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小平同志题词

2024-07-19

1983 小平同志题词(共3篇)

篇1:1983 小平同志题词

1983 小平同志题词“三个面向”

北京景山学校原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贺鸿琛

时间过得真快,小平同志书赠景山学校“三个面向”的题词至今,一晃就是26个春秋。但刚刚接到“三个面向”题词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是1983年9月10日,当时,我还是景山学校书记兼校长。早上上班不久,我就接到了“邓办”送来的“三个面向”的题词,展开一看,我的心一下子蹦到了喉咙边,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我,激动得像个毛头小伙子似的大声喊:“小平同志给我们景山学校题词啦!”当天召集全校教师到会议室,市、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媒体的记者也来了。简单而隆重的集会开始了。我以庄严而激动的心情,双手高高举起小平同志的题词,面对大家,用我那有点山西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高声朗读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一九八三年国庆节,书赠景山学校。”宣读完,整个会场安静极了。紧接着,热烈的掌声,雷鸣般地爆发出来,经久不息,大家都沉浸在无比激动、无比幸福的海洋之中。

9月11日,全国各主要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题词。从此,我们就和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道,在“三个面向”旗帜的指引下,积极进行中小学教育的改革试验,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探索进程。

我们为什么要请小平同志题词呢?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期,正面临着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景山学校,在敬爱的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把在“文革”中被迫中断的教改试验又逐步地恢复起来了。我们正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很自然地想到了请小平同志为我们题词。1983年9月7日,我们以景山学校全体师生的名义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希望小平同志能指明学校继续前进的方向。

“三个面向”的题词,小平同志是9月9日展纸润笔的,但他老人家当时郑重其事写明了“国庆节”,我想这是意在国家意在全局,回想当时,他老人家将“三个面向”的题词,提前给我们景山学校,是要我们抓紧国庆节前的一段日子,先学习好先领会好,为全国教育界和全国人民把握“三个面向”的大方向,带个好头啊!

26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三个面向”起了历史性、战略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篇2:1983 小平同志题词

本刊讯《中国企业文化年鉴》创办于2004年10月。日前, 原商业部部长、特区办主任胡平, 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大百科全书总编徐惟诚, 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为年鉴题词, 表达了对年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年鉴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篡, 至今已出版六部。年鉴自创办以来, 始终以“服务企业, 推动企业文化事业”为宗旨, 关注最新趋势, 把握正确方向, 贴紧企业经营, 记录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 被国家图书馆列为馆藏图书并颁发“馆藏证书”。

作为我国唯一的记录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历程的史鉴, 《中国企业文化年鉴》将继续发挥学术指引、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的作用, 为企业, 为企业文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篇3:解读邓小平在西南的系列题词

“不剿灭土匪,一切无从着手”

1950年5月29日,邓小平为剿匪斗争题词:“剿灭土匪是巩固革命胜利的基本环节之一。这个斗争较之我们三年来所进行的大规模作战,是同等的重要和光荣,而且更为艰苦和复杂。我们在剿匪斗争中的英雄主义,不但表现在军事上的英勇机智和顽强,而且表现在正确的运用政策和密切的联系群众。只有当我们不但歼灭了土匪,而且组织和发动了农民群众的时候。我们才有了真正的和可靠的胜利。”这146个字,是他一生中为数不多的长篇题词,其寓意跃然纸上。一讲剿匪斗争极端重要,比起解放战争的大规模军事作战更为艰苦和复杂;二讲剿匪斗争方式多样,军事和政治手段兼施并用,三讲剿匪斗争任务艰巨,剿灭土匪和组织发动了乡村农民群众,才是彻底的胜利。

原来,西南作战刚刚结束,邓小平就审时度势,果断地提出:“要巩固政权,首先要从发展经济着手。”“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认为,根据西南实际情况,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革命政权要继续以农村工作为重点,首先解决征粮问题。但是,邓小平敏锐地注意到:由于土匪活动猖獗,不仅严重影响了公粮征收,城乡交流,导致重庆、成都等城市物价大涨,而且极大地破坏了刚刚稳定的社会秩序,严重地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例如,2月初,某师政治部主任已经接到通知,被选调到外交部准备出国担任驻外使馆武官,却在距离成都市区仅9公里的地方遇害。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在前往贵阳上任途中遭到土匪伏击。不仅如此,国民党散兵游勇,各种地痞、流氓,组织名目繁多的各种土匪武装,勾结乡村反动封建势力,在各地发动武装暴乱,包围、袭击我军队和地方各级政权,杀害我地方干部、工作人员、征粮工作人员及解放军干部、战士,焚毁抢劫仓库、监狱,阻塞运输交通,建立所谓“大陆游击区”。2月,邓小平在给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报告中提出:“所以剿匪已成为西南全面的中心任务,不剿灭土匪,一切无从着手”。3月,他和贺龙给刚刚出访归来的毛泽东的电报中,详细报告了西南土匪活动情况。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邓小平等对西南剿匪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采取“一元化”剿匪领导的组织,实行“枪换肩”,使最初被动、分散、孤立的剿匪战斗,转化为有机整体的人民战争。西南剿匪历时3年多,消灭武装土匪近120万人,是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一倍。后来,邓小平讲:进军西南“真正打了一场的是剿匪战斗”。对此,毛泽东高度评价:“路线正确,方法得当。”“成绩甚大,甚为欣慰,望即通令所属,予以嘉奖”。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是邓小平1952年6月为成渝铁路全线通车的题词。翻开新中国初期建设的历史画卷,在邓小平等领导主笔描绘大西南建设的宏伟蓝图上,指导修建成渝铁路,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用自己生产的钢轨和枕木建成的铁路。早在1949年进军西南前夕,邓小平在上海就下了决心:成渝铁路一定要搞,尽快搞。为此,他委托专家物色科技人才,为修建成渝铁路写建议书,组建技术大队。12月27日,邓小平主持召开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之一,就是“兴办铁路,造船修建码头”。邓小平及时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很快得到批准:“甚为必要,望着手布置进行”。在西南局召开的会议上,邓小平传达了毛主席批准由中央人民政府拨款修筑成渝铁路的指示,制定了修建成渝铁路的周密计划。西南军区从各部队抽调数万人组建了5个军工建筑队,开始了极其艰苦的筑路劳动。筑路大军的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使成渝铁路提前通车,四川人民数十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在共产党刚刚执政的时候就得以实现了。

1950年11月30日,《重庆工商》杂志创刊,邓小平题词:“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他这是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的十六字经济政策,给了重庆市乃至西南工商界人士以极大鼓舞和振奋。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在工商界座谈会上,具体解释了这十六字,他说:各位反映的问题很迫切,很重要。但是,我们解放重庆,解放西南,并没有带多少钱来,现在拿不出大家需要的钱。当然,我们也不是空着两只手来的。我们带来了比钱更宝贵、更重要、更有力量的东西,就是十六个字:“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内外交流、城乡互助”。

1951年8月10日,为了使西南人民群众了解西南区工业现状和它光明远大的前途,提高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的信心,有关部门举办了西南区工业展览会,邓小平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会题词:“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参观了钢铁、机械、化学、电业、矿业、轻工业、纺织、铁路8个展览馆。

“提高政治和业务学习,学会懂得在政治原则的基础上去进行自己的工作”

注重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是邓小平主政西南的一个突出特点。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的西南局常委第一次办公会议上,决定的10个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节约经费开支,并提出住房窗子可用纸糊,顶棚漏雨的可修,一般的不修,家具可调整,不必要买的一律不买。1950年1月8日,邓小平在他起草的二野前委关于克服享乐思想,迎接新任务给杜义德同志并川南区党委的信中,要求团以上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设私人公馆,房子挤着住,集体办伙食,严防铺张浪费。随后又陆续规定:“公家会议一律不招待茶烟,只招待白开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整风,以解决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两种错误倾向。6月6日,在西南军区大礼堂,邓小平蓄着小平头,身着部队发的黄布军装、白布衬衫、脚穿布鞋,向西南局系统党政军各单位的干部作了关于《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的报告。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29周年纪念日,《新华日报》刊登了邓小平的题词:“共产党员应该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统一的关门主义,紧紧地联系群众,才能完成任务并使自己勇敢地前进。”

大西南解放之初,任务繁重,干部奇缺。在邓小平等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注下,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和西南军政大学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困难相继创办,培养了大批地方急需的干部。重庆刚刚解放,邓小平的几个弟妹来到重庆,想请身居要职的大哥帮助介绍工作。邓小平热情接待了几个弟妹后,严肃地对他们说:共产党的工作从来不自给,组织首先要进行政历审查,合格了才有资格参加工作。你们应该去考干部学校,考上了就有机会参加革命,没考上就自谋出路吧。果然,他的弟妹们凭

自己的能力,分别考上了军大、革大。1950年,邓小平为西南革大学员题词:“走向国家需要你的岗位上去,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尽自己的一切努力。”

邓小平还非常重视妇女、工会、青年团、少年儿童及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1950年3月,邓小平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题词:“妇女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劳动妇女身上去。一个智识妇女,只有当她与劳动者相结合并诚心诚意地为她们服务的时候,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使自己获得解放”当年6月1日,邓小平为重庆《新华日报》“六一儿童节”版题词:“儿童是我们的将来,关怀我们的儿童就是创造我们美好的将来。”1951年6月,西南区少年儿童队刊《红领巾》出版,邓小平把创刊号从头看到尾,还连声称赞,不错!不错!他多次莅临团的工作会议并讲话,鼓励青年努力学习,为创造美好的将来准备条件。1950年7月,团西南工委机关刊物《西南青年》创刊,邓小平题写“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12个字。1951年5月,重庆市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为大会题词:“人民。特别是工农群众需要更多的与他们有切身联系的为他们所乐见乐闻的作品。”

邓小平曾经多次讲过:“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在主政西南期间,他对军队工作有数次题词。1950年4月,邓小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刊物《人民空军》创刊号题词:“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陆军结合起来,我们将是无敌的!”

1950年7月14日,邓小平为西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编印的《机要工作》创刊号题词:“今天的环境比过去更为复杂,保护我们的机密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为重要。革命的胜利,很容易产生麻痹和疏忽,这就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故应引起一切负责同志和机要干部的警惕。”1950年9月7日,西南军区英模代表会议在重庆市开幕。大会期间,军区各位领导同志都给军区报纸题了词,邓小平的题词是:“不骄傲、不疲倦,加倍的努力工作和努力学习,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保持你们的模范的光荣。”

“让我们各兄弟民族,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邓小平站在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大局上,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放在突出的位置。西南与缅甸、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达7400多公里;西南又是一个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30多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即有1800余万,约占全国的60%。为此,邓小平强调“要采取非常稳当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把民族关系搞好。”1950年6月至7月间,西南局组织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为主的参观团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和到天津、上海等地参观学习。邓小平对组织西南各民族代表团倾注了大量心血,9月,邓小平专门宴请代表团全体成员,并为他们颁发了纪念册,他在纪念册上题词:“让我们各兄弟民族,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11月22日,西南各民族国庆代表团回到重庆,邓小平又专门设宴款待。为了满足代表们想目睹风采的愿望,邓小平敏捷地站上一个窄窄的小木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工作人员怕他在小凳上站久了脚酸,劝他下来,他诙谐地说:莫(没)得事,领导就是要有群众观点。我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也才能和代表们心心相连。代表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加深了对共产党的干部的理解和信任。同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欢宴川西各民族代表参观团,邓小平出席发表讲话并题词。为团长欧尔孝题词:“民族工作是长期的任务”;为副团长索观涛题写了“民族团结万岁”。邓小平把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来抓。在他和西南局其他领导同志的关怀下,贵州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学院相继成立。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在成都成立并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邓小平为该学院题词:“各兄弟民族团结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邓小平一生中没有去过西藏,但西藏的和平解放却永远与邓小平联系在一起。作为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邓小平是中央解决西藏问题的直接执行者和第一线的指挥员。他紧密联系西藏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持并亲自起草了解决西藏问题的十项政策。1950年2月6日,邓小平在西南军区政治部赠送给进藏部队的《解放西藏进军纪念》册上题词:“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军人无上的光荣。”为了促进和平谈判,甘孜白利寺格达活佛主动请命赴藏。邓小平高度赞扬格达活佛的爱国精神,并亲自修书一封,请格达活佛转交达赖喇嘛,表明毛主席、党中央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统一祖国决策的英明和诚意。1950年7月,格达活佛以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起程赴藏,向广大藏族同胞宣传我党和平解放西藏的政策。8月22日,格达活佛在昌都被英国特务福特投毒杀害。噩耗传来,邓小平悲愤难当。11月25日,格达活佛追悼大会在重庆市青年馆隆重举行。邓小平等党政军领导及西南各民族代表团、各机关团体代表800余人参加了追悼大会。邓小平、贺龙并为格达题写“为和平解放西藏,惨遭帝国主义和反动分子所毒害而光荣殉国的格达委员永垂不朽”的挽词以示悼念。

“加强政治文化粮食的出版发行工作,消灭落后和愚昧状态,乃是我们长期而严重的政治任务”

邓小平非常关心文化教育工作,对此,重庆人民永志不忘。1950年元旦,重庆人民广播电台正式诞生,同年5月5日,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也建成开播。邓小平分别题写台名“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和“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后来,他又为纪念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一周年题词:“人民的广播事业是传播政策,教育人民和同敌人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一年来,在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们是尽到责任的,尚望继续努力,为更高度的发挥它的作用而努力。”11月,邓小平为新华书店西南区分支店会议题词:“加强政治文化粮食的出版发行工作,消灭落后和愚昧状态,乃是我们长期而严重的政治任务。”后不久,他又为即将创刊的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题写了报头,并在创刊号上题词:“发展生产,交流城乡,是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祝贺重庆日报创刊”。

邓小平对传媒作用及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极大地鼓舞了电台和报社的同志们。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邓小平亲自提出了修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建议。他说,重庆是西南地区的首府,又是工业城市,有着宏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应该有一座具有一定规模和文化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文化宫,来满足劳动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邓小平点名让重庆市长曹荻秋担任修建委员会主任,并亲自审查文化宫的工程图样和模型,数次亲临工地视察,了解工程进展情况。1952年6月,邓小平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题写宫名。他一共写了36个字,然后圈出自己认为写得比较满意的字。8月5日,文化宫举行竣工典礼,此时,邓小平虽然已经奉调离开西南来到中央工作,但他书写的“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10个大字,在文化宫弧形大门上部熠熠生辉。

上一篇:难忘恩师教师节作文下一篇:七一党课讲稿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