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心得体会

2024-07-19

财政与金融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财政与金融心得体会

《财政与金融学》学习的感受与建议

会计XXX班

首先,我想先说一下对这门课的总体感观。个人认为《财政与金融》这门课是一门比较宏观,比较抽象的一门课,这使得它没有办法像学习会计学那样,是一些具体的规则和数据,或者说是实际的可操作的东西。但是它有不同于宏观经济学那样,是基础与工具计算的科目。这门课已经尽可能的结合我国包括当前世界的财政与金融发展的实践,使得学起来不会很枯燥。

财政与金融学其实是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结合。通过这本书的前言,我了解到,财政学研究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分的资金融通,它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金融学研究的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私人部分的资金通融,包括银行借贷、资本市场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财政金融改革补发的加快,我国财政与金融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税收中税种的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化、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及其运行机制的创新等。”正如这段话所描述,市场大环境在变,国家的政策也在变化,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给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去投资决策。

本来我以为这门课与我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但是后来发现,它所涉及的内容几乎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比如老师上课讲的“财政收入”这一章,我国财政收入就有我的贡献的一小份在内。

老师后来布置了课后作业,搜集我国的财政收入的统计数据,利用课堂上学习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从2006到2010年的财政收入进行分析。我们带领小组选择了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这个资料在网上查阅起来实在有些不方便,它的数据很少,包括在国研网和学校的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等在内的网站都很难查询。

希望老师在今后上课的时候,能够多启发我们对身边的涉及财政与金融学知识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更希望学校提供供给我们一个更加便捷的平台,接触到一些有用的,实用的,与时俱进的数据与信息。

关于学习的兴趣,我觉得第二、三、四、九章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其实我对货币很感兴趣,比如美国期望人民币升值很久了;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美国会希望人民币升值等等。老师上课也结合这个问题为我们进行了讲解与分析,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也非常有趣。

关于建议,其实我觉得,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一些互动,避免完全的灌输授课,这样可以让我们动脑思考,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本学期的财政与金融课程都是第一二节课,难所避免很多同学会有困意,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同学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或者平时多留一些课后小作业,下节课对问题进行反馈的询问等。

篇2:财政与金融心得体会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01班

学号:1148010115

姓名:张月》课程结业论文

《财政与金融---税收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制衡机制约束和支持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最终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在区域之间的调整,以缩短由于历史原因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经济差距。本文侧重就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用做初步探讨。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般具有六个方面的内涵:(1)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即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2)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使尚未脱贫的数千万人口能够过上温饱有余的生活。(3)促进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形成合理的地区分工布局。(4)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不断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效益的提高。(5)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通过横向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平等、稳定、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财税体制改革,也在艰难曲折的改革历程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关键性胜利。但与此同时,国家财政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矛盾与问题。

一、现有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快建立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制度。

三、深化我国现有财政税收体制的构想

篇3:经济形势与财政金融

一、人民币币值问题

我们研究表明, 保持人民币不升值的政策也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一国的货币政策首先是关系民族利益, 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但国际社会中一国的货币政策不能只考虑自己, 而要对大家有利。现在的政策只能说可能说好处更多一点, 但也有代价。比如说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央行就要把市场上多余的美元都买到手。如果上海外汇市场上, 卖出美元的人连续好几天比买的人多, 那么人民银行就要把多余的外汇头寸, 按现在官方的买入汇率无条件的买入。因为出口企业有了美元, 要在国内购买商品继续生产再出口, 就必须把美元卖掉, 卖给银行, 银行不能把美元贷给他, 而只能把人民币贷给他。卖出美元的人连续好几天比买的人多, 那么就会出现等人民币用的人得不到人民币, 如果人民银行不进行干预的话, 要卖出美元的人价格自然就会下降, 这样的话, 人民币不想升值也要升上去了, 因为汇率实际上就是人民币的价格, 所以人民银行要全买下来。结果是, 人民银行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成了一种被动的货币政策。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形”, 稳定的汇率, 独立的货币政策, 货币的可兑换三者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今年以来, 人民币投放得越来越多, 第一个代价就是使得经济过热, 银行头寸过多, 必须贷出去, 不然银行就会亏损;第二个代价就是, 人民银行要进行人民币的对冲业务, 抛售票据, 就要按一定的利率收回。相当于人民银行为了稳定汇率, 要付出利率的代价, 最后表现为人民银行对中央财政节余的减少。第三个, 就是贸易摩擦的产生, 如大家所看到的中美之间钢铁大战, 纺织品大战, 最近彩电争端。所以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要承受贸易摩擦的风险。我们顶住了这么长时间的压力, 但还没完, 货币政策不是这么简单的, 要付出一定代价。那么如果若干个月后人民币的汇率出现变动, 这是一把双刃剑, 也就是说值的决定并不是我们屈服于压力, 而是我们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如果人民币升值以后, 他们再用手头的人民币套取美元, 中国国内将会余留大量人民币。那样, 国人乃至世界将会对中国失去信心, 不再储备和使用甚至抛售手中储备的人民币, 使中国的外贸活动受挫, 最终导致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对外导致信誉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最近, 国内的经济形式来看, 客观的讲, 形式是不容乐观的。按理说, 人民币升值了, 也就是说钱值钱了, 应该是以前1块钱的东西现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买到了, 可是现在的国内形式, 除了工资没有涨外其余的都涨了。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

前两年我们就搞农民的税费改革, 中央对这个改革非常重视, 定位很高, 称它是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 前两次是土地改革, 联产承包。为什么这次放到这么突出的地位呢?因为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百分之三点几, 只达到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百分之七点几的一半。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2年底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3倍多。今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可能会多一点, 因为农产品、棉花、油料涨价, 但城乡的差距还是3.29比1。这表明社会分配不公道到了一定的零界点了, 所以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其实农村每年也有三点几的增长, 但感觉不到, 因为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200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有56.4%的农村居民收入是增长的, 1.6%是基本持平的, 42%是下降的。其中沿海地区增长得越快, 平均数拉得也越大。我国官方公布的数据, 我国的贫困人口是2000到3000万, 但我国的标准比较低。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1美元的标准, 我国的贫困人口至少有1亿多。我本人曾经增加了关于农村问题的一些研究, 前几年研究社会保障中农村医疗改革这一块, 农村人均1年只有300多块钱。但实际上, 可能连300块钱都没有。今年到了一些贫困地区, 在一些人的家里, 看到价值100元的单件都没有。而且我们到得了的地方还不是最穷的, 走不到的地方才是最穷的。因此, 我们对农村问题应该高度重视, 这几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1978年到1984年农民收入增长是超过城市的, 达到了百分之八点几。但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转到了城市, 很多政策农民实际上都没有得到好处, 包括引进外资、债转股等等, 因此研究经济的人一定要多关注农村。纵观这两年, 为农民减负增收的各种措施的相继出台, 如政策性负担基本减下来了, 对种粮户实行政策补贴, 政府最大限度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等等。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农民难以增收。农民能否快速增收,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这成了各级人民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的粮食总的来讲还没有问题, 但有的省在新粮上市的时候出现了价格上涨, 油价也涨了。这是一种恢复性的涨价, 是合理的, 也是健康的。粮食靠国家补贴的效率非常低, 国家财力也不能承受, 补不起。而市场涨两毛钱, 种粮的农民就得到了好处。而且现在的粮价也只达到最高年份的84%, 因此不能过度反应, 避免再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 如对城市低保的人进行补贴, 一个月补10块钱, 中央财力一个月只需支出20到30亿就可以让农民的收入有一定的提高。目前是中国历史上农产品最充足的时期, 也是农民收入增长最缓慢的地区, 农村市场拉动不起来, 工业产品就卖不出去, 整个经济就会受影响。只有农民富起来了, 中国才能富起来;只有农民的小康, 才有全国的小康。因此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 保护基本粮田, 遏制住乱占耕地的现象, 从长远来说中国的土地是宝贵的。

四、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

金融方面的改革, 从十年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到这次提出的条件成熟的时候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但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 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是有威胁的。但这是世界潮流, 大势所趋, 中国不能不往这方面发展;在金融监管方面, 要处理好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资本市场是重发展还是重规范一直存在着争论, 国际上金融创新日新月异, 如果我们国家抱残守缺, 在这方面只强调监管, 不强调创新, 那么开放以后无法在国际上竞争。

篇4:财政压力与金融抑制

摘要:当前,中国将金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的出发点是解决各地区普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运用中国1996—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压力的角度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体制下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结果显示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地区所面临的财政压力越大,其金融抑制程度则越高,证实了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因此,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协调,进一步理顺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程度。

关键词:财政压力;金融抑制;财政分权;金融改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区金融;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1-0086-04

十八大以来,中国把金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提速,如先后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推行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民营银行试点等多项改革措施。可以说,当前的金融改革为中国未来经济更加侧重效率驱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金融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与之相关的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有没有优先序?金融改革是否必须与财政改革相协调才能使金融改革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利于理论界深化对金融改革的认识,更是在实践上对中国金融深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当前大力推进的金融改革,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解决中国各地区都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这就意味着,要判断金融改革是否必须有财政改革与之相配套,则必须分析出金融抑制背后是否有财政成因。

当前,关于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学术界主要有“政府收益假说”“国有企业补贴假说”和“发展战略假说”,本文则从财政压力的角度来探讨中国金融抑制背后的产生原因。反映在政策实践上,则意味着在当前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中,必须对金融部门之外的“财政改革”给予充分重视,加强金融改革与财政改革之间的协调。

一、理论分析

大量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往往处于“被抑制”状态。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经济仍然呈现出强烈的“金融抑制”形态。金融抑制不仅直接阻碍了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周业安,1999;刘瑞明,2011),而且还导致了投资和对外经济结构的扭曲以及使收入不平等现象趋于恶化(黄桂田和何石军,2011;陈斌开和林毅夫,2012)。

既然金融抑制具有诸多弊端,那政府为什么还会实施金融抑制政策呢?目前,学术界关于金融抑制的成因主要有三种解释:“政府收益假说”“国有企业补贴假说”和“发展战略假说”。“政府收益假说”认为,金融抑制能使政府获得大量的隐性收益。李广众(2001)的研究指出,金融抑制使中国政府获得的隐性收益大约为GDP的0.71%以及各项税收收入总和的6%。“国有企业补贴假说”认为:之所以实施金融抑制政策,主要缘由在于中国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国有企业的支持不再像过去一样给予直接补贴,而是改为依靠银行信贷(刘瑞明,2011)。通过政府的金融干预,国有企业能相较于其他所有制企业而言,更易于获得银行信贷。考虑到官方利率和市场均衡利率的巨大差别,金融抑制实际使国有企业获得大量的变相补贴。而“发展战略假说”则认为:金融抑制的历史原因在于中国政府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陈斌开和林毅夫,2012)。通过金融抑制政策,能有效地压低资金成本,从而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提供支持。

笔者认为,三种假说都对金融抑制的成因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解释,但都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抑制,无不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金融干预行为有关。那么,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为什么会干预金融?事实上,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财政分权制改革,为地方政府注入了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但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一个重要方面是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巴曙松等,2005)。财政分权改革后地方政府承担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重新分配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等功能的重大责任。在既有财力无法支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时,地方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财政收入的替代品,而对金融资源进行干预则是其重要选择。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对商业银行体制进行改革,上收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分行的信贷审批权,地方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干预大为下降。但在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基本面没有改观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进行干预的行为不会消失。如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实际上沦为了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实际上意味着地方政府面临着持续的财政压力。因此,上文的分析也反映出分权改革后,一个地区的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金融干预行为紧密相关,财政压力是各地区金融抑制产生的重要原因。

现有不少研究分析了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后,各地区之间的财政压力与金融发展差异,以及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如张憬和沈坤荣(2008)分析了金融发展和财政压力的地区差异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冯涛等(2007)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母宇(2010)分析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财政因素。但这些研究都没有聚焦于金融抑制,特别是没有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金融抑制的财政成因。正如上文所述,金融抑制虽然对经济发展产生诸多弊端,但地方政府却仍然存在较强的金融干预行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因素。为此,笔者在下文将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分析进行论证。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本文的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lnJRYZit=β0+β1lnCZYLit+?覬Xit+ηi+μt+εit,

上式中,JRYZ为各地区的金融抑制程度。中国的金融抑制不仅表现为官方利率长期远远低于市场利率,而且还表现在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方面(刘瑞明,2011)。因此,本文的金融抑制程度用各地区四大国有银行贷款所占市场份额来表示。CZYL为各地区的财政压力,用“(预算内财政支出-预算内财政收入)/预算内财政收入”来表示。

X为模型中控制的其他变量,主要包括:人均实际GDP(PGDP)用各地区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非国有化程度(FGYH)用各地区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经济开放度(TRADE)用各地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来表示。

模型中的变量β1代表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影响的弹性系数。i为地区,t为时间,η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地区效应,μt表示不随地区变化的时间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本文关注的重点是财政压力的系数β1,前文的理论分析意味着1大于0,如果实证结果显示β1显著大于0,则证实了本文的假说。从各地区金融抑制程度与财政压力的散点(见图1)可以看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财政压力较高的地区,金融抑制程度也较高。但图1还不能充分说明二者的因果关系,下文将对上述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数据说明

本文中各地区财政压力的原始数据、进出口总额数据、人均实际GDP数据、非国有化原始数据均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中进出口总额数据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中间价)进行换算;人均实际GDP数据平减为1991年不变价。金融抑制1996—2004年原始数据来自各年《中国金融年鉴》,由于自2005年后《中国金融年鉴》基本上不再按行政区域来统计各省(区市)四大国有银行的存贷款数据,因此参照齐兰和王业斌(2013)的做法,笔者以时间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为解释变量,用面板数据的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出2005—2013年中国各省(区市)的四大国有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

考虑到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将实证分析的时间段定为1996—2013年,因西藏的金融数据缺失值较多,分析中将西藏从样本中予以剔除,并将重庆市的数据合并到四川省中,这样本文共选择了29个省(区市)18年的数据。

变量的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如表1和表2所示。

三、回归估计结果与讨论

(一)基本回归结果与讨论

对上述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基本的回归结果见表3。表3中列(3.1)为单独以财政压力为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列(3.2)为加入了其他控制变量,利用全部样本数据得到的估计结果。回归过程中,对于面板模型的选择,采用的是Hausman检验方法。Hausman检验显示,列(3.1)(3.2)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由表3中的估计结果来看,没有加入其他控制变量时,列(3.1)显示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地区的财政压力越大,地区金融受到抑制的程度则越高。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列(3.2)显示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的影响仍然显著,具体来说,一个地区的财政压力每增加1%,其金融抑制程度则提高0.073%。从列(3.2)还可以看出,人均实际GDP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更多,因而金融受到抑制的程度则越低,非国有化程度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越低,其金融抑制程度则越高;相反,非国有化程度越高,金融抑制程度则越低。这与现有的理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既有的大量研究表明,为支撑地方国有经济,地方政府不得以对金融资源进行控制。而列(3.2)也显示出,经济开放对金融抑制的影响并不显著。

为进一步考察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的影响,笔者还将全部样本数据进一步分解为东部地区子样本和中西部地区子样本并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中列(3.3)(3.4)所示,其中列(3.3)为对东部地区数据进行回归的结果,列(3.4)为对中西部地区数据进行回归的结果。Hausman检验显示,列(3.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列(3.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不论是对于东部地区还是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财政压力依然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这进一步证实了上文的结论。列(3.3)(3.4)还显示,人均实际GDP仍然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非国有化的系数依然为负,但在东部地区子样本回归中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子样本回归中则显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东部地区的国有化程度较低。

(二)工具变量估计回归结果与讨论

上述分析过程中,虽然控制了地区的人均实际GDP、非国有化程度、经济开放等因素,但仍然可能遗漏了某些导致金融抑制产生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也与财政压力相关。此外,一个地区的金融抑制程度越高,可能也会由于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而对财政压力产生影响,因而财政压力与金融抑制可能也还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因此,上述回归过程可能存在模型内生性问题。

为了消除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进一步以财政压力的滞后一期作为其工具变量,利用工具变量回归方法对上述计量模型重新进行估计。现有理论研究表明,工具变量估计能较好地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中列(4.1)-(4.4)分别对应表3中的列(3.1)-(3.4)。在表4回归结果中,工具变量估计列(4.1)(4.4)的Hausman检验显示,在不控制其他变量和对中西部地区子样本进行估计时,进行工具变量估计与不进行工具变量估计的回归结果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工具变量估计列(4.2)(4.3)的Hausman检验显示,对全部样本数据和对东部地区子样本数据进行估计时,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比不进行工具变量估计的回归结果更有效(Hausman检验的P值分别为0.004和0.065)。

从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来看,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列(4.2)(4.3)中各变量前的系数都较表3中有所增加。此外,表4中各列回归结果还显示,各变量前的系数符号与表3中基本一致,显示出各解释变量对金融抑制具有稳定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财政压力依然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显示出一个地区的财政压力越大,其确实具有干预金融的动机,进而金融抑制程度越高。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开始了新一轮金融深化改革,并将金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各地区普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状态。不同于现有的“政府收益假说”“国有企业补贴假说”和“发展战略假说”,本文关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各地区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压力因素,进而探讨金融抑制的财政成因。通过利用中国1996—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一个地区的财政压力越大,其金融抑制程度越高。这显示出,分权改革后,出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确实会产生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这进而使各地区金融发展处于被压抑状态,从而带来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推进金融改革,不可忽视对金融背后的财政因素的考虑。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财政分权背景下,考虑到自身面临的财政压力,即使进行金融改革,也仍然会有地方政府干预金融的行为。因此,为使金融改革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应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强财政改革与金融改革之间的协调。具体来说,为降低中国各地区的金融抑制程度,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应该进一步理顺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程度。

参考文献:

[1]周业安.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2):13-20.

[2]刘瑞明.金融压抑、所有制歧视与增长拖累——国有企业效率损失再考察[J].经济学(季刊),2011,(2):603-618.

[3]黄桂田,何石军.结构扭曲与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转型经济金融抑制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1,(7):1-13.

[4]陈斌开.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12,(1):3-23.

[5]李广众.金融抑制过程中政府收益的经验研究及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1,(7):16-19.

[6]巴曙松,刘孝红,牛播坤.转型时期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地方治理与银行改革的互动研究[J].金融研究,2005,(5):25-37.

[7]张璟,沈坤荣.地方政府干预、区域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基于财政分权背景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8,(6):122-141.

[8]冯涛,宋艳伟,路燕.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0-27.

[9]母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财政因素研究——基于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干预视的分析[J].海南金融,2010,(9):4-8.

[10]齐兰,王业斌.国有银行垄断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工业技术创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7):69-80.

[11]马雪彬,等.区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与经济福利——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经纬,2012,(1):37-41.

篇5:财政与金融

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学号:200910010408

建设和谐社会,财政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的学习,让我真正的认识到,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财政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发挥财政分配、调控等职能,充分利用财税政策工具,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广大人民所关注的迫切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坚持科学持续高效发展,进一步做大经济财政蛋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反之,盲目粗放低效的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反而会阻碍延迟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大和谐社会建设成本。公共财政要致力于经济运行的和谐,建立经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二是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综合运用税费、预算支出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加大对清洁生产、可再生和新能源开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科技创新,切实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生财、聚财和用财的关系,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壮

大财政实力。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创新支持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实施好稳健财政政策,综合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财政贴息等手段,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的职能,依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规范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

要发挥财政在风险担保和风险投资中的积极作用,培育包括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为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要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依法征管,不断提高财税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在财政收入中得到及时反映。进一步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和谐社会建设与税收息息相关。应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

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篇6:财政与金融论文

关键词支农合作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持续增加农业投入是农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农户、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经济主体的自身积累能力较差、底子薄弱,我国农业资金投入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财政和信贷等外源型资金“供血”。在资源稀缺条件下,明确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支农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的发挥财政、金融支农合力,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我们以东营市广饶县为样本,对基层财政金融支农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当前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支农合作的主要形式

(一)金融机构直接承担部分财政支农职能。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金融职能相互交织,财政支配金融,金融充当“第二财政”,扮演着财政的出纳角色。近年来,随着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构建起了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部分商业银行承担的财政性职能相应移交给了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演变成沟通财政与金融支农合作的主要桥梁。以广饶县为例,该县1994年设立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除保留小额农户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政策性业务,原承担的粮棉油贷款购销等政策性贷款业务均划转至农发行。支农再贷款?

(二)财政部门透过对相关“三农”经济主体的贷款贴息。为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幅射带动能力,财政部门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额扶贫贷款等提供了部分利息补贴,以减轻农业企业财务负担,促进了金融部门对农业贷款投放的刺激性。据调查,2000年以来,东营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2003年,广饶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用于支持重点龙头企业。

(三)财政部门出台鼓励金融支农有关优惠政策。为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财政部门对农村信用社直接给予财政资助,出台了减免三年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承诺分红补贴等优惠政策。据调查,东营市政府为促进县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利津、垦利两县农村信用社的股东承诺,如信用社2年内达不到分红比例,市财政将予股东补贴;并在政府权限范围内,尽量减免农村信用社在抵债资产接收和处置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税费。全市涉农资金和业务全部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所有农口部门在农村信用社开设基本账户,各级预算外资金按一定比例存放农村信用社,乡镇的国库、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和各种行政收费由农村信用社代理,县、乡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由农村信用社代发,县级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设在农村信用社。研究制定了做好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工作的具体意见。对过去行政干预的贷款和协调农村信用社购买的企业债券、各级各部门在农村信用社的行政性贷款,由县、乡政府负责限期收回;对公职人员的贷款,采取纪律和行政的手段收回;采取以优质资产置换、整体“打包”等多种方式,帮助清收不良贷款。

(四)人民银行助推,政府部门主导,积极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2005年初,周小川行长多次在重要场合论述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面对金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各级人民银行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取得了政

府的大力支持。据调查,2005年,广饶县委、县政府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县任组长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的考核,加大了督查力度。开展了“金融生态示范县”创建活动,出台了《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县”建设的实施意见》,研究设计了“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县”的具体指标体系,制定了《“金融生态示范县”评价标准》,形成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规范化机制。截至2005年底,全县已命名“文明信用乡镇”21个,“文明信用村”684个,“文明信用企业”61个,“文明信用户”9.9户,“文明信用工商户”2333个,2006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村镇、农户达到文明信用标准。

三、政策建议

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谢平,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

第一,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一是通过农村公共财政直接投资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和对一些经济行为给予补助。二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目前我国长期存在的只有城市干部职工才能享受社会保障的状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包括居民生活补助和救助、基础的生产生活设施和文化教育支出,还包括对农户个体生产及合作组织的补助。

第二,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财政和金融两者相互补充、支持、促进,形成合力,就可以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极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通过财政直拨或其他渠道下拨的支农资金千头万绪,开行要通过市场建设和融资推动的方法加以整合,改变长期以来支农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下的局面,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资金一旦整合,就能发挥集合效应,提高支农效果,产生“一个平台、一个信用、一个账户”多种功能的贷款模式。即通过融资平台账户管理、整合各级政府的支农资金、发放贷款、回收本息,形成统一高效的信用支持和管理模式。目前大部分县域,特别是贫困县机动财力很少,自身活力相当脆弱,开行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尽快打开工作局面。

第三,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地方政府牵头,在县(市)和乡(镇)一级,由地方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信贷担保基金,其余可在当地企业中募集,作为以工补农的渠道。盈利的信用社可把部分盈利用于认购担保基金。担保难问题也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贷款担保基金,解决农民贷款条件不足的问题。

篇7:财政与金融小结

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在这一学年中,我上课从未迟到,课上也有听讲,作业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但有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说上课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玩玩手机,偷了小懒。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能更加勤快努力,改掉一些课堂上的坏毛病,毕竟所学的都是为了自己。

课堂小结

在与汤老师融为一体的课堂里,汤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带给了我们很多欢乐,课前她总是会放时事新闻给我们看,让我们更好的拓宽了自己视野,更好的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在财政与金融这门课中,我学到了关于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和思想、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职能分工、财权划分及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关系、公共部门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公共品的最佳生产、消费方式及有关公共品的供给决策机制等等。老师不仅教给我们书本知识,还经常举生活中的实例以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简言之,我学到了很多。

互动

篇8:财政与金融心得体会

《财政与金融》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较枯燥难学的专业基础课, 常给人以抽象空洞的感觉, 本课程许多财政金融内容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 涵盖了财政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保险、税务、国际金融学等多门学科, 概括性、政策性强。

学习《财政与金融》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认识到财政与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更好地发挥财政金融在改革发展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弄清财政金融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 具备分析、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并熟悉财政税收、货币金融的一些基本业务知识及相关方法技能, 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因此, 面对现今《财政与金融》教学中存在的例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现象, 笔者以为, 必需对《财政与金融》课程进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教学改革。

一、当前《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材种类繁多, 标准不一, 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要教好《财政与金融》, 教材是基础。目前《财政与金融》可用教材繁多, 各有侧重, 各版本教材根据不同的编写目的, 或偏重于财政知识, 或偏重于金融知识, 二者相关联程度不高。再者, 教材多样化, 虽然满足了教学方式和内容多样的需求, 让教师有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度, 但也导致《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程缺乏统一大纲, 教材难以通用, 教学无章可循, 质量缺乏统一标准。此外有的还出现部分教材内容陈旧, 与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距;教材内容理论性强, 而实际操作性小等问题。

(二)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 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目前《财政与金融》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众所周知, 《财政与金融》相关理论知识都与社会实例联系紧密, 教师如果仅仅只是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 学生就只能抽象地死记硬背, 而不能活学活用所学知识。

(三) 教师教学水平不能满足课程要求

财政与金融各有体系课程构建, 例如财政学有《财政学》《会计基础》等课程, 金融学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课程。教师因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同, 在财政与金融知识体系上各有侧重, 无法整体把握, 导致学生不能全面贯通教学内容。此外, 因各部分都有其相似的课程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重复教学的可能, 那么对于教师在教授此门课程时如何选择切入点则会产生更高要求。

(四) 缺乏实践练习影响学生能力培养

由于该课程侧重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授, 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进而学生普遍认为《财政与金融》课理论枯燥、深奥、难学、难懂, 不能满足学习需求, 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二、改进《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措施

(一) 遵循职教规律, 规范教材体系

《财政与金融》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与现实的经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因此, 教材的选用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 理论实际相结合, 突出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时调整, 将最新的理论知识、政策导向与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以弥补教材滞后性带来的不足。另一方面, 学校在教材的选用上, 应选择国家教育部组织全国知名的专家和学者编写的《财政与金融》基础教材, 对于教材的内容也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修订与规范。同时还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对讲授的内容适当调整, 有所侧重。

(二) 提高教师素质, 满足教学要求

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条件对教师进行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授课教师应同时具有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避免讲授时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所偏颇,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为了加强《财政与金融》课程的实际运用, 教师可以再教学管理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 积极深入财政税务、银行等实际工作部门, 掌握相关业务操作程序和技巧, 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

(三)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1.案例教学。案例源于真实情景,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 选择典型案例,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便于增加他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

2.启发式教学。《财政与金融》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中不要照本宣科, 而要讲究课堂艺术, 把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采用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挖掘他们自身的活力和潜能, 帮助他们提高积极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有机会获得、发展和运用认知工具和职业技能。

3.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分组讨论, 活跃课堂气氛, 你一言我一语地接受新知识, 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引导学生学习, 发挥教育对象的特长, 活跃了课堂气氛, 训练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Internet、投影、幻灯、影视和动漫等电化多媒体形式, 图文音声, 动态交映, 生动直观。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5.实践性教学法。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实践环节, 导致其成为一门纯理论课程, 因而必须进行改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可以建立财政金融实验室。教师在讲授理论后, 让学生在实验训室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模拟练习,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财政和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实验基地。通过学校与财政税务、银行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选送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 帮助学生熟悉财政、税收和银行系统的基本流程以及业务, 使学生能够在职业环境中“零距离”地接触工作岗位, 更加直观深入地掌握财政与金融知识。三是进行社会调研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区、企业, 对当前的财政与金融热点问题进行调研, 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国家的财政与金融政策走向。

三、结语

上一篇: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电子行政监督平台-PPP项目合同下一篇:工作态度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