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说课稿

2024-06-08

综合实践课说课稿(精选8篇)

篇1:综合实践课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包饺子》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诞生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三条线索,把握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设计了这堂充分体现劳动技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综合实践课的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融入整堂课的设计中,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二、活动方案

本节课我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准备阶段,第二课时是动手包饺子、品尝饺子,主要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擀皮、包饺子,创作饺子作品,分享劳动成果并谈感受。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包饺子,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利用饺子的不同形状进行综合构思、合理拼配、组成创意饺子作品。

3、通过活动加深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4、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应用和想象力的发挥完成饺子作品,体会学会包饺子的乐趣。

5、通过小组分享劳动成果、畅谈感受体会劳动的不易和喜悦。

6、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掌握包饺子的方法与技能

教学难点:掌握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的技巧。

五、活动准备:

1、将全班同学分为6组,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合理分配任务,准备好包饺子的工具和材料:如,每组一块桌布、两块案板、2个擀面杖、一把菜刀、三个盘子、六个小碟、6双筷子、电磁炉及锅各一个

2、教师带领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和肉,并指导学生拣菜、洗菜、切菜。

3、教师辅导学生和面、拌馅。

4、学生向父母学习包饺子。

六、教法 、学法

我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分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大胆放手,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喜洋洋》乐曲,并出示一幅饺子图,借机道出:除夕之夜,爆竹声声,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象征团员的饺子,真是温馨、幸福。今天,大家想不想学学包饺子?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谈谈包饺子的工序,随即板书四大步骤: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

(设计意图:伴随着快乐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话语,一下字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包饺子的工作室,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了小小饺子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畅谈的方法不但使学生明白了包饺子的工序,更为包饺子打好了基础。)

(二)掌握方法 提升创新

由于课前和面、拌馅的工作已经就绪,所以我将擀皮、包饺子的方法作为重点讲授:

1、学会擀皮 掌握包法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了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图片,让学生看图并联系生活分别说说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即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力搓成直径约3—4厘米的长条,再切成一个个小圆柱体,撒上面粉、压平,用擀面杖擀成圆而薄的饼。这样,一个饺皮就擀成了。包时,将饺皮放在手心,在饺皮中间放上饺馅,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将饺皮对折后捏合。

(设计理念:实践是理论的指导,为了更好的掌握包饺子的方法,我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片,代替了枯燥、生硬的说教。)

2、总结注意事项

根据以往包饺子的经验,我先让学生谈谈擀皮和包饺子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在大屏幕上总结出注意事项让学生齐读领悟。

(设计理念: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集中学生集体的智慧,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包饺子方法。)

3、激活灵感 引发创新

为了能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增强创作饺子的欲望,我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形状独特、样子逼真的饺子图,有三菱饺子、鱼饺、葵花饺、蛤蜊饺,学生欣赏着一幅幅饺子作品图,口中连连称赞,不停的发出惊讶感叹之声,脸上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我趁热打铁,展开包饺子比赛。学生在包的同时,我巡视、指导、协助学生完成。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会有好的作品。多种多样的饺子图为激发学生灵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经过我的提示,再通过进一步加工、改进、推陈出新,包出了有自己创意的饺子。)

(三)作品展示 体验成功

利用投影将各小组的饺子作品向全班展示,并由小组长向大家介绍饺子的形状,拼出的图案、作品的名称。有的组拼出一盘开口笑饺子,有的组为作品起名葵花朵朵开,还有的饺子作品被命名为五谷丰登。饺子作品既有创意又有深刻含义。我对学生的劳动成果我分别给予充分肯定。如对第一组的饺子作品我是这样评价的:“瞧,你们的作品既有借鉴,又有创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你们真是活学活用啊。”

学生看着一盘盘来亲手做的饺子作品,更是兴高采烈。最后大家一致推举出最佳创意奖的获得者。此时,同学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激动。

(设计理念:本环节中,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做,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

(四)品尝成果 畅谈感受

学生看着这一盘盘自己包的饺子垂涎三尺,当我宣布把饺子下锅时,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品尝着香味四溢的饺子,心中更有一番感慨。借此,我抓住机会,让学生畅谈感受。有的说:“原来包饺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以后可要在劳动技能方面多锻炼。”有的说:“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就是比平时香,我心里真是太高兴了。”还有的说:“通过活动,我明白了收获是要付出代价的,劳动最光荣。”还有的说:“包饺子是一件高兴的事,尽管辛苦,但苦中更多的是甜。”课堂中满是学生饱含深情的话语。

(设计理念:学生的情感在此升华,让本次活动的意义在此沉淀。)

(五)提出希望 延伸活动

在学生说出活动感受的基础上,我又营造了一个师生沟通的机会。“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掌握了一种劳动技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多动手、勤动脑、争取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设计理念:此时此刻,活动止,但行动不止。简单的总结,不但给学生有明确的生活指向,更有利于以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篇2:综合实践课说课稿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观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指导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处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设计了以《让我们学会观察》为主题的方法指导课。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本课教学设计进行汇报: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观察的重要性,掌握特征观察法。

2、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并学会填写观察记录表。

3、引导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

掌握特征观察法,知道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并学会填写观察记录表。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春天美景的视频及月季花实物;学生准备各种水果。

四、活动方法

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和总结归纳。

五、活动过程

为了达成以上活动目标,我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物观察探究新知”、“加深体验强化训练”、“深化认识总结延伸”四个环节。接下来我向大家汇报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情况: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探究的动机。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段艳阳高照、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溪水潺潺的富有色彩和动感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后汇报观看情况,要求学生说出从视频中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总结出观察需要多种感官并用,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尝、用手触摸,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题目《让我们学会观察》。

2、通过实物,探究新知

激活兴趣和动机后,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实物观察活动——观察月季花。观察之前我给学生做了适当的点拨和指导:首先要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观察月季花需要调动那些感官、抓住哪些特征进行观察,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再实施观察活动。在各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顺势归纳出特征观察法。

3、加深体验,强化训练

在观察月季花的基础上,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特征观察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特征观察法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接下来,我又引导同学们利用这种观察法观察了他们自己带的各种水果,指导他们填写好观察记录表。学生知道了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学会了填写观察记录表。

4、深化认识,总结延伸

我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个问题再次巩固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特征观察法只是诸多观察方法中的一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逐渐认识更多的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希望同学们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做个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六、教师反思

篇3:《展开与折叠》复习课说课稿

“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中第一节“几何图形”的第三个问题。学生早在小学就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本节的第一课时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抽象出几何体和平面, 又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结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学识水平、表达能力等,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点如下: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熟悉直棱柱、圆锥、圆柱等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 能把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展开、折叠, 会做简单描述, 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并能由此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 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 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 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互转化的过程中, 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 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 积累数学经验,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发展形象思维。

(3) 经历展开与折叠活动,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 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 通过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制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教学重点

1. 直棱柱 (正方体) 的展开与折叠。

2. 会解决与正方体展开图相关的典型数学问题。

(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折叠为立体图形, 某个立方体图形展开是哪个平面图形。

(四) 教学关键点

保证学生全员动手操作, 主动探索, 相互交流。

二、教法

本节课确定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探究, 合作讨论, 总结反思。

基于本节课实践性强, 目标要求高的特点, 考虑到学生的年段特征, 尊重一个基本的客观事实:“听别人讲了, 也能知道, 但不久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只有带着兴趣积极参与, 亲身经历了, 才会真正掌握, 终生难忘。”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本节课拟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 自主学习为途径, 合作讨论为形式, 培养能力为重点, 引导学生能够动脑、动手、实践、交流。在完成本节目标任务的同时, 也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数学活动:“制作火车车厢模型”, 这一动手操作, 主动思考, 合作交流“做数学”的过程, 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 增强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 利用所学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课堂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忆一忆、说一说:把下列立体图形展开后, 它的平面图形各是怎样的?

(二) 探索新知, 解决问题

质疑:同一个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否一样?

做一做, 想一想

用剪刀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按任意方式沿棱边展开, 你能得到哪些不同的展开图?比一比哪一组的展开图更与众不同。

先各自完成, 再组内交流, 然后各组相互交流, 最后教师参与、完善、展示成果并归纳:有11种不同结果 (多媒体展示) , 然后归类。 (见课件)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 两侧各一个———6个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 两侧各一、二个——3个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 两侧各两个——1个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1个

(三) 巩固训练, 熟练技能

比比你的想象力

1. 下列图形能折叠成什么图形?

2. 找朋友

3. 考考你

(1) 如果“你”在前面, 那么谁在后面?

(2) “坚”在下, “就”在后, “胜利”在哪里?

(3) 下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 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 如果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所标注的代数式的值相等, 求x的值。

(4) 课本习题4.1第11题。

(四) 总结反思, 情意发展

学生结合实例总结, 教师完善。

1. 本节课复习了圆锥和直棱柱的展开图;

2.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正方体的展开图, 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篇4:《消化管》复习课说课稿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复习说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内容复习计划分两大讲,用6课时完成。第一讲复习消化管,计划用4课时;第二讲复习消化腺和腹膜,计划用2课时。本节复习内容是第一讲消化管的第2课时,复习咽和食管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其临床意义。其中,咽既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而且咽又借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咽部发炎又易引发中耳炎,咽的位置和特殊的形态结构决定了它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是食管损伤和肿瘤的好发部位,掌握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有助于食管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科学地进行食管插管。因此,让学生牢固而熟练地掌握咽和食管的相关理论知识,不仅能为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2016年新的考纲要求,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悉咽的形态、位置和交通。

(2)掌握咽的分部及各部的临床意义。

(3)熟悉食管的形态、位置、分部。

(4)掌握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及其临床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依据考纲梳理考点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并初步学会运用解剖学理论知识解决临床病例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咽的分部及各部的临床意义;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咽各部的形态结构和交通。

二、说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及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目标导引——知识积累——技巧点拨——能力提升——认知重建”的教学模式,以求圆满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是新课结束后的一轮复习课,一轮复习的侧重点在于梳理考点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巩固基础知识,会做常规性基础题和简单的综合应用题。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目标导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法、讲练结合法,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复习。

四、说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节课施教过程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下学法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依据考纲要求,梳理考点知识,自主学习,归纳、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养成积累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是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将考题中的问题与考点知识相联系,将提炼的考点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是指导学生初步了解解答各类题型的技巧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答题能力,养成准确解答试题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在课堂上,我一直注重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结合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步:考纲解读,目标导引

开课伊始,通过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后,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所复习内容的考纲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去理解考纲中各考点知识的要求层次。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考纲的解读,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复习重点,做到心中有目标、学习有导向、掌握有重点,为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做好铺垫。

第二步:考点导学,知识积累

在学生明确目标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导学学案,让学生在导学学案的指引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积累基础考点知识。对学生有疑惑的地方,教师进行适时点拨讲解,以求达到巩固、内化基础知识的目的。

第三步:考点例析,技巧点拨

在学生基础考点知识巩固内化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解答。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感知如何运用考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归纳各类题型的解答技巧,以求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第四步:考点精练,能力提升

在学生掌握了答题方法和技巧后,让学生做精选练习题目。通过针对性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对基础考点知识掌握更牢固、理解更透彻,并能进行迁移运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五步:考点回味,认知重建

最后让学生对本节课复习内容进行回味整理,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将知识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达到课堂知识小结的目的。

六、说课后反思

本节课中,除了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外,我在以下几方面做得更为突出:一是在整节课中能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累知识、典例精练、独立思考,极力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引导作用;二是整节课中能让学生在导中学、学中练,练中获知,精讲巧练,较好地体现了导学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三是在整节课中较好地渗透学法指导和解题技巧点拨,让学生既有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又有掌握方法技巧的喜悦感。

篇5:综合实践课说课

郧县柳陂中心小学:毛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有关知识。下面我就综合实践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这一课的设计与思路向各位做个简单的介绍。我主要从课题生成的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实施过程、.活动总结与反思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在我校虽然校园里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但是校园周边零食摊点和居民生活的垃圾已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垃圾成为环境污染最紧迫问题之一。于是,垃圾怎样产生?有哪些危害?如何处理呢?……一连串问题成了学生探索实践的动力。因此,我确定《争当环保小卫士》作为和学生一起探索的课题。

二、活动目标

(课件)

(一)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与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调查研究、写调查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调查、宣传等活动,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活动实施过程

这次实践活动共分为四个活动阶段:(课件)

(一)、策划准备

。此阶段是为了增进学生对身边环境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注身边卫生、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我依据学生的自身爱好,分立好每个小组的子课题,研究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等问题。

(二)、合作行动

这一阶段中,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子课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通过合作,让学生之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成果展示。

下面我详细地来说一下这一阶段的活动过程。

1、各小组制定计划

2、多种形式共同推进。

在展示阶段,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为尊重学生的差异,我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使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择其所爱,自由表达,凸显个性。我感到我的课堂寓教于乐,收放自如有弹性;学生自主感悟,尽其所能有所得。学生经历亲身实践体验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活力,精彩生成不断。通过班会讨论、上网查阅、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系统化的对于卫生环保这一话题的理解和认识。

3、学生作品展示:

通过学生们的绘画、演讲、制作、和写保护环境倡议书的方式,展示自已的成果,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制定评价等级并得到相应的星号,活动结束后评出最优组。在活动评价中有四个等级,在活动结束后小组之间互评,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兴趣。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核心是实践,创新是灵魂。未来的社会需要不断的创新。开放课堂,走进生活,能培养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与“新课标”吻合,适应时代的需求。在这次实践课结束后,我班的学生对于保护环境有了更新的认识,这也带动了学校的其它学生共同参于。校园的卫生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得了很好的遏止。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公园、风景区等墙壁上乱涂乱画算不算是垃圾?于是我抓住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展开了讨论,从而使同学们

对“垃圾”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从“物质垃圾”到“精神垃圾”,这是学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认识上的拓展和升华。这种认识是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的,经过老师的点拨形成的。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已的活动。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既不要包办也不要旁观,对于学生的行动和思考,只提建设性意见,活动的每个步骤都由学生自已去策划、去落实,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总之,路是人走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就一定能开出灿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篇6:素描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初级素描》,在美术课程设计理念下,我明确了本课课型属于造型表现,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绘画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学生年龄大致在13~18周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一定的形象绘画能力,趋向于具象能力的表现,能基本运用简单的线条概括具象性事物。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

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我把教学目标整理为三个方面,(一)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这个重要画种。

(二)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三)使学生透彻的理解本门课程的具体含义,为接下来的素描静物实践训练作理论指导。

四、教学重难点

跟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

教学重点:介绍素描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教学关键点:理解素描基本作画步骤。

五、教学准备

功欲其善,先利其器,因此备好画具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画具等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素描纸等绘画材料等画具

六、教法学法

我以体验、问题讨论、动手实践来完成我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以多媒体教学视频欣赏,通过直观、详尽的步骤学习,从而达到符合学生年龄思维发展的需要。

七、教学过程

根据我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教学引入-教学深入-课堂实践-课业评价-课堂小结。(教学引入5-10分钟、教学深入25分钟、课堂实践40分钟、课业评价10-15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

(一)创设情景,教学引入(1)教师提问:何谓素描?(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素描作品欣赏。(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目的在于使学生直观的感受素描作品呈现。

(3)教师介绍素描材料的使用。(指导学生做好笔记)

(二)教学深入(2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赏素描教学视频,(师生共同讨论素描教学视频内容)2.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和了解素描作画步骤,结合教学视频进行交流。(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讲解和小结)

(观赏素描教学视频目的在于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素描基本作画步骤)3.素描的分类 4.三面五调是光影素描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教师简单介绍)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范作,说说石膏几何体的作画步骤。(同学讨论、并发言)6.教师现场示范,讲解线条的运用和构图方法。(详细步骤示范)(说步骤,教师示范,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三)课堂实践(40分钟)1.指导学生临摹石膏几何体。(师生讨论、并发言注意绘画步骤等问题)2.学生作业:按照作画步骤,完成一张以结构为主的石膏几何体的素描作

品。(以线条结构为主)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

目的是教学重难点,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且又为学生创设轻松实践绘画的氛围。

(四)师生课堂作业评价(10分钟)1.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性和鼓励性评价

目的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获得成功体验,同时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五)课堂小结(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素描的基本工具和素描的基本步骤。

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艺术学科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3.课外作业

欣赏和收集优秀素描作品资料,备好画具。

最后拓展

根据我以人为本,应用赏识教育法的教学特色,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贯穿愉快成功教育体验,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美术素养,故拓展为举办 画展。使学生更深层次得体验成功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篇二:静物素描说课稿

静物素描写生说课稿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静物素描写生—静物的配置及构图。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的内容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静物素描是素描基础训练内容之一,静物写生练习对于训练初学者的构图能力,处理空间层次,表现不同质感以及掌握不同色调等方面都有很大益处,同时对复杂形体的概括能力,理解复杂形体的透视原理也是很好的训练过程。通过静物写生,既能掌握物体明暗造型的一般规律,又能研究不同物体所体现的特殊规律,使学生的表现手法从单一向丰富多变的方向发展,并为以后学习色彩绘画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艺术的感知能力。(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静物素描造型的法则与规律。(3)技能知识目标:提高静物素描造型的技能技巧。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静物的配置、构图。

难点:本课是静物素描理论知识课,学生初次接触静物组合画面中的形体比例、色调、质地、空间布局等,由感性到理性认识,是一个难点。

4、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指示棒、画板、铅画纸、铅笔等。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落实本课教学目标,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结合教材课题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

1、教法:

(1)观察演示法:即教师配合讲授动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范画展示给学生观察,使学生得到艺术感知和技法的传授。如本课中静物的配置、构图必须借助于演示,使学生直接获得视觉信息。

(2)谈话问答法:谈话问答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作出评价给予正确答案进行教学的方法,谈话问答法是用于巩固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和组织学生引起注意的过程,是展开思路进行主动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动用谈话问答法可以使学生精神集中,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思路,引起学生定向的深入思考。

2、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条件,学生的学是根本,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运用“听听、想想、说说、画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技能。

三、教学程序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演示几幅构图完美、表现技法精湛的优秀静物素描

写生作品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然向分析这几幅作品特点。引发兴趣、积极思考。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素描静物写生。

2、演示学习

本环节是教学重点,为了突出该教学,我选择观察演示法进行教学。

(1)静物的配置

形体比例、色调搭配、质地、静物的布局、光与衬布的表现等多张范画的演示,通过讲授、分析、设置问题(与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异同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分析。通过讲解演示画面,总结出静物素描配置原则,使学生从欣赏静物范画的感性认识到理解静物素描搭配形式的理性认识。

(2)静物的构图

通过演示分析逐一讲授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多样统一、对称与均衡、安定与比例。结合演示范画设置问题(以上静物构图的不当之处)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所在“闷”“板”、“、聚”、“偏”、“散”,引导学生去一起探讨改正(演示修改后合理的构图方式)。

通过以上直观演示感受,让学生在一目了然的情景中直接获得直观视觉信息,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调动了学生思维过程的迁移能力,使其获得深刻印象。为了进一步落实本环节所授内容,可让几位学生上台试作画构图,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3、临摹、写生训练

学生的技能提高只有通过亲自活动才能形成。因此,教学的很多时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作画训练。首先我提出明确的练习目的和作业要求,使学生目的明确,有序地进行作画练习,然后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巡视和辅导,困材施教。

4、总结讲评

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对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起着具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学生对静物素描写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选出几幅学生练习作业,让画者讲述作画感受,加深认识,同时予以讲评,肯定成绩,并指出不当之处和改进建议。

四、说得失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重要的不是把好学生教会,而是把不爱学的学生教会,教好。作为二十世纪的新一代教育者,我们应当结合国外的教学,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教学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尊重自己的职业,遵守应有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新一代的建设者为己任!我也愿意奉行常说的一句话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篇三:素描静物说课稿1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素描静物》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的内客设计进行说明。

课题:素描静物写生

一、说教材

1.分析本课教材(地位和作用)

静物写生是素描基础训练内容之一,静物写生练习对于训练初学者的构图能力,处理空间层次,表现不同质感以及掌握不同色调等方面都有很大益处,同时对复杂形体的概括能力,理解复杂形体的透视原理也是很好的训练过程。通过静物写生,既能掌握物体明暗造型的一般规律,又能研究不同物体所体现的特殊规律,使学生的表现手法从单一向丰富多变的方向发展,并为以后学习色彩绘画打好基础。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静物组合的一般要求和原则,探索形体结构特征,明暗交界线,色调变化及物体质感、空间感的一般规律。

能力目标:是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从而提高构图和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静物写生的意义,静物写生的步骤、构图、明暗交界线。

难点:明暗交界线,立体感,质感的表现

二、说学情

对整个11级民班学生来说,素描造型能力还是差,存在很多基础性问题,比如说,握笔,排线,起型,观察对象,了解物体结构,形体透视,比例,分明暗交界线,安排构图,上色调,实虚感,空间感,质感等等。对这些情况进行分组辅导解决问题,通过本次训练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按步骤作画、明暗交界线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

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讲解法、示范法、分组法、讨论法和课堂作业评解等方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根据素描课的特点,本节课由作业评讲、导入(欣赏优秀作品)、授新课、课间巡回辅导、总结五个环节组成。

1、作业评讲:评讲前次课的作业,在互动中展开评价,采用多表扬、鼓励的评价方式。

2、导入:展示历届优秀静物作业,鼓励学生学好美术

3、新授课:传授新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以组合静物为例,讲解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1、教具:ppt课件 画具。

2、教学课时:两个课时

3、教学内容:

1、静物写生的意义

所谓静物,一般是指适合于室内进行写生的室内用具。与几何形体相比,静物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亲切感,静物的各种造型、质感、调子、用途及美感更加丰富多彩。通过静物写生练习,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表现技法,积累更多的作画经验。可以说,静物写生是艺术面向生活走向生活和学会表现生活的开始。

2、静物组合的原则

a. 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b. 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c. 光线和背景。d. 构图和形式美

3、难点把握 a.明暗交界线 b.质感的表现 c.空间感的表现

4.、素描静物写生的步骤

① 观察思考及构图阶段

② 大形体大明暗的阶段

③ 深入刻划阶段

④.整理统一阶段

5、总结

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的评述 6.布置作业:利用18个课时完成一副素描静物写生篇四:素描说课稿

素描说课稿

美术公开课教案 八年六班 教学内容:素描的构图和明暗关系。

教学知识与难点:

1、主体物在画面上下左右的正确位置(即构图)

2、明暗关系中两大面和五大调子的认识。教学重点:素描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初步临摹练习。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示范挂图。

教学过程:

一、进入新课,板书课题:素描的构图和明暗关系

二、素描绘画的构图。

1、什么叫构图(指导学生读文字):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几种物象的组合关系叫构图。

2、构图的原理:

(1)安排左右关系。(指导学生观察课本4页中间三幅例图)

结论:一般情况下,侧面人物像面部之前的空间较宽较大。正面像居中间位置,左右空间均衡。(教师出示范画1讲解)

(2)安排上下关系(指导学生观察课本5页上三幅例图)结论:上大下小的物体重心在下部,放置在画面的中心或偏下方位置显得稳定。

(3)安排组合物体的关系。(指导学生观察课本5页下三幅例图)结论:1主物较大,次物较小,主物切忌放在画面中间位置。2布局要有主次、疏密、前后的变化,同时要均衡协调。3画面构成要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师出示范画2、3进行小结。

三、素描的明暗关系。

教师出示范画4,指图讲解。

知识点:

1、两大面:一般称受光面为亮面,背光面为暗面。

2、五大调子:

亮面: 高光 灰光

暗面: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投影 a、高光是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上最亮的部分。b、灰光位于高光的两侧,一侧渐为形体的边沿,一侧与明暗交界线相衔接。c、明暗交界线,位于亮面与暗面的交界处,它是暗面中最黑暗的层次。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部分层次。d、反光是因为光线折射与物体相邻的另一物体受光面的光线反射或因环境光的作用形成反光。一般情况下,强的反光仍然比最深的灰光深。e、投影是因光线被物体遮挡后在支撑物上留下的黑影。

3、小结:这五大调子在实际临摹或写生中缺一不可。只有处理好这

些层次关系,才能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四、学生临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临摹一副有明暗变化的静物组合素描画。注意:

1、工具的准备:绘图铅笔hb,1b,2b,3b,4b。素描纸一张,橡皮一块。

2、执笔的动作姿势。

3、绘画的正确步骤。

4、构图合理。

5、落款名字用铅笔书写。

斯日古楞 2011年5月篇五:高中美术说课稿:《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 说课稿范文

高中美术说课稿: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 说课稿范文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素描、比较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两者的区别、拓展艺术视野。

重点难点:理解设计素描的设计理念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对比

教 具:课本、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

设计素描是传统素描设计艺术的结合产物,是构建在传统素描绘画基础上的。把探索研究世界的具象表现手法与侧重意象形态的表现手法有机结合,运用设计原理,创造性地描绘物体,从而展示艺术造型的新型概念。(大家欣赏课本6页—9页的范图)

二、设计素描的内涵

1、目的:a、设计素描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b、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动性:将脑中形形色色的物体进行构思并形象化,记录于画面中,通过选择、添加、删略等艺术的修改与处理。

2、方法:a、设计素描是集观察、思考表现于一体的造型设计活动。客观世界中的具象物体是研究设计素描的基础和前提因素。只有从具象中才能发现抽象,才能找到抽象的规律。(课件:从对物体的写生到抽象设计的过程)。b、设计素描提倡的观察方法是变传统的“让我看”为“我要看”。举例:(看课件)当我们去观察一个为众所熟悉的鞋或贝壳,将注意力集中于对象并忘却“它是什么”,而试图发现你所观察到的结构和形象是否也蕴藏这“抽象形态”的雏形。另外,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光线不同,也会产生对形态不同的感受。(大家从不同角度、光线来观察鞋、贝壳)。所以多方位的、由表及里的、生动的创新地表现物体是设计素描的主要表现特征。

欣赏课本作品:,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是利用多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将物体“分解”。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明暗透视的抽象方法,将对象简单化重组,注入新的理解和思维,并表现于平面之中。虽然画面有可能是抽象怪诞的,但具有更强的艺术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设计素描要表达的是一个全新的、赋予艺术生命力的,具备“抽象因素”的形体。一张画的表面效果和“技巧”并不是关键,重要是学会一种新的理念并用以指导方法。同学们可以尝试着寻找某种适应自己的方法。(看课件:各种表现形式的作品)

3、思维观念:正确的设计素描的思维观念并非盲目放纵抽象艺术创作的思绪,任意剪裁抽象形态。旨在启发和引导作画者如何认识、组构、创想形体,并非无依无据的构思。

三、学生欣赏课本范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四、课堂小结:

篇7:公开课说课稿

永吉二中 杨贺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一篇文言文。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5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面,又有教师具体指导的一面。

(三)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必须是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他们学会,而且要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因此我根据教材、学情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疏通文意,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四)、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熟读成诵。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五)、课时:第一课时

二、说学法

从知识获得的途径来看,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法上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指导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方式由表及里地自主学习。

1、朗读指导法:汉朝学者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理解的基石、积累的捷径、语感的源泉。学习文言文难就难在词句古奥难懂,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朗读。

2、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文言实词和虚词,需要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讨论法: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并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

4、合作学习法:主要以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主,包括合作朗读课文,合作疏通文意,合作探究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教法与学法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学法决定教法,教法制约、影响学法。因此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运用朗读法、练习法、讨论法,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本课使用教具为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的黑板、粉笔等。

1、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谈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时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2、练习法:对于字词句的难点,我采用练习法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与质疑法的习惯。

3、讨论法: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教师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教学机智,利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给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教具使用目的:多媒体课件能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其优点是审美效果比较直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缺点是课件的使用效果缺乏深度。本课使用课件的目的在于渲染气氛,补充相关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并将松散的教学片段连缀成整体展现出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猜测老师朗读的诗歌的作者是谁?

学生活动:学生们各有各的答案,其中有的学生可能会猜到是苏轼。教师补充并导入:他是第23课中的主人公,他“中峨冠而多髯”,他“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他被后人称为“大苏”。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作者是谁了吧?对,就是苏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去领略优美的月夜,去感悟别样的心境。

(二)、有关作者与写作背景

出示幻灯片,简介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风格。

写作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黄州贬所所作,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三)、整体感知。教师活动:

1、播放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读准字音 b、读出节奏 c、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进行简单的朗读比赛。

3、勾画重点注释。

4、师生共同回顾文言文翻译方法和翻译口诀。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结合翻译方法,合作翻译全文。

6、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老师布置的翻译问题翻译出来。

(四)、研读及赏析。教师活动:

1、根据文章中包含的要素,简要概况全文的内容?

2、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有何作用?

3、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4、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活动:讨论上面问题并明确。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六)、布置作业

1、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摘抄到语文本上。

2、完成导学案中的“自测自评”。

(七)、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作者

朗读三要 二:解题

知人论文 三:翻译

圈点勾画法

翻译方法

翻译口诀

第二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叙事抒情:

约友同游----------------贬谪悲凉

借景抒情:

月色空明-----------------赞叹惊喜

篇8:综合实践课说课稿

1.脉络体系

本节课所用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蒋乃平老师主编的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生涯规划》。 教材各章节按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的顺序展开, 教材内容深入浅出、贴近学生。

本节课选自教材的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节, 用时45 分钟。 本课与前一课“兴趣及其培养”、后一课“能力及其提高”共同构成了“本人实际”的基本内容, 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制定与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帮助从业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的重要环节之一。

2.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与学情状况分析, 我对本课教材内容作了以下处理: (1) 弱化“性格”概念, 强化“调适”意识与行动; (2) 教材适用于电力职院学生所有专业, 因此, 我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本专业实际情况的案例与活动,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重难点内容:

(1)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类型, 树立调适性格主动适应职业需要的意识, 主动调适自己的职业性格。

关键点:专业化、具体化。

(2)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如何调适自己的性格。

关键点:生活化、可操作化。

确定依据:根据对班主任、学生、就业办的大量调查, 发现我们的学生在实习顶岗阶段选择工作岗位时, 虽然有部分学生能够很准确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 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容易受到工作环境、条件、待遇与同学等外在因素影响, 盲目地选择岗位, 甚至有小部分学生消极地长时间待岗。因此, 帮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类型, 培养主动调适性格、积极正确地就业的意识是本课的重点; 而针对高职生“说懂容易、做实很难”的特点, 将如何调适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的授课对象是本高职学校某班一年级学生, 全班40 人, 多为男生。

(1) 认知水平: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 已基本明确本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总体目标, 学会了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同时一年级《心理健康课》中关于“性格”的学习也为本课奠定了很好的教学基础。

(2) 实际需求:作为高职院校一年级的学生, 大多都有暑期兼职、社会实践的经历, 对职业有初步的社会体验, 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仍希望通过课堂学习得到正确的指导, 这为本课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3) 学习特点: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小组讨论等课堂教学形式, 能够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但缺乏耐心细致的思考与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这为本课设计教学策略提供了很全面的参考。

三、说方法

1.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层面上, 我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 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 主要采用了设疑引导、创设情境、讨论探究和个案分析四种教学方法。

在学法层面上, 我本着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小组之间“比”起来的想法,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学习、角色扮演、讨论探究和现身说法这四种学习方法来探究新知、体验真理、践行方法。

本节课采取这种教学模式的依据有两点:

(1) 由于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职业性格、性格调适”都与学生自身的个人情况和专业密切相关, 因此, 我的所有课堂组织活动都体现了“小、近、亲、实”的特点, 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和专业而设计的, 便于学生亲身体验和有效启发。

(2) 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而完成的。 帮助他们从跟随老师的引导分析中逐步变为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 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能力, 为今后踏入职场作好准备。

2.课前准备

一节优质高效的课, 除了有实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外, 还应该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挖掘相关的德育资源, 因此, 在上课之前,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 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和学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 完成分组工作:我通过QQ群共享的形式将《内外向性格测试表》分发到每个学生电脑,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我测试并根据得分, 分为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三组, 通过组内讨论:选组长、命组名、定组规。

(2) 资料收集整理: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了解学生的暑期兼职情况、 上网了解授课班级学生专业的职业与就业情况、请教专业老师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说过程

1.创境激趣、诱发思考

为激发学生兴趣与热情, 在热身活动环节, 以小组推荐、自我推荐或教师推荐的方式从三组分别挑5 名学生进行即兴的现场表演展示, 活跃课堂气氛, 将学生在轻松的兴奋的心情下带入学习。

虽然同学们的进场表演很短暂, 但从参加活动的踊跃度到进场表演时的表现, 仍然可以看得出学生的性格的差异性, 同时也很能反映其自身日常生活中一贯的行为表现。。

当学生还沉浸在刚才表演的愉悦心情下的时候, 教师适时抛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既然性格在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那么它对我们的职业生活是否也会有影响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第二环节。

2.明理引思、体验角色

带着问题进入角色体验活动。 根据刚才表演的情况, 从外向型和内向型组中分别挑选1 名学生扮演生活中常见的电话推销员, 安排一名事先已沟通过的学生接电话, 灵活设计场景。

通过观察学生在推荐业务的过程中的表现, 发现内向型的学生说话紧张, 思维不灵活, 而外向型的学生能灵活地根据顾客特点沟通交流, 并且成功地推销业务。 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中也能体验到职业对从业者的性格是有要求的, 而从事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可能更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如何了解职业对性格的要求呢? 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性格类型呢? 为解决这个重点问题, 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环节。

3.准确定位、职业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精读的方式自学“职业性格的九种类型”, 找出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三种性格类型, 并做上记号。

播放图片, 展示本专业对应职业群的职业工作场景,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哪些职业性格, 按职业活动的重要性将职业性格排序, 列出前三位即可。

由于理工专业的就业面十分广泛且多层次, 而我校的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相对比较基础单一, 因此, 我从中选取了我校学生就业频率最高的三种职业——“计算机软硬件及其相关产品的销售”、“网络设备的安装、 维修与管理”、和“办公室报表处理及打字”, 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 并依据选择结果自然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 进入第四环节。

4.分组探究、升华实践

我在了解分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你的职业性格类型与你所选择的职业要求的职业性格是否相符?如果不匹配, 你打算如何调适性格呢? ”, 启发学生思考, 组织小组展开讨论, 要求同组学生相互借鉴学习, 结合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与日常生活寻找具体的调适方法。

在巡视的过程中, 我深入小组找出一个性格最不匹配的学生, 请他谈谈小组的讨论结果, 并引导全班同学群策群力, 共同帮助他完善性格调适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补充。

最后, 举一反三, 形成经验, 突破难点: (1)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尽量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 (2) 积极主动地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和变化调适自身的性格。 (3) 性格的形成与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密不可分, 要学会坚持与自信。 (4) 性格不可能完全改变, 保持自己的优势性格, 完善不足之处。

5.归纳小结、深化意识

首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表扬与希望, 回顾课堂教学,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实践体验活动:观看电影《杜拉拉升职记》, 分析杜拉拉在职位升迁过程中是如何根据职业发展的要求调适自身性格的? 将观后感以微博的形式发布, 同学之间相互阅览交流。

五、说反思

上一篇:学校工会工作汇报下一篇:全国钢琴演奏考级新编第一版第三级曲目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