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的足迹读后感

2024-08-07

伟人的足迹读后感(通用11篇)

篇1:伟人的足迹读后感

伟人的足迹读后感我踏着伟人的足迹,了解了伟人毛主席光辉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伟大革命精神所吸引,所感动,不得不由衷的说出敬佩二字。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他从小酷唉读书,一旦读起书来,老天响雷都听不见!他读书十分认更多相关范文>>伟人的足迹读后感我踏着伟人的足迹,了解了伟人毛主席光辉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伟大革命精神所吸引,所感动,不得不由衷的说出敬佩二字。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他从小酷唉读书,一旦读起书来,老天响雷都听不见!他读书十分认真,每次阅读总要拿笔标记着重点,写下评论和感想,在段落旁边都画了许多圈点。他锻炼自己在最嘈杂最热闹的城门洞里聚精会神看书。可是,再回头看看自己,永远是被动者。比如老师让我们那笔做号记录,我们才这样做,而且当在看书时,别人在那玩,干什么的。怎么会有心思看号书,人家是一句句推敲,我呢?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甚至一本书看完,都不知讲什么内容。唉!我敬佩毛主席,是敬佩他那坚强的意志,他说:干大事业的人,必须锻炼自己有坚强的意志,强壮的体魄,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大雨天他在操场上淋,大风天他在城墙上让风吹身体,下霜时节他去野炊,露营,太阳下他脱了衣服晒晒身体,这样的锻炼使他有坚强的意志,强壮的体魄,有一次,我做数学导学案,眼睛一看,哇,这么长的题目,就不想,留给了爸爸做。其实,仔细一分析,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结果被爸爸骂了一顿。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为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长征时,被疾病缠身,重病数月的毛主席,走不动路,组织为他配备了一副担架,但他不睡觉,而是开展特殊的办公室。再看看我自己,还为祖国不畏艰难呢!平时,自己也到点苦,就这伸冤,那伸冤,自己都管不了,还为人名服务,为祖国服务呢,唉,真是惭愧,同是人,为什么他能做到,我却不行呢!踏着伟人的足迹,走过了伟人的一生。

篇2:伟人的足迹读后感

读《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有感宁静的夜晚,我取出刚买来的新书—《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看着书名,我就被它吸引住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我只是从电视上认识了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几乎一口气把它给看完了。这本书记录了这位扭转乾坤的伟人留给历史的一些闪亮的足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父子之间》这篇故事。毛泽东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的少年时代可不像我们这样有着幸福的生活。他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因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和在生活所迫的原因,都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毛泽东14岁时就被父亲停了学。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溜到山坡上的古墓后面,躲在一株大树下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一回,他被父亲当场逮着了,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并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了。父亲十分容易地找着了他,大动肝火。但是当他知道儿子已经挑完了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这些粪在半天挑完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实在没有理由再骂儿子。由于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受到了有益的影响,他还深深感触: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的知识……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同他少年时代发愤读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像毛泽东一样,在少年时期打好基础,将来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出一份力!

篇3:《石瑛传》:历史伟人的文学再现

关键词:《石瑛传》,文学描写,历史史实

传记作为文学的一个品种, 其作品的文学性在于严格真实的前提下, 以文学的笔法, 文学的语言, 文学的架构, 对人物、环境、场景、气氛等细节, 进行具体的形象的描绘, 这样才能使传记作品既有历史价值, 又有文学价值, 缺一便是偏废。而宋海清先生的叙写民国伟人的《石瑛传》, 正是一部将二者有机结合的人物传记佳作。

一.宏笔勾勒出“杰”

石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 但如何写出他的“杰”, 却并非一件易事。《石瑛传》通过众多生动的事件, 向读者描述了石瑛在人生的各个时期的出类拔萃。中年时期, 石瑛就任南京市市长一职。《石瑛传》就写出了他以民生主义为执政理念, 以建设廉洁政府为目标, 以精神建设为引领, 通过贷款、救济、提倡服用国货等措施, 救活了破产的南京绸缎业, 扶持了万千个小工商户, 亦使破产的市郊农村经济恢复生机, 南京教育事业尤其获极大发展。就在后来刊登石瑛辞职消息的同一份报纸上, 就有黑体字写道:“石市长任期内, 不仅未举一债, 且陆续清旧欠400余万元, 教育卫生工务等各方面, 成绩亦甚优越, 颇爱京市人士赞许。”[1]原教育经费1年7万元, 石瑛接任后3年增加到90万元。医疗费减免受益30万人。京市新辟马路20余条。贫民住宅的建筑和棚户区改造, 使流浪街头、无家可归的人有了遮风雨之所。特别是精神建设、民众教育和宪政的推进, 使民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从未有过的变化。这些在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 是殊为不易的。

《石瑛传》叙写了寻求救国之路的心路历程, 到了1937年底, 已近花甲之年的石瑛, 还谱写了一曲创办汤池训练班的“杰作”。汤池训练班的全称是湖北省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 该委员会的主任就是二度出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的石瑛。建设厅下面有一个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 由他兼任主任委员, 这个委员会的任务是训练农村合作人员, 组织农村合作社, 发放农业贷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汤池训练班的学员, 后来遍布到湖北三十二个县。这些分发到各县去的合作社工作人员, 就是撒播到各地的抗日革命火种汤池训练班后来一直坚持到武汉沦陷, 它对湖北一带的抗日战争起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石瑛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浓笔谱写出“清”

石瑛是民国清官。其廉洁之名在当时已为朝野所共仰, 甚至只能找出古人与其类比, 被称为“现代古人”。而《石瑛传》也是用浓笔重彩写出了石瑛的清正廉洁, 办事不徇私情, 也不准别人在自己的任上徇私情。

例如, 《石瑛传》就写到了他在担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时, 建设厅下属有一所“定海水产学校”, 校长是国民党元老、原浙江省主席张静江的女婿。这年, 张静江的女婿以买渔具为名, 到日本去玩了一趟, 花掉了几百块大洋, 回来后找建设厅报销。建设厅审计主任按照厅里规章, 在报销单上批道:“事先未呈准报案, 不予报销。”批件呈送到石瑛那里, 石瑛表示赞同, 提笔即签:“如拟。”张静江得知此事后, 赶忙写信给石瑛, 信中写道:“请厅长看在昔日同居法国、患难与共的情谊上, 手下留情。”石瑛接到张的来信, 将信搁在一边, 不予理睬。

《石瑛传》还写到石瑛在抗战时期在恩施的生活。1939年8月, 石瑛举家迁往恩施。省府在土桥坝。临时参议会设在龙洞艾氏大祠堂。龙洞一带的民房都被先期迁来的省府各厅职员租用了。石家来时已无房可租, 只有农民余春鉴的一排牛屋。严立三、张难先陪同石瑛在余家大湾莲花坝找房子, 找来找去, 只有那排牛屋是空闲的。严、张二位老友不忍心让他住牛屋, 他却不以为然。人们担心石瑛两腿严重的风湿症, 住这样的屋子不行。石瑛说:“买些木炭放到我床下, 炭吸潮。冬天烤炭火就去床下拿, 还省了放炭的地方呢。”在一次省府委员会上, 陈诚提议盖六栋小楼, 并诚恳地对石瑛说:“石议长两腿风湿很严重, 现住的房子太潮湿、太简陋, 对健康很不利, 先给您盖一栋。”石瑛立刻反驳说:“我不要。人家小职员住的是什么?一家好几口挤在一间屋里, 有的人家, 桌子底下还养头猪、喂几只鸡。不光湿, 还又挤又臭。要盖就给他们盖, 何况现在还在打仗呢。”陈诚不得不取消自己的提议。

三.彩笔描绘出“怪”

石瑛与严立三、张难先被合称为“湖北三怪”, 所谓怪, 本意是指那种“个性、行为奇特怪异的人”, 《石英传》也多次用彩笔生动地写出了石瑛的许多有趣“怪事”, 包括他在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时, 与张难先、严立三经常一起下乡, 但三人都是一身布衣, 完全像老农民。那些在官场混久了的人, 都嘲笑这三个人完全不像当官的人, 认为他们太怪异, 便说他们是湖北的三个怪物, 简称“湖北三怪”。当然, 在老百姓看来, 他们这“三怪”所谓的“怪异”, 实际上是指他们完全没有旧官僚习气, 与那些贪官污吏相比而显得怪异。

例如, 《石瑛传》就写了这么一件事。1932年石瑛去南京上任, 《中央日报》总编辑赖琏去接站, 他紧盯着头等车厢门口, 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一个个走下车来, 直到最后一个人下车, 他也没见到石瑛。他以为石瑛今天没来, 正准备回去, 却看见从三等车厢下来的人群后边, 有一个身材高大, 短短的平头, 穿灰色长袍, 着布鞋的人, 那就是石瑛, 他坐三等车厢来了。

如果说以上只是写石瑛在衣着上, 还有更多的“怪”是体现在行事上。最著名的莫过于《石瑛传》中所写的怒打孔祥熙, 这在人们看来是非常的“胆大怪异”。1934年1月, 财长孔祥熙在拨给南京市的经费中, 取消了铁道部给南京市的协助款12万元。在一次中委会议会间休息时, 石瑛气冲冲地走到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面前, 面含愠色质问孔:“你为什么借口经费困难, 而取消了铁道部协助南京市的12万元?南京从一个中等城市跃为国都, 有多少小职员要生息、要给养、孩子要受教育, 你了解不了解!?有多少贫民没有房子住、小孩没有书读, 有多少事等着我们去做, 你知道不知道!?”孔祥熙忘不了石瑛整顿南京市税务, 一次就征了他几千元现洋的税, 心怀夙怨讥讽地说:“南京市的税收不是很可观吗?”石瑛听后, 怒火中烧, 随手抓起桌上墨盒向身着英国毛料西服的孔祥熙砸去。

四.文学背后的史实支撑

从文学描写上来看, 《石瑛传》抓住了贯穿石瑛一生的三个特征:杰、清、怪, 紧紧围绕这个性格特征来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伟人。传记对石瑛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 使人们读起来非常愉悦。但是, 这些描写并不是作者凭空虚构的, 而是以史实为支撑的。

传记详细记叙了石瑛在英国留学时与同盟会会员杨毓麟的交往。1911年广州起义失败后, 杨毓麟对革命感到失望, 决意寻死。投海自杀前, 从利物浦给石瑛寄了一封信, 说他积有130英镑, 请他将100汇给黄兴, 用作革命经费, 将30汇给其母, 以报养育之恩。等到石瑛与吴稚晖赶到利物浦, 杨毓麟已经陈尸海岸。这部分叙说读来像小说情节, 但传记也同时点出关于杨毓麟蹈海这前的情景, 曹亚伯在《武昌革命真史》中就有“爱国哲人, 又萎其一”的记载[2]。

再如, 《石瑛传》讲述了石瑛曾回老家阳新县城, 游说驻军管事曾庆一加入同盟会, 谁知曾庆一是袁世凯的党羽, 结果游说不成功, 反遭到曾庆一爪牙的痛打, 昏迷过去。曾庆一见状, 担心惹上麻烦, 命人把石瑛抬到街上, “称尸避罪”。石瑛2个小时后才醒过来, 已被人救到家中, 口能说话, 全身不能动, 到晚上又昏迷。这件事也是以史实为依托。曹亚伯收到石瑛挨打消息后的当晚, 便给吴稚晖写了一信记叙此事, 后此信收入由亚伯之子文锡整理出版的《先君子曹亚伯与至友关于国事之函牍》一书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应该可以说, 《石瑛传》里描写的所有事件, 都是建立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因此, 它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对石瑛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使得这部书既是一部资料详细的历史人物传记, 也是一部生动的纪实文学作品, 读者从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众多的历史知识, 也可以感受到文学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宋清海.石瑛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50.

篇4:沿着伟人的足迹

在牌坊村,我径入伟人的故居。故居坐东朝西,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金字横匾;两侧是马识途撰写的“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的对联格外醒目。故居里设有陈列馆,馆有3个坡形的屋顶,象征邓小平的“三落三起”。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图片,分“革命年代”“建国时期”“动乱岁月”“开创新时代”“外事活动”“休戚与共”“九二南巡”“多彩情趣”八大部分。1904年8月22日,伟人就出生在这里,属龙,父母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邓先圣。可读私塾时,先生将其学名改为“邓希贤”。于是,这个名字一直伴随伟人20年,直到他参加革命之后才改名为小平。1919年9月,年仅15岁的邓希贤告别亲人,从广安城东门的渠江码头登船,奔向重庆、上海……1920年7月,不满16岁的他考上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次年,前往法国留学并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邓小平等来到广西百色,领导和发动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百色因此成为革命圣地和红七军的故乡。

现在,在牌坊村伟人的故居,我看到的这位伟人不是神,而是被伤过、被痛过,但却坚持追寻理想的人,也是提着灯笼在低谷里寻找出路的人。环绕广安县城的那条江水缓缓流过,伟人故居的那扇门在风中开开合合,日益消逝的时光使这个宁静的院子愈发宁静,我的脑海闪过1969年到1973年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和南昌陆军学校“将军楼”的影子,我的灵魂游走于“楼”“厂”之间,仿佛看到伟人在身处逆境的日子里,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马克思主义抱着坚定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充满乐观,深刻反思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那里,伟人迈出坚定的步伐,踩出了扬名于世的“小平小道”。

离开伟人故居回到百色,在平果县果化镇,从三层岗平牛屯开始,我看到了“一岗会”“议军壁”“饮马槽”“邓公泉”“望狮台”“小平亭”和“邓小平曾经住过的屋舍”,得知1930年,邓小平曾先后两次到三层岗开展革命活动,并于1930年7月在鹧鸪坳至三层岗山心一带,打响红七军第一场伏击战——伏击滇军的“鹧鸪坳战斗”。难怪新中国成立后,伟人一直心系平果革命老区,“广西平果铝要搞”这句话,让百色这个中国乃至亚洲铝工业基地魅力四射;“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援助之手,给百色的莘莘学子千钧的动力。在田东县,我刚从伟人的真良旧居、运枪小道来到平马镇百谷村头,动听的歌声就远远传来,原来是30多位身着壮族服装的乡亲正在练唱红军歌曲。右江河畔的这个百谷村,在百色起义时,全村86户除1户地主外,有85户共131人参加了赤卫队和红军。后人把这片英雄的土地称为“红军村”。而在古色古香、屋脊高耸的粤东会馆,虽然枪声早已远去,可堂屋正中的蜡塑群像,生动再现了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起义前运筹帷幄的重要场景。锈迹斑驳的枪杆和马灯、打满补丁的蚊帐让80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呈现在人们眼前……从粤东会馆出来,穿过一条岭南风格古街,跨过中山桥,踏上314级台阶,我来到雄伟庄严的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前。百色市史志办的权威人士告诉我,纪念碑及广场中的一些数字有着特殊的含义。比如,通往纪念碑广场的台阶有314级,“314”取自数学中的“π”,寓意百色起义革命精神将世代永流传;台阶的宽度为11米,代表着百色起义的日期是1929年12月11日。在后龙山上的百色起义纪念馆则展出了300多件重要文物、400多幅照片,通过声、光、电、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再现了百色起义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仔细端详着矗立在起义纪念馆前目眺远方的邓小平铜像,这尊铜像,仿佛是伟人真的站在世人面前,正向前方挥手,像当年一样用青春的微笑和飘逸思想慰藉四方民众,而这一笑之后,他把自己的目光牵向远方,有力的双目放射出穿越岁月的亮光。午后,我站在红军桥上,仿佛走过漫长的岁月长廊,猛地回头一望,只见金色阳光照耀下的百色起义纪念馆四周芳草连天……

(作者单位:百色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篇5:读《伟人的足迹》有感

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他从小酷爱读书,一起床就是读书,而且半个床上都是书,以便想读书时就能读。

毛主席读起书来很认真,连响雷都听不到!而且他每次阅读总要拿笔标记重点,写下评论和感想,遇到不懂的,在段落旁边画上圆圈和圆点。

我敬佩毛主席,更敬佩他为中华民族辛勤操劳的精神。长征开始时,被疾病缠身,重病数月的毛主席走不了路,组织上为他配了一副担架。毛主席在担架上,仍不肯睡觉,日日夜夜地思考打仗,想尽办法与敌人决斗。

看着书上毛主席的种种光辉事迹,对照自己的为人处事,简直是天上地下之别。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做一个像毛主席一样的伟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6:寻找伟人的足迹作文500字

纪念馆占地面积3千多平方米,高两层,为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纪念馆外观呈几何构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馆名,设四个展厅,少怀壮志、泉井情深、力挽狂澜、翰墨飘香、百战归来五大主题系列,共展出叶帅各个时期的图文600多张,艺术品22件及一大批手稿、文稿、文献与实物史料,充分展现出叶剑英元帅崇高的革命风范,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伟大光辉的一生。

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像。铜像高2米,叶帅身着中山装,右手拿着大圆草帽,坐在石头上与群众促膝谈心的形态,栩栩如生的表现了叶帅艰苦朴素、深入基层、平易近人,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作风。

篇7: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延安精神

——赴延安学习培训体会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沈果

一、革命圣地 久已向往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住宝塔山”。延安,这一神圣的地方享誉全中国、全世界。半个世纪以来,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们,从天南地北、五洲四海到这座平凡而具有非凡魔力的小城,追寻哪些逝去和不易逝去的痕迹。

7月6日-8日,我有幸作为学院“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培训班的学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培训,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几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在延安,我们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与激励!

人们也许会问:在一片绵延起伏的黄土丘陵,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土壁峭立的峡谷山洞,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经济文化极不发达的穷山僻壤,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才来到这里的三万多

名红军精英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把一个世界打得粉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世界!“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延安培育了一种战无不胜的精神,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延安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二、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它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导下,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高度统一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精神支柱。

(一)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时的延安不仅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且还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二)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三)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四)延安精神,就是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党成立后的二十多年内,由于领导上的教条主义,从书本出发,一切照搬外国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延安时期,清算了教条主义思想,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间题,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道路。从此,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方针政策乃至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等,都有了一系列本本上不曾有过的新创造。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关于统一战线,关于党的建设,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敢提出新颖的观点。从延安精神中我们可知,保守和落后是要挨打的,我们要进步,就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五)延安精神,就是民主和团结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我们党高举团结的旗帜、民主的旗帜,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向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同时,我们党内的民主和团结也搞得很好,党内民主生活正

常,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亲密无间,和谐一致,为全党的团结树立了榜样。如今,团结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的人群之中。我们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感觉到心灵的温暖,这个集体就会很团结。一个团结的集体遇到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集体拥有个人无法比拟的无穷智慧。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团结就是力量!

三、学以致用 推进工作

枣园依旧在,杨家岭犹存。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才刚开始。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

延安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对司法行政系统的干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规律,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的均衡发展,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才能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良性循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而言,行业院校服务司法行政工作需要,加强干部

培训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办学定位,树立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理念

司法警官院校是司法行政系统的重要资源,优势就在于人才和教学。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各项工作必须“根植于司法行政、服务于司法行政”,必须 “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需求”。特别是在当前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情况下,国家对警法类专门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顺应趋势、强化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认识,在做好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培训专业人才服务的同时,正确理解“服务社会需求”理念的内涵,在重视高职学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注和各种必要投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能硬”,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跛腿”问题,最终实现行业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恪守“教师为本”,打造高质量的师资团队

经过多年的建设,各行业兄弟院校已基本拥有一只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数量均有较大提高。但是,这些教师能否适应社会培训的需要,作为社会培训的有力支撑还是一个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仅仅有高学历和高职称是不够的,教育培训市场需要的不仅是前沿的理论,更需要将这些理论与社会行业和受训群体的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对行业院校来说,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改变过去 “临时组阁”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爱岗敬业的干训

师资队伍。师资的来源可以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行业院校内部遴选的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为基础,构建培训工作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通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增加培训教学经验,承担主要的培训授课任务;二是从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社会企事业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和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三是从政法和相关工作一线聘请业务骨干和行家能手作为技能课教师,作为培训工作师资队伍的重要成员。

同时,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机制。比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聘机制,确保培训师资的质量;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师资培养计划,打造“名师”,完善后备梯队建设;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等等。

(三)提倡“制度优先”,建立完善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1.加强宏观管理,建立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党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职能部门为主体、我院各部门积极参与,努力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合力”,全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严格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主动切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优化教育培训方案;密切理论和实践的贴近度,增强授课的应用性和针对性,面向工作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切合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环

节,突出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常规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篇8:伟人的足迹读后感

景区大门寓意“三落三起”

邓小平故里正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层屋顶的景区大门,寓意了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壮丽辉煌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这激发人们去重读伟人之初,追寻邓小平同志革命之路。

邓小平故里风景秀美如画,主要得益于2001年9月,广安市委市政府开展的“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领导以及邓小平家人先后来到小平故里植树,100多个中省系统和单位多次参与了这次活动,把人们对小平同志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之情化作了一片绿荫。园区内现共栽植树竹花草165种,1500多万株,绿化覆盖率达到80%。

邓绍昌墓地父亲为小平选择了赴法留学

邓绍昌是邓小平的父亲,他出生于1886年,卒于1936年,享年50岁。邓绍昌早年就读于成都法政学校,回乡后教过书,当过协兴乡团总和广安县团练局局长。因他受过新式教育,见过世面,思想进步,开明正直,嫉恶如仇,痛感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横行。他参加了当地的袍哥组织,做过协兴“码头”的当家三爷,后升为“掌旗大爷”。他奔走呼号,积极从事反洋教和“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前后,广安建立了革命军,血气方刚的邓绍昌加入革命军当上了新兵训练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地方的武装暴动。邓绍昌在乡里受人尊敬,很有影响。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为邓小平同志选择了赴法国留学的道路,这个决策对于邓小平的一生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有着重大影响。

邓小平铜像广场亲切笑容常驻人们心中

广场入口两旁的几颗树,是2004年小平百年诞辰时,小平家人回到家乡种下的,以此来表达她们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广场中间高大的银杏、水杉等都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来故里视察时培植的,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小平同志的缅怀之情。

铜像广场三面山脊环绕,形似座椅,林木环抱,绿草茵茵,邓小平铜像就端坐在广场的中央,既庄严肃穆、又亲切自然。2004年8月13日,胡锦涛亲自为邓小平铜像揭幕。铜像高2.5米,重1.8吨,基座是由黑金沙花岗石做成,正前方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邓小平铜像”五个大字。这尊铸铜座像面容温和,两颊瘦削,目光敏锐深邃。小平身穿短袖衬衫,军便裤,沿口布鞋,面带微笑地坐在椅子上,亲切地注视着家乡的山山水水,似乎抖落一身风尘,回归故里,常驻于故乡人民心中。

在铜像广场的周围有许多桂花树,8月22日是小平同志的诞辰日,这时也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弥漫着桂花的清香,亲切又温馨。按照“天然纪念馆”的理念,邓小平故里的地形地貌基本保持了原貌。眼前这片茂密的竹林是川东地区常见的慈竹。当地老百姓都喜欢栽竹。

1989年,邓小平的小女儿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慈竹,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后来,她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对故乡的慈竹作了一段十分形象的描写,“老屋的房后,长满了翠绿的竹,细的恰如纤纤少女的玉指,粗的可作健康小伙的手臂。这竹叶边长边落,边落边长。你看地上铺满了黄叶,而竹枝上依然苍翠。我真想搬个小竹凳,拿上一把青蒲扇,在这小竹林中坐下,静静地,听一听竹叶的沙响,闻一闻竹叶的清香,透过茂茂密密的枝叶,去看太阳……”毛毛的笔下饱含着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国内唯一的纪念小平专题博物馆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是国内唯一一个以纪念邓小平同志为专题的博物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遒劲有力、熠熠生辉的馆名。

陈列馆坐西向东,背靠高高山脊,面向广袤田野,周围幽簧环抱,门前碧塘泛波,庄严肃穆。三个斜坡屋面错落有致,三宕三叠,寓意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中间一片巨大的高墙直耸云天,寓意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在人类历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整个建筑设计从斜坡到丰碑,又从丰碑到斜坡,寓意小平同志从平凡走向伟大,又从伟大回归平凡,体现小平同志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

在建筑选材上,陈列馆选用了花岗岩和柚木,寓意小平同志刚柔相济的性格。陈列馆外观朴素、大方,体现了小平同志不喜张扬的性格,进入陈列馆序厅,从令人震撼的高大空间中,可以感受到小平同志的博大胸襟和超人气魄。

陈列馆由一个序厅,三个陈列展厅,一个珍藏厅,一个电影放映厅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陈列布展引入了国际博物馆先进展示理念,充分采用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

六棵树从北京移植到广安

六棵树分别是白玉兰、紫藤、丁香、石榴、紫杉和连翘,2003年9月28日,从邓小平同志北京住宅内移栽过来。邓小平同志生前对这六棵树特别钟爱,呵护有加,常常为它们培土浇水,还把石榴树上成熟的石榴分给子孙们品尝。

2003年4月,小平同志的3个女儿到广安,当听说广安正在开展“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时,非常高兴,表示要出点力、尽点心。邓楠说,广安是小平的出生地,把北京家庭院的树移植到广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六棵树”由两名少先队员护送,沿途掬长江、黄河之水,取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之土送回了小平故里广安。

邓小平从1919年秋离开广安到1997年2月辞世,78年未回过故乡,这在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中并不多见,乃至成为邓小平人生传奇中的一个迷。从这“六棵树”上,我们似乎读到了伟人“叶落归根”的故土情结。

邓小平同志故居被誉为“东方地平线”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时光。这是一座古朴典雅、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当地人亲切称之为“邓家老院子”。

这座古朴典雅的邓家老院子是由邓小平祖上三代人陆续建造而成的。最早修建的是位于北面的北厢房,由邓小平曾祖父修建于清同治年间,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了,北厢房共6间,有邓家的农具屋、织布室、横堂屋、饭厅、小平姐妹们的住房和邓小平童年、少年时代住过的房间,在邓小平曾经生活、学习过的房间里,保存着他儿时睡过的木床和学习用的书桌、油灯、笔砚等物品。

故居正房共5间,是由邓小平的祖父修建的。正房中有正堂屋和小平祖母戴氏、父母邓绍昌、淡氏的住房,弟邓垦、邓先治的房间和邓家手工作坊。正堂屋是邓家供神祭祖,接待贵客和议事的地方,正壁上贴有“天地君亲师位”牌位,书有一幅联语,上联是“忠孝传家久”,下联为“诗书继世长”,横批是“祖德流芳”。室内存有八椅四靠,整个正堂屋显得简单而协调。

在邓小平父母的房内,陈列着他们当年用过的日常家什。

小平母亲淡氏,广安恒升淡家牌坊人,生年不祥,卒于1926年。淡氏是位勤劳善良的家庭妇女,缝补浆洗、养蚕缫丝、纺纱织布、栽秧打谷、培育孩子什么活都能干。长期的辛勤劳作和长久的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小平的思念,终致她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她去逝后葬于距故居约3公里的佛手山下。小平对母亲十分敬重,他曾深情地说:“当时的家庭能够生活下去,全靠母亲了。”

故居南厢房是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在小平同志离开家乡后修建的。南厢房有小平父亲和继母的住房、客房和过厅。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是嘉陵江船工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她把家里的田地房产交给农会,带着女儿到了重庆,一直跟着小平生活,精心操持家务,是邓家的大功臣。

随着邓小平政治生涯的“三落三起”,牌坊村曾三易村名,小平故居也历经沧桑。1951年邓小平全家离开广安迁往重庆以后,按照小平同志意见,老家的房屋全部交由当地政府分给了乡亲们居住。它曾作过公共食堂、文化站、幼儿园、保管室,正是这样才使故居在“文革”那动荡的岁月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1980年,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在首访小平故居后,曾高度赞颂这里是“东方地平线”。1998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一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邓小平同志故居”匾名。

协兴老街印下小平童年的足迹

协兴老街距邓小平故居约1.5公里,协兴之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协兴古为望溪乡,原来仅在靠北方设有场镇,称为“旧市”,约有一百余家店户。随着经济的发展,“旧市”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赶场交易的需要,清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后在南面增设“新市”,增开了店户80余家,它与“旧市”相距仅数十步,取“同心协力,发达兴旺”之意,故名“协兴”。

协兴自古都是交通要道,从广安城出发,古时官道的北干路必经协兴。如今的川鄂公路也从中穿越而过。协兴镇是四川省百个小集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旧貌正在换新颜。

在迅猛发展的协兴场上,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始终没忘保留下那条令人倍感亲切的老街。古老的街房相互偎依,古朴的梁、柱、础、片片小青瓦,显露出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风格,一切是那么自然、朴实、大方,颇具川东民居特点。那狭窄的街道古为官道,逢场天虽显拥挤但却打扫得十分洁净。一间店铺紧挨着另一间店铺,从店主人那欣喜的表情中足见这里的人家殷实而宽慰。

当年,小平每天来到协兴老街的北山小学堂读书,逢二、五、八(旧历)场期,小平还常常背着一只小竹篓,穿梭于拥挤的人群之中,为母亲买回盐巴、针线,也为自己买回学习用的桐油、蜡烛之物。在协兴老街那古老的青石板上,深深地印下了小平童年的足迹。

北山小学堂少年邓小平接受新式教育

北山小学堂始建于清代,位于广安区协兴镇老街。学校开办于清朝的宣统元年(1909年),由协兴场一刘姓绅士与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等开明士绅共同创办。校址设于协兴老街刘姓庄园内,有学生百余人,分甲、乙、丙、丁四班,设有国文、算术、修身、体操等课程。早期在校任教的有刘星一、邓绍昌、邓俊德、陈鲁山、蒋能彬等。

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北山小学堂规模有所发展,班额扩大到八个。解放后,党和政府在协兴场新建了协兴小学,北山小学堂校址划归协兴乡人民政府,先后用做乡财政所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1911年—1915年,少年时期的邓小平就在这里接受新式教育,在这里培养了一批知名人物,他们中有:邓小平、胡伦、邓绍圣等。

北山小学堂现设有北山小学堂办学展示室、少年邓小平求学展示室、少年邓小平就读的丁班教室、丙班教室、小礼堂、教习办公室共六个部分。北山小学堂的陈列以其创办、发展为线索,以刻苦求学、成绩优秀的少年邓小平在一些关心国家命运,思想开放的师长影响下,立志走向世界,寻觅救国救民之道的历史为主题,展示了少年邓小平远大志向的确立和高尚品德的形成,以及广安新式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TIPS

地理位置:广安协兴镇;整个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分为邓小平故里核心区、佛手山风景区、协兴老街—牌坊新村—金狮村旅游接待服务区三大区域。

旅游咨询:0826-2412611

门票价格:免费

自助游:乘坐8路公共汽车(1元/人)或出租车 (约15元)前往。

自驾游:从广安城区经绿色长廊约7公里即到。

篇9:伟人的足迹读后感

宁静的夜晚,我取出刚买来的新书—《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看着书名,我就被它吸引住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我只是从电视上认识了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几乎一口气把它给看完了。

这本书记录了这位扭转乾坤的伟人留给历史的一些闪亮的足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父子之间》这篇故事。毛泽东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的少年时代可不像我们这样有着幸福的生活。他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因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和在生活所迫的原因,都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

毛泽东14岁时就被父亲停了学。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溜到山坡上的古墓后面,躲在一株大树下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一回,他被父亲当场逮着了,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并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了。父亲十分容易地找着了他,大动肝火。但是当他知道儿子已经挑完了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这些粪在半天挑完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实在没有理由再骂儿子。由于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受到了有益的影响,他还深深感触: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篇10:伟人传记的读后感

在海伦凯勒她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场病,让她失去了宝贵的听力和那双将要探索世界的眼睛,从此他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废残疾的人。

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可谁也没料到她能凭着自己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可怕的疾病挑战,在病魔面前,她没有屈服过、没有认输过。而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和难以做到的困难。

海伦。凯勒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女孩,她凭着顽强的、惊人的意志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脾气不再暴躁,甚至开始和亲人以外的人沟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的嘉奖。

如果把我和海伦。凯勒相比,我是渺小的,她那种惊人的意志、顽强拼搏到底的精神、对美好明天的懂憬,无法与之相比。

篇11:伟人的故事读后感

伟人的故事读后感

牛顿,他是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贫苦人民的家庭,他上小学是就住在了一个要点里,因而与药铺的老板的女儿成为了非常默契,同甘共苦的好朋侪。牛顿小时间在学校的成绩不是名列前矛,甚至偶然是倒数第几,但他的手工镌刻技能但是全学校一流,他为药店老板的女儿制造了许许多多的木头椅子和桌子,因而在学校他也出了名。厥后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在内里进行了许多项研讨,发明了力学,在力学,光学和数学的领域里有了很高妙的造诣。哈佛女孩 读后感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相识了太阳光的混淆还发明了数学中微积分,为现代迷信领域做出了不可纰漏的贡献,把天下的迷信向前推进了大大的一步。伟人的故事读后感

在浩繁的巨大的迷信家中,要说谁的知名度最高,那要属爱因斯坦了,要是说谁做出的贡献为人类的迷信推进了大大的一步,那就要属勤于思索的牛顿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牛顿这个迷信家是一个非常勤于思索的人。他在他的生存中不断的去发现,去不断的思索,高兴的办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一棵苹果部属能根据苹果的落下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看着一个人在万推小车的游戏,就能发现惯性于静止的定理,更惊人的是,他居然通过本身的研讨发现了哈雷彗星的运动周期。哈佛大学校训读后感 这都天然是勤劳思索于高兴的奉送。牛顿的这种勤劳思索的竟是黑白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阅读了——《名流故事》这本书后,从中感觉到了古今中外的名流的勤劳好学。这本书说的是:司马光,李嘉诚,比尔.盖茨等等中,外名流勤劳好学的故事以及显现他们的本领的事例。比如:《喜好念书的陶行知》伟人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故事陈说了陶行知六岁应该上学,陶家没钱给学费,但他聪明好学,因而被附近开馆子的秀才收费收为学生,遭到了启蒙教育,九岁时被外婆送到吴尔宽的经馆伴读,这才正式入学,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十岁时,听说有一位德才兼备的王老师掌管学馆,便去修业,王老师被他冲动就让他收费伴读。崇一学堂校长见他聪明好学,又容许他收费入学,结业时名列第一。厥后陶行知成为一个教育家。

伟人的故事读后感

上一篇:关于销售经理工作计划下一篇:建筑节能技术途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