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营销文献综述与评述

2024-08-06

关系营销文献综述与评述(精选8篇)

篇1:关系营销文献综述与评述

关系营销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系营销的定义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一词最早由白瑞(Berry L.L 1983)首先提出,他认为关系营销就是通过多种服务来吸引、维持和促进顾客关系 [1]

巴巴拉·本德·杰克逊(B.Jackson 1985)在生产业领域也提出这个概念“关系营销就是指获得、建立和维持与产业用户紧密的长期关系”。[2]

美国学者摩根和亨特(Morgan and Hunt 1994)认为关系营销是“旨在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关系交换的所有营销活动。[3] 古姆松(Gummesson 1994)则从企业竞争网络化的角度来定义关系营销, 他认为“关系营销就是把营销看作关系、网络和互动。”[4] 格朗鲁斯(Gronroos 1996)对关系营销作了很宽广的定义: “关系营销就是管理企业的市场关系”[5] 对关系营销学界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大多采用的定义:关系营销是指企业在顾客、竞争者、经销商、供应商、社区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发展和保持长期的、有成本效益的交换关系,达到共同发展目的。

二、关系营销理论学派

进入90 年代后,关系营销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学派纷呈, 目前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关系营销理论按照学派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英澳学派的六市场模型 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Christopher H.Lovelock)佩恩(Payne 1995)把对企业营销有影响的因素划分为六个市场, 即顾客市场、竞争者市场、分销商市场、供应商市场、内部市场、影响者市场。企业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必须开发和促进与六个市场的关系。[6]

2、投入—信任理论 美国学者摩根和享特(Morgan and Hunt 1994)将影响企业营销成功的关系分为四组共十种合伙关系,即供应商合伙关系(产品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隐性合伙关系(竞争者、非赢利组织、政府)、购买者合伙关系(最终顾客、直接顾客)、内部合伙关系(职能部门、员工、业务单位)。关系营销是直接指向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交换关系的所有的营销活动。[3]

3、北欧学派的古姆松(Gummesson 1994)的30R 理论 瑞典学者古姆松认为,关系营销就是从关系、网络和交互的角度看营销。他把企业的关系分为市场和非市场关系两大类、共30 种关系, 前者主要包括顾客与供应商关系、分销渠道关系、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等17 种关系, 后者主要包括人际和社会网络关系、大众媒体关系、内部顾客关系、所有者关系等13 种关系, 其中顾客关系是核心。[4]

同为北欧学派的格朗鲁斯(Gronroos 1996)的价值、交互和对话过程理论 芬兰学者格朗鲁斯把关系营销看成是包含了价值、交互和对话的过程, 即关系营销的目的是为了给顾客创造出价值, 关系营销的表现形式是企业和顾客的一个交互过程, 关系营销的沟通过程就是企业和顾客对话的过程。他认为关系营销指的是满足企业及其相关利益者的目标而进行的辨别、建立、维护、促进并在必要时结束关系的过程。它通过相互交换和履行承诺实现。[5]

5、科特勒(Philip Kotler 1991)的全面营销理论 科特勒提出全面营销概念, 认为单一的顾客营销还不全面,企业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营销。科特勒指出企业面临的10 个主要营销对象, 包括直接环境中的供应商、分销商、最终用户和员工, 间接环境中的金融机构、政府、媒体、联盟者、竞争者和公众。[7]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有对关系营销理论有进一步发展,从不同角度解释或应用关系营销:

邸允柱,陈晓剑(2002)将关系定义为一种潜在资产并提出了“企业关系需求层次论”。他认为涉及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层次一,企业与关系各方面仅仅接触一次;层次二,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继续给予关系方好处;层次三,企业与关系各方各自承担一定责任;层次四,企业与关系各方经常交换信息, 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层次五,双方感到彼此把对方的需要放在心上,从注意到产生好感再到忠诚。[8] 庄贵军、席酉民(2003)从中国文化心理的角度讨论了关系营稍在中国的文化基础。对于在中国的关系主体,目的,基础,原则,媒介,行为模式等都有分析说明。[9]

罗海成(2003)分析不同心理契约类型与顾客信任、顾客关系之间的逻辑关系。罗海成、范秀成(2005)在关系营销研究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从心理契约理论出发构建心理契约与顾客信任、顾客承诺、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模型。[10]

三、关系营销策略与手段

关系营销是一个区别于传统交易营销的营销理念,说到营销自然也就要提到实现营销理念的具体中观、微观策略和手段。目前在中观的策略这方面的文献主要有如下观点:

杨莹(2002)提出关系营销战略的发展将会呈现结构化,营销对象泛化和营销组合多样化的观点。

李季芳(2004)在营销对象和策略上进一步阐述,分为顾客关系营销策略、合作者关系营销策略、员工关系营销策略和影响者关系营销策略等。她认为企业应该放弃追求单笔交易利润最大化,转而以各方面关系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这样企业如果能有效运用关系营销策略,将会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获得长远的更大的利润。而且她还就各种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11] 杨楠(2005)、王 珏(2006)也有类似观点。[12]

尹春兰(2005)以4R营销哲学为指导,通过从4C即客户、成本、便利和沟通的角度出发来阐释新时代市场4P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的运用。[13]

在实施各种策略的方法上的文献有如下观点:

龚振(1999)主张运用频繁营销、俱乐部营销、顾客化营销、数据库营销、退出管理等手段来推动关系营销。[14]任微君(2001)提出将网络电子商务技术引入关系营销从而帮助企业在营销上实现4C。[15]张新国(2002)提出将关系营销与网络营销、数据库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相结合。[16]但是都没有具体阐述。

四、评述

关系营销是建立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上的一种新型营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留住顾客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取得长期利益越来越被企业所关注。于是企业努力要争取的东西从原来的市场份额变成顾客份额。不仅如此,现代企业的竞争往往是产业链或者价值链的竞争,这一点和关系营销的系统论基础是相一致的,而且关系营销的理念也很好的契合了产业链竞争的理论,注重各方利益的兼顾并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为企业整合各方优势从分蛋糕转变为一起做蛋糕,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增强自身生存和盈利的能力。

从关系营销理念被提出到现在诸多学着投入经历对其进行了发展和诠释以及应用。但是大多数文章都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对于关系营销如何在实践层面进行可操作性的技术性层面的指导性研究不多,大多数文献都集中在网络电子商务在关系营销的应用。而且目前研究的对象大多放在顾客方面,而对于关系营销强调的诸如竞争者,供应商等其它利益相关方的研究不多见。

另外关系营销是一个理念一个意识层面的东西,相对来说数据库营销又是一个比较偏重实践层面的东西,所以数据库在关系营销中的应用应该能很好的将关系营销的理念变成可操作可时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邱允柱,陈晓剑.基于“企业关系需求层次论”的关系营销实践研,[J].华东经济管理,2002.2.[3]庄贵军、席酉民.关系营销在中国的文化基础[J].管理世界,2003.10.[4]罗海成、范秀成.基于心理契约的关系营销机制:服务业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卷.6期.[5]李季芳.关系营销策略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卷 [6]王 珏.新世纪市场营销策略创新——关系营销[J].现代商业化,2006.466期.[7]尹春兰.关系营销的营销组合策略研究[J].管理百科,2005.2期 [8]龚振.关系营销的种种策略[J].企业活力,1999.10期

[9]任微君.网络化电子商务的关系营销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01.3.85期 [10]张新国.21世纪关系营销发展新趋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6期 [11]钱丽萍,刘益.关系营销理论探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2.第19 卷第3 期 [12]李琼、黄勇.关系营销理论综述[J].天府新论,2007 年12 月

[13]董雅丽、刘荣华.关系营销理论述评[J].社会纵横,2006年25卷5期

[14]常志有.关系营销理论述评[J].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第26卷

[15]杨楠.论关系营销理论在中国企业的运用[J].商业现代化,2005年12月451期 [16]杨莹.关系营销战略及其发展趋势[J]企业活力,2002年10月

[17]Berry,L.L.(1983), “Relationship Marketing”, Emerging Perspectives of Services Marketing(Eds)Berry,L.L.,et al(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8]Jackson , B., Winning and Keeping Industrial Customers , Lexington , MA : Lexington Books , 1985.[19]Morgan , R.M., and Hunt , S.D.(1994), The commitment38.[20]Gummesson , E.(1994), Making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perationa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 5(5), 518.[22]Payne A.Relationship Marketing : 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A.Payne(Eds), Advances i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M].London : Kogan Page Ltd.,1995.263-280.[23] Christopher H.Lovelock.Services Marketing: 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M).Pearson Education,2007

篇2:关系营销文献综述与评述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讨了公益营销的定义、类型、方式以及相关的争议,把公益营销和社会营销加以区分,并提出公益营销是中国企业应该广泛采纳的营销模式。

关键词:公益营销 社会营销 营销模式

公益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起源于198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把企业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直接联系起来的营销模式。随着环保意识、公共意识的兴起,消费者对社会公益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许多企业发现公益营销是一种能有效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的营销方式。

本文从公益营销的起源说起,主要论述公益营销的定义、特性和其他相关理论。

一、公益营销的起源

公益营销之起源可追溯自1981年,美国运通公司为帮助旧金山某一艺术团体筹募基金,采取一项新措施,即当每一次信用卡消费或申请新信用卡时,美国运通公司便捐出一定比例的所得给该艺术团体。由于在此区域性的市场测试结果非常成功,因此美国运通公司将此种营销手法以“Cause-Related Marketing”(公益营销)的名称申请专利。到了1983 年,美国运通又与艾丽斯岛自由女神像基金会合作,共同为修整自由女神像来募集基金;这项营销活动在短短三个月内,共募集到了一百七十多万美元,超过原预期目标的三倍多,而美国运通卡的使用率也比前一年同期间提高28%,并且发行了大量的新卡。 自此,公益营销的合作方式就广为各种营利与非营利组织所采用。

二、公益营销的定义

一般而言,公益营销指一种营利与非营利组织之间,融合促销组合、企业慈善行为、企业社会责任、非营利组织营销、募款管理与公共关系的一种双赢合作方式。自公益营销诞生以来,曾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过概念界定工作。

Varadarajan和Menon把公益营销定义为“公益营销是规划及执行营销活动的过程,当顾客参与提供企业收益的交易时,企业承诺捐出特定比例的金额给特定的公益活动,以满足组织与个人的目标” [1]。Schiller认为公益营销是一种“双赢的主张,企业促销其产品,而非营利组织则可获得能见度以及所需资金” [2],Oldenburg认为公益营销是利用公众服务广告及公共关系,将企业与公益活动加以联系,因此是一种“新的混合媒介” [3]。

综观学者们的定义,绝大多数人对公益营销的看法与Varadarajan和Menon一致,即认为公益营销是一种特定的营销手法,企业承诺把顾客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捐给特定的机构或个人,以此来吸引顾客。Schiller的.定义较强调公益营销的双赢概念,而Oldenburg则把公益营销看作一种全新的混合媒介宣传形式。

由上述的文献整理可知,公益营销的主要构成要素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企业本身、所合作的非营利组织、以及消费者。公益营销是透过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结合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营销活动,所以公益营销亦可称为联合营销,或是社会事件营销。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此种营销方式着眼于互利的考虑,除了可为企业增加销售量外,更可以为非营利组织募集款项。

从非营利组织的角度,美国主要的慈善机构大多将公益营销视为一种募款的新策略,透过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可增加募款来源,并提高社会大众对该组织及其使命的认识。Ross等学者在1990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公益营销为非营利组织增加财源的一种良好途径[4]。另外,公益营销可以解决非营利组织长期所面临的困扰,就是改变消费者对于捐款的认知,公益营销使得消费者行善除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还可得到直接且实质上的好处[5]。

公益营销与社会营销(Social Marketing)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社会营销是Kotler和Zaltman于1971年提出的概念[6],原先的定义是“对社会观念的营销”,即运用营销战略和手法来推广环保、节能、健康等社会议题。后来在此基础上,营销学家们进一步对社会营销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企业应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还出现了“社会的营销”、“人道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等相关概念。这些概念要求企业在决策时,不仅应考虑消费者需要和公司目标,还应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因此总体来看,社会营销和公益营销之间是有区别的。社会营销偏向一种营销哲学,即要求企业不应只追求短期的经营利益,而应该把长期的消费者福利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考虑进去,并以社会责任作为营销战略的核心思想之一。而公益营销则更偏向一种特定的营销手段,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非营利组织或公益活动联系起来,最终目的还是提高销售额、满足企业利益。

三、公益营销的类型

Andreasen认为,只要企业结合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营销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增加企业的销售量,就可以称为公益营销,不必局限在企业增加销售量与非营利机构募款必须同时存在。他并且根据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不同的合作方式将公益营销分成三类:

1. 以交易为基础的推广:是目前公益营销最常使用的一种合作方式,透过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的营销活动,促使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销售额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提供一定比例的分成给非营利组织。

2. 联合主题推广:企业和一个或多个非营利组织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或主题所做的策略性营销之运用,可能透过散发产品和宣传数据及刊登广告,共同防治某项社会问题。

3. 授权:非营利组织将名字或商标授权给企业使用,以收取固定费用或收益的百分比,企业则以非营利组织作为营销活动推广的目标。美国大学授权校名与校徽的使用已经行之有年,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也起而效法。

营销大师Kotler对公益营销则有更广的看法,他认为公益营销并不一定要有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只要企业的营销行为能够对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有所贡献时,其所做的任何资源的投入与努力都可视为公益营销,而销售量的提升也可反应在未来。Kotler把公益营销分为四种类型:

(1)企业主题推广:企业并没有和非营利组织合作, 而是自行推广社会大众所需求的某项理念或议题。

(2)联合主题推广: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来推广某一社会理念,或是非营利组织所关切的议题。

(3)和销售相关的募款活动:藉由消费者交易行为的达成,企业将某一特定金额或是销售额的某部分,捐赠给非营利组织。

(4)授权:非营利组织将名字或商标授权给企业使用,以收取固定费用或受益的百分比,企业则以此为营销推广活动的目标。

四、公益营销的形式

虽然美国运通公司当年的公益营销活动是以金钱捐赠的方式展开,但演变至今,公益营销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除了金钱捐赠或分成外,实物捐赠、服务或人力支持等,均可作为公益营销的一部分。

Pasley指出企业公益营销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六类:金钱,产品或资产的捐赠,使用企业设备和服务,低利贷款,企业运作的行政成本,人力支持。

除此之外,依照公益营销的目的,还可以加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美国基金筹募咨询协会(AAFRC)将企业赞助公益活动的类型分成五大类:健康与人群服务,教育,艺术文化,公共与社区活动,其他

Pasley也把企业公益赞助的活动目标分成五大类:教育,社区服务,医疗保健,艺术文化,社会服务。

五、公益营销的争议

公益营销创造了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双赢的局面,然而由于公益营销把慈善行为与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引来了诸多的争议。Caesar曾指出有关公益营销的争议,包括道德问题、对企业传统捐助的影响,以及对非营利组织目标的影响等等方面。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关于公益营销之争议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影响企业慈善行为的决策: 因为商业的考虑,公益营销可能会取代传统的企业慈善捐赠,使得企业失去了真正所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且基于营销的角度,对于非营利组织或议题的选择,也会着重在受欢迎与曝光率高的上面,而忽略了真正需要的对象。最后,企业采用公益营销的动机,也可能会损害企业原本的形象。

2. 影响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及行为:实行公益营销的非营利组织为获得财务上的支持,可能会改变其目标计划,以迎合企业的需求,并且公益营销因具有商业化的味道,有可能会危害非营利组织原有之形象。

3. 影响社会大众对非营利组织与议题的认知和态度: 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可能会破坏大众对其原有的认同,进而影响传统支持者的支持与赞助。再者,公益营销标榜的是捐献,但实际上消费者从事的是购买行为,并非捐款行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捐赠。公益营销的大行其道,有可能使得传统的捐赠行为因此萎缩。

六、总结

尽管公益营销存在负面评论以及争议,但这些并不妨碍这种营销方式的流行。据估计,美国企业通过公益营销而捐出的总金额,从1990 年的1.25亿美金,成长到的5.89 亿美金,增加的速度远比传统捐赠金额下降的幅度更大。

篇3: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文献综述

(一) 理论研究

凯恩斯 (Keynes) 在发表的经济理论著作《论货币改革》中首次详细地阐述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即利率平价假说。该假说认为一国货币汇率是由利率差决定的, 汇率的升贴水率等于该国利率与所兑换货币国的利率之间的差额。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 (Mundell-Fleming Model) 模型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 该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与利率的变动进行了区分。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 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不尽相同。1976年, Dornbusch在著作《预期和汇率动态》中提出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扩展了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完全预期, 假定:资本市场开放以及完全预期, 短期内存在价格黏性, 均衡实际汇率是常数, 实际汇率采取单向途径的调整方式。

(二) 实证研究

Berk和Knot (1999) 通过分析美国与德国、法国、英国、瑞士和日本的债券利差数据, 表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使各国的债券到期收益水平相互影响, 使非抛补利率平价成立的可能性更大, 对国际债券市场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趋势。Hyunjoo Kim (2010) 通过月度和季度数据对瑞典克朗和欧元的即期汇率和利差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小波分析得出结论:短期内, 由于价格黏性, 利差与汇率存在负相关关系;长期来看, 价格黏性消失, 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Ahmet Sensoy, Cihat Sobaci (2014) 研究土耳其汇率、利率和股票市场的动态关系, 尤其是这些重要变量在高波动时期是否会突然变化, 实证结果显示是短期的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不需担心长期传播效应。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 适用性研究

易纲和范敏 (1997) 认为我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应该是两国利率差和一个由体制等原因决定的摩擦系数之和, 且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摩擦系数会逐步减小, 利率平价具有的预测能力会增强。但是在中国由于前提条件不成立, 利率平价的解释力不强。张占威 (2007) 分析了我国与美国的数据, 认为利率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解释作用越来越强。可以看出, 支持利率平价适用于人民币汇率的文献大多集中在2005年汇改之前或汇改后不远的时期, 近年来的不少研究支持利率平价失灵的观点。范爱军和刘伟华 (2010) 、盛松成 (2012) 认为, 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有诸多局限。

(二) 联动关系研究

汪振洋 (2007) 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技术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元利率与汇率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 利率与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明显, 预期在这一影响中起重要作用。颜伟 (2010) 通过实证分析中美两国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发现,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与两国利差的关系基本上不能由利率平价解释, 联动性在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作用不明显。左怡帆 (2015) 从人民币利率与汇率的逻辑关系出发, 得出短期内利率对汇率产生的正向影响, 而长期内利率对汇率产生反方向影响;由于抵消作用, 汇率对利率的影响是不定或不大的。从长远来看, 我国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要完全放开的, 以使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内生性联动真正成为灵活的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

(三) 政策搭配

苏应蓉、邹明明和刘薇 (2015) 从融入了汇率波动及利率因素的均衡产出模型出发, 以货币错配的平衡表效应为视角, 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货币错配这条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朱成科、史燕平 (2015) 认为远期汇率差与境内外利率差对进口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均有带动作用, 但即远期汇率差较为明显, 境内外利率差和即远期汇率差积极地促进了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金中夏和洪浩 (2015) 通过脉冲响应分析DSGE模型的内在机制, 利用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出:我国利率和汇率的失衡是在外国利率处于均衡的状态下发生的。因此, 进一步提高我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 将有利于降低和减少我国利率和汇率的失衡程度和失衡状况。

三、研究现状评述

大量学者开始通过对不同国家经济变量数据的研究对利率与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对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国外在对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的研究中, 形成了许多经典理论模型, 相关研究分析技术以及逻辑性愈加成熟, 但从以上分析来看, 假设条件中的高度发达的外汇市场以及交易成本问题等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目前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晚, 而且一般是关于适用性以及利率与汇率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政策搭配三方面上。国内学者研究该问题很少选用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 在探讨该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时, 大多是依据利率平价理论的假设条件, 部分有模型修正, 但很少使用数据来进行论证, 可信度较小。就目前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新形势下, 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发生新变化, 接下来的研究中在模型、变量、研究方法等的选取方面需要更多的工作, 这就对国内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作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内价格和对外价格的利率和汇率, 是这一国家进行国内外金融市场与外汇市场调节的重要工具。随着2015年10月份存款利率上限放开, 我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国内外金融形势发生新变化, 研究利率和汇率间的联动关系, 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均衡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本文通过从利率平价理论的适用性、联动关系和政策搭配三方面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整理该问题相关文献综述并进行分析, 以及简要的评析。

关键词:利率,汇率,联动关系,利率平价理论

参考文献

[1]易纲, 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J].经济研究, 1997.

篇4:金融发展与贫困缓解关系文献综述

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金融发展和减缓贫困的问题,但是从现有的文献上看,自从Goldsmith(1969)等人首次提出金融发展的概念以来,学者的关注点一直集中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研究金融发展与贫困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直到21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贫困问题,学术界才开始探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发展通过经济增长这一间接方式减缓贫困,但是结论也有一定的争议。

1 国外研究现状

学者针对金融发展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多的相关研究,但两者的关系目前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金融发展能够缓解贫困,也就是金融发展对贫困缓解有积极的影响,这一影响可能是线性关系,或者是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不一定能够让穷人收益。

1.1 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积极影响

大多数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对贫困减少有积极的作用,即金融发展能够减少贫困。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一般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来论证。直接影响以麦金农渠道效应为理论基础,也就是通过给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支持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让他们可以直接参与金融活动,获得更多的金融产品,以及享受到金融服务,通过提高贫困人群的预期收入和生产能力的方式来直接减少贫困;间接影响则以经济增长为桥梁,通过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使穷人自发的从经济增长中受益。

Greenwood & Jovanovic(1989)首先提出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若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前,金融的发展会扩大收入差距,但是当收入达到一定某个拐点以后,金融发展对收入的影响会越来越小。Jalilian &Kirkpatrick(2002)利用2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缓解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因此他们建议在低收入国家,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金融领域的政策和改革减缓贫困。2007年他们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扩大了样本量,采集了42个国家的数据,再次验证了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正相关关系。Jeanneney &Kpodar(2006)利用75个国家1966-2000年的数据,选择了M3/GDP和信贷/GDP两个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程度,分别估计他们对于贫困减缓的影响。结论表明,以信贷/GDP表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减缓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但是,以M3/GDP表示的金融发展却和贫困缓解有正向的关系。作者文章中也检验了“涓滴效应”在样本国家应用的正确性,即金融发展是对贫困人口有益的,但是这样的益处是在没有金融波动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了金融危机,那么将会极大的损害贫困人口的利益。Agostini,Claudio A,Brown(2010)研究智利政府的贫困家庭现金转移政策的减贫效果,发现现金转移政策效率受到地方财政与执政能力的影响,对减缓贫困和收入不均现象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作者通过建立模型发现,声称由当地政府提供补贴的对商品和服务的政府开支部分,和划为工业用途的县域土地份额,都能够显著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此外,执政任务强弱能够影响减贫效率,但和不平等问题并没有太大关联。Weber,Eberhard(2012)通过阐述印度过去六十年经济改革以及1991年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来研究印度的经济改革对社会问题的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经济危机就和政治动荡紧密相连,并不时会引发内战的威胁。然而到了今天,尽管失业率上升,城市中依然存在极端贫困的人口,但是印度经济改革成效也得到了大量的认可。在过去,经济危机和政治不稳定密切相关,城市化与工业化融合常常受到来自印度农村地区的阻力,因此,如果能够解决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印度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是,如果社会两极分化进一步扩大,贫困人口不能从经济增长中获益,人群中的不满情绪将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和暴力行为,加剧整个亚洲地区的政治动荡和不安。Ayyagari,Meghana and Beck(2013)等人利用印度1983-2005年的统计数据,研究印度金融深化对减缓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991年金融自由化改革以后,金融深化程度而不是金融广度与农村贫困有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金融深化能够明显降低贫困发生率,改善农村地区个体户的贫困状况,另外,通过金融深化促进创业和引导区域融合能够有效的减缓贫困。

1.2 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消极影响

许多学者并不赞成上述文献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很多情况下金融发展并不利于贫困的减少。这一类观点源于Galor&Zeira(1993)与Banerjee &Newman(1993)等人的研究,他们认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因国家不同而不同,当分配不平等效应足以抵消经济增长的贫困减缓效应时,会对贫困减缓产生不利影响。Cunguara,Benedito,Hanlon,Joseph(2012)认为尽管莫桑比克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援助资金大规模流入,但其农村贫困问题正在恶化,在过去十年中,农产量和农业生产力都没有得到提升,化肥使用量和其他现代技术的使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在不断降低。也就是说该国经济增长并没有缓解其农村贫困状况。尽管莫桑比克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但农业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这表明,不论是农村居民或者城市居民,农业投资很可能会产生对穷人有益的增长。Deaton,B.James,Hailu,Getu(2014)利用加拿大2001-2006年间的数据,研究了制造业就业率的增加是否能够减少贫困。回归结果显示,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普查区域内的制造业就业水平能够明显改善贫困状况。

综上,国外绝大多数学者在理论上赞成金融发展有利于贫困减缓的观点,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可能是由于建模指标、模型选取,数据异质性以及样本误差和相关解释变量的遗漏等一些情况的原因,出现了负相关和两者关系不相关或者难以确定的现象。

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金融发展的不断完善,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研究逐步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实证研究,涉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

杨俊,王燕,张宗益(2008)采用中国农村1980-2005年的数据,运用VAR分析方法,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对贫困缓解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两者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崔艳娟,孙刚(2012)利用1978-2010年中国各省的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估计,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这两个间接途径增加收入,同时,金融波动对贫困缓解是负面的,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金融发展的减贫效果。王小华,吴代红(2012)收集东北三省146个县(市)2010年的基本经济金融数据,认为金融发展并不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具体而言,他们发现,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与农民收入为反向关系,县域金融机构贷款的增加并不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县域固定资产投资也对东北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张自力,丘书俊(2013)选取印度1991-2009年度数据建立动态计量模型,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两者相互影响,但经济增长对金融规模发展的作用更大,同时,印度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谢升峰、朱小梅、王鸾凤(2014)认为巴西和印度通过设计普惠金融制度,有效缓解了“贫民窟”现状,并且帮助农村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作者建议中国借鉴巴西和印度惠普金融体制建设经验,构建多层次惠普金融体系,全方位提升惠普金融服务。田银华,李晟(2014)运用2004-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研究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地区贫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减贫效果并不能够一概而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中部和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但是对东部地区的贫困缓解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国内的研究主要认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利于减少贫困,但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的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减贫过程,金融波动甚至会抵消减贫的效果。由此可见,经济稳步快速增长、收入合理分配是减少贫困的关键。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对于金融发展对贫困减少的影响主要存在两种争议,有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通过其自身的作用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少贫困,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金融波动对穷人危害较大,而且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不利于贫困的减少。通过分析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的文献为我们制定金融政策治理贫困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下,我们应该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穷人真正从增长中受益,另一方面,在我国今后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应考虑到穷人的利益,鼓励有助贫困减缓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让穷人从金融发展中受益。

[1] 杨俊,王燕,张宗益.中国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8,(8).

[2] 崔艳娟,孙刚.金融发展是贫困减缓的原因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2,(11).

[3] 谢升峰,朱小梅,许宏波等.普惠金融统筹城乡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以日韩模式与印巴模式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4).

[4] Greenwood J,Jovanovic B.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89,98(5):1076-1107.

[5] Kpodar K,Jeanneney S G.Financial Development,Financial Instability and Poverty[J].Working Papers,2006,(7).

篇5:关系营销文献综述与评述

文献综述

07 金融(1)班 胡雨娇

【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 展的大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的直接关系,分析概括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反映其最新进展, 把握其动态,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参照平台。

【关键字】: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实证研究

一 引言

农民收入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反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从长远来看,金融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其他实物要素的带动作用上,还表现在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上,并通过这种调整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二 文献研究

国外,Greenwood and Jovan(1990)、Galor and Zeira(1993)、Banerjee and Newman(1993)通过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间接地揭示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但鲜有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直接研究。

朱恩涛(2002)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着较强的关联作用, 二者都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使得二者齐头并进, 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章奇等(2004)首次对中国各省以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所衡量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金融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并且金融发展的这种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温涛等人

(2005)的研究认为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而且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关系, 这些与许崇正等人(2005)的研究结论一致。

陆铭、陈钊(2004)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 城市化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 而金融发展水平作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郑小华(2004)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分析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许崇正高希武(2005)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 通过对农民信贷投资、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就业结构、农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分析, 挖掘农民增收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密切关系, 进而就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支持, 增加农民收人, 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姚耀军(2005)采用协整分析方法, 考察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利用1978—2002年数据建模, 得出如下结论: 1.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正相关, 但与金融发展效率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2.就短期而言, 在5%显著水平上中国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6%显著水平上中国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1%显著水平上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

王虎、范从来(2006)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1980—2004区间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得出如下结论: 对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总体分析显示, 标志金融中介发展的金融机构信贷比和标志金融市场发展的证券化比率均与农民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刘旦(2007)运用1978~2004 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杨雯(2007)在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之关系理论和实证分析后,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对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建模, 结论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呈现复杂的、双向的因果关系。

杨伟(2007)本文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 通过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的确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在下降,原因主要是农村生产模式制约和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 因此,亟须进行制度创新。

杨小玲(2009)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农村金融发展效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Granger原因。

谭燕芝(2009)运用1978年~2007年数据,以农村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用人均纯收入表示的农民收入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协整分析.Ganger因果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和观点。

张颖慧(2009)在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站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结合农民收入的现实状况,从1978~2004年实际数据出发,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在1978~2004年间农户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变化、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方金兵,张兵,曹阳(2009)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重新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存在协整关系;而在短期,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效率并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娄永跃(2010)从金融的视角出发,采用计量经济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客观探索研究农民增收的形成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增收制度缺陷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农民收入阶段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确保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金融政策建议。

余新平熊皛白 熊德平(2010)运用1978~2008 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存款、农业保险赔付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向关系,而农村贷款、农业保险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乡镇企业贷款不仅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 结语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者们都基于一定的理论试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虽未达成一致。经过详细分析,我们认为在这些实证分析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金融发展的替代指标变量选择方面,他们的分析仅仅采用个别指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某个方面, 而这样的指标并不能全面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在分析方法方面,多数实证分析在其模型中没有加入控制变量。但是通过研读以往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俩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俩者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广大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张余文,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2〕王虎、范从来,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 《经济科学》,2006年第6期。

〔3〕谢平, “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 《财贸经济》, 2000年第10期。〔4〕姚耀军, “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2月。

〔5〕章奇、刘明兴、陶然,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 2003。

〔6〕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年1 月第29 卷第1 期。

〔7〕谭燕芝,“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 1978~2007”,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8〕朱恩涛,“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2002年1月(Ⅲ)

〔9〕娄永跃,“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

〔10〕Greenwood, Jeremy and Jovanovic, Boyan: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 1076-1107, 1990.〔11〕Galor, Oded and Zeira, Joseph: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0(1): 35-52, 1993.〔12〕Banerjee, Abhijit V.and Newman, Andrew F.: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1(2): 274-298, 1993.〔13〕杨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因果关系研究”,经济天地 财会研究 2007年第11期。

〔14〕余新平熊皛白 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6月。

〔15〕杨小玲,“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2期。

〔16〕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类)2009年第4期。

〔17〕许崇正 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 2005年第9期。

〔18〕方金兵,张兵,曹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9〕郑小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篇6:体验营销文献综述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物质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顾客在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注重于更高层次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传统的营销注重产品的功能和特色,很少考虑顾客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而产生了体验营销模式。

关键词:体验 营销 战略 正文: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

著名学者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他所写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式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1.感官体验。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应用在体验营销上。感官体验可区分为公司与产品(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等。

2.情感体验。即体现消费者内在的感情与情绪,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

3.思考体验。即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4.行动体验。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身体体验,指出他们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与互动,丰富消费者的生活,从而使消费者被激发或自发地改变生活形态。

5.关联体验。即以通过实践自我改进的个人渴望,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它使消费者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

二、体验营销的特点

(1)体验的参与性

体验活动的关键核心是消费者必须参与其中,没有消费者的参与,体验也就不存在了。(2)体验的补偿性

当消费者参与活动时,如果出现令消费者不满意或者受损失的情况,体验提供者必须对消费者给予赔偿。(3)体验的知识性

体验提供者在策划体验活动时,为了使消费者能有一个愉悦的体验,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把体验活动布置得有声有色,使消费者在获得愉悦体验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4)体验具有差异性

体验作为出自消费者内心的精神和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当然是因人而异的,因个人所受教育、文化及亲身经历、爱好的不同.必将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体验经历。

三、传统营销与体验营销的区别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传统的特色与利益营销已逐渐的被体验式营销所代替,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侧重点不同

传统营销重点放在了产品的特色与利益上,通过进行产品的销售来获利;而体验营销关注的重点则是放在了顾客的体验需要上,通过安排情景、事件以及设计一定的体验活动,让顾客得到有价值的体验使企业获取利益。

2、对目标消费者的理解不同

传统营销假设他们面对的目标消费者是理性的,通过理性的购买过程进行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通常是由需求认知、寻求信息、评价各种产品、选择、购买与消费等几个阶段所组成的。而体验营销则不同,他们认为目标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感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是通过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作用而进行购买的。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既接受体验,又参与实施到体验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出了顾客导向的理念。

3、效果不同

在传统营销中,购买过程随着产品交付完成,顾客售后对产品评价完成后而结束。而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所获得的感知效果并不会因为完成一次体验就马上结束,体验感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有时消费者甚至事后会对所获得的这种感知重新评价,从而产生新的感受。

传统的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产品的特色以及对消费者的利益。认为,一件产品对顾客而言,非常实用即可,关注的重点是产品的功能性。如食品很卫生、有营养;家电质量高、耐用;零售店商品丰富、价格公道;各种软件性能好、稳定、效率高......然而到了体验经济时代,这样做就未必赢得消费者了。体验式营销始终站在消费者的体验角度来构思,不像过去一样仅满足于功能和质量,而是考虑消费者看到它、听到它、使用它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更关注消费者在消费的前、中、后的全部体验,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是那么鲜活、多样化,而且是可以看到和亲身感受到,超越他们的预先设想,这样的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营销。

四、体验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体验营销进入我国后,主要应用在国内的家电业、IT业和服务业。一些大企业也在大力倡导和推进体验营销来塑造企业品牌,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清华同方、四川长虹等。这些国内知名企业在开展体验营销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今,体验式营销深入到各个领域,从家居市场“免费体验”到“老公寄存处”的设定,从网上购物支付宝付款到送货上门均有体验式营销的身影,产品的同质化,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单纯强调产品的功效和特色的传统营销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体验式营销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但从整体上来看,体验营销实施的层次较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体验营销理念的认识与接受,不同企业差别较大,运用程度有很大不同。(2)实施体验营销的系统性不强,有的企业只能设计对产品或服务的某一环节的体验,缺乏系统的规划。体验营销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某一类体验,而是为顾客创造一种无懈可击而又难忘的整体体验。(3)实施体验营销的基础不牢,一般的营销尚未做好,实施体验营销底气不足。产品质量是传统营销的核心,体验营销下的产品大多数情况只是作为体验的载体而存在,在体验的高级阶段,体验甚至可以脱离产品独立存在。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产品本身的质量,没有坚实的质量做后盾,体验是不可能成功的。

五、体验营销的战略规划

1、制定体验营销组合策略

(1)个性化策略。体验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两种体验是完全相同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体验是消费者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这种内在反应是消费者的个别化感受,任何两个人对同一刺激所产生的体验不尽相同,体验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2)体验促销策略。体验促销策略是指通过体验广告和在销售促进中融入体验因子等向目标顾客传递体验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思维认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验促销的关键是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同时通过调动消费者的各种感官刺激,支持和增强主题,以达到制造和传递体验的目的。可以通过广告画画所创造的美好意境,广告语中所蕴涵的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因子给消费者以美好感受和情感共鸣,渲染主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3.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虚拟体验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成果,采取电脑辅助设计,动感电影、互动游戏、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网上商店、虚拟实境等多种体验手段,结合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体验。网络是一个廉价快捷体验的好地方,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独特感觉。通过网站或电子商务,吸引顾客、发布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4.加强体验终端基础设施建设和设计

体验效果取决于销售终端的一种氛围,一种场景和环境,导致销售终端日益成为各企业商战中的“主战场”。这就要求各企业应通过对销售终端设置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为顾客创造全面的体验。要考虑你的产品,包括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要考虑你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产业的有关情况。吸引顾客、发布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体验是一种服务,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体验是满足顾客情感需求为主的营销提供物, 是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由亲身经历, 产生感受, 留下印象, 使之兴奋的一种特殊服务的方式。体验营销策略的实施受到诸多方面影响, 企业首先要明确目标市场, 定位要准确, 引起体验的影响主要是感觉因素或是其他因素。要注意各方面协调运作, 企业提供的体验策略可以是其中突出的一种模式, 也可以是其中几种模式的组合,组合兼容性越大, 效果越理想。

参考文献:

[1]朱丽娅:体验营销及其战略规划和策略建议[J].宁夏大学学报,2005,1:120~12

篇7:汽车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扩展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逐渐进入到寻常百姓身边,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传统的汽车营销模式受到了由互联网带来的无障碍沟通方式的空前严重的挑战。汽车销售业也已经开始进入到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意识到网络对汽车销售带来的重要推动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1、我国汽车业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欧阳丽转在文献[7]《我国汽车营销策略初探》中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汽车营销策略:(1)强势品牌逐渐降低价格,品牌和价格的双优模式;(2)强势品牌的策略与结构性 价格—产品调整;(3)品牌价值定位和价格优势。并以此得出四点启示。(1)了解顾客需求,针对竞争对手实施差别化战略;(2)构建服务于独特针对性的价值链;(3)以差异化战略避免价格战;(4)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高志杰在文献[27]《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研究》中阐述了影响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的主要因素。指出自主品牌汽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价格低廉,相对于其他国际品牌的价格来说,其价格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自主品牌汽车存在诸多的劣势,首先品牌专营店的数量不多,地理位置布局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和亏损严重,同时现有自主品牌汽车营销渠道模式较为单一,同时营销服务体系质量不高。并进行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探讨:(1)发展适合自身的营销模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改变汽车消费观念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进入市场;(3)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建立起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效应,巩固自主品牌汽车的地位。戚金凤在文献[20]《汽车营销策略研究》中对汽车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首先,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其次,建立汽车营销的模块化战略发展模式。最后,环保型营销策略。并列举了汽车营销策略的新发展趋势:(1)“微”营销。微博、微视频(电影)等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就很快地被一些勇于尝鲜的汽车厂商所拿来,运用为其主要的营销手段。(2)“炫”营销。简单的游戏机制“,嘿,顶一个”让网民可以有效及时分享,“炫”不仅是80后的主流生活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汽车品牌传播核心DNA。(3)“互动”营销。现在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不互动,不营销!所以,互动是一个在制订营销方案时的最基本的考虑,如果没有广泛的观众参与和互动机制的形成,那这个活动基本可以说是失败的。互动的本身,并不在于为了互动而互动,更重要是一个能否让观众自发形成一个互动机制。(4)“跨界”营销。通过跨界合作进行营销。李昕在文献[26]《浅谈我国国产品牌汽车营销策略》中及刘海涛在文献[3]《探讨我国汽车营销策略》中提出自主品牌经销商市场营销策略:(1)多品牌营销策略、降低经营风险;(2)加大售后服务的力度,提高服务水平;(3)积极发展下线,广泛布点。并提出了自主品牌制造商市场营销策略:(1)品牌设计变化;(2)培养顾客忠诚度;(3)培养顾客忠诚度。

篇8: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关系文献综述

自1991、1992年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 在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高速增长时, 股指走势却高低互现。尤其是2001—2005年间, 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发展, 股市却疲弱不堪。显然, 我国证券市场还不能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研究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 期望能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视角。

二、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关系文献综述

(一) 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股票市场与实际经济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研究来自于芝加哥大学的Fama, 他利用美国1953—1987年月度、季度和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股市收益率和未来产出的增长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他认为这是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预期在现期股价上的反映, 股市在美国起到了经济晴雨表的作用。William Schwert (1990) 在Fama的基础上利用美国1889—1988年整整10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 同样证实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Harris (1997) 的研究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了区别, 认为在发达国家中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 但在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弱。Chung (1999) 等通过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韩国股票指数和产出指数、汇率、贸易收支、货币供给等宏观变量的协整和因果关系, 发现股票指数和宏观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 但是股票指数并非实际经济波动的领先变量, 表现出和发达国家完全相反的结果。Maysami, Koh Tiong Sim (2000) 则发现新加坡的股票指数和工业产出、贸易额这两个宏观变量之间根本就不具有相同的整合阶数, 而股票指数的变动和价格指数、货币供给、长一短期利率、汇率的变动具有协整的关系, 但在线性模型中利率和汇率的变动是最显著的因素, 而价格指数和货币供给的变动却不显著。Christopher M.Bilson等 (2001) 则对整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发现影响股市收益的宏观因素具有区域趋同的特征, 国际投资者只能通过跨区域的分散化投资方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对股市的波动分析的大量文献主要从基本面和政策面两方面来进行。

1. 将股市波动与基本面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对国内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的研究者主要是谈儒勇 (1999) 。谈儒勇对中国的研究提出了和哈里斯相同的观点, 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即使有也可能是不利作用。顾岚等对于中国沪、深股指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 研究表明:沪、深股指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标的协整关系不明显。叶青等的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7月以前的股价变动与宏观经济景气变化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鲁昌 (2001) 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与利率变动、股市收益率变动之间的关系, 发现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未能从中国数据中得到经验支持。这说明了简单地利用均衡定价理论难以解释中国股市波动。

2. 从政策面的变化来分析股市波动

许均华等 (2001) 把影响股市的宏观政策分成长期的连续性政策和短期的离散性的政策, 发现连续性政策与股市正相关, 但解释程度较小。股市受短期政策事件的影响很大, 但是政策事件对股市的冲击在逐步弱化, 说明我国股市政策的调控日趋成熟。唐齐鸣、李春涛 (2000) 利用向量自回归 (VAR) 发现股市收益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起到了货币政策传导功能, 已经初步具有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王军波、邓述慧 (1999) 对我国利率政策的长短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利率调整前股票市场对利率的调整往往都已经产生预期, 利率真正调整当天的股市表现反常, 而在长期里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稳定的, 反之则下降。刘澜飚等 (2001) 则对1994—2000年的季度数据的多元回归表明:狭义货币供应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都显著地进入回归模型, 而且与上证指数正相关, 而储蓄则负相关。但这样的模型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消除宏观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三、小结

从总体上看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的运行呈现复杂的关系, 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有显著的差异, 而且, 到目前为止, 经济学上尚没有建立完善的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阐述, 尤其缺乏坚实的微观分析基础。各种研究成果大多都从各个角度对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与一定的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但由于研究样本的时点区间不同, 而且影响股市波动的因素非常多, 因此研究结论各有不同, 甚至差异很大。

参考文献

[1]Eugene Fama.Stock Returns, Real Activity, Inflation and Mone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2]Schwert, G William.Stock Returns and Real Activity:A Century of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e.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1990.

[3]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1999 (10) .

上一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下一篇:中考数学有效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