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教学大纲

2024-08-17

《地理教学论》教学大纲(共6篇)

篇1:《地理教学论》教学大纲

论文摘要:赫尔巴特的理性主义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分别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基础,是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思想。从分析两种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入手,探讨哲学基础不同所造成的教学论方面的差异,并从教育目的、课程、师生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最后从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角度总结了两种教学论思想。

论文关键词:理性主义;实用主义;教学论;哲学分歧

赫尔巴特和杜威分别被认为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二人在教育目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最终源自于哲学上的分歧。“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与教育学有着密切联系,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一、哲学的产生是历史的产物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针对当时社会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而提出,被刻上该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烙印。

1.理性主义哲学的产生

赫尔巴特的理性主义哲学的产生在西方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早在柏拉图时代都已经存在将理念看得比经验更重要,主张从系统的知识传授中认识和把握永恒不变的‘本体’的思想传统。赫尔巴特传承了这种理性思维的习惯,对西方教育家康德、费希特和莱布尼茨等人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吸收。历史背景方面,在赫尔巴特生活的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社会阻碍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推翻封建制度以取得发展,却无法摆脱对封建地主阶级经济上的依赖,因此同时具有斗争性和妥协性。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但又缺乏一定的战斗性,属于对封建社会改良的一种思想。

2.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 总的来说,同属于改良理论,赫尔巴特的思想产生在封建社会末期,是为资本主义的建立而提出的;杜威的思想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时期,是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诸多正面和负面的因素而提出的,同时也是在吸收了赫尔巴特思想精华基础上前进的一大步。

二、不同哲学观下的教学论分歧

以不同哲学观为基础便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是第一个将教育知识系统化的理论,他强调思维和逻辑的重要性,主张三个中心,即: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强调对已经存在的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而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现代教学论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活动中心论”、“从做中学”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能的发挥以及知识的自我探求。

1.不同哲学观下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认识和理解教学论思想的一个起点,教学论中的课程的设置情况、师生关系等等都是由教育目的衍生出来的。

赫尔巴特以注重儿童个性发展为起点,发展了教育“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两个方面。首先,赫尔巴特认为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观念,观念的同化和联系形成统觉。统觉的形成是新旧观念的联合,是认识活动的心理过程,也是儿童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统觉的形成是需要条件的,这种条件便是兴趣的产生。赫尔巴特认为只有发展儿童的兴趣才能使意识阈上的观念处于活跃的状态,形成统觉并获得知识,因此兴趣应是多方面的和广泛的。赫尔巴特将兴趣方面的教学分为两大类六个方面,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适应生产的发展趋势和以后职业的需求,这便是赫尔巴特教育目的中“可能的目的”。其次,实践哲学也对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产生了深刻影响,认为“德行是整个教育目的的代名词”。赫尔巴特认为道德的培养是整个教育最高层次的目的和唯一的任务,即“必要的目的”。他在对康德的先验自由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这种意志需要思想兴趣的培养,而知识、能力的灌输是意志产生的依据,因此赫尔巴特极为重视教学对于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他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将道德与教学联系起来的教育家。

古典实用主义者都是过程实在论者,他们认为实在不只是以自己的方式运动的分离的心灵实体或物质实体,而且应当包括作为过程或关系的基本实在。实用主义的过程实在论在杜威的教育哲学命题里就是“教育(过程)无目的”,在教学过程之外虚构一个遥远的目的或理想,对现实的教学过程来说无意义。于是很多人认为杜威的教育目的是模糊的,但联系杜威的哲学观就会发现其教育目的是清晰确切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讲求辩证法,注重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他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儿童不断生长的过程和经验不断改造的过程。其实,杜威的教育目的贯穿在教育过程之中,在于培养学生的有益经验使其成为社会的良好公民。同时,根据杜威的理论,社会是每个公民组成的有机体,通过教育这种有益生长的获得最终可以实现整个社会的民主主义。

赫尔巴特注重儿童兴趣的培养和道德的完善,并最终为选择职业需求和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而杜威教育无目的论实则为实现民主主义社会的目的而服务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

2.不同哲学观下的课程

课程是教学论的主体,是不同的教学思想得以实施和彰显的途径,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同时需要以哲学为依托。

赫尔巴特的哲学体现了反映论思想,他将事物分为主体和客体,主体是认识者,客体是被认识的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主体与客体是二元分离的,客体的存在都是被现象掩盖的,人们的直接的感性认识是有偏见的,必须经过理性思维的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才可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而理性加工的过程可以通过教学来实施,因此教学的课程安排必须是系统的和有逻辑性的。另外,客体的确定性以及主体对客体的依赖性决定了课程内容是作为客体存在的经理性加工已掌握的知识。由此形成了“以课本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杜威的课程论思想是建立在实用主义经验论基础上的,经验论认为只有有机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获得的经验才是真正的知识。一方面,杜威强调活动的主动性,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其形成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因此需要不停地“做”来不断获得真知。另一方面杜威强调经验获得的直接性,认为只有儿童亲身体验才可能得到知识。书本中讲解的内容只是学生认识和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学生需要不断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将其改造为知识,而不能被动接受书本上的内容。杜威关注儿童的本能并以此来设立课程,以活动课程为中心,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作业,主要有游戏、讲故事、观察及手工作业四类。因为杜威认为这四类课程与儿童生活切身相关,学生可以从中有效地学到知识。

由此可见,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重视教材的计划性和知识的逻辑性,强调对已经掌握的间接经验的学习;而杜威以开展活动课程为主,更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其实,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课程中如果过于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另外一方面所获得的知识都将是片面的。

3.不同哲学观下的师生关系

教育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是哲学认识论在教学方面的重要体现。

赫尔巴特的哲学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具有依赖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知识代表的教师也理所当然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通过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知识讲授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并且朝向教学目标发展。同时,赫尔巴特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杜威的师生观建立在经验论的基础之上,认为世界没有主观与客观、唯物与唯心的区别,世界是经验的。经验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经验的产生是建立在有机体对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的。有机体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生改变,变化了的环境又反作用于有机体,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造就了经验,同时也造就了知识。因此杜威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必须主动地自我发现或者运用教材内容,才可以掌握真正的经验。因此杜威在师生关系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条件,以建立良好的共同合作的氛围来发现和运用知识。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论主张建立一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相对处于从属地位的师生关系;而杜威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使教师处于辅助地位的师生关系。

三、分析与讨论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反映了德国当时正在兴起的软弱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例如,他以培养“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其中前两种道德观念调节个人道德行为,后三种调节社会道德行为,这个相互联系的道德观念就是典型例证。而杜威的教学论思想是为建立美国社会秩序服务的,是实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种工具。两人的思想都受所处的阶级基础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就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哲学思想而言,都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成分:赫尔巴特的认识论认为客观存在的“实在”只会在表象上发生变化而本质是保持不变的,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窠臼;而杜威的认识论也存在诸多矛盾之处,诸如他认为世界是依据人的经验而存在的,但是世界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人是之后产生的。对此杜威也承认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的存在,在这个问题上杜威并不能自圆其说。两人的思想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并不是完善的哲学思想。

但是,如今讨论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应该把它们放在历史的环境中去研究,正如施良方所说:“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可以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找到根源。”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次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深刻内涵。从这个层面来说,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并无优劣之分,它们是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基于不同哲学观基础上的教育思想。黄志成认为,德国人与美国人对教育的研究的主要区别是:德国人探究原理,而美国人研究个体;德国人从原理来分析现象,而美国人则从现象推导理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氛围中以及具有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也必将渗透和反映着这种差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知识或真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的确,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也可以产生科学的教学论思想,而科学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论也并非是绝对科学的。对于两种教学论思想,如今在吸取其精华部分为我所用的同时,更应该看到这些理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根源以及所起到的作用,理解一种理论产生和实践的社会条件,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可以使思想得以升华,寻找出一种真正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

[论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分歧]

篇2:《地理教学论》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和要求: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教学基本理论,了解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体系结构,掌握地理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如地理教学目的论、过程论、地理课程论、地理教学方法论、课堂教学论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熟悉中学地理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素养。使用教材:

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夏志芳、陈澄主编《中学地理教育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绪论:地理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2学时)

一、地理教学论的缘起

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三、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第一章 中学地理教育发展概述(2学时)

一、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的过程

二、我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4学时)

一、中学地理教学目的的制约因素

二、中学地理教学目的结构

第三章 中学地理课程和教材(6学时)

一、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二、中学地理教材编订

第四章 中学地理教学过程(6学时)

一、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及特点

二、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

三、地理教案的设计和编写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技能和方法(8学时)

一、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技能

二、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第六章 中学地理教学测评(4学时)

一、中学地理教学测评功能与类型

二、中学地理教学测验试卷的编制 第七章 中学地理教师的素养(2学时)

一、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素养

二、智能素养和教学艺术素养

三、自我完善与继续教育 《地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017110111

5(2001年制定,2004年修订)

二、英文名:Geography teaching theory

三、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

五、学分:3学分

四、先修课程:气象学、经济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教育学、心理学

六、学时:54学时

七、课程概述:地理教学论是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以中学地理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地理基本技能和智能培养、地理思想教育三大教学任务,中学地理教学四大原则与八大模式,中学地理教学常规方法与教学地图等常规教具的分类与功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与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与课程改革趋势等教改专题。

八、教学目的: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现代综合素质,受过教育科学训练的、合格的、一专多能的,能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社会继续教育服务的地理教师。地理教学论学科对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作,从事地理教学改革和研究。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胜任地理教学工

2.提高学生对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的认识和兴趣,培养他们对地理教学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树立热爱地理教学工作,立志地理教学工作的思想和意识。

九、教学方法:自身的实际。

(一)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是注意联系中学地理教学及其改革的实际;二是注意联系学生

(二)重视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一是重视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二是重视激励学生热爱教师工作,献身教育事业。

(三)重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一是及时吸收地理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信息、更新教学内容;二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问题,提高 教学的实效性。

(四)重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一是注意运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典型范例进行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为今后胜任中学地理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由老师、学生及领导共同评议。

(五)重视综合评定考核成绩。一是考核形式可分为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二是考核评定

十、实验(无)

十一、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中学地理教学任务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中学地理教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以达到初步进行地理知识教学、地理能力培养和地理思想教育的目的。要求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构成、地理基本技能构成、地理思想教育等重点;地理智能构成及培养、地理知识教学等难点。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基础知识的构成及教学;地理技能的构成及运用;地理智能的构成及培养;地理思想教育的内容与特点,进行地理思想教育的原则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双基教学(8学时)

地理基础知识构成: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两大类。地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两大类。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地理名称和地理分布知识的教学。地理概念知识的教学。统计图、地理联系图、地理表格运用的技能。第二节 地理能力培养(4学时)养。地理思维力的类型及培养。地理基本技能的构成。识图、读图、填图、绘图、用图的技能。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地理

地理智能的构成。地理观察力的类型及培养。地理记忆力的类型及培养。地理想象力的类型及培

第三节 地理思想教育(3学时)

物主义教育。地理观念教育。地理思想教育的特点与内容。广泛性、综合性、时代性。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辩证唯

篇3:《地理教学论》教学大纲

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在本世纪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是从传统教学论向现代教学论转换的一个世纪。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究竟什么是“传统教学论”, 什么是“现代教学论”, 二者的关系怎样等, 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是研究教学论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一、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概念

对概念的理解应从其最基本的意义着手。理解传统教学论先从理解传统开始, 据《现代汉语词典》载:凡“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就叫传统。如: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作风、传统工艺等等。据此, 我们可以说, “传统教学论”是世代相传的教学观点或教学理论。它属于教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一般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反映一定的哲学观点, 是一种倾向保守的教学思想。

理解现代教学论也需从“现代”一词的涵义说起。美国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说:“现代可以被视为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特色的一种‘文明的形式’。”同时指出:“‘现代’一词是指任何或多或少取代了过去被接受的行动方式的事物, 它不仅应用于‘人’, 也应该用于国家政治制度、大城市, 以及其他的诸如学校、医院、房屋建筑、服饰仪表等。”可见, “现代”一词的涵义, 既指精神文明, 也指物质文明。在我国“现代教学论”一词, 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西方各种教学论流派相继传来才逐渐为人们所使用。苏联M·H斯卡特金1980年出版的《现代教学论问题》, 是一本“以现代教学沦”命名的专著。其主要观点有:教学必须面向未来, 培养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劳动;改革教学内容, 适应科学水平的发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学提纲应包括学科技能、一般智力技能;教学活动和教学技能;在学习态度方面, 要注意激发兴趣和提高认识相结合。从这本书里, 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教学论”的理解。

二、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特点

1. 传统教学论的特征

一般意义上认为, 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罗夫为代表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教学思想及理念被称为传统教学论思想。并且我国现行的教学论, 其理论体系是对源自于西方的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学论和来自于苏联的凯洛夫教学论的移植和发展。因此, 对传统教学论的研究, 首先应从这几位教育家的教育力作着手。

1632年夸美纽斯完成了《大教学论》。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泛智主义的教学论体系。对教育的本质、目的、知识、课程、教材、普通教学法、语言及科学的教学法、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等概念范畴作了精准的论述。该书标志着独立形态教学论的产生。从此, 教育学走向了独立发展阶段。

随后, 赫尔巴特发表了其著作《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三个基本范畴:“观念”、“意志”、“兴趣”, 与之相对应的是:“统觉”、“管理”、“教学”。至此, 教学论学科开始发展、完善了。

凯罗夫所生活的时代前苏联为社会主义国家, 坚持马列主义思想, 它所坚持凯洛夫教学论的理论来源和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为30年代前苏联教学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为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教育理论遗产。

经过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罗夫等几代人的呕心沥血, 传统教育思想体系已逐步形成并完善, 概括这几位教育家的思想, 其特征如下。

(1) 传统教学论主要是由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个因素组成。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会,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懂。重视课本的讲授, 忽视教学方法的运用, 进行注入式教学。这种方法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 传统教学论在师生关系方面, 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强调教师权威至上,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 主要任务是学会, 其实质是教师决定论, 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3) 传统教学论提倡三中心论: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2. 现代教学论的特征

1899年, 在《学校与社会》中, 杜威首次提出“传统教育”的概念, 并指出与之相对立的是现代教育。1916年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杜威特别把教育划分为“保守”的和“进步”的两类, 用以区别重教与重学, 重传授知识与重自我活动的不同主张。并指出,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保守教育的代表人物。到30年代末, 在《经验与教育》中, 杜威更突出地提出了“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两个对立的概念。

现代教育在批判传统教育并继承传统教育中的优良因素的基础上发展, 其特征如下。

(1) 现代教学论关注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运用, 认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 教学设备仪器等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重视学生的兴趣, 积极做到使学生乐学、会学, 主张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可见, 现代教学论把学生的学摆在了第一位的重要位置。

(2) 现代教学论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坚持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合作者的角色, 一切为了学生, 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3) 现代教学论在课堂教学的同时, 更注重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 主张社会中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把理论放逐于实践, 更有助于理论的深化, 使学生更易于理解理论, 增加学习兴趣。

(4) 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使学校教育和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

三、现代教学论与传统教学论的区别和联系

1. 区别

传统教学论忽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在杜威看来, 传统教学论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学习主动性, 把儿童视作容器, 用早已准备好的知识内容以高压手段强行灌输给儿童。这种做法超越了儿童的生长、生活和经验, 是违反儿童天性的。

2. 联系

如果没有传统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也不会产生。它是站在传统教学论这个“巨人”的肩上发展起来的。正是有了传统教学论不注重发展儿童的天性发展的观点, 才有了现代教学论以儿童为中心的正确观点。

二者都注重人的道德的培养。传统教学论注重儿童道德的培养, 现在我们强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其很好的体现。而传统教学论是如何体现它注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呢?赫尔巴特认为, 教学不只是灌输知识, 也要发展学生的道德、纪律、兴趣、愿望、意志和品质, 而且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唯一目的, 就是培养儿童的善行, 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他还特别重视教师的道德引导作用, 他认为, 教师作为儿童心灵的塑造者, 必须控制儿童所处的环境, 形成学生一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 并引导与之相符的行动。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批评了赫尔巴特把学生当作容器, 消极被动地接受道德灌输的做法。但他也认为, 毋庸置疑, “人类原始冲动本身既不是善的, 也不是恶的, 原始冲动或善或恶, 就看我们怎样使用它们”。因此, 他同样强调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 只不过他提倡用儿童的主动作业活动来“训练形成的因素”, 即“养成守秩序和勤劳的习惯, 对世界的责任感, 以及应当做这些事和产生某些东西的义务感”。

四、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现代教学论确实比传统教学论具有优势, 但是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它也应随着教学实践的变革而变化的。据广西师大童年教授编著的《教学论》认为, 现代教学论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现代教学论普遍强调教学要适应个别差异, 加强个别教学, 但在班级教学中, 如何搞好个别教学, 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 现代教学论重视启发教学, 但具体做法, 则主张各异, 如有人强调发现学习, 有人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人强调指导学习等。可见, 现代教学论也并非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认识不到这点, 不但教学理论难有新发展, 而且对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传统教学论虽然存在很多弊端, 但其很多优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在教学任务方面, 以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为核心, 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等。

因此, 我们要去除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中的不良因素, 发挥其有利因素, 促进教学论的更新与发展。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 必须在传统教学论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现代教学论。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对教学论的不同见解, 主要表现在这二者的区别上。

参考文献

[1]何志汉.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管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7 (1) .

[2]蔡宝来.传统教学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教育研究, 2000 (6) .

[3]王天一, 等.外国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4]朱利霞.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人性假设之比较.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1999 (3) .

篇4:《地理教学论》教学大纲

【关键词】现代教学论 高校 篮球教学 运用

1 前言

从20世纪中后期,世界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被广泛地引入到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中,在整个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同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其显著特点是把现代教学理论成功地运用到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极大的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为以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篮球运动是我国高校体育活动中开展广泛的项目之一。 它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无论从学生选修该项目的人数、学校的场地设施、还是高校从事篮球教学的师资力量。 都是列其他项目之首。 特别是近几年 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成功运作,更加推动了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那么作为高校的篮球教学,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适应当前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论的原理,对于更好的完成篮球教学任务,贯彻《国家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研究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目的

现代教学论是以学生的“学”为起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主张进行小组活动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从而构建起“以学为本”的现代教学论体系。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充分关照学生的个性、关怀生命、关怀学生的情感。

本文是在分析现代教学方法特点的基础上,在发展学生的多种智力的前提下,将这些独立的教学方法重新整合成为一种新的模式,融合众家之所长,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克服单一教学方法的片面性,全面地提高教学效果。

2.2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向多元化,人才不在仅仅是拥有大量知识的人,学习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合作精神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的基本特征。如何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基础上,探索对现代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以期发现一条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多种反馈、评价机制,注重教学过程整体控制的教学途径或模式,能够更好的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因此,研究多种现代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3现代教学论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3.1教师要坚持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

“启发式”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现以篮球基本技术中的传球教学为例,传球动作分双手传球和单手传球,具体包括双手胸前传球、反弹传球和单手肩上传球、背后传球等。学生对传球技术中的精华——双手胸前传球的技术要领都能倒背如流,而对其他传球技术可能就犯了愁。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出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分清主次,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要抓住篮球技战术教学中的精华,以主带次,把重点与一般结合起来。要保证重要的基本技术得到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融会贯通的程度,这样少而精就有可能向多而精转化。

3.2教师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 教师要对具备不同篮球基础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措施。对于那些篮球基础好且具有良好天赋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 更重要的是应采取措施来精心培养他们, 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3.3要把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到篮球教学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体育教育。体育教学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了重大改变,而且在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上也产生了重大突破,从而引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现代体育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多方式、多渠道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篮球课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篮球教学中运用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化、生动化的鲜明特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利用它的视听形象和直观的效果,使枯燥抽象的篮球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通过图形或动画演示篮球技术动作过程,使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动作要领。对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复杂的技术可以反复播放,让学生细致地揣测动作的重点、难点、技术原理和运动规律等,从而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4 结论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现代教学论优于传统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群体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3] 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4] 张伦厚.试论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及其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篇5:《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30% 讲课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课程与教学论》是河北省教育厅为提高河北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教师培训课程。该课程以课程论和教学论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着重阐明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诸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艺术、教学评价以及与教师专业成长密切相关的教学研究、教学反思等内容。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本课程设置的总目标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比较系统地理解、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增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自觉性;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课程、教学的科学概念,了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发展历史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掌握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含义

一、课程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其内涵包括课 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其外延不仅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科或活动的总和,是指教学计划、教学进程或是教学内容的组织的某一方面。

1、课程与学科

从课程的角度看,学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学科是否进入课程和如何进入 课程却必须遵循课程组织和设计的内在逻辑;从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的角度看,学科课程只是课程类型之一。

2、课程与教材

从课程编制的逻辑顺序看,课程标准是核心,是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是基 本的、统一的、法定的,而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可以是多样化的、开放的、市场化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一种国家行为,教材的编制是一种社会行为,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是一种学校行为。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教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所提供的仅是一种符号式的、抽象性的间接经验,学生的发展还需要更为真实的、情境性的、丰富的、复杂的、交互性的课程资源。

3、课程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统一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学科设置、教学顺序、各学科教学时数、学年的编制等。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的明确化、具体化、操作化,即将教学计划中的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教学重点与难点、顺序或结构,并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出原则的要求。教学大纲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教科书编写、教学管理与教学操作的基本依据。

但是,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主要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对教学的范围、教学科目、教学进度、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所作出的规定和要求,是以教为主线对课程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的一种描述,体现的是一种“教的过程”与“教的结果”的统一;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为教科书的编制和教学操作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提供了统一性的要求、规定和规格,不适应不同地区、学校、教师甚至学生的实际;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只是抽象的课程概念,观念形态的课程概念,不是真实的、具体的、多样的、活生生的课程概念。

二、教学的概念

广义的教学是指人们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经验,引起行为的变化的一种教育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以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以及身心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一种双边活动。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

一、课程研究历史概述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

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2、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人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泰勒课程原理的主要意义是:第一,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第二,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第三,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但是人们对泰勒的目标模式也有较多的批评。

3、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学科中心课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学术性是指作为组织起来的知识领域及相应的探究方法的学术最有利于教学,也最有教学的价值;专门性是指专门化的课程更有利于体现各个学术领域的内在逻辑;结构性是指任何学术都是结构化的,学术中心课程即结构课程。

二、教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古代的教学思想 我国的《学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孔子也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思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产婆术”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

2、独立形态教学理论的产生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发表,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夸美纽斯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论体系,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教学的兴趣原理、活动原理、直观原理等,为以后教学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教学理论的发展

卢梭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尔》被认为是继柏拉图之后西方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他主张自然教育,其思想为“儿童中心”教学思想的产生铺好了道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卢梭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并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最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开创了“教学心理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建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严整的教学论体系,他第一次明确论述了“教育性教学”的理念;把兴趣概念引入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以培养“多方面兴趣”为任务,并确立了教学的“形式阶段”;在兴趣理论基础上确立了教养内容体系,在重视古典教养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将教养内容体系纳入教学论研究之中,克服了既有教学论的主观主义、心理主义、方法主义的缺陷。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也存在不少缺陷:过于强化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不够从而陷入“教师中心论”;过于强化学科的 2

重要性,对学生活生生的经验重视不够,从而陷入“学科中心论”。赫尔巴特的教学论有着浓厚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特色,后人把他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4、现代教学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学论

杜威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他创造性地确立了“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四个教育哲学命题,强调以“学生”、“经验”、“做中学”为中心,其思想被称为现代教学论流派。5、20世纪教学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在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蓬勃发展,斯金纳的《学习科学与教学艺术》提出的六项设计原则确立了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的基础。

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还产生了一些对教学实践很有影响的教学理论流派,统称为“新教学论”,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所谓“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包括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德国教学论专家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此外,保加利亚教学论专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也独具风格,该教学设计主要建立在情感理论的基础上。

从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行为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认知心理学取代,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理论开始盛行,加涅和布里格斯是代表人物。

进入80年代后,教学设计理论开始走向整合,到90年代,在美国,各种建构主义理论已经对美国的教学设计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节我国的课程改革

一、我国解放后的课程改革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起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国家模式阶段、国家+地方模式阶段、国家+地方+学校模式阶段。

三、新课程政策的特点

1、民主性,即课程权力的合理合法的分享,意味着课程权力由集中走向分散,由统一走向多样。

2、发展性,即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

3、开放性,即强调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走向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与实用化;实现课程的综合化,打破学科的人为壁垒,确立开放的课程体系。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第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第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第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五、本次课程改革的意义

1、倡导“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思想上的一场革命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确立了 3

这样的认识: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学习是儿童的学习。

2、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针对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纲要》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课程范式的转型

4、本次课程改革为新的课程教学的创造提供了契机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了解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同课程目标表述形式的代表人物、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解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的功能,掌握课程目标表述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并结合自己学科教学能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定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2、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的界定,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具有以下特征: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当前,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主要有:

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学科的固有价值。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价值。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课程的社会性价值。

四、课程目标表述的主要形式

1、普遍性目标: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这种目标所表述的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

2、行为目标:是把学校要达成的教育目标以具体的行为方式的形式加以陈述,指明教学活动结束后在学生身上发生的行为变化。泰勒是行为目标的创始人,布鲁姆等人建立“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行为目标的实质是追求教育过程的可控制性,其特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把握,对于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的达 4

成是有益的。但是用行为目标方式陈述所有课程目标是不适合的。

3、生成性目标

代表人物是斯腾豪斯,他认为课程目标不是遥远的,而是当下的;不是超然于教育情境之外的,而是时刻处于教育情境之中的;不是控制的,而是引导性的;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不断生成的。与行为目标相比,生成性目标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即教育是为了促进儿童身心某种形式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被看作是目标,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则是手段,是目标得以是实现的保证。

5、表现性目标

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形式。表现性目标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结果,结果是开放的,非规定性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表现性目标意在成为一个主题,学生围绕它可以运用原来学到的技能和理解了的意义,通过它扩展和加深那些技能与理解,并使其具有个人特点。

第二节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支配、调解、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为设计与实施教学提供依据

2、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3、教学目标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知领域:包括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见

2、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态度、领悟、模仿、习惯六个层级目标

3、动作技能领域:包括全身运动、细微协调动作、非语言性表达、言语行为

四、教学目标的陈述标准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2、教学目标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测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

3、目标的陈述应该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如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五、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1、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

台湾学者郭生玉认为,行为目标的表述应该包括行为主体、行为本身、行为情境、行为结果和行为标准五个要素。

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法

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为此,格朗伦提出了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折中陈述方法。这种表述方法,既保留了行为目标表述的优点,又避免了行为目标只估计具体行为变化而忽略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

3、生成性目标的表述方法

生成性目标不是在教育过程之前和教育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而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自己的结果,其价值不是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依据,它关注的是过程,学生可以根据内在于过程的具体目标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活动。

在生成性目标设计时,教师应该为生成性目标留有空间,让目标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同 5

时注意在活动中丰富与发展已经预设的目标。

4、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法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和教育活动中的个性化的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它指明教学的情境,学生将要从事的活动或要处理的问题,但不规定学生将从中学到什么,表现性目标指明将要进行的教学事件或活动。

第三节 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

1、课程标准的性质

(1)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所谓统一性是指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对未来公民素质的统一要求;所谓普遍性是指这种标准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就学的所有学生,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基础教育阶段内的所有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所谓强制性是指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必须到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2)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的表述。课程标准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从而成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

(3)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将课程目标系统化、层级化,使课程目标从抽象到具体,从应然到实然。

(4)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教的依据和学生学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归宿点。

2、如何理解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表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3)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到达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标准的框架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三、如何把握与落实“三维一体”目标

1、“三维一体”课程目标的提出

2、如何处理“三维一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首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态度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

其次,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支持,有机整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3、教学中强化“三维一体”课程目标的整体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重视学生活动与实践,充分重视学 6

生的领悟和体验,才可能实现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同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既不能机械地、割裂地理解三维目标,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量化,更不能只看到知识、技能目标而忽略其他目标。

第三章 课程内容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理解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含义,掌握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般途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开发的方案内容。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课程内容的正确性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判断: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避免错误的事实、概念、原则、方法,这是最基本的;第二,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尖端知识的发展,陈旧的内容应排除在课程之外;第三,人类的知识、文化、价值、理想,有许多不是截然属于对或错的,课程选择就必须采取多元标准来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将不同的现象呈现出来。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

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

4、应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对课程资源的理解

1、课程资源的含义: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2、课程资源的分类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过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从技术层面看,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信息技术源和校外的网络资源。

3、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课程资源的载体主要是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物化形式,可以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

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主要是指掌握了课程素材,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教育管理者 7

和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等研究人员以及能够提供课程素材的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

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是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课程教学材料的实物形式,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学用书、参考资料、学习辅导材料等纸质印刷品和电子音像制品。

二、开发课程资源的一般原则

1、优先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般途径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 与社会活动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3、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4、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

5、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利用率。

四、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1、新课改下教材处理的基本观点

(1)教材处理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课程文化建构

(2)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3)课程内容要使人类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4)课程内容为儿童提供反思和创造的对象

五、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2、学生也是课程资源

3、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总要组成部分 开发和利用这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有(1)研究学生学习活动

(2)课堂是课程“活资源”的创生地

(3)课外实践活动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载体(4)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也是课程资源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1、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优势(1)教师的积极参与

(2)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

(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4)凸显学校自身特色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1)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参与的、开放性的课程决策过程(2)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具有情境性和适应性的课程结果

(3)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力,地方--学校有权自主决定部分课程,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合作、共享与探究,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现有课程资源。

2、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育素养。

3、校本课程开发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因此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表成为可能。

4、校本课程开发打破了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使得课程开发走进民间,人人都有机会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促进了课程理论知识和开发技术的普及。

5、校本课程开发还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成为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实验田”。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四、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

1、校本课程规划的基础

2、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校本课程的一般结构

4、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第四章 课程组织与实施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的含义,能够依据不同标准对课程分类,掌握基础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基本价值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的新的教学观。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课程组织与实施概述

一、课程组织的含义与准则

1、课程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哲学观指引下,将课程要素或学习经验整合起来,使其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2、课程组织的要素:麦克尼尔从微观课程材料性质的角度,认为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和价值观。

3、课程组织的标准

(1)连续性:是将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是“广度”范围的课程要素在不同时段的重复叙述。

(2)顺序性:是指将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入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是“深度”范围的课程要素的垂直组织标准。

(3)整合性:是指针对所选出的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4)衔接性:是指课程要素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水平关系与垂直关系。

二、课程实施的含义

课程实施是指将课程计划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基本价值观

1、关注“全人”的学生发展观: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过程,还是一个完整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是一种历程。

2、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3、倡导“对话式”的教学过程

4、提供“生活化”的课程内容:新课程要求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自我,在感受现实生活意义的同时建构新的意义世界。

5、开展“差异性”的课程评价

第二节 课程类型与组织结构

一、课程组织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根据课程材料的基本来源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1)学科课程:是以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的文化知识为课程材料的基本来源,按照一定价值标准,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学科课程是最古老的一种课程类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七艺”以及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都可以视为最早的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的优点主要有: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有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文化知识;有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学科课程的缺陷主要有:按照学科门类组织课程,人为地将学生的完整生活分解为各个部分;根据学科知识逻辑组织课程,容易轻视学生需要、经验和生活;学科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核心,容易忽视当代社会需要;学科课程的变革难度较大,难以实施个别化教育。

(2)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的优点主要有:发现了课程意义之源,学习者成为主体;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使儿童在与文化、学科交互作用中获得人格发展;主张社会现实与儿童经验整合,摆正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经验课程的主要缺陷有:忽视系统学科知识学习,走向了“儿童中心主义”;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忽视儿童其他智力品质和深层心理品质发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艺术,习惯班级授课和讲解法的教师难以适应。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材料的内容广度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顺序、学习时数和时限。

(2)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即由两门以上学科内容组成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是以一个中心问题或主题的解决与阐述为线索组织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问题或主题,源于学科知识则称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源于社会生活现实则被称为社会本位综合课程;源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则被称为经验本位综合课程。

3、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重要程度将课程分为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

核心课程是指根据若干科目中最有价值的中心内容所组织的课程。

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根据对学习者修读的要求,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2)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存在的感受程度不同,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1)显性课程:又称“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是列入学校教育中的有计划、有组 10

织地实施的课程。显性课程的根本实施途径是教学。

(2)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之外的学习环境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隐蔽课程以学生自我体验为根本途径。

1968年美国教育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隐性课程可以分为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和心理性隐性课程。

6、国家、地方、学校课程

根据课程开发主体层级不同,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国家课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或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

(2)地方课程:是指由地方各级立法机关或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

(3)学校课程:是由学校确定和组织实施的课程。

二、课程组织的结构

课程组织包括两个维度,即“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

第三节 课程的实施过程

一、课程实施的范围

1、课程层次与课程实施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区分了五个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体验层次的课程。

2、课程实施的分类(1)课程推广(2)课堂教学

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方案的特征:课程方案的合理性;课程方案的明确性;课程方案的复杂性;课程方案的实用性。

2、教师的特征

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参与;教师的课程决策;教师的态度;教师的能力;教师间的合作。

3、学校的特征

主要有:校长的工作;学校的行政工作;学校的支持系统;学校的环境;学生的学习。

4、校外环境的特征

三、课程实施的配套措施

1、行动研究

2、组织发展

3、策略评议

四、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

1、新课程与新教学观

(1)个性化教学观: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2)适应性教学观:要求从强制性教学观走向适应性教学观,消除学生学习的“被压迫”特点,使教学顺应儿童学习的自然天性。

(3)寓教于乐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冲动,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4)互动的教学观:学习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 11

实现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5)建构的教学观:建构主义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学习,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其本质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习者提供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原型,强调具体情境中所形成的具体经验对自我建构的重要作用。

2、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1)教师是学生自我建构式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3)教师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

第五章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学设计系统观以及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设计的特点、功能,理解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模式及一般环节。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2、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出发点

3、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4、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的功能

1、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

3、教学设计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4、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5、教学设计强调了目标、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

四、教学设计系统观透视

教学设计系统观就是以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参与教学过程的要素,各个要素构成的结构和教学环节等进行尽量优化的设计,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特点:

1、融合性

2、分析性

3、选择性

4、工具性

5、具体性

6、参照性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过程(上)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需要的分析

2、学习内容的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的基本步骤有: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首次评估学习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的具体分析;再次评价学习内容。

3、学习者分析

二、教学目的设计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过程(下)

一、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的含义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的选择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3)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含义

2、教学过程设计的模式

(1)逻辑归纳型:主要适用于事实、概念的学习(2)示范型:主要适用于技能学习(3)逻辑演绎型:主要适用于原理学习

(4)探究发现型:主要适用于概念、原理和问题解决的学习(5)练习型:主要适用于事实、概念、原理的学习

(6)控制型:亦称微型教学、微格教学,主要适用于艺术、体育、实验技能、教学实习等技能学习

3、教学过程设计的一般环节(1)引起注意

(2)告诉学习者目标

(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4)呈现刺激材料(5)提供学习指导(6)诱导行为(7)提供反馈(8)评定行为

(9)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

第六章

教学模式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教学模式的分类,理解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掌握主要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其程序。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最早是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提出的,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架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有:

1、客观规律性: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已发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和经验,经思维加工而成的符合教学活动规律的教学行为样式。

2、实践指向性:教学模式是为有效指导教学实践而建构的。

3、整体统一性:教学模式是对教学活动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规划、统一安排的结果。

4、操作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教学行为框架,具体规定了教学的教学行为。

5、灵活性: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

二、教学模式的构成

1、模式主题:模式主题规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价值取向

2、模式目标:表明一种教学模式所要实现的教学最终结果。

3、操作程序:指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步骤,以及各步骤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4、操作条件:是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最大有效性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最佳组合。

5、评价体系:是指运用某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和标准的体系。

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选择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因素:

1、教学目标和任务

2、具体学科性质

3、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4、教师自身的优势和能力

5、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

四、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

夸美纽斯首次提出了“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阶段教学模式;杜威提出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模式的分类

第二节

国内外教学模式举例

一、国外教学模式举例

1、认知取向的教学模式

(1)发现式教学模式:布鲁纳以结构主义哲学,尤其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模式,其实施步骤包括:第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第二,提出假设,讨论验证;第三,归纳推理,形成概念;第四,转化为能力。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由于学生要亲自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他们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兴奋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动机水平;能使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由于学生自己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所以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记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2)范例教学模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德国根舍因等人提出,其基本实施步骤是:第一,教师利用典型的例子,以直观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某一具体事物的特征;第二,根据对“个”的了解,推论分析整个“类”的特征,使认识上升到“类”的认识;第三,从对“类”的认识再上升为对规律的认识;第四,使学生获得关于世界的关系的经验,使认识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的层面。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奥苏伯尔认为,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学习可以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学习可以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

(4)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是:第一,班级集体教学,详细制定长期目标;第二,诊断性测验;第三,设计单元掌握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达到单元教学目标;第四,小组或个别补充教学,评价矫正;第五,进入下一单元的循环。从本质上讲,掌握学习是集体教学辅以个别化的教学实践,达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优良教学模式,通过掌握学习的教学,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掌握的水平。

2、行为取向的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程序教学模式遵从的主要原则是:小步子教学;积极反应原则;及时确认原则;自定步调原则。

(2)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操作-练习、个别辅导、模拟、网络课堂几种形式。

3、人格取向的教学模式

(1)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

(2)暗示教学模式: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于20世纪60年代首创,基本策略有:第一,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第二,学前动员;第三,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4、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

(1)情境教学模式:也称为“案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基本程序是:第一,创设情境;第二,确立问题;第三,自主学习;第四,协作学习;第五,效果评价。情境教学模式的特征有“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2)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第一,创设情境,引入情境;第二,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第三,教师放手,学生独立探索;第四,合作交流;第五,效果评价。

二、国内教学模式举例

1、自学—指导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学生自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包括:自学、讨论、启发、练习和总结。

2、目标—导控模式:也称为“目标教学”模式、单元达标教学模式,是指以明确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强化为活动中心,让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包括:目标确认、前置补偿、达标教学、矫正深化。

3、问题—探究模式:又称为引导—发现式,是指以教学中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找到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4、情—知互促模式:也叫情境—陶冶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既有效地获得知识,又陶冶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第七章 教学策略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习策略的含义、基本要素以及基本特征,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掌握活动策略、生活策略、合作策略的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教学策略概述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要素

1、思想观念:这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和灵魂。

2、策略目标

3、操作程序

4、元认知调控

三、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介、组织形式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和实施步骤、方式。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任务,参照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教学要素并组织起来,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步骤。

第二节 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行为转变

一、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

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2、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结构

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自主性(2)开放性(3)探究性(4)实践性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自主性学习

(1)自主性学习的含义: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掌握方法的学习方式。

(2)自主性学习的品质:主动性、独立性、内省性(3)自主性学习的实施要求

第一,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第二,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余地;第三,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练习机会;第四,使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第五,处理好“双主体”的关系。

2、合作性学习

(1)合作性学习的含义:是指围绕一个共同的学习内容结伴、结组、结群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合作性学习的品质:诚实求真、和睦相处;和谐互动、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3)合作性学习的实施要求

第一,优化合作学习的组合结构;第二,明确学习的任务和责任;第三,优化合作流程,提高学习效益;第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第五,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3、探究性学习

(1)探究性学习的含义: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思想、交流成果等活动,以获取知识、激发情趣、掌握方法的学习方式。

(2)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

第一,保证学习设计与实施中的系统性;第二,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注意帮助个体学习;第四,促进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体验。

四、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2、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3、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4、课程改革中的研究者

第三节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

一、活动性教学策略

1、活动性策略的含义: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做中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实质,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2、活动性教学策略的实施(1)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2)创设丰富多彩的真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究(3)强调活动的非结构性

(4)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5)强调教师的指导

二、生活性教学策略

1、生活性策略的含义:是指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测评与师生的现实世界相联系、相贴近,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策略。

2、生活性教学策略的实施

(1)把学科教学内容的来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通过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3)通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来实现和生活世界的联系(4)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三、民主性教学策略

1、民主性教学策略的含义:是指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提出质疑的策略。

2、民主性教学策略的实施(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2)建立互尊、互爱、互助的师生观

(3)鼓励积极讨论质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威观(4)学生要参与学习决策(5)学生要参与过程调控

四、多元互动教学策略

五、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策略

第八章 教学手段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学手段的含义、历史发展以及分类,理解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掌握运用教学手段的原则以及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教学手段概述

一、教学手段的含义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这些物质手段的方式和方法。

二、教学手段的发展与分类

1、教学手段的发展(1)口耳相传阶段(2)文字书籍阶段(3)直观教具阶段(4)实验技术阶段(5)视听媒体阶段(6)高新技术阶段

2、教学手段的分类

(1)传统教学手段:分为基本教学手段和直观辅助教学手段(2)现代教学手段

三、教学手段的作用

1、有利于教学方式的变革

2、有利于形成生动、有趣的教学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

5、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四、教学手段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学手段的选择运用要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2、发展性原则:是指选用教学手段要考虑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3、最优化原则:是指把教学手段的设计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的各种要素,协调教学手段与教学其他方面的关系,使教学手段的功效服从于整体教学设计。

4、灵活性原则: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随问题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时思维要灵活,设计出多种风格的教学手段。

5、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节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1、传统教学手段为学生内化知识创设了最佳情境

2、传统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上独具教育魅力

3、学生的社会化必须依赖于传统教学手段

4、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有研究表明,随着学生就读阶段的变化,在教师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等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各个阶段学生较为恒常的要求。

二、教师创造性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生命力的主要途径

1、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2、注重和提升自己为人师表的教育价值

3、创造性地改进或自制各种教学用具

第三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1、引起了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扩大了教学规模,拓展了教育的时空

3、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大大减少了教学的难度

二、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工具的关系、手段与技术的关系、图像和文字的关系

2、要避免容易出现的问题

(1)容易加快教学节奏

(2)容易将课堂教学变成“操作演示课”

(3)容易出现“黑板搬家”的现象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1、较强的教育技术能力

2、恰当选择和组合教学手段的能力

3、较强的科研能力

4、较强的教学控制能力

第九章教学艺术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备课的种类、导课的主要方法、结课的主要形式,理解教学艺术的含义、特点,掌握备课、导课、说课的基本要求。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教学艺术概述

一、教学艺术的内涵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教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是独特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二、教学艺术的特点

1、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

(1)形象性

(2)情感性

(3)创造性

(4)审美性

(5)个性化: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创造者的个性特征在教学活动中的典型表现和结晶。

(6)实践性

2、教学艺术的个性特点

(1)教学艺术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2)教学艺术的规定性与灵活性

(3)教学艺术的高精度与高难度

(4)教学艺术的示范性和影响的直接性

三、教师的语言艺术

1、教师的语言艺术及其特点

2、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启发性

(2)科学性

(3)直观性

(4)情感性

(5)幽默性

3、教师的非言语艺术

(1)非言语行为的含义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别思经过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2)教师非言语艺术的功能

第一,传递信息的功能;第二,交流情感功能;第三,控制调节功能

第二节教学准备的艺术

一、备课的艺术

1、备课的种类: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2、备课的要求

(1)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内容

(2)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3)真正地了解学生是备好课的关键

(4)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

(5)编写教案,掌握教案,熟悉教具

二、说课的艺术

1、说课的含义: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向同行、专家或领导有准备地就某一节课来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现有认知基础,阐述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方法,讲解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

2、说课的要求

(1)说教材

(2)说教法

(3)说学法

(4)说教学程序

第三节课堂教学艺术

一、导课艺术

1、导课的要求:导课要有针对性;要有启发性;要有新颖性;要有趣味性;要有简洁性

2、导课的方法

二、板书的艺术

板书布局要合理、板书要求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教师的讲解与板书有机结合。

三、结课的艺术

四、课堂组织管理的艺术

1、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

2、正确引导学生注意,提高注意分配能力

3、巧妙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4、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机敏而灵活地教育学生,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偶发事件,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

第十章教育教学研究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关系、教学改革实验活动的主要形式,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特点、校本研究的特点,掌握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优缺点、教育教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教育教学研究概述

一、教育教学研究的含义

1、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整个科学研究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采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

研究对象相同: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目的相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效率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方法大体相同:观察、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

二者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研究范围不同;研究要求不同;研究过程不同;研究成果不同。

二、教育教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

2、研究课题以应用性为主;

3、教育教学研究与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紧密联系;

4、以经验总结和调查研究为基本方法;

5、教育教学研究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第二节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一、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

(一)校本研究

1、校本研究兴起的背景

校本研究在英美等国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

校本研究兴起的背景主要有:

(1)理论与实践间的张力促使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转向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

(2)学校的复杂性使校本层面日益凸显出来。

(3)实践呼唤:新课程改革是校本研究在我国兴起的现实的直接推动力量。

(4)学校自主权的扩大、校本课程开发、为“以校为本”带来了契机。

2、校本研究的特点:“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3、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校本课程

(2)校本教研

(3)校本培训

(4)校本管理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也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内容。

3、校本研究的主要方法:行动研究——校本行动研究

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法:写日志、观察记录、录音录像、教学观摩、问卷、访谈、照片

(二)教学改革实验活动

主要形式有:集体备课、公开课、教研会、参观访问与交流等。

(三)教育科研活动

教育科研活动,按照方法论,可以分为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按研究目的,可分为基础

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和行动研究。

1、方法论分类

(1)量的研究

量的研究扎根于实证主义,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在量的研究中,又可分为非实验研究和实验研究。

①非实验研究,指不以实验室严格控制的方式搜集研究资料的研究方法。

②实验研究,指在控制情况下,合理操纵一种变量,观察另一种变量,从而发现其间因果关系以验证预定假设的研究方法。

量的研究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适合于宏观研究,发现趋势性的特征。第二,适合于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第三,研究结果可以做概念上的推断演绎,而且操作与结果具有可重复性。

量的研究具有以下缺点:

第一,量的研究主要是对现象的表层进行量化测量,然后据此推知其内在过程,不能揭示深层的内在结构。第二,量化研究测量的是行为事实,不能测量行为意义。第三,量的研究重视的是对现象进行静态的横行研究,难以描述现象的动态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第四,量的研究的结论代表的是总体的评价状态,忽视总体中的特殊个体。

(2)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根据研究问题、收集数据的过程及分析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现象研究、人种志研究、扎根理论、个案研究。

质的研究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能对微观的、深层的、特殊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能了解被试复杂的、深层的心理生活经验。第二,适合于对陌生的、异文化的、不熟悉的社会现象进行探索型研究,为以后建立明确的理论假设奠定基础。第三,更适合于动态性研究,对社会现象的整个脉络进行详细的动态描述。第四,采取自然主义的研究范式,重视在自然情境下研究人的经验世界,因而研究的结果更切合于人们的生活实际,研究结果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第五,采用归纳的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理论,适合于扎根理论和小型理论的建立。第六,重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重视在互动中建构理论和知识体系。

质的研究具有如下缺点:

第一,不适合于宏观研究。第二,结果不能做概率上的推演。第三,具有一定的人为性、主观性、经验性、情境性。第四,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者的知识经验、文化背景、个人悟性方面很重要。第五,对它的评价标准也很模糊,主要是一种读者的认可。

2、研究目的分类

(1)基础研究,指通过识别某一情境中的所有变量,发现其一般特征和原理,并提出某种理论和模型的研究。

(2)应用研究,指为了解决当下的、实际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其结果将直接与教育决策有关联。

(3)评价性研究,指评价一项实践活动或方案在一个特定情境下的价值,以决定是否执行这项活动或方案。

(4)行动研究,是应用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教育教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对问题最初的研究意识

(二)考查相关的各种文献材料

(三)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或假设

一个适当的假设的提出必须具有如下要求:

1、提出的假设必须具有科学性,要与已知的事实、先前的研究、理论相一致。

2、提出的假设必须具有可验证性。

3、提出的假设必须具有推测性。

4、提出的假设表述要清晰、简要,用陈述句式。

第十一章 教学反思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的步骤,理解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掌握行动研究的步骤、反思日记的类型。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教学反思概述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特征:第一,实践性;第二,反观性;第三,反省性;第四,自我性;第五,过程性;第六,研究性。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可以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是全面发展教师能力的过程。

2、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其有效教学。

3、教学反思可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我国学者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4、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教学反思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5、教学反思来源于实践,提升理论,做到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

三、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1、反思增长教师的智慧

2、反思提升教师能力

3、反思促进关系和谐

第二节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反思教学实践活动

(二)反思个人经验

(三)反思教学关系

(四)反思教学理论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

1、发现、选择问题

2、分析问题

3、建立假设

4、验证假设

三、教学反思的步骤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1、对于课堂活动的展开

2、对于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把握方面

3、对课堂环境的营造

4、对教育技术的运用

(三)教学实践后反思

第三节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含义

行动研究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6年创立的。

所谓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1、开放性

2、参与性

3、针对性

4、时效性

5、灵活性

(三)行动研究的操作步骤

行动研究是循环式螺旋上升的过程。

卡尔和凯米斯确定的行动研究模型是:计划-研究-观察-反思。

(四)行动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客观收集分析文献

2、选好研究的问题

3、制订系统的研究计划

二、反思日记

(一)什么是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分析,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和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己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

(二)反思日记法的优点

1、有利于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建立反思的意识。

2、促使教师不断地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得到改善。

3、有利于提高教师写反思日记的能力。

(三)反思日记的类型

常见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

三、叙事研究

(一)什么是叙事研究

教师所做的叙事研究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

(二)叙事研究的主要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

(三)叙事类型

(四)叙事研究的主义事项

1、多向收集资料

2、把握事件主线

3、注重事件细节

4、关注事件的分析阐释

第十二章 教学评价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教学评价的功能、类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掌握教学评价的过程以及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

二、考核内容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所谓教学评价是指在一定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关于教学的活动、过程、要素、结果进行科学判定,以期不断完善,达到价值增值的过程。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诊断功能

3、调控功能

4、鉴定功能

5、激励功能

三、教学评价的过程

1、建立评价组织

2、确定评价目的和任务

评价目的是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整个评价过程。

3、分析并确定评价的项目与指标

4、选择和设计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和工具

5、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

6、形成评价报告

第二节教学评价的类型

一、按评价的功能分类

1、诊断性评价

它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活动开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出鉴定,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解决问题搜集必要的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指导。

2、形成性评价

它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顺利完成而进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

它是指在某项活动完成后对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的最终成果做出价值判断,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检验,又称为“终结评价”。

二、按评价的基准分类

1、相对评价

它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团中(所处班级、学校、城镇等)选取一个或若干作为基准(即常模),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集团中每一个成员所处的相对位置(或名次),以达到在这个集团中对每个个体进行评价的目的。

2、绝对评价

它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团之外预先确定一个基准(这个基准为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达到标准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

3、个体内差异评价

它是指把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被评价者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三、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分类

1、自我评价

2、他人评价

四、按评价的方法分类

1、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对被评价者做出定量结论的评价。如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的方法等,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

2、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指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被评价者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被评价者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第三节 教学评价改革

一、新课改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教学评价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1、教学档案

2、学生评分

3、同行评价

4、个别信访

5、课程档案

6、课堂评价

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确立

四、学生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一)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二)学生成长记录袋特点

(三)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类型

1、以不同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

型和课堂型五种类型。

2、以入选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过程型和混合型四种。

(四)制定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方法

1、确定评价对象

2、明确评价目的

3、确定要收集的材料的类型以及收集的时间和次数

4、制订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办法

5、确定给成长记录袋评分的办法及注意事项

6、制订评价结果交流和分享的计划

(五)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优缺点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有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证据;成长记录袋评价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可以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成长记录袋评价可以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并从中受到激励;成长记录袋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态度;还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理解,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便于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有利于改善家校关系。

篇6: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填空)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简答或填空)地理教学论应隶属教育科学。

将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怜法、文献法、经连总结法等

第二章

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名词解解)

最常见的课程类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等。

我国地理课程有向“综合型”活动型”、“自主型”发展的趋势。(填空)论述题:世界范围内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来的共同趋势是:地理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地理课程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推行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级机制。

1、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2、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3、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4、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5、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地理教材:广义: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应包括所有适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材料

狭义: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

第三章

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地理教学目的是:

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认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地理课程目标由三个领域构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被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动机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填空或简答

地理教学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一样: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具体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一是地理课程标准,二是地理教材,三是学生

因此设计教学目标要中和以上三要素,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

2、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要求

3、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

第四章

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采取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

1、地理教学方法的继承性

2、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3、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4、地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

5、地理教学方法的“地理性“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 指导法、板书笔记法等

讲授法:讲解、讲述、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

1、讲授法能将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简洁、快速地传授给学生

2、讲授法适应性强,方便、灵活,课堂内或在室外、野外都可以运用

3、教师进行讲述、讲解时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逻辑顺序,甚至动作、姿态、风姿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生地理知识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

4、讲授法还能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时事以及当地或学校的实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缺点:

1、教师讲授得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得完整,知识的传递“并不像传递物理东西那样直接简单。他既不能采取手对手的交接那样简单的方式来传递,也不能采取脑对脑的直接灌注的方式进行。

2、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

3、过长时间的教授也不易维持学生的注意

地图法:是指教授和学生通过地图、剖面图和其他示意图,传授地理知识,培养读图用图技能,发展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实践活动的方法:地理调查法、地理观测法地理实验法 地理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地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地理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

第五章

地理教师的角色: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从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和地理教学评价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特点,对地理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1,分析学生的特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2、制定恰当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方法

4、预测课堂情形变化 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地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地理板书能力、绘制地理版图和版画的能力、制作、搜集教具的能力、开展地理实验的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地理教案:是教师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为实施课堂教学而设计的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教学 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

教案的内容: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参考 资料、课后记等

地理学案:是地理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教学内容、沟通学和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说课: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评委,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地理说课内容: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重点的选择及其确立依据,增加或删减的教学内容与理由

第六章 1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基本途径包括一“奇”引趣、以“新”增趣以“智”激趣、以”美”诱趣

2填}地理学习中读图的一般过程:观察地理、分析地图、绘制地图、默记地图。

3{填}地理学习中调整学生测试心理的测略:谈话分数观念、体现区别对待、提高命题技术。

3加强科际联系的方法有课内渗透和课外延伸。

第七章

1{名}地理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系统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观念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按评价标准分类

有{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别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功能分类有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3{名}相对性评价是以一个学生的地理成绩与同一群体的平均成绩或标准样组的成绩性对比较,从而确定开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水平或程度。

4{名}绝对性评价是在被评价集体之外,是与限制定的,通过与评价标准相比较,可以确定被评价对象达到目的的程度。5{简}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6{填}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有观察、访谈、问卷、测验 7[填]地理学习的评价有成长记录袋价、表现性评价、学生自评。

8地理学习测验的编制的步骤是确定测验目标、确定测验目的、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测验试卷的编制、确定评分标准。

9授质量的自我反思{填}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在他人评价中反思、在评价学生中反思。

10听课的基本要求{简}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要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要处理听课者与被听听课者的关系、要及时了解对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的信息。

11评课的基本原则{填}促进提高原则、实事求是原则

12评课的主要内容{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语言、教态、教学效果。

第八章13{名}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管理人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地理教学工作,以求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过程。

14{简}学校地理教学管理的内容是对地理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对地理教学硬件资源的管理、对地理教学资金的管理、对地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对地理教学日程的管理。

15{填}地理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是制定计划、实施管理、检查监督、总结评价。

第九章

1、{填}地理教学的软环境是由地理教学信息、地理教学组织、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教学情境等构成。

2、地理教学环境的功能{简}地理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地理学习动力的功能、地理信息传播的功能、地理美育的功能。

3、地理课外教学环境:是所有课堂以外的地理教学场所及其组织的总称。

4、地理课外教学环境的功能{简}它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学习环境、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活动能力、它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的重要场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上一篇:简单3招教你修护染后秀发下一篇:《金属的化学性质》之《钠》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