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所扶贫

2024-07-10

财政所扶贫(精选10篇)

篇1:财政所扶贫

小悟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工作汇报

扶贫资金是关乎民生,切实落实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切实体现,同时也是反映政府的执政能力及形象的具体体现,针对现在扶贫资金使用的广泛性、规范性等课题,怎样运用好、管理好扶贫资金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现将我乡扶贫资金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高度重视

为做好扶贫资金的管理工作,我乡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领导的扶贫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计划的制定,措施的落实,扶贫资金的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上下协调,认真组织实施扶贫项目。

二、资金的管理

1、制定规范的报账制度

我乡在扶贫资金的报账上严格按照湖北省财政厅印发《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的通知执行,并在其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适应管理的报账制度。

(一)按项目单位设置扶贫资金专户;

(二)财政扶贫资金收支管理的原则:①坚持依法取得的原则,②坚持实行预算管理、收支平衡、不打赤字的原则,③坚持支出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努力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④坚持以人为本、民

主与集中相结合、财务收支公开的原则。

(三)财政扶贫资金财务收支管理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遵守财经纪律法规。

(四)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2、管理规范

我乡从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到资金的拨付都做到了层层把关,特别是乡领导也很重视对扶贫资金、项目资金的管理,从来不存在挪用现象。具体做法是: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由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资金在县财政报账到项目单位专户后,由承包人到乡扶贫办公室申请,乡扶贫办负责人开出乡自制的扶贫项目资金拨款通知单,先由分管扶贫资金领导签字属实,之后由常务乡长签字后,再到乡财政所报账,并经过财政所所长签字认可后会计才能开出相对应的项目资金。

3、账务处理

在扶贫资金的账务处理上,严格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省厅颁发的细则设置会计账簿(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做到帐目处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使扶贫资金能够一目了然的反映出来。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扶贫办同财政联系不够

现在的情况是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报账材料的准备都是由乡扶贫办承办,而财政只负责报账,上级主管部门如果有新的政策情况下,只负责通知各部门的下属单位,使得其中很多环节脱钩,不便于工作。

2、扶贫资金管理业务知识缺乏

在现在的新形势下,靠以往的以往业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国、地税票据的更换,会计帐务的处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时候报账因为票据问题要往返多跑几次,这充分证明我们的业务知识还很缺乏。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建议可以适时的组织扶贫办同财政一起在各个方面进行学习、沟通、交流,以便适应现在的扶贫工作。

以上就是我乡扶贫资金管理的基本情况,请上级领导批评指正。

2011年4月6日

篇2:财政所扶贫

中国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 字号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

财政部农业司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做好财政扶贫工作要赋予开发式扶贫新的内涵,将专项扶贫开发转变到专项扶贫开发与综合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思路上来,增加扶贫投入,进一步创新扶贫机制。

这位负责人说,今后要更大幅度地增加扶贫投入。十七大提出了提高扶贫标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以及加大投入的要求,不仅中央财政需要更大幅度地增加投入,地方各级财政也需要更大幅度地增加资金投入。同时,要从扶贫工作实际出发,由注重点上开发转到点面结合,以面带点,以点促面;由解决贫困人口温饱转到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重,突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反贫能力的开发与提高。据了解,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在资金使用重点上,要积极支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支持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和务农技术培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使用方式上将更加注重于其他支农资金整合使用。

此外,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创新扶贫机制,在继续开展各项试点的同时,探索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机制的创新:一是要研究建立重点县的进退机制。把重点县领导干部的政绩、升迁与扶贫工作挂钩,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贫困县脱贫摘帽。二是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促进扶贫责任的落实。在绩效考评机制基础上,将财政扶贫资金分为两部分分配,一部分资金按照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进行分配,以体现公平性;另一部分资金按照绩效考核情况,实行“以奖代补”。三是全面改革扶贫贷款及财政贴息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将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全部转列地方专款,并由省级财政根据贷款情况自行结算贴息,以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

贴息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建立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因地制宜选择机制。下放项目审批权限,由县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主选定扶持项目,实现责权对等,提高资金项目针对性。五是建立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机制。完善和扩大扶贫资金项目招投标和采购制度,对重大项目要严格实施招投标制度,小项目尽量交由村级组织,由群众自主决策实施。同时,要完善和强化项目资金报账制管理。六是建立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监督机制。完善扶贫资金及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充分利用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资金和项目管理;健全多元化的监督检查体系,促进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安全、规范、有效运行。

篇3:财政所扶贫

1 昭化区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昭化区坚持“大扶贫”工作理念, 瞄准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 围绕扶贫规划, 健全工作机制, 整合资源力量, 探索创新实践, 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四大扶贫工程为重点, 以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公告公示、绩效评价四项监管措施为保障, 先后建成昭化至大朝社会扶贫线, 建成紫云、沈家阁、柳桥等生态小康新村68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6个, 有效改善了贫困区域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了贫困人口增收。2013年,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391元, 比2010年增加2 379元;2013年底, 按照扶贫新标准, 全区减贫2.4万余人。

从实地调研来看, 紫云乡中漕村地处紫云乡东端, 有192户755人, 其中劳动力468人。全村收入主要来源于为猕猴桃种植、生猪家禽养殖和外出务工。2011年使用连片扶贫项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 用于产业道路硬化2.02 km, 入户路硬化1.76 km, 修建蓄水池4口, 种植猕猴桃60.33 hm2。2013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 679元, 比2010年增加了2 919元。文村乡党阳村位于文村乡东南部, 有314户1 132人, 其中建卡贫困户128户223人。全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养业和外出务工。2013年使用整村推进项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 用于道路整治1.8 km、村组道路硬化1.5 km, 山坪塘整治1口, 发展猕猴桃4 hm2, 土鸡养殖88户7 000羽、大耳羊养殖83户220只、能繁母猪养殖10户20头, 新改建生猪圈舍41户2 221 m2, 建立养殖专合社1个。2013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 305元, 比2012年增加了1 660元。中漕村和党阳村实施扶贫项目后, 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培育了增收支柱产业, 人居环境显著变化, 深受群众欢迎和赞誉。

2 多措施加强扶贫工作

1) 突出贫困对象, 着力构建财政扶贫工作机制。项目规划区域重点突出贫困村, 按照贫困发生率高低, 通过比选入围方式, 确定项目实施村。规划项目充分尊重民意, 通过反复征求群众意见, 按照急需、必建和缺啥补啥原则, 结合乡镇、村发展总体规划, 由项目实施村确定实施项目。规划对象突出贫困户, 以建卡贫困对象为主。贫困农户到户项目逐户规划建设内容, 逐户核算补助资金, 贫困农户补助标准高于一般农户20%以上。规划到户项目通过验收后, 扶贫补助资金直接打卡到农户。

2) 整合资源, 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紧紧围绕项目村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划, 坚持量力而行、缺啥补啥原则, 按照“大扶贫”理念, 以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为杠杆,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 发挥各行业部门优势, 集中解决贫困村道路、饮水等突出问题, 提升贫困村整体水平, 推进贫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使贫困区域和贫困村、贫困户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3) 发展产业, 构建产业持续扶持机制。贫困山区现有产业不能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 运输难、灌溉难、规模经营化程度低。为此, 在扶贫项目建设中, 注重畜禽养殖圈舍、高标准农田、产业道路等基础项目。围绕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思路, 确定贫困户产业门路, 将贫困对象全部纳入扶持范围, 补助标准高于一般农户, 并制定贫困农户产业建设内容、发展目标和持续帮扶措施等, 引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 保障资金安全, 着力项目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在加强财政扶贫项目的规划管理基础上, 更加注重财政扶贫项目实施每个环节的管理。明确镇村是项目实施责任主体, 加大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力度,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和干部联系扶贫项目责任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监督,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 分级负责、专户储存、专账核算, 直接支付到施工队伍或打卡到户。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力度, 科学评价资金使用绩效, 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5) 完善参与式扶贫机制, 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事前、事中、事后“三公开”制度。按照民办公助方式, 统一制定公示公开要求和操作指南, 对项目规划内容、资金使用安排、资金补助标准、项目实施方式、施工队伍选择等内容全面公开公示。坚持公开民主决策, 加大对扶贫政策、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宣传力度, 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坚持“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原则, 做到“项目内容民选、建设方式民议、筹资投劳民商、资金使用民管”, 不断巩固完善群众“参与式”扶贫开发机制。

3 提高扶贫资金使效果的建议

1) 进一步搞好贫困村、贫困户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 相关行业和部门应做到信息共享。贫困村和贫困户对象准确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 直接关系到财政扶贫资金精准扶贫、“雪中送炭”的效果。建议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识别界定办法, 制定更科学更完善的评定标准, 统一标准测算口径, 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界定的准确度, 做好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行业贫困对象信息共享, 实行动态管理。

2) 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改变扶贫资金的投入模式。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大多数是单个项目或单次投入, 后续投入跟不上。为拓宽投入渠道, 加大扶贫投入力度, 建议围绕连片贫困地区发展规划, 整合项目, 聚集资金, 集中投入, 协同推进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同时, 改变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 加大定向财力转移支付力度, 赋予县级充分自主权限, 切实做到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

篇4:财政扶贫的隐疾

开发与保护的悖论

不能否认,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使我国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不少改善。然而现实同时告诉我们,正是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越来越频繁的环境事故。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许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难题。在我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环境事故屡屡发生。沿着黄河的中上游,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的环境遭受到非常严重的污染。

开发与保护,这是一个近乎难以协调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针对破坏环境和违反法规项目的惩治措施不断。但是,事后的惩治,却没能真正有效地阻止环境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当地发展、就业、增收等问题,以低污染成本吸引企业“入驻”,而企业由于自身的趋利性自然乐此不疲,二者一拍即合。这也许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整个国家的总体发展来看,财政扶贫工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而新时期的扶贫开发纲要中提到的工作目标还是以直接的开发式扶贫的方式为主。比如在贫困地区改善交通、教育、卫生、医疗条件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博士唐丽霞说。

纲要的实施日期为2011年至2020年,如果政府在此期间没有其他切实有效的措施,那么就意味着扶贫工作中开发与保护这个难题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资金使用的偏离

财政部门往往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考察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牵涉到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直接影响到贫困资金的使用方向。当前的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了资金投入的预期和与之产生的实际效果往往存在着偏离。

唐丽霞称:“我国的绩效考核往往倾向于直接产出的指标性考察,而非社会性指标方面的考察。当上级部门检查下级部门工作成果时,重点关注的是一些物化的指标,比如修建公路的条数和里程数,修建水窖的数量等等。数据中并没有显示这些工程是否让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增加收益或是否建在了最需要的地区。而社会性指标的测量无论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来看都是难以实施的。也许一个项目可以这么做,但项目一多肯定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由于申报项目时对‘大项目’的偏好、地区之间存在相对的优劣势,部门领导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左右扶贫资金的走向。比如国家的定点帮扶政策,规定每个县级机关定点帮扶一个村,而他们在政府机构中职能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必将影响他获得资金的数量,这自然影响了被帮扶的村所获得的资金的数量。很容易想象,财政局所帮扶的村一般要比其他部门帮扶的村容易得到更多的资金。”

不过,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模式的探索却从未停止过,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发展农村互助资金。

“农村互助资金是通过财政资金拨付的方式,变成村民集体所有,在每个村成立一个社区基金管理委员会,并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以便接受资金的注入。资金以村民讨论的方式确定其用途,大部分资金的运作是以小额信贷的方式,实行扶贫基金的有偿使用。资金的所有权归村民集体,保证资金的可持续运转。这种创新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认为是切实有效的,且从开始试点的100个村推广到全国3000个以上的村。”唐丽霞表示。

扶贫新思路

扶贫资金这块“奶酪”谁都想动,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从而把这块“奶酪”分给需要的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中国的扶贫从1986年以后就开始由输血型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卫生等公共品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外流,部分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出现利用率不高甚至浪费的现象。

唐丽霞说,“目前农村的人口正不停地向大城市转移,或向小城镇集中。在这样的趋势下,如果我们的扶贫工作重点依旧集中在较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若干年之后可能面临荒废的问题。现在有的农村甚至出现了‘空心村’的怪状。再比如,前些年希望工程所建的小学,由于农村生源结构的调整和国家教育布局的结构调整,造成不再有村级小学或乡镇中心小学,并且其建成之后的维护、保护费用和其使用效率是不成正比的。”

我國的扶贫工作存在着隐性浪费和资金使用上的不到位的问题。今后应该做好的是长远和整体的规划,而不是像一些地方官员所关注的,在任期内完成考核指标。

篇5:财政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20xx年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涉及我乡的有晏如村5、7组环境提升工程,项目资金为30万。项目严格按照要求规定实施开展,目前项目已经验收完工,工程款已支付27万元,还有3万质量保证金未支付。

(二)贫困村产业扶持资金方面,根据《市农业局关于开展农业产业扶贫基金存在问题对照检查和整改落实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乡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基金存在问题自查,并整改落实相关问题,现就存在问题和整改落实的.情况做如下报告。

1、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策上宣传不够到位。我乡没有把农业产业扶贫基金的相关使用管理办法及时完全的给贫困户宣传,导致部分贫困户对农业产业扶贫基金没有概念,不知道这个惠民政策。我乡农业产业扶贫资金使用范围超过方案规定的范围,直接将资金投入国资公司。

2、整改落实情况

在经过前一阶段的自查和对照检查后,及时的发现了我乡产业扶贫基金使用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一)在政策宣传上加大力度,在贫困村中利用村村通广播不定时的给老百姓宣传相关惠民政策。

3、使用方面,及时与国资公司联系沟通,退还了全部的产业扶贫资金到贫困村的账户上。下一步要严格的按照《省贫困村农业产业扶贫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上的要求使用该资金。

(三)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D级危房补助资金使用方面,我乡本年度15户D级危房改造户目前已经验收完工,补助资金共计31.2万元已全数兑现给贫困户。

(四)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C级危房维修加固资金使用方面,我乡今年共计上报了131户C级危房改造贫困户,目前131户贫困户的C级危房维修加固已经验收完工,补助资金共计44万元整,目前已经按照工程造价兑付43.7932万元,剩余2068元正在协调用于比较困难的贫困户的维修加固费。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支出进度不到位。目前,我乡除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已经100%支付完外,C级危房维修加固资金和晏如5、7组环境提升工程款还未支付完全。

(二)票据管理不规范。我乡因财务人员有所变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票据管理上还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规范化,C级危房维修加固资金和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缺少验收清单等档案资料。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晏如5、7组环境提升工程质量保证金在12月底前完成兑付。并做好结余资金管理工作。

(二)D级危房改造资金做好票据、验收资料的管理,按照要求规范化。

篇6:财政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审计发现的扶贫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省财政厅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扶贫问题整改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强力督导整改,健全长效机制,力促财政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一、成立财政扶贫政策及资金管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强化对财政扶贫攻坚工作的领导,省财政厅成立了财政扶贫政策及资金管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省级财政扶贫政策,研究扶贫资金预算安排及资金下达,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监管,协调解决支持脱贫攻坚中涉及财政方面的重大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宣传扶贫政策,牵头协调第十四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省直相关成员部门,做好兰西县扶贫帮扶工作。同时,要求各市县财政部门参照省厅做法,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结合财政职能,认真做好财政资金预算安排、资金整合、资金拨付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出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会同省扶贫办、省发改委、省民委和省林业厅联合印发了《黑龙江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黑财农〔20**〕25号),对扶贫资金预算安排、资金分配、资金支出范围、资金下达、禁止列支项目、资金管理与监督等作出明确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提供政策遵循。

三、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加快拨付进度。

篇7: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报告

区财政局:

根据***区财政局《关于***区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检查的通知》(区财发〔20**〕49 号)文件精神,我乡认真开展了 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种植、养殖类项目

(一)项目实施情况

***乡 20**年工程类扶贫项目共实施 5 个,投资**,种植类项目 2 个,投资26.**;20**年工程类项目共实施 8 个,投资 332.87,养殖类项目 1 个,投资**,以上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建设内容,并完成报账。

(二)项目前期准备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乡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实施之前,广泛听取贫困村村干部、群众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察看,科学论证。同时,乡领导高度重视财政扶贫项目,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召开扶贫项目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实施的扶贫项目,优先支持基础工作好的贫困村和减贫效果好的项目,组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乡长、副书记、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成员具体负责项目工作。

(二)政策执行、项目推进

我乡认真执行扶贫资金政策,强化了公开公示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和范围使用资金。项目计划编制完善,监管主体责任、监管内容明确,执行项目台账管理、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使用报告制,并按规定进行立项、组织实施、政

府采购及招投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乡领导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项目实施地查看工程进度,并指出工程进行中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三)项目报账

项目完成后,乡领导组织工作小组按照实施的项目到村组进行乡级自验:一是查看公示公开和档案管理情况,二是查看项目完成质量,三是查看项目后期管理情况。自验合格后,乡申请区扶贫领导小组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合格后,区级报账。

经自查,工程、种植、养殖类项目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贪污资金问题,无滞留和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多头申报、虚假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

二、农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

(一)村级互助资金全覆盖目标任务落实情况

20**-20**年年底共统筹资金 204.**,其中财政拨付**,占**%(20**年***万,20**年***万),成立农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 6 个,相关资金拨付已全部到账,合作社运行良好。***乡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社员总户数***户,其中贫困户入社社员***户,占贫困户户数的**.*%。农户累计借款户数***户,借款金额**.*万元,其中贫困户***户,借款金额**.*万元,协会运行期间已到期还款农户***户,还款金额**.*万元,收取占用费 3.**。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乡在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经自查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乡扶贫互助协会运行存在部分行政村资金滞留在账面,未发挥效益。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扶贫互助协会缺乏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出现记账不规范、部分协会工作进展缓慢。三是群众存在思想顾虑。小农思想仍比较严重,观望较多,入社积极性不高。四是扶贫互助协会资金放贷存在风险,农户申请借款时理事会对该农户信用、还款能力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合格后对其进行放贷,但在借款到期通知还款时,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农户无法按期还款,这对扶贫互助协会资金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三)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鼓励社员借款,提高互助资金使用率。针对该问题,我们利用春耕时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际的有利时机,深入田间地头,结对宣传动员,鼓励农户使用互助资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让更多农户切实感受到入社带来的实惠,从而确保互助资金效益充分发挥,进而提高扶贫互助协会的资金使用率。二是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协会管理水平。为了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发展水平,推进又好又快的发展步伐,我乡已经在 4 月 6 日对扶贫互助协会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财务人员成员进行互助资金管理培训,乡财务室业务人员就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各村财务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讲解,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健康发展。三是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借款回收手续进行借款回收。借款人借款到期一个月前,由理事会向借款人通知本金和占用费数额。借款人必须按期还款,对无法按期归还借款的,由本协会理事会启动担保人承保措施追回资金,必要时可启动司法程序。

三、精准扶贫贷款

20**年***乡共确定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户 2***人,其中***、崖渠、中山、新安 4 个贫困村有扶贫对象***户 1***人。自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严格按照《***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开展此项工作。我乡制定了《***市***区***乡人民政府关于***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安排》。根据程序安排,我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贫困户申请工作分别在 20**年 9 月和 11 月进行

了两次,共计发放专项贷款***户**。参加龙头企业入股分红的共计***户,每年每户享受企业分红**,共享受 3

年。经自查,我乡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贪污资金问题,无滞留和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多头申报、虚假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

四、两后生培训

***乡 20**年两后生培训补助***人,51.**;20**年补助***人,**.*万元,***乡两后生培训总计补助 79.**,全部发放到农户一折通,不存在违规情况。

通过对各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自查,我乡 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严格按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无违规使用扶贫资金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公示和公开工作,以保障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

篇8: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探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 扶贫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同时, 这也对审计机关对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得扶贫资金更好的发挥功能, 应当确保将扶贫资金投入到真正贫困的地区, 扶贫资金发放给真正贫困的群众, 确保精准扶贫, 高效扶贫。

二、财政扶贫资金及其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财政扶贫资金存在的问题

1. 扶贫资金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 我国的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由财政局、扶贫办、发改局和民宗局四个部门来管理。四个部门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但是, 部门之前的协调意识不强, 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如果扶贫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那么就会影响项目的完工时间, 进而影响项目所能发挥的效益。而各个部门对扶贫资金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协作机制, 扶贫资金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

2. 扶贫项目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益。

扶贫项目因其特殊性, 往往都很复杂, 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很大, 而扶贫资金有限, 不能够满足项目的所有需求。目前, 扶贫项目因为种种原因, 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没有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扶贫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使用。各个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当中, 应当节约资金, 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以免造成扶贫资金的浪费。

3. 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现阶段, 大部分的扶贫项目都是由村干部选择, 而村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限, 项目的选择上不能确保选择最优项目。同时, 这样的选择机制缺乏群众的广泛参与, 不能够汇集群众的智慧。由于没有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进行公示, 群众难以对项目进行监督, 审计小组进行审计时, 也因为间隔时间较长, 加大了审计监督的难度。不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扶贫资金难以发挥最大效用, 扶贫项目的结果也难以保证。

4. 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贫困地区的农民往往知识水平有限, 缺乏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学习意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国家的扶贫资金应当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的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技能, 提高贫困地区农民赚钱致富的能力, 从根源上解决农民的脱贫问题。同时, 培训一定要落实到实处, 避免流于形式。培训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 不同地区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二)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存在问题

1. 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绩效审计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 法律法规对绩效审计还没有具体的解释。对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而言, 更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在实践中, 绩效审计与传统审计各有侧重, 绩效审计更注重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而传统审计更注重事项是否合规, 是否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因而, 不能照搬传统审计的法律法规, 应当完善绩效审计的有关法律, 真正使得绩效审计有法可依, 有法可循。

2. 绩效评价的指标和依据难以选择。

绩效评价指标一直是绩效审计中的难点, 目前, 在审计实务中, 审计人员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系统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 这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效果。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过程当中, 应当根据项目特点, 量体裁衣的设计出绩效评价指标, 选择绩效审计依据。同时, 指标的设计要考虑因素的全面性和个性, 才能设计出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 确保审计结果的正确性和效果性。

3. 审计人员的素质难以满足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

扶贫资金资助的项目范围广泛, 涉及教育、水利、农业、交通等多个领域, 因而, 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审计方法, 更要对扶贫项目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目前, 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主要集中于财务相关的知识, 对其他领域了解较少, 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 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 重绩效结果评价轻过程控制。

由于绩效审计得到的重视不够、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意识淡薄, 加上要对整个绩效审计的过程进行控制的成本较大, 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资源有限, 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等原因, 导致了现阶段, 我国的绩效审计重绩效结果评价轻过程控制的现象。

三、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建议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必须提高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解决了贫困人口的能力问题, 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因而, 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也应当放到对贫困人口能力培育的方面上。要想具体完善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 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完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

审计必须依法建立和展开, 因而必须完善我国扶贫专项资金审计法律制度建设。要从立法上明确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范围, 建立其他类型扶贫资金进入政府审计的程序, 同时, 在审计过程中, 要科学制定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计划。目前, 应当积极完善与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 明确绩效审计法律授权, 健全绩效审计规范体系, 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 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开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不仅要明确审计机关对扶贫资金绩效问题的问责权力和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法律责任的认定标准, 还要确定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法律责任的类型。同时, 要明确扶贫资金审计机关的法律责任, 从立法上增强对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的约束性并明确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的法律责任主体。

(二) 重视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

要促进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发展, 必须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认识。审计机关必须对扶贫资金进行专项的监督和管理, 以发挥扶贫资金的扶贫效果, 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 还应当健全绩效审计报告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加大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报告的公开力度, 提高扶贫资金运用的透明度。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报告一定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清晰明确的指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 从体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以期发挥出扶贫资金的最大效能。

(三) 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问责制

扶贫专项资金属于“公共财政”, 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是对扶贫资金运用经济性、效益型进行监督。审计监督的效果不仅在于发现问题, 整改问题, 更重要的, 是对相关问题责任人进行处罚。因而, 应当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绩效审计问责机制, 依法追究相关问题责任人的责任。建立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结果问责制, 首先要完善财政绩效预算管理, 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而能够依法对扶贫资金绩效审计进行问责。另外, 为了使得扶贫资金能够在阳光下运行, 提高扶贫资金的运用效果, 还必须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结果公开,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四) 整合审计资源, 强化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合力

要整合审计资源, 首先应当提高审计人员的能力, 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潜力, 并且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 使审计人员的能力能够达到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要求。同时, 因为扶贫资金审计要深入到贫困地区实地走访, 对审计人员的意志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其次, 要充分调动地方审计机关的力量, 充分利用地方审计机关的人力物力, 地方审计机关同样也是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主力军。与此同时, 应当增强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用“上审下”、“交叉审”方式取代“同级审”, 发挥地方审计机关在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中的作用。还可以借助社会审计的力量, 参与到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 以解决国家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波, 王善平.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 2014.5.

[2]孙成显, 汪照全.财政科技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依据及内容和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7.8.

[3]寇永红, 吕博.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审计研究, 2014.4.

[4]侯科.完善我国政府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绩效审计研究[D].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8.

[5]蔡安媛.河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4.

[6]张琦, 陈伟伟.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多维动态评价分析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角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3) :136-142.

[7]蔡春, 蔡利, 朱荣, 2011, 关于全面推进我国绩效审计创新发展的十大思考[J].审计研究 (4) :32-38.

[8]李四能, 2011, 构建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11) :76-93.

[9]李凤雏, 王永海, 赵刘中, 2012, 绩效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分析[J].审计研究 (3) :14-18.

[10]李四能, 2013绩效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J].福建行政学院报 (5) :93-99.

[11]申志仁, 王善平, 2010, 财政扶贫开发资金审计监管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 :31-34.

篇9:浅析财政扶贫着力点

一、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扶贫对象的客体层面看,一是依赖思想较重。由于“十一五”期间,在“贫困县”、“贫困乡、村”、“贫困户”准入机制和政策导向方面的偏失,导致县、乡、村无不热心追捧“贫困”两字的称号,农村群众无不争戴“贫困户”的帽子,因为一旦戴上“贫困户”的帽子,就有丰厚的既得利益回报。所以,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农村群众仍以“贫困”为荣,等待上级扶持,依靠国家救济,向国家伸手要资金帮扶的“等、靠、要”思想仍然较重。

二是发展能力不足。据统计,寻乌县现有农村贫困人口总数10.6万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8.6%。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就有4.5万人,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2%,而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贫困人口不足1000人,仅占贫困人口总数的0.9%。加上这些人多数地处边远山区,接受县、乡致富技能培训的机会很少,所以直至今日仍“脸朝黄土背朝天”,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致富门路狭窄,持续发展能力更无从谈起,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困。

三是返贫现象存在。有的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而返贫;有的因重病或因工致残而返贫;有的虽种植了柑橘,但受市场价格影响,投资成本增大,销售价格下跌,导致收入低微而返贫;有的因子女上大学,教育负担沉重而返贫;有的因难以预测的天灾人祸而返贫,等等。

从政府扶贫的主体层面看,一是扶贫方式较单一。扶贫开发工作没有很好地与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县域经济发展等有机结合,导致就扶贫抓扶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扶贫方式十分单一。部门之间也缺少协调、配合,扶贫合力不够。

二是资源整合不理想。在扶贫项目资金的申请、项目审批、资金发放、使用和监管等环节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加上目前涉农资金的来源渠道也是政出多门,用途各异,导致资金难于整合利用。另外,中央财政赋予县级财政整合资金的权力很小,由于管理体制的缺失,使扶贫资金难于体现公共性、引导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和工作连续性,导致难于集中财力办贫困群众急于要办的实事、大事,使扶贫资金难于发挥使用的最佳效益。

三是资金监管力度弱。虚拟监督多,真正积极主动、全程参与监督扶贫专项资金运行的部门却很少。扶贫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缺乏刚性,存在随便改变扶贫投向和执行标准、随意改变扶贫项目资金预算安排等现象。扶贫项目资金在全程运行监管方面还缺乏严密、精细的制度和措施,个别环节还存在安全隐患,以致挤占挪用专项扶贫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财政扶贫的主要着力点

一是发挥调控职能,整合好扶贫资金。

县财政部门必须及时掌握中央、省、市有关部门拨付财政扶贫资金的走向,会同交通、水利、农业、科技、卫生、电力、商务等部门,依据《关于共同做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的意见》,联合申报整村推进扶贫村的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土坯房改造、沼气建设、科技培训、医疗卫生、农村用电和市场建设等重点项目,部门、单位之间绝不能老死不相往来,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报各的项目,各提各的要求,出现重复报或漏报扶贫项目的现象。县委农村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农村工作的职能,督促县扶贫办按新阶段的扶贫规划提出下年度准备实施的扶贫重点村名单和扶贫重点项目,及时报告县委、县政府,再由分管领导召集会议协调,把扶贫重点村名单及扶贫重点项目交给有关涉农部门,由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分别向省、市主管部门编报项目资金计划,从而把资金整合工作在项目申报时一步落到实处。同时,要抓好内部整合。建议中央赋予县级更多的整合资源的权力,便于县财政统筹安排好扶贫项目的各个子项目,做到扶贫重点村安排在哪、扶贫项目就跟踪倾斜到哪里,发挥好各类扶贫资金的集聚效应。

二是发挥配置职能,分配好扶贫资金。

要合理分配好财政资金,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刀刃上,使扶贫开发工作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具体说来,要坚持以下四项原则,即坚持民生为本的原则,尽快解决好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贫困群众尽快摆脱贫穷状态;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整合起来,用到贫困群众认为最需要帮扶的地方,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坚持扶贫扶弱不扶懒的原则,绝不能盲目陷入养懒人的高福利陷阱,理直气壮地扶持那些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弱势农户;坚持培育致富能力的原则,加大扶贫培训经费的投入,尽快提高贫困群众的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

三、发挥监管职能,管理好扶贫资金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机构。建议县政府专门成立革命老区建设资金监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财政、老建、纪检、监察和财检办等部门组成,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通过这一协调统一的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机构,认真负责搞好革命老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等全程精细化管理和跟踪问效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建立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专户专账、资金直拨、工程预决算、检查验收、审计审核和绩效评估等六项专项资金管理的制度。

三是坚持原则,精细管理。要严格把好项目规划申报关,严防“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规划立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避免多头投资,重复建设,浪费资财。要严格把好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关,对规模较大的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委托县招投标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需政府采购的项目一律由县政府采购办按规定采购;全面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资金根据项目进度或合同要求拨付,各种项目、账务及资金运行要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封闭运行”,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建立项目验收和工程预决算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的质量、财务资金使用等进行审核验收和竣工项目决算,强化资金管理,确保扶贫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使扶贫开发工程真正建成“阳光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财政局)

篇10: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预算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7〕29 号)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镇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

第三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以项目主管部门为监督管理的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资金支付遵循“项目实施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核算、财政部门直接支付”方法,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二章支付管理

第四条财政扶贫资金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套取。

第五条财政扶贫资金支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涉及农民个人的补贴资金,通过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发放;属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相关制度执行,资金通过国库直达物资供应商或工程劳务中标方。

第六条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有关办法规定,加强管理,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内容、施工进度、竣工验收、决算审计等做好资料审核等工作。

第三章操作流程

第七条财政部门依据上级下达和镇本级预算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指标,及时通知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资金性质、用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经分管镇长审批后,报镇财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项目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实施方案、资金计划,进行项目批复。为防止多头申报、重复立项,对涉企财政扶持项目要及时录入财政涉企管理系统。

第九条项目实施单位根据主管部门的项目批复文件、实施方案、建设内容、施工合同(协议)等进行项目建设,并按项目进度向项目主管部门申请报账。申请报账时,需提供财政扶贫资金报账(预拨)申请表、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协议)、施工进度表、竣工验收单、决

算审计报告、税务发票和其他合法有效的报账凭据。

第十条项目主管部门依据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有关办法规定,对项目实施单位或资金使用申请人提交的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审核,审核批准后向财政部门提出资金支付申请。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依据资金文件和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的资金支付申请审核后,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规定拨付资金。

第四章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工作由项目实施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单位主要职责:

(一)按照项目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批复和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

(二)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工程进度和项目实施情况,提出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程序向项目主管部门报账。

(三)提供有效、真实、完整、合法的项目报账凭证和相关资料。

(四)接受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下达批复文件。

(二)组织、申报项目工程的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等。

(三)审核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项目施工方案,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四)组织相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和竣工验收,并出具项目监督检查、竣工验收报告。

(五)审核、审批项目报账凭证和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签署审核、审批意见。

(六)申请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并进行财务核算。

(七)接受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八)建立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台账,将项目管理、报账资料等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第十五条镇财政部门主要职责:

(一)财政扶贫资金账务处理和指标控制。

(二)配合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情况。

(三)定期不定期对主管部门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财务核算、原始凭证及其他相关报账资

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四)按国库集中支付规定拨付资金。

(五)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镇政府,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到以后的资金分配中。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监督制约机制,镇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监察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进行查处。

第十七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依据职责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前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细则、方案中涉及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的有关内容,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九条以乡镇为监管主体的各类财政资金报账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上一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培训处计划下一篇:作文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