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方案

2024-08-08

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方案(精选6篇)

篇1: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方案

汴河中心小学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及走访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埇桥区教体局文件精神,确保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及走访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精神,按照“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四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小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默认。同时,成立汴河中心小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长:王子敬

成 员:周布明

燕 信息联络员:张浩敏

(二)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埇桥区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

(三)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信息、贫困家庭信息,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扶贫做到实处。

(四)加强舆论引导。我校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汴河中心小学

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及

走访方案

汴河中心小学

篇2: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户对教育精准扶贫的知晓率,感知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我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宣传新途径,创新宣传工作新方式,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抓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开创教育扶贫攻坚宣传工作新局面。

一是借助各种宣传手段。通过召开教育扶贫政策培训会、入户宣传、走访回访等广泛宣教育扶贫政策。通过大力宣传,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户对国家扶贫政策的认识,拓宽思路,加快脱贫步伐;转变建档立卡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努力学习成为栋梁之才。

二是制作宣传横幅,书写标语。在辖区主干道、村庄人员密集处张贴悬挂,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

三是发放宣传资料。向建档立卡户发放《埇桥区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宣传册和《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埇桥区教育扶贫政策解读》户均一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扶贫政策,让建档立卡户人人知晓教育扶贫资助政策,教育子女感知国家政策的温暖,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发奋读书。

四是多媒体宣传。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等将中央、省、市扶贫政策及埇桥区教育扶贫进行及时上传下达。

五是组建宣讲团。定期联系付楼村两委和中心校扶贫办组成教育扶贫政策宣讲组,深入到辖区两个片进行教育扶贫政策宣讲。然后利用召开会议、广播、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提高了干部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埇桥区时村镇付张小学

篇3: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方案

自1978年农村改革以来, 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由于政府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规模减缓, 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官方的贫困线估计, 贫困人口从1981年的2亿减少到2006年的1700万。采用世界银行一天1美元的收入标准来算, 同期贫困人口数量从4.9亿减少到7500万, 即贫困发生率从1981年的49%下降到2006年的5.1%。

我国的扶贫政策强调通过开发式的扶贫方式为贫困人口积累和转移资产, 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纯粹的“救济式扶贫”。1979年以来的我国扶贫政策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5年的农村改革;1986~1993年实施全国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1994~2000年间实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2010年间的新世纪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分析

在我国扶贫政策实施的四个阶段中,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1994年,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 力争用7年的时间, 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为了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中央政府在总结1986~1993年间有针对性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性农村扶贫措施。这些措施侧重于通过为贫困人口积累资产而向他们提供机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的主要扶贫措施包括:确定592个国定贫困县;中央的扶贫资源主要用于这些国定贫困县;明确提出省长 (自治区主席) 负责制, 要求地方政府首脑对扶贫工作负总责;提出东西对口扶贫, 要求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等沿海较为发达的省, 都要对口帮助西部的一两个贫困省或区发展经济;明确各部门的责任, 对所有与扶贫有关的部门都提出了明确的扶贫工作任务和责任;扩大和强化了部门定点扶贫, 要求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及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 都应积极与贫困县定点挂钩扶贫;承诺随着财力的增长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调整资金分配结构, 集中用于西部省 (区) 。

(一)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研究

为了保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完成, 中央政府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多种有效的实施方法, 具体为:

1、以工代赈。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占全部扶贫资金的23%, 其主要目标就是利用贫困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资源为贫困地区兴建基础设施。以工代赈为贫困地区兴建了道路、水利、农田、人畜饮水、基本草场等基础设施, 以及造林和片区治理等, 同时为贫困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从而提高农户的短期收入水平和长期发展能力。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以工代赈资金分配方案以及项目和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省、地、县政府都设立了以工代赈办公室以协调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 投资的主要类型 (如水利、道路) 由中央和省政府决定。县政府选择参与项目的村子, 村委会负责项目投资的分配 (例如, 把哪块地整成梯田) 和劳动力安排。以工代赈的实施方法在管理上的一个特点是用实物的方式来支付工程成本。

2、部门扶贫。

部门定点扶贫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利用自己的资源定点扶持部分国定贫困县。其目的是动员政府部门、国家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参与扶贫工作, 以补充中央的扶贫投入并利用各业务部门的专业力量进行扶贫。其最大特点是扶贫内容和方式与各部门的业务工作密切联系。例如, 农业部在武陵山区的扶贫重点放在农业开发;卫生部在四川的扶贫重点是地方病控制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水利部扶贫的重点是提供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水利水电开发建设。

3、对口扶贫。

地区对口扶贫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期间提出的又一项措施, 其目的是动员东部发达省市的力量来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在1996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决定让东部沿海的13个发达省市分别帮助西部的10个贫困省和自治区, 并做出了具体的帮扶安排。具体的帮扶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类:无偿捐赠资金用于教育、卫生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捐赠生产和生活物资, 用于支持农户的农业生产和救济农民的日常生活;经济技术协作, 例如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和贫困地区的资源及廉价的劳动力进行合作生产和经营;人员的双向交流, 发达省市派技术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到贫困省区提供服务, 贫困省区派行政和技术干部到发达省市接受培训和挂职锻炼, 输送劳动力到发达地区就业。

4、国际机构扶贫。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使国际机构在我国的扶贫活动无论在规模、领域、覆盖区域都大幅度扩大了。国际机构在我国的扶贫方式各不相同。它们的活动覆盖了多数部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 包括小额信贷、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开发、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农村综合开发。世界银行因其资助的大规模的综合性扶贫开发项目而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在我国扶贫的先锋, 尤其是世行还通过技术援助来帮助我国政府提高扶贫的能力和效率。世界银行的扶贫活动尤其是它的西南扶贫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也直接成就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际非政府机构的扶贫活动规模小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侧重于环保与扶贫的结合, 有的重视社区开发和地方能力建设。

(二)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其各类项目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专项扶贫贷款计划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并提供了流动资金。以工代赈和财政扶贫资金则帮助贫困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及卫生设施, 同时在技术推广及农民培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部门定点扶贫和东西对口帮扶弥补了中央扶贫投资中对社会和人力资源发展投入的不足。民间组织和国际机构除了贡献出自己的资源外, 还引进了许多新的扶贫理念和方式, 增强了国内的制度能力, 推动了整个扶贫方式的不断创新。

虽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仍旧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1、项目实施过程重硬件、轻软件。

中央在扶贫攻坚的基本方针、任务和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 控制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 尽快改变越穷越生, 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状况。”但有些贫困地区,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 使人口的增长率居高不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划生育政策是“一、二、三胎制”, (汉民一胎, 平原区回民二胎, 山区回民三胎) , 使得贫困山区的人口出生率高居不下, 据自治区建委人口调查, “八五”初期吊庄移民使9万人脱贫, 但四年后原籍又新出生11万人, 大于移民脱贫人数。如此下去, 将难以使这里的人民彻底摆脱贫困。

2、重视完成扶贫攻坚目标, 忽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各省区为如期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 制订了许多能尽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 增加农民收入的短平快项目。这无疑为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起到重要作用, 但忽视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如:称为温饱工程的“地膜玉米”技术, 对宁夏南部地区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很大作用, 平均亩产可达460kg以上, 被自治区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大面积推广, 但同时, 必须看到, 长期使用“地膜玉米”技术后的土壤薄膜“白色污染”, 将成为未来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并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当然, 目前已有土壤可分解薄膜, 但因价格较高, 实际上, 贫困地区很少使用。

3、中央扶贫投入仍显不足。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测算, 要达到扶贫要求必须人均投入1500元。1996年国家投入扶贫资金总额约100亿, 如果全部用于贫困人口, 平均每个贫困人口也只有153元, 1995年, 国家用于宁夏的扶贫专项资金为2.24亿元, 其中直接用于西海固地区的扶贫资金只有1.65亿元, 人均只有82元, 按贫困人口计算, 人均也只有128元。因此, 中央扶贫资金应适当继续增加。

三、“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对当前我国扶贫政策的启示

通过深入分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 对我国当前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 人力资源 (软件) 开发值得特别关注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表明人力资源 (软件) 开发在长期能够有效地提高扶贫效率。由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期限相对较短, 而农村地区对基础设施的需要又极为巨大, 要在短期内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 扶贫投入就只能以物质投资为主。这些物质投入为改善贫困农户的基本农田、灌溉条件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和贫困社区的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不应该忽视人力资源开发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对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公共投资在长期非常有利于缓解贫困。贫困农民需要健康和技能来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利用市场和在城镇从事非农就业的能力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发现的可靠性。事实上, 最近几年人力资源开发正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 扶贫工作应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向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兼顾开发式的扶贫政策是我国扶贫工作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对此战略, 我国应逐步增加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 以提高开发效率, 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扶贫政策也应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挥比较优势, 实现增长和公平的目标。贫困人口能够获取收入的最重要资产是劳动力, 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无论对农村扶贫还是城市扶贫都具有关键意义。经济发展的早期, 劳动力相对丰富, 资本相对短缺, 根据这个特性, 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为主, 使只有劳动力的贫困人群能够充分就业, 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随着经济发展, 资本积累, 资本由相对短缺变为相对丰富, 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短缺, 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 应进行产业升级, 发展资本更为密集的产业, 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就业, 同时劳动力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也必然随着经济发展而提高, 增长和公平的双重目标就能够同时达到。

(三) 扶贫需要逐步消除城乡、地区的分割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经验告诉我们, 要想使扶贫更加深入、有效, 就需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地区的分割, 让农民能够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中不断出现的机会。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这项改革进展缓慢, 目前还远远没有完成。我国城乡、地区间的分割所造成的对城乡人口流动的限制, 以及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区别对待, 严重妨碍了贫困人口从经济发展中受益。而这使得实现扶贫目标更加困难。所以, 政府最近采取的措施和试点都致力于减少城乡人口流动的障碍并使农村流动人口享有平等的权利, 同时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扶持, 改革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等。这些努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良.我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M].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曾文蛟.从效率和公平角度看我国扶贫政策的发展[J].发展, 2007 (5) .

[3]、苗齐, 钟甫宁.我国农村贫困的变化与扶贫政策取向[J].我国农村经济, 2006 (12) .

篇4:政策扶贫?教育扶志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扶助对策;心理辅导;教育管理

一、案例简介

小辉,女,会计专业学生,江苏泗阳人,单亲家庭,家境贫困,性格内向、自卑。因家庭经济和精神压力醉酒入院,并萌生退学打工之念。

2013年9月新生入学季,笔者担任小辉的班主任,按照惯例逐一了解每个申请贫困同学的证明材料并当面谈话。从村委会的贫困证明中了解:她来自于苏北农村的一个单亲家庭,从小父母离异,她和两个姐姐随着父亲与爷爷奶奶生活,不久后父亲精神失常,便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家里缺少青壮年劳力,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种田。面谈那天,一个衣着十分朴素的女孩来到笔者办公室。“初来学校一切还习惯吗?”笔者先引入了话题。“挺好的,我高中就住校,自理能力很强……”她回答道,但言谈中不愿过多透露家庭情况,只提到了两个姐姐很早就辍学打工挣钱,现在都已成家,她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大一的学费主要是靠助亲戚资助。

她被认定为贫困生后,申请到了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在接下来的班干竞选中,她以高票当选为劳动委员。她的竞选词很朴素,但很有说服力:“我来自于农村的贫困家庭,从小自理能力就很强,热爱劳动,我会带领大家把班级的教室卫生打扫好,大家有事都可以找我来帮忙,我一定尽力……”随后的日子一切都向正面发展,她担任劳动委员,工作认真负责,工作也得到同学的认可。周末她去校外兼职,赚取生活费。一切看似都很顺利,但在大一下学期发生了一件事。一天中午,她突然一口气喝下了半斤白酒,在宿舍昏迷过去,被120送去了医院抢救。笔者及时赶到医院探望并找宿舍同学了解情况,得知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她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同时,她突然得知自己暗恋的男生结婚了。各种事情夹杂在一起,她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姐姐都已成家,父亲患精神病,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想一醉解千愁,没想到差点丢了性命。事发后宿舍同学对她很关心,在医院全程陪护。

事后,笔者和小辉的大姐联系上,了解了小辉家中状况,并让大姐劝导她。我又找她谈心开导,并帮她申请了2000元阳光助学资助,以及学校的送温暖等一系列补助,让她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学校会帮她一起解决。她也表示只是一时有些郁闷,以后会乐观向上,完成学业,不会再做傻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辉表现也很积极。在大二的班干改选中,她表示要继续担任班干部为同学们服务。她还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也考到会计从业资格证,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案例分析处理

1.原因探析

(1)单亲家庭,缺少关爱,没有能倾诉心事的对象,选择自我承受

从小父母离异,小辉和姐姐跟着患精神疾病的父亲生活,爷爷奶奶只能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但无法替代父母的教育职能。女孩子在青春期、成长期很需要母亲的关怀与呵护,这正是她所缺少的。父亲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与她交流,而姐姐们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又很早成家离开了她,使得本来唯一能够交流的对象也变得遥不可及。因此,当遇到压力,想要缓解时,就找不到亲人诉说,而这样的家事她又不想让外人知晓更多,因此也不便找同学老师倾诉,自然就会想到用酒精来麻痹一时的痛苦。

(2)贫困家庭,生活压力巨大,看不到光明的未来,选择退学打工

小辉家中无青壮年劳动力,爷爷奶奶种田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父亲常年卧病在床还需要医疗费用,家中可谓一贫如洗。学费靠亲戚接济,生活费用都是靠平日自己打工赚取和学校的各类补助。边学习边打工,很辛苦,她已过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姐姐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要负担,她也不想增加姐姐的压力;问亲戚借钱又欠人情,她自然不愿。因此,她萌生了退学之念,想早点赚钱独立。

(3)环境因素,形成自卑心理,不敢面对现实,选择逃避退缩

小辉由于家境贫困,相貌普通,对喜欢的男生不敢表白,更不会主动争取,只是默默地关注。当某一天突然发现对方要结婚了,顿时感到失落无比,再联想到家中的困境,更是觉得屋漏偏逢连夜雨。环境因素使小辉产生自卑心理,她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消极的方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分析事物的信心。总是与周围的人进行各方面的比较。正是由于这种比较,轻易地让自己发现了别人的优点,从而更容易体会自己的缺点。正因如此,她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希望,更不会主动争取机会。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她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2.采取措施

(1)构建“朋辈互助”的集体,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体现同学间情谊

作为班主任,笔者定期通过谈心、QQ空间等多方面了解小辉的状况,并且把握好尺度,不能让她觉得自己是个“特殊体”,但同时也要让她体会到被人关心的温暖。班级同学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在笔者的牵头下,班委干部和舍友组成“朋辈互助小组”,对像小辉这样的同学加以特别关心,形成关系融洽、有信任感的伙伴关系,帮助其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小型、深度的分享会使之宣泄负面情感、分担烦恼、消解不良情绪。身处这样的集体会使小辉觉得并不是孤身一人,身边有很多可以交心的朋友与她分享心事,帮她解决困难,当她再遇到坎儿时,就不会再一个人扛着,而是会寻求朋友、同学的帮助。当她被120送医院急救,宿舍全体成员日夜陪伴左右之时,她就已经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这正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她所渴望的关爱。正是这样一个互爱互助的班级氛围,使得这个集体充满暖意,活力四射,被评为了2014年“江苏省活力团支部”、2014年“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2)创设发挥才能的环境,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克服自卑感,逐步树立自信心

小辉在担任班级劳动委员期间,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同学心目中是热心助人的大姐姐,是踏实能干的好班委。大二进行班委改选,她曾经问我是否要继续担任班干部,我鼓励她参加竞选,果真不负众望,她几乎以全票连任。当公布票数的时候,我看到了她脸上自信的笑容。小辉的歌声也很好听,在舍友的鼓励下,她在班级联欢会上一展歌喉,展示了她多才多艺的一面。学习方面,她一直很努力,打工之余总是抓紧时间学习,大一两个学期综合测评都在班级前十,还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她所在的宿舍同学关系也非常融洽,6个同学中有4个班干部,5个入党积极分子,3名同学获得奖学金,是班级最优秀的一个宿舍。这些在工作、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成绩,逐步使小辉建立起了自信心,发觉自己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差,自己虽然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有助人为乐的品质,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同样是一个有人缘,让人喜爱的女孩。

(3)利用多元化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营造良好的帮困助学氛围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从 奖、贷、助、补、减方面构成多元化资助体系。我省大学生资助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以财政资助为保障、助学贷款做辅助、高校与社会资助共同发展”。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外,学校还特别给予小辉阳光助学金,除此之外,小辉还获得了学校冬日送温暖、二级学院党总支送温暖、校友资助等活动的补助。有了这些奖助学金加上自己平时打工所得,目前小辉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已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她对继续完成学业也充满了信心。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圆满实现了对省委省政府“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三、案例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其中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学生约占五分之一,而这些贫困学生中又有相当部分是单亲甚至孤儿,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资助,更需要情感关怀。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经济贫困和家庭环境的压力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在个性特征和心理方面出现负性变化。学校和社会在努力为贫困大学生解困时,往往忽视了贫困生中的“心理贫穷”现象。这种贫困是隐性的,但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陷入“心理贫穷”的大学生是难以成才的。

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我们在面对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时,要让贫困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这些同学的特殊情况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活动,做到提前干预,远离心理危机。同时我们也要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他们,使他们以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注重班级、宿舍文化建设,让贫困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提高贫困生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团组织,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找到自信,在奉献中升华自我。

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所存在的问题,学校、社会要变单向的经济扶持为经济、心理双向脱贫。学校和社会除了为贫困生提供奖助学金外,更应为他们提供应用知识和发展才能的机会,使贫困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乐观向上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金来,刘红.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17-218.

[2] 倪可.高校贫困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及资助保障体系分析[J].商业文化,2012(5):191.

[3]于秀丽,杨文新.构建高效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新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9):36-38.

篇5:健康扶贫集中宣传方案

健康扶贫目前是涉及面最广、贫困群众关注度最高的扶贫工作举措。为了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增强群众满意度,特制订健康扶贫政策集中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一、成立健康扶贫宣传领导小组 组

长: 院长 成员:

内科主任

公共卫生科长

二、宣传形式

1、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知识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村级大喇叭进行宣传。

2、进行面对面宣讲,主要内容政策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为主,提高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3、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印制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品,做到健康扶贫政策全覆盖。

三、宣传对象及内容

(一)宣传对象 辖区各村贫困家庭。

(二)宣传内容

1、面向贫困户的宣传内容:包括健康扶贫的目标、参保个人不花钱,三重保障线、大病集中救治、住院不交押金、平时健康有人管、县内看病主动亮身份。

2、面向定点医疗机构宣传内容:包括“三个一批”行动、三种保障线、大病集中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行动、先诊疗后付费、实行“一站式”结算、规范诊疗行为。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健康扶贫宣传工作是否到位,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直接关系到扶贫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把政策宣传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首要工作来做,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某县全国扶贫日宣传活动方案

一、制定方案

县扶贫办根据皖政办明电〔20XX〕34号和皖扶组〔20XX〕XX号文件精神,制定了《XX县20XX年全国“扶贫日”活动方案》,制定方案之前,由县委办XX县政府办牵头,专门召XX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明确了各有关单位具体职责和时间要求,在此基础上,县委办、县政府办以办〔20XX〕80号文件,将《XX县20XX年全国“扶贫日”活动方案》印发全县各乡镇XX县直各单位,同时在XX县人民政府网上公开发布。

二、开展宣传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我县开展以下宣传活动:

1、报纸宣传。县扶贫办在《霍邱报》上制作1个整版,以《扶贫济困、人心向善》为主题,宣传全县扶贫开发工作。

2、网络宣传。“扶贫日”当天,在霍邱新闻网头版,设置《连片开发促增收、产业扶贫谱新篇》专版,宣传扶贫工作。

3、短信宣传。中国电信霍邱分公司、中国移动霍邱分公司、中国联通霍邱分公司XX县气象局等群发短信各两条,其中:全国“扶贫日”前发一条,“扶贫日”当天发一条。

4、电视宣传。县电视台在新闻节目结束后,接着打宣传标语,另外,在“扶贫日”当天,在多频道滚动宣传字幕。

5、条幅宣传。按照县里统一安排,县扶贫办在广场设置4个气球,悬挂宣传条幅;县直单位每单位悬挂一条宣传横幅;乡镇政府所在地街道悬挂3个条幅。据统计:截至10月17日,城区县直单位悬挂宣传横幅的有:县政府办、县发改委、县畜牧局、县直工委、县统计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水务局、县住建局、县烟草局、县司法局、中国电信霍邱分公司、县国土局、县法院、县老干部局、中国移动霍邱分公司、县扶贫办等,其中:县畜牧局悬挂2条宣传横幅,县法院、县老干部局和中国移动霍邱分公司为电子显示屏滚动字幕。

三、组织募捐

按照省里统一安排,我县积极宣传、动员、组织龙头企业参与“扶贫日”认捐活动,截至10月17日,已有马钢集团张庄矿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认捐80.3万元(详见附表)

四、参加会议

1、收看国家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新闻办于10月XX日上午10时召开扶贫日新闻发布会,通过中国网、国新办网站和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等媒体直播,县扶贫办及时组织机关全体同志,观看了新闻发布会。

上一篇:200plc学习笔记下一篇:我的理想作文老师500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