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2024-08-14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查房(共10篇)

篇1: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① 引流管妥善固定,留有足够长度并固定在床沿上,以免因翻身、牵拉等引起疼痛或脱出。②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须用2把血管钳将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每天更换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1次。床边备用2把血管钳,以备急用口]。

③ 观察水封瓶是否通畅,引流通畅时可见引流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让患者深呼吸,仍无波动,表示引流管不通,需检查原因及时处理,一般可挤捏引流管使其畅通,所以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管道。

④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若持续每小时出血量>100 mL应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注意有无失血性休克发生 ]。

⑤ 切口处敷料每天更换,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每日用0.5 碘伏消毒。如敷料潮湿或有血液污染须随时更换。如有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

⑥ 由于患者肺大疱破裂,属自发性气胸,不宜鼓励咳嗽,以免诱发气胸发作。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以避免肺不张发生。

⑦ 拔管的护理。拔管过早会影响疗效,过晚易造成感染,因此选择合适时机拔管十分重要。患者术后3 d,引流液明显减少,玻璃管末端无气体排出,经X线胸透证实,肺膨胀 良好,术后5 d予以拔管

腹腔引流管护理:

(1)限制活动,半卧位,以利腹腔中引流液引流。

(2)告知患者翻身、下地行走、如厕时注意引流管位置低于穿刺孔,需要外出进行检查时,提前两把止血钳钳夹。(3)定时向外挤压引流管减少堵管发生。引流管引流不通畅时,抽吸及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后引流恢复通畅,在无效的情况下,可以用引导丝疏通口]。

(4)注意每日引流物的量、色、性质,发现液体呈黄色、棕黄色或黄绿色,伴有异味时,要考虑到胆漏、感染等可能。如胆汁漏出逐渐增多,则需要重新放置引流管。(5)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在颜色的夏季,要及时更换引流袋。

(6)每日记录患者血常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白细胞、胆红素增高,皮肤巩膜有无黄染

篇2: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1、评估患者病情、伤口情况,检查引流管位置、标识、外露

长度,掌握引流目的。

2、正确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袋,卧位时固定于床边,下床前固定于衣角,引流管不得高于引流口水平。

3、保持引流管通畅,翻身时留有足够长度,防止脱出、折叠、受压,每1-2小时挤捏一次,手法正确。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或引流量突然增多、引流液温热且呈血性,则可疑内出血,须及时汇报医生。如引流液出现黄绿色、白色混浊、脓性或引出食物残渣、引流液有粪臭味或引出粪便,则可疑有胆瘘、肠瘘等,应通知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5、普通引流袋每日更换,抗反流引流袋2-3日更换1次,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篇3:腹腔引流管不引流的防范及护理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到2008年12月, 我科共行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2807例, 其中男性1547例, 女性1260例, 最小年龄1月, 最大年龄79岁, 平均年龄36岁, 仅1例出现堵塞 (乙状结肠破裂, 大便堵塞手术) 外, 其余均无堵塞现象发生。

1.1 放置引流管适应证分类

(1) 预防性引流:腹部手术部位渗血未能彻底制止, 有继续渗血、渗液的可能;腹部清创处理后, 仍不能控制感染或有坏死组织未能彻底清除者;胆、胰、胃肠手术后预防性应用引流管者。 (2) 腹腔或腹腔内脏器脓肿、脓肿切开引流, 为不断排出继续形成的脓液及分泌物而放置引流管者。 (3) 肝、胆、胰液瘘者。 (4) 消化道瘘者。

1.2 放置引流管的种类及量

单腔乳胶引流管2053例、双套管引流管205例、U型管2例、T管540例。

2 护理与防范措施

(1) 作为预防性引流者, 防治引流管受压, 扭曲, 使用腹带注意打压时应避开引流管, 固时尽量留出后动余地, 以免移动后脱落出, 第一日定期挤压引流管2次, 次日用盐水或空气 (入腹腔5m L, 勿多, 防治腹腔内感染扩散) 冲洗1次, 若无引流出液体, 即可拔除引流管。

(2) 肝、胆、胰腺手术后, 有胆胰液漏者, 因引流液较清, 术后每日挤压引流管2~3次, 隔日用盐水 (入腹腔5m L) 冲洗1次, 3次转动引流管1次, 每次3~4圈。直至愈合或再次手术。 (3) 用于脓肿引流者, 则每日挤压3次, 隔日转动一次, 并每3d用抗生素盐水 (入腹腔5~10m L, 量脓腔大小而定) 。 (4) 引流消化道瘘者, 因常有食物残渣及粪便堵塞, 应除采用挤压、转动引流管外, 术后3d后每日用盐水冲洗 (腹腔5~10m L) , 抽吸或过滤空气间隔采用。

3 总结

引流术是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物将液体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其目的是:预防血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内蓄积, 以免组织损伤, 继发感染, 压迫组织;排除腹腔脓肿或坏死组织, 防治感染扩散, 促使炎症早日消退, 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 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 减少炎症的发生[3]。但在腹腔引流的过程中, 有时出现堵塞、引流不畅或不引流。通过临床观察及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堵塞、引流不畅、不引流, 常常是由于对术后引流管护理不到位或由于繁忙, 未曾注意, 使其在多数情况下, 引流管属于“自行自流“状态, 常因血凝块、脱落组织、脓苔、食物残渣、粘连、网膜及腹腔内自身扭曲等原因, 出现不引流、引流不畅及堵塞现象发生。为此, 我科通过重视、改进腹腔引流管护理, 将引流管防堵纳入日常治疗中, 通过采用挤压、转动、抽吸、冲洗等方法简单的方法, 将扭曲引流管理顺、堵塞物冲洗出来, 全面做到引流管不堵塞、通畅引流, 真正起到彻底引流之目的, 由于方法简单、易懂, 值得相互交流、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桂芳.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0:22-26.

[2]王田福.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93.

篇4: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腹腔引流管渗出液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08-02

腹腔引流管是病人行腹部手术时,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手术野的下方放置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术中术野处的渗出液从腹腔内利用压力高向压力低处流的原理,将引流液引出,以减少渗出液毒素的吸收,防止腹腔脓肿,同时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的一项重要基本技术。腹部手术后根据病情往往需要放置不同的引流管,术后的护理与治疗同等重要。提高引流管的护理质量,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做好引流管护理是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1]。

1腹腔引流管常见放置部位

膈下引流管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肝右叶切除术后、肝破裂修补术后,膈下脓肿清除术后,引流管多放于膈下;胆囊窝引流管常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肝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放置在肝下引流;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置于结肠旁沟;坏死性胰腺炎引流管放置胰周。引流管放置位置应低于需引流的位置。

2放置引流管的适应症

(1)胆囊及胆管术后;(2)膈下脓肿;(3)胰腺肝脾术后;(4)胃大部切除术后或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时间较长且腹腔污染严重者;(5)肠穿孔术后等均需要放置不同性质的引流管等。

3护理措施

3.1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3.1.1密切观察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或折叠,特别是防止引流管脱出,注意巡视病房,观察引流管的情况,经常性挤捏引流管,防止管道阻塞。指导病人变换体位时,注意调整引流管位置,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2]。

3.1.2密切观察引流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質、量、味,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6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

3.1.3注意引流管的有效冲洗。腹部手术较大者,医生根据术中情况一般放置双套管引流,进行腹腔冲洗,以保持有效引流和局部干燥。保持有效冲洗,即一般在术后第1天,同时引流管的放置位置恰当。冲洗并负压吸引时,管道负压不宜过高过低,通常在0.02kPa~0.04kPa之间。冲洗时根据医嘱调整冲洗速度,注意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痛、腹胀现象,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管道阻塞,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达到有效冲洗的目的。

3.1.4拔管指征。一般腹腔引流管放置2d~3d,以无引流液作为拔管指征。双套管引流,以冲洗颜色清亮,无坏死组织流出,先拔出一部分,继续观察,停止冲洗1周,观察无引流液流出,行腹部B型超声检查,病人各项体征正常,无积液即可拔管。

3.2基础护理。

3.2.1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在引流管周围皮肤涂一层氧化锌软膏,防止含有腐蚀性渗液的损害,每天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伤口皮肤感染。

3.2.2落实生活护理满足基本需要。禁食期间每日为病人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会阴冲洗每日1次,留置尿管行膀胱冲洗,每日1次,为病人洗头、擦澡,每周1次,满足病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3.2.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3d内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尿量,当腹腔内有出血时,脉搏可能出现细数快弱,出血增加到一定量时,病人烦躁、出现血压下降、尿量明显减少,提示可能腹腔内有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再建立另一静脉通道,利于快速输血或用药。

4护理体会

4.1心理护理。腹腔引流过程中病人会产生一定焦虑和恐惧,这样会使病人的免疫力低下,诱发感染,伤口延迟愈合。所以必须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充分得到病人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放置引流管的重要性、目的及意义,向他们讲述有关的医学知识,了解放置引流管的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从而消除顾虑。对于老人、小孩且病情较重者必须有专人护理,以防止引流管脱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病房要保持舒适安静,必要时夜间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以保证睡眠。

4.2加强护理观察,注意术后并发症。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应清楚地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可能与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①胆漏多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病人,缝扎不结实或是术中损伤未及时发现,胆漏发生时,由于胆汁的作用,致腹腔引流液呈金黄色或墨绿色,出现化学性渗出液所致的腹痛、腹肌紧张、发热等症状。②胆肠吻合术后、十二指肠切除肠吻合术后病人,结肠旁的引流管是防止结肠吻合口的肠漏,主要观察有无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肠外瘘早期表现为从引流口处流出较稀薄的肠内容物,注意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以减轻吻合口的压力,防止压力过高致吻合口裂开发生肠漏。③胰腺疾病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胰漏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术后通常在胰周放置引流管,正常引流液应从胰管引流管流出,若腹腔引流管流出透明、清亮的液体,提示有胰漏发生的可能,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处理。④出血,术后当天或次日多见,一般术后正常引流液为暗红色,手术当日和次日稍多,并逐日减少,若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红色引流液,且引流管手摸可感触到温热,提示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尽快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再次手术准备。

参考文献

[1]丁桂兰,颜桂芳.腹部外科引流导管的临床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4):110-111

[2]张希,唐美蓉.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4(8):693

篇5:普外科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摘要:腹腔引流是腹部手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预防血液、渗出液及消化液在腹腔内积聚,预防继发感染、组织损害,排除腹腔脓肿或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切口愈合,护理人员应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情况,防止逆行及继发感染,保持引流管的有效冲洗引流,注意有无胆肠胰漏及出血等并发症,加强并落实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要求,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从而达到有效的护理目的。

关键词:普外科;腹腔引流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54-01

临床上腹腔引流管是普外科在腹腔手术时,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在脏器切除后旷置的脏器窝内放置的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腹腔渗出液引流出体外,以减少毒素吸收,消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可随时观察吻合口有无出血及漏的发生,以便予以及时处理。护理上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者事故,因此,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尤其重要。

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各种腹腔手术后需进行引流管护理的患者160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龄在19-89岁之间,引流时间2-14天,均采用我科制定的术后引流管护理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无一例发生引流管脱落,及时发现一例腹腔出血,一例胆漏,一例肠瘘。

2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2.1妥善固定引流管:患者手术后返回病房,在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的同时,应了解引流管有数根,分别明确标记并予以妥善固定腹部各引流管,防止患者变换体位时压迫引流管或者牵拉脱出,一般固定在床旁中央的床栏上,在无菌操作下连接好引流袋,引流管的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50-60cm)为宜,过长容易扭曲、受压,过短患者翻身时容易滑脱,脱出容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指导患者平卧时引流袋不能高于腋中线,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低于腹部引流口,以免逆流引起逆行感染,同时要注意也不可过低,以免拔出。

2.2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的同时,注意保持引流通畅,用手由上向下挤压引流管,防止术后有血块、坏死组织堵塞引流管,防止脱落、受压、扭曲,对肥胖病人要充分利用腹带作用,随时调节腹带松紧度,以防引流管脱落、移位,观察时,要注意保持引流管自然的屈度,可在引流管出口皮肤处用纱布将引流管垫起,以防折曲,利用引流。注意患者翻身、下床或排便时,要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避免强行牵拉,防止牵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引流管应固定在容易看到的位置,以防患者及家属不经意触碰至扭曲或脱出。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3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 加强巡视,在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质的逐日变化,以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引流液逐日变清并减少为好转,如引流液为血性,且引流较快、量较多时,或者引流量突然减少,患者感到腹胀伴发热时,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积极处理,巡视者签上全名及巡视时间,同时准确、及时记录引流液的情况、患者的症状、及处理的时间,并及时评估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病情。

2.4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有负压冲洗引流者,要注意调节好负压,维持有效的负压冲洗,保持冲洗引流通畅,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冲洗速度,负压不可过高或过低,应在0.02kpa-0.04kpa之间,过低引流效果不好,过高容易引起腹膜出血,加重病情,如冲洗不畅或冲洗液渗出较多时,要仔细检查引流管是否脱落、移位、堵塞,应予以及时处理,如因积液粘稠或坏死组织堵塞引流管时,用注射器取300-500cm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用肝素冲洗,同时要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在引流口周围皮肤涂以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如引流口周围皮肤发红,可用凡士林纱布或透气贴膜保护,严格无菌操作,倾听患者疼痛的主诉,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主动与患者交流,指导并协助患者取利于引流的体位(如半卧位),做深吸气运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5定时更换引流袋:为了预防感染,引流袋应每周 更换一次为宜,按照所做的标记认真逐一更换,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远端接引流袋时,应先消毒引流管口再连接引流袋,以防止发生逆行感染,并注意管道密闭情况,认真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引流口周围敷料有渗出时,要及时予以更换,防止新的感染。

2.6T型管引流的护理:应认真观察并准确记录胆汁引流量,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观察胆汁的颜色和性状,正常胆汁的颜色为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而无杂质。如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或无引流液,提示管道扭曲、堵塞或脱出,引流量过多提示胆道下梗阻,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为帮助患者消化,可间断夹管,夹管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黄疸、发热等不适,并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3拔管的护理

预防性引流在引流液明显减少时即可拔管,治疗性引流在引流液明显减少,炎症控制后仍应保持原来的位置,逐日拔出,待引流通畅从深部逐渐愈合后即可拔出,T型管一般手术后二周左右拔管,年老体弱或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应延长拔管时间,当胆汁引流量少于200ml/天、清亮无脓液、结石、沉渣时,可拔管,拔出前,应先试行夹管2-3天,患者无腹痛、黄疸、发热等不适时,行造影证实通畅后即可拔管。拔除引流管时,指导患者与医生配合,避免腹肌紧张,引流管拔除当日,用凡士林纱布堵塞,拔管后24小时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出,每日无菌换药,一般2-3天能愈合,瘘口处有渗出时应及时更换,如渗出血性液或者有脓性液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及时处理,鼓励患者进高营养、高蛋白食物,促进瘘口愈合。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放置在腹腔内的管道,相当于放在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引流管的护理属于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掌握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并掌握各个引流管的作用及如何护理的基础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及工作责任心,按照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保证良好的引流功能,对保证手术脏器及切口 愈合,预防感染和扩散,让患者尽快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 发展 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主动选择腹腔镜手术,因为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有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我院2004年6月~2005年4月成功实施260例腹腔镜手术,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在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利于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临床 应用,现 总结 如下。资料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中,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8.6岁;手术时间25~105min,平均62.5min;二氧化碳用量12~75l,平均41l;术后禁食时间均为6h,6h后普通饮食,并下床活动;其余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251例,全身麻醉9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设定值均为14mmhg;术中止血彻底,均无明显渗血。术后抗生素一般选择青霉素或环丙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

1.2 方法 我院开展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开窗取胚术等。手术结束时,从下腹5mm穿刺孔置入腹腔引流管1根(专用腹腔引流管或输液器管),腹腔镜直视下将引流管一端置入道格拉斯隐窝引流,引流管外端接引流袋,腹壁丝线固定,置管24h,观察无异常出血后拔出引流管。然后拔除腹腔镜及套管,排出腹腔内气体,并压迫腹部促进腹腔内气体的排出,而且腹部压迫动作可防止室内空气进腹引起术后肩痛[1]。

结果

(1)放置引流管后通过观察,引流管均保持通畅,未发现引流管被腹腔 内容 物堵塞的情况。(2)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为淡血色,多为腹腔冲洗液,宫外孕出血多的患者常常为浓血色,考虑为腹腔积血残留。(3)24h引流量约为50~500ml,平均为106ml,宫外孕患者引流量平均约158ml。(4)根据引流液的数量及颜色可以判断腹腔内有无活动性出血,26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手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5)患者术后腹胀、肩痛、皮下气肿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6)还观察到腹腔镜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后,对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刀口愈合情况均无明显 影响,与未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讨论

篇7:引流管的护理

①妥善固定:在无菌条件下接引流袋,并将其悬挂于床头,引流管口应高出脑室平面10-15厘米;适当限制病人头部的活动范围,护理操作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②控制引流速度: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过多过快。伴有脑积水者,可因快速引出大量脑脊液,使脑室塌陷,在硬脑膜与脑或颅骨内板之间产生负压吸附力,引起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血肿;脑室系统肿瘤者,可因一侧脑室的突然减压,使脑室系统压力的不平衡,引起肿瘤内出血;后颅窝占位性病变者,可因幕上压力的突然减低,诱发小脑中央叶向上疝入小脑幕切迹。因此,引流量应控制在每日500毫升以内,若有引起脑脊液分泌增多的因素(如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加,同时注意预防水、电介质失衡。

③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引流液可略为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引流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出血;若引流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表示存在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④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如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给予处理。常见原因有:Ⅰ颅内压过低:若将引流瓶放低,有脑脊液流出则可证实,仍将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Ⅱ关口吸附于脑室壁:试将引流管轻轻旋转,即可有脑脊液流出。Ⅲ小血块或挫碎的脑组织堵塞:可在应该消毒后试用无菌注射器轻轻抽吸,切不可高压注入液体冲洗,以防管内堵塞物冲入脑室系统狭窄处,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Ⅳ引流管位置不当,应请医生确认(摄X线片),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直到有脑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

⑤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每日定时按无菌原则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

⑥按期拔管:开颅术后一般引流3-4日,不宜超过5-7天,因引流时间过长,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拔管前1日,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入病人无头痛、呕吐等症状,即可拔管,否则,重新放开引流。拔管后,应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发布日期:2015-12-08浏览次数:526

腹腔引流管是外科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口处或脏器切除后旷置的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引流管,其目的是将腹腔内渗液、渗血引出体外,减少毒素。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护理方法:

1、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须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病接引流瓶。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

4、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5、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以稳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6、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

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

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法感染,疼痛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

10、若胆囊术后使用T形引流管,需在术后14天后拔出,避免造成胆汁进入腹腔造成腹膜刺激征或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⒉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围。⒊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

⒋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⒉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⒊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⑴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⒋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⒌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⒍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⒎脱管处理 :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⒏拔管指征 :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

篇8: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胃肠肿瘤科腹部手术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321例, 其中男196例, 女125例, 年龄22~81岁, 平均 (50.3±2.1) 岁, 321例患者均需要多个疗程的化疗。行胃癌手术者142例, 肠道癌手术者179例, 置腹腔引流管数量1个或2个, 引流管均接无菌引流瓶, 置管时间 (5.0±1.3) d,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入选患者均以乳胶管作为腹腔引流管材料, 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留管时间, 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自粘性软聚硅酮有边型泡沫敷料 (美皮康) 作为腹腔引流管处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菌棉垫作为换药的敷料。两组患者患者交换敷料时, 均由具有资质较高A组长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常规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1.3 评价内容及方法

观察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 分别记录皮肤红肿, 糜烂, 拔除引流管后, 采用半定量的导管培养法取标本进行检测 (即消毒引流管截口周围皮肤, 在无菌技术下拔出引流管, 并剪下1.5cm引流管头端进行细菌培养, 结果为阳性者示为引流管感染) [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观察组与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的保护显得甚为重要, 使用美皮康敷料更换大大降低周围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传统的换药方法使用无菌棉垫更换, 给予患者带来诸多的不便。腹腔手术局部创面大, 其本身渗液较多, 加上胃肠肿瘤的患者由于手术应激会出现低蛋白血症, 肝功能异常等因素影响伤口的愈合, 导致周围皮肤出现红肿, 糜烂, 棉垫潮湿后容易脱落, 增加换药的次数, 也加大了护理的工作量。

自粘性软聚硅酮有边型泡沫敷料采用聚氨酯和硅树脂材料制成, 带有边, 其结构是软聚硅酮创面接触层, 具有三层结构的吸收垫, 聚氨酯泡沫, 无纺布层和高吸收性聚丙稀纤维层, 防水透气外层保护膜, 可以吸收渗液, 提供湿润的创面愈合环境以及减少浸渍风险。可用于各类渗液较多的创面。美皮康敷料对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有保护作用;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1年的临床使用及观察美皮康敷料用于腹腔引流管处换药可减少周围皮肤的红肿、糜烂、降低感染, 患者舒适度自我增加。

摘要:目的:探讨美皮康敷料在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收治的腹部肿瘤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321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161例, 观察组160例。对照组以普通的无菌棉垫作为换药的敷料, 观察组以美皮康敷料作为换药敷料, 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引流周围皮肤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美皮康敷料可有效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减少护理的工作时数,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美皮康敷料,腹腔引流管,皮肤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红梅, 张梅.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与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 6 (1) :33-35.

篇9:腹腔引流管口渗漏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肠造口袋;腹腔引流管口渗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82-01

腹腔引流管是外科腹部手术常规留置的管道,除引流作用外,还可通过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了解腹腔是否有出血、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维持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完整性是引流管护理重点之一。临床工作中常因各种原因引起留置腹腔引流管期间引流管管口大量渗液,导致患者皮肤、床单或衣服浸湿,引起皮肤潮红,皮炎甚至溃烂。患者疼痛不适,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负担,同时频繁更换引流管口敷料、床单衣服,增加医疗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经济负担。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我科应用肠造口袋解决腹腔引流管口渗漏液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共护理腹腔引流管口渗漏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88岁。平均年龄48.2。所行手术:胃癌根治术2例,结肠癌根治术4例,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肝脓肿合并Ⅱ型糖尿病行引流术6例。

2 方法

给患者取平卧位,暴露引流管口。先用盐水棉球消毒引流管口及周围皮肤,再干棉球轻轻擦干皮肤,在引流管口周围洒少许护肤粉(注意不要洒太多,以免影响肠造口袋底盘粘性),再涂抹一层皮肤保护膜,以保护皮肤。 根据引流管口大小,剪裁肠造口袋底板,在引流管拟穿出造口袋位置黏贴一小块约3~5cm已剪好的水胶体敷料,根据引流管口直径大小在此处剪一小口。底盘黏贴纸对半剪开后贴回原位[1] 。将引流管与引流袋分离,反折引流管,用无菌纱布保护好引流管末端口,避免污染。用无菌止血钳将引流管从造口袋底板剪孔与造口袋表面剪口拉出,消毒引流管末端口,接引流袋。对准引流管口位置,先撕开一半造口袋黏贴纸,贴上撕开一半黏贴纸的造口袋,再撕开另一半造口袋黏贴纸,造口袋全贴后轻轻按压1-2分钟。夹闭造口袋开口。嘱患者平卧半小时后再活动。

3 结果

患者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得到良好的保护,无皮炎或溃烂发生。减轻患者身体疼痛不适,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工作量,并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渗液的性质与颜色,精确计量引流管口渗液量,为医生诊疗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4 讨论

4.1 腹腔引流管口滲漏对病人影响

腹部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是为了引出腹腔内积血、积液或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引流管口发生渗漏常与腹腔渗液多有关。患者引流管口渗漏容易浸湿管口敷料或切口敷料、床单及衣服。易引起周围皮肤潮红,皮炎甚至溃烂或切口感染;更易引起患者心理压力,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频繁更好敷料或床单、衣服,增加医生、护士工作量,增加患者医疗费用。

4.2 肠造口袋在引流管口渗漏的作用

运用肠造口袋可收集引流管口渗漏液,减少渗液对皮肤刺激,减轻患者不适合感和心理上负担,且能够精确计量引流管口渗液量,为补液量提供依据[2],维持体液平衡。并且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避免因引流管渗漏液浸湿切口敷料、床单、被服而频繁更好。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漫容,肖平.等. 一件式造口袋在引流管渗漏护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1,10(46)

篇10: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

2、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的通畅。

3、观察引流的颜色、量、性质,并记录。

4、严格无菌操作。具体的你看看这个: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⑵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⑷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一.胃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B.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4. 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5.鼻饲的护理:A.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 行鼻饲。B.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D. 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

二.腹腔引流的护理

1、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须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病接引流瓶。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

4、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5、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以稳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6、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

8、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

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法感染,疼痛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

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胸腔闭式引流的个装置,使用前严格检查有无漏气或破裂;使用前必须全部进行灭菌。

2、胸膜腔导管插入后,将其固定好,立即与水封瓶相接。相通后,如管内的水柱上升并随呼吸而上下 波动,则表示引流管通畅。

3、病人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深呼吸或咳嗽,增加肺活量,促进肺复张。

4、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引流管内水柱停止波动,并且病人出现胸闷、憋气,则提示引流不畅,应急时处理。

5、观察引流量及性质。一般开胸手术后2小时内引流量为100—300ML,24小时引流量为500ML。8小时内多为血性液体,若引流液的速度快且量大,每小时大于200ML,应考虑为胸腔内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每日更换引流瓶。更换时应先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膜腔,并且要严格无菌操作。确实衔接无误,封闭良好后,开放止血钳,鼓励病人咳嗽或深呼吸。

7、病人下床活动时,要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勿使水封瓶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瓶内液体倒流;如水封瓶破碎或其衔接部位脱节时,应立即将引流管上端夹闭。如引流管脱出胸腔,可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处理,切不可将脱出的引流管再度插出胸膜腔,以免造成损伤和感染。

8、一般开胸术后24—48小时,引流液(8小时)少于50ML,无气体排除,病人无呼吸困难,X线检查证实肺已完全复张,即可拔管。脓胸病人引流液每日少于10ML时,方可拔管。拔管时,让病人取坐位,消毒后剪断固定缝线,嘱病人吸气后屏气,术者一手拔除引流管,另一手迅速用备好的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夹盖敷料后妥善固定。拔管后需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伤口有无漏气、渗液和皮下气肿。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9、一侧全肺切除的病人,胸腔引流管要用止血钳夹住,从而来调节胸膜腔内的压力,防止纵隔摆动,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并应经常观察气管的位置。方法: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置于双侧锁骨内端,中指轻置于气管上,观察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气管的位置向健侧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在严密观察下开放胸管,放引流液一次不超过200ML;如偏向患侧,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T管有什么特殊锝护理麽?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患者回病房后,立即将t型管接无菌引流袋,并用曲别针固定床旁,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将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时,应用无菌盐水缓慢冲洗,勿加压冲洗。

2.保持无菌,防止逆行感染

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检查有无破损,注意无菌操作,平卧时引流袋应低于腋中线,防止胆汁逆流造成逆行性感染。

3.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一般术后 24h内t型管引流量约300~5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亮,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本组病例有1例术后第3~5天出现胆汁增多,约 1100~1450ml,胆汁内未发现沉淀物,为黄绿色,患者未诉不适。针对病情,给予继续观察,术后第6天引流量开始逐渐减少。

2.4 t型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每日清洁消毒t型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应严格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5 拔管的护理

本组病例均术后12~14天拔除t型引流管,其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无发热、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在x线下经t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端是否通畅,若胆道通畅,可夹管3天;若无发热、腹痛、黄疸,即可拔除t型管。拔管后1周内,应警惕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观察体温有无黄疸和腹痛发作,以及时处理。

2.6 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上一篇:奖学金本人自我鉴定下一篇:小班科学领域教案:你“沉”我“浮”真有趣