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2024-08-05

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精选5篇)

篇1: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郭承志

国营红林农场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区域分布在昌江的石碌镇、十月田镇、叉河镇、七叉镇等,土地总面积16.4万亩。截止2008年9月,全场有29个生产队,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教学点5个、场办医院1家,总人口1.2万人,在岗职工总人数 2379人。年生产总值 11220万元,其中自营经济总收入3777万元, 农场固定资产额近1.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3798元,自营人均收入7522元,职工年纯收入16357元。

1958年4月,经海南农垦局批准,在昌江(当时称昌感县)境内的连片土地上,组建东海、黄海、洋海、雅康、昌江、泰山共6个国营农场。1958年10月,国家实行人民公社

化,场社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种制度,业务仍受海南农垦局直接领导。东海、黄海、洋海、雅康等4个农场并入石碌人民公社;昌江农场并入海尾人民公社;泰山农场并入邦溪人民公社(今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1959年2月,原洋海、雅康农场与石碌人民公社分离,并入邦溪人民公社,同年4月,场社分离,东海、黄海农场合并称广东省国营叉河农场,场部设在原黄海农场场部;雅康、洋海、泰山农场合并为国营雅康农场,场部设在原雅康农场场部。农场党委和场长领导下的科室行政机构有组织科、供销科、生产科、人保科、机运科、基建科等科室。1962年8月,雅康农场并入叉河农场(场部亦在现址),设有行政办公室、计划财务科、供销运输科、生产科、农械科、工业基建科、武装保卫科等部门。1964年2月,机构改革,设行政办公室、人保科、供销运输科、财务科、生产计划科。1966年8月,根据广东省农垦局的指示,划出原昌江和雅康农场部分土地组建国营红田农场。

1969年3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叉河农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五团(简称“四师五团”),王彦甫任团长,靳福盛任政委。农场改为兵团建制后,机构一律改为部队建制,生产队改为连队,并以阿拉

伯数字排序,团部设一部三处,即司令部、政治处、生产处、后勤处等部门,共设有25个连队,全团实行团到连队的两级管理建制。

1974年10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恢复农场管理体制,称广东省国营叉河农场,陈启智任场长。设行政办公室、保卫科、生产科、供销科、计财科、基建机运科。1977年6月,在稳定原有机构的同时,基建机运科职能分离,设基建科和机运科,并增设劳动工资科。1981年1月,国营叉河农场改称广东省国营红林农场,7月调整机构,设行政办公室、生产科、劳动工资科、基建科、机运科、供销科、财务科、司法办公室、公安派出所,并成立昌江县农垦公安分局(非农场所属机构,隶属通什农垦局领导)。派出所受昌江县公安局和农场双重领导,人员编制仍属农场统一管理。1983年1月,在保留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成立经营管理办公室和计划生育办公室。1984年5月,增设计划科,成立商贸公司。1986年6月,撤销经营管理办公室。次年1月,商贸公司脱离行政领导机构,成为独立的承包单位,司法办公室改编为法庭,法庭受昌江县法院和农场双重领导,人员除庭长外,均属农场统一管理。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原广东省农垦总局所属的海南

农垦局和通什农垦局合并为海南省农垦总局,国营红林农场更名为海南省国营红林农场。企业党政分开,实行场长任期目标负责制(每届任期三年),党委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合并,统称为场办公室(具有党委与行政双重职能),宣传教育科职能分离,另设教育科划归行政职能部门,计划科并入生产科统称生产计划科,基建科改为基建公司,撤销机运科,增设开发办公室和审计监察科。开发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加强对外联系,引进合作项目或规划独立经营项目,并主管农场新建项目业务。1989年2月,成立护林保胶办公室,属派出所管辖;9月,计划生育办公室并入工会,成为工会领导下的一个职能部门。1992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精神,11月农场机关机构改革,压缩非生产性管理人员,机构由原来的18个精简为8个,即政工部、场长办公室、生产科、财务部、经济合作部、保安部、行政管理科、工会等,机关干部由原来的73人,精简为48人(场领导7人)。其中政工部7人,行政部门29人,工会5人。

篇2: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国营乐光农场(社区)创建于1958年5月,其前身为乐东县示范农场,1964年转属海南五料作物管理局,1969年转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乐光:三师十六团;抱伦:三师十八团;福报:三师十九团)。1974年撤销兵团,归广东省通什农垦局管辖。1988年海南建省,农场由海南农垦总局领导。2005年4月,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农垦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来的乐光农场分离为乐光农场(社区)和(海胶集团)乐光分公司。2009年2月,农垦推行扁平化管理,农场企业进行了合并重组,将原国营抱伦农场(社区)和国营福报农场(社区)合并重组为国营乐光农场(社区)。2010年3月,按照总局的部署,合并重组后的农场实行公司化改造,乐光农场(社区)组建乐东乐光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乐东乐光投资有限公司与农场分离,农场重新整合资源,寻求自我发展之路。

2009年重组以来,农场先后获评‚全国侨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会优秀职工书屋‛‚全国文明单位‛‚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单位‛‚海南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海南省文明单位‛‚海南省思想政 治工作示范基地‛等十几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二)资源现状

1.人口资源:2009年,农场总人口1.68万人,职工2356人,离退休人员2475人。至2014年末农场总人口2.5万人,职工1341人,离退休职工3158人。2009年至2014年末,职工减少1015人,其中退休683人,移交地方及清退人员332人。

2.土地资源:

重组前,农场土地总面积46.82万亩。重组后,划入海胶集团的土地14.03万亩,划入乐东乐光投资公司0.68万亩。农场现有土地32.11万亩,其中:农场已利用9.9万亩(内:人工林5.1万亩,建设用地0.41万亩,热作园4.39万亩);生态林地及其他用地22.21万亩。

二、2014年经济发展情况

据统计,2014年农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亿元,比上年增长8.61%,比重组时1.35亿元增长114.8%;农场资产总计3.95亿元,比重组时增加1.56亿元;职工劳均纯收入达到5.6万元,比上年增加4800元,增长9.4%,比重组时2.6万元增长115.4%;2011-2014年实现连续累计盈利1313万元。

三、农场改革情况

(一)社企组织架构清晰化。场党委率先在海南垦区(社区)建立了四级居民管理的组织架构,即农场设立社区管理 委员会,3个分场各设一个社区管理办事处,每个社区管理办事处下设4至5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下设7至12个居民小组。118个居民小组长由职工群众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使社区的管理延伸到了农场的每个角落。居委会担负着完成社区管理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下达的行政、社区管理等各项任务,从而解决了管理横不到边、纵不到底的‚死角‛问题,使社区的管理延伸到了农场的每个角落。

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后,农场党委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管理的原则,调整基层党组织设臵,把行政上隶属于农场的700多名党员从重组前的119个党支部中分离出来,明确了农场与分公司党员组织关系的归属,整合为6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在党员集中的居民小组设立党小组,大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创建活动,丰富党员活动形式内容,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活动,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经营管理规范化。合并重组后,农场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分别制定了《乐光农场经营管理方案》、《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和《国营乐光农场信访代理工作实施办法》等七大类300多条制度条款,涵盖经营管理、社会综治、计生工作等农场所涉及的事务。如在土地管理方面,利用GPS定位系统对全场的自营经济用地进行无缝隙丈量,新丈量土地 604宗,新增面积10285亩。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地籍档案,全场3324宗自营经济用地中,已签合同的土地2226宗,签订承包合同2035份,合同面积45015.93亩。同时加大土地费管理收缴力度,土地收费面积达到土地总面积的84.4%。每年收缴土地费近300万元,减少社会统筹负担198万元,增收节支达315万元。2013年,农场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条及总局二十一条等规定,编制《海南省国营乐光农场2014年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相关管理规定,取得了较好效果。农场全年费用开支3359万元,比上年减少197万元,降低6%,其中:公用经费(含:招待费、办公经费、车辆费用、差旅费和水电费)开支176万元,比上年减少96万元,降低35%。农场医院继续以市场为指导,加强行风建设,提高业务水平,2014年实现总收入260万元,比上年提高13%。农场主要领导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综治、安全、计生等一系列责任书,通过制度来规范农场各项工作。2010年4月,农垦总局在我场召开社区经营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

(三)社区居民管理信息化。重组初期,我们在‚四级居民管理组织架构‛基础上,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管理。我们将农场10053户居民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计生等信息录入自制的数据库,按照管理层级分类管理。2013年9月,农垦总局在调研我场社区管理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开发 建设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4年10月开始试运行。我场作为垦区第一家社区管理信息化试点单位,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及部分海胶公司人员共同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集到居民信息23671人,并全部录入到信息体统之中,录入有效信息21264人。目前,正在开展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及网格化管理工作。社区管理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办事效率,方便了职工群众办事,实现了农场人员动态化管理。

同时,农场党委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党政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单位全力抓的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农场先后投入普法工作经费共28万多元,全场1.1万名普法对象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普法教育。农场的综治维稳工作实现了敏感时期无重大群体上访事件、无重大政治事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吸毒贩毒人员、无邪教组织、无安全生产事故的‚六无‛目标,全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荣获‚海南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乐东县委、县政府和农垦总局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四)职工综合服务人性化。近年来,农场党委坚持开展‚服务窗口前移、服务理念拓展,全面推进为民服务‛活动。根据农场组织架构实行四级信访代理,建立‚五位一体‛(即信访代理、综治、平安建设、帮扶、便民服务合署办公)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推广和完善服务承诺制、一站式服务制,全面开展‚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活动,坚持‚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中、在农场和职工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做到有纠纷,找调解;有诉求,找代理;有困难,找帮扶;有事办,找便民。从而解决了职工办事路远、办事难,特别是看病报销药费难等问题。

重组以来,各级信访代理受理便民业务2355件次,帮助522户职工解决暂时生活困难,帮助163人办理社会低保,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累计排查梳理出各类影响农场稳定的问题2392件。通过实地实情的调查,充分了解职工群众诉求,经妥善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共代理信访事项220件,现已成功调解219件,1件正在调处阶段;其中,农垦总局信访处转办5件5人次,网上信访15件16人次;场领导共接访72次,接待职工群众上访200件611人次,并已全部调处完毕。农场信访办被评为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垦区信访代理业务培训班暨信访代理现场观摩会在我场召开。

(五)直属单位市场化。对农场的二级企业或直属单位,我场十分注重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把幼儿园推向市场,由场办改为民营,减少开支,提升服务质量,农场每年减少支出8万元;对2个分场招待所实行招标承包经营,农场年增收节支17万元;针对农场物业管理中心近几年来存在的问 题,进行整改,把物业管理中心按区域改制成三个物业管理中心,有效解决了政令不通,工作脱节的问题,提高了物业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物业管理实行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解决了219人的就业,每年还为农场可节支12万元;去年物业组织185名职工就近劳务输出,共获得劳务费115万元,人均增收6216元。对二分场和三分场招待所实行招标承包经营,采取‚定就业人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缴五项保险、上缴承包费‛的经营办法。对基建队工人实行自缴‚五费‛的办法,将直属单位推向市场,全年为农场增收节支近百万元。

(六)三清一控常态化。抓好农场土地清理工作,共收缴土地费731.4万元,清理出土地4422亩,利用清出的土地安排了198名无岗职工就业;抓好劳动力清理。在劳动力清查中,共清出挂岗混岗人员741人,对挂岗混岗人员农场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处理,通过劳动力清理,农场每年减少社会统筹负担198万元;加强国有资产的清理,收缴房租及欠款54万元,盘活商业住房78套,同时对油库、鱼塘、幼儿园、招待所、仓库和物业公司等闲臵资产采取承包、转让、拍卖等方式进行处臵,盘活闲臵资产256万元,农场年增收节支达315万元;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费管控制度,共减少各种管理费用300.27万元。

(七)难侨组织管理自治化。乐光农场现有侨队5个,归难侨2116人。合并重组以来,针对难侨问题多、闹事多、维稳难等问题,场党委按照‚侨人管侨、侨人帮侨、侨人助侨、侨人建侨、侨人富侨‛的思路,成立了 ‚乐光农场归国华侨联合会‛,由难侨公推公选组建侨联班子,成立维稳、普法、宣传、建设、监督等小组,架构了科学完善的难侨组织体系,大胆尝试走难侨自我管理、变输血为造血之路。近年来,农场把侨队民生工程交由侨联来做,将利润的10%作为侨联工作经费,工程质量也由侨队群众自己监督。同时,农场还将侨队附近500亩地的地租归侨联所有,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场每年还从‚帮扶中心‛拨出2万元,用于补助难侨中的困难职工。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带路、科技指导等举措,引导和帮助难侨实现脱贫致富。合并重组以来,农场先后投入850多万元建设213套归难侨职工住房,彻底解决归难侨职工住房问题,难侨队伍的稳定,带来了整个乐光农场社会的稳定。目前,农场没有出现任何难侨闹事的事件,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安臵难侨以来最稳定的时期之一。五个难侨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之路。农场曾获评‚国务院侨办系统先进单位‛。

(八)自营经济发展合作化。2011年10月,我们成立乐福热带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社员710户,比上年新增 75户;股金115.6万元;固定资产80万元;人均自营经济收入3.6万元,比上年增加7000元,增长37.4%。合作社主营业务收入378万元,实现利润58万元(其中:产品销售总额128万元,销售利润15万元;农资销售250多万元,利润43万元)。每股份分配红利达20%,分配股金红利共231280元,比上年翻一番,得到了省农业厅、省农垦总局、县农业局的好评,是海南省目前规模最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生产的‚乐光牌、抱郎山牌‛系列热带水果产品已获国家级‚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过去,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职工自营经济仍处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的小农经济状态,资金、技术、信息、营销渠道等都难以与大市场接轨,职工没有价格话语权,整体效益不好、抗风险的能力低。合作社始终坚持以‚让果农致富、让消费者放心‛为宗旨,秉承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绿色、生态的优质水果,全力抓好乐福果业合作社建设,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流通平台,扩大‚六统一‛(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商标)示范点,使合作社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乐福合作社遵循‚社员第一,服务第一,诚信第一,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采取社员+基地+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组织专业化生产,初步形成资金互助、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物质流通以及产品营销等产业化链条,推动合作社向品牌 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向前发展。2012年,职工自营经济创造年产值2.1亿元的佳绩。2013年,合作社与海垦农资共同搭建农资供应平台,为社员提供优质放心的农资产品;聘请南田芒果技术人员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通过集中培训和果园实地一对一培训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社员们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热情,受到社员一致好评。2013年,乐福合作社被评为省示范合作社,2014年,被评为国家示范合作社。

(九)项目开发与民生工程程序化。我场在项目开发方面严格按程序办事:首先是做好签定合作意向书的前期工作,做好接待、洽谈、考察、登记及介绍招商政策和投资环境情况;其次是起草合作意向书;而后由律师、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后,提交党委讨论通过。建立‚一个重点项目,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管理目标,一个组织机构,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责任机制,强化项目监督管理。2010年3月以来,推出了26个合作开发项目,先后接洽了98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商,签订项目意向书12个,意向投资达46亿,盘活了农场2.56万亩土地。总局已批项目共9个,其中合作项目5个,已签订合同3个,收到项目保证金2540万元;土地转让项目2个,涉及土地面积1008.46亩,收到土地出让金1.13亿元;农综项目1个,为775亩年产1400吨芒果标准化基地,现已建设完成;自主资源开 发项目1个,为尖峰岭供水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已进入实施阶段;2014年3月获得县政府审核,农场总规、详规获得通过,并取得规划成果,为农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条件。

在民生工程方面。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硬板化道路建设、职工饮水工程也有严格的操作程序,按照先将建设项目报党委立项,然后设计、预算报总局立项,招标公告、施工单位资质审查、最后招投标施工。职工住房确保‚四证‛齐全,手续完备。近年来,农场民生工程取得较好成效:累计投入6311万元,完成道路建设共计139公里,全场93个连队中有84个连队实现了道路硬板化,解决了职工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累计投入2.05亿元,建设住房3461套,其中:职工危房改造3008套(统建391套,自建2617套),公租房240套,归难侨危房改造213套;累计投入490万元,大力推动职工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0850人饮水问题,尤其是结束了乐光建场53年来无自来水的历史。

(十)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化。2010年以来,农场党委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在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场党委开展汇报交流点评会,每个月由一个党总支书记汇报为职工服务情况,再由场党委点评,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召开汇报交流点评会12次,与会总支负责人84人次,党支部负责人、党小组长480人次,形成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工作不能懈怠、不敢懈怠的责任机制;开展‚一帮一‛‚一带三‛活动,涌现出像‚冯耀驹‛‚陈杰汉‛‚黄明全‛等一批帮带典型;开展党员的‚亮身份‛活动,2010年望河楼项目拆迁涉及96户,其中党员户带头搬迁,使拆迁工作突破瓶颈,顺利推进。农场对土地实施的‚清理租金过低、个人用地面积过大‛的‚两清理‛活动中,24 名党员带头退出个人用地面积过大的土地,并主动补交过去的租金,‚两清理‛活动如期完成。2012年,我场被总局评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垦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我场召开。

(十一)廉政文化建设实效化。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投入8.7万元,制作廉政格言桌牌58个、30条廉政横幅、28面廉政警句刀旗广告及2个廉政石刻等,在机关设臵廉政书屋、廉政文化活动室、廉政文化宣传栏,创建机关廉政文化阵地。农场的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被总局命名为廉政文化进机关试点单位,并通过省廉政文化进机关试点验收组的验收。同时,被省文明办、省纪委确定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农场机关被省纪委等部门命名为省第二批廉政 文化‚六进‛示范点。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农场投资40多万元,制作党务公开栏36个,意见箱4个,设立书记信箱1个,网站1个。举办80多人参加的党务公开业务培训班1期。创办创先争优简讯12期。制定8项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党务公开‚一本四簿‛。搭建起了党委与职工群众沟通的桥梁,农场的党务公开被总局和第三派驻组确定为党务公开示范点。农场的党务公开工作以104分满分的成绩受到总局的通报表扬。

(十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化。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农场党委根据农垦总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的时间和部署,按照农场既定的实施方案要求,突出实践特色,稳步推进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阶段任务。通过召开‚四风‛征求意见会和座谈会,各方面代表两批次共35人参加会议并发言,发放征求意见表386份;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机关科室人员下到基层单位,征求干部职工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四风‛意见和建议,参加征求意见的120人,共征集到的意见建议53条;借助‚合作社‛、‚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及‚物业‛等10个平台,场党委充分听取群众的呼声诉求,向群众做出承诺,帮助解决涉及水电、道路和环境卫生等10个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分解任务,限定时间,责任落实到人。目前,有些承诺已兑现,有些正在 落实中。

(十三)企业文化建设多元化。一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和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和建垦60周年 ‚三庆‛文艺晚会,在农场机关及分场巡回演出;组织120人的大型合唱团参加乐东县委组织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比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组队参加总局工会举办老人门球比赛,获总决赛第4名和‚红花杯‛的好成绩。二是大力建设‚职工书屋‛。增添新设备设施、图书报刊杂志等,使职工书屋藏书达到5万册纸质书籍,在线阅览书库100万册电子图书,配臵电脑8台,为职工提供免费上网,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为职工提供了良好学习环境。三是去年10月,在乐东县老年大学、县老干局、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乐东县老年大学乐光分校,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休闲交流场所。四是我场与山荣农场党委、山荣分公司党委、保安公司乐东分公司、乐东乐光投资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同时开展文明礼仪宣讲活动和‚庆60华诞农垦文明环境整治周‛万人签名活动,把‚海南文明大行动‛不断推向深入。五是农场与山荣农场、海胶集团山荣分公司等9个单位联合开展以‚大解放、大融合、齐聚力、筑辉煌‛为主题团队拓展培训活动,打造卓越团队,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存在的问题

(一)农场存在问题 1.橡胶产业剥离后,农场无主业。2.社会职能负担依然繁重。

3.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水平低。

4.农场医院设备设施落后,人员业务水平偏低。5.农场物业经营管理模式滞后。6.专业人才缺乏,人员配臵不合理。

(二)农垦存在的问题 1.几张皮,思想不统一。2.相互扯皮,分配不均。3.族群分裂,资源没充分利用。4.目标不一,农垦没一盘棋。

五、发展思路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垦总局的工作部署,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摸索农场企业化经营模式,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逐步由种植原始生产资料向农产品深加工延伸。注重产品品牌的推广,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现代农业产业成型后,逐渐向观光农业、休闲养生等旅游服务业拓展。最终形成‚种植固基础,加工增效益,服务促持续发展‛的新格局,真正实现职工增收、企业增效。农场计划分‚三步走‛:夯实基础阶段、加快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

(一)夯实基础阶段

1.夯实组织基础。一是按照上级社区改革要求,尝试农 场内部职能重新划分。在同一党委的领导下,在农场内部实现企业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分离。二是农场机构设臵主要以产业发展经营为主,按照现代企业组织架构设臵机构,推动农场实施企业化管理;社区机构设臵主要以承接社会职能为主,成立乐光农场社区管理协商委员会,下设三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下设三个服务站,以此承接农场现有全部社会职能。三是营造适合农场企业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

2.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农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产权、财务、经营、人事、生产等一系列符合农场实际的企业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明确、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二是继续完善社区原有服务体系,在党群综合服务的基础上,推进社区信息化和网格化管理,把服务重心下移至基层、到一线,更好的为职工群众办事。

3.夯实人才基础。一是突破干部行政级别,逐步建立适合农场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聘任制,促进农场企业化、市场化运营。二是打造一支‚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忠诚于企业,具有市场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三是农场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专业型人才的积累,通过引进和合作等方式,充分运用‚头脑资源‛为农场发展提供动力。

4.夯实产业基础。一是扎实推进合作社建设,大力推广 良好农业规范,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借助775亩标准化基地逐步扩大至5.3万亩自营经济土地,带动职工种养科学化,实现职工增收,提高生活水平,为产业发展夯实标准化基础。二是因地制宜引入现代农业产业项目,采取混合所有制成立相应产业公司,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实施标准化管理,逐步建立新型主导产业。三是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公司的资金、销售、物流、品牌等优势与合作社的标准化管理、组织能力等优势相结合,逐步推进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建立农户‚诚信考核‛与‚诚信评价‛体系,促进农业产业良好发展,最终使农户真正受益。

(二)加快发展阶段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一是推进‚诺尼种植及生物酵素加工一体化项目‛2000亩示范性种植。二是推进‚高品质早熟龙眼项目‛的200亩标准化种植。通过这两个项目,探索农场产业转型的模式,尽快实现主导产业的创立。

2.加快农业产业规模发展。一是结合现有高效经济林种植规模,推动黄花梨、沉香等高效经济树木种植,逐步扩大到5万亩种植面积。二是依托775亩芒果标准化基地,把标准化生产推广至现有2.8万亩种植面积,并逐步扩大至4万亩。三是加快龙眼种植技术的推广,逐步将龙眼种植面积从1万亩提升至3万亩。四是在诺尼示范性种植2000亩的基础 上,逐步扩大至2万亩的种植面积。五是科学的规划槟榔种植面积,把现有7000亩的种植规模提高至1万亩。通过规模化种植,打造成15万亩的热带高效农业园区。

3.加快农业产业品牌价值提升。一是通过宣传策划等手段,借助‚海南农垦‛、GAP、SGS、无公害、绿色食品等产品特点,积极推广芒果商标‚乐光‛牌和龙眼商标‚抱郎山‛牌,运用‚体验+销售‛等方式,让消费者对农场现有产品及品牌产生较深刻的认知,结合专业的服务及高品质的产品,逐步提高消费者黏度,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二是尝试介入‚重大活动‛,借助活动的知名度,促进品牌的美誉度,实现品牌营销。

4.加快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一是把生产、包装、物流、销售、售后等产业节点有机的链接起来,形成产销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企业化运作模式。二是通过与科研团队、其它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诺尼生物酵素加工项目。同时,开展芒果、木瓜、绿橙等热带果品饮料加工的尝试。

5.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多元化。一是按照混合所有制的要求,引进民营资本入股,共同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激活农场发展内生动力。二是拿出15%-20%的产业项目股份,采取自愿入股的形式,让职工入股参与,促进职工增收,增强职工对企业的粘合度。三是按现代企业制度模式,尝试管理层股权激励,推动责任与收入挂钩,促进管理层真正与企业命运 紧紧捆绑在一起,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三)可持续发展阶段

1.实现农业产业带动旅游服务业发展。通过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发展,利用农业景观和农业空间拓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形式的旅游项目,在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的同时,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2.实现军垦文化提升旅游服务业品牌影响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垦农场自成立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形成的独特军垦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通过提炼军垦文化核心价值观注入到旅游服务之中,使之成为旅游产业的筋脉,促进产业持久发展。

3.实现特色小城镇建设带动旅游服务业增值。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的资金,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着重改善现有三个场部基础设施,增加农场特色元素,形成配套齐全、服务到位的特色小城镇。乐光区域主要依托长茅水库和大安水库生态体验休闲区,打造农业体验、观光农业、军垦文化体验旅游项目。抱伦区域主要依托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石门水库生态休闲区域、望楼河以及中线高速公路,打造自然景观、自驾游、特色商品等形式的旅游项目。福报区域主要依托黎苗民俗文化、温泉、西山岭等资源,打造休闲养生、黎苗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

六、建议

(一)农场发展建议

1.合理调整现有农场组织架构,构建科学的管理框架。2.加强社区管理水平提升,走城镇化、服务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之路。

3.创立覆盖面较广的主导产业,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和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4.科学合理配臵现有资源,整合现有存量建设用地,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探索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尝试股权激励等模式。6.构建合理的用人机制,实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7.践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二)农垦发展建议

1.一个党委,多个实体——设立‚一套人马,多个牌子‛的管理架构。实现一定区域内多个农垦实体企业的同一党委领导,解决相互之间互不隶属、难以协调和族群分裂的难题,确保政令畅通,一竿子到底。

2.纵向清晰,横向一体。农垦各实体企业之间都是相对独立,管理和经营清晰明确。然而,相同的产业板块要符合 大区域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要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通过塑造区域‚品牌‛和创建区域产业公司进行统一的市场运作,杜绝各实体间内部竞争消耗,形成知名度、美誉度高的名牌产品。

3.内分清晰,外合一体。垦区根据区域资源不同,成立多个不同产业类型的区域产业公司,统领各自区域的产业,例如芒果产业公司、橡胶产业公司等,产品可创立各自品牌。对外则需要创立统一的大品牌,例如‚海南农垦‛,通过对‚海南农垦‛大品牌宣传,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运用大品牌引领旗下小品牌,例如‚海南农垦乐光芒果‛、‚海南农垦抱郎山龙眼‛等。

4.分工清晰,合作一体。农垦内部各实体企业责、权、利清晰明确,各司其职。但在应对计生、环卫、安全生产等社会性事务工作中,要相互予以便利,积极配合完成,合作一体化。

5.土地清晰,产业一体。农垦各实体企业所管辖的土地权属保持不变,但是要按照‚区域产业一盘棋的思路‛,打破各个实体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局面,避免项目盲目上马,造成相互之间竞争和倾轧,形成区域产业一体化。同时要加快海南农联的组建工作,使其成为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

6.相互入股,混合一体。设立科学的股权机制,形成各个实体企业之间优势资源互补,实现互相参股,共同发展。同时,积极吸引外部资本参与到农垦产业发展之中,尝试混合所有制,增强产业发展生命力,搅动沉淀资源,激发活力。

7.多个实体,目标一体。建立匹配的产业链条,链条上的每个实体企业都能在统一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要求下,相互协同,实现共赢。

8.政企清晰,管理一体。实现社会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内部分离,明晰责任分工和财务账目,管理上都接受同一党委的工作部署。

篇3: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一、农场基本情况

国营厦门市凤南农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 原属市管, 是个副县级单位, 首任场长由县委副书记调任, 2003年12月下放同安区管辖。现全场占地面积24.89KM2, 耕地35910亩 (其中国有的13576亩, 集体所有的22334亩) 。农场总人口11439人, 其中常住人口7937人 (非农户口454人, 农户7483人) , 外来人口3502人。农场直辖大埔、大西、东岭、南专四个国营作业区, 还管辖土楼、新塘、后坂、南山四个行政村。农场设有与镇 (街) 一级相同的党政领导机构和部门, 如场党委会、行政管理机构、纪委会、武装部, 下设场办公室、计生办、财务科、村务科、生产科、保卫科六个科室。场党政领导6人, 一般干部16人, 他们均系农场企业编制。现农场全民所制员工316人 (当时都是市劳动局正式招工的) , 在职的165人, 退休的151人。

二、现存问题及主要成因

(一) 僵化的管理体制

凤南农场至今仍实行“政企不分”的体制, 依然是行政主体和企业主体的混合体, 它既要履行镇街党政机关相同的职能, 又要担负着与其他企业一样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职责, 社会管理和自主经营双肩挑。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年代尚可行得通, 因那时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财政“统收统付”, 国家工作人员统一调配, 待遇相仿。可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的弊端就日益凸显:一方面, 国营农场在履行行政主体职能时出现了“有责无权”、“有责没利”的弊病。农场是企业而非国家机关并无行政权却要“越位”执行社会管理;又根据“事权利权相应”原则, 行政管理成本应由国库负担, 不能转嫁于农场, 虽说财政有拨补部分经费, 但远不足农场社会行政管理费用, 这就增加了农场经济负担。再说农场领导是企业干部, 缺乏公务员的专门素养, 诚难履行好行政管理职责。另一方面, 国营农场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谋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任务非常繁重。加上还得履行行政职能, 势必会挤压场领导的精力, 导致企业自主经营不到位, 这就是农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成因之一。总之, “政企不分”的体制导致农场难以“两头”顾全, 束缚着农场持续发展。

(二) 偏低的员工待遇

农场并非镇街一级国家机关, 虽承担着四个作业区和四个行政村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责, 却得不到合理的财税分成, 导致农场经济不堪重负。如2011年, 仅农场辖区内的43家企业缴纳的三种主税就达1878.62万元, 如按镇 (街) 建制标准实行财税分成, 即可分得418.60万元, 而当年区财政仅拨给农场24.32万元。

由于场干部均非公务员或事业编制, 他们的工资福利都由农场列支, 计入成本。其工资不及同级公务员一半, 月工资最高者 (场长) 3848.84元, 最低1995.94元。退休干部的退休金平均为930.77元 (社保540, 其余由场补给) , 也不及厦门地区退休工人月平均养老金2226元的一半。现农场在职全民所有制职工全部下岗自谋职业, 其子女更无法招工入场。退休职工养老金最高1066元, 最低540元。同时农场职工未能参加职工医疗保险, 只参加“新农合”, 职工住院费除“新农合”规定报销外, 其余部分须由农场予以报销, 这样每年农场还得负担职工住院医疗费用20多万元。

(三) 棘手的住房难题

农场干部职工大都居住在60年代统建的非成套公房中, 50多个年头了, 这些老房子下雨时屋顶墙体屡屡漏水, 有的甚至已倒塌, 经有关部门鉴定属于危房的有28户, 无房户14户, 住房极困难户31户。若是农村居民还可享有“一户一宅”政策批地建房, 而农场土地是国有的, 干部职工是非农户, 不可批地建房, 即使允许参照农民自建住宅政策, 农场也无足够的宅基地可批建, 足见国营农场干部职工住房问题比村民还难解决, 成了“烫手山芋”。基于以上分析, 农场现存问题的根本成因就在于历史遗留至今未改的“政企不分”的现行体制。

三、改革建议与发展对策

(一) 大力改革农场现行体制

根据该场“场情”, 可考虑设立“银凤”镇 (银, 同安简称) , 直辖凤南国有农场 (4个作业区) , 管辖四个集体行政村 (33个村民小组) , 或沿用旧名挂上两个牌子—“凤南镇”及新辖的“凤南农场”, 实行“政企分开”。凤南镇作为国家基层党政机关, 行使政权职能;凤南农场仍是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并注意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带动村居发展。

凤南农场现有土地、人口和总产值 (如2010年, 场辖工业总产值就达8.406亿元, 高于汀溪镇甚至高于五显镇与竹坝农场的总和) 及还辖有4个行政村, 各方面已符合镇建制标准, 可设立镇机关, 按镇级机关机构设置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 党政领导由区委调任, 其他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按规定通过招考聘用, 实行镇级财政体制。农场现在职干部可参予招考优先录用, 未被录用者享受国有企业干部待遇, 场部系国有农场经济实体的组织机构, 专职领导经营农场。这样, 政企分开, 体制理顺, 可以赢取政权有效行使和国有农场振兴发展的双重实效。改制后, 镇机关也应有效领导直辖农场, 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 力促农场自身并带动辖村发展。

1. 盘活国有资产

充分挖掘农场资源、产业和所有制等优势, 招商选资, 实现产业升级, 拓展新业态, 推进高科技环保节能项目建设,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 发展特色农业

推进产研结合,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如抓好名牌产品“凤梨穗”龙眼的扩种、技改和产品深加工以及现代化经销等环节, 确保增产增收。再如推进科学养猪, 追求优质高产, 提高养猪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农场生猪产销占同安区的30%) 。同时, 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

3. 开拓旅游产业

与港商合作, 发掘利用农场山水林牧果独特资源优势, 兴建“海峡两岸东岭休养健康度假村”。

4. 构建服务体系

镇政府可依托直辖农场研发新项目新农技, 为辖村提供管理、信息、产业、科技等服务, 通过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 带动辖村发展。

(二) 努力提高农场职工待遇

改革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镇、场都应以人为本,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 努力提高农场员工的待遇。首先, 要广辟新产业, 广开门路, 让农场职工及其具有劳动能力的子女充分就业, 从源头上改善民生;其次, 要落实职工工资社保等政策规定, 按照城乡一体化和按劳分配的原则, 适当调高职工报酬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比例;最后, 要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和增加农场的投入让全体职工全员参加职工养老、医保, 从各方面切实提高农场职工的待遇, 带领全体干群奔小康。

(三) 给力破解职工住房难题

农场职工现处于住房简陋破旧甚至无房可住而又不能予以批地自建的两难境地。建议由区财政和农场按1:1垫资建安置房84套 (已查明测算) , 按成本价售给符合条件的农场职工或其子女, 让职工及其家人“住者有所居”, 破解多年积存的棘手难题。

篇4:国营红林农场发展简介

摘 要: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具有良好的蔬菜生产条件,然而蔬菜产业发展一直以来没有很大的进展,分析利弊,总结经验,找出路子,带动发展,让蔬菜产业成为农场的一大优势产业。

关键词: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蔬菜种植历来已久,然而一直以来未发展形成一大产业。这主要因为蔬菜种植技术含量高、市场风险大,加之未能积极引导等因素造成。最近几年内在国家政策和企业的带动下一部分蔬菜产业崭露头角,蔬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促进蔬菜产业的大力发展必须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1 蔬菜产业发展前景

1.1 优越的自然条件 八一农场地处金昌市金川区境内,属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灌溉区域。地理位置在北纬37°47′-39°之间,海拔1375-1400m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126.9mm,多年平均无霜期138天,日照时数:2884小时,10℃以上的活动积温3127.6℃,土壤类型为沙质土壤较多。水土光热条件十分优越,是蔬菜作物种植的理想区域。

1.2 与南方合作优势互补,高原夏菜力补南方市场空缺 错时播种,努力形成梯次上市,可达到较长的采收上市时间,可从每年6月初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 ,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

1.3 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每当7月中下旬该场会有大片的土地完成作物收割,大量土地在后半年闲置。复种蔬菜有效地利用了闲置的土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产业基础 截至2016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大面积种植种类有辣椒、娃娃菜、青笋、甘蓝、葱类等。种植户超过80户,其中由农场牵头成立的合作社一家,所有蔬菜亩均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蔬菜基地完成膜下滴灌的架设,达到水肥一体化标准生产模式,不仅节水节肥更能保障蔬菜良好的生长。建成育苗量达到3000亩的育苗基地,育苗设备健全、先进,育苗质量良好。

2.2 近两年蔬菜种植情况

2.2.1 2014年蔬菜种植工作回顾。2014年种植辣椒1300亩,娃娃菜200亩,洋葱1500亩。辣椒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育苗播种时间为3月17日-4月5日,苗期共用50天。育苗设施采用简易塑料大拱棚。移栽时间为5月12日-5月29日,田间管理整体良好,水肥供应充足,10月初进行采收,平均单株辣椒数为35个,平均亩产达到2吨左右,亩纯利润1000元左右。娃娃菜采用直播种植,4月底播种,7月中旬开始采收,市场价格良好亩收入1000元左右。洋葱为育苗移栽种植,3月初育苗,5月初移栽,9月中旬采收,因市场行情不稳利润波动较大。

2.2.2 2015年蔬菜种植工作总结。2015年春季种植辣椒800亩、青笋200亩,洋葱1000亩,全部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采用简易塑料大拱棚育苗,辣椒育苗成本为0.12元/株,青笋苗成本为0.08元/株,洋葱育苗成本为0.1元/株。整体效益良好其中洋葱收益最高可达到2000元/亩。秋季复种蔬菜共1000亩,其中娃娃菜346亩,笋子285亩,甘蓝369亩。所有土地为复种地。为错时上市采用错时移栽的方法种植,育苗也采用错时育苗,从6月14号开始第一批育苗至7月4日育苗全部结束。7月21日开始移栽至8月16日全部移栽结束。采收从8月底开始持续到9月底,亩纯收入达到900元。

2.3 销售现状 除了个别农户自行在当地市场进行少量的销售外,大部分的销售是由农场牵头与大的销售商合作或与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形成订单种植。

2.4 产业带头组织现状 农场专门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带头种植,同时积极吸纳种植户参与。合作社在技术上为种植户提供免费服务,所有产品统一销售,在合作社的带头下菜农生产利润与年递增,职工种菜的积极性也大大的提高了,至今合作社承包土地2000亩,吸纳种植户20余户。

3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育苗设施落后抵抗灾害能力差 简易拱棚育苗虽有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其对抵御大风、低温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育苗风险较高。考虑到为蔬菜产业长期发展打好基础,育苗设施有待改善。

3.2 加工业和冷链技术落后 只注重蔬菜原产品的生产,不追求蔬菜加工业的发展,其实蔬菜加工潜在着最大的利润。未经过加工(清洗、包装)和冷链技术就直接上市,导致蔬菜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难以远距离运输,交易率降低。销售也往往受限于部分销售商,经营风险明显增大。

3.3 市场把握度不够,种植结构调整失衡 近几年的种植一直处于市场的摸索阶段,不能够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更不能按照市场需求来科学规划种植品种,导致结构性、季节性出现供需失衡。造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周期性浪费。

4 对策和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强育苗设施建设,建造日光温室冬季即可种植越冬蔬菜,春季又可进行育苗,不仅提高温室利用率,还可降低育苗风险。夏季育苗可采用简易塑料拱棚,其成本低、效率高。其次,加强冷链设施建设,为蔬菜加工业建好基础性保障,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将蔬菜利润提到最高。还有,可以利用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推动该场蔬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

4.2 深化技术改革,多元化发展 技术改革首先要从生产源头开始,提高种植技术,增强产品品质。其次,研制、采购针对性强、适应性广的方便适用生产机械,缩短劳动流程,降低劳动力费用。推广先进的机械化技术;适应市场行情,采用多元化发展,不仅从种植品种上下功夫,选择适合市场的多样蔬菜品种。又要从加工(清洗、包装)业上做文章,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3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 通过多渠道了解市场即时供需状况,了解当时菜价,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蔬菜种植品种。与当地其他蔬菜种植企业协作,达到种植信息互通,把握时机加大紧销蔬菜的种植。利用土地秋季闲置较多、劳动力较充足等有利条件可加大秋季种植量,冬季越冬栽培可选择温室新特优蔬菜的种植,春季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种植情况。大力发展品牌蔬菜,创建“名、优、特”蔬菜商标。

篇5:国营农场文明道德建设研究

针对农场目前的文明道德情况,应秉持尊重的态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即存在即环境条件下所有原因集中的表现,即合理;文明道德方面有些层面有高低优劣之别,有些层面有无高低优劣之别。比如农场有人崇尚利己主义精神,认为道德高尚之人为书生气重、清高,不适合现实中的农场环境,所以藐视或取笑一些利他主义的人,雷锋精神已作为物质遗产封存在历史当中的思想很严重,这是不言而喻的。而有些无高低优劣之分的农场文明道德建设是以农业为主线,与城市或其他地区以商业、电子业又或者以化工业为经济来源的乡村是不一样的。所以,该文对无高低优劣之分的地区文明道德建设不做讨论,只对农场本身进行讨论,为的是可以对农场文明道德进行改善加强,找到符合进一步完善农场小社会文明建设演进的方法。

1 如何判断农场文明道德的先进性

这里的“先进”,指的是相对好,“落后”指的是相对落后。“落后”不是坏或完全负面的解释。判断文明道德先进与否的标准很多,在此列出大众化承认的九点,主要偏重于道德精神层面,因为笔者认为文明大多是物质建设方面的。

第一,看其是否能教导、熏陶出善良的人民。一个使民众变得朴直、诚恳、不争、谦让的文明道德环境当然是好的,优劣指标为犯罪率,犯罪率愈高,其地区的文明道德愈低。犯罪率高,其文明道德水平低;犯罪率低,其文明道德愈高。第二,看重人才和人脉的程度。重人脉不重人才为落后,重人才不重人脉为先进。第三,看重义还是重利,重义先进,重利落后。当然有人会说“农场是一个企业,企业就是要利润”,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如果企业不能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法律规定,那就是落后,因为国家法律代表当代中国最先进的文化文明制度,企业不遵守,就是落后。个人同样如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中国人民都要有这种意识。第四,看农场制度规定的繁琐程度,复杂为落后。第五,人民的尚武程度,靠暴力,威胁、争打等途径解决矛盾为落后。第六,农场对当地人民义务的履行优劣。第七,当地人民重利己还是重利他的思想。第八,重德高忘重,还是重人际关系。第九,重科学技术发展和推广,还是重当前不可持续发展的利益。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农场文明道德建设的方向笔者认为都应以先进为原则,而努力作出改变。

2 农场社会结构与文明道德建设的关系

一切社会关系中,血缘关系是最亲密的关系,尽管家庭关系中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利益摩擦。但是相对来说,有血缘关系的成员之间亲密无间,血缘关系间真诚关爱与帮助是很自然合理的现象。

就文明道德建设而言,正义或公道在人际关系中变得十分复杂,也十分重要,必须做到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和勇这样举世无双的价值体系和中国现在推崇的好的价值观用到文明道德建设上来,有利于解决利益分配、权力地位、弥合纷争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3 农耕文明的建设

让百姓吃上放心的农产品,是农场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这也关系着企业文化,是职工道德凝聚起来的企业文明道德层面上的事情。经济和良心,利和义,二者可以相克,也可以相生,这需要有更高智慧的农垦人去思考、去探索。

国营农场想要对社会贡献力量,就必须把文明道德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做为一名农垦人,我可以想象到梦中的农场是怎样的美好,所以我会和广大农垦人一同努力实现农垦梦!

摘要:国营农场是农业发展为主的企业,其生产出让百姓吃的放心的农产品,是农场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也关系着企业文化,是职工道德凝聚起来的企业文明道德层面上的事情。经济和良心,利和义,二者可以相克,也可以相生,这需要有更高智慧的农垦人去思考、去探索。基于此,深入探究国营农场文明道德建设。

上一篇:单片机实验小结下一篇:我忘不了那抹曾经作文5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