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指导方案

2024-08-14

学习方法指导方案(通用8篇)

篇1:学习方法指导方案

学习小组

建设与管理方案(暂行稿)

各班级:

为不断创新教学工作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积极推进“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顺利开展,真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培植学校课堂教学特色品牌,开创学校教学工作新局面,经学校研究,在全校各级部各班广泛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现将具体要求规定如下:

一、班级学习小组的建立及运行

(一)学习小组的建立

1.深入了解学生

学习小组成员组成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科学的学习小组应该是本班总体学习状况的缩影。因此,在建立学习小组前,要求各班主任老师必须在充分征求各学科任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发言、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弄清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上述评价指标,将班内学生均分为优、良、中、差四类。

2.科学划分小组

学习小组的划分要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组内各成员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不同,各学习小组在总体水平上又基本一致。“组内异质”为小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 即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住校和非住校的学生在分组时要考虑,又为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按照稳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各班主任从优、良、中、差四类学生中,每类各选取1--2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人数原则上为六--八人,每班可根据本班学生数划分为6-8个学习小组(班级学习小组人数及组数可以级部为单位统一)。

目前各班学生上课模式,原则上可不做变动。各学习小组遵循前后位就近原则建立,上课过程中需小组学习讨论时,学生可随时调整座位至本小组。也可以调整为三三对面坐的形式。

3.学习小组长定位:

学习小组长要求: “要想帮助别人,首先强大自己”,学习小组长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组织能力一定要强。

⑴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⑵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⑶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⑷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⑸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A、B、C分层完成同步导学或导学案。

⑹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和自习课纪律。

4.学习小组长职责:

①指导学科组长组织实施好每节课的课堂展示、讨论、自学和作业完成情况。②帮助C层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③检查《学生手册》的落实。

④监督各项班规的遵守情况,制定组规并检查落实。

5.分工和责任:每小组设组长一人、副组长一人、学科组长每科一人。组长抓学习,副组长抓常规(纪律、卫生、日常行为等),分工合作。学科组长每科一人,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收发作业、指定本组展示代表、发言代表、收集问题向学科代表反映等),学科组长要能够调动、激发小组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6.为小组成员编号。

小组分好后,可在组内主要参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二)学习小组的运行

1.明确各自职责

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旨在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互教,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的方式,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因此,明确每个学生在组内的职责(任务)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环节。班主任在各学习小组人员确定后,应选择各组“优”生任组长,让其与“差”生同位,具体负责本小组课堂讨论、收发作业、指导差生及对组内成员的学习评价工作;“良”好生是“后起之秀”,担任副组长,与“中”生同位,具体负责讨论记录、小组纪律、指导中等生;中等生是“希望之星”,是小组讨论的“第二发言人”;差生是“可畏后生”,是小组讨论的“首席发言人”。每一位成员分担小组不同的学习任务与责任,使其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各尽所能,各有提高。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的课堂空间方式、信息交流方式和组织形式,刚开始时学生往往不适应,教师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应要求各学习小组组长做到“以身作则、认真负责”,做小组的“表率”。告诉学生要做到“两个学会”:一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目标(或预习提纲)”先对照课本展开自主学习,初步解决课本基础知

识,考虑好自己的见解,同时找出自己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做好标记或笔记,以备交流。要敢于在小组内质疑,将自己的思想与同学交流。发言时要有条有理,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二要学会耐心倾听,鉴赏同伴见解。要告诉学生,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是对发言者的尊重,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要真诚对待同学的发言,认真听取,不随意打断或插嘴,要听完整,鉴赏同伴见解,博采众长,收集信息,完善自己的见解,为发言做准备。自己发言时,要说出自己对本节课知识不同的想法和自己的疑难问题,积极争取组内同学帮助,加以解决。

(小组成员发言可借鉴下列方式:

1、我是※组※号,我代表本组发言,„„,我的发言完毕,请同学们补充。

2、※同学的回答,还不完整。我要补充。

3、※同学的回答,不准确,我认为„„)

二、明确操作规程,确保顺利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分学习动员、建立小组、听课观摩、总结提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11月21日--11月23日)

学校制定下发《关于在全校各班级推进学习小组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等相关学习材料,召开相关人员会议,安排各教研组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日进行广泛学习,使师生充分掌握课堂教学新模式及小组合作学习标准、要求,为“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建立小组(11月23日--11月25日)

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在学校教务处的监督指导下,各班严格按要求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并开始在具体课堂学习过程中实施。

第三阶段:听课观摩(11月28日--12月16日)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持久实施的前提是《“六模块”教学模式》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因此,各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新模式,熟练掌握,规范运用。学校将通过全员参与的“第二届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大赛”的方式,检查课堂新模式的使用情况。对于未按学校课堂模式要求授课的教师,考核“课堂教学”一项得分按0分处理。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12月19日--12月30日)

通过听课检查、调查问卷、教师座谈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模式”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提高,力争尽快使“模式”与教师的常态化教学融为一体。

三、班级学习小组管理与评价

1.常规管理与评价

①为进一步加强班级量化管理,增强同学们的守纪意识,增强班干部的管理责任,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各班制定和高效课堂相配套的学生管理规定(班规)。每个同学的基础分都为100分,然后根据制定的量化考核扣分细则进行考核减分。

②每个学生的量化扣分记入本人量化考核档案,同时也记入其所在学习团队的量化考核。

③凡个人因违纪被学校量化扣分者,将按其扣分的5倍记入个人班级量化考核扣分,同时也记入其所在学习团队的量化考核。

2.学习管理与评价

针对我们学校实际对学习小组的评价采取以下方法:

⑴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

每节课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从同步导学预习、作业、课堂展示质量、质疑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

⑵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教师评价到学习小组,由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小组成员。

⑶量化赋分

第一种:标准分数

①作业完成:班主任、课任教师抽查作业完成情况(扣分制),扣分记入本人量化考核档案,同时也记入其所在学习团队的量化考核。

②展示:根据展示内容难易及精彩程度分为2、1分

③质疑:产生质疑一次2分

第二种:分类分数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尽可能多的合作交流,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每小组每天得分前3名的同学单倍记分,得分后3位的同学双倍记分后,记入小组每天量化评分。

第三种:鼓励分数

在展示、质疑等环节表示特别优秀,或者产生意外良好效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一直认可的,一次加10分。

3.记录方法

各小组轮流记录,每小组由两人负责,一人负责常规量化记录,一人负责学习量化记录,每天将记录结果交班级副班长,副班长每周汇总一次并报班主任。

4.结果利用

①每周、每月分别统计汇总,因分数既统计到个人,又加到团队,由此可以评选班级每周和每月个人“明星”(表三),在学习小组中评选“最佳学习小组”(表四)、“优秀团队”(表五)等。

②每周各班将依据各学习团队的常规量化考核得分,对各学习团队进行评比,对前两名进行表扬,并给予量化加分。对后两名给予黄牌警告,并由组长代表本组在班内做出300字说明。

③教室内设光荣栏,将每小组周优秀个人加一颗星,优胜小组加一颗星。并将周优秀小组成员照片展示一周。④作为评比“三好学生”等各类先进的依据。

期中、期末每次考试后,结合每月统计结果,对学生个体、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进行激励评价奖励。

5.评比“优秀团队最佳学习小组”的依据: 按照每小组的高效学习总得分产生。

6.评比“优秀团队”的依据: 以每小组常规考核量化得分和高效学习总得分之和为依据。

篇2:学习方法指导方案

合肥市绿怡小学

一、指导思想

根据《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2012—2016)》等文件精神,本着以提升教师有效学习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重点,以“立足校本、全员参与、专家引领、自主研修”为原则,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开放灵活的培训格局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为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组织管理

为切实加强对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与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绿怡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情况如下:

组长:钱朝中

副组长:马玲李劲松陶新武

成员:李红季鸿余琼孙钱 王大圣 王元忠

三、培训目标

(一)师德教育

帮助教师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具备践行师德能力。帮助在职教师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深入学习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具备基本技能和教育能力。

(二)业务培训

1.帮助新任教师了解教师专业标准,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工作常规、班级工作常规和学生管理规范要求,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技能、学生教育与管理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2.帮助在职教师了解现代学习理论和学习心理,掌握有效学习指导策略和学习活动设计技能,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反思学科教学中学法指导的现实问题,提高分析、诊断、研究和指导能力。

3.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帮助教师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够基本实现灵活运用的目的。要求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真正实现网上办公,资源共享。

四、培训对象

所有在职教师均需参加培训。

五、培训时间

2013年8月26——2013年8月30日

六、培训内容

(一)“有效学习指导”培训

1、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结合“有效学习指导”培训专题,做好专题学习的集中培训学习活动。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培训教材,作好学习笔记,1开展讨论和研究。

2、专家引领,指明方向。邀请专家到我校围绕“有效学习指导”进行全员辅导、专题讲座,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3、积极研讨,相互交流。通过开展教育沙龙,同事之间进行交流商讨,把个人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思想和同事分享,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4、自主学习,不断反思。通过教师的自主学习,形成自我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方法。对自我的教学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进自我专业的发展。提高自我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健康的学习态度。

(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1、骨干教师引领,树立正确观念。要求参加市级信息技术培训的骨干教师为全体教师做正确的引领,指导和专题讲座。指导教师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运用知识和相关理论,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

2、创建个人博客,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实现每个教师人人有博客,个个有资源的目标。帮助教师创建个人博客,实现在网络上互动、交流,达到真正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原则。

七、培训保障

1、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本培训工作。

2、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培训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训前应制定培训计划,上交校本培训办公室审核存档,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目标、措施、时间、具体内容等。

4、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施过程监控、结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内容。

八、培训时间:上午8:30-11:30 下午 3:00-5:30

九、上交材料:

1、教师

(1)上交培训记录本;(2)撰写培训心得,上交电子版;(3)完善自己的个人博客,充实博客内容;

2、教研组

(1)活动图片(2)活动签到簿

十、培训活动具体安排表:

篇3:新型城镇化方案六大指导原则

(1)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降低城镇准入门槛。

(2) 坚持城乡统筹,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3) 合理调整优化城市群格局, 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 以大带小, 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联接起来共同发展。

(5) 集约高效, 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

(6) 完善城镇的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六大指导原则将使新型城镇化有着与以往城镇化不同的外延和内涵。

篇4:学习方法指导方案

在不断深入的课改新时代中,学生规范化答题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政治学科所要考查的题型有两种,在答题中学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选择题目,做题中学生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能正确审题及认真阅读材料,以及对选项答案没有理解完整等情况造成答题失误。另一种题型是非选择题目,属于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包括漫画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以及评价题等题型。在做这一类主观题时,综合分析能力差,不能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观点答题,答题中所表现出的不仅是思辩能力差,而且也表现在答题方法不够科学而严谨,如回答没有层次,题目中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要怎样做;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差。另外,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需要学生根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准确地阐述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和道理,去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哲学和政治问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各类题型的答题没有一定有效而规范方法。这既是教师长期的困惑,也导致学生在做题时更加感觉吃力,失去学习兴趣。因而提出本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答题能力并达到规范化,践行新课改的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焕发政治课堂的生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形成学生能在答题中具体运用标准化答题的方法体系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执行的教学方法。如运用准确、科学、严谨的专业语言答题,达到正确规范的表述。以减少乃至杜绝学生不规范答题现象。防止各类题目中出现生活化用语。

提高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运用书面语言正确表述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符合政治学科特点思辨能力,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依据《思想品德》课标提出: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标也要求: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要实践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然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是德育行为化。

四、课题研究拟达到的预期目标

1学生可运用的选择与非选择题目的规范答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2形成指导学生规范答题的可执行操作的教学方法。

五、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指导学生对选择题目进行正确审题的方法。正确读题抓准题干理解问题指向并认真阅读给出的材料,对选项答案理解完整。

2非选择题目中的漫画题、材料分析题规范答题的正确方法,指导并用规范专业术语答题,达到文字表达准确、科学、严谨,各类题目中不出生活化用语。做到答题有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

3提高学生规范答题的教学方法和对策。符合政治教师可执行操作指导学生规范答题的指导方法。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2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

3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8月-10月)。

进行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2月)。

1设计初中生不能规范答题的原因调查问卷,对七到九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分析,找出初中生不能规范答题的原因。

2对非选择题目中的漫画题、材料分析题规范答题的中正确审题,规范学生的答题语言,运用准确严密的逻辑文字表达题目中的问题。在各类题型的答题实验练习中,指导学生有层次的回答各类题型,不断规范化的答题方法。

3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撰写解题方法教学案例、随笔、教学反思。在实验中不断整理并形成适用的,能指导学生有效规范答题方法的教学方法和对策。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3月~5月)。

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经验,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并提出结题申请。

八、课题研究成果展现形式 。

课题结题报告、论文等。

九、本课题研究人员。

课题负责人:路香(思想品德教师)。

参与研究教师:王爽(思想品德教师)。

十、条件保障:

1课题组成员路香教学十七年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进行过课题研究并结题,具备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王爽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探究课改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2课题组的路香教师与课题实验老师通力合作,研究所用费用由二位实验教师负责。(上接第103页)断研究改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课堂上学生所有精彩纷呈的讨论应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进行,教师通过不断插话的方式以鼓励学生尽量多说,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所创设的语境以获得最大收益。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可以为教学提供大量丰富、生动、形象的材料。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总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的创造能力。(上接第114页)即时转换,使小组学生在组长带领下能够真正集中起精力去思考、去探究,记录员也能在学案精彩展示环节,汇总小组成员的观点,派本组发言人汇报本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也能根据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小组合作紧张有序的进行,避免了小组合作敷衍了事现象出现。

四、利用学案实现评价的实效性

篇5:学习方法指导方案

(学生学习版)

一、“快乐高效课堂”建设的意义

1、转变学习观念是前提,明确“我的学习我做主”,通过学习体验到“我自主我快乐、我参与我快乐、我收获我快乐”。

2、导学案是路线图,用好导学案是基础,自主、合作、探究是路径。

3、学习小组建设是关键,小组建设的成败决定高效课堂建设的成败。

二、学习小组的组建

1.小组构成: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学习小组由6名学生组成。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分别为1、2、3、4、5、6号。小组成员分工明确:1号任组长,负责全面组织、管理和协调,其他组员分别任板书员、记分员、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学科代表、日常行为记录员等。有的工作可以兼任,如板书员兼记分员,但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组员职责:

组 长:负责全面组织、管理和协调。

板书员:负责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时板书精华内容。记分员:负责记录每个组员在各个学习活动中的得分情况。记录员:负责记录组内小展示时的学习收获和发现、解决的新问题。中心发言人:负责在班内大展示时代表小组展示发言。

学科代表:负责学科的预习、展示、作业、学案整理等检查和帮扶工作。日常行为记录员:负责检查、记录组员在纪律、卫生、安全等行为习惯方面的情况。

三、“快乐课堂”学习流程——六步三查

(一)六步:课堂环节六个基本步骤(师生)

1、第一步:独学——独立学习

目标:①习惯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强(形成高超的学习技能)、效率高(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② 实现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内容: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方法:① 大脑——思考 ② 双色笔——标注 要求:自主学习默默无语,潜心钻研

2、第二步:对学、群学;

形式:先对学(对子交流)、后群学(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对子帮扶)目标:学生之间形成“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不断提升能力。内容: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求:合作交流轻声细语。

3、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 程序:先组内小展示、后班内大展示;

目标:①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自信心。

② 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内容:① 发表见解、暴露问题、提升知识点;

② 避免重复性讲解,展示共同关注点、易错点、重难点。形式:① 生生、师生交往;

② 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互动交流;

③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

要求:① 避免精英展示,体现全员参与,强化团队合作与集体意识,做到“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② 展示汇报高声亮语、语言规范; ③ 板书迅速、工整规范;

④ 听展认真,不插嘴议论;补充点拨随时记录;若有异议,及时补充评价、质疑对抗。附:课堂展示歌谣

展示歌谣要牢记

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4、第五步: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要求:盘点问题,全面整理;纠错本归类,用好双色笔;测评达标,快乐高效。

5、第六步:明确预习,充分准备。

要求:学具、资料充分准备;拓展学习、补充强化。

(二)三查:老师在课堂上的三次学情调查

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2、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3、三查:在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

四、小组评价方法

1.评价原则: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注重小组整体评价,淡化个人评价;当堂评与日评、周评和学期评相结合,班主任评和学科教师共同评相结合,班级评与学校评相结合。

2.评价方法(略):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评价表。3.激励办法:

(1)每周、每月、每学期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如:明星小组、明星组长、学习明星、发言明星、展示明星、合作明星、文明明星、进步明星)进行奖励。可将优秀小组和个人的照片片贴到班级“光荣角”,或颁发奖状,或将每周得分最高的优秀小组坐在教室最中间的第一组,作为“首席小组”。

(2)学习小组和个人的评比结果直接与学校表彰的优秀学生、干部等结合起来。

篇6:枧头小学研究性学习指导方案

“小学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具体案例的操作实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责任意识、生存意识,发展意识及创新意识,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让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培育新型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激活学生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利分中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5)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求得结论,并且养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另—方面要锻炼和发展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

(6)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要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要学会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初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研究内容

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必然涉及众多学生和教师,这就要精心组织,需要强有力的具体管理措施;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还只是起步阶段,教师、学生对如何分析学校特色和传统优势,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确定研究课题缺乏经验,所以必须开展选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教师专长,就必须开展指导方法的研究;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及成果,更需要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以激励教师、学生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获得大量的案例既是研究性 学习本身的必然,也是为今后的深入研究积累经验,获得更深的感受。

因此以下内容必然涵融于我们的研究内容之中:

1、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管理上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3、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研究;

4、研究性学习中采用的评价体系;

5、获得大量的研究案例。

小学研究性学习重在研究: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以及获得翔实的案例,为研究性学习的后续研究做好铺垫。其余的内容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必要的准备,是为突破研究重点服务的。

三、组织管理

1、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

学校建立起研究性学习指导、管理小组,加强对本校研究性学习的组织管理。指导、管理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由教导主任和各年级组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全体教学人员。

学校指导、管理小组制订了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领导小组还负责组织协调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家长和社区有效参与的机制,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等职责。重视发挥教研、科研机构 构对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

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会资源、学生家庭的内部资源开辟校外的研究途径,获得社会的帮助和理解。

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资源的使用。学校丌放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为学生开辟资料查询的场地;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家庭资源的应用。每—个学生家庭就是一个研究的集体。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对学生家长宣传研究性学习的做法和目的,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每一个家庭的资源可以进行互相的交流、利用,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促使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开展。

五、、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的,教师要加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以校本课、地方课、学科课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教师在教中研,研中教,促使教育科研整合最佳的效果。教师要做好相关资料的积累,为自己的实践积累材料,也为将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

六、各年级各学科的实施

①以综合实践课六大主题为选题依据。

教师深入班级,和学生座谈、讨论,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谈自己对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不满意,如日常用品的缺点;交通状况、饮食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把存在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可研究的课题,例如,从城市垃圾的处理存在的问题,可设计“城市新型垃圾站的设想”、“校园周边环境调查’’课题;从课间操的拥挤,可提出“课间操班次人流走向的最佳设计”……学生提出的课题,与综合实践的六大主题是相融合的。如: —年级“我爱我家”可设计“我爱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比童年”:二年级“我爱学校”。可设计“我是学校小主人”、“知校、爱校、为校争光”;三年级“我爱家乡”,可设计“亲近家乡的风景名胜”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家乡美食”、、“兴化文化”;四年级“亲近与探索自然”可设计成“身边的垃圾有学问“;

五、六年级“关于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交易超市”,让学生了解服务者多么艰辛,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广泛爱好和个性特长,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开展。学生也可以选择不是本学年所给的主题作为白己的课题。

②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科研整合的实践探索。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研究性学习和学科的整合,在语文学科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基本模式”实验,也可以对一些语文课的内容设计针对性的深化研究,如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进行“我的家乡

变化大”实践活动,“成语故事我来说”美文鉴赏课”;数学课中结合生活实践的知识运用,进行研究在数学学科中开展“在少儿数学能力培养过程中思维训练”研究,如二年级结合“拼组图形”探索数学活动课;在英语课中开展“创设情境进行动态真实性英语”教学研究;“品德与生活课与各学科的整合”。

③校本课程开展、写字、舞蹈、声乐、电子琴、美术、书法、民乐的研究与探索,这些教学实践,既是实践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又丰富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起到良好的相互促进的作用。

④、组织学生学习在发明创造等方面有贡献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篇7:学习方法指导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学习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再也不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学习将不随走出校园而结束。靠什么支撑现代人的“终身学习”的需要呢?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拥有“会学习”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学理念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新课程改革如一缕清风,给我们的头脑注入了新的思想,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不少迷惘。不少老师提出:《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放开学生手脚的同时,我们老师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我们在学习方法上该做怎样的指导„„怎样澄清这些问题的认识,成了我们全组教师共同的心声。而实践表明,本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的是语文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前,不知道如何预习;课后,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不知如何复习;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从何着手阅读;学习文言文,只知抄录课文译文„„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不胜枚举。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我们教师作好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法指导。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让我们的教师走出自主性学习教学的误区,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这对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知识,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步出校门后,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终身受益。

2、国内外研究探索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自主性学习”的理论源头可追溯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所主张的以培养学生自学为中心的因材施教原则和举一反三教学方法,散见于《学记》之中。“君子之教,喻也”、“长其善而救其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都体现了孔子注意学生个性差异,重视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上世纪80年代产生的学生主体教学的理论也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理论基础,(1)在国外有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活动,他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发现,主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有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他对学习原则论述的一个核心就是要让学生自由学习,并提出了10种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方法。(2)国内有黎世法教授的“先学后讲,自学为主”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魏书生关于培养自学能力的探索的“六步教学法”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课题的界定、研究目的和假说

1、课题的界定:所谓“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学法指导研究”,主要是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

2、研究目的:

⑴通过课题实验,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自主阅读文学作品,自由写作,能表达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和感情。

⑵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思及改进教学行为和方法,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3、假说:如果实施了语文自主性学习学法指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自主阅读文学作品,自由写作,能表达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和感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会有较大程度提高,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关于主体教学的观念: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有自主权、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学校教师应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面创造良好条件。

2、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和教改经验。钱梦龙“学导式”教学,颜振遥自学辅导教学,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等。

3、教育学“学会学习”的学习观。教育学理论表明,学习能力是一种技能,不是靠他人教会的,而是自主习得的。

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他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出发,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是促进他们学习。把学生放在居中的地位,把学生的“自我学习”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我的主导意识,强调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和教师的“促进”作用。强调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这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内驱力,是学生实现理想的最大动力。

5、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贮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转变、重组。相应的教学观: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建构主义者倡导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展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思考策略,以便他们主动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四、具体研究的内容

子课题一:课前预习指导、课后复习指导 子课题二:自主性听说指导、自主性阅读方法指导、文言文自学方法指导

子课题三:无命题自由写作指导

五、研究对象、方法、效果检测、基本步骤

1、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非毕业班。以七年级4个班207人(3班50人男25女25 4班52人男29女23 7班55人男29女26 8班50人男27女23)和八年级4个班205人(7班54人男28女26 8班54人男30女24 10班47人男24女23 11班50人男30女20)做实验,其中七年级3、4班主要做子课题一的研究,七年级7、8班主要做子课题二的研究,八年级4个班主要做子课题三的研究和文言文自学方法指导实验。

2、研究方法

资料文献法、调查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

3、效果检测

⑴ 学生“会学”、“善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个实验班级选取上中下各层次的学生建立研究档案,记录他们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变化和发生的典型事件。

⑵ 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⑶ 探索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及方式,形成系统、实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模式并在全校铺开。

4、基本步骤:

课题实验时间两年:2006年7月-2008年7月。

⑴ 准备阶段:2006年7月——2006年10月,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学习讨论,进一步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观念,确定课题目标与课题内容,成立学校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

⑵ 调查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1月,现状调查与分析,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现状,包括师生对自主性学习的认识与观念、现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分析对现状对研究的影响。初步研究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⑶ 实验阶段:2007年2月---2008年2月,研究工作全面展开,进一步研究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研究语文自主性学习在阅读、说话、作文、测评、练习等各项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研究语文“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篇8: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案

但因为小学生、特别农村小学生的缺乏生活阅历、缺少读书环境、缺少正确的读书导向,从而造成了农村小学生阅读量远远低于城市同龄小学生、低于新课标的要求的现状,大量的关于农村小学生读书现状的调查表明,农村小学生读书仍处于盲目、无序、低效而凌乱的自发状态中,而这种低读书量或零读书量的现状又直接导致了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下降、书面语言匮乏、行为偏差、认识能力低下的种种后果,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农村新型人材的产生和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读书量,如何正确地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就成了农村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课堂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为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案,这套方案共分为七个环节:

一、分类读书法

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群体,也是一个年龄跨度较大的群体,它包括从6岁到12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值心智与心理的发育期,所以吸收知识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对学习的兴趣都有很大的差异。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应当选择一些有韵律、故事情节较强、故事篇幅较短并带有插图的书籍,如(365夜儿歌》、《幼背唐诗三百首》、《伊索寓言选》、《中外民间故事》、《成语故事》、《谜语》等,让这些低年龄段的小学生从认读字句开始,从体会文句入手,在伴有优美图片的浅显故事里,由浅入深地学习做人的道理,一步步体会出阅读的乐趣,从而准备向更高的读书层面过渡。而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则注重介绍优秀作文、古代文学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优秀童话等作品,如《安徒生童话集》、《唐诗故事》、《获奖作文集》、《作家的童年》等,以便加强他们的文字吸收量,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相配合。而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则要介绍一些科普读物、名家名作、小说诗歌作品等,特别要注意的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并有了吸收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和渴望,所以要加强科普读物的导读。如世界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夏洛的网》(小说)、《小海蒂》(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科普)、《动物世界》(科普)、《植物世界》(科普)、《昆虫记》(科普)、《大自然奥秘故事》(科普)等,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特别喜爱的图书。

二、课文引导法

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一些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作品,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契诃夫的《凡卡的故事》、李白的《望天门山》、陆游的《示儿》、古诗十九首《长歌行》等都是深受几代小学生喜爱的传统经典之作。正是在这些课文里,包含着大量的阅读信息,值得语文老师去深入挖掘。比如:安徒生的作品还有哪些?安徒生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及作品?契诃夫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人?你还读过哪几位唐代诗人的诗篇?什么叫古诗十九首?陆游为什么写出《示儿》?通过这一连串的提问和引导,激发起小学生的兴趣,引起小学生探求这些问题答案的欲望,在小学生兴趣盎然地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之后,老师可以系统地向他们介绍一些相关的童话知识、著名童话家的生平故事、唐宋名人的生活经历、古代诗歌常识、成语故事之类的书籍,比如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小意达的花》、《丑小鸭》等,比如契诃夫的作品《渴睡》、《一个小公务员之死》等,比如《唐诗三百首》等,有了这样充足的读前准备和有效的读前渲染之后,小学生再去阅读书籍,课外知识和课内知识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整体,课外读书又推动了课内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趣味导读法

阅读名著前应当有一定导读工作,这是指小学生开始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阅读前,老师所进行的趣味性的导读。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可以先介绍马克.吐温的生平,将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做领航员的传奇生涯进行生动渲染,然后再介绍本书的写作年代背景,最后重点介绍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汤姆粉刷墙壁的场面和汤姆逃到荒岛上的场面、汤姆迷失在溶洞与杀人犯相遇的场面。此种有声有色、重点突出的导读过程能够使小学生阅读此书的兴趣更加高涨,并加强了小学生对书中重要章节的感性认识。

四、摘抄词句法

在进行名著导读的同时,还应当把作文教学的内容结合进来,以阅读活动直接带动小学生的作文学习。具体用法是:老师在介绍这些名著中的经典场景的同时,可以把文中一些有趣的句子、个性极强的词汇、精彩的描写片断抄写在黑板上,让小学生抄录下来,反复地朗读以体验其中的妙趣,以增加小学生对名著的记忆,以有效地积累文学词汇。老师可指导小学生将笔记分为多个门类:风景类、人物类、抒情类、哲言类等,将名句警句分门别类地摘抄下来,并用反复朗诵名句等方法来加强小学生对读书的记忆,在阅读的同时直观地体验文中的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手法的多样性。以边读边记、边记边想、边想边作的方式完成一本书的阅读。通过这样的导读,不仅提高了小学生读书的兴趣,更丰富了小学生的语词能力,为今后的作文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石。

五、实践引导法

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农村的小学生虽然较少接受电子网络信息,较少接触高科技成果,但却每时每刻都在大量地吸收着来自于大自然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体会着自然界的变化,这正是农村小学生的优势,也正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读书导向。农村小学生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农业耕种时所接受的自然信息的不同,所以也为农村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观察自然、描写自然、体会动态的动植物学的机会。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要充分地关注农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着不同的季节与农时,把一些科普类、动植物类、历史知识类、气象气候类的图书介绍给他们。比如在进行《动物故事》(科普类)、《我们的地球》(科普)、《昆虫记》(科普)这类图书的导读时,老师可以很方便地结合眼前的动物、生长着的植物、变化着的气候、随处可见的昆虫与小学生们自已的亲身经历,将他们的生活与图书中的知识融为一体。这样一来,书本上的知识变得生动了,小学生们的经历变得科学了,二者叠加在一起,书本与生活的距离大大缩短。

六、作文配套法

在读完某一本书之后,可以围绕这本书进行作文选题,选题的范围有:读后感类、对书中人物或事件的点评类、对作者写作此书时的背景的评价类、对书中某一个章节的感会类等等。以契诃夫的《渴睡》一文为例,可以先把《渴睡》与《凡卡的故事》相比较,体会书中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从而总结出两个小主人公的命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或指导小学生为两个小主人公加上不同的命运结局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读书作文凡例。

七、成果展览法

对课外图书的阅读指导活动进行到一个时期后,与之相配套的读书成果展览、读书经验交流活动将会把课外阅读的活动再次地掀起高潮,在校区内渲染出更加浓烈的读书气氛,并可以将小学生读书的兴趣巩固加强。这类活动包括举办读书故事会、举办读后感作文竞赛、举办读书征文活动等等。对于读书量比较大、读书程度比较深的高年级小学生们,还可以尝试写一些科普小论文、科普小故事、搞一些科普小发明以将自己学到的书本知识用于实践中。以《昆虫记》一书为例,在引导小学生读完此书后,可以写出一些与昆虫生活有关的作文,也可以做一些有关昆虫习性的读书报告,或举办与本书有关的昆虫小知识讲座、或举办与昆虫有关的专题故事会等等。

在记录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之后,也可以举办读书笔记的评比活动。小学生们可以把自己摘抄的大量的读书资料拿到会上进行展览,将其中优秀的读书笔记以墙报的形式展出,为小学生们提供读书笔记的样板,以带动更多的人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八、明星引路法

评选校园读书小明星是课外阅读活动的高潮,也是课外阅读活动的最后一环。可预先提出读书小明星的标准:如读书量的多少、作文写作提高的幅度、为同学提供读书信息的多少、所记下的读书笔记的字数等来对小学生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促进人人争当读书小明星的良好氛围。当选出的校园读书小明星,可获得在校园光荣榜里张挂照片、可以成为下一届读书竞赛活动的学生评委等荣誉,促进更多小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掀起人人争当校园读书小明星的热潮。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除了与城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一定的共性之外,还应该注意到农村小学生读书的种种困难,比如书源匮乏的问题、比如家庭缺少读书氛围的问题等。因此,为农村小学生们解决阅读的书源的问题就成了指导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而附带产生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各地同行们提供如下可以借鉴的经验:

1、充分发动农村小学生的城市亲属,让城市亲属们将家中闲置的各种图书捐献出来,用来成立农村小学校、乃至小学校里每个班级的图书室,让城市闲置的图书在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让农村小学生得到更充足的图书资源。

2、动员每一个小学生将自己的私人图书用于本校内的交换与流通,在学校里创建营造出“一本好书大家读、人人都能读好书”的优良读书环境,让好书更大限度地影响更多的小学生。

3、动员每一个小学生注意收集读书信息,将自己平时在报纸上、电视里、各种媒介上、外出做客时看到的图书信息用手写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再用黑板报、小字报、墙报、小广播的形式在学校里交流,以创建最方便最快捷的校园读书信息网。

4、充分利用在校老师个人的经济能力与图书资源,动员老师将自己收藏的图书投入到学校共享的大系统中,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上一篇:成功经典的励志名言名句下一篇:以友情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