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2024-08-10

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共8篇)

篇1: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

朋友,如果你没有听说过郾城,那“澳的利”饮料总喝过吧,如果你没有喝过,那也没有关系,我现在就给你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说起我的家乡漯河市郾城区,虽然没有北京、香港这些大城市有名气,但只要你来过一次,就会被她现代化的气息、风景如画的面貌所倾倒。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郾城,这个城市、不但富饶,而且是一个 文明的城市,演讲稿《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这里的人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因为这些,是这个城市变得和谐,幸福。

有一天,我和朋友出去玩,正好经过一个红绿灯口,一个老奶奶要过马路,以为行动不便,走的非常慢,在那位老奶奶走到马路一半时,红灯跳成绿灯了,车辆该行驶了,但是,车主却都没有把车开过斑马线,却停在原位,让那位老奶奶先过,这时大约十二岁的小姑娘,急匆匆的跑过去,扶着老奶奶,一步一步地走出了斑马线。这时车才开动了。

我和朋友来到黄河广场玩,那里的人们非常和谐,老年人打扑克,聊天,健身的都有。小朋友在玩游戏。聊天吃的水果皮,瓜子皮,零食包装袋都放在一个随身带的塑料袋子里,最后一起放在不可回收垃圾箱里,而可回收的垃圾箱里有饮料瓶,废电池,硬纸……小朋友也非常懂礼貌,见到年轻就叫叔叔阿姨好!见到年纪大的就叫爷爷奶奶好!

我的家乡不但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而且充满着现代气息,走在大街上,两边的高楼大厦向人们展示着现代郾城的魅力与时尚,路旁花香鸟语的广场上人们在悠闲地散步、打太极。你肯定会羡慕这里的人们的舒适生活的。

欢迎你来到我的家乡——郾城区做客。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篇2: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再造美丽新安邑

建设美丽城市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和大家一同感受全市上下建设美丽运城、大美运城的浓厚氛围,我演讲的题目是《点燃激情建设美丽安邑》。

近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树立大运城理念、加快建设美丽运城、大美运城的战略构想。安邑地处东部新区、空港经济开发区、运城经济开发区的接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们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任务,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推进工业化的强劲支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是运城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安邑办事处在运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深化企业改制,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措施使安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的收入日益提高,实现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建设新型城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建设美丽运城、大美运城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热潮,我们将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和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在解放思想中开辟发展新路,在开拓创新中赢得发展先机,把安邑建设成特色鲜明、各具优势、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示范乡镇,形成历史文化名镇、商贸重镇、产业大镇、经济强镇,带动运城区特色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安全、健康、便捷、舒适等多方面需求,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

篇3:美丽中国需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一、依托特色文化发展特色经济, 在发展特色经济中提升特色文化

1. 弘扬城市传统文化。

城市文化传统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历史缩影, 它一方面凝结到“历史遗留物”中成为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靠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在当代人的信仰、道德、习俗、饮食、语言、衣着等方面留下印痕,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城市特色, 就要善待文化遗产, 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遏制以牺牲历史文化资源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观念, 避免重蹈对历史文化遗迹“建设性破坏”的覆辙。对于列入省级以上重点文保名录的文保单位, 各市要制定切实的专项保护措施, 其周边新增建筑及环境布置要得到文物部门的批复或认可。各市都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化街区, 特别要注意保留原有风貌和地域特色, 划出一定范围的建设控制地带或禁建区域。同时加强对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周围环境的保护, 维护城市历史风貌。要组织和协调专门人员进行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研究、继承工作, 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要遴选一批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已经形成城市重要记忆的建筑 (像石家庄的燕春饭店、华北制药厂, 唐山市的唐山饭店、老火车站、百货大楼等等) , 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予以保留, 使城市的文化积累不断丰富。还要注意加强对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 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 有效保存好工业文化遗产。

2.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凸显城市特点。

特色经济是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区位优势、传统经济习惯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色经济既是城市的立市之本, 也是经济繁荣之道, 同时也是凸显城市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我省有的市处在交通要冲, 有的市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 有的具有独特的产业传统, 有的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有的滨海, 有的傍湖、有的靠山, 这些都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较好基础。各地应认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立足产业优势和特色做文章。只有立足特色经济才能保证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也才有助于形成城市特色。

3. 弘扬现代城市精神, 提升市民素质。

要厘清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 从中提炼最能体现地方特点的人文精神, 作为城市的精神号召力和发展动力。对城市精神的提炼要简洁易记。那些力求涵盖全面、难记难理解的对城市精神的文字表述, 既没有号召力, 也不易宣传推广。历史上, “慷慨悲歌”作为河北历史文化精神的写照之所以影响广泛, 就是它不仅具有形象性、故事性, 而且具有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修辞特点。各地要建立一批市民教育示范基地, 对市民进行道德、创业、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素质教育, 让市民的文化文明素质与城大的进步, 成为延伸于下一代的重要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田自秉著《中国工艺术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4月第二版.[2]顾浩编《田自秉文集》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3]邵学海《先秦艺术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

[4]《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凤鸟纹饰之变革》《中国国家设计期刑艺

市文化建设同步提升。

二、以特色文化建设为优势,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文化产业既是城市经济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又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1. 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照中央、中央两办和国家部委的各项政策, 制定关于促进文化产业优先发展的优惠政策, 以“文化产业政策落实年”的方式强力推进。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采取资金补贴、贴息、返税、政府采购、委托加工等方式分门别类扶植文化产业发展。要积极发挥政府职能, 通过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 合理配置文化资源, 使文化产生有效的生产力。积极筹集社会资金, 建立联营、合资、合作、捐赠、捐助制度, 形成全社会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态势。

2. 重点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市场, 大力引导文化消费。

通过产品引导、政策引导、宣传广告引导等形成集束效应, 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激活我省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使之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方式。

3. 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文化产业信息资源。

要建设立足当地、沟通全省、联系全国的文化产业创业和信息发布平台。积极发展行业组织, 重点发展经纪、评估、咨询、技术服务等市场中介机构, 培育和扶持一批诚信度高的文化中介组织, 使之成为连接和规范文化生产、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的有效环节。

三、大力开展社会文化活动, 积极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

1. 不断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统筹兼顾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低保家庭等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 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

2. 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为载体, 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实施经常性、多角度的文化引导, 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和综合素质, 激励社区居民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活跃员工文化生活, 培养企业团队意识,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中小学开设文化艺术课程, 组建业余文艺队伍,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

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建设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

着眼满足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需求, 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制作, 推出更多公众认可、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化展览、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 使广大群众陶冶情操, 充分感受燕赵传统文化魅力,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各类精品文艺演出,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质量文艺演出。要选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传承的基础上, 进行重点投入, 扶持成为精品。组织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群众文化活动, 挖掘节日文化内涵, 丰富节日活动内容, 吸引公众参与,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术与设计》2012年3月.第三期.

[5]吴叔生.田青合著《中国纹样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6]邵学海, 张正明《长江流域古代美术-漆木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篇4: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城市设计;新加坡;花园城市;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3-0000-00

收稿日期:2013-03-12

修回日期:2013-05-20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as about Singapore with the "Garden City", from two aspect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scap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of Singapore "Garden City" in the greening, species introduction, green network planning,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urban color, city furnitures and on the effective work, and hope the experience for China "Beautiful China" provide references on mentality of design.

Keywords:Urban design, Singapore, Garden city, Beautiful China

引言

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对新加坡城市建设赞不绝口,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启了“向新加坡学习”的潮流。此后,一直有专家学者等实地调研新加坡,并撰写了许多报告总结新加坡建国50年来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1~6]。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因采取有效的治国方略,仅用了40年时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世界公认的花园城市式的国家。笔者通过对新加坡的实地调研,尤其对城市设计进行了重点研究,认为新加坡有6个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是坚定不移的“花园城市”治国理念;二是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作风严谨、高效而廉洁:三是高起点、前瞻性的城市发展总纲与定期的规划修订,保证了规划稳定、连续而与时俱进;四是注重环境与资源保护,尤其重视雨、污水的管理与利用;五是公共交通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严格控制私车,由发展地面道路交通向发展地下交通转变;六是“居者有其屋”的组屋政策,安邦定国。

本文主要从“花园城市”的构建这一角度来探讨新加坡城市设计的一些思路,通过分析新加坡城市建设的一些超前或创新思路,以期为从事城市设计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些启示,并希望这些启示能在我国建设“美丽中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过程简述

“花园城市”(也称园林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建筑学家霍华德提出。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题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书中阐述了“花园城市”的理论,提出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突出园林绿化。

新加坡在建国初始就明确了花园城市的目标定位,并为提高花园城市的建设水平,持续不断地出台相关政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绿化、净化新加坡的方略,在道路空地上种植高大的乔木,短时间内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计划,加强了环境中色叶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的绿化。80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并引入了更多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90年代则制定了绿色和蓝色规划,发展各式各样的主题公园,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21世纪新加坡提出建设城市中的花园,并计划在滨海湾建设3座精品花园,其中的南滨海湾花园已于2012年建成开放。

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并持续、逐步地推进建设计划,同时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新加坡收获了“花园城市”的美誉。新加坡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控制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呢?本文从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及高绿化率技术与和谐、鲜明、精致的城市单体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 科学高效、生态多样、和谐开放的城市绿地系统

2.1见缝插绿,立体绿化

新加坡国土面积近700 km2,人口约500万。中国上海面积6 340.5km2,常住人口2 433万。新加坡地少人多,人口密度约为上海的1.86倍。如此寸土寸金、用地高度集约的城市,却处处是红花绿草的宜人景象,如图1所示。据新加坡本地人介绍,新加坡处处绿地覆盖,没有一寸露土,政府通过各种法律及条例要求业主们对自家及周边的环境进行绿化,100%的土壤绿化覆盖率减小了城市扬尘的可能性,造就了干净整洁的城市市容。

在城市迅速扩张的形势下,如何既能高效地利用土地,又能让市民们住在花园中?新加坡为此探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方法——立体绿化。新加坡人民崇尚生态自然美,平面上的土地不够使用,就把绿化种到“墙上”“天上”“房子里”,因此随处可见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围栏绿化、桥体柱绿化等林林总总的立体绿化形式。更具亲和力的植物材料的大量运用,赋予了城市生机勃勃、热情友善的面貌,有效避免了“白水泥城市”常有的生硬、冷漠的观感。同时,人行天桥绿化技术使新加坡的空中也处处是绿荫。在人行天桥桥面两侧及中间特意留了绿化栽植的设备及管道,而且在桥体施工中就已经将这些管道事先预埋好,绿化与基础设施一体化设计施工。

nlc202309020402

2.2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园林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外来植物的引种驯化。新加坡当地物种较少,植物景观单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市政局跑遍全球寻找合适的植物品种来美化城市。如现在的行道树——雨树,就是巴西的原生物种,市政局经大量的调研和实验后才大面积种植。

另一方面,政府也不断调整提升城市绿化的要求。从引入绿色到引入色彩再到引入香味,从引入城市骨干树种到引入观果树种,从进口植物到进口鸟类,实现城市的绿化——美化——景观多样化——景观艺术化——生态优化,一步一步推进深入,才有了如今充满热带风情、植物品种和景观丰富、鸟语花香的新加坡,如图2所示。

2.3绿色网络规划与绿色廊道

绿色网络规划是花园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概念规划,将城市“蓝色”与“绿色”结合,系统地打造城市开放空间与水道系统。一方面绿地使集水地远离污染源,保护了水质,另一方面将绿地与水系连成一体建成公园,铺设步行道及自行车道,增加休闲活动场地,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丰富了城市的生活。

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宜居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政府建设了公园串联廊道,连接了新加坡各大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提高公园及绿色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及利用率,同时廊道也兼顾通往地铁及巴士站的便捷性,如图3所示。据新加坡政府部门公示,在“公园联道系统”中将建设一个总长为150 km的环岛绿道,把绿道附近大约350万居民联系起来,让旅游者连续不间断地游览全岛,无须花时间计划路线,更不用担心迷路。

3 和谐、鲜明、精致的城市单体设计

3.1精品工程云集,打造了和谐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建筑是城市的构成主体,所以要获得花园城市的美誉,不仅需要做好城市绿化,还需要使建筑形象和建筑群“美丽”起来。

新加坡虽小,但世界设计大师作品荟萃。政府邀请了全球的著名设计师来设计新加坡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汇集了贝聿铭、伊东丰雄、丹下健三、罗道夫(Paul Rudolph)、萨夫迪(Safdie Moshe)等东、西方及本土的建筑大师的大手笔。滨海艺术中心(The Esplanade)、金沙娱乐城(Marina Bay Sands)、ION乌节购物中心、滨海大坝、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等一大批优秀的地标建筑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景观水平,不同的文化风格以和谐的姿态在这个开放的国度荟萃,形成了丰富多变、生动美丽的城市天际线,如图4所示。

3.2缤纷的城市色彩

到新加坡旅游过的人一定对新加坡街道上五颜六色的色彩印象深刻,公交巴士、城市标识、建筑立面、无不色彩绚烂,如图5所示。

我们注意到,在配色上,商业建筑外立面常以俏皮活泼的撞色搭配作为主要装饰;其他性质的建筑皆以柔和、中性色搭配为主。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建筑外墙至少五年涂刷一次;祖屋的翻新费用由政府部分提供等来保障城市色彩的常鲜常盛。并且政府开辟专项研发资金用于研发适合本地气候的涂料,这些涂料能确保建筑七年内不需要重新粉刷。正是因为有了对美丽城市的不懈追求与政府政策的保驾护航以及高科技的支持,才有了新加坡生动活泼的城市街景。

3.3高品质的城市家具与形态各异的水景设计

乘飞机去新加坡的游客一定会有此感觉,下飞机进入樟宜国际机场时,就会立马被里面丰富的公共艺术品深深吸引。此外,在新加坡的城市公共区域随处可见高品质的城市家具。

在克拉码头有带慢速冷风扇的伞状结构,在滨海湾沿岸有太阳能伞与艺术造型的弯管雾喷,因为新加坡气候炎热,设置这些城市家具一方面可以改善微气候,使室外活动更加舒适,街头更积聚人气,另一方面在设计和科技研发上也花费了很多心思,使得这些艺术小品新颖别致兼具环保功能,如图6所示。为了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在这些设施旁边往往会有设施的结构说明和图示。

水景营造是新加坡城市景观节点的常用设计手法,其水景设计以镜面水景和各式喷泉居多,水“态”各异。在滨海湾的北岸哥烈码头沿岸的商务广场前,区区上千平方米的地方,笔者至少见到了6种不同形式的水景,让人不禁感叹新加坡城市建设者对水景的喜爱及对设计的用心。

4结语

新加坡原本基础薄弱,如今建设得如此美丽,有赖于政府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与全体国民的通力协作,在其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的建设中我们不难发现,绿化设计始终存在且贯穿于所有建设项目中,大到城市规划设计,小到室内设计、小品设计,无不如此。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核心发展思路,才有今天成功的花园城市——新加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概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一个城市景观工作者,笔者理解的美丽中国就是:青山秀水,空气清新,出行安全便捷。离家百米有花园,红花绿草、欢歌笑语。笔者在新加坡看到了心中美丽中国的微缩模型,所以对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其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单体设计两方面取得的成就,勾勒出城市美丽的框架。我们应该借鉴其城市建设的超前或创新的系统思维,避免在城市建设中走弯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大家心中的“美丽中国”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建顺,宋希强. 新加坡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216-220.

[2] 程序著.生态新加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

[3]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走进新加坡走进香港[M]. 羊城晚报出版社.2009.5.

[4] 王永波,韩玮,肖艾华. 浅谈新加坡城市规划[J]. 城市规划,2009,8(6)1-4.

[5] 杨沛儒. 城市核心区设计:新加坡的亚洲经验 [J]. 2005,29(3):55-61.

[6] 王才强,刘文良. 多层次构成的新加坡公共空间[J].新建筑,2012(5):4-9.

审稿编辑:杨学成 李青

作者简介:

郑晓霞(1981- ), 女,湖北黄石人

在职硕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研究

Email:gt81-10@163.com

篇5:建设美丽中国演讲稿

大家上午好!

我很荣幸能为大家带来我的演讲《美丽中国,有你有我》。

”假如我是一只鸟(手势),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读着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我眼前仿佛再现了我们的家乡、校园。

有一个词语深深触动了国人的内心。这个词语,叫做美丽中国。这是一个多么普通的词语!美丽,小孩子就会说的形容词;中国,我们的家。那为什么当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竟然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如果看看天空,你就知道了答案。就在不久前,中国华东、华中的广大地区被持续的雾霾天气袭击,33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在那一周持续不见阳光的日子里,当我置身于浓浓雾气中时,我感觉那雾气仿佛已经通过呼吸道进入了心脏,仿佛我的心里也出现了雾霾。我感到迷茫,不仅仅是因为看不清四周原本熟悉的景象,更怀疑将来能不能再见到蓝天、白云、青草地……

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词语在今天却意义非凡。为什么一个美丽中国,就这么让人魂牵梦绕,苦苦祈盼。

作为以美丽著称的杭州萧山,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小学生,又该如何实践这样一份深层次的美?我们知道,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无可选择,没有什么地方,也没有哪个人群,可以独善其身。中国绿了,我们萧山才会更绿更美。我们要把”美丽中国“”美丽萧山“的理念,化为自觉行动,落实在点点滴滴的日常行为中,从你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

打造美丽中国,你我能做什么?

我说,让我们从打造美丽校园做起吧!记得上周国旗下讲话时王校长教导我们”心中有人的人礼貌,眼中有活的人勤快。“做一个勤快的人,走进校园,请记得我们离文明只有一步,跨出这一步,你我文明,校园文明。当你想扔垃圾时,请多走一步,把它分类扔进垃圾箱;当你见到不小心丢在地上的垃圾,也请你多走一步,把它送回垃圾箱。你的举手之劳,为校园增添一份洁净。

在校我能行,走出校园我也行。自觉做到保护环境,同时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为美丽中国加分。少开一天车,骑自行车、坐公交车、乘地铁,甚至步行;少洗一次车、少泡一次澡,节约一杯水;少点一盘菜、不浪费粮食;不用一次性物品,拒绝塑料袋;纸张双面用,少砍一棵树……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一起建设美丽萧山、美丽中国。

同学们,你我环保,中国就不会污染;你我热心,中国便不会冷漠;你我有多美,中国便有多美。为了我们共同生活在洁净、美丽的家园,让你我共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请记得,在通往美丽中国的路上,有你,有我!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的聆听。

建设美丽中国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做环保志愿者,共圆美丽中国梦。

我在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本上知道,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加之人口众多,因而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培育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生态文明,是复兴中华的有力保障。我想,美丽中国梦,就是复兴中华的梦!

看祖国的发展,我相信美丽的中国梦一定会成为现实。过去1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过去10年,中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63亿亩,其中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过去10年,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低碳发展、绿色经济在中国全面推进、深入人心……

看前辈的事迹,我也相信美丽中国梦一定会实现。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陕西省”治沙英雄“,在茫茫的毛乌素沙漠南缘治沙斗沙40年,筑造100公里长的”绿色长城",他们的壮举感天动地,也让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希望之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华少年,实现美丽中国梦,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这又让我想到了朱昌藏大哥哥的事迹,他的绿眼睛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环保讲座、环保图片展览,保护救护野生动物,不懈坚持了9个年头,他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也要做环保志愿者,为圆美丽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做环保志愿者,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学校,看到地上有纸屑,我会主动弯腰捡起;看到水龙头滴水,我也要把它关紧;学校要求垃圾分类,我不仅自己严格执行,看到有混放现象,我还主动把混放的东西,拣出来放进该放的垃圾箱里;家里虽然有自己的车,但爸爸妈妈外出时,我常动员他们乘坐公交车。因为,我知道,空气中的污染物更多地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春天来了,我拉着爸爸妈妈买树苗,到附近山坡上植树,因为我知道,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我还要宣传环保知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环保队伍,时时想节能,处处为减排。告诉大家,不要一心想着挣钱,总想图方便,要知道,环境破坏了,大气污染加剧,谁也逃脱不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你可以买纯净水,但谁也买不来洁净的空气供自己呼吸。我一个人,一家人的力量是很微薄,但是如果全中国的孩子都能行动起来,每个中国家庭都行动起来,那就会汇成强大的环保能量!这是我的心愿,我的梦想!

同学们,都来做环保志愿者吧!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圆美丽中国梦!共圆复兴中华的梦!

建设美丽中国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设美丽中国》。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我们重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仿佛再现了我们的民族在日寇铁蹄下的深重灾难。在水深火热中,诗人抒发了他同仇敌忾、忧国忧民的感情,而今天更震撼我们心灵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

当人类为近百年来工业狂飙似的发展而自豪时,当我们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穿梭时,大自然却向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遭到毁灭性破坏,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在向人们痛苦地呻吟。

我们深爱的土地也难逃厄运。我们不能让祖祖辈辈默默耕耘的土地一点点消失。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土地是人类繁衍、生生不息的家园。而现在土壤沙化问题日益严重,这在历史上有惨痛的教训。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著名的“丝绸之路”被掩埋在滚滚黄沙中。目前,每年约有6万平方千米的土壤被沙漠化,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已沙化。而我国土壤沙化也相当严重。我国首都北京春秋两季经常会出现黄沙漫天的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沙漠化,“北京将被黄沙掩埋”也绝非危言耸听。

篇6:有关建设美丽中国的演讲稿

你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做环保志愿者 共圆美丽中国梦》。

轮船,因为有舵而远渡重洋;雏鹰,因为有翅膀而翱翔蓝天;人生,因为有梦想而演绎精彩。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英雄霍去病的梦想;“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少年毛泽东的梦想。“做环保志愿者,共圆美丽中国梦”是正当年少的我的梦想,这不也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因为“山青水秀里的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后的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曾经领先于世界,虽然饱受过列强的欺凌,如今她正走向自己的复兴、自己的强盛。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可是,在圆梦的同时,我们失去的也不少。当我们仰望高山时,看到的不再是满眼苍翠,花开四季;当我们行走江畔时,看到的不再是一江清水,渔舟唱晚。

一个个的烟囱,如野草般疯长;一辆辆的汽车正拥堵不前,争先恐后地向周围排放废气;我们看到沙漠正在不断的扩张,随时可能吞没我们的家园;美丽的草原不再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取而代之的是黄沙漫天……

亲爱的朋友,我不是在危言耸听,下面的一些数,会让你我触目惊心。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世界上1/5的人依然缺少安全饮用水,其中有一半生活在中国和印度。中国人均储水量仅居世界一百一十多位,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

生活中,我们大量地使用一次性木筷,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使用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果有一半被捡出来用于造纸,砍伐量将大大减少。

查看新闻,我了解到今年3月以来,全国雾霾日数为3.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数普遍在3天以上。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输,还造成空气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面对清澈的河水成浊流,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美丽的草原成荒漠......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世界怎么了?我们人类怎么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华少年,实现美丽中国梦,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不由地想到了朱昌藏大哥哥的事迹,他的绿眼睛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环保讲座、环保图片展览,保护救助野生动物,不懈坚持了9个年头,他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也要做环保志愿者,为圆美丽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做环保志愿者,我开始了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学校,看到地上有纸屑,我会主动弯腰捡起;看到水龙头滴水,我会去把它关紧;春天来了,我拉着爸爸妈妈去买树苗,到附近山坡上植树。因为我知道,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我还要宣传环保知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环保队伍。时时想节能,处处为减排。因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你可以买纯净水,但谁也买不来洁净的空气供自己呼吸。一个人,一家人的力量是很微薄,但是如果全中国的孩子都能行动起来,每个中国家庭都行动起来,就会汇成强大的环保正能量!

同学们,请加入我们的队伍,都来做环保志愿者,共圆美丽中国梦吧!

篇7: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近两年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之多,从来没有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之高,从来没有过;宏观形势与政策的环境制度刚性要求之严,从来没有过;发展中面对的环境改善与生态建设任务之艰,从来没有过。这就是当前发展所面对的客观形势,也是关系我们发展观与政绩观的重要问题。这次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是经过长时间准备和深层次斟酌的。大会选择在高淳区召开,有着特殊的考虑。一是高淳的生态环境水平是全市一个标杆。高淳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主要监测指标一直位居***第一、江苏前列。在这里,我要和大家通报一组数据。今天上午十点,高淳地区PM10的小时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为城区60微克/立方米的一半,前20小时的均值是37微克/立方米,还不到城区84微克/立方米的一半;城区PM2.5浓度指数为6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良好,而高淳PM2.5浓度指数为3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优。相比于市区的环境质量,高淳的环境质量更好。二是高淳的生态战略坚守是全市一个重要示范。尽管遭遇了经济危机的困难挑战,尽管面对着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高淳都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这个战略。三是高淳以生态为先的发展正在取得重要成果。上午,我们现场考察了高淳的一些典型地区、产业和项目,不仅看到了自然山水之美、城乡形态之美,而且体验到了绿色产业之美、人文和谐之美。高淳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成效和实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反思和借鉴。

刚才,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能够从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中汲取养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互相学习、帮助和赶超。市里为推进这项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向未来的战略使命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和产物,是人类在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推动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9月7日,总书记在出访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表明了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习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三大重点”之一,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要求的“五个示范”之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提出了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作为江苏省会,***有责任有义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从实施“绿色***”战略到提出“环保优先”方针,从建设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到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到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无论是在发展战略上,还是在建设成效上,我们都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突破。特别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更趋清晰、举措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明显,我们提出“生态为基”方针,强力推进控能压煤工作,坚决取消镇街GDP考核,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创成国家森林城市,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肯定。特别是今年八月份,我们顺利完成亚青会的环境质量保障任务,也使得我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这些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凝结着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形势不容乐观,总体上进入了环境问题敏感期,突出表现为“四个矛盾”:经济规模扩大与环境承载不足的矛盾,产业结构偏重与自身资源有限的矛盾,生态基底良好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群众环境诉求提高与环境质量改善滞后的矛盾。这不仅严重制约着***持续成长的空间,而且严重羁绊着“第二个率先”的进程,已经成为新一轮科学发展绕不开、躲不过的一道“坎”。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强攻环境薄弱指标,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才能圆满实现。对照全省最新修订后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总体上是达到序时进度的,但是在资源环境类指标上,进度始终落后,而且时有反复。2011年苏南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在生态环境方面***排名苏南五市最后。2012年,***万元GDP能耗0.7926吨标煤,与2015年省定0.5吨标煤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这个短板,***“创成率先大业”的目标就难以如期实现。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城市。国土面积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倒数第三,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江苏平均水平的66%、全国平均水平的45%左右,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自给率几乎为零,但是单位GDP综合能耗却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3位、在江苏排第2位,单位国土面积COD负荷高达江苏平均水平的2.4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5.5倍,二氧化硫负荷达到江苏平均水平的1.7倍、全国平均水平的9.2倍。如果我们保持既有的发展方式去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更高目标,不要说一个***,就是几个***也无法承受。特殊的禀赋和严峻的形势深刻启示我们,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取增长的发展道路已经失去了市场、没有了空间,不仅发展理念上已不合时宜,发展形势上已不允许,而且在发展实践中也已客观走不通。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又是我们必须突围的“华山天险一条路”。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顺应群众环境期盼,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才会持续提升。***人民对绿色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绿色福利”的期盼更高。然而,近年来市民对生态环境却越来越不满意。今年1-8月份,***市环境污染举报中心接到的市民投诉达到1.6万多件次,约占全省投诉总量的1/3;近几年人大政协的建议提案,越来越多地向生态环保领域聚焦。特别是去年以来,***雾霾天气频发,引起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广泛关注,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批评之声。最近,省里首次公布了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虽然因迎接亚青会采取了系列措施排名第五,但仍与省会“第一窗口”应有的第一环境形象不相称。我们能否实现“第二个率先”,关键还要看一个群众评判指标。如果城市经济发展了,但绿水青山消失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但安全感和幸福感下来了,这样的现代化成果必定不得民心。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再强调群众的意见就是最好的镜子,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果不能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幸福感就会大有滑坡。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新的理念思路

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为基”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争先领先的锐气,着力强化生态观念、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完善生态制度,加快形成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力拓展持续成长空间,率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到2015年,环境基础设施要“还清旧账”,燃煤消耗总量要实现负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要扭转恶化趋势。到2020年,环境基础设施要实现城乡全覆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世人赞叹的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

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观念,不能拘泥于陈旧的思路举措,不能受困于落后的方法手段。纵观***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取得发展建设成就,核心就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不断创新思维思路,改进方式方法,实现工作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紧迫的任务、长期的事业、全新的探索。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必须“科学谋划”,必须“手段有力”,必须“先行先试”,闯出一条新路子,开创发展新境界。

更新理念,就是要加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先进的理念引领科学的发展,越在当下越是如此。生态文明源于人类对发展的深刻反思。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放在首位、作为根本,大力塑造和弘扬生态文化,切实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占据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生活。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我们多点“道法自然”的淳朴,少点“人定胜天”的霸气;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哲学,要求我们绝不能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对立起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生态文明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我们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对他人负责,既要对当代负责,又要对未来负责;生态文明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我们践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过上身体好、心态好、有担当的文明生活。

只有普及和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绿色的财富观、健康文明的消费观,才能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才能真正引发全社会最自觉的行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效。

科学谋划,就是要牢固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工作方法。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仗接着一仗打,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要以宽阔的视野加强顶层设计,决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局限于植树造林、局限于节能减排、局限于生态修复,而要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层面进行全面考量、一体设计、协同用力,既关注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关注本地区的建设,又加强跨区域的协作,构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格局。要用缜密的思维加强系统谋划,决不能简单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决不能再走“还了旧账、又欠新账”的老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放过次要矛盾,既要有硬件设施建设的支撑,还要有软性服务的保障,既要用标准去约束、用执法去监管、用价格去调控,又要用政策去帮扶、用服务去引导、用制度去规范,切实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新体系。要以高效的组织加强统筹推进,既要有经济战线、文化领域的责任分工,又要有政治改革、社会重建的持续破题,既要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倒逼机制,又要有严格的督查考核指导体系,既要有政府层面主动作为,又要放手发动企业和社会参与,汇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手段有力,就是要高度重视和综合运用法治的、科技的、市场的建设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比较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实行简单的财政拨款和项目审批,而运用科技、市场、法制等手段还远远不够。许多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之所以难以突破且时有反复,一个核心影响因素就是手段乏力,突出表现为法规制度不够严肃、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科技支撑不够到位。我们要想让***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就必须真正用好法治、市场、科技“三大手段”。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和市情实际的前提下,加快健全多层次、宽领域、高标准的地方法规体系,让环境法治成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手段,守住生态文明的“底线”。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和激励海内外各方面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激活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是破解难题的锐利武器,要发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紧扣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组织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只有“三种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先行先试,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体现率先、带头、示范的追求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战略任务,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在研究、探索和实践。习总书记要求江苏在“率先”、“带头”、“先行”内涵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标杆。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能做到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就根本无法抢占先机,何谈什么带好头、作示范,甚至为全省全国积累经验?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魄力、奋勇争先的劲头。

先行先试,就是要坚持把争取和落实国家级、省级各类试点政策作为一个关键抓手,让更多国家级、省级的载体、项目、资金及其他试点政策为我所用。争取先行先试,既是我们自加压力,同时也是要在国家的指导下,提高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敢闯敢试,就是要广泛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尝试,率先创新突破。特别要尊重各行政区、开发区的首创精神,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强化基层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这次会议制定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规划》和相关举措,与“十二五”以来作出的相关部署是一脉相承并纵深拓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涉及面广,任务繁多,周期很长。这里,我就不再一一细谈,着重强调四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要求。一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开发内容和开发强度,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相适应。按照生态平衡理念构建空间布局,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一定面积的生态保护区。目前,北京、深圳、武汉等先进城市都已经开始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武汉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中,城市生态空间用地(含水域)不小于总面积的70%。我们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也是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尤其要科学划定和严格守住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红线区域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22%。生态红线是“警戒线”、“高压线”,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红线是***城市的“生命线”,也是生活在***的每一个人的“生命线”,一旦划定就要强力管控,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踩、不能碰,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出台了“两深化九整治”整改行动计划,并提出了36项具体整改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就是由人大常委会做出生态红线控制的《决定》,通过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保证生态红线不以领导人的意志而转移。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和国土开发上来。一方面要将“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要求,切实体现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上,坚决遏制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趋势。重点加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促进产居平衡,减少“钟摆式”工作生活模式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把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到土地出让、规划审批、项目建设和产出的全过程,提高土地开发的效率和效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不到***的十分之一,但其单位土地的GDP产出是***的20倍,所以***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整个市域范围内,要按照优化提升、重点开发、生态保护三类功能区要求,进一步落实城中、东南、西南、江北和南部五大片区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指导、分片推进,引导和激励各主城区聚焦主体功能、突出发展重点、加强生态保护,科学有序地实施空间开发。

二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是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水平。从近年来***各产业的能耗来看,石化、钢铁、电力、水泥四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但其耗水量、耗煤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均在90%以上。尽管通过技术、装备、管理的提升能够降低资源耗量和污染排放,但如果产业结构不发生根本性变化,能耗和排放指标不可能出现根本性改善。所以,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总的方向是优先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这两类产业的比重得到较快提升。从中央战略导向和现阶段发展实际来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和技术,蕴藏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在的市场需求不可估量。要突出培育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和智能电网等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形成绿色产业增长点。在着力发展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同时,要继续不遗余力地滚动实施“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不断提升整治标准,每年都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不断减小。

加快推进开发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行园区企业清洁生产,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高地,而且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地。

三要强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加快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当前,空气、水等生态产品,以及市容环境的质量,是群众诉求最为集中的问题。必须以铁的手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一手抓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设,一手抓以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通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让群众看到变化、看到希望、看到前景。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控制燃煤总量,确保到2015年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240万吨。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措施,坚决刹住施工扬尘污染,大力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进电力行业和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加快高污染企业搬迁步伐。对水污染治理问题,要重点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体制。水污染治理的根本就是要确保污水经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而不是直接排入水体,雨污分流工程不能只是简单的将雨水和污水分流开,所有新区域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必须同步建设到位,现有区域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也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建和完善,使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使95%的主城生活污水和70%以上的镇街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让黑臭河道恢复清流。加快推广应用资源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使各种城市废弃物得以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真正变身为“城市矿产”。要把“绿色***”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林地、水源、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大矿山宕口等区域生态修复力度,提升城乡园林绿化设施建设、养护和管理品质,切实把一个秩序井然、天生丽质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总之,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这个问题上,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的决心都不能动摇,必须以实际成效,兑现向人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

四要促进消费模式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光靠改变生产方式远远不够。从***情况来看,目前全市工业污水COD年排放量约为2.2万吨,而生活污水COD年排放量超过了6.6万吨;工业用电量仅占全市用电量的40%左右,包括服务业和生活在内的用电量则占到了60%左右。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消费模式更具根本性意义,也更有潜力空间。特别是***已经进入了消费升级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必将加剧资源环境矛盾。

要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鼓励引导居民公交出行、绿色出行。当前***的城乡建设任务量很大,要着眼长远,更大力度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低碳环保施工,优化建筑标准和施工设计,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要鼓励居民简约适度消费,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使广大市民实现绿色低碳消费。市委市政府已经按照中央和省里的精神,制订实施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有力的组织推进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高度的思想境界,也需要科学的决策水平,更需要有效的组织实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从四个方面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要强化制度建设,凸显生态管理的强控性。生态文明的实现,既要约束破坏生态的负面行为,又要激励尊重自然的积极行动,而制度和政策恰恰具有这样的激励约束功能。要严格落实“五个最严”制度,抓紧制定和修订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办法,提高现有制度的实施成效。要严格落实科学决策的制度规定,对涉及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集体决策、社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环境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重大决策失误,实行严格问责。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健全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加快推进环境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探索污染物排放有权使用和交易制度,有效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谁保护谁受益、谁损害谁补偿”的利益导向,驱动微观主体的行为变革。

要优化组织领导,体现生态建设的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决不能板块式组织,决不能碎片化推进,必须构建系统化的组织领导体系。市级层面要加快组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总指挥部,与现有绿色都市建设总指挥部合署办公,在原有六个工作指挥部基础上,增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指挥部,切实做到政策整合、工作衔接、力量集成。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也不是哪位分管领导的事,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这项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协同推动目标任务落实。市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在落实规划、争取政策和实施工程方面一致行动,提高实际成效。各行政区、开发园区“一把手”要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过问、高位协调,构建起务实有力的工作机制。

要完善考核监督,强化生态指标的导向性。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根本改观,既有环境基础监测能力不足的因素,又有考核导向不够清晰和监督处理不够有力的因素。要运用信息化、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加强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在内的全社会能耗统计制度、碳排放统计制度以及PM2.5监控制度,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精准度。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决定着我们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研究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和特点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在干部评价考核中进一步增加生态权重,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硬指标。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工作不作为的,要给予问责。同时,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让群众检验我们的工作。

要营造社会氛围,激发生态保护的自觉性。优良的环境是全社会共同享受的公共产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产品的时候,也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形成一致的行动。西方有个“吉登斯悖论”,讲的是人人都说环保重要,可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就不愿意行动。这个悖论的存在告诉我们,要形成一致的行动,社会成员要有内在动力。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真正做到从人人了解到人人自觉。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想出一些管用有效的办法,鼓励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关注生态,主动投身环保,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被动参与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从被动监督者变成自我监督者。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每位市民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养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篇8: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大学

在我看来, 这个美丽的目标离我们大学生并不遥远。建设美丽中国, 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从一点一滴做起, 节约能源, 降低碳排放, 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美丽校园、绿色校园、低碳校园, 需要我们从建设美丽大学开始。这样才能真正推进绿色大学建设, 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杨福家院士在一次报告中曾说:“在节能减排上, 高校应该走在社会的最前面。”的确, 大学担当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光荣使命, 所以, 大学师生理应是先进文化、先进理念的快速吸收者和有效推动者, 理应有着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 大学师生也理应责无旁贷地将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即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担负起来。

以我所在的郑州大学为例, 2012年年初, 学校被评为全国节能减排先进院校。据了解, 学校通过“节约型校园”建设, 一年节能500多万元。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广大师生对绿色大学观念的高度认可。大家不仅把节能减排喊在口号里, 更践行在最朴素的、最细致入微的节约和低碳行动中。积水成河, 最终取得了一个可观的节能成果。而且, 行动感染行动, 这不仅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而且让越来越多的师生形成了低碳节能的观念。

根据郑州大学的节能数据推算, 如果我们的每一所高校都能建成“低碳大学”和绿色校园, 一年中节省下来的费用无疑将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此外, 每一所高校若能实现能源消耗的多次利用、循环利用和洁净利用, 对校园环境乃至周边环境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很值得人们期待。更让人高兴和期待的是, 广大高校师生从此将在一个理想的适宜的优美环境下工作、学习、锻炼和休息。建设节能低碳校园, 有百利而无一弊。可以想象, 如果我们能做到每个人都坚守绿色低碳理念, 并每时每刻身体力行, 这对大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乃至于对社会传统理念的影响及冲击的效应将是无可估量的。

当然, 要让绿色校园、低碳校园、节能校园成为现实, 不能仅靠自觉行为, “科学发展是关键, 制度建设是保证”。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所以, 大学建设节能低碳校园, 也必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学校的发展评价体系, 让其和每一所大学乃至每一位大学生息息相关, 成为大家的共同关切和共同使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美丽城市演讲稿:建设美丽中国】相关文章:

中国美丽城市06-22

中国美丽城市范文06-04

美丽中国魅力城市08-03

智慧城市成就美丽中国05-25

美丽城市建设和推动08-20

创造美丽城市07-06

美丽新城市范文05-20

让城市变得更美丽07-12

城市是美丽的家园作文05-22

雨伞美丽了城市的风景05-02

上一篇: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下一篇:精选有深度的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