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简介

2024-08-13

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简介(通用8篇)

篇1: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简介

莲花镇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简介

红岩生态旅游新村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南大门——莲花镇,距莲花集镇1.2公里,离县城14公里,交通和通讯十分便利。该村103户共408人,主要以种植月柿为主,人均有果6600公斤,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

红岩人依靠科技种植水果,走上了富裕道路,农民建新房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2003年建村之初,为改变过去那种“有新房、无新村”的状况,全面提升生态农业质量,该村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和镇党委、政府建设富裕生态家园新村的号召,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思路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新村。为便于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专门成立了红岩新村党支部,负责上下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规划用地的协调和置换,创造性地实行“规划统一、资金统一、管理统一、施工统一”的管理方式,确保了新村的顺利进行。特别是2006年以后,县委、政府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红岩村逐步发展壮大,红岩新村已建起63栋独立别墅,共拥有客房300多间,餐馆近50家。建成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1个大型停车场、3个小型停车场、环形村道、灯光篮球场、旅游登山小道等公共设施。如今,红岩新村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村民热情好客的服务态度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全区生态富民示范村、全区农业系统十佳生态富民样板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绿色家园、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村庄名片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届月柿节在红岩新村成功地举办,让红岩的旅游业更加红火,自2003年首届月柿节以来共接待游客近两百万人次。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红岩新村的村民们正在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2: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简介

项目建设单位:玛纳斯县旱卡子滩哈萨克乡人民政府 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是我乡贯彻落实县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建设实施哈萨克族牧家乐旅游新村是乡党委、人民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牧区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新牧区,打造绿色生态、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的旱卡子滩乡的有效途径。

一、哈萨克族牧家乐旅游新村基本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009年按照我乡人畜分离、多产业发展的原则,坚持牧民“搬的下、定的住、能致富”的目标,将分散居住在一、二、三道沟及大白杨沟、小白杨沟和清水河的游牧民搬至新居民点。将一、二、三道沟老居民点逐步改造建设为新的养殖小区,重点发展驼奶产业和牛羊育肥业。2009年游牧民搬迁定居项目共计109户,447人,共分为3个定居点。其中加尔苏瓦提牧民新村定居点,搬迁定居60户,248人。该村共有312户,1473人,属纯哈萨克族牧业村,全村耕地面积3940亩,人均占有耕地2.4亩,目前该村村落居住分散,主要以传统畜牧业为主。该牧民定居点第一期规划范围内总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7194平方米,户均用地面积700平方米,现已建砖混结构平房61

栋。该规划区与乡政府相邻,乡卫生院、乡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中心小学、双语幼儿园、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和有线广播电视可覆盖全村,规划区内水电设施齐全。

2、旅游资源情况:一是民族风俗文化历史悠久,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遗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丰富的文化遗迹,牧家乐的建设可以让世人更多的了解哈萨克族风土人情,是构建和谐牧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有利途径。二是哈萨克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美味可口,如:奶茶、酥油、波尔炸克(油果子)、奶酪、手抓肉、烤肉、舒巴特(驼奶)、熏马肉、熏牛肉、熏马肠、抓饭等都是招待游客的上佳食品。三是民族娱乐文化精彩无限。如:哈萨克族劳动舞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肯弹唱诙谐幽默,寓教于乐;赛马场面惊险壮观,姑娘追情浓似海,哈萨克族服装艳丽多彩,是游客着服拍照的最好纪念,以上都是牧家乐娱乐的好资源。四是玛河优美的自然风光是游客避暑游玩的好地方。如十户窑子渡假村老君树,五月蝴蝶会、老磨房、玛河河谷灌木风景、玛河碧玉产出地等。五是区位优势明显,牧家乐旅游新村距县城27公里,到南部山区旅游景区53公里,是游客往返必经之地,可谓游客中转站、休息室、加油站。六是旱卡子滩土特产绿色优良,属上乘有机食品。如:野蘑菇、野蒜苗、玛河虫草鸡(土鸡)、地产寒富士、桃、李、杏、葡萄等均是游客的美味佳肴。

3、牧家乐旅游项目的经济效益:牧家乐实施一户单营,几户联营的方式进行经营,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等项目服务,获得营业效益,以1户3口之家经营牧家乐测算,预计可年收入10万元,纯收入5万元,人均收入可达1.6万元,相当于种植制种玉米50亩,另外牧家乐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如:拉骆驼、文娱演出队等就业岗位,培育创业人才。

二、哈萨克族牧家乐旅游新村建设的思路

乡党委、政府将对哈萨克族牧家乐旅游新村建设统一组织牧民自建,确保了新村建设顺利实施。新村做到水、电、路建设与资金合理配套;乡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将根据生态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做好绿化工作,使其成为“村中有院、园中有村”环境优美的哈萨克牧家乐旅游新村。为进一步增加牧民收入,发展哈萨克族民俗与饮食文化,加快旅游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村计划新搬迁定居牧民550户,分五年实施,整个项目建设分为五个子项目:即:万亩设施农业(日光温室大棚)建设项目、牧家乐旅游新村建设项目、养殖专业村现代畜牧业发展建设项目、旧村改造项目、牧民搬迁定居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最终实现牧民“搬的下、定的住、能致富”的目标。

1、规划设计:要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约请有资质的设计

单位做出新村的生态规划和旅游规划。项目范围主要以加尔苏瓦提村及乡政府周边3公里为主。做到东有设施农业观光、北有现代畜牧业观光、南有哈萨克体育文化娱乐、西有玛河风光旅游,中心是牧家乐饮食接待。

2、牧家乐旅游项目经营范围:牧家乐旅游主要经营食宿接待、歌舞表演、玛河寻宝探险、参观民族文化遗迹等项目。旅游新村旅游线路:确定旅游新村接待点→乘马或骆驼前往十户窑子渡假村依次进行老君树、老磨房、游玩或观看赛马等民族文娱活动→前往玛河河谷寻玉探险从中领略玛河自然风光→返回确定旅游新村接待点就餐、休息→晚上观看哈萨克族劳动舞表演和欣赏阿肯弹唱或进行互动娱乐活动。

三、哈萨克族牧家乐旅游新村建设实施步骤

为使哈萨克族牧家乐旅游新村建设稳步推进,新村建设分为5年建设,每年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组织动员培训阶段(2010年1月-4月)

该阶段主要利用农闲季节,结合科技之冬活动开展农牧民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一部分有经济实力,懂经营的牧民准备筹资,在全乡建立牧家乐场地,与此同时带领这些示范户出去进行考察,并积极组建乡骆驼队、马队,对骆驼、马进行驯化。制定营业实施方案和新村建设方案。筹建牧家乐旅游协会。

2、第二阶段:试营业阶段(2010年5月-12月)

该阶段由选定的牧民示范户,进行试营业,牧民由村委会组织,乡政府为牧民代办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手续,要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实行“1+1”结对帮扶制度,力争使新村有可承载量逐月增加,年内达到5000人次。

3、第三阶段:完善发展阶段(2010年5月-12月)

该阶段要积极申报新村建设项目,做好新村绿化,哈萨克毡房搭建,娱乐场地的装饰等工作;要积极筹建旅游服务中心和新村公厕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整治饮食和环境卫生;要及时做到新村的水、点、路的修建和通达。

四、哈萨克族牧家乐旅游新村建设投入资金估算

新村建设五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每年投资1000万元。

全村共计划投资1347万元,其中需友好县市支援项目资金1000万元。农牧民和县乡财政及支持自筹资金347万元。主要有以下投资项目,户均需扶持支援资金10万元。

(一)农业生产

1、设施农业。须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00座。定居牧民每户1座,每座日光温室大棚3.5万元,共需350万元。

2、现代畜牧业:按照新村“人畜分离”的原则将居民点改造成养殖区新建牲畜暖圈100座(规格为10×15=150平方米)配套青贮池100座(规格为15×5×3=225立方米)每座暖圈建设资金1万元,青贮池0.5万元共需资金150万元

3、基础设施建设:①住房面积为60平米以上每平米建设单价600元约计3.6万元。②旅游业建设绿化户均1830元×100户=18.3万元。③附属设施建设(包括沼气池3000元/座。卫生厕所1000元/座.围墙户均5000元)共计:150万元。以上五项共需资金639万元。

4、公益设施投入:①规划设计费2万元;自来水入户10万元;②新打机井1眼15万元;③村文化室建设12万元;④电网入户15万元;⑤旅游建设资金100万元。四项合计:154万元。

五、项目实施效益或效果

通过哈萨克族牧家乐旅游新村项目建设,使旱卡子滩牧区成为集旅游观光、餐饮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哈萨克农家乐新村。我们将坚持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本,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供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的建设原则。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使旱卡子滩在三至五年内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3: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简介

生态循环经济是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旨在建立一种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

2008年,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 农民过着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日子, 他们把山间、田地、河流里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 然后又把生产和生活的污染和废物肆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 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利用资源, 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增长。随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成为时代的发展的需要, 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生产, 并把这个过程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2 广西瑶民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四周多被山地环绕, 土地总面积23.67万km2, 其中山地丘陵约占70.7%, 山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广西的民谚“高山瑶、半山苗、汉族住平地, 壮侗住山槽”, “岭南无山没有瑶”基本反映了瑶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 并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在广西, 大部分的山地瑶民都是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 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广西山区里自然条件特殊, 长期以来受基础设施条件的严重制约, 贫魔挥之不去, 山区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大部分聚居在山区的山地瑶民, 受当地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 成为了经济发展缓慢的那部分人, 脱贫致富成为了山地瑶民的最大梦想。

经过多年的实践, 广西广大农民将生态循环经济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 通过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 逐渐敲开了富裕之门。其中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红岩新村, 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 首先将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继而结合自身的地区民族资源优势, 发展瑶族特色的乡村旅游, 深化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内涵, 走出一条“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当地瑶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成为了广西乃至全国瑶族人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3 恭城红岩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3.1 恭城红岩新村概况

红岩新村, 位于恭城县莲花镇, 距县城14.7km, 距桂林市中心122.7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0°51'50"~110°52'20", 北纬24°44'00"~24°44'50"。红岩新村的地形主要以丘陵和峰林为主, 海拔在145~311.9m之间, 其中最高峰为红岩峰, 海拔为311.9m, 最低处为平江河下游河谷地带, 海拔为145m左右。红岩新村惟一的一条河流是平江河, 它发源于恭城县东部银殿山, 属珠江水系, 从西南向东北流经红岩新村, 在平乐县境内汇入茶江。河流年均径流量10m3∕s, 枯水期径流量为3m3∕s。以平江河为界, 南部以喀斯特峰林为主, 山体峻峭, 北部以丘陵为主, 地势相对平缓, 坡度一般在5°~15°之间。红岩新村土壤以地带性土壤———红壤、砖红壤为主, 土壤呈弱酸性, 适宜种植柑桔、月柿等果树。

2006年末, 红岩新村共有农户102户, 人口390人, 其中85%以上的居民为瑶族, 他们都是明末清初从广州等地迁至莲花镇的朱姓后代, 至今已繁衍至第24代, 其余为壮族和汉族。村中居民彼此之间感情很深, 团结甚紧。

3.2 恭城红岩新村的过去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 原是一个不沿海、不沿边、不沿铁路和公路国道的山区贫困县, 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滞后。上世纪80年代初, 广大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 被自治区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在红岩村这样的民族山区里, 这里的人民祖祖辈辈以种田种地为生, 发展着传统的农业经济, 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但即使是这样, 这里贫瘠的自然条件让当地老百姓的收成不能满足自己生活的基本需要, 当地经济发展非常落后, 是一个“吃粮靠返销, 花钱靠贷款, 生产靠救济”典型贫困村。当时有句顺口溜:“一队二队顶呱呱, 三队四队烧泥巴 (砖瓦) , 五队六队刨柿花, 七队八队靠国家”。红岩村就是那时的七队八队, 是最落后的自然村。在今天仍然在红岩新村村后的旧村中找到残留的土墙、毛草屋, 是以前当地瑶民遮风蔽雨的房子。

3.3 恭城红岩新村的发展

红岩新村的发展可以说是源自于恭城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的号召, 而恭城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发端于沼气。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恭城开始推广沼气, 并逐步完善生态链条, 创造了一种以林果业为龙头, 以沼气为纽带, 以养殖业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最后不断总结完善, 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以其独特的良性循环体系被有关专家誉为“恭城模式”, 以带动恭城人民共同致富。起初, 红岩村的居民并不领情, 对政府的号召和决策迟迟没做反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看到周围的村庄逐步通过“调田种果”开始富裕, 穷则思变的红岩村民, 才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科技致富”的号召, 开始发展生态农业。

由于红岩村土壤适宜种植柑桔、月柿等果树, 村民纷纷在田地、山头都种上果树, 连山旮的石头缝都被扒开种上果树, 陆续在村庄周围种上了千亩月柿。慢慢的红岩村的村民发现, 推广沼气, 人畜粪便、生活污水都进入沼气池发酵, 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传染病发病率下降, 带动了家庭养殖业、改厕。沼气的利用使这儿的山变绿、水变青, 并使生态农业突破了庭院经济的栅栏, 步入规模化、基地化发展的轨道, 也迅速形成月柿等名特优水果生产基地。农民开始从中享受到了收益, 连续卖了十几年水果, 果价较高的年头, 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多元。红岩新村的人均收入从20年前的266元增长到4000多元, 实现了村民收入增长的第一次飞跃。

3.4 恭城红岩新村的飞跃

红岩村依靠科技种果, 走上了富裕之路, 村民建新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2001年开始, 恭城县正式开始进行“富裕生态家园”新村建设试点工作, 2003年初, 在县委的引导下, 红岩村开始了新村建设。红岩新村建设实施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统一装修, 请来了桂林市和恭城县有名的工程技术人员, 对整个新村的合理布局、建设规划和房屋样式进行精心设计。按照“五改十化” (即住宅楼房化、厨房标准化、厕所卫生化、饮用水无公害化、生活用能沼气化、改水、改路、改房、改厨、改厕和交通便利化、村屯绿化美化、户间道路硬化、殖良种化、种植高效化) 的标准, 围绕“农村新村建设的样板、特色产业发展的文明建设的先锋”目标, 3年多时间, 51座既保留了桂北瑶族民居精华———小青瓦、宝顶、风火墙、飞檐特色, 又融入现代文明气息———铝合金大玻璃窗、大阳台、不锈钢扶手、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的别墅式的新楼房依平江河两岸建成, 错落有致。平江河上还建起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 与周围青山绿水交辉相影、相得益彰。经过几年建设, 红岩新村已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村建好后, 最先吸引来的是每年来收购水果的果商。当时果商纷纷来到红岩村包房子住, 一间房一包就是一两个月, 为红岩村开辟了一条新的创收之路。新村建设拉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于是在恭城县文化旅游局的支持下, 红岩村的村民开始放下农具外出“取经”, 学习别的乡村发展旅游的做法, 回来就建设施, 搞项目, 加上当地传统瑶族歌舞、瑶族“打油茶”、瑶族“三对半” (类似相声一种表演项目) 等民俗旅游资源, 为红岩新村这个瑶族村寨增加了另外一番风韵。2003年, 恭城县政府牵头的第一届“月柿节”在红岩村举办后, 红岩村的乡村休闲旅游一炮打响, 吸引了大量游客。乡村游以其强大的辐射效应、丰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独特的开放效应为红岩新村的建设与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通道。恭城县红岩新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了观念, 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和特色,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短短4年间, 红岩新村的人均收入就从4000多元增加到8000多元, 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 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直接贡献。红岩新村逐步走出一条“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4 恭城红岩新村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启示

4.1 政府的支持与扶植

红岩新村发展和建设过程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及旅游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以及当地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思路。从最初“恭城模式”的学习应用, 村民在建沼气池、发展果树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恭城县县委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到恭城县“富裕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过程中, 政府出面请来了桂林市和恭城县有名的工程技术人员, 对整个新村的合理布局、建设规划和房屋样式进行精心设计, 同时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采取挂点扶持的方式, 对红岩新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予以支持, 有力地促进了红岩新村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2004年6月恭城县提出了要把红岩新村创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工作目标。红岩新村逐步完善旅游接待咨询点、医疗救护点, 组建了村民自编自演的瑶族民俗表演团, 规范了公共旅游信息图形符号, 配置了中英文标识牌, 印制了旅游宣传册, 建立了游客接待中心, 增设了IC电话, 并对村内的主要道路和旅游线路进行了命名, 精心为游客提供了完善的旅游服务。2006年2月28日, 红岩新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也成为了社会主义新村建设的典范。

4.2 深刻理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内涵

恭城发展生态农业之初, 就发现发展沼气是解决山地农村“三缺 (缺燃料、缺饲料、确有机肥料) ”、“三低 (森林覆盖率低、农田产量低、农民收入低) ”最切实有效的办法。红岩村在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过程中, 总结各地的经验, 结合当地的实际, 创建了“养猪+沼气+种果”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具体做法是:一家农户将厕所、猪栏和沼气池结合在一起, 人、畜粪便在沼气池中发酵, 有机质得到分解, 产生的沼气可以烧饭照明, 解决家用能源;沼液和沼渣作为果树等作物的肥料。作为生态循环经济, 它是以生态学为基础, 以生产沼气为核心, 延长食物链和生产链, 使一种生物的废弃物成为另一种生物的养料或生产原料, 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能量高效转换, 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给能力、持久的活力和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4.3 立足村情, 不断创新

今天, 红岩新村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旅游资源, 将自然山水、地缘地貌, 以及当地瑶族独特的人文风情、生活习俗挖掘出来, 构建出对旅游者的独特吸引力, 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月柿在恭城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 今天恭城月柿品牌闻名遐迩。红岩新村地处万亩月柿园的核心区内, 每当金秋时节, 到月柿园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采摘成熟的红柿子, 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 品尝土鸡土鸭和野生鱼的美味, 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所凭借的资源主要是指的是民族地区大范围的社区旅游资源, 社区旅游资源益作为“对旅游者所产生吸引力”的来源, 包括了社区内的自然资源 (含社区的地理景观、生物景观及天象和气候资源) 和人文资源 (含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 是一个资源复合体。红岩新村正是立足村情、民情、乡情, 不断深化、创新, 将“养猪+沼气+种果”发展成为今天的“养猪+沼气+种果+加工+旅游”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方莉华、张才.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实质[J].华东经济管理, 2005 (3) :83—85

[2]吴易明.循环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 2002 (4) :43—45

[3]李肇荣.广西导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吴郭泉.恭诚县红岩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旅游开发概念规划.[R].桂林:桂工旅游规划设计院, 2003:

[5]广西新农村办.人均纯收达八千瑶寨生活似神仙——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EB].:http://www.xinnongcun.gov.cn.2006-12-5

[6]胡振鹏、胡松涛.微型循环经济:“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1) :18—24。

篇4:重视生态建新村

过去的双华村,农民住房低矮,生活温饱难保,现在为何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委会主任王华生向笔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双华村发展花木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几位头脑灵活的能人看到种树苗能够赚钱,率先发展花木种植。村党支部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成立了东风苗圃,安排专人育小苗、种大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使花木生产成为富民产业,党支部因势利导,走了三步棋:

一是干部带头种树,带领贫困户致富。支部成员深深懂得,要想让花木生产上路,党员干部必须先行一步。支部要求,村干部种10亩,组干部种5亩,普通党员种3亩。带头种树的党员干部学技术,摸行情,搞推销,经过几年的打拼,人人成了花木种植的行家里手。2012年,王华生种植花木30多亩,销售额10多万元;村委会副主任徐卫华种植花木40多亩,销售额16万元;村民组长时生龙种植花木70亩,销售额在20万元以上。他们除了自家种植花木,每人还帮扶一两个贫困户,带动他们通过种植花木致富。

二是培养花木大户,当群众的样板。为加快花木发展步伐,村党支部先后在全村培养了32个花木大户,并积极地为他们调整土地,协调资金,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有120个农户先后靠发展花木生产走上致富道路。花木种植大户朱领先从自家的10亩责任田开始,2010年花木种植面积扩展到280亩,他近两年又在外村承包土地90亩,花木种植面积达到370亩,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生活从小康走上了富裕,村里有一幢200多平方米的住宅,城里还有一套楼房。

三是创新发展方式,变特色产业为优势产业。为适应花木发展需要,双华村成立了花木合作社,合作社重点抓了几项工作:总结花木生产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开展科教兴农讲座,推广花木新品种、新技术;及时发布花木市场信息,为花木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品种更新上,绿化苗木增加了红枫、红叶兰、石兰等,观赏花卉增加了桂花、桃花、茶花等。根据城市绿化需要,还增加了大株乔木种植,品种从原来的10多个增加到2012年的200多个。

经过努力,花木合作社还为蜀桧、龙柏等几个主打品种注册了地理商标,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提高了知名度。

目前双华村花木生产实现了产品特色化,生产规模化,管理信息化,销售现代化。亩效益从当初的数百元增加到目前的上万元,2012年,双华村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销售业务。

双华村富了,90%的农民住上了楼房,针对少数人家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村党支部以创建生态村为目标,加大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求每个党员干部住宅前后种植树木不少于20株,室内外摆设花卉不少于20盆。在群众性的评选文明户活动中,也突出了卫生保洁的内容,形成了争做文明人、争当文明户的良好氛围。村里还筹集资金200多万元,修筑村组道路6公里并安装了路灯,清理河渠13条,栽种各种名贵树木近万株,新建公厕两处,安装小型污水处理装置27台。村庄环境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清洁化。村里还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对环境实行长期管护。

如今的双华村,西面是花木农田,东面是漂亮楼房,宽阔的水泥路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水杉林,各家各户的花卉盆景美不胜收,真正做到了村在林里,屋在绿中,人在花间。

篇5:玉皇新村综合楼简介

玉皇新村由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玉皇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玉皇新村党支部书记王金书同志个人出资兴建,并无偿捐赠给全村父老乡亲。

新村总投资4.6亿元,建设360㎡单体别墅259栋、270㎡双拼别墅70栋140套,190㎡高层住宅8栋200套和90㎡老年公寓4栋48套,办公楼、村心公园、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绿地、广场、超市、卫生所、幼儿园、剧院、娱乐中心、礼堂、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篇6:班村示范新村观摩简介

坳里位于镇政府驻地以东2公里处,全村6自然组,270户,1100口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今年坳里作为全镇的新农村建设新建示范村,我们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新农村建设有关要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并按照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村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扎实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使全村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善。

一、高点定位抓规划。今年村上把新村建设作为重点来抓,聘请专业人员,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同步规划,突出主体有品位,整体有特色的建设风格。对全村待建的四条主街道及50户民宅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有力夯实了工程建设的前提基础,为建设科学、合理、文明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严格标准抓质量。在群众住房的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采取分户自建的办法,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全程进行质量监督。在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由群众代表进行质量监督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三、加大投入抓建设。坳里新建示范村建设计划投资960万元,规划建设民宅50户,目前已建成民宅50户,新建七间两层村委会办公楼一座,新建广场3200平方米一个,铺设人行道地砖6600平方米,铺筑水泥路1000米、排水渠2000米,栽植绿化苗木1600株,粉刷墙面5000平方米。

篇7:红岩渣土车简介

红岩渣土车全面满足渣土市场运输需求(莉莉)

随着全国各地治理雾霾力度加大,淘汰黄标车、提高车辆排放标准、规范渣土运输车辆资质等措施频繁出台,新一轮如火如荼的环保行动正在全面展开。为响应绿色渣运、共建蓝天的号召,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结合不同地区的渣运车辆标准,以实际行动推出了系列符合政策与法规的智能化渣土运输车。

针对渣土车的抛洒、滴漏现象,红岩智能渣土车车厢部分都加装了密封性能可靠的电控硬顶或软顶环保盖;针对拖着“黑色尾巴”的低排放污染,红岩渣土车专门匹配了绿色环保的国四发动机或LNG天然气发动机,减少尾气排放,提升空气质量,绿色畅行;针对渣土车侧翻事故较多,超载严重等现象,红岩渣土车采用865mm宽车架,有效提升了车辆稳定性;针对个别驾驶员的驾驶陋习,红岩渣土车通过车联网、GPS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对渣土车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严格监控与规范,从一点一滴中改善渣土车的“不良印象”。纵观业内众多渣土车企业,红岩渣土车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端。其尊崇智能环保的理念,从车身硬件设计到行车智能系统的应用,使得渣土车运行更加科学化,环境保护的口号在实际行动中得到有力应证。

篇8:高坪区永安镇青林新村简介

永安镇青林村地处南前线旁、嘉陵江畔,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全村辖6个组468户,农业人口1718人,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优质柑桔果园1000亩,有柑桔树11.3万株,其中优质柑桔树10.3万株。2003年人均纯收入为2689元,今年人均纯收入达3139元。

2004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指导,认真实施,按照“水为核心、路为重点、园为载体、户为主体”的工作思路,狠抓“四建五改”和户办工程建设,突出旅游开发,强化支柱产业,努力把青林新村建设成高坪乃至南充第一村。目前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山、水、园、池、渠、路、房合理布局,建池、建园、建家同步推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加快基础建设,构筑发展平台

一是建设村道公路。投资180万元建成了一条长3.15公里的高标准水泥路,2005年元旦前后将投入使用;二是新建水利设施。投资28万元建水池4口,修渠4800米。投资30万元,打机井1口,建供水站1个,使群众用上自来水;三是修建石板路。投资8万元在果园内修建了26条8000米石板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游客在园内观光行走。

二、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家园

以改善居住条件、美化生活环境为目的,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实施,投资100万元修建了农民新居一条街。新建房屋80户,改建房屋112户,并配套实施院坝、厨房、浴室、厕所、圈舍标准化建设,栽植常绿树,实现了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净化、亮化。

三、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果园效益

高起点、高标准建成了1000亩优质柑桔示范园,并切实加强对柑桔的新栽、高换及管理。近三年已高换柑桔2.2万株、新栽3万株。同时,加强对果园的综合利用,树下套种洋芋、豌豆、地膜花生、西红柿等蔬菜作物,农民人平增收450元。引进了价值高、效益好、亩产值上万元的竹荪菌、竹荪蛋进行试种,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狠抓旅游开发,培育经济亮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红岩生态旅游新村简介】相关文章:

生态新村06-16

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整治实例05-05

红岩摘抄06-04

红岩论文题目05-01

红岩,读书笔记04-15

红岩精神照耀千秋05-25

红岩读书交流范文05-27

红岩精神学习心得07-04

红岩精神学习领悟07-04

红岩精神学习感05-02

上一篇:家风的力量国旗下讲话下一篇:房地产企业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