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先进事迹有感(宁理想)

2024-04-27

读先进事迹有感(宁理想)(精选6篇)

篇1:读先进事迹有感(宁理想)

周勇先进事迹读后感

在学习了公司员工周勇的先进事迹后,我心情激荡,被他的事迹所深深感动,自1987年进入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从一个初出茅庐技能不高,到至今身兼众多荣誉并身怀绝技的他,这一步步的心里路程印证了一句古人所说的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柴油机的综合实验转到如今的电气调试工作,真的可谓是“隔行如

然而

使自

胜任

详细

了车

方面

艺要隔山”他为了己尽快工作,的查阅辆电器所有的纸、工求及施工流程,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在业余时间到图书室、书店查阅各种资料数据,再跑到车间里进行攻关实验,工作时间几乎每天都超过12个小时,经常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他的这种“不把问题解决好誓不罢休”的牛劲和钻劲,值得我们分厂所有员工学习!在当今知识爆炸、科学技能日益更新的社会,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一个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他为了把工作尽职尽责的做好,不

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中,天道酬勤,正

是他的这份百倍努力,工作上的如此敬业和学以致用的精业,成为攻克难题,创新思维,当之不愧的蓝领调试专家。

在总装分厂有许多像周勇这样的员工,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奋学习,爱岗敬业,踏实苦干,开拓创新,练就过硬的技能本领,努力适应新技能的需要,作为后辈一代的我们,大多是新来不久的员工,在工作和学习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有些员工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甚至拈轻怕重,对以后的工作习惯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要将他们作为学习的楷模,周勇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传导了这样的信念:一腔热忱、一生奉献。总之,前辈们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员工,通过学习周勇同志的先进事迹,我将立足本职,不断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为南车四方的发展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EMU墙板1班

篇2:读先进事迹有感(宁理想)

阅完诸篇,独喜婴宁。

聊斋先生亦难得道出“我婴宁”三字,显见其倾心。且婴宁虽一女子,倒似有魏晋风度,阮籍嵇康之风,颇得我心,更何况此奇女子乃蒲留仙释道儒三流之倾注。

婴宁之形象首先即是“拈花一笑”,不禁让人想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婴宁在上元佳节“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这拈花一笑,道出了婴宁的超凡脱俗,也传达出了佛祖所传的那种纯净无染,无拘无束,超脱一切,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境界,且这种境界远非此种言语所能传达。当王子服寻佳人再会之时,婴宁“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含笑拈花而入,又一次拈花微笑,细细玩味,这是多么高妙的境界!

拈花一笑的婴宁美得让人心碎,而其顾婢子笑言“个儿郎目灼灼似贼!”又无疑显示出其天真无邪与大胆无忌,直言道出心中所想,试问寻常女子可有此等言语?

而其“遗花地上,笑语自去”,颇像《西厢记》中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于是王子服“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且此遗花---梅,亦媒也,婴宁以梅留意,子服怀梅袖中,负气自往,一段因缘以此为媒,由此展开。

婴宁所居之处乃 “乱山合沓”、“空翠爽肌”、“丛花乱树”,虽处山野,却意甚修雅。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婴宁天真纯朴的性情,真如婴孩般的可爱,就像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纵观全篇,婴宁的笑尤为突出,在离开鬼母之前,除拈花一笑,就是嬉不知愁。鬼母道其“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唤之来,先是闻户外隐有笑声,而后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但女忍笑而立,确是嬉不知愁,那么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纯如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鬼母认为“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然此种“呆痴”倒亦是一种境界,不识愁滋味的境界,羡煞多少为世事烦扰的俗人呢?

当王生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她是明白王生之意的,心中十分欢喜,故而大笑,但她知道世俗人最讲礼教,于是她对婢说“视碧桃开未?”以碧桃为由,立马逃到外面,且走时“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这是为博得心爱人好感的行为,但到了门外,实在难忍,“笑声始纵”,她内心实在高兴欢喜,要她如此压抑实为不易,而这一纵声长笑,又是多么狂放不羁,不禁让人动容,不知阮籍在此,是否有汗颜之意? 接下来的一段颇为经典。“生扶之,阴捘其腕”,此处细节,王子服暗中捏了婴宁的手腕,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婴宁笑什么呢?竟笑得良久乃罢,自然是笑王子服,一是高兴欢喜而笑,但亦有揶揄之意,既然喜欢她,却不敢大胆表露,而是偷偷地捏她,笑他畏惧封建礼法,偷偷摸摸,所以后来才以看似痴傻的言语逼迫他说出真话。在婴宁看来,任何世俗的伪饰都是不需要的。

王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以示相爱不忘,而婴宁却说了一些颇为让人喷饭的话“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她故意问王子服看似痴傻的问题,实际上是迫使王生真实地表露内心,这里多是婴宁的戏弄语,乃其小孩子心性,甚觉好玩,但又处处透着狡黠。若是真不知王生为何意,何须俯首思良久也,方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而其后,母问园中所言,婴宁说:“大哥欲我共寝。”王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这“微笑而止”,可见婴宁之狡黠可爱,戏弄之耳,看着王生如此大窘,急目瞪之,颇觉有趣。同时也知婴宁懂得适可而止,并非一无所知。婴宁的形象自是跃然纸上,生动活泼。

之后王生急以他词掩之,小语责女。王生曰:“此背人语。”女曰:“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婴宁又一次表现出痴憨之态,然其言却有深意,“寝处亦常事,何讳之”,此话似是一语双关,表面似说人睡觉乃常事,实则可能暗含男女之事乃人之自然本性也,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嘲讽,指出世人的虚伪,既是常事,又何讳之,岂不伪饰? 且“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之语乃是以世俗孝顺纲常诘之,当然亦有婴宁孝顺之意。

待王生将婴宁带回家中,王母等对她存有怀疑。于是“室中嗤嗤”,“浓笑不顾”,“极力忍笑”,“翻然遽入,放声大笑”,婴宁的这些憨痴表现令王母感叹:“此女亦太憨。”且令满室妇女,为之粲然。这就是婴宁所要的效果,大家都在猜疑她的身份,她必须保护自己,于是她的笑成了迷惑众人的一种幻相,这是一个女子面对整个世俗社会的智慧。但我不知道她在如此浓笑不顾,放声大笑之际,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酸楚?她是孤零零一个的面对周遭世俗众人别样的目光。

所以当“母疑其为鬼,入告吴言,女略无骇意。又吊其无家,亦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而已。”此句甚让人生悲,婴宁无骇意,殊无悲意,孜孜憨笑,不过是障眼法,是一种自我保护,表现出憨态,是让王母对她放心。可实际上,婴宁又岂是无悲意的,她自小无父,又遭母抛弃,孤苦伶仃,唯有鬼母相依,始有今日。对照她后来的痛哭流涕,可见其哀之深,悲之切,她在世俗人面前,一直压抑着自己,以求能容于其中。所以“昧爽即来省问,操女红精巧绝伦”,她尽量使自己表现的更符合世俗人心中儿媳的形象。然其天性难改,“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笑是她的天性,亦是她自我保护的工具。“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其笑狂,又一次点出了其狂放之性情,犹一女侠也,但又嫣然且媚,不失小女儿之美,故人皆乐之,她的笑能解王母忧怒,能使奴婢小过免遭鞭楚,她的笑是多么具有魅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魔力,她能感染周围的人,与她一起欢笑。然而周围的人是没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她的内心深处萦绕的悲哀又是哪个世俗人可以参透的?所有人都为她的笑迷惑了。

她与王子服成亲之时“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遂罢”,不禁让人想起阮籍所言:“礼岂为我设邪!”这是婴宁向世俗礼教抗争的精彩胜利,而且她的方式及其巧妙有效,用她惯常的笑顺其自然地抵抗礼法,几乎不着痕迹,婴宁是多么智慧的奇女子啊,阮籍猖狂,不拘泥世俗礼法,他使白眼,大醉酒,可是白眼惹人气,醉酒伤己身,可见阮籍如此狂生尚不如婴宁妙心。

“生以憨痴,恐泄漏房中隐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王子服这一十四入泮绝慧的男子,与婴宁最亲近,亦是不了解她,尚以其憨痴,可见婴宁隐藏之深,如此慧心,妙心,巧心即使是世俗绝慧男子亦不如的,她又怎肯对外道一语耶。可是如此隐藏的婴宁内心必然是痛苦的,在与鬼母生活时,她无需隐藏,无忧无虑,天真无邪,自由自在,可是进入世俗社会后,不得不隐藏真正的自我,她没有一个能倾诉内心的完全信赖之人,她是如此孤独悲哀,却依然微笑着,而且笑得这么美,这么醉人,这难道不震憾人心,不让人为之悲痛吗?

婴宁爱花成癖,尤甚金钗,可见其出尘不凡,鲜花易谢,世俗人怎肯为花而典至贵金钗?但婴宁是浪漫的,她已为人妻,还会攀登其上,摘供簪玩,尤见当日山村之中“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之娇态,其小孩儿贪玩之心性尤尚在也,且“母时遇见,辄诃之,女卒不改”,其淘气天真贪玩,本性使然,甚为可贵。

然西人子之事,却令婴宁“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王母说“人罔不笑,但须有时”,就是要求她在封建阴影中强颜欢笑。我婴宁可不吃这套,若不能随性而笑,倒不如不笑,虚伪做作之笑我婴宁岂会!

且西人子之事亦被作者称为“墙下恶作剧”,可见聊斋先生也明确地点明婴宁只是“似全无心肝者”,实际上“其黠孰甚焉”,真乃一小狐狸也,她的孜孜憨笑不过是迷惑众生的表相。

但在长久压抑之后,婴宁终在一夕对生零涕,这既是一种压抑的爆发,亦表明婴宁最终融入了世俗社会,她已不复前笑,在经历了世俗的种种之后,成长为符合封建礼法的“宁姑”,她不会再骂王子服“个儿郎目灼灼似贼”,不会再攀登花树,摘供簪玩,俯视“天夫”,而是对生零涕,哽咽而语相求“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且此话还不得不带着世俗语。

于是在荒烟错楚中,果得媪尸后,“女抚哭哀痛”,她哭的是怎样的撕心裂肺啊!她那凄怆的心谁能理解啊?我们何曾想到曾经那个拈花一笑,嬉不知愁,浓笑不止,纵声狂笑的婴宁会如此痛哭流涕!她抚着鬼母的尸体痛声哀哭,她的哭是对长期压抑束缚的悲痛的发泄,是对自己一去不复返的欢笑的祭奠,是对与鬼母生活无拘无束的深深怀念,是对世俗礼法吃人本质的血泪控诉!她哭得肝肠寸断,惊天地泣鬼神,而周围的世俗人只会感叹“好一个礼教典范的孝女呀”。

幸而天见垂怜,婴宁生得一子,“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你世俗礼教且猖狂,试看后世风云如何变!

最后作者亦言“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何常憨耶。”是啊,婴宁在世外桃源般的荒野生活时,其笑完全是自然随性的,她俨然一只无拘无束的小兽物,欢快的生活着。然而当与世俗社会接触后,虽时有随性之笑,但其笑背后则增添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我不自禁要拿阮籍与之对比,两人均天性不拘礼法,狂放任性,一个恣情于酒,以醉酒避司马氏,一个狂纵于笑,以笑抗礼俗之法。且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而婴宁以各类之笑示己之爱憎。两人最终都是与世俗妥协的,但内心深处却有着无穷的悲痛,“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其母终,阮籍曾“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婴宁哭鬼母何其相似,有穷途之哭,有失母之痛,且都是如此深沉悲哀。

篇3:读先进事迹有感(宁理想)

读了《小学语文教师》第3期上刊登的有关管建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系列文章, 尤其是看了管老师的《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后, 对“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主张和做法有了大致的了解, 深为管老师在几乎被改“厌”了的阅读教学上敢于痛击时弊、独辟蹊径、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感动。但读过之后细细想来, 总觉得有些地方好像不妥, 但一时也说不上来。于是便从网上找到苏叔阳写的原文来读, 不读不知道, 一读还真吓一跳。通过对原文与课文的对照阅读, 笔者才弄清楚了自己为什么对这堂课感觉有些不舒服、不满意。笔者下面谈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只是就事论事, 并不代表对管老师“指向写作”阅读教学理念的质疑和否定, 敬请管老师及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个问题:指向“谁”的写作?原作者还是课文改编者?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把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构思过程作为教学的突破点, 这是区别于传统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里的“指向”一词指向的应该是作者。但是, 我们知道, 很多文章在选入教材时往往会被改动和调整, 这就引出了上面的问题:指向“谁”的写作构思?

《理想的风筝》课文注释中已经明确说明:作者苏叔阳, 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改动有多大呢?如果只是个别字句的修改, 也就罢了。但编者对这篇文章的修改是大篇幅的, 不只是个别字句的替换改动, 而且还涉及文章实质内容上的删减, 甚至文章题目的更换, 已经“伤筋动骨”、触及思想主题了。笔者简单地估算了一下, 修改的文字几乎占到全文的三分之一。课文改动较大的部分有:删去了原文中刘老师“课上的极好”和“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两段文字, 共377字;此外, 其他地方删改的语句还有十三四处之多, 共160字左右, 不再一一列举。严格来讲, 这篇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课文已经很难忠实体现原作者的立意、构思与文字之妙了,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编者的二度创作, 体现的是编者的立意和构思了。比如, 原文叙事的线索有两条:一是叙述刘老师的故事;二是写刘老师对学生们的深刻影响以及“我”的真实感受。在改动后的课文中第二条线索便中断了。在选材上, 原文取材范围更宽, 对刘老师的描写更全面。而且上课部分的叙述重点放在了刘老师的教学艺术与他对学生的关爱上。这部分恰恰被编者删除了。从主题来看, 原文重在通过回忆刘老师的教学与生活中的感人事件, 表现刘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而修改后的课文则主要表现了刘老师的“乐观和顽强”精神。显然这是两个内涵和外延均不等同的主题。

面对这样的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的两篇文章, 笔者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按照“指向写作”的理念来教学这篇课文, 是指向“作者”还是“编者”, 抑或指向糊里糊涂的抽象出来的“混合作者” (原文作者+编者) ?

第二个问题:写作的思路是客观的、静态的、唯一的, 还是主观的、动态的、具有多种可能性的?

一篇文章的题目和主旨立意大致确定后, 往哪个方向写, 选哪些素材, 作怎样的结构安排, 采用哪种行文语气和风格, 原是可以预先策划和筹谋的。但是一旦动笔, 踏上了思考和写作的路途, 便由不得你了。无论你预先设计得再好, 都有可能被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感受所推翻, 也有可能因思绪紊乱、文思枯竭而迷茫踟蹰以致搁笔。写文章, 总是在预设、改写、再预设、再改写, 在左顾右盼、前呼后应、上推下求中反复探寻, 直至最终敷衍成文, 而意犹未尽的。因此, 我们通过最后的成文固然可以逆向推衍出作者思路之演进, 但总免不了有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之嫌。笔者认为, 那些时常干扰写作过程的迂回反复、曲折顿挫之处, 才是揭开写作秘密的真正锁钥。只看到了文章表面上呈现出来的整饬严谨的结构线索, 而误以为好文章都是按照所谓的普遍写作规律预先构思谋划好的, 不免太小看写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了。因此, 通过对静态的文章结构进行逆向分析并不能准确推导出写作构思的真实过程, 阅读教学指向“写作思路”, 本身无可厚非, 但如果把“思路”加以神化和绝对化, 搞出个“思路决定论”来, 也就有失偏颇了。

正如前文所说, 这篇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是经过了编者的改造的, 其写作思路并不是客观的、唯一的、原有的。因此, 在教学中探究作者写作思路时, 应该注意不能把话说得太满, 太绝对, 太武断, 应留有探讨的余地。这既是对作者和文本的尊重, 也是对写作规律的尊重。以此来观该课实录, 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指向写作”的“陷阱”, 对学生的写作观念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 管老师在教学文章构思的第二个特点“故事一长一短”时, 指导学生用数行数、查字数的实证方法, 计算出:“讲故事”11行218字;“写板书”7行137字;“放风筝”11行217字;“追风筝”7行135字。从中总结出两个长故事一样长, 两个短故事一样短并不是巧合, 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即“构思”而成。然后得出结论说:“同学们, 写作文, 段落的长或短, 是有讲究的, 是要想好了的。不是有话就多写点, 没什么话就少写点。写作文的挑战之一就在于:明知道这里要写长一些, 可就是写不长;明知道这里要写短一些, 可是却又有那么多的话。”应该说, 管老师的用意是好的, 希望学生了解叙事的节奏变化和内容详略上的穿插交替。但是这种教学设计造成的导向却是错误的, 学生会误以为写多个故事时必须作这样的长短交叉和字数相当的刻意安排。写作构思不是数学计算。故事长短是视叙述情理和写作目的而定, 并没有什么必须一长一短、行数相等、字数相近的框框和规定。管老师这里所讲的所谓的写作构思规律并没有学理上的充分依据, 只能作为一种写作个案来处理。

接下来, 管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构思的第三个特点:故事应具有内在关联。按照管老师的理解, 写刘老师“上课”的故事, 只选择了“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 像其他的内容, 比如刘老师“关心同学”“博学多才”等不应该选进来, 因为它们不能体现“放风筝”“追风筝”所表现的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精神。所以文章中选择的上课内容是“讲故事”“写板书”, 因为它们能体现这种精神。最后的结论就是, “用故事来写人, 要注意故事, 有没有这样的内在的联系”。这里的问题似乎更严重!作家写人物, 是不是在一篇文章中只能写一种品质, 无论写多少事件, 都必须体现这种品质?文章贵在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给人留下最深刻完整的印象。事实上, 一篇文章罗列的“同质”事件越多, 会越显得啰唆重复, 表达效果反而不好。文章选用什么素材, 一是取决于作者对素材的熟悉与掌握程度, 二是取决于作者的表达主题和写作风格。就这篇文章而言, 是写人物的, 写人物最忌把人写得脸谱化, 写得单调、片面和扁平。与改动后的课文不同, 原文采取了从面到点的写法, 先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写刘老师的外貌、性格、所教学科、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等诸多方面, 在读者心目中描绘出刘老师的一种整体形象;然后再集中写课下放风筝、追风筝时刘老师体现出来的乐观顽强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应该说, 原文中的刘老师是立体的、多面的、鲜活的, 而课文中对刘老师人物形象的塑造则略显单薄和片面。管老师的引导和教学, 无意中用课文的构思否定了原文的构思, 用单一性否定了多样性, 应引起我们对“写作指向”教学应指向何处的反思。

通过上面这两个教学片段的分析, 笔者要强调指出的是:文章呈现出来的结构思路不同于真实的写作构思过程;文章在结构与构思上的安排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可选性和偶然性;在通过具体的文章分析来发现和把握普遍的构思规律和写作艺术时, 不能机械地照搬套用写作理论和写作知识, 而是要因文制宜, 合乎情理, 避免牵强附会, 强加于人。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堂课尊重学生的言语生命了吗?

统观这堂课, 学生基本上被老师预先设定的“思路”牵着走, 甚至是拉着走, 课堂里面缺少真正的讨论和争论。我们看到的是老师的“高明”, 而很少能欣赏到学生的独立见解和思想个性。在学生出现困惑时, 老师不是放开手让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是暗中引向预设好的结论。即便在最后开放的环节, 让学生猜测老师最不喜欢的句子, 表面看来好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 但其实学生的回答仍然是以老师的标准为标准的, 并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篇4: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篇5:读《理想点亮人生有感》有感

双江小学五年级三班:张译之

指导老师:廖晓芳

我最近迷上了一本书叫做:《理想点亮人生》,这本书一共有五个单元都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本书让我在学习上会更感悟真理、生华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拼搏精神,在练习中也会锻炼品质、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启迪智慧。引导我们成为新一代有理想的人,成为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华民族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最让我有感触的两篇是:《不让祖国受欺悔》和《让人民不在挨饿》。

《决不让祖国受欺悔》主要写了:钱学森为了不让外国人瞧不起我们中国人,便努力报效祖国,为祖国争光添彩,最后为我们中国人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的强大武器。

还有一篇文章是(她)《让祖国不在挨饿》,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袁隆平爷爷不顾劳累,天天都在田里研究水稻,最后研究出杂交水稻,让祖国人民不再挨饿。

从这两篇文章就看出这两位伟人的为

祖国争光添彩和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呀!

而我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不能像钱学森和袁隆平那样做出为祖国那样大的奉献,但我在生活中,我会做出我力所能及的事,为人民做出奉献。

我以前还没有理想,自从我读了这本书,我就有了一个理想就是:开一家博物馆。为了我的理想我一定努力的。我要加油!再加油呀!

我以后一定也会让我学习这本书里的人物,让他(她)们树立目标、向目标前进,让他(她)们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篇6:读《理想》有感

《理想》这篇文章作者是流沙河,主要说明了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

当我读到“那时妖魔在考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这句话后,我感悟到了如果去追求理想的信念被动摇了,理想就会被扒窃。告诉我们要视理想为生命,切莫失去。

我又想了一下,觉得自己也很容易被动摇。

有一次,老师在讲课,我在下面想:将来我能做一位老师该多好啊!所以我下定决心做一位负责任的英语老师。

到了第二天,我上英语课时,觉得英语题目很难,想到以后教同学做英语时,也不知怎样解释给同学们听,想着想着,觉得数学挺容易,就改变了理想,将来要成为一名会计。上数学课时,觉得奥数题很难。也改变了理想,将来成为大学生,最后觉得每科都很难,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直到我看到《理想》这一课,知道理想就像生命一样重要,不能没有理想。

上一篇:中秋节猜谜语活动方案下一篇: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