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护管理规定

2024-08-13

粉尘防护管理规定(精选8篇)

篇1:粉尘防护管理规定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公司粉尘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 健康,使本公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 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 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 生命安全和健康。

4、要保证生产车间粉尘吸收装置的良好运行,督促员工正确佩 戴防尘口罩,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5、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在易扬尘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 志。

6、企业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 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7、对生产过程,应逐步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 减少粉尘的产生。

8、粉尘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9、企业应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0、企业应安排接触粉尘作业的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 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 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化学品物料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职业危害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 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化学品物料作业防护管理制 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 安全和健康。

4、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限制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 聚集,对可能有毒有害气体挥发的地方,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对各种可能产生低毒物的过程,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无毒、低毒工艺与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6、有低毒物产生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7、企业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8、企业应安排接触毒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企业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公司噪声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 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 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 安全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 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 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 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每天对噪声进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委 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 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及时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 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 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须采取行 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无法彻底消除噪音 的情况下,必须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减少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损害。

9、企业应安排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 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 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公司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首次参加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才能上岗。

4、凡是新、改、扩建工程的防暑降温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高温车间应采取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合理安排进风口和排放口。

6、企业对产生高温的作业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在高温作业场所附近,应设置员工休息室。

8、按规定给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茶水、淡盐水、人丹、风油精等清凉饮料及防暑药品。

9、给高温作业人员发放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阻燃服、护目镜、面罩等。

10、企业应安排接触高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标准

1总则 1.1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1.3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1.4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 1总则

1.1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范围为100KHz~300GHZ。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2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1基本限值 2、1.1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2、1.2公众照射:在1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2、2导出限值 2、2、1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alt=“" src=”“ border=0>

注: 1)系平面波等效值, 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 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 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2、2、2公众照射:在1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2要求。

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alt=”“ src=”“ border=0> 注: 1)系平面波等效值, 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 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 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2、2、3对于一个辐射体发射几种频率或存在多个辐射体时,其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 的平均值之和,应满足式(1): 式中:第i个辐射体j频段辐射的发射水平;对应于j泼动的电磁辐射所规定的照射限值。2、2、4对于脉冲电磁波,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其瞬时峰值不得超过表中1.2所列限值的1000倍。2、2、5在频率小于100MHZ的工业、科学和医学等辐射设备附近,职业工作者可以在小于1.6A/M的磁场下8H连续工作。3对电磁辐射源的管理 3、1下列电磁辐射可以免于管理 3、1.1输出功率等于和小于15W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以及步话机等。3、1.2向没有屏蔽空间的辐射等效功率小于表3所列数值的辐射体。

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height=202 alt=”“ src=”" width=569 border=0> 3、2凡其功率超过3、1所列豁免水平的一切电磁辐射体所有者,必须向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并接受监督。3、2、1新建或购置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体单位或个人,必须事先向环境保护部门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表)”。3、2、2新建或新购置的电磁辐射体运行后,必须实地测量电磁辐射场的空间分布。必要时以实测为基础划出防护带,并设立警戒符号。3、3一切拥有生产电磁辐射体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加强电磁辐射体的固有安全设计。3、3、1工业、科学和医学中应用的电磁辐射设备,出厂时应定期检查这些设备的漏能水平,不得在高漏能水平下使用,并避免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3、3、2长波通讯、中波广播、短波通讯及广播的发射天线,离开人口稠密区的距离,必须满足本规定安全限值的要求。3、4电磁辐射水平超过2、2、1规定限值的工作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设备。3、5对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应施行电磁辐射防护训练。训练内容应包括: A、电磁辐射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B、常用防护措施、用具以及使用方法; C、个人防护用具及使用方法; D、电磁辐射防护规定。4电磁辐射监测 4、1对超过豁免水平的电磁辐射体,其拥有者必须对辐射体所在的工作场所以及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A、新建、改建、扩建后的辐射体,投入使用后的半年内提交监测报告。

B、现有的辐射体在本规定生效后半年内提交监测报告。4、2工作场所监测: 4、2、1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300MHZ时,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300MHZ时,可以只测电场强度。4、2、2测量仪器应尽量选用全向性探头的场强仪或漏能仪。使用非全向性探头时,测量期间必须不断调节探头方向,直至测到最大场强值。

仪器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小于+-3DB。4、2、3测量仪器探头应尽量置于没有工作人员存在时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位置。4、3环境监测: 4、3、1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大多可视为平面波,因此只需测电场强度。但在不能当成平面波的场所,需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4、3、2测量仪器可以用于干扰场强仪,频谱仪、微波接受机等。测量误差应小于+-3DB,频率误差应小于被测频带中心频率的1/50。4、3、3针对某一辐射体的特定环境测量,应依据所测辐射体的天线类型,在距该天线2000M以内最大辐射方向上选点测量或根据辐射方向图,分方位选点测量。4、3、4对于一般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布点,通常可依主要交通干线为基准,以一定的间距划分网格进行测量。4、3、5测点应选在开阔地段,要避开电力线、高压线、电话线、树木以及建筑物等的影响。4、4监测结果评价: 4、4、1当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水平超过限值时,必须对电磁辐射体的工作状态和防护措施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并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4、4、2某电磁辐射体使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超过本规定的限值时,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降低辐射水平,同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产生过量辐射照射的原因以及准备治理的措施。4、4、3在对辐射水平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到某一辐射体可能存在的几种辐射频率的贡献以及多个辐射体的贡献,即应满足式(2): 式中:第M个辐射N频段辐射的辐射水平; 对应于N频段的电磁辐射所规定的辐射限值。5监测的质量保证 5、1电磁辐射监测事先必须制定监测方案及实施计划。5、1.1监测点位置的选取应考虑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不同的监测目的,应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案。5、1.2监测所用仪器必须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证获得真实的测量结果。5、1.3监测时要设法避免或尽量减少干扰,并对不可避免的干扰估计其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5、1.4监测时必须获得足够的数据量,以便保证测量结果的统计学精度。5、2监测仪器和装置(包括天线或探头)必须进行定期校准。5、3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取舍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按统计学原则办理。5、4电磁辐射监测应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仪器和天线的校准说明书,监测方案,监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统计处理程序等必须全部保留,以备复查。5、5任何存档或上报的监测结果必须经过复审,复审者应是不直接参与次项工作但又熟悉本内容的专业人员。6名词解释 6、1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6、2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指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剂量率。6、3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单位为W/M2。或在空间某点上坡印廷矢量的值。6、4等效辐射功率(equivalent radiation power): 6、4、1在1000MHZ以下,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对半波天线而言的天线增益的乘积。6、4、2在1000MHZ以上,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全向天线增益的乘积。6、5热效应(thermal effect):指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直接与热作用有关的变化。6、6非热效应(non-thermal effect):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与直接热作用没有关系的变化。

有毒有害作业现场管理制度

1.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了解本岗位作业中所涉及到的原材料、设备仪器等相应的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2.明确本岗位必须具备的安全工作程序、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熟知必要的应急处理程序;

3.作业前检查除害、降害、通风设施(备)运行是否正常; 4.在有毒有害区域作业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5.作业现场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标准;

6.设置警示标识、公告栏、严重区域设置警戒线,配备冲洗设施、隔离间等,有急救措施; 7.按时组织参加职业健康体检;

8.防止跑、冒、滴、漏,设施异常及时报告要求维修,不得私自拆除和停用;

9.必须遵守操作技术规程,听从指挥、服从管理、文明生产。

篇2:粉尘防护管理规定

尘吸水的:性粉的尘水性决定吸粉于尘的分、成大、荷小状电、态温度气压和条件。吸水性等压随力加增增加而,温度的上升而随低、随降尘粒变的而小少。减尘粉被易湿水润称的水亲性粉,相尘则反憎水性称尘粉对。于憎水粉性不尘采用湿宜式尘净除。某化粉尘些吸后水成不溶形水于的硬,称垢为水硬粉性尘,硬垢会造堵塞而成导致尘除统系灵失

粉尘 对健康的影

全身作 用长期吸入:较浓度高粉可引起尘肺弥部漫性进、性行纤化为维主的身疾病全尘肺);如(入铅、吸铜、锌锰毒性等粉尘可,支在管壁上气解溶而吸收,被血由带到液身全各部,引起全身性中毒位铅中。是慢毒性,但的毒者如中果烧,发或吃者了某药些和喝了过物量的酒,会也起引毒中的性发急;作量吸过入铜的尘可烟导致能溶血贫性;锌在燃烧时血生氧产化烟尘锌人,入后吸生产种类似疟一的“金疾属雾烟热”疾;长病吸期入及其锰氧物粉化尘烟雾或对,枢神中系统、经呼吸系及统化消系发生不统良作用。

局部作 :用触接吸入粉或尘首,先对肤、角膜、粘膜皮产生局等的部激刺作用并,产生一系的列病。如变尘作粉于用吸呼道早,可引起鼻期腔膜粘能亢进,毛机血管扩细张,之便久成形大肥鼻炎性,后最于由粘膜营供养不足而形成萎应缩鼻性。炎还形成咽炎可喉、、炎管及气支气炎。管用于皮作肤可、成粉刺形毛囊、、脓炎皮病,如尘铅浸皮入,肤出会现些小一点红,称“为疹”等。铅

致癌 作:接用如镍触铬、铬酸盐的、粉,尘可以引肺起;癌触接放射性矿物粉、容尘生成肺癌易;棉石尘可粉起皮癌。引

感作用染有些:机有尘如破粉烂布、屑皮、谷兽物等粉常附尘有原病菌如丝菌、,射菌放属等随,尘兹粉人肺内可,起引霉肺病等菌。

粉对尘部的肺作:由于用期吸入长产生粉性而产尘的生尘病,肺是一种见的常害危较大的性职业病。由于粉尘的性质同不对,肺织组起引病改理也变差有,异尘粉引所起肺的部病可疾分三为类。

大、尘肺。4月118卫日生部劳动,保障部布颁《的业病职目》录中按其病分为因矽肺、焊电肺、铸工、等肺1种尘3病肺尘。从肺前目医学的平来说是水不治可愈的病疾,而因《机械在造制业安全质量标准企考评标化》中,把准接生产触性粉作尘危业害程度级(四项分分级之)和职业一康健监护为作重要的考评内之容一。

、2肺尘沉粉症。着有生些产性尘粉锡如钡、、等锑尘吸入粉后沉积于可肺部组织中呈现一般的,异反应、对人物体

健康

害危小或较明无影响,经治疗或脱离显粉后尘变病逐可减轻渐或消。失

3、机有粉尘引性的肺部病起。有变机粉性尘所引的肺起炎部,尘肺等症病在变械制造机企极为业见少由于对,机粉尘有病致的原研因究较,少致机理病看的法一致不目前也,定未职业为病

机 制械企业造常见粉尘作业

生产备的阶段准中:炉、制锅煤气炉司出、灰修、作炉业固体燃,料碎粉输送,、料木工、加型制木过作程打磨和中可产生木尘的能作;业磨料制造作业如砂(、油石轮砂布)的炼、制粉碎、精、筛,包装、布置砂作业砂;材生产焊艺工涂的装作业电瓷(;绝体缘工艺)的陶工作业。 等

坯成型制阶段中金:原属料材、电切割气业;铸作过程造的型砂处中(理包输送、回收括碾砂、混、、砂砂筛)、等造型熔、炼浇铸、、落、及砂铸件砂清浇口打磨吹扫、作;业色压铸作业有溶模,作,业末冶粉压制作金等。

业 部零件加工阶中:段件的高速铸精、车粗车其它干式机及械切作削、金业属构件及工具砂轮削、砂轮磨磨、砂打轮割切焊、打磨缝作。业

金 表属处理面:金中属砂、模具喷喷、砂镀件喷砂、英打石磨、抛、光丸抛、除除油锈喷、砂粗糙业。

焊接切割中心:手 电工弧、焊体保护焊气、弧焊氩、弧碳、焊焊、气碳气弧等刨业以作及汽车配装段阶的焊作业等。装

对粉尘 发生源治及理人防护个

粉 的尘防护对策应工对、工艺艺设备物料、、操条作件及方式职业、健康护设防施个、人护防用等品术技措施行进化优、合组采,综取治理。合

除或消弱粉尘减生源:在发工和物料艺方面用不选产生尘的`工艺粉选用无危,害少危害或物的料是消,或减除粉尘危弱的害本途根,径即过通艺工和物选料消用粉除发生源。尘如例用树脂砂替代铸型造,砂湿用法产工艺代替干法生生产艺工(水如代替磨磨、水干力清理电液、清压代理机替清械理使、用雾水弧焊刨电等

)

限、制抑粉尘制和尘粉散:扩取采闭密管道送、输闭密备设工加或,不在碍操妨条作下,件可采取也封半闭屏、蔽隔、离施设,防粉止外逸或尘粉尘限将在制局部范内减少围扩:散降低料物落,减少扬差;对尘水性亲弱粘、性料和粉物尘应量采尽取增、喷湿雾、蒸汽等喷措,施少在运输减、碎、碾分筛混合、和理过程清粉中尘散扩。

风排通:尘风通尘排依作业场据及环所状况分全境面机械风通局和部械通机风。风换气通把清洁新鲜空气不是断送人地作工场所将,气中的粉尘空度浓行稀进,并将污释

染的空排气室外出,作业场所使有的粉害稀尘释

相应的最到容许浓高。在通风排气过程度,含有中害有质的气流不应物过通作人业的员吸带。呼

增设吸净化尘备设依据:尘粉性的质浓、度分、散和度生量、发采相用应适除尘、净的化设消除备净化空和气的中尘粉并,防止次二尘扬

人防个护:依据粉尘对人体危害的式和伤方途径害,行进针性对的个人防护粉尘(。或物毒)对人体伤途径有害三种一是吸入,通:呼过道吸进人内:二是通过人体体表面皮腺汗、皮脂、腺囊毛入体进内粉尘危害及防护;三是食入,通过消道化入体进内。么针对伤害那途径,人防护个策:一是切对断粉尘入进吸系呼的统途。依径不同性质的据尘,粉载不同配型的类尘防罩、呼吸器、口对(些某有粉尘还毒配戴防应毒具面)二;阻隔粉是对尘皮的肤接触正确穿。戴作服(有工还需要的连裤穿连、的工作帽)服头、盔(人体部头是汗腺、脂皮和毛囊肪集中较的部)位镜等眼:是三禁在止粉尘业作现进场食、抽烟饮水、等

篇3:粉尘防护管理规定

江苏华美工程公司于2000年引进电弧热喷涂技术, 经公司领导和技术施工人员共同努力下, 先后承揽了张小楼新大井井筒装备、庞庄矿新风机组、三河尖矿新风机组, 天能集团龙固矿井筒装备及排水管路, 山西寺河矿瓦斯抽放管路, 山东济西矿井下排水管路, 张双楼新副井井筒装备及排水管路等热喷涂锌复合涂层长效防腐工程, 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1 电弧热喷涂长效防腐施工工艺流程

工件预处理→喷砂除锈→清吹→喷涂金属涂层→刷涂封闭涂层→成品检验

1.2 喷砂除锈施工要点

(1) 磨料要求有棱角、清洁、干燥、没有油污。

(2) 喷射处理所用的压缩空气经过冷却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 以保证压缩空气的干燥、无油。压缩空气压力为0.7 MPa。

(3) 喷嘴到基体金属表面保持100~300 mm的距离。

(4) 喷嘴的孔口直径由于磨损而增大, 当其直径增大25%时需更换。

(5) 喷射方向与基体金属表面法线的夹角控制在15°~30°范围内。

(6) 喷砂设备尽量接近工件, 以减少管路长度和压力损失, 避免过多的管道磨损, 也便于施工人员相互联系。

(7) 表面预处理后, 用干燥、无油的压缩空气清除浮尘和碎屑, 清理后的表面不得用手触摸。

(8) 涂装前如发现基体金属表面被污染或返锈, 必须重新进行处理。

2 喷砂除锈施工过程中粉尘防护措施

传统的喷砂除锈施工易产生大量的成分为钢材表面的氧化皮, 浮锈、喷砂砂料等粉尘, 严重污染了施工现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 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 江苏华美工程公司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分析研究, 改进喷砂除锈施工工艺, 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改造防腐车间、改进粉尘回收设备, 减少和降低了粉尘的产生, 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2.1 减少粉尘的产生量

传统的喷砂除锈工艺采用的喷砂砂料为黄沙或石英砂, 在喷砂过程中:黄沙和石英砂容易破碎, 粉尘产生量大;重复使用率低, 只能重复使用3次;黄沙或石英砂喷涂效率低, 效果相对较差。

针对这些缺陷, 我们首先在砂料上进行改进, 选用钢砂G25作为喷砂砂料后, 明显减少了粉尘的产生量;钢砂G25硬度高, 塑性好, 不易破碎, 可回收重复多次使用 (6次) , 实现了节能环保;而且钢砂G25颗粒质量大, 冲击力大, 能较好的消除钢材机体内应力, 起到一定的时效处理作用, 提高了钢材材质。

2.2 增加喷砂车间通风量和通风方式

喷砂车间外形尺寸为宽5.5 m, 高4 m, 长13.5 m, 传统的压入式通风方式容易造成通风风流和喷砂风流相互干扰, 致使风流紊乱, 容易扬起粉尘, 妨碍操作工的视线, 威胁着操作工的安全;容易出现漏喷现象, 造成返工处理。

因此, 通风方式由原来压入式通风改为抽出式通风, 一方面加大通风机通风量, 另一方面减少了风流之间的相互干扰, 使新风流源源不断的带走粉尘, 保证通风效果。

2.3 改造喷砂车间

由于钢砂冲击力大, 对墙壁有破坏作用, 因此, 在喷砂车间墙壁上悬挂厚度为30 mm的胶皮, 有效保护了墙壁, 保证了喷砂棚的稳固, 确保了施工安全。

将原喷砂棚入口铁门改造为塑料悬挂门帘, 使每条塑料门帘相互叠压1/3宽度, 既挡住了钢砂迸出, 又保证了新风流的进入, 增加喷砂车间的亮度, 也有效保护了室外施工人员的安全。

2.4 更改空气和砂料的混合比

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 在喷砂除锈施工过程中, 改进喷砂时空气和砂料的混合比, 提高喷砂效率, 尽量减少钢砂使用量, 提高粉尘产生后的回收率。

2.5 改造粉尘回收设备

对喷砂车间的粉尘回收设备进行如下改造处理:

(1) 在轴流式风机出风口处增加90°弯头, 将风流引入室外出风口下方的水池中, 利用风流的冲击力所溅起的水花吸收粉尘, 粉尘湿润后沉淀至池底。

(2) 在水池上方安装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形出风口, 在出风口处用圆形风筒加高, 在最高处加圆锥形防雨帽, 保证抽风效果。

(3) 为保证湿式除尘效果的稳定性, 在水池中部架设溢水口, 保证水池内水位高度, 使水压对弯头处出风口的压力恒定, 从而保证溅起的水花稳定吸收粉尘。

(4) 在水池底部开放水口, 有利于沉淀粉尘的清理。

(5) 轴流式风机入风口处增加密目钢筛网, 防止钢砂的吸入, 减少钢砂浪费。

喷砂车间粉尘回收设备改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

3 综合效益分析

新喷砂除锈工艺减少和降低了粉尘的产生, 减少了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破坏, 实现了环保, 有效保证了职工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新喷砂除锈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节约了喷砂砂料, 提高了喷砂砂料的利用率, 实现了节能, 充分与创建节约型企业相结合, 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4 结论

经过以上对施工工艺及施工设施的改进, 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了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破坏, 实现了节能环保, 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保证了安全生产和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企业的强壮发展铺垫了基石。

摘要:根据江苏华美工程公司于2000年引进电弧热喷涂技术, 通过先后承揽的工程实例, 针对喷砂除锈施工特点, 通过改进传统喷砂除锈施工工艺、改造防腐车间、增加粉尘回收设备等防护措施, 减少和降低粉尘的产生, 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篇4:浅议水泥粉尘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关键词:水泥;粉尘;尘肺;污染

水泥是个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它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粉尘污染,粉尘污染是水泥工业最为严重的危害之一。近年来雾霾天气持续发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严重的不便,粉尘颗粒物的污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泥粉尘是大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据估计,我国水泥业每年向大气中所排放的粉尘总量共超过两千多万吨,我们周围的大气环境不仅被严重污染,人们长期吸入会引起肺部疾病,与此同时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控制水泥粉尘污染势在必行。

1 水泥粉尘的危害分析

水泥生产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水泥粉尘,极易导致水泥尘肺。水泥为人工合成的无定型硅酸盐,水泥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长期被人体吸入可引起肺纤维化乃至尘肺。水泥粉尘是一种分散度很高的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每道工序都产生粉尘,职工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中,造成大量呼吸性粉尘直接进入呼吸道,发生肺的损害。水泥尘肺的发病与接触时间、粉尘浓度和分散度等有关,一般发病工龄在20年以上,最短为10年。截至2013年12月,全国约有水泥制造企业5124家,各省(区、市)均都有分布,职工总数约60万人,接触粉尘人数约20万人。如此多的人从事水泥生产行业,如果不加强水泥粉尘的防范,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2 水泥粉尘的来源

水泥生产工艺过程各环节均会产生粉尘。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粉尘来源主要为原料预均化、运输、粉磨、生料均化、水泥粉磨,以及水泥包装与储运过程,均会产生大量粉尘。不同岗位的粉尘危害级别是不同的,危害最大的是生料配料、包装岗位,其次是烘干、熟料磨、石灰石破碎和熟料卸料等。少数大型企业的除尘技术装备成熟,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较高,粉尘危害基本能够控制,而大多数企业在原料运输、水泥包装和人工装车岗位的粉尘危害突出,且未得到有效治理。

3 水泥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3.1防尘技术落后,防尘费用投入不足

中小水泥生产企业的工业设备与技术落后,在水泥粉尘的防护方面效果较差。运输、包装与装车等工艺设备和技术落后,防降尘效果差;未安装除尘设备或除尘器选型不当、效率不高、质量不稳;未及时堵塞漏洞和清扫积尘,产生二次扬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防尘费用投入不足。

3.2企业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不重视

不少水泥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职业卫生工作缺乏基本的认识,甚至不知道《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责任要求。多数中小微型企业没有建立职业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没有开展粉尘浓度检测和对接触粉尘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多数企业为接触粉尘人员提供的防尘用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领导和生产工人对粉尘危害认识不足,个人防护意识差

3.3监督管理不到位

企业由于领导层没有重视卫生教育的培训,所以对于卫生管理就很不重视;再加上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随意性。

4 防粉尘危害的对策

4.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环保、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限制水泥粉尘的排放、提高水泥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的要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我国水泥工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为加强对粉尘的排放控制,拟颁布的排放新标准不仅严格水泥工业粉尘的排放控制外,进一步降低颗粒物的排放水平,更严格地要求了新建水泥企业执行的排放限值。另外,水泥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法》与《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4.2强化监督执法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依规认真履行监督执法职责,加大对水泥制造过程中的水泥粉尘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并定期对相关的职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培训工作,监督指导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对于粉尘防治措施不落实、未建立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场所无防尘设施或达不到防尘要求、不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要求的防尘用品和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以及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予以严惩。

4.3采用先进的防尘技术

水泥生产企业应采用先进的防尘技术与手段,提升水泥粉尘的防护技术,强化防尘措施。开展严格的防尘治理,需要引进一些新的粉尘处理技术,在所有的生产过程都设置有效的吸尘设备,保证粉尘不会过多出现,保证粉尘达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应优化和控制生产工艺,更多地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使用无毒材料,加强对工艺设备的密封与堵漏,尽量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扬尘点。

4.4增强员工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

应开展综合防尘教育,对广大工人宣传职业危害的防护知识,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接触水泥粉尘职工的综合防尘意识和技术技能,增强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加强预防,定期健康检查。

5 结语

篇5:粉尘防护管理规定

噪声是一种人们所不希望要的声音。它经常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一般来说,采用工程控制措施或个人防护措施,将人们实际接受的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按接噪时间每工作日8小时计).噪声对听力所产生的影响就很小了。

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控制噪声源;二是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三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带护耳器。

在控制职业噪声危害方面,护耳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面很广。护耳器主要包括耳塞与耳罩。目前在国外较为流行使用的是一种慢回弹泡沫塑料耳塞。这种耳塞具有隔声值高、佩带舒适简便等优点。

工业噪音的分类

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固体的振动和转动而产生的噪声,如纺织机、球磨机、电锯、机床、碎石机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

2、空气动力性噪声:这是由于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喷射器、汽笛、锅炉排气放空等产生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声音。

粉尘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

什么是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坏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危害表现在肺部。

尘肺病我国已列为法定职业病范畴,这种病是由于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所致。

预防尘肺对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发展经济是十分有利的,我国在防尘方面有很多创造性的经验,如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人防护、设备维护检修、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等一整套综合性防尘措施。生产环境内的浓度,常与清扫制度有关,故注意环境的清洁工作,推行实施清扫能有效地降低粉尘浓度。

1、对就业人员应作严格的健康检查。

2、逐步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湿式作业方式,减少粉尘的飞扬。

3、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密封机械防止粉尘外逸,采用通风排气装置和空气净化除尘设备,使车间粉尘降低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下。

4、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从事粉尘作业者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

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护

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北京地区为30℃)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是指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每月每日13~14点的气温平均值。常见的高温作业有哪些

根据工作地点气象条件的特点,医学上将高温作业分为三种类型:

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等车间,陶瓷、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等。

高温高湿作业:见于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潮湿的深矿井内等。温热环境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易发生中暑。

夏季露天作业:夏季农业劳动、建筑、搬运、露天交通管理等作业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2、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2.1 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2.2 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2.3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高温防护措施(一)技术措施

(1)采用局部或全面机械通风或强制送入冷风来降低作业环境温度。

(2)在高温作业厂房,修建隔离操作室,向室内送冷风或安装空调。

(3)进行工艺改革,实现远距离自动化操作。

(二)管理措施

(1)宣传防中暑的知识。

(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开最高气温。

(3)轮换作业,缩短作业时间。(三)保健措施

(1)高温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对患有高血压、心脏器质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严重的大面积皮肤病者,应予以调离。

篇6:粉尘排放管理

1.目的

为加强对产生粉尘污染工序的运行控制,防止和减少粉尘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减少至最低点。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的各工序的运行控制及对该工序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3.职责

3.1 作业人员应按管理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除尘设备。

3.2 动力设备部给产生粉尘污染的工序配备适宜的除尘设备,并监督检查除尘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检修。

3.3 供应部负责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生产计划部负责监督操作者按规定时间清理集尘器内的粉尘和切屑,并送废弃物到回收站集中处置。(后面的工作应是车间负责检查吧?)

4.工作程序

4.1挖粉工序粉尘排放控制要求

4.1.1操作者工作前应先检查旋风除尘器检修门和出灰门是否关闭严密,启动风机,正常运转后方可开始工作。

4.1.2 为减少滤袋阻力,确保除尘效果,每班应清灰3-4次,每次振打30-40秒。

4.1.3 每天下班前应将旋风除尘器的集尘器中的粉尘和机床吸风口附近的集成容器的灰尘和切屑清理干净,以保证风道畅通和吸尘效率。4.2 加粉工序粉尘控制要求(以下内容是新增写的)

4.2.1 加粉工序场地要做好与车间其他工序之间的相对封闭,防止粉尘到处飘扬。

4.2.2 加粉工序的除尘装置的使用、保养、维修同4.1条款。4.3 除尘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

4.2.1 操作工应每天巡视自己作业部位的管道是否有因老化、龟裂、划伤、松动而产生的汇破漏现象,集尘器是否打扫干净,如发生异常应立即整改。

4.2.2班组长应指定专人按操作规程使用、保养除尘设备,并做好每天点检记录。

4.2.3扁布袋过滤除尘器应定期检查磨损情况,如发现损坏需及时修补中或更换过滤器。(布袋除尘器是否还使用)

4.2.4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清洗布袋,一般连续使用4个月需清洗一次,清洗或更换时,只需将过滤器部件的四个紧定螺母M10放松即可抽出,重新安装时,要注意过滤部件与风机部件之间的密封(两部件之间有密封填料粘合)。

4.2.5动力设备部负责监督车间保养工作的执行,并不少于每周一次的不定期抽查,并做好记录。

4.2.6每六个月,机修工应将振打清灰电机罩壳拆下,对偏心套轴承加注黄油,并检查橡胶密封膜是否损坏,若已磨损应更换。

4.3 管理要求

4.3.1车间粉尘浓度的检测

a)企业管理部定期联系相关检测部门对车间各个部位粉尘污染的程度进行检测,鉴定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b)若检测结果超标,应组织动力设备部、车间等相关部门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4.3.2 废弃物的处理

集尘器中的粉尘、切屑,车间收集后送垃圾站分类,并集中交有权部门处置。4.3.3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佩戴情况监督

4.3.3.1生产计划部不定期检查粉尘排放岗位和粉尘污染区域员工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4.5.2粉尘排放防护用品损坏或超过失效,生产计划部需向供应部申请,及时更换,发放部门要做好更换记录。5.相关文件和记录

篇7: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严禁各类明火。需要在作业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停止生产作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不应有非生产性明火存在,不应存放与粉尘性质不相容的物质或汽油、煤油、苯等易燃物。

二、消防管理制度

1、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与环境,配备消防器材,灭火设施与灭火器应随时可用;

2、金属粉尘燃烧时必须使用消防沙灭火,严禁使用普通灭火器灭火,不应使用使积尘撬起的灭火方法;

3、灭火人员应经过专门训练。企业应制定灭火及救灾预案并定期演习。

三、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1、涉尘企业作业场所电气线路应当采用镀锌钢管套管或铠装式保护,并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位置敷设。严禁采用绝缘导线或塑料管明设;

2、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打磨抛光车间外,设备、电源开关应当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

3、生产场所投入使用后,严禁乱拉私接临时电线、增加设备;

4、应尽量减少插座和照明灯具。必须安装时,插座和照明灯具应布置在爆炸性粉尘不易积聚的地点,照明灯具应是防爆灯具。

四、场所清洁制度

1、定期对生产场所残留的粉尘进行清理,清洁作业场所地面粉尘,及时对收尘器、吸排尘管道等设备的粉尘进行清理;

2、应当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

五、安全检查检测和故障排查制度

1、建立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并将检查记录登记建档的工作制度;

2、定期排查设备设施故障,并将排查情况登记建档;

篇8:粉尘防护管理规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山西某生产能力15.00Mt/a的特大型洗煤厂作为调查对象,对其粉尘危害的分布、防尘措施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调查洗煤厂的生产工艺和接尘工种的分布状况,对存在的粉尘危害进行识别,依据规范要求[1]选择该洗煤厂接触粉尘的生产工人79名及其经常活动或停留的工作场所134个作为监测对象

1.3 粉尘检测方法

粉尘浓度采用滤膜法测定,根据实际工作日写实和劳动者操作情况,确定日粉尘最高浓度波动的时段,采用AKFC-92A型矿用粉尘采样仪在该时段进行工作场所总粉尘浓度的检测,监测时选取监测点的下风侧,并将仪器架设在呼吸带高度(据地面1.5m高度),每个监测点连续测定3d,取最高值,计算超限倍数;接尘工人佩戴AKFC-92G型粉尘个体采样仪测定工种的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每个工种每天采样测定8h,连续采样3d,取算术均值;采集监测地点呼吸带高度的新鲜沉降尘,使用焦磷酸法[3]测定粉尘样品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

1.4 结果评定方法

各监测对象的粉尘TWA和超限倍数结果超过粉尘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时[4]即判定为该工作场所或工种的粉尘危害超标,结合防尘措施的现状对粉尘超标原因进行分析。

1.5 评价统计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所有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数据处理主要采用均数、最大值、最小值、率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洗煤厂的基本情况

该洗煤厂实际生产能力达到15.33Mt/a,洗煤方式见表1。

2.2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见图1

2.3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分布

粉尘是洗煤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该大型洗煤厂的主要特点是各种运输、破碎、洗选等工艺均采用大型设备,日运输量、破碎量及洗选量极大,粉尘危害主要分布于原煤贮运系统的各运输皮带、破碎机等;主厂房洗选系统的分级筛、脱介筛、重介旋流器、煤泥分选机等;成品运输系统的各种运输皮带、成品仓、缓冲仓、矸石仓等;成品装车系统的运输皮带、缓冲仓、称重仓、装车等;介质加工、锅炉供热等工作场所,接触粉尘的工种主要有皮带工、清扫工、系统控制工、维护工、装车指挥工、介质库工、天车工、锅炉工等。

2.4 粉尘检测结果及分析

2.4.1 各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见表2

2.4.2 该洗煤厂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监测结果

工作场所中粉尘浓度介于1.61~93.95mg/m 3之间,均值为12.52mg/m 3。根据该洗煤厂粉尘STEL监测结果,计算出各工作场所粉尘(总尘)超限倍数见表3,各接尘工种粉尘TWA浓度结果见表4。

粉尘检测结果显示,该洗煤厂工作场所粉尘超标严重,有66个工作场所的粉尘超限倍数超过2倍,其中最高的超限倍数达到38.31倍,超限倍数符合国家最大超限倍数要求的占50.75%;有43个工种的TWA超过PC-TWA的要求,工种TWA合格的占检测工种总数的45.57%。粉尘超标主要分布于为原煤运输、破碎、产品运输、装车等工作场所。同时分析认为,煤矸石是原煤中的岩石成分,锅炉在煤燃烧之后剩余的非可燃成分主要也为岩石类成分,故出现这些工作场所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大于10%的现象。

2.5 洗煤厂防尘措施及职业病现状

在设施防尘上,洗煤厂在贮煤受煤坑、破碎机等处设水喷雾降尘措施;在原煤贮运、主厂房、装车等生产系统各带式输送机下料处均设有半封闭罩且在进料口处设有挡帘;原煤、装车等系统地下暗道皮带上的所有振动给料机为全封闭;主厂房洗选工艺为湿式洗选,锅炉房设有除尘设施等。

在个人防尘上,该洗煤厂各产生粉尘工作场所的劳动者多数配备有3M公司的9002型防尘口罩,操作工在巡检时佩戴,但佩戴率未达到100%;各粉尘危害场所的清扫工基本未佩戴防尘口罩。

该洗煤厂为2004年投产,截至目前没有发生煤工尘肺等法定职业病,但接触粉尘工人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中,其X线胸片中已有部分工人出现有肺纹理增多、紊乱等接尘样改变。

注:超限倍数≤2倍者为合格点。

注:≤PC-TWA规定的为合格工种。

3 讨论

3.1 粉尘超标原因

结合粉尘检测结果和各项防尘措施调查,造成该洗煤厂粉尘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原煤破碎的破碎机未安装抽风除尘器;各皮带运输过程中均无水喷雾设施或其他除尘设施,皮带下料处的封闭罩和挡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封闭不严;皮带原煤运输量大,速度较快,在运输过程中扬尘较大,工作场所地面、墙壁、设备表面积尘清扫不及时,二次扬尘严重;装车系统皮带大多设在地下,空间封闭狭小且无防尘措施等等。

3.2 防尘管理问题

通过对该选煤厂粉尘危害的调查、检测以及防尘措施分析,该洗煤厂的防尘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重视生产,忽略防尘。该洗煤厂生产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在生产管理上投入大量精力,但企业的职业卫生机构及防尘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未建立工作场所粉尘危害的常规检测和考核制度,没有对粉尘危害进行定期检测。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该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监督管理的力量薄弱。②在洗煤厂的初步设计阶段,各皮带运输系统设计有水喷雾降尘和水力清扫系统,但在建设时没有同步建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原则。③企业为劳动者按时发放有个人防尘用品,但部分劳动者个人防尘意识差,防尘口罩的佩戴率不高,企业对佩戴情况没有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大部分现场为人工干式清扫,清扫时和清扫后二次扬尘严重。

3.3 建议

洗煤厂今后粉尘防护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洗煤厂应通过增加防尘设施的投入进行粉尘危害的治理,如在破碎机应处增设密封罩抽风防尘;对皮带机进行全封闭或各条带式输送机上安装水喷雾降尘设施;在皮带机的转载点增加溜槽或安装抽风除尘设施;对皮带走廊、栈桥、主厂房各层等粉尘危害较重的部位设置水力或气力清扫系统等。通过各种设施的安装和使用最大限度降低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这是粉尘防护的最根本措施。②应加强个人防尘及防尘管理工作,个人防尘主要是正确配备各种个人防尘用品,企业防尘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防尘设施的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佩戴管理及考核、工作场所清洁卫生的管理考核等。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劳动者的自身防尘素质,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的综合现场管理,更好地提高防护设施的使用效果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保护效率。③企业所属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其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从政府的高度上监督企业的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我国为世界产煤大国,粉尘危害遍布煤炭行业的每个角落。根据我国2009年的全国职业病统计数字,尘肺病位居我国职业病发病之首,其中煤工尘肺和矽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占尘肺病发病总数的91.89%[5]。我们对某大型洗煤厂的粉尘危害及防护状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出,在这样一个近年投产的、大型的、先进的煤炭行业,粉尘危害依然较为严重,虽因该洗煤厂投产时间不长,目前还没有发生尘肺病,但粉尘危害严重的超标现象,应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职业病预防工作的重点说到底,是抓职业病危害的治理及职业病预防、改善劳动条件的工作[6]。因此,有粉尘危害的企业应从整体出发,改善岗位环境,带动员工提高综合防尘意识,尤其应该避免进入单纯个人防护做好就可预防尘肺的误区,而是应该从设施防尘、个人防尘、防尘管理及考核等方面做好防尘工作。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加大职业卫生执法监督力度,避免职业卫生监督中的“违法难究”问题[7],只有从政府、企业、个人3方面入手,堵住尘肺病发生的各方漏洞,才能真正降低尘肺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大型洗煤厂粉尘危害现状及其防护对策。方法 对某大型洗煤厂工作场所中粉尘危害及其防尘措施进行调查,对有粉尘危害工作场所及其接触粉尘的不同工种进行粉尘浓度检测,通过调查和检测结果对该洗煤厂防尘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洗煤厂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介于1.10%~25.12%之间。检测134个工作场所中的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有66个工作场所中粉尘超限倍数>2倍;采用超限倍数计算的工作场所粉尘总体合格率为50.75%;检测17类工种共79个粉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有43个接尘工种的TWA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采用粉尘TWA计算的粉尘合格率为45.75%。各工作场所防尘措施及劳动者个人防尘用品佩戴均不到位。结论 洗煤厂粉尘危害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各项防尘措施不到位,职业卫生管理不健全,提出今后应从设施防尘、个人防尘及防尘管理、政府监督等方面全面做好洗煤厂的防尘工作,杜绝尘肺病发生。

关键词:洗煤厂,粉尘,防尘,对策

参考文献

[1]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

[2]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S].

[3]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S].

[4]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通报2009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Z].2010.

[6]夏庆春,张利军,边新权,等.加强煤矿职业卫生预防工作与安全质量管理[J].职业与健康,2005,21(5):662-664.

上一篇:关于埋在心底为话题小学作文下一篇:女娲造人导学案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