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2024-08-13

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共9篇)

篇1: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Abstract: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已经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影响,而“游戏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成果。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成果,却不见长进。然而,“游戏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

游戏化教学儿童是适合儿童认知规律的主导性活动,对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As our langue, English has had a great effect on student Learning English teaching fruit has not any obvious improvmet.But teaching with recieation break the tezching.Teaching with recieation is a leading activity which is suit for children cognitive law.(regular)and has an active meaning to teaching.Key words:

Teaching with recieation

teaching activity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小学英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势必回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不能很好地组织一堂课在上机械操练,浪费了大量时间,学生成绩却不见长进。然而,“游戏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一、游戏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主导活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一段重要时期,如若不能进行相应的而又及时的因子刺激,便会大量的脑细胞。随着人的身体的发育而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大脑发育具有获得各种能力的相应的敏感期,又是这种能力可能永久丧失,小学生阶段既是智力开发的敏感期,又是非智力因素品德、个性、习惯等培养的关键期。

目前,许多人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孩子学说话起家长就开始教他们背古诗,进而学写字,学英语,让孩子社会办的各种专业培训班,学习美术、书法、弹琴、唱歌、跳舞等,有的家长甚至制定了相应的清规戒律,不让孩子到其他家串门,如此等等,生怕耽误“学业”。然而,事实告诉他们,辛勤忙碌下来,“投资”(investent)的效益并不十分理想。上海市对一万个家庭的调查结果,87.6%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科学性,39.5%的家长承认自己完全不懂得教育,12.3%的家长承认自己基本上不懂得教育。学校教育也如此,如果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排斥了孩子认知的可接受性程度,剥夺了孩子独立活动的自由。总之,违背了教育孩子的基本规律。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是适合儿童认知规律的主导性活动,是“最适合而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愉快的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和游戏本身的性质以及它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上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游戏是儿童在现实和想象中完成的一种实践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器官都得很好的发展,各种心理过程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游戏中,幼儿的视敏度比在平常状态下显著加大,错误明显减少;记忆的数量(quantity)和质量(quality)都比一般条件下要高很多感知,注意、思维等也有同样的情况。可见,“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想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样。

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理活动,反应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的动作和言语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develpment)这给儿童游戏提供了前提和条件。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的独立性随之增长,找同龄小朋友玩的渴望和实践是儿童普遍的心理现象。玩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所以成功的英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兴趣——那就是从游戏这一活动去刺激他们。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之”就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对学习的最好极力激励乃是对所选材料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以达到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培养学生兴趣是前提和保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发现孩子的兴趣是培养孩子的关键,而孩子的兴趣,而孩子的兴趣往往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玩是游戏的初级阶段,儿童在玩中认识客观世界,在玩中表现出来的。玩是游戏的阶级阶段,儿童在玩中认识客观世界,在玩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玩中反映其熟悉的现实生活。这时,儿童不仅在课外玩,而且教师也能领导儿童在课堂上玩,主动带孩子们在学习中做游戏,对孩子的发展则意义更大。儿童在愉悦的玩耍游戏中即锻炼了体制,增强了感受性,有可学到知识;即有助于注意、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还能培养了孩子勇敢、坚毅、忍耐、关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瑞士心理学家丁•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也是使思维和行为相结合的方法。它可以开启儿童的智慧之门,需要指出的是,游戏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不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上的作用,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是和成人,尤其是教师的积极组织和正确指导分不开的。许多国家的儿童教育在考虑发展儿童的智力和体力时,都强调将教育贯穿于儿童的游戏与活动之中,并十分注重实际操作。游戏在儿童教育中占中心地位,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儿童早期教育的主导活动。

二、“游戏化”教学的特点及其功能

从游戏化教学的特点来看: 1>“游戏化”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的而游戏是儿童的自主活动。

在游戏化教学中有动作表现,有想象装扮有玩具材料,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引人入胜,满足了儿童的需要,符合儿童的意愿,因而儿童乐于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思考与表现,有极强的自主性。对于儿童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过程等由儿童自己来选择而在教学中不由老师直接控制,但着并不说教师对儿童的游戏没有影响,不起作用,而是说教师不去直接影响,控制儿童的游戏。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材料等方式来刺激(stimulate)某一游戏的主题表现,但不是告诉,规定儿童玩某一主题的游戏,例如,在学习进行时,玩一种“make frierds”的游戏,一些同学拿上图片,而另一些同学拿上图片所对应的短语such as

“listening to music,playing football,writing a letter……”通过找图片与短语的对应,on the one hand,学生们也在无意识中学会了内容。同时也交往了一位朋友,通过这一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师对游戏的控制是一种隐性的控制,而不是显性的,是以不干涉儿童游戏进行为前提的。由此可见,“游戏化”教学是尤为重要的。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保证自己班级里游戏“高水平”因而在每次游戏前总要对游戏作出很多安排,对每一位同学都安排到位,以确保游戏“顺利进行”。一旦发现儿童演得不象样,就马上制止,并要求儿童像教师那样游戏,无怪乎当问及“什么样的活动游戏时”;儿童说“户外活动是游戏。”而把教师认为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说成“上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这样的活动中儿童缺乏自主性。

2>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无强制的外在目的。

儿童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只是为了好玩。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目的。当然,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便自己获得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儿童在游戏中有意追求的目的,且在游戏中也并没意识到这种作用。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会意识到游戏所能达到的目的和功能的作用,但这种目的只是存在与教师头脑中,不能把教师对游戏的目标追求强加在儿童身上。而且,游戏化教学所能达到的目标,应内化成为教师价值观的一部分。

3>游戏化教学活动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

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游戏化活动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用儿童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的,是“装”的,不是真的。

儿童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对游戏的假想表现在了 a、对游戏角色假想(以人代人)b、对游戏材料假想(以物代物)c、对游戏情境的假想(情景转换)

教师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任务、而常常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为教学游戏或游戏化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教学游戏是一种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寓教学习游戏之中的活动,而不是游戏。因为这种活动有明显的外在目的,也肯定注重活动的结果。但由于体现了游戏的某些特征,如愉悦的体验,儿童的自主性,所以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对于儿童来说,也就有了游戏的感觉。

从功能来看,正如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所言:“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游戏的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式。”游戏,作为学习和劳动的前奏,是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主要手段,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比如说,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便得彼此之间的机会(oppotunity)增多,而且有了表达自己思想和倾听他人谈话的需要,在活动过程种,儿童需要合作于交往,需要有语言来交流思想(exchange opimons),商讨办法,在此过程中对于儿童的语言,口语表达才会逐渐得到有效发展,促进了儿童交际能力发展,而游戏是儿童学习言语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一个自发的游戏状态下,儿童与儿童之间和教师的交流来扩展他们的词汇和提高他们的接受和表达言语的能力。正是由于游戏提供一种自然的情境,一种有助于分享思想、情感和新颖的想法的情境,从而促进儿童的语言技能的发展。

三、游戏化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游戏是促进儿童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因为游戏是儿童世界中一种强有功能促进他们发展的重要活动。可以说游戏化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它是一种创造性游戏游戏教学。通过儿童提供学习有关自我,别人和环境方面的知识的机会,游戏就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游戏给了儿童想象,探索和创造的自由,儿童本能地被激发,他们游戏为了享受生活乐趣,去感受自己的能力和“把新的东西和已知的匹配起来”(罗杰斯.CS和索耶斯,1988年)儿童能通过活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和积极的游戏体验来获得世界的控制感和自尊感(卡普兰,1974年)游戏是儿童生活中必需的东西。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游戏充盈于身心、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全神贯注于游戏的儿童是富有创造力的,自由、快乐的,不同种类的和不同程度的游戏中,儿童在学习和发展着。这是件严肃的事,这是他们自己的事。)

自发性,自我表达和灵活性是儿童的特点,并且它使得儿童成为一个有创造力、富有想像力的人。这为英语教学中提供了先天条件。儿童的好奇心,创造性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在一种鼓励积极的探索,喜欢不寻常的看法以及促进多种自我表达方式发展的氛围中获得发展的,(参考范登堡1980年)游戏是儿童提供了产生多种想法,以及使新想法产生的可能性最大化的机会(max the degree of feasibility)。这些想法可以在一种没有评价压力的环境中得到验证,从而促进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参考索耶斯莫拉和泰格诺1986年)

教师可以通过想象性游戏活动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高质量,因为想像性游戏活动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高质量,因为想像性游戏允许儿童沉浸到假想中去,而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产生新奇,新颖的想法(参考柯里和阿德诺1984年)那些参与到想像性游戏中的儿童会表现得能对创造性任务产生更多的新答案(参考莫拉、索耶斯、福和梅尔格、莱姆1984年)在游戏环境中,儿童的行为和教育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鼓励儿童大胆地去做,去说,鼓励对可能性思考,鼓励不墨守规和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这是儿童在发展中的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斯塔克韦瑟1971年)这样的一种环境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鼓励儿童对材料进行实验,鼓励儿童在活动中问开放性问题,看重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最终产品。创造性的游戏教学活动不局限于艺术活动。相反的,在与所有的发展领域或相关的,如寻问,职业(areer)、天气(weather)、部位(body)、特征(character)等方面,班级活动中都有创造力因素——如果老师能在英语课堂上鼓励探索,鼓励产生新想法和鼓励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说,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是他们通过发散性的游戏材料和一个灵活的,以体验韦基础的学习环境来支持儿童创造力发展(参考佩普勒1986年,泰格诺等1931年)

四、游戏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妨,我们可以通过新旧两种教法来看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A以往的英语教学是个体间的鼓励和封闭的学习活动,没有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因而学生的主动性全凭个人的自觉性和能力的基础,很容易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放松,而游戏活动不仅以主动探索活动,发现活动,激发兴趣和动机,还以群体间经验交流方式使学生表现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相互产生思维的碰撞,生成更多的探索愿望,形成自信、自强精神,同时,同伴们的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使学生逐渐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从而使其和自信相结合,形成主动开拓精神,B传统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活动在学生能力及素质发展中的应有地位。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说明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大量词汇,但收不到意想的效果。For example,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学生花了大量时间背单词,学语法,做题目,却很少有语言情况,活动的交往与实践,结果到了学生只学到了一些外语知识,而并未形成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而游戏活动避免走入这以误区,活动教学关于“活动”与“发展”的基本主张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整体发展为取向”的新型教学目的奠定了合理的认识基础和实践基础,这意味着活动教学不仅在认识上突破了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在实践中找到了促进学习能力和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即学习者的主题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阐明了游戏是益于儿童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活动,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有益于儿童身体、智力、道德的发展,要发展儿童的活泼精神,非让儿童游戏不可。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对于儿童教育,尤其应当给孩子充分机会,对症下药使他们得到完美的游戏生活。德国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使儿童期儿童生活德一个因素,是儿童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儿童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儿童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也构成了儿童教育的基础。卢梭提出要让儿童远离折磨他们的书本。在游戏中,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实际生活中度过他们的童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游戏化教学有助于智力的灵敏性。美国的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人在幼年期主要的活动形式。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对与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把游戏作为基本的教育途径,为儿童创设安全的情境,在游戏中探索与认识周围世界,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调节自我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学提出“游戏化”教学,是符合儿童特征的。“游戏化”并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以游戏为基本特征。它避免了强调接受性学习,单纯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象,而加大了学生们的语言输入量。与其它形式的学习相比,通过游戏教学,学习的目的是隐含的,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在游戏中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游戏化”教学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语言氛围,让学生们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收鹤探索。“游戏化”教学它增强了学生们的语感,提高了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注释:

1> 新课程教学设计——英语 黄艳明 李 英 主 编 2> 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 张正东 陈治安 李 力 主 编 3> 儿童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马志远 2002年 主 编

篇2: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字数:2212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 ISSN号:1671-1483A 2017年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

随着近些年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各个学校以及各位教师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激起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尤甚。这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抽象,对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十分不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发现,如果我们能够将娱乐与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抓住学生眼球,提高教学效率十分有利。下面,笔者便对教育游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展开理论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教学策略

我们必须要说,小学是数学教育的真正启蒙阶段,是否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一年级正是他们由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时期,将游戏应用于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不仅能够使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做好过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将数学课堂变得单调、无趣,让小学生们被动接受所有的逻辑知识,罔顾他们的真实想法,一股脑地将这些知识统统倒给小学生,那么,他们如何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如此一来,他们只会对数学的抗拒感越来越深。而小学生天性爱玩,无法抗拒游戏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他们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融入数学知识,让小学生们边学边玩,自然而然地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下面,笔者从合理设计游戏内容、维护游戏规则与秩序、保证学生参与游戏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将游戏应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之中。合理选择游戏内容

不管是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而教育游戏更加应该围绕着某个教学目标展开。然而,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玩游戏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游戏与数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将“玩”与“学”、“教”割裂开来,让很多小学生只顾玩游戏,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自制力十分差,如果老师不正确引导,他们便无法在游戏中获取数学知识与能力,使得游戏教学流于形式。因此,要想将游戏有效地应用在数学课堂之中,首先要做的一点便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与教学紧密相关的游戏。在《数一数》一课之中,我设计了两轮“打地鼠”的游戏。第一轮,我利用多媒体改良了传统的“打地鼠”的游戏,为学生们提供打地鼠的游戏页面,每个地鼠身上都有着数字,每当屏幕上出现一个数字,比如“5”,学生们就必须要指出身上标有“5”的地鼠。在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识十以内的数字以后,我开始教学生们数数,同样利用的也是“打地鼠的游戏”。这一轮的“打地鼠”是这样的:每当屏幕上出现地鼠的时候,学生們就需要数出有几只地鼠。整个游戏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切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维护游戏规则与秩序

任何游戏都有着一定的游戏规则,教育游戏更需要用规则来维持与保护它的有效进行。虽然一年级的小学生求知欲十分旺盛,但是他们很容易便被其他的事物分散注意力,直接忽视了游戏规则的要求。然而,要想让他们在短期内自觉参与游戏,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游戏展开教学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相应的游戏规则,维护游戏秩序,尽可能保证整个游戏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与规则进行下去。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每次游戏活动开始之时,我都会明确说出违反游戏规定的措施:违反纪律的同学要扣分,或者接受其他同学所提出的惩罚。保证全员参与

一直以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老师的宠儿,他们因为成绩好便得到了老师过多的优待与关爱,这就让很多中等生与后进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游戏中,也有很多教师设计的游戏只适合优等生或者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参与,较为慢热、内向、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无法在游戏中找到参与的快乐。因此,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应用游戏的另外一个要点便是保证全员参与,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在游戏中接受相应的数学知识,享受“寓教于乐”的快乐。在《认识钟表》一课中,再教给学生们认识钟表的办法之后,为了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我让他们每个人都在纸上画了一个钟表,选定一个时间,并且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个故事,每个学生说一句话,然后传递给下一个学生,形成“故事接龙”。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我让学生们按照座位玩“故事接龙”的游戏。不仅如此,我还常常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玩游戏,将大班变成“小班”,保证全员参与。就如在《图形的拼组》一课中,我让学生们以5个人为一组,每个人都要使用七巧板拼组图形,并且在小组内部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与图案。

总而言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应用在数学课堂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综合发展。在使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的要求,合理设计与选择游戏内容,使游戏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教师要维护游戏制度与秩序,保证游戏的有序进行;教师要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之中,使游戏面向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红叶.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6(08).[2]张凤荣.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作者单位

篇3: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一、概念分析——可能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 该领域与运动参与领域一起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 其他学习领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就会失去本课程的特征, ‘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目标就无法实现;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可使学生学习和基本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较好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体育手段, 它在内容、形式、作用以及参加对象上都具有综合性。按运动项目可以分为:篮球游戏、排球游戏等;按游戏进行的形式可以分为:接力游戏、追逐游戏、攻防争夺游戏等;按身体素质可分为:速度游戏、灵敏游戏等。

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 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掌握身体练习的各种活动的运动技能。可见运动技能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也说明技能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也永远都会是重中之重, 不可忽视, 更不可淡化。另外, 体育游戏的综合性体现出几乎任何体育项目的练习都可作为体育游戏的素材;几乎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和训练的手段;体育游戏既能培养与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又能运用它学习与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和战术。它的综合性也折射出它运用上的弹性和广泛性。恰恰是运动技能和体育游戏的地位和性质成全了它们两者的融合, 拉近了两者的距离, 提供了两者转化的可能性, 为体育教学的继续发展建立新的起点和突破点。

二、现状分析——必要性与重要性

1.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体育游戏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 并且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 兴奋点易转移, 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在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中, 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 无意注意还占着主导地位。而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恰恰能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的指向与集中,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兴趣和本能的喜爱。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其骨骼硬度小, 韧性大, 骨组织内有机物较多, 无机盐较少, 骨松质较多, 骨密质较薄, 骨骼富有弹性, 不易骨折, 但易弯曲变形;另外, 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 心缩力弱, 心率快, 脉分输出量比成年人小, 负氧能力差, 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学生的运动负荷不宜过大,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而恰恰体育游戏本身持续时间不长、人均活动时间合适,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游戏合作过程中自我调节。同时内容丰富, 通常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 故不会造成个体负荷量过大的情况, 总之,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反应有张有弛地参与。

毋庸置疑, 小学低年级学生热衷体育游戏, 并且体育游戏也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问题在于, 目前我们所进行的体育游戏是单纯的游戏, 是纯粹的玩, 甚至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 缺乏针对性、专项性和规范性、技术性。

2.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技能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他们很难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听, 然后练。这一特点就决定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技能传授模式不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却听得似懂非懂的情况, 这就说明体育教学特别是技能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 只注重传授是不够的, 还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可否认, 技能学习本身是枯燥的, 但它又是体育课程所必须掌握的。问题是不能一味地让学生玩, 也不能只注重学而忽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而是要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所以技能教学必须改革。当然, 改变的并不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语言艺术、教师示范、讲解顺序、练习方法等细节问题, 而是整个技能教学的模式需要改变, 从本质改变, 再变形式。

因此, 如何将运动技能与体育游戏有机地联系和整合, 并形成内部渗透、从而获得双赢,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并使之落实于实践。

三、发展对策——可行性

通过研究、观察发现, 低年级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 最为强烈的心理欲望就是取胜, 而对于游戏规则的遵守意识是非常薄弱的, 他们会无意识地违反规则, 试图通过变化游戏中所涉及的动作技术去获得胜利。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强烈的渴望胜利的心理, 设计相应的体育教学。下面, 本文将尝试分三个阶段来诠释这种游戏与技能相互转化和渗透的平衡模式, 以游戏为主线, 贯穿技能教学。

在课前根据所要达到的运动技能领域目标设计相应的一种或多种体育游戏, 使其具有针对性。比如, 投沙包技能学习时, 技术关键是通过肩上屈肘、背后过肩、挥臂方向等形成的抛物线。这时候我们可以设计对应游戏为“你的落点, 我的起点”, 即五人一组投沙包接力, 划分好横向区域, 第二个人投的起点就是第一个人投出去的沙包落点, 依次进行, 最后以五人投远的总直线距离决定胜负。

第一阶段, 教师不教投沙包的动作技术, 只是说明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同时做一次完整的投沙包动作示范, 给学生留下完整的初步印象, 即刻组织学生分组游戏。这个时候, 学生都不太会“玩”, 投出指定区域等犯规现象普遍, 投沙包这一技能中可能会出现的易犯错误也接踵而至。学生这时候是匆忙地结束了游戏, 对于比赛结果互相都不服气, 也就是这种人人“不服气”、个个“我能行”的心理, 建立了我们进行真正技能学习的引子。

第二阶段, 将学生这种单纯的好强心理升华, 主要通过语言激化。教师设计相应的情境:“同学们, 刚才的游戏X组获胜, 我们要不要再玩一次, 赢过他们啊?”“要, 一定要!”孩子们议论纷纷, 这时候, 教师可引导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X组能胜利吗?我们只要掌握他们胜利的秘诀, 其他组就一定能赶上甚至超越他们对不对?”“对!”孩子们回答一致。然后告诉学生:“因为老师在游戏之前做过一个示范, 很多同学都只看见投得很远, 只有X组的同学注意了老师的动作, 那就是他们为什么投得远的秘诀, 大家想不想马上掌握这个秘诀再一决高下啊?”“想, 要!”孩子们兴奋地高声喊道。这个时候, 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对这一技能的兴趣, 甚至产生主动学的意识。此时, 教师就可以进行技能的教学了, 孩子们肯定都是专注的, 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就是学会了才能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取胜。当然, 这个阶段的传授要言简意赅、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学生的兴致就被枯燥磨灭了。只需将重点、难点突出, 易犯错误点出, 然后组织大家进行短暂的尝试, 即可开始第二次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意识地运用。第二次的游戏, 我们可以将游戏规则进行变化, 轮流五回计算总距离, 也就是每个人投了五次, 这实际是增加人均练习次数, 但在游戏中进行学生必定每次都是尽力的。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加以语言提示, 如表扬、鼓励、纠正等, 待游戏结束评价时, 教师可将取胜队伍的成功归结于某些同学技能掌握的正确规范上, 并请之示范;将其他队伍的失败归咎于某些同学某一技术环节动作的不到位或错误上, 也请之示范, 这样无形之中凸显出了技能的正确掌握与动作的正确规范是多么重要, 关键会直接影响游戏的胜负, 学生会进行自我对照和思考。随后, 继续引导学生:“我们失败的队伍服不服气啊?”“不服气。”孩子们永远都会这样回答。“那我们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只要大家都学会动作了, 都做漂亮了, 就能公平竞争了, 对吗?”“对。”孩子们齐声回答。这时候实则是对大家进行集体纠正、练习巩固, 名则是为了让大家公平竞争。学生必定会努力完善, 目的还是获得游戏胜利。

第三个阶段, 是为了改进技术, 完善技能, 展示动作。游戏前再激励一下, 告诉学生, 我们将在游戏中评选出我们的“制胜小明星”“小精灵”等, 激发游戏的热情、增加技能学习的动力, 这些其实是技能学习中的佼佼者。学生们或为了取胜或为了获得荣誉称号都会自觉地去完成每个技术动作。

四、小结

篇4:浅谈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33-01

很难想象四十分钟的课堂,如果没有了游戏,该怎么继续。不论高年级还是中年级,在游戏中学习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好动又好胜,游戏能让他们在动身体的同时动脑,并且享受成功的喜悦。好的游戏能让一堂平凡的英语课亮起来!

一、游戏的安排应适时、适式、适度

1、适时

组织游戏,要看准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安排合适的游戏形式。

(1)让学生从思想上尽快进入英语课堂,游戏导入是个相当快揭、有效的方法。可以安排Listenanddo,listenandpoint,

lookandsay,flashandsay等操作简单,但具有检查性质的游戏。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情感上也得到了体验,而从这些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过度到新知识的传授,温故知新,以旧带新,一举两得。

(2)在复习巩固阶段安排游戏,游戏能使复习变得生动。比如我们学了一系列水果以后,安排老师拿一个水果,学生说出来这样的环节,反复几次,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减弱,这时,我们安排游戏Whoismissing?Whoisfast?Magiceyes等,学生的积极性就立刻恢复一只只小手又会争先恐后地举起。

(3)当学生的脸上闪过“无聊”、“困惑”的痕迹时安排游戏。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背单词,记单词的难题。如果不讲究方法地死记硬背,不但效果不好,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弱。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促使他们主动背单词,一定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单词接龙、吊死鬼、寻找共同点等游戏,不仅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而且能提高他们课后记单词的兴趣。

2、适式

有些游戏的可用性很强,像copy不走样等游戏,无论什么内容,都能套用。但有些游戏,却不是什么内容都合适的。作为教师要学会使用最恰当的游戏。Flash and guess这样的游戏仅适合单词教学,而不适合巩固句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口味也不同,我们要学会投其所好。

3、适度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让学生放松、玩乐才安排游戏,归根结底,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游戏以前,我们必须指定相应的规则,没有规则,游戏过程就会很“乱”, 有规则才能“活而有序”。当学生的“玩性”到五、六成的时候,我们的游戏就该结束了。因为如果游戏结束太早,学生才刚进入游戏状态,熟悉游戏规则,结束游戏,一来扫兴,二来游戏的“运用语言”的目的也没达到。如果游戏结束得太晚,学生会越来越无聊,下次再玩这类游戏就没有了热情。

二、游戏的组织要以不变应万变

1、巧设陷阱

同一个游戏“发口令,做动作”,我们一般都是自己怎么发,学生怎么做,最多让一个学生发,其他学生做,偶尔做做反口令,分组进行比赛。做多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了,游戏就变成了机械的操练。如果设几个陷阱,真有“眼睛一眨,老母鸡变小鸭”的效果。趣味性的调节就是教师在做动作的时候,可以先慢慢的好象在做“坐下”的动作,眼神一定要是那种坏坏的笑,突然变成“起立”,让学生产生和教师斗下去的欲望。师生成了“敌人, 而游戏就成了战争。把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边做动作边说,动作和口令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在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2、变换速度

随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逐渐熟练,训练的速度逐渐加快,这不但适合学习的规律,还使原本枯燥的操练重新显出生气,学生逐渐减淡的新奇感又被吊起。

3、表扬奖励

在教育中,我们都能体会到表扬和激励对学生起的作用比批评更大。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探索精神更易发挥,更容易学会原本以为很难学的东西。除了用口头表扬外,还可以尝试用奖五角星、笑脸等,也可以尝试用加分,且分值有区别,加分要敏感,时时注意给学生以表扬,让学生得到成功的认可。这样一来,不但让自己得到解脱,更使奖励更具可变性。

4、以人为本

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在游戏中,教师的神态、语态、眼神、动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用主持人一般的激情,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召唤。我相信教师只有投入情感,学生才会给以相应的回报。

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丝疲倦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赶走疲倦,让我们放松那根崩紧的弦,重新振作精神。

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点枯燥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把欢笑带来,当笑声充满教室,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舞起来。

当我们感到教学有几分沉闷的时候,一个小游戏让我们的脑袋重新思考,手脑并用,边玩乐边学习。

篇5: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作者:陈圣白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05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教育部,)提倡教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因此,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小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游戏化教学具有娱乐性、教育性、竞争性和交互性等重要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着手,构建出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体系,并提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支持。简言之,本文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体系主要通过游戏软件选择、常规教学导入、游戏辅助和游戏测评等重要教学环节,从游戏化文化教学、游戏化词汇语法教学及游戏化语音听力教学三个方面实现小学英语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传统小学英语教学的局限性与建构主义理论

小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上都是以知识灌输为主。因此,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而言,课堂教学以知识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与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只是注重教师教的环节,没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参与性与个性的培养;课堂教学尚未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太过单一,教学方法上未能运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鉴于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也应该产生相应的变革。变革的前提就是要以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为指导,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应的语言知识,使其掌握相关的语言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建构主义理念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能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等教学资源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视听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李新民,)。而教学游戏注重以游戏的形式实施相应的教学内容,以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的过程使学习者习得技能与知识。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的理论思想和教学游戏的核心宗旨极为吻合。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模式应是科学有效的。

三、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英语教学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实现意义和语言的对接,通过知识的迁移实现未知与已知的对接,通过交流协作实现能力与知识的对接,通过师生合作实现主导与主导的对接(王咏梅,)。建构主义理念和教学游戏的应用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见,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包括文化教学、词汇语法教学和语音听力教学。在文化教学、词汇语法教学和语音听力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游戏软件,并借助教学游戏进行常规教学,适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游戏辅助下积极地进行文化、词汇语法和语音听力练习时,教学游戏能以其特有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吸收和习得。与此同时,游戏测评能让学生对自身语言学习的掌握程度做出及时的反馈,教师随后再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从而能实现检验学习成效、巩固语言知识和提高教学效果等多重目的。

(一)游戏化文化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对其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运用游戏软件和视频让小学生适当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欧美经典卡通名片的电影剪辑来开展文化知识教学,并借助教育游戏让小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有关单词、方言、俚语、谚语和有趣的文化背景。而且看完相关的视频后,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不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了文化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游戏化词汇语法教学

词汇语法教学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因此,将教育游戏引入词汇语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游戏软件,让小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建构词汇和语法知识,并且借助游戏测评进行反复练习,能使相应的词汇语法知识得以巩固,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测评其独特的评价测试机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真正意义上实现“玩中学,学中玩”,进而提升词汇语法教学的效果。

(三)游戏化语音听力教学

语音听力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小学生在学习语音和练习听力时常常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语音听力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实施游戏化语音听力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选择符合学生目前英语水平的教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学习效果。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学生彼此之间的互评,从而有效导入语音知识和听力技巧。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对教育游戏中所蕴含的语音和听力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对这些知识加以吸收和巩固。基于建构主义的游戏化语音听力教学的核心在于借助教学游戏,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习得新知识并学会将学习活动和具体的学习任务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四、游戏化教学的建构主义视角反思

(一)创设情境,促进知识习得

建构主义一贯强调知识的习得不能脱离相应的情境,知识的建构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联。因此,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应创建虚拟的语言情境,借助教育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获取语言新知识并巩固旧知识。在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过程中还应通过游戏软件将文字、图片和动画相结合,再配上轻音乐,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将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提升他们强烈的参与欲,从而帮助其理解知识、记忆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主义认为,情境的创设与知识的习得互为关联。所以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动态地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不断习得与建构。

(二)寓教于乐,促进能力提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原来的学习经验基础上对学习到的新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学习者是具有个人意识的个体,都是自身学习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借助教育游戏,能营造愉悦活泼的教学氛围,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如何设置、选择和操作教育游戏是关键性的问题。因此,教育游戏应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特质,在设置和操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为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学习形式,创造虚拟的语言环境和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观的经验体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应通过教育游戏评测机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跟踪与反馈。

(三)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建构主义指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同时也指出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并强调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沟通和组织下共同交流、协作与讨论,从而建立起整个学习的共同体。在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中,应通过师生的协作互动、合作交流共同实现对所学语言知识与意义的建构。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是游戏化教学环节的策划者和设计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帮助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和合作者。鉴于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游戏化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教学目标,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语言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师生能力的共同发展。

篇6: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着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题等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着重于技术动作的与否,就会阻碍小学生的全体参与。要怎样改善这一现状呢?我认为体育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要因势利导,寓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一、重视游戏的教育功能

首先,要全面地认识游戏的教育功能,才能在教育中最求教育功能的实现,才有可能自觉地把实现这些功能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到发展创造思维的功能,那么,在教育中就不可能自觉地去发展儿童的创造思维。如果只重视游戏的动力功能,那么游戏的健身功能、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和交往功能等就会被忽视。

二、全面了解 学生 的游戏活动能力

首先要了解 学生 的身体素质情况,了解他们的跑、跳、投、攀爬能力。再根据 学生 心理 能力,合理安排游戏,如:在 “ 支援前线 ” 的游戏中,我们要了解 学生 的预备姿势是否能屈腿弯腰,重心在前?手脚是否 “ 一顺 ” ?接棒(或受绢)时,是否目视来棒,传棒是否目视接棒人的手,是停下来递、还是减慢速度,跑中速度,还是一冲而过?跑时的蹬、摆、落地怎样?躯干摆臂动作如何?过障碍时,能否快速、平稳?跑下时能否轻、稳、快?这些方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还要了解他们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以及他们的交往能力,竞争 心理 和遵守纪律等各方面。因此,只有全面了解 学生,才能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游戏的各种功能。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游戏的兴趣

培养学生游戏兴趣本身就是游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游戏本身带有趣味性,新教材的游戏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体验游戏的兴趣,充分体验就说明了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体验各种兴趣,使之形成兴趣,培养了兴趣的发展。怎么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发展多种兴趣。

体育教学游戏中的游戏是以健身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学生在玩耍中锻炼身体,学习体育运动技能。这本身符合儿童爱玩的天性,再加以教师的正确引导,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学游戏中的情节活动,伴随着模仿、想象,美与丑、善与恶的评价,及伙伴们的交往心里活动是儿童模仿成人,学习社会知识的理想场所,把握这一点发展多种兴趣就成功一半。另一半就是教师要把握游戏的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理与心里的要求。

其次利用多种方法发展智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要提出有吸引力的新课题。新课题必须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很有吸引人的。如 “ 拍球比赛 ” 游戏中,提出新花样,增加难度,让学生动手动脑,那么学生的创新就易于激发。

2、游戏的讲解必须简明扼要。教师讲解要从容不迫,条理清楚。语速流畅,准确。

3、及时表扬鼓励,根据学生爱表现自己的心里,对提出好的建议应及时表演和鼓励,来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四、启发学生的爱玩天性

爱玩、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我试着把低年级的体育教材解剖、拆零,用游戏来主导,使教材游戏化,融娱乐、趣味、学习、教学为一体,满足了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低年级队形队列训练中,我把教材内容化整为零,分别放到几个游戏中去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比如:集合、解散、立正、稍息,我就通过 “ 快快集合 ” 和 “ 一切行动听指挥 ” 的游戏练习,边做边提要求来完成,并让学生联系 “ 企鹅在冰天雪地里的集体行走 ” ;为了巩固队列动作,采取了 “ 拉拉圆圈走走 ” 的游戏。孩子们在争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下,谁也不甘心落后,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克制力和耐久性,一直保持兴趣地进行队列基本练习。又如:我在教学 “ 持轻物掷远 ” 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投掷挥壁动作,我采取了诱导法,在教学生正面投掷时,让小学生用小飞机练习投掷,学生感到新颖,并让学生把自己联想成空军飞行员,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积极练习,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兴趣,使枯燥无味的教材经过游戏化处理,活了起来,变得情趣多了。

这样小学生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想了练,练了想,想中练,练中想,反复尝试体会,就会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官,联想自己生活中积累的表象,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意识和能力。在这个时候小学生都想显示出自己的 “ 才能 ”,在愉快的心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动作。同时小学生也对上课的方式感到十分有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7: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单词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积极性为主要目的,也就是说,单词教学要做到趣味化、游戏化、活动化和生活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寓教于学,让学生“动”起来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课堂里,我喜欢把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肢体活动融入到英语学习中,将会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eye(s), ear(s), nose, mouth, arm(s), hand(s), leg(s), foot(feet)的时候,我先教一个单词的读音,接着把这个单词融入一个祈使句当中,然后根据这个祈使句的意思配上动作(如:Close your eyes!闭上你的眼睛!Touch your ears!摸摸你的耳朵!Open your mouth!张开你的嘴巴!)学生一边模仿教师的动作,一边理解单词和句子的意思。最后我让学生随着节奏很强的音乐,边说英语,边做动作。这样,学生的兴趣来了,也兴高采烈地跟着我动起来了。1.猜一猜

学生非常喜欢的“动脑筋”活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猜测活动中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成分也逐渐加大。例如在教学句型“What’s this / that in / on…?”时,我设计了一个猜物游戏。我拿出一个小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什么物品,并向学生提问:“What’s this in my box?”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每当猜对一件物品时,他们都兴奋不已。2.画一画

很多学生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一节课40分钟,学生总会觉得有些累,以致精神有些不集中,这时,你不妨尝试一下用“画画”来巩固新知。例如学习身体部位的单词时,让学生画画涂涂人体的各个部分,边画边说,说说画什么,把学过的多种知识结合起来,内容形式丰富又有趣。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演”起来

情景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

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表演法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塑造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表演的模式,可以使学生乐在其中。

例如在学习What’s the matter?一课后,我利用课前准备的相关医疗教具,如听筒、探热针、手电筒、药物等,布置成一个看医生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又例如在学习了go shopping后,我利用课前准备的相关教具,如文具、水果、服装等,布置成一个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拉近了课本语言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

(三)寓学于唱,让学生“跳”起来

利用歌曲学习语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记忆力,减轻其学习负担,激发其成就感,为其学习英语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在小学阶段采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

(四)开展竞争,让学生“赛”起来

新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要面向二十一世纪,除了重视培养英语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可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中。例如在教学Canada, England, China等国家名称时,我采用了问答竞赛法。我将全班分为两大组,一组问,一组答:

Group A: Where are you from? Group B: We are from Canada.Group A: Where are you from? Group B: We are from Englang.问的一方站起来,有节奏地拍手提问;答的一方站起来,有节奏地作答。接着,我把比赛方式换成男女比赛,气氛就更加激烈了。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以游戏学习词汇是改变以往词汇教学“模式化”的正确理念。在课堂中,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教会了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如何开放其头脑和手脚,教会了学生体验、实践和交流的学习方式,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此可以推断“小学阶段在游戏中学习英语词汇”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

篇8: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1. 激发兴趣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消除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焦距、游戏模仿表演等形式, 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 共同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2. 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

英语的一些语音是汉语中所不存在的, 英语的发音与汉语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 学生学会观察与模仿口型, 分析语音及掌握正确的发音、动作都比较复杂, 学生必须在不断的辨别、练习中, 提高自我调节机制。在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听说活动, 接受大量的语音熏陶, 让学生在辨别、积累、模仿的基础上,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形成语音定式。

二“游戏模仿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

游戏教学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教学活动类型。英语教育必须尊重并结合儿童的天性, 必须为他们提供机会, 让他们经常接触英语, 促使学生自愿接触, 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的阶段, 有着天真灿漫、活泼好动的天性, 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有好玩的思想倾向。游戏教学刚好符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在游戏中, 小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控制运用所处的环境和手中的材料, 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愿望, 轻松愉快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游戏模仿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营造环境氛围

应以孩子为中心, 重视环境的创设及操作材料的提供。歌德曾说过,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教育孩子的一个根本着眼点就是让孩子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所学内容适当布置教室,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供学生可以摆放的英文字母卡片, 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为其播放英语磁带, 让“听说领先”, 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

2. 运用游戏的可变性增强英语活动的趣味性

游戏的可变性是指在某些游戏的目的和主要规则的前提下, 改变某些游戏的规则, 使之派生出另一个或几个游戏。教师可围绕同一教学目的,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改变规则, 使难度逐渐地加大。

例如, 学生在学习关于颜色的英语单词时, 教师运用游戏“看谁得的星星多”;游戏时, 教师将几种不同颜色的水果藏在身后边唱歌便从后面摸出水果看谁先说出水果的英文名称, 同时奖励一个小星星, 引发学生学习“What colour is it?”这个游戏可总结为“复习、说”, 接着又做以下几种改变:一是“听、说”。教师教学生学说英语颜色的发音, 利用《小动物串门》的游戏, 出示颜色并标准发音, 请学生认真听, 小动物到谁家去, 那个学生就边模仿动作边发音。二是“练、说”。教师和学生玩传递的游戏, “Passing down”, 小兔子传到哪个学生, 哪个学生就按教师的要求练习学说颜色的单词。三是“找、说”。在指定的范围内找出相关的颜色, 从班级的环境中或自己的身上寻找相关颜色, 通过玩“Where are you”学生寻找颜色并说出来。四是“想、说”。通过玩“London Bridge”游戏, 结合课件、图片, 学生联想并说出有关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的名称。

这种游戏的演变主要是从原型游戏不同角度的原则出发, 难度逐渐增加, 这种层次性的游戏, 既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而且经过多次练习, 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所学单词句式, 同时难度的加大也使学生总是处在一种随时准备接受新知的兴奋状态中。

英语游戏的可变性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 合理地选择游戏变化的类型。实践证明, 只要从实际出发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 就可以设计、创造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英语游戏, 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运用模仿的方法, 培养学生口说英语的能力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尽量不用“翻译法”, 而采用“直接法”教学以便学生模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可运用直观教具, 体态语或情境表演, 提供模仿的环境, 让学生把听到的英语语音和所代表的事物概念直接联系起来, 让学生逐渐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模仿发音、语调, 教师还可运用演示法, 借助手势、表情、动作、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 并让学生尽量模仿老师或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尽量用英语表情达意, 逐渐形成多讲英语, 模仿说英语的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听觉敏锐, 模仿力强, 善于获得具体的语言信息, 因此在模仿录音或表演游戏、对话时, 听到的遍数越多, 表演的次数越多, 学生就越能体会、模仿英语对话中的语调, 单词的准确发音, 才能熟练掌握英语。经过教师的鼓励, 学生才能得到重复体会的经验, 并学生观察、思考、去更好地运用英语。

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现在的英语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学中重知识技能而轻情感体验的现象, 而把培养学生兴趣、能力和交往能力作为活动的目标, 鼓励教师尝试用新的教学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 来完善英语教学课程。因此, 教师要努力创设英语交往的情境, 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英语,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篇9: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

一、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有意注意发展刚起步,无意注意占主导,必须有鲜明的、具体的、直观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教材去适应这个年龄阶段教学的需要,而游戏正顺应了这种要求,对帮助他们理解与母语迥异的另一种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从教育看,英语教学很重视语言的功用性,而低年级学生年龄限制不可以直接涉足生活中的英语环境,只有通过游戏的练习、提高,才能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有了使用英语的场所,使学到的内容得以巩固、提高、内化。这是其它教学方法所无法替代的。

从语言教学的特点来看,任何语言的习得过程都不是一次或数次练习就能轻易过关的,而需要多次反复的练习。而对于神经系统及其它身体各方面刚刚发育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一是练习难度比成人高(发音器官尚未完全成熟),就更需要多练习;一是易疲劳,比成人更容易产生厌倦,需要用游戏不断创造新鲜感,使他们机体的各部分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既兴奋又松弛。

二、英语游戏的设计方法

1、抽象内容具体化。在英语教学中,时间概念、数字、字母等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需要把它转化成可见的东西。比如时间的概念,以及与之有关的问候语: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night等。用语言解释,枯燥乏味,他们没耐心听,即使认真听也未必容易理解。因此我就制作了图片插入教具。背景图是座山,插入的是太阳、月亮。我先移动太阳,让太阳冉冉上升,渐渐“上山”,告诉学生这段时间使用“Good morning”。太阳升到最高时,一般是我们吃午饭时。过后,我将太阳缓缓移下,告诉他们一直到吃晚饭前,我们说“Good evening”。再将月亮由左手冉冉上升,教学生说“Good evening”。再后老师抱着玩具娃娃对他们说:“娃娃要睡觉了,和娃娃说‘Good night’”

2、相关内容使之互相联系和情景化

这种方法运用很多,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在教学生句型I take it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先设计一家超市,里面陈列了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物品,让学生自由地去购物,再请一位能力强的学生当营业员。买好了物品付款时对营业员说“I take it ”。学生通过反复听、看、说、担任角色对练,熟练掌握了句型。

3、整体化

整体化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对人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无论其智力的高低。老师设计的游戏要让学生人人有参与的机会。如在教Hello,my name is X X X时,,我让一位同学扮演可爱的大熊猫来敲门,老师问:“谁在门外?”学生们回答:Panda。老师赶紧开门,戴大熊猫头饰的学生走进教室向大家打招呼:“Hello, I am a panda. My name is Panpan. Glad to meet you!”老师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问:“你在说什么呀?”大熊猫就再次说:“Hello, I am a panda. My name is Panpan. Glad to meet you !”并与每一位同学一一握手,并相互介绍、问候,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4、在其他游戏中的运用

在体育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中,原来是专门用来训练幼儿手脚动作协调地跑的能力,借用到英语教学中可以这样运用:老师说:“小孩小孩真爱玩,Touch the××”就坐下。学生马上跑过去碰一下老师要求的物品,然后尽快回到自己的坐位上,依次类推用来复习已学过的单词。

三、游戏方法的运用

1、在运用游戏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游戏进行

如:在Daily talk 中,学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开火车”的游戏,能大胆与老师进行对话或能回答老师提问的学生,就可以乘坐老师的小火车,呜呜地到北京去了。学生的兴趣可高啦!

2、以游戏形式进行听说的练习

反复的听和说对学生来说是很枯燥乏味的,所以在新授了两、三个单词以后,可让学生做Run (Fly Jump)and touch这个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来促进听的练习,达到听的目的。由于这个游戏涉及到每个学生,所以在教学前我就剪了许多红五角星,说对的学生可以在额头上贴上一枚鲜艳的五角星。这样一来,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师去请他,从而也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和同伴的发音了,也加深了对新授内容的印象。

3、改编设计英语游戏

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有一些有趣的智力游戏、音乐游戏,我们可以把它改编设计成英语游戏。如智力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英语游戏中就可以设计成认识时间的游戏。还可以结合体育游戏《伦敦桥塌了》,让学生反复边唱边做《London Bridge》这首歌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反复练唱,学生不会觉得单调,相反却增加了对游戏的兴趣,老师教的容易,学生学得愉快。

上一篇: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监督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