, 取消原来仅在建设、金融、医药卫生、教育和政府采购领域实行录入和查询的限制, 从而加大了贿赂犯罪成本。但是该规定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其警示和震慑犯罪的作用明显, 但遏制和预防的效果不足。 (1)

在近来频频曝光的“跨国公司行贿案件”中, 我国诸多领域和部门受到牵连。根据公约和相关国家, 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法律, 相关公司受到调查和惩处。相应的, 我国也应该开展国际司法协助, 加强国际反腐合作, 预防和打击国际经济合作中发生的职务犯罪。 (2)

“人权被践踏的社会, 或者是种族主义否定我们共同的人性的社会, 是不健康的”, 同样, “巨大的财富与贪婪堕落结合在一起的社会, 也是不健康的。” (3) 腐败不是不能战胜的, 尽管它难以根除和消灭, 但它是可以控制的。反腐败在我国任重而道远, 总结经验, 借鉴外国立法经验, 遵照《公约》建立、健全反腐败立法体系, 对我国反腐败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随着党的各项制度建设的加强, 以及我国社会转型过程的基本完成,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那些腐败现象必然会逐步减少, 并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摘要: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腐败现象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并逐渐向各领域、各行业渗透。特别是职务犯罪呈蔓延之势, 引起了广泛关注。单纯地对职务犯罪进行打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能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 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也就成了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联合国公约为基本框架, 围绕职务犯罪预防机制, 分析职务犯罪的制度性因素, 对我国刑法有关职务犯罪立法的现状及不足加以剖析, 以期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职务犯罪,预防,国际刑法

参考文献

①杨宇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述评, 《人民检察》, 2004年第4期, 第71页。

②“中国反腐战略发生变化, 反腐政策将上升为法律”, http://nens.21cn.com, 2006年1月3日。

①“最高检扩大行贿查询范围威慑商业贿赂”, 《人民日报》, 2009年9月13日。

②“跨国公司贿赂案:为什么中国不能发现受贿者?”, 《南方都市报》, 2009年9月13日。

篇4:浅析职务犯罪

摘 要: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等违法乱纪行为严重损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危害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管理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成为阻碍国家发展和崛起的巨大阻碍。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层面的原因,也有国家制度结构方面的因素。随着国家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打击和预防是根本上遏制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通过立法机关对法律的完善,行政机关完善公务人员的纪律条例,司法机关改进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建设,建立法治国家,做到积极预防并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职务犯罪;犯罪预防;反腐斗争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共产党一直注重对自身党风廉政的建设,严厉惩治腐败,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罪的行为作为打击的重点。先后查处了一大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虽然查处力度不断加强,但是腐败行为在个别地区仍然愈演愈烈,从严治党,严惩腐败的举措并没有让一部分人“收手”。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更好地打击职务犯罪行为对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在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职务犯罪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惩治党和国家中那些滥用职权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害群之马,净化社会环境,积极预防职务犯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务犯罪的定义和特征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职务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犯罪,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主要表现有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等,是腐败现象的集中表现形式。职务犯罪作为特殊主体利用国家职权实施的犯罪有其固有的特点。

(二)职务犯罪的特征

(1)犯罪主体的特殊性。我国刑法规定,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这既包括了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包括了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主要是指依法履行职责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协助政府管理村民委员会的基层组织人员。

(2)犯罪手段多样化。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违反刑法的总称。其具体行为主要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行为;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玩忽职守的渎职行为。还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力的行为,例如刑讯逼供、非法搜查、暴力取证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等行为。可以看出职务犯罪种类多样,涵盖了多种犯罪类型。

(3)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在职务犯罪中,官员的受贿行为由于本身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司法机关取证调查,也很难被揭发检举,随着国家反腐打击力度的加大,官员的受贿行为也从和行贿人的双方权钱交易发展到有官员的近亲属代替参与接收贿赂的行为,从而规避法律的制裁。敛财方式从明目张胆的贪污挪用公款转变到更为隐蔽的幕后交易方式。

(4)犯罪人员呈现低龄化和高层次。过去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往往出现在其政治生涯的晚期。经常会出现“59岁现象”。就是想在退休离职前抓紧捞一笔,退休后逃避法律的惩罚。由于国家反腐政策的调整,退休已经不是官员的保护伞,退休人员也有可能被调查。刚上任的年轻国家工作人员由于被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腐蚀,也出现了大量职务犯罪的现象。其中不乏硕士、博士一类的高学历和在工作能力强的精英。面对这些曾经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人才,现在成为违法犯罪的败类,不禁让人感到惋惜。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

(一)对政权根基的动摇

职务犯罪是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背离的,它的滋生蔓延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一个政权的维系取决于公众对政治体系合法性的确认和信仰。现实生活中,官员的职务犯罪行为可能演变成为群体事件。一部分不明是非的群众往往会在政府大门前集会,示威,更有甚者冲击党和国家机关大楼也是经常出现在报端。职务犯罪削弱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这种情况将导致百姓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

(二)对国家秩序的破坏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者自身背离法律的要求,践踏法律的尊严,这将会在根本上动摇法律的权威,动摇政策的执行,违背国家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政府的良性运作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职务犯罪从根本上破坏了政府的效能和形象。这会使得政府指定的政策难以推行,人民群众失去对政府的信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问题。这都潜在的危害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三)对市场经济的阻碍

职务犯罪中那些贪污受贿以及挪用公款的破坏正常经济秩序的犯罪,既破坏社会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实行优化配置的调节方式,又使得国家经济企业接连出现亏损破产。现实情况中出现很多国有企业资产被贱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状况。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存在严重的贪污受贿和资产浪费的现象,导致很多企业破产重组。职务犯罪所体现的分配原则是按权力分配,即按权力的大小和滥用次数的多少决定分配原则,这与按劳分配的市场价值相背离。

(四)对价值观念的误导

职务犯罪与国家权力的滥用是相輔相成的,滥用国家权力的行为在给一部分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给国家或者另一部分人带来危害和不公,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败坏社会风气,导致社会充满浮躁和怨气,激起了人们内心对贪图享乐的追求。这都是日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追求的高尚情操和品德的严重威胁和挑战。

三、产生职务犯罪的原因

(一)个人政治素养低缺乏政治信仰

职务犯罪中干部大多数缺乏政治信仰,不把自身的权力当做一种责任和使命,造福一方百姓。而是当做自己展示自己权威和大肆敛财的工具。所以在担任国家领导职务期间,缺乏对自身的约束,崇尚权力和金钱,世界观、价值观扭曲,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究其根本原因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动摇了理想信念。缺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合格国家公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二)权力集中缺少监督和制约

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传统的弊端。权力过分集中必然会出现官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之所以走上腐败的道路一方面有其个人的种种因素,另一方面体制的弊端也会导致一部分想要铤而走险的人以身试行。对于制度而言,我们必须认真检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疏漏。因为过分集权的体制以及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才为某些掌权人提供了滥用职权的可能。权力过大不仅膨胀了他们的个人意志,更是导致无人敢去监管。在现实中监管部门总是不能及时发现和挽救官员的违法行为,官员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直到被审判,有的长达数十年。对于官员问题的各种匿名举报往往流于形式。即便展开调查,没过多久也就不了了之。因此个人权力集中加上缺乏有效监管是职务犯罪盛行的重要原因。

(三)法制观念淡薄

一些官员的进步并不是进过严格正规的选拔方式成长起来,对于那些买官和投机倒把的官员,首先自身素质不高,思想道德低下,更缺乏法制观念。不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执行国家政策,而是自己拍板,心血来潮想出什么花样就急于实践,对国家土地大肆开发,破坏国家统一的规划,破坏环境违反法律。对自己的收受回扣,接收礼物行为认为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严重缺乏法治观念和政治觉悟。触犯了法律法规却浑然不知,践踏了法律的尊严却不以为然。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要想根治腐败,彻底减少职务犯罪,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教育史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1]

首先,要从制度下手,要想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关键是通过体制与政策创新,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作为国家正常运行的“机器”,参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有时候触角伸的过长就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在一些国有企业部门坚持政企分开,对可以由市场自身调节的事项,就要减少政府的干预。使我国的政府形态从职能型政府转变向服务型政府。通过精简放权,减少国家工作人员手中的权力,使国家工作人员真正变成人民的公仆。只有从源头上减少权力的滥用,才能使腐败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滋生的土壤。失去了滋生腐败的土壤,也就达到了国家反腐倡导的让官员不能腐。

其次,对职务犯罪预防应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入手。一是自律。即主动消除内心想要利用职权犯罪的动机,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领悟和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阵、政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自觉“免疫”社会的诱惑和侵蚀,做一名合格的国家工作人员。同时还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建设,恪守职业道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加强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二是他律。即被动放弃实施职务犯罪。他律是从客观上对犯罪行为的一种抑制,固然这需要建立在完备的制度基础之上。“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才是行政监督体制逐渐完善的不竭动力。”[2]只要建立健全国家职能,不给想实施职务犯罪的人以可乘之机,提高犯罪成本,才能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这样才能彻底打消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想要违法乱纪的犯罪意图,真正做到不想腐。

最后,坚持以法治腐,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监督好比是制动机,只有具备可靠、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列车不至于出轨。”[3]贯彻刑法的基本原则,做到罪刑法定,让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有法可依,坚持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严格适用法律,让犯罪分子犯多大的罪就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能因为是官员就有天然的保护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充分显示了惩治腐败的决心,加强黨纪条例,加大对官员的约束和调查,这都很好的规范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思想道德。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才能充满清风和正气。国家工作人员才不敢腐。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个良好的立法者关心预防犯罪多于惩罚犯罪,注意激励良好的风俗多于实行惩罚。”也就是说只有对职务犯罪提前干预,进行良好的预防,才能巩固惩罚的效果,真正做到惩罚和教育相结合。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创新和完善我国职务犯罪的防治措施,有助于补充和完善我国反腐败的法律法规,从而为今后指导司法机关更好的践行法律提供支撑和帮助。笔者认为,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国家的代表,其廉洁自律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因此,提升公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健全我国的政治体制,加上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国家政治清明。只有让每一个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国家和社会的运转才能正步入良性的轨道。用法治武器限制权力的滥用,有贪必肃,有腐必惩,让反腐始终没有终点。我们坚信只要将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内心,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必将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M].人民出版社,1997.86.

[2]郭泽林.加强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战略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73-74.

[3]孙谦,尹伊君.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论[J].法学研究,1998(4):54-68.

作者简介:

篇5:职务犯罪简报

加强宣传,持续扩大网点各渠道宣传力度。专门印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折页下发各网点,张贴防电信网络诈骗公告,统一在各营业网点LED显示屏、海报机、多媒体设备、自助设备等对外显眼区域播放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并利用手机短信、网上银行、掌上银行、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正面宣传,提升客户防范意识。同时利用三农服务工作室、上门服务、业务营销、与客户单位活动、召开会议和交流等形式,积极向客户单位宣传、讲解电信网络诈骗实际案例,提升开户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加强教育,提升员工风险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该行专门举办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视频培训,并要求网点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资料,帮助员工掌握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特征和规律。此外,严格落实各项操作流程,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在业务办理中坚持客户有效证件审核制度、实名开卡制度,认真核实开卡人身份信息,严控虚假开户。规范借记卡应急处理流程,加强账户异常交易监测。

篇6:职务犯罪简报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包括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对于产生危险废物的重点行业企业,重点检查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档案建立情况,纳入管理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与环评的一致性,申报登记、管理台账、转移联单、处置协议等资料的真实性,危险废物贮存过程的规范性以及企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等情况。二是对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自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单位,重点检查企业接收危险废物种类与经营范围的符合性,经营情况记录簿、入场分析记录、转移联单等资料的真实性,贮存及利用处置过程的`规范性,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情况,应急预案针对性并定期演练情况以及企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等情况。对于自有危险废物运输车辆的,要检查车辆运行记录与接收记录一致性等情况。三是对于近年来各级环保部门检查发现危险废物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企业,重点检查原来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

通过开展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置过程的全面排查,查找突出问题。摸排一批环境违法犯罪线索,予以严厉打击,遏制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高发态势,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安全。

专项行动期间,将加大与公安部门的联勤联动,集中摸排一批环境违法犯罪线索,集中查处一批违法犯罪案件,集中处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篇7:职务犯罪简报

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2032件,结案16060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4831人。其中县(处)级干部5916人,厅(局)级干部415人,省(部)级干部15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有4775人,占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总数的2.9%。由此可见,职务犯罪行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形势之严峻,问题之严重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把惩治职务犯罪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侦破了一批职务高、数额大、影响大的大案要案,特别是成克杰、胡长清、李纪周等重大案件的查处,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振奋了党心民心。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2004年11月3日在中央党校作反腐倡廉专题报告时强调,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注重有效预防腐败,从源头上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职务犯罪,就是在行使国家和法律所赋予的公共权力过程中,为了个人和部分小团体(集团)的利益,不正确的行使权力,侵犯了国家和其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从而触犯了刑律的行为。职务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他们的犯罪是因为对公共权力的性质和功能的歪曲和异化。可以说,无权力,则无职务犯罪;无权力的异化和滥用,则无职务犯罪。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作为刑事犯罪的一种,在整个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比较突出的如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等等。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权、钱、情这三个环节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总体来讲职务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位高权重,贪污受贿

位高权重,贪污受贿是众多职务犯罪的首要特征。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马德受贿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卖官案,绥化市有半数以上的处级以上干部卷入其中。据黑龙江省纪委发布的消息称,马德利用职务之便和手中之权,从1995年至2002年4月,疯狂敛财折合人民币2385万元,已核实认定马德受贿人民币502万元、美元2.5万元。

(二)品行堕落,贪色循情

经济上的犯罪与生活上的堕落,从来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干部的堕落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开始的,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经受不住考验,往往背叛自己的誓言,贪赃枉法,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最终品行堕落,沦为人民的罪人。根据对缉拿归案的职务犯罪嫌疑人进行的“罪情”分析,发现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贪色循情。调查发现,这些人为了满足女人的欢心,不惜铤而走险“弄”钱的占了70%。另一种情况,就是用贪来的赃款找女人。从公布的厦门“远华”、沈阳“慕马”等案情看,不少犯了罪的领导干部都属这种类型。

(三)意志薄弱,盲目攀比

职务犯罪的具体行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引导,新形势下,社会大环境、工作单位环境、家庭小环境的影响,社会风气、朋友群体圈环境等对职务犯罪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有的干部喜欢傍大款、跑富庙,接触的朋友都是一些有钱老板,时间长了,难免产生不平衡心理,加上平时称兄道弟,亲密无间,不分彼此,权钱交易在所难免。从检察机关办理窝案串案涉案人员多属于此类。

二、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素质较低。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放松了自身的学习,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生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究其根本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法制观念淡薄。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地做到依法办事。他们往往认为工政法秘书网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缺乏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法制观念淡薄。

(三)特权思想严重。在一些职务犯罪的干部中,往往拥有特权,忘记了“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崇高宗旨,颠倒了主仆关系,以管人者的身份自居,自认为高人一等,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耍特权的资本,认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凌驾于法律之上。事实上,几乎见诸报端的腐败分子在受到惩处后都会自我反省:“如果当时有人提醒我、监督我,就不会有如此的下场”,但悔之晚矣。

(四)管理方式尚待完善。少数基层领导对干部职务违纪违法导致的各种问题认识模糊,在行动上对干部失察、失管、失控。对违纪违法干部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制度,明确规定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建设,但少数领导实际上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数字,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不检查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在工作上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要求,缺少深入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表层,缺乏渗透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措施。

(五)监督制约机制松懈。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普遍制定了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规定、纪律、制度、办法等,但在具体落实上,517878秘书网却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起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如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方面,存在暗箱操作等严重违法行为,法规制度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成了

一纸空文。这些漏洞,也是监督制约机制没能正常运转的结果。

三、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惩治职务犯罪是治标措施,预防才是治本之策。人们往往关注打击职务犯罪而忽视预防工作。惩办贪污腐败,令人解气,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以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失,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预防职务犯罪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成克杰、胡长清、程维高等高级干部之所以堕落,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坚固堤坝。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教育作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健全权力运作程序,完善监督措施,逐步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在监督机制方面,要特别重视三种监督力量,一是专门监督,主要是依靠检察机关的的作用,要保证其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作用。二是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人大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要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不能流于形式;而政协的民主监督则是我国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宝贵政治资源。三是新闻媒体的监督,通过公开暴光和披露来促使腐败现象得以收敛,要确保新闻媒体的知情权、调查权、评论权、曝光权,使之成为制约职务犯罪的锐利武器。

(三)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长期有效的预防犯罪工作机制。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治对政府而言,其实质意义在于防止行政权力的泛滥。由于行政权是一种由国家行政机关主动行使的权力,其作为或不作为均必须依照法律的授权和规定,否则就容易形成腐败,要依法行政必须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是立法;二是执法。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立法工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职务犯罪预防、惩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法规,形成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法规体系,使预防职务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在执法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职务犯罪高发期,要加大惩罚的力度,要从重从快打击职务犯罪,增加职务犯罪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使职务犯罪分子不敢犯罪,犯不起罪。

篇8:职务犯罪

2-------------------目录:

◇单位简介

◇立足实际,努力加强廉政风险预防和控制 ◇以案为鉴,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的思路和做法

◇结束语

3-------------------单位简介: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是隶属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行使公路运输行业管理的行政执法单位,主要工作职责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具体实施本市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站(场)服务经营、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等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目前,全局共有正式在编职工277名,协管员171名。

4-------------------

一、立足实际,努力加强廉政风险预防和控制。

(一)紧扣“四个环节”,全面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二)采取“五大措施”,着力预防职务犯罪。

5-------------------

(一)紧扣“四个环节”,全面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查找 → 教育 ↑ ↓ 防范 ← 控制

(希望用图框形式表现出一环扣一环的感觉)6-------------------一是紧扣“查找”环节。

●通过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等方法,共确定行政处罚、执法稽查、行政许可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岗位30个,查找廉政风险点68个。

●实行廉政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对180个重点岗位人员明确风险等级、岗位职责、岗位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库,加强风险防控。(放廉政风险分级分类表格,最好将人名模糊化)

7-------------------二是强化“教育”环节。(配照片8、9、12)●发动干部职工设计情景案例,形成岗位廉政教育系列教案;

●制作岗位风险廉政教育手册,方便学习交流; ●举办廉政风险防范案例讲座,邀请市纪委和下城检察院领导授课;

●举办廉政主题诗歌散文故事比赛、演讲赛和辩论赛; ●组织干部赴市南郊监狱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8-------------------三是加强“防范”环节。(用图框体现)

↗教育 载体教育长效化

预防措施构架→制度→ 廉政制度系列化→ 降低廉政风险

↘监督 监督检查网络化 预防腐败发生

政务事务公开化 工作流程规范化

9-------------------四是建立“控制”环节。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形成纪检部门督查、行风监督员暗访、部门内自查和部门间互查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建议用结构图形式给予体现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责成整改,追究责任,确保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运行。

10------------------

(二)采取“五大措施”,着力预防职务犯罪。

一是扎牢一张网,党风廉政责任制网络构建日趋完善。(照片15)

●每年局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并详细部署,做好任务责任分解。

●召开党建廉政工作会议,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推行分层负责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基层党支部延伸,形成责任网络和工作机制。结构图

11------------------二是筑实一道墙,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围绕运管中心工作,针对反腐倡廉新形势新特点,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具体措施。文件形式

●积极落实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不断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述职述廉照片 12------------------三是铺就一条路,权力阳光运行之路不断拓宽。●深入开展对业务工作的效能监察,重点加强对货运物流、行政许可、装修工程等重点工作环节的监管。

●扎实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协调理顺使用流程,对未实现网上监管的权力事项进行梳理,确保相关数据向上同步推送。

13------------------四是打开一扇窗,信访举报投诉监督作用较好发挥。●将信访举报投诉受处理工作作为推动行风建设的窗口和平台,及时妥善处理“96666”、“民情热线”等各类投诉举报件。

●特别重视收集分析信访中的社情民意,排查违纪苗头,及时提醒预防。(配投诉分析文件图片)

14------------------五是形成一股力,廉政文化建设有力推进。(配照片6、7、10、11、17)

●通过张贴廉政公益广告、设立廉政文化长廊、设置廉政电脑屏保、摆放廉政台历等富有创意的宣传载体,在干部职工心中形成一股正面的力量;

●设立“廉政文化展示栏”,展示职工自创的廉政书法、漫画、摄影等作品,构建廉政文化精神家园。

●通过努力,2009年我局荣获“杭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称号。

15------------------

二、以案为鉴,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的思路和做法。(配图:警钟)去年我局有3位领导干部因犯受贿罪被判刑。认真剖析原因,除涉案人员自身的因素外,也反映出我局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存在着薄弱环节,廉政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对腐败苗头性问题的预见性还不够足,亟需构建符合运管实际的廉政风险预警机制。针对出现的廉政问题,局党委痛定思痛,认为在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防范仍然要放在第一位,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举一反三,亡羊补牢。

16-----------------

(一)提高风险防控的认同度,变“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要求监督”。(配香烟、联华超市卡、甲鱼图片)

去年年底以来,我局着力实施“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纪 5 检部门协助为保障”的拒礼拒贿联动机制。

●“全员参与”--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对于管理对象赠送的各类形式的礼金、礼品、礼卡都应当场退回,实在难以当退回的,应及时上缴局监察室。

●“纪检部门协助”--根据上缴人的申请,可由局监察室再次联系送礼的管理对象,要求其及时收回赠送的钱物,协助上缴人开展二次退回工作。

17------------------

(二)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变“定性风险评估”为“定量风险管理”。

识别苗头性征兆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信息收集分析机制

建立纠偏纠错预警机制(用图框表示)

18------------------一是识别苗头性征兆。将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财产状况等特殊情形设为启动预警监测的苗头性征兆。

●在工作作风上,独断专行、搞“一言堂”等; ●在生活作风上,与企业走得过近,喜好前往高档娱乐餐饮场所消费、购买高档消费品等;

●在财产状况上,投资房产较多、购买股票或信托理财产品金额较大等。

二是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对苗头性征兆进行量化,根据 这些征兆出现的频次,设立预警临界值。一旦这个临界值被超过,即发布预警警报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19------------------三是建立信息收集分析机制。信息主要来源于三个层面:最好用结构图予以展现

●局监察室、办公室、投诉中心等信访举报受理部门收到的相关信访举报线索。

●综合部门在工作审核中发现的信息。

●各党总支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党员干部接受管理对象宴请等异常信息。

四是建立纠偏纠错预警机制。运用内外部收集到的风险信息,对违纪违规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防范和纠正。确有违规违纪嫌疑的,由纪委监察部门启动调查和问责程序。

20------------------

(三)借助科技手段防控风险,变“短期静态防范”为“长效动态监管”。

权力阳光业务系统图片

行政处罚系统图片(站外组客的罚款数目直接和组客人数相关联)

21------------------

(四)加强行风和效能建设,变“事后问责处理”为“事前提醒防范”。22------------------

一是开展主题活动,整顿队伍风气。照片16 23------------------二是坚持定期交流,加强内外督查。通过加大职工的轮岗交流力度,避免因长期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岗位工作而产生的人情关系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并将轮岗交流经常化。借助行风监督员的力量和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不定期深入基层对职工在岗在位、风纪风貌、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检查督导,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当场指出、责令整改。领导检查照片? 24------------------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针对协管员多、收入偏低,容易产生失衡心理的实际情况,开展协管员廉政和行风效能专项培训,组织进行以廉政和行风效能为内容的测试。(配照片14)

●坚持谈心谈话制度,掌握协管员在廉洁自律方面的动向,对存在违规违纪苗头的,重点加强教育和引导,预防各类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25------------------结语:廉政风险防控是预防职务犯罪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局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我们将努力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实践“依法、创新、和谐、高效”的运管核心价值观,为打造“廉洁交通”、为杭州道路运输 事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照片

上一篇:职场人必读的八本经典书籍下一篇:女教师职场着装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