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2024-08-11

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精选10篇)

篇1: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数学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崭新课题。结合在教学中实践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分清主次,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为教学服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大部分农村教师也开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但运用的并不是很不理想。有时由于教师操作不到位,使学生高昂的情绪一下子降到低谷。有时教师只是一名放影师,只是播放课件,对于重点内容缺少讲解,学生看的热闹,却缺少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有时新鲜劲儿过了,干脆回到原始课堂。“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想在课堂中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必须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

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导者,多好的设施,多好的课件,必须依靠教师的操作,课件不会根据教师的讲解自动从课堂中跳出来。同时在农村,电脑进入学校的时间并不长,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一部分教师热情很高,但是在课堂中往往卡住。我参与过这样一节课,因为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上一堂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公开课,对于年纪稍大些的教师在操作上就有一些困难,这位教师请朋友制作了一个课件,但自己却又不会操作。她要上的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课件里有个内容是以动画的形式画角,当这位教师上到要教学生画角时,老师想播放课件,进行形象地指导教学,但是由于操作不当,一时无法播放课件,教师操作了大半天,浪费了学生很长的时间,动画画角的视频也没有进行。老师只好说:“还是看老师在黑板上画吧!”与其准备了课件,还不让教师老早就亲自演示。因此要想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学习熟练的操作电脑。

二、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精心设计、选用课件。

现在很多农村教师还不能熟练制作课件,学校由于编制等原因也没有专门制作课件的老师,再加上平时课时量多,课余时间少,要制作一个最简单的ppt课件至少都得花上一周的课余时间,这在广大农村教师的教学实际中是很不现实的。因此要运用的许多课件都是老师网上下载的,尚且不说下载的个别课件制作粗糙,即使制作很好的课件,也是别人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选用的,是否适合每个教师?是否适合你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你的学生?曾经我准备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于时间仓促,准备在网上找相关课件,结果一搜索,不同软件,不同形式的课件不断涌现。找了无数个却总觉得不太满意,因为不是自己制作的,因为没有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可以想像,运用这样的课件哪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三、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灵活出示课件。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现代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源,教师一定要在恰当的时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与教材交流的工具。在课堂中要防止看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对学生学习毫无意义的课件。比如在数学《线的认识》中,我所选的关于直线(孙悟空的金箍棒)、射线(灯光)、线段(竖琴上的弦)的三副课件图,借助图片,让学生能直观的看出线段是可以测量的,直线是向两端无限延长的,射线是向一端无限延长的。这些图片与学生联系相当紧密,学生很容易理解知识。

四、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而不是代替了教师。

“辅助”顾名思义就是协助,从旁帮助,拿到课堂教学中,就是用信息技术帮助老师进行教学。我们要正视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让信息技术完全代替了教师的必要讲解和板书。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切忌不能把辅变主,主辅倒置。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老师整节课都要使用信息技术,忽略主要的板书,细节的讲解,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其它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使用多媒体手段时间太长太频繁,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和疲劳感,不能突出重点内容,也体现不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必要性。比如我曾经教学的《角的初步认识》时,因为是自己制件的课件,操作很熟练,但多媒体操作“动画画角”和故事性较强的“红角蓝角比大小”两个环节占用这节课二分之一的时间,而学生亲自画角,自己动手比角的大小时间严重不足。这节课,教师只是播放课件,成了“放影师”,而忽视了讲解,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有了信息技术而脱离了粉笔和黑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可以增减。其次在小学课堂中,教师的示范书写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同时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有时会突发灵感,这些灵感是无法当堂添加到课件中去的。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适应时代、社会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已成为必然要求。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能因为有了信息技术而脱离了粉笔和黑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可以增减。其次在小学课堂中,教师的示范书写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同时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有时会突发灵感,这些灵感是无法当堂添加到课件中去的。所以我们必须记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和操作者,而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手段,认清主次,切忌滥用,方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生命,方能让信息技术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篇2: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始建于1993年,1999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目前已成为一所教育观念新,教学手段全,办学效果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验特色鲜明的国家电教示范小学。

反思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建信息化教育的十几年,有以下三点经验值得总结:

1、始终坚持自觉的教育观念更新;

2、始终坚持渐进的教育改革实践;

3、始终坚持鲜明的科研兴教特色。

作为一所实验小学,质量第一是学校发展的价值归宿。在全面理解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追求高质量的关键。学校将教学革新关注点放在改进教师的授课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引领潮流,大胆实验。期间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全面运用电化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期;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新型教学酝酿期;系统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思期。

一、全面运用电化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期

实验二小从建校初期就着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电化教育,明确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改革的制高点,并开始了抢占制高点的奋斗。回顾学校紧跟电化教育的时代步伐,和拥有一支热爱教育、思想敏锐、观念先进的教师队伍分不开;领导深入调研,促进电化教育功能前景研究,逐步形成了共识:运用电教手段,降低教学难度,克服难点,提出重点,加大课堂40分钟的容量,加深学习印象,激发学习兴趣,以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电化教育不仅仅带来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更新,更应该是观念的更新;它不仅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直接显现的作用,而且具有培养科技意识、影响下一代人成长的间接潜在的作用。

实验二小在推进电化教育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全面运用电化教育技术手段,创建办学特色;其次,明确电化教育制度化推进思路,教师培训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第三,建立电化教育设备建设保障机制,优先保证电化教育发展需要;第四,建立激励机制,骨干先行,领导推进,学科整合,引导有力;第五,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与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研究电化教育在教学运用中媒体选择的适切性、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从而切实降低课堂教学难度、丰富教材知识呈现方式,进行改进课堂结构的探索,效果明显。

二、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新型教学酝酿期

依据潍坊市电教馆的文件精神,学校以信息化教学环境为依托,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为核心,以逐级推进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为目标,学校开始了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充分抓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教学创新的大好契机,不断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形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特色。

(一)合理规划,稳步推进

1、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研究纳入“九五”发展目标

1996年实施的学校发展五年规划提出,把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形成以微机教学辅助软件开发和多媒体组合教学为龙头,以常规电教手段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的电教格局。学校研制各科电视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并在英语和数学两个学科制作教学课件,认真进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开发各科多媒体教学资源。

2、进一步制定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科学规划

2002年实施的《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电化教学发展规划》的努力目标是科学、卓越,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是现代的,是符合实际的,也是优秀的。规划坚持设施建设和模式探索同步进行:着力进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室和计算机校园网,与信息高速公路联网。

3、制定以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改方案

2002年,学校拟定《以信息化推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改革方案》,提出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应具有自我不断主动获取、选择、掌握并应用已有知识、信息的能力;应用已有知识结构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用批评的眼光进行学习与理解的能力,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以及从多角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快速发展,实绩喜人

1、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系列化开发

各教研组制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有100多个课件获奖,并逐步形成系列化。

2、形成初步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环境

2001年以来,学校进本实现“十五”办学环境信息化规划目标,组建校园网,校园网以百兆到桌面,信息点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共建成3个网络教室,所有教室均建成的多媒体教室,学校200多台计算机联通因特网,教学办公实现无纸化。

3、承担国家省市课题研究 《运用电教手段促进学生在二年级应用题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发展》已结题,并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三、系统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思期

“十一五”期间,学校申报的实验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展机器人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作为学校信息化课题研究的眼神,体现了特色发展一以贯之的思路。我们将课题研究建立在反思“十五”课题研究的不足基础之上。

1、多媒体课还存在影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隐忧

通过对学校的多门录像课进行反思,我们发现,这些课程汇总多媒体课占50%以上,但多媒体课的效益值得商榷,课件加大了容量,提高了课堂生动性,但课件线形结构问题难以解决,影响课堂生成,学生主体地位易受冲击。

2、网络实验课还存在先天不足

网络实验课作为常规课的补充,内容限制了网络课的开设面,现行教学评价强调课堂实时效益,不能准确评价网络课堂效益。开斋网络课普遍存在的问题——结构容易松散,课堂失控,教学目标难以准确落实,生生合作容易变成优生包办等等。

3、课题研究缺乏课程意识

课题研究实验缺乏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程建设的意识,局限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整合研究还停留在实验教师的自我发现上。

4、改变课堂存在内外压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作出大量的实验、探索。今后要转变教师观念,打破传统,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任务艰巨。

四、回味过去展望未来

1、校本研修促进反思课堂自我改进

以校本研修的方式,促进教师回归课堂观察,反思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间的得失,着重反思“十一五”整合课的不足,研究常规多媒体课在运用技术与激发学生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和有效整合意识,促进实验研究在质量上的提升。

2、有效课堂引领教师关注技术优势

以促进“有效课堂”为主线,引导教师关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的优势所在,将运用信息技术优势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内化为教师的自发追求。

3、课题推进激励教师关注专业发展

建立三级课题逐级推进、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激励机制,分解学校核心课题为子课题、学科课题、个人课题,引导全体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研究。

4、整合资源推进课题研究深入发展

促进教学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资源,开设第三轮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新旧教学模式整合实验课,开发各学科新课程校本网络教学资源,开设网络学习课程,进行学生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实验调查研究。

开展各学科新旧教学模式整合研究模式的创建与实验校验,对学科新课程校本网络教学资源及网络学习课程进行评估,尝试建立校本信息化学生能力、思维能力、创建能力登记评估标准。

五、结束语

篇3: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信息技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必然选择

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使教师更容易营造一种美的气氛, 达到美育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网络下载、图片编辑、投影放大等形式, 可以把丰富的网络图片信息转化为教学资源, 既能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 又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需要联系起来, 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 对学生的感官形成一种冲击, 唤起他们审美和探知的欲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教学《可爱的家乡》一课时, 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常州风光 (大运河、老房子、城区绿化、城市建筑等) 图片资料, 再配以轻柔的江南音乐, 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家乡的怀抱中, 激发起他们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喜爱, 使他们体验到家乡风光赋予的轻松美好, 也提升了他们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情感。此时, 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

●●现代信息技术从学生兴趣出发, 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的中学生受到现代高科技的影响和熏陶。如最受欢迎的动画片, 它以优美的形象造型, 美丽的色彩, 尤其是三维立体的动画中惟妙惟肖的效果处理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正因为学生们受高科技的影响较大, 也使得他们对教学的要求更高。多媒体的音乐、图像以及向学生提供的操作软件, 使课堂教学显得既生动活泼又趣味性强, 它的信息容量大, 操作性强, 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软件提供的工具设计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图画, 在制作中电脑以它强大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简便的绘图软件和资料, 为学生学习美术提供了方便。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这两项合起来就有94%, 多媒体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见, 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他还做了一个记忆持久性的实验, 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看到内容的30%, 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 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30%。因此, 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 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突破视觉的限制, 使一些在教学中学生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直观、形象、生动地显示出来, 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图文声像并茂, 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高学习的效率。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利于多种教学方法的展开

经过广大教师几年的摸索, 实验区基本形成一种“在活动中学”的教学模式, 其过程通常包括: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探究合作、评价交流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 现代信息技术凭借本身强大的信息搜集和处理功能, 逐渐形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一, 现代信息技术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视听感受。

以谈话、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 犹如画饼充饥,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而还需要必要的辅助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教学绘画中的构图知识, 教师以往都需要用大量的范图去讲解所绘物体在不同位置、不同大小时的不同视觉艺术效果, 但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理解, 作品缺乏生动性和创造性。为此, 笔者利用一些软件, 将要示例讲解的美术作品事先扫描好, 显示在屏幕上, 分别将作品中的主体、背景等物象进行分离处理, 在演示时通过对物象进行放大、缩小处理, 反映原作品中表现的物象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 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的“示范”, 对构图的原理和重要作用就有了完整的、直观的认识,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演示提供了直观的操作平台。

美术教学中的技法仅用语言讲是不够的, 必须进行演示, 使学生直观地获得体验, 在一目了然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新技法。教师的现场演示具有示范性、鼓舞性、直观性和真实性, 但在演示时, 总有一部分学生被教师身体遮挡住视线而看不见, 或者演示制作小作品时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 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应用实物反射幻灯机进行演示, 既保持了真实性, 又能使全体学生看得清楚明白。

第三, 虚拟的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参观教学。

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观察和研究事物, 加深形象感受与记忆、验证和巩固学过的知识, 才能获得新知识、新启发。比如参观美术展览、观察街景、观察动植物、观察社会生活的变化等, 对于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有很大帮助。这个过程在40分钟的课堂内是无法实现的。虚拟的教学环境容纳了美术馆、街景、动物园、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等现实客体, 通过摄录、编辑、制作, 从广阔的空间中萃取典型的、贴近生活的素材, 呈现给学生, 实现了情境再现, 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导向性, 使学生对美的认识更具体, 感受更确切, 对美的探究目标更明确。

篇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一、导入新课,诱发兴趣

为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图文声并茂的情境。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还增强了新课导入的趣味性。

二、用于显示过程,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有些学科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而且有些知识又无法用语言叙述清楚,又不能提供真实事例展示在学生面前。运用多媒体演示,便会变得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于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听懂学会,体验成功感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例如在科学课教学中,我在讲解四季的形成时,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学生学习时缺乏感性认识,因而枯燥无味,造成对某些知识学习的困难,这时我们就可使用多媒体课件来突破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枯燥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想象力,既降低学习难度,又突破了重、难点。

四、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这样既达到了授课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信息条件下,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再通过小组去合作、讨论、研究,这样学习的知识牢固、印象深刻,教师和教材再也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他们的知识广了,视野宽了,自然疑问也多了,对教师的话他们开始思考、辨别、考证和质疑。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另外,现代信息技術还能及时地把家长与学校联系起来,起到一个纽带作用。如:

1.及时发布当天的家庭作业。

2.解决作业反馈问题。

3.给家长与孩子更多的沟通机会。

4.易于单独沟通,不伤害学生自尊。

5.及时通知家长特殊事情。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纽带作用,它的方便、快捷、实用、互动是满足新时期教育的一个良好平台。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皇甫联区皇甫小学)

篇5: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显著特点,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索然无趣。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生动、富有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变难懂的内容为易懂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在动机,真正达到数学生活化的境地。

爱因斯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只有互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给足他们思维活跃的时间,此外,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演示情景

电教媒体包括录音、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而电教投影图像清晰,色彩逼真,操作简便,替代板书,放大图像,展示过程、显现内容,渲染情境等多种功能。教学时,当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有色的示范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兴

趣。

现代教育技术能将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突破时空限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宏观、微观转化,动态、静态转化,扩大直观范围。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而完成理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了电化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把课堂教学优化组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

比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先用电脑演示一个小丑和四个气球,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自然能马上回答,接着在演示一阵风吹走了一个,再问,风伯伯来了,把气球吹走了一个,现在,小丑的手上还有几个气球呀?通过动态演示,学生便可以马上得出答案,小丑现在还有三个气球,因为有一个被风吹走了,被吹走了的那个已经不再小丑的手上了。通过这一情景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减法的含义,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直观思维。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创新教学的过程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教育,在封闭的校园内,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现有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了只能单方面的考虑问题,只会寻找单一的唯一正确答案,只会死记硬背,思维不能完全展开,限制了思维活跃度,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消磨,并且动力完全是来自老师。

创新精神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意识。经过合理的引导、开发、挖掘、训练,这种意识和精神就可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积极启发学生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再想办法帮助他们,同他们一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我抛弃了一味地讲解,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适时对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操作中寻求答案、获得技能。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巩固和反馈知识

巩固和反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机械的笔头练习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任务,学生总会感到枯燥无味。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巩固知识中的主动性,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创设意境,吸引学生自觉地去记忆所学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巩固效果好。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为此,新课程下,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

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众多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可以不夸张的把这一巨大的变化叫做“信息革命”,它比因蒸气机的发明而引起的工业革命势头更猛,影响也更深远。这场信息革命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显面易见的,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话来概括这种影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必将会促进教育的极大发展。它带来的将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

新课程的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是一条行之有的促进教与学的变革的高效之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学艺术的探究者,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任重道远。

篇6: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上海市青浦区庆华小学蔡云丽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校左丽华

进入21世纪,“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它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细微方面。就教育而言,它有着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雏鹰奖章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多种应用技能和广泛兴趣爱好。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一项工作。雏鹰奖章活动已经纳入了学校素质教育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争章活动的质量,我们尝试着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争章活动中。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争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我们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计算机具有常规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使抽象的不可见的概念、定理变得直观、具体。使常规教学中不能或不易实现的现象得以实现,使平面图形变立体甚至可移动。在视觉听觉激烈的冲击下,很快输入大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调动起争章的积极性。

1.优化导入ˉˉ引发学生争章的乐趣

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辅导员老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心理因素,设计出引起学生好奇心与产生兴趣的争章导入情景。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星星火炬章》这节课伊始,通过一阵美妙的音乐,城堡大门缓缓开启,展现出本节课训练要求:如何系戴和保管红领巾、如何正确行队礼、如何答回队的呼号、如何写入队申请等。画面上出现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旋,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问、愿意学、喜欢听。随着画面的不断变化,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给予学生生动的情景提示,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发展为认知兴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参与”的角色。就如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样。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浓厚的争章活动氛围中。

2.强化过程--愉快争章学本领

争章活动中如果采用学生喜问乐见的动画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有兴致、而且易接受,对章目的理解也能加深。如《表演章》训练课要求学生学会演唱与创造性表演的技能。上课伊始,教师借助于CAI,创设一幅美妙的童话情景,把热闹活泼的场景生动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兴趣盎然,认真地看着画面,争先恐后地要将自己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在极感兴趣的动态画面中学习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争章的热情,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3.有效反馈--调节学生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老师一般都会采用即时反馈这一教学手段,而运用计算机这一综合媒体进行反馈,更能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歌舞章》争章训练课中,要求学生表演自编舞蹈动作,学生表演得精彩,屏幕上就会跑来一只小孔雀,亲切地说道“表演得真精彩!真棒!”倘若表演得还不到位,小孔雀就会遗憾的说:“加油啊!还要努力!”CAI的鼓励性评价,既有效地创设了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又面向了全体学生,他们能根据屏幕显示的点评,及时改进自己的弱点,强化优点。又如在《礼仪章》考核课上,采用过五关游戏形式进行考核,第一关把各地名称与各地礼仪秩序打乱混淆起来,队员们通过点击鼠标,选取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了,画面上出现一个“×”,假如答案正确媒体就会播出一小段音乐提示你继续过关,五关都通过了也就获得了礼仪章。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队员们的积极性,争章的劲头就更足了。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1.灵活方便快捷掌握好教学重点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一般教学常规所无法实现的`。它集多种教育手段为一身,易于操作不烦琐、不累赘,能够把教学过程诠释的简洁明了,更能体现出自主、自动的少先队活动原则;而且又能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交互作用。如《安全章》启动课以往我们总是通过图片、照片等教具来给同学们讲解安全过马路的知识,低年级学生看了图片能理解一部分,但这种理解常常是一知半解。如过马路看红绿灯,因为图片只能提供静止的情景,学生难以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静止的画面做成动态,用动画的形式告诉学生如何过马路是安全的,违反交通法规会产生什么后果,通过动画形式来例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过马路的重要性,他们学得开心,记得牢固。

又如《手工章》训练课中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制作模型,教师把指导过程制作成CAI,利用CAI,将模型制作过程动态清晰放大地演示出来。学生就会明白制作过程,CAI还能将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由动态--静态进行展现。会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较好掌握本课的重点。科学家曾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在大脑中记忆的比例是1:1000。因此,具体形象的CAI不但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语言,还能加强记忆,发展思维。让学生沉浸在多媒体所营造的轻松富有时代气息的氛围中,这样的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2.引导训练途径解决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解决争章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如在《小观察章》训练课中要求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主要特点,在实践中,不管哪一个季节争小观察章,都只能观察到一个季节的景物。多媒体能展现四季的动物、植物、人物着装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四季,然后请他们用鼠标进行选择,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用鼠标拖曳到大画面上来展现四季的景色。这样一来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又如《信息章》在训练课中要求学生能够制作信息卡,制作信息卡有一定难度,有信息才可以发布,许多同学都通过上网这个快捷方式来收集最新信息,在网上查资料、看新闻、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信息量也解决了制作过程中的难题。

高年级有一枚《家政章》要求学生学会看“三表”,即水表、电表、煤气表,其中水表最难掌握了,它有七个刻盘,每一个刻盘上的度数都不同,老师指着画面讲,学生不一定都听得懂,假如拿实物来演示,不能同时出示七个刻盘,而且座位远的同学也看不清,多媒体运用能够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画面上可以同时容纳七个刻盘每一个刻盘上的指针还可以旋转,老师用鼠标点击就可以清清楚楚说明刻盘间的关系。这样化难为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点也就不难了。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争章活动实效

1.为创新营造自由的空间

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通过计算机来辅助争章活动不但使学生学会技能,增长才干,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创新与实践的能力。为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培养创造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如《游戏章》要求学生自己能够创造一种游戏方法,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效果提示举例,画面上出现几种简单的物品,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物品进行创编游戏。许多同学经过观察思考,进行了创造,如利用废弃瓶罐,动手制作了可乐罐保龄球、废可乐瓶装水举重器、废塑料杯装米成了乐器沙球等,《口语章》中要求学生根据情景自编英语对话。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效果激发起学生创造的欲望。他们可以在一段所给情景中互相协作,以小组为单位创造出好几种对话方式,而且,加入了富有童趣的动作,两个人、四个人或好几个人配合着表演,往往就能一气呵成,然后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修改,直到成功。这种过程,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动脑创造成果时的喜悦。

2.为辅导员老师减负

充分运用计算机所带来的便利与优越性可以资源共享,在争章活动中做到减负增效,利用奖章与多媒体手段的结合开发好学习软件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陶冶情操、进而达到使学生学做人、增知识、长才干的目的。辅导员平时要增意识,注重还得学会集思广益,多渠道收集教学素材,可以把素材库中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料利用起来加以改造、编写成适合奖章课堂教学的课件,如文字、图画、音乐等都可整理成自己的课件。在此基础上,兄弟学校之间就能进行课件交流了,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

3.便于学生自主参与

由于多媒体具有可视性、多效性、重复使用的特点,所以它能够充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他们个性、激发他们学习各项技能的热情。使争章活动高质高效。

如《科技章》训练课时他们能通过课内、课外各种渠道积极收集有关的科技资料进行发布、考核课时能用鼠标进行操作,介绍科技方面的知识。又如《说话章》,多媒体通过图象、声音、动画等手段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观,引起学生的兴趣,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展示的画面编故事。生动的画面给了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与兴趣,调动了他们创作愿望,语言表达能力也因此而提高。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自主、自动的能力就得以施展。

篇7: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砚山 王和山)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亦成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将对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影响,它不仅可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更新与转变。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大大拓展师生视野,增强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文山州教育局将解决全州农村中小学存在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缺失作为自身工作重点,致力教育教学主体工作中现代科技内容的充实,并力求爱统筹全州教育,实现资金安排到位,人员配备到位,教师培训到位,下决心,花功夫,在现代教育技术这个领域实现优化发展。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我于今年参加了教育网络《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学习,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根据自身所学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下面我就农村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教技术进行教学,简要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充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逐步进入了各地小学的课堂,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运用也变成了现实。多媒体计算机就是指能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音效、动画,并配以图形界面的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的高度发展,也正是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正确运用多媒体的诸多教学功能,这已成为我们中小学教学必然发展趋势。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领域里,一切知识对象和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感知,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则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来间接地感知到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对象,从而获得感性知识。同时,经过多媒体计算机的处理,可以将录像、影片中发生在瞬间的事情,根据教学的需要逐级播放,将事物或事情的发生在瞬间的快速动作变成间断、缓慢的图像,使学生观察的更为方便,更清楚地观察到动态变化过程,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从静态描述向动态描述的转变。由于小学语文知识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而言,教学内容中的许多景色画面、人物形象及思想内容,是很难简单的用语言、板书或挂图所能讲清楚的,这时将它们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来解释,学生在学习时就缺乏感性认识,只能依靠抽象的片面的教师语言来获取知识,因此学生也就常常感到枯燥无味,很难提高他们学习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呢,又光怕学生听不懂,无意地也就采取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传统陈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知不觉中,把语文课上成了“语闻课”,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范围狭窄,教师只好面面俱到,弄个满堂灌。而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则可以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的变化来获取语文知识,认识其间的内在规律性,使学生能够从实质上真正去了解内容,理解中心,从而稳固基础,掌握新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教学中得以运用,这种在教法上的优势是传统教法无可比拟的。例如:小学语文中《落花生》一文,讲的是一家人通过谈花生好处揭示出花生不图虚名只求奉献的品格,并由此引导出“人要做有用的人”这一主题思想。就我们当地而言,山区农村中的孩子都接触过花生的栽种,对于花生的生长特性,自然要比城里孩子懂得多,他们大多都知道花生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故而对课文题目中为什么将花生称为“落花生”之意也就易于了解,而对段落内容中“矮矮地”、“埋在地里”等重点词语所表达的花生特性亦一目了然,对花生与石榴、苹果之间“高高的”“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特性,更是让教师勿需多言学生就会心有所知、有所领悟。而就大部分城内学生而言,由于对花生的生长特性不大了解,甚至于一无所知,自然,对这样课文上述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能就“朦胧烟雾不见天”,一头雾水了,因而也就真正难以弄懂为什么会由花生的一般特性及好处推导出“做有用的人”中心的逻辑思路。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花生生长的过程用动画形式立体地、形象地表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花生生长的整个动态过程。不管是城镇或乡里的学生,理解了花生特性,认识花生生长规律,那么,课文中的段落意思或重点词语所蕴含的意义,学生自然也就迎刃而解,最终顺利地更好地掌握理解课文内容和和掌握文章中心。

在农村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弥补教学挂图、模型等静止不动的缺陷,也可弥补小学语文电影、电视录像等不可随意重复的不足,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既拓宽了课堂信息量,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如何在农村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段多样化,创造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显著特征。那么,如何在农村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呢?

首先,教师要学会编制切合本地学生实情与符合教学内容的软件。由于环境条件不同,由于教学条件的差异,由于各类别学校的学习素质能力千差万别,因而同一课文的同一教学课件或软件并不适应于所有学生的接收能力或当地教学条件,因而也绝对不会取到相应的同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充分结合本地学校的实情,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自身的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地继承、借鉴或改编课文的课件,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否则,对于同一教学软件只会死搬硬套、僵化运作,最终只能导致自身教育工作的失败。譬如我校六年级共三个班,其间两个寄制班的学生分别来自全乡各地村小,由壮、苗、彝、汉多民族组合,与另外由当地乡镇街道上学生所组成的班级相比,其学习能力素质上可谓大有不同,不仅知识基础较差,而且文化阅历水平大为不如,倘若的教师将同一篇幅的课文内容设制成同一课件运用到三个班的教学中,由于班级之间整体知识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也就难以收到相同的教学效果。故此,教师必须学会编制切合本地学校实情和学生实际的软件,才能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农村教学中。一般说来,软件的编制,有了各种资料素材,还得通过编制来实现。软件的编制实际上就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目前常用的多媒体编制软件有Authorware和Power Point等,其中Authorware是强大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它可以将各种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等媒体组织在一起,而且它还有强大的编程功能,能很容易地实现交互式课件的编写,但由于它功能强大,所以编制操作也稍嫌复杂。对于我们来说较为适用的应是Power Point,它是用于幻灯片制作,它制作的幻灯片可以包含各种的媒体信息,能将各种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等媒体组织在一起,也能进行简单的一些交互式操作。结合自身教学实情,用Power Point编制软件,教师可以首先进入Power Point,在Power Point编辑窗口中输入教学过程中要板书和书写的内容,而后可以对板书出现的顺序进行设定,通过显示、链接等功能,能将动画、视频、图片、声音按要求在适当的时刻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多媒体化教学。

其次,运用于小学科目教学的教学课件,其设计必须以直观内容为基础。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主要是以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发展的,且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相应地,形象思维的教学也就成为了农村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几乎所有小学科目的教学,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现代教学技术进行的直观教学,是间接直观手段的一个充分体现。在农村教学中,直观教学的手段是复杂多样的,它跟小学语文知识的复杂性相适应,也跟教学规律相适应,但是,直观手段虽然很多,其中通过挂图、模型、黑板画、幻灯片、影片、电视录像等等间接的直观手段却是我们常常用到的。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能很好地把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挂图、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录像等有机地组织起来。所以可以说,有用到间接直观手段的地方,都可以让多媒体计算机来发挥它的优势。同时,计算机系统可以存储和处理大量信息,教师利用相应的幻灯制作软件对课堂中的板书、图片和习题等等进行组织,能制作出字体规范、图片精美、题量丰富的课件。其在课堂上的直观使用,教学内容的指向和集中减少了教师板书书写的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以提高,另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亦消除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做到自主、积极地学习,最终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让家庭作业变为课堂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见,在农村教学中,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以直观教学为基础,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农村教学中,直观内容必不可少。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的进步,教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教育设备的不断更新完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也将逐步向纵深发展。在农村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其它有关学科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所以,教师还应及时了解有关的现代教育改革进程,掌握章课程教改目标,强化自身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此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教学领域。

篇8: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在普通高中体育课堂中,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改革,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同步发展知识与技能。在视动表象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整堂课的综合互动。通常我们将体育课分为理论和实践两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课堂中,更要在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应用。以体育技能特点为依据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实现以信息技术带动体育教学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理论课堂中的应用

普通高中开设体育课,通常将体育与健康作为教材使用,在内容设定上以体育为主,辅以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板块,逐渐成为体育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目前大多数高中教室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平台,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声音、画面等传递内容信息。从而,打破传统灌输式体育教学的压抑氛围,带动学生的思维感官,使其清晰地认识体育与健康之间的联系。从理论上,达到发展学生体育素质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推动下,传统体育教学面临着重大改革。现代化信息技术凭借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优势,逐渐取得师生之间的青睐。现代化信息技术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符合青少年群体所关注的热点,又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体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与体育项目相关的画面、音频等各种信息,开拓学生的体育视野,使其认识教材以外的体育发展趋势。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性的任务即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对学生来说,接受一套新的动作活动,必须要在视听感官的协调配合下才能有效认知。

所以,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就恰能有效地建立视动表象,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体育运动变化。多媒体的试听结合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明显高出单纯的视觉或听觉媒体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视觉观察能力与敏锐的洞察力。

一项体育运动的动作变化是多样的,甚至有更为复杂的需要在一瞬间完成多个动作的转化。教师虽然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示范,但往往由于自身因素而导致动作随意性较大。再加上学生的观察角度有限,动作又转瞬即逝,很难辨别具体活动,可以说,综合难度相对较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课件的形式把动作图解或放慢,以慢动作、停镜等手段为学生进行展示。这不仅方便教师进行具体的讲解,学生也可以认清每一个动作的变化,抓住活动的要领,从而更好地认识某项体育运动,有效缩短课堂教学过程。

另外,在多媒体教室中发展学生处理体育问题的能力,也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表现。通过形象化的动作分析对比、重难点示范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增强处理能力。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出3-5组跳远镜头(包括错误示范与正确示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学习,发现其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然后进行结果汇报。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充分明确助跑、起跳、腾空与落地的动作要领。这样一来,学生在发现错误示范的同时,就会知道自身问题,从而有效处理动作问题,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结语:现代化体育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而不能真正取代课堂教学。我们要正确认识现代信息化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进入现代化教学的新时代。

摘要: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景象,可以说,信息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大创新。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高中

参考文献

[1]张仁茂.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0).

[2]陆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45).

篇9: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 信息技术 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教学课程内容、方法、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是时代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不仅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出以往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科学性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技术平台,加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实施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是改进教学教育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教学的知识结构和课程目标

教学要使学生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知识、意识,深刻揭示各学科的教学本质,突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对这些源于技术的变化应对自如,这一切的实施必须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一部分。

二、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课程是国际趋势

我国2002年发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画图、快速计算、机器证明自动求解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索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实验提供了可能。G.波利亚提出“数学有的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另一方面,它是在创造过程建立起来的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的创新教育,更是需要实验和猜想,在数学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建立关系,处理数据,发现规律。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2、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知识对象多重表示

信息技术使知识概念、理论以及容易用数字、图形、符号、语言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信息技术使教学思维成为动态的和“可视”的,信息技术传递动态信息的特点使思维可视,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知识提供了“直觉”材料,使学生掌握了多种表达形式,进而使学生既可以在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有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可视性与动态显示效果。

3、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使教师为学生进一步展示教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可能。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学课堂转为“教学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4、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更高级的知识概念理解能力,进而学生库达到传统途径下无法实现的领悟层次,为提高学生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准备。

5、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历代教育家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个别化教学。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出现,计算机可以利用自己強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内容的的切换和选择。多媒体课件既可以被用来在同一知识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切换和选择,也可以被用来在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思路间进行切换和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这种快速灵活的选择的功能,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

6、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实现特色教学。可供教师选择大量的教学资料库和丰富的教学素材(案例、动画、课件、多媒体等)可使教师按自己的个性特征,教学习惯、教学特点灵活选择,实现特色教学。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数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教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问题,但应注意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也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华县第三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孔凡哲.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篇10: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余地,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你的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使你的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吸引学生,导入课题。

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颐和园》这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出示颐和园的实景图,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由得想进一步了解颐和园:大名园建在哪儿呢?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在学生连连的赞叹声中,在学生好奇的追问中,老师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再见了,亲人》这一课,老师可先用CAI课件放映录像片,展示1950年6月份,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派出优秀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等实况。接着继续展示中朝并肩作战,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事迹。那么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分批回国,与日夜战斗在一起的朝鲜人民告别时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这时停止课件放映,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当时的情景,那么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而学生则会兴致高涨、聚精会神。

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介绍背景。

学习某些课文,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包括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在介绍背景时,要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注意思想教育的渗透。但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老师枯燥的介绍方式和没有感染力的介绍语言。即使老师讲解得较详细,也只能让学生产生抽象的认识,而不能有生动的感性的理解和体会,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使你的教学如鱼得水,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背景,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学习《詹天佑》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以及詹天佑修路时的.恶劣气候和险恶地势,不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可感的画面、文字幻灯片和气候地形的图解,学生就理解得更快,他们能从画面中体会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欺负压迫给詹天佑修路带来的巨大阻力和压力,从而由衷地佩服詹天佑,并感受到他的伟大之处。

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图,让学生感知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懂得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是镶嵌在祖国大陆南边的一颗明珠”。接着放映一组组彩色幻灯片和动画片,带学生做一次到西沙群岛的假象旅游。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银幕上五彩斑斓的图像,向学生们揭开了海底的奥秘:五光十色的海水,丰富的海产品和岛上旖旎的风光……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热爱祖国宝岛――西沙群岛的激情油然而生。最后用出示两张新闻照片,介绍英雄儿女建设西沙、保卫西沙的生活情景。

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抓住了课文中的形象,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

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如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老师将从电视录制下来的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壮烈行为的片断搬到课堂上,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景变得肃然起敬,教室鸦雀无声。

上一篇:学校进敬老院活动总结下一篇:中考作文: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