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保障措施

2024-07-01

劳动力保障措施(精选8篇)

篇1:劳动力保障措施

环卫处强化环卫职工劳动保障措施

多年来,环卫处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凡事为职工着想,坚持向一线苦、脏、累职工倾斜,从加强环卫工人的切实自身利益出发,采取多种举措,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环卫工人的劳动保障权益,逐步解决环卫职工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工资标准低等问题,环卫职工的劳动保障权益得到明显改善。

一、增加环卫工人,减少个人劳动作业强度。县环卫处为减少环卫工人的劳动作业强度,在人员少,车流量大的路段增加环卫工人,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清扫工作质量。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近年来,经局党委研究,多次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切实加强环卫工人自身利益;在夏季高温季节,及时发放高温补贴及降暑物品、药品等;“三八”妇女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性节日及时发放过节补助和福利。我县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工资福利水平已达到全市上中游水平。

三、定期发放劳动保障用品。为加强环卫职工劳动保证权益,定期发放劳动保障用品,并实行按季节发放,主要有毛巾、香皂、劳保手套、洗衣粉等;环卫职工的工作服也由以前的两年一换改为一年两换,切实增加了环卫职工的劳动保障水平。

四、为环卫职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保障环卫职工安全,为职工办理了人身以为伤害保险。

五、强化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落实环卫作业安全防范措施。通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路段长工作会议等,对环卫职工进行培训教育,并积极开展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环卫队伍整体素质,强化落实环卫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六、提高环卫机械化水平,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近年来,在局党委的大力关系和支持下,连续多次增加环卫投入,提高环卫机械化水平;2011年,环卫设备投资达1000余万元,新增压缩车、高压清洗车、吸污车、电动清运车等20余部车辆,为一线环卫职工更换三轮清洁车50辆,大大提高了环卫机械化水平,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扩大了环卫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县城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七、积极保障落实环卫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轮休制度,保障了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节假日。休息日等加班时间工资是正常工资的3倍,保障了环卫职工的权益。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卫工作还存在设施能力不足、运营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各地要采取综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制度,提高环卫工人福利待遇,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工人休息休假权利,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1.调整危险路段作业方式。加强对环卫职工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同时调整危险路段作业方式,晨扫采取2-3人合作清扫,进行相互照应、相互提醒,逆向清扫,环卫工 人上岗前必须着标志服。

2.提高工人社会地位。营造环卫工作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倡导市民尊重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劳动成果,提高环卫职工社会地位。

3.建立环卫基金及保险。

4.逐步实现机械化清扫。逐步实现环卫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化清扫设备,对重点街路、快速干道、高架桥等事故易发路段实施机械化清扫,建议市政府加大道路清扫机械化的投入。

5.加强立法严惩肇事者。鉴于我国目前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对环卫工作没有特殊保护的现实情况,根据《劳动法》,建议在制定地方法规时应当考虑把保护环卫工人的“作业权”提上立法议程。规定对撞伤、殴打、侮辱作业的环卫工人的肇事者应加倍处罚,对肇事后不顾环卫工人生命,驾车逃逸的,除公安机关要加大追逃力度,法院应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6.建议交警上岗与晨扫同步。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交警调整上岗时间。交警上岗时间与晨扫同步,可增加环卫工人作业安全系数,减少交通肇事的发生。

7.建议工人穿夜间标志服。根据《劳动法》第54条,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安全条件及劳动防护用品,建议由政府统一出资,给一线环卫工人配置带有夜间作业闪烁(红色)信号灯的标志服

一直以来,萝岗区高度重视环卫工作,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有效保障了全区环卫队伍稳定,主要措施是持之以恒,以“四到位”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

(一)环卫保洁统筹到位。区属环卫事业单位、社会化招标单位环卫从业人员占全区市政公共区域的44%,是全区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环卫主力军,能够有效保障环卫规范作业及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

(二)工资待遇发放到位。萝岗区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劳动法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工人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环卫工人购买保险,并确保环卫工人工资及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三)人文关怀落实到位。一是严格执行环卫工人享有带薪年假待遇规定,关心环卫工人身心健康,每年组织所有环卫工人免费体检。二是关心环卫工人子女入学入托,每年统一为外来环卫工人子女入学办理免赞助费手续,减轻环卫工人的负担。三是加强劳动保护,为环卫工人制作了统一工装,配发了反光衣,严格落实夏季高温期各项防暑措施,按时发放清凉饮品和高温补贴,确保防暑降温资金到位、措施到位、物资到位。四是充分发挥环卫工会联合会作用,积极主动听取工会职工代表意见,制定了多项维护环卫工人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有效地保障环卫工人知情权和参与权,为从源头上维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是重视抓好环卫工人的思想工作,每年开展环卫工人新春茶话会、庆祝环卫节等活动,慰问广大环卫职工,听取环卫工人心声,对优秀的环卫工人集体表彰,组织环卫工人免费看电影、游览著名旅游景点、开展体育比赛等活动,增强环卫工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环卫机械作业到位。近年来,萝岗区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提高环卫设施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在环卫设施装备、优化作业方式上实现了突破,环卫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大幅提高。2012年8月,区出台了《萝岗区美丽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增加5000多万元用于环卫保洁及环卫设施建设。

严志明在多次会议上重复强调,要关心关爱环卫工人,打造一支幸福和谐的环卫队伍。下一步,我区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三个要”关心关爱环卫工人。

一要站在维护全区稳定的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区各职能部门要将落实环卫工人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区成立保障环卫工人权益领导小组,各单位、各街镇成立保障环卫工人权益应急小组。建立应急机制,拟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二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区委宣传部、人社局、总工会、综治维稳办、信访局、公安分局、财政局、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街镇要各司其职、明确目标、落实到人。三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要建立环卫工人权益保护联动机制,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沟通信息。成立监督检查机构,对各单位工作情况开展检查,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特别对不配合的环卫作业单位要列入黑名单,已列入市环卫行业黑名单的单位不得参与区环卫作业招标。

篇2:劳动力保障措施

1、农忙季节及节假日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工作。采取积极措施稳定施工现场的职工队伍,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

2、根据工种不同适当增加农民工的农忙及节假日补贴。合理调配和平衡施工力量,加大机械投入,妥善安排作业面,在农忙季节尽量多开劳动力需求小的工作面。加强考勤。不定期地对在岗人员进行检查,并将考勤情况与劳动收益挂钩。

3、做好农忙前施工队伍的选择,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计划的要求,满足农忙施工需要,确保各节点和全部工程按期竣工。农忙及节假日前由相关部门查清施工队伍人数,安排具有高素质施工队伍签订施工任务合同,制定奖罚措施,确保劳动力不减员。

4、发挥我项目部机械设备的优势,各分项分部工程最大限度地采用机械化施工,减少民工的需求量;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在农忙季节大及节假日面积开展劳动力需求小的工作面;根据施工计划,在进入农忙季节之前,抓紧备料,保证农忙季节材料的供应充足;围绕关键线路上各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在农忙前合理调配施工力量,提前完成其它线路各工程项目的施工;

5、合理安排各施工项目的劳动力,将需要劳力少的项目和工序排在农忙季节,尽量雇用不受农忙干扰的长期劳力工和临时工,同时考虑提前留有足够的机动劳力,补充受影响工序等。对无法解决农忙时家庭劳力安排,必须回家农忙的部分职工,采取轮流回家的农忙措施。同时,准备从劳力市场临时招收一部分临时工,做好劳动力的调剂工作。

篇3:劳动力保障措施

关键词:劳动保障制度,改革,措施

0 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 把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协调劳动关系,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明确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为我们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将在就业市化、保障社会化、收入分配多元化、劳动关系规范化上下功夫, 尽快形成市导向的就业机制,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保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不断推动劳动保障事业新的发展。

1 劳动保障工作面临新的问题

当前,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城镇化给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 把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协调劳动关系,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尸明确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为我们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1.1 就业矛盾尖锐, 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从长期看, 由于贸易的增长,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会对增加就业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据测算, 加入WTO后能够比加入WTO前每年平均增加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但在加入WTO初期 (3—5年内) , 一些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传统行业和农业将受到较大冲击, 结构性失业会比较严重。这与城镇新生劳动力、下岗职工、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等交汇在一起, 城镇就业形势会相当严峻。

1.2 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很大, 社会保障任务相当繁重。

目前,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尚未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到“未富先老”, 国民经济的实力制约着老龄问题的解决。同时,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西方国家三、四十年甚至半个世纪才达到的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矛盾突出, 基金总量严重不足, 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压力增大。

1.3 劳动者职业技能总体水平偏低, 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人才的竞争。而目前我国的从业人员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 高级技工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 这种状况明显难以适应加入WTO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加强职业培训已迫在眉睫。

1.4 劳动关系趋于多元化, 协调劳动关系的任务十分繁重。

随着经济成份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就业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 我国的劳动标准体系,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管理手段, 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鞋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 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

在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 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保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在就业市场化、保障社会化、收入分配多元化、劳动关系规范化上下功夫, 尽快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保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不断推动劳动保障事业新的发展。

2.1 继续做好“两个确保”。

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仍然是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的重点工作。继续按照财政、企业和社会筹集资金各占三分之一的办法, 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扩大覆盖范围和基金征缴工作, 增加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各级地方财政在预算中优先安排所需的社会保障资金, 保证专款专用。对财政确实困难的地区,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 继续给予补助。

2.2 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增加城乡就业, 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在强调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 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努力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同时, 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在推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同时, 切实搞好再就业工程, 转变择业观念, 认真落实扩大城镇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为增加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体制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积极稳步发展小城镇, 以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职业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 逐步实现“市场基础配置、政府积极促进、企业自主用工、个人竞争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目标, 力争“十五”期间,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 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2.3 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立足当前, 必须做到“两个确保”, 着眼长远, 就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 提出了八项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 一是调整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做实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为应对老龄化积累部分基金。二是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 逐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2.4 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平衡机制。

要纠正和防止以牺牲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为代价吸引外来投资以及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不落实职工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现象。健全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基金制度, 强化市县平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责任, 建立定额补助、责任分担、缺口自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机制。采取依法化转部分国有资产等各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对少数资金紧缺市县的监控,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警制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重, 探索可靠、稳定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和有效运营、严格监管的机制, 促进社会保险基金平衡, 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支付能力和积累能力。

2.5 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社会保障服务和管理水平。

加快社会保障社会化进程, 加大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力度, 在城市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建立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劳动保障工作机制, 及时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 形成省及大城市有中心市场, 县 (区) 有“一站式”服务平台, 城市街道和建制镇有服务网点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加快金宝工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 在统一规划下,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逐步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等资源的整合, 将劳动就业、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事务代理、社会保障等服务纳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2.6 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机制。

篇4:劳动力保障措施

本刊讯(通讯员 陈禹存 曾 华) 国庆节前后,防城港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成功调解2起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突发性事件,为46名农民工讨回劳务费28万元。提起该支队雷厉风行的办案作风,当地群众无不伸出大拇指,夸是勞动保障维权的“110”。

据悉,防城港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坚持从维稳的高度,强化“五大措施”,扎实做好劳动者维权工作,2011年以来,共成功处理劳务纠纷案件54起,为1209名农民工追讨欠薪812万元,较好地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建立维权长效机制,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巡查、重大集体讨薪事件处理及报告等多项制度。二是通过信息专栏、报社、广播电视台、机关效能网站等渠道公布劳动保障监察事项和投诉电话,及时掌握农民工欠薪动态,保持投诉渠道畅通。三是坚持全天候值班制,每天安排1名局领导带班,保持24小时手机、电话开通。四是组织、协调多部门、多方代表,建立追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协调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五是加大处理农民工欠薪投诉举报案件力度,做到闻“诉”而动,有求必应,随叫随到,迅速出击。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的工作理念,有理有节、及时快速地为劳动者处理劳务纷争和追讨欠薪,将农民工的集体投诉事件及时解决和化解在基层,有效杜绝了劳务矛盾的堆积和重大集体讨薪事件的发生。

篇5:劳动保障局提升机关服务品质措施

一是和谐服务。加大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力度,开展“双百行动”,组织百名机关干部和百名志愿者进企业、入社区(村)活动,累计走访97家企业、21个社区(村)、64户家庭,现场

为服务对象解答劳动保障各类政策咨询问题120余个,不断提高群众劳动保障政策知晓率。进一步畅通劳动关系投诉渠道,深化四级联动接访调处日制度,按照“定点”、“定时”、“定人”三定原则和电话、场地、人员三公开原则,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接访,到目前为止共开展接访368次,现场调处各类劳资纠纷1672起。同时,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红、黄、蓝、绿四色动态监控,目前已有1.4万余家企业纳入到分类监管网络,有力促进了和谐企业的创建。

二是规范服务。开展了局窗口经办人员礼仪培训,实施了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流程、窗口办事大厅管理机制和制度,并优化了行政审批制度和办法。全面实行了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通过设立政策宣传窗、政务公开栏、意见投诉箱、服务评价器和工作人员亮相台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并及时做好投诉处理工作,做到件件有答复。

三是效率服务。实行了首问责任制、首接责任制,12333和63893244劳动保障维权投诉热线电话实行12小时值班日和双休日节假日接待日制。实行了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ab岗责任制、提前延时服务制,推行即时办结制和网上审批制度,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体化、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经办窗口的服务效率。

篇6:劳动力保障措施

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35℃以上室外露天作业可享高温津贴。

夏至以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劳动者的防暑降温等健康权利备受关注。日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制定的新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为高温劳动保护制度保障起到积极作用。

日最高气温40℃以上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与暂行办法相比,这份新办法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办法对于高温天气下作业的温度界限划定更加明晰。

新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对于温度上下限,办法明确,所称“以上”摄氏度(℃)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即最高气温达到40℃,就应当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此外,办法规定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这位负责人说,新办法对于劳动者的保护更加广泛和细致。除高温天气室外露天作业,在高温或有强烈热辐射等条件下作业的劳动者权益也被重点考量。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重庆男科医院卫生标准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

35℃以上室外露天作业可享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是高温劳动者的重要权益。新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针对曾出现过的克扣或变相减少劳动者高温保护和津贴的现象,此次新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负责人表示,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有用人单位以发钱替代高温津贴,这不利于防暑降温费用的合理使用和劳动者保护,因此新办法的规定旨在让高温津贴切实使用到高温劳动者身上。

此外,新办法还特别指出,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高温作业中暑诊断为职业病的可享工伤保险

高温作业中暑可否申请保险?新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此外,办法强调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明确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办法还对违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健康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制定的新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明确规定。

与暂行办法相比,新办法明确,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重庆妇科医院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新办法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 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禁用饮料冲抵高温补贴

针对曾出现过的克扣或变相减少劳动者高温保护和津贴的现象,此次新办法明确,用人单位应当为重庆肛肠科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健康司负责人表示,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有用人单位以发钱替代高温津贴,因此新办法的规定旨在让高温津贴切实使用到高温劳动者身上。

篇7:劳动力保障措施

今年以来,县劳动保障局立足部门职能,突出抓好农民工培训、转移、维权和农民养老四个重点,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针对农民工劳动技能比较低、市场就业能力比较弱的实际,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储备式”和“订单式”培训,使农民工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今年以来,先后培训农村劳动力6163人,有319人通过考核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取消了针对农民工就业设置的不合理政策和收费项目,为农民进城务工畅通渠道。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了全程就业服务机制,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抓住我县工业总量不断膨胀,就业需求量大的有利时机,调整工作思路,将农村劳动力转移重点放在就地转移上,控制县外输出数量,满足了县内用工需求。今年以来,全县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2.4万人次,提高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加大劳动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加大《劳动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开通了农民工维权热线,通过专项检查、日常巡视和举报检查等手段,依法查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净化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稳妥推进农保工作,确保农民老有所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自愿投保和宣传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在巩固现有参保人员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乡村医生、农村专业户等重点人群参保续保。目前,全县参保农民达到12.92万人,其中有13099人开始领取养老金。------------------------------为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市劳动保障局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从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出发,制定落实四项工作措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劳动保障部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党委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为宗旨,坚持统筹城乡劳动力管理的思路,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务工人员技能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各单位各科室要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在制定政策、安排工作、部署任务时,主动自觉地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整体合力,扎扎实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建功立业。

一、坚持统筹城乡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是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坚持统筹城乡就业,把就业工作的重点由城镇就业为主向统筹城乡就业转移。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平等待遇,确保农民转得出、留得住、有保障、收入好。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富民强市的一项产业来抓,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继续加强组织领导、中介服务网络、技能培训三个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开拓劳务输出市场,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加大有组织输出力度,倾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技能输出大市”。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结合加快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由劳务输出转向输出与就地转移并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要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有资金的务工人员返乡到城镇和工业园区投资创业,反哺家乡,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四是加强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把劳动保障服务向乡镇、村延伸,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部门所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务工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开展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为务工农民提供代管档案、代缴保险、代办退休、代办争议处理、劳务派遣等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探讨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一是加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针对务工人员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方针,采取“低标准进入、再逐步规范”的办法,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督促指导用工单位为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农民工可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对在城镇用人单位稳定就业,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险待遇;对在城镇用人单位就业、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加快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养老保险缴费模式,建立“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补贴”的筹资机制。加大投保续保工作力度,特别是引导村干部、富裕户、计划生育户加入农村养老保险。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制定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关系和待遇转移接续办法,做到“不论人在哪里干,社会保险接着算”

篇8:劳动力保障措施

重庆市农村固定观察站的调查数据显示, 2000 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为 26.51% ( 357 万人) , 2001 年为 30.1% ( 405 万人) 、 2002 年为 30.92% ( 415 万人) 、 2003 年为 30.74%。其中在重庆市省内 (含区县内) 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由 2000 年的近 60% 下降为 2003 年的 40% 以内, 相反跨省外出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具体转移情况如下 (数据见表 1 ) :

(1) 外出劳动力在样本村中占的比重及构成。

在所有样本村中, 2000 年 ~2004 年外出劳动力分别占样本村劳动力总数的 26.51%、 30.10%、 30.92%、 30.745%、 34.77%。从 2004 年十个村的调查户印证, 486 户调查对象 1166 个劳动力中外出劳动力达 457 次, 比例为 39.2%, 较面上为高。在 2004 年外出的样本村农民工中, 有 616 户是全家出走, 外出人口 2049 人, 分别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9.39% 和 9.07%。其中, 在 2000~2004 年的农村外出劳动力调查中, 40 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所占比重约为 80% 左右 (在调查户中统计, 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 32.3 岁) 。而另一方面, 留在本乡本土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平均耕作土地由 2001 年的 2.17 亩/ 劳动力降为 2003 年的 2.00 亩/ 劳动力。这表明, 农村劳动力资源仍然过剩, 外流的趋势还会发展。但从农村劳动力外出性别构成上看, 男女之比由 2000~2001 年的 1.3:1 升到 2004 年的 1.46 :1。

(2) 流向和组织程度。

2000~2004年, 样本村中外出劳动力有明显的流向 (直辖) 市外的趋向;具体而言, 2000~2004 年向省外转移劳动力占样本村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 40.26%、 50.41%、 50.65%、 61.64%、 65.0%, 而留在本区县务工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分别为 33.9%、 24.75%、 22.13%、 10.85%、 10.85%。至于在区县 (自治县、市) 外、直辖市内务工的劳动力在比例上的变化则由 25.84% 略微升到 27.51%。按地区来说, 山区和库区的样本村中, 外出劳动力流向 (直辖) 市外的趋向更为突出, 到市外打工的劳动力均在 55% 左右或更多。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农村劳动力外出的盲目性很大。据对固定样本观察村调查分析, 经中介机构组织外出的, 尽管由 2000 年的 1% 左右上升为 2004 年的 2.97%, 加上用人单位招工, 也不过 5~6% 左右;而靠自己碰运气的, 逐渐从 2000 年的 49.28% 下降到了 2004 的 28.13%。此外, 随亲友外出的比例也很大, 逐渐从 2000 年的 43.79% 上升为 2004 年的 66.31% ;其中, 山区几个样本村特别突出, 均接近 70%。

(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

以重庆固定样本观察村调查户劳动力外出为例, 2003 年向省外转移劳动力占样本村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重高达 61.64%, 远远高于省内务工转移所占比重;另外, 2004 年重庆市农村转移出乡外的劳动力中, 转移到市外的劳动力 249.89 万人, 占 65.0% ;转移到市内的劳动力 134.42 万人, 占 35.0% ;市外地区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而就跨省转移的总体就业格局而言,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以向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集中为主, 向周边邻近的省区转移为辅, 不过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重庆农村劳动力在西部地区之间的流动呈上升趋势, 相反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比重则呈现出下降走势;在 2004 年重庆市异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 54.2%, 转移到中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 2.1%, 转移到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 43.7%。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 以及“东企西移”、“外资西进”, 东部地区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正在逐步减少, 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大,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转移到东部地区的人数占 46.8%, 转移到中部地区的人数占 2.9%, 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占 50.3%。当年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所占的比重超过东部地区约3.5 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已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热点地区。

(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结构特征。

2006年5~8月, 本人负责的课题组通过对酉阳、开县、石柱、巴南等地的实地调研, 发现目前重庆市各区县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 (即进入城镇务工经商) 的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 且所占比重仍有上升的趋势。另据重庆市农调队调研数据显示, 2004年重庆市异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0.8%, 从事工业的劳动力占31.5%, 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占28.3%, 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力占2.5%, 从事商业的劳动力占2.7%, 从事住宿、饮食业、居民服务等行业的劳动力占34.2%。这反映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业的职业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和竞争性。

2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制度缺失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很多, 从转移的主体农民来说, 其转移行为主要受到经济收入的驱动力、受教育程度、转移就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因素仍旧是户籍制度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 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制度因素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市民化转移的阻碍作用正在逐渐减弱甚至消除, 惟有社会保障制度依然维持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利益差别。具体而言, 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农村社会保障机构不健全且缺少保障农民工的相关法律制度。一方面, 农村基层没有专门机构管理和从事农民 (含农民工) 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 农村社会保障难以全面建立;另一方面, 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中, 至今没有一部综合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 重庆市虽然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条例, 但由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效力的限制以及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 因此, 在现实中很难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大部分的农民工并未得到社会保险的保障。

(2) 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对农民工收入而言过高。据笔者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重庆市“三农”问题的调研发现, 10年来, 重庆地区的农民工月工资只提高了60元, 却要用1/6的收入缴纳社保费, 负担过重。

(3) 未按农民工需求的轻重缓急程度提供社会保障。农民工有强烈的保障需求, 根据重庆市农调队的调查资料, 农民工认为用工单位要为外来工解决的问题依序有:按时发放工资占30%, 居首位;办理失业、医疗保险占22%, 居第二。据笔者组织课题组成员于2006年8月进行的调查, 发现医疗费用问题是农民工们最大的心病, 他们普遍对“得大病没有钱医治”以及“工伤后老板不管”的情况非常担心, 认为养老保险是“遥远的事情”。由此可见, 现行五大社会保障险种中, 农民工对工伤保险和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保障需求最为迫切。

(4)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对接造成农民工退保率高。据调查, 重庆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外出农民工在春节前后办理退保手续。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 在外地的重庆籍农民工按照当地规定都要参加社会保险, 但是他们在重庆农村地区还主要是家庭保障模式, 一旦这些外出农民工离开打工地, 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无法转回原籍。

从上述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中可以看出, 真正阻碍我市农村劳动力市民化转移进程的最主要障碍表面上是城镇户籍制度, 实际上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缺乏化解市场风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其结果造成非农化与市民化呈现为两个分割的过程。因此, 我市应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高度, 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 顺应农村劳动力市民化转移的内在规律, 创造性地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 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为了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们必须借鉴西方国家关于社会保障从工业延展到农业的理论成果,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构建城、乡各自既相对独立, 又利于衔接的连通式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首先应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 有助于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之间建立起一个衔接的平台, 对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建立健全重庆市级农村社保管理协调机构与农村社会保障法规体系。为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 应当设立重庆市级农村社保工作管理委员会, 负责农村社会保障的全面管理与协调工作。区县 (市) 可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本区县 (市)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在乡 (镇) 可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农村社会保障日常业务工作。

(2) 对重庆市属内的农民工积极实施城镇化政策, 如制定农民工的城镇准入制度, 完善农民工的城镇进入机制;制定农村土地流动转和土地经营制度, 完善农民工的农业退出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农民工的农村返回机制。

(3) 将重庆市属内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无论重庆市属内的农民工是否放弃了家乡承包的土地, 其就业和生活的场所是城镇, 而且未来重庆市城镇化的步伐会迅速加快, 这意味着在“十一五”期间就要逐步将本市进城农民工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

在为全体农民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 对农民工进行分类, 将之逐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①为已经进城落户并将承包土地一次性出让的农民工, 应直接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其参保险种和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办法视同于城镇职工;②对于无稳定职业且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 则设计过渡性方案, 规定必须参保的险种以及自愿参保险种, 如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为强制性参保险种, 凡参加大病医疗费用统筹的农民工均可持大病医疗卡到指定医疗单位接受治疗。而养老保险则制定一定范围内不同档次的缴费率供农民工自愿选择, 同时规定凡雇用农民工的企业必须根据农民工所选择的缴费率而缴纳相应档次的保险费;③对于进入城市从事经营性的自雇性农民, 这类农民实质上已经实现非农就业转移, 可以参照城镇个体工商户的保障制度进行安排。

(4) 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障。重庆市失地农民主要分布在都市经济圈及渝西经济走廊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根据笔者对茶园新城区、北部经开区的失地农民调查, 发现有40%左右的失地农民无法就业, 他们最需要医疗、养老和就业保障。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还将有更多的农用土地被征为建设用地, 这意味着失地农民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目前, 我市各区、县已开始探索建设失地农民保障体系, 将征地款首先用于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 将社会保障体系与城乡一体化就业市场的建设相结合。

因此, 我市在“十一五”期间, 可利用给予农民的土地补偿金以及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 为失地农民提供较好的社会保障:为转向非农生产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并提供各种相应保障;建设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为失地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保障。

(5) 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分类实施, 率先在我市都市经济圈等发达地区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对接。重庆市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城镇化水平不同, 导致了地方财力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全市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在“十一五”期间, 率先在经济发达的都市经济圈实现城乡统筹, 为全市积累经验和发挥表率作用。都市经济圈的城乡社保体系一体化, 也可按照农民需求的顺序先实现医疗保险的统筹, 然后是养老保险。具体而言:

①完成制度模型设计, 形成城乡连通的社会保障信息技术网络, 在全社会 (或一定区城) 推行社会保障卡工程, 使所有社会成员均拥有自已的专用社会保障卡号和专用卡, 并且在社会保障卡上输入所有与其个人社会保障相关信息, 卡随人走, 本人和相关单位必须履行相关义务, 其信息及时录入, 形成完全社会保障信息库。

②在制度模型实化为实施措施, 并搭建了信息技术平台之后, 应分别根据农村社区人员结构状况, 采取形成“漏斗”的方式“赶羊入圈”:首先将农村有工薪收入的社会成员 (包括村干部、乡镇企业职工) 纳入社会保险。其次, 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卡工程, 实行社会成员个体社会保障的属地管理, 可以将仍然是农民身份的“民工”逐步纳入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系统。然后, 对农村社区中有固定的收入且生活稳定的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 当地政府可以参照城镇将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做法, 从实际出发, 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最后,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 引导相对富裕的农村居民自愿地投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之中, 从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通过分类实施和“赶羊入圈”, 让那些有条件进入社会保险体系的农村居民, 通过有利于城乡社会保障衔接制度设计的“漏斗”, 逐步进入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全社会的角度, 从发展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减缓社会成员的各类风险, 最大限度地降低城乡社会保障对接的成本。

(6) 通过城市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社保体系的发展。2005年重庆市城市化水平 (45.2%) 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50.68%) 局面的形成。据此, 2005年重庆市委、市府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 规划重庆市城镇化发展蓝图, 提出了城镇化水平的发展目标和本市农村人口转移的目标, 按“五普”统计口径, 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到2010年, 本市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生活就业约200万人以上。由此可见, 城市化的过程伴随着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逐渐解决, 最终有利于城乡社保体系一体化。

总之, 在我市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中, 建立城乡分离、两个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但会割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通道, 破坏市场机制, 还会使农村居民和政府在未来发展中面临巨大的风险, 进而形成影响社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巨大障碍。 因此, 构建利于城乡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不容忽视!

摘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缺失入手, 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特征, 就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作出了对策性的探讨。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创新,重庆市

参考文献

[1]李友根.我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有效路径思考[J].经济纵横, 2007, (2) .

[2]高建国.试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对策[J].前沿, 2005, (10) .

[3]朱明.关于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 2003, (4) .

[4]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 2001, (5) .

[5]刘文朝等.重庆市农村社会保障建制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经济论坛) , 2003, (2) .

[6]李友根.影响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 2006, (4) .

上一篇:播音员面试自我介绍宝典下一篇:电话销售的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