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独特的理性反思

2024-08-15

余秋雨散文独特的理性反思(共5篇)

篇1:余秋雨散文独特的理性反思

余秋雨散文独特的理性反思

理性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其判断具有历史的逻辑性和人生的逻辑性,定性适度,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在理性方面,余秋雨散文的重要意义就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处在一个精神危机或者说道德真空的时代,一个民族依靠什么样的凝聚力来维系这个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来保持这种文化的传递?” [1]

余秋雨本人的回答是:“艺术家能在理性的宁静中透示作品的精灵,不是技巧之意,而是平日默默地以人格贴近自然界和世间的天籁所致。只有习惯于思考,习惯于虔诚地膜拜自然的人,才能从容地进入这一境界……”[2]这个“习惯”从何而来呢?显然是来源于作家自身的文学使命感和崇高感。同时,也正因为善思、勤思,他才能绵绵不绝地借自然显现历史,再以历史显现文化,进而以文化显现存在,不仅提升了他本人的自我人生境界,也提升了文学的品质。这种渗透了作家渊博的文学、史学功底、广阔的文化意识及深厚的人生定力的深邃运思,把大陆散文引向汇聚古今、吐纳千年的理性高峰,洗去了散文长期以来甜媚无骨的轻飘俗丽。

剖析余氏散文,不难发现,这种理性的反思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索文明断裂的痕迹

《一个王朝的背影》好像破例写政治人格。然而余秋雨着眼的是从一座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概括出清王朝从兴旺到发达到一败涂地的历程。这个历程不是政治的历程,而是文化人格的衰败退化的历程。文中将长城的防卫作用与避暑山庄的威慑作用和外八庙的友好往来相比,将清朝康熙等几位精力强健的皇帝与明朝后期几个精神萎顿的`皇帝相比,说明“有时,个人的生命和人格会给历史留下重重的印记。”作品称道康熙皇帝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因为他们人格比较健全,“他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在旷野、猎场和各个知识领域挥洒,避暑山庄就是他这种生命方式的一个重要吐纳口站。”

《抱愧山西》中,作者努力挖掘中国早期商业文明何以衰亡的社会政治和人文心理因素。文章以散文的形式寻绎中国的商业传统,虽还不够深厚,但其令人折服的说理和火一般的热情还是让人相信:只要有较为合适的社会政治气候,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完全可以开出一股蓬勃的强劲的现代商业精神。

2、渴望精神世界的回归

如《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不厌其烦地叙述天一阁藏书楼主范氏家族历时几百年、经历几个朝代更迭的艰辛苦守悲剧――凝聚了古文明硕果的书籍一次又一次被损毁,而一个家族以一种罕见坚毅持久的文化品格在近现代的乱世中保持和传递这些书籍,也同样传递着文化和历史。余秋雨赞叹道:“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苛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在《流放者的土地》中,被流放的文化人如何“死而复生”,开掘蛮荒的边地,撒播文明的种子,可以说是被碾碎了的文明碎片努力展示其光洁明亮的艰难尝试。它写了一批被流放的文人强健的人格精神和以文化为底蕴的生命状态。这些文人大多是一些品格端庄之人,他们的获罪只因为直陈时弊,刚直不阿。在人格精神不健全的封建专制时代,统治者需要的是驯顺和媚骨,却容不得半点异己思想和言论。因此,这批文人成了披枷戴锁的流浪者。可他们毕竟是文人,“当灾难初临时,他们比一般人更紧张,更痛苦,更缺少应付的能耐。”但又因为他们是文人,所以“当这关口渡过之后,他们中部分人的文化意识又会重新苏醒,开始与灾难周旋,在灾难中洗涮掉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于是在冰天雪地、空寂荒凉的东北,这批文人以自身的正直和善良,去发现友情,在馈赠友情的同时也回收着友情。在这里,友情成了衡量他们人格高贵与否的尺度。因此,作者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方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中间。友情,复苏了流放者的生命意识,也点燃了流放者内心高贵的火种,同时也为东北‘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因而他们“实现了文化意义上的回归”。

同样,《苏东坡突围》中,苏东坡承受灾难之后实现了艺术生命的再生,文明的碎片在碾压之后愈加坚韧光洁,创造了新的文化光辉。

3、追寻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家以现代理性和人文精神,试图在历史残简中捡拾一块碎片,踏着文明的足迹寻找其中凝聚的中华文化的精髓。《笔墨祭》中,作者借祭奠毛笔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吟咏:“毛笔书法是一种超纯超净的心灵外化形式,天地之间恐怕再也找不出比毛笔书法更能直接而又真纯地与人的生命沟通对话的艺术形式了,毛笔文化的失落,无疑使人类文明失去了一块芳草地。”在对毛笔文化在现当代的地位价值作了概括的同时,又进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古为今用”式的扬弃。《青云谱随想》中,余秋雨表示特别喜欢疯疯癫癫的徐渭、石涛、朱耷等等,而不喜欢舒适得难以看得出个体精神状况的唐朝画家周舫。他从艺术入手肯定个性张扬的创作否定笔墨趣味的单纯追求,另外,如《白发苏州》、《千年庭院》等也都体现出作者欲对传统文化作科学理性扬弃的尝试,这可以说是余秋雨一直努力的方向。

所以,作家四处漫游的脚印总是抬得很不轻松,他总紧蹙双眉,目光深邃而迷离,每一次的出发和寻找既是源于一个现代人难以逃脱的漂泊感,又是他听从心灵的家园的呼唤必然的结果,面对现代的喧嚣和浮躁,他选择了徜徉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对传统作反思,蕴涵着执著深沉的家国之恋和民族文化之爱;他把思考一直深入到中华文明的根底,在与历史文化精魂的对话中,试图从中呼唤出一种健全的现代的理性的、能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前途不断提供动力的文明,也以次超越自己和众多漂泊无依的现代灵魂,实现民族文化人格和伦理道德的再造。

曾有学者认为,“余秋雨的理性精神是对一般愤世嫉俗的超越,表达了一种文化建设的精神、一种培养文明的精神。”[3]将其延伸,笔者认为,这更是中国大陆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发展使作家兼负了一种求索的目光,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寻根和其后的反思更使余秋雨对传统文化在温和的眷恋中多了一份清醒和自信,以理性的思辨对传统文化进行冷静剖析,在体味、诘问中进行深刻反思。所以他反思的目的是“扬弃传统文化,思考着如何实现古老华夏文明的现代转化,为中华文明的生命与前途寻找正确坐标,指导未来。”[4] 正如余秋雨在解释《道士塔》的文化底蕴时说,“至少有一个原始的主题目: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个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他呼喊几声。”

篇2:余秋雨散文独特的理性反思

泥步修行

什么叫修行?

下定义是容易的,做起来却很难。难就难在,很多人一上来就走偏了。

怎么走偏?那就是一说修行,就忙着找书籍,找导师,找讲座,找寺院,找“仁波切”。

本来找找也可以,但我要立即做一个提醒:修行的关键,不在于吸取,而在于排除;不在于追随,而在于看破。

排除什么?排除大大小小的“惑”。

看破什么?看破大大小小的“惑”。

先说“小惑”。那就是我们平常不断遇到的疑惑、困惑。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一段段实际的障碍,等待我们一一解答,一一通过。

再说“大惑”。那像是一种看不到、指不出的诡异云气,天天笼罩于头顶,盘缠于心间。简单来说,“大惑”,是指对人生的误解,对世界的错觉。

修行,就是排除这些误解,看破这些错觉,建立正见、正觉。

这有点累。那么请问,人生在世,能不能不修行,不排除,不看破?

当然也能。但是,世间之“惑”,相互勾连。一“惑”存心,迟早会频频受到外来的迷惑、诱惑、蛊惑。自己受到了,又会影响别人。如此环环相扣,波波相逐,结果必然造成世事的颠倒,生命的恐惧。

夜航船

余秋雨

我的书架上有一部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这是一部许多学人查访终身而不得的书,新近根据宁波天一阁所藏抄本印出。书很厚,书脊显豁,插在书架上十 分醒目。文学界的朋友来寒舍时,常常误认为是一部新出的长篇小说。这部明代小百科的书名确实太有意思了,连我自己巡睃书架时也常常会让目光在那里顿一顿, 耳边响起欸乃的橹声。

夜航船,历来是中国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 象征。我的家乡山岭丛集,十分闭塞,却有一条河流悄然穿入。每天深夜,总能听到笃笃笃的声音从河畔传来,这是夜航船来了,船夫看到岸边屋舍,就用木棍敲着 船帮,召唤着准备远行的客人。山民们夜夜听到这个声音,习以为常,但终于,也许是身边的日子实在混不下去了,也许是憨拙的头脑中突然卷起了幻想的波澜,这 笃笃笃的声音产生了莫大的诱惑。不知是哪一天,他们吃过一顿稍稍丰盛的晚餐,早早地收拾好简薄的行囊,与妻儿们一起坐在闪烁的油灯下等候这笃笃声。

当敲击船帮的声音终于响起时,年幼的儿子们早已歪歪扭扭地睡熟,山民粗粗糙糙地挨个儿摸了一下他们的头,随即用拳头擦了擦眼角,快步走出屋外。蓬头散发的妻子提着包袱跟在后面,没有一句话。

外出的山民很少有回来的。有的妻子,实在无以为生了,就在丈夫上船的河滩上,抱着儿子投了水。这种事一般发生在黑夜,惨淡的月光照了一下河中的涟漪,很快什么也没有了。过不了多久,夜航船又来了,依然是笃笃笃、笃笃笃,慢慢驶过。

偶尔也有些叫人羡慕的信息传来。乡间竟出现了远途而来的老邮差,手中拿着一封夹着汇票的信。于是,这家人家的木门槛在几天内就会跨进无数双泥脚。夜间,夜航船的敲击声更其响亮了,许多山民开始失眠。

几张汇票使得乡间有了私塾。一些幸运的孩子开始跟着一位外乡来的冬烘先生大声念书。进私塾的孩子有时也会被笃笃声惊醒,翻了一个身,侧耳静听。这声音,与山腰破庙里的木鱼声太像了,那是祖母们向往的声音。

一个坐夜航船到上海去谋生的人突然成了暴发户。他回乡重修宅院,为了防范匪盗,在宅院四周挖了河,筑一座小桥开通门户。宅院东侧的河边,专修一个船码 头,夜航船每晚要在那里停靠,他们家的人员货物往来多得很。夜航船专为他们辟了一个精雅小舱,经常有人从平展展的青石阶梯上下来,几个佣人挑着足够半月之 用的食物上船。有时,佣人手上还会提着一捆书,这在乡间是稀罕之物。山民们傻想着小舱内酒足饭饱、展卷卧读的神仙日子。

船老大也渐渐气派起 来。我家邻村就有一个开夜航船的船老大,早已成为全村艳羡的角色。过去,坐他船的大多是私盐贩子,因此航船经常要在沿途受到缉查。缉查到了,私盐贩子总被 捆绑起来,去承受一种叫做“趱杠”的酷刑。这种酷刑常常使私盐贩子一命呜呼。船老大也会被看成是同伙,虽不做“趱杠”,却要吊打。现在,缉查人员拦住夜航 船,见到的常常是神态高傲的`殷富文士,只好点头哈腰连忙放行。船老大也就以利言相讥,出一口积压多年的鸟气。

每次船老大回村,总是背着那支大 橹。航船的橹背走了,别人也就无法偷走那条船。这支橹,就像现今小汽车上的钥匙。船老大再劳累,背橹进村时总把腰挺得直直的,摆足了一副凯旋的架势。放下 橹,草草洗过脸,就开始喝酒。灯光亮堂,并不关门,让亮光照彻全村。从别的码头顺带捎来的下酒菜,每每引得乡人垂涎欲滴。连灌数盅后他开始讲话,内容不离 这次航行的船客,谈他们的风雅和富有。

好多年前,我是被夜航船的笃笃声惊醒的孩子中的一个。如果是夏夜,我会起身,攀着窗沿去看河中那艘扁黑 的船,它走得很慢,却总是在走,听大人说,明天傍晚就可走到县城。县城准是大地方,河更宽了,船更多了,一条条晶亮晶亮的水路,再也没有泥淖和杂藻,再也 没有土岸和残埠,直直地通向天际。

第二天醒来,急急赶到船老大家,去抚摩那支大橹。大橹上过桐油,天天被水冲洗,非常干净。当时私塾已变成小学,学校的老师都是坐着航船来的,学生读完书也要坐着航船出去。整个学校,就像一个船码头。

橹声欸乃,日日夜夜,山村流动起来了。

夜航船,山村孩子心中的船,破残的农村求援的船,青年冒险家下赌注的船,文化细流浚通的船。

船头画着两只大大的虎眼,犁破狭小的河道,溅起泼刺刺的水声。

这下可以回过头来说说张岱的《夜航船》了。

这位大学者显然是夜航船中的常客。他如此博学多才,不可能长踞一隅。在明代,他广泛的游历和交往,不能不经常依靠夜航船。次数一多,他开始对夜航船中的小世界品味起来。

船客都是萍水相逢,无法作切己的深谈。可是船中的时日缓慢又无聊,只能以闲谈消遣。当时远非信息社会,没有多少轰动一时的新闻可以随意评说,谈来谈去, 以历史文化知识最为相宜。中国历史漫长,文物典章繁复,谈资甚多。稍稍有点文化的人,正可借此比赛和炫示学问。一来二去,获得一点暂时的满足。

张岱是绍兴人,当时绍兴府管辖八县,我的家乡余姚正属其中。照张岱说法,绍兴八县中数余姚文化气息最浓,后生小子都得读书,结果那里各行各业的人对于历 史文物典章,知之甚多,一旦聚在夜航船中,谈起来机锋颇健,十分热闹。因此,这一带的夜航船,一下去就像进入一个文化赛场。

他在《夜航船序》里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举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日:“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 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你看,知识的优势转眼 间就成了占据铺位的优势。这个士子也实在是丢了吾乡的脸,不知道“澹台”是复姓倒也罢了,把尧、舜说成一个人是不可原谅的。让他缩头缩脚地蜷曲着睡,正是 活该。但是,夜航船中也有不少真正的难题目,很难全然对答如流而不被人掩口耻笑。所以连张岱都说:“天下学问,唯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于是,他决心编一部初级小百科,列述一般中国文化常识,使士子们不要在类似于夜航船这样的场合频频露丑。他把这部小百科名之曰《夜航船》,当然只是一个潇洒幽默的举动,此书的实际效用远在闲谈场合之上。

但是,张岱的劳作,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有趣的“夜航船文化”。这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可感叹之处。

在缓慢的航行进程中,细细品尝着已逝的陈迹,哪怕是一些琐碎的知识。不惜为千百年前的细枝末节争得脸红耳赤,反正有的是时间。中国文化的进程,正像这艘夜航船。

船头的浪,设不进来;船外的风,吹不进来;航行的路程,早已预定。谈知识,无关眼下;谈历史,拒绝反思。十年寒窗,竟在谈笑争胜间消耗。把船橹托付给老 大,士子的天地只在船舱。一番讥刺,一番炫耀,一番假惺惺的钦佩,一番自命不凡的陶醉,到头来,争得稍大一点的一个铺位,倒头便睡,换得个梦中微笑。

第二天,依然是这般喧闹,依然是这般无聊。船一程程行去,岁月一片片消逝,永远是喧闹的无聊,无聊的喧闹。

我一次次抚摩过的船橹,竟是划出了这样一条水路?我梦中的亮晶晶的水路,竟会这般黯然?

幸好,夜航船终于慢吞吞地走到了现代。吾乡的水路有了一点好的征兆:几位大师上船了。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 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 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这是鲁迅在船上。

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

——这是周作人在船上。他不会再要高谈阔论的旅伴,只求个人的清静自由。

早春晚秋,船价很便宜,学生的经济力也颇能胜任。每逢星期日,出三四毛钱雇一只船,载着二三同学,数册书,一壶茶,几包花生米,与几个馒头,便可优游湖中,尽一日之长。……随时随地可以吟诗作画。“野航恰受两三人。”“恰受”两字的状态,在这种船上最充分地表出着。

——这是丰子恺在船上。他的船又热闹了,但全是同学少年,优游于艺术境界。

这些现代中国的航船虽然还是比较平缓、狭小,却终于有了明代所不可能有的色泽和气氛。

仍然想起张岱。他的惊人的博学使他以一人之力编出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夜航船》,在他死后24年,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国诞生了狄德罗,另一部百科全书将在 这个人手上编成。这部百科全书,不是谈资的聚合,而是一种启蒙和挺进。从此,法国精神文化的航船最终摆脱了封建社会的黑夜,进入了一条新的河道。张岱做不 到这地步,过错不在他。

说到底,他的书名还是准确的:《夜航船》。

我,难道真的被夜航船的笃笃声敲醒过吗?它的声响有多大呢?我疑惑了。

记得有一天深夜,幼小的我与祖母争执过:我说这笃笃声是航船,她说这笃笃声是木鱼。究竟是什么呢?都是?都不是?抑或两者本是同一件事?

祖母早已亡故。也许,我将以一辈子,索解这个谜。

生命,是一树花开

余秋雨

红尘路漫漫,能有几回欢?

凝望岁月,剪一段记忆,与你共享生命的欢喜与温暖。此生,有你足够,时时刻刻一树花开。我知道花开花谢本是自然规律,自然的起始都深含美丽的意义。

冬去春来,二月天里的春姑娘吹尽冬留下的小寒冷,绿意开始萌发,一切生机盎然,充满希望。

爱是最美好的人间四月天,生命便是爱。春风吹着一树花开,生命就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静静走过一段颓废的岁月,感受着心灵的暖风。难能平静的总是我的思绪,那留下的与离去的,究竟演绎了与懂得了什么样的生命意义?

一树花开总是美丽,人生的美丽包括起始也包括这之间的过程。能像一树花儿绚丽绽放坦然离去,不管这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挣扎怎样的抗争,能懂得顺应自然就是美丽。喜欢那种淡到极致的美,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款步有声舒缓有序;一弯浅笑万千深情,尘烟几许浅思淡行。

于时光深处静看花开花谢,虽历尽沧桑,仍含笑一腔温暖如初。一树花开花谢的笑容飘荡在心里面,给予的不仅仅是美丽。含笑的起始,含笑的过程,那才是它真的意义。

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吧,别让自己的心承载太多的负重;给自己一个取暖的方式吧,以风的执念求索,以莲的姿态恬淡,盈一抹微笑,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红尘一笑,静放那一处清浅的安然。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过往,酸甜苦辣;苍茫尽处,云卷云舒。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热烈或寂寞。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总想寻一处山林,安静生活浅写岁月;总想借一些日子,播种向日葵的温暖,栽种阳光的花瓣。

春花秋月,夏萤冬雪,怀一心宁淡,安然度日。经年流转,透过指尖的温度,期许岁月静好,这一路走来,你会发现,生活于我们,温暖,一直是一种牵引;于生活的海洋中踏浪,云帆尽头,轻回眸,处处是别有洞天。

在花开的日子,曾从百花丛中走过,看尽缤纷花朵娇艳盛开;叶落的时候,曾踩着红黄斑驳的记忆,找寻逝去的时光。年华流转,转身,原来从不曾丢了自己,只是让时光变得更加安静,对待过往,也不再追问。记得往年桃花开时,总在不经意间就绽满了眼帘。

有种浅浅的惊喜漾了满怀,眼里和梦里都落下了旧时月色那种沉静的美。如同逝去的时光,沉在某个断层里,只需轻轻一勾,那些封存许久许久的心情,如水般缓缓流淌着,如清酒的温润。小小一杯,滋味萦心。

生命,原本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璀璨。习惯了在记忆深处,捡拾大大小小似曾相识的过往,那些哭过的,笑过的,都于不经意间渗入骨髓。

生命是一树花开。

那些滴着露珠的花瓣,沾满了阳光的体温,在蔚蓝的眼色里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水声。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符合想象,有些时候,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也有些时候,星不是夜的故事,情不是爱的故事。

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生命就是一树一树的花开,轮回转世里,我仍然要固执的守护,那一方清幽;仍愿做那个柔情的处子,打坐莲花,不唱岁月的挽歌,只留着清亮的眼眸,去赴玫瑰清露的邀约。

谁说蝴蝶飞不过沧海?只要心中有一份期待,只要辛勤日积月累,沿着阳光雨露不懈地飞,彼岸一定会春暖花开。

记忆的风,是一滴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泪,轻轻一碰,便会渗入如兰的情怀。

记忆的风,是一树花开,那些花开雨落的日子,永远是生命中最美的一段时光,镌刻在心的扉页,不曾忘怀。

那份暖任凭雨打风吹,仍挺拔在阴晴圆缺的时光背后,绚烂出一层记忆的花瓣,唱尽扑朔迷离的幸福笙歌,在流年里含泪微笑。

一树一树的花开,风走过时,细碎的花瓣堆叠在我的脚边,不动声色。我想,再美的生命凋落,只如此耳。一树树花开,紫色的苜蓿,五彩的石竹,绚丽的景色美在路边,兀自静寂的开放。它们偶然抬起头,一朵两朵的白云轻飘飘的移过来,为它们遮上一把大大的太阳伞。

篇3:余秋雨散文创作的独特性

一、智性态度:聊天从容, 昭显气度

余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他的思维充满智者的睿智, 他的叙述犹如聊天, 既从容自由, 又不乏恢宏气度, 极为大气。

一是余秋雨的散文大多借助山水风物为题材, 但又不受散文传统观念的影响, 而是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把关注的焦点定位自然景物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文化苦旅》整本书借“游山玩水”来讲中国文化的真谛, 畅谈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这种题材原本是顶大帽子, 若有一个地方写不好, 不是流于空洞, 就是易于走向俗套。但余秋雨显然避开了这两点, 举重若轻, 他以一个“行者”的身份, 用他敏感的神经和悲天悯人的笔调, 深入浅出地给讲述了他走在路上的感触, 以一种从容宁静的风度讲述了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解开了一道道人间的难题, 构建了“文化散文”的轮廓。

二是余秋雨的散文大多借助智者的超凡议论, 昭显聊天的睿智, 也不乏谈天的乐趣。翻开余秋雨的散文集, 他的文章“重”感强, 有一种能够穿透历史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像剑那么锋芒毕露, 不像箭那么来势汹汹, 它是不缓不急的, 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文化底蕴。无论是《文化苦旅》还是《山居笔记》, 余秋雨写出了中国文化曲折的历史命运, 写出了中国文人温婉而洒脱的风格和富于内涵而又坚韧执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世界, 充满人文情思和关怀。《一个王朝的背影》:“这种软弱的背后还藏匿着巨大的侥幸心理, 在盛世, 人们想, 官府不会欺我太多;在乱世, 又想, 我一介草民有何力回天?忍忍吧。”然而, 这几种因素, 却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寞……”这是何其深刻的智言。

在这里, 不能不说余秋雨是独具慧眼的了:作为一个有着厚实的历史文化根底、警醒的现代文化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他以一种强烈的忧患感燃烧着自己的文字, 试图用笔剥去世情的繁华, 探寻文化的本质。他在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时候, 用理性的思考融入了智性与情感。他把目光从文人转到了历史, 转到了民族, 转入了现代语境。它讲述了一个人对历史、对文化的思考, 它描述着一个还魂归来的梦。细读他的文章, 不得不感到一种波及灵魂的震撼, 他以独特的感悟, 指一方更大的天地给人看, 引导着人们从喜怒嗔迷的小我中解脱出来, 寻访精神的栖息所在。

二、情感取向:张弛自由, 凸显人文

一是秋雨抒情, 张弛适度。作为情感艺术的散文, 本质还在于抒情, 如果把握不好抒情的尺度, 或许就会堕入煽情泛滥或干涩无味之途。《笔墨祭》通过祭奠毛笔书法文化, 毫不回避的对毛笔书法深深的爱慕, 以张弛自由的态度, 彻底敞开自己的情怀, 抒写个酣畅淋漓。依照常理, 毛笔文化的失落的大悲剧应该是要加大投入去描写的, 但是作者抒情抓住了张弛的力度, 智性的态度告诉作者, 如果仅仅把传统文化的整体效果都写成一片苦涩阴暗的色彩, 这就是阻碍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余秋雨敢于创新之处, 他的散文始终贯穿着这种警惕的意识, 对情感的描写张弛适度, 以免陷入了感性的盲目。

二是秋雨写史, 意在人文。余秋雨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文章, 他的散文有着具体的文化生命, 这是由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的现实历史荟萃而成的, 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主体意识, 而这些鲜明的主体意识是来自作者渊博的博古通今、见多识广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并不是单单靠这些就能勾画出这种人文一时的, 他是用深邃的目光, 对历史有着深刻的洞察与专研, 对现实有着忧患意识, 对未来富有远见, 透过这些现象, 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有着极其深切的眷念, 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层次的透视和立体化的剖析, 把其中的喜怒哀乐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紧的相结合, 从而对整个人类文化有着卓绝的领悟: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上, 散文的人文意识是立体化的, 这种人文意识以纯净、真诚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更使余秋雨的散文摆脱了那种小家子气的境界。

在这里, 不难看出余秋雨的散文是言之有物的:他的散文表现得很豪迈, 说古论今, 篇幅宏大, 体现了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文化沧桑感。在书写的对象中, 既有天马行空的联想, 同时又不乏理性思索的睿智, 表现出在完成充分的文化联想的同时又兼顾了理性的阐释, 体现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 树起一道散文亮丽的风景线。

三、散文地位:独树一帜, 奇葩一朵

著名评论家孙绍振评价余秋雨:“他的散文是货真价实的大散文话语, 五四以来, 中国现代散文除了极少数屈指可数的篇章以外, 还没有他这样的融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话语。”这里有几个信息需要梳理一下:一是“五四以来极少数屈指可数的篇章”到底是哪些篇章?五四以来, 中国现代散文情感与理性的概括是孤立的, 正因为这样, 我国现代艺术散文的思想容量往往是极其有限的, 据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 搜肠刮肚, 还真的找不到一篇与余秋雨散文类似有大散文气魄的散文;二是“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话语”给我的感觉不是传统的说教话语, 而是一种平等的聊天叙述方式, 这是难得的;三是为什么偏偏是余秋雨“融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当年秦牧类似的也“融思想、知识、趣味为一炉”, 就是迈不开这一大步。除开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言:“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不说, 原因以为有二:一是余秋雨的学者良知。以文化史学家身份进入散文的余秋雨, 他一再宣言:把散文的写作当作是文化人格的深度建构和升华, 这不但是一个人格建构的过程, 而且是一个个体话语的建构的过程。虽然不少人指出其人品与文品有缺憾, 但人无完人, 历史也将会告诉我们, 与余秋雨同一个时代是中国人的幸运, 他让整个中华民族从另一个角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 唤醒了整个民族的文化自觉, 这一点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承认。二是余秋雨的诗人气质, 他有意寻找古代文人曾经立足的地方, 精选了有限的自然景观, 结合与之相联系的人文景观, 超越时空的界限进行文化反思, 为他内在独特的意寻找到了独特的“象”, 通过山水和人文的交媾, 余秋雨完成了他的散文话语系统升级更新。

余秋雨的散文, 独树一帜, 开创了新的散文文体, 建立了一套新的散文话语体系, 提升了散文的恢宏境界, 引领了“文化大散文”的风骚。

摘要:文章从余秋雨散文的“异质”——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 确立新的文化散文范式探讨其独特性。

关键词:智性态度,情感取向,散文地位

参考文献

篇4:独特竞争优势概念的合理性和内涵

人类社会充满了矛盾、斗争,其中,不仅有国家间的矛盾、斗争,而且有民族间、地区间、群体间、阶级间、党派间、个人间的斗争。如何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必然成为每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群体、阶级、党派和个人所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胜利不是意味着中国古代楚汉之争那样的生死存亡,就是意味着现代西方的两党竞选那样的此上彼下。

斗争有时是在势均力敌的双方之间展开,在很多时候却是在此强彼弱的双方之间展开。在前一种情况,每一方都需要找出克敌制胜的方法,而在后一种情况,弱方固然有转败为胜的需求,强者也有防范弱方反败为胜的需要。不管哪种情况,比较优势的概念都无法满足指导斗争的需要,因为它认为雙方都是强者,也都是弱者,都有强的地方,也都有弱的地方,双方只有达成妥协,才能产生互利的结果。

独特竞争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它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西方对它只是在企业领域内有所察觉,同时又长期受到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中国历史悠久,共产党1921~1976年所创造的历史尤其璀璨,不仅历史地把独特竞争优势在军事领域、政治领域建立了起来,而且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全面地、系统地建立了起来。正是依靠独特竞争优势,中国共产党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劣势变强势,才能打败日本人,打败蒋介石,打败美国人。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制定和执行一些政策时,由于决策者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主题这一命题绝对化,客观上忽视了中国所面临的复杂的世界环境,忽视了中国各方面、各领域独特竞争优势的打造(邓小平1989年曾指出,他忽视了教育,其中的本质就在于此),并且有意无意地使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一度建立起的极为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独特竞争优势不断受到侵蚀,陷入比较竞争优势的窠臼之中,甚至出现社会不和谐、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社会道德沦丧等现象。因此,重建独特竞争优势又成为中国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设想一下,毛泽东那一代共产党人利用独特竞争优势,能够使共产党从一个几十人、几百人的小党发展成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的大党,从在野党成为执政党,没有独特竞争优势,怎么可能呢?而如果有了独特竞争优势,中国的一切事业又怎么会陷入社会不和谐、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呢?这样来看,无论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倡导科学发展,无论是社会管理的优化,还是发展模式的转型,都是旨在重建独特竞争优势。

今天,如果中国能够在共产党的带领下重建独特竞争优势,那么,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前途必然光明。而如果一旦失去时机,在世界大同还没有到来之时,其他国家意识到并建立起全面的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经济、政治、文化机制,那决非中华民族之福。独特竞争优势特别适合暂时的弱者使用。今天,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仍居于末列,而资源捉襟见肘,环境让人烦忧,更不能不去重建独特竞争优势。

二、独特竞争优势的内涵界定

在对立双方甚至多方的辩证统一中,矛盾和冲突的最终结局取决于多种因素。表面看起来,与他人无涉、与他国无涉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也是多方角力的结果,其成败与否以及绩效高低都取决于多种因素。对独特竞争优势内涵的界定,正是建立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

在这些众多的因素中,那些执迷于书本(比如西方的经济学教科书、西方的军事学教科书)的人,那些执迷于他人之语的人,那些执迷于外国经验的人,只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就如蒋介石根据日本军事教科书只知道占据城市、强拉壮丁、装备士兵、瓦解异己、借力美国、依靠资本、寻找后台一样。这些因素在许多情况下重要,正是蒋介石能够上台的原因,在一定历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蒋介石的独特竞争优势。那时,共产党还很弱小,其他人都没有蒋介石在这方面有本事,有机会,因此,蒋介石建立了自己在国民党内部的独特竞争优势。不然,他原本一个江浙末流,怎么可能掌握国民党大权?然而,上述因素对于中国共产党不重要。中国共产党依靠的不是上述方面。据说,柳亚子早年曾经力劝毛泽东组织刺杀蒋介石,毛泽东一笑置之。杀了一个蒋介石,还有另一个蒋介石,毛泽东寻求的是根本地改造中国,而这不是杀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毛泽东既然这样想,也就隐含了后面他在西安事变后释放蒋介石。毛泽东所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当代的,也是未来的,是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所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所不可同日而语的。从道理上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的取得也取决于很多要素,西方经济理论已经提出一些,比如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对外开放之类。可是,如果谁把这些理论当成唯一的、最好的、科学的、现代的经济发展理论,谁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独特竞争优势的精髓(王今朝、龙斧,2011)。

基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抽象出独特竞争优势的定义。独特竞争优势是在主要要素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依靠其他一些被忽视的因素的独特性产生出结果上的绝对优势。比如,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在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上都很弱小,却能够在与日本的对抗、与国民党的对抗中胜出,就是因为她的领导人发现了更为根本的制胜因素。这些因素都没有被日本人和国民党发现。结果,尽管日本人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都不能压制共产党的发展,反而促使其发展。其实,正是在日本人和国民党占据比较优势的地方,隐藏着它们的极大劣势。国民党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垄断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基础上的,它在这些方面的强大正好预示着它的失败。这样看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和政治经济学正好构成独特竞争优势的两大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把一切看做是可变的。蒋介石认为,美国的实力是不可改变的,地主的利益是不可动摇的,垄断资本的利益增长是无止境的(只能增长不能削弱),正好陷入形而上学的片面、局部、静止地看问题的错误之中。共产党则认为,这一切都是可变的,而且是必须变的。所以,这就发展出毛泽东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而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看,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不合理的,垄断的资产阶级的实业利润和金融利润是不合理的,这正好为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为共产党积聚力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如果在军事斗争中灵活地运用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政治经济学,建立了独特竞争优势(这种优势那么强大,以至于当时可以和美国一拼,让印度不堪一击),那么,她在建国后很自然地把这种概念移植到经济建设领域。这样看来,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有点儿不识魏晋,黄炎培提出历史周期律有点儿杞人忧天,而毛泽东对他们提出的这些观点的赞赏就是虚怀若谷了。

可以说,独特竞争优势的本质在于,它寻求一种“以我为主”战略思想指导下的创新型机制,创造出一种新的优势来扭转、抵消原有的劣势。从数学上看,建立独特竞争优势要求:1.把任何事物都要看成是一个多元函数,而决不能看成是一元(即單变量)函数,也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简单化的多元函数。这与辩证法是一致的。2.要实事求是地、唯物主义地寻找各种可能的自变量,客观地评估各种可能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效应。这相当于博弈论中寻找一切可能的行动策略。从哲学上看,唯物主义地寻找各种可能的自变量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里,毛泽东的星火燎原思想是经典案例)、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力量(这里,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是经典案例)。也就是说,要善于把主观的变成客观的。毛遂自荐的故事是把主观变成客观的古代经典案例,而淮海战役是现代经典案例。

三、独特竞争优势概念的对立面

首先,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独特竞争优势概念的对立面不仅有上面提到的比较竞争优势,而且还有英国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概念。以上所举案例和所作分析,已把我们所提出的独特竞争优势概念与英国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概念区分开来。他的绝对优势是建立在“现实即存在”哲学基础上。当时英国人因为采用机器生产,能够生产出比中国便宜的衣服、皮鞋,相对于中国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亚当·斯密并没有追问,英国人的这种绝对优势是怎样来的。尽管不能排除英国政府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作用,但很显然,英国政府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英国的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是缓慢的,其工业化是不能与中国的工业化相提并论的。中国的工业化正是高度发挥中国人民聪明和智慧的产物。而英国的工业化只是少数“精英”推动的结果。那到底是哪个更为伟大呢?答案不言而喻。

其次,自发性秩序。中国某些人高度推崇的奥地利学者哈耶克把人类社会发展看成是人类行为自发作用的结果,完全是对欧洲经验的总结和对中国、苏联成功经验的反对,不过是萨特“存在即现实”哲学的跟屁虫。他和他的中国崇拜者根本不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也根本不懂得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尽管强调比较优势,但不少也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特性逐步建立起来的某种独特竞争优势,如日本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上,瑞士在其金融体系与管理上,德国在工程开发能力上,美国在资源、技术、资本、人才的综合配套、有机结合上。美、德、瑞、日这些独特竞争优势很多都发挥了高度的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根本不是什么自发秩序!

第三,儒家哲学。有些人试图把日本战后的经济成功归于儒家哲学,那几乎是乱点鸳鸯谱。明治时期的日本对儒家哲学的了解难道会低于时间距离更为遥远的裕仁时期的日本?如果儒家哲学是日本战后经济成功的奥秘,那日本侵华的奥秘恐怕也在儒家哲学身上,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萧条的奥秘恐怕也在儒家哲学身上。这说明,儒家哲学也构成独特竞争优势概念的对立面。这种一有成就就归功于祖宗的论点是典型的厚古薄今,其荒谬与那种一有问题就祭拜炎黄没有什么两样。

第四,打破常规或“创新”。独特竞争优势的建立必然是一种打破常规,但并不是所有的打破常规都是独特竞争优势的建立,因为从现实来看,许多打破常规往往是无谓的破坏。比如,千里长堤,毁于蚁穴,蚁穴就是对千里长堤这一常规的打破。由此看来,独特竞争优势的建立也与打破常规相对立。中国今天极为盛行的“创新”一词,不过是打破常规的代名词,而不是独特竞争优势的同义词,毕竟,这一名词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所提出,中国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的学者对这一概念加以改造。难道中国那些高唱创新的人就不知道熊彼特本人的理论和观点也遭到西方的诟病?

四、结论

本文分析表明,独特竞争优势是人类社会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其存在是客观的,同时也必然是建立在主观努力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独特竞争优势在现实中有着许多对立面。中国政府的各级领导者应该高度重视区分这些对立面。毛泽东一代共产党人正是严格地区分了这些对立面,才最终真正建立了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分析中大量运用中国历史事实,这对于个人独特竞争优势的建立也是有启发的。比如,一个官员、一个学生、一个商人、一个士兵、一个农民、一个教师、一个律师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今天,许多官员亦步亦趋于他人,结果“经济发展了,干部跌倒了”;许多学生争相出国,却不知人生路途遥远,结果白费父母血泪钱;许多商人只知道行贿受贿,不知道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许多企业只知道追求利润,不知道什么是企业道德和企业责任;许多农民只知道进城务工,不知道攻读社会大学;许多大学教师只知道学习西方学者,不知道研究中国问题;许多律师只知道向法官送礼,不知道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等等。这都是缺乏建立自身独特竞争优势意识的必然结果。由此看来,仅仅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目的,努力理解独特竞争优势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在集体、集团、国家层面,独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JL00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战略决策研究中心

篇5:理性反思散文作文

对于“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人之常情来说,感性的人会因此情绪时喜时悲,性情使然也,理性的人则会泰然处之,平静对待,调整好心态,继续为事业、学习而奋斗。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易过多地伤时感事,一心向前,不能让情感左右我们的行动,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悔恨,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往往理性能使我们在大风大浪中依然不会迷失正确的方向。

对于“亡羊补牢”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来说,在自己因为笼破了,而羊丢失了的时候,感性往往使人会为之而悲伤、后悔、懊恼,理性却使人忘记过去,向前看,立马采取崔氏将洞补上。这便体现了效率和能力。人生短暂,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追忆过去,理性使我们能够更加珍惜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勤于思考,面对各种困难才能有最正确的方法来解决。

拥有理性的人能慢慢走向成功,失去理性却只能招来失败。

引发人类历史上最大灾难的希特勒便是失去理性的最典型的例子,他不仅是法西斯的头目,还是德国的最高领导人,由于自己国语推崇军权注意,种族歧视,征服世界的野心太过强大,使得他失去了理智和理性,甚至是人的本性,发动了危害全人类的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丧心病狂的表现虽然使他在起初的战斗中先拨头筹,气势逼人,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原因为何?因为他失去了理性的思考,被野心冲昏头脑,在面对装备、军队落后不堪的俄国,他却吃了亏,从而丧失了主动权,也逐步走向灭亡。在面对双线作战,装备运不来,士兵不耐寒的天时地利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他没用撤军,而是妄图在短时间内消灭俄国军队。他的不理智使俄国人抵抗成功并反戈一击,自己也因此丧失主动权,退一万步讲,如果他在危急时刻尚有一丝理性,便不会东征损失主力过多,但正是由于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丧失理性,一意孤行,遍招来了失败,理性的主要自然不言而喻了。

上一篇:写感谢老师的作文下一篇:中学骨干教师暑假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