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专业建设申报书(服装)

2024-08-03

品牌专业建设申报书(服装)(共8篇)

篇1:品牌专业建设申报书(服装)

宝鸡市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

申 报 书

申报单位: 凤翔县职业教育中心

申报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艺 主管部门: 凤翔县教育体育局

申报时间: 2011年12月20日

一、学校基本情况:

陕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凤翔县职业教育中心,是由凤翔县政府投资新建的一所集学历教育、培训教育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第一主任由县长兼任。学校占地80440㎡,建筑面积39390㎡,总投资2000多万元。学校现有教师93人,其中外聘12人,教师中高级职称20人,一级34人,二级39人。现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204人。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五大专业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同时举办“阳光工程”、“温暖工程”、“人人技能工程”等各种涉农服务培训。

学校实训设备齐全,办学条件优越,两栋实训楼装备有各类实训室和实训车间28个,专业设备757台(件),总计实习工位1620个。学校有校办工厂和多个校外实训基地。综合实训楼设有多功能厅、报告厅、艺术厅等,配备有电子琴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部室。校园安装有电子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和校园网。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省级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服装人才培训基地、示范家长学校、绿色文明示范校园、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学校管理百校行先进学校、平安示范校园、首届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县级文明单位、和谐校园、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先进单位。2011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二、专业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服饰深入普通百姓家庭,在沿海发达地区服装生产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因此,社会对服装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已达到供不应求的程度。

我县是农业大县。办好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一方面可以为农村初中毕业生提供中专学历教育,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我校的师资和设备优势,进行短期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好培训服务,有效地提高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三、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办8年来,学校一直重视、关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现具有比较完备的设施设备条件和良好的师资基础。

1、是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现有27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3人;本科学历2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2%;

2、是有较好的设施设备基础。我校2008年筹建的综合实训楼现已投入使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有服装工艺室4个,装配高速平缝机99台,专业设备室2个,共装配锁边机等专业设备28台,服装CAD室1个,装配专用电脑36台,专业制版室1个,建成校内服装厂,满足了学生的实习训练。

3、是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办学经验。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办以来,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多轮的探索与改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首先是形成了符合市场需要的内部专业结构;其次是构建了具有校企联合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案,毕业生具有适应生产第一线的能力,受到企业欢迎。

4、该专业近年来成绩喜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我校的拳头专业,在本地区有一定的影响,每年招生人数均突破350人。该专业学生和教师经常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符小彦同学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该专业学生在校能接受较为系统而完整的专业训练,对口就业率高,岗位选择面广、适应性强,每届就业均超过98%。

四、专业建设总体规划:

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入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快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促进和保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实施,辐射和带动区域、行业高职教育的发展。

根据服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在职业能力开发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新模式下的课程体系,通过建设使师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加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次为借鉴,带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实用性”的思路,突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职业能力的特点,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系统地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教学上,不再单纯强调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以理论课的应用性、技术课的实用性即“实用为准,够用为度”为原则,从岗位的职业能力需要出发开设课程,并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

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专业的设置适应岗位需求,课程建设满足职业技能要求,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强、素质高,教学管理以人为本,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1、在专业建设中应加强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制度,实施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推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

2、争取加大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力争每年加大投入用于专业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场地的建设,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加强实训室的运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完善教学课件,深化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实验方式、教学辅导方式和考核方式。

4、实施人才培育方案的滚动发展,每年对市场进行调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育方案,并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大胆改革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使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方式更符合培养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5、加强和巩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寻求教师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道,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与社会各界的深层次、多形式合作。

五、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2011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品牌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积极探索产教结合、产学结合、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特制定服装设计与工艺品牌专业实施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目标

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和示范专业标准,不断加大对专业的建设投入,使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

(二)、集中力量抓好品牌专业的实训室建设

加大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在现有条件下,不断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加大设备的投入,今年要建设的项目是:

1、学校筹备资金20万元新建专业实训室1个,保证学生能进行实习训练;

2、学校投资1万元拟建第二个服装CAD实训室,强化服装专业示范建设;

3、学校投资15万元,增添36台计算机,建成服装专业多媒体教室;

4、学校投入5万元充实学生实训作品展室。

(三)、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训渠道 为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学校非常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我校与浙江凯得制衣、济南市兴吴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参与到生产工作中去。同时学校还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企业接收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互惠互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四)、改革实施性教学计划,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进一步落实学生“双证书”管理制度

我们依据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不断改革教学计划,充分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突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的教学理念,以“够用、实用、能用”为原则,学时比例以能力为重点,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基础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训,做到以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重点,以专业技能的实习操作为核心,以达到岗位合格为目标,同时开始试行“学分制”,执行“双证书”制度,制定出各专业“双证书”考核验收标准,严把学生毕业的质量关。

(五)、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学生实训教学力度

1、专业课教师在学期初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内容、实习目的,实习标准,实习材料的应用。制定技能训练目标、训练标准、训练措施和考核办法,切实加强技能教学的过程管理,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强化技能训练,使平时练习与课堂强化结合起来,要求每一节有一个主题,一个时间段应有一个目标,按职业资格标准,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训练,技能训练每月要有一次检测,检测由教研组长负责,教务科参与检测并及时进行通报,以提高专业技能训练的效率。

严格实习管理,强化实训管理员、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生质量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意识的养成,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进一步改革技能考核评价制度,考核重平时、重过程、重动手操作能力,实现静态考评和动态考评相结合,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结论考评与过程考评相结合,平时训练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2、开展技能大练兵和技能展示活动

做到“技能天天练、周周赛、月月考、一学期一次技能展示”,要求专业教师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并落实到实处,将训练、比赛、月考成绩每月报教务科。充分利用晚自习、课外活动让学生学技能,练技能,达到人人学技能、天天有进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营造重技能、学技能,用技能、比技能的学习氛围,起到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技艺,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

(六)、加强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

1、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双师”工程 一是积极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其次,鼓励教师参加“岗位定向”的技术培训和进修,以确保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参加与专业岗位对应的技术等级考试或技术水平(资格)考试,取得第二技术职业资格证,三是与生产科研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应用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同时利用假期派教师到工厂、企业学习,参加实践锻炼,以保证教师的工作技能和经验适应行业技术经济的动态发展变化。四是利用现有设备,利用课外活动、周末和节假日,让教师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

2、为保障学生实训效果,必须不断强化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

一是积极争取更多的名额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工作。二是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主要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等;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校内培训,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师资,利用课外活动和双休日按照各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教师进行培训,并通过培训取得相应等次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沈永才

副组长:李忍锁 罗 超 严宏奎

成员:黄静波 薛生成 张无为 罗永科 沈 岩 侯 斌 唐红社 冯总强

2、建立项目实施工作责任制

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确保专业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篇2:品牌专业建设申报书(服装)

其实以上的环节最终是为了赢取销售业绩,而能够带来销售业绩的直接体现就是在终端。于是就有了在零售行业里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那就是终端制胜。苹果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做品牌,做终端”这句名言的重要性,并且在终端享受了充实了果实。今天我们继续与苹果各级总经销、加盟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旨在继续加强我们的终端建设,为打造百年品牌,创建驰名商标打下良好的市场网络基础。

对消费者而言,服装的购买和消费的过程,已经成为一种包含幻想、情感和乐趣的行为,成为一种愉悦的个人体验。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的丝毫欠缺,都会导致缺乏品牌忠诚度的消费者对其支持力的下降。如何挖掘可成为品牌利用的市场潜力、规律;如何深入精确地研究消费心理并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如何用鲜明的创新风格及全新的营销理念,让消费者体味到品牌的个性文化;如何为品牌目标消费群体提供贴近其生活方式的周到满意的服务,这些问题已成为品牌服装决胜市场的关键。

篇3:论我国服装业品牌建设

一、我国服装品牌经营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 但却不是服装强国, 整体上还处在品牌初级阶段。目前中国服装产业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行业洗牌加速, 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东南沿海省份服装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西部地区的则显得非常的落后, 地区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仅停留在在价格、款式等比较低层面上, 没有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加之中国服装配套产业历史有限, 没有时间的积淀和内容的负载, 还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强势品牌。

中国服装行业目前的驰名商标还不多, 在国际上没有叫得响的服装品牌。虽然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 但还只有几个有限的中国驰名商标, 盈利能力还是太低, 品牌没有规模, 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也有些国内品牌在国外建立了设计公司和生产工厂, 但因为在国际化品牌的开拓手段等方面还是初学者, 在品牌国际化方面遇到不少困难。

二、现阶段我国服装业存在的问题

1、错误理解“管理结构的扁平化”

有些服装企业在管理结构上不分是局部市场还是全国市场, 统统采用扁平化的做法。如果面对的是局部市场, 由于范围小, 那么数十家、上百家终端都可以做到非常的扁平;但如果面对的是全国市场, 要做全国性的品牌, 采取统一的扁平化管理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扁平化结构虽然减少了中间环节, 命令可以直接到达,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如意。全国性品牌做扁平化, 必须有庞大的终端, 否则终端和总部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

2、对消费者的认识不够

多数服装企业对市场和客户变化响应迟钝, 没有多花些时间了解企业的目标人群。现在是转型经济时代, 消费者需求变化也快, 服装业要迎合消费者的变化, 从消费者的身体、心态、情感出发, 把握消费需求, 把握流行趋势, 找准自己品牌的定位。

3、为品牌而品牌

企业经营者必须明白, 品牌只是营销工具, 不是终极目标。在品牌建设上面应该有严格的规划, 预亏性的品牌建设投入是必须的, 但绝不是无条件的, 杜绝为品牌而品牌的现象。

4、洋品牌真假难辨

假洋牌子, 国内一些品牌在创建之初特意跑到国外注册一个商标, 或者是将公司注册地选在国外一些不知名或知名城市的某一个不知名的角落, 然后起一个洋名;洋设计师, 国内服装界的大师们大多都有自己的英文或法文等名字, 以此提高自己设计的服装的“含洋量”;洋营销, 在品牌宣传中使用洋MODEL。

三、对我国服装业品牌建设的建议

1、合理规划营销渠道

服装企业建立高效规范的营销渠道是维护品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服装作为一种跨地区销售的商品, 在企业的营销渠道中应包括各级代理商、中间商、销售终端和辅助机构 (如运输公司、独立仓库、银行和广告代理商) 。在进行渠道设计时, 既要使服装营销渠道向扁平化发展, 尽量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 也应向多样化发展, 根据企业实力和市场容量等调整渠道的长度和宽度。服装企业发展离不开与各级渠道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如能向渠道成员提供及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渠道成员在获利的同时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也将得到进一步促进, 资金回笼也必然加快。

2、细分品牌市场

根据地理细分、人口细分、行为细分、心理细分等常用的消费者市场细分方法, 进一步细分目标市场、细分消费群体, 将品牌的产品线、产品类别进行延伸, 寻找品牌的成长空间, 在区隔目标市场与目标消费者时, 完成品牌定位。定位是多维的而不是平面的, 定位不是单纯地细分, 而是在锁定的领域里抢占到市场第一。

3、挖掘品牌文化

服装企业应抓住企业品牌文化和内涵构建品牌, 赋予品牌新的灵魂。服装品牌既是服装个性精神提炼又是服装特性的概括, 它不是服装本身却又是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载体。文化内涵透过产品的整体形象, 清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并不抽象、玄远。品牌中没有文化的积淀如同人没有思想一样, 因此把产品差异化与中国文化结合能快速区隔市场并成就品牌。

4、创立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服装品牌中最能体现差异、最活跃的部分, 是品牌定位的深化。只有鲜明的个性, 才能成为瞩目的焦点, 越是个性的东西, 越能让人记住, 引发共鸣, 建立彼此长久的关系。产品通过差异化, 就能获得价值最大化和保持产品的先进性。运用品牌战略区隔市场, 从市场的原点上进行分类, 可以跳出与假洋品牌竞争的“红海”。

目前中国消费者消费水平已逐步上升, 开始欣赏品牌的品质、品位、文化。服装产业要一方面狠抓产品质量, 加强管理, 提升服务水平, 自我完善;另一方面, 准确把握市场消费需求的脉搏, 适销对路, 创立品牌个性, 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只有那些勇于创新和开拓的企业才能成功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单, 岳健能.服装品牌成长的烦恼——服装品牌:思痛与思路[J].广告大观, 2004年9期

[2]苏玲.服装品牌急需提炼核心竞争力[J].中华商标, 2005年4期

篇4:品牌专业建设申报书(服装)

扶持我国中小服装品牌企业发展和成长,一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视为行业工作中的重点。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评选活动作为中国服装品牌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历年来备受行业瞩目。此项活动自2010年发起以来,已向行业内推举输送了322个优秀服装品牌企业,其中很多优秀的品牌企业通过行业的扶植培育已经开始成长壮大,如骆驼、海思堡、名豪、柏仙太子、雪昆奴等。

接下来,2014年度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工作将进入到严苛的评审环节,评审结果将于2014年3月在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进行公示,“2014年度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发布会”也将于CHIC2014期间在北京举行。(李亚静)

白马再启“服装梦”之旅

近日,以“服装梦,在路上”为主题的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开业21周年庆典拉开帷幕。当地各级政府、行业协会领导,越秀集团及越秀房托领导,白马客户代表,白马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共200余人见证了这一难忘时刻。

活动颁发了白马“年度十大新锐品牌”、“年度营销创新大奖”以及“年度慈善人物”等重要奖项,举办了“白马优质品牌2014春夏新品时尚秀”,并为庆祝白马官方微信粉丝数突破2万大关举行了纪念仪式。

活动中主办方别出心裁地采取“线上”与“线下”大联欢模式,线上推出两波“把温暖带回家—白马特惠季”及“21周年庆大促销”活动;线下则在2013年12月中下旬到1月8日举办“白马品牌服饰嘉年华”,在正门广场举行动态走秀及静态展示,品牌推广与节前促销双管齐下。另外,在天河商圈及白马中庭组织“白马服装2014新春特卖汇”,以促进销量提升。

白马总经理程九洲深度解读了“服装梦”,认为白马“服装梦”的核心就是品牌梦,同时也是全体白马人共同的梦、不断探索的梦。(李亚静 朱丽秋 沈静)

西柳义乌进口商品馆开启南北市场合作新模式

1月18日,西柳义乌进口商品馆开业庆典仪式在西柳中国商贸城举行,海城市副市长、海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范静国,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胡衍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并为进口商品馆开业揭牌。

西柳义乌进口商品馆是两地市场首开官方投资合作的实验项目,也是首家专营义乌进口商品的东北地区总代理机构。2012年开始,通过两地官方领导多次互访和卓有成效的贸易对接活动,全面开创了两地区域合作的崭新局面,双方合作的义乌西柳小商品城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商品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等共计53个国家和地区,经营包括珠宝玉器、工艺品、食品(红酒)、日用百货、服装服饰等10余大类1万余种特色商品。

西柳作为义乌的下线市场和黄金客户,长期以来为义乌商品辐射东北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本次西柳义乌进口商品馆的开业运营,更是首开西柳市场官方投资参与市场经营的先河,迈出了市场建管会探索企业化改革的坚实一步。

海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光楠介绍说:“项目对于整合开发市场资源,推动西柳市场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对于即将开工的义乌西柳小商品城一期项目行市定位,无疑具有先试先行的重大意义。”

胡衍虎表示,这次义乌进口商品馆落户西柳,是两地不断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项目经营方采取展销结合、批零兼营、以批发价零售的方式,力争快速打开当地消费市场。我们的合作目标是利用西柳市场辐射东北的平台优势,为义乌商品寻求东北地区分销代理商、合作加盟商,最终打通东北市场销售渠道,并助力西柳市场向国际化贸易转型升级。”

西柳义乌进口商品馆开业当天就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馆内人气火爆,收银台也大排长龙。据了解,西柳义乌进口商品馆开业当天,已达成加盟代理意向的客户1000余户,签订代理订货合同500余份,试营业期间销售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胡晶)

篇5:服装品牌信誉问题的建设[定稿]

用于服装企业创造价值的资产有两类: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易于理解,如厂房、机器设备、库房、物流设施等;无形资产包含服装企业的服装品牌、专利、Know-How(技术诀窍)等。一般而言,有形资产易于购买获得,具有通用性,并不能为个别服装企业带来差异化,能给服装企业带来差异化的主要依靠服装品牌、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而带来服装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增值。

服装品牌建设,始于服装品牌创建者的大脑(服装品牌愿景),而完成于消费者的心灵。有形的产品或服务是服装品牌建设的骨架,广告、传播、公关是服装品牌建设的介质,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感受(功能层面和心理层面、情感层面)是决定一个服装品牌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服装品牌是一种识别体系。简洁、鲜明、有美感的标识,更易于记住和引发积极的情感。混乱的服装品牌体系无异于作茧自缚。识别混乱导致市场定位不清,进而影响市场地位,并非危言耸听。瞳孔时尚主要为服装客户提供服装摄影、服装画册、商业摄影、产品摄影、淘宝摄影、商业广告摄影、服装店面设计、品牌定位、品牌策划、品牌视觉营销、媒介宣传、活动推广等全案服务。瞳孔服装摄影方面拥有国内顶尖的硬件配置,数千平米的时尚服装摄影影棚,国际顶级灯光布朗灯,瑞典顶级哈苏相机等近年来,瞳孔时尚签约了众多国外摄影师,从服装摄影师,化妆师,服装搭配师,等拥有完整的国外服装摄影运作团队!

篇6:品牌专业建设申报书(服装)

信息发布时间: 2013-05-27

下载附件

附件请于右上角下载

一、政策依据

根据《浦东新区促进自主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实施办法》浦经信委工字(2012年75号文)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

二、资助范围

1、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或 “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

2、通过“上海市著名商标”或 “上海市名牌产品”复审的企业。

3、成功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承担单位。

三、资助方式与额度

1、对获得 “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的单位,一次性给予奖励100万元。

2、在“十二五”期间,对新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或“上海市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的单位,一次性分别给予奖励30万元。

3、对通过“上海市著名商标”或“上海市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复审的单位,在“十二五”期间,一次性分别给予奖励10万元。

4、对于被列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单位,一次性给予资助100万元,用于宣传、培训及与示范区创建相关的其它工作;创建成功后,再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5、对获得不同级次名牌产品、著名(驰名)商标的单位,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给予一次性补贴,不重复享受。

对同一单位获得多个不同名称的名牌产品或著(驰)名商标,补贴对象不超过2个。

四、申报条件

1、符合浦东新区产业导向,注册地、税收户管均在浦东新区的企业。

2、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规范,诚信记录良好,在企业经营、纳税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五、申报材料与要求

(一)书面材料

篇7:服装项目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

MACRO 泓域咨询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服装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 有限公司(盖章)

xxx 年 xx 月 xx 日

项目概要

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当时古人将一些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穿在身上。人类最初的衣服多用兽皮,而裹身的最早“织物”是用麻和草等纤维制成。对社会来说,服装已经是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需品,不仅仅为穿,还是一个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表现。

该服装项目计划总投资 10144.12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504.9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3.98%;流动资金 2639.1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6.02%。

达产年营业收入 24086.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18310.98 万元,税金及附加 218.37 万元,利润总额 5775.02 万元,利税总额 6789.94 万元,税后净利润 4331.27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2458.68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56.93%,投资利税率 66.93%,投资回报率 42.70%,全部投资回收期 3.84 年,提供就业职位 517 个。

提供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范围、面积、工程地质状况、外围基础设施等条件,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包括:场址选择、总图布置、土建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及安全卫生、消防工程等。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与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财务评价等。

第一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概况

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

公司基于业务优化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通过关键业务优化改善产业相关流程;并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动业务体系提升。公司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通过开发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网络;公司不断强化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 ISO9000 标准组织生产,并坚持以质量求效益的发展之路,不断强化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发展速度与产品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在结构调整中发展总量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公司坚守企业契约精神,专业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致力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为了确保研发团队的稳定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在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激励等方面实施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诚信创新、科学高效、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将产品的质量控制贯穿研发、采购、生产、仓储、销售、服务等整个流程中。公司依靠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品质管理系统,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赢得了客户的肯定。

二、所属行业基本情况

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当时古人将一些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穿在身上。人类最初的衣服多用兽皮,而裹身的最早“织物”是用麻和草等纤维制成。对社会来说,服装已经是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需品,不仅仅为穿,还是一个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表现。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xxx 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871.89 万元,同比增长 33.41%(3975.03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服装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13431.18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4.62%。

上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3333.10

4444.13

4126.69

3967.97

15871.89

主营业务收入

2820.55

3760.73

3492.11

3357.80

13431.18

2.1

服装(A)

930.78

1241.04

1152.40

1108.07

4432.29

2.2

服装(B)

648.73

864.97

803.18

772.29

3089.17

2.3

服装(C)

479.49

639.32

593.66

570.83

2283.30

2.4

服装(D)

338.47

451.29

419.05

402.94

1611.74

2.5

服装(E)

225.64

300.86

279.37

268.62

1074.49

2.6

服装(F)

141.03

188.04

174.61

167.89

671.56

2.7

服装(...)

56.41

75.21

69.84

67.16

268.62

其他业务收入

512.55

683.40

634.58

610.18

2440.71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4203.89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014.35 万元,增长率 31.80%;实现净利润 3152.92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462.95 万元,增长率 17.21%。

上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15871.89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3431.18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4.62%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33.41%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3975.03

利润总额

万元

4203.89

利润总额增长率

31.80%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1014.35

净利润

万元

3152.92

净利润增长率

17.21%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462.95

投资利润率

62.62%

投资回报率

46.97%

财务内部收益率

20.92%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4564.70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3.77%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8295.47

资产负债率

47.84%

第二章

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

一、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选用方向

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在工艺设备的配置上,依据节能的原则,选用新型节能型设备,根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优先选用环境保护型设备,满足项目所制订的产品方案要求,优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试验及配套等

设备,充分显现龙头企业专业化水平,选择高效、合理的生产和物流方式。

4、生产工艺设计要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注重生产工艺的总体设计,工艺布局采用最佳物流模式,最有效的仓储模式,最短的物流过程,最便捷的物资流向。

5、根据该项目的产品方案,所选用的工艺流程能够满足产品制造的要求,同时,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质量管理,按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产品合格率,努力追求产品的“零缺陷”,以关键生产工序为质量控制点,确保该项目产品质量。

6、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工艺技术方案选用原则

1、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总的物耗、水耗和能源消费,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

2、遵循“高起点、优质量、专业化、经济规模”的建设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1、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自动控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节省投资、综合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2、建立完善柔性生产模式;本期工程项目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个性差异化的特点,因此,产品规格品种多样,单批生产数量较小,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特点直接影响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交付周期;益而益(集团)有限公司将建设先进的柔性制造生产线,并将柔性制造技术广泛应用到产品制造各个环节,可以在照顾到客户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不牺牲生产规模优势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降低

故障率、提高性价比,使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二、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一)技术来源及先进性说明

项目技术来源为公司的自有技术,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本期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1、技术含量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水平上相对其他生产技术性能费用比优越,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在工艺水平上该技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高稳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降耗水平;根据初步测算,利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用电效率,在装备水平上,该技术使用的设备自动控制程度和性能可靠性相对较高。

2、本期工程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国内资源条件适应,具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该技术工艺路线可以适应国内主要原材料特性,技术工艺

路线简洁,有利于流程控制和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已经被国内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技术成熟,技术支援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3、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本期工程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采购。

4、节能设施先进并可进行多规格产品转换,项目运行成本较低,应变市场能力很强。

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

一、服装项目背景分析

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当时古人将一些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穿在身上。人类最初的衣服多用兽皮,而裹身的最早“织物”是用麻和草等纤维制成。对社会来说,服装已经是遮体、装饰的生活必需品,不仅仅为穿,还是一个身份、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表现。

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原材料为纱和棉花。2019 年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和湖北省五省的纱产量达到了全国总产量的 67.08%,而新疆则是我国棉花主产区,2019 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八成以上。

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服装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以棉、麻、毛、丝为主的服装原材料体现出供应产量大、区域集中的特征。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山东省,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江西省均是服装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地区。

近年来,我国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速回落。在过去的 2019 年,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总体消费仍然保持平稳增长。2019 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2.9%;人均衣着消费支出 1338 元,同比增长 3.8%,较 2018 年下降0.3 个百分点。

2020 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61 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 0.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691 元,名义增长 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641 元,名义增长 0.9%。人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服装行业消费提供经济基础。

近年来我国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服装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规模增速不断下降。

2019 年,服装产量略有反弹。2019 年 1-12 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 244.72 亿件,同比增长 3.28%。2020 年1-3 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 46.18 亿件,同比下

降 20.3%。在疫情影响背景下,2020 年我国服中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约 210.9 亿件,同比下降 13.8%。

2018 年中国女装市场销量达 9991 亿元,同比增长 7.6%。市场饱和的影响下,女装市场增速逐年下滑。整体来看,由于整体市场的不稳定性,女装市场预计在 2019 年同比增长将有显著下滑,预计仅达2.7%,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0000 亿元。

男装市场仅次于女装市场,是中国服装市场中占比第二大的市场。2018 年我国男装市场份额为 27.6%。和女装市场相同,男装市场也趋于饱和。整体来看,2017、2018 年男装市场有所上涨,但由于整体市场的不稳定性,男装市场预计在 2019 年同比增长将有显著下滑,预计仅达 1.9%,市场规模将达 5800 亿元左右。

2020Q1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出口金额分别下滑 16%/23%/25%,分阶段来看:2 月主要对出口担忧来自复工延迟,属于供给侧不足。

由于我国纺服制造企业基本制造端在 3 月前主要受到国内产能延迟复工影响,从出口来看,1-2 月由于疫情带来的延迟复工,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出口金额分别下滑 21%/23%/24%3 月后随着疫情全球发酵,担忧主要来自需求端。海外需求市场面临:1)

东京奥运会在内的多个大型国际赛事延期,2)Nike 为代表的多数品牌宣布暂时关闭全球重点疫区零售门店,3)海外电商发达程度不如国内,考虑届时海外品牌也需要进行回购渠道商存货并主动叫停部分夏秋产品生产订单,预计 Q2 开始订单的取消和推迟会较集中发生,从 3 月单月数据来看,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单月出口金额跌幅缩窄到 6.3%,但由于海外疫情发酵,下游如服装及衣着附件/鞋靴当月出口同比下降25%/28%。

当前,年轻消费者在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国内消费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 M 型消费结构,高端和低端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中间市场逐步缩小。

同时,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已经发生转变,消费更趋理性,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个性化、国际化,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满足个性化需求,向往更加优质富有创意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以及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服务,特别是年轻人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时尚化,他们更希望能与品牌建立共鸣和情感链接,通过产品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

近两年的环保风暴一直影响着服装制造业的发展,数据显示:服装纺织业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环境最严重的行业(仅次于石油产业)。

现在业界不管是对面料的开发还是款式的加工,都要非常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环保染料、保护环境的服装不仅会受到政府的支持也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纵观国内外服饰零售市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到了 2019 年,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模式已经成为服装业的大趋势。

消费能力、消费心理与社会的进步三个因素,共同催生了个性化定制这个基于人自身表达诉求的概念。且随着 90、00 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的喜好、习惯和需求都有着新的特点:更注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未来品牌可以以大数据为依托,针对个体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成、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网络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

与此同时,服装行业智能制造逐步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改造阶段,进一步实现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营销各个关键环节的应用,缝制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会明显提升;大数据+AI 算法的应用,预测消费需求,辅助创意、设计和

产品开发;智能化橱窗和自动售货机用科技化加深与消费者的互动,让消费者获得更加立体的购物体验;服务机器人将开启智能购物新体验,虚拟试衣系统优化了线上购物体验。

当旺铺选址不再是唯一选择后,曾经店铺依赖购物中心的局面也会随之改变。一边是几近饱和的一二线市场,一边是还未完全开发的的三四线城市,对国内服装来说,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块诱人的蛋糕。成立三年即登陆纳斯达克的拼多多,率先撬开了下沉市场的大门。紧接着,趣头条的上市又再次证明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品牌下沉。未来几年,购物中心将会对引客能力强的店铺求贤若渴,它们会反过来依赖店铺,甚至改变合作方式。购物中心不收租金而是换其他方式收益或将成为常态。

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决策、融资渠道畅通,职能转变到位、政府行为规范,宏观调控有效、法治保障健全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

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推动《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 2025)资金。围绕《中国制造 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

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积极培育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通过资格认定、业务委托、奖励等方式,发挥工商联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和综合服务机构的作用,引导和带动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和完善财政补助机制,支持服务机构开展信息、培训、技术、创业、质量检验、企业管理等服务。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鼓励大型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协作配套,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设备、资金支持,及时支付货款和服务费用。

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六稳”要求,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全局,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坚定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统筹推进稳增长、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保持工业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第四章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30695.34平方米(折合约 46.02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30695.34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46.02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51261.2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40271.08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51261.22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3635.21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32 台(套),设备购置费 3588.85 万元。

二、产值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10144.12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24086.00万元。

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

一、服装项目建设选址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服装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服装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服装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与服装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3、地理条件较好,并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4、城市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

5、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6、兼顾环境因素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服装项目选址方案及土地权属

(一)服装项目选址方案

1、服装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服装项目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服装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

2、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后选定的服装项目最佳建设地点—服装项目建设地,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服装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工程地质条件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标准要求,服装项目建设地无活动断裂性通过,无液化土层及可能震陷的土层分布,地层均匀性密实较好,因此,本期工程服装项目建设区处于地质构造运动相对良好的地带,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各土层分布稳定、均匀而适宜建筑。

2、拟建场地目前尚未进行地质勘探,参考临近建筑物的地质资料,地基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Q4)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土、圆砾卵石层组成,圆砾卵石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Pk=300.00Kpa;建设区域地质抗风化能力较强,地层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会受到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影响,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壳处于稳定状态,场地地貌简单适应本期工程服装项目建设。

三、服装项目用地总体要求

(一)服装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分析

1、“服装项目”均按照项目建设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严格按照建设规划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界址点坐标及用地方案图布置场区总平面图。

2、建设服装项目平面布置符合轻工产品制造行业、重点产品的厂房建设和单位面积产能设计规定标准,达到《工业服装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二)服装项目建设条件比选方案

1、服装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缜密比选后,充分考虑了服装项目拟建区域的交通条件、土地取得成本及职工交通便利条件,服装项目经营期所需的内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等,通过建设条件比选最终选定的服装项目最佳建设地点—服装项目建设地,本期工程服装项目建设区域供电、供水、道路、照明、供汽、供气、通讯网络、施工环境等条件均较好,可保证服装项目的建设和正常经营,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服装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由服装项目建设单位承办的“服装项目”,拟选址在服装项目建设地,所选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符合服装项目选址要求。

(三)服装项目用地总体规划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69.65%,建筑容积率 1.6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6.3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3.08 万元/亩。

(四)服装项目节约用地措施

1、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服装项目建设单位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2、在服装项目建设过程中,服装项目建设单位根据总体规划以及项目建设地期对本期工程服装项目地块的控制性指标,本着“经济适宜、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第六章

工程方案

一、工程设计条件

服装项目建设地属于建设用地,其地形地貌类型简单,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良好,适宜本期工程服装项目建设。

二、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三、主要材料选用标准要求

(一)混凝土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 C30 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基础采用 C25 混凝土,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0 级,基础混凝土垫层为 C15 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 C15 级。

(二)钢筋及建筑构件选用标准要求

1、本工程建筑用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热轧钢筋:基础受力主筋均采用 HRB400,箍筋及其他次要构件为 HPB300。

2、HPB300 级钢筋选用 E43 系列焊条,HRB400 级钢筋选用 E50 系列焊条。

四、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 51261.22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 51261.22平方米,计划建筑工程投资 3635.2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35.84%。

第七章

设备选型分析

一、设备选型

(一)设备选型的原则

1、选用的设备必须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能降低劳动强度,满足生产规模的要求,

2、为满足产品生产的质量要求,关键设备为知名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

3、按经济规律办事,讲求投资经济效益,在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同时,综合考虑各设备的性价比和寿命年限。

(二)设备选型方向

1、以“比质、比价、比先进”为原则。选择设备时,要着眼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

2、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同时应具备“先进、适用、经济、配套、平衡”的特性,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各项要求。该项目所选设备必须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

3、设备性能价格比合理,使投资方能够以合理的投资获得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类设备的最佳技术水平。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转费用,以保证在生产本行业相同产品时,能够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

4、以甄选优质供应商为原则。选择设备交货期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售后服务好、安装调试及时、可靠并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的设备生产厂家。根据生产经验和技术力量,该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仪器基本上采用国产设备,选用生产设备厂家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科学达到国际认证标准要求。

(三)设备配置方案

该项目的生产及检测设备以工艺需要为依据,满足工艺要求为原则,并尽量体现其技术先进性、生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及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的节能和环保要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关键工艺设备必须选择国内外著名生产厂商的产品,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国产的名牌节能环保型产品。

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的要求,本着“先进、合理、科学、节能、高效”的原则,该项目对比考察了多个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优选了产品生产专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等国内先进的环保节能型设备,确保该项目生产及产品检验的需要。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32 台(套),设备购置费 3588.85 万元。

第八章

节能分析

一、节能概述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方案》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节能降耗,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节能环保,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支撑。

二、节能法规及标准

(一)节能法律及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二)节能标准依据

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4、《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7、《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

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

1、供水条件:本期工程项目供水由 xx 出口加工区自来水管网供应,能够保证项目用水需要。

2、供电条件:本期工程项目电源由 xx 出口加工区变配(供)电系统供应,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

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

(一)项目用电量测算

1、本期工程项目电力消耗主要包括生产用电及照明辅助用电,生产用电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用电和公用辅助工程设备用电。735711.37 千瓦时,折合 90.42 标准煤。

2、本期工程项目用电量由生产设备电耗、公用辅助设备电耗、工业照明电耗以及变压器及线路损耗构成,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用电和办

公及生活用电情况测算该项目全年用电量 735711.37 千瓦时,折合90.42 标准煤。

(二)项目用水量测算

1、项目建设规划区现有给、排水系统设施完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项目实施后总用水量 20833.82 立方米/年,折合 1.78 吨标准煤。

二、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

项目位于 xx 出口加工区,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标煤92.20 吨,节能量折合标煤 30.73 吨,节能率 24.68%。

第九章

总平面布置与运输

一、总图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二)主要工程布置设计要求

场区道路布置满足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要求,使货物运输顺畅,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尽量避免或减少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要求。

(三)绿化设计

(四)辅助工程设计

1、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投资项目用水由项目建设地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

2、投资项目生产给水的对象主要是各类清洗设备,其余辅助设备、空压机及厂房内水冷制冷机组等均采取冷却循环用水。项目拟安装使用节水型设施或器具,定期对供水、用水设施、设备、器具进行维修、保养;对泵房、水池、水箱安装液位控制系统,以防溢水、跑水,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

4、卫生间均设排气扇,将湿气和臭气经排风机排至室外,通风换气次数一定要大于 10.00 次/小时。

二、运输组成

(一)运输组成总体设计

1、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

2、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可采用送货制;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使企业的物流组成达到合理优化;把企业的组成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场物料运输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场内运输

1、场内运输系统的设计要注意物料支撑状态的选择,尽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于搬运;运输线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货流与人流相交叉,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2、场内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卸车进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转运,以及成品的装车外运;场内运输由装载机、叉车及胶轮车承担,其费用记入主车间设备配套费中,本期工程项目资源配置可满足场内运输的需求。

(三)场外运输

1、场外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供给以及产品的外运;产品的远距离运输由汽车或铁路运输解决,区域内社会运输力量充足,可满足本期工程项目场外远距离运输的需求。

2、短距离的运输任务将利用社会运力解决,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因此,本期工程项目不考虑增加汽车运输设备。

3、外部运输应尽量依托社会运输力量,从而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产成品、大宗原材料的运输,应避免多次倒运,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且提高运输效率。

4、该项目所涉及的原辅材料的运入,成品的运出所需运输车辆,全部依托社会运输能力解决。

(四)运输方式

由于需要考虑服装产品所涉及的原辅材料和成品的运输,运输需求量较大,初步考虑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方式相结合的运输方式。

第十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 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工业大国。然而,尽管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大而不强”却是中国工业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加速“重化工业化”的阶段。由于中国重化工业的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导致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的负面影响迅速放大,加之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刺激政策为部分行业的落后产能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转型的步伐,加大了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难度。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连续两个五年计划实行强制性节能减排,虽然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总体水平仍然偏高。现阶段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国内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难以长期支撑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要突破中国工业由大转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依靠全新的模式和机制,而绿色发展正是对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生产方式、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必将有效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绿色发展既顺应了新工业革命下实体经济领域创新提速的潮流,也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方向,对于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由“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向“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转变,形成发展新动能,应对全球低碳竞争,保障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工作持续推进。循环经济作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已于 2008 年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形式奠定了其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013 年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 号),明确提出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的中长期目标;2016 年开始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进一步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体现了循环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投资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定为Ⅱ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Ⅱ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投资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 PM10,根据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连续 5.00 天监

测数据显示,项目建设区域监测到的二氧化硫、PM10 和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标准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环境空气质量本底值较好。根据环境质量监测部门最近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建设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为Ⅱ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Ⅱ类区标准:昼间 60.00dB(A)、夜间50.00dB(A)。

二、建设期环境保护

(一)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运输车辆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同时,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并定时洒水抵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对施工现场实行科学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设置专门库房堆存,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避免大风天气作业;应避免在大风天气状况下进行水泥、散砂等建筑材料的装卸作业,不要在大风天气开挖地面,减少大风造成的施工扬尘。

(二)建设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项目建设期噪声污染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投资项目噪声源来自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根据调查可知,项目建设期间其噪声主

要来源于打桩机、吊车、装载机、电锯、空压机、混凝土搅拌机、砸夯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建筑机械和车辆运输的交通噪声;不同施工机械噪声强度相差很大,重型和中型载重车辆在加速下的噪声级范围分别可达 88.00dB(A)-93.00dB(A)和 82.00dB(A)-90.00dB(A),打桩机的噪声级范围可达 95.00dB(A)-105.00dB(A),施工中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最大值约为 110.00dB(A),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根据类比调查和现场资料分析,确定投资项目建设期主要施工设备产噪声级(源强)。

(三)建设期水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厕所等生活设施;施工人员生活所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SS 等,生活废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Ⅱ级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水体,对受纳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四)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不但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由此产生的泥沙会对场址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在施工场地上,雨水径

流将以“黄泥水”的形式进入排水沟,“黄泥水”沉积后将会堵塞排水沟及地下排水管网,对场址周围的排水系统产生影响;同时,泥浆水还会夹带施工场地上的水泥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受纳水体的污染。

(五)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土流失与建设场址的土壤母质、降雨、地形、植被覆盖等因素密切相关,场地开挖与平整期间由于清除了部分现有地表植被,降低了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在瞬时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建设期应加强管理,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三、运营期环境保护

(一)运营期废水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为保持地面的清洁和主体工程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每天要对车间地面进行冲洗,冲洗车间地坪用水排至场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分质处理,清洗水经过滤去除固体杂物,达到再生水水质指标后由专用排水管道排入沉淀池,经物理性沉淀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治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Ⅰ级排放要求,用于绿化、喷洒路面,或作为循环水补水,对项目建设区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废水经处理后,废水中含油量小于 5.00mg/L,CODcr 小于 100.00mg/L,PH 值 6.50-8.50,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Ⅰ级标准要求,治理工艺采用“破乳+气浮+超滤”处理技术进行治理。

(二)运营期废气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拟建项目各机械加工生产设备均由加工和净化装置两部分组成的箱式密封生产整体,机械加工方式为湿式切削,加工过程产生的少量皂化油雾通过设备自身携带的净化装置处理,即产生的油雾经收集后通过离心除油、滤料吸附净化处理,净化效率可达 98.00%。

(三)运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四、项目建设对区域 经济的影响

由于项目建设地有比其它地区拥有更优惠、更灵活的政策,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收、降低土地使用费等手段,吸收外来资金投入和规模较大企业的引进,对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当地的知名度及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有力提高。同时而来的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也可以带动该区域的企业踏上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之路,促进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大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迁入人口增加,促使住房需求量增加,进而促进商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交通行业及服务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根据项目建设地发展的条件、战略地位及综

合宏观经济机遇与挑战,项目建设区域将依托本地优势资源,重点吸引产业转移的高科技、环保型的现代化科技工业产业集群,使之成为项目建设地一、二类工业聚集的高地和产业创新基地。基于此将项目建设地确定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协调,具有内在生长机能的、智慧创新型的新型生态项目建设区域。

五、废弃物处理

项目承办单位对危险废弃物全过程管理优先原则是:推行源头避免废物产生的减量化原则;首先应采用减量化技术,推行无废、低废清洁工艺。强调废物的重复使用和循环再生,能量回收;在废物产生后应采用资源化技术,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和废物交换。采用合理处置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最终强化对危险废弃物污染的控制。项目承办单位的危险废弃物管理部门、进入项目建设区域各行业的废物产生部门、废物的处理、处置部门共同协作,建立危险废弃物管理系统。在环保主管部门指导下,建立起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具有相应的处理、贮存和处置设施及危险废弃物再利用的能力,有良性的资金筹措渠道。管理模式上,项目建设区域统一监督管理,统筹管理区内危险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处理和处置工作,在具体运作上实行社会化、市场化。

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另建造集水池、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构筑物,并对施工期废污水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达标后排放;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须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被雨水冲刷带入污水处理装置内和附近的水体。

七、清洁生产

主体工程布置尽量靠近动力中心,以减少管路和动力线路的能量损失。选用低损高效节能变压器降低能耗;采用节能型光源及混合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以减少电能的消耗。投资项目实施后,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装备,并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基本上实现了清洁生产。

八、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对项目建设整体区域的影响

篇8:宁波服装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本课题组以第12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为调查样本, 于2008年10月23日至26日对参加宁波国际服装节的企业展开了“宁波服装品牌建设”专项调查。

宁波服装品牌建设已有成就

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的创建。从笔者对第12届宁波国际服装节的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结果来看, 宁波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意识已经觉醒, 企业主逐渐认识到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逐步从单一的贴牌生产向培育自主原创品牌转变。

综合性品牌战略和多品牌战略共荣共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宁波大型服装企业多采用多元化的品牌战略, 既有系列产品或多类产品的综合性品牌战略, 又有多元化产品的多品牌运作模式。以杉杉为例, 杉杉是从生产西服起家, 逐渐扩大到生产包括西服在内的衬衫、T恤、休闲服、羽绒服等产品, 这些产品基本都以“杉杉”为品牌, 而杉杉集团旗下还有高档女装品牌“法涵诗”, 童装品牌“小杉哥”, 户外休闲服饰品牌“意丹奴”等。两种品牌战略相互配合, 扩大和细分了消费市场。

从男装品牌“独步天下”到女装品牌的崛起。宁波女装品牌的崛起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传统的男装品牌如雅戈尔、杉杉、罗蒙等纷纷推出了大量的女装产品, 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二是沉默已久的宁波女装品牌也崭露头角, 如宁波仙甸服饰有限公司的“仙甸”品牌, 已经成长为国内知名的专业女装品牌。三是独立的女装品牌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如宁波本土的FIOCCO品牌已经与意大利SDS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 从此跨入国际市场。目前, 宁波女装的产量、产能和销量都超过了男装, 全市3000多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有半数以上都在做女装。2007年太平鸟女装销售额突破5亿元, 已超越男装销售额。 (1)

宁波服装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部分服装企业品牌意识淡薄。服装业是一个技术壁垒较低的行业, 宁波大多数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定位实际上是服装加工生产。由于资金、技术、文化、认识上的先天匮乏, 同时由于长期受到“重销售, 轻品牌”经营观念的影响, 使得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 贴牌生产。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制约宁波服装品牌建设的主要因素依然是经营理念问题, 服装加工型的企业认为, 相比创建自有品牌, 企业觉得订单的诱惑力更大, 因为培育品牌需要相当的资金、人力、智力和时间, 而订单则更容易产生经济效益。

品牌形象雷同, 品牌竞争同质化。宁波的服装主要集中在西服、衬衫两大类, 产品结构相对比较单一, 类型过于集中, 导致宁波服装业的品牌形象雷同。就西服、衬衫类产品而言, 其品牌形象直接服务于职业人士, 在品牌形象的设计上, 都一味强调服装的阳刚气质、成功感受, 个性化明显不足。一般而言, 西服、衬衫及童装的消费只占整个服装消费的20%左右, (2) 而宁波的服装企业就在这个狭小的市场份额中展开争夺。这种品牌竞争模式, 严重制约了宁波服装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男装品牌与女装品牌的发展不均衡。对于服装产业而言, 女装市场潜力巨大, 所以女装品牌的打造和建设也应该同样受到重视。但是, 在宁波屈指可数的服装品牌中, 大都是男装品牌;比较有名的女装品牌如FIOCCO、法涵诗、德·玛纳、33LAYER等, 与男装品牌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相比, 其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 宁波男装和女装的产量也存在较大差距。女装一直是宁波服装产业发展的“短板”, 一方面, 拥有自主品牌的女装企业品牌影响力不足;另一方面, 宁波女装的发展面临着产业链不健全、设计和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宁波服装品牌文化内涵的缺失

品牌文化是服饰产品的灵魂和核心。实际上, 品牌文化问题也一直是宁波服装企业品牌建设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从品牌公共宣传来看, 宁波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还缺乏凝练, 在产品文化底蕴的嵌入上鲜见精品。应该说,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是民族服装品牌文化内涵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宁波服装作为中国服装的经典标本, 有理由在文化内涵的挖掘方面做得更好。

“贴牌生产”的短期利益影响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尽管宁波市服装产业每年的出口总量非常大, 但是仍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要形式, 而且集中于低档常规商品, 用自主品牌出口的交货值只占出口额的1%。 (3) 许多外贸订单带来的短期利益, 使国际代工式的“贴牌生产”在宁波的服装产业中长盛不衰, 而培育自主品牌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 且其培育周期较长, 从客观上说, “贴牌生产”延缓了宁波自主服装品牌的培育和成长。

宁波服装品牌建设的对策探讨

树立科学的品牌理念, 以国际化的视野规划宁波服装品牌战略。品牌建设既是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企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品牌建设周期长, 见效慢, 而且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 这就要求服装企业的决策者必须真正认识到品牌对于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性, 必须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品牌理念,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重视和关注品牌建设问题。一方面, 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较科学的品牌意识, 要高度重视自主品牌建设;另一方面,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机智抉择,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 在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 吸取国际知名服装的品牌建设经验, 精心打造品牌形象, 合理选择品牌宣传途径, 积极参与国际品牌竞争。

打造品牌差异化价值, 塑造品牌个性形象。从宁波服装企业现有的品牌宣传资料来看, 服装企业的品牌形象同质化现象严重。打造品牌的差异化价值, 最根本的途径是在品牌中智慧地嵌入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的嵌入就是要把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精髓巧妙地融入服装产品的设计理念中去, 使服装的文化价值成为消费者最期待的价值体验。

重视品牌的质量竞争,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建立在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上, 产品质量是市场竞争中最关键的因素。同样, 宁波服装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重视产品质量, 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人员和先进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部分龙头企业已通过借用外脑以提高产品的设计能力。在对第12届宁波国际服装节的调查中发现, 虽然56.41%的受访企业表示对设计团队和技术团队“非常重视”, 但大企业负责人都表示, 宁波服装企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求贤若渴。引进高水平的服装设计师是宁波服装产业品牌建设的紧要任务, 也是影响宁波服装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

开掘企业服装设计能力, 提升品牌的附加值。与其他消费品相比, 服装产品的设计更需要不断创新。以世界知名服装品牌范思哲的logo设计为例, 正是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 巧妙地以“美女蛇发”的组合, 赋予了范思哲品牌形象摄人心魄的无穷魅力。

创新品牌宣传和销售途径, 促进品牌健康成长。2008年全球经济环境遭遇寒冰,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降低宣传成本, 同时保证品牌的健康成长, 传统服装品牌纷纷寻找新的宣传方式和销售模式, 网络成为新的宣传和营销阵地。根据艾瑞报告研究显示, 2007年~2008年是服装电子商务的爆发年。一方面, 在C2C平台的市场培育下, 2007年服装成为网购第一大品类商品;另一方面, 2005年出现的PPG衬衫开创了男装直销的新模式, 发展至2007年, PPG的模式渐受热捧, VANCL等诸多品牌的追随, 大量的男装直销网站出现, 更有传统服装企业跃跃欲试。服装电子商务的商机被传统服饰品牌、互联网企业发现和重视。 (4) 网络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媒介之一, 不仅在服装的广告宣传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也在服装的品牌营销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宁波服装产业要想打造一流的服装品牌, 切实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确保在未来的服装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重视品牌的网络宣传和网络营销。[本文为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宁波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路径研究 (G08-B03) ”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 马振宝:《自造与引进相结合, 尽显服装大市风采》, 《华博传媒》, 2008 (7) 。

2 杨丹萍:《发挥宁波服装业整体优势探析》,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3) 。

3 《宁波服企掀起“造牌运动”》, 《宁波日报》。

上一篇:冬季幼儿园安全温馨提示语下一篇:一周班级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