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导游词怎么写

2024-08-12

华清池导游词怎么写(共7篇)

篇1:华清池导游词怎么写

华清池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讲解员**,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内,南依骄山,北临渭水,内有天然温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适于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胜地。

根据历史资料证明,华清池已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早在6000多年以前,原始先民便在这里创造出了灿烂的史前文明。3000年前的西周时,周幽王就在此修有“骊宫”,周以后经历了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骊宫”、唐太宗的“汤泉宫”、唐高宗的“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在以前宫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理上的优势,依骊山的山势而筑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并修有登山的夹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把这里同长安的“大明宫”、“兴庆宫”连为一体。公元747年,新宫落成,李隆基赐名华清宫,后因宫内多温泉浴池,又名“华清池”。唐华清宫,从山顶至山下,宫殿林立,楼阁相属。出现了“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的壮观景象。至此,华清池也达到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历史见证。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唐玄宗通音律,杨玉环善歌舞,两人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玉环宠爱有加,更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说法。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前跪地对天发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是对此情此景的详细描写。但由于唐玄宗在执政后期,整日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思朝”的奢靡生活,最终导致了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士兵们杀死宰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了杨贵妃。从此华清池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宋元明清还有多位皇帝游幸至此,但都未达到唐华清宫的盛大规模。

我们眼前的就是九龙湖,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的舞台就设在这里。舞剧的特点是“真山真水真历史”——它以骊山山体为背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主线,以各类实景为元素,将这段传奇的爱情故事真实地再现在人们眼前,欢迎大家傍晚有时间来观看。旁边的大殿叫”飞霜殿” 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骊山时使用的寝殿。相传此殿落成之时,正适冬季,雪花漫天飞舞,还没落及地面就被大殿四周温泉的热气蒸腾到空中,落雪为霜,故称 “飞霜殿”。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首先来看“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俗称“贵妃汤”。因汤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它一方面用海棠花的艳丽来衬托贵妃的娇美;另一方面用海棠花的造型形象比喻杨贵妃丰腆的形体。汤池的池壁由四块墨玉拼砌而成,汤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踏步,便于上下,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中对称协调的美学观念。不仅如此,汤池的供水系统也设计得非常科学,池底正中有一直径为10厘米的进水口,进水口上接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的花蕊,下接陶制水管道,与温泉总源相通。温泉因自然压力从花蕊中自动喷洒而出,喷出的形式与喷泉相似,而洒下来的形质,不正是今天生活中的淋浴么?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熏无颜色”的杨贵妃曾在海棠汤中淋浴了近八个春秋。《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待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诗句形象的描写除了杨贵妃沐浴时宛如海棠初醒的娇媚姿态。

下面我们游览莲花汤。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大家有没有为它的气势所震撼呢?它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也称“御汤九龙殿”。宫殿建筑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有内外殿之分。御汤可储水近l00立方米,俨然一座庞大的游泳池,充分显示出唐代追求恢弘大气的社会风尚及皇权的至高无上。莲花汤造型奇特,上下两层台阶造型不同,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呈写实的莲花状;下平面为规则的八边形,“八边”代表着大地的八个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而莲花设计在大地八极之上,完全合乎于莲花根植于大地土壤之中而花浮于水的特殊生长规律;水、土、花三者紧密关联,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汤,叫做星辰汤,是唐太宗李世民“汤泉宫”的遗存。整个汤池的设计是阎立德根据唐代礼制规定,再结合天空星象、二十四节气、即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理念设计的。星辰汤离温泉水源最近,水质最好,地理位置最优越。泉水因自然的漫溢涌入汤池,形成了现代的自然水及冲浪浴的沐浴方式。在修复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又考证了在星辰汤的底部,叠压着秦始皇的“骊山汤”和汉武帝的“汉骊宫”文化遗存,并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室配套浴具,为研究秦汉沐浴文化提供了材料。

下来是尚食汤,它形制小,工艺简单,相对于前面的御用汤池,显然沐浴者的地位不及前者。从汤池的整体结构分析,池中间设有石隔墙,东,南,北三面修砌有入池石台阶,池中并无固定的坐向位置。充分证明尚食汤面积虽小,但在此沐浴的人较多,使用率较高,身份较复杂。所以推断出,尚食汤是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侍官员的沐浴场所。

这个是太子汤,顾名思义,它的沐浴者就是东宫的皇太子,在此沐浴过的皇太子有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贤、李旦,李隆基等共10人。太子汤采用“星辰汤”的排水道供水,即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尊卑关系,又寓意着来皇太子能常沐父皇恩泽。由于太子汤的四壁及池底遭受到较严重的破坏,所以太子汤以露天的形式陈设。

好,现在我们来参观温泉总源。我国有温泉2700多处,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华清池的骊山温泉,因开发利用早,水质纯净,医疗价值高,享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环园,她是1878年临潼县令沈家祯主持修建并提名的,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环园既有北方园林的恢弘气势又兼具江南园林的优雅别致,199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曾驻于此,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大家看到的半山腰的亭子叫做“兵谏亭”,也叫“捉蒋亭”,顾名思义,就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逃到山上,被张学良、杨虎城捉住的地方。

昔日的皇宫禁苑、天下御汤,今日成了民众的游览胜地。正如郭沫若先生所咏“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民庶尽天王”

各位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华清池就只能简单讲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再来参观,谢谢!

篇2:华清池导游词怎么写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它的得名说法甚多:一说其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匹青苍色的骏马,故名骊山。一说这里曾是古丽戎国所在地,所以叫骊山。骊山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入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因此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之上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到了唐代,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又因,此处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1956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恰如其分的道出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

现在我们从西门进入华清池。眼前看到的这个湖叫九龙湖,背后的这座大殿叫“飞霜殿”。每到深秋季节,降霜之时,由于九龙汤内水汽蒸扬,从而使寒霜飘浮在空中,飞来飞去,迟迟不落,所以取名飞霜殿。东西为两个配殿,分别为沉香殿和宜春殿。

2006年7月31日(农历七月七日),中国首部大型山水情景舞剧《长恨歌》在华清池九龙湖上隆重推出,舞剧改编自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通过歌舞艺术,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李杨爱情誓言为主线,再现一千多年前唐玄宗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该舞剧斥资5000万元,演出环境堪称国内一流。纵面四望,神秘的夜景臵于观众面前。骊山、九龙湖山光水色,水乳交融。龙吟榭、晨旭亭、晚霞亭、拱桥、宜春殿、沉香殿、飞霜殿等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由远及近,分为多层次的艺术自然空间。九龙湖水面宽阔,景色宜人,宛若一面明镜。一架九龙桥将湖面分为上、下两湖。舞台包括上湖的长方形辅舞台,下湖的隐蔽式三维百变主舞台。湖面上为梦幻变色水幕,在每场演出前喷出水幕,并从中间向两侧徐徐散开,拉出演出帷幕。近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在水面上自由升降,湖周的飞霜殿、沉香殿、九曲回廊等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华灯怒放,树影婆娑,3000张电子伸缩椅将观众拉回唐代。演出全长60分钟,包括奉诏温泉宫、贵妃出浴、七夕盟誓、贵妃醉酒、千里单骑送荔枝等十余个场景。演出引领大家梦回大唐华清宫。今晚8:30分,我们就可在此观看演出。

现在请大家跟我到飞霜殿北面,这一副由90块汉白玉组成的大型壁画,就是《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一座华丽的殿宇里,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生动场面。整个画面由53个不同人物组合而成,不仅反映了李、杨宫廷生活的一面,而且从中可以看到我国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说起华清宫,就不能不说到唐玄宗和杨贵妃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了。杨贵妃名叫杨玉环,17岁时便长的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被唐玄宗册封为儿子李冒的妃子。5年之后,唐玄宗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就这样拉开了唐玄宗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序幕。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专门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阿!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已赐死杨贵妃,此时,杨玉环仅38岁。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御汤遗址博物馆。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半百仍然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温泉有着密切的关系。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时,发现了五座汤池遗址,1990年在遗址上建成了我们眼前的这组御汤遗址博物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海棠汤。因为其平面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为它专供杨贵妃沐浴,又得了贵妃池这个美称。我们看池中间,有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成的莲花底座,这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也是考证时的重要依据。这莲花底座上边接莲花喷头,下边接陶水管,与温泉水源相通。当时温泉水量足,出水压力大,温泉水从莲花喷头喷出时,水花向四周喷散,飞珠走玉税务满期,相当现在的淋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不正是其景的写照吗?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莲花汤,又叫御汤或九龙殿。是专门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这个汤池下面是八边形,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装有双莲花底座,比贵妃池多了一个,因为这里毕竟是供皇帝用的。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玄宗,从范阳取上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燕,还有双莲花座臵放于池中,供玄发财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而且延续时间最悠久。考古专家发现这个汤池遗址下边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星辰汤右边这个小规模的殿宇,是沐浴者更衣休息的地方。再看基部四周有条浅浅的不宽的环渠,这叫散水。那时渠中有温泉水自然流动,水气蒸腾不断散发热量,因为这里离温泉水源最近,水流到这里有40度。这道散水沟是中国最早的暖气设施。

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南北对称的两个台阶。大家看,在北边台阶下有6个小石窝,他们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根据有关人士分析,这可能是用来蹭脚的。

立于御汤遗址博物馆入口处的石碑,就是《温泉铭碑》。大家可别小看这块碑石,它可是从存世的李世民手书真迹孤本拓本复制而成的,这个孤本在海外流失近百年,是九十年代初花费巨资从法国购回的,可想它的珍贵了。

这里是温泉水源处。骊山温泉的形成是雨水沿构造破碎带渗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岩层中储存起来,由地热增温效应形成热水,再向上运动,由断裂通道涌出地面形成。这里的水温终年恒定在43度,总流量每小时达112吨,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极适宜沐浴。

下边,我们将参观五间厅。它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1936年12月12日五间厅的枪声划破了夜空,蒋介石闻讯急忙从后窗翻出,逃到了骊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后被张学良、杨虎城的士兵捉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迫使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蒋介石获释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号厅房为侍从室,二号厅房为会议房,三号厅房为蒋介石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蒋介石的卧室,五号厅房是蒋介石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间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住宿的地方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1946年,国民党政府在蒋介石当年藏身的虎斑石处修了“民族复兴亭”,又叫“正气亭”,解放后改为“捉蒋亭”,现在又改称“兵谏亭”。时至今日,近70年的漫漫岁月正在一天天的消除人们的记忆,但华清池五间厅却时时刻刻地向游人诉说着事变的原委和历史意义。

从五间厅出来,我们现在看到的仿唐建筑是梨园。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的地方,唐代梨园本部在西安城北边,而这里是随驾梨园。我们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能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他们有着对音乐舞蹈共同的爱好,据说杨贵妃擅长霓裳羽衣舞,如白居易所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现在,这里每天定时举办“贵妃伴驾游”“明皇选妃”等仿唐舞蹈,大家可以在此观看。

篇3:《写导游词》教学

一、情境导入,反馈资料收集单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几天,全国各地的老师来到桂林参加活动,同学们推荐了特别值得游览的桂林景点,填写了资料收集单,真好!

(点击课件,出示“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

师:我对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57位同学一共推荐了11个景点。(指课件,引导学生看表格)排第一的是———

生:(齐)象鼻山。

师:我们班有———

生:26。

师:26位同学推荐了它。漓江排在了第二位,有———

生:9。

师:9位同学推荐了漓江。

师:今天,我们要为推荐的景点写导游词。(板书:写导游词)

【反思】课前有准备,课上有反馈并不鲜见,但把来自学生的具体数据整理成表格的形式是一个细节,一个对学生学习成果予以关注与认可的细节。同时,这些数据与景点排名的直观出示,让学生在课前谈话的基础上一下子进入了课堂,进入了一种参与的状态,并形成一种对自己推荐景点能进一步亮相的期待。

二、欣赏对比,了解导游词的特点

师:导游词该怎么写呢?我们来先听一听导游的讲解好吗?

(播放赵州 桥的导游 讲解: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赵州桥。我们先来欣赏栏板上精美的图案。大家看到了什么?对,是龙,一条条栩栩如生!请跟着我一幅一幅观赏。你看———这两条龙,相互缠绕,嘴里吐着水花;这一幅是飞龙在天,两条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这一幅就是大家熟悉的双龙戏珠。请大家仔细看,这些龙有什么特点?是的,这些龙都是四爪,尾巴细长,没有鳞片,比较短小,这是隋朝龙的特点。有没有觉得,这些龙似乎在游动,像活了一样。接下来自由参观,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

师:介绍的是哪儿?

生:(齐)赵州桥。

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 课文———(课件出示三年级上册封面和《赵州桥》课文)

生:(齐)赵州桥。

师:还记得吗?课文中是这样描写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出示语段)刚才视频里,导游是这样讲解的。(出示语段) 导游词和课文的描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呢?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这个问题。合作学习的任务有两个。

(师出示,生齐读。)

1.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师:课文片段和导游词就在你们的桌上。好,你们四人小组开始探究吧!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反思】听一听,看一看,现场感受导游词的特点,再回顾已经学习的课文片段,此次比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能力,关注的是语言表达的形式,目标指向明确。同样也是基于学生实情,本次学习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有助于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相互启发、完善,培养合作学习中的倾听、表达能力。学生在与同伴的比较、归纳中求同存异,逐步形成“讨论”的成果。

师:我们先来交流相同点。

生1:我觉得课文和导游词的相同点就是它们描写赵州桥的句子。

生2: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我们小组觉得课文和导游词都细细地把景点的主要地方说清楚,介绍它们的细节。

师:这是介绍景点的什么呢?

生3:介绍景点的这几条龙。

生4:具体写了龙的图案。

师:概括地说,谁能说?

生5:是景点的特点。

师:是风景点的特点,也就是说介绍了什么?

生6:景点的样子。

师:我们用一个词说,看到了景点的什么?

生7:是外貌。

师:人我们一般说外貌,景点我们说什么呢?

生8:说外形。

师:说外形也可以,但不是很恰当。我们去游览,首先看到景点的什么?

风光。(师板书:风光)生9:概括地说就是它的

师:给她掌声。不同的事物,概括的时候我们给它的称呼是不一样的。人物我们一般说外貌,动物我们往往说外形 , 如果是景 点我们就 说是———(生:风光)。这是你们发现的相同点。通过我们小组的合作和大家的交流,慢慢就弄懂了,明白了。

【反思】四年级的孩子思维还是比较直观的,他们能发现共同的内容所指,但却还不能直接提炼成一个“概括的词”。这的确有难度。这个环节中,就“风光”一词前后请了8个孩子,能明显感受到学生 在教师的 提示、期待下 一直在不 停地思考 、搜索,同时注意了教师提供的线索,因此他们一直在接近,一点点地接近———不是接近答案,而是接近“语感”。在几轮的比较、判断、再选择 中 ,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用耐心、用信任让孩子经历了一次“探 究学习”,这不正是经历“过程”吗?其时,台下教师在听到第3、第4个仍有些不着边际的回答时都已经开始坐不住了,似乎觉得这样问也太没水平了,如此启而不发何必再苦苦等待呢?“语文是慢的艺术”大家都知道,可是在课堂上,在公开课上真的能做到吗?如果心里装着孩子,其实是能做到的。

师:接下来交流不同的地方,谁先说?

生:我认为导游词和课文不同的地方是:导游词前面有开场白。

师:导游词有开场白,是对游客进 行———(生齐 :欢迎)。(板书:欢迎)

生:导游词还有导游和游客的互动。

师:欢迎是互动的一种方式。(板书:互动)导游和游客互动交流有很多地方,我们找一找好不好?哪些地方有互动,找得出来吗?

生:互动应该是“请跟着我一幅一幅观赏”。(师在课件上现场画出)

生:还有,“对,是龙”。

师:(边画边说)先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再说“对,是龙”,这也是互动交流。

生:“请大家仔细看,这些龙有什么特点?”

师:(画出) 这也在互动。还有吗?

生:还有这一句:“是的,这些龙都是四爪,尾巴细长,没有鳞片,比较短小。”

师:前面导游先问了,然后又自己答了,这也是互动。

生:“接下来自由参观,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师板书:提示)

师:跟游客互动交流的时候,导游会跟游客打招呼欢迎;有的时候还会提示;有的时候,用一些问题引导游客们参观、游览。是不是这样?(生:是。)我们到了一处景点,导游除了给我们介绍景点的风光之外,还会跟我们说些什么?

生:还会跟我们说景点的故事、传说。

生:导游还会介绍景点的历史。

师:介绍历史知识,讲一讲传说,说一说故事,是不是这样?(板书:故事……)

师:通过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比课文和导游词,结合我们的旅游经验,我们发现,导游词的内容可以写景点的风光,也可以介绍有关景点的故事和传说,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等等。我们还明白了导游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跟游客的互动交流,要对游客有礼貌地欢迎,要引导他们参观游览,有的时候还要提示一些注意事项。

【反思】“找不同”相对而言可说之处就多了,但有了前面“风光”一词的体验与学习,这一轮学生在回答时明显会自己先提炼概括了“互动”“欢迎”“提示”等,导游词的语体特点全在学生的视野之中了,师生对话明显流畅。这岂不印证了前面“磨刀不误砍柴工”之举?

再看“找互动”一处,学生找,教师现场利用课件的简单功能直接画出,很自然,又体现了动态的生成。这一画,也让学生更明确了导游词的“互动”这一显著特点是辐射全文,几乎时时有。然而这一点已经不用老师强调了,学生已一目了然。这一举措,是在指导写作 ,可又没有 指导的痕迹,一切皆来自学生自己的发现。

三、情境融入,自主选择内容学写导游词

师:明白了导游词的特点,现在写,有底气了吗?(生: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为自己推荐的景点写导游词。

师:(课件出示两位学生的收集单)这就是你们的课前资料收集单。这两位同学不仅资料收集整理得好,而且书写漂亮、干净、整洁。给他们鼓鼓掌!(掌声) 还有这些同学(课件出示一列姓名),他们收集的景点风光很吸引我;这些同学 (课件出示一列姓名)收集的故事传说,让我印象深刻;还有这4位同学(课件出示一列姓名)整理的其他方面的资料让我很感兴趣。资料收集得好,写导游词就方便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写导游词。我们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好吗?

生:好。

师:刚才有同学问:“我想既写风光,又写传说可不可以?”我们可以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写两个方面。

(生写导游词,师课堂巡视指导。在学生写了两分多钟后,面向听课老师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桂林风光片,并配上轻柔的音乐。)

【反思】展示学生的优秀收集单,通过又一张统计表,呈现学生的名字,这与上课伊始的数据相呼应,与课堂生成“风光”“传说”等项目也是不谋而合。对学情的了解、对课堂的预设均是有出处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欣赏,是为台下听课老师安排的。音乐既给学生一个写作的背景,让思绪随音乐静静流淌,又让观课教师能在静静的欣赏中等待学生们慢慢写作,可谓一举两得。

四、自评互评,交流修改导游词

师:写好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下面有一张评价清单,你可以读一读你自己写的导游词,对照评价清单,给自己评一评,在自评一栏里打打钩。

(生自评)

师:自评好了,小组每两个同学互相交换,给对方评一评,在互评一栏里打打钩。

(生互评)

【反思】作品一旦出炉,就开始等待读者。通常学生会把这个光荣 的任务交 给老师———等老师评价吧。这堂课把这项责任交给了学生,一张评价清单将课中学习探讨所得凝练其中,简洁明了,学生一一对照即可自行判断,操作性强。在此基础上,再向前多走一步———互评,习作要求再次呈现,再次印证,让学生还能习得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一评,评出自己的分辨与见解,评出更明确的习作标准;这一评,评出一个真相———要写好其实是有章可循的,评出一条底线———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就达成了。

师:(选择一生的投影出示) 我们来看看他的导游词,对照评价清单,给他评一评,并给他提提修改意见。我们先听他读一读。

生: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悦池,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桂林山水甲天下之 一的5A级景点———漓江。它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到阳朔,一水相连,贯穿南北。千百年来,漓江的百里画卷,江水清澈,奇洞美石,绿树环江,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今天由我带领你们的旅程到此结束。你们一定觉得我的讲解很精彩吧,下次有时间,一定要常来这山美水美的小城市哦!谢谢大家!

师:有点小导游的味道。那我们来评一评,他重点介绍了什么?

生:我认为他重点介绍了漓江的风光。

师:风光重点介绍,他把内容讲清楚了吗?

生:我认为,他没有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师:主要内容讲清楚了,可同学觉得还不够具体,是不是?好,我们再来看他的互动交流,哪儿体现了?

生:我觉得他的开场白体现了互动交流。

生:还有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体现了。

师:最后也有,是不是?那么对他的导游词,你还有什么修改建议吗?

生:我给他提一点修改建议:多了“一定”。

师:有点重复了,用词要丰富一点。他的建议,你接受吗?

生:接受。

生:你为什么马上写了“各位游客下次再来”?

师:游客还意犹未尽呢。我们来看,这个地方漏字了,是不是?看来写导游词不仅要关注导游词的特点,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语句的通顺,对不对?很好,谢谢你,掌声!我们再请一位同学。

生:大家好!想认识桂林的风光吗?那就和我一同走进象鼻山吧!……

师:他给自己三个钩全打上了,你们同意吗?

生:我不太同意,因为他没有讲什么传说故事,我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

师:他介绍的也是象鼻山的风光,你觉得如果加上传说故事就更好了,是不是?(生:是。)好,你接受吗?(生:接受。)

师:有没有介绍象鼻山的,觉得自己讲得比他还好的?请你吧!(生上台)正好,臧老师26号也到桂林的景点走了走,(取出手机,出示自己的照片) 给你配上 图 ,现在,我也是其中的一位游客了,请你为我们讲解一下。

生: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李清芷。现在我们来到了桂林的城徽———象鼻山,它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由于象鼻山像一只大象,在江边畅饮,所以被称为象鼻山。来,我们上船吧,小心一点,别滑倒了。大家先听我朗诵诗歌,猜猜我说的是哪首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好,猜吧!对了,是《河水月洞影》。大家小心下船,别掉入水中。大家注意一下,不要到水边玩,不要乱画。请自由活动吧!(台下掌声)

师:你看,老师们都给你鼓掌了。谢谢你的导游!相信下课之后,老师们迫不及待都要到象鼻山游玩一番了。

【反思】这个环节在习作指导课上并不新鲜,但本课的新意在于充分预设———象鼻山,这个课前调查位居第一的景点。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应备生活。当学生绘声绘色地当导游介绍景点时,照片上的老师,这位游客正在 景点前拍 照留念呢!这是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身临其境。当教师顺势在学生座位上一坐,成了学生中的一员,更确切地说是游客中的一员,舞台属于小导游,属于小作者。这样的“让”,让出了课堂 上师生的 和谐 ,让出了学习的本真———学生才是这个舞台的中心。

五、小结课堂,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导游词写得好,讲得又出色,相信老师们都被大家吸引了。桂林的山水非常秀美。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们桂林就接待了122.38万的游客,多吗?(生:多。)我相信以后,说不定在座的同学中就有人成为优秀的导游,带领游客游览桂林。到六年级,我们还有一项口语交际活动:担任旅游大使。到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设计的游览线路介绍风景名胜,相信你们会有更出色的表现。下课。

【反思】总结总是要有的,延伸也经常象征性地要带上。这堂课的延伸线很长,要到六年级,从小导游到旅游大使,预示着今天的学习是基础,是准备,后面还会有更多精彩等着孩子们去上演。

教学评析

如何深入学生写作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地写呢?浙江臧学华老师执教的《写导游词》一课,“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为学生写 搭建“支架”,让学生亲历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知道了写什么,明白了怎么写,完成了自己的这一篇习作,体会到了习作成功的喜悦。

一、取材:活用“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

写一篇作文,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写什么。“写导游词”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本组教材,围绕“我国的世界遗产”安排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本次习作内容是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学生生活在世界遗产———桂林,臧老师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精心设计了“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很好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桂林景点资料收集单

1. 我推荐游览的一处桂林景点是 (填景点名称)。

2. 我重点收集了:(选择一项在括号里打“√”)

景点风光( )

景点知识( )

景点故事、传说( )

3. 我能把收集的资料整理成 100 字左右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

这份资料收集单,于老师而言,可以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于学生而言,可以聚焦内容,为课堂习作打基础。

课前,学生完成这份资料收集单的过程,就是取材的过程。课始,教师展示桂林资料收集统计表,创设真实的习作情境,要求学生面对来自全国参加活动的老师推荐最值得游览的景点。57个同学推荐了11个景点,26位同学推荐了象鼻山,排在第一。动笔前,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再现景点推荐统计,聚焦了习作内容,增强了习作的对象意识,激发起强烈的表达期待。

二、构思:巧用“课文与导游词的对比”

怎么写,是学生写一篇作文最头疼的事情。教学生怎么写,何尝不是教师习作指导中最伤脑筋的问题呢?事情往往是这样,因为伤脑筋,我们就特别重视,因为特别重视,我们总是想方设法找亮点,找新意,结果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为了让学生了解导游词的特点,明确怎么写,臧老师在这节课上教得巧。

第一步:播放景点视频,欣赏导游讲解。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直观感知导游词的特点。

第二步:出示课文描写,出示导游讲解。课文描写是已知,导游词是新知,对比出示,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渗透文体意识。

第三步:出示学习任务,展开小组探究。导游词与课文的描写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教师不讲,让学生在比较中去发现,去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比导游词和课文描写,结合旅游经验,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导游词的特点,明白了怎么写导游词:可以写景点的风光,可以写相关的故事、传说、历史知识等等;导游词最大的特点是与游客的互动交流,要有礼貌地欢迎,要引导游客参观游览,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三、加工:妙用“导游词习作评价清单”

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虽然有点俗,但说得在理。从某种角度上看,作后指导更重要。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问题会统统显露出来,这时的指导更具针对性,也更具实效性。臧老师非常智慧地运用习作评价清单,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习作上实实在在的进步。

这份评价清单以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反思、修正,效果非常好。

习作是学生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不要以教师的过度讲解代替 学生的写 作实践 ,应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给学生留下写作实践的空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和发展。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写作困难处适时搭建“脚手架”。于学生掌握怎么写的规律来说,最好的支架应该具备三个特征:易于学生发现,易于学生理解,易于学生迁移。这节课上,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扎实。简单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反复揣摩和运用时机的反复考量。臧老师做的,老师们也经常在做。不同的是他做得灵活,做得巧妙。可见,方法不必追求新颖,用对了地方,也会产生奇迹。

篇4: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你每天都说话吗?”老师亲切地问马林。

马林一脸疑惑:“说啊,天天都要说话、聊天。”

“都聊些什么?”

“什么都聊。和同学在一起就聊新鲜搞笑的事,聊新动画片,新玩具,新游戏什么的;和爸爸妈妈聊天,就聊生活和学习上的事……”马林越说越兴奋。

老师打断马林的话:“好,你已经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

马林一听蒙了:“没有啊,我没有写文章啊?”

老师说:“其实,我们每次跟朋友和爸爸妈妈聊天的内容,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们说的时候叫‘话’,把‘话’写在纸上就是‘文’!其实我们在学说话,学讲故事的时候,就是在学写作文,也叫‘口头作文’。现在我们认识的字多了,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作文本上了,这就是作文。我们说话聊天时,就是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受任何格式和条件的限制。所以,大家千万别把作文格式化,否则会束缚你的思维,让你感觉不知从何下手。‘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篇5:华清池导游词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骊山北麓,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游览沐浴胜地,是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天子。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他们的行宫别苑。围绕朝代的兴亡更替,华清池的盛衰变迁,文人墨客寻古觅幽,感叹咏怀,创作了>等无数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清池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这里就有原始先民活动的足迹,他们是骊山温泉最早的利用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今华清池所在地修建“骊宫”;“千古一帝”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名曰“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进行修葺;北周武帝造“皇堂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修饰,为美化环境而“列松柏数千株”,以点缀温汤风景。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营建“汤泉宫”,竣工以后太宗率文武百官临幸新宫,亲笔御书《温泉铭》,兵名石匠乐石制碑拓印以示群臣。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及经扩建,公元747年10月新宫落成,易名“华清宫”。“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宫城倚山面渭,依骊山山势而筑,以朝元阁所在的西绣岭第三峰和温泉总源为轴线,以总源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展开,既合理地利用了温泉,又体现了皇宫严谨的布局。宫周筑罗城,修登山辇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内置白官衙署和宫清腹地、卿府第。“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至此,华清池达到了它的历史鼎盛时期。华清池是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而著称的。“帝辇恒从十月来,羽骑云游应山绿”,据记载,从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和亲信大臣来华清宫“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其间处理朝政、商议国事、接见外使都要在这里进行,华清宫逐渐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渔阳辇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玄宗弃京师急携杨贵妃姐妹西逃,至此,华清宫由盛转衰。五代残唐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华清池失去了他的特殊地位。

华清池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此,华清池内至今仍完的保留着当年蒋介石行辕旧址棗五间厅。建国以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扩建,古老的华清池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虽不及唐时规模宏大,但也不亚昔日之富丽典雅。1959年,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此参观时就欣然提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庶民尽天王”。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篇6:华清池 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华清池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员我叫***,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使大家满意。

华清池位于骊山北麓,唐华清宫的故址之上,是一座古老的皇家园林,西距古城西安3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沐浴和游览的圣地,据有关资料和文献考证,目前华清池已有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当时的周幽王最早利用骊山和山脚下得天独厚的温泉,在此修有骊宫,在西周以后,经历了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骊宫”,唐太宗李世民的“汤泉宫”,以及唐高宗李治的“温泉宫”,到了唐代的第七位皇帝唐明皇李隆基时期,当时的玄宗皇帝在原有宫殿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取《魏都赋》中“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赐名华清宫,又因宫殿之内多了很多温泉浴池,又名华清池,那么华清池并不是某一个汤池的特指,也不是很多游人心目中所理解的杨贵妃沐浴汤池的一个代名词,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整个皇家园林的概称。

现在我们从西门进入华清池,眼前的这个湖叫作九龙湖,背后的这座大殿称为“飞霜殿”,“飞霜殿”在唐代曾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寝殿,之所以命名为“飞霜殿”是因为每年的冬天唐明皇携贵妃来此沐浴温泉,而冬天大雪漫天飞舞之时,雪花还没有来得及触及地面就被蒸腾的温泉升腾到空中落雪为霜,故名“飞霜殿”,今天的飞霜殿已经成为华清池的重要外事接待场所,曾经接待过数百位国家领导人及多位外国元首。想了解华清池的历史,首先要了解一下古代四大美女杨贵妃,她原名杨玉环,生于公元718年,18岁进宫,曾经是唐明皇第八个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在公元737年,当时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之后,玄宗皇帝悼惜不已,而洞悉皇帝心思的高力士,变暗搜外宫,终于在寿王的宫邸发现了姿色冠代,并通宵音律的寿王妃杨玉环,所以,公元的740年,唐玄宗第一次在当时的温泉宫召见了寿王妃,而这次夜宴之后,杨玉环的生活有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从公元的740年到公元745年,玄宗皇帝为避人耳目,将寿王妃召入道观并赐号为太真,公元745年的8月初6,正式册封为贵妃,而当时的皇帝也可以说并没有抢自己的儿媳妇,我只不过娶了一个道士而已,其实唐明皇喜欢杨贵妃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杨贵妃长的特别漂亮,而是杨贵妃通宵音律,能歌善舞,皇帝本人又是一位音乐才子,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对老夫少妻之间的爱情有他们一定的基础,他们是知音,兴趣相投,据历史记载,公元750年,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到马嵬坡前将士相逼,不得已赐死杨贵妃,此时杨贵妃仅38岁。

现在我们去看一下,唐华清宫的御汤遗址博物馆,遗址的发掘是在1982年4月份,当时准备在这里修建一个规模非常大的贵妃楼,那么在打地基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唐代的皇家浴池,其中最著名的有杨贵妃沐浴过的“海棠汤”,李隆基沐浴过的“莲花汤”以及大臣沐浴过的“尚食汤”和太子沐浴过的“太子汤”,那么经过专家的论证这组遗址是国内目前发掘唯一的皇家沐浴之地,它的发掘对研究中国的沐浴文化,唐代的宫廷建筑以及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依据,在1990年的时候,我们在原有遗址上加盖了保护建筑,建成了我们眼前的这组“唐华清宫的御汤遗址博物馆”。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汤池就是杨贵妃曾经沐浴过的贵妃池遗址,因汤池的造型酷似盛开的海棠花,因而得名“海棠汤”,建于公元747年,唐明皇作为爱情的礼品赐给杨贵妃专用的汤池,唐代的设计者之所以将汤池设计成海棠花的形状,其一呢,用海棠花来衬托贵妃的美貌,其二,海棠花在古代文人的笔下,代表的是一个女子形体侧卧的形象,在今天我们仍然有“海棠睡足”来描写一个女人的媚态,史料记载这个汤池是用24块墨玉打凿而成,墨玉是皇家上等的贡品,经打磨和抛光,整个汤池通体黝黑,光可鉴人,在海棠花的花蕊之中有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进水孔,唐代的时候进水口的上方安有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底座上方上接莲花喷头下接陶制管道,与温泉的总水源相通,当时的温泉水是根据自然的压力从喷头自然喷洒而出,而喷出的形式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喷泉的形式,那么自然洒落的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沐浴中淋浴的作用,贵妃就在这样的汤池中沐浴了将近8个春秋。

接下来我们去看一下 “莲花汤”,这个汤池是唐明皇李隆基一个人专用的汤池,长10.6米,宽6米,储水量近100立方米,在唐代的时候命名为“御汤九龙殿”,之所以又叫“莲花汤”证明了一点,唐代的浴池不仅有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并且它代表着非常浓厚的道教和佛教色彩,因为莲花是佛的代表,又是道教中的圣洁之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汤池的总体结构,分为上下两层的台式结构,它的上平面四角是四个弧度的变化,是现代美术界一朵写意的莲花状。而它的下平面是一个规整的八边形,代表地上的八个方位,有大地八极之称,取得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那么莲花植于大地的八极之上,漂浮于温泉水中,将水、土、花、人紧密联系,视沐浴为人与自然沟通,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最高理念。

现在我们去看一下星辰汤的遗址,它是唐代第二位皇帝,唐玄宗李世民沐浴的遗址,星辰汤的得名是在西周时期,周幽王当时在此沐浴时,因为“上无尺栋,下无圜墙”,皇帝一般沐浴在晚上,可仰望天上的星辰,顾名思义,命名为“星辰汤”。这个汤池距骊山温泉古源最近,地理位置优越,古人设计汤池一般都遵循古人的审美学,古人的审美呢,是对称和谐才为美,可是这个汤池却是完全不对称的,设计者意图何在呢?据考证,当时宫殿所处的形式呢?便是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所以汤池设计成南壁比较陡峭代表骊山,北壁比较圆滑象征渭水,以此来证明宫殿所处的位置。

各位朋友,现在参观的叫尚食汤,“尚食”是唐代官员的名称,但这个汤池不仅是为尚食局官员所修的,而且包括随行皇帝来华清宫沐浴温泉的其他五大局官员。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汤池面积并不算很大,性制较小,并没有非常奇特的艺术造型,但是大家会发现台阶修的非常多,从而进一步证明在其中沐浴的人却是非常多的,使用频率很高,也足以证明唐代浴池是非常严格的权力与身份的象征,这个汤池史书上记载较少,所以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很多疑问,还有待考证。

我们现在步入的这个园林呢,是环园,修建于1878年,是临潼的县令沈家祯主持修建的,沈家祯是浙江人,所以整个园林的风格有点江南园林优雅别致的风格,在西安事变发生前蒋介石曾两次在此居住,并在此布置第五、第六次的剿共事宜,并且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进攻陕北的红军进行督战,现在我们去看一下蒋介石当时居住过的五间厅旧址,在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前,当时张学良将军也曾多次来到这里,觐见蒋介石,要求蒋介石放弃剿共事宜,最初张学良是深陈大义的劝谏蒋介石,后来又是声泪俱下的哭谏,希望蒋介石放弃剿共,可得来的答复却是:你就是用枪打死我,剿共事宜不能停止,那么在万般无难之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依然以兵谏的形式,于1936年12月12日,在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分为三个部分,咱们今天参观的是第一部分叫“临潼扣蒋”,即在此扣押蒋介石,第二部分在骊山半山腰叫“骊山捉蒋”,在骊山的半山腰有一个亭子,最早就早“捉蒋亭”,后来改名为“兵谏亭”。

五间厅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由蒋介石的五间厅房组成,我们依次来看一下蒋介石的五间厅房,第一间秘书室,第二间是蒋介石的卧室,在西安事变爆发前蒋介石是在卧室休息,非常惊慌,因不知情,没来得及穿衣服,只穿了件古铜色的针织睡袍,忘记戴假牙,忘记带公文包,由士兵搀扶越过卧室的后窗,再翻过华清池的后门,再翻越后门的时候,蒋介石丢了一只鞋子,并崴伤了左脚,摔伤了脊梁,我们很早前看到的《西安事变》的电影就是在这里实地拍摄的,第三间是蒋介石的办公室,在办公室的窗子和墙壁上留有一些弹痕,第四间是会议室,第五间是蒋介石的侍从室。

对面我们看到的山是骊山,骊是一个马字旁一个美丽的丽,最早的时候由于此山苍翠秀丽,故名丽山。后来,因山从远处看,其形酷似一匹青苍色的骏马,所以在美丽的丽旁边加了一个马字旁,古汉语的骊就是青黑色骏马的意思,骊山海拔约1256米,自古骊山风景如画又名秀玲,山体中间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秀玲和西绣岭,西绣岭的最高峰就是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一笑失天下”的历史典故发生地。

篇7:华清池导游词

围绕朝代的兴亡更替,华清池的盛衰变更,文人书生寻今觅幽,感喟咏怀,创做了>等无数传播千今、脍炙生齿的诗词歌赋,成为我国今代文化遗产的首要组成全数。华清池的悠暂汗青可以或许追溯到本始社会。早在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这里就有本始先民行为的足迹,他们是骊山温泉最早的操纵者。西周末期周幽王就在古华清池所在地建修“骊宫”;“千今一帝”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名曰“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长举行建葺;南周武帝制“皇堂石井”;隋文帝合皇三年(公元583年)重加建饰,为丑化环境而“列松柏数千株”,以点缀温汤光景。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营修“汤泉宫”,竣工之后太宗率文武百官临幸新宫,亲笔御书《温泉铭》,兵名石匠乐石造碑拓印以示群臣。唐玄宗合元、天宝年间及经扩修,公元747年10月新宫落成,易名“华清宫”。“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宫乡倚山面渭,依骊山山势而筑,以朝元阁所在的西绣岭第三峰以及温泉总源为轴线,以总源为轴口向四周辐射展合,既公叙地操纵了温泉,又表现了皇宫宽谨的布局。宫周筑罗乡,建登山辇叙以及通来长安的复叙,内乱争置利剑官衙署以及宫清腹地、卿府第。“长安回望绣乡堆,山顶千门次第合”至此,华清池到达了它的汗青鼎盛时期。华清池是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而著称的。“帝辇恒从十月去,羽骑云游应山绿”,据记载,从公元745年至755年的每年10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以及口腹大臣去华清宫“避寒”,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

其间处理朝政、商议国事、接见外使都要在这里举行,华清宫逐渐成为其时的”“政乱””中央。“渔阳辇鼓动起去,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发生发火安史之治,玄宗弃京师急携杨贵妃姐妹西逃,至此,华清宫由盛转衰。五代馂余唐之后,随着政乱、经济中央的转移,华清池失往了他的特殊位置。

上一篇:妇科科室院感自查报告下一篇:口腔医师定期考核单项试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